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护士培训论文

护士培训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26 16:08:36

护士培训论文

护士培训论文例1

1.2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2010—2011年取得护士资格证书,经医院岗前培训合格分入急诊部的20名护士,男性1名,女性19名,年龄20~23岁,学历:大专7人,本科13人。传统组为2008—2009年新入科的17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学历:大专8人,本科9人。两组护士在年龄、性别、学历及入院考试成绩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培训方法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即由高年资护士带教年轻护士。年轻护士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后,即给予相应班次工作。新培训模式组即采用对急诊专科护士建立科学的分区域、分阶段专业培训体系。根据工作年限及掌握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按急诊病区、急诊监护室、急诊门诊三个区域,分岗前护士培训、急诊病区护士培训、急诊监护室护士培训、急诊门诊护士培训四个阶段。护理部建立系统的专科培训、准入制度,科室成立培训小组,由科护士长任组长,其成员由副护士长、部级急诊专科护士(科室每年选派1~2名护士参加部级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组成。采用集中授课和操作演示,保证培训统一规范。科室制定培训计划、目标,组织实施,对急诊护士进行系统化、有目标、有计划的岗前和在岗培训。特殊护理单元:急诊监护室、急诊门诊还需接受准入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上岗。考核中理论考试成绩80分以上,操作考试成绩90分以上及格,不及格者延迟3个月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离岗(病假、产假、哺乳假等)3个月以上者,需经科室对其从制度、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等方面考核合格后方可返回工作岗位。各阶段的培训、考试考核成绩记入本人护理技术档案。

1.3.1第一阶段:新职工的岗前培训。新职工上岗前由医院人力资源部和护理部对其进行集中岗前培训,经医院考试合格后进入急诊部。到急诊部后,先分至急诊内科、急诊神经内科、急诊外科病区。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由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按照分工进行培训。要求知晓急诊各项核心制度,科室规章制度、各班职责、急诊患者入院出院流程、护理文书书写、急诊科的感染知识以及掌握基本技能操作。培养良好的医德,强调工作中的“慎独”精神。3个月后进行相关理论、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在急诊病区独立值班。

1.3.2第二阶段:在急诊病区护士的培训。新上岗护士分别在急诊内科病房轮转一年、急诊神经内科病房、急诊外科病房各轮转半年,并通过科室的考试考核,熟练掌握病房常用仪器如:除颤仪、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的使用及维护保养知识,具备基本急救技能和一定的病情观察能力、常用药物知识。掌握急诊疾病护理知识,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做好急诊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严谨的工作态度。

1.3.3第三阶段:在急诊监护室护士的培训。急诊护士经过在急诊病房2年的轮转,进入急诊监护室,首先进行3个月的岗前培训,根据医院监护室护士准入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学习急诊监护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与流程,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培训各种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心电除颤术、监护技术、呼吸机操作技术、血液灌流与滤过技术、各类管道的护理技术,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流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流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置流程等,边培训边实践,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及操作实践训练,并且考核合格,并由科室对其综合能力评价合格,经护理部批准后进入急诊监护室独立值班。

1.3.4第四阶段: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在急诊监护室工作1年后,经过1个月的岗前培训进入急诊门诊工作。根据医院急诊专科护士准入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学习急诊门诊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与流程,预检分诊流程、分诊技巧、洗胃技术,急诊绿色通道、急诊重点病种及常见急症的护理与急救配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突发传染病的隔离与处置等。在培训中,结合临床设置模拟病例现场演练,如:猝死、过敏性休克、小儿高热惊厥、群体伤、群体食物中毒等病例的急救流程,使护士更容易接受,也更注重实用性,使其进一步熟悉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技能。同时将理论性知识编成应知应会小册子,人手一册,方便随时学习。经过1个月的培训,经理论、操作考试考核合格,并由科室对其综合能力评价合格后,经护理部批准进入急诊门诊独立值班。

2结果

经过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分区域、分阶段培训,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等方面,新模式与传统模式培训相比较有明显提高。急诊护士适应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相比以前也都有了明显提升,基本具备了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独立的抢救能力,能与医生密切合作,并根据病情分级分区救治,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急诊专科护士

3讨论

急诊专科护士实行分区域、分阶段的培训体系,使护士感到自己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培训的同时,定期和不定期的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和急救技能的考核,激发了护士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了责任感,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加速了急救护理人才的成长,使医院逐步形成一支充满活力、富有经验的护理队伍。

护士培训论文例2

2培训模式的设置

2.1培训目标的设置

能力本位教育的培训目标取向既具有“行为目标”取向,又具有“表现性目标”取向的特点[1]。行为目标旨在培养临床岗位胜任力,表现性目标则注重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既可以满足护理岗位的需求,又能够尊重个人的特点,体现了个体间的差异性[2]。随着多样性军事化任务的开展,疗养院的保障任务也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型,根据不同科室临床任务的差异,各科室护士的培训目标除了共同打牢专业思想基础、熟练掌握护理操作外,还要熟悉专科所需的相关知识、具备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

2.2培训方法与内容

我们对新护士采取“总—分—总”的培训模式,即先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相关礼节礼貌、仪容仪表、规章制度、护理操作理论技能的讲解、示范,可按前期对新护士的能力定位并结合工作科室进行人员分组。在统一的培训过程中大家可以轮流担任组长,对本组的总体培训起到监督作用。结合各疗养科室的保障任务不同,由科室分别制订本科室的培训内容,由护理部进行最终培训内容的审核。干部疗养科室重点进行疗养工作流程、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培训;特勤疗养科室结合特勤的工作特殊性进行职业多发疾病的学习、特殊条件下的心理调适和特殊环境下的保健知识以及对特勤人员的独立管理能力的学习;康复理疗科室重点进行相关骨伤、脑卒中后遗症等康复理疗知识学习,能够配合医生、治疗师完成对疗养员的康复训练工作;门诊科室重点掌握体检工作流程、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紧急救治和处理。每组护士在科室工作的过程中,由科室进行专人带教,培训的过程中采取“六步问答法”[3]进行带教,即询问“什么是”“是不是”“是什么性质和类型”“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何进行处理”“处理后结果怎样”,从而使每一名新护士对不同问题都会有系统的认识。在护理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可采取目前国外广泛采取的“演示—分解—复述—展示”4步技能培训法[4]。在培训的过程中带教教师可以根据新护士掌握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关步骤进行针对性带教,从而评估每名护士的各项能力水平和对各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2.3培训教师的选取

培训教师的形象与个人素质对新护士的影响很大。我院严格制订了培训教师的选择标准:(1)热爱疗养院护理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士;(2)院内护士等级评定为N2级以上的护士;(3)大专以上学历,有院外进修培训经历的护士;(4)能够独立胜任本职工作岗位的护士。通过对培训教师的严格筛选,从源头上确保各项新护士的培训计划能够落到实处。

2.4培训考核

经过为期4周的集中培训和科室分类培训后,将对所有的培训内容进行一次摸底考核,内容包括:(1)理论考核: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各类规章制度、专科工作要求等内容;(2)操作考核:基础的护理操作技能考查;(3)实践考核: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应对与解决,通过一系列考核,了解新护士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对科室工作的适应情况。在考核的基础上分别举办新护士、培训教师、科室护士长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共同分析查找培训过程中的利与弊,对每一名新护士再次进行能力特点的定位,对各临床科室的培训计划进行不断完善,以便探索更好的临床工作方法,提高临床科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3培训后效果评价

经过为期5周的临床培训,该模式得到了新护士和临床科室培训教师、护士长的一致好评。新护士可以结合个人的能力特点更快、更好地适应疗养院的护理工作,掌握临床科室工作中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增强个人单独处理工作的能力;培训教师通过对“六步问答法”和“四步技能培训法”的应用,有利于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护士长可以以培训为切入点规范科室的日常工作,从而提高科室的全面管理水平。

4讨论

能力本位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疗养院新护士的培训水平,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完成角色转化。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成人学习理论中明确指出成人的学习是一种自我引导的、自觉的行为,教师在成人学习中扮演的是激励者而非内容的讲授者[5-6]。我院实行的培训模式为各临床科室提供了明确的培训目标,同时也鼓励科室的护理管理者认真思考培训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对新护士的培训能力。

作者:白丽萍 董英芳 单位:临潼疗养院

参考文献:

[1]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2]杨洁,贾春玲,王秋,等.急诊科护理专业实习生能力本位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6(3):345-349.

[3]徐国英,牛小秀,王秋.运用“六步问答法”培养急诊科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87-88.

护士培训论文例3

两组培训时间为3个月,针对糖尿病知识方面由内分泌专家、护士长、糖尿病教育师共同规范培训内容、讨论活动方式、制定活动目标。培训过程分为三步:

1)理论知识考核和满意度调查;

2)传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多媒体培训、看图对话工具培训;

3)培训3个月后再次进行理论考核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培训课程基于《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中国糖尿病饮食与运动指南》,《看图对话工具》及辅导书。传统组进行多媒体授课,计划安排6次(半月1次),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及治疗的“五驾马车”相关内容。实验组围绕看图对话的7幅主题图画进行讨论式学习,其分别为“什么是糖尿病”“与糖尿病同行”“和胰岛素同在”“健康饮食和运动”“糖尿病并发症护理与风险因子”“糖尿病足部护理”“家有I型糖尿病”及相关的辅导用书和卡片。看图对话授课计划安排12次、每周1次(每次2组)、每组人数在10~13人。由经专业培训的辅导员负责,学员围绕辅导员就坐,主题图画摆放中间,正对参与者,由辅导员引导展开讨论,参与者相互讨论,过程中辅导员主要负责提问、引导、总结,进行讨论式学习。两组人员在理论培训结束后均参加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多媒体和看图对话教育课,培训后进行理论考核。

1.2评价方法

试卷由院内5名护理专家2次对其内容进行审阅、修改,Cronbach’sα为0.98,重测信度为0.79。试卷包括2部分:

1)理论试卷由内分泌护士长和糖尿病教育师根据授课内容制定,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与运动;药物;自我监测;胰岛素注射共5份试卷,每份满分为50分。

2)满意度调查包括10条目:包括以上理论5方面的教育情况,外加糖尿病基础介绍;护士沟通能力;护士服务态度;护士是否注意效果的反馈;护士是否注意患者需求共10项进行评分。每条款评分为10分,由高到低,糖尿病患者根据自我感受进行评分,最后计算得分百分数。

1.3数据统计

统计数据将用简明统计软件14.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

2结果

1)两者培训前糖尿病各项知识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对照组护士各项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患者满意度。2组在培训前后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传统组的满意度上升了13.68%,而对照组上升了25.04%,明显优于传统组。100%低年资护士对看图对话形式表示满意,认为利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培训其内容生动,便于理解、有利于增加学习兴趣、加强记忆、提升专业知识。

3讨论

糖尿病看图对话是一种新型互动教育模式,它的使用对以往培训方法进行了改革,通过讨论的方式促进每名学员积极参与,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工具中的目标卡片及知识卡片能促使树立明确学习目标,尽快掌握相关内容。而多媒体培训,往往是说教性的,在培训过程中强调的是理论灌输,缺乏对知识的理解与强化,限制了学员思维创新的进一步发展,缺乏预见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反馈性,护士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积极性调动效果差。看图对话工具不仅可以应用于患者的教育,更可以应用于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是一种较好的培训模式,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等形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效果,巩固了专业知识,提升了患者对低年资护士教育的满意度。

护士培训论文例4

本文作者:陆爱琼工作单位: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邀请医生参与培训,分组训练,各组人员不断轮换角色,探讨最佳配合方案,然后反复练习,直至考核合格,每天培训Zh,共50次。评价方法由培训考核小组进行培训前、培训后考核。理论考核培训前后进行相同内容、相同难度急救理论知识测试。单项技术操作考核包含徒手心肺复苏、紧急吸氧、简易呼吸囊使用、紧急输液、心电监护、吸痰六项急救操作技能,每项总分100分。考核分值为六项操作平均分,大于等于90分以上为合格。综合能力考核根据模拟现场,山考核组提出险情,对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抢救配合能力、应变能力、应急流程执行能力进行考核。根据《综合考核测评标准》由培训员、护理部技术操作考核人员及配合医生点评打分,配合护士互评计的方式进行考核,总分100分。考核分值大于等于90分以上为合格。统计学方法采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培训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业务学习从以前的一个人讲:改变为现在人人参与,促进护士的主观能动和创新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分阶段培训解决了科内训练对象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层次不均的矛盾,既能照顾低年资护士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的迫切需要,又解决了中、高级护士急需掌握新业务、新技术操作能力的愿望,接受训练后,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急救意识明显增强,急救配合能力大幅度提高,明确抢救流程,各层次护士均能有效配合抢救。整合操作演练将常见各种急重症抢救流程中的所有项目和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根据抢救中各项操作的轻重、缓急将原来的多个抢救流程整合为2一3个操作流程,形成新的护理路径,进行培训。如整合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路径:A护士负责吸氧、吸痰、上呼吸机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操作:B护士负责静脉输液、抽血、导尿术,及术前准备,C护士负责实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测、对外联络及书写护理记录。在培训中及实际工作中,护士在操作前进行综合评估,遵循操作原则和顺序整合准备(摆放)物品,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充分考虑先后缓急顺序);减少护士反复评估患者、多次洗手(记录)、来回走动准备物品的时间;同时对完成操作的时间有一定的约束,有利于护士时间观念的形成。规范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培训使护士的理论知识、单项护理操作操作水平以及对各种急救药品、抢救仪器的熟悉程序明显提高,通过情景模拟整合操作演练,使护士明确急救时各自岗位的准确定位和职责。保证急救时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缩短抢救时间,成功率明显提高。提高护士应变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当病人心脏骤停发生时,如果能早期准确判断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国外有文献报道;院内抢救成功率始终保持在15%左右,临床护士常不能实行有效的复苏。大量实践证明:对心跳、呼吸骤停,如果4min内进行有效CPR,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而n,成功率仅为4%,IOmin以上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可能更小。对于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在最短时间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救治,才能掌握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结果表明:全科各阶层护士经专科训练后,各项急救技能及抢救综合能力较训练前有了显著提高,故开展分阶段培训及模拟情景整合操作训练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护士培训论文例5

健康管理中心2012年选举设定科室专职带教人员,其中操作督导员、理论监督员各1名。

1.2评选方法。

要求:需工作满5年以上,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较高的慎独精神。需勤奋好学,理论扎实、技术操作规范、动作精炼敏捷为选。

1.3培训方法。

按医院护理部年度计划,先组织各科室所选举设定的专职带教人员脱产培训4周,考核内容包括:操作考核11项、理论知识应知应会、护理操作技能竞赛,经过考核合格(操作技能90分,理论知识85分)后,才有资质担任教员资格,聘期为一年。

1.4岗位职责。

健康管理中心两名专职带教人员对28名护士进行专职带教,其中操作教员负责督导中心采血室护理人员(项目为静脉采血操作、晕血晕针应急处理等)及各体检仪器设备操作;理论监督员负责周业务学习、月读书笔记、年度考核三基理论知识。

1.5带教方法。

理论监督员制定每周下午实行30分钟复习三基理论知识、业务知识、观看论文护理杂志、“等级医院评审应知应会”的应急预案授课,(如现场骨折病人急救预案、心脏骤停抢救预案、晕血晕针应急处理等各常识)。采取讨论式、问题式和提问式,拓宽护士知识面,提升理论上的薄弱环节。每月底进行全科护士考核。加强护理应急处理能力的训练,对健康管理中心突发事件如晕针、紧张引起冒冷汗,抽搐、低血糖反应等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已确保了护理安全。操作督导员对本中心最常用护理操作(静脉采血操作、晕血晕针应急处理、简易呼吸器、中心供氧)等,先进行讲解日常盲目操作的错误,给予细节上指导,纠正。制定每季度2周进行操作培训(下午4点-5点半),严格考核标准制度,进行双人演练,通过设置一些与临床相似的情景操作表演,以此来引导她们共同探求,帮助提高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O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偏差(SD)的方式表示,每个组的平均值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定量分析方面,用χ2试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专职带教模式后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结果随带教的时间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专职带教模式后,处理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有较大的提升,P<0.001。

护士培训论文例6

1.2导师选择:要求具备护师以上职称,获得医院《护理师资培训证书》,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操作规范。乐于承担导师义务、为人师表、恪守职责。

1.3培训方法:

①新护士和导师确定师生关系后由护士长统一下发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周期和总体要求。

②所有操作由科室指定带教老师统一示教,要求新护士和导师一起观摩,以便于提高日后的训练效果;业务小讲课由科室统一安排人员授课,导师检查新护士听课笔记。

③新护士操作考核每月1次,理论考核每季度1次,导师有提醒、督促、指导、陪练的责任,新护士考核优秀者导师有奖励。④导师要督促新护士按时完成培训内容,严格落实培训计划。

2考核及统计

采用理论、操作考试,科室综合素质评价,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考核,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

培训后新护士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显著提高,特别是优秀率高,理论90分以上优秀,操作95分以上优秀。培训后新护士对护士职业的认知提高明显。将既往5年培训数据作为对照组比较,综合素质评价、病人满意率、新护士转正考试通过率均提高。

4讨论

4.1实行“导师制”可提高培训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新护士根据班次有多名带教老师,每一名带教老师仅负责完成其带教阶段的基本仅限于工作的带教任务,存在带教连续性不够、甚至有带教盲点等可能性。一对一的导师制明确了导师的全程、全面负责性,即跟随导师班次的工作模式,导师会定期与其沟通,了解工作、学习情况,根据既定的学习计划,帮助新护士完成教学任务。导师制从培训之初就公示了学习计划,使得导师和新护士都非常明确学习目标和进程,且将激励机制引入其中,激发了大家的竞争意识,这可能也是表1中出现了多个“优秀”的原因。由此可见,导师制带教实现了培训过程的连续、可控、良性竞争,提高了培训效果。与培训前比较P<0.05

4.2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新护士职业认知,稳定护理队伍:导师制使每一位新护士一进门就有了领路人,且从学习到生活,从工作思想,都有人管、有人问,护士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同时因为导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贴心关怀都使她渐渐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坚定安心本职工作,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工作热情,并立志为护理工作鞠躬尽瘁。

4.3导师制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一方面,导师为了更好地承担起“教”的责任,把自己的经验和理念传授给新护士,就需要不断总结、深入思考,激励自己想更高方向努力。另一方面,新护士的激情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感知力对导师也是一种刺激和启迪,使导师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到责任和压力,尽力指导新护士做好每一件事,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护士培训论文例7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现有病床550张,开放5个手术间,年手术量约6000余例。收集整理2010-2011年入科的5名新护士的培训资料为对照组,2012年以后入科的5名新护士为观察组。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的传帮带培训模式,即新护士进入手术室后,经过护士长1周科室管理制度等培训,进行岗前理论考核合格后,指定1名热心带教、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带教老师,负责新护士全程带教,从简单手术的洗手配合开始培训,时间为1年。培训期间由带教老师每2个月组织一次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培训结束后由护士长、科内护士、手术医生对新护士进行满意度测评,综合考评合格后担任独立值班工作。观察组采用集中岗前培训与专科护士带教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培训时间也为1年,具体方法为:

1.2.1完善带教体系

科内成立由护士长—总带教—专科护士组成的培训小组,制定1年培训计划、目标,建立新护士培训项目单。给新护士每人提供1份资料袋,内有科室规章制度手册、手术室工作流程、1年培训及考核计划、专科轮训计划表、各科手术配合手册、常规器械卡、新护士技能考核表、护士业务技能评估表。

1.2.2集中岗前培训

由总带教集中岗前培训1个月,第1周:学习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进行与手术室相关的职业教育;第2周:采用多媒体反复学习外科洗手、无菌操作、留置胃管尿管、手术摆放等基本操作,认识各种手术器械的名称、拆装、保养及用途;认识各种引流管、缝线、手术材料的名称及用途等;第3周:到中心供应室学习清洗、打包手术器械及各种无菌包;第4周:在示教室里情景练习各项基本操作。1个月学习结束后,由护士长和总带教对她们进行岗前理论及操作考核,2项各占50%,总分100分,成绩在80分以上即可进入下阶段培训。

1.2.3专科护士带教

将新护士分散至各个专科小组进行临床手术配合学习,我院分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6个专科,根据各个专科手术特点,安排4~12周不等。在专科培训期间要求新护士每天做手术配合笔记,写出物品准备、手术步骤、手术、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医生个人习惯等,做到术前预习,每重复配合一次,就将笔记完善1次,直到详尽、准确为止,专科护士每周批改1次。专科护士每周用PPT进行专科理论授课1次,并与新护士就工作中的困惑进行互动交流。

1.2.4阶段性座谈会

护士长和培训小组成员在新护士入科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组织座谈会,内容有新护士在该阶段工作中优点及缺陷,满意度测评反馈,提出下阶段培训目标,征求新护士对带教管理及科室工作的建议。

1.2.5带教过程管理

总带教定期对专科带教阶段进行检查与评估:每天有配合笔记;每周有理论课;专科出科有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专科学习结束后进行满意度测评;按技能评估表内容对新护士进行工作能力测评;新护士项目培训单记录完整。

1.2.6考核标准

2组新护士均采用统一考核标准。岗前理论考核包括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基础理论包括各专科解剖知识及基础医学理论,仪器器械使用注意事项,各专科手术配合要点等;操作技能考核有手术摆放、仪器操作、无菌技术、实际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等。新护士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包含新护士工作态度、医护手术配合、科内护士之间配合、学习态度、对患者服务共5个条目的满意度测评,按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计20、16、10分,总分100分。对新护士的理论(30%),操作技能(30%),满意度测评(20%),应急能力(20%)进行综合考评,总分85分以上为合格,即可独立承担值班工作。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岗前理论考核、基础理论、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满意度及综合考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传统带教存在弊端

传统的一对一传帮带方式基本上由护士长一人管理,新护士的临床手术配合要服从带教老师的轮班需求,所以培训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并因各个带教老师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不等,新护士培训后出现操作不规范,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现象,需相当长时间才能胜任工作,并存在安全隐患。

护士培训论文例8

50名在职护士长,均为女性,护龄6~33年。学历:中专39人,大专5人,本科5人,研究生1人;任职时间:5年以下25人,5年(含5年)以上25人;科室:急救科室(ICU、CCU、NCU、急诊)10人,非急救科室40人。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按照美国心脏协会培训模式,导师分段播放多媒体课件,穿插讲授有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学员一边观看视频一边使用模拟人练习。培训时间4.5h,包括视频教学100min,成人、婴儿模拟人练习各55min,理论、技能考核各30min;课程内容包括成人BLS急救和婴儿BLS急救;采取全员脱产形式组织实施。

1.2.2考核方法考核分理论与技能两部分,考核标准、考核内容依据2010美国心脏协会复苏指南。技能考核模拟医院各科室场景,将考试人员作为第一目击者,要求其完成从检查患者反应到做完2个周期的按压、通气单人心肺复苏及双人心肺复苏操作为止,各项操作完全正确为通过。理论考核采取闭卷考核形式,合格成绩为84分,76~83分可以参加补考,75分以下需重新学习。只有理论和技能考核均合格才可以获得结业证书。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受训人员中,一次性通过考核的40人,补考6人,重新学习4人。低学历者与高学历者相比,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任职时间大于5年(含)与小于5年的相比考核成绩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科室与非急救科室相比考核成绩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学历对考核成绩的影响

对大专(含)以上及以下学历参训护士长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进行统计学,发现学历不是影响考核成绩的因素。分析原因:一是AHA-BLS课程所讲授的是心血管急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是医护人员工作中经常提及、应用的技能,对该技能的掌握和使用,不会因学历的高低而产生明显的差别;二是AHA-BLS培训课程具有较强的普及性,不受学历层次限制,面向广大基层医护人员推广。

3.2任职时间对考核成绩的影响

任职时间大于5年(含5年)的与小于5年的相比,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均偏低。分析原因:一是任职时间长的护士长直接参与临床抢救减少。首先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科室管理,占用了护士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减少了护士长单独值班与参与危重患者急救的机会。其次,在危重患者急救过程中,年资老的护士长多扮演组织协调角色,直接动手参与抢救的逐渐减少。二是任职时间长的护士长掌握的急救知识陈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心血管急救由最初的“ABC”模式发展到现在的“CAB”模式,理论和技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任职时间长的护士长,在其学历教育期间所学急救知识大多已经过时或者淘汰,亟待更新。三是任职时间长的护士长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少。在医院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中,大部分高职称、年资长的护士长未被列为培训对象,致使该群体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难以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强化,同时亦无法紧跟急救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

3.3工作科室对考核成绩的影响

急救科室护士长与非急救科室护士长理论、技能考核成绩相比差异显著。分析原因:一是急救科室急救技能使用频率高。急救科室频繁接触危、急、重症患者,心血管意外患者的抢救概率明显高于非急救科室,对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强。二是急救科室急救知识更新快。对于急救科室医护人员来说,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是基本功、必修课,必须积极主动跟踪急救知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急救技术。

3.4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参训人员对导师的授课情况、培训方式以及课程内容的满意度较高,达到94%~100%,该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得到普遍认可。相比较,培训设备、培训时间的满意度则低于90%,主要原因集中在模拟人设施简单和培训时间短两个方面。

4对策与措施

4.1区分培训对象

研究结果显示,任职时间和所在科室对培训结果影响较大,学历因素对培训结果影响较小。据此对参训人员进行分组施训,收效更佳。考虑到急救科室人员工作中应用急救技术频繁,不同年资护士长在急救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方面水平相当;而非急救科室任职时间大于5年(含5年)的与任职时间少于5年的相比,在急救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方面差异较大。可作以下分组:一是将急救科室人员分为一组,重点强化急救知识和技术培训;二是将非急救科室任职5年以上的分为一组,重点加强模拟人实操练习;三是将非急救科室任职5年以下的分为一组,重点加强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判断力和应变力培训。

4.2改进培训方法

根据参训人员的特点,对培训方法进行适宜的改进,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1)对于低学历、急救知识老旧的人员,可以比规定时间提前向其发放教材,让其有足够的时间预习和熟悉课程内容。

(2)对于参加急救培训少、任职时间长的人员,应与低资历人员实施同一标准培训。注重规范示教、延长模拟人练习时间,让学员反复跟随视频进行同步练习。采用“操作为主、同步提问”的训练方法,激发学习主动性。

(3)对于任职时间短、缺乏临床经验的人员,设置不同心血管意外模拟场景,从多个角度培训其对心血管意外突发事件的判断力和应对力。有研究指出,场景模拟培训与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是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有力保障[5]。

4.3调整培训周期

培训质量和培训频率是提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的关键要素,要提高医护人员CPR技术的熟练程度就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与复训,其中复训以6~12个月为最佳[6]。培训周期,应根据参训学员所在科室、任职时间长短作适当调整。对任职时间长、非急救专科的学员,不但要加大培训力度、延长培训时间,而且要缩短培训周期,以6个月为宜;对任职时间短、急救科室学员则可以适当减小培训力度,并适当延长培训周期,以12个月为宜。

护士培训论文例9

关键词 实训教学法;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6

作者单位:225300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杨静雯: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通信作者:顾巧萍,女, 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pre-service training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YANG Jing-wen,GU Qiao-ping,WANG Long-feng(Taizhou People′s Hospital,Taizhou225300)

AbstractObjective:Studying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in pre-service training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Methods:Pre-service training documents writings of 95 new nurses joined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pre-service training documents writings of 98 new nurses joined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3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traditional theory teaching training method was taken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was taken in observation group:8-10 nurses was a group,discussed under the group leader based on the case,complete their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during the discussion,and gather commented by the teacher.Results:In the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theory examine after the two groups pre-service training,performanc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100% new nurses accepte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considered that the method can improve new nurses′ learning interest, ability of thinking and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the method was good for adaption in clinical work for new nurses.Two months clinical working of the two group new nurses,the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quality defec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can help the new nurses to master the requirements of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improve the theory achievement in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and guaranteed the nursing safety.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is an effective training method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Practice teaching;New nurses;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Pre-service training

护理文书是医疗文书的一部分,是医院和患者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医学护理学科研、教学和有关法律事务上的重要资料之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后,给护理文书的书写赋予了新的法律内容,加之医院对护理文书的重视普遍不足,文书存在的问题较多[1]。新护士虽然通过在校学习以及在医院实习对护理文件的书写有所熟悉,但尚不能够准确、规范、熟练的完成书写,因此对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之前,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已成为护理部对新护士常规性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传统的临床教学受“注入式”的影响,教师“一言堂”,学生不发言,它的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制约[2]。目前各家医院开展护理文件书写培训的方法不尽相同,培训的效果不一,如何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件岗前培训以达到预期效果,是护理管理者、护理教学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护理部2013年采用实训教学法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来我院工作的95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名,女94名;年龄19~25岁,平均(20.80±2.05)岁;学历:本科29名,大专66名。选取2013年8月来我院工作的98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名,女96名;年龄19~26岁,平均(21.10±2.30)岁;学历:本科31名,大专67名。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学历、学制、在校学习情况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根据护理部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护理文件书写是新护士岗前培训项目之一,内容为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因医嘱为电子医嘱,所以医嘱单不作为培训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培训方法即老师采用多媒体集中理论授课2学时,讲解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观察组则将新护士分成10个小组,每组8~10人,并指定1名组长,采用实训教学法4学时,即:(1)老师多媒体集中理论授课后,提供典型病例,包括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上可能出现的需要绘制与书写的内容,人手一份,由组长牵头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中出现的书写情况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各自完成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2)授课老师收集各组完成的护理文件表单,进行总结,集中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完成比较好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正确书写的方法。(3)老师点评完毕后,师生可互动,学员如有疑问,可以向老师直接提出,老师给予现场解答;对有争议的书写问题,待查阅资料后改日解答,资料以教课书和《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第四版为参考用书。

1.3考核标准及评价(1)培训结束后,护理部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件书写理论知识考核,考核以试卷闭卷的形式,考核内容和形式两组相同,考核成绩为百分制,理论成绩评价标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59分为差。(2)2013年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于培训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表,统计观察组新护士对实训教学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价。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100%。(3)护理部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在新护士入科2个月后,在两组中分别随机抽取由新护士参与书写的在架运行病历100份,进行专题质量检查,对存在的缺陷次数进行汇总包含老师修改的地方。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相应的考核数据,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后护理文件书写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表1)

2.2观察组对实训教学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效果评价(表2)

2.3两组新护士入科2个月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发生情况比较(表3)

3讨论

3.1短期内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能力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3]。护生在校期间均没有受过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相关知识培训,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偏低,存在问题多,大多数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护理文书的记录茫然不知[4],且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大部分没有书写护理文件的实践经历,同时专科知识欠缺,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足,于是,护理文书书写成为她们参加工作后主要的困难之一。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是护生在学习多门理论课程后,对其进行的一个综合性实际技能操作实训[5],通过实训教学法,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病案的护理文件书写中,实现了岗前培训教学与临床护理岗位的零距离,使新护士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内能够具体操作,同学间互相讨论,让新护士们练习基本功,很快能掌握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短时间内提高了新护士的护理文件书写能力。

3.2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的理论知识水平在以往传统的集中授课教学方法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只是听教师讲解,对新护士来说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进行具体的书写,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实训教学法在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中,通过理论授课后,根据授课老师提供具体病例的内容进行实训护理文件的书写,采用分组进行讨论,每位新护士都可以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强化了所学理论知识,使培训内容变得贴近实际,并将理论知识用到实训操作中,脱离了原有单一枯燥的理论授课,表2可见,100%的新护士接受实训教学法,93.88%的新护士认为该种培训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表1显示,观察组岗前培训结束后护理文件书写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3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具有法律效应,让新护士上岗前了解文书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护理文件书写至关重要,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环节[6],护士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各阶段的护理活动,已在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上进行了客观记录,构成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活动过程及结果的实据。通过实训教学法帮助新护士在上岗前基本掌握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依据护理文件的记录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发生医患纠纷时,做到有据可查,保护了护士本身,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因此,在当前医改所带来的竞争机制、医患纠纷日趋增加的情况下,规范新护士护理文件的书写,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3.4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文件书写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病情变化、护理措施落实等的如实记录,它是护理学基本操作中要求护士必须掌握的项目,但对于新护士而言,除了在校上课学习外,一般在学校没有机会书写训练,在临床实习期间老师又很少放手让护生进行操作,导致护理文件书写的能力相对较差,通过实训教学法进行岗前培训,使新护士进入医院临床后,能将岗前培训所掌握的护理文件书写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熟练使用,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表3显示,观察组新护士通过岗前培训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5减轻了临床带教压力传统的教学,新护士进入临床后还需要科室护士长安排老师进行具体书写的带教,改用课内实训教学法在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可以使新护士有机会对护理文件书写的各种问题进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使培训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集中点评,对实训错误加以纠正并形成深刻印象,通过设置的临床案例,新护士可提高对临床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护理文件的书写,从而减轻了临床的带教压力。

3.6提升新护士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7]。实训教学法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在各位小组成员的讨论后由一人完成实训病例的护理文件书写,新护士通过从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获得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拓宽思路;其次,新护士通过课堂发言,勇于表达自我见解,克服胆怯心理,从而使新护士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提高了新护士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表2显示,观察组79.59%的新护士认为此教学方法可培养合作能力,78.57%的新护士认为可提高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

3.7不足之处通过岗前培训,新护士对护理文件书写的格式虽然掌握,但是内涵质量尤其是护理记录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由于新护士对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不够,医学术语运用不规范造成的,这个现象短时间的岗前培训是无法解决的,新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需加强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名新护士不能人人发言,所有新护士的见解不能完全表达;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方法尚未进行科学论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需进一步对课程授课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制订出适用、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方法,并进一步在实践中规范、完善。

4小结

综上所述,加强新护士的培养是提高护理人员高素质的重要保证,而规范培训其目的是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护士的角色、规范护理行为[8]。护理实训是培养护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9]。本研究笔者认为实训教学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通过以临床病例为载体,将护理文件书写的内容设计成与医院实际病例情况相一致的教学情境进行实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新护士的护理文件书写技能,缩短了临床适应期,提高了新护士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保证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防止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课内实训教学法在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岗前培训教学方法,值得在其他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琼.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强化训练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1(3):163-165.

[2]韦丽琴,韦华升.提问式教学法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4):634-635.

[3]陈锦.护理文件书写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C):250-251.

[4]张敏.实习护生表格式护理文书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405-406.

[5]赵亚珍,岳月娟,陈红涛,等.临床实习前护理学基础操作综合性实训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08-109.

[6]汤莉伟,张爱琴,方颖,等.护理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和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5):74-76.

[7]高明爱,曹庆臣.新形势下新护士岗前培训策略与成效[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07-108.

[8]魏凤玲.新护士岗前培训规范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7):1665-1666.

护士培训论文例10

护士规范化培训即完成医学院校基础教育后,进入临床工作前,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医学终生教育的承前(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启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作用[1]。规范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外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的已很成熟,美国和澳大利亚新毕业护士均有统一培训标准和考核办法[2-3]。但是我国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的较晚,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不同地区及医院结合自身情况,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考核办法各不相同。为了响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的号召,"对护理人员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岗前培训、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分层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形成适合护理工作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4]。自2014年,我市率先开展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首次将分模块式培训方式融合到护士规范化培训当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新入职护士150例,男9例, 女141例, 平均年龄(22.44±1.3)例,大专150例。培训前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水平、临床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分为两个阶段,岗前培训阶段和科室轮转阶段。岗前培训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授课及操作示范和考核,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医院文化、患者安全、职业礼仪与沟通技巧等内容。操作示范和考核包括手卫生、心肺复苏及静脉输液。岗前培训结束,安排到不同科室轮转。

1.2.2观察组 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分模块培训方式,共包括理论知识模块、技能操作模块、抢救配合模块、人文素养模块、评判性思维模块,由片区总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组织新入职护士完成模块内容,采取理论授课、床旁操作示范、现场情景模拟、讨论会等方式进行,学习结束后1 w内完成考核,以便巩固记忆。每一模块具体内容详见表1。

1.2.2评价指标 ①考核评价:共2种考核方法;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内容包括内外科常见疾病相关理论知识及护理要点。技能操作考核,随机抽取分模块培训操作任一项,满分100分,采取"一对一"形式进行考核,即带教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考核。②量表评分评价:采用自制的人文素养评分量表和评判性思维测量量表对新入职护士的人文素养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他评,共20个条目,以百分制进行计算。③患者评价: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培训结束后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技能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理论考核成绩 2年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入职护士均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对照组平均成绩为(89.12±4.17)分,观察组平均成绩为(94.56±5.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P

2.2操作考核成绩 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入职护士均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对照组平均成绩为(90.12±4.17)分,观察组平均成绩为(98.56±5.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P

2.3人文素养及评判性思维得分 培训结束后,对150例新入职生进行了人文素养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测评,对照组人文素养平均得分为(84.31±1.25)分,观察组人文素养平均得分为(96.32±3.15)分;对照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平均得分为(89.23±2.47)分,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平均得分为(97.45±1.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P

2.4患者M意度 护理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满意度为(90.23%),实验组满意度为(97.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分模块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水平 新入职护士在科室轮转的基础上,护理部将分模块培训方式应用到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当中,培训结束后通过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结果可知,观察组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分模块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对观察组实施分模块培训,新入职新入职护士的人文素养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分模块培训方式提高了新入职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同时也培养了新入职护士的人文素质及评判性思维,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保证了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巍,田梓蓉,赵美燕,等. 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24-1125.

[2]Lewis R1,Strachan A,Smith MM.Is high fidelity simulation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n-technical skills in nursing?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evidence[J].Open Nurs J,2012,06(6):82-89.

[3]Noland CM.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accounts of medical mistakes occurring in the clinical setting: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a [J].J Nurs Educ,2014,53(3):34-37.

[4]姜小,刘敦.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50-52.

[5]马玉侠.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9(10):7-9.

护士培训论文例11

【关键词】 手术室 新护士 培训

手术室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无菌技术要求高的专业学科,如何让新护士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培养手术室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初步达到新世纪能力型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这需要手术室管理者通过一系列规范化培训,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质、手术配合、抢救技能娴熟的手术室生力军。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手术室工作3年以下的护士,统称为手术室新护士10人,均为女性,其中中专1,大专7人,本科2人,年龄19~24岁,平均21.8岁。以各专科有代表性的常规手术为主,培训法律法规、职责制度、基础护士操作、手术适应证、解剖、手术器械物品准备、手术步骤、术中巡回、洗手护士术中配合的要点等。

1.2 方法

1.2.1法律法规教育 对新进手术室护士宣传并实施法律法规的教育,医院手术室作为外科病人治疗的场所,危险性高,易引发医疗纠纷,应注重手术室护理中的法制问题。宣传并实施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责任倒置、医德医风的建议等文件,加强医德规范教育,全面提高新护士的整体素质。

1.2.2 理论培训 培训以手术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为主,培训方面引入IS09000标准体系,建立动态连续的培训系统,目的是使新进护士了解手术室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及手术室的应急预案,操作常规等理论体系,设备、器械名称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1.2.3 操作培训 带教老师指导新护士具体的操作。包括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器械传递及特殊器械处理等。着重培训无菌技术、急救抢救技术。并考核护士对手术消毒、铺巾、缝针、术中无菌技术、术中器械传递方法等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将基本理论知识进一步的临床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无菌技术操作方法,示范手术配合技术操作,抢救性手术配合要点,熟悉病情的观察,培养应急和抢救的能力。

1.3培训考核 包括主观考核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客观评价以理论考核和技术操作考核的分数为量化指标。理论考核包括巡回护士、洗手护士的职责、手术步骤的配合、安置及注意事项、抢救手术的工作流程、一般器械及特殊器械的清洗消毒方法、手术室易出差错事故的原因及对策;技术考核包括无菌技术、安置,穿针比赛、敷料包器械包的包装及消毒有效期,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术,常规仪器的使用。主观评价指标:护理管理人员、同事、自我评价结合,工作能力及态度、职业道德、应急能力进行量化考核。每月考评一次。。客观评价:评分1~5分,计算总的得分,综合规范化培训考核90分以上为优秀,85分以上为良好,80分以上为合格。将近3年考核结果与3年前同期人员资料对比。

2 结果

手术室10名新护士均完成培训,基础护理理论考核达标,技术操作考核达标,手术配合程序达标。整套综合规范化培训考核优秀9名,良好1名,优良率100%,3年前同期相同数量新护士考核结果优秀4名,优良率75%,2007~2009年间新护士考核结果优良率明显高于3年前同期,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 讨论

手术室的工作由于专业性强、难度高,技术要求规范,对新进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进护士如何熟练各种操作技能,培训老师对新进护士进行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本资料通过我院理论培训、规范化的专业技术培训,巩固了手术室新进护士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新护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手术室10名新护士均完成培训,基础护理理论考核达标,技术操作考核达标,手术配合程序达标。整套综合规范化培训考核优秀7名,良好1名,优良率100%,3年前同期相同数量新护士考核结果优良率明显高于3年前同期,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考核-培训-再考核-再培训,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新护士对操作技能的领悟更深刻、更明确。新护理人员经一系列规范培训,理论和基本技能、思想道德、整体护理水平均得到较大的提高,将有利于新护士的顺利成长和全面发展。

总之,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是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在加强规范化培训的同时,引导新进护士发挥工作自主性、创造性,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逐渐完善的新进手术护士培训考核制度,以培养技术熟练,职业道德优秀的专业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