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自我控制论文

自我控制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3 10:01:36

自我控制论文

自我控制论文例1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概述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什么是行政自由裁量权?学者们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一些学者认为,自由裁量权是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和自由决定,从而作出公正而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而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或者在法规无明文规定亦无习惯法可循,或者在法律法规的授权下由行政机关以自由判断作出适当处理的权利。

总结上述学者的观点,我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的原则和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和行政的目的和精神,自我寻求最佳结合点,确定事实和法律,并据此作出或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具体表现为行政行为的范围,方式,类型,规模,权限等选择权。

(二)行政自由裁量的特点

首先,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一种相对自由的选择权。在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行政机关拥有了自由决定管理某项事物的权利,但这种自由必须受到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约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行政自由裁量权中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它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和约束。

其次,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特殊性。行政自由裁量权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是针对个案进行的,不能推而广之,不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主要是由自由裁量权裁量事项内容的多样性、性质的复杂性造成的。

最后,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法定性。行政自由裁量权来源于法律法规的直接规定,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机关以自由裁量的方式,可以是明示的方式,也可以是默示的方式,它的存在必须是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前提,否则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是无效的,是违法的。

二、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规范过于笼统

目前,我国立法条件相对不成熟,法律法规只是在形式上赋予了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让行政机关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行政问题。另外,行政自由裁量权在立法的语义上也显得含糊不清,缺乏标准的具体执行措施,在设定行政处罚上,处罚幅度也不完善。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八十七条中的处罚规定,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根据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成果,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此规定的处罚幅度就显得比较大了。

(二)缺乏有效限制的程序规范

控制和规范自由裁量权主要依靠的是行政程序法。然而,我国的行政程序法一直不完整,尽管可以在法律法规中看到部分有关程序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程序法规仅仅是零零散散的,并没有强劲的法律约束力。此外,现有行政程序的设计在很多方面不合理。行政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程序建设环节上的薄弱。大量事实也证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被侵犯,主要原因就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相关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司法监督的范围有限

目前,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只有在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才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人民法院只是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而不考虑抽象行政行为。事实上,由于抽象行政行为滥用对象的不确定性和涉及范围的广泛性,造成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比具体行政行为更为严重。

自我控制论文例2

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了《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首次使用了“内部控制”这个名称。此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侧重于内部牵引,内部牵引在会计制度中的应用从而有利于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评测。1972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进行了改进,以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来综合表述内部控制的概念。1988年aicpasas no.55中用内部控制结构取代之前的“制度二分法”定义。我们目前大多数学者定义的概念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美国coso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影响实施的,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本人无意于讨论内部控制的明确定义,但从管理学理论看待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仅仅是实现某种目标的一个工具或者说是一种机制、一种策略甚至是一项明确的政策。当然这个工具是动态性的,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的。

一、内部控制的管理定位

从成熟期的内部控制理论来看,学术界受到coso和sox法案的影响最大,几乎是每个研究内部控制的学者必须提及到的内容。但是无论是coso还是sox都仅仅是在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之后,相关部门所做出来的合理的反应而已。coso报告和sox法案仅仅是这一系列案件后果中的一小部分成果,从公司制的发展历史上来看,财务造假与反财务虚假报告就从未停止过,内部控制仅仅是他们两派斗争之后的副产品而已。

内部控制作为世界任何国家审计部门或者相关财务政策管理部门密切关注的焦点,从本质上来看仅仅反应了两个方面内容:

(1)对于受托责任的监控,公司所有者要求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不希望管理者有太大的冒险行为,更不希望看到虚假的受托报告。

(2)决策有用,无论是“安然”“世通”还是“银广夏”等公司的失败,最终买单的都是投资者,内部控制有利于保证投资者的权益。而本人认为,公司造假事件带来更大的作用就是投资者的不断理性,以及对于未来投资的慎重和风险意识的加强。

内部控制仅仅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工具,其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而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壮大是一个过程,我们不应该过分夸大他的作用。在我看来,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其发展状况,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若一个企业没有发展壮大的潜力,何谈其内部控制的优劣呢?有关统计我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有2.7年,这种情况下我们关注的或许应该是如何让我们的企业活得长一点。

二、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理论相对于管理学理论,仅仅作为管理学理论的一个微小的补充。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石,,我们的管理理论无不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生存要求企业必须合法,其中当然包括规范其资本市场行为的法案(sox),发展就要求企业不断的资本增值,有盈利。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工具,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形的。

我国学者比较推崇孔茨的管理过程学,管理是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事、控制等职能来协调组织资源,优质高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用管理学相关理论解释内部控制。

(1)控制论看内部控制,控制论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过信息的变换与反馈作用,使系统能自动按照人们预定的程序运行,最终达到最优目标的学问。内部控制就是以控制论为基础,分析研究具体过程,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具体来说,任何组织的运行,都必须有激励与约束机制,然而控制似乎侧重于约束,但是只有有了约束才有激励,同样有了激励也就必须有约束有控制。控制客体的行为就会产生动机,动机形成行为,而任何行为都会体现激励与约束。行为的合理产生激励,行为的不合理产生约束,此为控制的两个方面。

(2)从系统论来看内部控制,任何控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而整个管理可以看做一个系统。内部控制作为系统自身不断循环和提升的必要机能,类似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如市场行为失效,财务造假案例之后的内部控制可以看为系统的正常机制。如大病之人,病愈后其免疫力自然提高,下次不会害怕同一病毒的侵犯。我国学者宋良荣(2006)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为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随着组织(单位)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发展起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其中凝聚了世界上古往今来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此定义就强调了现代企业系统中内部控制的自我调节作用。

(3)从权变理论来看内部控制。权变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事一成不变的,管理也是一样,没有任何一个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必须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如早期阶段内部控制主要集中在内部牵引,之后伴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制度二分法,之后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内部控制结构论,再之后由于管理工具的日益现代化和一系列新现象的发生促使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的发展。从权变理论看,内部控制必须根据各种新情况,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由于社会、经济、管理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的职能也随着变化,从而引导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化。

三、内部控制中的“人”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管理中应该对人有正确的认识,而对人的正确认识与一定得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内部控制中的一切机制和实施也同样离不开人的因素,对于人的认识不同我们的内部控制理论也会有差异,对于人的认识可以看做是控制环境要素也可以看作为控制对象要素。

管理理论中首先对人进行人性假设,并且根据假设设定管理理论。对于人的认识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麦格雷戈提出了“x”“y”两种相反的假设: 一种是消极的x理论; 另一种是积极的y理论。西蒙的《控制》一书中指出,若没有监督和激励措施,将会有70%的人会逃避责任,因此必须进行控制。许多管理学者认为,在没有监督措施和惩罚措施的情况下,关注自我利益的人会怠工和逃避责任。心理学家和行为管理学派更关注人的情感、激励、自我实现和个人及集体的行为。西蒙认为: 有效的控制既不能抑制创新,又要确保员工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并且基于此设置控制机制。本人认为,从管理学两大人性假设的角度回顾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在内部控制产生的早期,主要通过授权审批、职责分离、资产接触控制、核对记录等强制约束手段达到防止差错和舞弊的目的,其基于的人性假设是x理论的人性消极理论。随着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内部控制中必须以人为核心。这也符合超y理论对于人的认识,人的动机与需求的多样性和权变性,就要求我们的控制理论也有一定的弹性,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正如coso报告中对于控制环境与控制对象中增加了对于人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估,sox法案可看做是对于上市公司控制机制和关键管理者行为和责任的控制。

对于企业中“领导”的认识也经历了领导性格理论、行为方式理论、现论和新理论的阶段。目前我们的内部控制理论符合现论对于领导的认识,对于管理高层的控制不仅考虑领导主体、客体,还考虑到了环境因素。也就是说我们的内部控制理论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及对控制的监督,其中很重要的是对于各个岗位中人的能力的评估与自我认识的评估。

四、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

我们目前的内部控制理论受西方相关理论的影响很大,有的方面几乎是照搬。但是,本人认为由于各国历史和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内部控制的引进能够解决我国的一些问题,但长远来看必须建立适合我国特殊经济情况和传统文化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如sox法案对于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描述及对于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是基于美国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较为理性的投资者。我国1314号审计准则中也几乎全面性的引进了sox法案404号和302号得规定,然而我国企业在内部治理和法律环境等方面都与美国企业有很大的差别,本人认为在执行效果上会有差异。

中国人口众多,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其传统思想和人们的处事方式会和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移民性国家美国的文化基础有很大的差异。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儒家、墨家、法家等学派,我国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影响。儒家、道家崇尚仁政,其认为人性本善,主张德治,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认为人在合理的条件下会有自律意识,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要求全力阶层权衡各个阶层的利益。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好利的本性使人无法做到自律,认为道德伦理不能约束人的行为,必须用严密的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显然,这两种学说的出发点和依据几乎是相反的,法家的思想和儒家的思想类似于西方的x与y理论。根据法家思想,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刚性的制度; 根据儒家思想,内部控制应该以柔性管理为基础。本人认为,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必须与企业所处环境的文化结合起来。用控制性制度与软性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自律行为,容易实现和必须的控制问题采用制度约束,更高层次的需要用文化引导,现实中一味的规范性内部控制制度往往难以发挥理想的效果,需要企业文化的柔性引导。另外,从中国文化历史来看,始终是儒家文化占据主流,本身就说明了柔性管理问题。因此,在我国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过于刚性、管束的应该得到改善,可以构筑由“控制制度+企业文化”两大要素相互补充的内控体制。

五、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coso内部控制理论建立在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上,而我国的公司自理模式是属于大陆模式,英美公司治理模式与大陆治理模式差别较大,英美模式以股权之上为原则,股权高度分散,资本市场发达外部约束力强。而我国的治理模式类似于日德的大陆模式,法人持股比例大,股权集中股票流动性差,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外部监督能力差,依赖政府管理职能。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公司治理存在问题较多。如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授权投资人”的制度缺陷、股东大会流于形式、董事会不规范、监督机制薄弱、老三会与新三会、人缺位(经营者的选拔问题)、管理权责激励与约束制度的等等问题,尤其是国有改制股份公司有其形无其实的现代治理机制问题。

一般认为,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公司治理解决各个所有者与管理者,管理者内部之间的权责利的划分问题,而内部控制本身并不约束最高管理者当局本身。公司治理解决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而内部控制仅仅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管理工具,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有人认为现实中,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相互促进的,但是本人认为好的内部控制必须以好的公司治理为基础,基础问题不解决难谈内部控制优劣。

六、结论

只有合理的内部控制定位,在适当的企业发展阶段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在良好的公司治理基础上,结合特殊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通过以上粗浅论述,本人总结如下:

(1)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工具。

(2)明确内部控制在管理中的定位,不能夸大其作用。

(3)内部控制理论以管理理论为基础。

(4)内部控制中以“人”为核心

(5)我国内部控制应该重视文化的作用。

(6)只有根本上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才能达到理想的内部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9控制结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论[j].会计研究,2010(3).

[2] 丁浩.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演进.时代金融[j],2010(4).

自我控制论文例3

分类号 B844

控制(control)可以说是人类进化和人生发展的永恒主题,长久以来人类始终在寻求和体验着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客观世界与主观需要的统一。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大到人生目标之实现,小到拿起一个寻常的物体,都可纳入控制的范畴。心理学界很久以前就开始关注控制对人的普遍意义,Watson和Ramey(1972)的研究曾显示,两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对于具有行为一结果一致性的事件感到满意;而颇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Ryan和Deci(2002)更是明确地将控制(control/competence)与自主(autonomy)和关系(relatedness)一起定位为人类三大基本心理需求,足见控制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即使是拥有很多资源的人也不可能掌控一切,而低地位群体的控制动机更是经常无法得到满足,人类总会面临失去控制感的威胁。不过在这时,人们也不一定就陷入了控制感丧失后的深渊,人们依然能正常地生活。那么这种放弃控制又能泰然处之的行为模式,在心理学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呢?

1 次级控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理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和控制动机(motivation for perceived control)的研究盛极一时,学者们普遍认为人对于取得主体行为与客体环境变化的一致性有着天生的需要,进而大量地关注控制感给人带来的重要心理意义,且将失去控制感时人所表现出来的被动、退缩和服从等行为,视为非适应性的。但是Rothbaum,Weisz和Snyder(1982)向这一传统观点发出了挑战,他们认为改变客体不是带给人控制感的唯一途径,被动、退缩和服从等行为看似是放弃控制的表现,实则也是一种对控制感的追求。基于这一观点,他们将控制分为首要控制(primary control)和次级控制(secondary control,)。首要控制指的是个体试图改变世界使之适应自己的需要,即传统意义上的控制;而次级控制被作者界定为个体试图适应世界,顺应形势的一种过程。

Rothbaum等(1982)创造性地将这种对主观世界的调节(次级控制)也纳入到控制的范畴中来,对后来研究影响深远。但可以看到,次级控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控制(首要控制)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以至于在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构建时,研究者们产生了不同的思路,以及基于不同思路的众多实证研究。这种局面持续了20多年之后,Morling和Evered(2006)提出,过往的以次级控制为主题的研究可以大体分为两种取向:更多地强调次级控制与控制感有关的控制取向(control—focus)和更多地考虑次级控制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的适应取向(fit-focus)。而由于多年来两大取向分立,各自持着不同的定义,使用着不同的研究工具,因此得出的一些结论也难以共存。

2 控制取向的次级控制

总体来看,当今的控制取向的次级控制研究是以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Motivational Theory ofLife-Span Development,Heckhausen&Schulz,1995;Heckhausen,Wrosch,&Schulz,2010;王大华,申继亮,陈勃,2002)为基础的,近几年控制取向的研究几乎都是在该理论概念和测量框架下做出的。

2.1 概念及测量

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中的次级控制指的是能够正向影响控制感(提升控制感或缓冲控制感的下降)的自我调节策略,而在整个理论中,作者划分了人的4种控制策略(本文中的控制策略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采用首要控制还是次级控制的选择),包括选择性首要控制(selective primary control).,即直接的外部努力、技巧与坚持;选择性次级控制(selective secondary control,),即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执着于所选择的目标;补偿性首要控制(compensatory primary control),即寻求帮助或者其他不寻常的方式来克服首要控制资源的不足;补偿性次级控制(compensatory secondary control),即脱离目标,并通过自我调节来保护自我的控制感(Heckhausen et al.,2010)。这种划分方式和对次级控制的界定是被控制取向研究者普遍采纳的。它的前三个都是目标卷入过程;而补偿性次级控制是目标脱离过程,又分为远离目标和自我保护两部分,有时这两部分在研究中又可分开测量(Tomasik,Silbereisen,&Pinquart,2010)o补偿性次级控制有着比较明显的关于适应的成分,但在目的上是为了保护控制感;而选择性次级控制则和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存在根本不同。

控制取向研究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是Heckhausen,Schulz和Wrosch(1999)编制的首要一次级控制优化量表(0ptimization in Primary andSecondary Control,OPS)以及以此为基础一些发展变式(Chipperfield&Perry,2006;Chipperfield,Perry,Bailis,Ruthig,&Loring,2007)。这一量表评估人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采用上述4种控制策略的倾向,以及对不同策略优化选择的能力。我们下面所列举的控制取向的实证研究,几乎都是以这一系列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的。

2.2 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及控制感的关系

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是以人对实现目标的控制为核心来诠释人的全程发展,探讨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个人目标和机会选择,人的一整套行为模式。这一理论把控制这一主题提高到了统领人生发展的高度,将人对于人生关键问题的处理全部用寻求控制、施加控制、体验控制(成功时)和保护控制(难以成功时)等角度来解释。这其中既包括首要控制也包括次级控制的作用,二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任务下经过优化选择,共同帮助人实现着目标,同时保持着对控制的追求。相对于首要控制,次级控制处于配合辅助地位,它的作用是提升控制感或者缓解控制感的下降: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选择性次级控制会通过提升控制感来保持首要控制的努力;而当个体对某个目标的追求难以实现时,他会选择退出目标,这时补偿性次级控制又会出来保护个体的控制感。正是在这样一种追求目标—自我激励—退出目标—自我保护的过程中,人们在经历着一个个控制感的循环(Heckhausen et al.,2010)。

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提出前后,有很多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该理论的一系列观点。首先,研究者们通过纵向设计,证实了人追求控制的首要选择性,而且这种选择和追求会带来从行为结果到身心健康的一系列积极作用(Haase,Heckhausen,&Koller,2008;Haase,Poulin,&Heckhausen,2012;Wrosch&Schulz,2008)。之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选择性次级控制能够使个体更好地追求所选择的目标,研究者(Hall,Perry,Chiooerfield,Clifton&Haynes,2006)以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显示,通过运用积极重评(符合次级控制的定义,可以纳入次级控制的范畴)的策略,学生们能够更执着于对学术目标的追求。Poulin和Heckhausen(2007)的研究也表明,家庭压力事件可以降低毕业生找工作时的首要控制努力,但是选择性次级控制可以调节这一效应。

而当某个目标的追求难以实现时,个体会选择退出目标,这时补偿性次级控制又会出来保护个体的控制感。研究表明,当被试感到遗憾已经无法避免或克服时,倾向于采用向下社会比较的策略(次级控制范畴),并会开始追求新的目标(Bauer,Wrosch,&Jobin,2008;Bauer&Wrosch.2011)。另一项对于学生群体的研究也表明,那些考试失败的考生通过使用次级控制策略很明显能够增强生活满意度,他们会很快走出原有的失败,将动机及情感资源投入到新的目标追求中(Tomasik&Salmela-Aro,2012)。

总之,在那些关注人生重大目标的研究中,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得到了比较一致的支持:控制感是人毕生不停追求的,首要控制在此追求过程中扮演着首要作用,而次级控制在首要控制的背后起着补充和调节的作用。

2.3 跨文化差异

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自提出以来,影响很大,但也招来了一些争议(Gould,1999;Morling&Evered,2006)。这些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该理论的跨文化适用性上,也就是说,不同文化群体的控制策略和对于控制感的强调是否是一致的。对于此,Heckhausen等人(2010)认为,该理论具有着良好的跨文化适用性,不管是何种文化下的被试,他们对于控制的追求和控制策略的使用是一致的。

通过实证研究,该理论的研究者得出了一些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通过对土耳其和欧洲的被试同时施测首要一次级控制优化量表,研究者看到两个群体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个体使用着相似的控制策略(Ucanok,2002)。来自中国大陆(Wong,Li,&Chen,2006)和泰国(McCarty et al.,1999)的样本也显示,东西方被试在选择首要与次级控制上无总体差异。而另一项关于伊博族妇女在尼日利亚内战中心理与行为的质性研究,也体现出了该群体使用的控制策略明显地符合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的描述(Achebe,2010)。

但是上述结果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跨文化组间比较,于是就有研究者(Morling&Evered,2006)质疑这种组间比较的准确性问题,因为同一文化下的被试通常只和自己文化内部的人比,这就可能导致他会根据自己在自己所在文化群体的相对水平来主观报告自己的控制策略使用水平,这可能使得东方人总体上高估自己对于首要控制的使用频率,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基于此,似乎进行被试内的使用首要控制和次级控制的比较更有意义。

3 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

3.1 概念及测量

与控制取向的观点不同,适应取向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次级控制与控制感无关,而仅仅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Morling和Evered(2006,2007)将次级控制界定为接受现实而不去改变它,并且调节自己以适应环境。该定义被适应取向阵营内较多研究者所认可和使用,也成为了近几年适应取向的代表性主张。但总的来看,适应取向下次级控制的研究略显分散,研究者们虽然都承认次级控制是一种适应,但所用的操作性定义也有一定差别。

目前在次级控制研究中使用最广泛,也是适应取向测量方式的代表性量表是压力反应问卷(Responses to Stress Questionnaire,RSQ;Connor-Smith,Compas,Wadsworth,Thomsen,&Saltzman,2000)。该问卷综合考虑了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各种意愿性和非意愿反应,并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立了5个反应维度类型,其中就包括次级控制维度。在次级控制维度中,包含有认知重构、往好处想、接受、分心这4种应对方式。可以看出,按照Morling和Evered(2006)的界定,分心不属于次级控制的范畴,因为分心是将矛盾搁置。而并非主体有意去改变自己迎合客体。

除了压力反应问卷,在实证研究中适应取向的研究者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能够反映次级控制内涵的问卷来作为研究工具,如Tobin和Raymundo(2010)采用和谐控制量表(HarmonyControl Scale,HCS;Morling&Fiske,1999)来反映次级控制,将次级控制看作一种最终主体接纳了客体的状态;又如Wang和Gan(2011)以及Litman和Lunsford(2009)采用颇有影响的应对策略问卷COPE(carver,Scheier,& Weintraub,1989)中接受和重新解释两个维度来测量,与Morling和Evered(2006)的界定刚好吻合。

3.2 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及控制感的关系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的关系如何?尽管一些适应取向的实证研究报告了二者的正相关关系(Dufton,Dunn,Slosky,&Compas,2011;Jaser,Champion,Dharamsi,Riesing,&Compas,2011;Jaser & White,2011;Wadsworth&Santiago,2008;Yao et al.,2010),但这并不代表二者本质相同。相对于控制取向认为次级控制是首要控制的备用手段,适应取向更倾向于认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策略。Morling和Evered(2007)指出,次级控制是接受现实适应外界,而首要控制是改变客体迎合自己的需求,二者作用方向完全不同,也不能认为次级控制仅仅是首要控制的补充。

也有一些研究使用适应取向的界定,证明使用首要控制与次级控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研究者(Lackovi6-Grgin,Grgin,Penezic,&Soric,2001)通过选取从19岁到64岁的样本,证明了次级控制使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与首要控制的使用无关。Miller,Kliewer和Parteh(2010)的研究考察了9-16岁的儿童对父母冲突的应对策略,也表明次级控制与退出(disengagement)等消极应对方式相关,而与首要控制无关。还有的研究使用跨文化的样本,得出首要控制与次级控制策略使用具有负相关关系(Lam&Zane,2004)。不管哪一个结论,上述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对相关关系的揭示,鲜有研究者对于此问题做出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从适应性上来看,施加控制对人的心理意义在于获得控制感,因此首要控制和次级控制的关系更多是一个理念争论,而这一问题的本质是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关系。控制取向对于次级控制的定义就是能够正向影响控制感的自我调节。那么,适应取向呢?这种对于失控环境的适应能带来控制感吗?他们的结论多是否定的。在一项实验研究中,来自于美国和日本的被试被分为两组,一组回忆自己的首要控制经历,一组回忆自己的次级控制经历,之后的测试表明,只有回忆首要控制的被试提升了控制感水平,而次级控制只能提升被试的社会联系感,并不会引起控制感的升高(Moding,Kitayama,&Miyamoto,2002)。在另一项研究中,被试的和谐控制(Harmony Control,类似于只强调接受的次级控制)的水平与对其控制点的测量结果无关,也可支持这一结论(Moding&Fiske,1999)。Morling和Evered(2006)也曾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次级控制可以给人带来宁静感、认知满足感和自我与环境的一致感,它的概念不一定非要围绕着控制感来界定。

3.3 跨文化差异

上文提到,许多支持控制策略使用无文化差异性的研究是基于不同文化群体间比较的结果,而在适应取向下,这种组间比较的数据支持跨文化差异性的存在,结果显示东方人更倾向于运用次级控制(Spector,Sanchez,Siu,Salgado,&Ma,2004)。Morling等人(2002)的研究综合比较了文化内和文化间的结果,主试让被试自由回忆他们影响结果和适应现实的实例,结果日本被试更多地回忆的是有关适应的事件,而美国被试则更多地回忆起有关控制的事件。有研究显示美国人倾向于认为那些遭遇了飓风威胁却还不选择搬家的人是缺乏能动性的,是消极的,而这种顺应外界环境而不搬家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次级控制策略(Stephens,Hamedani,Markus,Bergsieker,&Eloul,2009,);与此相对,Morling,Kitayama和Mivamoto(2003)的文献却报告了日本语言中就无“控制”一词。来自其他领域的研究也表明,在对不确定性的规避上,东西方被试存在着显著的差异(Lamoreaux&Morling,2012,),而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可以看作是勇于在低控情境中寻求控制的前提。

控制策略具有跨文化的差异性也得到了相关理论的支持,如关注不同亚文化群体控制策略的转换一坚持模型(shift-and-persist model,Chen,2012;Chen&Miller,2012)。这一模型可以看成是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的互补理论,它强调对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而言,因为在他们的童年时期就学会了运用信任他人,调节情绪,寄望于未来等策略来应对逆境,所以在他们的行为系统中逐渐形成了优先考虑转换(接受压力源,并且调整自己来面对它,即次级控制),而结合以首要控制来解决问题的风格。这也侧面支持了适应取向的观点:人追求控制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后天经历和教养,也可能使人的控制策略发生转变,不排除特定群体会偏爱次级控制策略。

还有一类研究,其结论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次级控制的认识。这些研究并不是将首要控制与次级控制放在一起考虑,而是将次级控制的比较对象换成了寻求社会联系这样充满集体主义意味的变量,结果是虽然也说明了次级控制的使用有着文化差异,但却与上面的结论相反:次级控制更多地与西方文化联系了起来,而东方被试更倾向于寻求社会关系。在对日本和美国孕妇的一项追踪研究中,结果表明两国的孕妇在面对孕期压力时均放弃了控制,但美国孕妇青睐次级控制,而日本孕妇则更寻求他人支持(Morling et a1.,2003)。在另一项考察基督教对于东西方信徒不同影响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基督教带给了欧裔教徒次级控制,而使得亚裔教徒更多寻求社会联系的结论(sasaki&Kim,2011)。

这样看来,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似乎有其两面性,它有关系取向的色彩——使用次级控制有利于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个人主义的特点,因为它毕竟是一种依靠自己的应对方式。种种复杂性的存在,使得次级控制的跨文化问题尚需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慢慢揭示。

4 两取向的分歧与整合的可能性

4.1 两取向的分歧

综合分析两取向下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它们之间的三点分歧。第一,在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的关系方面,控制取向认为次级控制是首要控制的“次级”,是在先选用了首要控制但不能实现控制时个体的一种备用手段;而适应取向认为,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是独立而并列的,二者作用方向本就不同,一个是改变环境来满足自己需要,一个是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第二,在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关系上,控制取向明确指出,次级控制就是为正向调节控制感(努力时提升控制感,放弃努力时减缓控制感降低)而存在的;而适应取向认为次级控制的使用不会改变个人控制感的水平。第三,控制取向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控制策略是一致的,都是遇事首先考虑用首要控制来解决问题,而辅之以次级控制来应对难以控制的环境;而适应取向认为西方文化更强调施加首要控制,东方文化则更倾向于使用次级控制。

但是也应看到,两取向的次级控制也有不少相同之处,比如都常与低控情境相联系,都是一种定位于心理内部的应对策略等。而它们共用着一个名称的事实,也决定了它们不可能一直这样互相独立下去(Morling&Evered,2007)。近来一些研究的出现,似乎在昭示着两个取向走向整合的可能性。这其中,补偿性控制模型(compensatoryControl Model)的提出,为两取向进行概念上的整合提供了思路;而来自健康领域的研究结论,也为两取向在功能上实现整合奠定了基础。

4.2 概念上整合的可能性:补偿性控制模型的思路

两取向研究结论的分歧,说到底是两取向在界定和操作性定义上的分歧,故而整合的关键就是对于两取向的次级控制进行概念上的整合。在当前次级控制的研究中,适应取向中Morling和Evered(2006)的定义(接受现实加上自我调节)最受认可,但其过于淡化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关系,却令控制取向研究者难以接受。而补偿性控制模型的出现无疑有助于改善这一僵局。

补偿性控制模型是近几年很有影响的一个控制感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被剥夺了控制感的人会努力避免由失控而引发的焦虑感,进而做出一系列以获得秩序感为核心的补偿(Kay,Whitson,Gaucher,&Galinsky,2009;Shepherd,Kay,Landau,&Keefer,2011),包括相信一个有控制力的神的存在,相信政府的公正性和社会秩序性(Kay,Gaucher,Napier,CaUan,&Laurin,2008),以及更倾向于将无意义图形知觉为有序的(Whitson&Galinsky,2008)。

可以看出,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类似于补偿性控制行为,通过在控制感受到威胁时积极地劝说自己(心理调节),进行认知重构,重新获得一种对情境的理解方式(补偿性控制中的所谓秩序),进而使控制感得到另一种形式的补偿。最近已有研究者指出,较长时间剥夺被试的控制感会使被试形成习得性无助,进而更加寻求采用次级控制,且东方人更符合这一情况(zhou,He,Yang,Lao,&Baumeister,2012)。Chipperfield等(2012)的研究以79~98岁的老年人为被试,证明了遵循Morling和Evered(2006)的定义的次级控制(接受现实加上自我调节)能够预测整体的控制感,这也证明了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可以与控制感相联系。

遵循着Chipperfield等(2012)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次级控制:它是一种主体接受并适应外界的应对策略,可以由丧失控制感所引发,而其使用也会对控制感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就是说,次级控制是一种适应,但却是一种能够促进控制感的适应。这样在概念上,我们实现了对两取向一定程度的整合,当然这样的整合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是继续考察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复杂关系,却不失为整合两取向概念的一种有效思路。

4.3 功能上整合的可能性:次级控制与健康

对于处在逆境条件下的个体而言,次级控制的使用能够预测更好的身心健康水平,这一点得到了两取向研究结论的共同支持,也成为了两取向最大的共识。控制取向强调次级控制在低控情境中保护个体控制感的作用,而研究结果也支持此时次级控制带来的身心健康结果(Haynes,Heckhausen,Chipperfield,Perry,&Newall,2009;Ruthig,Chipperfield,Bailis,&Perry,2008;Tomasik,Silbereisen,&Heckhausen,2010)。而在适应取向阵营中,此类研究更为丰富,关注的焦点也非常广泛,包括面对自己的健康问题(swift,Bailis,Chipperfield,Ruthig,&Newall,2008,),应对重要他人的疾病(compas et al.,2010;Etchegary,2009;Fear et al.,2009,),应对学业压力(Hall,2008),应对一般的生活压力事件(calvete,Corral,&Estévez,2008;DeCarlo Santiago&Wadsworth,2009;Jaser etal.,2008)等等,而结论也一致支持次级控制对积极结果的预测作用。可见两取向的次级控制具有功能上的等值性,这无疑使整合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也有个别研究认为次级控制无益(Halliday&Graham,2000;Wadsworth,Santiago,&Einhorn,2009),但是它们的操作性定义都值得商榷,既不属于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也不符合Morling和Evered(2006)的界定。

还有一部分研究虽然持有适应取向的界定和测量方式,但却十分强调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对于人健康的协同作用,而这一点又是与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不谋而合。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将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归为一个维度,统一叫做有效应对或者积极应对,而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能够证实这一统合维度的功能适宜性(Kapsou,Panayiotou,Kokkinos,&Demetriou,2010;Litman&Lunsford,2009;Sanjuán,Arranz,&Castro,2012)。有研究者(Kurman,Hui,&Dan,2012)将“自我提升”联系在首要与次级控制之间,而这种自我提升就是一种通过改变自我,最终改变世界的次级控制策略,兼有首要与次级控制的特点。还有研究者通过训练儿童的在不同环境下灵活运用首要与次级控制的能力,来帮助其应对压力,减少心理症状(Raviv&Wadsworth,2010)。

以上结论让我们看到,两取向的次级控制都指向健康结果,而首要控制与次级控制在功能上也可以是互补的,因此不管这里的次级控制是为控制感服务的(控制取向),还是仅仅为了接受外界(适应取向),它都是人追求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和谐统一的一种方式。沿着健康领域的现有成果继续研究,我们也许会更好地认识次级控制的功能性,进而通过建立一个结合了首要控制、两种次级控制以及控制感在内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模型,来整合两取向的次级控制。

5 小结与展望

自从Morling和Evered(2006)区分了控制一适应的取向对立之后,近年来次级控制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两大取向的分界更为分明,控制取向的研究都统一到了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之下,而适应取向研究则多使用Morling和Evered(2006)的定义。第二,学者们在自己的研究中更加注意次级控制的界定,次级控制的操作化定义呈现出趋同之势。第三,一些学者开始深入地思考次级控制,带给了我们一些整合两取向的启示。可以说,近几年次级控制领域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新的发展,但当前的次级控制研究仍存在着不少值得继续深入的地方。

首先,取向与界定的不统一已成为次级控制研究进展的一大障碍。虽然两大取向可以各自为战,但使用着同一个名称的现实,还是制约了次级控制研究的发展,而且两大取向还都投入了一部分精力去反复争论,却忽略了两派持有定义根本不同的基本事实。即使是同一取向内,因为定义不同得出相反结论的情况也真实存在着,像前面我们所质疑的压力反应问卷中的分心这一维度,虽然经过因素分析,它和其它几种次级控制策略之间相关性很好,但这并不代表次级控制的概念体系就必须把它纳入进来,使用压力反应问卷来研究次级控制的实证研究中,有的显示次级控制会使被试出现延迟的心理问题(Wadsworth et al.,2009,),这不得不让人感到与压力反应问卷中次级控制的“分心”这一维度有关。要实现界定和操作化定义的统一,两大取向走向整合的道路恐怕势在必行,而像Skinner(2007)提出的将两取向的建构彻底分开研究分开命名的思路并未得到多少支持。这里Chipperfield等人(2012)的主张比较有启发性,在界定上遵循适应取向Moiling和Evered(2006)的定义,进而深入地探讨这样的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因果关系,致力于发展出内涵更为丰富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模型。之所以倾向于这一定义,首先因为它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而且基于此定义的研究结论也具有高度一致性,再者此界定简单明确。相比而言控制取向的次级控制不够明确,以至于支持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的研究者常常不考虑选择性次级控制而单独研究补偿性次级控制(chipperfield et al.,2007;Haynes et al.,2009;Tomasik,Silbereisen,&Heckhausen,2010)。

自我控制论文例4

 

0引言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污染、方便人民生活、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天然气是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气体【1】,一旦因各种原因造成管道泄漏、破坏,则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给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带来较长时间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是天然气行业的关键任务。将自动化控制的理论应用到天然气管道中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2】。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二战期间为了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设备,进一步促进并完善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到战后,已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这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它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形定常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为适应宇航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目前,自动控制理论还在继续发展,正向以控制论、信息论及仿生学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理论深入。

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总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2自动控制理论在天然气管道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在天然气管道方面也有很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蓬勃发展,尤其在西气东输管道投产运行后,我国数字化天然气管道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数字化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核心是天然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的建设。SCADA(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铁路运输、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及输油输气管道领域【3】。输气管道的SCADA系统常采用管理集中、控制功能分散的分布式控制方式,一旦通信系统或调度控制中心设备故障,各站仍能独立地运行。一个完整的输气管道SCADA系统一般可分为三级控制:调度控制中心级、站场控制级和现场控制级。免费论文。

目前SCADA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实现了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全线远程监控,提供了运行参数在线采集、数据趋势和设备状态的显示;提供了多种管道运行报警手段,并启动了管道运行的各类保护系统,如管道压降速率保护、高低压保护、ESD紧急停战保护等,全面提高了管道运行的安全程度。免费论文。天然气管道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不仅使控制工艺得到了改进,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而且在确保安全生产基础上,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免费论文。

3 结论

在天然气管道中应用SCADA系统既可以减少作业人员的数量,又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到天然气管道中,实现天然气管道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性,极大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玮.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初探[J].工作研讨,2009,3:31

[2]陈建明.自动控制理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自我控制论文例5

 

0引言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污染、方便人民生活、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天然气是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气体【1】,一旦因各种原因造成管道泄漏、破坏,则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给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带来较长时间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是天然气行业的关键任务。将自动化控制的理论应用到天然气管道中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2】。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二战期间为了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设备,进一步促进并完善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到战后,已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这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它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形定常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为适应宇航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目前,自动控制理论还在继续发展,正向以控制论、信息论及仿生学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理论深入。

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总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2自动控制理论在天然气管道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在天然气管道方面也有很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蓬勃发展,尤其在西气东输管道投产运行后,我国数字化天然气管道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数字化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核心是天然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的建设。SCADA(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铁路运输、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及输油输气管道领域【3】。输气管道的SCADA系统常采用管理集中、控制功能分散的分布式控制方式,一旦通信系统或调度控制中心设备故障,各站仍能独立地运行。一个完整的输气管道SCADA系统一般可分为三级控制:调度控制中心级、站场控制级和现场控制级。免费论文。

目前SCADA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实现了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全线远程监控,提供了运行参数在线采集、数据趋势和设备状态的显示;提供了多种管道运行报警手段,并启动了管道运行的各类保护系统,如管道压降速率保护、高低压保护、ESD紧急停战保护等,全面提高了管道运行的安全程度。免费论文。天然气管道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不仅使控制工艺得到了改进,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而且在确保安全生产基础上,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免费论文。

3 结论

在天然气管道中应用SCADA系统既可以减少作业人员的数量,又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到天然气管道中,实现天然气管道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性,极大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玮.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初探[J].工作研讨,2009,3:31

[2]陈建明.自动控制理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自我控制论文例6

关键词:

经济法;控权法;权力

19世纪,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全能政府”开始向“守夜人”[1]方向发展,经济法理论开始形成。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同期,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政府干预模式,而为限制政府权力,经济法学进入控权时代。与西方发展相比,我国经济法具有特殊性,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关。而从计划经济向改革开放变更的过程中,经济法也应实现有“市场调节”向“权力控制”的转变。但目前,我国经济法学在权力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我国经济法的控权困境并提出问题解决路径。

一、新时期经济法困境分析

我国新时期经济法困境主要变现为控权能力不足,具体可分析两方面,一方面:经济法学缺乏相应的控权理论;另一方面:经济法学缺乏关于相应控权制度配套措施的研究。从控权理论角度分析。经济法控权理论的核心在于明确权力内涵与边界。而我国经济法由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原因导致经济法缺乏相应控权理论。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为建立其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同时由于政府完全干预,使得经济法缺乏控权空间。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依据特殊国情逐步建立其市场经济制度,而由于发展环境特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采用了与西方“自然形成”相反的“顶层设计”模式。这使得经济法在一段时期内受困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不能发挥其控权的能力。因而,我国经济法自建立起,其主要职能变为市场干预,其制度设计也以市场干预为主,缺乏相应控权理论。而随着我国逐步进行政府智能改革,构建“有限政府”。学术界也开始了关于经济法控权理论的讨论,形成了以市场自由调节为主要观点的“市场派”与政府干预,设定权限,进行监督的“政府派”[2]。目前,学术界未能就控权理论达成一致。而依据不同的学术理论将设计不同制度成果,因而目前我国未能建立其相应制度。综上,我国经济法缺乏相应控权理论。从控权配套措施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法学缺乏关于控权制度相应配套措施的研究。具体表现为:缺乏控权实施机构的相关研究、缺乏控权监督机构的相关研究、缺乏关于经济法与其他法域联合控权的研究。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为缺乏相应的实践支撑,我国经济法缺乏控权经验,司法实践中缺乏相应案例可用于理论分析。因而理论界无法做出有效实证分析,从而无法对上述实证与类实证问题做出分析。第二为我国法律具有特殊性,我国法律的法理学基础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同于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法治理念,我国的法治理念体现出我国特殊国情。因而,西方配套措施建设经验只能起到参考作用,无法形成有效支撑。

二、新时期经济法学困境解决路径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我国经济法学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控权困境”。而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从控权理论缺失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应结合目前发展趋势建构经济法发展理论。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型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因而,经济法学控权理论应从主体与权限两方面进行明确规制。首先应明确干预主体。针对行政权力分散干预市场的情况进行整合。其次应明确干预权限。在明确干预主体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干预主体做出规范,明确不同干预主体的干预权限。从控权配套措施角度分析。笔者认为经济法学研究需遵守法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即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应来源于其对法律实践经验的遵从性。因而,笔者认为建构有效的配套措施应从理论与时间两方面入手。理论方面可结合我国其他部门法经验构建经济法学控权配套措施。其可行性依据在于:法律小前提的客观性使其可以被不同法律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因而经济法学也可对行政法领域内的控权问题进行干预。同时为验证理论假设的可行性,国家可通过设立试点的方式获得实践经验,为理论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而需要说明的是:区域实践具有区域特殊性。因而在分析实践经验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特殊性问题。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经济法在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控权理论缺失与控权配套措施缺失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干预权限与界定干预主义的解决路径,为经济法在控权领域的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作者:马斌 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文法外语系

自我控制论文例7

现如今,我国的科技计经济的发展迅速,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其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人员都在努力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以期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处理能力及效率都在不断上升,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文章中先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含义。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含义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以各种自动化监控、检测装置为基础,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各区域、各元件的自动监控和调节。这种调节工作可以就地进行,也可以由人工远程操作,能够有效保障用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转。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组成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变电装置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在这三种技术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它主要负责收集及检测电网系统的相关数据,从而使电力系统更好的完成调控行为。变电装置自动化是借助于智能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对变电装置进行进一步地完善,实现对变电装置的统筹调控,在有效维护变电装置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它的工作效率。配电自动化已通过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保护装置等硬件设施,自动电源开关,故障排除方面的早期阶段,但由于硬件水平和功能的局限性,它的监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配电自动化的第二阶段结合了网络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全时,电力系统监控,有效地实现了远程监控,检测的完整的运行状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领域,远程控制由工作人员;配电自动化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基于自动化控制模块的整合阶段,并逐步摆脱对人力的依赖,从而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实现

2.1 采集和处理数据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前提是对电力系统各环节、各部位运行状态的准确把握,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各种监控设备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全面掌握系统局部和整体的运行状态,为电力系统展开其他自动化控制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2.2 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

现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调控技术已经较为完善与成熟了,在日常的自动化调控操作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结合操作的实际情况,出色完成调度工作。此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对于不同的元件和区域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也可以随机应变,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2.3 运用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模式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顾名思义,它必须依靠相关的智能技术才能完成,当今的电力系统中主要以神经网络理论、模糊逻辑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为主,帮助完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

2.3.1 神经网络理论

神经网络理论是一种模拟生物学理论,它通过对生物体神经网络运作模式的研究,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将这种结论运用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中。网络节点和电力系统的生物神经系统作为模板,以模仿和模拟神经网络系统的信号反馈机制,使得从线性关系的束缚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可以实现更复杂的网格结构,以及系统中的故障公差大大提高。

2.3.2 模糊逻辑理论

模糊逻辑理论是在传统集成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改革,它可以把计算逻辑理论模糊化,一些模糊的语言机制,编制高到系统程序,使系统摆脱了传统的审判机制的单调,加强信息和信息推断估计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问题,一些不确定性法官本着总结更多实际情况。

2.3.3 最优控制理论

在当代的控制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优控制理论,现在它已经被加入到自动化技术中。例如,在一些大型设备中引进了最优励磁控制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励磁控制方式,使得设备的动态质量和远程输电能力得以提高。

2.4 通过总结规律不断完善自身

研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历程,所以我们应该持续累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每一个区域及元件最喜欢的调控方法,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发展而向对象的实时数据库技术

随养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逐渐应用到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各行各业上,它本身智能性的特点,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各种调度行为提供了数据保障。早期的数据库技术更适合大批量加工,结构清晰,易于操作数据,更注重的是数据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以及实时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更强调效率和及时性的数据处理,这是技术和实时处理技术,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数据处理和计算,自动化阶段,以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控制的需求做出反应的数据库组合。电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型的网络系统,所有的时间很多实时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产生的数据,系统可以分析和大量的掌握这些动态信息的全局状态,所以要适当调度操作,实现自动化管理。

3.2 发展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一种彻底分散化、数字化、开放化的自动化调控系统。它通过在现场安置的各种自动化仪表、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信号互联设备,实现信息的统一化、全面化管理。当前电力系统结合了DCS技术,基于现场总线作为一个枢纽,形成了新一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该系统,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更加稳定,敏感,它可以是一个问题,在系统的部件精确的定位和自动分析,使系统恢复正常,尽快的最佳解决方案。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把网络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时展的必然结果,这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提升了用电服务质量,服务模式得到了创新,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工作,降低了成本,促使电力系统稳步持续发展。尽管现在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其仍需要更深层次上的研究,并且现在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对其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一定加加快创新钻研的速度,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文广.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J].电子制作,2013(10).

[2]杨芳.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2(10).

自我控制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80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119-04

The Study 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thletes Selfcontr ol Questionnaire

CHENG Jingjing1,HE Ming2,LIU Yunzhou3,LV Hongyan 4,XIU Qi4

(1. Shandong Sports Administration,Jinan 250002,Shand ong China; 2. Shandong Sports Science and Research Center,Jinan 250002,Shandong China; 3.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of China,Sports Science

and Research Bureau,Beijing 100763 China; 4.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 rts,Tianjin 300381,China; 5.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Jinan 250102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 tistics analysis are adopted to draft the athletes selfcontrol questionnaire. The questionnaire is composed of four factors,namely,selfefficiency,self supervision,mental control and action control. With 24 questions,the question naire has 24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differences of selfcontrol ab ility of athletes from different genders,ages,levels and training ages are dis cussed,and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thlete;selfcontrol ability;questionnaire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在现代竞赛,尤其是重大比赛中,运动员往往遭受着较大的精神压 力,焦虑、恐惧、愤怒、压抑等不良情绪时常困扰着广大运动员。赛场情况千变万化,意外 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及时有效地调控好情绪状态进行随机应对直接关系着运动水平的发挥。 而情绪状态调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越高,越能较好的进行自我调控,越有利于运动水平的发挥。

目前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主要有Gifford的自我控制模型、Mischel的启动假说、Kuhl的 行动控制理论及自我资源损耗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我控制的机制[1] 。也有学 者根据相应的理论基础编制了自我控制能力评价量表,主要涉及青少年的学习、成长、道德 品质等方面。由于运动情景的特殊性,采用现有量表直接对运动员进行测评具有一定的局限 性,且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运动水平的发挥又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本研究试图根据 现有理论和量表,结合运动情景及运动员特点编制《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问卷,以期能够 准确的对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评价,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1 研究方法与程序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自我控制 能力的有关理论及问卷编制方法。

1.1.2 专家咨询法 邀请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评定及征询建议 。

1.1.3 问卷调查法

自编《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初始问卷,采用5级Likert量表记分法计分(“1”代表“ 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对江苏体工队220名运动员进行预调查,发放问 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92.7%。

采用《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正式问卷对山东省体工队24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发放问 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90.8%。

1.1.4 数量统计法 采用SPSS 15.0及LISREL8.8统计软件对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研究程序

首先根据现有理论和量表,结合运动情景及运动员特点编制《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初 始问卷;然后采用该问卷对运动员进行预调查,通过分析计算并进行题目筛选后制成《运动 员自我控制能力》正式问卷;最后采用正式问卷对运动员进行测量,分析我国部分项目运动 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投稿日期:2010-02-26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8CTYJ02)。

作者简介:程静静,科员,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2 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初始问卷的编制

依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Kuhl的行动控制理论及 自我资源损耗理论,从自我效能、自我 监督、情绪控制及行为控制等四个维度构建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测试项目。

根据文献资料、相关量表及访谈结果编制测试项目,经分析、筛选、加工后形成36道题 目。分别邀请4名运动心理学专家、2名体育测量与评价专家及3名教练员对问卷内容进行评 定与修改,直至他们一致认为问卷能基本反映所需测量内容为止。经专家审定和修改后,运 动员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包含30个题目,分属4个维度,采用5级Likert量表记分,其中“1” 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要求运动员根据感知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表1)。

表1 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问卷

题 型内

容A1在平时的训练中我对训练的内容做好了计划和安排。A2在比赛中对对手的攻击行为我能够坦然处之。A3遇到不公正的判决,我都能保持头脑清醒,不致陷入烦恼。A4比赛中我从容自信,有“我能完成这件事”的感觉。 A5我的情绪容易激动。A6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能够解决难题的。A7在训练或比赛后,我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 A8我能感知到自己的肢体、空间位置、技术动作的节奏。A9不管多大的烦心事,一到训练场上我就不再想它。A10遇到生气的事时,我能很快的平静下来。A11我有很多的朋友,大家都很喜欢我。A12我能在头脑中稳定的控制技术动作。A13无论什么事情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应付自如。A14能很好接受批评并从中吸取教训。A15我能对场上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战术思想。A16在训练中我能控制自己去执行训练计划,排除干扰,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A17我比赛中不至于过分紧张或过分拘谨。A18我容易受其他队友的影响。A19我的日常生活很随意,常常改变。A20我能冷静地应对比赛中困难,因为我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A21训练时间长了,我免不了会走神。A22我可以注意力集中而不分心,外界压力不会影响我的比赛。A23在训练和比赛中我相信自己能有效的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A24我喜欢现在从事的项目并很努力的为之奋斗。A25异地参赛,我难以保持情绪稳定、作息自如。A26比分落后时,仍能斗志不衰。A27见到队友的不良行为我能及时制止。A28注意力始终维持在当前的活动上,维持在“此时此地”正在做的动作上。A29甚至犯错误后也能保持注意力或迅速把注意集中于比赛。A30我能抵制诱惑,为了长远的目标放弃现在的满足。

3 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量表的编制

3.1 被试

随机抽取江苏体工队武术、足球、排球、田径、篮球、羽毛球等项目的220名运动员( 其中男124人,女96人,年龄为21.7±6.72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初 始问卷进行测试。

3.2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旨在进一步检查题目是否具有一定的难度与鉴别作用,为题目筛选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临界比进行难度分析及采用积差相关进行区分度分析。

临界比分析:即求出每一题项的“临界比率”值(CR值),其方法是将所有被试的总分 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得分前27%者为高分组,得分后27%者为低分组,求出高低二组被试 每题得分的平均数,然后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如果题项的CR值达到显著性水平,即表示 这个题项能够鉴别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如果题项的CR值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则作为项目删 除的首要考虑条件[2]。本研究中A26的CR值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故删除。

积差相关分析: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公式计算出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区分 度指标,删除区分度低的题目(即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低于0.3)。本研究中A11、A 18、A26、A30的相关系数小于0.3,故删除。

3.3 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编制测验时,当对所测量的行为特质不清楚的情况下,探索性因素分析可以帮助人们 回答这个行为特质包含了那些因素。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1,P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初始因素载荷矩阵。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 ,提取四个公共因素,采用最大正交旋转法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表2)。根据因素结构 的坡度图,结合特征值及研究构想,将因子负荷小于0.4的题项删除(即删除A8和A21两个 题 项),剩余24个题项分别属于四个因素,共同解释总方差的85.452%,结构明确,容易解 释。

4 我国部分项目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分析

4.1 被试

随机抽取山东省体工队240名运动员(男136人,女104人,年龄22.5±7.96岁)为研究 对象,其中健将级运动员62人,一级运动员125人,二级运动员53人,采用运动员自我控制 能力正式问卷进行测试。

4.2 不同性别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分析

如表5所示,不 同 性别的运动员在总量表的得分差异显著(p

4.3 不同年龄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分析

按照年龄将运动员分为17~20岁、21~25岁、26岁以上三个年龄组,如表6所示,不同年龄 组的运动员在总量表及自我效能、自我监督、行为控制维度的得分均差异显著(P0.05);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显示,2 6 岁以上年龄组与17~20岁年龄组的运动员在总量表及自我效能、自我监督、行为控制维度的 得分均差异显著(P

0.043* 4.4 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分析

如表7所示,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总量表及自我监督维度的得分均差异显著(p0.05);采用LSD法 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显示,健将级运动员与一、二级运动员在总量表及自我监督维度的得分均 差异显著(p0.05);表明健将级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好于一、二级运动员,其自我监督能 力较强。

0.041* 4.5 不同运动年限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分析

按照运动年限将运动员分为5 a以下、6~10 a、10 a以上三个组,如表8所示,不同运动年 限的运动员在自我监督维度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显示 , 10 a以上组运动员在自我监督维度的得分与5 a以下组及6~10 a组均差异显著(P0.05); 表明运动年限在10 a以上的运动员的自我监督能力强于运动年限在10 a以下的运动员。

本研究依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Kuhl的行动控制理论及自我资源损耗理论,从自我 效能、自我监督、情绪控制及行为控制等四个维度构建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测试项目。在访 谈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编制了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初始问卷。该问卷经过专家的 评定与修改,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然后在预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 析完成题目筛选,制成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正式问卷。最后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的构 想效度进行检验及采用内部一致法和分半法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 信效度。本问卷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了心理量表编制的原则与方法,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为 此可作为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的测试工具。

采用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正式问卷对运动员进行施测,表5结果显示女运动员的自我控 制能力高于男运动员。可能与女运动员偏于顺从而男运动员偏于独立有关,一般来说女运动 员的性格相对比较温和,做事认真细致,比较服从教练和领队的安排,从而较好的约束自己 的行为;而男运动员偏于独立,好胜心强,易冲动,行为控制方面则相对较差。表6结果显 示26岁以上年龄组的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好于17~20岁及21~25岁年龄组的运动员,26 岁以上年龄组的运动员的自我效能、自我监督、行为控制能力好于17~20岁年龄组的运动员 。不同年龄运动员的差异可能与成熟有关,一般来说年龄大的运动员的训练年限相对较长, 经历较多,表现得相对比较成熟,注重采用意志策略进行行为选择和行为导向,从而能够较 好的进行自我监督和约束;而年龄小的运动员仍倾向于外控,易受外界干扰,行为约束及自 我监督方面则相对较差。此外,年龄大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相对比较稳定,处理问题相对比 较成熟,从而自我效能感也相对较高。故年龄大的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其自我效能 感及自我监督、行为控制能力好于年龄小的运动员。表7结果显示健将级运动员的自我控制 能力好于一、二级运动员,其自我监督能力较强。可能与运动水平高的运动员对自我的要求 较高有关,运动水平越高,其自我效能感也就越强,训练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 ,从而能够自觉的进行自我监督、控制与管理,以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表8结果显示运动 年限在10 a以上的运动员的自我监督能力强于运动年限在10 a以下的运动员。运动年限在10

a以上的运动员的自我监督能力较强可能与成熟有关。我国运动员开始从事运动训练的年龄 一般都较小,很多运动员在六、七岁便开始了训练,相当多的运动员在20岁以期便拥有了10 多年的运动经历,绝大部分运动员是在训练过程中慢慢成长、成熟的,从而导致运动年限在 10年以上的运动员的自我监督能力相对较强。

6 结 论

1) 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由自我效能、自我监督、情绪控制及行为控制四个维度构成, 含有24个题目,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的测试工具。

2) 女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高于男运动员。

3) 年龄大的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其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监督、行为控制能力好于年 龄小的运动员。

4) 健将级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高于一、二级运动员,其自我监督能力较强。

5) 运动年限在10年以上的运动员的自我监督能力相当较强。

参考文献:

[1] 杨丽珠,董光恒.3~5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 005,(4).

[2] 郑旗,李吉慧.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 王永富.浅谈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自我控制[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3 .

[4] 钟明英.浅析体育比赛中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J].贵州体育科技,2002,3.

[5]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1.

[6] 郭庆科.心理测验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2.

[7] 候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4,7.

[8] 邹丹杰.学生学习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监控辨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

[9]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10] 宋亦春,高凯,李士英.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自我控制调节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山 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3.

[11] 郑猛,张力为.竞技运动中自我控制的逆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74-1 78.

[12] 王桂平,陈会昌.儿童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6 ).

[13] 王曦,李树义.意志品质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1(5 ).

[14] 金俊清.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

自我控制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0日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与西方快速发展起来的内部控制理论晚了20年,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有待于加强。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已经于国际接轨,但仍然局限于COSO框架之中,研究的重点仍然偏向于财务与审计方向。本文从我国内控的相关概念、内部控制理论、控制要素等方面评价我国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内部控制要成为一种理论,基础概念的研究必不可少。张俊民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内容层次两方面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进行研究,按照企业治理结构的原理,设计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股东、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理事会、财会经理、内部审计等的职责,而从内容层次上可以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描述为:内控制度科学合理、查错防弊及时准确、财产安全完整、业务活动健康、运行风险控制系统有效、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信息及时有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效率真实高效、国家法规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完善升华等。杨雄胜提出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规则的一部分,应该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保证,而不是障碍,在这点上,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缺乏应有的考虑,并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内部控制是促进公司积极演化的机制,是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控制链,是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基本保证通过分析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是使企业赢得消费者客户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影响力。

二、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理论是内部控制框架和标准制定的基础,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较晚,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后,内部控制作为独立审计客观基础的研究逐日而兴。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从内部控制实务的发展,解释了内部控制的具体内涵,并且与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相联系,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以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的准则提供建议。文章运用控制论的一般原理,将内部控制和能动作用相联系,深化了对内涵的理解。

(一)内部控制的性质与范围。关于现实中存在的有关内部控制性质和范围的多种理解,张宜霞指明主要是源于不同的需求主体,基于此重新界定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和性质,明确了不同企业内部控制概念的范畴。文章运用管理学中系统的思想,站在比较全面的视角上,通过分析企业的性质,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称为企业外部控制,而将企业内部的机制称为组织内的控制。进而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分为投资者视角的治理控制,管理者视角的管理控制和财务审计和监管视角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现多种内涵的整合。

(二)内部控制的本质与结构。谢志华探讨了内部控制的本质和结构,指出企业组织关系包括设立关系和运行关系,这两种关系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及其结构。在企业组织关系中,在发起设立时会形成平等的契约关系,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制衡。而在运行时会形成科层的等级关系,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是监督。制衡和监督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制衡和监督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内部控制的结构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在涉及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和企业内部各分工主体的利益被侵蚀时,应以制衡的方式形成内部控制,而涉及企业不同层次主体确定的责任目标不被实现时,应以监督的方式形成内部控制。

三、控制要素

从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的实现状况来看,想要一步达到COSO委员会提出的理想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国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与现阶段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控制体系,有重点、有步骤的实施内部控制。

阎达五、宋建波从会计控制方面指出我国企业现在的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与控制者构成了企业的“两元”,要想协调好这“两元”的关系,必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田培源指出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首先要提高领导者对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人事的重要性,其次规范内部会计控制的体系,再次对企业工作人员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情况尽心及时地反馈与调整。

刘亚莉、杨兴在财务控制方面分析了财务控制会计控制的差异性,指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针对独立审计的创新之处,并提出我国应从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管理层监管和处罚等几点来改进我国内部控制。

在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方面,基于COSO报告的标准与评价方法,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对相关案例尽心分析,进而引发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改进的几点思考。

四、内部控制的实施与评价

(一)内部控制的实施。除了内控的理论与模型研究外,一些文献研究了内部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即内控设计执行的情况。L.D.Etheringtion和I.M.Gorgon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向608家加拿大公司发放调查问卷,来了解加拿大内部控制的实践以及管理层对这些实践的评价。文章使用了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如下结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相当广泛,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电子数据处理风险被认为是内部控制中最高的一种风险,这涉及到审计师有效审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问题。与其他经理相比,数据处理部门的经理更加不相信公司使用内部控制交流和执行内部控制的能力。非正式公司的内部控制比正式公司的内部控制困难更大,地理上的分散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风险。尽管有差异存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内部控制环境还是比较相似的,受到反国外贿赂法影响的加拿大公司在内部控制系统上经历了类似的显著变化。加拿大内部控制的实践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很难从调查的结果中总结出内部控制标准。

(二)内部控制的评价。在相关的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当中,关于内部控制的评价与计划的理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内部控制方面的评价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建立模型等方法来研究。Seibgjae Yu和Jone建立了一个随机模型以便从数量上客观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这有助于审计师在数量上评价内控的弱点。此外,审计师还可以使用该模型进行审计抽样。陈汉文、张宜霞认为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为相关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而我国内部控制的法规建设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我国企业传统的体制和习惯等控制环境因素难在短期内得到改正。通过比较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为我国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提供建议。

五、启示与展望

从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发展来看,我国正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内控评价规范体系。从现有法律法规中涉及到的内部控制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正由自愿性逐渐过渡到强制性;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内容更加全面,特别是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我国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评价方面有了科学的依据。我国在对内部控制的实验研究和模型的建立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大幅度的提高,与国外的发展有很大差距,虽然近年来内部控制在我国已经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如何对其完善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有必要建立一套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夏恩,桑德,方红星等.会计与控制理论[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汤姆森国际出版集团,2000.

[2]阎金锷,陈关亭.内部控制评价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Sneller L,Langendijk H.Sarbanes Oxley Section 404 costs of compliance:A case study[J].Corporate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7.15.2.

自我控制论文例10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1国内内部控制概述

1.1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1)内部控制论理论是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理论阶段。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事件进入了整体框架阶段,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做了如下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四个要点:是一个过程;受人为影响;为了达到三个目标;合理保证。它由相互关联的五项要素构成,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2)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个人的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

3)风险评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异常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清楚并应付其面对的各种风险。同时,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4)控制活动: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刁一有助于确保既定目标及必要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

5)信息和沟通:围绕着这些控制活动的是信息与沟通系统,这些系统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获取和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以指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经营。

6)监督: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受到监督,并在必要时得以修订,这样,系统及制度才能反应自如,并能视情况而随时调整。

1.2我国内部控制概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提出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我国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指导原则、指引、规范则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这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体制造成的。国资委管国有大中型企业;证监会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财政部管全国所有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工作,并负责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制定。然而,内控指导原则、指引或规范由各政府部门分别制定,有许多弊病:

1)各部门各自研究与颁布内部控制的相关指导原则或指引,不利于内控制度的统一与协调。财政部正在陆续制定并的是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截至目前已经了十多个。而其他政府部门则仅制定了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指引或对企业各项业务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与制定缺乏具体的指导。

2)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范围、目标等不相一致,内控要素、内控内容,以及内控方法的解释也不一致。

3)缺乏统一的推进机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各部门颁布的内控指导原则、指导意见或指引在实务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公司、未上市国有企业的频繁出事便是佐证。

客观地讲,我国近几年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会计控制和审计评价为主线的,我们可将之简称为“会计导向”和“审计导向”。会计导向的典型代表是我国目前已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它们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的,基本上没有涉及管理控制等非会计控制领域,甚至没有包括审计方面的内容。审计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应用、审计成本的节约、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控制等。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相对独立并且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即使存在,但却不具备真正的独立性,有的也流于形式。

2.2缺少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意识

各企业缺少对自身固有风险的评估以及制定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此外,管理者还应在对固有风险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残存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

2.3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滞后

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力度大,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却跟不上业务的需要。许多企业在员工的岗位培训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不利于员工的素质提高。

2.4有效的价格风险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由于当前市场不完善,竞争激烈、恶意竞争以及“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游戏规则,都不能使企业按企业定额客观报价,为了争取中标,不惜压低报价,承担更大的价格风险。

3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途径

3.1完整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可使组织中各业务单位分散的决策者之间协调合作,使数据的收集、测量与处理更加一致,有利于审计和监督。企业要从全局、总体层面权衡利弊,使部门安排有关的业务流程都有所遵循。同时要制定严密的业务操作规程及信息传输报告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全面控制各方面的风险。

在机构内部广泛开展“深化内控理念,落实内控措施”的创建活动,结合自身情况及上级单位的要求,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

3.2健全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控制具有的限制因素具体如下:

1)内部控制受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

2)内部控制仅针对管理中的常规业务来设计。

3)内部控制可能会因执行人员的差池而失败。

4)内部控制可能会因不同政治气候、地方差异等环境影响而失去作用。

这些内部控制的限制因素,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加以克服。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检查项目的建设情况和建设成果,及时纠正各种错误和弊端,能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3营造企业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建立在内部环境的基础之上,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风险管理的成败。内部环境的要素包括员工的诚信,职业道德和工作胜任能力,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监管和指导力度,企业的权责力分配方法和人力资源政策。要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需要一套企业层面的方法。这种企业层面的方法是由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哲学共同决定的。随着企业文化中风险敏感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者会进一步掌握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他们的推进、提供报告、贯彻相应的方法、构建适当的体系,以实施既定的风险战略和政策,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

3.4设计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行动指南

设立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行动指南,为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供指引也是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可统一制定各行业通用的行动指南,也可由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设计适合各公司实际情况的行动指南。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被评价单位可以聘请年报评价的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中介机构或有关专业人员协助对该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点进行必要的改进,保证财务报告的编报质量,降低财务风险。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借鉴一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报告中的做法,在事务所内部组建由高级和资深的评价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专门从事内部控制评价和咨询业务。

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王东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环境分析[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9

[2]林光华内部控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17

[3]王振英马丽萍,王泽.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商业经济[J]

2006年5期:48

自我控制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20

Self-control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Research

based on Conflict and Motivation Theory

WANG Yanfei[1], ZENG Jiayong[2]

([1]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2]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Self-control mechanism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fruitful, but did not reach a unified consensus. About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of self-control study based on two theories: the conflict theory that self-control is to coordinate the efforts of individual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s conflict, by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brain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conversion process, the anterior cerebral cingulate return (ACC) is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activation performance; motivation theory point to consider trade-offs involved in motivation and goal setting effort to achieve the goal to pay, which is the main content of self-control, and the prefrontal cortex (PFC) is responsible for reward characterization, goal setting and behavior are associated with its activation. 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theories point to consider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bearing in mind 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of self-control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Key words self-control;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conflict theory point; motivation theory point

0 引言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一种心理机能。它是人类个体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由于自我控制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包括情绪、动机、认知和行为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而且为了自己的研究目的而对自我控制进行不同的界定,从而导致研究成果虽然多,但却显得支离破碎,不成体系。随着认知神经研究技术(如ERP、fMRI)的发展,目前除了可以从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研究自我控制以外,还可以从认知神经这一层面来加以研究。这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大进步,我们不但能够研究脑损伤病人来获得数据,而且还可以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脑神经发生机制,为统一自我控制这种支离破碎的研究局面提供技术方法的支持。

目前关于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方兴未艾,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冲突理论指向和动机理论指向的指导下进行的。冲突理论指向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协调思想、感觉和行为冲突的努力,并由大脑统一协调负责信息转换(Krug & Carter,2010);动机理论指向认为自我控制是认知和行为被用于完成内部目标的过程,而动机指向影响目标行为。本文将主要介绍在这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有关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方向。

1 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认知神经机制

1.1 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早期发现

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指出当前的冲突通常会导致知觉性选择的补偿调节以减缓冲突,从此引发了大量的研究。Schneideran和Detweiler(1988)明确指出了冲突与控制的联系,即一个中央控制系统在一系列的加工模块中调节着信息的转换,当冲突发生在要聚合成一个模块中的信息之间时,控制将被纳入。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确凿的证据证明冲突管理在人类认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冲突的发生会激发大脑的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的活动。Posner和Pardo(1990)等人通过神经成像的研究证明ACC脑区负责认知控制。

Carter等人(1998)做了大量的Stroop色词实验后推测, ACC检测冲突反应(高冲突单元中的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的单元)并通过发送更多需要的信号间接作用于认知控制,以保持在将来不一致任务中的表现和避免进一步的错误。Botvinick(2001)用ERP实验证明了以上的推论。无论是错误的反应还是高冲突单元中的正确反应,都会产生高冲突的反应水平和背侧ACC的激活之间的联系。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背侧ACC激活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错误反应中,激活的高峰是在反应作出以后,而在正确反应的情况下,激活的高峰是在反应之前。 同样是用ERP来测量,Van Veen和Carter(2002)在Eriksen Flanker Task中,发现预测错误的ERN负波和预测正确反应的N2波都出现在相同的ACC区域。这就意味着冲突理论可以解释背侧ACC的激活与高冲突正确反应单元和错误反应单元之间的关系。

为了作进一步验证ACC是负责行为选择还是负责冲突管理或者两者兼备,Botvinick(1999)用fMRI设计了一个Eriksen Flanker Task实验。实验的结果证明了ACC是负责冲突管理的脑区。随后Carter等人(2000)用Stroop色词实验再次证明ACC负责冲突管理。

ACC是负责管理冲突的脑区,那么哪一个脑区是负责控制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Macdonald等人(2000)用事件相关的fMRI设计了一个将任务分为准备期和执行期的Stroop色词实验。实验证明: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的纳入会减轻ACC的激活强度,并且个体 会在随后的不一致任务中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作出反应。显然,在Macdonald等人的实验和后来的研究都证明ACC要纳入DLPFC来进行自我控制。

以上是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发展脉络。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认知神经机制:ACC与其说是直接作用于控制不如说是负责调节冲突,如果冲突水平很高而需要更多的控制,ACC就将DLPFC控制系统纳入进行控制以保持行为的表现,达到个体的目标。

1.2 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新近成果

冲突理论从形成到现在已经超过了10年,得到越来越多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的支持,而且被应用于更广泛和更高级的认知控制领域。

最近的研究(Walsh等人,2011)表明,ACC的激活,除了会引发DLPFC的激活以外,还会预示着前额注意认知神经系统的激活,从而使被试在实验任务中表现得更好,即有更好的自我控制的表现。因此,他们推论ACC与注意认知神经系统在自我控制中是相互作用的。

冲突理论和ACC所扮演的角色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情感和社会认知领域。在情感领域,有的研究者认为认知和情感功能是由ACC的不同部位负责的,Spunt等人(2012)用fMRI实验证明背侧的ACC不但负责个体的认知控制而且还负责个体的负性情感控制。而在社会认知领域,研究证明ACC的激活则预示着随后态度的改变。

2 动机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

动机理论指向下的研究者认为自我控制是认知和行为被用于完成内部目标的过程,包括目标的设定、策略的制定、具体措施的实施和行为的执行。动机涉及到权衡行为的利益和损耗,决定哪种行为是最好的,设定为了最终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因此动机是自我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机不但对外显行为产生影响,而且还对认知和认知控制过程产生影响(Locke & Braver,2010)。

2.1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中的动机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变量(如目标、人格与情感等)和任务变量都会通过影响奖惩对动机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相互的。Heggestad 和 Kanfer(2000)认为个体完成他们的目标主要依靠“动机技术”,动机技术包含了追求目标完成和任务坚持的资源,同时这些技术是会随着时间而发展的。

人格心理学家将研究的焦点放在人格差异方面。如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人,不但影响个体怎么看待自己和自我印象而且影响个体的动机。在自我差异(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理论的基础上,Higgins’和Freitas(2001)认为个体关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预示着其关注自我提升;而关注应该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则预示着其关注自我妨碍。关注自我提升的个体更倾向于获得奖赏,因此他们会寻找更多的有利目标,而关注自我妨碍的个体则会更倾向于避免消极结果,因此他们会更多地寻找有害的目标。

2.2 神经科学中的动机与自我控制

早期的研究认为多巴胺是会引起人和动物兴奋的化学物质,但是Salamone(2002)经过试验研究后都认为,多巴胺在动机中的奖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具体是什么角色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有的认为多巴胺引导奖赏行为,有的认为作用于动机特点,还有的认为作用于寻求奖赏。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推测受多巴胺影响的大脑边缘系统(如伏隔核NAcc、基底核等)和内侧和外侧前额皮层(medial and lateral frontal cortical regions)都与动机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指出,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尤其是PFC中的前额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是专门负责奖赏表征的。奖赏表征是指保持奖赏的种类和价值的信息,它将指引个体在面临选择时直接比较并引导自身资源倾向于最佳的奖赏或选择。例如,当一个人面临着一个冰淇淋和看一个小时的好书时,他会考虑他的内部状态(是否饥饿),对这两个奖赏的喜好的评估,考虑这两个奖赏的价值等等。而这一系列的自我控制功能都是由OFC很好地完成(Montague & Berns, 2002)。

在有人认为PFC与奖赏的相关过程有关时,Leon 和 Shadlen(1999)则进一步认为DLPFC(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与奖赏有关。他们在一个有关保持目标信息的短时工作记忆的认知实验里发现,当刺激线索呈现出如果表象正确就有获得较大奖赏的可能性时,DLPFC的激活得到增强。

2.3 认知神经科学的动机与自我控制

在社会人格和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很多认知神经的心理学家发现动机对于个体的控制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他们从动机的角度来考虑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

2.3.1 认知控制过程的神经机制

米勒和库恩认为,自我控制被应用于注意保持、设置任务、准备任务、干扰与阻碍等,而这些都被证明了由PFC(前额皮层),特别是LPFC(侧前额皮层)负责。他们认为最关键的是前额皮层能保持有关目标的信息,并在尽量减少干扰的情况下完成目标。

Taylor等人(2004)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增加任务的要求还是奖赏,都会增加DLPFC的激活程度。由此可以得出如果要保持或改进行为表现,就需要增加更多的注意。

Sarter等人(2006)认为动机的关键在于保持注意,特别是在干扰和双任务等条件下。他们认为ACC负责检测冲突,然后要求增加注意的努力,接着右侧前顶叶神经网络和前注意神经网络就会进行认知控制以减少冲突或干扰。

动机激励可以通过影响控制的功能来改进个体的行为表现。Locke and Braver(2008)通过一个脑神经成像的行为实验观测到LPFC的激活可以保持与任务相关的目标(与米勒和库恩的实验结果一致),而当在奖励条件下,即如果表现好就有金钱奖励,就会有几个脑区的激活来保持认知控制功能。它们分别是右侧LPFC,右顶叶皮层(parietal cortex),右下额叶皮层(inferior frontal cortex,RIFC)和左背侧的ACC。右侧LPFC和右顶叶皮层被认为是调节注意保持的核心脑区(Posner& Petersen, 1990),RIFC负责认知抑制或抑制无关刺激、记忆和反应的脑区(Aron, Robbins, &Poldrack, 2004),最后,ACC被认为负责检测和解决干扰和冲突的脑区。综合以上各个脑区的功能,就可以推论,以上各脑区的活动增强就反映更强的认知控制,即被试在动机激励的情况下,争取行为表现以获得最大的报酬。

2.3.2 任务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认为,不同的认知实验任务会激活不同的脑区,这是因为注意的分配引起的不同,而奖赏会将这种效应放大。

在一项空间注意研究中,Small 等人(2005)发现在奖赏和惩罚这两种条件下,后扣带皮层(the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在激励条件下出现了更强的激活,由此推测这一区域是连接动机与空间注意控制的脑区。

Krawczyk等人 (2007)在一项研究中,将实验任务分成知觉场景和面孔两种,同时给被试呈现场景和面孔两种刺激,要求被试注意其中一种刺激而忽略另一种刺激。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关脑区的活动强度会因为注意其中一种刺激而增强,因为忽略其中一种刺激而减弱。

结合以上两种思路,Berkman等人(2012)考虑结合认知控制过程和任务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对目标追求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研究。他们首先将目标追求过程分为目标保持、行为管理和反应抑制三个过程,然后设计能区分这三个过程的相关任务的fMRI实验来检测各自的认知神经机制和相互作用。他们认为这样的实验更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或许,他们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3 小结与展望

通过比较两种认知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发现ACC和PFC是它们共同的脑神经区域。这与他们的理论基础是相关的。自我控制的实质就是管理和解决冲突,而自我控制的过程又包括目标的设定、策略的制定、具体措施的实施和行为的执行,在这四个过程中都包括了各种垂直性和水平性的冲突。因此,自我控制既包括冲突的协调,又包括动机的完成过程,它们可能由某些相同的认知神经基础负责。

通过比较除了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外,还可以发现它们的研究范式是不一样的。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研究大都采用Stroop实验任务,动机理论指向下研究者则大都采用认知信息加工的一些实验任务来研究自我控制。实验任务的不同,导致两种理论指向下的认知神经机制产生差异的可能性增大。

因此,未来对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有值得深入的地方。

首先应该整合两种理论指向。在研究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时,不应单纯地从一种理论指向出发,而是全面考虑两种理论指向,形成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以统一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在这基础上,积极寻求一个全面包括冲突和动机的实验研究范式。在寻求这种全面的研究范式时我们可能需要考虑一些生态因素。

其次,关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注个体差异。大多数的认知神经研究都只关注不同个体间的共同效应,关注因实验操作而引起的变化,而个体间差异引起的变化则常常被认为是错误的变异 (Thompson等人, 2005)。在那些不需要的脑区的变化(如果不是被个体引用就会消失的变化),可能会对完成实验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变化可能涉及到动机,动机越强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去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这种运用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不同(Locke & Braver, 2008)。因此,结合冲突理论指向和动机理论指向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来研究稳定的人格特质怎么调节大脑的活动应该是未来研究自我控制的一个新的方向(Vohs等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