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原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6:47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原理论文例1

一、扩频通信的工作原理

在发端输人的信息先调制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扩频码序列去调制数字信号以展宽信号的频谱,展宽后的信号再调制到射频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收到的宽带射频信号,变频至中频,然后由本地产生的与发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相关解扩,再经信息解调,恢复成原始信息输出。可见,一般的扩频通信系统都要进行3次调制和相应的解调。一次调制为信息调制,二次调制为扩频调制,三次调制为射频调制,以及相应的信息解调、解扩和射频解调。与一般通信系统比较,多了扩频调制和解扩部分。扩频通信应具备如下特征:(1)数字传输方式;(2)传输信号的带宽远大于被传信息带宽;(3)带宽的展宽,是利用与被传信息无关的函数(扩频函数)对被传信息的信元重新进行调制实现的;(4)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函数进行相关解调(解扩),求解出被传信息的数据。用扩频函数(也称伪随机码)调制和对信号相关处理是扩频通信有别于其他通信的两大特点。

二、扩频通信技术的特点

扩频信号是不可预测的、伪随机的宽带信号,其带宽远大于要传输的数据(信息)带宽,同时接收机中必须有与宽带载波同步的副本。扩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抗干扰性强

扩频信号的不可预测性,使扩频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干扰者很难通过观察进行干扰,干扰起不了太大作用。扩频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扩展了信号带宽,所以即使信噪比很低,甚至在有用信号功率低于干扰信号功率的情况下,仍能不受干扰、高质量地进行通信,扩展的频谱越宽,其抗干扰性越强。

2.低截获性

扩频信号的功率均匀分布在很宽的频带上,传输信号的功率密度很低,侦察接收机很难监测到,因此扩频通信系统截获概率很低。

3.抗多路径干扰性能好

多路径干扰是电波传播过程中因遇到各种非期望反射体(如电离层、高山、建筑物等)引起的反射或散射,在接收端的这些反射或散射信号与直达路径信号相互干涉而造成的干扰。多路径干扰会严重影响通信。扩频通信系统中增加了扩频调制和解扩过程,利用扩频码序列间的相关特性,在接收端解扩时,从多径信号中分离出最强的有用信号,或将多径信号中的相同码序列信号叠加,这样就可有效消除无线通信中因多径干扰造成的信号衰落现象,使扩频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多径衰落特性。

4.保密性好

在一定的发射功率下,扩频信号分布在很宽的频带内,无线信道中有用信号功率谱密度极低,这样信号可以在强噪声背景下,甚至在有用信号被噪声淹没的情况下进行可靠通信,使外界很难截获传送的信息,要想进一步检测出信号的特征参数就更难了.所以扩频系统可实现隐蔽通信。同时,对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码,旁人无法窃听通信,因而扩频系统具有高保密性。

5.易于实现码分多址

在通信系统中,可充分利用在扩频调制中使用的扩频码序列之间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接收端利用相关检测技术进行解扩,在分配给不同用户不同码型的情况下,系统可以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这样同一频带上许多用户可以同时通话而互不干扰。三、扩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在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一直在走增加信号功率,减少噪声,提高信噪比的道路。即使到了70年代,伪码技术已经出现,但作为相关器的“码环”的钟频只能做到几千赫兹也无助于事.近几年,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几十兆赫兹,甚至几百兆赫兹的伪码发生器及其相关部件都已成为现实,扩频通信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通信的发展史又到了一个转折点,由用信噪比换带宽的年代进入了用宽带换信噪比的年代.从最佳通信系统的角度看扩频通信.最佳通信系统一最佳发射机+最佳接收机.几十年来,最佳接收理论已经很成熟,但最佳发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伪码扩频是一种最佳的信号形式和调制制度,构成了最佳发射机.因此,有了最佳通信系统一伪码扩频+相关接收这种认识,人们就不难预测扩频通信的未来前景.从9O年代无线通信开始步人扩频通信和自适应通信的年代.扩频通信的热浪已经波及短波、超微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码分多址(CDMA)已开始广泛用于未来的峰窝通信、无绳通信和个人通信以及各种无线本地环路,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接入网是由传统的用户线、用户环路和用户接入系统,逐步发展、演变和升级而形成的.现代电信网络分为3部分:传输网、交换网和接入网.由于接入网发展较晚,往往成为电信发展的“瓶颈”,各国都很重视接入网的发展,因此各类接人技术和系统应运而生.由于ISM(IndustryScientificMedica1)频段的开放性,经营者和用户不需申请授权就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频段,而无线扩频技术所使用的频段(2.400~2.483)正是全世界通用的ISM频段,包括IEEE802.11协议架构的无线局域网也大部分选用此频段.在无线接人系统中,扩频微波与常规微波相比有着3个显著的优点:抗干扰性强、频点问题容易处理、价格比较便宜.而且,扩频微波接入技术相对有线接入技术来说,有成本低、使用灵活、建设快捷的优势,在接入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扩频微波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语音接入(点对点);数据接入;视频接入;多媒体接入;因特网(Internet)接入。

四、结语

扩频通信是通信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发展方向,是扩频技术与通信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论述了扩频通信的特点、理论可行性及典型的工作方式。扩频通信的强抗干扰性、低截获性、良好的抗多路径干扰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使它的应用迅速从军用扩展到民用通信中,它的易于实现码分多址的特点,使它能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完美结合,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参考文献:

通信原理论文例2

2通信原理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重要资源;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供学生自学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2.1基本资源的开发

我们在课程建设中把基本资源的开发分为课程概况和教学核心资源两大部分,基本资源结构如图1所示。课程概况包括课程教学大纲、主讲教师(团队)介绍和学期教学进度;教学核心

资源以教学单元模块为单位,每个模块主要包括教学课件或教案、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和作业等。本课程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和开发。

(1)课程概况。教学大纲和学期教学进度表是课程教学最基本的文档。大纲描述了课程的培养定位、教学目标、核心教学内容等基本要素,进度表描述了课程的时间安排、章节处理与分配等内容。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建设中通过企业走访、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行业专家意见等形式,对这类文档进行了反复论证,认真制定,在实教学践中认真执行。

(2)单元模块。把本课程划分为20多个一级单元模块,每个单元模块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命名,比如,“模块1:AM通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模块2:DSB通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模块3:SSB通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级模块进行细化划分,比如模块1还可以细分为“1.1:AM通信系统调制部分的分析与设计”,“1.2:AM通信系统解调部分的分析与设计”等[2]。

(3)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在每个单元模块中,放置教学课件和教案,以便学生下载学习。课件的设计简洁、生动,能够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子教案则相对详细具体,突出重难点问题的说明与解决,使学生能通过它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并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4)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指把教学所需要的实际例子或项目按照教学设计进行呈现,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场合和应用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开发设计工作。本课程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都设置了至少一个教学案例。

(5)教学视频。教学视频是学生在线学习的重要资源,是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的必要补充。本课程教学视频资源分为主讲教师授课视频和外校优秀教师授课视频两部分,互为参考,互相补充,学生可通过观看不同视频资源更全面地理解相关内容。

(6)作业。为强化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突出应用型培养而设置作业。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作业题型以设计开发、应用创新为主,比如调制解调器、数字滤波器、基带信号编码器的的设计、仿真与制作等,充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2拓展资源的开发

拓展资源包括案例(项目)库、职业标准、专题讲座库、在线自测、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试题库、试卷库、交流平台等[3],如图2所示。充分开发该部分资源,可以方便地满足部分学生对本课程进行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学习的要求。本课程在以下7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和开发。

(1)案例(项目)库。本库分为单元模块拓展案例(项目)和综合性案例(项目)两部分,旨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单元模块的理解,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案例(项目)内容涉及到多个单元模块,或涉及到多门课程。在本案例(项目)库中,除了常规的案例(项目)之外,还添加了近几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西门子杯”无线通信大赛、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中的典型选题,以反映当前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2)职业标准。与本课程或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标准,也可以是相关的行业标准、技术标准、官方文件等。本课程推荐的标准文件主要有“通信行业国家职业标准系列”、“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等。

(3)专题讲座库。库里主要包含与本课程或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前沿、典型问题、热点问题等的讲座资料,比如“4G-LTE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先进的光通信技术”、“智能网技术及应用”、“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信息安全与防火墙技术”、“云计算”等。教学团队成员所做讲座的完整资料存放至课程网站,网络视频则给出相应链接,方便学生进行学习。

(4)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是指虚拟实验系统、仿真实验系统、仿真实训系统等,包括用于进行虚拟实验、仿真实验、仿真实训等的软件平台。

(5)在线自测。本课程网站建立了在线自测版块,主要以单元模块在线测试为主,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方便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知识结构是否完备、合理。

(6)交流平台。本课程网站建立了在线论坛版块,用于课程的辅助学习,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师生间或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为课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7)试题试卷库。试题库是按照教育测量原理和规范,用于本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各类题目的集合。试题库除具有存储试题的功能外,还具备查询、智能组卷、分析反馈等功能。试卷库是指用于课程结束后进行学习效果测试的试卷集合,相当于单元模块在线自测的汇总。

3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通信原理论文例3

数据通信的发展迅猛,在移动通信中从第一代模拟窝蜂移动通信系统产生至今,新技术不断涌现。我们经历了2G、3G时代,现在已经是4G时代了,而GSM技术已过时。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例子。那么就可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具体通信专业的研究内容,知道所学的基础理论有什么用,让学生有目的性的来学习这门专业课。下面就结合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做具体介绍。例如在讲解数据通信中的差错控制原理时,可以先列举出一些实际例子,如在网上汇款时除了要输入密码还需要输入一个动态码,或银行汇款时除了要写汇款金额外要写中文字样的总款额,这里的动态码和中文字样的款额都是多余的内容,那么这些多余的内容起到什么了作用?它可以保证用户的安全和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在通信中的发送端我们要传递一些有用的信息,为了确保在接受端能正确接收这些信息,我们也需要增加一些多余的信息来保证有用信息的可靠。这些多余的信息在通信中称为监督码。这就引出了差错控制的概念。那么究竟信息码后要加几位监督码才能保证接收端能收到正确的信息呢?这里以“打篮球”为例,收发双方约定好,用“1”表示球进了,用“0”表示球没进。当接受端接收到一个“1”时认为球进了,接受端接收到一个“0”时认为球没进。假设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错码,发送端发送一个“0”时,接收端接收的是“1”,此时接收端是无法知道接收的信息是错的。我们加一些监督码来观察一下是否可以发现错码,在原来“1”和“0”后分别多加一位监督码“1”和“0”,此时收发双方约定用“11”表示球进了,用“00”表示球没进。通常在传输过程中要么没有错码要么错一位码,假设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错码,发送端发送“11”时,接收端接收的是“10”,此时接收端知道产生了错吗,但究竟发送的是“11”还是“00”呢,不知道。这时我们再多加一位监督码来验证一下可以得出结论,当没有监督码时检测不出错误,当加一位监督码时可以检测到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当加两位监督码时可以检测到错误并能纠正错误。这就引出了差错控制的原理。我们发现监督码加的越多纠检错能力越强,那是不是越多越好的?从数据通信的性能指标出发,监督码越多传输效率越低,在回到网上汇款那个例子来看,如果动态码越多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相当于在信道中传输的多余信息多,那么必然影响传输效率。那么究竟监督码加几位号呢?之后便可以给学生引入一些概念了,如汉明码、循环码和线性分组码。这些例子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其中在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后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与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引出新的解决方案,导出方法和原理。运用学生身边例子可以深入浅出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复杂问题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简单现象入手总结一般性,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2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传统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是采用黑板和粉笔,这用方式在“数据通信原理”的教学中有利有弊。由于这门课涉及的公式推导很多,如果单纯的在黑板上写公式这样既效率低,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简单的把教学内容制成课件,这样内容的信息量虽然大,但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因此不能片面强调单一教学手段。对于复杂公式、各种波形图、频谱图则使用多媒体,这样教学内容既生动又直观,对于难理解的地方在板书作出强调,这样的教学手段事半功倍,提高了教学效果。

2.实验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数据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工具式课程。课堂上的内容是可以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思索能够获得的。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是学好本门课的有效手段,这也就决定了实验课重要性。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模仿式”教学,即老师对所做实验进行原理分析,给学生做具体演示,然后学生进行模仿,当实验结果达到规定的数据要求时认为实验成功。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不佳,下面列举几种改革方法。

2.1“创新法”实验教学模式

“创新法”是事先给学生做出一个实验,演示具体的波形,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良方案,让学生“创新”。最后让学生演示所得结果,进行讨论。这种方法是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而提到学习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2“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规定学时之外开放一周实验室,开放时间段是每天晚上19:00—21:00,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个人,每组发放一本实验指导书,老师给出10个实验题目,每组选择其中的三个题目去完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应的给出一些“优惠政策”,如具体完成时间自己掌握,可以天天来也可以不用天天来。对最先提出设计方案并能完成实验的前5组学生进行答辩,如实验结果达到要求的话,平时成绩满分。对实验完成质量高并有创新点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上会给予加分。结合我院情况,往往实验课积极思考并能提前完成实验规定任务的学生期末的考试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

2.3利用Matlab仿真

Matlab是这门课的先修课程,学生对这个软件比较熟悉,所以可以利用Matlab让学生仿真对数据通信课程所涉及内容。进行仿真具有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启发性强的优点。它既能增强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又能弥补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和经费缺乏的不足。具体的方法是提前把要进行的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仿真,在实验课时检查学生的仿真结果。对此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信原理论文例4

2改革教学方法

2.1授课模式的改进思路

“无线通信原理”双语课程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由于该英文教材有700页左右,但是因为课时限制,我们的教学大纲仅覆盖其中250页左右的章节。由于学生往往忽略剩余的其他章节(在学习英文教材时学生缺少主动性),这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培养。我们今后可能需要引入网络大学堂等改革到此类课程中[6],把部分章节内容转化为网络学习资源,以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学。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授课、课间讨论、课后自学等方式组合授课,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将考虑引入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2.3考核方法灵活化

在“无线通信原理”双语教学课程考核时,采用课堂表现分、作业完成分、考试成绩分等组合打分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单一依靠考试成绩考核的局面,从而全面考察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其次,我们也可能考虑引入辅助的线上考核方法。

3教学成果展示为了更好地评估

2014年度教学方案,本文对随机选取的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修习该双语课程的学生成绩进行分析。该班级共有学生38人,对学生成绩画出对数曲线拟合图及成绩分布的饼状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看出学生成绩多分布在70-90分数段(该分数段人数占比超过70%),与预期学生考试评价范围吻合。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下双语教学方案还是可行的。

通信原理论文例5

2.变电站遥测数据采集

2.1遥测数据信息的采集系统

变电站为了使得遥测数据信息采集系统更加灵活、可靠与安全,因此变电站的遥测数据信息采集系统是采用模板化的结构,其中各个模板都发挥了一定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遥测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模板主要是MAIN主模板,该模板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处理、流程控制、远程通信等,另外遥测数据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一些辅模板,即I/U模板、PSYN模板、RF调制解调模板以及信号输入防雷模板等。变电站的遥测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具有故障自检能力,及对遥测数据不正确情况引发的变电站故障可以自己检测故障点,进而发挥自检功能对变电站进行快速检修,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在遥测数据采集系统中大力应用了单片机的原理,通过在MAIN主模板上应用具有ISP和IAP能力的容量较大的FLASHRON单片机,可以进行远程遥测数据信息,无需技术人员站到遥测地点进行遥测,因此这种单片机原理的应用可以在交通恶劣的地方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进而极大减轻维护工作量,提高维护效率。

2.2变电站遥测数据信息采集的流程

遥测数据采集系统中的CPU采用的是单片机8031,单片机8031内部的寄存器件30H中存放有遥测量选通通道(00H-1FH),并且在遥测数据采集流程中初始化为00H,同时启动一次A/D转换,以此触发中断,之后将A/D转换的数据存入到单片机6264中,其要测量选通通道为2000H-203FH,此时注意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变电站遥测数据信息采集的流程。

3.遥测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装置模式

遥测数据采集系统基本装置的工作流程是将变电站的遥测数据传送到电力调度中心,首先,可以通过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和功率变送器将遥测数据中交流信号和电量参数传送到变电站,再由变电站的变送器和传感器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模拟信号,这些直流模拟信号受到模拟多路开关的控制分时接入模拟数据转换电路,然后使用线性系统循环码进行编码和计算,从而获取实际的电流数字量,然后进行同步的信道调制、信道译码,将遥测电能量通过在遥测CRT显示器上显示出来,通过主计算机和模拟屏的校队发现数据不对时,应该返送校对和核查,纠正错误。变电站遥测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装置模式工作流程。

4.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通信原理

(1)IEC61850标准是目前关于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的最先进国际标准,我国许多电力企业都将全面使用IEC61850标准,可以有效降低变电站遥测数据采集成成本和维护费用,进而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高变电站遥测数据的可靠性,促进电力企业陆续推出很多符合IEC61850标准的产品.

(2)IEC61850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含义完整的信息模式、通信模式等建模步骤,它是为了实现将功能先分解然后再组合的过程。IEC61850标准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的IED之间的互操作性,通过标准的信息分层、面向对象的自我描述、数据对象统一建立模式以及通信服务映射等技术建立数据采集处理的无缝通信系统,而这种无缝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变电站遥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不仅加快了遥测数据采集和处理速度和效率,而且提高了变电站数据库的完整性、可靠性、互操作性、稳定性和信息可扩充性。

(3)IEC61850标准的面向对象的自我描述特征是指利用面向对象的、面向应用开发的自我描述方式来采集处理数据肯信息,具体地说是指在数据源就对监控对象本身进行自我描述,使得接收方收到的数据都带有自我说明,不需要再对数据进行对应及标度转换等工作,使得不同设备之间、不同厂址之间实现数据接入胡互操作性,从而简化了对遥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维护过程,提高变电站遥测数据采集的速度。

5.基于变电站远动装置的遥测数据采集与处理

为了完成变电站与调度中心之间的远距离信息的自动输送,必须利用远动技术和远动系统,采用远动装置。变电站远动装置既包括一种很简单的单一对象控制的简单远动系统,又包括一种很大的综合系统,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远动装置,其远动系统总的功能就是远距离进行人或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交互信息。基于变电站远动装置的遥测数据输入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其中查询方式主要是利用CPU(中央处理器),按照时间周期,对保存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到的数据存入计算机,便于后续进行优化电路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查询方式的应用范围比较普遍,这是由于查询方式的编程比较简单,使用简便。而中断方式是指一旦开关量输入发生变化,则接口电路就会通过中断线向处理机处于中断允许状态,当它完成当前的命令后可进入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的时间通常不长,只是进行一些紧急情况处理工作,如利用在远方终端中的随机存储器作内存,可将采集到的开关状态存等遥测数据放在内存单元中。当下次再对开关状态遥测采集时,可通过新采到的状态与原来的状态进行比较,来判断开关状态是否变位,若发生变位时,可将事件顺序记录下来,然后再返回到原来的断点继续扫描过程。

6.测数据采集系统的变电站故障处理

变电站监控系统中遥测数据的采集还应用了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由于这种电网自动电压系统在各等级电压的电网节点都安装了检测装置,该控制系统的主要检测装置包括变压器、电容器与线路,其中变压力的功能是通过测量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母线电压以及接头档位和各侧电流值,以此确定变压器的运行状况、各侧开关状态和各测母线电压情况等,电容器的功能是采集电容器开关上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电流值等,而线路的功能是采集流经线路的电流值以及该线路上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另外这种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采集各电网节点的遥测数据对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以此检测变电站是否存在故障,以及准确的确定变电站发生故障的故障点,进而便于快速检修故障,确保变电站快速进入运行状态中,最终做好遥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

通信原理论文例6

作者简介:关向峰(1958-),男,山西芮城人,淮阴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江苏淮安223003)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56-02

纵观中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主要有普通翻译理论研究和自译翻译理论研究。但在最近几年,许多翻译理论研究者又把关注焦点集中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的研究上来,从而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原语文本本位、原语作者独尊的模式。像功能翻译理论、操纵论、文学自译理论都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创立起来的。文学自译,正如Grutman在Mona Baker所编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为自译所下的定义:自译是指“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1]在某种程度上,从“自译”视角研究原语作品、原语作者、原语作者的译文文本,从中探索其创作思想、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翻译技巧和方法等都不啻是一种一举数得的捷径。本文试图从普通翻译理论与文学自译理论的相同及相异之处、原语作者在翻译自己作品对原作所持的态度、翻译策略的使用诸方面探讨其翻译策略,以期能揭示译者主体性地位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普通翻译理论与文学自译理论对原语文本的不同态度

1.普通翻译理论对原语文本的态度

正如谭载喜教授在《新编奈达论翻译》论著中所指出的,中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大致经历过四个重要阶段,即语文学理论、语言学理论、交际学理论(通信论)及社会符号学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以原语文本为本位,从中探索其字、词、短语、句子、语篇在目标语中的对应,而始终使译者处于被动的、不被重视的境地。[2]

(1)语文学理论。语文学理论着眼于原文的文学特征,[3]特别注重话语的主体结构和风格,但着眼点通常在话语的原点(原文的作者和背景)而不在读者。其争论的问题是使信息适应人,还是使人适应信息。换言之,译者必须决定究竟是调整信息的形式以适应受者的能力,还是鼓励受者获取足够的背景知识以充分领略原文的某些妙处。

(2)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讲的是一系列的对应规则,这些规则对于发展机器翻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建立在对比语言学基础上的对应规则过分地依赖表层结构,而没能充分考虑底层的语义关系。这一翻译理论无论对机器翻译还是人工翻译都缺乏操作性,忽视了话语的交际意义,译文质量可想而知无任何可读性。

(3)交际学理论。交际学理论把翻译纳入语言交际的范畴,主要从信息源点、信息、信息受体、信息反馈和信息传递手段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并且十分注意研究在信息论中作为研究对象的信息效果和多余信息的问题。采用这一理论突出了信息接受者的作用,把信息接受者作为语言交际活动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以交际理论为基础的翻译理论缺乏足够的广度,没有为人们了解各个话语层次上语言符号的性质提供充实的基础。另外,交际理论也没有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向人们提供充分的启示。

(4)社会符号学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词、句和话语结构的意义,同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话语中所提到的各种动作和物体的象征意义。并且对于区分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以上四种普通翻译理论研究中笔者发现,普通翻译理论过于依赖原语文本、过于注重原语作者的文本信息传递,根本没有考虑译者主体性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忽视目标语文化及目标语受者的审美情趣和取向。

2.文学自译对原语文本的态度

正如我国著名文学自译理论研究家陈吉荣教授所指出的:自译是“由作者承担的一种特殊策略性、进程性的翻译行为和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作者用另外某种语言翻译自己作品的文本信息和写作意图,这种内在动机推动的翻译活动既考虑作品主题的复现,也考虑双重语境中的文本功能,并对文学的延续产生作用”。[4]从陈教授这一段话中,我们至少能获取以下几条信息:(1)自译是作者用另外某种语言翻译自己的作品。(2)翻译的目的是传达自己作品的文本信息和写作意图。(3)自译作品的目的是自己作品主题复现。在原语语境下,原语作品得到原语读者接受和认可的情况下,在自译过程中把目标语语境、目标语受众的接受能力一并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4)扩大自己作品的影响力,延续作品的生命力。换句话说,自译者把自己的原语文本只看作提供信息、传达自己意图的工具。在翻译过程中,又把自己的关注焦点转移到目标语语境、目标语接受者,而不是采用逐字逐句地照搬原语文本的翻译方法,自由度远远超出他译者。

二、他译和自译对译者主体地位的截然不同态度

1.他译完全忽视译者的主体地位

就翻译理论和标准而言,我国一直沿用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傅雷先生的“神似说”和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5]以及近、当代众多翻译工作者所提出的“忠实、通顺”等理论作为翻译标准。在这些理论中,都始终把原语文本放在首要位置,其次再追求译文的通顺、文雅。在很大程度上,忠实原语文化、原语文本在我国翻译界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所谓忠实,首先是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忠实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6]在我国尚且如此,那么在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四个发展阶段,也没有把译者的主体地位放在应有的位置。其中在谭载喜教授所编译的《新编奈达论翻译》一书中,对译者主体地位作了以下描述:“译者必须尽量避免主观性,任何译者都难免不给译文加进主观成分。在理解原文信息、选择译文词汇、语法形式以及语体特征时,他必然会受到自己对原作者及原信息所持态度的影响。由于译者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以必然会给译文留下自己个性的烙印。但是从理智上说,译者应该诚实,不把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加给译文,不歪曲原文信息以适应自己思想和感情上的需要。一句话,译者应当尽一切努力,把不合作者和信息原意的主观因素限制到最低点。”[7]从以上中西方翻译理论中不难看出,译者的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是绝对禁止的、不允许的。

2.自译注重译者的主体地位和创作能力的发挥

在中西方近、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大量双语能力都很强的作家,他们在完成作品创作后,或即时或延时地把自己的作品又翻译成其他语言,进一步扩大其作品的影响力。那么,这些作家在翻译自己作品时,是否会采用我们普通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不折不扣、完完全全地把自己原作的创作理念、文体风格翻译成目标语言?完全脱离自己在原创时期的主体地位和创作能力发挥,完全不顾及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语受者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呢?通过对这部分作家自译作品和原语作品的对比,答案是完全否定的。那么,他们在自译作品时都采用了哪些翻译理念、翻译策略呢?

(1)改写原语作品,完善原作思想。对几位著名自译作家的译作和原作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译作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作的翻译,正如自译理论研究家Fitch通过对贝克特双语文本研究后所说:“一部作品,两个文本。”[8]那么,自译作家在翻译原作时,为什么要改写原作?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延时翻译时,作为译者的原作者思想由于受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身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借助译作进一步抒发自己新观念、新思路。

(2)重写原作,把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受众放在首位。除了改写,自译作家还会采用更极端策略,摒弃原作,完全用目标语写作来适应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受众、目标语受众的审美情趣和嗜好。

(3)采用隐喻策略,克服双语互译时语言表述困难。在双语互译时,自译作家会采用隐喻翻译策略来克服原语转换成目标语时语言表述的困难。这一策略在普通翻译中也会采用。

自译作家除了采用上述几种主体性翻译策略外,还会采用释义、增减、调整多种策略。

三、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必要性

房屋主体结构优劣会影响到房屋整体的质量,同样,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发挥与否也会影响到译作的整体质量。试想,译者本身如不开动脑筋全面理解原作精神,深入思考目标语语言文化、目标语受众审美情趣和目标语语言的表述,怎能期待译者译出高质量的译作?

关于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刘宓庆教授在《当代翻译理论》有如下描述:译者除了受客观制约性消极面影响外,“还有一个经常起重要作用的积极面,那就是翻译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翻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译者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制约性的过程”。[9]同时,他还针对译者主体地位发挥应具备的三种能力作了详尽的描述,即:(1)分析―综合能力;(2)应变―对策能力;(3)表述―行文能力。总之,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是必须具有的。

那么,强调译者主体地位是否就意味着可以胡译、乱译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译者当然要受到原作、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受众审美情趣等客观因素制约。对某些类型的文本,主要是文学类(包括诗歌),就可采用自译作家所采用的改写、重写、隐喻、释义、增减等策略。对科技文献、产品介绍、工艺流程可根据翻译委托人提出的翻译文本要求和文本用途,采用摘译、编译、释义、增减等策略,不能随意重写、改写。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自译理论为翻译工作者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他们的棘手问题,那就是对原作和原作者的思想、文体风格、语言风格可以根据译者的理解和目标语受众的预期接受能力,在译为目标语时,对其进行改写、重写、释义等。对于科技类文本的翻译可以根据翻译委托人的要求和具体用途进行摘译、编译、增减等综合手段进行翻译。这是因为译者作为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沟通媒介,在原语与目标语转换过程中,无形中会把目标语文化环境、目标语受众及译者自身的感受加入到目标语文本中,这一过程可以说就是译者主体地位发挥作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黎昌抱.文学自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上海:外国语,2011,(3):89-95.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74.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75.

[4]陈吉荣.基于自译语料的翻译理论研究――以张爱玲自译为个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王治江.我国传统翻译标准的符号学探讨[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

[6]英、汉翻译教程:翻译的标准、过程及对译者的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通信原理论文例7

通信信息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伴随着通信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新通信服务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引发新通信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的持续增加。而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通信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如何改革通信原理教学,使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确定通信原理课程定位、开展网络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我校如何立足学校定位和现有资源开展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加以分析。

一、近年来通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今年来我国的通信事业迅猛发展,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数和宽带用户数位居世界第一。在国家政策导向下,电信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基础电信领域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强竞争的格局,以通信运营商为主导的 通信产业链不断扩大,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1] 。

面对技术、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各运营商不断探索新的赢利模式,推进企业的战略转型,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电信企业人才需求由此引起新的变化:

(1)在通信网络 由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向基于全ip化的网络演进过程中, 需要更多的既熟悉通信技术 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电信boss系统、综合营帐系统和其他一系列信息支撑系统的建设,急需切合电信业务管理需要的专业计算机应用人才。

(2)固定、移动网络与业务的融合对熟悉移动和固定通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将更加旺盛。

(3)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的维护体制将由单一分散的模式转向集中监控和集中维护的模式,网络维护人员从量上来讲会大大减少,且要求具有更加丰富的全网知识和技能,专业分工的界限进一步淡化;而随着主体运营商对行业价值链整合力度的加强和业务外包政策的实施,在主体运营商周围将出现一大批电信服务商和虚拟运营商,以专业分工为特征的传统通信人才将主要服务于主体运营商以外的通信服务商。

(4)以数据业务为代表 的增值业务将成为运营商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 因此需要更多的增值业务开发和管理人才。

二、我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是定位于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教学研究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校在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都为必修课,共有76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课采用实验箱做八个实验,基本都是验证性项目。经过几年教学发现了几点不理想的地方,主要体现有:

(1)部分基本理论仅是记忆而没有真正理解,我认为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学生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概念,知识点支离破碎,其次是部分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深奥理论不易于理解。

(2)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创新性训练不够,首先是教师大都没有工程背景,其次是实验设备较落后,与实际系统有很大的差距,最后由于科研实力和教学资源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性训练。

三、确定通信原理课程定位,统筹协调与前期和后续课程关系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为学生以后分析通信问题提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支持,是学生建立通信全程全网概念的重要基石,是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但单单靠通信原理课程分配的学识是很难让学生完全地掌握,这就需要通信原理课程的前期和后续课程为其提供一定通信原理问题的训练,例如在单片机、dsp、matlab、eda等课程或课程设计中加入一些通信原理的应用,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课程中加强运用通信原理分析实际系统的训练。我校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无力大范围培养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只有确立通信原理课程的定位,明确目标,多门课程为之服务,集中资源有效利用,才能在有限师资条件下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多课程融合加强实践性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认真做好学生平时实践和模拟实习管理,建立平时实验、实践、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对有条件的专业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受学校办学条件影响,我校通信原理实验设备资源相对较少,现有实验箱可开项目较少,而且多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主创新试验极少。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非常不利。因此不能局限于通信原理实验箱开展实践性教学,应充分利用其他相关课程的软硬件资源。例如可以利用单片机、fpga、dsp等实验室进行通信系统某个模块的设计实验;利用matlab实验室进行仿真试验,让学生有直观认识,加深理论理解,避免繁琐的算法,让学生掌握结论的应用;利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原理实验室和课程设计进行综合性的实验,加强学生对原理的应用能力。

五、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建构主义教学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安排很难与学生不同的情况完全匹配,这就需要某种途径延伸课堂教学,而互联网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平台。

首先建设通信原理教学网站,让学生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利用网站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利用习题资源进行自我训练,利用教学文件确定个人学习目标;

其次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利用论坛或qq群等方式让师生互动,构建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交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更好匹配学生个性需求,增加学生学习热情;

最后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了解通信专业的最新动态,了解通信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六、总结

要较好地开展通信原理教学应该注重两方面:一是要尊重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规律,对于工科专业来说通信原理不仅仅是讲出来的还要使做出来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定要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二是一定要切合学校校情,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相匹配的教学大纲,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构建主义学习思想的通信工程网络教学研究》(09yb472)。

参考文献:

[1]宋燕辉,蒋青泉.新通信技术的应用人才需求探析.现代电子技术,2010,9(320): 194-196.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通信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9,2(69):11-24.

通信原理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 G623.3

1 引言

三国支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是我国最早的翻译理论,之后道安在佛经翻译时又提出了“案本而传”。到了唐朝,随着佛教的进一步普及,玄奘发展了魏晋翻译理论,谓“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翻译领域的不断扩大,翻译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近现代,几乎每一位翻译大家都有一说。

1898年,严复运用中国古典文论思想,吸收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总结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升华,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翻译原则和标准。它是中国传统翻译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里对“信、达、雅”作了精辟的厘定:“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信达雅问世之后,被赋予了各种称号:翻译原则、翻译标准、翻译规范。还有人赞之曰 “三字经”,也有人骂它作“紧箍咒”。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从提出到发展成熟,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的过程。这三个字影响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因为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字影响的。经过无数翻译家的努力,我国独特的翻译理论体系已经构成。在中国历史文化大系统中,前辈翻译家揭示了译论之间的继承关系及其共同的历史渊源,梳理归纳出由“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为主线的理论系统,并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标准理论体系。但是很多人在谈及翻译理论及翻译学时习惯强调中国特色,从而忽略了理论的共同性,导致了拒绝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那么到底孰好孰坏呢?

2 信达雅与外国译论

任何学科都应借鉴前人的经验,翻译学也不例外,而前人也应该包括外国人。西方国家一直有悠久的翻译传统。国外的译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也有很多具有深刻学术价值的理论。下一步,如果把目光移向国外,看看外国各家译学理论同信达雅有无相通之处,有无融合的可能。

2.1 泰特勒的三原则

1790年,泰特勒提出翻译必须遵守以下原则:①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②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与原作属于同一性质。③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这三原则讲的还是一个信的问题,只是对信的较正确的诠释,即内容的信,风格形式的信,原文流畅性方面的信。严复的“信”可以完全包括泰特勒的三原则。“达”与三原则中的“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非常接近。严复本意的“雅”指的是古雅,雅洁。这是严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吸引特定的目标读者而采取的特殊手段,而三原则中并未提及此意。由此可见,泰特勒的三原则与严复的信达雅有相通之处,但涵盖面没有其广。

2.2 奈达的理论

翻译家奈达对翻译提出的定义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他所提出的检验译文质量的最终标准,即:①能使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信息,既忠实于原文;②易于理解;③形式恰当,吸引读者。分析起来可以说是信达雅的翻版。忠实于原文其实就是“信”,易于理解与“达”相似,而“雅”的含义没有提到。第一条要求忠实于原文,第二条又要求译文易于理解,那么原文本身就不易于理解,那译文如何易于理解呢?第三条,吸引读者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永远无法达到。

2.3 目的论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和汉斯•威米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目的论认为:原文和译文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会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作者通过源语文本提供信息,译者则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的传递给目的语的接受者。目的论的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根据目的论,所有的翻译都必须遵循三个法则:一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它认为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由翻译行为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一项翻译任务的目的决定了翻译一个文本需要直译、意译或者两者中和。二是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能够让译文读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 环境中有意义。三是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 指原文和译文中应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

虽然目的论与信达雅的产生背景差异很大,但两者还是有相同之处。信达雅中的“信”即忠实于原文,与目的论中的忠实法则相似。“达”与连贯法则有共同点,都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理解问题。尽管如此,信达雅当中的信是首位,而目的论中的忠实法则却是从属于连贯法则的。同时,信达雅不过是三条抽象的翻译标准,而目的论则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严复的信达雅与外国翻译理论有共通性。

3 结论

在百年的探索与发展之中,将信达雅逐渐与外来的译学新理论融合,给信达雅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新的内涵。我们也应虚心学习外国先进的译论,在善于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建立卓然独立于世界译坛的翻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傅国强. 对“信达雅”说的再思考[J]. 中国科技翻译, 1990,(10).

[2]冯世则. 翻译匠语[M]. 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5,(1).

[3]苏福忠. 译事余墨 [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1).

[4]沈苏儒. 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1):89.

通信原理论文例9

 

1 引言 

通信原理课程在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诸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数字通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有关通信系统的重要结论。本课程特点是内容较多,知识面广,概念抽象,系统性强,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因此,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项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学习往往有大量复杂的数学推导,抽象的理论概念较多,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但学生不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由于本门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容易感觉乏味枯燥,学习效果不好。 

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化;(3)课程试题库陈旧;(4)实验教学内容陈旧;(5)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3 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小节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立足教学内容力求与实际通信系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理论教学方面,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多体并存,优势互补。最后,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和丰富课程试题库,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通信产业的最新进展和目前比较前沿的通信系统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新型通信技术-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使理论和实际能够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方面,合理配置演示性、验证性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充分利用仿真实验的便利条件,并将仿真实验及硬件实验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融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引入和灵活配置matlab、labview、systemview等仿真软件,由学生设计和实现虚拟实验,通过灵活配置一些仿真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从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入到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通信原理课程中的概念和结论。具体设计题目包括: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基带传输的部分响应系统演示等等。通过上述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可以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良,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了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通信原理论文例10

一、课程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对数学理论要求较高,最初该课程仅被设置为研究生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编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这就要求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论基本理论及信源、信道编码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许多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它是一门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信原理”课程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系统、深入地介绍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内容涵盖信号与随机信号分析、各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原理、多路复用原理、同步原理和通信网及交换技术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通信方法的基本原理、时/频谱分析及各种通信系统的性能衡量计算,为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中使用和研究通信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打下基础。

河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在本科生的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把这两门课前后衔接起来安排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融合了许多“通信原理”的内容

首先,我们列出2007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陈运编写的“信息论与编码”[2]的各章内容。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概论;第2章、信源熵;第3章、信道容量;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第5章、信源编码(5.2连续信源编码);第6章、信道编码(6.2线性分组码;6.3循环码;6.4卷积码);第7章、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测度。

为了比较,下面再列出2001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樊昌信主编的“通信原理”[1]各章的内容,该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通信和信息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审、推荐出版的一本部级重点教材,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1.4信息及其度量);第2章、随机信号分析;第3章、信道(3.10信道容量的概念);第4章、模拟调制系统;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第6章、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第7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8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受;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第10章、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第11章、同步原理;第12章、通信网。

三、“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讲授课时的分配

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的内容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从直观上来说,虽然在课程安排的顺序上考虑到了两门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但是由于学生对“信息论与编码”掌握得不扎实,另外是因为两个学期间间隔一个暑假,学生会忘记“信息论与编码”中的很多内容,从而给“通信原理”的学习带来困难,所以,在讲述“通信原理”前,对前期课程进行复习是必要的。比如熵的计算,“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整个第2章的内容都是在讲信源熵,重点阐述离散无记忆信源的信息量、熵等概念及计算方法和熵之间的相互关系,再由离散无记忆信源推广到有记忆信源,最后引入到连续信源理论,从而减小对随机过程等知识的依赖。在“通信原理”课程中,只是在第1章第4小节中介绍了离散信源熵这部分内容,讲授时作简单重复性介绍即可,只需半个学时。对于信道容量这部分内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放在第3章讲解,侧重讲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分别从单符号和多符号两方面描述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通信原理”课程在第3章的最后一小节中涉及了信道容量的概念,分别讨论了离散信道和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由于在前期课程“信息论与编码”已经提到了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所以重点讲解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也就是著名的香农公式,需用1个学时。“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第5章讲解的是信源编码的内容,5.2小节是连续信源编码,主要讨论的是脉冲编码调制,即PCM。“通信原理”课程是在第7章的第5小节涉及了PCM,所以只做简单回顾即可。“信息论与编码”中第6章信道编码与“通信原理”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内容基本一致,因为分组码和卷积码是两种基本而又重要的码,不仅在工程上具有广泛用途,也是学习理解其他编码技术的基础。因此对该课的复习不能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下学过的概念和理论,还要做相当的练习,这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按以往的做法,一般采用6学时左右的时间来复习。由于两者在很多概念上是类似的,所以,并行地处理可以做到在概念和观点上两者互相分享,而又能更好地把注意力放在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上。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四、实验环节

实验教学环节中,同样要根据“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这两个课程相互融合的特点,对实验的内容进行统一的合理安排。我院对“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没有安排实验,“通信原理”安排的是16学时的实验。其中实验5(抽样定理与PAM通信系统实验)和实验6(PCM脉冲编译码实验)涉及两门课程的重叠部分,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把两个实验安排在一起重点讲解,原来的实验是属于验证性实验,由于经过前期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有了理论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内容为PAM实验教学系统与抽样定理的小课题设计,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本文讨论了信息类本科生开设“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了本科生学习该两门课程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安排。通过对“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内容讲授的整合,一方面使学习者了解到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具有存在相似性质的课程讲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思路。

通信原理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1.引言

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是结合语境运用推理来理解说话人真实意图的过程。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互为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出者,不仅要通过明示推理来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为所发出信息创造最佳关联以获得语境效果,让话语被对方所理解。翻译也是一门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学问,运用关联理论的原则用助于翻译的顺利进行。关联理论翻译观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解决中式英语的问题。

2.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Sperber 和Wilson 在两人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定义为一种明示――推理的互明过程。明示是指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而推理意味着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即话语提供的信息,借助语境假设通过推理来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行为。总的来说,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个示意――推理的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assessment),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包括明示和暗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Relevance Principle)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何自然,冉永平,2001,p.32)

2.1 关联性

关联性和最佳关联性是关联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概念。

可以通过对话例子来理解关联性。

例如:

A: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B:I am a crazy NBA fan.

B的明示话语给A提供了一个推理的认知环境,使A获得B喜欢NBA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确定NBA和篮球有关这个语境假设。于是A就结合这两项假设进行推理,即从B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分析推断出B喜欢打篮球这个语境效果,因此B传达的信息与该语境具有关联性。

根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可以看做是这样一个过程:听话人把说话人明示的话语放入一个可推理的认知环境;听话人根据各种语境假设进行推理;听话人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获得语境效果。这样,说话人明示的信息就与该语境就具有关联性。

2.2 最佳关联性

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最佳关联。“Sperber和Wilson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如果话语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听话人又只需要付出最小的推理努力,那么该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性。”(何再三,蒋学军,2009,p.222)简单来说,听话人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无须通过太复杂的推理,就能从话语内容和语境假设中取得最佳关联,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

Sperber和Wilson二位专家提出了的著名的关联原则包括关联第一原则和关联第二原则(李淑萍,2012,p.117):关联第一原则,即认知原则,认为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而关联第二原则,即交际原则,表示每一个明示的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语言交际是个双向的过程,交际双方互为说话人和听话人,根据认知原则,认知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我们可以理解为话语的最大关联性有助于交际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根据交际原则,每个明示的行为本身都具有最佳关联性,那么在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应努力确保每个明示的信息都能够使交际双方理解对方的意图,使明示的信息具有关联性。

3.关联翻译理论及其对中式英语的启示

众所周知,翻译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的准确理解上。赵彦春认为“鉴于翻译行为动态的认知关联性特征,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王荣,2007,p.6)

3.1 关联翻译理论

“Gutt(1991)提出的关联理论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涉及到大脑机制的言语交际行为;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一推理活动;一个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以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韩玲,2009,p.154)“关联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经过两轮明示-推理过程的交际活动。”(何再三,蒋学军,2009,p.222)

3.2 关联翻译理论对中式英语的启示

在翻译的过程中,中式英语的问题屡见不鲜,关联翻译理论对我们理解语言和准确地译出语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在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中式英语这个问题。

“美国学者 Joan Pinkham 在其著作《中式英语之鉴》中,把“中式英语”定义为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受本土语言影响而产生的“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康志梅,2011,p.44)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观,译者要先后两次运用关联理论,先理解原文了解作者真实意图再组织相同的语境来传递给读者的过程。根据关联理论,译者要根据原文提供的明示信息,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推理,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成功地获得准确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再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读者以最小的推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即在翻译过程中为译文读者创造最佳关联。

4.结语

关联理论是一门研究语言交际是如何顺利进行的学问,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翻译在实质上也是先理解后表达的一个过程。因此关联理论对翻译有着很强的解释性和指导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两次运用关联理论有利于翻译的成功。第一次运用关联理论通过推理――明示来理解原文作者的语言,第二次运用关联理论来为译文读者创造最佳关联。交际者和译者的共同点在于二者兼有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出者的双重角色,二者的任务在于不断地运用关联理论来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此外,关联理论翻译观对解决中式英语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2001).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导读)(p32).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何再三,蒋学军.(2009).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式菜名英译.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11(5),222.

[3]李淑苹.(2012).《旗帜飘扬》与《旗开得胜》的语用博弈――从关联理论阐释歌词翻译.长沙大学学报,26(1),117.

[4]王荣.(2007).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