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为预防校园欺凌构建新型班级模型

为预防校园欺凌构建新型班级模型

时间:2023-04-14 16:42:23 关键词:校园欺凌 新型班级模型 同伴关系

摘要:校园欺凌指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的现象,现如今校园欺凌现象仍然存在且持续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发现的校园欺凌普遍成因,提出一个能预防校园欺凌的新型班级模型,该班级的职务分配采用更为平等的轮动六边形结构,且具备相应的轮动规则及辅助规则。其次,文章从增强班级交流的角度出发,通过新颖的教室座位安排和同学称呼形式来促进同伴关系,以此达到减少内群体偏

为预防校园欺凌构建新型班级模型

校园欺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跨文化社会现象,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各个学校中。随着各种校园欺凌见诸报端,校园欺凌行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公布的《校园暴力和欺凌》,全世界每年约有2.46亿(将近32%)的儿童与青少年在最近一个月至少遭受过一次校园欺凌。我国同样存在校园欺凌问题,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9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6.1%的学生时常被欺凌;32.5%偶尔被欺凌;男生是欺凌的主要对象[1]。在小学和初高中3个不同的阶段,初中校园的欺凌事件发生率高于小学和高中阶段,在初中阶段有61.2%的学生遭受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欺凌,而小学和高中分别为50.1%和49.6%[2]。由调查可知,目前校园欺凌呈形式多样化、发生年龄段低龄化的趋势,即使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干预,校园欺凌仍然时常发生,其范围广、花样多、频率高、隐蔽性强、手段恶劣。校园欺凌严重危害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欺凌者而言,他们在参与校园欺凌后,易养成暴力、欺凌弱小的不良习惯,久之则形成一种固定的问题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自我身份认同,一旦形成消极的自我身份认同,则会极大增加其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对其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3]。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将来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被欺凌者而言,被欺凌的经历会直接产生身心伤害,可能出现厌学、抑郁、低自尊、孤独感等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因为害怕反复遭受欺凌,被欺凌者可能采用消极退缩的方式去应对欺凌,长期受消极人格特质的影响可能导致其产生人格障碍[4]增加辍学风险,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自杀[5]。因此,校园欺凌现象广泛存在且影响恶劣。积极预防学生暴力,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有利于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积极正确的三观和交友观,健全青少年积极乐观的人格。现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再针对原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1校园欺凌成因

1.1社会成因

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衍生出如资源分配不均、个人主义滋长等问题,在教育中则表现为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再加上信息化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不知不觉中模仿欺凌和暴力行为[6]。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被用来解释攻击行为以及个体是如何学会欺凌的(即通过观察学习和强化),研究表明,观察攻击行为与青少年欺凌行为之间存在联系,道德标准和情绪水平低预示着欺凌行为的产生[7]。

1.2学校成因

班级内若存在同伴间的等级分化程度高或社会地位不平等,则欺凌出现的概率会增大。研究表明,校园归属感影响校园欺凌旁观者介入行为[8],校园归属感低的个体觉得学校与己无关,处理事情易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这就使得个体会漠视欺凌事件,侧面推动校园欺凌的发生[9]。个别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应试教育使同学间缺乏交流、关系淡薄、班级凝聚力差,学生过分追逐分数和排名,也诱发了学生学习能力与升学考试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对抗、心理障碍以及暴力倾向[10]。学校对欺凌行为的漠视、强制政策的缺失、师生及朋辈关系的不和谐、校园周边环境不良等也为校园欺凌的滋生提供土壤。

1.3家庭成因

家庭教育方式偏差也是造成校园欺凌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会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11]。在专制型家庭中父母惯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容易引导孩子学习暴力攻击行为,而在放任型家庭中父母的溺爱会导致孩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共情能力差,而过度保护造成孩子性格懦弱,独立性差,易使孩子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家庭环境不和谐也是校园欺凌的原因。研究显示,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的孩子最容易参与欺凌,如单亲、留守和离异家庭。在这些家庭中,亲子质量差、父母情感支持缺失、家庭暴力等问题会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缺乏自尊和存在感。此外,家长素质和教育观念、家庭贫富差距、父母职业及教育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校园欺凌。

2对策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主要与欺凌主体双方所处的外界环境、情绪体验及个体人格特征相关。据此,应通过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14],拉近社交距离,营造低攻击性环境,提高学生自尊以预防校园欺凌[15],据此,我们从同伴作用及社会交流出发,重构一种更平等、更具凝聚力的新型班级模型,以预防校园欺凌。

2.1新型班级结构——轮动六边形结构

2.1.1六边形结构

⑴学习组:主要负责收取各科作业,协助教师督促全班完成学习任务。⑵生活组:负责组织安排班级卫生、餐费收取、教具整理等事务。⑶监督组:负责督促管理常规纪律,且监督其余五组按照规则履行职责。⑷记录组:负责客观公正地记录各组工作情况,作为班主任有意了解全班情况时的汇报方,起到纽带作用。⑸谏协组:负责协调同学关系,调解矛盾,主动关怀并支持需要帮助的同学,推动每位同学对集体的良好适应。收集同学对班级的建议且定期找寻班级优缺点于班会总结。⑹文体组:负责组织每周班会,安排各项班级活动,推动班风建设,以及安排文娱体育等活动。

2.1.2轮动规则

⑴职责轮换:班级随机抽取组员分为六个组,每组负责特定职务,一周后轮换职责。⑵组员轮换:各组职务于六周完成一个循环后,重新打乱选出新的六个组块,按规则a继续轮换。⑶组长轮换:在一循环中,每周组长由不同组员担任。

2.1.3辅助规则

为便于个体发扬长处,班会课允许有意愿的同学自主申报长期留任于某一小组,采用集体投票的方式,若该组申报人数过多则采取大众竞选。应确保每组固定人数不超过该组人数的一半,以保证组员的流动性和活力性。每周班会评选表现最佳组,班主任给予相应表扬和奖励。应注意“评优不评差”,以防出现组与组之间的恶性竞争,防止激化班级矛盾。

2.2班级交流

⑴教室座位:总体呈扇形排列,同学以同心圆形式围绕讲台而坐,同时采用插空安排,避免前后排视野遮挡,以教师为中心发散,既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集中性,又推动同学相互交流,增进情谊。⑵同学称呼形式:为避免贬低性绰号演变成言语欺凌,我们推荐由班主任率先带领班级发展良性昵称。如在新生入学的自我介绍环节,让每位同学自主创造一个无贬低性的昵称,缩短同学间的社交距离,便于相互识记,形成良好班级氛围,而独特的称呼也会增强学生的存在感和归属感,提升班级凝聚力。

3总结与讨论

传统校园欺凌预防方案通常以学校、家庭为单位探索方法,鲜有以班级为单位,在可控的小范围内利用同伴作用和同学监督机制来解决校园欺凌的方案。据研究,旁观者干预欺凌事件会减少欺凌行为,降低校园欺凌可能性,更健全的同伴监督会激励被欺凌者敢于反抗。故本方案从班级群体入手,充分发挥同伴作用,使“旁观者”主动采取积极介入行为[16],帮助学生在最重视的同伴群体中自主找到存在感和适宜的位置。对比空洞的宣传政策、举办班会、口头说教等,本方案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更为深刻地融入了学生群体,潜移默化地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从根源处预防校园欺凌。同时避免了令行禁止的规则使学生因“禁果逆反”[17]心理而引起的抵抗情绪,温和引导班级内的良性交往,对校园欺凌进行无声的干预。

参考文献:

[1]白容容.心灵不能被孤立——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咨询案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3):47-49.

[2]葛蕴仪,徐水晶.从家庭教育视角分析青少年校园霸凌心理成因及干预对策[J].校园心理,2021,19(02):143-145.

[3]闫玉峰,张强,李长青.校园欺凌的成因、危害及教师干预机制研究[J].中国西部,2021(06):91-95.

[4]张玉晴.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8(01):55-62.

[5]刘艳丽,陆桂芝.校园欺凌行为中受欺凌者的心理适应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7(05):60-66;95.

[6]李汉学.校园欺凌问题检视[J].当代教育论坛,2016(05):24-30.

[7]刘言,许渭生.网络欺凌的成因:三种理论解释[J].心理学进展,2020,10(12),1915-1922.

[8]王玥.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欺凌的形成机理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32-45.

[9]王沛,张琳钰,李宇彤.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心理虐待与校园欺凌旁观者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1,36(04):67-73.

[10]李琨.未成年“校园暴力”犯罪的刑罚手段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5):184-185.

[11]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8-23.

[12]刘思硕,李勇,宋广文.青少年的暴力与欺凌:人格心理学的分析与对策[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9(06):10-18.

[13]MILESDR,CAREYG.Geneticandenvironmentalarchitectureonhumanaggression[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7,72(1):207-217.

作者:张炫 朱恩祺 邢天彧 杨滨银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