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4:55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1

二、实例论证

现从河南省高校中抽取3名管理类毕业生,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3名毕业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测评。定性指标量化。个人形象管理、理解与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身心素质、就业服务指导、家庭背景属于定性指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出了3名同学在各评价因素上的得分。专业能力、外语及计算机能力分别根据学分绩点、外语及计算机考证成绩直接给出。学校及专业影响力由专家根据学校及专业排名给出。实践经验、学习和创新能力、就业期望先由本人给出相关资料和描述,再由专家打分。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2

在集体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教师教授的引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教师讲授时的思路引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没有形成与发展的机会。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现代网络、多媒体系统所具有的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在网络、多媒体状态下的现代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兴趣、学习基础、学习条件等因素去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和内容,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被动参与学习的状况。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充分解放自己的思维,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认知主体回归与学生。这显示出现代教育技术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各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现代交互式课件广泛研制和运用以及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各种类型多媒体图书的出现,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熟练程度的普遍提高,学习形式已经彻底打破了一两本教科书和教师简单讲解方式,使学生拥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性,学习积极性被更好地调动起来,教学的效果也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的解放,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二)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远程教学已经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已经并永远不可能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教室、固定学校之内,再也不是教师面对教室内学生的单一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使高等教育实现了教育者孜孜追求的梦想,实现了教育的开放,实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平等、自由、自主、积极地接受教育。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全球化教育程序的引入,交互式教育环境的实现,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发生颠覆性的重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来源不再只是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也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设置和教师的思路。学生们能够更加开放自己的思维,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或疑惑,及时地去寻找所需的知识和资料,可以在不受限制的空间中自由地去思考和创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场新的教育革命。

(三)被动学习能够转变为自主探究,从而增加学生的创新体验,强化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网络方面的功能,都已经具有相当完备的功能。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宝库。这为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这样的便利条件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成为可能。例如,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学习寓于课题的研究中,把学习、探究和创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把以往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探究知识,学习过程变成了研究过程,使学生获得了创新体验,强化了创新思维能力,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课题的研究没有现成的范式与样例,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犹如科学家面对一个前所未见的课题。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科研创造的过程。因此,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检索课题研究所需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提出种种构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去做大量资料的查询和相应知识的检索,离开互联网是根本无法做到的。而没有对资料的查阅和相关知识的学习,解决课题的构想更是无从谈起。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物质与技术上的有力支持。

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理想手段之一

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CAI课件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主要形式。CAI可以营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又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手段教学集声、像、字、画等动态显示于一体,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达到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良好效果,易于理解接受,让学生得到实际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多媒体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理想的认知工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面对的是非线性的相互关联性很强的大量信息,能够最充分地搜集资料,可以进行独立的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有自己特点的作品。多媒体CAI课件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主要形式,CAI营造出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又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主动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而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从枯燥的抽象教学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形象逼真、生动新颖、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建设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通过深受学生欢迎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参与者,使学生始终处在强烈的感受之中。正是这种独特性、感受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体验,并能迅速转化为积极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学习的主动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创新思维能力对于问题的探讨和解决的方式方法从来就不局限于一种,而是通过不同的、多种多样的、多渠道的推导和演绎实现发散性。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知识载体所带来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素材所具有的可组合性和可扩充性,能够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新”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要素,没有“新”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思维能力。所谓“新”就是要善于发现新问题,寻找新事物,创造新产品,提出新见解,也就是所谓的独创。对于学生来说,培养独创性就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和积极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些“新”之所在。可能这些“新”已经是“旧”的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培养发扬,是非常珍贵的属于学生自己的独创性。交互性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的特点之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自己安排学习进程,自己解决教育教学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培养方式,实现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的教学目的,学生也只有在这种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寻找规律性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品质,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创性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只有突破思维惯性,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要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教师的创新思维教育理念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

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基本要素之一,教师创新思维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程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十提出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行创新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符合党的十要求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独有的现代教育特点,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赋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鲜明的时代特色,呈现出多角度、多样化、视野广阔的特点。教师应在实践层面上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行教育创新,在教育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党的十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学识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兴趣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激情

兴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激发学习兴趣,开展兴趣教学。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技能的主要动力,推动学生积极努力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可以使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设计一些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创造性地提供学生发表见解、质疑的条件和机会,在教师创造的疑难情景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被唤醒并积极主动地发生。教师要掌握并充分使用和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和教学中的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多彩和多样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这种兴趣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寻找新事物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求异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能够使教师有意识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实现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对同一研究对象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创新思维的缜密性、发散性、独到性、求异性和创造性。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3

2.大二的第二课堂和实验室开放

2.1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又称为兴趣小组,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爱好参加到相应的兴趣小组,从事简单的科学研究进而获得一定创新性的智力成果。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要求每个大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专业指导教师的各种技术改造、科研课题、科技竞赛等获得相应成绩。我校“第二课堂”是以“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为出发点,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从根本上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开放实验室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验设备的支持与配合,我校较早的实现了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全校实验室对师生进行开放,将各学科专业实验平台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这样最大化的开拓了大学生知识结构,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室开放不仅能够使大学生进入到不同的实验室,了解各种专业设备,而且还能够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相互了解提供了机会,为创造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实验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团队精神,提升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这正是培养大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3.大三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毕业实习是与认知实习相对应的环节,如果说认知实习是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那么毕业实习就是对本专业知识的理性检测,考察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大学生可以根据毕业实习中的实际问题选取毕业设计课题,这样就避免了纸上谈兵。我校的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三年来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全程跟踪辅导,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对回到学校的大学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对继续在企业实习的大学生采用“校外导师”指导为主。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学校要求课题组内每名大学生一个题目,优先采用来自生产实践中的课题和导师的科研课题,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4

[作者简介]资检眷,衡阳师范学院讲师,硕士,湖南衡阳421002;阳印文,湖南省衡东县第六中学教师,校长,湖南衡东421431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1-0125-03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谓创新“是指思维的主体高效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法进行独特的、新颖的、批判的、灵活的认知活动,从而获得新的认识,新的发现,产生新的认识成果的思维”。大学生是一个民族的中坚力量。而培养好大学生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无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到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国战略,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愈发深刻,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即人的才能和个性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新能力无疑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的目标要求。

(二)是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对社会现实问题感兴趣的重要路径选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然是学生注重问题意识的养成、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剖析、注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究。学生会在思考的艰辛、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中得到享受,会在能力提高和自己意志力的提升过程中。激发自己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现实问题的兴趣和深入探究。

(三)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宣传灌输思想理论知识,与此同时也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结合思想理论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去探究现实问题的水平;必将有助于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探究社会现象的意识的养成;还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化等。这些都将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效果,符合课程的社会价值要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分析

(一)教师必须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个保守、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关注时政的思想理论课老师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应必须发挥自己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方面给学生以正能量。

1.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富于变化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如能亲身感受到教师的开放灵活、富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就不会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书呆子,有自己的思考和思维。如导入课题,可以以一个案例导人一堂课的内容,可以是一个视屏引入课题。也可以是一个时政问题讨论展开课堂内容。教师决不能只是一种模式的教学,那样会导致学生思维定式,不善或懒于思考。

2.教师讲解问题要有自己的研究分析。这样的老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讲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除了教材讲到的观点以外。笔者认为还可以谈到: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文化本身是人民的精神需要等。

3.教师要通过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原因及可行性对策分析。教师鼓励训练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就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人类就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儒家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信条应该摒弃。数学家希尔伯特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落之或终止。”同样。学生有问题意识充分地说明其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学科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通过问题这一媒介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和平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问问题。对热点问题不回避,尊重学生的发问和答问。如讲到“两个先锋队”,学生可能问到了下列问题:如我们党允许私营企业主人党是否是允许剥削分子入党?我们党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吗?教师要敢于让学生问,当然更要能准确地做出解答。

2.创设积极的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问。“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如讲到社会主义本质论。教师一个发问:非公有制企业存在剥削吗?学生经过思考马上系列问题就来了,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违背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吗?国有企业存在剥削吗?

3.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主讨论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学科特点,先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如分析某一理论产生的背景往往会涉及到理论依据、历史依据、时代背景、实践依据、主观条件;某地建设往往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然后经常有意识地提出有交锋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解析问题。如将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你认为现状是什么,前景咋样,你的建议是什么?

(三)教师必须丰富课堂形式。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思维活跃,此时的效率会很高,甚至倍加。利用该课程现实感强的特点,可采取多种形式。

1.小组讨论。与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学生讨论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如在这方面的不足究竟在哪:邓小平吸取了什么教训;讨论过程中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还有许多自己的发现。

2.分组辩论。社会主义改造“一夜回到解放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各组给出讨论稿,再互相评析。

3.漫画图片设计。如要求学生绘画设计“东方的莱茵河”、“全面小康的家乡”等内容,其设计的过程既是知识复习、积累,又是学生进行积极创新的过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4.讲演赛。如展开“我身边的最感动的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等论题的讲演。形式多样,学生主动参与,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掘其潜能,提高其创造性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实践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眼看百遍。不如动手一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到的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运用得到检验和提升,通过实践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和内心信服性,与此同时实践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析问题。如讲授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学生调查所在城市文化建设和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学生感受到了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发展,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与课程有关的实践活动。如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可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关的论题。如有的学生谈农村养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有的写农村生态旅游解决就业问题,有的写企业资金进入农村实现油茶更新项目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进而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此外,还有很多实践活动,如暑假三下乡活动、三月学雷锋活动等。

3.撰写实践调查报告。如学生写城市文化建设就涉及历史文化建设、群众日常社会文化建设、城市公益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建设情况等。还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境况写城镇文化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等有关论题。学生在实践调查和撰写报告中提升自己的创新性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切对创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维活动,均可视为广义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主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往往直接形成创新成果,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让其会思考,取得较好的的创新成果。其形式有多种,下面几种可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使用。

1.发散思维。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如对于造成现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除了教材的观点,学生通过讨论还可以找到系列现实因素。如税收制度不完善、社会救济制度的缺陷、制度的漏洞使一些人可获得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等。建设东方的莱茵河的举措分析,可从生态河流、文化河流、旅游河流、经济带河流等方面思考。

2.前瞻思维。敢想、大胆预测,才会有科学的发明和人类的进步。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步骤、十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理论都展现了前瞻思维的科学而又有创新性。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敢想,大胆预测,培养其创新意识。如建成小康社会语境下的我的家乡、创新国家语境下的创新技术展望、二十年后美丽的中国、统一后的中华民族美景等。学生展望的过程创新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3.对比思维。中国与印度的对比、中国建设五十年与美国建设五十年等。学生感受中国的发展快速。三十年前的中国与现实的中国,学生会体会到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理论创新等的重要性。

4.求异思维。它会让学生用怀疑的眼光、审视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现象,会促成他们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真正做对社会有思考有贡献的人。如对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改革都从农村开始、家电下乡问题,自己的思考是什么,教师可训练学生作求异思考。

(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创新思维的生成,人的意识品质制约着创新行为的发展和创新成果的丰硕程度。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这些方面的给学生加以培养和训练。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C961;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04-02

创新人才培养是21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的有关界定及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分别从心理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对创新人才进行理论阐释。

一、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理论上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实践上一般是从政府、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

1. 国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国外文献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大都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使创造性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他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为8个方面: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想象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麻省理工学院强调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许多大学都在追求培养创新人才,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英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绅士型领袖和学者。19世纪教育家纽曼认为,绅士型领袖和学者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德国大学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

2. 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国内代表性的观点有:“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

关于具备哪些知识最利于创新能力培养有两种最具代表意义的观点:一是“知识结构三层次论”,以宋彬提出的“胶团模型理论”和创造学家庄寿强提出的“知识层次模式理论”为代表,这两种知识结构理论都认为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业知识或核心知识,能够在创造活动中直接解决创造难题,第二类是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第三类是与专业知识相距较远的知识;二是知识结构多层次论,这种观点以彭宗样的“王”牌知识结构模式理论和殷石龙的创新主体基本知识结构理论为代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界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国内有比较明确的界定,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国内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对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国内理解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而国外大多把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

本文认为,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能够通过相应的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指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以科学探究态度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为社会发展做出创新贡献的人才。

二、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关键的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1. 国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1)美国跨世纪创造性人才培养计划。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2061计划》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以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美国大学非常注意与工业界密切合作建立各种研究中心来培养创新人才。

(2)英国政府建立高等教育创新基金。英国政府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与高等教育及企业和社区联系基金相结合,支持在大学周围建立各种科技网络群。同时,该基金还支持各大学内部建立专门机构从事专利申请与保护、公司筹建和市场开发等活动,促进英国大学周围高科技网络群的形成。

(3)日本提出“卓越研究基地计划”。日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基本的教育国策,提出“创造性科技立国”口号,实行“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从2002年起,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选择资助50所大学的100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资助金额每年1亿~5亿日元。旨在培养出一批世界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

2. 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开展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下面介绍国内有一定成效的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武汉大学:“创新学分”实践教学模式。2003年起,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次设立了“创新学分制”。指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对全日制本科生在学术论文、竞赛、科技成果、专利发明、文艺和体育等6个方面取得优秀成绩授予的学分,体现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2)南京大学:研究生“3+2”创新基金。南京大学推出“3+2”模式的研究生创新工程来激励创新,“3”是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资助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2”是启动两种经费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即“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资助经费与“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经费。

(3)南京工业大学:“1+4”硕博连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4”硕博连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推行“自主学习”,尽量在1年时间内学完基础理论课程,留下4年时间让博士研究生进入实验室,激发创新思维。而原有“提前攻博2+3方案”是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免除硕士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总学制为5年,这种模式在研究生单位时间内增加了学习课程,减少了科研训练时间,造成学生科研能力下降。新的“1+4”模式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导师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阐释

1. 心理学理论的解释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人人皆有,它是人的智力发展和创新心理的集中体现。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指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创造性未得到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个体心理基础不同,创造力的最佳年龄区会表现出一定差异,培养具有高水平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大学生精力旺盛、乐于探索、可塑性强,在知识、智力、情感上具备了成为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和素质。因此,高等院校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

2. 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

舒尔茨(1961)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产生递增的收益;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通过学校学习积累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和“干中学”积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总体来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接受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首先,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要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有良好的外部激励机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仅仅是人力资本形成过程,而人力资本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使用必须在人力资本主体和客体相得益彰的机制中进行,也即人力资本效能发挥的好坏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对其构成激励的外部机制。因此,高校必须优化人力资本发展环境,要形成“以制度激励人,以学术氛围吸引人,以资源保障人”的人才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要鼓励创新,支持冒尖,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其次,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更多投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被列入生产函数中,造成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的大量需求。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就决定了管理的目标只有依靠人的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得以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的绩效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观念和对群体的适应性,更取决于高校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管理取向、教学科研及管理机制。高校的管理使命应在塑造人的基础上,以人的知识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本,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科学规划,大力投资、引导人才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使人才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全面的自由发展,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

3. 终身教育理论的解释

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事实上,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一个重要潮流,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将终身教育法制化、体系化。我们普遍认同的终身教育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关于终身教育的阐释,该著作把“培养人的创造性、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及培养完人”作为终身教育的4个目的。终身教育的目的有社会本位、个人本位、文化本位等差异,该著作将各种价值取向融为一体,并重点倡导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它体现了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成,李勇.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01).

[2]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

[3]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4]彭宗祥,徐卫.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6

一、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1)政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政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一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基本要求》等等。这些、法律、政策、文件集中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实施思路与逐步规范的具体措施,属宏观的指导性文件。使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高等学校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培养形式多样化。近年来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较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和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较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体系。”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我国初步建立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二,高等学校日益重视,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日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研究与实施硕士研究生穿心能力提高的各种途径:

二、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在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参会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

已有的许多调查数据也显示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国务院学位办专项课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共选择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发放了3500份问卷就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上一般,其中9%和38%的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为“优”和“良”, 53%的导师和47%的教育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自我评价也较低:硕士生创新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和“差”的分别为51%和34%;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的比例达68%。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数目少。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因其较强的客观性而成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近几年我国高校发表国际学术榜论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但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不只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偏少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方面。即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我国2005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2006年我国的Nature论文被引次数超过期刊IF值的,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Science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IF值的,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三。”

此外,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是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但在我国当下的硕士生培养中,学位论文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第一,相当一部分硕士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第一手资料,多是“闭门造车”,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所限,搜集的资料不全面,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学位论文。第二,部分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题目由导师指定,忽视选题过程学生发现研究创新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第三,硕士研究生文献检索和资料处理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四,部分硕士研究生研究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逆向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足,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盲目信任、赞同,而较少的思考、质疑,较少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或实践表达出来,难以得出严密的结论。第五,论文答辩形同虚设,答辩组的成员多为校内相近专业的老师,彼此间互相照顾,论文通过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导师以及学生放松了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保证。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参与科学研究少。硕士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既要学习又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所创造。硕士研究生要在科学研究中培养自身独立科研的能力,科研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参与课题研究其实就是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实践过程,它与硕士研究生学习是相互补充的,硕士研究生能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推动自己进一步扩充知识。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硕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太少。

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少。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能力可得到巩固和发展,使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硕士研究生要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服务于社会,就必须走出校园,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参与实践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动手能力水平低历来是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7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而语文这个学科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阵地。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努力发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点”,使创新教育真正的在学生的课堂上得以实施,使创新教育之“锤”能够敲得准,敲得响,敲得巧。

伴随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主要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以便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地开展创新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学中,尽管教育界做了很多的讨论与改革,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没有改变原有的选拔、竞争式又呆板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是按照老师给定的答案进行思考,忽视了学生自主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要求及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语文老师应该转换原有的思维和教学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加入审美教育的延伸,使学生体会到《春》中描绘的大自然之美,《再别康桥》中描述的对康桥的眷恋之美,《石缝间的生命》中赞扬的生命之美,《沁园春·雪》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的翅膀,将文中所表达的意境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充实,加以升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脱离开原有的只是为了理解老师的问题,为了向老师给出的答案的方向靠拢的旧的思维习惯,充分打开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

二、充分把握学生的求知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而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创新则需要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开发、思维。初中语文的教学,教师应重视和挖掘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想问题,问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让学生知道自己有问问题的能力和权利,不断地问与答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例如:教学课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中,根据当时国家的现状,以及一些人的片面想法得出的题目中提到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作者论述的观点及方向研究、探讨,作者对这个说法的真实态度。再根据课本中论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逻辑思维推理,用自己的大脑,一步一步的分析,在那个时代,在那样复杂的背景下,我们中国人到底有没有失掉了自信力,锻炼了学生线性的思维模式,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熏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经常开展一些辩论式的教学,深化语文创新教学的改革,充分激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辩论式教学将听、学、读、写等能力并重,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教师单向的传播知识的原有习惯,变为全体学生与老师一起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促进了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辩论中有理有据,在充分论述自己的观点之外,还要能快速的做出对方不利点的回击,以便于自己的辩论能够成功。

比如:准备好两个相对的论文题目,《逆境与成才》《顺境与成才》,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先让学生回去收集相关资料,以做好辩论的准备。在辩论的过程中,先是陈诉自己方的主要论点及论据,而在辩论当中则是一个知识储备多少的较量,也是一个思维反应速度的比试,还有就是言语表达能力的对比,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的大脑能够快速的旋转,充分调动起想象力,逻辑思维重组能力,将自己的论点论述的更加具有说服力,也能将对方的论点的漏洞辨析的更加透彻分明。在整个的辩论当中,学生的整体的思维能力都得强化的提高,这都能促进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改变原来的固定知识的死灌硬背,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转变到学生长远发展,注重其个人整体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的发展。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设计未来,自己去选择、去竞争、去创造,教师要做好一个引导者,灵活的组织者。让我们所有语文教学者不断地的摸索,不断地的改进,从而为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学开创出一个更加优美的篇章,为青少年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谭正坤.初中语文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8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对于高校来说,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有待提高,为此,高校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体系,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

创新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摆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许多知名大学都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培养的学生需要注重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成绩好,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受到社会的青睐。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概述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是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心理学中的反映。格根1985年发表于《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杂志上的《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被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正式开始的标志,也是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宣言书。在该文中,格根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基本立场从元理论层面概括为四个基本假设,这四个假设在格根此后的许多论文和著作中不断复现,可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基本纲领。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第一,社会建构论主要阐释人类(如何)描述、解释、说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包括他们自己)的过程。

第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主张放弃对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或心理过程的研究,转向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对话、协商、冲突、修辞等社会性过程。

第三,社会建构论认为,被人们作为反映工具使用的语言,其意义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正因为此,一切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建构思维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实践探索

第一,构建创新愿景

高校大学生要想培养创新能力,首先需要的是在他们生活的世界中构建创新愿景。高校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23岁之间,处于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阶段,具有创新潜力,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敢于打破定势思维。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高校大学生若是能够具有创新的强烈欲望,能够在头脑中构建美好的创新愿景,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培养创新意识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强调创新知识主要在于学生自身与外界互动中主动建构而生成,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知识建构的过程。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指导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学生对于创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个人在创新中的作用,要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在创新意识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创新素养。

(二)高校创新环境的实践探索

第一,营造创新氛围,促进团队优势互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

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高校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促进团队间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互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

第二,通过资源共享,达到团队协作共赢,培养高校学生的个性品质。

在心理学中,个性是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人们常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持征称作良好的个性品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正是要建构资源共享的氛围中重点培养高校大学生合作、共赢的个性品质。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1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这些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接班人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新教学技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

创新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能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已有的成果进行创造性地运用[1]。它分为发现性创新和发明性创新,前者指的是经过研究和探索,发现了客观存在却未被前人发现的新规律、新事物等;而后者指的是经过深入研究,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以应用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或新方法。

我们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能进行发现性创新,更要能进行发明性创新,要强调在个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自由发展。高等院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自由发展,适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但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需要有一定思想理论的引导。在高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授课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性知识以及社会历史知识,而且以课堂知识为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素养上的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引导。我们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创造和创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前人不断的创造与创新。

在当今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3]。因此,他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也提出,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为了贯彻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创新教育有着很重大的意义。然而当前状况下,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在很多高校,很多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纯理论知识课去上,认为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用于应付考试足矣。于是,许多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逃课旷课,有的学生虽然去上课,但是却不听讲,聊天、玩手机,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考试之前死背书,混个及格便觉得万事大吉了。不仅仅是学生,有的教师也对课程不够重视,上课时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材料,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多只能是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有所了解,并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联系实际的探讨,更不要说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改革创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创新修养

中国古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在《师说》中对教师有过这样的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意思说,老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授道理和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思想认识、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知识储量,这样才能向学生讲道理、传授知识,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因此要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授课教师自身就必须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自身首先就具有创新精神。

首先,授课教师必须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文件精神,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项文件,领会其精神,并将其贯彻到平时的教学中。

其次,授课教师必须自己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并就自身所掌握知识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同时授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熟悉创新理论方法,能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具有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第三,授课教师必须拥有独特的个性品质,熟悉自身的特长,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能用自己的方法教授知识,身体力行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新。

(二)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首先,要创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授课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开展“一人讲,众人听”的讲座式课堂教学,把课堂留给学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用课堂讨论等方法,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地新观点,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独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其次,要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也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社会上进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

第三,要改进课程考核方法,在考核中体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考核时,不能仅仅通过试卷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通过对考核形式的创新,对其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因此,在考核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讨论、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鼓励其自主学习。

(三)实施个性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是要强调学生在个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自由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原有知识基础,因人而异,为每个人创造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鼓励他们自由发展自身个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激发他们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结

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4]。在我国,高等院校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摇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道德保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改进创新教学技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邵国平.坚持创新: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92.

[3].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0.

[4].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R].2010.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04-02

为了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学生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诚然,创新能力培养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但其中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最为直接有效的一个途径。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概念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理论创新、概念创新或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创造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方法等方面。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时代的发展不仅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能急于事功,必须遵循大学生创新活动的规律和创新素质形成的规律,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积累,对前人的超越;②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科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教学过程,在其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我多年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大学生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强,在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面对一些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往往不知从哪方面的知识入手,不知道怎样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只是机械地一味按照指导教师的指示查阅参考文献,根据教师的实验设计要求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平时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加之平时教师的教育理念僵化,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

2.毕设设计(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竞争非常激烈,就业压力非常之大。而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段也正是学生参加各种面试、应聘寻找工作的阶段,这就造成学生在找工作和进行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冲突,往往造成学生在毕业设计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更谈不上创新。

3.专业指导教师的缺乏。毕业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指导经验。近几年由于高校的扩招,导致一个指导教师指导许多学生的现象频频发生,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教师,由于自身理论和经验的缺乏,不具备指导毕业设计的能力,也就谈不上毕业设计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毕业设计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改革,采取有力措施,以体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探索方法如下。

1.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大部分学生觉得专业基础性课太枯燥、理论性太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太少,因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学法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以发现式教学法取代演绎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突破,引导学生们将其本专业知识与分析实际的生产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前介入毕业设计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结合一些毕业设计题目、格式、内容等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讲解,并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前几届优秀的毕业论文,使学生对毕业设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提前的介入,这为学生在将来毕业设计过程中能更快地适应毕业设计的要求,也为毕业设计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先决条件。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型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其它教学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平时应加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倡导生产实习采取与校内其它专业横向联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验室解决实际问题,到实习基地的工厂、公司去感受,这些可大大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必将为毕业设计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重要的基础。

4.选择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毕设课题。高等院校的许多专业是结合数学、计算机、信息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学生具备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基于这些专业的特点,毕业设计要选择既要有一定学术或应用价值又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的交叉学科的选题,而且选题的范围要适当,选题的内容不能因循守旧,在探索性和创新性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同时,选题还应与社会实践、生产应用和科研课题相结合,是实际生产中的热点问题。如果学生能做自己感兴趣的而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的课题,通常在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等方面就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即使实验出现问题,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加以解决,这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之目的。

5.指导教师要进行启发、引导、讨论式的指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从文献查阅与整理到数据的收集、现象分析和结果探讨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等各方面,指导教师应充分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操作工模式,而重点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观点的培养。

6.提高指导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指导教师的创新意识是毕业设计过程中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指导教师要密切跟踪本专业的发展动向,找到本专业的创新点。自身要具备自觉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和途径。只有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和指导任务。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拓展,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茜.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0).

[2]马芹永.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陈卫,张灏,赵建新,田丰伟.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02).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例11

[关键词]

学年论文;创新能力;经济学专业

0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学生能力体系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学是一项专业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工作,现代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经济学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通过诸多环节的培养来实现,本文重点探讨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却被大多数高校所忽视的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

1经济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并未开设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但是,学年论文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1.1学年论文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大学生创新能力可分为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学习能力是指能自主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并能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培养其他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能力是指能自主确定研究题目、制定研究计划和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学年论文作为关键的教学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年论文环节,学生根据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确定研究题目,界定研究内容,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无疑会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学年论文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目前经济学专业学生论文普遍存在选题空泛、内容空洞、缺乏创新、抄袭严重等问题,既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也不能很好体现经济学专业特点。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等方面的社会原因,导致毕业生素质下降且精力投入不足;高校的认知不到位和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管理松懈;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经济学专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短期突击训练效果很难见效,应靠长期的积累来提高。学年论文在学生已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加强学生写作能力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还可以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2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模糊

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完成,一般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末进行。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将学年论文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同时,学生对学年论文也很不重视,低年级学生习惯通过考试来取得学分,对撰写学年论文感觉不适应;而高年级学生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更是无暇顾及自己的学年论文。

2.2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本科学年论文教学进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出题选题、过程辅导和成绩评价等环节。当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推行学年论文制度,学年论文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强,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学校虽有学年论文的教学环节和要求,但未建立学年论文教学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使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未落到实处,形同虚设。

2.3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不足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相对严重不足,平均每名教师要指导30名以上学生的学年论文,还要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还有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师不堪重负。老师在指导学生学年论文时,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有限,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很多高校的学术资源严重不足,数据库无法满足学生撰写论文的需求,尤其是国外数据库缺乏;图书资源数量有限,学生能检索到的文献资料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社会环境因素

就业率和考研率成为当前衡量我国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对论文及其质量无人问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所以,学生对论文很不重视,只要能通过就行。对于那些致力于考研的学生,因研究生招生对本科论文也不够关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理论课的学习,以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甚至有些学生将学年论文的写作当成负担,敷衍了事。

3.2高校本身的因素

高校自身的认识不到位,许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把学年论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学年论文工作仅仅是走走过场而已。学年论文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存在许多尚需完善之处,制度中空话套话太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实施办法和明确的标准,使学年论文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形同虚设。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也不够,未将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多流于形式。高校目前面临着很大的招生与就业压力,如果对学年论文要求太高,会导致许多同学难以正常毕业,将影响到学校声誉与学生就业,因此,在实际执行中,常出现对学生学年论文放低要求。

3.3教师方面的因素

由于高校的扩招和新专业不断开设,造成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结构很不合理,教师既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要面临职称评定等多重压力,这将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的质量。由于高校制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出现重课堂教学,轻学年论文的导向,导致教师在指导学年论文时责任心不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也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相对陈旧且更新缓慢,专业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不强,不能给予学生以实质性指导,这都影响着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4学生方面的因素

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只关心学习成绩和获得的各种证书,使得学生认为学年论文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只要能顺利通过即可。同时,学年论文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许多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不足,且很少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相关的训练,缺乏文献检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

4提升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学年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实践上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应加大宣传,提高师生对学年论文的认识。通过撰写学年论文,使学生熟练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能为将来撰写毕业论准备。

4.2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结合经济学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开展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工作。首先,将学年论文工作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从出题选题、过程监管与成绩评定等环节来确保论文质量;其次,要科学合理安排学年论文组织工作,妥善安排学年论文的工作流程与时间,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和教师的承受能力,真正发挥学年论文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及写作能力;然后,论文题目应难易适中,既要有理论价值,又要有实践意义,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保证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提高自己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加强过程管理

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学年论文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过程管理的完善对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学年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其他教学环节相互配合以保障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学年论文过程长效管理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结合专业特征,统筹规划,从命题选题,师资配置,论文规范,学生纪律,成绩评定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学年论文的过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应加强学年论文过程的监控,制定成绩评定标准,让学生真正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4.4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年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研究内容的学术性与规范化,重视学生逻辑分析、论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结语

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需要学生的努力、教师的重视、学校相关制度的完善作为保障,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莫旋 阳玉香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