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行业数据报告

行业数据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4:36

行业数据报告

行业数据报告例1

(讯)近几年,PC市场持续处于低迷状态,关于PC已死的声音不绝于耳。2017年,笔记本市场销量开始出现回暖迹象,尤其在细分市场中,轻薄笔记本更是成为带动笔记本市场增长的驱动力。360独家《2017笔记本行业报告》,通过大数据解密笔记本市场的趋势、格局和用户。(来源:360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全文链接:《2017笔记本行业大数据报告》

行业数据报告例2

【2011年邮件营销各行业平均独立点击率】根据Web Power中国区调研显示,2011年度国内各行业EDM平均邮件送达率为86.64%,各行业平均独立点击百分比为2.42%,独立点击百分比方面,人力资源行业以5.69%列丼行业之首,快消品行业则以3.62%排列第二。

【教育/培训业邮件营销状况】2011年教育/培训行业TOP3企业的EDM平均独立打开率为24.66%,不其行业基准18.87%相比,高出5.8%;其独立点击百分比为3.30%,比行业基准高出0.8%。

【传统企业邮件营销状况】2011年传统企业领域TOP3企业的EDM平均独立打开率为17.28%,不其行业基准11.76%相比,高出约5.5个百分点;其平均独立点击百分比为3.54%,高出行业基准1%。

【B2C电子商务行业邮件营销状况】2011年国内B2C电子商务行业邮件营销数据显示,其TOP3企业平均独立打开率为21.35%,高于其行业基准约10个百分点;平均独立点击百分比为6.02%,是其行业标准的2倍多。

【团购行业邮件营销状况】

行业数据报告例3

在广告主愈来愈注重数据营销实效的今天,教育行业的营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和沟通渠道,正在冲击着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这也为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者们带来很多营销理念和技能提升的新空间。

下载完整行业报告,请点击:webpowerchina.com/uploadfile/files/2014email-marketing-education-sector-report.pdf

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企业也逐渐投入到邮件营销活动中,教育培训行业邮件基准值及该行业Top3企业的邮件呈现数据分别表现为:邮件平均独立打开率13.79%vs26.23%,高于行业基准值近2倍;平均独立点击打开率13.92%vs18.63%;平均独立点击送达率1.92%vs4.89%,高于行业基准值2.5倍多。而该行业最佳企业与最末企业在EDM的表现上大相径庭。

就该行业邮件营销应用TOP3企业表现优异原因而言,webpower中国区客户服务团队分享了如下经验:

1. 完善基本的opt-in机制,建立基于用户属性和邮件反馈行为的e-ID数字身份档案,并不断搜集及完善用户数据信息,为用户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2. 根据用户分类,进行针对性的邮件产品线规划与投放。对于有意向的用户,发送包含优惠活动的邮件,能够加快其从会员到学员的转化;而对于目前暂无学习计划的会员,通过资讯类邮件维持其对课程的兴趣,并且通过良好的邮件内容规划和设计,内容与发送频次巧妙配合,不断刺激用户对培训课程的新鲜感。

3. 多维度进行用户细分分组。如根据用户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将用户分成注册用户、老用户等类型;根据用户对邮件的反馈行为,从活跃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一个月内打开的用户、半年内为打开的用户等类型;根据用户打开邮件的设备,可分成iphone端用户、Mac用户、Andriod用户等;还能从用户的兴趣角度划分,如商务英语的用户、出国英语的用户;根据用户打开邮件的地域分类,对于全国性商业教育机构展开地域性个性化营销均是很好的数据沉淀。

行业数据报告例4

1.创业投资人群性别分析

本次调查数据与以往比并无太大出入,投资加盟市场依旧是广大男性的天下,教育行业亦不例外。据分析,这首先是由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决定的。我国文化中向来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划分,类似于投资加盟等重大决策多是由家里的男性决定的。教育培训领域通常投资较大,专业化程度高,更促使男性用户比例的提高:教育行业男性注册用户占91.84%,远高于今年一季度全行业男性注册用户所占比例的65.3%。因此这一数据结果符合常规,属意料之中。

2.新增创业项目投资额比例分析

由上图可见,教育行业的数据呈现出“两端多、中间少”的趋势。选择目标投资额在1万—10万元的用户最多,约占一半,之后依次是100万元以上(15.06%)、10万—20万元(13.55%)、20万—50万元(11.45%),选择50万—100万元的用户最少,只有9.64%。

1万—10万元档的用户数量最多,表明资金成本依然是广大投资创业者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加盟成本低廉的项目更容易吸引客户的关注。同时教育行业的数据与全行业数据相比有一个很大不同,就是100万元以上这一档的注册用户数排第二,超过了10万—100万元所有档。而一季度全行业投资额度则按成本由低到

高呈现出递降的规律。

这一现象可能是由教育行业特殊的行业性质决定的。教育培训行业投入较大,本身对资金要求比较高,且该行业的发展注重品质,真正有长远眼光的投资加盟者通常并不会过多关注资金成本或盈利问题,驱动他们的动力更可能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给教育品牌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与其千方百计压缩运营成本,不如切实提高品牌实力和教育水准,后者对优

质加盟商的吸引更大。

二、招商加盟项目分析

投资人群子行业意向分布方面,如上图所示,在4月份8个纳入观测的教育行业的子行业中,按关注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英语、一对一辅导、IT、作文、潜能、教具教材、留学、公务员认证。

如图所示,英语培训在各大子行业中关注度首屈一指,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英语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工具”之一,无论是就业、出国,英语都不可少,这也带动了其培训品牌的大量出现。

一对一辅导在子行业中关注度排第二位,近两成意向投资者对该行业表现出兴趣。一对一辅导一般是针对青少年的。对子女的教育是所有家长关切的问题,这正是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时不计成本的心态所在。

IT教育紧随英语和一对一辅导之后排名第三。据了解,目前我国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仍然紧缺,特别是高端人才供不应求,IT培训行业应运而生。以北大青鸟为代表的专业IT培训商在这股浪潮中迅速崛起,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大家居行业

所谓大家居,指为消费者提供厨电、家具、生活馆、卫浴、吊顶、软装、衣柜、集成灶、家纺等一系列产品在内的,能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全新解决方案。

1.大家居行业新增创业项目数量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大家居行业新增加盟项目略低于去年同期,同比小幅下降2.30%,较之一季度环比增长3.77%。由于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投资热情不高,开发新项目、推出新产品的步伐有所放慢。据了解,中国中小企业协会7月9日的2013年二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93.1,比一季度下降2.1点。分析称,在国民经济总体平稳、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更多一些,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受夏秋季“装修季”的影响,二季度新增项目数量仍然比一季度出现增长。

2.新增项目加盟额度分析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新增项目加盟费用最集中的档次是50万—100万元,占全部项目的50.64%,其次为20万—50万元,占比25.23%。之后依次是10万—20万元(11.07%),

1万—10万元(7.08%),100万元以上(5.99%)。这一组数据基本延续了今年一季度的趋势:20万—50万元占35.59%,50万—100万元占35.22%,10万—20万元占13.56%,1万—10万元占9.60%,100万元以上占6.03%。与去年同期的数据相比其结构完全相同:占比最多的依然是50万—100万元(60.11%)和20万—50万元(18.26%)。数据表明加盟成本在50万—100万元的项目数量最多,其次是20万—50万元,其他三个档次的项目占据的比例较小。这一组数据与被调查者投资额度的分布基本相同,显示出大家居行业加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行业数据报告例5

塑料机械与塑料原材料、塑料制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不同行业部门使用塑料制品的构成,实际上反映了塑料机械市场的分布与需求情况。

近几年来,中国塑料制品的应用情况大致构成如下:建筑材料工业10%;包装工业25%;电器、电子信息工业10%;汽车及其他交通工业2%;农业15%;轻工业(含日用品、服装、鞋、玩具、游戏机、体育用品等)27%;机械工业(含医疗器械)2%,其他9%。预计今后几年,建筑材料工业、包装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电器、电子、通信工业、农业中的农膜节能、节水、排灌、滴灌、微灌设备,使用塑料制品的比重将会大幅度增加。此外,废塑料的回收与利用它们是“十一五”甚至二十一世纪,中国塑料机械的主要市场。

一、建筑行业

塑料机械在建筑行业中,主要用来生产塑料异型材(塑钢门窗)、建筑给水管(冷、热水和供暖管、燃气管)、城乡供水管、市政排水管。根据欧洲塑料生产商协会(APME)提供的资料,2002年欧洲的塑料消费,约17.6%用于建筑行业,仅次于包装行业。中国情况也基本类似,约10%的塑料消费于建筑行业领域。今后随着国家增加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城市供水、节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城镇功能,把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长江上游、三峡库区、黄河中游、松花江流域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建设,以及加快发展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启动,都需要大量的各种塑料,机械特别是各种挤出机组生产优质的塑料管材等建筑材料,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电器、电子信息行业

塑料机械为电器、电子信息行业提供制造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录像机、收录机、电视机、音响、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话机、手机等产品的机壳、主配件等以及信息载体的各类光盘(CD、VCD、DVD、CD~RW、DVD~R、DVD~RW、HDVD)的技术装备,其中最主要的是精密注塑机,目前主要依靠进口。

三、汽车行业

塑料机械在汽车行业中,主要用来生产汽车内装件、外装件、车身和结构件等,发达国家每辆汽车塑料用量达120千克,而国内汽车塑料用量仅为78千克。目前,全世界汽车用塑料件的市场规模为454万吨/年,其中美国微172万吨/年,欧洲为136万吨/年,而中国现在每年的用量只有十几万吨。从汽车工业发展态势看,零部件塑料化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一大趋势,随着塑料功能的不断提高,汽车塑料用量将会越来越大。预计2005年中国汽车塑料需求量将达到45.5万吨,到2010年,将达到70万~94万吨,汽车行业中需要的塑料机械主要是大型注塑机(锁模力≥4000T)和大型多层中空成型机。目前这些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四、包装行业

塑料机械主要为包装行业提供塑料包装材料和塑料包装制品(瓶、箱、桶)。近几年来,中国用于包装的塑料用量约占中国塑料消耗总量的25%左右。

2003年全国塑料包装产量达465万吨。塑料包装材料规模以上的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塑料薄膜生产企业约2240家,塑料丝、绳、编制制品生产企业约4300家,泡沫塑料生产企业约500家,塑料包装箱及包装容器约680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年增长率为12%,2003年比2002年增长16%,这些塑料包装生产企业,需要大量的塑料机械。从塑料机械产品品种来说,除传统的注塑机、薄膜吹塑机组、中空成型机组外,还大量需要多层共挤薄膜吹塑机组、大型多层中空成型机组、多层共挤热收缩薄膜机组等。

五、农业

塑料机械主要为农业提供生产农膜(地膜和棚膜)、排灌设备等技术装备、农膜又是在农用塑料中占主要地位。农膜,是继化肥、农药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生产资料,它的应用给中国农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对增产粮食和丰富人们的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把它视为奔小康,发家致富的手段。目前,中国地膜覆盖面积超过1.8亿亩,塑料年用量为44万吨,棚膜覆盖面积超过2000万亩,年塑料用量达65万吨,其他塑料排灌设备年塑料用量约为20万~30万吨。预计2005年农用塑料需求量约为160万吨,到2010年达300万~400万吨。这些农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需要大量的农膜生产设备等塑料机械。

六、医疗、卫生领域

医用塑料制品对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及保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医用塑料制品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开发塑料输液袋,后来又相继开发了塑料注射器、塑料人工关节等。目前,医用塑料制品的产值已达到占全国医疗器械总产值的15%左右。医用导管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0.5毫米以下,加工难度大,需要采用精密挤出机。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医疗、卫生领域是塑料机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七、环境保护行业

目前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就是进行垃圾填埋。为了防止填埋的垃圾腐烂时,污染地下水源,所以在垃圾填埋时,需要在其坑低铺一层塑料膜——土工膜。此外,水利建设、高速公路建设也需要大量的土工膜,而目前,中国生产土工膜的设备,基本依靠进口、这也是塑料机械的一个大市场。

行业数据报告例6

《意见》从总体要求、管理职责、制度建设、管理环节、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意见》重申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责,强化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职能和主管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能,进一步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对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管理主体责任;提出了完善制度体系的要求;《意见》从切实把好资产入口关、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等方面,明确了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意见》提出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由部门、单位、机构经手管理的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管理的相关要求,还从收益管理、资产清查核实、产权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和资产报告等基础性工作、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配套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年度报告体系,提高国有资产信息质量和应用水平,夯实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数据基础,为编制政府资产报告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执行行政或者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报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以下简称资产报告)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纳入本单位核算,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报告,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年度终了,根据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工作需要,在日常管理基础上编制报送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资产占有、使用、变动等情况的文件,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资产管理和有关财务、会计的相关制度规定,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做好各项资产的日常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做到账表、账账、账证、账实相符,保证资产报告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告工作应当按照统一规范、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别组织实施。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做好资产报告的编制、汇总、分析、报送等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对资产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八条 财政部是负责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告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责主要包括:

(一)制定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制定全国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格式、内容以及相关编报要求;

(三)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基础数据库,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四)负责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的收集、审核、汇总和分析工作,并向有关方面提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

(五)负责指导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工作,并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编报质量的核查;

(六)组织开展中央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工作。

第九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

(一)依据上级财政部门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的规定和工作要求,制定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建立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基础数据库,完善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三)负责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的收集、审核、汇总和分析工作,并向上级财政部门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四)组织开展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编报质量的核查;

(五)负责指导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工作。

第十条 主管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开展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相关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

(一)依据财政部和同级财政部门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的规定和工作要求,结合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建立本部门资产基础数据库,完善本部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三)负责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的收集、审核、汇总和分析工作,并向同级财政部门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四)组织开展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编报质量的核查;

(五)负责指导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工作。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具体实施本单位资产报告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

(一)贯彻执行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的规定和工作要求;

(二)做好相关财务会计核算,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单位资产盘点工作,确保资产信息质量;

(三)按照本办法要求,认真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如实反映本单位资产占有、使用、变动等情况;

(四)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

第十二条 年度终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在规定时间内编制和报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各中央部门应于每年3月20日前将本部门资产报告相关材料报送财政部审核;各地区财政部门应于每年4月20日前完成资产报告审核汇总工作。

第三章 报告内容

第十三条 资产报告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三部分构成。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分为单户报表和汇总报表两类。

(一)单户报表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资产盘点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编制而成的资产报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有、使用、变动等总体情况以及房屋、土地、车辆、大型设备等重要资产信息。

(二)汇总报表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汇总本地区、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据形成的资产报表,主要反映本地区、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量、分布、构成、变动等总体情况。

涉密单位按照国家保密管理有关规定开展资产报告工作,由主管部门报送汇总报表和汇总数据。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填报说明是对资产报表编报相关情况的说明,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数据填报口径等情况的说明;

(二)对数据审核情况的说明;

(三)对账面数与实有数、账面数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差异情况的说明;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十六条 分析报告应当以资产和财务状况为主要依据,对资产占有、使用、变动情况,以及资产管理情况等进行分析说明,主要内容包括:

(一)部门(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资产情况分析,包括资产总量、分布、构成、变动情况及原因分析,与部门(单位)履行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相关的主要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情况,国有资产收益规模及其管理情况;

(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四)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十七条 财政部将根据相关制度办法的规定,视情况对资产报告格式、内容及相关编报要求进行修订。

第四章 报告编报

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做好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全面盘点资产情况,完善资产卡片数据,编制资产报告,并按照财务隶属关系逐级上报。

第十九条 资产报表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完整,表内数据、表间数据、本期与上期数据、资产与财务数据应当相互衔接。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内容应当全面详实。

第二十条 资产报告编制完毕后,须经编制人员、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审查、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于规定时间内上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编制的资产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认真、如实编制资产报告,不得故意瞒报、漏报、编造虚假资产信息。

第五章 报告审核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对本地区、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报送的资产报告进行审核。

第二十三条 资产报告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编制范围是否全面完整,是否存在漏报和重复编报现象;

(二)编制方法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规定,是否符合资产报告的编制要求;

(三)编制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表内、表间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单户数据与汇总数据、报表数据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纸介质数据与电子介质数据是否一致;

(四)本期资产报告期初数与上期资产报告期末数、本期资产报告与同期财务报告同口径数据是否一致,数据差异是否合理合规,是否作出合理说明;

(五)资产报表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是否符合资产报告管理办法规定。

(六)其他需要审核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资产报告审核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行审核、集中会审、委托审核等多种形式。

(一)自行审核:主管部门在报送资产报告前自行将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纸质报表、电子介质数据以及相关资料,按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逐项审核。

(二)集中会审: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地区、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资产报告纸质报表、电子介质数据以及相关资料,按照财政部门的标准及要求集中进行审核。

(三)委托审核: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在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本地区、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资产报告纸质报表、电子介质数据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第二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做好资产报告审核工作。凡发现资产报告编制不符合规定,存在漏报、重报、虚报、瞒报、错报以及相关数据不衔接等错误和问题,应当要求有关单位立即纠正,并限期重报。

第二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业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资产报告进行检查或抽查。

第六章 数据使用与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有效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报告数据资料,全面、动态地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变动等情况,形成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

第二十八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将资产报告数据作为建立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的重要基础。

第二十九条 各级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资产报告反映的情况,结合其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合理提出新增资产配置需求,严格控制资产增量。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资产报告反映的情况作为预算安排和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资产报告数据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以及处置国有资产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有效利用资产报告数据,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的建设工作。

第三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对资产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建档建库、妥善保管。

第三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对外提供资产报告数据资料。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未按时报送资产报告或报告质量不合格的单位,责令其限期完成或纠正重报;对拒不完成资产报告工作的单位,除按统一要求推进的改革外,不予办理当年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事项。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责二级及以下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告中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加强监管,对资产报告数据与单位年度部门预、决算批复数据不能衔接一致的,应当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查明原因,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

第三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认真组织、落实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报告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告工作的考核,对因工作组织不力或不当,造成拖延报送或严重数据差错的单位进行通报。

第三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资产报告编报审核过程中因工作组织不力或不当,造成资产报告差错严重的,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占有、使用国有资产,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 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本办法,其资产报告工作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行业数据报告例7

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报纸广告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这对于主要依靠广告获取利润的报业来说是致命的创伤,也是全球纸质媒体都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报业危机理论在纸媒圈内弥漫开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甚至预言报纸将在2044年10月消亡。

在数字化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报业要想存活下来并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经营改革。近年来,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许多报业集团均采取了相应的转型策略,如实施报业数字化、引进数字印刷技术、拓展多元业务领域、融合多媒体发展等。面对新媒体的巨大冲击,深圳报业在业内率先引入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实现了可变数据印刷与报业轮转印刷的技术集成,为报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方向。

报纸可变数据印刷的优势

可变数据印刷是指在一个印刷过程中只设计一种文档版面形式,但该文档每份印品版面上的文字、数字、条码、图形、图像等信息内容可以不同,从而印刷出不受限制、独特、具有针对性的个性产品,因此也被称为个性化印刷。目前可变数据印刷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如账单、明信片、贺卡、纪念册以及各种具有可变内容的条码等。

可变数据印刷的特点主要是按需性、及时性和可变性,将其引入报纸生产线中,可以很大程度上突破现有的报纸印刷方式。传统的报纸印刷是同一内容、大批量地生产,无法进行多品种、小批量地印刷,这就造成了多年来“千报一面”的现象。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传统报纸的局限性越来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时效性的局限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新闻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印报流程需将事先排好的版面,经CTP直接制版机生成印版,检查无误后再上机印刷,中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使得一些即时新闻受限于生产流程而无法及时更新。报纸可变数据印刷能够使上述即时新闻在印刷前或印刷中即时更新,实现即时新闻即时印刷,并可按事件的进展不断更新内容,吸引读者关注。

2.广告市场的局限

传统报纸的单一盈利模式决定了广告客户必须支付巨额费用来购买报纸的一个版面,而较之现在风靡的互联网广告,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开始考量报纸广告的投入产出比。报纸可变数据印刷能够给每份报纸印制独一无二的信息,以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方式传播信息,提高广告的附加值和广告客户的投资回报,同时通过广告细分市场降低广告客户的投资成本。

3.与读者良好互动的局限

与互联网相比,传统报纸的互动性显得力不从心,这会导致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下降。报纸可变数据印刷可以在每份报纸上印制不同的号码、条码、二维码等,以此开展读者抽奖、有奖订阅等活动,让读者参与进来并与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吸引读者,从而扩大报纸的发行量。

因此,将可变数据印刷技术融入报纸生产中,能够很好地满足当今读者及广告客户对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给报纸内容、广告、发行等带来潜在的价值,同时还为传统报业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

如何成功实施报纸可变数据印刷

1.完善可变数据印刷技术

如今可变数据印刷技术能够动态组合四色图片、图表、文本等,创建出丰富多彩的可变内容;利用印前设计软件来制作固定页面的内容;利用数据库技术制作可变信息,再将两部分的内容合并起来,一起在印刷机上输出。

顺利实施可变数据印刷的关键要素包括:首先,所有软硬件系统必须能够为可变数据印刷的每一页面顺畅、快速地提供可变图文部分的格式、内容等信息,并且将这些元素彼此或与静态页面进行有效合并,同时还要保持可变数据印刷品的质量。其次,数据库技术是可变数据印刷前端技术的核心,包括可变元素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版面嵌入和合并技术、版面编辑系统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和访问技术、版面位置精准定位技术、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目前普遍采用的可变数据交换标准是PPML/VDX标准,PPML采用对象的可重复使用机制,把固定不变的信息当作可重复使用对象,输出可变数据印刷页面时只需对可重复使用对象做一次RIP,然后将RIP后的结果存储在缓存区,当后续页面也包含可重复使用对象时,就可直接调用缓存区信息,更好地实现高效的印刷输出。

2.建设专业化团队

传统报业的工作流程以及运营模式已经无法继续适应报纸可变数据印刷业务,因此必须转变原有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家成功整合了可变数据印刷业务的报纸印刷企业,实质上承担了一家营销服务供应商的职责,要做的不仅是学会几种软件或掌握相应印刷技术,还必须知道自己卖的产品是什么以及如何让客户用好这些产品。因此,报业印刷企业必须要在销售和研发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配备专业化团队,实现由单纯的印刷生产供应商到营销服务供应商的经营理念转变。

要想成功地提供报纸可变数据印刷服务,企业必须要形成自己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体系,并且要有足够敏锐的洞察力来寻找市场潜在客户。此外,随着个性化服务的增多,报纸可变数据印刷业务会更加分散,报纸印刷企业必须有能力处理好从销售到生产再到市场反馈整个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3.创新盈利模式

传统报纸经营过程中,有两次获得收益的机会:一是报纸的发行,读者付费购买报纸所提供的新闻资讯;二是广告的销售,即广告主付费购买读者的注意力,每位读者都可能成为广告主的潜在客户。然而,只有少数报纸能在发行过程中实现盈利,大多数报纸都需要通过广告销售来补贴发行所需的成本。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广告市场的分流,创新盈利模式成为报纸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报纸可变数据印刷可为传统报业提供新的盈利模式。

①广告盈利模式

美国报业协会营销总监约翰・肯鲍尔认为,报业面对的挑战在于:如何为自己生产的各种媒体产品划分受众群体,从而以各种方式为广告客户设计广告计划、设定广告价格,以便给广告客户更多样化的选择。报纸可变数据印刷可以为广告主生产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报纸产品,以此来细分广告市场,也可通过提高广告的附加值,扩大报纸的广告份额。例如,在同一版面位置,分别刊登针对不同区域的广告,方便商家分区营销,精准投放广告,如分区广告、社区优惠券等;在报纸的同一广告位接受多个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按客户需求小批量印刷,然后再特定区域发行,降低广告主的投资费用;针对某一广告,给每份报纸都印制不同的编号,进行有奖促销、购物优惠等活动,吸引读者关注,提升广告影响力,扩大广告市场。

②新闻盈利模式

相比互联网新闻,传统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已经不具优势,采用报纸可变数据印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例如,针对时效性强的体育赛事新闻,可以在报纸上设置专栏,在印版制作完成的情况下,将当天的比赛结果以数码印刷的方式喷印在报纸专栏版面上,一边印刷一边喷印,做到即时新闻抢先报道,增强报纸的影响力,同时也能扩大报纸发行量。

③专用报盈利模式

传统报纸只能将相同内容大批量生产,无法满足客户小批量、专用化的需求,引进报纸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后,就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小批量、多样化地生产企业或个人专用报纸。例如,企业为了文宣、庆典、会展等需求,用自己企业内容替换掉报纸某版原有内容,以企业专版形式印刷一定的份数专用;婚礼专用报,将原有报纸内容替换成新人的结婚照片,在新婚当天发放亲友,极具纪念价值;由商家冠名特定区域免费发行的赠阅报,可在报头喷印“某某公司赠阅”,并在高铁、机场、火车站、展会等场合免费发放,提升企业知名度。

报纸可变数据印刷的市场应用

可变数据印刷在我国报业印刷领域还是初步探索,中间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和经营理念转变问题,要想真正打开国内报纸可变数据印刷市场,还需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首先,报纸印刷企业必须意识到,可变数据印刷与传统印刷截然不同,不可能依靠低价位赢得客户青睐,优势主要体现在针对性、单位响应成本和活动影响力上,同时客户最为关注的是利用报纸可变数据印刷的服务来提高自己的投入产出比,而非所付出的实际成本。

其次,一旦决心开展报纸可变数据印刷业务,首先要着手策划一个关于报纸可变数据印刷技术的营销活动,因为在面对一项新技术时,潜在客户都希望看到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首个营销活动最好针对创新服务或创新方案推出,找准切入点。2013年5月,深圳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在深圳晶报上尝试利用条形码可变印刷技术,策划了“赏心读广告,开心抽大奖”活动,如图1所示,以此提高报纸登载广告的关注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活动开始第一周报纸零售量相比活动前一周增加了12.64%,活动第二周报纸零售量相比活动前一周增加了16.15%。

行业数据报告例8

XBRL技术框架就是指导XBRL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依据XBRL国际组织的XBRL规范和我国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XBRL技术框架主要包括XBRL规范、XBRL分类标准、XBRL实例文档和样式表组成。整个技术框架采用自下而上的层次结构。

(一)XBRL规范(Specifications) XBRL规范是XBRL的核心和基础,规定了XBRL的理念和原则,主要用于定义XBRL的各种专用术语,规范XBRL的文件格式和基本数据类型等语法要素,以及如何建立分类标准与实例文档等。我国XBRL系列国家标准与XBRL国际组织技术规范相适应,引入了维度、公式和版本规范,其中维度用于描述业务数据中常见的多维信息,便于进行数据的深度加工和分析利用,为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提供了可能。

(二)XBRL分类标准(Taxonomy) XBRL分类标准是XBRL为企业报告中的每个项目建立不同的标签,分类标准定义了各项目的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等, 相当于一个行业商业信息交换的“词典”。分类标准是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国家、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每个分类标准都包含一个分类模式文件(XSD文件)和若干链接库文件(XML文件)。分类模式文件定义了分类标准所包含的元素及其类型方面的信息;链接库用来描述和组织各概念即元素间的关系。在最新版本的XBRL2.1规范中,所有关系被划分为五种类型:标签、参考、定义、计算和展示,并被组织成五个链接库,其中前两种链接库是资源型链接库,为元素提供附加信息,而后三种链接库则是关系型链接库,表达元素间的关系。

(三)XBRL实例文档(Instance Documents) XBRL实例文档是根据XBRL技术规范和分类标准制作的企业实际财务报告数据文件,主要包含财务报告中的标签和数据。XBRL 根据财务报告中标签与会计业务数据的对应,利用一些工具自动从会计业务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生成实例文档,实例文档中不含显示格式的信息。

(四)样式表(Style Sheets) 样式表用于定义财务报告时的显示项目和格式。由于实例文档不便于直接阅读,可以利用样式表对实例文档进行“格式化”处理,即可生成使用者想要的文件类型和格式。

二、XBRL技术与企业财务分析及诊断系统

(一)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概述 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就是为实现财务分析与财务诊断目标所使用的工具(硬件、软件)和方法、技术与步骤的综合体。它包括财务分析和财务诊断两个子系统,两者有密切的联系,财务诊断建立在财务分析基础之上,财务分析是财务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两者在实现的功能、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明显区别。财务分析主要是以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实现对企业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等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常用比率、趋势、结构、因素分析等方法,并通过报表、图文报告等直观、人性化的格式将分析结果展现给用户。财务诊断主要利用企业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来发现问题、找出风险点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大部分企业的财务诊断是通过自己构建财务诊断体系或借助外部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管理咨询机构来进行,主要经过数据收集、分析诊断、形成诊断报告三个阶段,诊断方式主要通过手工或者运用EXCEL工具辅助完成。

(二)传统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务分析比较机械、呆板,缺乏个性。企业现有财务分析是对财务报表数据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等方面对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公式化分析,比较机械。针对行业和企业特点,或者针对企业特殊项目的个性化分析由于缺乏灵活的分析模型和工具而无法进行。二是财务分析缺乏广度与深度。企业现有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报告的分析,而传统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企业不会考虑需求者的要求,而且往往由于害怕广泛的信息披露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而采取比较保守或片面的信息披露策略,使得财务分析缺乏数据基础,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三是财务诊断所需要的数据资料不完整、不规范。包括财务数据在内的数据资料是财务诊断的依据,只有完整、准确、规范的数据资料,才能反映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但目前企业提交的数据资料可能来源于多个系统,出自多个部门,不仅数据格式多样,而且不完整、不规范,再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地域的延伸,财务分析与诊断面临的财务及业务数据越来越复杂,给整理、分析、诊断带来不便,有效实施财务分析与诊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四是财务诊断方法与技术手段落后。目前企业财务诊断主要由财务人员、中介机构的会计师等通过手工或者运用EXCEL工具辅助完成,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免会出现人为差错。同时由于技术落后,一些比较复杂的诊断模型无法建立和验证,无法做到对问题的深层次诊断和分析。

(三)XBRL技术应用于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的优势分析 作为一种以XML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标记语言,XBRL 继承了XML 所拥有的所有语言优势,如:XBRL具有良好属性的开放式技术构架;具有跨平台的优势,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XBRL文件无需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对同一份XBRL 实例文档,采用不同的样式表,可以生成多种企业报告;统一了数据定义和格式,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如PDF、WORD、HTML格式文件等。因此将XBRL技术应用于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可以充分利用XBRL的技术优势,获取数据更加容易,数据来源更加丰富,数据规范且无须转换,使得财务分析与诊断能从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层次的财务分析与诊断、决策中,同时XBRL规范数据便于进行多维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更容易从深层次上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设计出较佳的解决方案。

三、 基于XBRL技术的企业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架构

(一)系统架构 基于XBRL的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就是结合XBRL的技术特性和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将传统财务报告转换为XBRL财务报告,财务分析与诊断是从具有统一XBRL描述形式的数据中利用专门的工具或模型来完成财务分析与诊断。基于XBRL的企业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二)系统功能说明 基于XBRL的企业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主要包括XBRL财务报告转换、智能财务分析、个性化财务诊断等三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的信息流动和数据交换都是基于XBRL进行的。(1)XBRL财务报告转换。XBRL财务报告转换就是对企业传统财务报告经过财务报告元素梳理与映射、创建扩展分类标准、编制和验证实例文档、生成XBRL财务报告等过程,最终根据不同的报告模板生成不同利益主体所需的XBRL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元素梳理与映射就是企业分析传统财务报告结构,从财务报告中提取报告信息,并梳理提炼成财务报告元素,然后与通用分类标准元素相匹配。创建扩展分类标准就是对于不能匹配映射的报告项目及关系或者企业需要进行更为全面详细的其他财务信息披露,需要根据《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以及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规则来创建扩展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创建扩展链接角色、创建元素、定义元素间关系等工作。编制和验证实例文档是企业基于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结合通用分类标准指南和创建的扩展分类标准,将财务数据与分类标准映射来编制XBRL财务报告实例文档,并对实例文档进行测试验证,以确保财务报告中的所有事实值已被正确地标记并包含在实例文档中,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生成XBRL财务报告就是根据财务报告模板和XSLT(扩展样式表转换语言),把实例文档中的数据转换为各具特色的财务报告或业务报告,以满足各利益主体对信息的需求。(2)智能化财务分析。智能化财务分析就是为企业提供一种全方位财务分析以及最佳分析评估模型的量化分析工具,XBRL应用主体可以根据其对信息的需求,从 XBRL实例文档中快速搜集和提取数据进行各种应用分析,实现灵活、高效、多维的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来满足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决策者等对企业智能财务分析与价值评估的需求,包括能提供更细致的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分析、财务趋势分析、财务成果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风险分析等主要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资金、资本、资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战略决策的角度考虑,为企业股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投资主体提供对企业长期持续经营影响较大的财务数据和分析报告,满足对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估需求;能给企业内部管理层及时提供经营状况的数据和分析预测,为股东及其他投资主体提供风险分析和未来发展的预测分析等,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决策过程科学化、最优化、智能化。(3)个性化财务诊断。个性化财务诊断就是根据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点和具体财务风险点建立个性化诊断模型,利用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工具对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环节、关键因素进行揭示,并结合诊断人员职业判断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供企业选择、实施。由于XBRL财务报告已经对财务数据进行了特定的标签识别和分类,财务数据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和财务信息使用者之间实现了共享,能够方便地获取企业财务、非财务数据,及时和大量的数据调取更有利于财务诊断中对底层数据的挖掘,因此基于XBRL技术的财务诊断,能有效提高财务诊断的可靠性和质量,更好地发挥财务诊断的控制职能。

行业数据报告例9

一、引言

财务报告是反映每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是现金流量表)、损益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目标就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上级部门等相关人员,提供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全面反映出企业的管理中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报告的真实、有效能够帮助企业的报告使用者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报表的使用者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使企业的投资者或债权人做出决定是否继续投资或继续持有企业的股份,而对于一些潜在的投资者而言,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来决定其资金的去向。另外,财务报告还可以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与贷款的偿债能力提供资料。但是,企业的财务报告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十分准确的,例如:财务报告信息的严重失真、对财务报告的粉饰、对财务报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都将严重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本文将就现代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分析

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但是财务报告数据的局限性严重影响着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

(一)数据可比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可比性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该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的口径应当一致,相互之间可比。一般来说,在财务分析中经常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经济指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数量上的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并认真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从而利用数据说明存在差异的性质与程度。现代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实际数与计划数相比较、实际数与定额数相比较、本期的实际数与上期的实际数相比较、实际数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较。当企业以实际数与计划数相比较时,主要是为了检查企业制定计划的实施情况;当企业以实际数与定额数相比较时,主要是借助这些数据来检查企业对定额的执行情况;当企业以本期的实际数与上一期的实际数进行比较时,主要是为了借助这些数据对有关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中找出变化的规律,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战略发展目标的确定奠定基础;当企业以实际数与国内外同行业进行比较时,主要是为了从中找出企业在同行业中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从而帮助企业找出差距,赶超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是否存在可比性还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而很多企业在比较时对这些影响对比的数据因素往往考虑不全。

(二)数据可靠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真实的信息。但是,财务报告数据的可靠性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虚假会计信息、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这就造成企业分析与评价会计报表时存在着对数据真实性、可靠性的局限。造成这种数据真实性、可靠性局限的因素有很多,主观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主观因素的而影响,企业选择的会计方法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客观因素:一直以来,会计核算主要是以币值的稳定作为假设的。即:假设在经济活动中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即使出现通货膨胀,其变动的幅度也比较小。此时企业财务核算遵循的是历史成本原则。但是,一旦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就会造成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的幅度是不可能以物价下跌的部分相互抵消的。可见如果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仍旧使用历史成本原则,最终的结果将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就值得质疑。另外,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存在一些偶然的事件,那么也会影响到企业会计报告中的数据产生差异。例如:向外界的捐赠、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等导致企业发生的损失等。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不可靠的客观因素。

(三)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本身对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法。但是,无论是采取哪一种方法,都是依照企业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的。虽然在分析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这种分析已经是对企业的事后分析,也许企业的这些不良情况已经发生了,即使企业再采取补救措施也是为时已晚、时过境迁了。另外,这两种方法不论哪一种都是站在发现问题、找出差距的角度来分析的,对于问题的解决束手无策。另外分析指标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有的指标的计算公式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比较、还有的指标是经过人为粉饰后出现在报表中的、各项指标所反映的只是最终的结果,而对于这些结果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无法得到体现。

三、影响企业财务报告数据的主要因素

(一)会计政策对财务报告数据产生的影响

所谓会计政策主要是指在企业在处理各种会计业务或编制会计报表时,企业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原则、惯例、基础、规则、或程序的总称。会计政策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与市场体制下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所做出的一种政策性的规定。但是,每一家企业的生产状况与经营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编制会计报告时所依据的会计政策也不尽相同。可见,会计政策的实施与执行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数据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对一些会计政策做出了可自行选择的范围规定。例如: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企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等进行统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采用的方法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损益表”中的存货项目与销货成本项目。再例如:折旧的计提,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来选择直线法、加速折旧法来完成对折旧的计提。当然,企业选取的折旧方法不同,在损益表中对应的“销货成本”与资产负债表中对应的“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对于企业的同一台机器设备,当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提折旧时,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假如:企业的某台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0元,耐用的年限为4年,这四年中不包含折旧的销货成本为500000元,而企业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00元。如果我们采用固定资产使用的直线法来计提折旧,要比快速折旧法下计提的折旧小。因此,销货成本较低,而利润比较高。

(二)通货膨胀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虽然会计核算中假设不存在通货膨胀现象,即使存在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变动,但是,在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特别是在二战之后,通货膨胀现象有增无减。在我国,也曾经发生过通货膨胀,例如: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出现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通货膨胀现象较为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依旧采取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那必然会对企业会计报告中的数据带来影响,存在较大的虚假性。其实,通货膨胀的发生也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带来影响。对于企业的货币资产来说,物价的上涨必然导致企业实际购买力的下降,而此时企业的财务报告中所列出的资产额与实际购买力是一致的。而对于企业的实物资产恰恰相反,实物资产按照历史成本来反映,所代表的是企业在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的购置价格,物价的持续上涨使得实物资产的现实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账面价值。因此,实物资产的价值反映的价值偏低的现象十分常见。越是历史悠久的企业这种资产低估的现象越是严重。

(三)期后会计事项对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

这主要是指,在企业的会计期间终了以后,即:编制完会计报告之后,还会发生很多影响会计报告效果的事项。一般来说,这种事项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对本期的会计报告产生影响的事项。这主要是指在会计期间内对这些事项并不完全了解,而在企业编制完成会计报表后才了解。例如:企业的一个大客户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而在企业核算的本会计期间内出现了破产的事项,那么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很可能出现高估、坏账费用出现低估的问题。第二种:严重的影响了企业资产负债表计价的连续性或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严重影响以前会计年度所陈报的与本期的预测活动相关的事项。这些事项虽然并未对企业本期的财务报告造成直接的影响,但是已经使企业的经营情况发生了改变。

四、现代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局限性的对策

(一)增加数据的可比性

这就要求企业在分析与评价财务报告时“去异求同”,将那些存在的不同的会计方法导致的差异从中剔除掉,将一些特殊的、个别的事项剔除掉,在比较时最好选择同企业、同行业、同规模、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二)将物价的变动考虑其中

在核算时即使是按照了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来核算的,但是分析时也必须将物价变动的因素考虑在内,采用现实重置成本将各种数据按照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后进行比较。

(三)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

在分析与评价时可以将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例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便每一种方法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四)及时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网络的普及,企业的财务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及时将财务分析的有效数据提供给报告的使用者,从而提高财务分析的使用价值。

总之,企业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是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只有通过对财务报告的正确、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才能真正帮助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树立正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财务报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樊行健,陈共荣.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

[2]李佳明,安同良.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J].现代管理科学,2004.(02)

行业数据报告例10

1 XBRL的基本内涵

1.1 XBRL概述

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简称XBRL,它是一种国际通行网络财务报告的专用语言。开发XBRL财务报告系统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全球财务报告供应链框架,规范会计主体财务报告的披露和信息交换标准,财务报告和分析变得更加简易。XBRL可应用于会计主体的各种对内对外报告,它将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交换成本并利于分析。经济国际化趋势要求会计主体包括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均需按公认会计准则披露财务报告信息,这就要求尽快建立XBRL-GL/FR协同的数字化网络财务报告体系。

1.2 XBRL的主要目标

XBRL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降低信息交换成本、提高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二是通过互联网提供具时效性的信息,提高信息的相关性;三是可自动交换并摘录财务信息而不受个别公司软件和信息系统的限制;四是可减少为了不同格式需求的资料而重复输入的问题;五是解决由互联网上获取的HTML格式的财务信息不能直接用作分析、比较的困难;六是为投资者或分析者使用财务信息提供方便。XBRL是基于XML发展起来的财务报告标记语言,其本身就是一种跨平台的纯文本的描述性语言,因此数据交换也是跨平台的。它可用于财务报告的编制、报告、数据交换和财务分析。

1.3 XBRL的主要作用

XBRL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建立财务报告内容标准化分类体系,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从网络上快速检索特定财务数据;二是确立不同应用程序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有助于提高数据共享程度,实现应用系统高度集成。XBRL主要是一个计算机技术的范畴,它不强调制定新会计准则,而是致力于增强按现有会计准则提供信息的有用性。

2 技术路线与技术原理

2.1 XBRL的技术框架:

一般来说,XBRL 技术框架包含四部分,即XBRL 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XBRL 分类标准(Taxonomy)、XBRL 实例文档(Instances)和XBRL 样式表(Style Sheets)。具体而言:

(1)、XBRL 技术规范

XBRL 技术规范在XBRL 技术框架中起着总领全局的作用,它阐述XBRL 的基本技术原理,指引XBRL 的运行,界定和解释XBRL 的各种专业术语,说明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的使用规范和一些注意事项,对软件开发商和信息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共同使用的平台,从而实现XBRL 技术规范的交流与共享。

(2)、XBRL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是根据国际 XBRL 规范和会计准则制定的,它需要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本国本行业的分类元素,它是产生实例文档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进行推进XBRL 的关键性的一步。

(3)、XBRL 实例文档

创建 XBRL 文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做出一系列财务报告决策的过程。但首先要明确XBRL 分类标准,否则XBRL 实例文档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由于实例文档是根据分类标准和技术规范生产的财务报表,因此它必须符合分类标准的规范要求。

(4)、XBRL 样式表

实例文档主要包含财务报告的基本数据,其格式不易直接阅读,必须按财务报告的格式进行编排,样式表用于定义财务报告时的显示项目和格式。

2.2 技术原理:

在对 XBRL 技术框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一下的具体运行原理和作用过程:

首先,为了全球推广 XBRL 技术,国际组织制定统一的规范指导,而各国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在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的引导下,制定出适合本国规范的财务信息元素。

其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都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作为一个国际通行的标准,XBRL 要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其中的关键就是建立符合各国会计准则的具体的分类标准。因此依据信息技术的相关要求,各个国家的组织机构对财务信息元素赋予唯一的数据标记,由此产生了分类标准,在技术规范和分类标准明确的基础上,各国组织就可以运用XBRL将会计信息系统采集的财务数据转化为所需的财务报告。

最后,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及时、方便地查找、提取、分析财务报告。

下图显示了 XBRL 基本原理和作用过程:

XBRL基本原理和作用过程图

3 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

3.1 XBRL报告系统的应用基础

XBRL的应用需要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制定一套适用于所有公司的规格书和分类体系;二是有一套符合规格书的应用程序,用以编制XBRL标记的财务报表;三是有一套可以移交信息给特殊及各种格式的样式单。

1、规格书和分类体系。XBRL国际组织提供分类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范本,可让不同企业以相同名称或方式来呈报不同的财务信息。这套规格书适用于所有公司, 对所有财务报表都是一致的。XBRL规格书和分类体系的制定主要由XBRL指导委员会负责。目前XBRL指导委员会根据美国GAAP准则,共定义1880个卷标,分12类,见表1所示:

XBRL分类文件(附后)

2、应用程序的开发。应用程序应允许编制XML标记的财务报表,并附在规格书后,该程序类似于现有报告模式下被公司广泛运用的会计软件。新应用程序可帮助企业报告的提供者编制、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这个应用程序主要由参与开发XBRL软件的供应商负责开发。

3、开发样式单。样式单实质上是一种可以将信息呈报为特定或各种格式的应用程序。这种样式单可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从互联网上获取XBRL财务报告信息,并将其翻译成使用者需要的格式。样式单的开发可以由不同的软件供应商来完成。

3.2 XBRL的软件开发

《XBRL与今日美国》针对XBRL软件供应商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二的财务软件供应商表示已经在至少一个财务软件包产品中激活了XBRL,或者在2004年12月之前实施XBRL。这些软件开发商包括:甲骨文(Oracle),微软,Hyperion,SAP,PeopleSoft,ACCPAC,JDEdwards,and Cartesis等。甲骨文(Oracle)近期宣布将加强Oracle (R)财务软件的功能以完善财务控制,准则的实施以及提供更可靠的财务报告。SAP公司声称,XBRL将是迈向下一代财务管理至关重要的一步,数字化报告时代已经来临。信息使用者通过XML,可对以下数字化报告工具进行有效操作:商务活动监控(Business Activity Monitoring)、数字仪表板(Digital Dashboards)、企业信息门户(Corporate Information Portals)、商务智能工具(Business Intelligence tools),以及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ing),它包括数据挖掘(Data Mining)与数据中心(Data Marts)。XBRL是XML标记语言家族中最有价值的成员之一,它可帮助上述数字化商务报告应用软件更便捷地取得财务数据。

4 实施内容与任务分工

4.1 XBRL 革新财务信息采集流程

在企业数据流程的开始,通过记录交易和其他商业活动产生数据,交易数据通过手工或者自动记录到交易数据库中,而交易数据中的数据都将输入企业财务数据库,数据在此被编制成各种账户、报表、档案以及法律记录。会计数据库是大量内部和外部报告的基础。最重要的外部报告莫过于财务报告和纳税申报表,内部报告一般包括运营报告、管理报告和财务报表等。分析管理报告和财务报表常常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找出企业经营中应改进之处,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通过分析外部报告来进行相关决策。

目前大部分已经能够通过电子化自动实现,但是对于企业管理层和信息使用者而言,在财务数据的电子化储存、交换、使用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一方面,表现在财务数据电子化记录上。虽然大部分的财务数据在目前已经实现电子化记录,而且使用者已经感受到了电子记录相比较纸面记录的很多优势,如更少的操作时间、更少的错误和更低的成本。但是,电子记录同样伴随着困难和挑战。企业纸面文本的操作方式向电子数据交换操作方式转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目前并存多种电子文档交换标准,这使得好的系统之间的电子数据相互不兼容,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兼容性,管理层不得不选择同一家厂商的产品。

另一方面,表现在电子财务数据交换方面。电子数据交换(EDI)是电子商务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财务数据在不同主体之间传输和交换的主要方式。但如果一个企业使用某个EDI 系统,它的管理层多面临的挑战是,与其他公司或者同一公司内部不同部门间数据的共享可能会被企业中的一些部门所阻碍,因为这些部门使用是基于他们自己标准的报告系统。另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可供选择的标准很多,当一个企业并购另一个企业时,很可能出现两家企业的系统采用的完全不同互不兼容的标准的情况,结果是企业内部每个报告部门都被迫用纸面文本的形式交换数据,而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只能是将一家公司的标准迁移到另一家公司使用的标准上。XBRL 应用到财务报告上,可以使单个文件用于所有报告环节,而不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传递那些由不同数据库生产的不同格式、不同精度的数据。

4.2 XBRL 整合财务信息供应链

正如语言文字的统一会促进区域或国际文化的交流一样,网络时代电子信息交换(EDI)更需要一个统一的信息标准,XBRL 便是信息技术条件下促进电子信息交流的一种计算机语言。虽然,会计信息化使会计手工作业转向半自动化操作,但是会计人员依旧在从事诸如收集数据、重复操作、编制多种报表等费时费力的工作,财务会计信息的监管者和审计师也为日益增多的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审核而烦恼,广大信息需求者对于格式不一、口径不同的各种财务数据的汇集、分析、比较更是苦不堪言。

XBRL 的出色改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整个供应链,基于XBRL 的标准将深入到经济交易事项、账簿系统、财务报告、审计计划、税务报表、调整事项、分析决策等各个过程,信息传输和利用的每一环节将变得自由和便利,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信息交换将成为可能。财务信息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者将充分享受到电子化信息标准带来的利益。

XBRL整合了整个信息供应链,借助兼容XBRL 的财务会计软件,财务数据和商业报告的提供者将能够自动实现数据搜索整理的过程,例如,不同公司的不同会计系统中的数据将能够自动汇集而生成无格式的XBRL 实例文档,通过唯一的实例文档,就能很容易地生成包含不同子集数据的不同类报告。如一个公司的财务部门就可以快速可靠地产生内部管理报告、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税务报告和其他调整报表以及给债权人的信贷报告。在XBRL条件下,监管者、中介机构或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在个性化输出或阅读财务报告的同时,可以自动处理电子化的数据,而不受财务信息披露格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锦萍,张天西. 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评价--基于财务报告分类与公司偏好的报告实务的匹配性研究[J]. 会计研究. 2006(11).

[2] 祝佳,朱家乐. 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3).

行业数据报告例11

由于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及缺乏系统、真实、科学的调查数据的限制,在很多人(包括报业经营者、行业主管部门和广告公司、广告主)的眼里,发行量代表着读者对报纸的认可程度,是考察一份报纸价值、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报纸的发行量成为报纸影响力的一种量化标志。因此,报社在同广告商交易的过程中,报纸发行量就成了确定报纸广告版面价格的基础,报纸发行量越大,报纸广告版面的价格就越高。

基于此,对发行量的关注、争夺日趋激烈与白热化。目前我国报纸主动公布的发行量数据总是缺乏可信性,各报社往往对发行量遮遮掩掩,虚虚实实。这种情况令广告商心有余悸,据国内某知名媒介购买公司透露,对于报社所提供的发行量数据,他们一般打8折,乃至5折甚至更低。

没有客观公正的发行数据的指导,没有权威透明的阅读率数据作参考,既不能使广告客户相信报纸的真实优势,也不利于报纸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市场要求报业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科学、公正的发行数据,以确立健康的报业成长环境和透明的广告投放环境。

国外发行量稽核制度的启示

正是由于认识到了报纸发行量在广告市场交易中的重要性,世界上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普遍建立了报刊发行量核查机构(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ABC)。实行发行量稽核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核实杂志和报纸发行量及其他营销数据,规范报刊业的广告经营活动,从而保护广告主、广告公司以及报刊社三方的经济利益。

最早的发行量稽核局1914年5月30日成立于美国,它是为广告主、广告公司和读者提供报纸发行量的非营利性报刊发行量认证机构。ABC的基本职能是:第一,公布由会员单位提供的标准化的发行量报表;第二,由核查员对所有相关的原始票据进行审核,以核实发行量报表中所显示的数据;第三,向全体会员公布经核查的报刊发行量数据,其原则是只报告事实,不附带任何观点。久而久之,ABC也就成了报刊发行量核查制度的代名词。20世纪20年代以后,英、法、德、澳等国纷纷效仿。1963年5月,国际发行量稽核局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IFABC)宣告成立。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报刊发行量认证机构。其可借鉴之处在于,由报业协会发起组建,实行董事会机制,更重要的是,董事会由广告主、广告公司、报刊媒体公司的代表共同构成,其实质是在广告主、广告公司和报刊社之间建立一个三方都认可并共同参与的发行量稽核机制,这就使得稽核行为能够维护三者的共同利益,保证稽核的真实、权威和科学。

我国报刊发行量稽核艰难起步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诚信经济,也是竞争经济。

2005年4月25日,一个独立于政府部门、出版商之外,监管、核实出版物发行量及相关数据的中介机构――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宣告正式成立。中国的报刊发行量稽核机构终于在千呼万唤之中亮相,标志着中国的发行量稽核制度蹒跚起步。

国新调查中心的核查工作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逻辑核查,主要是对出版单位所提供的发行数据进行数理逻辑性和真实合理性的审核;第二部分为实质核查,主要是派遣调查中心的核查员到出版单位以及涉及该出版单位出版发行业务的印刷厂商和发行商处提取与发行业务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文件。依照财务规律,通过对这些文件的财务审计,比对分析,计算出该出版单位的某种出版物的真实发行数量。

到2006年4月底,调查中心首批完成了《读者》、《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 《艺术与设计》、《今古传奇武侠版》、《世界周报》发行量的核查工作,为6家单位颁发了《发行量核查报告》。2006年7月31日,、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目前都市类报纸普遍存在虚报发行量的情况,决定委托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太原、西安、南京、杭州等11个城市出版发行的都市类报纸统一进行发行量认证,并予以公布。”

2007年4月27日,原计划在第三届中国媒体经营管理论坛上公布的11城市都市类报纸发行量核查结果未能如期。对此,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主任张友元的解释是:由于我国对报刊发行量的核查工作刚刚起步,且核查发行量所需凭证和环节较多,不少报社还不能适应核查工作的需要,提供的凭证不够充分,核定数据相当困难。列入本次核查的11城市都市类报纸还有6家有待进一步完成核查工作。已经完成核查的个别报社对有的数据确认还存在不同意见。有的报社认为竞争对手的数据存在虚假现象,为了妥善处理好各方面意见,决定暂不公布核查结果。报刊发行认证之起步艰难和任重道远,由此可见一斑。

健全科学的报刊发行量稽核机制

构建科学的报纸发行量稽核机制,不仅是维护读者和广告益的需要,也是构建报纸公信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公平规范有序的报业竞争环境的需要,更是中国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1.健全有关报刊发行量稽核的法律、法规,使稽核法制化、制度化。在发行量的稽核上,应该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既赋予稽核行为法律法规的依据,又保证稽核行为的科学、规范。

2.加强对虚报发行量行为的处罚,保证稽核行为的效力。当前虚报发行量之所以大行其道,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很多报社明目张胆地虚报、高报发行量,与管理处罚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3.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工作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模式,应该保证认证工作的权威性,保持认证机构的中立性,实现认证工作的专业化。

4.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用行政、法律、税收等手段加大对报纸发行量的监督力度,可与税务部门联合,从税收角度控制其虚报行为,因为营业额和发行量报多收多,报少收少。

5.实行退出机制。一要加强对报刊社的行业约束,二是要从管理上解决。具体手段上,行业管理部门可定期查清盯实各报刊的实际印刷量和发行量并定期通报公布,对虚报者予以批评教育或执行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