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17:43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例1

关键词:

动画;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策略;深远影响

无论是中国动画作品,还是西方动画作品艺术,都会在无形之中给人类文化水平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些都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产物,能够推动社会的动画艺术,为社会的文化发展创造财富。尽管中西方动画作品中艺术传播的形式各显神通,不尽相同,却是表达着同样的艺术内涵,同样是运用动画作品来表达艺术的文化气息,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社会环境的缩影,从而让儿童乃至大人认识到文化知识真正的力量,所谓的真善美的真实所在。

一、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

1)由于动画的深入人心,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属于自己心中的动画偶像剧,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简单的动画内容都能够脱口而出,比如说:《熊出没》这部动画的兴起,成为多少儿童心中的所爱,家喻户晓。在平常的生活中,孩子都会模仿其中的话语,进行通话的交流。千万不要觉得这些简单的话语通俗易懂,就不值得一提,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当你通过看动画而有了这些话语感觉的时候,说明你对语言的交流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就证明你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进步。动画的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不同的语言,了解许多简单的跨国文化知识、简单的短语,经过反反复复地观看,重复地听取,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久而久之,达到了文化宣传的效果,看的动画越多,对文化学习的开展越有利。

2)动画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解决这些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对于文化交流来说,观看动画让人们在身心愉悦、身临其境的同时轻松地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这个过程既简单又方便,还不需要刻意地去记忆,听多了画面中的描述,自然就刻在脑海中了,至少也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动画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比如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好像这些话语以前就见过、听过,仔细回想一下,应该是哪个动画里边主要人物的口头禅吧!而能被我们记起来的这些动画或者是其中的人物,估计都是受我们现在或者以前迷恋的动画所致,相信为了那份执着与热爱,形象生动画面很快就能被我们消化掉,不止如此,印象深刻的语言也很难让人忘怀。比如:《哆啦A梦》、《蜡笔小新》、《火影忍者》、《熊出没》等许多优秀的动画深入大部分人的脑海中。总归来说,动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朋友,画面中经常出现一些常用语言,久而久之自然就变成我们利用的资源了。

二、鉴于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研究一些转型策略

1、根据本国的国情、社会背景、生存环境、人们的心理特点等,大力地进行动画的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动画实际上就是以人民的真实生活为背景来进行描绘,这样容易引起人民的共鸣,给人民一种现实生活的重现,打出人民的愿望与心中的需求,在动画中淋漓尽致地变现出来,让人民感同身受。为此,我们在进行动画的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紧密地结合本国的国情、社会背景、生存环境、人们的心理特点、外国人的心理需求等,不断地为文化的互动增加一定的前提基础,从而更好地宣传文化,达到知识的共鸣。

2、需要达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来实现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为了更快速地实现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我们需要把握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不能把文化进行分割,或者是背离文化全球化的思路,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作为动画传播的思想指导,在不同国家之间寻找相同的文化内涵、思想追求、大社会的美好渴望、全球化的文化要求等,慢慢地缩短动画在各国文化交流之间的差距,最终求得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互利双赢,共享文化资源。

三、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

在中西方动画的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吸引了众多的动画学习和观看爱好者,不仅推动了其自身的发扬光大,同时让动画在本土乃至世界领域范围内得到了强烈的认可,间接地影响着更多的人来投入到动画这个文化的学习与宣传之中。但是切记:对于动画画面中积极地、有利于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值得我们宣扬,而那些不健康的、低俗的、不文明的、容易让儿童受伤害的、影响他们身心发展的和学习进步的行为应该坚决抵制,还要在大范围内进行宣传活动,告诫儿童哪些该吸收,哪些该果断地放弃。只有把动画精神的正能量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使其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国际新闻界》;2001年02期

跨文化传播例2

关键词:

动画;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策略;深远影响

无论是中国动画作品,还是西方动画作品艺术,都会在无形之中给人类文化水平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些都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产物,能够推动社会的动画艺术,为社会的文化发展创造财富。尽管中西方动画作品中艺术传播的形式各显神通,不尽相同,却是表达着同样的艺术内涵,同样是运用动画作品来表达艺术的文化气息,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社会环境的缩影,从而让儿童乃至大人认识到文化知识真正的力量,所谓的真善美的真实所在。

一、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

1)由于动画的深入人心,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属于自己心中的动画偶像剧,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简单的动画内容都能够脱口而出,比如说:《熊出没》这部动画的兴起,成为多少儿童心中的所爱,家喻户晓。在平常的生活中,孩子都会模仿其中的话语,进行通话的交流。千万不要觉得这些简单的话语通俗易懂,就不值得一提,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当你通过看动画而有了这些话语感觉的时候,说明你对语言的交流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就证明你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进步。动画的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不同的语言,了解许多简单的跨国文化知识、简单的短语,经过反反复复地观看,重复地听取,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久而久之,达到了文化宣传的效果,看的动画越多,对文化学习的开展越有利。

2)动画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解决这些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对于文化交流来说,观看动画让人们在身心愉悦、身临其境的同时轻松地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这个过程既简单又方便,还不需要刻意地去记忆,听多了画面中的描述,自然就刻在脑海中了,至少也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动画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比如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好像这些话语以前就见过、听过,仔细回想一下,应该是哪个动画里边主要人物的口头禅吧!而能被我们记起来的这些动画或者是其中的人物,估计都是受我们现在或者以前迷恋的动画所致,相信为了那份执着与热爱,形象生动画面很快就能被我们消化掉,不止如此,印象深刻的语言也很难让人忘怀。比如:《哆啦A梦》、《蜡笔小新》、《火影忍者》、《熊出没》等许多优秀的动画深入大部分人的脑海中。总归来说,动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朋友,画面中经常出现一些常用语言,久而久之自然就变成我们利用的资源了。

二、鉴于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研究一些转型策略

1、根据本国的国情、社会背景、生存环境、人们的心理特点等,大力地进行动画的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动画实际上就是以人民的真实生活为背景来进行描绘,这样容易引起人民的共鸣,给人民一种现实生活的重现,打出人民的愿望与心中的需求,在动画中淋漓尽致地变现出来,让人民感同身受。为此,我们在进行动画的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紧密地结合本国的国情、社会背景、生存环境、人们的心理特点、外国人的心理需求等,不断地为文化的互动增加一定的前提基础,从而更好地宣传文化,达到知识的共鸣。

2、需要达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来实现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为了更快速地实现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我们需要把握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不能把文化进行分割,或者是背离文化全球化的思路,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作为动画传播的思想指导,在不同国家之间寻找相同的文化内涵、思想追求、大社会的美好渴望、全球化的文化要求等,慢慢地缩短动画在各国文化交流之间的差距,最终求得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互利双赢,共享文化资源。

三、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

在中西方动画的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吸引了众多的动画学习和观看爱好者,不仅推动了其自身的发扬光大,同时让动画在本土乃至世界领域范围内得到了强烈的认可,间接地影响着更多的人来投入到动画这个文化的学习与宣传之中。但是切记:对于动画画面中积极地、有利于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值得我们宣扬,而那些不健康的、低俗的、不文明的、容易让儿童受伤害的、影响他们身心发展的和学习进步的行为应该坚决抵制,还要在大范围内进行宣传活动,告诫儿童哪些该吸收,哪些该果断地放弃。只有把动画精神的正能量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使其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国际新闻界》;2001年02期

跨文化传播例3

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是由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新闻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为人们呈现最直观的新闻消息。而跨文化新闻传播则将国家间的消息公开传递,方便过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这种现代化的跨文化新闻传播并不是现代特有的,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性,这是现代人对于现代化的跨文化传播产生的错觉印象。新闻传播是将各个国家的新闻加以传播,而因国家的不同,经济、政治、军事的制度的不同,新闻所具有一定的文化限制,一定历史基础。因此,跨文化新闻传播从历史上看,跨文化新闻传播是由历史向世界历史过渡的。跨文化、跨地域的新闻通过公开传播,使各个国家更好的学习交流、相互了解,推动世界的进步。因此,跨文化的发展历程是由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

跨文化新闻传播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民族志、民族中心主义以及公平。每一个国家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及角度去看问题、看世界,这里的民族志是指通过观察分析去研究跨文化新闻传播。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观察、参与、反思去研究问题,因此在跨文化新闻传播中,它比其他方法更显中立性,不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因此更为专业。而任何国家在进行跨文化新闻传播的时候都会根据一定的经济、政治、军事、民族的立场去进行跨文化新闻传播,因为这种文化、地域的不同都会出现民族中心主义。而公平才是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核心,公平才可以均衡的将跨文化新闻进行传播。因此,跨文化新闻的研究方法应当从民族志、民族中心主义以及公平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跨文化新闻传播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整体的发展趋向一体化。跨文化新闻传播融合了各国的新闻,而不同的国家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国家间的语言也就不同。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新闻传播需要语言符号作为交流媒介。然而,各国间语言符号的翻译应当建立充分理解国家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文化融合。跨文化新闻传播的现状所面临的恰好是文化融合困境,目前缺少对于语言翻译及具备新闻学能力相结合的专业性人才。这制约极大的制约着跨文化新闻的传播,影响世界的发展。因此,跨文化新闻传播在全球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现状

中国跨文化新闻传播面临着传播能力弱、文化融合困境、文化传播困境,大致呈现出一个困境循环。

传播能力弱这一困境,源于我国新闻传播的地位优势不强。新闻传播的力量与能力都不够强大,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在国际上仍处于边缘地位。从自身原因看,我国的新闻传播缺乏的自己的主见,很少发表自己的言论,新闻传播实力和力量都不够强大。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新闻传播背景下,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影响较深,而中国却常常受制于其他价值观念,没有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因此,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的现状面临着传播能力困境。

阻碍文化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传播能力困境和文化融合困境。跨文化新闻传播主要是展示本国的文化,向世界宣传本国文化,从而实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战略,更加注重经济和政治,而忽略文化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当全方面重视文化,真正解决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困境。

四、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发展策略

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发展策略基本包括:明确认识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认同感、加强特色文化建设、重视“理解、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

4.1明确认识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各具特点,文化界限十分清晰。跨文化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基础是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明确认识文化差异。各国间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中国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地域、环境、人文、经济、政治、军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明确认识文化存在差异,才能更充分理解文化,有利于跨文化新闻在国际上的传播,也更容易使中国的文化被其他各国所认可。

4.2促进文化认同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以及对本国文化深深的认同感。新时期下的跨文化新闻传播就要求以大众感兴趣的新闻为主,促进文化认同感。跨文化新闻传播以宣传文化和传递信息为主,在进行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同时,对跨文化新闻传播的理念及传播放方式进行转变。我国在发展经济、建设政治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文化的发展,增强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在国际上午地位,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因此,促进文化认同感,才能更好的将中国文化展现到国际上。

4.3加强特色文化建设

跨文化传播例4

关键词:

中国文化;跨地域传播

在世界跨文化语境之下,中国在世界经济和文化中的格局已经发生改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国几百年来的文化内容反映了中国的沧桑巨变,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东西方文化及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对外传播需要更为多元化,才能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建构起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以实现有规模、有内涵、有秩序、有审美、有情怀、有志趣的文化强国目标。

一、中国文化跨语境传播的现状及局限性

中国文化的跨语境传播是有计划、有意识的,它主要通过多语种的文化对外传播活动、文化艺术团体的互访交流等形式,建构出较为真实的中国文化形象,诸如《中国文学》、《人民画报》、《北京周报》等,它们对外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使异域读者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跨文化语境的传播形式也日渐丰富,除了大量对外译介文学之外,还通过各种途径弘扬中国文化,例如承办奧运、世博会、创办孔子学院等,继《中国国家形象》之后又推出了另一部中国文化宣传片《文化中国》,并在纽约时报广场最大的屏幕“美国之鹰”上滚动播出。然而,中国的跨文化语境传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差别迥异的外国受众,中国跨文化传播也遭遇过滑铁卢,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1.文化传播的理念与国际化的差距较大

中国在既往的文化传播概念中,思想意识还停留在四大发明、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上,并没有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展示于世,这种不能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播观念缺乏创新意识,使外国受众对于中国的印象还定格在贫穷、动荡、思想保守老套的时代,不利于外国受众对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认知和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播亦可以用现代化的语言去呈现,当代新儒家、著名学者霍韬晦教授提出性情文化一词,来表达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即仁。文化理念的传播若缺乏创新,则难以契合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需要。

2.跨文化传播中政治性和文化性处理不当出现的问题

在既有的中国跨文化传播中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代表了官方政治语言和立场,对文化的艺术性处理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3.跨文化传播体系还不够健全

在中国跨文化传播中,书刊出口和传播的相关机构不够健全,对于西方出版商业规则也不够熟悉和了解,在中国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到西方出版业界编辑的想法,也没有全面把握外国读者对中国译介的文学作品的反应和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跨语境传播,除此之外,所畅销的书籍几乎都是言情小说、鸡汤类,具有文化深度的作品不多。如何让一些思想类的书籍贴近当代读者的市场,应该是当今学者努力的方向。4.文化翻译力量不够强劲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对外翻译队伍是一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力量。由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专业程度要求很高,因而对于翻译人员的要求也较高,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对外翻译人才,一些翻译人才的外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跨文化传播的拓展,降低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质量。

二、跨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塑造

1.增强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减少文化折扣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传播需要成功的译者,而一个成功的译者不仅需要熟知中西两种语言,他还要熟悉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跨文化传播的译者要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规避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尽量避免由于中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政治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文化价值折扣,同时还要注重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差异性,要选取与外国受众心理和理解能力相适应的传播方式,熟练地运用翻译技巧和方法,使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最大化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价值。例如,中国著名作家白先勇在熟悉中西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将中国戏曲文学经典《牡丹亭》改编为现代的、跨年代的昆曲《牡丹亭》,大大减少了文化折扣,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文化魅力和价值,使外国受众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的戏曲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予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以极高的赞誉,并给予昆曲美学最高礼敬。

2.推进中国本土文化的自我传播与他者文化传播的相融

在中国文化跨语境传播领域,本土文化的自我传播与他者传播缺乏沟通,甚至存在对峙状态,中国本土文化的自我传播局限于社会主流话语系统中,鉴于此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行完整建构,要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形成一种文化传播的完整生态链,用平等的态度、开放的心理,实现中国本土文化传播与他者文化传播良好的互融,并在互融的前提下实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塑。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还必须面对文化认同与文化改写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并观照自身对本土文化进行适度的文化改写,理性地对自己的文化语境进行改造,如霍韬晦教授所提出的性情文化概念,实则无别于王阳明所提倡的良知、孟子的性善,以及孔子所说的仁,万法不离其宗,这些名称在本质上都展现了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核心内涵,只是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诠释,无阻于文化的代代相传。霍先生的性情教育成功地在中国内地、香港甚至海外华人世界,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办了几所以性情教育为办学理念的国际学校,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海外人士的支持,这就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良好示范。

3.促进大众媒介与小众话语的渗透与融合

在中国文化跨语境传播领域,目前主要依靠的还是社会主流话语体系,缺少外国民间的渗透和影响,这种主流话语体系过于单调,难免会使中国对外文化传播陷入边缘化状态,因此我们要注重大众媒介与小众话语的渗透与融合,要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方式多元化。在文学方面,可以多关注小众文学,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电子书刊、影视等传播途径,促进中国文学和影视的联姻,其探索和尝试者有美国的葛浩文、中国的张艺谋等人,他们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莫言、刘恒、苏童、余华等的文学作品传播。在电影方面,跨文化传播领域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策略,以实现其传播功效:

(1)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契合

中国电影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契合,过于狭隘的民族视野会妨碍中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因而要找寻到中国电影中国际化的文化契合点,要把握本土性,挖掘可以为国外所理解的文化资本,包括肤色、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民俗仪式、价值观等,要表达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如文化反思及人文关怀、对人性张扬的赞美、亲情等。在电影文化传播的策略运用中,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的《无极》,周星驰的《功夫》等,都运用了这种双重编码的文化传播策略,以中西合璧式的影像征服了世界。这些影片自觉运用了文化跨语境传播的策略,如李安运用大量的电脑数码技术,表达出摩擦与再融合的文化主题,寻找到了文化和市场的契合点;张艺谋找寻到中国特色的武侠片是跨文化传播的契合点,融入独具中国特色的武侠文化内核,并掺入国际化的天下、和平的思想元素,颇受国外受众的欢迎;周星驰的《功夫》加入了日本漫画风格的流行元素,具有卡通文化的传播效果,这是在东方文化电影中巧妙地编入国际性符码,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跨语境传播。

(2)和而不同的文化诉求

中国文化在电影界的传播需要有宽广的文化视野以及超人的文化智慧,要采用和而不同的文化传播策略,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同时,在与好莱坞的交流互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和普及。中国文化可以运用这种强有力的跨文化媒介,以本国文化为依托,吸纳更为宽泛的社会文明成果,从而在和而不同的文化诉求下推进中国文化的跨语境交流与互动。

三、结语

总之,中国文化的跨语境交流与传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突破自身文化传播的局限性,拓宽文化传播的视野,推行和而不同的对外传播诉求,加大文化在他者语境下的传播力度,提升中国文化以及其核心价值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杨.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王催春.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内在语征与本体特质[J].东南传播.

[3]徐蓉.核心价值与国家形象建设[M].复旦大学出版社.

[4]王志伟.美国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外语界.

[5]罗维.论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李翔宇.公共外交的跨文化传播方法[J].传播与版权.

跨文化传播例5

太极拳,这一发源于中国的古老的民间武术,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健康的养生理念和神奇的防身健体效果,在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时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深受世界民众的喜爱,更是成为中国与世界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目前,太极拳已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3亿,如此规模的传播态势和传播受众,太极拳的魅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太极拳已然成为中华文化海外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和使者。本文拟从近年来兴起的文化进化理论———模因论出发,解析影响太极拳传播和演变的主要因素,进而讨论跨文化传播中太极拳模因宿主的变迁与协同,太极拳模因的适应与接受,太极拳模因的调试与变异,希望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路径的探索有所裨益。

一、模因论

模因论是近些年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文化进化理论,它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被定义为“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的信息单位”。[1]Dawkins举例说,模因可以是一些音乐曲调、想法思潮、流行用语、时尚服饰、陶瓷制作或搭屋建房等。[2]Dawkins用生物学的演化规则来类比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过程,他认为模因的演化包括选择、复制和变异这三个基本过程;模因和基因一样都是复制因子,都可以自我复制,其区别在于前者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后者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过基因靠遗传传递,模因靠模仿传播。另外,虽然模因和基因都具备长寿性、多产性等特点,但是二者在复制的忠实性上则有差异,[3]这是模因和基因最显著的区别。基因以遗传为主,它的复制过程像是拍照,[4]其变异是有限的,因此其传递明显表现出复制的忠实性;相反,模因复制是信息表征内容的一个组合过程,类似于构建拼图游戏。[5]再者,模因通过模仿来传播,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往往也会因宿主的主观意图或生存环境而出现变异;或者说,模因借助宿主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为模因添加了某些改良或创造因素,形成了模因的变异。[6]所以,除了模因复制本身的特性所致,宿主这一媒介的存在是模因变异的另一个促成因素。

二、模因与太极拳的传播

(一)太极拳模因宿主———太极拳传播的主体

宿主,又称寄主,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模因能够像基因那样得到继承和传播,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由于散播模因的人继续携带模因,这种传染就被理解为复制,即在另一个人的记忆中产生模因的复制条件,使这个人成为模因宿主。[7]太极拳模因宿主即为太极拳的传播者,是太极拳传播的主体和媒介,他们不但负责直接传播太极拳,而且宿主的主观能动性和太极拳的变迁会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陈氏太极拳发展至十四世陈长兴这一时期,在传播人群和地域上先后实现了突破,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陈长兴在河北永年的陈德瑚家设武学时曾一改不传外人的规矩,教对太极拳有执着追求的弟子杨露禅,杨露禅学成之后回到家乡河北永年县,后入京城授拳,成为把陈氏太极拳传入北京城的第一人。杨露禅又在陈长兴太极拳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删去了陈式太极拳中的一些激烈动作,经杨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得以定型,成为今天的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后又派生出吴氏太极拳。无独有偶,在太极拳发展史上有过杰出贡献的还有陈氏十五世陈清平。他因深知赵堡太极拳限于一隅的状况严重地束缚了赵堡太极拳的发展与创新,于是打破门规广授门徒,其中包括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陈辛庄村人李景延、南张羌村人李作智和河北永年人武禹襄等,他们四人后来创编了和式太极拳、忽雷架、腾挪架和武式太极拳。陈清平也由此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培育出四位太极拳流派创始人的第一人。陈长兴是把陈氏太极拳向外传播的第一人,他打破了陈氏太极拳以往纯粹的家族式传承,使得太极拳的传播不再局限于温县及周边一带,得以开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传,也促成了太极拳的传播地域从陈家沟到城市的变迁。陈长兴和陈清平敢于主动打破“陈家沟不传外姓”“赵堡拳不出镇”的门规,他们在传承祖传拳术的同时大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成太极拳传播范围的突破和后世太极拳流派的诞生。作为有代表意义的太极拳模因宿主,他们自身具有的胸怀和胆识等主观因素曾为太极拳模因的传播起到过决定性的作用。太极拳的传播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作为传播主体的模因宿主不但可以决定模因传播的对象,甚至还可以将个人的主观意愿附加于模因之中,因此太极拳模因复制的忠实性是有限的,这也是促成太极拳演变发生的原因之一。简而言之,模因宿主在太极拳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另外,由于太极拳模因是融合了多重模因的模因综合体,对于个体模因宿主来说,完整系统地复制太极拳模因并非易事,他们在内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倚重而非全盘吸纳,这就使得太极拳模因的传播很难完好地保证其系统性。再者,作为传递太极拳模因的宿主一方,其具备的技能水平和基本素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太极拳的传递。因此,太极拳模因的综合性和模因宿主的局限性决定了太极拳的传播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过程。

(二)太极拳模因的适应和变异———太极拳演变的根源

模因能否适应所处的环境是模因能否成功复制和传播的直接决定因素。自陈氏九世陈王廷创拳开始,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历经300多年传承至今,正是太极拳模因具有的良好适应性使然。纵观整个过程,与太极拳模因的适应性相伴而生的是太极拳模因的变异性,体现在太极拳的技术形态、传播方式和性质功能等方面。太极拳自诞生至今,由发祥地到繁华都市,从国内到海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形成了百家争鸣、争奇斗艳的发展局面。从陈王廷创编的最初七套拳路到后来陆续出现了陈氏太极拳新架,赵堡架、杨氏、武氏、吴氏和孙氏等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太极拳模因在技术形态层面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即使是陈氏太极拳,由于先后历经大量的创新和改编,不同的门派在架式风格和特点上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太极拳模因,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在技术形态上不断发生着变异。与此同时,太极拳模因的传播方式也已经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最初单一的面对面师徒传授到如今的书刊、音像、表演、互联网等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这些新兴的传播方式因其方便、快捷等优势成为太极拳为受众所了解的可选渠道。尽管面对面的传授和学习依然是习练太极拳的主要途径,但是其他方式也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选择。太极拳传播方式的立体化和多元化是太极拳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不断顺应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盛行于民间的拳术,太极拳在创立初期仍属于技击防卫之术,是适应防卫之需而产生的,此时的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拳种并无明显区别。早期的太极拳经典著作都着重讨论的是技击要领,而没有系统涉及其健身养生之功能,只有《十三势歌》中略有提及,此外再无其他。[8]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太极拳因结合太极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而创立,自然具有保健养生的属性和功能,但是,在太极拳发展的初期,技击防卫功能仍然是其本质属性所规定的主导功能。[9]伴随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太极拳的技击需求逐渐减少,而健身养生需求迅速增多,这才促使太极拳向保健养生功能转向和转化。杨露禅在北京传习拳艺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逐渐改变了拳套动作,遂成杨氏太极拳。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太极拳已经从价值单一的拳术演化和分化成价值不同的几类武术,包括攻防技击类、艺术展现类和健身养生类。[10]纵然专家学者对太极拳的分化褒贬不一,但这一现象和事实恰恰体现了太极拳发展至今依然保持着广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各类人群的需求。太极拳模因的适应性和变异性也正是太极拳演变的根源之所在。

三、模因与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

(一)跨文化传播中太极拳模因宿主的变迁与协同

近二三十年间,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主体经历了以官方传播为主—民间传播为主—官方与民间传播并存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太极拳的对外交流活动大多都由官方促成和组织,虽然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归根结底是由作为个体的太极拳模因宿主来进行,但是官方的主导作用是这一阶段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鲜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和群众性民间活动逐渐增多,跨文化传播中太极拳的传播主体呈现出浓重的民间色彩,随之而来的还有太极拳传播途径的商业化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中国梦”的提出,太极拳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符号备受瞩目,在很多重大场合成为频频出现的元素,成为承载中国文化的使者。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成为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双重力量。同为太极拳模因宿主,官方传播者和民间传播者各自发挥其优势,共同助力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这不但使太极拳在跨文化传播中受众范围得以扩大,而且使太极拳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得以增强。与此同时,太极拳广泛的跨文化传播也引发了与传播者息息相关的诸多问题,比如传播者水平肤浅、多而不和,传播内容的形式化和表象化,传播效果广而不深,流于技术表象,等等。[11]一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与身为传播主体的太极拳模因宿主有关;另一方面,这也是太极拳模因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所造就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暂且不讨论民间传播主体的太极拳模因宿主受商业利益驱动而急功近利这一因素,单单就模因宿主个体而言,其个人的素养和力量很难完整地掌握太极拳模因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和信息,自然也很难完备地传授、传递和传播太极拳模因。另外,纵然太极拳模因宿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如何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合适地表达和传播也非简单之事,这显然不是依靠几个人、几个群体、几个组织的力量可以达成的。太极拳模因的固有特性决定了要想把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做好,需要把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就传播者来说,同为太极拳模因宿主的官方传播主体和民间传播主体不妨尝试构建协同传播机制,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探索有效的、通畅的表达方式,协调太极拳模因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利用广为受众接受的多元化传播渠道和途径,打造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局面。力求在跨文化传播中还原太极拳应有的本真面貌,方可为太极拳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浪潮中赢得属于它的位置。

(二)跨文化传播中太极拳模因的适应与接受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是跨文化传播中无法忽略、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承载着鲜明而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的符号,太极拳在海外仍能拥有人数不菲的受众,得到世界民众的普遍认可,成为习练人数极多的一种世界性的运动形式,这便是太极拳模因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体现。模因因其适应性而得以生存、复制和传播。太极拳模因同样也不例外,当它从一种生存环境转换到另一种生存环境时,模因自私的特性不得不促使它努力地适应新环境以求生存,进而被新环境中的新宿主所接受。太极拳模因自觉地适应所处的环境是太极拳随地域变迁依然蓬勃发展的强大内因。现阶段,太极拳在海外因其养生健身功能广受欢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宿主,在很多国家成为公认的强身健体运动项目。随着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逐步扩大,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在西方国家被深入挖掘和佐证,有关太极拳健身养生的实证研究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和进行。比如,美国对太极拳的研究,用高度量化的实验数据来研究太极拳的哪些动作可以锻炼身体的哪个部位和哪种机能,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编排太极拳套路。[12]诸如此类的太极拳在异国他乡的异化之举貌似偏离了正统,与正统太极拳原本的风貌正渐行渐远,类似的情况也因此饱受争议。其实,从模因的适应性这一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太极拳模因置身于西方文化中表现出的自觉适应性作用的产物,是太极拳模因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必需和必然。太极拳以其强身健体功能吸引了海外受众,也表明了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身处不同文化的人们仍会有相似或相同的需求,这正是跨文化传播得以进行的基础和突破口。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又因过分强调和凸显其健身养生的价值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西方国家受众对太极拳的认知难免偏颇,太极拳的习练人群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这也表明目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还有很多有待思考和实践的事情,如何发掘太极拳本身的多元价值和功能,在西方文化环境中吸引不同年龄层面的人群关注、走近和接受太极拳。因此,不妨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有针对性地呈现太极拳的不同侧面,提供相应的传播内容,让更多的受众群体有机会选择、接触和认知太极拳,才有可能使他们变成太极拳模因的新宿主,进而扩大太极拳的传播主体。这不但可以丰富和改善可能的太极拳模因新宿主对太极拳的认识,在跨文化传播中促成太极拳的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太极拳模因的适应性,使太极拳模因能够在另一文化环境中普遍扎根和传播,真正成为让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共享的智慧结晶。

(三)跨文化传播中太极拳模因的调试与变异

根据Heylighen的观点,模因的传播需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这四个阶段。在同化阶段,模因需要被新宿主接触、感染、理解和接受。[13]太极拳模因的适应性使太极拳在异域文化中能够赢得新宿主的关注和接触,这是太极拳模因得以迅速传播的直接原因。同时,为了方便让新宿主理解和接受,太极拳模因必然出现相应的调试和变异。太极拳的特性决定了它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掌握的,即便对中国受众而言,单单就其套路动作,暂且不论复杂的太极拳模因包含的众多要素和丰富内涵,不经过系统化的长期训练很难入门,更遑论学成了。在这一既定客观事实面前,倘若不考虑太极拳模因新宿主,即异域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心理,一味只顾及和强调所谓的正宗和原汁原味,这便不是尊重文化传播规律的做法,传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在美国传播,其不同风格和长的套路反而不利于其传播,太极拳的标准化和简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14]太极拳模因在中国传承和传播的几百年间,因地域和宿主变迁被创新和改编的情况数不胜数,那么,在异域文化中传播也无法例外,跨文化传播中太极拳模因的调试和变异无非是太极拳的发展在异域文化中的延续和延伸。允许和鼓励太极拳在跨文化传播中考虑新宿主的接受需要和接受能力是必要的,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现象。但是,目前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也出现了走向另一极端的不良倾向,出现了门派五花八门,传播内容多种多样的局面,这显然是为迎合新宿主的需要进行无限度的改造形成的结果。跨文化传播中的太极拳应该在遵守和保留太极拳本质和内核的前提下进行调试和创新,赋予它符合时代需求和受众需求的功能和价值,这需要在一个基本规范的指导下进行。要力求避免太极拳模因新宿主无从应对的不良局面,逐步改善传播效果与传播初衷相差甚远的不良状况。因此,如何合理建构相应的基本规范也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亟待探究的问题之一。

跨文化传播例6

一、企业管理与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的存在必然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进行跨文化企业管理,即Inter-CulturalenterprisesManagement。它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文化出现矛盾和冲突时,管理者采取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矛盾和冲突,高效地实现企业的文化目标,它还包括跨文化员工招聘与培训、员工激励、跨文化沟通及跨文化领导等。中西企业文化虽然客观上存在各方面的差异,但是文化本质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文化本源的一些方面像人性、道德等,中西方文化往往有着某种相似性。企业经营方面的文化差异也不会太大,因为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趋势,其文化价值观的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国际经济背景,所以,中西企业文化间的差异会相对少一些。具体的跨文化传播差异会表现出以下情形: 1.倡导价值观念的差异 环境差异使跨文化企业员工具有多样化的价值观和复杂化的信念结构,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企业员工各自的行为模式,如欧洲人推行理性管理,倡导人文主义;美国人富于冒险精神,崇尚个人主义;日本人提倡持久学习,宣扬团队精神。员工异质的价值观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不利于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 2.民族的差异 民族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在跨文化企业中,宗教禁忌是影响公司管理最常见的因素,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会导致企业员工行为与习惯的冲突。 3.经营环境的复杂 相比国内企业,跨文化企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员工在企业目标期望、经营理念认同、个人价值实现、管理协调原则、管理者领导风格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企业决策更加困难。 4.多元文化融合性强 如果跨文化企业管理措施得当,企业员工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渐适应和认同异质文化,在经历文化接触、文化沟通、文化认同后,形成全新的多元企业文化环境。 二、企业管理中跨文化传播的冲突现象 所谓跨文化传播冲突是指不同的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而产生的相互抵触、排斥甚至对立的现象。在跨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中,员工因为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差异,会发生冲突和碰撞。具体表现有: 1.跨文化传播中的民族文化冲突 在跨文化企业中,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会导致员工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的误解与冲突。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不同文化的员工对个人目标、经营理念的观念不同。国内员工重视精神激励、集体利益、家庭责任,掩饰个人愿望;而西方员工则体现为实用主义,强调物质利益,重视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差异也是民族文化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强调理性和亲身体验,注重工作目标的实现,敢于公开表达不同意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直觉和感性回忆,主张“和为贵”,突出中庸之道。 2.跨文化传播中的地域文化冲突 所谓地域文化冲突是指企业员工的地域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我国的南北方、东西部,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存在明显的文化自豪感和对其它地域文化的偏见,排斥外来文化。因此企业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进行跨地域经营时,会产生地域文化冲突。 3.跨文化传播中的行为模式冲突 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跨文化企业存在员工行为模式冲突,具体体现在管理方式、人才选拔、竞争机制和风险意识等方面。西方社会以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为基本规则,强调自由竞争,主张“能者上、平者调、庸者下”,敢于冒险。在企业决策领域,强调管理者个人作用,中国社会受传统的儒家中庸思想影响,将企业管理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集体主义,在人才选拔上倾向领导任命,论资排辈。在决策领域,主张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决策。 三、跨文化传播的冲突现象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 1.威胁员工人际关系 跨文化企业是由两国或多国企业合办的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家的企业,其中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因素全方位、全过程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人际关系。当管理者以投资国文化为准绳对东道国员工进行要求时,文化冲突就会产生,导致员工人际关系恶化,危及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同文化的管理者和员工会出现沟通不畅和理解偏差,产生误解。比如,在合资企业中,中方员工对外方员工表示友好、礼貌的方式可能是对其工作、生活的关心,这种关心会被外方员工误解为探听个人隐私,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2.降低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跨文化企业员工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行为方式差异将会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带来影响。在内部管理中,思维方式、制度观念的差异导致员工关系紧张,增加协调难度,企业经营效率下降;在外部竞争中,投资人如果以母国文化尺度来衡量东道国文化,对东道国文化不认同,不尊重东道国员工人格,就会影响公司的团队协作,甚至失去市场竞争力。 3.阻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为实现长远战略目标,企业必须具备相当的市场规模、紧密的组织结构、雄厚的人才储备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文化之间的差异常会产生误会和不必要的摩擦,影响工作效率,增大内耗,难以形成统一的整体,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企业跨文化的融合 所谓跨文化融合,是指企业里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在吸收各国文化精华基础上,创建一种融合多种文化特点和多方利益的新型文化。文化融合不是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相互认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吸纳后整合出的一种新文化。文化融合能有效减少企业人际关系冲突,改变员工价值观,增进企业凝聚力,提升跨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p#分页标题#e# 1.树立跨文化传播管理观念 在企业跨文化传播中,所遇的困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跨文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做好心理准备,当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到具有不同文化的东道国工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不一定互相排斥,有时可能互为补充,这时“跨文化”就成为优势。一种文化的存在可以充分地弥补另外一种文化的许多不足及其单一性。所以跨文化企业的管理者要以战略家的视野把文化差异视为机遇和优势而非威胁和劣势,承认并理解差异的存在,尊重不同文化,重视对跨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2.加强企业跨文化培训 正确认识跨文化培训的重要性,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进行跨文化培训是解决多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企业管理行之有效的办法。它主要通过对全体员工,尤其是母公司员工进行文化差异整体培训,以加强员工对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和培养跨文化环境下企业之间、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这样就可以减少跨文化企业管理过程中潜在的矛盾或已经出现的问题,维系跨文化企业内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当地员工认同跨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因此跨文化企业务必要重视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 3.人力资源配置国际化 在企业的跨文化传播中,管理者要打破投资国母公司与东道国子公司的界限,培养一批具有文化融合能力的人力资源队伍。首先,加强外派人员的文化融合能力。跨文化企业要以对异国文化的熟悉程度和适应能力为基准进行外派人员的招聘和培训,使企业外派人员了解和适应东道国文化,熟悉东道国语言,掌握当地风俗;其次,开展跨文化管理培训。跨文化管理培训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它通过对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语言沟通及冲突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员工间的误会和潜在的冲突危机,营造出互信互助、精诚合作的友好氛围。因此企业要创造机会让员工体验不同文化,使员工改变态度和偏见,掌握沟通技巧。 4.加强企业跨文化管理 公司管理层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文化冲突现状,分析原因,并运用文化融合的领导方式,对员工实行文化融合管理,加强文化整合。通过与东道国员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尊重员工的风俗习惯、解决实际困难,使东道国员工有归属感,增强其企业主人翁意识。 总之,尊重对方文化是在跨文化传播当中企业员工进行心理沟通的前提条件。只有真正理解异质文化,才能对员工的民族性、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有深入了解,才能兼顾不同的文化。目前,企业的跨文化传播已经从低层次的物质整合上升到高层次的文化融合。崛起于中国的联想集团就是中外跨文化企业经营与传播的成功典范。联想集团通过文化专家团对IBM和PC客观存在的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结合自身企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整合之后的管理模式既不是中国式的企业管理模式,也不是美国式的企业管理模式,而是一种中西合璧的混合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文化。 结语 跨文化传播与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很好的说明了这种经营模式的正确性与时代必要性。我们的国有企业也有实力同西方的跨国公司一起竞争,企业跨文化传播与经营的成功实现,是我们进行企业改革、实现企业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跨文化传播最佳契合点,增强企业跨文化经营的成功可能性。

跨文化传播例7

对于不少美剧迷来说,每个星期二是最值得期待的日子,因为在这天,众多美剧的下一集将会在美国开始播出。在2006年Goode的年度十大搜索词汇上,《越狱》排在第四位,同样颇具人气的《迷失》也跻身前八。2007年2月份,《越狱》第三季即将回归的消息在“越狱迷”中广泛传播,短短几天内,百度“越狱吧”一条相关内容的帖子点击率就超过了一万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最早成立的“F6美剧讨论论坛”注册会员就有八万多人,之后成立的稍微有名气的“伊甸园”等论坛,注册会员都数以万计,其中号称“美剧天堂”的“馨灵风软”论坛截止到2009年6月13日,其注册会员高达41万多人,关于美剧的帖子多达400多万,无论会员数和帖子数都远远超过了同类的主要以国产影视作品为主还算有名气的“中国影视论坛”,美剧现在在中国的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种文化不断相互融合的传播史。跨文化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跨文化的传播方式打通不同文化社会之间的分割,形成了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互动,增进不同文化直接的理解和融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创造共享的人类文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剧的出口,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而电视剧的跨国传播,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相融相斥的过程,同时这种方式更加的隐蔽更加的不易察觉。

美剧的走红不仅是一种收视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下的必然产物。笔者认为,美剧在中国的流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原因。

首先从主观上来讲,与韩剧日剧相比,美剧对中国文化的渗透是大不相同的,因为中日韩同属一个文化圈,有着共同的价值认知基础。而美剧通常宣扬自由和民主、个人主义等价值,与中国文化差异太大,使受众产生一种猎奇心理。当中西文化产生撞击时,强势的西方文化必然改变一些思想比较容易受影响的受众的价值观。美剧的文化传播从美剧的一些特点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1、真正做到了内容为王。“新、奇、特”是美剧选题的最大特点,题材的选择都源于生活而又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论肥皂剧、情景喜剧、科幻剧、冒险剧等不同的题材都能打动不同指向的观众。另外在剧情的编排上,剧情有张力,情节设计跌宕起伏,节奏较快,悬念设置使得观众永远没有办法猜中后续情节的发展。比如《越狱》,短短45分钟的一集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处处设下的伏笔最终导致峰回路转的意外结局,无尽的悬念和快节奏的变化令人欲罢不能。

2、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美剧的生产已经成为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化的生产制度,从最初的创意提供、编剧、拍摄到后期制作等等都是团队分工合作、流水线型生产完成。美剧的市场化程度高。其生死完全由观众的兴趣也就是收视率决定。这样的生产机制下产生的生存压力必然会激励美剧去不断地创新,以观众的兴趣为导向。另外美剧生产过程中的电视台、制作公司、经纪人公司都有着密切的良好合作关系。

3、智慧型的编剧团和巧妙的播出时间安排。美剧的编剧团是美剧一个最大的亮点,在整个美剧的制作过程中,编剧占据主导地位。正是由于编剧团的集体智慧才造就了内容。美国对电视剧的智力投资的重视不低于经济投资。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是以特殊职业为背景的电视剧。比如刻画特工、医生或律师等特殊职业的电视剧,因为专业才会产生距离。所以也要求编剧必须充分了解一个行业的知识,才能吸引人而又不会被内行人贻笑大方。这些并非一般的作家凭空想就可以达到的。美剧剧情的编排处处都体现了编剧们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高超的智慧。《越狱》是运用智慧和悬念的典范,迈克的整个经典的越狱计划的设计便是编剧的集体智慧,其中对于美国监狱和政府的描绘以及一些文字之谜和军事、科技、医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显示了编剧的专业和智慧。在播出时间的安排上,美剧按照以季的方式播出,一个星期播放一集,这样给观众留下充足的时间思考和讨论,边拍边播也给编剧们留下充足的时间去了解观众的反应,及时根据观众的兴趣走向来修改剧情,引导剧情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从客观上来讲,电视剧的生存依赖于传播渠道和目标观众,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在这两个方面都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

1、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美剧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渠道。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使美剧的大范围传播变成了现实,并且十分的便利。对于绝大部分的美剧迷来讲,主要是从美剧论坛或者是迅雷上下载或者是在线观看所有的美剧的,也有一小部分通过购买DVD观看。网络服务的不断完善,字幕组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美剧在国内的传播。另外点对点的传播技术也使得美剧的受众群不断的扩大,QQ、MSN等即时通讯技术,P2P的点对点传播更方便朋友之间分享美剧资源,拓宽了美剧传播方式和便利性,论坛和贴吧又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后交流的平台,论坛和贴吧的发展又会聚集更多的人气,吸引更多的观众,这些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加剧了美剧在国内的跨文化传播。

2、高学历的观众和英语的大面积普及为美剧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伊甸园论坛”曾经就经常观看美剧的观众的年龄和学历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75%的观众年龄在18岁一40岁之间,85%的网友学历在专科以上(详情见图1),这就说明,观看美剧的观众大部分是拥有高学历的中青年,以各高校的学生观众为主。因为拥有高学历的观众,首先大部分英语水平比较高,对于他们来说,看美剧的语言障碍相对较小,也有不少的高校学生跟笔者一样,看美剧的一个很大的初衷是感受纯正的英语语言环境,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其次高学历的观众大部分比较偏重于精神享受,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更旺盛,要求也更高,思想更开放和包容,容易接受一些新的或者来自异域的文化。这样代表强势美国文化的美剧通过网络传播到中国,自然而然就受到这批人的率先欢迎。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大面积普及和发展,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意识也不断得到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语言的障碍,客观上推动了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发展。

对国产影视作品的反思

跨文化传播例8

一、 跨族群传播中的旗袍

1.传播背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同族群间文化差异,而中华民族的历史正是在族群间不断迁徙、互动和融合中发展形成的,其实质上就是一部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历史。

清军入关前,满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生活方式也经历了由游牧转向定居。在这一生产生活演变过程中,满族服饰也逐渐成形。女子典型的服饰就是旗袍。清朝建立后,在国家机构设置上“清承明制”,在统治机制上标榜“不分满汉,一体眷遇”,建立起满汉地主联合的政治统治。但在社会生活上,清政府颁布了“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等一系列的政策,其中“男从女不从”即指汉族男子剃头从满俗,而女子还是缠足穿汉裙,不用穿旗袍。因此,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汉族妇女还是沿袭以江南水乡地区典型汉族妇女服饰为主,裹小脚。

2.旗袍在跨族群传播中分析

清政府对于汉族女性生活服饰方面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并不代表清朝统治阶层不重视汉族人的生活文化空间。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高宗弘历即钦命沿边各督抚,把大清王朝所管辖域内的各少数民族及外国民族的衣冠服饰,绘成图像送交给军机处,后绘制成《皇清职贡图》。 此书主要记录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描述这些民族与清王朝的关系。由此证明,清朝统治阶层是非常重视对于辖区内各民族社会生活文化方面的研究。

2.1满汉两大族群符号体系中:能指――旗袍,所指――统治权力,文化互动是以统治权力交换为目的

旗袍作为满族统治阶层的符号体系中的符号,并没有在对汉传播中实现广泛的认同,实质上是因为旗袍没有存在于受传两方(满汉统治阶层)强调的核心利益范畴。对于汉族女子旧习俗的认可,实质上是满族统治阶层对于汉族男权社会权力的认可和保障,女性资源对于男性来说,是一种族群延续的必须需求,是物种延续过程中男性的附属品,清朝不强迫汉族女性着满服就是缓和跨族群传播矛盾的明智之举。

2.2满族族群内部符号体系中:所指――旗袍,能指――男尊女卑的枷锁

一个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直接反应了某一主体的社会参与度,与社会权力的拥有程度。这一时期,旗袍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是有改变的,这种改变是以封建思想为根基、以阶级识别为目的、加之男权审美视角。从这一时期的旗袍发展来看,这种内敛的美是藏在宽大的袍里,埋在沉重的滚边下,消逝在深宫高墙之中。

二、跨群体传播中的旗袍

1.传播环境――民国的中西文化交融

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旨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在文化学中,任何一种民族文化或主导文化都会存在与之并存的群的文化,这些文化中存在一些共同的理念,但是它们不遵从主导文化的信仰、价值观和态度,同时也不享有主导文化的影响和权力。二十世纪初,民国社会矛盾极其复杂,武昌起义集结同盟会和北洋军阀这两支政治力量组成政治同盟。但在革命后,不同的政治团体、不同的社会群体确由于价值体系,信仰不同,选择不同的道路。

2.旗袍在跨群体传播中的双层关系

2.1女权运动中的旗袍改良:能指――旗袍,所指――女性独立解放的战衣,政治变革是文化互动的推动力

1929年4月民国政府公开了有关服装的条例,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所谓国服,条例中规定,女子礼服有两种,一种是长身旗袍,一种是短上衣和单裙。此时,旗袍作为一种服饰要求,被纳入到了制度的体系。19 世纪末国际女权运动逐渐高涨,西风东渐,女权运动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女性解放运动。最开始接受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们开始兴办女学、创办各种报刊杂志、演出各种话剧以及奋起反抗封建的包办婚姻适度,并掀起国内女性解放运动的高潮。这一时期的旗袍设计改良就体现了西方的设计思想。

2.2孤岛时期海派旗袍:能指――旗袍,所指――阶级社会的枷锁和封建残留的余毒,并非“战衣”

社会中存在原则、奖惩和权威这三大要素,但是在旗袍这一制度中没有一个要素得以建立,可以说,这一时期旗袍的发展是一种畸形的繁荣。在当时东方巴黎“大上海”短暂的几年中,上海凭借着短暂的“和平”,为当时失意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冒险家的天堂”。

阮玲玉、张爱玲、唐瑛、宋美龄、蝴蝶、孟小冬、陆小曼,在这些至诚至真的女子生命中,旗袍是美丽的枷锁,是时代的符号,时而用作战衣,用来挣脱原本生命的轨迹,却最终是乱世中的一抹血印。一方面,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困境。另一方面,上海大部分的势力掌握在大军阀大买办手中,他们与黑帮勾结,想要挣脱命运都是极难的。例如,依赖鸦片起家上海的青帮,掌握了国民政府、英法租借的各种资源,杜月笙、戴笠作为青帮头领在上海只手遮天。女明星们摇曳在旗袍中,为了自己的命运而争取,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独立,胡蝶,孟小冬这些女性最终是无法实现自由的发展。

三、国际传播中的旗袍

1.传播环境分析――传统文化中的旗袍的面向全球

国际传播学界的著名学者莫拉纳坚持广义国际传播概念――通过个人、群体、政府和技术在两国、两种文化或多国、多种文化间传递价值观、态度、观点和信息的研究探索领域,同时是对促进或抑制这类信息相关体系结构的研究。

法国符号学家、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学原理》中,针对索绪尔能指所指的符号学观念,指出所指和能指之间不是相等的观念,而是对等的观念,强调一种“结构性关系”,旗袍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其能指和所指共存于一个“联想式整体”。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旗袍只是形而下的器,而文化传统才是形而上的道,道在器中,器不离道。文化传统是隐藏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挖掘旗袍的生命力,就是透过旗袍发现中国服饰文化传统,这不仅仅在于简单的时间延续,而是不断地进行更新和阐释。

目前,国内很多民族风格的服装品牌,忆江南、秀观唐、吉祥斋等专业的旗袍品牌,在旗袍的设计上会加入欧版的尺码,在图案样式的选择上,会尽量避免使用鹤、孔雀、喜鹊等具有文化理解差异的图案。

2.共享世界中的旗袍:能指――旗袍,所指――中国的文化传统,传播的实质是不同文化主体在主体间性理念下形成“共享世界”中的服饰

罗兰・巴特还有一个符号学观点,认为:不论编码者还是解码者,对符号意义的感知并不是因人而异,他们首先是从属于一个文化群体,解读就是两个心灵彼此进入,然后获得“共享世界”。现如今,旗袍,不是枷锁,亦不是战衣。旗袍的传播主体不再是一个族群,因此所指不再是压迫;受传双方不再是男性与女性,也无关卑贱;这里的旗袍,主体是一个全面的人,甚至一个国家。百年的枷锁,我们可以挣脱,挣脱传统文化的糟粕,正视历史中的错误,反思历史沉淀下的珍贵。也无须为战衣,旗袍前两次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均以政治为强制力形成制度层面的社会规范,却没能为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根源在于文化才是最为强大的力量,旗袍,用一袭东方的优雅一博个文化的认同,实现真正的全面自由。

参考文献:

跨文化传播例9

在《来自星星的你》中,受众一方面可以感受韩国历史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剧中人与人日常生活中的寒暄以及主要角色表现出来的亲友、友情和爱情,“洋溢着完全东方式的谅解、宽容精神以及唯美精致的情调,宣扬展示了东方式的伦理价值观念”。这种传统价值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纠葛,在给受众强烈的现实感的同时,体现出真挚的情感滋润和人文关怀,得到受众的青睐。文化元素的铺陈同样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来自星星的你》中所折射出的城市面貌、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呈现出一种现代而又简单的生活方式,迎合了受众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增强了该剧的吸引力。

但韩剧中传递的文化内涵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方面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文化认同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受众面临纷繁多样的文化选择,传统的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念难以取得受众认同的最大化,而文化本身在相互交流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异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的开放与自觉也是韩剧发展的必要。“从民族性到东亚性,再到世界性,是韩剧发展的几个阶段。”韩剧既要借助文化的差别性吸引受众,又需要把民族文化置于东方文化背景中以规避其弱势,既要通过文化的共性维持受众,也需要融合世界文化体现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来自星星的你》将韩剧中爱情演绎的清新唯美与西方美学中的对抗性叙事结合起来,将精致的画面、唯美的色彩、颇具感染力的音乐与激烈壮美的剧情冲突充分结合,体现出韩文化中静的民族性格和现代文明中动的艺术张力,动静相长,契合了当下受众的生活和情感诉求,激发人内心深处最原始和朴素的情感,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意蕴。

二、开辟多元传播,强化受众认知累积

跨文化传播例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政治经济逐渐形成一体化的格局,世界大文化背景也正在日益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尤其是跨文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是不对等的。由于这种不平等性的存在,使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文化霸权的现象,这应当是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理论、文化霸权理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及危害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

跨文化传播理论

当代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出现了许多关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其中对“跨文化传播”的解释、描述和定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拉里·A"萨默瓦和理查德·E·波特认为,所谓“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心。

被誉为“跨文化传播研究之父”的美国传播学者爱德华·霍尔也没有对跨文化传播给出明确的定义。后来的一些传播学者给跨文化传播下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所谓跨文化传播是社会信息的跨文化传递,或者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跨文化运行。

文化霸权理论

文化霸权理论是由葛兰西提出的,葛兰西“文化霸权”(CulturalHegemony)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与传统的政治领导权(politicalhegemony)相区别,统治阶级不是简单地“统治”一个社会,而是通过道德和知识的领导者积极引导这个社会,这就是“文化霸权”。换句话说,就是统治阶级将对自己有利的价值观和信仰普遍推行给社会各阶级,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暴力措施.而是依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愿接受来实现。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不对等性的传播,这种不对等性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不均速和不等速发展决定的。另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政治交往不平等,国际政治关系不民主;二是国际经济交往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不公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上层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传播形式,必须服务服从于国际经济交往,并受到国际政治的强烈制约。而国际政治、经济是不平等的,所以跨文化传播中必然渗透着文化霸权,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等性必然导致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一般是指文化传播强国与文化传播弱国之间在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状况,即引进文化要素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地区和民族的影响大于本国、地区和民族文化对外国(地区、民族)的影响的现象。

这种国际交往中的不对称现象,在政治、经济领域早已存在,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却是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进行了长期的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不但更加突出,而且更加复杂。

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

本文就以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为例来证明其复杂性。就内容方面的文化霸权现象来看,西方传媒发达国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强势,可在信息产品贸易、文化和语言、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四个方面获得说明。

信息产品贸易。有关数据显示,美国作为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其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文化产品的出口额每年都达600多亿美元,超过其他行业的出口额。其中电影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2/3;电视节目占世界总生产和制作量的75%,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美国节目在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舀这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输出或者传播,更主要的是传播一种生活方式、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电影为例,随着中国加人WTO,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另外加上好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好莱坞电影和其他国家的电影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方式,以及各种传媒手段纷纷进人中国,于是,中国电影也开始模仿好莱坞,借用商业娱乐元素争取票房利益。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近几年的《英雄》、《卧虎藏龙》等,这些影片都自觉不自觉地有一种国际意识,在制作水平和工艺水平上力图最大限度地达到国际通行标准。特别是在文化、艺术层面上也都试图与国际接轨,许多影片不仅投资巨大,而且有意识地采取了东西方交叉的故事题材或者东方化的奇观策略,甚至在《红色恋人》中还采用了英文的对白处理。

文化和语言。1.文化方面。以广告文化为例,《NIKE恐惧斗室篇》的广告事件是关于跨国公司跨文化广告传播中文化霸权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则广告中,有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夸张失实》、第二个单元《诱惑》、第三个单元《自鸣得意》。互在这三个单元中,象征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三个中国元素即老者代表的功夫、飞天、龙,分别被代表西方形象的詹姆斯一一打败.这种情节和内容的安排正是美国一贯肆无忌惮彰显其霸权文化的体现。2.语言方面。近几年国内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高等院校必须通过英语四、六级才能毕业;许多学生争相考托福、雅思出国留学;一些单位的职称评定也与一定的外语水平联系起来。今天中国拥有3亿学习英语的人,几乎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说英语人数的总和,并且这个数字在未来的7到10年内还可能翻倍。然而许多在校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认为母语不用学也能够会。这一现象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是不无关联的。

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霸权体现在其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其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观念,宣扬其价值观,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以发达国家的文化为标准,赋予自己在全球化中的支配地位,试图将他们的文化观念转化为世界共同的观念。

西方主流媒体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及强大的传媒影响力,在传播全球重大政治新闻的时候,完全是从本国利益和对外战略需要出发,时刻彰显着文化霸权。其主要表现有:

1.标榜西方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非西方媒体采取排斥、怀疑、贬损、敌视的态度,甚至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舆论称为“谎言”。一些西方媒体由于受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受市场利润的驱动,经常对客观事实进行肆意歪曲、扭曲的报道。例如,对中国“3·14”拉萨烧事件的报道,此事件分明是一场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民族团结、蓄意破坏国家统一的暴乱,而西方媒体却称这是藏族地区人民争取自由的合法运动。并在一些新闻画面中将进藏进行支援救助的医疗车队剪辑、拼贴成镇压当地人民的武装军队,而且将一些医护人员的救助行为解说成军队对藏族人民的残暴镇压,完全是颠倒黑白、扭曲事实。这一事件说明,一些西方媒体的所谓“公正”、“客观”是颇令人质疑的。

2.根据意识形态偏见,随意取舍重大新闻选题。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奥运圣火在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传递时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一些媒体面对街道两侧的红色海洋视而不见,也没有对此作出任何报道,反而抓住个别反动旗帜进行大肆渲染和极力夸张报道,并声称这股势力将成为北京奥运会举行的强大障碍。殊不知,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经济实力的体现,是十几亿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阻挡不了的。可见,西方的新闻自由是有选择、有取舍、有服务目标的。

3.不顾客观事实,主观随意编造。西方媒体经常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形容为“专制”、“愚昧”、“落后”,把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中国描绘得哀鸿遍野、问题成堆。一些西方公众到了中国,特别是奥运会期间来中国的西方民众,看到中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真实情况后,都会为之“震动”和“吃惊”,这说明他们平时接收的信息并不真实。

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我们都知道信息一般都是从强势国家流向弱势国家,比如在海湾战争中,国内媒体的大部分消息基本上都是来自美联社、路透社等西方媒体的二手信息。不过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情况有所改变。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一些重大事件上逐渐掌握了媒介话语权,在第一时间能够对重大事件作出报道。例如伊拉克战争期间,中国著名记者水均益和间丘露薇深入伊拉克前线,把第一手信息传递回来,让全国人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伊拉克战况。另外,在“5"12”地震发生后,新华社在第一时间把地震的消息给全国和全世界的人们,为主流媒体赢得了话语权,而且在后来的报道中赢得了国际好评。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瀚权的危害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问题。虽然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不像战争或经济侵略那么直接和现实,但是文化霸权累积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播资源构成了威胁;给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了文化压力;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容易引起价值体系的混乱;还有可能使弱势文化被同化,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最后很容易导致全球文化生态危机。

跨文化传播例11

以人的尺度为价值取向,人类的精神交往活动必然强调各主体思想与意见的自由传达。但是随着大众传播的出现,人类传播行为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转型,信息的自由流通逐步衍生出某些“非人”属性。由于印刷机、无线传输技术、光纤技术、电子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传播技术在传播领的广泛运用,信息的自由流通水平显著提高,大众传播由此逐渐发展成一个专门的职业,传播者随之演变成一个以传播为业的行为集团。在传播的这个结构性转型过程中,原始意义上作为意义互动协商的传播演变成大众媒介的独自发言、受众被动接受这样一个信息单向流动过程,具有主体性与参与意识的受者因此也演变成匿名的沉默的大众。与此同时,传受双方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过去传播参与者之间的协商合作关系演变成传者主动信息进而拥有支配性地位、受者因接收信息而形成对传者的依附性这种不平衡关系。于是,众多普通社会成员由于成为传播受者而几乎完全失去了表达思想、交流其与他人及世界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个体经验的可能性,他们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主体性地位基本丧失,其主体性作为的最高表现只能是选择某些特定的内容接受或不接受。

跨文化传播的双重鸿沟。作为现代现象,跨文化传播主要表现为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信息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间的个性差异及其文化中人的顽强种族中心主义意识成了跨文化大众传播的阻碍性力量,为了越过这个障碍,生产某种迎合人类普遍文化需要的媒介产品也就成了实现媒介经营全球化战略的必由之路,而真正能够超越文化差异性、体现人类普遍性的,只能是那些满足感官生理愉悦与浅层次需求的娱乐化媒介产品与消费性大众文化。在实践中,精于生产这种文化产品的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众媒介。经济发达国家和它们的媒介大公司在当今世界文化领域和文化市场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它们强有力地支配着全球大众传媒市场。

从这个意义上说,跨文化传播面临着双重鸿沟:一方面,世界化的大众传播对受众主体性的剥夺使传播的交流协商机制受到损害,单向度的传播销蚀了受传者的个体主动性和丰富性,而使其成为跨文化传播语境中一个极度同质化的抽象符号;另一方面,不同质的文化差异构成了跨文化传播的天然屏障,加上意识形态、经济利益、文化认同的心理需求等因素的作用,以及不同文化体系在世界文化地图上的位势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渗透与抵制、曲解与误读,信息自由流通的合法性地位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基本准则已经动摇。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悖论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历险不仅仅发生在个体层面,文化群体如民族、国家以及其他更大的文化群落同样会面临文化隔膜、文化误解的跨文化情境。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人某种冷战后时代,以意识形态差异为分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诸种以文化差异性与文化误解为根源的跨文化冲突日益成为跨文化伦理的叙事主调。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说,现代社会“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穷人和富人之间,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之间人民之间的冲突”。如果当代最具高度组织性的文化实体—民族国家、区域性国际组织等再以其文化本位意识介人甚至煽动文化对立情绪,这种文化冲突就表现出更大的危险性。

实际上,民族国家等文化实体将跨文化传播尤其是跨文化大众新闻传播作为有效手段纳人其对内对外政策体系、以谋求政治经济利益与文化威望,正是20世纪以来政治文化现象的典型特征,跨文化传播也因此成为国际政治学创建者摩根索所说的“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政策的核心内容。在摩根索看来,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与军事帝国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的政策手段,实施这一手段的国家通过向他国人民兜售、散播本国的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与文化形式,努力“征服和控制人们心灵”的方式,以“改变两国之间的权力关系”。这样看来,世界各国都有文化帝国主义的政策倾向,以谋求本国的基本价值观在最大范围内的广泛认同。为达到这一目标,宣传性传播在以国家为主体的传播活动中被普遍使用,跨文化传播也因此沦为宣传,即“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形式,来控制意见”。基于此,20世纪被德国学者韦尔克称为“宣传的世纪”。

但是,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个性及其发展水平的差异,他们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政策的文化结果迥然不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其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内拥有的主导与支配地位在推行的“文化帝国主义”政策过程中也获得了极大程度的成功,透过他们的文化视野所描述的世界几乎成为世界的真实面貌。通过把自己描述的世界现实化,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与阐释世界的方式也在跨文化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存在着有关当代跨文化传播文化伦理的激烈争论。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及其知识分子一直坚持信息自由流通以实现文化普世价值,他们反对建立信息壁垒以阻挠文化与信息在文化间的自由流通。发展中国家以及英美以外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大力鼓吹以信息和保护世界文化多元体系为中心价值的世界信息新秩序理论,以反对美国化文化的跨文化蔓延。但正如以解读迪士尼产品的美国支配性而著称的马特拉所指出的,这种新秩序理论同样存在着“道义可靠性不足”:“有些国家的政府一方面大声疾呼一种新的传播秩序和以文化身份的名义创建统一信息的通讯社,同时也不放弃在内部压制言论自由、拘捕记者、禁演电影或电视节目。”马特拉看到,对于某些国家来说,新秩序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了其国内藏污纳垢的避难所。作为文化相对主义正当性的反证,吉登斯注意到阿富汗所奉行的伊斯兰教法对于妇女着装、举止及私人事务的严苛规定。他问道:“文化相对主义是否意味着所有的习俗和行为都同样合理?”通过对当代文化简单考察就可以发现,在世界某些文化体系内,种种否定个体价值、否定人的主体性意义的反现代文化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样,如果在跨文化传播中片面强调文化多元主义,实际上就意味着对这些反现代现象伦理价值的肯定。而且,由于文化多元主义强调每个文化体系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尊严,在当代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等流动的现实情境下,以文化多元主义为价值诉求的低位势特定文化所能采取的反应,就其消极表现可能是关闭文化边界,以杜绝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就其积极表现则可能是把维护本文化的绝对尊严推向极致,从而走向种族主义以抵制、对抗甚至攻击一切异己文化。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目标

在当代情境下建设符合“为人”的跨文化传播伦理基本准则,我们必须在信息自由论与文化多元主义基础上超越其片面性并寻找新的道路。但是,由于传播参与者强烈的种族中心主义意识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挑战其种族中心主义意识所带的心理不适,避免种种外在和内在的文化冲突,实现真正体现人的主体和意识的跨文化传播也并非易事。因此,强调“为人”的传播,强调传播中人的主体性地位,首先必须克服文化身份所赋予传播参与者的种族中心主义意识,放弃自身文化作为评判他人及外部世界唯一标准的优先性地位,努力实现克里夫兰所说的“对差异的愉快承认”。

另外,传播参与者的主体性同样在跨文化传播中通过移情及相互移情发挥积极作用。就其最直观的意义来看,移情是指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移情也就是传播参与者暂时悬置自我的文化视界而通过他种文化的生活思维方式感知、认识、判断世界,体验他种文化的身份认同,然后再回到自我文化的情境中审视这一过程。显然,移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个体主体性的极度发挥。凭借移情,个体在文化界河两岸来回往复,从而获得某种超越自我文化与他种文化各自局限的新的品性,双脚平稳地踏行在文化界河的两岸。

“为人”的传播强调每一个传播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谋求在传播者之间建立某种具有主体间性的相互关系,这一目标在大众传播成为跨文化传播主要形式的今天,显得尤为艰巨,但也尤为迫切。这一方面源于当代跨文化传播文化处境,另一方面也源于当代社会现实为我们设置一些与以往历史截然不同的全球性议题。史蒂文森(NickStevenson)把它们归结为四种与文化传播有关的人类需要。史蒂文森认为,当代生活诸如全球经济的运作、全球变暖的科学论证、全球性疾病如艾滋病的预防等复杂性尽管远远超出了一般公众的理解能力,但文化内爆使它们成为平民百姓的文化世界,现代公民需要知道这些专业知识的当今信息,大众传媒有责任提供相关专门知识及专家的指导。这种需要为信息的自由流通提供了明确的合理性依据。但同时史蒂文森表明,即使遥远的“他人”也有表述自己需要的权利,对于我们而言则有着倾听这种表述的需要。忽视了这种需要,“我们”就无法判断什么是我们真正的长远利益。因而,即使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也应受到充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