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防火管理论文

防火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29 06:48:05

防火管理论文

防火管理论文例1

2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的作用

2.1促进消防防火安全管理的社会化发展

运用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及时发现违规行为或消防安全隐患。此外,在网格化模式下,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可以责任到人,任务与责任更加具体化。同时网格化还有利于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安全的宣传和检查力度,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各单位还可以增加消防安全巡防次数,从而准确把握各部门的整改和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资源,尽快完成整改任务,巩固社会消防防火墙。

2.2完善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体系

在网格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模式下,相关人员结合网格大小,依据消防监督任务,合理分工并责任到人,每个人都有相对应的消防任务,从而构建对应捆绑的消防安全监督体系。并结合网格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建立起公正、公平、科学的消防防火安全管理评估体系,以此激发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他们的公平正义感,促使他们自觉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

2.3提高消防防火信息警务管理水平

网格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模式以公安机关警务管理系统为依托,可以定期检测、分析、判别消防信息,将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数据,从而更加准确、全面的掌握管辖区域的火灾情况,并及时发出安全预警,尽早发现火灾倾向,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增强辖区的防火能力,并为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提供完善的数据。

2.4实现动态消防防火安全管理

网格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实行责任到人的体制,针对火灾隐患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查处,并建立完善统一的要求标准,增强消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通过网格安全确保消防动态监管的及时性,引导消防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促使消防监督队伍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3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首先要合理管理无物业服务的居民住宅,这部分住宅原本应该由产权单位提供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服务,若无产权单位则应该由收取物业费用的部门或单位提供消防监督管理服务,对于无人收取物业管理费用的住宅则应由社区管理。其次,应该确立明确的分级管理体制。社区组织建设要由民政部门实施消防管理,而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则要受各级物业管理部门指导。同时,辖区公安要加强对社区消防工作的指导。再次,要确保社区消防经费及时到位。社区消防工作小组、消防委员会要针对辖区的人员配备、安全情况、地域特点,及时制定消防工作计划。同时,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和街道办事处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消防经费及时到位。最后,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奖励制度。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的考核主要由各级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该单位要结合当地治安考核情况,尽量避免重复考核。综合治理办公室要及时表彰下级单位,并根据受表彰年限,将表彰具体到个人。

防火管理论文例2

从国外性能化规范的研究过程看,大部分是首先或同时研究与性能设计有关的消防安全设计评估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是先修改规范,后开发设计指南。

三、消防安全工程

随着人们对火灾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火灾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工程学科--消防安全工程学。在发展以性能为基础的规范的同时,消防安全工程也在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由于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当然人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筑设计中完全量化的消防安全工程方法。

消防安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工程原理与原则的应用,基于火灾现象、火灾影响,以及人的反应和行为的专家判断。由于现在仍然缺乏完全量化的建筑设计消防安全工程方法,因此要求采用由专家或工程分析判断而形成的比较保守的方法。不过,在很多国家,这些能够作出专家判断的经过认可或被接受的消防工程师为数不多。

四、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去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去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五、性能化规范与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规范中,一般只确定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可接受的方法,对建筑物内的要求通过政策性的总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要求来表叙。例如澳大利亚于1996年12月由澳大利亚建筑规范委员会(ABCB)编制的第一个"性能化"的综合性的建筑规范《澳大利亚建筑规范(BCA96)》由四个层次的体系构成,即目标、功能描述、性能要求?quot;视为满足的条款"以及验证的方法。性能化设计是选用以性能为基础的替代办法,即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过程的术语,其设计方法是设计中的一种工程方法。

如果性能化设计方法同性能化规范一起使用,就必需有一套规范中要求的固定的总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要求。如果不借能化规范,就由以下7个步骤来指导分析和设计,即1确定工程场址或工程的具体内容。2确定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功能(或损失)目标和性能要求。3建立性能指标和设计指标标准。4建立火灾场景。5建立设计火灾。6提出和评估设计方案。7写出最终报告。性能化设计必需考虑的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因素:1起火和发展。2烟气蔓延和控制。3火灾蔓延和控制。4火灾探测和灭火。5通知使用者并疏散。6消防部门的接警和响应。六、评估方法

建筑防火评估方法是性能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对于这一方法及相关概念体系的逐步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各类方法和模型主要包括:美国的建筑防火评估方法(BFSEM:TheBuildingFireSafetyEvaluationMethod)。评估特定场所内所用产品火灾风险的FRAMEworks方法,火灾致损评估方法(FIVE:Fire-InducedVulnerabilityEvaluation);澳大利亚的风险评估模型(RAM:RiskAssessmentModeling);日本的建筑物综合防火安全设计方法;加拿大的FIRECAM方法。

加拿大国家建筑研究院(NRC)正在研究并已开始应用的性能化设计工具:火灾风险与成本评估模型(FiRECAMTM--FireRiskEvaluationandCostAssessmentModel)),它通过分析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场景来评估火灾对建筑物内居民造成的预期风险,同时还能评估消防费用(基建及维修)和预期火灾损失。FiRECAMTM依靠两个主要参数来评估火灾安全设计的火灾安全性能,即火灾对生命造成的预期风险(ERL)和预期火灾损失(FCE);运用统计数据来预测火灾场景发生的几率,比如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或火灾探测器的可靠性,同时还运用数学模型来预测火灾随时间的变化,比如火的发展和蔓延及居民的撤离;FiRECAMTM利用火灾增长、火灾蔓延、烟气流动、居民反应和消防部门反应的动态变化(以时间为函数)来计算ERL和FCE的数值。它包括:火灾增长模型、烟气流动和居民逃生模型。FiRECAMTM对火灾蔓延的可能性及火灾后修复建筑物的费用采用的是保守的评估模型,所以对财产损失的评估结果比实际的偏高。

澳大利亚消防规范改革中心(FCRC)正在开发一个用以量化建筑消防安全系统性能的风险评价模型叫CESARE--Risk(注:它和FiRECAMTM同基于Beck的预测多层、多房间内火灾的影响的风险评价系统模型),它采用多种火灾场景,其中考虑了火灾及对火灾的反应的概率特性,采用确定性模型预测建筑内火灾环境随时间的变化。某些组成部分如下:事件树与预期值模型、火灾发展与烟气流动模型、人员行为模型、消防队模型和工作人员模型、分隔失效模型、经济模型。

七、消防工程指南

目前,为与消防安全工程相一致,必须为单个消防技术起草实施指南,1996年澳大利亚消防规范改革中心出版了"消防工程指南",为消防安全评估提供了指导。该指南提出设计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制定一个设计大纲,对建筑整体方案进行分析,确定潜在火灾危害以便提出使项目组、消防安全工程师、消防部门和审批机关均认为满意的消防系统设计方案。消防安全系统分析可以分下列几极:

第一极--组件和子系统等效评估(SEE--SYSTEMEQUIVALENTEVALUATION),只考虑一个子系统的单独运行情况。

第二极--系统性能评估(SPE),考虑不同子系统和组件之间的互相影响,这一极分析可能只建立在一个简单的火灾场景和时间曲线分析基础上,也可能需要单独考虑一个以上的"最坏"火灾场景。

第三极--系统风险评估(SRE),适用于大型综合建筑或者高度创新的建筑,能大大降低建筑成本或者解决非常困难的设计问题。它属于概率风险评估,其量化非常复杂,需要消防工程师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也要求有关审批部门掌握更高的评估技能。同时指南还为所考虑的消防安全子系统规定了必要的分析和输入数据。

防火管理论文例3

一、引言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府部门应急能力建设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应急能力评估是改善和提高政府机构应急能力的基础,然而我国关于应急机构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应急管理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急资源调度、应急设施选址等领域,较少涉及政府机构应急能力评估的问题。

应急能力评估是20世纪末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对其主要集中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如构建城市地震减灾或电力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2]、机场应急能力递阶结构模型[3]等。从文献来看,目前国内以政府应急机构为主体的评价较少,且未见优势粗糙集方法在应急能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鉴于此,本文尝试基于优势粗糙集理论,确定影响消防机构应急绩效的关键因素,对城市消防机构进行评价分类,以期为政府机构应急能力建设提供建议。

二、优势粗糙集理论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信息的数学工具,广泛应用于知识获取、决策分析和模式识别等领域。而优势粗糙集决策方法,可以处理好多数型决策分析中典型事例决策的不相容性,解决了传统粗糙集不能处理偏好属性的问题。

三、基于优势粗糙集的应急机构绩效评价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姚杰等[4]评价城市消防机构的数据为例,说明优势粗糙集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某地区消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得分参见文献[4]。

(二)偏好评价决策表的建立

将文献[4]中评价得分表中评分数据分为4个级别:优、良、一般和差,评分区间依次为(4.3,5]、(3.5,4.3]、(2.7,3.5]、(0,2.7],则表中数据可离散化成表1所示的偏好决策表。

(三)约简的搜寻与偏好决策规则的生成

约简1:{辅助灭火设备,指挥系统,消防人员配备,综合管理水平,区域防火状况},

约简2:{主要灭火设备,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综合管理水平,区域防火状况},

约简3:{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综合管理水平,区域防火状况,区域面积},

约简4:{主要灭火设备,辅助灭火设备,指挥系统,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状况,区域面积}。

由这些约简可生成最少偏好决策规则集D≥。根据任何一个约简生成的偏好规则,33个待评价对象均能被正确分类,分类质量为100%。约简1∩约简2∩约简3∩约简4={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状况},即约简的核为{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状况},表明这3个因素是影响消防机构应急能力的关键因素。综合管理水平因素在四个约简中出现三次,频率较高,说明综合管理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时,没有哪种指标处于支配地位,说明消防机构应急绩效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各因素之间互相关联,关系复杂。四个关键因素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情况和综合管理水平分布在三个一级指标下,表明所选取的一级指标均对机构应急绩效都有重要影响,指标选取合理。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在消防部门应急能力的建设中,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重点建设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情况和综合管理水平等方面。

(一)加强辅助灭火设备的安置与维护

在火灾初期,对人员的疏散和初火的控制及扑救非常关键,而此时消防设备的配置则尤为重要。因此,应当适当增加区域内灭火器材数量,并定期检查,保证正常使用。

(二)保证充足的消防人员配备

火灾场景中,消防人力资源是迅速灭火的关键。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代,城市消防问题日益严峻,连续出警、多种火情的情况时有发生,足够的消防人员配备显得非常必要。

(三)做好区域防火工作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加强防火意识,优化配置防火设施,能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率,将灾情消弭于无形,防患于未然。

(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完善的管理制度,高效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使现有资源效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本文将优势粗糙集理论应用于应急机构评价中,生成的偏好决策能够处理偏好所属性决策中由偏好属性导致的不相容性。另外,所得约简还能解释不同因素在应急机构绩效中的不同作用,为政府机构应急能力的建设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风华,谢礼立,范立础.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J].地震学报,2004,24(3): 318-329.

防火管理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190-01

作战训练工作是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防部队工作的核心。顺利开展战训工作,能提升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可以说,消防战训工作强弱直接关系着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消防部队的训练质量,提高消防部队的救援能力,提高作战成功率。

1.消防部队战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战训工作理论滞后。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理论还不够完善。“救人第一,快速、准确地作战灭敌”是消防部队一直奉行的灭火救援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不够全面,只是针对灭火作战,忽视了社会救援、救助等方面。其次,战训工作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的消防战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需要科学完善的理论为指导。比如,在灭火作战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消防部队的抗灾能力。在业务训练方面,需要构建这样的管理机制,在救灾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消防通信的作用等,这些都需要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最后,战训业务理论教材有待完善。目前,消防部队采用的业务理论资料包括《特勤业务训练》、《新兵训练》、《消防灭火救援》等。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这些教材无法满足消防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需求。

第二,战训工作体制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如下:战训人员编制不合理。消防部队救援任务繁重,消防战训人员编制却未增加;灭火救援技术岗位人员不足,由于战训技术岗位编制较少,再加上受到社会现实主义的影响,官兵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愿从事高风险、工作环境恶劣的工作,从而导致灭火救援技术岗位的人员严重匮乏;“消”和“防”配合不密切。由于大队管中队的体制不够完善,消防部队长期采用“大队监督消防,中队灭火救援”的管理体制,导致有的消防监督岗位的官兵不了解战训业务,一旦从事战训岗位,救援组织能力差,无法胜任工作。另外,消防中队干部更换比较频繁,年轻干部经验少,需要中队干部传帮带。而且消防监督部门与战训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战训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灾区的具体情况,不能制定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

第三,执勤工作有待加强。设备器材配备标准与规定要求不符。我国生产的黄河、东风等消防车辆,由于器材配备标准不明确,并缺乏消防厂家的正规指导,导致我国消防器材箱容量小,器材放置不合理。另外,消防标识不明确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消防部队的标识规定不够明确,还未制定统一的标识规范,对消防部队的规范化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

第四,灭火救援工作有待加强。灭火救援现场秩序不规范,执勤中队刚到灾害现场时,无法维护现场交通秩序,围观人员过多,影响消防车的正常通行。现场救援指挥部位置不明显,职责权限模糊,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另外,灾害现场文书职责模糊,未对救援现场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导致信息收集不及时。救援方案质量不高,实用性差。指挥官没有按照救援方案开展救援工作。

2.改进战训工作的措施

第一,加强消防战训工作理论创新。面对消防战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创新,丰富消防战训理论。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不断拓展视野,形成新认识。根据消防部队的救援对象特征、人员构成,发展灭火救援思想和管理原则。加强训练理论创新,根据现实情况,编制执勤训练教材。加强执勤理论创新,摒弃与消防部队不符的内容。

第二,改革消防体制,培养战训人才。人才是消防战训工作是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消防部队应该根据战略需求,加强人才培养,解决战训人才发展瓶颈。具体措施如下:加强战训干部培训。,由消防总队负责中队战训人员培训,由公安部消防部组织总队战训人员培训。在培训方式方面,可以采取远程网络培训或者院校培训等方式,分别对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方面,需要利用高科技,加强战训人员业务素质、政治等方面的培训。

第三,加强执勤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的执勤管理规范,保证执勤工作能满足救援工作的需求。首先,需要完善《执勤条令》,在《执勤条令》中增加反恐、社会救援等内容,尽量缩短《执勤条令》的修改时间,并将其作为执勤工作的依据。其次,根据消防部队作战需求和消防器材配备标准,制定一套完善的消防器材生产规范。在生产消防器材时,需要考虑消防部队执勤需求。将消防器材运输车纳入到执勤中队配备车辆中,增加消防器材箱的容量,逐步淘汰实用性差的设备器材。

第四,加强消防器材设备管理。目前许多新型消防器材设备被配发到消防部队,有的器材价格非常高,对质量和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加强消防器材管理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消防器材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对救援、照明等特征消防车辆以及破拆、侦检等特勤器材,根据厂家要求编制培训教材,对官兵进行系统业务培训。同时,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怎样保养消防器材,多久保养一次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第五,规范灭火救援现场秩序,改革救援工作。增加救援现场警戒力量,建立巡警、交警和公安派出所同步出动机制,维护好救援现场秩序。同时,需要加强灭火指挥部建设,明确分工,支队和总队两级应该明确灾害通信人员、后勤人员、文书人员以及摄影等人员的职责。另外,需要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灭火救援指挥部的作用。需要不断规范灭火战斗行动,加强力量部署、火情侦察、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规范化。

3.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消防部队战训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如,战训工作理论滞后,战训工作体制不够完善,执勤工作有待加强等。因此,需要加强消防战训工作理论创新,丰富消防战训理论,改革消防体制,培养战训人才,加强执勤工作和消防设备规范化管理,规范灭火救援现场秩序,改革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防火管理论文例5

Abstract: how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ocial fire hazard,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working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and in wenshan team, for example expounds on how to innovate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work methods and promote social performance of fire control work responsibilities, so as to achieve common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wareness and supervision of social fire hazard and working together to safeguard social fire safety purpose. Practice is a service innovation measures, good source close, effectiv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ongenital hidden fire danger; The second is innovation special treatment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ynamic fire hazard, The third is the standard social unit self management measures, improve the social unit self management skill. The fourth is vigorously promote and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fire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establish th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ften effect mechanism.

Keywords: fire; Disaster risk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防控社会火灾隐患是打牢“防火墙”工程的基础,近年来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大排查、大整治”、“清剿火患”、“十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在全国拉开,如何卓有成效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并规范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以文山消防支队为例,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认为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创新社会管理,促单位责任落实”。对于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如何防控社会火灾隐患,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和调研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推动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确保火灾隐患自查自改自除,从而达到自觉与监管共同维护社会消防安全的目的。

一、创新服务举措,把好源头关,有力防控先天性火灾隐患

为深入推进构筑“防火墙”工程和“大排查、大整治”、“清剿火患”、“十消防安全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切实把好火灾隐患防控源头关,文山支队在深化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按照“阳光作业、透明执法”的服务理念,制定了“一次告知、疑难论证、跟踪回访、按时办结、公信回告、舆论监督”的二十四字便民利民方针,着力推行:

服务举措一:出台“首违不罚制、首问跟进制、效率承诺制、两次办结制、一站办结制、超时默许制、短信预约制、限时办结制、延时服务制、网络实名制、跟踪服务制、评议回执制”等12项措施。对于大型建设项目,实施提前介入,指导建筑消防设计。对于行政审批等有争议的问题,采取召开疑难论证会的做法,邀请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和新闻媒体共同研究解决措施,从源头上防止了火灾隐患的产生。仅2010至2012年,支队就举行建筑工程疑难论证会50余次,走访企事业单位600余家,派出技术服务队上门服务300余次。

服务举措二:全面实施“两整顿两通道”工程:整顿消防执法外部环境和整顿个人主义、特权主义思想,开辟建设工程“绿色审批通道”,建立中小学校舍“绿色服务通道”,多渠道方便了人民群众办理消防行政审批手续。倡行“五办作风”(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和“五零要求”(“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零差错”办理、“零距离”指导、“零停留”办公),消除个人主义和特权思想。

服务举措三:实施“消防行政审批告知会议制度”和“解决问题领导约谈集体讨论制度”。多年来,文山支队一直坚持消防行政审批告知会议制度,在建筑工程的审核和验收审批时,召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召开告知会,将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相关程序、要求、注意事项、法律规定等事项一次性告知并进行疑难解答,确保各单位都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促使建筑工程合格顺利得到验收。当建筑工程建设中出现相关违法事实和疑难问题时,支队实施领导约谈集体讨论制,在相关媒体的关注下,双方领导面对面约谈,促使领导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通过商议、集体讨论最后得出大家公认的解决方案,从而使老大难问题得到化解,而不是采取拖延、遇事就罚的被动深硬工作方式,近年来,许多建设单位真正感觉到了消防部门工作态度和方法的转变,他们理解消防、支持消防的意识得到极大的提升。

服务举措四:着力强化服务评议,推行消防监督服务评价制度,向服务对象及人民群众发放阳光警务回执卡,了解消防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征求好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力争建立人民满意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近两年来支队纪委共收回回执卡1200余份,满意率98%,消防工作大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消防工作逐渐深入民心,自觉建立消防责任意识。

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进一步拓展了执法服务效能,提高了执法服务水平,全州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初步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新《消防法》颁布实施以来,通过支队全方位的宣贯、培训及服务指导工作,建筑各行业、部门、单位均能较好履行各自职责,有力地把好了火灾隐患源头关。

二、创新专项整治工作方法,全面防控动态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是现阶段消防部门集中监督管理,净化消防安全环境的重要手段,但多年来此项工作已形成了死板教条的形式主义,工作任务落实不下去,工作成效显现不出来,在这样推而不动的工作局面下,文山支队痛定思痛,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十个一”工程。

“十个一”工程的指导思想就是专项整治工作采取社会单位自检自查自改与消防部门抽查检查督改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模式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确保每个工作环节的实施。“十个一”工程即:一个动员培训会、一份网格责任书、一份火灾隐患自查报告、一份整改承诺书、一份火灾隐患整改报告、一份调查问卷、一次分析会、一堂业务培训课、一套网上执法系统、一套完整工作档案,每一个环节都设有相关的工作表格和标准,既方便基层落实,也方便机关督导。“十个一”工程就是一个清淅的工作思路、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它是工作方法创新的一个具体体现。2011年“五大”活动工作中,文山支队先后发文《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队关于印发“五大”活动奖惩措施规定及考核标准的通知》《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队关于实施“十个一”工程进一步深化“五大”活动的通知》以此全面深化“五大”活动,并建立了工作督导机制、实施网格责任机制、联合排查机制、“1对1”督导机制、定期工作通报制度(总体工作每个月通报一次,执法情况每半月通报一次,专项行动每3天通报一次),并适时组派工作组进行明察暗访,对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实施问责,并下发督办通知书进行督办跟踪落实。近年多项专项整治活动有力整治了一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有效预防和遏制了重特大火灾事故,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消除动态火灾隐患方面,除“十个一”工程外,文山支队制定了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接待制度,在互联网消防网站上公布举报电话,在消防部门设立举报信箱,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收集群众身边火灾隐患,向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发放家庭火灾隐患自查自改调查报告表,对于一些重大火灾隐患通过政府挂牌督办和媒体舆论宣传的方法进行监督整改,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到火灾隐患消除活动中来,提高了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净化了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三、规范社会单位自我管理办法,提高社会单位自我管理能力

火灾隐患的自查自改能力取决于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方法,自2010年“防火墙”工程实施以来,文山支队抓住机遇,大力推行单位、行业消防管理标准化,有效提高单位、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先后发文《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标准》《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队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达标创建工作的通知》,并对重点单位、100平方娱乐场所进行了网格责任分解。文山支队为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想办法出主意,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台新举措,帮助指导社会单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一)加强对社会单位人员素质的培训

培训一批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以此带动本单位的培训及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培训主要是以 “四懂四会”为主要内容,即懂单位的火灾危险性、懂火灾预防措施、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逃生自救方法;会报火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险情事故、会疏散逃生。通过培训,提高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二)研究制定管理方法和标准,统一全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秩序

支队研究制定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631)台帐本,这善台帐包括6本管理台账(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记录本、防火巡查记录本、防火检查记录本、消防设施检查保养维修记录本、灭火预案演练记录本、消防工作会议记录本),3本管理文书(火灾隐患当场整改通知书、火灾隐患整改督办通知书、动火许可证)和1本指导手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指导手册),简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631”工程。其中《指导手册》的编写本着简单、科学、有效的原则,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消防安全管理内容、消防安全检查内容、消防管理注意事项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知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行业部门、个体工商户等消防安全管理,其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文山州大力实施“631”工程,对于督促指导社会各级各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防火措施,杜绝各种违法行为,真正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制度上严密有效、技术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推行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工作

指导社会单位要在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的基础上,做好消防安全标识化工作,标识的内容有消防设施的名称、使用方法、操作程序、放置位置,安全疏散的路线、方向,消防安全的承诺等,通过标识化进一步使消防管理工作向人性化、规范化发展。

(四)规范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检查步骤

指导规范社会单位自检自查行为,把握重点,有效查处火灾隐患。即“131”工程(第一步:检点要突出;第二步:三安检查要到位,三安分别指安全通道、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第三步:安全素质要点验。)

通过一系列举措,社会单位消防意识提高,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知道怎么管,怎么做,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全州重点单位达标360家,一定规模的娱乐场达标59家,完成率达90%。

四、大力推行并规范消防中介机构的发展,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常效机制

推行发展消防中介机构从一定程度上将解决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无人管不会管的矛盾,是探索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个认识和逐渐推广的过程。文山支队近年来,积极研究探索,在图审咨询,建筑工程检测、社会单位年检、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文山支队在这块上有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推广社会消防中介管理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消防中介公司,它是泛指从事消防工程中间业务的技术性信息机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 它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成立并运行, 以公平、公正为宗旨, 并确保其服务的优质与高效, 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发挥传递作用, 在市场主体之间发挥服务纽带作用,是专门对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服务的具有营利性质的公司。消防中介公司可以提供图审咨询,建筑工程检测、社会单位年检、日常维护管理、火灾财产损失核定与技术鉴定等服务。可以看出,消防中介组织机构的建立,弥补了消防部门因人力不足等问题造成的对社会单位监督指导力量不足的缺陷。

(二)消防中介机构是需要规范和管理的

由于消防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门的学习与实践才能胜任。目前各地的消防中介发展参差不齐,水平也差异很大,许多中介公司的技术水平还很低,还不能全面解决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的市场需求,社会单位的整个消防业务工作还不能做到真正的整个业务外包,相关行业和政府部门,要严控中介组织的“门槛关”,对不能胜任消防安全服务工作的中介公司坚决取缔。这样,通过各单位邀请消防中介公司的参与或承担消防服务,社会单位才能对消防工作实现全面负责。

(三)社会单位应积极建立消防中介机构参与服务的常效管理机制

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一定程度上,消防安全工作也要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当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指导思想,争取社会消防中介的介入,实现社会效益与安全效益双赢的目的。各单位与中介组织机构的关系,可以比喻为车主与修理厂的关系。就像汽车坏了不安全,需要到汽车修理厂,请求修车师傅为我们提供服务一样,是需要付出金钱的。单位的消防安全出了问题,由于自身不懂消防的相关技术与管理,难于实现消防安全,就可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在市场上聘请相关专业公司或人员来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服务。但由于目前受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单位对消防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普遍认为,消防安全工作是消防部门要他们搞好消防安全,而不是自身要求消防安全,从而导致了社会单位被动应付消防安全工作,整个管理水平不高。当前全国各地的消防中介服务机构正逐步成立,由于受到一些规章条款的制约和消防部门的指导不力,从而导致消防中介组织的发展比较缓慢,运行也不规范。“有付出才有收获”,社会单位只有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才会得到更优质的安全服务,仅靠行政审批部门提供无偿服务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另外,消防部门人员流动快,岗位交换频繁,提供的服务往往会存在脱节、重复,导致服务质量的不完善。如果成立一定数量的消防中介服务公司,按照市场竞争的运行方式,加强对其监管,中介服务公司的服务水平必会越来越高,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也将会有更好的保障。

防火管理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防火活动中面对的不利现象

1.1 关于社会机构的防火活动

1.1.1 行业的管控活动很混乱。虽说当前的相关条例中论述了预防为主的活动理念,但是其并未得到有序的体现。

1.1.2 “防止火灾发生”没有纳入到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中。目前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它规定了社会单位要做好以下7 方面工作: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开展防火检查巡查、整改火灾隐患、进行消防宣传培训教育、组织灭火预案演练、建立消防档案,而可能直接导致火灾的火源管理、电源管理、易燃可燃物的管理并没有纳入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中。

1.1.3 防火巡查内容没有以“防止火灾发生”为重点。公安部61号令第二十五条规定防火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上述内容除第一项属于“防止火灾发生”外,其余5项都属于“火灾控制”,即发生火灾后如何防止火灾蔓延、扩大。

公安部第61号令第二十六条规定防火检查的内容应包括:(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4)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6)重点工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10)防火巡查情况;(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1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上述内容除(5)(7)(8)项外,别的内容都不是直接避免火情出现的关键事项。而且巡检活动是由安保工作者来开展的,上面的这些检查信息具有非常强大的专业性特征,其牵扯到技术等机构,无法有效的落实。

1.2 当前消防单位在防火活动中面对的不利现象

1.2.1 监督检查的内容没有侧重防止火灾发生。根据《消防监督检查管理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社会单位的检查内容包括:消防许可及验收备案情况、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建筑防火情况、电气防火情况、安全疏散情况、消防控制室情况、消防设施器材情况7方面,并且消防设施所占比例较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所占比例过少,不能充分体现消防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社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应是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管理否到位。上述7方面均应纳入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对消防设施等到位情况的检查仅是对单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情况的印证。

1.2.2 监督检测的措施非常单一,而且没有综合化的方法。消防单位对于社会机构的该项检测活动,关键是分析其是不是存在记录,此时就导致检测活动非常的注重形式。在辨别安检活动开展的是不是有效的时候,不具有科学化的测评要素。对于电气问题的辨别措施非常单一,对于电气问题等导致火情出现的要素未设置综合化的判定体系,此时就会使得该项检测活动无法获取优秀的意义。

1.2.3 处罚活动设置的不合理。相关条例中论述。机关等的机构没有按照要求的内容开展管控活动的,要规定其在一定的时间中进行整改,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给予警告处罚。上面讲述的这些内容非常繁琐,在具体的活动中无法积极的开展,对于无法活动不具有威严性。

1.2.4 目前的体系对于防火活动的干扰。在目前体系之中,负责监管的工作者不稳定,其不按照行业来开展,对于社会机构的火情检测,很多时候是存在于消防装置层次之中,但是很多的消防装置一般都用不上,因此无法获取相关机构的关注,导致严重的问题。

2 应对方法

2.1 按照行业和体系来设置内容

结合行业的具体特征,合理的设置和自身状态保持一致的管控要素,积极地修订管控要素,关键掌控好货源的管控等等一些事项,而且要设置能够量化的意义和实际的要素等,确保它们有着非常好的实践意义,确保社会机构的该项安管活动能够开展的更加顺畅。

2.2 巡检时要将重点放到避免火情出现上

在巡检的时候要做好如下的六点内容。第一,要查看用火等的状况是不是合理。第二,要分析电焊等的活动状态。第三,要明确消防关键区域的安全事项的落实状态。第四,要关注易燃物质的防火方法的布局。第五,关键工序和职位的工作者对于消防知识的明确。第六,装置是否可以有效的运作。

2.3 关于巡检组织的构成

该项活动由各个职务的工工作者来开展,具体的负责检测的人员由安管者来明确,而项目机构和业务机构等等的一些人员也要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巡检工作者要结合相关的法规条例来开展活动,将该项活动真正的落到实处。

2.4 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明确问题发生的要素

要聘用中介机构来开展该项检测活动,并且应按场所类别要求不同的检测频次,如公众聚集场所每年检查一次,大功率电气接入或临时电气接入应局部检测等。除此之外,要推广监控体系,要提示功能防控的水平,将问题控制在发生之前。

2.5 以消防监督引导社会单位规范自身管理

当确保消防监督工作者比较的稳固的前提下,要按照行业和体系来开展监管活动,在检测问题的时候,要将重点放到火和电的使用上。要设置一些处罚措施,其涵盖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消防安管不合乎量化的规定。第二,场地之中存在非常恶劣的致灾要素的。也就是说该项处罚活动,不能单独的针对一个具有的要素来开展,尤其是某一种消防设施未保证完整好用的处罚应取消,以此来引导形成“单位全面负责”的消防工作格局。

总的来讲,要想确保该项监管活动开展顺畅,实现新的发展,就要积极地落实责任体系,要强化监管的力度,积极的发展,融入全新的要素,确保消防活动能够和时代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

防火管理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TU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物流企业在设计仓库储存产品的流程时,都遵循使产品能够直接在整个仓库设施中流动的原则,物流行业要求库存货物不断进行流动、分拨和整理。物流企业运营模式导致物流仓库具有与一般仓库不同的火灾风险。事故致因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物流仓库火灾风险,可以提出有正对性的火灾预防控制措施,对于物流仓库的防火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物流仓库火灾特点的基础上,基于事故致因理论,从第一类火灾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等方面分析物流仓库火灾风险,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1 物流仓库火灾的主要特点

(1)空间规模大、荷载高、蔓延快。为了便于流转降低物流成本,近几年物流仓库的建筑面积一般都在20000m2左右,防火分区内的建筑面积约10000m2,由于货架堆放物品的密度大、数量多、品种复杂,建筑高度多在12m以上,货物堆垛高度在10m以上。通常储存和理货区分别占总建筑面积的60%和30%左右,多个区域之间物品的流动频繁,整座建筑空间呈现连续开放的形态,发生火灾后,极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2)火灾报警时间长、排烟困难、结构易坍塌。目前物流仓库一般不要求设机械排烟设施,现有物流仓库的排烟方式主要有天面或靠近天面的墙上开设常开窗进行自然排烟和在顶部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两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由于仓库空间高大,烟气受到货架和货物的阻挡,到达屋面层的时间较长,热烟气从产生到排出室外,将在室内停留较长一段时间,引燃热烟气流经过处的可燃物,消耗大量氧气,加热室内空气,使室内在短期内形成黑暗和有毒的空间环境,易对人员疏散及火场扑救造成困难。另外由于物流仓库的体量大、防火分区划分复杂、空间高度高对感烟探测器和喷头的灵敏度有影响,为早期发现和控制火灾增加了难度。物流仓库大多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柱、彩钢屋顶承重构件,在火灾温度达到500℃时,钢结构的承载力下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如果火灾温度达到600℃时,钢结构承载力完全失效,会造成大面积坍塌。

(3)灭火难度大,疏散困难

物流仓库货物堆垛高度大都超过7m,属于高架仓库,货架连续长度为30-60m,一般每隔30m处设置一个宽度约为1.4m的联络通道,货架与货架间通道宽度在1.1-3.5m。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弥漫,很难找到起火点。由于货架大都采用钢质材料,加上堆物的重量,在火灾情况下可能变形坍塌,这对灭火人员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加之发生火灾后,库房内堆垛物资倒塌,通道受阻,也给扑救造成困难。

2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物流仓库火灾风险分析

2.1 第一类火灾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能量拥有体。物流仓库内有大量的可燃物,这些属于第一类火灾危险源,如货架、托盘、输送设备上的橡胶履带;货物的包装材料,主要有纸张、泡沫塑料、塑料薄膜;铲车及铲车充电区内的蓄电池以及可燃货物。

2.2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约束或屏蔽实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是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下从人、机、环境系统的角度来阐述物流仓库火灾的成因。

2.2.1人的不安全行为

(1)放火。放火的形式主要有:故意破坏以达到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正常经营活动为目的的放火;因个人恩怨、经济纠纷等报复性放火;骗保放火,多是经营者因种种原因,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先对堆垛原料进行保险,后再自己放火,以骗取高额保险金;此外,还有精神病患者放火等。

(2)管理不善。库区管理制度不落实是人为过失引发火灾的根本原因。库区管理不善引发火灾的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外来火种的进入,如高温或已经发生阴燃又未被查出的物品直接进库上架;工作人员或货车司机随便吸烟。在维修仓库建筑物及货架的钢结构进行防锈油漆时,操作人员自身静电、金属撞击引起火花,引燃油漆、易燃溶剂起火。电瓶车在操作时打出火花或蓄电池老化、接触不良引起火灾。

2.2.2 物的不安全状态

(1)整理分拨环节存在火灾隐患。货物进出物流仓库时需经过归类整理和重新包装, 不少物流企业为方便机械搬运流转, 一般在入库打包整理时加上木质或塑料铲板, 造成大量的铲板成为额外的可燃物在物流仓库内流转的情况, 增加了火灾荷载。尤其是塑料铲板, 一旦燃烧, 其放热量、发烟量、燃烧速率远大于一般可燃物, 极易扩大成灾。有的物流库整理、分拣货物区域面积不足, 进出货物时容易出现物品堆垛阻塞疏散通道或妨碍消防器材使用的情况,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2)储存区的火灾危险性较大。物流储存区货物相对集中, 为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普遍采用机械操作的货架系统, 将立体空间划分成若干货格, 货格根据货箱的大小而设置。按规定, 货架储物仓库的最大净空高度或货品最大堆积高度超过规定要求时, 应设货架内喷头。部分物流仓库因为设计、安装货架内喷头比较困难或担心货架内喷头被误操作或破坏, 在货架安装或调整后取消货架内喷头, 形成喷淋保护盲区。有的物流仓库内货架连片成排布置, 货架与货架的间距小, 人员疏散困难。

2.2.3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自然环境条件。如建筑物没有安装避雷设施,或者避雷设施损坏、不完善,货架又没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在遭受雷击时,极有可能因为强大的雷击感应电流通过金属构件产生高温热效应导致货物着火。

3 火灾风险预防控制措施

3.1 增强耐火等级,防止物流仓库坍塌

为提高物流仓库的耐火等级,可采取对钢结构进行防火涂料保护,以减轻钢结构在火灾中的破坏,避免局部或整体倒塌,并减少火灾后的修复费用,缩短钢结构功能恢复周期,这是提高钢结构耐火极限的根本方法。

3.2 严格控制防火分区面积

根据“建规”的要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丙类可燃固体和丁类物流仓库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分别为 1500、3000m2,戊类物流仓库面积不限,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 1倍。防火分区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对于流货品中可燃物数量少或较少的仓库,如果仓库消防能力强(设置了喷淋、报警及排烟设施),不划分防火分区也可有效控制火灾蔓延。对于储存区火灾载荷较大、火灾损失大的物流仓库,在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空间条件、火灾荷载及消防设施配置标准、人员疏散难易程度的前提下,宜对储存区采取防火隔墙保护,并对分拣整理区域放宽分区面积限制,尽量减少防火分隔对物流管理的不利影响。

3.3 采取先进可靠的消防设施,提高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

物流仓库一般设置在郊区,消防给水设计一般应设置消防水池,采用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并配备柴油消防泵,消防给水管网要设置成环状,保证消防供水管网供水的可靠性和灭火救援水源的充足。还应设置可靠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用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大水滴喷头等针对仓库设计的大流量喷头,将火灾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此外要尽量设置一些技术先进的探测器,如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等早期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具有早期探测,及时联动,对环境适应性强等,是解决目前大型物流仓库报警不及时、探测灵敏度不高的较好办法。

3.4 实现自然排烟,加设机械排烟

物流仓库内即可设置自然排烟设施又可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对于大型物流仓库来说,应二者结合,在屋面设置排烟风机和易熔采光带。易熔采光带既能作为屋顶采光,又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而且排烟口是均匀布置在整个屋面,对排烟有利。火灾发生初期,因为仓库较高,易熔采光板还没熔化,在这之前,先通过排烟风机机械排烟,可以减少先期高温烟气层的危害,等易熔采光板熔化后,就形成自然排。

3.5 加强物流仓库消防安全管理

物流仓库应当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物流仓库的消防安全应当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制定仓库用火、用电管理制度。仓库内电气设备应经常检查,并每半年进行一次绝缘测试,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修理。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消防设施自投入使用开始必须处于运行和备用状态。消防控制室的设备应当实行每日 24 小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并准确处置火灾和故障报警。

3.6 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

物流仓库管理人员应以多种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教育,普及防火、灭火知识,以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应进行巡视检查,检查以火源管理、电源管理、仓库和库存物品管理、灭火器材及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值班在岗情况、使用明火情况等为重点,发现火灾隐患必须坚决整改,切实消除火灾隐患,确保仓库消防安全。

4 结论

(1)在分析物流仓库火灾特点的基础上,基于事故致因理论,从第一类火灾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等方面分析物流仓库火灾风险。

(2)以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结果为基础,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物流仓库火灾风险预防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防火管理论文例8

高校一旦发生火灾,影响力大、涉及面广,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高校屡发失火事件,造成一定损失。通过对高校火灾事故原因的了解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知识的不足是导致高校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加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基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对现状展开分析,然后指出存在问题和原因,最后通过个人思考提出对策,缺乏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本文尝试将行为安全理论引入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深入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获取第一手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期望能更加科学、准确地找到问题关键,提出针对性对策,为更好开展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一、行为安全理论概述

(一)行为安全的定义

行为安全理论(BBS,BehaviorBasedSafety)的基础是行为分析理论,是基于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能够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的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1]。目前,业内对行为安全的含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应用效果的看法很不一致,总体认为行为安全理论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对行为人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统计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安全的关键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逐渐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帮助行为人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

(二)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

1.作用范围

根据行为安全理论,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动作”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不安全动作”。因此,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策略是消除人的不安全动作,但这在实际中较为困难,因为不安全动作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与动作产生者的安全意识、行为习惯和所掌握的安全知识都密切相关,这些相关要素又与动作产生者所在组织的教育管理有关。行为安全理论将行为安全当作一整套事故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来看待,它认为人的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可以通过组织行为对其进行管理,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2.实施流程

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模式是建立在前因—行为—后果的基础上的,旨在改变人的思维习惯以及行为方式,使这些“不安全”的行为不再发生[2]。行为人表现出的行为的前因是导致行为发生的个人习惯和思维等要素,后果是行为所导致的具体结果。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流程具体分为识别关键行为、收集行为数据、提供双向沟通、消除不安全行为四个步骤[3]。

二、行为安全理论在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海因里希的事故统计,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10%的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仅有2%的事故是由不可控因素造成的[4]。这些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大部分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来避免,这一统计结果也适用于分析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因此,运用行为安全理论指导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致因链模型

笔者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成因,提出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致因链模型(如图1)。如模型所示,大学生的不安全动作直接导致火灾事故,或者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而导致火灾事故;引发大学生不安全动作的根本原因包含两个方面:即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和消防安全知识不足,消防安全意识是指对消防安全事故可能造成自己或他人受伤害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消防安全知识是指与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处理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什么是消防安全隐患、如何扑灭初起火灾、如何进行逃生疏散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如何发现、处理消防安全隐患和在突发火情时的应急表现。

(二)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实施流程

结合大学生消防事故致因链模型和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方式、目标,笔者提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实施流程图(如图2)。根据流程图,首先要确定教育的重点环节,即找到大学生在检查消除火患、处理初起火灾、应急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上的薄弱点;其次,通过研究分析,找到解决这些薄弱点的方法,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沟通、优化,最终达到减少大学生不安全动作,从而遏制高校火灾事故的目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使论文更具科学性和广泛性。

三、问卷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在福建省内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随机发放102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11份,有效率为98.34%。其中男生608人,女生403人;一年级390人,二年级312人,三年级255人,四年级54人。调查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笔者在查阅有关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与相关专家和管理老师交流,编制《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情况调查问卷》,选取反映大学生在检查消除火患、处理初期火灾、应急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意识强弱和知识掌握情况的问题,并单独设置考察学校宣传教育实效方面的问题。

(二)结果分析

1.检查消除火患方面

在“是否会判断灭火器属于有效状态”、“是否会留意宿舍或其他校园场所的逃生路线”、“是否知道宿舍或其他校园场所消防设备的摆放位置”等问题,分别有25%、30%、20%的大学生选择“会”或者“知道”。通过访谈发现,较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不会遇到火灾事件,没必要关注这些设施设备,也有部分学生反映校园内很少见到疏散路线图、灭火器标示等指示性标牌。在“是否会关注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一题中,只有15.33%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关注,并要求别人注意”,绝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偶尔留意”或者“不懂如何关注”。通过访谈发现,大学生普遍对哪些是消防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不甚了解。在“您对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的看法”一题中,有66%的大学生选择“存在隐患,不应该使用”,可是,在“是否在寝室使用过违章电器”一题中,高达62%的大学生选择“使用过”。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大学生使用违章电器是为了烧水、做饭等,他们也反映学校存在诸如开水房偏远、食堂定时关闭等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同时,学校对于使用违规电器的惩罚力度没有构成一定威慑。以上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火灾忧患意识不强,对消防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什么是消防安全隐患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侥幸心理较强,为图一时方便,依然使用违规电器。同时,通过对调查数据交叉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关注身边消防安全隐患的主动性呈现下降趋势,而使用违章电器的和对此行为存在错误认识的人数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高年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较淡薄。

2.处理初起火情方面

在“发现初起火情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电器或线路着火,您认为应该首先做什么?”、“发生火情时,您对报119火警的态度是什么?”等问题中,80%左右的大学生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但是,在回答“面对初起火情时,您认为自己是否会使用消防栓、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是否会正确报火警”等实操层面的问题时,高达56%、42%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会”或者“可能不会”等否定性选项。这说明大学生了解处理初起火情的基本知识,但缺乏实操技能,一旦遇到初起火情,很难在第一时间予以正确处置。通过交叉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认为自己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和报119火警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大学生在校时间越长,所参加的实操演练和教育活动越多有关系。

3.应急疏散逃生方面

在“逃离火场时,突然想起遗漏某个重要物品,您会怎么做?”、“您觉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哪个?”、“若所有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您认为该怎么办?”、“您认为哪些是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等问题中,75%以上的大学生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但是,在“若遇到火灾,您觉得您是否能够运用疏散逃生知识从火场逃生?”一题中,高达58%的大学生选择“不能”或者“不好说”。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各年级大学生对疏散逃生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当。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媒介丰富,大学生在入校前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渠道较多,一旦形成潜意识就会固定下来;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能够在理论上掌握应急疏散逃生知识,但是需要在演练实践中提升运用能力,否则他们没有信心运用这些知识处理消防安全突发状况。

4.宣传教育效果方面

在问卷调查中,88%的大学生认为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重要,大一学生群体中有92%选择“重要”,其他年级学生选择“重要”的比例都在84%左右。但是,仅11%的大学生知道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和“三个应知应会”这些基本消防安全知识。说明大一时期是大学生对消防安全最重视的阶段,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够普遍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消防安全概念和内涵上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认知体系。大学生认为大学最需要加强的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前三位依次是面对火情时候如何处理、哪些行为存在消防隐患、灭火器材如何使用。大学生最愿意参加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前三位依次是参与消防实战演习、以消防宣传为主题的学生活动、案例警示教育。在开放式问题中,“多开展实践操作性的演练”是大学生为改进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所提最多的意见,可见大学生最愿意接受实践性强的教育活动。

四、对策建议

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在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方面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火灾忧患意识较差;检查火患能力较弱;处理初起火情实操技能不足;随年级升高消防安全意识降低;消防安全教育实效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紧抓新生入学关键期,强化教育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在入学阶段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和知识接受程度都处于最高水平,在这一阶段接受的教育效果将有效辐射大学生未来的校园生活。高校应大力提高这一阶段的消防安全教育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开展新生入学消防安全知识考核;在新生教育读本中加入包含消防安全教育的部分;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新生联络员在新生入学阶段,为新生讲解防火安全知识;在新生集会中播放相关教学视频或典型案例;还可以利用易班网、校园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和载体开辟新生消防安全教育专栏。在教育内容方面,既要体现对消防安全的压力传导,又要侧重于帮助大学生掌握“面对火情时候如何处理”、“哪些行为存在消防隐患”、“灭火器材如何使用”等具体知识,促进新生尽快形成消防安全认知体系。

(二)加强宿舍消防安全检查,消除侥幸心理

学生宿舍是高校火灾高发地点,也是加强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从实际情况看,新生的纪律性较强,在宿舍内使用违规电器的现象较少,但大学生使用违规电器的比例随着年级升高而明显提高。因此,在规范宿舍日常检查的基础上,保卫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宿舍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应加强高年级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学生使用违规电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情况的都应及时处理,同时,对拒不改正和多次违规的学生也应给予适当处分,通过日常检查和纪律约束形成震慑,促进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识。相应的,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也应多深入基层,了解学生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尽力解决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5]。

(三)丰富校园教育形式,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结合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知道消防安全理论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够把这些知识变成消防安全实操本领,要实现从“知道”到“会做”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增加实操演练。学校职能部门可以利用每年新生入学阶段、安全教育月、119消防日等关键节点,将灭火演练、疏散逃生演练等融入教育活动,并邀请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传递,带动二级学院结合实际有效开展类似演练,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同时,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例如针对化工类学生、美术类学生、机械类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开展危化品防火、画室防火等专项消防安全实践教育。

(四)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积极性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能仅依靠学校职能部门,还需要依托学生群体自发开展活动,提升教育效果,从而达到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一方面,可以依托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指导他们结合实际需求,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作为学校正式教育或演练的有效补充[6],例如,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手抄报比赛、消防设备现场观摩、模拟火场疏散路线设计比赛等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挥学生志愿消防队、班级安全委员的作用,通过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他们开展消防安全自查、消防知识宣传等活动,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带动更多周边学生关注消防、了解消防、重视消防。

参考文献

[1]王哲,白云杰.基于行为安全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0,(3):72~75.

[2]任玉辉,秦跃平.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2,(12):138~140.

[3]余昌才.行为安全管理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学家,2014,(2):284~284

防火管理论文例9

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消防安全状况呈现出各种新的始料未及的局面。由于农村的消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农村火灾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为了保障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对农村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改革,解决现阶段出现的农村消防问题。

1农村火灾事故现状

1.1农民消防意识普遍偏低是造成农村消防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农民的传统思想浓厚,思想很容易受到传统的禁锢,常常把火灾与天灾人祸联系起来,这种消极思想是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农村火灾的频频发生。农村火灾的发生可以使农民几十年的辛苦积蓄瞬间荡然无存。火灾对于农民来讲可谓是灾难性的,可以使一切付之一炬。现阶段,虽然在巨大的损失面前,农民已经有了对火灾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农民的消防安全的教育工作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面,由于消防意识及观念的淡薄,火灾频频发生。缺乏火灾的防范意识以及发生火灾之后的应急救援方法,是农村火灾损失加剧的主要原因[1]。

1.2火灾诱因多且季节性明显导致农村火灾频发

农村由于地形和环境的复杂性导致火灾隐患极大,如农村房屋结构复杂,受地理环境、建筑物的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火灾时导致救援车辆很难及时赶到火灾现场。而且,农村的建筑多为砖木、土木及石木结构,房前屋后都是一些易于燃烧的柴草,可燃物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实施救援,极易造成惨剧[2]。同时,大部分农民利用柴灶来进行取暖和做饭,明火取暖导致的火灾隐患也增加了农村火灾的频率。还有农村焚烧纸钱的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火灾。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家用电器随之增加,因家用电器引起的火灾使农村火灾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农村的火灾一般多发在11月至下一年3月,以及夏季的农忙时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夏季收获过后的烧麦茬行为也是引发农田火灾的主要原因,很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1.3农村火灾呈现出发展迅速、扑救困难的特点

农村由于可燃物较多,所以火灾发生后火势蔓延十分迅速。由于农民缺乏灭火知识,以及报警不及时,也因为农村道路狭窄,远离市区,消防人员到场时很多火灾已经蔓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农村壮劳力逐渐走进城市,农村剩下的多为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儿童,所以灭火能力基本为零,自救能力差,逃生能力差[3]。

1.4农村的消防力量不够专业,消防基础设施建

设未跟上时代的发展虽然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处于消防设施差、布局不合理、消防水源偏远的原始状态,由于消防布局上的不合理,造成火灾发生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扑救,当消防人员赶到时往往为时已晚[4]。而且村民对于火灾的预防能力也相对薄弱,没有良好的防火习惯。

2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建设,做好日常尤其是火灾易发期的防火检查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是推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委会“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将日常检查及火灾隐患的整治作为农村消防安全的重要工作。消防机构、辖区派出所作为农村防火工作的监督指导力量,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检查指导农村消防工作,完善农村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建筑的防火设计,以及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按照《农村防火规范》要求落实执行。在冬春等火灾易发时期,对火灾隐患大的村镇进行重点预防,基层“网格员”要进行专门日常巡查,对于群租房、营业场所、小作坊等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单位,加强检查并采取防范和隐患整改措施[5]。对发现的火灾隐患,村委会要组织牵头整改和复查,确保农村火灾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2.2强化农村防火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2.2.1强化各级政府消防宣传的责任意识。农村消防宣传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党委、政府是推进这项工作的强大后盾。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逐步形成农村消防宣传的组织网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政府的政绩考核内容之一,明确辖区消防知识的普及率,建议地方党委、政府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到工作议事日程、年终考核、干部任期责任目标考核中[6]。2.2.2依托农村村民委员会消防宣传阵地,有计划地组织村民委员会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在醒目位置刷写消防宣传标语,在农村聚居区张贴消防宣传挂图,让群众有机会了解消防知识,给村民印发农村安全用火、用电、用气须知宣传资料,分发到每个农户,逐步规范村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的行为,不断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7]。2.2.3充分发挥派出所的主力军作用。基层派出所是做好农村宣传的排头兵,农村的消防宣传工作需要派出所的管理和指导,把农村消防宣传与日常的治安管理、普法宣传工作同步,切实发挥指导作用。派出所定期组织当地村民进行消防培训,首先让他们懂得如何预防火灾,如何开展消防宣传,如何开展消防检查,如何扑救初起火灾,怎样正确报火警,怎样正确逃生等防火、灭火、逃生知识,并定期下达消防宣传的目标和任务[8]。

2.3完善农村消防防火安全综合管理工作

2.3.1强化乡镇一级对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乡镇消防工作站人员要利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安全文明乡镇、村、家庭”等专项整治和活动的契机,不定期地着重对农村居民房、易燃建筑棚户区、标志性建筑等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责令督促及时整改[9]。2.3.2强化农村村民的自我检查。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加强自检自查,特别是在春节、元旦、元宵节等节假日期间更要开展一系列的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的消防安全环境。2.3.3强化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能。由于消防部门消防监督人员严重不足,导致乡镇、农村一级消防安全“失控漏管”,而公安派出所点多面广,直接面对各村庄机会多,因此发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管作用尤为重要。要进一步明确派出所消防职责,落实考核制度,加大消防执法力度,切实使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确保发生火场后能及时赶到火灾现场,将火灾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同时,消防部门要加大公安派出所的培训指导力度,有效提升公安派出所的消防工作业务水平[10]。

2.4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要确保各级职能部门消防安全管理权力,保障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促进农村的消防安全管理力度的提升。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这也是农村防火工作的基本要求。目前,制度建设作为管理的前提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依照法律法规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农村建筑设施的工程规划、消防审批,加强农村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检查,制定消防行政处罚机制。二是要完善基层组织的检查职权和问责制[11]。明确权力和管理在各个层次的职责,明确按照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消防管理权力进行管理,明确各管理单位、人员和岗位之间的责任,贯穿于各项消防执法、管理工作中,对每一个消防安全管理环节、制发的法律文书,都要将责任明确到具体的管理人员身上。目前,乡镇、村一级的“网格化”管理人员的执法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单位的行政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对履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执法过错要承担相关责任。要建立消防管理档案,落实“谁承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改变个人有过无责、单位挑责、法不责众的错误理念。三是推行阳光执法、管理公开的制度。面向社会群众公开法律法规中各项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关的条律,涉及公民权利和遵守的义务内容,以及各类消防审批流程、办事规则等内容,大力实现执法工作阳光,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透明度,努力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公正,真正体现消防管理工作的公平与公正,达到取信于民、普法于民的成效[12]。

2.5增加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经费的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注重消防管理工作,增加和完善应有的消防基础设施,增加经费的投入,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自身消防工作的消防安全管理路线[13]。

3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农村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也逐渐增加,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村火灾呈现出火灾诱因众多,火灾灾情严重,火灾蔓延速度极快,极具季节性,一旦发生很难及时救援等特点,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直面困难,找到实现消防防火工作的新方法。为了消除农村火灾隐患,对火灾进行有效的预防,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把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推向社会化、法制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陈跃浩.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2]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火灾事故的通知[J].广州政报,2011(9):47-49.

[3]成莉,王光裕.从两起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刍议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消防安全管理[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165-166,327.

[4]张守峰.城乡居民家庭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S1):33-34.

[5]陈蔚.浅析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A]//2014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消防协会,2014:3.

[6]楚道龙.农村消防安全现状调查与消防投入效益模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7]袁进根.浅析农村如何通过“网格化”推进消防管理组织建设[A]//2014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消防协会,2014:3.

[8]曾中光.珠三角地区农村消防安全规划及消防资源布局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9]荣佑彬.云南边境地区农村消防组织管理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10]幸雪初.湖南农村火灾区域分布与消防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防火管理论文例10

入伍十余年来,我深知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基础地位的重要性,注意加强消防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中专毕业之后,为提高我的灭火救援技术理论,1999年参加武警学院大专函授招生考试并被录取,在三年的大专函授学习中,系统学习了灭火救援技术理论知识,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大专学历文凭。日常工作中,我注意对业务理论的学习和积累,时常对《消防灭火救援》、《灭火扑救研讨资料汇编》、《国内外典型火灾战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手册》、《特种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等书进行自学,作读书笔记3万余字,为灭火救援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严格落实执勤备战,充分做好灭火救援的准备

根据上级和中队的《执勤业务训练计划》、《岗位练兵实施方案》、《大练兵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中队实际,以“练为战”为指导,立足中队现有装备,立足责任区、立足人员岗位、立足务实创新的思维,积极开阔思路,抓准着力点,积极完成执勤备战所要求的训练任务的同时,研究开发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多个训练项目。并从丰富官兵业务理论水平入手,先后组织中队人员学习了《消防灭火救援》、《执勤战斗条令》、《消防法》、《特勤业务训练》、《执勤中队文秘家园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训练》等业务书籍,坚持集中授课,通过学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兵的理论水平。此外,针对各地发生的化学灾害事故和典型火灾案例及抢险救援战例进行了研讨分析,编写了关于化工、高层、地下等方面的战例研讨材料,根据中队的实力情况编写了灭火救援战斗编程,使战例研讨转变成一种技能。根据保卫对象的重要性和其特点共收集重点单位的“六熟悉”资料卡。通过对人员、装备等一系列的管理和训练,达到落实执勤备战制度,充分做好救援准备。

三、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发挥救援力量的效益

现代火灾多为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工程火灾,能源、交通火灾等,这些火灾可能是多种物体等燃烧爆炸共存,重大的工业事故、环境的严重污染和恶性的火灾并发,火势凶猛,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形成立体、纵深、全方位的区域性火灾。这些火灾的扑救难度大,采取的战术、技术复杂多变,对消防官兵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应用技术的改革刻不容缓,对此,我深深体会。十多年来,我所参加的数千次灭火抢险救灾当中,基本上遵循灭火救援战术原则和灵活的战斗方法。其中能较好的运用各种战术要领并完成好战斗任务的如曾成功处置南化酒精罐燃烧火灾等,能遵循基本处置程序,及时消除灾害,防止事故扩大,这都得益于较好的运用灭火救援战术和技术,坚决贯彻“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和坚持救人第一的思想。

防火管理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 P641.4+62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由于石油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碳氢化合物,具有易燃、易爆、易聚集静电、易中毒等特性,而油气储运过程中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特别是输油管道,加热加压是管道运输的特点,故具有极大的火灾及爆炸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油气的储运中坚决杜绝火灾的发生,安全合理的进行油气的储运。

二.油气储运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 设备故障带来的危害。

设备故障与日常检修及介质特性有直接关系。油气储运设备设计的不合理、工艺缺陷、管线的腐蚀、操作压力的波动、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劳性损坏以及高温高压等压力容器的破损,易引起泄漏及爆炸。如采用塑料管、橡胶管输送气态物料时,会因意外撞击、热胀冷缩、振动疲劳、自然老化等因素造成大量气体外泄。密封垫圈老化、损坏,也会发生泄漏。如果是可燃气体泄漏,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如果是有毒气体泄漏,就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 不防爆设备及电器带来的危害。

工艺设备及电器线路如果未按规定选用防爆型或未经防爆处理,泄漏的可燃液体、气体遇机械摩擦火花或电气火花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 防静电措施不到位。

油气储运过程中,防静电措施容易被忽视。油气在管道和设备内流动会因摩擦而产生静电,如果静电不能及时导除造成电荷积累,导致火花放电,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 违章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的储运设备及装置区域内进行设备检修,往往需要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以及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所以违章动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违章指挥,动火审批不严。为了抓生产、抢进度,一些领导不顾或忽视安全规定,在不具备动火的条件下贸然审批动火。

第二,盲目动火。有的职工不熟悉动火管理规定,或存在侥幸心理,不办理动火手续,有的职工本身不具备动火资格,忽视动火管理规定,贸然动火酿成火灾。

第三,现场监护不力。作为现场监护的监护员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仅仅流于形式。

第四,扑救措施不力。在不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无人现场监护的情况下动火,导致小火未能及时扑灭,终酿成大火。

5. 执行操作规程不严格。

第一,执行操作规程不严格,操作人员误操作。误操作表现为错开(闭)阀门,或未关严阀门;该置换的容器及管道未置换或置换不彻底;未采取优先措施拆卸设备等,都易造成超压、超温、油气泄漏,最终导致火灾。

第二,职工对于工艺操作系统缺乏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国外引进设备,仅仅局限于使用说明上的介绍,没有认真细致地研究过系统的操作要求、物理化学特性、工艺流程。将国内外相类似的设备、系统一概而论,生搬硬套。

第三,随意删改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工艺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是经验教训的积累,但是由于操作的繁琐,致使操作人员删改规程,减低了安全性。也许类似操作了几次没有发生事故,造成操作人员思想麻痹,久而久之长期违反操作规程就形成了习惯性违章。

第四,缺乏严格的岗位培训。没有对上岗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岗位操作培训,没有明确操作的规范性,致使在岗职工麻痹大意。

第五,监管机制不力。对于操作岗位的习惯性违章警惕性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严重危害性,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形成一种明明是习惯性违章,却听之任之不予纠正的怪圈。

三.如何预防油气储运中的火灾危险。

1. 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维护保养。针对各种设备的特性严格按保养规程进行维护,工艺流程操作前做好工作危害分析,控制操作风险。

2. 做好防火设计及安全装置。

第一,设备泄漏等往往起源于设计阶段,因此抓好防火设计十分重要。首先是设备的设计、选型、选材、布置及安装均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根据不同工艺过程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耐压、耐高温或耐腐蚀的材质,按规定进行制造和安装。其次是新建、改建、扩建生产装置布局,单元设备布置,防火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实施应遵循有关规范,做好严格的防火审核工作,充分考虑防火分隔、通风、防爆泄压、消防设施等因素。同时对设备、电气的防爆要求严格把关,从而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

第二,防火安全装置在生产中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①阻火设备。它包括安全液封、水封井、阻火器、单向阀、阻火阀等,其作用是防止火焰窜入设备、管道或阻止火焰在其间扩展。②防爆泄压设备。包括安全阀、爆破片(防爆片)、放空管等,安装于压力容器、管道等生产设备上,具有降压防爆的作用。③火星熄灭器。安装于产生火星的设备和装置,防止火星飞出引燃可燃物,如机动车辆使用的火星熄灭器。④自动探测器。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温度、烟雾等,当超过一定值(浓度)时自动报警,并与各种联锁装置联动。

3. 做好防静电处理。

油气储运的设备均应做好防静电接地。接地点应牢固,螺纹连接部位的电阻值过大时应充分利用跨接,使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管线的接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

4. 落实动火作业措施。

(1).拆卸。在可能的条件下,拆卸禁火区内需要动火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移至安全的地方去动火,动火作业完成后再装回原处。

(2). 隔离。将需要动火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和相关的运行系统做有效地隔离,如在管道上加堵盲板或拆掉一节管子等,阻隔易燃易爆的物料和介质进入动火作业点。

(3). 清理现场。动火要清理现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动火前应把动火点四周的易燃易爆物品转移至安全地方,现场应打扫干净。

四.关于防火的培训。

1. 强化安全培训。

油气储运的从业人员要相对稳定,加强职工的纪律性,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职工业务素质水平和生产操作技能。

2. 全员安全培训。

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增强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

3. 岗位安全培训。

针对各种岗位职工,培训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使之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持证上岗。

4. 处置事故培训。

要针对工艺装置危险区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各种事故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修正预案,使预案贴近实战,提高处置事故的整体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能有效处置,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结束语

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在储运中要格外引起注意,通过对火灾危险因素分析,提前做好相关对策,防范于未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无火灾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董守聪 王兴库Dong Shoucong Wang Xingku 油气储运中的火灾危险分析及预防 [期刊论文]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08年5期

[2] 刘喜何 油气储运中的火灾危险分析及预防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36期

[3] 黄郑华 李建华 李海林 湛爽 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类型分析 [期刊论文] 《油气储运》 -2003年8期

[4] 李天祺 赵振东Li Tian-qiZhao Zhen-dong 油气储运系统钢结构设备地震火灾效应研究 [期刊论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