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终身教育论文

终身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16 06:04:36 关键词:终身教育 教育论文 教育

摘要: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体现,在其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有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的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过程中,既要加强理论层面的研究又要与具体的实际操作相结合,是今后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终身教育论文

终身教育论文:困境与出路 终身教育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摘要:终身教育是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形式。现阶段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清形势,积极应对以走出困境。文章提出:重新定位,突出终身教育和“需要回应”两大重心;模式创新:体现终身教育实践范武;制度调整,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支撑体系;整体优化,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良性发展。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模式

一、终身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契合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

终身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民主性三个典型特征,它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形成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备较强的发展功能,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开放性。终身教育的开放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社会化,二是社会教育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有力保障。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个人自学为主和社会助学结合的教育方式培养人才,国家和个人都无需投入太多资金,成本低廉。对于想接受教育的学习者,特别是对边远或贫困地区和中低收入阶层的人而言,不会受经济条件的太多限制,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包括港澳台地区,不受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区域、身体条件、职业(特殊专业除外)和已有学历条件的限制,只要本人愿意学习,均可根据兴趣或需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这就大大激发了每个社会成员完成学校学习后继续学习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灵活性。终身教育的灵活性是指教育机构设置专业或课程的自由,教师教的自由和个人学的自由。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教育方法和学习形式极具灵活性,与终身教育的要求非常吻合。它采取单科考试、学分积累的办法,自由自主权很大程度掌握在学生手中。没有入学门槛,考生可据自身综合状况和条件考虑选择专业。不受学期、学年制度的限制,依专业考试计划安排自己的考试进度,决定每次考试的课程及门数。没有修业年限的约束,只要什么时候修完专业规定的课程和学分且达到合格标准,就可以毕业。助学的手段也多样灵活,学生可以读全日制,也可以读业余制。完全符合终身教育不局限于人的某一特定阶段进行学习的条件,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理念互相促进。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民主性。终身教育认为,在未成熟时期只限于一次的挑选是有害的,希望在人的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使人的素质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教育要面向公民和社会,保证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为其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原则,同时,终身教育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包含了教育民主化原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我国率先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在时间跨度上将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突破了传统教育对人们受教育时间的限制。它承认人的个性因素,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让所有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它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点和职业需要,自行选择学科、专业、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允许并提倡学习者多次、多样选择和半工半读,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选择主体。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是一种社会化的考试制度和教育形式。30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强大支撑平台。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核心就是所有社会成员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能自主选择学习机会而进行自我提高,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恰恰为终身教育搭建了最合适、最有效和最方便的平台。它凭借出口质量高、毕业文凭过硬、费用成本低廉、学习时间灵活自由等优势,成为了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大学”,为全社会成员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又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每个公民不受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的限制,只要本人愿意学习都可以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就大大激发了每个社会成员完成学校学习后继续学习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由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以上特点和优势,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最开放、社会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强大支撑平台。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适应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始终顺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发展需要,满足了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20世纪80年代解决干部和“老三届”的学习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解决高考落榜生的继续教育问题;21世纪初,解决全民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问题。我国明确宣布到2010年要基本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相结合;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学习型社会特点的教育形式。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新发展激发了终身教育体系的活力。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很快,高校扩招和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导致报考人数出现大幅滑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对新形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一是大力发展本科,更好更主动地适应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二是大力发展非学历证书教育,举办不同行业的非学历教育证书考试,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和就业、转岗的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种独特的社会性、普遍性和适应性,使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终身教育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更多的社会公众服务。

二、终身教育视野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终身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要想走出困境,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发展,就必须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出发认清这些问题并深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一)教育定位偏差导致的生源不足、对象单一

由于传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定位仍然是一种狭义上的学历教育,没有从

终身教育的视野进行准确定位,因而导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参与对象呈现单一化的特征,主要就是针对高考落榜生的学历教育。而随着近年来的形势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一直面临生源不足和生源对象单一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相对较难,通过率与毕业率都很低,令有些考生望而却步,转报函授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夜大等其他教育形式。再加之普通高校扩招,还有一些普通高校申办的二级学院降分招生,考分很低的考生也有学校录取,未上线的学生期望值较高,他们认为今年未上线就去复读,明年争取上本科。因此“线下生”进入自考阵地的人数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尽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为重要特征,但在现实情况下,相关院校往往倾向于招高中及同等学历应往届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而忽视社会在职人员,也很少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学习需求来设置专业。所以,招生对象比较单一,真正的民主、平等还未实现。

(二)教育理念滞后导致应试教育倾向严重

从终身教育的视野来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定位并非仅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应是为社会培养有“意义”的公民与绅士,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一种能够提升他们的素质、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等的渠道与平台。而在我国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仍然局限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因而导致传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是一种典型的应用型的教育形式,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它所开设的专业是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开考条件的可行性来设置的,实行“教考分离”原则,考生各科考试合格后,即可获得毕业证书。然而,由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开办之初,国家就把它定义为学历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第一章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所以,无论是个人、学校,还是国家,都把学历教育考试作为考试的重点。在各个环节中,各级部门把考试合格率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整个过程围绕着达标展开,而忽略了它的教育过程。考试与教学分离,题型中又有相当多的客观性试题,致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为应试教育的变相形式。

(三)办学层次落后导致毕业生社会认同度低

与其它高等教育形式相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无论在生源、师资、办学等各方面均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底部,因而这样的办学层次落后导致毕业生社会认同度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规定自考毕业证书和普通高校的同类毕业证书具有相同功能,其中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工资待遇:非在职人员录用后,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的,从获得毕业证书之日起,按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但在现实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还没有完全得到社会的认同,有些用人单位对自考生存在一定偏见,认为那些高考落榜的人去读的,工作能力肯定不强,甚至有一些用人单位刻意拒绝自考生。再者,还有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明确提出自考生的政策待遇和福利享受与统招高校的毕业生不同,严重打击了自考毕业生的就业梦想。此外,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社会就业压力普遍加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多,客观上加剧了就业压力,“僧多粥少”让自考生就业空间受到了压缩。

(四)社会助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培养效果不理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结合的教育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一种教育制度。社会助学不仅能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习质量,保持自考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个人自学,而且也提供了稳定的自考生来源,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持久地开展下去。但是,目前,社会助学机制不够健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管理松散,缺少行之有效的检查评估制度,指导监督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和预防性。助学组织多以合格率为生命线,学费收取不合理,缺乏相应监管。社会助学基本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积极性远没有发挥出来。二是社会助学仅仅局限于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由于入学不需要考试,使自考生群体有水平参差不齐、相差悬殊的特点。表现在学生构成的大多数是高考落榜生,也有年龄偏大的在职人员或是年龄较小的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高考成绩偏低,甚至没有参加高考,只有极少数被普通大学录取而不去,选择读自考的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较差。

三、终身教育视野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出路

在终身教育视野下,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新出路,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建议。

(一)重新定位:突出终身教育和“需要回应”两大重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以学历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它代表着国家意志,行使学历认定和检验职能,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一点已为社会所广泛认同。但作为一种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经存在生源数量不足、应试教育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困难和社会助学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突出终身教育和“需要回应”两大重心,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重新审视教育理念定位,树立以构建学习型社会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通过学历补偿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也必须要为公民提供各种培训及高质量的非学历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公民建立一个随时随地能够接受多种形式教育的继续教育网络。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按照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发展要求,按照社会的需求和应考者的自我意愿,对考试功能、考试内容、考试过程及考试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及时更新和转变。用学习型社会的教育理念引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发展。

在教育目标定位方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回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公民的学习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定位是为终身教育服务,构建学习型社会就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那么相应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多元化的,尽力满足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和公民多元化学习需求是其努力的方向。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符合社会需求,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特点,探索新的开考模式,形成有利于架设人才培养立交桥的自考新机制。其次,要根据社会对人才和教育需求日趋多样化的趋势,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第三,要特别重视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村培养更多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需要的人才。

(二)模式创新:体现终身教育实践范式

终身教育是大势所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无疑为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范式。但这种实践范式不是一成不变 的,它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和升级,适时体现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需求。当人们的生存、发展条件发生变化,形成知识更新、素质提升、技能强化等方面的需求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是大面积、高效率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路径。因此,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应不断创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模式,使其与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需求相适应。根据终身教育的主要特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阶段基本模式的构建如下:第一,以青年人为主体对象的适应模式。一方面倾向于继续强化人格修养,使青年人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具有适应多种职业需求的专业素质。第二,以在职人员为主体对象的提高模式。以直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以及知识观念、文化适应、人际冲突和心理健康等为目标,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结合。第三,以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为主体对象的谋生模式。应努力开发适合农村人口及进城务工人员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专业。第四,以特定人群为主体对象的补充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为失业、无职业及退休等人群服务,专业设置要有针对性,应充分采用专业培训、社会实践和情感体验等方式,尽可能达到短、平、快的效果。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终身教育的发展需要,还可以拓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范围,更可以彰显其社会价值,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三)制度调整: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支撑体系

经过30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初步展现了作为一种独特高等教育形式的特色和优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由法规制度提供的与之相适应的稳定的制度环境。由于助学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繁多,要建立省市县(区)多级管理体系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和监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运做必须具有政策依据、管理办法和制度规范,以制度来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主要体现为社会助学。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在社会助学活动中,自学者与助学活动提供者之间形成的教育关系既独特又复杂。作为一种独特教育形式的制度建设,就是必须反映和规范这些独特而复杂的关系。在制度建设的内容上包括社会力量助学的性质,助学者的资质特别是专门性社会助学机构的资质;社会助学的动力机制或收益分配机制,助学活动的物质保障;各种助学活动的基本规范与业务要求,以及国家对社会助学活动的监管和相关助学纠纷的解决机制。

(四)整体优化: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良性发展

一是要加强宣传力度,特别是要面向城镇中低社会阶层和农村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员关注、报考,为他们搭建接受高等教育的平台。

二是要大力开展社会助学,积极完善社会助学体系。要从全面提高自考毕业生素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和谐型社会服务的高度来认识社会助学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应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派、社会团体和公民等对自学者开展助学活动,要热情帮助,积极扶持。教育主管部门应对社会助学行使监督功能,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对社会助学工作的考核评估制度,形成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

三是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格局和相互沟通、交叉互补的教育模式。通过课程衔接,学分互认、功能互补、专业共建等方式和途径,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资源共享,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与并举。

四是积极开展非学历证书教育。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机制,逐步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部门行业的岗位资格证书、劳动技能证书等非学历岗位培训的沟通和衔接,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育新的参考对象。

五是推进本科教育并逐步开展本科后继续教育。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事制度的改革深化,从业人员出现的转岗、待岗,使得他们为适应生存求学深造、提高学历层次、获得新的专业技能的愿望和要求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要在稳步发展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专升本、高起本教育,逐步开展本科后继续教育和更新知识与技能的短期培训,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终身教育论文:以终身教育反思中国的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需要在终身教育的视域下重新解读,这不仅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在新的参照系下拓展新的空间,更因为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

当今学校要为年轻一代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的“基础”之内涵,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等变化趋势;素质教育的要义在于发展人的内涵,是专属基础教育的,业已被“窄化”和“泛化”了的素质教育应当回归基础教育;聚焦学校变革、形成个性与特色,通过自身的结构优化和面向社会的开放与互动,有助于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当之无愧的核心和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的旗帜。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似一股浪潮正扑面而来,这一浪潮冲击下的教育实践重建是当今学校变革发生发展的重要背景,终身教育的理念也理应成为我们今天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新的参照系。

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表述,始于法国学者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随后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又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推进全球人的视野,从而与终身教育一起,为世界构筑起崭新的教育时空观。贯穿一生,与生活联系,使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终身教育的显著标志;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体系,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战略选择。教育与生活本是紧密联系的,然而现代学校教育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在学校教育目的、内容和过程中疏离了人的真实生活,而终身教育则从本质上体现出教育对生活的回归。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参照深入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从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出发,基础教育该为年轻一代奠定什么样的基础?素质教育是无处不在还是归基础教育所专有?走向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从“终身”看“基础”

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相应地,“基础”之内涵的变化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演变的大趋势。

我国近些年来,从终身教育视角考察基础教育改革的并不多,出于误解而有意无意将二者分离的却不少,一些省市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两套系统,这实际上是将基础教育从终身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主观动机是想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客观上却容易造成与终身教育脱节的错觉,如不加以澄清,难免会对实践产生某些误导。

只有基于正确的理解才可能做出正确回应。首先,要深刻理解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这一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必然结果,且真正建立新的教育实践体系需要相当时日;其次,要以这种新观念新视角反思以往我们对基础教育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在以往的改革实践中有无误解和偏颇,尤其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重新解读;第三是在新的理解之下重建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体系,当然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就有希望。

基础教育之“基础性”的重新解读:

解读之一:从“双基”到“多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小学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渐渐成为公认的传统,这对年轻一代今后形成牢固的知识技能基础、进而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是重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中小学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不再是一次接受终身受益的时候,“基础”所包含的内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从基本的“读”、“写”、“算”基础变得“品种多样”,如外语、计算机技术等都渐渐成为基础的“要素”,从而使“双基”变为“多基”;还有的把“能力”也纳入基础。

解读之二:“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一些过去不被视为基础的“软性”的品质,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直的人格,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开始引人注目,这些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是终身性的。比如,一位获得了数学奥林匹克奖牌的学生,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学数学了!”这意味着尽管他的数学知识很扎实,可他在学会数学的同时“学会”了痛恨数学,失去了继续钻研数学的兴趣,这种参赛活动也难以成为推动他终身发展的动力。相反,许多在“”中失去了继续读书机会的人,由于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高考一恢复,马上就能抓住机遇、改变人生命运。甚至可以说,面对一个变化越来越丰富的未来,兴趣、习惯、人格、志向、责任心等等这些基础性的“软件”,有时显得比知识、技能这些“硬件”更为重要、更为关键。

解读之三:从“共同基础”到“有差异的‘类基础’”。过去我们强调“基础”,较多地是在“共同基础”的意义上强调其重要性,所谓共同的基础,是指每个人成为一个成人都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这个问题上有新的突破,超越了“统一的基础观”,主张为不同类型发展趋向的学生提供有差异的基础。以数学为例,5个必修模块对于今后从事体育艺术的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基础;5个必修模块加上某两个选修模块则可能是今后从事文科方面专业的学生的共同基础;必修模块加上更多的选修模块,则是为有志于理工科方向发展者今后学习准备的基石。从关注“统一基础”到重视“类基础”,这是观念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是在“一律”与“差异”的两极思维中寻找到的一个富有“中庸”意义的“度”。

欧盟最近提出了一个参照性框架,称之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这类似于“类基础”的说法,是一种将知识、技能和态度融为一体的新理解,也是拒绝将基础与能力作机械划分的新理解。关键能力之“能力”,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结合;每个人都需要关键能力,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获得就业。欧盟提出的8种关键能力是:(1)运用母语交流的能力;(2)运用外国语交流的能力;(3)数学能力与科技基本能力;(4)数字能力;(5)学会学习的能力;(6)社会与公民的能力;(7)主动意识与创业能力;(8)文化意识与表现能力。

因为每种能力都有助于知识社会中的成功生活,所以这些能力同等重要。这些能力相互重叠与锁定,每个领域的基本能力对其他能力具有支撑作用。语言、阅读、数字,以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技能,是学习、学会学习的基础能力,支持所有学习活动。还有一些能力贯穿于参考性框架的8种能力之中,它们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主动性、问题解决、风险评估、决策能力,以及在情感上的建设性控制力。

欧盟提出这一框架的初衷是:由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欧盟面临新的挑战,每个公民需要广泛的关键能力,去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具备社会与经济的双重角色的教育,在确保欧洲公民掌握关键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关键能力使他们灵活地适应变化。尤其是,建立于尊重多种不同个体能力观念之上,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应该通过平等和接近那些群体而被满足,那些群体由于个人、社会、文化或经济环境造成教育上的劣势,因而需要特殊的支持,去实现他们的教育潜能。

反省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不是真正面向“每一个公民”?我们努力教他们适应的,究竟是“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还是一场又一场考试?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们的考试本身进行了很多改变,但是,如果这种升学制度不改变,单一的目标、路径得不到纠正的话,仅仅靠考试上的花样翻新,照样不能使中小学教育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真的是无处不在吗?其实它是专属于基础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本分是实施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在特殊条件下,即便需要,也是补课性质的。反思30年来不是“窄化”就是“泛化”的教训,是到了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的时候了!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教育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规定了“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的核心任务,优化了教育改革宏观环境;1993年《纲要》将教育由“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还要求“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随后又有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意见出台,基础教育实践变革及相应的理论探讨,展现出一幅由外延式变革向内涵式发展逐渐推开的绚丽画卷。

正如2005年教育部素质教育调研组在调研总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素质教育在关键环节如德育、课程、招考制度、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开始突破,学校教育正在发生一些积极而重要的变化;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大幅度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仍然存在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偏差。调研表明,学校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着较深的误解。例如,将素质教育“窄化”,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或者就是经常被忽略的音乐、美术、科技制作、劳动、心理健康等等。这一认识误区导致对课堂内学科教学的忽视,无法改变学科教学的面貌;或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要“减负”、“减考”。另一种误解则是“泛化”,把素质教育不适当地推广到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切学段,忽视了高等教育是集中进行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或者提倡专业的“宽口径”固然是一种趋势,但这种“基础性”是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素质教育”。

针对“泛化”问题的应对之策是“回归本位”,即回到基础教育的本分,其职责就是打基础,它向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输送的就只能是“好木材”而非“半成品”,精雕细刻是基础教育之后教育机构的任务。因而,再不能简单地用升学率、重点率等指标来衡量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业绩。

针对“窄化”现象,则需要进行基础性素质教育的“价值澄清”,即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样的“硬基础”是最重要的?在“软基础”中,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德性、兴趣与好奇心、合作意识与交流沟通能力、个体发展的主动愿望以及使自己的专业志向梦想成真的想象力与坚持性等等,是当代人驾驭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掌握自己和国家及民族命运的关键素质。在“硬基础”中,必要的知识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则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的问题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性变化。20多年的改革,较多地体现在学校物质条件改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推广与运用、课程改革的逐步扩大和系列化、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渠道,以及对素质教育的广泛宣传上,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社会地位也在提高。但是,就大多数学校而言,改革尚未在核心领域如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等实现突破,更谈不上转型性的变革。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组织与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与动力等等方面基本上还处于传统框架之内,亟待突破性的创新与变革。

三、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

把基础教育改革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主权;在缩小学校之间不适当的发展差距的同时,让每一所学校葆有自己的特色;以结构优化和开放互动的方式,确立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无可置疑的核心地位……这些,是我们期待的,也是我们正在践行的。

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应聚焦于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主权。偏离素质教育宗旨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不仅存在着把基础教育之“基础”价值狭窄化的问题,而且存在工作思路上的短期化问题。狭窄化是指把基础理解为“双基”或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短期化是指基础教育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和评比的满足,如把学科教学的价值定位于考试成绩提高,把德育的成效对准文明评比,把体育、美育的成功归结为参赛得奖等等。这些做法导致学校渐渐丢失了中小学教育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的奠基性价值,同时也肢解了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全程性。为恢复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长程性,需要克服从课程、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入手搞“素质教育”的偏向,实现学校从价值取向到文化建设、从管理到实践(课堂与班级)的整体性、结构式的变革与重建,从各地各校的实际出发,探索素质教育的多样化的新形态。

聚焦学校变革之后,要保证其深入而有质量地开展,就需要有法律上的保障。然而,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强调的“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至今并未真正落实,作为办学自主权之保障的《学校法》千呼万唤也难出来。学校工作的思路长期停留在层层贯彻和演绎上级指示精神、上传下达行政指令的水平上,缺少从自身实际出发,发现改革空间,探明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的主动革新意识,千校一面现象比较突出。校长对学校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决定权、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权等等,都是需要有法律来保障其正确行使的。

其次,缩小差异,保持个性,让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在普遍关注教育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同时,不应忽视同一地区同一城市之内学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据调查,学校之间生均公用经费总支出差距竟然高达439倍。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体的手心和手背,怎可以这样厚此薄彼?!究其根源,都是不正常的“政绩”观和“效率观”惹的祸。

办学基本条件上的差异,如实验室、图书馆、信息现代化配备、生均经费等等,还只是“外延式”的差异。外延差异会导致诸如好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从而形成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及教育发展观上的“内涵式”差异。然而,解决了物质条件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能自然而然地提升学校内涵。有了好教师,缺少好的管理与领导,缺少唤起教师内在职业尊严感和幸福感的学校内在凝聚力,优秀教师同样不进来、留不住。例如在上海这样的一些发达地区,外延式差异不再明显,但内涵式差异仍很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闵行地区引进“新基础教育”这一优质资源,持续十年全区域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三大领域的变革中,激活校级、中层和教师专业团队不同层面变革主体的内动力,进而从整体上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内生力。在持续的校内改革与校际互动中,每一所学校都逐渐显露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和乐”、“自育”、“共生”、“自主-合作”等独特学校文化品质,即使特色文化尚未成型的学校,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可见,在缩小内涵差异时,必须关注学校在品质上、特色上的多样与共存。

最后,确立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让学校成为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的旗帜。上个世纪曾有激进的改革者发起了“非学校化”运动,其著名代表人物伊里奇设计了四种学习网络,即:教育媒体的咨询服务,技艺交流,同伴切磋,非专职教育家咨询服务。其根据是:儿童的学习有四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即事物、模型、同伴和长辈。这四种资源“要求不同类型的设施以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地获得”。伊里奇用这四种网络构筑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学习型社会”,在那里,教育、闲暇、工作和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融为一体了。另一位美国学者保罗·古德曼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批判,还针对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层次的教育提出了使少数班级“不属于任何学校”、“使少数班级脱离校舍”、“使上课成为非强制性的”等六条替代性建议。尽管两人对传统学校都持偏激态度,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型社会的敏感和预见都是令人佩服的,并且,他们批判的锋芒所指向的传统学校“过时”、“机械”和“僵化”等弊端,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继续反省和批判的,因为我国以应试为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已经将这些弊端演绎到极致。然而,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核心位置的不可替代性,被他们严重地忽视了。当然,学校教育要成为当之无愧的核心,自身必须进行结构上的更新改造,同时要向社会开放并与之互动。

学校内部的结构优化,需要在时空交织的意义上进行结构重组。横向上,超越传统分科教学将知识箱格化、碎片化的弊端,使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科,都在“宇宙、地球、生命、人类”这样一个整体背景下确定其位置,以便为下一代“构造得宜的头脑”。纵向上,形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而有机递进的阶梯:在小学,要把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引向对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真理的探询;在中学,强化对文化的体验以及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真正融通的意识;到大学,则顺理成章地进入专业化学习与探究。

面向社会的开放互动,是指学校教育要毫不犹豫地向家庭、向社区、向全社会、向网络,以及向每一位学生/学习者成长的未来可能性开放。以开放为前提,在持续有效的互动中实现“双赢”:家庭、社区和社会不仅向学校源源不断地输送资源和人力(如义工)、承担起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同时藉学校的高端优质文化品性的引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品质;学校在向家庭和社会辐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充分吸纳地方文化资源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学校与社会持续良性互动的最终图景,是形成精神文化意义上的良好生态系。

如果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会如《学会生存》报告所预言的那样,一个学习型社会将会出现于人间。而在其过程中,学校教育也就完成了一次壮美的浴火重生。

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解读和探讨。杨小微教授这篇讲演,以终身教育为视域,在向我们展示中国基础教育过去30年波澜壮阔改革巨幅画卷的同时,剖析了以往对基础教育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并且指出了后续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读来颇有启发。

讲演紧紧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如何认识基础教育之“基础性”?如何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含义?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要回答的前提性问题,也是事关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关键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讲演从终身教育的立场出发,都给出了新的解释。关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不能仅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应该关注基本态度、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不能仅关注认知基础,还应该关注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不能仅关注共同性基础,还应该关注差异性基础。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讲演者主张回归基础教育,不能将其过度宽泛化,主张将“软基础”包括在内,不能仅局限于“硬基础”。所有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清思价值。

讲演提出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思考,比如,基础教育培养“多基”固然必要,但“多基”到底指的是什么,各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到实处;又比如,假如把素质教育限定在基础教育,如何确定这一教育工作主题在其他教育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可以相信,这篇讲演提出但并未完全回答的这些问题,会引起更多更深的思索。

终身教育论文:试论终身教育视野下教师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终身教育理念包含了“终身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征。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应当从激发教师专业自觉、凸显教师职业发展的主体作用、注重发展性教师评价、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教师职业发展;主动学习

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理念。1972年,以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把终身教育理念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并把终身教育视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研究所负责人库姆斯提出“终身教育的核心即学习”的观点。终身教育理念包含了“终身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征,注重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日益明显。

一、教师职业发展主体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

(一)主体性的内涵及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以主体的方式对待世界和生活,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活动的特性。人可以支配和表现自身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这和人自身的知识水平、经验、能力、活动背景、生活环境及外界能够提供的条件密切相关。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相关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认识结果而使认识活动能积极有效地进行。在认识过程中,主体性能促进认识系统诸要素整合构建,在主体接收和加工信息时,所有因素都被调动起来,不仅认知因素十分活跃,而且感情、意志因素也起重要作用。

教师职业发展的主体是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水平与进程。人的智慧的发展“没有可以不通过个体的经验、独立的体悟就能完成将外在的知识、文化以及其他人的创造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教师职业发展中主体性价值的认识,其要义在于注重发展过程中教师对职业的自觉认识,不但在观念上有“应然”的发展观,在实践中也有“实然”的发展行为,在教育生活中通过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把外在的经验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即把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由外在的“应然”的客观规定引向内在的“实然”行动。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所履行的学习活动不是指令性的,而是通过主体性的发挥转化为自觉习得与发展,通过意志机能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自我发展。

1. 主体性使教师明确了“需求意志要素”。教师自觉具有强烈的对外界对象的欲求状态,它激发教师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鼓励并引导教师不断对教育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因此,主体性对教师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2. 主体性明确了价值目标要素。发展主体确定价值目标并不懈追求,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主观能动性,更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当主体性充分发挥作用时,人们对客体的探索范围、理解层次、方法手段都会相应地拓宽、提高和深化,认识客体也就更全面、深刻。

3.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内在体现,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主体意识和能力是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能力构建过程,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反思,主动探求应用教育理论知识、优化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成长来说具有推动价值。

(二)教师职业发展主体定位的历史及现状

1. 工具价值理性倾向影响教师自我价值的考量。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师自我价值的定位。从词源上看,“教师”一词由“教仆”(pedagogue)演化而来,源自希腊语,原意是指担任监护任务的奴隶或卫士,其职责是指引儿童去上学,关心和保护儿童,确保儿童不出危险和举止得体。由此看来,古代教师职业就是一种生存手段,具有工具主义倾向。追溯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荀子曾明确提出“尊师”,将教师与天地、祖先及君主并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学记》中也提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韩非子更是以“法”代“道”,以“吏”为“师”,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儒法两家在“治国”、“重道”、“教化”、“强法”中注重教师的社会工具价值。从历史溯源上看,过分重视教师职业的社会外在价值,忽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教师自我职业价值的考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使教师职业内在价值被忽视,更多依赖于外在的社会工具理性的需求。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结合体,通过文化沉积具有相对稳定性,为教师观念的生成、转化、改变提供了基本的人文背景,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倾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教师会不自觉地背上传统观念的沉重包袱,忽视了主体自身的能量而诉求于外界压力,教师关注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压力,自身职业价值往往被忽视或搁浅。

2. 专业自我意识薄弱造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匮乏。专业自我意识旨在通过对职业本身的反思和认可提高主体积极性,进行再创造。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和自主发展颇为欠缺。“不少教师的视域往往被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的范围,其教育教学行为观照处于较低的层次、较窄的范围,教师的工作被窄化为‘教书’。教师角色被社会上不少人乃至被不少教师自身贬为教书匠”。缺乏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缺乏和教育经典名著的直接对话,出现了汲取教育理论的急功近利心理,身处教育一线的教师“成了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盲目模仿者、机械执行者、简单照搬者和被动旁观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主体自主意识”。过分注重职业发展的外在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内在价值的追求,从而造成了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缺省,自主发展似乎无缘于职业生活。

3. 课程设置及学习方式压抑了职业内在价值的诉求。长期以来,我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相当肤浅,认为师范生只要掌握了一门学科知识,再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便足以为师了,因而将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课程的师范性特征不明显,师范教育课程有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倾向”。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课程结构极不协调;另一方面,我国教师教育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现象明显,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职后教育、教育研究基地等存在不协调现象,教师培养被人为割裂为职前和职后两个独立阶段。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忽视了成人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把知识从复杂的背景中抽离出来加以简单地学习,只能使他们外在的负担感更强,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受到压抑,教师对继续教育产生了认识偏差,不再将之视为自身生命价值和专业理想得以实现的必然途径,而是将之功利化、异化为对外在利益的追求,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的价值追求被忽略甚至退化。

4. 传统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产生急功近利行为

教师评价从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维度看,有两种根本性的评价方法,即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依据的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诸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学生的情感、是否进行反思教学等,也称为教学输入式评价;结果性评价根据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进行评价,也称为教学输出式评价。“我国目前进行的教师评价仍以后者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即根据教师所教学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的主要指标或唯一指标”。教育评价的功能只重视选拔,致使教师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影响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再者,不少学校对教师评价工作认识不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师评价形式化倾向的问题。由于教师工作评价中更注重学生分数,在学期总结时重点突出了考试结果,而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仅做笼统评价或给予简单的总评等级,疏于诊断和发现教师工作中较为具体的优点和弱点,不能为教师职业发展及工作改进提供具体反馈信息。另外“马太效应”也影响着教师评价的结果。各种荣誉和奖励趋向于已有声望的名优教师,而没有对普通教师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处于被忽视状态的教师对评价结果的申诉愿望不是很高,实质上也削弱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二、适应终身教育发展趋势。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平台

终身教育“强调的是自我导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提高生活质量等。这表明终身教育的主要原则趋于倡导独立自主和不同的社会体验,而不是倾向于把人限制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社会经济体中。值得一提的是不能简单地把终身教育看做是使人们更具有生产能力,成为更好的雇员的一种手段。虽然我们不能忽视掌握职业技术知识,但是终身教育更关心的是文化体验、个人发展、使人们获得自由”。教育和学习是为促进人终生发展服务的,学习应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学习活动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自觉履行,通过教师执著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追求实现职业价值。因此,适应终身教育理念,注重教师成长的“自主性”、“自觉性”、“发展性”、“终身性”,使教师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激发教师专业自觉,提升职业发展的价值认同

终身教育以自主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为其根本要义,而促进自主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动力基础是自我身份价值的认同。教师职业发展首先应重视教师的职业认同,构建专业自觉,“教师职业决不是异己的‘它在’,教师也决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牺牲者”。当代教师的职业角色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原有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形象也逐渐变得丰满,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和定位具有了新的特点。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共求新知、共享生命、共同体验的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业身份认同不断扩展和深化。马克思曾说过:“能给人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教师应反思和重建自己职业行为,重视职业发展内在价值。因此,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热爱教育,这样才能使教师职业发展主体价值真正显现出来。论及教师专业发展也应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突出主体性与责任感的密切联系,防止教师缺乏责任感,出现教学的任意行为和盲目行为。要树立责任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构建专业自觉,彰显主体价值,促进自我发展,使教师的职业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二)凸显职业发展主体,提高学习研究的自觉性

终身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的自觉性,这不但影响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还影响个体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和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教师的终身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主体指向事物的活动,依赖于主体对自身活动的反思。”教师的自主性学习即自觉自愿地、积极科学地学习,可以使教师更有效地获取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自己的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自觉行为,汲取知识,培养能力,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深厚基础。从教师学习的特点看,教师的学习行为具有实践性和自觉性,无论是日常实践还是培训进修,教师应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自觉体味教育问题和教育意蕴,这既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开端,也是一种延续。教师终身学习中必须把学习、研究、创造、发展从外部需要引向主体自身的人格建设、社会价值、职业规范、主体价值的内部需要上来,通过主动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学设计、自主分析、教学管理等教育能力。教师终身学习应注重群体交往效应,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性,克服学习过程中本应作为主体的教师却出现了学习主体失落的现象。在自觉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提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及合作研究,以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传统教师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其价值取向是工具理性,忽视了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所以,应转变价值观念,在进行评价时关注教师未来发展的需要,把教师的职业追求纳入评价的视野之内,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形成性评价方法为基础,通过总结教育评价方法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解决教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形成的适合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方法体系。通过价值观念转变,发挥评价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作用,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的,关注教师的个人价值,关心教师的内在感受。所以,它注重解放教师,尊重教师的主体价值,重视教师的发展,以“价值理性”为主导思想,为发展而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在评价过程中,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通过激励性评价、自主性评价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启发教师的专业自主和专业自由的乐趣,在充分满足教师自我生命价值实现需要的同时,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发展目标。以评价的生成性为契机,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引导教师将自我发展目标和评价目标相结合,积极学习,不断进取,促进专业不断发展。

(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职业发展支持系统

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形成学习共同体,完善教师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教师教育一体化把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融会贯通,注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把教师的终身教育和成长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阶段性连续化地树立教师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避免教师教育中课程设置的比例失调和单调重复现象,从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等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我国部分师范大学近几年提出的3+1或4+1或4+2的师范教育模式不失为调整课程设置的有效改革方案。注意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的衔接,从资源配置方面注重师范教育和职后培训的资源共享,形成培养与培训、校本与校外、职前与职后的互动机制和运行方式一体化。以学校组织文化为基础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也能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群体性的合作学习,以教师自愿为前提,通过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沟通交流,形成学术支持、认知支持和人际支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应引导和支持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和运行,通过教研组、公开课、专题报告、专家指导等形式使教师在群体学习中不断超越,促进职业发展。

终身教育论文:浅谈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高等教育

论文摘要:立足于终身教育的宏大背景下?作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理应变革其传统观念?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管理体制及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终身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就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内涵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不窗为教育领域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实施终身教育,必须协调各级各类教育,既包括各种正规教育,也包括各种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构筑起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在此宏大背景下,作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其功能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也必然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一、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时展的理性诉求

上个世纪50年代,全球经济在经过二战重创后逐步复苏,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了一长足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进人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知识的增量更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并迅速向传统产业广泛渗透,催生出许多新的重要产业。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高新技术方兴未艾。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及其产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知识、信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和主要资源,知识经济取代传统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新热点。置身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只有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收集、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迅速老化的知识,获得新的生存技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

人类关于终身教育的思想早已有之,但是,对于该思想的系统论述却是近代的事情。1965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的保罗·朗格朗提交了终身教育提案,这一理念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和采纳。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由此得以确立,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各国纷纷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并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美国早在1976年修订高等教育法的时候,就在其中以专门的部分规定了终身学习的内容,随后颁布了《终身学习法》{learning act}。日本在1990年也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韩国的终身教育法是1999年通过的。我国也在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

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顶点,它可以向人们提供受用一生的知识。因此,传统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或者“学科教育”,它重点强调“知识教学”。终身教育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狭隘学校教育中拓展开来,使教育的外延大大扩展,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结,恰恰是终身学习的开端,一个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参与学习。正如世界银行在2000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是现代世界中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须品。”

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高等院校在知识的创造、积累、传播和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然而,正如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christopherk " knapper)与阿瑟.j。克罗普利((arthur " jcropley)所言,我们往往认为,推行终身教育的最佳方案,仅仅是通过设计特殊的成人教育计划,提供部分时间制造学习机会来实现,而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高等教育的学生主体仍将是中学毕业后直接进人高等咤校的传统全日制大学生。给这些人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它不仅对人们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他们的学习内容也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汹涌浪潮,高校必须应时而动,变革传统的以知识授受为己任的教学观,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前助理干事纳伊曼指出:“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儿能很快和准确地找到他不知道的东西。在各级教育体系里,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现在的人们估计用80%的时间用来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的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这种比例将来一定要根本改变”。学生只有获得不断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受惠终生。

三、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

1. 改革课程设置:宽口径厚基础

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整合与优化,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这里的“基础”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还应包括基本学习能力和完善发展的个性。在当前的信息社会,知识信息的总量与日俱增,这就要求高校教学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仅仅着眼于具体知识传授的传统做法,重点将课程中具有广泛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另外,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提倡“宽口径”培养是目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另一趋势。所谓“宽口径”是指课程设置要综合化,打破传统专业教育以某一学科课程为主的封闭模式,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主体

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多元互动的参与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和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以之促进学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灵活选用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基于工作的学习、经验学习、工读交替制课程或合作教育、服务性学习、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和同伴学习等,培养学习者的自我判断能力、自我选择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另外,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发挥各种专业社团、民间团体等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3.改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学习技能,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它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它“照顾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综合性以及与现实社会各类问题的相关性,提高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与思考程度。”一个人要想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终身学习者,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高等院校一方面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这不仅可以使校外学习者受用,而且也可能让全日制学生真正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学习。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可以通过网上进行,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4.改革管理体制:弹性学分制

高等院校应当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权,以便培养其终身学习所必须的选择、判断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学籍管理上,我国不少高校虽然进行了学分制改革,但是,由于课程、教师等资源不足,往往采取折衷的学年学分制,学生事实上并没有选课的真正自由,最终所谓的学分也只能沦为一种形式。高等教育应当实行弹性化学制,进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完善校际间的转学、学分互认、跨校选修制度,尊重实践性经历,认同实践学分等。在课程结构上,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安排课程,制定多种培养计划让学生选择,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兴趣自主设计主修课程,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应逐步实现个性化、模块化。针对每个学生个性、能力、兴趣和学习背景的不同,设置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课程;或者将一门学科课程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模块单元,以利于学生灵活进行工读交替学习。

5.改革质量标准:综合素质与终身发展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高等教育质量观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素质本位的擅变。当前,高校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教学质量观。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个人的素质远比他究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因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他所需要的知识,能够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迅速变化着的社会需要。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个性特点、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格力量”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181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不断变化的职业选择,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适应和亡变能力。因此,高校要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为其日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终身教育论文:知识社会的趋势与必然

论文关键词:知识 教育 发展

论文摘要:传统的教育思想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人们不仅要获得各种阶段性的知识,更要掌握如何去学习的技能,以便实现自身的终身教育。

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仍是知识的竞争。美国管理教育家彼得·德鲁克在其《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指出,知识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他深刻地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纵观人类历史,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当出现数量到质量的突变时,新的知识会不断产生。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变,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正是新的知识。在21世纪来临之际,世界范围内已开始了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过渡的发展进程,人们已越来越感到:知识将成为日益增长的生产要素,成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发展及其生活质量提高的最根本的基础。这一趋势必然导致以培养人为宗旨的教育基点在迈向21世纪时发生战略性的转移,每个人的终身学习将成为知识社会教育的定位点。

一、终身教育观的提出

(一)终身学习的提出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并阐述了它对于现代和未来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书中鲜明地指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最新报告进一步倡导和发展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二)终身教育的内涵

不少人引用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话来概括终身教育,“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被广泛认同的是“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对终身教育作出的定义:“终身教育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由此可以看出,终身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概念,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现代知识社会和终身教育

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在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社会传媒方面,有关知识社会的概念,成为社会舆论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知识社会(knowledgessociety)最早出现于80年代欧洲联盟诸国的媒体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越来越感到“知识老化”、“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这一系列的严峻事实,迫使人们不得不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纳入知识社会教育的核心地位。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堡召开了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特将“成人学习:通向21世纪的钥匙”作为大会的核心议题,并且向世界每一个人推荐“每天一小时”(onehouraday)自觉地用于学习,直至一生。kaq模式是浙江大学提出的适应为知识社会培养人才的新模式。kaq模式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yt)、素质(quality)三个词的英文缩写。kaq模式要求学生要有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知识,先进的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大跨度复合交叉的知识。能力是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智力,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表达、动手、组织、创新。素质是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修养的内在品质。素质和能力是计算机无法模拟的。“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将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这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是教育模式的一大突破。

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本质,这种学习不仅单独存在于学校或类似机构中,而且出现在工作、娱乐场所、家庭、社会活动中,即“学习即生活”,生活的学习化已经成为现代知识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人的学习需要的发展水平和满足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尺度之一。

三、面向知识社会——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和发展

适应知识社会的到来,教育思想应有以下几点思考和转变:

(一)终身教育思想与当前“减负高效”思想的接轨

1.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为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尽管国人的学习意识日益增强,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也逐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但思想的转变毕竟要有一个过程和需要一些时间。

据上所述,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处于有利的地位,他就必须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显然,长期以来把教育视作是为工作做好准备的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基于这种工作准备观念的教育模式当然也相应地过时了。一个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应该增进知识,掌握技能,他们更应该学会学习。教师和家长应让孩子懂得终身教育的意义,引导孩子向终身学习的方向发展,使孩子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这将是给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2.在“减负高效”的话题下,就终身教育思想的话题来谈谈家庭教育。一个人生存于世上,首先要学会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或者说要学会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和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存。我们虽然不遗余力地给孩子补充营养,填压知识,然而就象有人形容的那样,我们的孩子象一只只长期在家驯养的鹅,脂肪长了很多,肌肉却萎缩近无,一旦失去了现代的保护包括家庭的依托,就无力起飞去自谋生路。人们曾多次引述这样一个例子: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一起去野营,当出现又饥又累的情况时,日本孩子设法做饭吃,而中国孩子却只会哭。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我们的孩子脆弱的一面,也更加暴露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

(二)终身教育对普通高校提出的新要求

终身教育对普通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首当其冲是要变一次性学校教育思想为终身教育思想,也就是说长期以来形成的“一考定终身”的思想已经到了应该且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1.在办学思想上,要认识到高等学校不是教育的终结,也不是为学生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学校改革的方针应从“终结教育”的轨道转向“终身教育”的轨道。现代学校担负着两个课题,其一是促进“人格养成”,即为学会做人打下基础;二是促进“格物致知”,即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打下基础。终身学习要求学习者更多地采取自我负责与自我调节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2.在教与学的角色转换中,表现在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教学)过程的咨询者和协调者,而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明确“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窃”。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习具有探究的性质。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保证个性全面发展,保证个人天赋才能的充分表现,保证学习富有成效)思想虽然产生于60年代,但对新时期的全面育人方针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在办学体制上,要重视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建立大学后继续教育基地,构建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双重功能的大学教育。德国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盖斯勒(k.a.geissler)曾对成人学习者动因作过调查,发现满足个体需求的成人教育,方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终身教育市场。由于社会生活的关系,特别是个体劳动关系的突变,绝大多数的成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其最大的动因出自生活的需求,他们参加学习不仅是为了完善自己,很大程度上是为胜任生活关系的变化,为面对劳动市场人才结构调整的挑战,可以创造更多的选择职业的机会和可能性。终身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战略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促进高等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三)建构面向终身教育的大师范教育理论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的终身教育和知识社会展示了人类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植根于“学校教育学”的小师范教育观念必然要在改革和发展中转变并建构走向终身教育和知识社会的大师范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理论模式,是对传统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批判和扬弃。“今日师范教育是维护学校教育制度的工作母机,明日师范教育则应当是为终身教育和知识社会创新教育理念、培养新型教师的未来教育的发动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师范教育定位于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系统自我服务的领域。今天,对一步步走向或已经进入知识社会的师范教育而言,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看待师范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就很不够了。“当人们进入教育终身化、全民化、个性化的知识社会时,师范教育作为以旨在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教育为己任的专业教育,经历过古代教育的教师圣职化,近代教育的师范教育职业化、专业化,将在新的高度回归为把人提升为新人的教育圣业,它既是培养人才的母体,又是社会文明的母体。”

(四)建立并完善终身教育

70—8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等校园出现了一种新事物——回归教育热。所谓回归教育即主张人的一生应是学生和就业不断交替,相互结合的过程。从学校毕业的就业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应定期回到学校进修学习,掌握现代社会所需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有的放矢地进修与职业有关的课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因为西方企业界对职工的硬性要求便是“好好工作,坚持学习”。这一股回归教育热给教育界本身带来了怎样的思考呢?事实上,在知识技能和价值的陈旧速度日益加快的世界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高科技社会对高教育水准人才的必然要求。日本在《21世纪教育模式探索》这一方案中就明确表示:“我们的主要战略是向终身教育过渡,它将使人终生受到教育和丰富自己”。由于以终身教育的思想作为战略决策的基础,发达国家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普遍将学校教育向两头延伸——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同时,各国也开始注意到随着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各个教育阶段间的联系和衔接是十分重要的。

终身教育是理想,是目标,也是未来学习化社会之必然,建构终身教育体系则是处在知识社会的世界各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是发展成人教育的重要指导原则。构建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体系,对成人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针对现今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教育体质创新策略。

一、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

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人生始终的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的目标在于不断地完善自我和构建学习型的社会。在内容上,终身教育既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社会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在时间上,终身教育是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互为衔接、相互整合的接受教育过程;在空间上,终身教育将教育与生活加以整合,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社区)教育的三位一体;在形式上,终身教育在教育形式、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教学场所等方面均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终身教育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既有正规教育又有非正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长期教育又有中短期教育,既有校内教育又有校外教育,既有全日制教育又有非全日制教育,既有全脱产教育又有半脱产、函授、夜大教育,既有学术报告又有参观考察,既有广播电视教育又有现代远程教育,既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教育,又有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等的教育。

二、现今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忽视了成人教育的独特性质。成人高校不仅应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在培养目标上着重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而且这种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要按市场的实际需要设计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我国的成人教育存在诸多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以知识传授为主,轻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在教材教法上,照搬普通教育,缺少成人教育特点,教育手段落后,“满堂灌”,学生就是听、背、考;在专业设置上,无视社会需要的但生源较少的专业,热衷热门专业。忽视成人教育本身的特点和成教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显然与终身教育思想相悖,并严重阻碍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层次单一,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为辅。成人教育被定位为学历补课教育,从而导致成人教育长期以来以学历教育尤其是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因此,发展多层次的成人教育,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多层次、多规格、有个性特点人才的需求。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教育体质创新

加快成人教育的立法工作,依法保证各类成人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对成人教育进行了若干规定,但是缺乏专门的成人教育法。由于没有成人教育基本法,影响了各种地方性成人教育法规的法律效力,也使成人教育行政工作缺乏一个有力的法律依据。为了加强成人教育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严肃性,我们应当积极准备成人教育立法,要变人治为法治,以法治教,以法保教,以法促教。通过制定法律,保障成人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从而真正把我国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淡化成人教育的学历化倾向,把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成人教育在我国主要还是一种学历教育,获得更高一级的文凭在更大意义上代表着获得被聘、晋级、升职、长工资的资本,这使得很多人接受成人教育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外力所逼、诱惑所使,学习动机的不端正和学习主体性的忽视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低下。而要淡化成人教育的学历化倾向,就必须在人事制度上实行根本性改革,即破除学历一职务一工资体制,建立健全能力一职务一工资体制,在人事任用、工资奖金分配等方面不以学历文凭为惟一标准,而应以能力为核心标准来确定。将成人学生的学习目的从为了文凭,转向为了知识、为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上来。

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我国终身教育资源不够丰富,施教机构单一,主要是各种各类的高等院校,因此必须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地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既要注重正规教育,也要注重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既要注重学历教育,也要注重非学历教育;既要注重学术性教育,也要注重非学术性或实用性教育;既要注重知识、技能教育,也要注重闲暇教育。总之,各种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推进终身教育的活动中来,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提供有特色的教育服务。

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终身教育原则,教育行为是伴随人的一生的。以现代企业来说,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日益使劳动者的素质与企业素质合二为一,劳动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成为企业的重要培训内容之一,这就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新要求。很多现实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要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功能,以社会需要和教育对象的需求为导向,为实施各种形式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创造前提条件;二是要加大对社会就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岗位转变或职业转换的需要;三是要积极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之思考

摘 要: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成功的基础教育能够激发继续学习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掘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潜能,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应重视主体创造性的培养和基础教育的公平性的提高。

关键词:终身教育;基础教育;主体创造性;公平

“终身教育”一词出现于1919年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西欧国家的教育文献也多有涉及,但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才逐渐普及,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终身教育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几十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终身教育由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体系正在转化为新的教育发展战略、新的教育制度模式、新的教育结构体系以及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许多国家逐步把终身教育的理念加以政策化和制度化。这种新的发展观念使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基础教育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被国际教育界称为“初始教育”,即终身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初始教育是开始终身学习的关键”[1]。

与终身教育相比,传统的基础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理念上,偏重正规教育,轻视非正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知识学习,轻视能力培养;在教育方法上,偏重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在教育评价标准和方法上,重考试和文凭,强调统一标准,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育制度和结构上,日益僵化和呆板,难以适应社会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在教育的办学管理体制上,社会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无法满足“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要求。必须改革这些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和体制,才能适应现代社会所提出的许多新的挑战。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成功的基础教育能够激起人们继续学习的欲望,人生早期启蒙教育的不足或缺乏,将严重影响终身教育的持续进行。许多国家的例子证明,公民受教育水平越高,继续学习的愿望就越高,教育需求就越大。因而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改革思路,重新定位基础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从整体上去构建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把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如何抓好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基础教育必须改革。

一、正确认识基础教育的价值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基础教育有两种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方面讲,认为基础教育是指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二是从学生的成长方面讲,认为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为获得生存和发展而必须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教育。正如叶澜教授所言:“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还较普遍的存在着对基础认识的狭隘化和短期化问题。”[2]把“基础”具体理解为学好学校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要考试的、知识性强的主要科目,或计算机等当前社会上较重视和强调的科目。甚至还有人认为,加强了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就算体现新的基础要求了。因而把学科教学的价值定位在考试成绩提高上,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对准文明评比,把体育、美育的成功归结为参赛得奖,把学校工作计划对准上级要抓的中心任务,把教育质量等同于升学率等等,强调基础教育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评比标准的满足之上[3],却渐渐忽视甚至丢失了基础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更为根本和长远的奠基性价值。学生、教师全部围绕分数转,从而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都是教育的传统理念、目标和传统模式不符合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特征以及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产生的表象,是新旧交替之际教育和变化中的社会所产生的各种矛盾运动的结果。基础教育之所以“基础”,不仅仅表现在教育体制和个人成长的序列上,还表现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基础教育仅有“双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激发青少年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以便使他们终身保持学习的热情,增强终身学习的动力,这是终身教育理念下国际社会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课题。

二、重视主体创造性的培养

现代社会是瞬息万变的社会,如果我们仍然想通过掌握客体的一切变化形式来适应客体的话,必将陷于被动。只有主体的创造性才足以应付变动不居的客观世界。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激增的、不确定的社会,如果我们仍将基础教育理解为传授稳定的、确定的科学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基础教育不能停留在维持性的学习上,而应该实现从掌握性学习和维持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转换,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应变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所提倡的创造不是要求青少年做前无古人的发明、创造,不是创造出什么新东西,而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是个性健全发展的基本标志。面对新世纪的竞争,中国要占据竞争优势,最需要的是创新性人才,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因此基础教育的改革应当重视主体创造性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长期的传统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被动,缺少自信和创造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现实世界脱节的状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提高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作为教育现代化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公平原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受教育权利被视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实施教育公平原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育资源公平地分配给学校和学生,即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提高基础教育的公平性有利于扩大国民受教育范围,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公平的教育就意味着要满足不同群体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求,对那些处境不利或具有特殊需要的少年儿童(如贫困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少数民族儿童、女童、残疾儿童、有学习障碍者以及智力超常者等),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不仅要保证他们基本的学习机会,还应向他们提供其所需要的特殊帮助。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家长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府应该为每一位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资源应该由政府进行配置。但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一方面义务教育还远远谈不上免费,许多地方的义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除课本费以外的各种名目的收费现象,致使许多适龄儿童因此而辍学;另一方面,在全国(尤其是城市)中小学的“择校现象”沸沸扬扬,有条件的家长不惜花重金为孩子升学而择校,“择校现象”的结果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倾斜。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仍然未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小学中,学生所能看到的课本还仅有语文和数学。所有这些,其本质都是在强化选拔而淡化全体,是对义务教育的背离,也显然与终身教育的理念不相适应。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立足国情,逐步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不仅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扩大现有的教育规模,在加强正规学校教育渠道外,提倡有效利用各种非正规教育渠道,以保障每一个体的基本权利,而且要在采用常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丰富教育手段,实现教育多样化,特别是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切合被服务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同时为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内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把优异的教育资源、优秀教师的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是基础教育真正实现普及和公平的必由之路。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靠知识、技术和创新能力。基于终身教育理念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学习者的学习潜能,使学习者保持终身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目的。

终身教育论文: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关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知识产业、知识经济正向一体化、国际化、全球化迅猛发展。这些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直接影响到人们思维、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变革。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学习,不注重不间断地终身学习,就很难适应现代生活,就会成为新的现代“文盲”。只有不断学习,追求新知,善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当人们都有了这种学习求知欲望,那么,终身教育体系就应运而生了。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在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素质、促进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认为:“成人教育对于今天世界上许多成人来说,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新要求的人们来说,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到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是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应奉行终身教育思想,促使人们走向成熟,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美好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而担负成人教育使命的成人教育中心校,就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适应群众终身教育需求,创造条件开展各类培训,服务地方经济,提升成人教育的活力和魅力。

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总体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之间的社区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比较薄弱,这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广泛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居、学习型家庭等的创建工作,面向各类成人举办各类学历、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实施“教育富民工程”、“两后双百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新市民培训工程”等,在终身教育的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以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构建农村终身教育的网络体系

当前农民的终身教育问题虽然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存在许多障碍:一是受广大居民自身主观意识的限制。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要以人为本,除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倡导,成人教育中心校和社区教育工作者及有识之士的努力外,还需要乡镇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由于农村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始进程中,村居一线的干部和广大公民还普遍存在对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乡镇内的各类组织对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支持度还不够,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不够高。二是受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制度的限制。乡镇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往往人治的成分大于法治,制度的不完善使终身教育、社区教育难以开展。三是受管理体制的限制。涉及社区教育的部门较多,每个部门都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工作,政出多门,比较混乱。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觉得应以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构建农村终身教育的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成人教育中心校要深入村居、田头,广泛宣传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内涵,积极营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氛围。沉入基层,贴近农民,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农民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以及本地条件适合做什么。通过宣传发动和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使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成为农村乡镇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主阵地。

二、以专业教师为骨干,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不可能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制约农民教育的关键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师资水平偏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学校无专职教师,大部分教师是从中小学校调进,他们年龄偏高,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又微乎其微,这些教师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知之甚少,无力去指导和培训农民,更谈不上为农民终身教育服务了。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吸引人才入手,引进新毕业的各类专业毕业生到成人校,并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晋级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实行同等待遇,使这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从而改变现有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教师队伍不合理的状况。另外,农村终身教育的教师队伍只靠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选拔和配备一支学科齐全、专业技能过硬、数量足够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农民终身教育现状,提升农村各类教育培训质量的当务之急。成人校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依靠远程教育的优势,借助国内外名师的力量开展农民终身教育。

三、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核心,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活动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成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在培训之前,要认真制订培训计划,选择适合本地使用的教材,因地因时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科技大篷车”、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巡回讲学、广播式讲座、科技小报、放映录像、科技集市、农民读书节等,做到定期培训与开放培训相结合,专家指导与致富能人现身说法相结合,室内培训与田头地边工地现场指导相结合,从而使培训方式多元化,培训内容多样化、适用性。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发挥主阵地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终身教育论文:试析终身教育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模式转换

论文摘要: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建立符合终身教育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解决职业教育封闭办学、教学僵化和生源单一的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实现生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模式;新型工业化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发展战略由模仿跟随转向自主创新的条件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加清晰地暴露出来。最普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的封闭性。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机构脱胎于基础教育,而且办学历史较短,在办学思路上带有基础教育的明显痕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封闭办学,仅考虑学生发展需要,忽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职业院校仅在教育系统内部封闭运行,不能沟通与经济系统地联系,由此导致“两张皮”的现象。尽管近年来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但由于“泛教育思维”已经根深蒂固,无法实现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由此导致“一头热”的现象。

(二)教学的僵化性。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采取了模仿跟随战略,主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将知识和技能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要能够死记硬背,就能完成在校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以制度化的方式加以强化,导致职业教育很难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不满,集中体现在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满。

(三)生源的单一性。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下,企业生产技术工艺几十年不变,职业教育主要是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的需求较弱。在这种条件下,中学毕业生成为职业院校生源的主体,当中学毕业生大量减少时,职业院校就出现办学困难,许多职业院校甚至将招生作为“生命线”。这种现象足以说明职业教育的不适应性。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是与技术进步分不开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必然会要求职工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实现终身学习,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生源的多样性。

二、职业教育终身化实施原则

职业教育终身化实施原则是建立一种全面、持续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准则。职业教育终身化模式的特征具体地体现在实施原则之中。

(一)终身性原则

职业教育终身化理论要将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使人的职业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施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下几个观念:一是职业教育是以个人生存为核心的连续过程,不存在年龄界限;二是每个人各个发展阶段都应享有完美的职业生活,职业教育是其完美职业生活的基石;三是职业教育终身化有丰富的内涵,它是统合各种教育和培训的全面、持续、崭新的经验模式。终身性原则是职业教育终身化的核心原则。

(二)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大职业教育观上。一是体现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上。科技发展需要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操作技能,所以职业教育终身化要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行发展,相互融合,充分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和谐一致,把学习工作结合起来,形成理论知识为基础,技能培训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二是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职业教育不能只限定在一定的领域和范围,而应扩大到学校以外的与人们实际生活有关的各种环境,承认所有可获得的教育影响因素,冲破传统学校那种僵化呆板的教育体制以及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和规定,采取有利于学习的各种组织形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实现各个阶段纵向整合和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横向整合。

(三)社会性原则

社会性原则首先体现在职业教育终身化对象的广泛性上。职业教育终身化的教育对象不再限于儿童、青少年,而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论其性别、年龄、职业等都作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对象,在教育对象上体现广泛的社会性。其次,体现在职业教育终身化办学主体的多样性上。职业教育终身化需要和鼓励社会各界发挥各自优势承办职业教育,形成人人受教育,人人办教育的学习型社会。

三、职业教育模式的转换

我院是唐山市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院校,目前正承担者唐山市“职业教育倍增计划”的示范任务。结合唐山经济特别是曹妃甸大开发的需要,我院针针对职业教育终身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实施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主要做法是:

(一)培养对象的转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才需求结构将会由传统的“金字塔型”逐步向“橄榄型”和“哑铃型”转变,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士康事件”已经充分暴露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要求加速实现人才结构的转型。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将会导致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和培养对象的重大变化。为了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地对培养对象结构做了调整:一是举办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班,经过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取得成人高等教育资格后,招收面向企业在职人员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大专层次学历班;二是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试点,面向高职院校大专毕业生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三是与国内著名大学合作,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开展社会各类人员的继续教育。同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大量开展各种形式的短期新技术和高技能培训,提升职工的技术水平。利用学院国家实训基地、国家行业培训中心承办省市级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及合作企业的技术比武大赛;利用数字网络平台、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师工作室、图书馆等优质教学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传播先进文化和教育理念。制定《社区服务指南》及相关条例,利用节假日免费为社区居民开放;师生为社区居民免费开展学习辅导、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在条件成熟时,还准备面向离退休人员招收老年陶艺班、老年微机应用班。通过生源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高中生源与成人生源大体相当,学历教育规模与培训规模大体相当。

(二)培养模式的转变

与生源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重大改革。这种改革不仅仅是培养目标和途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

首先,由全日制脱产教育为主转为全日制学习与业余学习并重。企业职工参加学习目的性强,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职工继续教育需要合理处理工学矛盾,保证工作秩序与学习秩序的基本正常。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以业余学习方式实现职工继续教育,是解决工学矛盾的基本出路。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实现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的融合,也是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的合理途径。

其次,由面授为主转变为面授与远程教育并重。传统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在教室和实训场所进行的,师生双方直接交流。这种方式便于调控教学进度,教学管理简便,有利于师生互动,但也存在个性化较差、交互作用有限、学生自主作用发挥不够等显著缺陷。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改变了工作的性质和就业结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可以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高职业教育效果。我院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作用,开展远程网络教育,建立网络学习中心,服务社会人员。学习中心开展高中起点专科和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三种类别的招生,面向企业和社会在职人员中具备中职及大专学历的人员,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符合社会、行业企业需要的学历教育。可以预料,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将会给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一场重大变革。

再次,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中心。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师生作用方式问题。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就不能充分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任务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也为师生作用方式的改变创造了条件。远程教育和业余教育的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利用学习资源,与教师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学习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为了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终身教育的需要,我院建立了网络课程平台和教学管理平台,在一些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中建设了全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评价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书面考试为主,评价主体以内部教师为主,评价结果以终结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模式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变成了记忆机器,与信息化时代和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格格不入,“高分低能”现象是这种评价模式缺陷的集中体现。

为建立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评价模式,我院采取了以下对策:一是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外考官”,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技能考核都由企业专家把关,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强化过程评价,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发展为目标,将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实现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三是有计划地采用网络化考核,增强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将考核结果及时地反馈到每一个个体。

四、职业院校内部的终身教育

建立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职业教育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全社会的经验共享,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职业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将职业院校建设成为学习性组织,实现教师的终身教育。

第一,需要形成“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系。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特征。但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很长的周期,目前我国尚没有这种培养体制。尽管各个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要求,专业课需要由兼职教师担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要求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是一种典型的终身教育过程。因此,职业院校内部的教师培养制度应该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建立起高标准、多样化、可持续的培养体系,并以此作为学习型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

第二,创新导向的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建设适应终身教育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管理制度上实现创新,依靠教师队伍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职业院校主流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只有形成改革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取得成功。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检验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第三,制订科学的教师标准和考核制度。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职业院校应该建立起符合职业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标准和考核制度,严把教师“进口关”,以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引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以高标准的考核制度促进每一位教师教学教育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终身教育论文: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理论初探

一、发展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自学考试制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考促学的新制度,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体系的一项创举。“自学考试是一种激励人们能够自学成才论文联盟//的一种考试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国家组织定期检测社会上通过自学完成大中专课程的合格情况[1]。自学考试制度是为了保障自学考试活动能够有序、健康稳定的正常开展,对自学者进行以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为主,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合格发给国家学历文凭的一种开放型的成人教育制度”[3]。“以社会自学为基础、检验手段以国家考试为基础、辅之以社会助学的有组织、有计划以及系统的社会教育形式就是自学考试[2],它即是一种国家制度考试又属于一种教育形式,有着考试制度和教育形式的双重属性,是考试制度和教育形式的辩证统一。”

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教育的重要增长点就是自学考试。它提供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良好机会给那些没能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广大青年,并发展成为了一种制度。自学考试的灵活开放和宽进严出的形式,适应现代教育特点。它是一种社会化的开放式教育,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也能给一些高考落意的青年搭建一个可供发展的台阶,同时还能给予专科以下学历人员创造一个获取更高学历的途径和本科及以上的人员调整和拓展知识的机会,另外还能满足其他在职和不在职的人们自我深造、重塑自己、获取成功的希望。

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的创新,在我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日渐完善和成熟。自学考试制度所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工学矛盾比较小、效益比较高等特有的性能,组织管理规范严谨、社会信誉比较好等特殊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自学者投入其中,成为自学考试制度的受益者。自学考试在我国作为自学者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台,深受广大青年自学者欢迎和喜爱,由此成为极大促进我国国民整体素质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学考试制度正是在终身教育思潮的背景下出现的,已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之一。三十年来,全国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累计有近5579万人、2.17亿人次,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82万余人,相当于130所万人大学20年毕业生总量。仅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965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62万人;非学历教育报考1103万人次[5]。由近年来的报考规模等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自学考试已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强大的支撑平台。

二、创新型国家必需的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作为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教育思潮,对各国的教育的影响都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终身教育对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发展一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赫梅尔对与终身教育这一新理念在人类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评价是:“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身教育概念的发展,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6],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教育、学习知识得到快速发展的世纪,终身学习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主要包含多种教育,是一个综合概念。目的所在是为了促使世界各种族人们的专业和社会生活能够达到完满的发展。终身教育是将教育形成一个多方面的集合整体,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场所中的各式各样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它不仅课堂教育和学习,还借助各种媒介以及其他情景和结构来获取智慧并改进智慧[7]。

终身教育思想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总体目标,部署了重要的战略任务。创建创新型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提条件。学习型社会是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重要社会特征。这一新的特殊历史阶段表现特征为知识和信息的急剧膨胀、知识更新周期的大幅缩短、创新频率迅速加快,这些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在这一社会环境下,对人的素质要求大为提高,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最迫切的需要。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形成提供了巨大的社会需求。

科技竞争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推动下成为了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竞争。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成为了人们强烈的求知欲以及不断地学习、积极创新的动力和压力。这些因素大力地推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建设创新性国家所要承载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要加大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创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形成追求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构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体系。党和政府多次提出和部署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任务,规划并要求形成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最终构建终身教育的国家教育体系。

三、自学考试是终身教育的重要体现

自学考试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自学考试制度由于其在发展中所体现的优势,验证了它顺应终身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是我国通过实践从传统教育进化成终身教育的实践产物,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实现终身教育思想的用以借鉴的有效模式。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引起全球教育界的热潮,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转贴于论文联盟 //

1、 自学考试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自学考试的目标是继续教育和在职专业教育,因此,在入学资格、管理模式、专业设置等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与灵活特点,即个人自学的开放与灵活,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办学力量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不易覆盖的领域的延伸和渗透,奠定了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8]。自学考试充分并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使得终身教育在我国迅速地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特点的教育形式[9]。自学考试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极其显著的,是其他任何高等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自学考试所体现的作用:为在职人员的学习深造建设了的新渠道,成为继续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所有公众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一种崭新的平等机会,为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自学教育服务和自学助学系统,并逐步形成大众化的、社会化的、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与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推动着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的有序发展。

自学考试不仅有效地满足社会各方面日益增长的继续教育的需求,还快速地在我国使终身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已成为终身教育理念与特点在我国的最好体现。自学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从业人员参加学习,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加快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我国学习化社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0]。

2、自学考试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自学考试的变革应适应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自学考试的培养模式、管理模式以及学分制等问题,是为广大自学考试工作者和管理者进一步研究自学考试的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并将为自学考试的发展提供可贵的借鉴。例如,学科的交叉,联合开考和双证书考试,非学历证书考试以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等等。

终身教育,简而言之,是指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又包括一切教育形式、教育类别、教育性质和教育内容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和环节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终身教育最终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学习化社会,让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终身教育打破传统学校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时期必由之路。

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出发,自学考试制度是一种开放与社会化的学习体制。这种体制的含义:一是国家(政府)制定开考的教育课程标准;二是自学者的学习成就通过“国家考试”来加以认定;三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活动。正是这一体制使得国家考试、社会助学与个人自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自学考试不仅是开放的国家考试制度、社会化的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个人自主学习制度[11]。

3 、自学考试制度的创新

自学考试制度创新包含的基本内容为: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的一致性;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一致性;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一致性;学历教育(考试)与非学历教育(考试) 的一致性;在职教育与非在职教育的一致性;个人学习与全民终身学习的一致性;社会助学与社会开放教育的一致性;国家考试与国家学习成果检定考试的一致性;开放教育形式与国家考试制度的一致性。以此为基础创建终身教育创新体系。

自学考试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新的情况和问题以及挑战。例如目前补学历教育已逐渐成为过去,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的报考规模显现出明显的滑坡现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更使得自学考试毕业生的工作困难;现在的社会状况,减弱了社会对于自学考试的协助力量等。自学考试的生存发展在这些现实的存在情况下,需要面对新的课题挑战。因此,自学考试制度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适应现在的社会现状发展以及面对今后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不断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学考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四、结论

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建立以及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世界历史上建立考试制度最悠久的国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世界终身教育大潮流的影响下而建立起来的自学考试制度,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高等教育制度。数十年来,自学考试制度所取得的令人惊叹的成绩,充分证明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体现,在其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有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的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过程中,既要加强理论层面的研究又要与具体的实际操作相结合,是今后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终身教育论文:21世纪的生存概念

摘 要: 中外古代思想家关于教育的言论,已含有终身教育思想。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大大发展和推进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致力于经济、政治和教育改革,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广为传播。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既是对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继承,又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越来越重要。终身教育被认为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教育领域的 “哥白尼革命” 。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发展 意义 生存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本文在讨论这一命题时,采用“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国家和社会在发展“终身教育”事业中的激励、推动作用。 一、古老的话题 广义的教育是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各种活动,本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概念。如果连起码的教育都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延续发展。而人类的延续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正因如此,终身教育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说的是教育对象不分类别,自然也包括不同年龄的人。从《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可以看出,他的学生有不少是成年人。他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反映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北齐的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勉励人们“终身学习”。宋代的欧阳修主张人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因为“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答李翱书》 )。 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十分关注教育,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接受的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例如亚里斯多德就主张“儿童和需要教育的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最好使全城邦的公民都“受到同一的教育 ”

【1】古代波斯的伊斯兰教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其教父要求教徒 “从生至死”不断地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上是关于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种种表述,这些思想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重视,是教育领域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强调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又主要是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受教育的权利,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又大都是就教育论教育。因此,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给予法国教育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列宁是这样评价的:“整个19世纪,即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不久,在向国民议会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公教育”来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有关发展公教育的提案中还指出:“若认为教育仅仅是限定于儿童和年轻人的活动,那绝对是社会的偏见”。在康特路赛提出的公教育的计划书中,强调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就教育而言,人类必须通过年龄的各个阶段来获取知识的全体系,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终身的学习来确保知识的获得。”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书”中主张发展继续教育,来扩充“成人教育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戛斯通·芭契拉等人提出了“终身学校”的思想,这一思想后在法国宪法中得到了确认。近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倡导发展“公教育”来发展终身教育,把发展终身教育视为“国家义务”,大大发展和推进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二、全新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致力于经济恢复和政治改革,并相应地进行教育改革。6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 “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技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反映现代生产与生活新特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国广为传播。 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阐明了将成人教育纳入整个人生教育范畴的必要性,倡导“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问题。1965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处长、后任终身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该委员会讨论并肯定了他的提案。提案指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3】保罗·郎格朗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对 “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在世界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70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当时的总干事勒内 ·马厄成立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并要求提供一份研究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以埃德加 ·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72年5月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该 “报告”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 “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 ”,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 ”,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 《学会生存》把保罗·郎格朗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向前推进了,主要表现在将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是指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

要活动的一种时代标志。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1970年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入门》和1974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都已被译成33种文字出版。这是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并引发了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被认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4】。对推动整个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要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同古典终身教育思想虽然有继承关系,但是,在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 1.现代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自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而是被世界各国政府当作一个政策目标而加以肯定和实施的教育方针,是强制性(即政府的主动性)和高度自觉性(即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相统一的教育制度。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强迫人们去接受继续教育是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本专业领域最新知识成果的途径之一;就专业工作者个人而言,支持赞同这种强制性继续教育也就向社会表明了他们对自己竞争力的关注。”

【5】 2.现代终身教育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其内涵要丰富得多,涉及面广泛得多。现代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而不是只限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各类教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传统学校承担教育任务。现代终身教育将教育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推向了极限。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大发展,是人类塑造自身、世界和未来的永无止境的大教育观。 3.现代终身教育所追求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所期望的是一个人在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安全地、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潜能。古典终身教育也有关于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但是,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的独立概念,也不可能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视野来审视“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而这恰恰是以自己与发展着的社会保持平衡为内在动机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 4.现代终身教育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直接与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相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终身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开发人力资源,不断使人力资源增值,加强对各级各类劳动者的智力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现代技术的压力使那些懂得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占了优势。因此,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期望通过教育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智能结构和技能素质,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保持优势,而在原始的、封闭的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古典终身教育思想与实践,不可能有明确的劳动力市场意识。 总之,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现代终身教育“显然是一个丰富得多和涉及面广泛得多的概念。它是教育方法的一个全新的观点和解释,甚至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说,它是人类命运的全新观点和解释,它用为征服自我而进行不懈斗争的教育概念替代了那种使自己产生虚假安全感的教育概念。”“正是教育的这一概念,将会使人们能够在现代思想的实质精神方面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 三、生存的概念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的技能和生活方式。因此,教育本来就是生存的概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nextpage]

【7】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又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教育活动一出现便成为人类社会生存斗争的基本手段之一。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教育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为奴隶主阶级脱离生产专门办教育或接受教育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 “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在阶级社会里,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生产和社会生活,绝大多数劳动者被剥夺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只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权似乎与教育无缘;对剥削阶级来说,则根本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生存权问题,他们垄断教育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或将教育作为通向精神贵族的桥梁。教育权利不平等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教育本来是生存的概念模糊起来了,或被淡化了,并因此无从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为此,《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

【8】“学会生存”本是太普通的常识性命题,它的提出,是为了对以往的关于人的一次性教育的考虑方式作根本性改革,回复教育的本来面目。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核心是“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争取生存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菲利斯·卡宁汉姆指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专业”。

【9 】职业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就业前的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就业作准备的;就业后的教育是为了使从业人员的素质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职业要求,他们能够在某一特殊的职业领域里,能挣得维持或满足其生活需要的工资。在美国,一些“特殊的课程设计是为雇员提供一部分技能和能维持生活的技术知识,或者实际上是扩充个人已经了解或有能力去验证的知识技能。”

【10】美国的教育重视“生存训练”和“生涯指导”,各大学都有生涯职业指导办公室,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生涯发展道路,典型地体现了“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思想。 2.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利。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在工业化时代,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被技术的发展所淘汰,这对他来讲,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生产、工作的技能过时将会成为很普遍的事情,人们的生存权利常常面临挑战。因此,发展成人教育,实施终身教育,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战略性举措。 生产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远在200年前,丹麦的一位神学教育家创建了丹麦民众普及学校,其任务是教育成年农民如何应付急剧变化的自然环境。丹麦的农民教育相当普及。在从穷乡僻壤向大城市的移民浪潮中,所有那些取得成功的移民都是通过接受教育来学会对付新的经济问题、语言障碍,学会与陌生人相处的。 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据预测,我国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由 1990年的28.4∶43.6∶28转变为2010年的12.7∶51.3∶46,社会劳动者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就业结构将由1990年的60∶21.4∶18.6转变为2010年的40∶25∶35。这种变动的过程将使农村大约有1亿左右的劳动者从农业岗位转到二、三产业,城市有一部分劳动者从工业部门转到第三产业。上述城乡劳动者的岗位转移,既是对生存权利的挑战,又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应付挑战,把握机遇,必然要靠教育、靠培训。 3.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物质、精神、环境、人口控制与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目标。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创造必要的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是保障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然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的道理并非人人都理解。根据某工厂对年龄在 37—41岁,原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的214名男性职工的调查,结果受过各种成人教育的101人,同没有受过成人教育的113人相比,平均成品合格率高5%—7%,设备完好率高 13%—17%,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参加技术革新的人多75%,而且完成生产定额普遍高:在技术程度复杂部门高12%—15%,在技术程度中等的部门高8%—10%,在技术程度比较简单的部门差别不大,但也大约高3%—5%,三者平均为 8.9%,估计实际价值大约年均350元,一年中 101人可以多创造价值 3.5万元。假如全国一亿职工有20%接受各种成人教育,扣除教育费用外,一年可多创造价值230亿元

【11】。上述事实说明,成人教育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是潜在的生产力。发展成人教育,实施终身教育,既有文化、道德层面的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而且,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从美国的长期农业增长问题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 人类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要有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丰盈而精神生活贫乏的人是不幸的。成人教育作为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它一方面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术和生存手段,另一方面要传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社会生活领域内诸方面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角度来说,人的理性发展、人格的完善和个体自身在群体中角色的选定,有赖于不断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赖于通过不断引进外在的客观精神以调整主观的意识和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自身的自由发展和树立鲜明的个体特色,这是人不断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的过程。终身教育的人文功能对提高社会成员的内在素质、精神品貌和充实其精神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问题是同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工艺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区分了 “教育”和“培训”的概念:教育是用来证实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对环境问题承担义务的能力;培训是技术的发展和掌握,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特殊的作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称:“为今后世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项紧迫目标。”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不久,中国政府即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 “10大对策”,其中对策8为 “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并在1994年公布了《中国 21世纪议程》,其中第 6章为“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重视环境问题,加强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能培训,是终身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人口教育、基本保健教育与和平教育等都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终身教育内容。 4.老年人教育。 随着世界各国人均寿命的增长,老年人问题成了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统计,1993年底,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 1.1亿,预计到 2000年达到1.3亿,到2040年达4.3亿,约占当时总人口的25.5%,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我国政府确定的老年工作方针是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其中“养”与“医”是老年人的生存权益保障问题;“为”、“学”与“乐”则是改善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贯彻上述老年人工作方针,发展老年人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教育的基本任务包括三个方面:(1)唤起全社会成员重视老年人问题;(2)老年人保健教育; (3)开展老年人培训,进行第二次人力资源开发。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中开设有“预备退休课程 ”,而且正在成为企业全体人员实践的组成部分。 终身教育是生存的概念,这不是耸人听闻的宣传,而是对教育的本质在认识上的回归,是科学的论断。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深化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尤其是空前地深化了对成人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当代,“终身教育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新的教育范畴,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也是教育制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使用和维护的权益。”

【12】毫无疑问,以终身教育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的成人教育是万古常青的事业

终身教育论文:探析终身教育视野下教师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终身教育理念包含了“终身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征。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应当从激发教师专业自觉、凸显教师职业发展的主体作用、注重发展性教师评价、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关键词:终身教育;教师职业发展;主动学习

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理念。1972年,以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把终身教育理念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并把终身教育视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研究所负责人库姆斯提出“终身教育的核心即学习”的观点。终身教育理念包含了“终身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征,注重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日益明显。

一、教师职业发展主体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

(一)主体性的内涵及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以主体的方式对待世界和生活,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活动的特性。人可以支配和表现自身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这和人自身的知识水平、经验、能力、活动背景、生活环境及外界能够提供的条件密切相关。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相关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认识结果而使认识活动能积极有效地进行。在认识过程中,主体性能促进认识系统诸要素整合构建,在主体接收和加工信息时,所有因素都被调动起来,不仅认知因素十分活跃,而且感情、意志因素也起重要作用。

教师职业发展的主体是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水平与进程。人的智慧的发展“没有可以不通过个体的经验、独立的体悟就能完成将外在的知识、文化以及其他人的创造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教师职业发展中主体性价值的认识,其要义在于注重发展过程中教师对职业的自觉认识,不但在观念上有“应然”的发展观,在实践中也有“实然”的发展行为,在教育生活中通过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把外在的经验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即把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由外在的“应然”的客观规定引向内在的“实然”行动。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所履行的学习活动不是指令性的,而是通过主体性的发挥转化为自觉习得与发展,通过意志机能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自我发展。

1. 主体性使教师明确了“需求意志要素”。教师自觉具有强烈的对外界对象的欲求状态,它激发教师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鼓励并引导教师不断对教育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因此,主体性对教师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2. 主体性明确了价值目标要素。发展主体确定价值目标并不懈追求,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主观能动性,更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当主体性充分发挥作用时,人们对客体的探索范围、理解层次、方法手段都会相应地拓宽、提高和深化,认识客体也就更全面、深刻。

3.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内在体现,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主体意识和能力是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能力构建过程,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反思,主动探求应用教育理论知识、优化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成长来说具有推动价值。

(二)教师职业发展主体定位的历史及现状

1. 工具价值理性倾向影响教师自我价值的考量。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师自我价值的定位。从词源上看,“教师”一词由“教仆”(pedagogue)演化而来,源自希腊语,原意是指担任监护任务的奴隶或卫士,其职责是指引儿童去上学,关心和保护儿童,确保儿童不出危险和举止得体。由此看来,古代教师职业就是一种生存手段,具有工具主义倾向。追溯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荀子曾明确提出“尊师”,将教师与天地、祖先及君主并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学记》中也提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韩非子更是以“法”代“道”,以“吏”为“师”,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儒法两家在“治国”、“重道”、“教化”、“强法”中注重教师的社会工具价值。从历史溯源上看,过分重视教师职业的社会外在价值,忽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教师自我职业价值的考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使教师职业内在价值被忽视,更多依赖于外在的社会工具理性的需求。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结合体,通过文化沉积具有相对稳定性,为教师观念的生成、转化、改变提供了基本的人文背景,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倾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等,教师会不自觉地背上传统观念的沉重包袱,忽视了主体自身的能量而诉求于外界压力,教师关注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压力,自身职业价值往往被忽视或搁浅。

2. 专业自我意识薄弱造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匮乏。专业自我意识旨在通过对职业本身的反思和认可提高主体积极性,进行再创造。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和自主发展颇为欠缺。“不少教师的视域往往被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的范围,其教育教学行为观照处于较低的层次、较窄的范围,教师的工作被窄化为‘教书’。教师角色被社会上不少人乃至被不少教师自身贬为教书匠”。缺乏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缺乏和教育经典名著的直接对话,出现了汲取教育理论的急功近利心理,身处教育一线的教师“成了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盲目模仿者、机械执行者、简单照搬者和被动旁观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主体自主意识”。过分注重职业发展的外在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内在价值的追求,从而造成了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缺省,自主发展似乎无缘于职业生活。

3. 课程设置及学习方式压抑了职业内在价值的诉求。长期以来,我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相当肤浅,认为师范生只要掌握了一门学科知识,再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便足以为师了,因而将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课程的师范性特征不明显,师范教育课程有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倾向”。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课程结构极不协调;另一方面,我国教师教育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现象明显,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职后教育、教育研究基地等存在不协调现象,教师培养被人为割裂为职前和职后两个独立阶段。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忽视了成人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把知识从复杂的背景中抽离出来加以简单地学习,只能使他们外在的负担感更强,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受到压抑,教师对继续教育产生了认识偏差,不再将之视为自身生命价值和专业理想得以实现的必然途径,而是将之功利化、异化为对外在利益的追求,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的价值追求被忽略甚至退化。

4. 传统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产生急功近利行为

教师评价从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维度看,有两种根本性的评价方法,即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依据的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诸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学生的情感、是否进行反思教学等,也称为教学输入式评价;结果性评价根据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进行评价,也称为教学输出式评价。“我国目前进行的教师评价仍以后者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即根据教师所教学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的主要指标或唯一指标”。教育评价的功能只重视选拔,致使教师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影响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再者,不少学校对教师评价工作认识不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师评价形式化倾向的问题。由于教师工作评价中更注重学生分数,在学期总结时重点突出了考试结果,而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仅做笼统评价或给予简单的总评等级,疏于诊断和发现教师工作中较为具体的优点和弱点,不能为教师职业发展及工作改进提供具体反馈信息。另外“马太效应”也影响着教师评价的结果。各种荣誉和奖励趋向于已有声望的名优教师,而没有对普通教师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处于被忽视状态的教师对评价结果的申诉愿望不是很高,实质上也削弱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二、适应终身教育发展趋势。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平台

终身教育“强调的是自我导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提高生活质量等。这表明终身教育的主要原则趋于倡导独立自主和不同的社会体验,而不是倾向于把人限制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社会经济体中。值得一提的是不能简单地把终身教育看做是使人们更具有生产能力,成为更好的雇员的一种手段。虽然我们不能忽视掌握职业技术知识,但是终身教育更关心的是文化体验、个人发展、使人们获得自由”。教育和学习是为促进人终生发展服务的,学习应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学习活动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自觉履行,通过教师执著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追求实现职业价值。因此,适应终身教育理念,注重教师成长的“自主性”、“自觉性”、“发展性”、“终身性”,使教师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激发教师专业自觉,提升职业发展的价值认同

终身教育以自主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为其根本要义,而促进自主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动力基础是自我身份价值的认同。教师职业发展首先应重视教师的职业认同,构建专业自觉,“教师职业决不是异己的‘它在’,教师也决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牺牲者”。当代教师的职业角色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原有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形象也逐渐变得丰满,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和

定位具有了新的特点。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共求新知、共享生命、共同体验的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业身份认同不断扩展和深化。马克思曾说过:“能给人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教师应反思和重建自己职业行为,重视职业发展内在价值。因此,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热爱教育,这样才能使教师职业发展主体价值真正显现出来。论及教师专业发展也应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突出主体性与责任感的密切联系,防止教师缺乏责任感,出现教学的任意行为和盲目行为。要树立责任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构建专业自觉,彰显主体价值,促进自我发展,使教师的职业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二)凸显职业发展主体,提高学习研究的自觉性

终身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的自觉性,这不但影响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还影响个体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和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教师的终身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主体指向事物的活动,依赖于主体对自身活动的反思。”教师的自主性学习即自觉自愿地、积极科学地学习,可以使教师更有效地获取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自己的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自觉行为,汲取知识,培养能力,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深厚基础。从教师学习的特点看,教师的学习行为具有实践性和自觉性,无论是日常实践还是培训进修,教师应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自觉体味教育问题和教育意蕴,这既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开端,也是一种延续。教师终身学习中必须把学习、研究、创造、发展从外部需要引向主体自身的人格建设、社会价值、职业规范、主体价值的内部需要上来,通过主动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学设计、自主分析、教学管理等教育能力。教师终身学习应注重群体交往效应,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性,克服学习过程中本应作为主体的教师却出现了学习主体失落的现象。在自觉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提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及合作研究,以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传统教师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其价值取向是工具理性,忽视了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所以,应转变价值观念,在进行评价时关注教师未来发展的需要,把教师的职业追求纳入评价的视野之内,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形成性评价方法为基础,通过总结教育评价方法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解决教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形成的适合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方法体系。通过价值观念转变,发挥评价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作用,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的,关注教师的个人价值,关心教师的内在感受。所以,它注重解放教师,尊重教师的主体价值,重视教师的发展,以“价值理性”为主导思想,为发展而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在评价过程中,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通过激励性评价、自主性评价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启发教师的专业自主和专业自由的乐趣,在充分满足教师自我生命价值实现需要的同时,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发展目标。以评价的生成性为契机,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引导教师将自我发展目标和评价目标相结合,积极学习,不断进取,促进专业不断发展。

(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职业发展支持系统

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形成学习共同体,完善教师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教师教育一体化把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融会贯通,注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把教师的终身教育和成长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阶段性连续化地树立教师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避免教师教育中课程设置的比例失调和单调重复现象,从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等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我国部分师范大学近几年提出的3+1或4+1或4+2的师范教育模式不失为调整课程设置的有效改革方案。注意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的衔接,从资源配置方面注重师范教育和职后培训的资源共享,形成培养与培训、校本与校外、职前与职后的互动机制和运行方式一体化。以学校组织文化为基础的教师

学习共同体也能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群体性的合作学习,以教师自愿为前提,通过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沟通交流,形成学术支持、认知支持和人际支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应引导和支持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和运行,通过教研组、公开课、专题报告、专家指导等形式使教师在群体学习中不断超越,促进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