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国德育论文

中国德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4:46

中国德育论文

中国德育论文例1

一、德育教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学校全面教育中的主导部分,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教学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品质的活动。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明天就将成为有知识有理想,有文化有修养、有青春有智慧的社会主流和栋梁。只有一代代大学生茁壮成长,才能保证“以德治国”的坚实基础,国家才能长久昌盛。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对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有着直接和重要影响,对一国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当代社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由社会变革而引发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深刻影响着各个时期的大学生。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的形式,社会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与此同时,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挑战也更为艰巨。这需要高校教育者透视变化发展的现实,把握历史的脉络,总结经验,拓宽视野,拓展思路。

纵观我国当代高校教育,德育教育的体系还很不完善,德育甚至往往只充当知识教育陪衬的角色。就其主要表现,存在以下问题:

(1)德育方式落后

在目前的德育工作中,“灌输”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教育者错误地把学生当作装灌美德的容器,把活生生的道德实践转换成规定性的道德规范知识。这种强制灌输性的教育既缺少学生的实践活动,又缺少体验,是崇尚独立自主、讲究自由选择,以理解为接受的根本前提的当代大学生所厌烦的。这种灌输教育方式脱离了学生的道德经验和能力,限制了道德智慧的发展,也抑制了个体的个性与自由。

(2)德育内容陈旧

目前的德育内容普遍政治化倾向严重,学校往往片面强调思想政治内容,学生们仅仅被教育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却忽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实。与大学生成才息息相关的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正直、同情心等方面的素质要求却没有根据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特点而逐步具体化、生活化,因而德育内容显得单调枯燥,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3)德育教育主体单一

高校、社会、家庭三方对大学生品德教育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但是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依靠高校自身及其专职德育工作者来承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德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存在学校教育的价值准则与社会奉行的实用主义、利益至之上等观念背道而驰,导致大学生初涉社会之后的价值准则茫然。

三、改进高校德育教育现状的对策

(1)推行德育方法现代化

现代大学生的自主、渴望平等的意识都很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管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始终坚持“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对道德的教育不能硬性灌输,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与学生要相互沟通,达到道德与情感相融合。

充分运用广播、报刊、网络等渠道开展德育教育。如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明确指导思想的网站,来正确引导大学生上网行为,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育人功能;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德育更直接,效果更明显。从而使大学生能自觉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使学校德育摆脱了过去的单一形式,通过更便捷、更实用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更有效。

(2)设计德育内容现代化

德育工作的内容应具有时代性,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和接受。不要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教导,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应扩充德育课程的内容,要加强竞争观念、利益观念、理性观念、平等互助、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等观念意识的教育;要教育学生敢于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反对以不正当手段竞争;要教育学生关心我国的经济建设,允许学生追求适当的物质利益,但反对一切向钱看,反对把金钱当作道德评价的唯一标准;教育学生在解决和讨论问题时,要冷静思考、依法办事;教育学生对社会进行全面的透视,既要看到其主流,又要看到其支流,树立起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信念;教育学生正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反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

(3)提升高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合作

大学生作为社会和家庭的一员,其良好品德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帮助和引导,只有在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积极和健康的。应建立由高校、学生家长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协调组织,定期就高校的德育工作交流情况、组织研讨、拟定加强和改进措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社会和家庭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上的脱节现象,形成高校、社会、家庭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上三位一体的相互联动机制,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率。

四、总结

道德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采取多方面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创高校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

中国德育论文例2

文化传统不等同于传统文化。传统就是各种文化类型里面的基本核心,或核心精神。它是传统文化里面所共同具有的抽象东西,它主要包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情趣,价值观念等等。与其他学科里的概念相比较,文化传统的含义与心理学里的本能、集体无意识、民族潜心态的意思比较接近,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抽象。那么,如何概括中国文化传统?这必须先理顺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以为较客观的理解是中国文化传统是从一个复合系统中抽象出来的,这个复合系统以儒文化为主导或主流,兼容并蓄释文化及其他文化。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是以中国特有的人本主义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这种人本主义重视的是社会整体人本或群体人本。从价值取向来看,它重视人类生命的价值,重视道德人生的价值,但不从个体人或自我主体人来论价值。个人价值依存于社会或有意义的其他人,否则就谈不上有价值。这种价值取向就派生出了重视道德功名轻视自然利力、重视宗法道统权威忽视自我主体的独立人格的一些价值观念来。显然,这种价值观念具有双重性。而在社会和个人关系范畴中,则重视社会价值、他人价值,否定个人的自我的主体性,东方道德和道义人生往往与“忘我”相联系,这是与西方的“我”道德大相径庭的。

作为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同价值观念是相互联系的。概括地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多以直觉表象为工具,具有内向性、综合性、求同性特征。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多以言语符号为工具,具有外向性、分析性、求异性特征。当然这样的特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人们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常概括为道德型或道德核心。德育是道德文化传承的主导途径,传统对德育的影响当然是系统整体的,这里只是极简约的探索文化传统对德育的影响。

(一)德育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核心

中国特有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念,突出了人际关系规范传承在教育文化中的地位。德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的或终极的宗旨,德育当然是处在首位、主导、核心地位的。“以德育代宗教的优良传统”或者说宗教般地重视德育,都不能算过分。

西周的教育文化很重视伦常道德,国学的教育内容就是“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周礼 师氏》)。这里的孝、友、顺,初步表现出重视人际关系的“自他”道德特征。实际上儒家的教育思想、教学思想,基本上都是德育思想。《中庸》里的“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曾被解释为儒家的教学过程论,如果考证其“之”的内容含义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儒家的德育过程论。原因很清楚,孔子所谓文、行、忠、信之教是德育,设“六艺”课程之教即使较全面也只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

追究中国传统的尚德、尚德育的原因,与天人关系中的人化天、人化自然的价值观念相关,也与天人合德、天德人德、天道人道的系统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分不开。文化中之道德生活亦为自然生命的自然表现,道德本身之具备美感并能充实生命也就是由于道德离不开宇宙本体。天的道德必实现于人,人的道德则与天齐,所以有宗教般的道德确认和教育核心地位的德育。这不仅是大传统或雅文化范畴,而且浸润到小传统或俗文化之中,中国传统里,论到道德得失很习惯使用“天”的象征性,还习惯纳入阴阳轮回循环的系统整体意识,如天理、天良、阴功、阴德等;就是忠君、孝亲、尊师的道德,也是依循天地君亲师的一统顺序排下来的。

(二)德育内容是政治思想道德的规范体系

中国传统德育内容是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的三位一体,其中明显的是政德合一,隐含的是思想哲理。西周教育重视伦常的道德,孔子“复礼”以正名为基础发展为由德及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是爱人的仁,推己及人的道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使民为政的仁,推己及人的恕,这就是以德为政的思想方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也是大德,它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人伦系统。

那么,政治化德育格局形成的文化源渊是什么?它对中国传统德育及其功能的影响如何?

1.宗法道统与政治政统相融汇。人与天和谐共处的最初理解是人化天、自然人化,但是这种人与天的早期关系觉悟却被纳入了人与人的伦常关系规范之中。这得归因于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功能,它使中国人传统地重视血缘关系、重视膜拜祖宗,于是人自己树起了规范人、制约人、超越人的“人”权威,是以人为天、以人为尊的权威,如圣人、天子就是这种权威的典型。这种权威建树的过程,经历的是道统向政统、德治向政治的变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往往是为着某种社会理想和责任著述立说的,试图以其道或德来化民变政,结果却往往是政“治”其道其德而为政所用,政治政统促成了政治道德的融汇,而这种融汇又顺应了中国传统的系统整体思维模式。

2.权能权威向权势权威变异的不良趋向。中国早期“人”权威重视权能而不是权势,尧舜的‘揖、让”、夏禹的践德,都是讲权能而不是重权势的,政治化德育格局形成以后,它与宗法制度融汇,就开始出现权能向权势的不良转化了。从思想倾向性来看,孔子主张德治而不是法制之治,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德道之,以礼齐之,必然要求以身立教的影响而不是以势相威的刑政,这应当说是孔子的政治化德育的初衷,他以身所“立”的也正是权能权威,是人仰其德能才识而后有权威,德高而后望众,而不是恃势以得人景仰。这种权威论在其后的重修身、重人师、重贤名的思想里依然有相承。然而政治化却提供了凭势的条件,因为以德为政变异成以政为德,德能者为尊变异成尊者为德能,能者为师变异成师者为能。当然权势往往是有“威”但却不尽有“信”,除去愚昧真诚的迷信之外,只能是获得些顺从的形式。这样,我们的文化中实际上就有起码两种权威思想,而权能权威是个好传统,权势权威是个不好的传统。

3.政治化德育规范体系的利弊。中国古代的政治化的德育规范体系,强化了德育的社会本位功能。一统的规范结构再加一统的教育疏导,使这种功能发挥得相当深刻。古代政治化德育从上层文化领域疏导到基层,相对协调了由客观的文化层次隔离而形成的冲突,从权威典籍到教育规划到乡约民俗,德育内容规范具有不同形式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适应性和一致性,它实际上是构架起了以封建伦理关系为基点的统一的德育网络。这种德育网络巩固了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持久延续和东方道德核心文化模式,形成了令西方不可思议的道德凝聚力、忘我入世精神、超功利的道德环境。但同时它也根本性地约束了主体性原则和个人的创造力发展,尤其是约束了社会思想、道德思想的发展。立论法古、消极守成意识渗透到几乎全部文化范畴之中,政治的正统、学术的道统、文学的文统、技术的家传家法、教育的师法师承都能看出这种约束性。

(三)德育方法思想的传统精华

1.重视学知和践行统一的方法思想。中国传统价值观念重视社会群体的人,所以必然重视德,思维具有直观道德理性倾向,所以必然重视德行实践,而学知往往被理解为德行基础。孔子对他人道德进行判断也特别重视其体行实践,并不偏信他的言辞,“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公冶长》)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古代德育所重视的知行统一,并不限于学知践行,而同时重视教人者或育人者的践行问题。如人师重于经师的传统是着眼于育人育德的思想,而以身立教、身教重于言教、身正正人等主张则强调了教人者和育人者以身作则为人之道德楷模的践德体行。

2.重视立志持志和自我磨炼的思想方法。中庸道德和思想所显示的主要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温文柔静,立志持志和自我磨炼则是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奋发刚健,就传统德育来说,激励人刚健奋发的道德意志是很典型的方法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反映的正是确立刚健之志的自强精神。可以说,刚健自强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性格、气派和特色。而立志持志自我磨炼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方法思想,也是种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方法。前述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是具有非自我主体的本质的,但政治化道德规范却能在德育中微妙地转化成自我主动修养追求的价值目标,那么立志持志正是自我顽强努力克己以求这样的目标。

中国德育论文例3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实效性低迷,大学生不守诚信、挥霍浪费、个人主义等违反公民道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引起了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对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当今世界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随之出现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衡等一系列现代问题,使儒家文化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目前,韩国是世界上儒家文化传统保留最多的国家,韩国将其作为自己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韩国对儒家道德思想的发展和实践,不仅对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完善、提高大学生道德规范和道德水准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积极发挥儒家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

由于儒家文化存在某些封建思想等消极因素,致使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儒家文化被多次批判,几乎被全盘否定。

在现代韩国社会,传统悠久的儒教道德思想至今还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例如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孝敬父母、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礼仪等。同时,儒教文化主张仁政,强调社会秩序和国家权威,宣扬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激励民众为集体和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些都对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韩国对儒家文化的实践表明,儒家道德思想在规范人们道德行为方面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发挥儒家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挖掘其丰富内涵,并与高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正视儒家道德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儒家文化在我国近现代史上遭到多次批判,最主要的原因是儒家文化存在消极的思想,有其时代局限性。从社会宏观层面上分析,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伦理关系虽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社会缺乏以法律为基础的制约力量,并且监督机制不完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往往取决于统治者的品行和才能;从社会微观层面上分析,儒家文化注重家庭生活,强调上下的人际关系,这些思想淡化了公平和法律意识,无视平等的人际关系,导致了社会各项活动中“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社会管理的效率。

韩国推行“文化立国”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挖掘儒家文化的精华,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发挥儒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儒家文化是值得我们乃至全人类都应该珍惜的精神财富,我们在肯定其德育价值和弘扬儒家道德思想的同时,要正视其时代局限性。同样,我国高校在积极发挥儒家文化道德规范作用的同时,一定要正视儒家道德思想的时代局限性,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汲取韩国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

韩国在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时,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方式,这为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3.1德育内容具体化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内容过于抽象和理想,脱离现实生活,这一方面使受教育者不容易理解德育内容,另一方面更不利于他们去实践。韩国政府开展道德教育的内容都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面对个人生活,主要进行“端正、诚实、节制、深思、创造”的教育;面对社会,主要进行“宽容、爱家庭、和睦、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团结合作以及公正”教育;面对国家和民族,进行“三爱”教育,即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

德育内容的具体化有助于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也有助于他们进行德育的实践。

3.2德育工作层递性地展开

韩国的道德教育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并且层递性地开展。小学道德教育包括“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三大部分;初中主要是关于“人际关系与各种礼节”的教育,提倡学生之间互敬互爱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在高中,主要教育学生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培养“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精神;大学里设“国民伦理”科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吸收近代科学技术与自立意识结合起来,奠定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基础。

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遵循这种层递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和思想状态,设置不同的德育内容,逐步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全面的道德情操。

3.3形成社会道德教育氛围

道德教育是一个民族问题,只有得到整个民族的支持,才可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在现代韩国社会,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昔日儒家道德文化的统治地位正受到严峻挑战,为继承传统,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比如在儒家学术界和民间,设立了很多研究儒家文化的学会、研究所和研究院等,这些组织经常举行年会和各种研讨会,学术气氛非常浓厚。他们以弘扬和实践儒家文化为己任,对推行儒家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韩国整个社会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形成了整个民族的道德基础,有助于整个社会道德取向的形成。所以,我国社会应该努力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这对高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无疑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儒家文化在韩国的实践和发展,为我国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我国高校要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杜成辉.韩国儒教的历史和现状.大理学院学报.2006,11(5).

中国德育论文例4

(一)《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改革

新世纪伊始,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小学将原来的《好公民》课改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课程内容发生根本变化;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名称不变,但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并规定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逐年推行(详见表一)。

改革后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涵盖了五大主题:

1.个性塑造;

2.与家庭的联系;

3.对学校的归属感;

4.作为社会一分子;

5.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

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

《公民与道德教育》具体包括了十个方面28个德目,它们是:

1.了解自我:(1)自尊;(2)自我肯定。

2.廉洁正直:(3)诚实;(4)勇气;(5)信用;(6)公正。

3.自律:(7)毅力;(8)耐性;(9)礼貌。

4.责任感:(10)对己;(11)对他人;(12)对学校和社会;(13)对国家。

5.爱家:(14)孝顺;(15)家庭凝聚力;(16)尊敬长辈;(17)维护家庭声誉。

6.爱校:(18)以学校为荣;(19)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

7.团队精神:(20)合作。

8.社区生活:(21)种族和谐;(22)互敬互重;(23)关怀和体谅。

9.爱国:(24)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25)对国家有信心;(26)应变能力。

10.认识与了解邻国:(27)相互依存;(28)和平及稳定。

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每个年级包括6个范畴,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明的各个主题;每一个范畴又划分为若干单元。表二是新加坡中学三年级公民与道德课教学内容。

此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新加坡教育部鼓励学校提供“5E”,即榜样(Example)、阐释(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经验(Experience)等辅助活动。

(1)榜样:以能够把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所教导的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校内成年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2)阐释:教师对各种行为都能以适当的理由给予解释,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准则。学生对各行为的理由有所理解,就能把内在化的价值观应用到新的情况中去。

(3)规劝: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实践所学到的价值观,将有助于学生改变他们的行为。

(4)环境:学校的环境、活动的展开以及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都能增强在课室内所教导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

(5)经验:学校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和从错误中学习的场所。

因此,应该制造机会,让他们去关心别人、负起责任和做出决定。

(二)《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改革

为了达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各个德目的要求,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即将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视为一个整体。并且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用看图讲故事等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加坡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的设计,采用了麦卡锡博士的四段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为了配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利用自身的特长,发挥个人的潜能。教材由四部分组成。(1)激发学习动机——联系经验。这部分教学活动是提供条件让学生了解某个问题的深层原因,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形成概念——仔细思考。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教师和同学中获得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加以归纳和总结,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资讯。(3)练习与应用——付诸行动。即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学习。(4)进一步去发现——经验内化。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学习,并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领域。

目前,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已形成一套综合的多媒体教材,包括教师手册、学生作业和视听教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灵活应用教育部国民教育处、教育部其他署、电视机构和新加坡报业控股所制作的有关教材。改革后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旧貌换新装”,“装”进了一片片薄薄的惟读光碟里,换上了用崭新的资讯科技配制的“新瓶”。

(三)《公民与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鼓励教师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表达个人经验、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小组讨论和个人反省等活动,达到以实际韵行动改变行为的效果。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新加坡教育部积极探讨,引进西方各种有益的理论,予以创新,建构新的德育方法,以适应当代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有:

1.文化传递法(CulturalTransmissionApproach)。

文化传递法是直接灌输道德或价值观的教学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把过去累积下来的知识、规则或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讨论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通过故事、朗诵、直接问答、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所呈现的生活情景、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故事、寓言等的道德情景中,让他们辨别正误,知道是非,以便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2.设身处地考虑法(ConsiderationApproach)。

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恐惧和不信任感,并鼓励学生在评论之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不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轻易下判断。在教学上,通过家庭、邻居、学校、朋友等的生活环境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人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3.价值澄清法(ModifiedValuesClarificationApproach)。

价值澄清法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而得出来的,分为五个步骤:(1)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2)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3)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4)珍惜并愿意公开所做的选择。(5)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在教学上,为了避免学生以自己的好恶去做选择,因而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指导,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或价值观,以“澄清”学生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4.道德认知发展法(CognitiveDevelopmentApproach)。

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德育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层次。在教学上,采用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考虑,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说明原因,并聆听及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而后做出选择。其特点是通过教学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以上四种教学方法不是僵化的模式,教师在教学时是灵活使用的,如何取舍,需视哪一种教学法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及视学生的认知阶段而定。此外,教师可采用讲述、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参观、游戏、实践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

(四)《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评估

为了使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卓有成效,新加坡教育部还改革了评估方法与标准。由原来教育部统一考试和评估改为教师可自行拟订评估模式,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鉴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1)行为/品行检核表;<2)公民与道德教育作业;<3)简单的专题作业(反映学生对道观念、价值观或原则的了解和领悟,并可以从中观察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合作程度及其行为举止),如在评估小学学。生第二学期《公民与道德教育》科的等级,教师应该把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计划的情况考虑在内(见表三)。

评估标准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十分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充分的知识和技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有时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没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二、启示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要根据时展不断改革学校德育课程

学校德育内容不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只有紧紧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良好德性的公民。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势,针对国家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结构的分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必然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倾向。在这一新的形势条件下,如何解决学校德育统一的主流文化价值与现实生活中家庭、社会产生的非主流文化价值的冲突问题,使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校德育教材要多样化和科技化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包括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新加坡的中小学教材还广泛地运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将《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中小学德育教材也要改变过去单调的教科书的面貌,使学校德育教材多样化,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

(三)要注重东西方德育方法的融合

中国德育论文例5

1952年教育部规定的中学德育目标是:发展学生效忠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到1958年,明确提出用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学生。主要途径是依靠教师通过课内各科教学和课外各种活动进行,还有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当时,根据主席号召全国青年要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要求,在学校开展了争做“三好学生”、评选“三好学生”的工作。当时北京市规定,身体好的标志是获得“劳卫制证章”,即,体育成绩达到“劳卫制”体育锻炼标准;学习好的标志是获得北京市统一制作颁发的“学习优良奖章”,即,主科成绩必须优等,副科成绩可以有两科是良,其余也必须是优等;工作好的标志实际是操行评定获得优等。因为主席当时提的“三好”是对全国青年提的,所以提“工作好”。学生正处在学习阶段,这个工作好在学校里就是品德好。1957年,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学校的“三好”就是德、智、体这三好了。

关于这块工作的名称,当时既有德育的提法,也有政治思想教育的提法。

由此可见,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虽然还没有形成,但已有了一些基本的目标、内容、原则、要求、制度,而且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逐渐成为全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加强阶级、阶级斗争教育,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反修、防修教育,争夺接班人等问题提得越来越突出。

二、期间(1966—1976)

对我国社会是全面破坏,教育则首当其冲,中小学德育工作更是被严重扭曲。当时,虽然中央没有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文件,但主席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给的信及寄给《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再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回信给他们,热烈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从此,就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向了参加全部斗、批、改的政治运动。现在回顾起来,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情况是:

德育目标是:培养千百万坚强可靠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其条件是(仅看第一条):“他们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修正主义者。”就这一条便可知,把革命领袖的条件当成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显然太高了,太脱离中小学实际了。

德育的途径是:在大风大浪中游泳,即,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锻炼成长。

德育的方式是:运动式。

德育的方法是:学,活学活用,斗私批修,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早请示,晚汇报,讲用会,路线分析会,等等。

德育的成果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活学活用著作的积极分子。

由于全国是在“左”的路线下开展政治运动,所以,不难看

出,德育的目标与要求“高”、“大”、“空”,德育方式方法“运动式”、“成人化”、“一刀切”、“大轰大嗡”,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显然,正常的德育工作被扭曲了。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7—1993)

结束后,面对的破坏,学校教育同社会各行各业一样进行“拨乱反正”,经历了恢复整顿的过程。从德育工作的角度看,当时的教育部抓了重新制定颁发《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的工作,使学校要求学生有依据,使学生有遵循。这在当时学校的恢复整顿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个阶段很快就过去了,以至对所造成的破坏,特别是“左”的影响来不及彻底清理。1978年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怎么办,大家感到困惑。当时有一个说法是:“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办法不行”。这可以说是当时状况的写照。这期间,教育部中学司召开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进行探讨。到1987年基本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思路。于是,1988年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表现在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正确的德育目标,规定了德育内容、途径、方法、领导管理体制、学生品德评定办法等。这些问题的具体内容都反映在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文件中。这些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学生品德评定的意见》等。这里值得提出的是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从青少年儿童实际出发。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里,指出了培养好公民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基本任务,也可以说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点”。同时,还指出了这不是最终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是高层次的培养目标。这里讲的培养目标是分层次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首先努力达到的。高层次目标应该是不断争取的。与此相适应的是要求德育的方式方法应有一个大的转变。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德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确定“五爱”为基本内容,既符合国家的要求,又符合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还有利于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相对稳定。我们应该高扬“五爱”的旗帜。

中小学德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在1988年中央14号文件里确定校长负责德育工作之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叫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由党支部领导并负责的。确定校长负责领导管理德育工作,是由于确认了德育的内涵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德育包含政治教育,但不等于政治教育,不属于政治的范畴,而是属于教育的范畴,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德育工作自然由校长负责。党支部要支持校长负责并抓好德育工作,同时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保证作用。

以上这些是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很重要的改革。纵观建国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198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其最大的功绩是确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德育工作的基本的新格局。

这次会议之后,各地积极贯彻会议精神,使中小学德育工作生机勃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1989年那场后,一些人在反思时曾对198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某些精神提出非议,主要有两点。其一说培养好公民的目标定得太低了。其二说抓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淡化政治”。这显然是一种偏见、浅见。应该看到《行为规范》里有政治,尊敬国旗不是政治吗?当然,多数条文不是政治要求,但用这些条文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道德行为、文明礼貌的新一代,这难道不是政治吗?至于“好公民”的提法低不低,中央14号文件中的那段话讲得非常明白。“好公民”是普遍性的要求,“共产主义者”是先进性的要求。前者是全体的,是基点。后者是少数的,而且是将来达到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一些人不能正确反思的情况下,我们也曾收到来自地方一些同志的忠告:“1988年会议的精神是正确的,对各种非议要顶住,千万不要变,否则上头一变,下边跟着变,以后再往回扭就费劲了,损失太大。”这些忠告是十分正确的、深刻的、有远见的。

国家教委从1990—1994年先后在南京、潮州、抚顺、三明、上海召开了5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平均每年一次大会,推动198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央有关精神的落实。1990年南京会议期间,一位记者问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这次会议有什么新的精神,柳斌同志说:“认真抓落实,研究新问题。”这既是国家教委对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又是这期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四、我国提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后(1994—)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也给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1994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纲,也是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纲。对这个文件要认真学习、理解、贯彻落实。这里提出以下几点供思考。

p;第一,这个文件与1988年中央14号文件的共同点与区别。共同点都是中央发的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文件。不同点,首先是两个文件颁发的背景不同。1988年的14号文件是中央在结束后进行拨乱反正,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提出的关于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一系列问题;1994年的《若干意见》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情况下,中央提出的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其次是对象不同。1988年的文件专指中小学德育工作,对中小学针对性特别强;1994年的文件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包括大学、中小学、中专、技校及职业高中。所以,大多是从共性的角度讲的,也有一些是专指高校或专指中小学的,这要根据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并结合中小学实际进行贯彻。还有一点是1988年的文件用了“改革”一词,而1994年的文件用了“改进”一词。虽然都要改,但“改革”是在一些大的问题上进行变革,而“改进”是在大的问题上不变或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完善。由此看出,“改进”一词既体现了对过去的肯定和工作的连续性,又体现了新的要求。

第二,《若干意见》提出了新形势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很多,最重要的是提出了新形势下,也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要研究解决的5个问题,或曰课题,即5个“如何”。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这5个“如何”还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科研人员努力实践,努力探索。

第三,《若干意见》提出了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要求。《若干意见》的第五条文字不多,却概括了十分重要的德育原则与要求,对中小学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如,遵循教育规律,区分教育阶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改进教育方法,解决好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衔接,等等。

中国德育论文例6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清末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原称“中学”,后改称“国学”。它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的发展在二十世纪,西学的影响下,明显受到了巨大冲击。明清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经世致用”思想兴起,国学一词才因西学而被提出,“国学”被中国传统学者视为“国魂”。清王朝被成立民国以后,各种西洋新思潮传入中国,在新文化运动和的影响下,全盘西化派鄙视其为“国渣”,许多中间派因此称其为“国故学”,维护传统文化派称其为“国粹学”;学衡派昌明国粹,发扬中国文化,却往往不以国学自居。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越来越为更多的人认识、认同,国学发展开始复兴。社会和谐需要校园和谐,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国学教育。中小学加强国学教育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一、国学教育能增强学生的道德礼仪修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对于做人,对于成才,都非常有益。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称号,不是现代人争来的,而是中国古人用自身的高素质高文明换来的,这一点,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交口称赞,也是世界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第一印象。但可悲的是,有些中国人正在败坏这一称号,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人的印象是低素质,没教养!这是何其可悲的事。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却在下降——见义勇为少了,看热闹的多了。失信现象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人为地罩起了一道心灵阻隔的“安全屏障”。

现在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父母不惯着,也往往自己惯自己,再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几乎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要求于人甚多,要求于己甚少;无宽容心,不饶恕人;精神空虚,没有支柱;行为随意,任意妄为;不讲公德,满身痞子气等等。这些方面,几乎每位老师都有感触,常常摇头叹息,牢骚满腹。这样的学生,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处。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加强国学教育应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形式。

在德育方面,我校引入了传统国学教育,以期尽最大可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我校前阶段组织学生学习了《弟子规》及《新三字经》,《弟子规》中的内容,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都是讲述做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要得体、要讲信用等方面的内容。平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光讲尊重父母、热爱人民,他(她)不会有明确的概念。但你告诉他(她),父母叫你时要赶快回应,出门时要给家人打招呼,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等到有一定理解力了,他(她)会知道,这就是尊重父母。学习了《弟子规》及《新三字经》之后,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与入学前有了很大区别,比以前更懂事。以前,在做了错事,受到父母批评时,很多孩子总有打断父母说话,大声为自己辩解的习惯,而现在他们学会了先听父母说完,再发表不同的看法。

所以,国学传统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个“孝父母、尊师长、爱朋友、知礼仪、懂孝道、有爱心”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提升学生的基本道德礼仪修养。

二、国学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催其奋发

国学内容中不乏出现叙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描述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这对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有很大帮助。如《新三字经》中关于国情国史及历史重要人物的句子有:

“我中华礼仪邦讲文明国运昌华夏史似长河五千年豪杰多先行者孙中山倡民主帝制翻建共和扶农工怀博爱望大同”

三字一句,句句押韵有力,朗朗上口,仿佛在唱着一首历史长河的歌,历史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学生读了怎不感动?怎不催人奋发?

三、国学教育能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

经过观察和了解,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我国一些地方在一些小学、初中陆陆续续地已经开展了好几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直接参加文化经典诵读的少年儿童已达200多万人,受影响的成年人超过700万人。而且也召开了三次全球性的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据报道,在开展国学教育的地方,有的重新开起了体现古典精髓的《弟子规》、《新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经典的启蒙教育;我们要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结晶——经典书籍的研习,开展中华文化经典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构建。近年来,我校都在大力开展国学教育,利用班会、级会、讲座、印发书面内容等形式进行,一些班级在每天的早读都安排十分钟读国学内容。这既能活跃校园气氛,又能促进国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

四、国学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辅助手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形式多样,但国学教育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教育很多都是重才轻德,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做人的思想言行却得不到认同,为什么呢?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成为了每所学校不可回避的课题。我们发现《弟子规》当中的道德规范与学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有很多方面都不谋而合,而且三字一句,易于记忆,贴近生活,对德育工作很多枯燥的说教起到了指导作用。

物理学泰斗杨振宁先生,曾在初中时抽出两个暑假,背诵了5万余字的《孟子》。但当时杨振宁并不能完全理解。数年后,杨振宁很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慨:“每过十年,我对《孟子》都会有新的理解。”

总之,国学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逐渐养成;才能让学生在深刻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扎下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地、终身地学习,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中国德育论文例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书育人的首要前提。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成长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对学生进行历史和国情教育时,要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方法,切忌采取照本宣科的填鸭式灌输各种理论知识、规章制度的枯燥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没有生动性和现实性,很难感染和触动学生的思想。通过实践,采取以下方式方法,可以增强开展增强爱国主义的实效性。

一、建立和健全升降国旗、重要集会唱国歌制度,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在教育实践中,借助升降国旗、重要集会唱国歌等制度形式,经常性启发和引导小学生,学习了解国旗、国歌的由来,知晓国旗国歌代表的诞生过程和深刻内涵,引导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伟大的国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红色的意义所在。

在学校里,可以组织学生们观看首都北京每天进行的升国旗仪式,建立自己学校的国旗队,让学生们轮流参与到升国旗的活动中,切身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和神圣。

通过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道理。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更多的憧憬,让他们的信念更加坚定,让他们前行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培养他们从小树立用奋斗的双桨划出生命的多彩与绚丽!让我们真诚地携起双手,为生活更加美好,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国旗更加鲜艳明丽而共同努力奋斗!五星红旗——我们永远而神圣的图腾!五星红旗——我们强大而永久的动力之源!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

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感受到国旗的庄严,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缅怀英烈、学习杰出历史人物的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立志学习英烈楷模通过开展缅怀英烈、学习杰出历史人物的活动,使小学生了解和学习英烈、杰出人物的伟大,他们经历的什么样的苦难,做出了什么样的牺牲,进而感受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活动的形式上,可以采取观看影片,阅读故事形式,根据学生年龄和思想接受能力,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背景资料,达到教育的效果。

通过开展参观文化古迹、革命遗址、祖国山川以及新中国建设成就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立志为国进取精神。

中国发展的历史表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三、要对小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从小培养孩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当今社会,多数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处事方式,通过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个人利于要服从集体、国家的利益。

一是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意识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的,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对集体的事情主动参与意识、主人翁的意识,注重让学生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积极为集体出力,让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主动关心集体的事情,关心集体的活动。

中国德育论文例8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教育;作用

引言

在高职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思路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还要充分的发挥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基石作用。传统文化又被称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与沉淀下来的文化,反映一定的民族特质与民族风貌。

一、职德育教育特点

1、职业观培养为重点

高职学生的职业观的形成是其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科学的职业观,会对学生日后在职业岗位上的表现、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产生很大影响。职业观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职能决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培养目标中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作为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就会激发出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从而达成职业目标,摆脱学生自身“失败者”的定位。

2、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高职学生将来会成为社会生产与建设的主力军,会是社会建设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建设生力军的爱国主义情结与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内与国际形势决定的。近些年,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取得了重大发展,这时,一些国内的分裂势力,与国外的反华势力,再也按捺不住,开始蠢蠢欲动。例如达*集团鼓动的自焚事件频繁发生,新疆东突分子制造的惨案。国外也是同样,日本对钓**的居心叵测,菲律宾非法射杀了台湾渔民后拒不道歉。这些事例都说明我国国内外环境依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那么,爱国主义教育就不能停止,反而更要加强。

3、注重诚信教育

近些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全球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很多不良的思潮涌入我国,侵蚀着我国青少年的身心。例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年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会挺而走险,发生这些现象,都是由于“诚信”教育的缺失。2001年由于高考作文题目为《诚信》,引发了全社会对诚信的讨论。面对当前诚信缺失的社会现状,诚信教育成为了高职德育教育的重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德育职教育中的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思想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对祖国充满热爱、忠诚的感情及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情感。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团结青年一代,更会成为鼓励当代高职生参与祖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当代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郑成功、戚继光、林则徐等历代爱国主义英雄身上体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高职德育教育中通过宣传历史上杰出爱国人士的爱国事迹和爱国名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他们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发愤学习,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未来的国家建设中。

(2)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一个社会的人应该对社会承担的使命、职责、义务。不同的人因其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而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当代高职生除了要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之外,还因为高职生的身份,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的责任。当代高职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祖国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作为21世纪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坚力量的高职生,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每个高职生都应该勇敢地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祖国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高职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前许多高职生没有道德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骄傲自大、心胸狭隘,屡屡做出违背道德标准,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文化素质低下,道德水平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谨慎的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彬彬有礼”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高职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品质,在高职德育教育中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和学习必然有助于高职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2)有利于培育高职生顽强的意志和自立能力

根据大量的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力呈现普遍薄弱的现象,一是家庭教育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而且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父母都会有溺爱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上也是紧盯着孩子的分数,而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在客观上导致了孩子意志力薄弱的现象;二是学校教育,由于现时的教育制度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老师不断地灌输知识,却缺乏了对学生毅力和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当代高职生中的许多人缺少吃苦耐劳的毅力,独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现了家长跟到学校照顾起居的可笑场面,培养高职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立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恰恰是中国高职生身上缺少的品质。在高职德育教育中,注意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有利于培养和锻炼高职生顽强的意志力和自立能力。

3、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和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的意义

(1)提高高职生家庭道德素质

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百善孝为先”。“孝”是道德的首要内容和其他一切道德的基础和出发点。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还特别强调孝的实质在于“敬”。孟子对孔子的仁孝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将之推及整个社会。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积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孝”的合理因素,培养学生在家庭关系中理解父母,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优良道德品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协调的人际关系。

(2)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中国德育论文例9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德育论文例10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德育论文例11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