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课堂讨论论文

课堂讨论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6:12

课堂讨论论文

课堂讨论论文例1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课堂讨论论文例2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课堂讨论论文例3

(一)课堂讨论往往流于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课堂讨论往往流于形式,不注重效果。老师一宣布讨论,前排同学回过头来与后排同学围成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在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满教室都是激烈的讨论声,当老师喊“停”的时候,声音戛然而止。在小组汇报时,发言的同学也只是代表了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小组的意见,这样的小组讨论也就成了形式。

(二)课堂讨论时间不够

教师设计了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讨论之后,在全班交流、汇报时,往往一、两个学生发言后,由于课堂教学容量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只好匆匆收场,很多有不同意见的同学没有机会交流,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三)少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由于学生学习上的差距,在小组讨论时,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学困生无所事事,甚至说闲话,不参与讨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课堂讨论时,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讨论交流的机会。

二、合理地进行课堂讨论

针对以上课堂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课堂讨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充分备课

认真钻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

(二)设计有价值的讨论题

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性、艺术性,选取能突出本课重点、难点的问题,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要完成教学任务。

(三)创设平等宽松的讨论环境

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四)留有足够的讨论时间

讨论中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汇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课堂中的讨论交流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讨论论文例4

课堂讨论,作为一般的教学方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试图表达的习惯,以促进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灵活地进行教学。但讨论只应是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而非全部,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讨论,在实施中课堂讨论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讨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课堂讨论的着重点不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让学生讨论,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或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或加强知识之间的沟通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讨论这个问题的选择应该遵循具体的困难,应当遵循有趣的,适当的,有启发性,符合学生的原始意识水平的原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我的说法是,有一些内容是适合讨论的。讨论的一些内容适用于回答的就回答问题,适用于讲述的一些内容就细致讲述,有些内容适用于阅读就让学生认真阅读,适合背诵背诵的内容就认真实识记,有些内容适用于户外,就需要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因为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形式也应该是活泼多样的。小组讨论只是许许多多教学形式中的一种而已,现在新课程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并不是说他们是任何时候都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讨论也有自己的独特价值,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它符合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思考,感觉,辩论,显示丰富的个性,充满创造的活力。

二、何时让学生讨论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好的论题应具备哪些特征呢?文字要简洁、通俗易懂。契合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愤悱状态。能在课堂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论题的答案不仅符合需要的教材和课程的内容,而不是受制于教材的需要。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学生可以讨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提出了论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容易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子问题,推动进一步讨论。此外,应该让学生讨论问题,尽可能的全面、开放、或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避免一些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如简单的概念、名词,或一本书有答案,学生不需要考虑更多的让学生讨论问题。每一个课堂讨论也不需要太多,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可以是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参与其中,做一些解释和释疑。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应该指定学生作为组长,负责记录,总结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让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发表自已的看法。

三、课堂讨论如何分工

在课堂讨论的实现之前,小组应该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个学生一个特定的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来增强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各种角色也应该轮流。此外,应该让学生知道如何讨论需求,实现了“我”与他人,尤其是教师,学习者都是平等的,意识到“我”的讨论,在此基础上的思维不仅积极参与演讲,听众在听,也做一个愿意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和弱点。只有在讨论中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并具备了倾听、尊重、平等和合作等这些意识,课堂中实施的讨论才能得以顺利展开。好的论题出现的时间也必须得当,当需要突出重点时,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突出,组织课堂讨论,这是一个集中的方法。这样不但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获得两次结果与一半的工作效果。一些教科书的内容可能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扩大和深化,启蒙运动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用它来引发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认知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注意力、兴趣、学生老师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冷颜相讥,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凭借学生集体智慧,达到的目的让学生解困。

课堂讨论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05-01

一、讨论法的意义与好处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并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日趋理性地健康地发展,教师们也多由以前的“满堂灌”转化为关注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上来。这是教育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而讨论法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灵活、热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讨论法呢?讨论法有什么意义和好处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1、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讨论能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谁也不能做旁观者。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化为主动参与,思考,自己的体验、判断能迅速及时地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这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这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

2、促思增能,培养分析创造力

讨论法能促进他们思考分析。学生们为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现,往往更加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运用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知识积累,分析判断,冥思苦想。而在交流中,同伴的新的思想观点,又进一步点燃其思考的激情,让他们去发现、探索、思考。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3、及时反馈,提高教学针对性

讨论法能较好地照顾学生的新发现、独到的思考,并及时反馈到教师这里来,进而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和不足,发现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方向。当学生们对文本理解出现偏差时,或者对知识把握存在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及时纠正、补充。

4、交流碰撞,培养团结协作习惯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产生情感体验,思想碰撞,这一切都依赖于团结协作、并伴随着情感交流而实现的。讨论法能培养学生协作的习惯,增进他们的团结和友谊。通过讨论,交流了思想,融洽了感情,提高了学生们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兼容并接纳他人的胸怀和习惯。

5、畅所欲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班级教学模式下,尽管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公开集体发言的机会还是很有限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讨论,很多原本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变得健谈起来。因此,长时间坚持运用课堂讨论法,必能对提高学生表达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是不是只要采用讨论法,就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呢?事实上,和其他教学手段一样,讨论法也有其注意要领,并且教师使用时必须从课堂和学生实际出发。

二、如何增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讨论法如果把握不好,不但收不到教师期待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学生乱成一团,毫无收获。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养成懒惰、浮躁、态度不严肃等不良习惯。

1、科学合理组建讨论小组

分组很重要。科学的分组,应该是人员搭配合理。学生性格多种多样,能力参差不齐,有善于深度思考的,有偏重感性认识的;有富于创造的,有喜欢借鉴学习的;有乐于表达的,有相对腼腆羞涩的。教师在分组时,须对“学生资源”宏观整合,优势互补,让各组都能讨论起来,让人人都能活跃起来。这样,有的小组争得面红耳赤,热火朝天,有的小组则群龙无首,冷冷清清,收获寥寥。

2、合理设置讨论问题

讨论要有质量,首先是要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这是齐前提,是方向。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拿来讨论半天,为讨论而讨论,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养成学生坏习惯,败坏课堂风气。什么样的问题具有讨论价值。

3、精心捕捉讨论机会

讨论应该用在什么时候?简单地说,就是应该用在最有必要讨论的时候,用在“非讨论不可”的时候。教师抛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措手不及,可能出现讨论冷场、中断,或者讨论质量低下。而且,一些学生可能自己不动脑筋,等着别人给他提供现成的答案或结论,久而久之,容易养成学生懒惰、依赖性强的毛病。

4、教师精当指导点评

讨论法固然要充分体现课堂民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毕竟是不够成熟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不可袖手旁观,不闻不问,而应或点拨,或调控,或总结,对课堂讨论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引领作用。

(1)营造氛围,鼓励放开。

(2)及时引导,随时调控。

(3)讨论手段多种,形式多样。

(4)调和“众议”,合理作结。

参考文献:

[1] 杨翠蓉.张振新《论有效的课堂讨论》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2005(5).

[2] 《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美)黒尔.(美)斯蒂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1.

[3] 庄《课堂讨论的四大策略与五个“避免”》发表于《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课堂讨论论文例6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缺陷

1、讨论的问题深度不够,讨论的价值不大。

讨论的问题要有艺术性、科学性,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开展讨论,要有的放矢,要为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服务,但在平时的听课评课活动中,部分教师的课堂讨论成了求热闹的摆设。例如,第十一册《詹天佑》一课的教学。教师在个别学生示范讨论后,随即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于是,学生甲问:“詹天佑你听说过吗?”学生乙回答“没有。”①原来这样简单的问题,看似热闹,其实意义不大。

2、讨论的时间不够,留于形式主义。

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是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唤醒和发展,但有些教师只是把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点缀。学生讨论刚刚开始不久,有时甚至才发表了一个意见,其他同学还没来得及发言,教师就匆匆收场。这时,学生的思维尚未碰撞、激活,讨论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而且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学生未完全弄懂,在学生“讨论”正浓时突然打断,往往使听课者和学生大惑不解。

3、讨论只涉及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并无来往。

不知是什么原因,普遍的语文课上小组合作大多即使安排了,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只有少数学生参与,侃侃而谈,其他人无所事事甚至说闲话,不参与问题的讨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种课堂讨论是不利于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只会形成“话语”、“霸权”。因此,在课堂讨论时应该有意识地、尽量多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

二、呼唤有效的课堂讨论

(一)讨论内容的精心组织。

小学课堂讨论通常只是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几分钟而已,对讨论效果如何,不作探究,讨论内容的组织更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而不去探讨组织什么样的内容,进行讨论才有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不管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并能展开讨论,这是值得教师们细细探究的。

1、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会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精心选择能展开的内容进行讨论。

课堂讨论组织的好坏,产生的成效也迥然不同。组织的不好会出现冷场现象或偏离中心议题,变成拉瓜杂谈,貌似热闹,但无成效,讨论的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而且难度适中。讨论题的设计从以下各方面去展开。

(1)从学生认知情感方面展开。

要使课堂讨论能够展开,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巧设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特别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然而学生的认知过程还伴有情感因素,只有以情感为动力,以认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才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巧设的问题也能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也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使课堂讨论能在充满情趣而且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如:《跳水》中“孩子听到下边的叫声才醒悟过来。”有些学生问:“为什么孩子才醒悟过来?他悟到了什么?”学生你一句我一句,课堂气氛趋向高潮。通过讨论学生们感受到了情况的危急。因为这一问题学生都有各自的见解。因此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给予了自由表达见解的机会,并且从中给予了表扬或中肯的建议,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而产生成功的喜悦感,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讨论中。

(2)从议题的难易度方面展开。

把握好议题的难易度应从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识水平为主要依据,提出问题的难易度应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因为太高和太低会导致多数学生坐冷板凳、兴味索然或对答如流,无法做深层次的展开而进行讨论,就不能达到教师的预定目标,不同的难易度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二)讨论时机的把。。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是要我们抓住机遇。时机把握的好坏产生的作用也不同。

1、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

启发。所以,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效果往往非常良好,这种心态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课堂的回答和情绪反馈中察觉到。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他们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并且通过讨论,让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磨练。

课堂讨论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24-01

课堂讨论就是一个大舞台,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享信息的一个媒介。在传统的教学理念里,课堂讨论无非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在一起讨论出一个共同的结果而已,事实上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讨论也在由传统的课堂讨论模式逐渐的过度到新型的课堂讨论模式中,课堂讨论也不再仅仅仅限于一问一答的讨论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茶话会”、“文艺晚会”和“辩论赛”等都可以称为广泛意义上的课堂讨论模式。由此可知,课堂讨论模式多种多样,为了更有效的实施课堂讨论,教师和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堂讨论不仅是学生讨论的过程,更是教师参与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控制整个课堂讨论的进程以及更好的应对在课堂讨论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具有很强的跳跃性,他们总是会问出一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问题,一旦教师准备不当,很容易就会被学生的问题问住。比如在学习《三顾茅庐》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诸葛亮非要被‘三请’不是‘四请’、‘五请’呢?”乍一听来,学生的问题似乎有些无理取闹,但是教师一旦从小学生的思考角度就会发现他们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实属正常。有些教师回答不上来或者是根本不屑于回答学生的这类问题,就会应付道:“书上说的三次就是三次,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呢?”、“你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查阅资料了解一下。”等等,这些回答都是极不负责任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最有利的帮助,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三”在我国古代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其次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可以让教师更好的设计课堂讨论的形式和讨论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精读与泛读》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课前的准备就可以确定本堂课以“小组辩论”的讨论模式进行,并提出“精读的益处大于泛读的益处”的辩论题目,这个题目的难度正适合于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层次,有利于辩论讨论模式的顺利开展。

二、把学生合理的分成几个小组。

小组合作最主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合理的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就目前的课堂讨论教学来看,自由组合的模式倍受欢迎,它不但节省了分组的时间,也使兴趣相投的学生走到了一起,但是自由组合并不是十分理想的组合模式,在实际的小组组合形式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差异性等特点。教师可以把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和性格活泼的学生放到一个小组里,让性格活泼的学生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把成绩优异的学生与成就不理想的学生放到一个小组里,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不好的学生。总之要确保每一个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异,从而起到以长补短的作用。其次教师要让小组里的成员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讨论小组就是一个小小的团体,在这个团体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担任一个自己较为擅长的职务,如小组管理者、小组资料收集者、小组汇报者等职务,并且每一个成员都要严格完成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不能应付了事,降低小组讨论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尽可能的控制小组成员的人数。如果人数过多,小组意见就会较为分散,管理起来也存在更多的困难;如果人数过少,那么学生讨论的方向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达不到小组讨论的效果,所以小组讨论的人数最好控制在四到六人之间,从而可以高效的完成小组讨论的任务。比如在学习《精读与泛读》时,教师也可以选择四到六人的组合模式,让学生在小组里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从而完成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三、、教师要给予有效的评价

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进行有效的评价,小学生的学习在很难大程度上会存在一些盲目性,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指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正确的方向,更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的评论,以此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来自于语言上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由于在语言评价中,评价的双方都能够清晰的看到对方给的表情,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情感上下一番功夫。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正面的评价中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和鼓励,在负面的评价中一定要以照顾学生的个人感受为主,尽量不去使用那些苛刻的批评语言。从而起到维护小学生自信心、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比如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教师采取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来学习相关的知识,然而有的学生在表演时出现了怯场的情况,导致在说话时结结巴巴,影响了整个小组的表演质量,这时教师不要以嘲讽和批评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教师用真挚的情感和善意的语言自然能逐渐的化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也必然会倍受鼓舞,从而慢慢的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的提高自己。

总而言之,课堂讨论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可谓是益处多多,它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积极的加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爱上语文,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课堂讨论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54-01

近些年,经历了多次课改的现今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于教学中心的位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旨在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及合作、自主、探究,就不得不谈谈课堂教学中有关讨论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讨论,现代汉语中这样解释: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评论。我们明确它是一个动词,意味着它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是调动课堂氛围的一把钥匙。讨论进行的程度和达到的效果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掌控,什么样的问题要讨论,为什么要讨论,都是需要语文教师考虑的,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一线语文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和教学的基本技能。

一、中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现状

农村语文课堂与城市语文课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笔者调查了吉林省多个地区乡镇小学,情况大致相同。语文课堂的氛围较好,提问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回答的结果差强人意,相比答案的准确性,学生更享受于被选中成为回答者的乐趣。城市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况大相径庭。中学语文课堂更多的是“一言堂”模式,课堂讨论特别少,尤其是高中阶段,学校安排的课程种类多、课节少,规定的课程内容讲不完,语文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更直接地传输课程内容,有些学校规定每堂课必须有讨论的环节,造成某些教师为了讨论而讨论。如在《祝福》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讨论鲁迅的生平,这样的讨论流于形式,毫无意义,让本来有限的上课时间更加紧迫。此外,由于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讨论的意义也明显分化,基础好的学生能随着教师的思路前进,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上升到了探究的层面,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其中主动配合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成因分析

首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响应号召,积极推陈出新,意识上出现了偏差,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攀比”之风,在缺少实际调研、反复实践的状况下,竞相推出种类繁杂的创新课堂,部分结果弄巧成拙。其次,教师教学技能不合格。这点向上延伸可追溯到大背景下的师范教育,如今高校扩大招生,生源质量下降,非师范生也可报考教师资格证,他们中的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无法解决的问题,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学生。再次,学生素质不高。偏远的农村地区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家庭和生活方面的原因,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较差,很难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经常出现上课溜号、趴桌子等现象。

三、农村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策略研究

(1)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首先,学校的总教学目标要体现“活力课堂”的内容,适当放缓教学进度,留足讨论的时间。其次,教师要摆正态度,不要一味采取题海战术,追求应试成绩。强制的压迫,虽然学生表面上接受了,实际可能会产生抵制的情绪。适当地放缓脚步,留给学生们表达个人观点的空间,让他们自己体味语文的诗意和浪漫,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迷恋沿途的风景而迷失方向。第三,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师与家长及时主动地建立良好的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信成为迎合快节奏生活的首选便捷方式。语文教师把孩子的表现、建议通过微信告知家长,家长随时向教师请教。此外,针对一些性格腼腆,不愿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以微信群聊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讨论。

(2)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农村地区教师的素养弱于城市教师。农村环境闭塞,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多读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在理论的维度丰富自身内涵。

(3)采用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人数和座次把全班同学分成固定人数的学习小组,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还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思考,吸收借鉴其他人的意见,一方面拓展了思路,培养了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使每位参与到课堂讨论的学生的想法得到尊重,在相互辩论的过程中不断被肯定、否定,提升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4)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讨论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了节省时间,有些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学生讨论方向有偏离的时候立即打断,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要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要让学生明白讨论的意义。农村语文课堂的有效讨论是十分必要的。辩而后能思,思而后能长,长而后能新,新而后能通,通而后能得。

课堂讨论论文例9

语文课上,师生的双边互动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创设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讨论平台,促进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开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的有效性是全体教师追求的境界。它排斥传统最单纯的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或是让学生提问的模式,教师对不沾边教学目的问题可以一概不理,而专心于捕捉能够纳入目标的纲纲问题。课堂讨论应成为指导学生并培养他们形成独立探究的习惯以及思辨素养的形式。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的讨论更加有效?首先,我们需要教师经过预设和生成的构建,形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具体说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课堂讨论的基本是让学生自主确立探讨的问题。问题可以经过老师与学生“激烈争辩”而获得,这个做法是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经常用的“招法”,这种“自然而然”式的探究语文的乐趣为许多老师所津津乐道与学习,课堂讨论的重点是一个过程体系的演绎而不是如何得到正确答案猜测与等待。比如,学生对《春》(作者:朱自清)一文中三种花的排列顺序自主确立疑议则精彩纷呈,教师的意见认为是作者深思熟虑后缜密安排的结果;有的学生则认为是作者深厚的驾驭语言能力的水到渠成的境界,就像老马识途的一种本领,这种观点独特新颖,让大家打开眼界,为之一振,语文学习的趣味也陡然增浓起来。再如,中国当代诗《错误》(作者:郑愁予),在对这首抒情短诗的诗题的揣摩探究中,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人物——“我”、“你”的“错误”的多层含义是什么。学生从问题的内涵中很快注意到“我”和“你”是要讨论的两个角度,而“多层含义”则是提示学生讨论的多种性,可以不拘一格,自主发挥。当然教师作为主导角色就要驾驭好讨论的方向,不要见了龙头儿不见了龙尾。

第二,课堂讨论的前提是教师预设好过程而不是拟定好最佳答案,不过在急需帮助的时刻,提供必要的资料,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结尾处对那只乌鸦的描写有何用意?讨论的过程热烈,最后有人说那只乌鸦是带有象征意义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对此学生可能会立即进行讨论发表看法,也可能一时茫无头绪。这时,教师应给予适当提示学生不要急于回答问题,而应当细读文本和回忆鲁迅先生《自序》的一段文字:“……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当教师在把这段文字给学生朗读时,终使讨论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刘国正先生在《的教学处理》里也谈了看法:“……这里写乌鸦飞了,是写‘动’。但是它并没有按夏瑜母亲的祝愿飞到坟上去,而是飞到天上去了,这就说明夏瑜母亲的那种祝愿不过是一场空。这里,鲁迅先生对当时的中国民众的愚昧,是怀着深沉的悲哀的……这样用工笔重彩来描写这一‘飞’,是有道理的,里面也包含了鲁迅深沉的悲哀,说明夏瑜母亲由于愚昧,那种在梦幻中的追求终于破灭了,一定会破灭的。”

第三,课堂讨论的条件是要给学生一个思想自由的时空。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讨论中鼓励并安慰学生说:“想一想,再思考一下。”或说:“看法挺新颖的,能说说理由吗?”等等,允许学生自主去搜索材料,组织言辞,而不必担心一节课就这样纠缠在一两个问题中而“很低效”地过去。相反一些教师匆忙地让学生跳过这一过程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学效果反而大打折扣。

学习是学生内心主体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作为保证,讨论的结果是欠深刻和充分的,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使课堂讨论收效甚微。

第四,课堂讨论的关键是师生的相互融入。课堂讨论不是学生讨论、教师旁观,而是师生双边合作,教学相长。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序,甚至盲目。当然教师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的施行者,教师的职责已从传授学生知识,告诉学生“真理”,转向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做好导演和参谋,做一位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学生”。

课堂讨论论文例10

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一般方法,符合课改要求,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互启发,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尝试表达的习惯,便于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施教。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常见的最佳时机有: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做到重点突出,而组织课堂讨论,则是突出重点的方法之一。这样不仅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特殊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注意、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达到使“卡壳”学生茅塞顿开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中心。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思维并非时刻都处于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高潮,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

课堂讨论论文例11

附图{图}

以新授课为例,提出这一模式的操作要求:

(一)制定教学目标

课前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这一环节分三步操作,其要求是:

第一步,确定知识目标。教师统揽教材,学纲,弄清所授课(含章、节,下同)的知识点及其在学段

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及所授知识的目标独立性,按课后习题要求,确定若干知识点,作为所授课的知识教学目标。

第二步,确定能力目标。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所授课在认知领域的目标,细分为不同层次(即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再依据这个划分标准,确定学生知识学习的能力层次,对每一学习

能力层次的活动形式,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用可以观测的外显行为方式描述出来。

第三步,确定思想目标。挖掘所授课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找出思想教育点,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

论中的情感领域目标,细分为“接受”、“确信”、“性格化”三个水平层次,定出具体的思想教育目标。

(二)实施教学目标

实施教学目标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分四步操作,其要求是:

第一步,前提诊断测评。在学习历史新课前,对学生应具备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性进行诊断测评,

看学生是否具备学习历史新知识的技能基础和思想情感基础。前提诊断主要是通过测试、问卷、谈话、提问等

形式对学生进行诊断摸底。诊断的内容要紧紧围绕那些与新授教学目标有关的旧知识。测试后,教师要迅速作

出订正、指导和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然后转入新课。

前提诊断测评,不是每一节课前都要作这一步工作,仅是新授课开始时,或遇到重点教学目标内容与有关

学科的知识存在密切联系时,或与重点教学目标有关的旧知识已学过较长时间时实施。这一步所用时间一般在3—5分钟。

第二步,教学目标认定。上课时,教师将所授课教学目标,采取适当方式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使学生带

着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听课学习,教学目标认定方式要灵活多样。就认定的时间和层次而言,有课前认定

、课中(终)认定,有一次性整体认定,有教学过程中分层次逐步认定。教学目标的认定不仅应让学生知道学

什么(知识点),而且应先告诉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认知水平),还应让学生知道怎么学(达标方式)和最后

要达到的学习结果(预期达成度)。教学目标认定的时间一般在1—2分钟。

第三步,指导学生达标。这是教学目标实施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根据教学

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和使用教学媒体,组织教学活动。这一步的实施主要策略有三:

其一,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活动情景和问题情景。转化为活动情景,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

学生口、脑、手并用的智能活动。例如《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使学生接受德国赔款问题既是战胜的协约

国对德国人民的肆意掠夺,也反映出和平时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对欧洲霸权上的激烈争夺这一思想教育目标

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导入活动,学生回答“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赔款问题是怎样规定的?遗留下哪些悬

而不决的问题”后,教师指出:英、法、美、德等有关各方都想使这些问题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决,因而

使德国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国际关系中最为错综复杂的难题,然后导入本目内容。

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情景,关键在于提高问题的质量。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的教学目标

之一,“说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具体内容”可转化为以下问题群:秦始皇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了哪

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体现“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经济、文化上又是怎样统一的?

统一前与统一后有什么不同?思想上进行了哪些强制统一?后果怎样?学生经过思考,一定会产生疑问。然后

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书、思考和讨论,课文知识就容易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具体的能力。

其二,对教学重点目标,教师要精讲点拨,增加信息强度。讲解要突出重点,关键处可加重语气,放慢速

度,增强语气信息;设计板书要突出重点,直观演示要体现重点,使用好教具,增强形象信息强度;指导自学

要指出重点,充分利用教材(包括小字部分),让学生对重点内容反复读,增强文字信息强度;提问和练习要紧扣重点,并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反馈信息强度。

其三,分层达标。有人把课时认知目标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主张低级目标引达,中级目标导

达,高级目标助达。所谓低级目标引达,就是对“识记”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开导、点拨下,学

生经过阅读、预习、讨论等方式达到迅速掌握。所谓中级目标导达,就是对“理解”、“应用”层次教学目标

,教师采用启发式讲解、引导、探索、质疑等教法引导学生自学、探究,逐步达到目标。所谓高级目标助达,

就是对“分析”、“综合”、“评价”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学生欲通而未达时给予帮助,在学生口欲言

而未能时给予指点。对于课时情感目标实施诱达。要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于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作用,

主要靠教师“以史为据,情从史出”,以情动情,有机渗透,自然联系,逐步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品德个性的养成。

指导学生达标的时间,一般在20—25分钟。

第四步,教学目标测试。教学过程中通过形成性测试不断检测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及

时调控教学活动。教师对应课时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编制两套形成性测试题,题目考查的内容要覆盖全部知识

点,又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对“理解”以上水平层次的知识点,要编制不同形式的题目,从各个角度

测试。为了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水平的需要,可设计A、B两组预测题进行测试。每节课在教学目标按

学习进程进行完毕之后,在当堂课运用形成性测试题,花5—7分钟时间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可采取测试与课堂作业的形式以提高测试的效果。

(三)评价教学目标

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掌握学习”的重要策略。这一环节分三步操作,时间一般为3—5分钟,其要求是:

第一步,目标测试评价。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形成性测试后作出正误判断。根据对每个学生当堂测试

有80%以上学生达成作为标准,找出未达标学生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进行问题分类,确定学生的问题是共性还是个性,为矫正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二步,知识矫正补救。对目标测试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再次进行知识矫正补救教学。对少数学生

某些教学目标没有达成,教师要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还可以通过学生重新看课本的某一部分

或指定的有关材料自我矫正。对大部分学生都未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采取新的策略进行

集体矫正补救,对学生历史知识补救情况进行第二次形成性的测试评价。

第三步,课堂达标小结。为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要做好三件事:一是依据板

书回扣教学目标,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尽量把课时的目标整体化、结构化,以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

二是总结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肯定成绩,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学习信心;三是对与下节课有关的重点内容,拟成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