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数据学习计划

大数据学习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28 20:11:12

大数据学习计划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1

大学生学业规划即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简称专业发展规划,是一个近几年才提出的全新理念,是一种新型的人才成长观念,根源于职业规划的概念与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阶段性规划。目前,大学生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还很不完善,大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普遍缺乏系统化、个性化、全程化的指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改革的目标和关键,建立系统化、个性化、全程化的学生个人专业学习与发展的专家指导系统意义重大。

一、系统设计的现实意义

(一)设计和开发专业规划系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需要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低成为当前就业工作要考虑的新问题。麦可思调查了长三角地区85所高职院校,对6.3万名2009届毕业生进行了分析。月收入和专业对口率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1]。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越多,其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越低,工作的稳定性越低,离职率越高,就业质量就会降低。其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开办专业数量与对口率、离职率的关系图

目前,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数量普遍较多,就业质量不高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学校需要对高职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制订个人三年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使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更能适应企业和岗位要求,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设计和开发专业发展规划系统是培养新生专业适应能力的需要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后,普遍对专业学习迷茫,不适应。鉴于高职新生的专业适应性和专业发展问题,我国许多高校已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2],如:给班级配备班主任和专职学生辅导员;建立“导师制”,给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在大一年级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引导整个大学教育;在毕业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等,但这些措施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三)设计和开发专业发展规划系统是我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需要

目前,我院正在试行“1+1+1专业导师制”[3],第一个“1”是指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换,最后一个“1”是指从大学生向准社会事务工作者的转变,中间一个“1”是指处在两次角色转换当中的“学业精进期”。三年学业期,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为“1+1+1”,在每个“1”的阶段中,都有双重专业导师(专职导师和兼职导师)的全程参与,从思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规划,给予其三年的学业发展指导。但是,导师们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众多,事实上,并不能很好地给予每名学生全程化、个性化、系统化的指导。

为此,笔者提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的专家系统,使学校的“1+1+1导师制”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利用该系统为学生专业发展提供全程化、个性化、系统化、专业性的指导,把导师们从繁重的指导任务中解放出来。

二、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

(一)编程技术及相关工具

系统的各模块均采用ASP/+ISS6.0技术实现,利用微软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ASP具有跨平台性,不需要考虑每个客户端的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Visual Studio 2008提供了高级开发工具、调试功能、数据库功能和创新功能,帮助在各种平台上快速创建当前最先进的Web应用程序。

(二)流媒体传输技术

系统的职前课堂点播模块使用实时流式传输的流媒体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用户边下载边播放,而不需要等整个文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再播放。实时流式传输与顺序流式传输不同,它使用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和传输协议,可以在传输期间根据用户连接的速度做调整,可以对播放速度、快进、后退、暂停等进行控制,既可以观看前面的内容,又可以观看后面的内容。

(三)数据库访问技术

数据库访问使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ADO(ActiveX Data Objects,ActiveX数据对象模型)是微软公司提供的COM组件,作为访问数据库的接口。ADO是最新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它建立在COM的体系之上,它的所有接口都是自动化接口,因此在C++、Visual Basic、Delphi等支持COM的语言中通过接口都可以访问到ADO。ADO通过COM接口访问数据,可以访问各种类型的数据源,既适合SQL Server、Oracle、Access等数据库应用程序,又适用Excel电子表格、文本文件和邮件服务器。特别在一些脚本语言中访问数据库是ADO的主要优势。

(四)数据库的连接池技术

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提高数据库连接使用的效率和系统的性能。在Web应用系统中,ADO通过ODBC驱动程序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每一次数据访问请求都必须经历建立数据库连接、打开数据库、存取数据和关闭数据库连接等步骤,而连接并打开数据库是一件既消耗资源又费时的工作。对于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由于数据库访问不是很频繁,可以在访问数据时,创建一个新连接,用完后关闭。对于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个人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系统而言,大量的学生同时在线职业测评和学业评估,需要频繁发生建立连接、关闭连接的数据库操作,系统的性能必然会急剧下降,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因为请求需要建立通讯,分配资源,进行权限认证,经过实际使用,这些工作很少能在一两秒内完成,因此对于连接的使用成了系统性能的瓶颈[4]。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常用的方法。连接池允许应用程序从连接池中获得一个连接并使用这个连接,一旦一个新的连接被创建并且放置在连接池中,应用程序就可以重复使用这个连接而不必为每一个连接请求重新建立一个连接[5],不同的数据库访问请求就可以共享这些连接。这样,通过重复使用这些已经建立的连接,就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极大地节省系统资源和时间。

(五)Agent人工智能技术

Agent技术来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DAI领域,也称智能主体。在分布计算领域,人们通常把在分布式系统中持续自主发挥作用的、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反应性和主动性特征的活着的计算机实体称为Agent[6]。从逻辑上讲,一个分布式系统可以定义为由多个相互作用的Agent组成的系统,各种分布式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中Agent的角色和交互方式上的差别[7]。

基于本系统专业评估模块对学生专业学习评估的要求,将“Agent”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学业评估模块和专业规划模块。这两个模块可以被视为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层次的流程组成的,其中每个流程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Agent的子系统[8]。如对学生基本信息库与学生档案库处理的信息处理Agent,对学生自我评估作分析的数据挖掘Agent,系统分析与评估的Agent,系统预测与专业规划Agent等。每一个Agent都预定义的工作流程,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且可以根据与定义的工作流程自主地从一个流程转到另一个流程,也就是从一个Agent传递到另一个Agent,多个Agent协同工作,实现专业评估功能和专业学习与发展计划生成功能。

三、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案

(一)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基于Web的高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专家系统由人机接口、应用平台、信息库管理系统、应用支撑层、基础设施层五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总体架构图

(二)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的网络架构,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就可以使用该系统。ASP应用程序所有代码都在服务器上运行,浏览器不参与接受脚本程序,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因此,系统升级和维护主要在服务器上完成,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在B/S三层体系结构下,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被分为三个相对独立地单元,使客户机无法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有效地防止了非法入侵[9]。

(三)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系统的本质是高层次、智能型的专家系统,它必须具备某个专业的专家知识,了解不同学生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调用agent(可以理解为:智能助理)对他们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和帮助,并智能生成其学习计划与专业规划[2]。

1.专业引导模块的设计

本模块主要有前台学生用户页面和后台管理员页面。在该模块中,前台学生用户主要是浏览专业信息和下载学习资源;后台管理员和管理专业信息及学习资源。在学习资源中,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上传,利用无组件上传与Web集成技术;对于视频文件,用Helix Server或Windows Media Server构建流媒体服务器。

2.职业规划测评的设计

职业规划测评模块是职业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测评包括职业性格、职业倾向、情商测试、职业潜能与能力测试等。本系统职业测评模块的使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入学阶段、大学中期和就业前。职业测评本质上是一个在线考试和评估系统,测评结果作为学业评估阶段自我评估和系统评估的依据。

3.学生信息库模块的设计

学生信息库模块即档案袋模块,其主要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在校期间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和荣誉、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长,职业测试、系统评估结果与建议、专业学习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及计划的执行效果,等等。此模块具有实时更新、连续追踪等功能,为评估模块开展有效的评估提供基本的、可以参考的信息。档案袋模块由班主任、辅导员在系统的WEB平台上完成。

4.学业评估规划的设计

评估模块是系统的核心,该模块主要采用Agent人工技能技术的实现。本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块:自我评估和系统评估。自我评估的评估指标有学生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学习习惯、专业基础和对本专业各个研究方向的认识、自我的学习感受和反思,等等。学生每个月进行一次过程性评估,每学年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估。系统评估模块是一个嵌入了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即通过专家的经验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且感兴趣的方向。系统评估要在学生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各个专业方向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学习的子方向。自我评估和系统评估都要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发展过程,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专业学习的深入、自我评估的不断进行,系统评估将逐渐成熟,并能够适时调整思路,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专业学习建议。在学业评估中,职业测评结果和学生信息库(成长档案记录)为系统评估提供了依据。通过相关模块的结合,为学生确定今后的专业学习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

5.专业规划的设计

专业规划模块是本系统的关键。在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模块中,系统会根据学业评估模块中关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建议和学生信息库模块中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帮助学生逐步制订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主要流程是系统自动生成初步的专业学习计划、专业导师审核系统计划、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执行和完善学习计划,逐步形成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

四、结语

本课题从学生个人专业学习与发展指导的全程化、个性化、专家化出发,结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1+1专业导师”制试点工作,同时结合我在学院从事就业工作和担任职业生涯指导老师五年的经验及与兄弟院校同仁交流的经验,决定利用B/S模式结构的优点,搭建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个人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的专家系统。当前阶段,已经完成了系统方案的设计,下面要做的工作是学业评估阶段评估指标的选取与优化,以及使用相关技术实现系统的开发。随着系统的运用,必将促进我院专业与教学改革,推动我院人才培养,提高我院大学新生专业的适应性和毕业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旺生.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再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2010,4(12):11-13.

[2]程君青,唐伟.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系统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31-33.

[3]王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1,(33):56-57.

[4]江莎.基于Java的数据库连接池的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6.

[5]王春梅.基于B/S架构的高校就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7.

[6]段宗涛.多Agent系统研究与开发[D].陕西:长安大学,2002.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2

Key wordsForestry;Comprehensive practice;Practice teaching;Education reform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改项目(2015179);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LYJZW-GGSD201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863)。 

作者简介周靖靖(1986—),女,山东潍坊人,讲师,博士,从事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7-05-24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修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同时又提供各种林产品及生态服务产品,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1]。高等林业院校肩负着培养现代林业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林业人才培养方式规格与林业产业发展需求尚存在脱节的状态,出现偏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学生对林业生产实际工作了解不清楚。林学专业综合实习作为林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2-3],可以通过林学综合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林业发展概况、林业生产的现状及常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通过综合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5],增强学生对林业工作的热爱程度,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发现林业生产中的生物学、生态学、经营学等方面的问题并加以研究。笔者针对传统林学综合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综合实习为例,从实习内容、基地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方案,以期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1林学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往林学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普遍问题:①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少;②综合实习内容零散、不系统,导致实习相关学科内容的衔接、糅合或综合性不够强,实践技能的系统性及联系不够紧密,因此亟待整合和优化;③经费有限导致实习基地建设不稳定、不完善,实习条件差等问题凸显;④组织及考核标准不统一,学生实习热情不高。 

2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的探索 

2.1林学专业综合实习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如何将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真正落实到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进而达到灵活运用,是林学综合实习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华中农业大学从2015年开始对林学综合实习内容进行了整体改革。 

2.1.1编写综合实习指导书,规范实习内容。 

在实习科目增多且实习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完成以前规定的实习内容,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重新组织编写实习指导书,编写后的综合实习指导书主要包含七大部分内容:实习计划与实施过程安排、土地覆盖类型分类与区划、样地布设与调查、样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抚育采伐设计和苗圃规划设计。该实习指导书将以前较为零散的科目实习系统化、规范化,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实习任务,准确全面了解实习林场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可有效控制实习进度,让学生知道每天实习的具体任务及安排,每一步如何去实施和开展;第三,规范了各项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避免了因实习指导教师的变化而出现实习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第四,以实习指导书为依据,实习内容环环相扣,有利于教师指导实习的综合统筹以及学生系统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1.2整合实习科目,提高实习效率。 

以往实习分时间段、分科目开展,过多地将实习时间集中在野外样地调查上,学生很少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及林业基本规划设计,这样不仅造成学生对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的心理认同感降低,而且无法保证对实习内容的有效掌握。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综合实习目前参与整体课程主要有林业遥感、林木种苗学、森林培育学 Ⅰ(造林学)、森林培育学 Ⅱ(育林学)、数字林业技术、测树学和森林经理学。数字林业技术、林业遥感和测树学主要为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提供主要工具与手段,先期进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小班勾绘、样地设置与调查等关键技术,而且要为后面的实习提供具体的数据。森林经理的重点内容是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起承上启下作用;抚育间伐作业设计、造林规划设计、苗圃规划设计是在前期基于林业遥感、森林经理和测树学实习基础上,根据样地调查和调查数据处理进行的专项设计;整个实习与林业单位生产实际中程序和内容紧密结合。各实习科目的具体统筹实施过程如图1。 

(1)利用森林经理学的理论知识,调查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和现状,对现有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在此期间,借助林业遥感和数字林业技术完成实习区域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图制作、森林小班勾绘和立地类型分布图。 

(2)利用测树学知识,开展森林样地调查,完成森林资源数据汇总,验证及纠正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覆盖类型图、小班图和立地类型图。 

(3)森林资源分布总体规划设计在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整个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评价,根据经营的目的,对森林资源分布进行规划,明确抚育更新、造林、风景林等区域的规划设计,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4)针对总体规划中划分的造林区域、抚育采伐区域、苗圃规划区域,利用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经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项设计,写出具体的规划方案及设计说明书。 

(5)总结所有调查数据及各种规划方案,形成实习林场森林经营总体设计方案,并编写总体设计方案说明书。 

2.1.3利用林业信息技术,突出林业规划设计。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调查和工程设计手段也得到了彻底革新,快速完成较大尺度的森林资源调查,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开展造林营林规划设计,并对森林健康和经营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林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华中农业大学在对多个林业生产单位广泛展开调查、深入了解基层生产单位对林学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3S技术开展森林资源的统计与规划。主要特色集中在:①采用实时遥感影像辅助森林资源调查,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和小班分布图,提高了实习效率;②利用高精度GPS定位系统和配套Geomapper软件,可实现在野外进行“无纸调查”,具有精度高、系統整合数据等特点;③在时间分配上,2/3的时间分布在苗圃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抚育采伐规划设计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上,突出了林业综合实习的技术规划内容;④将数字林业贯穿到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的整个过程中,形成从林业资源信息的调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到数据应用的一个整体的技术体系。学生掌握了现代林业调查和规划设计的实施方法,毕业后具备直接从事林业勘察设计院、林场及林业局等单位相关业务工作的能力。 

2.1.4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实习热情。 

为激发学生对综合实习的兴趣,夯实林业专业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针对专业实习的核心内容开展技能竞赛,以增强综合实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华中农业大学从2015年开始,定期在综合实习过程中设置林学技能竞赛项目,包含林业不规则小班面积测量及闭合差校正、森林抚育间伐作业技能和标准地选设调查作业等方面内容。鼓励参与实习的大三学生全部参加,学生分组参加竞赛,并根据实习结果评定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和奖品。经过两年的竞赛实践改革,学生内部形成了一种力争上游的氛围,忘记了实习的苦与累,实习过程热情高涨、认真投入。 

2.2林学综合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在现代林业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习单位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软硬件设施等条件都是保障实习质量和实习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了满足教学实习,特别是综合实习的需求,华中农业大学加大了林学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先后建立了庐山实习基地、太子山林管局实习基地和襄阳市林科所实习基地。基地的建设都是在多次考察、综合考量实习单位具备的优越条件基础上选择的,学校结合实习单位现有条件,加大资金投入与合作单位共同建设,满足学生在森林资源的调查、苗圃参观规划、造林规划和森林经营的整体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派专人负责实习事宜,提供相关自然、经营历史、图面资料等,保障了实习的软环境。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自习室,学生阅读、锻炼室,设立专门的餐厅和基地宾馆,保证了学生的学习与食宿环境,也大大减轻了学校对实习安全的后顾之忧,为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创造了条件。 

2.3林学综合实习组织管理改革 

实施严格的综合实习组织管理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华中农业大学从实习动员、后勤保障到小组负责、安全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组织管理改革。 

首先,在正式开展林学综合实习前,开展综合实习总动员。实习带队教师讲解具体实习时间、地点、实习任务、实习林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前准备综合实习需要的仪器、表格和图纸等;后勤负责教师讲解实习过程中的食宿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最后,由学院负责实践教学院长总结实习动员,重申实习要求,激发学生综合实习热情,宣布综合实习正式启动。 

其次,华中农业大学在林学综合实习中实行后勤专人负责制,派专职实验教师负责教师与学生的食宿、医疗、安全和实习设施,为总实习做好后勤准备。 

第三,综合实习实行小组负责制度。各个小组根据安排划分实习地点,分工负责;各小组分工领取和保管实习仪器,避免损坏和丢失;每组准备好实习调查所需相关表格。

    第四,实施严格的实习质量保证制度和安全纪律制度,保证综合实习顺利进行。未参加实习则实习成绩为0分,因故不能参加综合实习者须在本科毕业前补上,否则不能如期毕业;按时按质量完成实习教师安排的实习任务,按时上交实习报告和实习总结;实习期间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外出需写请假条请假并登记,回驻地后销假,以保证安全;实习期间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活动,特殊情况须正式请假并得到教师批准;注意安全,不得私自外出进行游泳等娱乐活动。 

2.4综合实习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整个实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强化和巩固实践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综合评价学生数据的收集处理能力、报告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交流能力,综合实习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调查数据收集情况,重点考核数据的完整性及可靠性(20分);②专题设计考核及其质量:森林经营方案设计(15分)、苗圃规划设计(15分)、造林调查规划设计(15分)和森林抚育采伐设计(15分);③实习表现:出勤率、纪律情况、学习态度、协作意识(10分);④各小组成员PPT汇报(10分)。 

通过对数据收集情况的考核,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能及时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对有问题的数据,进行及时补测。数据收集后,要求学生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根据所得的数据,分专题撰写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测得的数据,利用所学林学知识编写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书。专题考核内容设置上涵盖面广,需要学生将各种林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规划设计的撰写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夯实实习效果。实习组织形式上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根据学生实习阶段的个人及团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实习成果进行汇报,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实习成果进行点评。一方面,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巩固实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点评能及时纠正实习过程及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及时反馈实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3小结与展望 

林学专业是我国最传统的专业之一,高等林业教育应主动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具有较强业务素质并勇于肩负林业发展使命的高级林学专业人才[6]。林学专业是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索性很强的专业[3],这就要求林学实践教学,尤其是林学综合实习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全面改革传统的实习内容和实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系统掌握林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且本次林学综合实习改革提高了学生对林学专业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随着现代林业信息技术和3S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信息化和数字化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7-8]。在林学综合实习中加大和加深3S技术应用,是林学综合实习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林学学生就业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月秀.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21-23. 

[2] 张利萍,束庆龙,刘盛全,等.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09,27(1):37-39. 

[3] 刘苑,郭圣茂,杜天真,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2):4-8. 

[4] 张明忠,林全业,毕建杰.林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5):36-38. 

[5] 施拥军,黄坚钦,徐华潮,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討[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63-66.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3

2差距分析(战略目标)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体现在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实际做账能力。而用人单位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并不特别看重其学历或者毕业学校更看重是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和实操能力。因此,对于山西工商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只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并且考取相应的辅助证书,并且个人素质高,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加之,山西工商学院会计学院一直秉承“团结、正气、文明、创新”的教育理念,所培养的学生一定是具有着合格的财会素质的人才。那么首先要做的是订立“学风建设”的战略目标,而订立战略目标的过程就是差距分析的结果。差距分析就是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就业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产生的差距就是学生大学四年的战略目标,如恰当的待人接物、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辅助证书(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的考取等。另外,有一部分学生数学、英语基础好且学习认真踏实用功且有志继续深造可以考虑考取会计学硕士。还有一部分同学有志创业且上大学前或大学期间已涉足某些行业进行商业运作,在修满学分的基础上可适当引导或提供一定的平台和帮助,助其创业成功,那么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讲考取会计学硕士、创业成功就是他们的战略目标。

3n级计划分析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同样,我也认为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应注意因材施教,前提或培养目标是让其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根据我所带班级(山西工商学院会计学院14级本科四、五、六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将我的学生大致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数学和英语基础较好且学习认真踏实有志考研者(执行一级计划者);第二类:数学基础好或者英语基础好且学习认真踏实有志考研者(执行二级计划者);第三类:数学和英语基础好且学习认真踏实倾向毕业后就业者(执行三级计划者);第四类:数学和英语基础一般但学习认真踏实倾向毕业后就业者(执行四级计划者);第五类:数学、英语有一门极差或者均差、不热爱学习、对学习抵触大思想上怠慢者(执行五级计划者);第六类:有志创业者(执行六级计划者)。该分类可根据实际情况再细分。

3.1一级计划分析。

新生报道之初辅导员会将其高中档案收回,其中包括其高考成绩单,辅导员可将其高考成绩誊抄成册以便查阅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了解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高考成绩中英语和数学成绩分数较高、基础较好,只是由于偏科综合成绩差,这部分同学是最有希望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同学。辅导员可通过与该部分同学谈话了解其大学生涯规划及其考研志向,若有考研志向则可以从大一开始让其制定详细的大学生涯规划以便计划的实施与跟踪评估。该部分同学的学期计划可以大致如下:首先在完成正常的课堂教育并积极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的前提下,可分考研和考证两条路径制定计划并保证实施,具体路径如下:第一,考研路径。大一、大二学年贯穿始终夯实数学英语基础,大三全力备战考研,初试通过之后准备复试,论文答辩之后进行社会实践。第二,考证路径。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要做到:大一上学期了解并学习会计从业,大一下学期熟悉并深入学习会计从业通过会计从业,大二上学期了解并学习会计初级,大二下学期熟悉并深入学习会计初级通过会计初级。考取英语四级要做到:大一到大二上学期夯实英语基础从词、句、篇、题层层入手,大二下学期全力奋战英语四级。考取计算机等级要做到:开设计算机二级课程学期认真学习计算机二级,学期课程开设之后趁热打铁报考并通过计算机二级。总之,该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大二学期末要取得英语四级、会计从业、会计初级、计算机等级等证书,并将英语、微积分的基础打牢,大三一年全力备战考研。因此作为辅导员要让其明确每学期的学习任务,并督促其制定合理的学期计划,再分解成周计划、月计划并形成正式的书面计划,以便辅导员后期鞭策,督促并以此作为依据和标杆。

3.2二级计划分析。

该计划针对的目标人群是数学基础好或者英语基础好且学习认真踏实有志考研者,该目标人群与一级计划的目标人群相比只是其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考查科目中有一门基础偏弱,因此其与一级计划的目标人群相比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弥补自身的弱项,而他们的考研路径与考证路径与一级目标人群一样,在此不作赘述。

3.3三级计划分析。

该计划针对的目标人群是数学和英语基础较好,学习认真踏实,毕业后倾向就业的学生。该部分同学需要执行考证路径,并在大三时着情涉足会计中级,虽然他们不符合会计中级证书考试的条件,但是可以涉足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加深会计学业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将来步入社会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大四时,要进入社会实习接触帐务,掌握会计实操能力。

3.4四级计划分析。

该计划针对的目标人群是数学和英语基础均一般,但是学习认真踏实,毕业后倾向就业的就业者。该部分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会计证、四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中酌情选择几样重要的有助于就业的证重点攻破。

3.5五级计划分析。

该计划针对的目标人群是数学、英语有一门极差或均差或不热爱学习且对学习抵触大思想上怠慢者,作为辅导员针对该类学生需要首先让其从思想上端正学习态度教导其要尽量修满学分不要挂科或少挂科。

3.6六级计划分析。

该计划针对的目标人群是有志创业者。针对该类学生可适当指引其参加“大学生三创大赛”,“创业课题”等有关创业的平台,也可多与其讨论,对其鼓励。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4

教师教育计划,就是为了帮助教师提升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教学发展予以促进或协助的计划。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文献的研究重点仍然放在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等问题上,却很少有对教师教育计划评估的研究。但事实上,对教师教育计划进行评估,研究其应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实践的贡献和影响,无论对教师教育者,还是对教师本身都应当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计划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师教育计划和对计划的系统评估还处于一种相互分离的状态,以致教师教育计划不能很好地证实其有效性。

1.教师教育计划评估模型的相对缺乏

目前,大量的计划评估模型都是为普遍性的评估工作所设立的,而专门针对教师教育计划的评估模型却相对匮乏,教师教育者很难将现有的模型应用到对教师教育计划的评估当中去。Galluzzo和Craig(1990)认为存在三个原因:(1)难以设定标准变量,即难以解决怎样定义和测量知识和技术的问题;(2)难以设定独立变量,即难以在众多变量中界定那些可以分离的、相对独立的评估变量;(3)难以设计评估方法,即很难以一种既有效,又可靠的方式去收集和分析评估数据。

2.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间的相互分割

教师教育者往往不能将教学、教师教育和计划评估三方面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大量对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的研究并没有将学校教师的学校教学和教师的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教育者也无法在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计划之间找到方法上或实证上的联系。因此,教师教育者很难获得有效而真实的评估数据对教师教育计划加以评估,也很难制定一套既有助于设计教育计划,又有利于进行教师教育和指导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案。

3.教师教育计划评估需求的相互矛盾

教师教育计划评估中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教师教育者不知道为谁或为什么做计划评估,导致教师教育计划评估失去作用甚至起误导作用。Galluzzo和Craig(1990)划分出五大类教师教育计划评估的相关人群,分别是实施教师教育的行政人员、职前教师和实习教师、认证机构、计划评估人员和公众,他们的意见对教师教育计划的制定、修正和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五类人群对教师教育计划的需求和偏好往往不相同甚至还会相互矛盾,致使教师教育者无法制定出既满足所有特性,又满足所有需求的教师教育计划评估方案。

4.评估数据的质量未达到研究数据的标准

教师教育领域的工作者都必须在在这种新标准下设计客观的、可实施的评估计划。如果教师教育者不能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评估数据,其研究就不能在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获得同行的认可。因此,将评估数据的质量升级为研究数据的质量,成为教师教育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教师教育计划评估模型――DRI模型

针对教师教育计划评估中存在的问题,Metzler和Tjeerdsma(1998)设计了一个发展(Development)、研究(Research)、改进(Improvement)分析模型,即DRI模型。

DRI模型的特征包括:(1)DRI模型是一个教师教育计划评估的概念模型,它沿用了传统的过程─目的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即通过表述评估计划的两个主要过程─发展和研究,来实现计划评估的最终目的─改进;(2)DRI在具备很强的理论指导性的同时,又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计划评估方案进行修改和创新;(3)DRI模型可以为教师教育计划的评估和决策产生系列研究数据;(4)DRI模型是一个包括连续、可循环操作步骤的模型。

DRI模型分成三个阶段:发展、研究和改进。

1.发展阶段。DRI模型发展阶段的目的在于向教师教育者提供计划评估各因素的描述,包括计划的设计和结构、教师的经验和专业、相关的目标和标准(比如NCATE制定的标准)、计划的资源支持、计划的知识基础、计划安排的教育学课程和学习活动及相关的政策等。分析这些因素所需要的数据可以从几个来源获得:(1)受教育教师的个人情况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等);(2)受教育教师的学术记录(教师资格考试分数、曾进修课程分数等);(3)教师教育计划的教学大纲和教育任务;(4)与计划相关的行政和课程政策记录。

2.研究阶段。DRI模型的研究阶段会提供一系列有关计划结构和结果的评估数据,为下一阶段计划组成部分的改进做好准备。这些数据还可以让教师教育者获知受教育教师达到目标(标准)的程度。一般来说,研究阶段的分析数据来自于:(1)教师标准化考试分数;(2)学术数据(教育学课程分数等);(3)课程文件(教师学习过程中完成的项目,写作样本等);(4)教师讲课或作自我分析的录影样本;(5)教师教学经验和专业经验的测试;(6)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束时,对教师感受的调查。完成数据收集后,就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于不同来源的数据要应用不同的分析工具:比如,对教师经验的测试数据就要用定性的方法加以分析,而对一些课程分数和考试分数则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

3.改进阶段。结束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后,就进入了DRI模型的改进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研究阶段的数据对教师教育计划进行改进,其改进的方式有4种:维护、调整、修改和重塑。Metzler和Tjeerdsma(2000)指出对计划的维护包括:计划的主题不能改变;行政和课程政策保持一致;研究的对象教师为同一群人;要准备充分的课程活动空间;要有足够的课程材料、教育资源和通讯设备配备给教师使用。对计划的调整包括:调整教学方法介绍课程的时间序列,将之与教育学课程安排在一起,以增强教师教学的效力等。对计划的修改包括:修改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时间,让教师们在正式教学前就有规律地接触学生,使教师们学到的教学方法不至于变得陌生,同时增强教师教学的自信心。对计划的重塑包括:整个行政工作的改善;充分协调计划实施过程中整体教职员的意见;获取新的教学资源或重新分配现有的教学资源。

三、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DRI模型对教师教育计划评估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于完善教师教育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理论方面看,DRI模型提出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模型中变量的设定、分析的阶段以及对数据的要求都达到了研究用的标准,教师教育者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计划将有价值的信息加入到模型中去,以丰富教师教育计划评估的知识基础。从实践方面看,DRI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教育者更有效地制定教育计划或者对现有的教育计划加以改进,而且可以帮助受教育教师去深入理解和参与教育计划,促进他们的学习过程。再者,应用DRI模型对教师教育计划评估进行研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师教育体系中教学、教师教育和计划评估相互分割的局面,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既为教师教育者进行计划评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助于受教育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5

一、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策略

1.由复习整理入手,展开反思学习

首先,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基石.在高考试题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便开放题也是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进行灵活变通.在高中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基础知识入手,进行反思性学习,学会总结与归类,善于发现知识点、题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知识系统.

例如,在学习函数知识时,主要学习了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等.在复习时,学生可由函数性质与图象、表达式、函数值域与定义域、函数的对称性、单调性、奇偶性出发,将这些知识加以对比,并以表格形式来显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解题过程中,需注意结合函数图象与表达式,以提高解题效率.

其次,学生可由基本技能入手,展开反思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基本技能就是学生能够依据一定的步骤与程序展开运算、处理数据、图表绘制等.在考试过程中,不但注重知识的考查,也重视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整理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数学技能继续反思.如通过导数来求解某函数最值,借助定义来判断函数单调性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复习反思中需要熟练把握的.

2.由解题能力入手,展开反思学习

在反思性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由解题能力入手,反思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

第一,反思解题过程.(1)审题.这是解题的前提.当弄清题意后,才能想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准确、快速解题.在解题时,学生要认真观察,敢于联想,提高审题能力,学会转化问题.(2)找出突破点.认真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的特点,发掘其隐含关系,并将其作为解题切入点,逐步解决问题.

第二,反思解题严谨性.在解题时,学生需全面思考问题,须有理有据.

第三,反思一题多解.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找出多种解题方法,从而发散与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灵活运用知识,学会知识串联,学会举一反三.同时,在一题多解中,学生学会对比,并找出最优解题方法.

二、高中数学计划性学习策略

1. 引导学生自我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若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则能找准学习方向,为制定学习计划作好铺垫.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自我分析:

首先,分析自身的学习情况.这主要可由横向与纵向对比来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其中,横向对比,就是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现状和班级学习情况加以对比,从而客观地了解自己在全班学习中的位置;而纵向对比,则是学生将其当前的学习情况与原先学习状况加以对比,从而了解自己的发展趋势与学习潜力.这样,通过纵、横对比分析,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

其次,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由于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而言,其学习习惯与方法则有所不同,于是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特点.因此,在制定学习计划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学习状况,认识到自身的学习特点.如有些善于想象,有些记忆力好等,然后依据特点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2.明确学习计划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这又分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如课时目标、阶段目标、总目标等.其中,课时目标,即每堂课需完成的学习要求,如把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理解重难点.

例如,在学习“直线的方程”时,学生需完成的课时目标: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斜率意义;把握由一点与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把握直线方程的两点式、点斜式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依据条件求出直线方程;认识直线方程不同形式间的关系;把握直线方程各形式的互化等.而阶段目标,即依据学习阶段任务而设计的,如开学阶段、期中与期末阶段.总目标是学生经过长期学习而逐步实现的目标.这样,根据不同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6

那么一份优秀的学习计划怎么写呢?下面的几点或许会帮助到你。

一、进行自我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二、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 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 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必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 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

三、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 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 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待。

高效 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7

IB方法通过将数据对象压缩到一个“瓶颈”变量中来学习数据中所蕴含的内在模式,其学习模型如图所示。在图中,变量X代表载有海量信息的大数据,Y是描述数据对象的特征变量,而T则是压缩的“瓶颈”变量。变量X中载有海量的信息,在无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对人类来说是不可驾驭的。然而,“瓶颈”变量T的规模远小于X的规模,相对容易被掌控。变量X到T的压缩过程中所产生压缩编码P(t|x)则为IB方法所发现的压缩模式,若一些数据对象被压缩到了同一个t中,这些数据对象则被划分到同一个类中。为使IB方法所得的压缩编码P(t|x)可放映数据中所蕴含的真实类别,IB方法在对大数据进行压缩的同时,还要求“瓶颈”变量T尽可能的最大化保存特征变量Y中所载有的信息量。在对数据进行压缩时,我们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对数据进行分类,需要依据数据对象自身的特征来对数据进行划分,只有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压缩到同一个类中,所得的压缩模式才具有意义。特征变量Y客观地描述了数据对象,因此IB方法将特征变量Y作为数据压缩的依据。

中国古圣先贤老子曾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IB方法在将数据对象压缩到“瓶颈”变量的过程有为万物命名之意。当人类还没有给这个世界的事物命名之时,在人类的认知中这个世界里的一切事物本身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处在一种人类认知意义上的混沌状态中。但一旦我们对事物进行确切的命名之后,即使它们并没有完全与自然脱离其成为整体的状态,但在人类的视角里已有了独立认知的意义,即石头、山、水、河流、花鸟虫鱼、太阳、月亮……人们可以将某一事物从他原来的混沌状态中抽离出来,在人类的世界里建构对它的独特认知。这时候原来的混沌状态似乎就一下子瓦解了,整个世界由无数独立存在的事物井然有序地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海量的信息数据对我们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混沌的,因此IB方法的思想与上述思想如出一辙。IB方法从混沌的海量信息中压缩得到的每一个类是对数据的一个总结,是数据中的一些共性特征,是对数据化繁为简的结果,是无形信息的有形化结果。IB方法的压缩分类就如同对万物的命名,人类对万物的命名过程也是一个压缩认知的过程。

二、顺序IB算法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过程之共性

IB方法通过压缩来认知数据,属于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无监督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是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不少机器学习领域专家给出了机器学习的定义。兰利(P. Langley)认为:“机器学习是一门人工智能的科学,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工智能,特别是如何在经验学习中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米切尔(T. M. Mitchell)在其著作《机器学习》中谈到“机器学习”关注的问题是“计算机程序如何随着经验积累自动提高自身的性能”,也就是主要指的归纳学习。机器学习的功能是知识发现,知识发现是通过学习算法实现的。下面结合一个典型的顺序IB算法,来阐述IB方法的压缩认知过程与人类的学习过程之间的关联性。

对于计算机来说,信息就是数据,因此IB算法以数据对象作为输入,从中学习有价值的模式。顺序IB算法的主要学习过程为:在某一随机划分的基础上,计算机依次读取每一个数据对象,在IB方法目标函数的指导下将其指派到一个与该数据对象拟合度最强的一个划分中,重复迭代该步骤,直到划分指派不再有新的变换为止。

根据米切尔对机器学习的定义,顺序IB算法中的经验便是我们能观测到的数据集。在顺序IB算法的主循环中,依次考虑每一个数据对象的迭代过程便是从经验中不断修复当前所得压缩模式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识别数据的性能,最终达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目的。试想一下,当我们人类面临着海量的数据时,也需要通过读取每一条数据对象,得到数据中的一些大概划分模式,然后再综合考虑每一个数据对象与当前划分模式之间的匹配程度,对所得的划分模式进行修复。因此顺序IB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可认为是一个循序渐进、归纳总结、温故而知新的过程。这和人类的学习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另外,在顺序IB算法中第一步要求对数据做一个随机初始划分,在此基础上, IB算法再循序渐进地从数据中学习数据对象间所蕴含的内在模式。初始化是一个随机的过程,一个好的初始划分往往会得到一个好的压缩结果。顺序IB算法中的随机初始划分就如同人的出身,出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一个人若出身在一个经济基础、周边环境及家风较好的家庭中,这个人成才的概率往往就会比较高。当然境遇不好,但经过自身努力拼搏最终成才的人也大有人在。顺序IB算法的知识发现过程是一个随机性与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三、机器学习与人类学习之不同

虽然顺序IB算法的学习过程与人类的学习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机器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全模拟人类的学习能力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计算机无法像人类那样既具有意向性又具有主观性。塞尔认为:“计算机程序永远不可能代替人心,其理由很简单:计算机程序只是语法的,而心不仅仅是语法的。心是语义的,就是说,人心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结构,它是有内容的。”计算机程序只是以一种形式化、语法化的特征,这种形式化的符号是不具有任何语义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朝马致远的经典小令《天净沙・秋思》,对于中国稍通文墨的人来说都能够背诵。整个散曲描写的是一个秋天的下午,一个远离家乡的孤独的旅人,怀念故乡和亲人的那种淡淡的惆怅的情感。这首曲里所点出的一切意象全部都是自然的存在,但这些自然的存在在人类的世界具备丰富的情感意义,并且这些物象的类别即与某一类别的人类情感有效地衔接,当这些物象在诗人的笔下娓娓地叙出时,读到这类物象的人们就自然生发出与此相应的内在情感,从而与诗人、诗中的旅人的内在情感强烈地一致!

然而,当计算机程序在读《天净沙・秋思》时,所获取的知识只是枯藤、老树、昏鸦这类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物体,却无法像人类那样理解其中的情感。尽管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也力图将某些语义信息融入到机器的学习中,然而人对语义的解读远远胜于任何带有智能的机器。

虽然机器的学习能力不能完全模拟人类的学习能力,但计算机的特点决定了机器学习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计算机的记忆力(存储能力)胜于人脑,计算机在特定领域的计算能力胜于人脑。这些特点可以使机器学习方法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来帮助人类学习认知世界。例如,海量数据的模式分析对于人类来说往往是一件枯燥无味、费时费力的事情,并且在无任何先验知识、无任何工具的帮助下,对海量数据模式的提取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此时,可以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如IB方法,来从数据中提取数据的模式特征。正是得力于计算机的出色存储能力、出色计算能力,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人类提供一个对数据的初步认知模式。另外,得益于计算机无情感的特点,计算机在做这些事时才不会像人类那样感觉枯燥无味。由于机器学习的特点与人类学习的特点不同,机器学习方法或许还会为人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学习结果,从而帮助人类提高对世界的认知程度。

此时,想起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数据是海量,我们无从下手的时候,或许机器学习方法,如IB方法,可以引领我们从庐山中走出去。

四、人类学习的研究对机器学习研究的指导意义

人类在做事情的时候,自身往往都具备一些先验知识,并且我们人类还可将自身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对新事物的学习中。我们用一个典故来阐述人类学习能力的一个特点。

乾隆曾问纪晓岚,传说关羽忠义,朕且问你,他老婆是何等样人?这是存心刁难,史书上根本没有关夫人的详细记载,让人如何回答?可纪晓岚立刻答道,生何年,殁何月,皆无从考;夫尽忠,子尽孝,岂不谓贤?乾隆大笑,说爱卿真有你的!

在无任何有关关夫人的先验知识下,纪晓岚的回答则是将有关关羽的认知迁移到对关夫人的评价上。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8

(三)周循环学习法如何实践?

1、第一步:周日晚上制定周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总的学习进度,制定一周的目标。根据目标计算周一到周六的学习量,制定可行的、但又必须完成的学习计划。

2、第二步:周一至周六按计划学习。

根据计划学习量做好每日时间管理,每日结束前确认一下计划完成度,记录学习日志;

3、第三步:周日彻底完成学习计划。

把本周的学习完成情况总结一下。没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彻底解决。一周计划都完成了,就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做下周计划。

(四)注意事项:

1、不要做过度的计划,以免产生挫折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2、要空着周日。因特殊情况而没有完成的计划周日弥补,并休息。

3、当日未完成的计划不要拖到第二日,要果敢地跳过去。待周日再完成。拖到第二日反而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更疲惫。

复读生学习方法: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

1、复读生区别于高三,应集中于薄弱科目。

(1)复读生通过已参加的高考知道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提高弱势科目的分数是主要课题。弱项是因长期不重视或感到难学而产生的科目,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以大幅提高。提高弱项是复读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从复读开始就要给弱势科目多分配时间。

(2)薄弱科目和单元是通过努力就能大幅提高分数的“金矿”。永远的拉分科目——数学就是投入精力即会涨分的科目。

2、成绩要在较短期内获得较大提高。

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3、成绩提高用四大件——精华教育学习阶段论

学习是用屁股-> 手 -> 脑袋 -> 心的过程。

第一,一个相对完善的时间表,既要涵盖每月的整体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

时的细节规划。

第二,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比如,晚上7点到8点复习数学,8点开始复习英语,这样安排就太紧了,当中应该有一个缓冲:7点到8点是数学时间,8点15分以后留给英语。这样,数学复习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连轴转”。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9

总人数男生女生552827

二、学习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如郝苏湘、周叶凡等),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如郭冲、郭加林等),不能主动去学习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以前对知识掌握较好部分是:

1、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

2、学生的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3、学生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思路和步骤清楚。

4、学生能很好的解答几何画图形方面的题目。

5、学生书写较工整美观。

不足之处:

1、学生粗心大意忘写答案。

2、运用知识不够灵活,表现在已掌握的知识,做题目时不能灵活地运用。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2、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平均数。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10

第二,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身体锻炼和社会活动。要注意劳逸结合。

第三,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学练结合,手脑并用,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第四,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在运用上述学习方法的时候,应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要扎扎实实地按每个学习环节的要求去进行学习实践。

第二,开始运用时,不要要求过高、过急对学生来说,有计划学习要比无计划学习好得多,其好处是:

(一)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二)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三)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四)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这种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具备,这对一生都有好处。

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这是很不好的。高尔基说:"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教育计划,老师有教学计划,跟着老师走,按照学校要求办就行了。何必自己再定计划,这种想法不对。学校和老师的计划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每个学生还应该按照老师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具体的个人学习计划,特别是修学以后的自学部分,更要有自己的计划。

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该文章由www.kt250.COM(第① 范. 文网)整理。

怎样制定学习计划呢? 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进行自我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二、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 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 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必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 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

三、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 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 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待。

高效 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大数据学习计划例11

    (二)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三)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四)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这种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具备,这对一生都有好处。

    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这是很不好的。高尔基说:“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教育计划,老师有教学计划,跟着老师走,按照学校要求办就行了。何必自己再定计划,这种想法不对。学校和老师的计划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每个学生还应该按照老师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具体的个人学习计划,特别是修学以后的自学部分,更要有自己的计划。

    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

    怎样制定学习计划呢?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进行自我分析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二、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必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

    三、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待。

    高效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说,要根据地自我分析中提出的学习标点或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