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28 11:45: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网络化作为当代新技术革命的特征,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群体莫过于有较高知识涵养和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了。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效应,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等成长过程产生着长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更为巨大,既存在积极的作用,又存在负面的影响。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资源共享性,每个人既是网上信息的获取者,也可以是网络信息的提供者。这一特点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单调、影响面小等弱点。另外,资源共享性还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在网上正确的信息加以引导和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和互动性。网络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交流的平等性和互动性。网络是开放的,并且生来是平等的,不论职业、身份、年龄、地位,人人一律平等,不同的用户均可以利用QQ群等各种聊天工具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这种平等性可以使内向、自卑或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发表见解。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网络栏目多样、形式活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提升了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兴趣,使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汲取。网上学习穿插着生动健康的娱乐,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使大学生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松弛有度地选择浏览对象,在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收信息和观点,寓教于乐。网络的应用使得原本单调、枯燥、不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性和社会性。由于网络具有信息的实时传输性、资源共享性特点,这使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数量和范围急剧扩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随着网络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扩大而变得更加广泛。此外,网络化还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可与政府机关、企业等相连,让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来,进一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齐抓共管的巨大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性和社会性。

(二)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网络中的多元思想、言论极易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由于网络存在着多元性、开放性特点,全球各地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和传播各种信息。这就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并散布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言论和信息提供了巨大便利。为此,网络在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西方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的价值取向也不断涌现,各种思想和各种价值观都活跃在网络中,网络在意识形态领域竞争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因掌握着网络信息的核心技术,网络便成为了灌输西方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工具。我国作为技术上的“后起国”,在网络信息中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防止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其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

2、网络的虚拟和隐蔽极易使大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和道德缺失问题。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缺乏很多重要的现实要素,掩盖了很多真实的面孔。网络虽能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但减少了人们与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也冷漠了人际关系,甚至使一些大学生逃避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淡薄、人际距离疏远,一旦面临真正交往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并产生苦闷、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目前,网上聊天已成为众多男女青年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聊或网恋之中,无法自拔,造成身心的伤害,甚至荒废了学业。另外,在网络上,每个人可以匿名存在,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匿名消息,削弱了者的责任感和受到社会惩戒的担心,导致社会道德的缺失。

3、网络中的文化糟粕极易影响大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由于网络缺乏监控,导致一些文化糟粕在网上传播。一些黄色、迷信、等文化糟粕也接踵而来。这些文化糟粕污染了网络空间,玷污了社会文明,青年学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来不良的影响。一项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显示:34.6%的大学生对浏览黄色网站、网页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网络垃圾会造成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严重影响大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在网络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对传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要从这些新情况出发,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在创造性运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好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新阵地、新途径,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一)努力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新的教育方法适应教育内容的要求时,就能进一步增强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成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力杠杆。一是建立和构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开辟在网上开展思想教育的新途径和新阵地;二是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利用网络形式的德育信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三是在校园网设立专题网站、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新闻时事、素质教育等板块,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具有强大存储、检索和传播功能的信息平台,把思想政治理论的信息资源,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通过自建的各类主题网站、栏目等形式链接到校园网上,让大学生浏览、阅读。借助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

(二)各级、各部门应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努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高校德育网络信息管理应科学地对待外来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同时,也应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传统文化环境,依托高校在伦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教育管理。首先,政府要对网络信息做好入网防范,强化对上网信息的监控,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惩治网上犯罪,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杜绝一切有害信息的滋生和蔓延;其次,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统一规划,与校园网建设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网络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网上把关工作,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通过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是非明确的网络环境。

(三)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积极引导和教育。要让学生在了解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更要使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努力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道德教育,使文明上网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对待网络信息,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合理利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学生能自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责任感;同时,要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建立网上心理咨询中心,营造良好的学校、班集体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四)充分利用网络工具,营造全新的育人环境。全新的育人环境是在网络条件背景下的一种新的人际交往和文化环境。网络的互动性和平等性特征对教育者的权威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充分利用网络即时互动的特性进行双向交流,通过在线论坛、QQ群、BBS、校园网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和教育。学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网络工作,要积极参与在线交流,要学会利用网络进行思想的引导,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提高电脑技术水平,不断利用网络及其他高科技知识丰富自己,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面对时代的发展变化,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网上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能够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同时,要注意工作方法,实现工作方式上从“信息灌输”到“信息引导”、“信息分析”的转变,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水平,确保工作的实效性和及时性。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2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大学生是最先接触和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其思想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深受网络的影响。如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内容、方法和管理手段,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互联网是一种新事物,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新手段,它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渠道,具有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环境的开放性等特点,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文化,势必导致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大量涌人。人生价值观贯穿于人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规定着人生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生的一切行为,起着人生导向的重要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正处于激烈的碰撞和交锋之中,而网络中的信息良芳不齐,大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容易受到网上异端思想的冲击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波动。这对青年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非常不利,甚至可能引向反面,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误导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也是信息的垃圾场所。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由于交互技术的应用,大学生不仅能接受信息,而且能及时反馈,形成传授双方双向、互动的传播。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不健康甚至反动的内容,泛滥着色情、凶杀、打斗、盗窃、诈骗等,网络犯罪的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一些境外“民运”分子和西方反动势力以及“法轮功”邪教组织,利用因特网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散布政治谣言,诽谤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反动宣传和思想文化渗透,误导部分缺乏鉴别力的学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

第三,弱化大学生基本道德意识。互联网构筑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网络的主体性、虚拟性,使得外界不易对其进行有效监督,这样就造成青年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削弱和自由主义意识的泛滥。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多媒体仿真画面,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新鲜与刺激的同时,有可能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并且学生在网络面前容易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能,适应现实的压力会急剧增大,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严重时导致人格的扭曲。网络本身追求自由、平等、效率,但许多大学生还没有从精神境界上与之相匹配,因此很容易出现道德人格的缺损。

第四,妨碍大学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环节。网络技术实现了人们快捷联系的梦想,但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而是在“一机一人”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可视性和亲切感的人际交往大大减少,影响了大学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使人际感情逐渐萎缩、淡化,产生新的人际障碍。网上出现的传播病毒、虚假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不道德行为,也会使大学生对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的存在产生怀疑,加剧个体行为的麻木和冷漠,以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在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并针对网络中选择信息的自主性及网络信息的丰富性、超大容量性和快速更替性等特点,结合大学生实际,我们以知识体系与学科分类的方法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为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国情教育、网络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网络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在这一内容体系中,网络思想教育是先导,网络政治教育是核心,网络心理教育是基石,网络伦理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是重点,网络国情教育、网络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和网络传统文化教育是补充。本文只对部分内容作简要阐述。

(一)网络思想教育

网络思想教育主要是运用互联网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与方法等教育,着重解决大学生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网络思想教育的核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指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要着力于促进大学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育创新思维的能力,指导和推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由于网络教育具有个性化的自我教育特点,网络思想教育采用渗透式教育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因此,把思想教育内容贯穿于或融人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伦理教育、心理教育之中,让大学生在这些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我思想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的出现及其对生活、学习、工作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全面介人和深刻影响,迫切要求我们把法制教育引人网络,尤其是引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促使大学生保持网上和网下行为的一致性与合法性,培养他们形成强烈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这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本质要求。在当前网络法制教育中,要系统地介绍整个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通过正面和反面的案例让大学生感受法、体验法,进而用法。要传播法理知识,包括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让大学生了解法的精髓和精神,树立起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意识。要通过网络开展法律服务,培养大学生运用法律的基本技能。要开展依法治国教育,努力营造法制的网络环境,树立遵纪守法的网络风尚。

(三)网络心理教育

运用信息网络快捷、匿名等优势,开设网络心理诊所和网络心理咨询热线,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解开大学生心中的郁结,传授预防和克服网络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为在生活中失去自我或感到迷茫的人们指点迷津,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问题。网络心理教育具体包括网络心理辅导、网络心理训练、网络心理咨询等。 (四)网络传统文化教育

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许许多多优秀文化,时至今日,这些文化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发掘和吸收利用,如孙子兵法、孔孟学说、古典名著等。这些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生存不息的基础,是我们的根。其中的优秀理论,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至今仍对我们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需要网络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去整理、开发和利用。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要积极开辟新的领域,抓住新的机遇,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化

高校必须遵循思想教育的基本规律,建立完备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建立学校、学院、系(部)、教研室以及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班级等从上到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机关各部门、学院、系(部)、学生班级都应有分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兼职管理员。同时,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行政的手段提出明确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及目标,做到领导挂帅、分工明确、内容具体、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充分保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

在工作机制上,学校要建立网上信息资源利用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用户操作规程和网络服务制度等;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要全面考核网络技术人员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大力表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评价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实效,尽可能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绩效同工作人员的待遇直接挂钩,使评价机制更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还包括制定科学的数量和质量标准,通过点击率、覆盖率、访问量等技术指标检验网站建设的效果,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由学生和读者进行评价。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保证思想教育网络阵地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规范化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性和有效性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要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特点,定期组织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察和交流,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一批网络技术骨干。同时,学校应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优秀学生干部、学生社团成员和学生积极分子参与网络管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这些人员要熟悉网络环境,具备网络知识,能有效地利用网络开展工作,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新阶段。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特色化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83-02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因此,高等学校应充分开发利用好网络这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及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同时高度重视网络的负面作用,切实加强网络载体建设,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等,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1]选择并运用好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2]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就是高等院校通过互联网络这一信息系统,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需要,向大学生传播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物质形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认识不足

通过构建网络载体来支持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信息化时代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部分领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和建设不重视,认为网络的运用主要在于教学和科研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载体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没有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教育意识淡漠。甚至有些高校只把网络载体的建设作为形象工程,而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和运行困难重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人才缺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是一个新领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3]而熟悉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与规律的网络技术人员较少。由于这两部分人难于融合而成为“复合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造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手段、方法上的陈旧,或者缺少理论的高度和说服力。如果没有一支懂得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正确引导,仅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主动占领网上这块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很难实现。

(三)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自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搭建沟通桥梁的同时,由于监管中存在的漏洞,致使一些不良信息也乘虚而入,干扰、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导致整个校园网络处于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的状态。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网络信息管理者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交换和疏于及时监控和管理,不能及时对网上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甄别、管理;二是在网络控制技术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者对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不高;三是网络管理还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很多不法分子往往能够避开监控,一些不良信息。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方法落后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随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相关的教育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出现,但还存在片面和局限。首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是正面的宣传教育,缺乏对个体的关怀和疏导;其次,没有更好地开展网络自我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对网络成瘾和网络欺诈等缺乏相应的矫正和监管,网络舆情引导方式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点击率不高,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较少,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但信息面孔呆板,几乎是文字内容的粘贴和重叠。另外,一些校园网的栏目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滞后,一些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没有及时上传。二是对课堂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有效整合,网络平台上的内容较为单一,资源共享平台、在线学习、网络展播等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认识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时代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对网络载体也必须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并在利用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网络载体为高校服务的思想。”[4]一是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运用网络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师、学校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专职辅导员和网络技术人员等共同参与,从多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二是加大技术、人员、资金的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提供技术、人员和经费保障。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融合,客观上要求教育者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提升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高校思想教育网络载体运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较好地掌握了网络技术知识的、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并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网络宣传、网络舆论引导以及网络监管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提高其在网上发现思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

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构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立体模式,通过制度、技术、法律和道德来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首先,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管理权责制度,使网络信息管理者(把关人)各司其职,网络“把关人”要对网络信息从源头上做好防范,把有害的信息过滤掉,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高校要研发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管理,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防病毒技术等,依靠科学技术来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再次,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网络社会的法律制度,做到网络信息服务有法可依,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上网行为。最后,要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积极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加强对网上舆论的引导和调控,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

(四)更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前,要想在网络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网络阵地上的主动权,就必须更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青年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首先,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及时给予疏导;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最后,要加强网络成瘾和网络欺诈的矫正与监管,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网络道德,同时积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努力消除其中的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

(五)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开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主动权,基本前提是能否抓住师生的兴奋点,抓住他们的兴趣去点击、去关注。”[6]因此,必须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力度,坚持显性教育资源开发和隐性教育资源开发相结合,努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大学生的点击率和关注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大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实其间,提供丰富的实时在线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建设网络资源共享、在线学习、网络展播、在线交流平台,并将弘扬主旋律与运用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有力驳斥错误思想观点。此外,必须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加强对他们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固有的虚拟性,不能代替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注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只有二者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北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4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117-0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网络既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战略课题。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已经成一种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文化现象。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而且大学生拥有个人计算机的比例不断提高。网络已成为校园信息传播的平台以及校园与社会沟通的重要媒介,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渠道。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互联网具有容量大、资源丰富等优势。网络信息之丰富已超出世人的想象。因特网作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涵盖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这些丰富的素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1]

2.网络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网络文化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为大学生提供色彩斑斓的图片、优美动听的声音、活泼可爱的视频,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可以自己操控计算机,浏览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由被动的“说教”变为自主的学习领会。同时,宣传教育的内容也由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文件变为图文并茂、声影兼备的材料,从而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实质。[2]所以说,高校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和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3.网络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还有谈心、座谈等几种方式,有很大的时空局限性。网络技术的产生,网络文化的兴起并迅速占领校园,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因为网络有利于信息传播与交流,便捷了大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大学生眼界,活泼了大学生思想,受大学生的欢迎。网络开辟了大学校园文化的新领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而极大地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4.网络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由于网络具有全球化、数字化、交互性、虚拟化等特点,减少了面对面的压力,拉近了彼此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可以自由、平等地去体验网络文化带给他们的新境界。这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以教师、朋友等多种身份出现,与之平等交流,密切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获得真实的思想信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有益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引导,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供了契机,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5.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更加多样化,促进了学生工作方法的创新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是报告会、演讲、谈心、社会实践及各种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而在网络时代,随着大学生上网普及率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更加多样化,如网上讲座、BBS论坛、电子信箱、网上交谈、红色网站、热线服务等等,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新方法受到了大学生广泛欢迎。因此,充分利用好网络,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加有声有色。[3]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引起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混乱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原有的道德价值不断受到冲击,高校大学生由于价值观尚未定型,是非观念模糊、价值观抉择困难,网络的隐蔽性和包容性更加剧了这种模糊性。网络上常见的良莠不齐的信息,难免不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特征,极力向中国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有关信息,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扭曲,形成西方化的倾向,丧失了对于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崇尚享乐和超前消费,缺少信念等等。

2.造成大学生道德意志薄弱

网络是一个比现实世界更自由、更容易放任自己的虚拟世界。当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失落的时候,会在网络中寻求快乐,逃避现实的问题。网络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情感冷漠,并失去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导致紧张、孤僻、冷漠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出现,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道德情感和平等互助、和谐一致的道德关系的破裂。

3.造成大学生责任感缺失

由于网络本身的隐蔽性和匿名性,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就变得随意、放纵,缺少一种行为的责任感,缺少必要的理性思考和行为约束,把网络当作极度自由的世界,以摆脱现实的拘束。一些大学生在网上肆意地发泄、侮辱、谩骂而不为自己的行为所负责。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网络环境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网络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战斗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守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不仅是巩固我党执政立国之本,也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阵地意识,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研究成果的网上传播,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校园网要建立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网站,收集有关马克思主义、思想等重要思想的文章,并随时更新。高校校园网不仅要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栏目,而且要新颖、内容要丰富,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占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主动权。

2.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增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技术平台,加强网站或专题网页建设,开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可下设理论学习、专家论著、时事纵横、典型案例、马列著作、视频点播、在线咨询等栏目,甚至可以利用动画制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画或视频点播进行教育,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利用大学生对网络的热情和网络交流互动的特点,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搬到校园网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比如,用红色资源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所以,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网络基础设施,改善技术条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优化升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平台。[5]

3.努力开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网络阵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和意识入手,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网上开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阵地,在校园网络文化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的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借助网络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全面、广泛地宣传坚持“八荣八耻”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让大学生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特点,让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髓体会得更加具体和直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6]

4.必须要有一支适应时代要求、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在网络时代,“要建立一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网络为主要工作领域,适时监督、管理网络状况,及时沟通信息、参与讨论,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7]。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由掌握了现代网络技术的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组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网络教育意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增强网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国家和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知识和技术运用能力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网络技术,提高他们通过网络获取、整理和分析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和利用网络进行教育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恰当、自如地把理论知识、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融为一体,[8]顺利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5.注重加强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主要需要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资源库建设三个方面来进行。在硬件建设方面,目前,我国一般高校的校园网络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大都实现了网络进办公室、进图书馆、进课堂、进宿舍、但还需要适当改进和完善。主要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数据库不够全面,无线网络的覆盖面不够。在软件建设方面,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颓废消极信息和思想充斥其间。为此,高校应积极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和易操作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有效屏蔽网上的各种不良信息。在资源库建设方面,可以将学校服务器与网络上大量免费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方便学生对资源的获取。此外,学校也应该形成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库,通过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素材库、教案库、课件库,构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网络资源,进一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料管理。

6.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保障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网络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因此,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加强网络监管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正常进行和开展的根本保证。在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上,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条例。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网络的管理制度不能用简单的“堵”和“罚”来实施,而必须针对事情的具体情况,留有一定的商讨空间,以教育和引导为主,并要尽量减小处罚的影响面。

7.强化技术保障措施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校园网技术手段落后造成的。因此,要建立技术防御系统,探求更为有效的屏蔽手段,通过采用严格的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构建技术防线。一般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规章制度,强化校内网站安全管理。其次,是实名制管理。实名制管理是要求将学生学号、学校论坛账号、借书证号、资源共享证账号与学校在学籍数据库当中的通讯方式进行绑定备案,每个账号都需要通过激活的方式来使用。通过实名制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网络的虚拟性所造成的管理上的不便,同时还可以对于网络事件进行有效地跟踪,提高效率。

8.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积极引导,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心态,能够在网络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之间转换自如,不能本末倒置沉迷于网络虚拟环境;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积极参加网络文明建设;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规范大学生网民的言行举止”。[9]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让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就网络信息和社会思潮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实现从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转变,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10]

参考文献

[1][5]李晖等.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67-68,73.

[2]赵惜群,吴毅君.培育网络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8-04-02(9).

[3]安仲森.试论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9):74-75.

[4][8]黄惠萍.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建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8):9-10.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5

[作者简介]何书彩(1981- ),女,河南漯河人,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河南 郑州 450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62-02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互联网成了一种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沟通媒介,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和生活方式。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延续着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因而,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与互联网相结合,以便能更好地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互联网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互联网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教育地点主要是在大学的教室当中,而且教育的时间也相对比较固定。互联网是全天开放的,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就可以突破原有的教育界限,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广泛的传播平台,高校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并且能够通过网络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以及方便解决他们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

2.互联网开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教室当中,利用粉笔、书本教材、黑板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受到信息资源局限性的影响,受教育者往往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单一枯燥的授课方式,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很多高校都是采取统一授课,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征,这也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寻找自己需要的和感兴趣的问题,网络的这种高度自由的选择性和双向交流性,能够为大学生创造出一个充满个性特点的教育环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用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网络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能够站在一个身份、地位平等的平台之上进行有效的交流,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师生之间的隔阂。

3.网络扩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网络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等方面的特点,近些年网络的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通过上网来获取大量的信息,网络也能够方便大学生与外界之间的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能够扩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把网络作为一个崭新的教育媒介来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当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活实例,能够使教育超越单纯的书本文字,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为生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与多媒体相结合,把原本相对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添加上声音和图像,这样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这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当中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真实思想。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能够通过网络来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真实的想法,根据大学生的这些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上所出现的问题,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及时和有效的疏导,从而开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局面。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逐渐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的需要。应当充分结合网络的特点,来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疏导与堵截相结合。高校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力度,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着力于提升大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例如,可以在高校内部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引导课程,聘请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来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自身的学习,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来解决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高校可以把一些具有特色的课程和信息放入互联网当中,这样可以促成信息的共享,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主动性。高校在传播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注意消除互联网当中的反动、暴力等方面的垃圾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疏导与堵截相结合。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网络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网络当中会有多种意识形态共存的局面,网络也包括了道德、非道德以及反道德等各种思想。正是由于网络具有这些特性,更加要求大学生加强道德自律,如果大学生缺乏道德自律的话,网络上那些反面的思想就会使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动摇,从而可能使他们的思想偏离正确的轨道。所以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自律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学校也应当加强对高校网络的管理,把大学生的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和高尚情操,高校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信息。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与服务相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要将教育与服务结合起来,把教育融入服务当中。网络具有教育的功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大力弘扬那些积极的、向上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倡导那些有助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要注重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推进社会的不断进步,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此外,网络当中还有很多例如勤工俭学、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内容也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工作正在各个高校推广开来,但是也出现了要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部网络化的思想。也有许多高校过分依赖于网络,而忽视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与学生的关系渐渐疏远,忽略了传统的课堂教育。这些都与网络教育的本意是背道而驰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传统思想和现代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传统的教育方法是高校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仍应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教育思想有着网络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脱离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也不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当把传统教育和现代网络教育相融合,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1.要建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网络深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现有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设置专门的网络技术部门参与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管理上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网络教育的特点,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建立和完善网络教育管理机制,明确学校网络部门之间的基本职责。在工作制度方面,要建立完善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高校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网络管理条款,院校的各个部门要有明确的分工,要建立和健全明确的责任制度。要严格审查互联网上的信息,保证网络教育信息安全、健康和积极向上,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来阻止不良信息进入高校的网络教育系统,如果发现此类信息要及时删除,防止此类信息对高校大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如果遇到重大的事件要及时上报,高校的网络教育还应当充分利用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通过这些高校团体来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宣传。

2.要提高网络技术的掌握与运用。首先,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的校园网络,通过校园网络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网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信息量过少且更新速度太慢,网络上对于专业以及科研方面的信息比较缺乏等。所以高校应当加大对校园网络的构建,将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的资源分享上网,积极引导大学生方便地获取教育资源。可以在校园网中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链接,尽可能地给大学生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内容,过滤掉消极的信息。学校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网络教育培训,通过一些知识讲座以及选修课的方式,让大学生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要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根据社会的形式与国家的政策适时作出调整。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导向作用,努力构建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网络教育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所以,高校要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网络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通过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能够使他们正确地识别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从而使他们不被消极网络思想所误导。

4.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高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使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符合时代的发展,能够很好地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高校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门的网络培训,树立他们的网络教育观念。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培训面临教育工作者年龄偏大、计算机理论和应用不熟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高校应当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培养目标,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全方位的知识普及,不仅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提高,而且要加强计算机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

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很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高校应当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完善自身的网络管理制度,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兴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1(9).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9日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就是高等院校通过互联网络这一信息系统,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需要,向大学生传播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物质形体。在高等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有超越其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趋势,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形象性。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感官实现的。电脑网络语言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融会等特点。通过这种信息表述,可为人们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感染力极强。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选用,可在屏幕上创造一种活泼、轻松、愉悦的受教育情景,使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人们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思想得到升华。

(二)及时性。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征。网上传播巨大的时效性是传统宣传媒介无法比拟的。目前,网上媒体信息正以小时为周期乃至以分钟为周期更新信息。这种迅速、及时准确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宣传网站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加强网络空间的正确舆论导向。

(三)互动性。网络的交互式沟通将吸引人们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接受引导。信息网络交互式传播的特点,使人们在网络中接受宣传思想教育时,随时可与宣传网站开展思想交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均可在网上袒露无遗。

(四)开放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开放性是指作为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人们可以相当自由地信息、发表言论、收发数据、获取信息,展示个体的思想和个性的属性。

二、网络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根本性变革,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发展。高校是网络起源的重要地方,是网络得到大力推广和快速发展的地方,也是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势头最快的地方之一,上网已逐渐成为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方面的影响,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应网络化的严峻挑战,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随着网络在高校的迅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的创新,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1、教育对象更加主动。通过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再是最主要的知识源,学生从网上得到的信息将比教师头脑中的知识多得多。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浏览学习资料,本质上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增强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分量,这是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教育内容更加丰富。网上丰富的信息,快捷的传播速度,使人们通过网络可以真实地、全面地、快捷地了解到社会热点问题,从而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视野,使各层次的受教育者在同一时间里都有适合自己的内容选择,进而丰富了教育内容。

3、教育形式更加民主。在网络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都可以平等地在网上获取信息资源,学生消除了顾虑,平等地在网上讨论,发表见解,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实现了真正的民主。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

(一)建构新型网络教育平台,创设开放式、双向互动的网络教育模式。虚拟社会与网络文化的出现,不仅为人的个性的自由解放提供了条件,而且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网络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大大增强,过去那种说教式的单向思维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需要。因此,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突出个性化服务功能。运用开放、民主的教育方式,在平等愉悦的气氛中实现与受教育者思想的双向交流,及时交互,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效应。

(二)规范网络行为,提升自律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文化品质。网络社会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如同现实社会需要道德一样,网络社会显然也离不开网络道德。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够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再也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使他们学会正确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以批判的精神对待网络信息。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地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效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对原来的道德体系提出新的挑战。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信息;网络是一个新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可以利用它;网络又是一块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它。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利用一些机会尽可能多地在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时,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会到其他网络信息之中,力争让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给网络上的人们,争取最大化地占领网络信息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7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经逐步进入到了全球网络化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大众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常态化的生活方式。而作为知识信息前沿阵地的高等院校,其网络文化也正在全面化、全方位地进入到师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来,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各大高校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网络文化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和概述,并探讨和研究网络文化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更好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一、网络文化的概述

1、网络文化的定义

网络文化主要指的是计算机互联网络上的一些具备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等,它是建立在网络物质发展基础上的一系列网络精神化创造。网络文化主要流通在计算机互联网上,大多为网民所熟悉,而较少被非网民所了解的一种网络时代独有的文化。随着全球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也逐渐的被人们所关注,并逐渐的将世界各地的文化在互联网上融合、同化、产生,有的甚至能够影响到现实世界,衍生成为一种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文化。

2、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一种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所产生的新型的文化状态,因此它的特点同现实文化以及传统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主要包括:

1)后喻性。即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反哺”现象。

2)虚拟现实性。即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架起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使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更加自由、大胆的表现“自我”。

3)扁平性。即淡化了现实世界中的等级障、权利争斗、身份意识等等,给人们在文化上带来更大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二、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促进作影响和挑战影响,具体体现在:

1)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网络文化由于其快速性、时效性、广泛性等特点,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成果。

2)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教育主体、客体的挑战;对教育内容的挑战以及对教育方法、模式的挑战。

2、加强网络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针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高校要想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网络思想文化的建设

高校必须站在文化未来发展战略的角度,用全新的观念和科学的态度来关注和看待网络文化。同时,还要针对大学生教育的特点,积极的构建网络思想文化体系,正确引导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严格规范高校网络道德,使高校网络文化向着积极、向上、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不断的吸取各种外来文化的精华,并通过我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构建起信息更多、形式更新、质量更高的中文网络信息平台,从而更好的弘扬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

高校要逐步的将网络媒体的特点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同过积极的开展网上信息的正确传播以及正面宣传,提高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吸引力,加强计算机网络的思想政治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例如,通过在校园网上建立网上团校、网上党校、时事之窗、校长信箱、心理医生等网站,加强学生同教师在思想政治上的交流和沟通,使教师能够在网上牢牢把握住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动向,打好主动仗。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库建设,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通过上网进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论著以及党的基本知识和政策文献等的阅读和下载,使网络真正成为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重要宣传阵地,积极占据网络文化对策主动权,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占领,从而更好的发挥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良性作用。

3)加强网网络信息监管。高校要积极做好校内网络系统的控制和监管工作,通过各种网络技术不断完善和强化高校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能力和力度,提高网络的过滤、监测、截获、跟踪等技术水平,从而有效的防止和避免一些不良信息在高校网络上的传播,确保高校网络的安全、健康、规范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网络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情况,积极的进行各方面条件的创新和改变,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系统的建设,将网络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不断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的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不断增强它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进而促进和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大新.浅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0(14)

[2] 邵书峰.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05)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8

[中图分类号]D44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46-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网络对学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应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如何提升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寻求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给出了众多不同的定义。研究者研究的视角不同,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也就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侧重于对于网络的研究,认为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强调网络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网络深入到了受教育者的生活和学习的各个领域,在空间、时间和传播速度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本质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辅助,网络主要是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的变革;另一类侧重于研究认为其本质是由于网络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必然产生新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从而导致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类学者认为,应该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的区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研究

(一)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性创新理念

创新性是一个事物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性的思维和劳动能够推动摒弃原有的形式。在网络思想教育中所树立的创新理念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基础,以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内容。

(二)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实践理念

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实际可观性和参与性强的特点,鼓舞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来,提高网络思想教育的实践性。例如,通过网络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互动式讨论,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讨论,逐渐引导学生对于事物的判断和是非观,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三)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理念

网络的另一个特性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以实现远程的沟通,运用网络不但可以实现学生校内的教育,也可以实现校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交流。

三、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念的界定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技术平台,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在网络上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的研究

一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二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三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四、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

首先,不断探索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枯燥,甚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只有深入系统地研究网络的特点和大学生上网的特点,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其次,掌控网络文化的引领权和话语主导权。

最后,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卢岚,徐志远,曾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学术论坛,2006(10):178-181.

[2]李琳.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04):69-70.

[3]宋元林.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07):49-53+85.

[4]温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姜晓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06):57-60.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9

 

在高校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的过程中,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在横向上拓展了思想教育的空间,成为高校师生把握国际动态、了解舆论信息的新渠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最经济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提供了新机遇”; [1]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等收到网络的巨大冲击,大学生中出现的道德失范、行为失控以致犯罪等现象也随之出现,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2]为此,在信息网络日新月异发展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创新建设要在继承和发扬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要不断改进和创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方式,解决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问题。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

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丝线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依据趋利避害的原则,高度重视信息网络技术,利用昂扬向上的思想文化占据校园网站,建设思想觉悟高、技术成熟、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改变过去“被动”、“分散”、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的新气象。免费论文参考网。

1、在网站建设的理念上,要注重弘扬主旋律与综合性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创新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要建成符合时代特征和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网站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坚持应用性强、操作简单快捷、覆盖面广的原则,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成为“教育功能的标志、管理功能的平台、服务功能的基地、宣传功能的载体”。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继承性与发展性、娱乐性与高雅性、教育与被教育性、服务与管理性的有机统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从不同方面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大学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理想,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培养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自律抵诱能力,形成网上舆论强势,牢牢把握网上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4]

2、在网站教育的功能上,要注重引导与服务性的统一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当前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因势利导的开展工作,通过创新网络教育的途径,增强网络细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大学生参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使网络由虚拟的时空变成真正展示大学生精神风貌的窗口、服务大学生成才的平台、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航标。

3、在网站效应的发挥上,要注重实用性与服务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目的是“通过发挥网络优势,在网上提供有教育意义和具有正确导向的信息,指导和影响大学生的品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免费论文参考网。 [5]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力求实效,注重实际,改变以往的灌输方式而应之于引导,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全方面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性强的栏目,在为大学生服务的同时赢得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和自身的发展。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创新的策略——建设网络互动平台

互联网作为当今时展迅速的传输媒体,其优势是众多传统媒体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在网络时代,每个人的身份和权利都是平等的,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适应这一要求,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增进交流与互动,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在线学习平台、视频展播平台、在线交流平台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我们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机械的在网上照搬照套,而是要紧紧围绕广大师生员工的需要、贯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通过开设一些集思想性、理论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栏目,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正确、积极、健康、活泼、多彩的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在线学习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建设,要充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目标服务,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在线学习结合起来,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要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与一体,通过创设网络图书查询系统、网上党课教学系统、网上书籍借阅推荐系统、个人读报读刊栏目等一系列形式来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

(三)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视频展播平台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史集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工程。众所周知,视频展播具有有形、直观、鲜明的特点,能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有形有声。为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建设,要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实际,开展喜闻乐见的视频点播系统,让学生自发的上网选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视频、点播经典革命影片和红色歌曲,通过这些能为广大学生接受的形式,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熏陶、理论陶冶,最终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在线交流平台

学以致用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尽情的交流,表达自己学习之后的感悟。网络在线交流平台恰恰能实现这一要求。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直面社会热点、理论问题,各抒己见。为此,高校要精心涉及、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这一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免费论文参考网。由于网络是把“双刃剑”,高校在采用这种方式时要注意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渠道网上交流,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舆论引导,要求大学生以正确的、理性的态度去进行网上交流。

时代在变,要求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变化的实际。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教育形式,要切实加强网络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李伟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教育与管理》2006年第4期

[3]谢海光:《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10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策

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登陆中国以来,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2011年1月CNNIC第27次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用户职业分布调查结果为学生占30.6%,学历结构调查显示,其中大专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网民占到23.2%,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今网络使用的主体。面对这种情况,高校不可能还是像以前那样,通过讲座说教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对于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观、政治信仰、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互联网的特点出发,从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

1.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开阔的舞台。网络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速度。一方面,网络信息更新及时、传递速度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获得大量的资料和及时的信息,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从而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大大扩展自己的舞台。

2.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途径,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以往的教育往往是教师查阅资料撰写讲稿,然后通过讲座的形式进行说教式的教育,因此都是单一化的口头和书面说教。很明显,这种教育形式只是单方面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随着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网络由于其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的特点,不同于课堂教学,互联网教学使得受教育者的感知更加深刻、全面、具体。

3.网络在改变大学生生活和成长方式的同时,也使得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得三者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重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这个载体。学校被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但是“独木不成林”,还需要取得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网络的发展正好为这三者的结合提供了方便。通过网络技术,远在千里之处的家长可以通过视频与子女沟通,对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了如指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和大事件,网络比电视编辑的时间更短、更迅速。公众在网络上可以即时看到事件的每分钟的发展情况。这一技术有利于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沟通,使他们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大众性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网络文化是“草根文化”,有着很强的大众性。由于从互联网上可以及时搜集到大量信息,因此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人们不再仰视专家和学者,而是将他们的观点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传统媒介上,普通民众缺少话语权。只有在网络上,他们才能畅叙胸怀、指点江山,表现出对传统的颠覆和对权威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出现某种逆转或倒置,结果导致当今文化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状况。其中基本的一点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没有被网络所吸收,相反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功利化却在一步步地侵蚀着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带来的文化趋同,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西方敌对势力打着所谓“网络自由”的幌子,公开干涉我国政府对网络的正常管理。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由于并未步入社会,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的最终阶段,也是关键时刻。这个时候最容易受到外界的侵扰,网络上的不同思想意识形态的融合、渗透和冲突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有力度的。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淡薄,缺乏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不够完善,缺乏自我判别是非的能力。

2.网络的虚拟特点,让人与人的交往更具有符号性、欺骗性。网络使得每个人在网络中都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个人的年龄相貌身份等级等都被掩盖,通通变成符号的交往,从而更具有欺骗性。这也就导致了外界无法对网络的使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弱化。同时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广泛性,容易动摇学生学习的初衷,转而投身于娱乐与游戏之中寻找更大的乐趣,网络成瘾现象严重。同时由于人活在虚拟的世界里,时间一长就容易自我封闭,人际交往困难,最终导致冷漠、无情和自私,这些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3.网络在提供丰富资料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垃圾信息存在。网络如同一柄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新型信息传播途径,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的同时,虚假信息及淫秽垃圾信息通过网络蔓延,过去由于信息手段不发达,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载体主要是报纸、电视、广播,政府和学校对这些载体传递的信息内容可以进行过滤,将不正确的观点、不恰当的信息去除,甚至直接参与信息的制作,充当信息源的角色。伴随着网络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渗透,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共有的生存方式。而目前国际互联网处在没有确定负责人、无人管理的无政府状态。网上不良信息的存在,侵蚀着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往往容易将大学生思想引向错误的方向,造成对社会秩序的潜在威胁。

三、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1.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队伍。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是建设这支队伍的关键。为使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脉搏,高校应每年举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干部和辅导员骨干培训班,邀请国家、省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和知名专家来校做报告。网络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即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敏锐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了优秀的信息素质,从网络中获得高效的信息,才能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中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队伍的结构必须进行优化,要吸收精通网络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到政工队伍中来,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共同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共同钻研有关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2.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要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实现两者的结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才能解决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一是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全面的网络技术培训;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人要经常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利用网络这个信息平台,获得大量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学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总之,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再像以前那样闭门造车,网络时代需要开放的教育理念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同时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3.网上与网下联动,网络手段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网络手段固然新颖快捷,容易让人接受,但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仍然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也是不可完全弃之不用的。只有实现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完美结合,通过网络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同时在平时生活中多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才能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辅导员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巩固我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6]吴立刚.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交际,2010,(11).

[2]汪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0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11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

2.高校大学生成为了网络的主力军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和普及,网络应用的日臻完善,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从网民职业结构来看,学生所占的比例为28.6%,人数约为1.54亿;从网民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青年所占的比例为29.8%,人数约为1.6亿;从网民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22.4%,人数约为1.21亿。这些数据表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3.大学生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丰富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冲击,他们往往容易被其中虚假的信息所迷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一系列问题。高校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

二、网络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1.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通讯手段和形式的多样化

网络以信息量大,沟通交流便捷,内容五花八门,形式不拘一格,功能强大的优势凸显,迅速形成了庞大的网民群体。其中,网民群体中人数占大多数的是在校的青年学生。截止2012年6月底,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53亿,网民使用率为65.7%;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网民使用率为50.9%;社交网站用户数量增长至2.51亿,网民使用率为46.6%;论坛和BBS用户数量为1.56亿,网民使用率为29.0%。学生使用这些网络通讯新手段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情感交流。新网络通讯手段的兴起容易使大学生的思维缺乏理性,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和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信息素质有待提高

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高校比较注重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生管理工作、业务技能知识的学习,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信息素质的培养还不够重视,缺乏理论研究。一方面,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对网络新手段的掌握较少;另一方面,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处理能力较弱,警觉性和敏锐性不高。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速度缓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搭建,其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我教育活动,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诉求。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一些高校还没有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开通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页或网站。而已经开通网页或网站的高校,对红色网站等专题网站的建设还不够重视,网页或网站上的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甚至有些专题网页或网站存在内容形式单调,吸引力不强等问题。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建议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艺术

在网络时代,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和网络空间的多场域化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技能和网络教育手段,走进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语言”,通过对话、讨论、解析教给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判断和制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良莠不齐网络思想慎思明辨和激浊扬清的能力。

2.关注思想动态,处理舆论危机

如今,网络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使得群体矛盾、利益冲突以及重大突发性社会事件等不稳定因素都可能通过网络迅速扩散,甚至得到凸显和强化,从而引发高校学生思想的波动和情绪的变化,甚至造成危机事件。为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网上舆论动态跟踪调查工作,确切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趋势。高校要建立有效的网络舆论危机管理制度,完善舆论危机的“信息收集―危机识别―发展预测―决策―处理”五个环节。

3.“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

单纯依靠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容易造成脱离学生群体,疏远师生感情的后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采取“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一方面,高校应充分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把现实生活中的学校、院系、学生班级、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协会映射到网络上,使现实集体与网络集体相对应,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多层次的沟通渠道,健全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引导大学生正确获取具有公信力的、权威的信息,并积极地鼓励他们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事务。针对一些比较敏感、热点、疑难和深层次的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要耐心细致地深入学生群体,开展“线下”工作。总之,要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生共振和谐振的规律和机制,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贡献率和作用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宋菊芳.试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