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6 10:11:03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1

诚信是什么?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当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假冒伪劣产品的盛行就是社会诚信缺失的一种具体体现,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主体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社会就失去了运行之规。

在工业大生产极度繁荣,产品极大丰富且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质量诚信就是产品生产者、经销者、服务者、甚至承运承储者的安身立命之本。质量诚信应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之一。它既要求社会成员在互相交往中要自我约束,同时也是保证市场经济下契约和文明规则实现的前提。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构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质量诚信制度体系,是我国充分利用世贸规则,服务经济发展的基层。

一、质量诚信的含义

构建质量诚信体系,首先要对质量诚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笔者认为质量诚信就是产品质量的参与者市场交易活动中具有向消费者做出质量承诺的能力以及对所作的质量承诺兑现的程度。它能够反映出各种经济主体在确保产品质量方面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同时又是对社会和消费者认真负责的良好道德风尚和社会责任感的真实反映。

二、构建质量诚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客观来说,我国对诚信建设工作是重视和倡导的,但直到近几年才将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由金融信贷行业向其他领域扩展。而质量诚信建设更是早已有之,在《产品质量法》第六条:“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各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制止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保障本法的施行。” 尽管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不明显,但仍可以视为质量诚信建设的第一次试水。

(一)质量诚信建设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求。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在各级产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假冒伪类产品泛滥的势头的到一定的遏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更加隐蔽,社会危害性更大,“三鹿奶粉事件”,“毒馒头事件”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产品的安全问题也已威胁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国民道德水平的下降、诚信意识的缺失。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信用行为为规范,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使市场经济秩序呈现良好态势,才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质量诚信体系则是社会诚信信用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质量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而产品质量将直接决定市场经济主体与消费者、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如果发展不协调,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就会动摇社会基础,造成诸多社会矛盾,所以,质量诚信将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关于质量诚信建设的建议

笔者认为,质量诚信建设应从行政手段入手引导,充分调动市场的调节功能,在整个社会形成质量诚信之风,才能够体现出质量诚信建设的意义,才保证市场经济的长期健康繁荣发展。质量诚信建设重点要运用好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的竞合作用。

(一)完善信息采集系统,夯实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

2012年10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加快建设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在此之前国家质检总局就出台了关于加强质量信用监管工作的意见,研究起草了质量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质量信用产品管理办法,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初步建立质量诚信体系规章制度,奠定质量诚信制度的基础。但笔者认为在质量诚信建设中,仅靠质检部门一家来闭门造车是不现实的,质量诚信信息的采集工作应建立由政府领导,质检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在严格规范的制度约束下,确保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直至交付消费者使用中的各个环节的信息均能客观准确的录入诚信系统,这样才能使问题产品在质量诚信体系下无所遁形。

(二)大力弘扬质量诚信意识,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人即是诚信体系的建设者,也是实施者和受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力弘扬质量诚信意识,对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质量诚信体系质量诚信意识的建立,首先应结合“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教育为载体,通过各种媒体的广泛舆论引导,在社会上树立诚信的道德约束氛围,提升质量诚信的社会意识。其次建立定期的社会产品质量状况定期制度,将产品质量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促进生产者自觉提高自身的质量诚信意识。通过充分运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来由力的促进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

(三)强化产品质量的监督执法工作力度,大力惩戒失信行为。

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每个经济提都会经历一个质量诚信不高甚至缺失的阶段,也都会出现通过政府监管干预,来明确质量责任的现象。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施行的《产品责任法》就是政府通过立法干预的产物。它是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所以,笔者认为质量诚信建设仅靠产品从业人员的自律和社会的监督是不够的,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国的质量诚信建设,应与我国的法制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法制手段来有效推动质量诚信建设步伐。

(四)广泛宣传诚信建设成果,开放信用平台查询,不断促进质量诚信体系的完善。

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成果,具体体现为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的的提高,其受益者是全体公民,所以只有将质量诚信建设的成果惠及普罗大众,这一工作才具有现实意义。所以,笔者认为,一是要开放信用平台查询,使全体公民能够及时得到准确的质量信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要通过对质量诚信建设中,结合质量参与者和消费者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以充分发挥质量诚信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质量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它需要社会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的制约,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坚信,在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下,在每一位质量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质量诚信体系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生活必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砚生.我国出口企业质量诚信体系的建立[J].2006年12月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2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34-02

从近些年高中政治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中政治教育的质量还存在严重的问题。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和各高中课程的综合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已经成为促进我国高中政治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构建一个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是新时期高中政治教育发展的大课题和新课题。

1 构建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指出,当前,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高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人本主义教育体系理应成为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1.1构建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有利于高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新时期,高中政治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高中政治教学体系为高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树立标准和依据。因此,人本主义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导向性,将直接影响到“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的落实。在高中政治教学体系中,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的过程。在对此过程的人本主义中,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要通过人本主义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通过授课质量的提升,实现对学生素质的提升。要注重征求学生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尊重广大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成才和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前提,其最终的落脚点也是要促进学生质量、学校质量的整体提升。构建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其最终目的是要指引高中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合理科学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将会全方位收集和处理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促进高中办学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培养质量的飞跃,给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

1.2构建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有利于高中教育管理的日趋科学化

从当前我国高中政治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如何在规模日趋扩大的同时,保持教育质量的提升、保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高中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大挑战。这一挑战关乎到国家高中政治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关乎到一个高中的生存和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高中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逐步加大。在高中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一些社会机构对高中政治教育已经广泛受到决策者和广大学生及全社会的关注,人本主义教育体系密切联系着高中未来的发展,影响着整个高中政治教育的运转。通过人本主义,高中要不断提升自身办学质量,不断适应社会和人民对高中发展的期望。从高中内部发展来看,高中政治教学的人本主义教育,能使高中教学方式通过一系列的诊断和检验,及时发现并解决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存在的现实困境

虽然当前有一些学者在研究高中政治教学体系建立方面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一些高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高中政治教学机制不健全,人本主义教育不完善等问题。具体来看,当前,实施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还存在的以下的现实困境:

2.1存在过分看重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体价值的倾向

一直以来,在高中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上,大多高中都坚持政治至上、社会价值第一的功利主义倾向。在高中的人才培养过程和教育质量的人本主义过程中,片面强调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价值。导致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缺乏关注,进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最终导致对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忽视。

2.2存在过分看重当下结果而忽视长远发展的倾向

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从高中政治教学体系的功能上来看,人本主义体系是为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方法。然而,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高中在实施教育人本主义之后,往往只针对当时的情况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后,缺乏对高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的长远规划,高中在发展战略制定和设计中能注意到对相关问题的解决,但是在战略规划执行的过程中,容易执行不彻底,不能深层次的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根治。

2.3存在过分看重设施条件建设而忽视学生培养质量的倾向

在当前一些教育体系的设计中,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人本主义教学体系相关组织者既是组织中的裁判员,也是组织中的运动员。这一身份,导致人本主义教育过程中假象层出不穷。在人本主义教育内容的设定上,更容易看到的是高中的基础设施、科研设备、教学条件等外在的条件建设,而对高中在教育教学条件上的软实力没有充分的考量和人本主义,造成政治教学导向的日趋“物质化”。

3 构建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和实践探索

为了更好构建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文章提出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如下:

3.1结合高中自身发展特点,做好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随着新世纪我国高中政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日趋完善,高中教育质量相关的人本主义问题将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化趋势的深入、高中政治教育人本主义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发展,高中政治教学体系应该体现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学校的管结合。各高中应该更加重视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目标为牵引,充分发挥高中教育资源优势,加强过程管理,实现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社会、家庭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培养的满意度。

3.2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做好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的指标设计

在高中政治教学体系的指标设计上,要进一步确立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标准和目标导向。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指标体系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应该从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几个大的维度着手,系统设计高中政治教学体系标准。在宏观层面的指标设计上,要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的定位来看,要注重从学校的特色出发,理清学校的发展思路,找准学校的发展定位。内部层面的指标设计上,抓好高中的政治教学特色,确立分类指导,重心下移的原则,根据政治教学实际情况,以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树立正确的建设标准、教学课程建设标准、学生社会实习标准、教师教育教学标准、学生能力素质标准、学生就业能力标准,最后形成系统的学生成才标准,达到国家社会需求的标准。

3.3建立高中教育质量信息系统,形成动态的信息高中政治教学反馈机制

“人本主义教育”要始终贯穿高中政治教学。探索构建与高中人才培养相符合的高中教育质量人本主义体系,就要主动吸纳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到高中人本主义教育之中来。要以高中自身为主,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吸收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吸收学生本人、学生家长等的人本主义意见,建立高中政治教学信息系统,对高中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现监控,并采集相关信息,形成动态的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学生、社会、家庭、用人单位的对学生培养质量、高中教育质量的人本主义的良性循环。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本主义教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应该树立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保持崇高的使命意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正确的人本主义路径,成为高中的内涵发展“牵引机”、高中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陈・巴特尔.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差异的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孙孝文.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6).

[3]胡廷龙,张帆,王欢.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7(27).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3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2376(2016)05-0118-02

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是现代化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质量管理使得医疗设备的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安全性得到提升,从而为医院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现阶段医院对于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甚至是不重视,只重视设备的使用,这也成为了医疗设备管理发展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1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含义

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医疗设备的运行稳定,顺利帮助医师提供治疗服务。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管理指的是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结果准确,并且各项性能符合使用规范的要求。对于不合格的设备能及时发现,防止医疗设备故障导致的医疗事故。广义上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指的是医疗设备在运行中,受到指挥、控制、调控、检测与维护等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等,减少或者排除一切可能影响医疗设备使用的因素,使医疗设备随时保持良好运行的状态,发挥最大的医疗价值。现阶段提倡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指的就是广义上的概念。

2现阶段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出现的问题

2.1缺少相关的规范

我国的卫生行业和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来逐渐完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虽然在设备使用、安全维护、事故责任等方面已有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在管理体系的内容上缺少统一规范和检查标准,使得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无章可循,存在很多的问题。

2.2缺少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医疗设备质量管理需要较大投入却没有经济效益,因此很多医院对此缺乏重视,甚至很多医院并没有将医疗设备管理体系纳入到医院的管理中。医疗设备使用者存在以下问题:缺少对医疗设备检测的认识,对设备的使用规范不了解,很多错误的操作造成设备发生损坏;对设备故障无法判断,认为设备的外表没有出现问题、没有出现运行警报就认为设备运行正常,使得检查的结果出现失误,从而影响了医师的诊断;忽视设备的维修检查,造成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等。

2.3质量管理没有落到实处

很多医院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都纳入了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但是缺少实质内容,仅仅是表面上的形式管理,使得管理的效果非常差;很多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人员匮乏,人员流失后无人接替,使得管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少对于管理的监督,很多医院缺少设备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人员,对于管理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给医疗设备事故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质量控制体系在医疗设备中的构建措施

3.1质量控制体系构建背景

医院的管理层要提升对医疗设备质量体系管理构建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构建质量控制体系之前,需要详细了解现阶段医院医疗设备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的登记、使用、维护、管理等,并且整理现阶段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2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方案

首先建立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并且完善细节信息;其次是医院要对现有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与维护,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医疗设备对医疗诊断的影响;医院要对设备工程师进行定期培训,使工程师可以掌握最先进的设备维护技能,更好地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工程师要对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医院的医师,规范医师的操作方法,防止操作失误给设备带来损耗;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时及时处理,最大程度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医疗损失;制定紧急事故应对流程,当由于设备失误导致事故发生的时候,可以将相关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加强对质量控制管理的监督,医院应设监督小组对管理进行监督,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减少管理人员的管理失误,还能够及时的发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奖惩制度,明确相关的管理责任人,除了可以激励管理者的责任意识,还可以在事故发生时确定负责人,减少相关的医疗纠纷,为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3.3质量控制体系构建效果

通过实施质量控制体系,医院的医疗设备的使用更加规范,医疗设备为医师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设备的利用率也有了提升。

4结语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而且还能够及时发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医疗的安全性。医院在管理中要加强对设备管理的意识,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丹.医院医疗设备质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J].中国数字医学,2007,2(8):18-21,25.

[2]王晓敏,李怡勇,郭赤.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08,5(1):40-42.

[3]汤黎明,吴敏,余春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探讨[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31-33.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4

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都以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首要任务。意识形态是系统、自觉、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观念。从本质上说,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和自身利益的反映。任何阶级、国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都总是努力形成和不断巩固其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理想信念、推行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既取得过重大成果,也有过惨痛教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把非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化、或者把意识形态问题非意识形态化的情况,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汲取这些经验教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意识形态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重要论断,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到新境界。把意识形态中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社会理想、精神状态、伦理规范等社会意识形式集中到核心价值体系上来,确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就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核心,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深刻把握时展要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趋势、与时俱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迫切要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一方面,出现了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别积极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趋势;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又力图将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扩张到世界每个角落,从而激化了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对立和交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因此,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既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西方的思想文化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辩证的对待,透过表面分析其背后隐藏的国家利益;又要旗帜鲜明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独立的思想文化价值影响国际社会,不断增强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丰富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作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承担起引领社会思潮的重大使命。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这就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观念,毫不动摇地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密切关注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动向,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新问题。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认真做好解疑释惑、澄清误区的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努力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迫切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认识、凝聚力量。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进一步丰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事实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科学把握着力点,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读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特点,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变化的实践,才能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认清本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主动性、提高预见性。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应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理论真正掌握群众,从而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5

在乡镇的农业经济发展中,由于受到多种作用因素的影响限制,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发展,不仅对于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对于乡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也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通常情况下,乡镇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多是由政府投资支持完成实现的,其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价值,不仅受到其施工建设质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后期管理维护的制约,因此,进行乡镇农田水利施工管护,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升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下文在对于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作用意义分析基础上,根据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解决对策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和提升。

1 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价值意义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通过建立合理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对其施工建设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实施,不仅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保证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工程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量,提高工程使用价值,具有多方面的突出价值和积极作用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升

一般情况下,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农业生长与发展需求,用于农田灌溉以及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此外,一些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够用于水利发电,满足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对于促进乡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因此,从上述可以看出,进行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理,根据水利工程的不同价值作用,对于促进乡镇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

1.2 有利于提高水利施工管护技术水平

水利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建设项目,无论是成本投资或者能源消耗都是巨大的,若水利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后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而对水利工程建筑实施管理后,可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用到工程建设中,促进项目施工作业水平的提升。如:在管理期间,对水利工程建筑进行改良,在增强建筑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实现了技术改进。

1.3 有利于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其施工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其后期的使用价值。通常情况下,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影响比较突出,而进行水利施工管护,有利于避免施工建设中的各种因素对其施工建设质量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减少水利施工问题对于工程使用安全性以及价值的作用影响,减少工程使用期间的维护管理工作量等,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2 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乡镇小型水利施工及其管护现状,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首先,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中,由于乡镇区域面积较小,管理部门设置较为简单,再加上乡镇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分布位置、产品规格、运行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工程管理难度加大。此外,乡镇管护、村级管理、联户管护等组织之间的权力划分不明,造成水利施工管理局面混乱。

其次,因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政府部门的后备资金存储不足,对于水利工程投入的建设资金较少。资金不足限制水利施工改造工程的开展,在管护期间发现的质量问题常会因为资金缺少而难以及时修复。如:耕种河堤、乱扒沟渠等现象破坏了水利工程的完整性,而政府资金不到位使得这些问题无法及时处理。

再次,因管理政策上的缺乏,一些水利施工期间出现的违规操作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如:乡镇小型水利工程具有面大量广、分布零散等特点,勘察期间发现了机井被填、桥涵受损、挤占河道等违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水利施工方案不当所致,但更多的是由于工程管理不及时,给后期的处罚管理造成了不便。

3 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在保证水利施工质量,提高水利工程设施使用价值上,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3.1 健全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理体系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在引导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时要对水利施工给予宏观控制。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则是健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制。以地方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负责人,村支两委会一把手为直接负责人,对现场施工综合管理,以提高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的管护质量与水平。

3.2 建立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的安全监督体系

安全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在工程管护期间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监督体系。其体系内容主要包括:(1)倡导安全施工,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安全生产理念。(2)加强施工监督,对水利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严格处理。如:水库、节制闸、大沟、桥涵等重点结构均要强化施工监督。

3.3 构建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的资金筹划体系

资金是水利施工有序进行的物质保证,只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才能让乡镇水利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比如,某乡镇在进行水利施工资金筹集中,就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以及走向市场竞争、把农产品销售资金转移到水利工程建设中等多种措施,进行乡镇小型水利施工资金筹划体系的构建,以提供水利施工所需资金。

3.4 构建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的工程维修体系

定期对水利施工存在的问题维修处理是工程管护的主要工作。比如,某乡镇在进行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中,镇政府进行水利建设财政规划时,就专门拨款50万元维修大沟桥2座,河道节制闸2座,中沟桥11座,疏浚大沟5000m等,设置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以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促进乡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进行乡镇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可及时处理水利施工的异常,防止后期工程使用出现安全问题、质量问题。

4 结束语

总之,进行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问题以及对策的分析,有利于保证乡镇小型水利施工质量,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6

〔中图分类号〕D9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5-0093-05

一、执法体系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不仅需要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论,更需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主要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1〕概括而言,主要是三大体系:一是法律规范体系;二是执法体系;三是法治监督保障体系。其中,执法体系在整个法治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由法律文本价值向法律实践意义转换的重要职能,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承前启后的中间环节和重要实施条件,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首先,执法体系现代化是中国法治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所决定。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空前严峻。如何应对和治理所面临的诸种问题,对我国的治理理念、模式和手段均提出了新的考验。“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古今中外成功的治国理政经验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增进法治在国家治理诸种要素中的含量和比重,使法治模式在多种治理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定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法治建设中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而且比较严重,执法体系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3〕这些问题都与执法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对法治建设的要求相关。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推进我国法治体系特别是执法体系的现代化,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整体推进,以优质的法治效能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和社会治理发展的需要。

其次,执法体系现代化是提升法治质量的重要条件。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不仅要看法治的形式,更要注重法治的效能。法治效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执法的成本;二是执法的质量。前者所要解决的是法治执行中所付出的成本代价,后者所要解决的是法治执行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判断一个国家的法治是否成熟,在关注法律规范体系是否完备的同时,必须检视法律规范在实践中执行得是否到位及其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法律规范在执行中的效果距离既定的立法预期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在现实中仍然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有违法治本义的现象,致使法治的效能不高,在加大执法成本的同时,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降低了法治的效果。执法体系与法治质量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关系体现为法治质量决定体系,预设何种质量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系,但体系对质量具有反作用,体系的建构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和制约质量的实现。因此,在建设基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之后,必须构建科学的现代化执法体系才能提高法治实施的质量,为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提供必要的保障。

再次,执法体系现代化是整体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该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如法律规范子体系、执法子体系、法治文化子体系等构成。各子体系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关系。任何一个子体系的缺失或建设滞后均会影响依法治国整体系统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执法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导致了法治实践中仍然存在“随意执法、粗放执法、变通执法、越权执法甚至钓鱼执法等消极执法现象的产生。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进程中,既要注重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也要注意法治文化的培育,更要关注执法体系的建构。通过执法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在杜绝执法环节的消极现象的同时,使执法体系与其他子体系整体推进,实现各子体系之间1+1>2的效果,为依法治国体系正向功能的发挥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二、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原则: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执法质量的最大化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影响和制约法之必行最主要的因素是执法体系。同志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司法制度,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评价一个国家司法制度,关键看是否符合国情、能否解决本国实际问题”。〔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决定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原则。作为依法治国重要组成部分的执法体系现代化,在构建的过程中,主要遵循的具体原则是:以最小的执法成本,实现执法效果的最大化。此原则主要隐含如下内容。

第一,执法体系中的领导主体。党与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实现,最关键的是方向正确和政治保证的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党的领导是贯彻其中的一条主线。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不是对执法事务的具体干预。在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理解领导的本质是影响,领导力是影响力而不是命令和支配执法主体完成某项执法任务的过程。党在执法体系中领导的实现,不是依靠运用国家权力强制性完成的,而是依靠党在执法体系中的权威实现的。这种权威主要是通过党的理论的先进性,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各级党组织和个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的。

第二,执法的成本问题。判断执法体系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该体系运作的成本和代价。不计成本的执法体系或以较大成本的付出实现执法目的的体系,绝不是现代化的体系。执法成本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物资成本。主要指执法活动中消耗的资金和物品。科学合理的执法体系,能够在执法活动中,以最小的资金和物品消耗,实现预期的执法目标。反之,则以较大的资金和物资消耗完成执法任务。在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针对目前我国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物资消耗过大以及不计成本的现象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精准测算、科学设计,在定点试验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整合和优化执法体系,最终实现以最小的物资消耗,达到最优执法效果的目的。

二是人力资源成本。主要是指执法过程中配置的执法人员数量及消耗的执法成员的精力。优质的执法体系,能够在执法过程中,以最小的人力资源消耗,实现既定的执法目标。反之,则以较大的人力资源消耗实现执法的效果。在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中,针对目前存在的执法机构行政人员过多、直接的专业执法人员所占比重较低,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必须通过司法体制改革,建构科学的执法体系,在激发执法人员工作活力的同时,以最小的人力资源消耗,实现执法效果的最大公约数。

第三,执法质量问题。法律实施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执法的最大价值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惩恶扬善的目的。因此,在关注执法成本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执法的效果,优质的执法效果是执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执法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执法程序的合规性。能否按照既定的程序执法是检验执法效果的重要标志。在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审慎思考如何保证和规范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的问题,使执法者在行使执法权力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程序、不敢脱离程序、不敢减少程序。不受任何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个人的影响,严格地按照执法程序规制执法行为。

其二,执法内容的合理性。按照法律规定的条款,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是衡量执法效果的另一个标志。在执法体系设计中,应该重点关注如何规范执法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将自由裁量权的运用精细化、具体化,使执法主体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将主观自由裁量的范围压缩到最小值,保证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运用的合理性。

其三,执法结果的满意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中都感受到司法的公信力,是判断执法效果最重要的标准。在执法体系现代化建构中,必须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众认可执法行为、满意执法结果作为执法体系建设的核心。通过对程序的规范设计、执法内容的严格规制和文明执法的行使,使执法行为真正成为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的活动,让每一位社会公众既感受到法律内容的科学,又感受到执法活动的合理正确,以此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优越性。

三、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三个要素的现代化

执法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各种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中,有三个要素居于核心地位,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实现三个要素的现代化。

首先,执法主体的现代化。执法主体是指实施和执行法律的组织机构及其个体成员,是执法体系有效运转的推动者和动力输出者,在执法活动中发挥主导的作用。在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执法工具及其设施的现代化固然重要,但执法主体的现代化更为重要。没有执法主体现代化,再先进的执法设施及工具也可能因执法主体的能力或素质不够,而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甚至使先进的执法工具和设施发生与法治初衷背道而驰的现象。在执法主体现代化建设中,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执法组织机构的现代化。执法组织机构是执法体系运行的主要载体和平台,是重大执法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执法活动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机构设置得科学与否,以及执法机构的理念和组织机构之间是否协同整合。因此,执法组织机构现代化必须使执法组织配置适应时展要求,满足现代社会条件下执法活动的需要。针对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发展进程中问题繁多、利益分配和各种社会矛盾较为尖锐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通过合理的执法组织机构设置,形成公检法三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执法组织体系,排除外部因素对执法具体活动的干扰,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使司法组织机构最大化地满足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进程中对公平正义的需要。二是执法个体成员的现代化。法律需要人来执行,如果执法的人不守法或者素质低下,良好的法律很难在实践中收到预期的成效。因此,执法个体成员素质的现代化在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执法个体成员的素质现代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执法个体成员需要具有现代的执法理念武装头脑。在执法过程中,以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克服重结果轻程序的思维惯性,注重对结果和程序的双重重视。以尊重被执行者社会公民权利和合法权益的现代执法理念武装头脑,做到科学执法、柔性执法和规范执法。其二,执法个体成员需要具有现代的执法知识素养。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催生法律规范体系的变化,执法个体成员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掌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内容,以丰富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使执法活动更符合法律的本义和接近法律文本的本质要求,实现执法活动的严谨性和正确性。其三,执法个体成员需要具有现代的职业道德。职业良知来源于职业道德,是影响和制约执法个体成员执法水平的前提基础。必须将强化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教育引导执法者自觉用执法道德约束自己,认识到不公不廉是最大耻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5〕

其次,执法权力结构的现代化。执法权力结构对执法体系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良好的权力结构会释放和激发执法体系功能的正向发挥,反之,会阻碍和削解执法体系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科学地设计和配置执法的权力结构。判断执法权力结构的现代化,既要关注权力结构的形成,更要注重权力结构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评价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关键是否符合国情,能否解决本国实际问题”。〔6〕同样,评价一个国家执法权力结构的优劣,不是看是否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现代“三权分立”,而是看这种权力结构是否解决了该国执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种问题,是否促进执法活动产生良好的效能。在执法权力结构的设计中,需要重点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权力配置的科学化。在中国的国家权力结构中,具有执法职能的是行政权和司法权。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政权和司法权均从属于立法权并对立法机构负责和报告工作。行政权的执法功能体现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实施,司法权的执法功能体现为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裁决和矫正。由于行政权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高于司法权的客观现实,当行政权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不当行为时,给司法权矫正这种不当行为留下了难题。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执法权力配置,使司法权面对任何不当权力的行使时,均有矫正的对应权力和能力,在保证行政权有效行使的同时,又具有司法权有效的裁决和矫正效果,保障执法权力结构平稳有效的运转。二是正确处理领导权与执法权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的是领导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四权并存的权力结构。从形式上而言,我国比西方更为分权。但实践中,领导权对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有统领作用,其权力主要集中在领导权之中。为此,在执法权力结构中,必须正确处理领导权与行政权、司法权的关系。领导权对执法权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不是对具体执法活动的干预和包办。按照提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绝不容许利用职权干预司法”的要求〔7〕,正确厘清领导权与执法权的边界及功能,在确保党的领导前提下,保证执法权的效率和法律的权威。三是执法质量的提升。古今中外权力运作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权力不加约束,必然滥用。任何一种权力统束过死,则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在对执法权进行约束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执法权的质量问题。绝不能以发挥效率为由,任由执法权滥用和发挥,也不能以防止滥用为由,统死执法权。必须认真探索正确发挥执法权和约束执法权的临界点,通过优化执法权力结构,建构执法权力发挥和约束的平衡点,形成执法权力结构“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8〕

再次,执法监督的现代化。“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被滥用”。〔9〕执法权力亦是如此。加强和完善对执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推进执法体系现代化,防止执法腐败,提高执法效能的重要举措。执法监督的现代化是由多重要素交织作用实现的,重点需要关注如下方面。

第一,监督意识的现代化。树立对执法监督的意识是执法活动产生良好效果的前提基础。只有具有较强的监督意识,才能在监督思想的指导下,以切实的措施对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执法体系现代化中的监督意识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监督而监督,而是通过监督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防止执法权滥用,产生执法腐败的问题;二是推动执法权正确运用,产生良好的执法效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减少执法成本,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树立法治权威和党的良好执政形象,增强社会公众对党执政由认知到认同转型的作用。只有在此种监督意识的作用下,才能使监督的价值和意义超越于原有的防腐反腐,转而拓展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好地开发党的执政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二,监督主体的多元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权力运作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中,监督主体逐步多元化。执法体系能否走上现代化,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活动的规范化,执法活动的规范受制于执法监督的力度,执法监督的力度取决于是否具有多元的监督主体,形成监督的合力。因此,在强化原有监督主体作用的同时,调动和激发国家和社会多种监督力量,完成对执法过程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监督。通过“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10〕从而使执法活动在科学的监督中有效地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功能。

第三,监督模式的现代化。监督模式是影响和制约监督结果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执法行为发生重大变革的同时,对执法活动监督的模式也必然发生新的变化。必须与时俱进地在传统执法监督模式中融入新的元素,以新的工具和手段重构信息化时代的执法监督模式。一是增进网络社会监督的力度。互联网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执法效能的提高,也为执法监督创造了新的平台和条件。通过网络等多种新媒体工具,加强对执法信息的及时披露和执法活动的全程社会监督,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迫使执法权在规范的法律程序内运作。二是推动阳光执法监督。将执法监督展现在阳光之下,增加执法的透明度,是增强执法监督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阳光执法,将执法过程置于全民全面监督之下,以此遏制执法权力越轨,防止执法腐败,提高执法公平和公正。三是建立执法质量评估体系。执法效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执法的成本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特别是后者是执法价值的最大体现。通过设计和建构执法质量评估体系,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对具体执法活动的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改进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执法的程序、内容和手段,使执法活动在人民群众的评价和监督中日臻完备,更加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7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以唯物辩证观分析、论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找新农村建设的科学理论支撑,其目的是使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从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一、用唯物辩证观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同一事物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密切相联。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密切相联。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好其内部工农、城乡关系,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把农业和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推动广大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如果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摆脱不了落后面貌,我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正如同志强调的,“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一点已经被国际经验所证明,世界上那些能较好地处理工农和城乡关系的国家,经济社会都得到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诉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让农民真正富起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要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首先就要代表9亿农村人口的利益。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增收困难,农业效益低下、基础薄弱,农民负担沉重。无论在政策上、行政上、就业上、公共服务上及在社会保障和国家福利上,相对于城镇来讲,农民都是弱势群体。所以,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宗旨的题中之义。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为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已由农业国发展为现代工业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总的来看,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一个无法回避的国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只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的观点为指导。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斗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概括和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唯物辩证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生动体现。

(一)新农村建设要坚持“重点论”,牢牢把握发展是振兴农村的第一要务这一主旋律,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也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没有捷径可走,硬道理就是发展。因此,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时,首先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即粮食要增产、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农村经济要繁荣,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指全国9亿农村人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没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奠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及“管理民主”就无从谈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成了海市蜃楼。(二)新农村建设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重点论”,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抓好次要矛盾,即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结合。纵观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其内涵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不能把这一目标仅仅看成是一个经济目标,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是三大文明(物质、精神、政治)和五大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的有机结合体。“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本质上反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农民素质的反映。其内容涵盖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良好的环保、卫生、生态意识,体现了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村容整洁”指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这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彰显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实现“管理民主”就必须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提高广大农民的权利意识和参政意识,按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和法制化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的政治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村治理新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扎实稳步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原则。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实践中要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政府要转变职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指导和引导作用,使政府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的后盾。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形成社会各界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浓厚氛围,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和共同事业。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8

1 社会主义和谐医院的内涵

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得到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获得广泛调动。和谐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救死扶伤,敬业奉献,高雅文明蔚然成风,医务人员廉洁行医,德技双馨,医患和谐,充满爱心,医院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医疗服务质量优良,崇尚科学,管理制度完善严谨,敢于创新争先。它有利于增加医院的创造力、凝聚力和价值认同感,使医院全体员工和病人在彼此信任、相互关爱中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激发出无尽的创造力。

2 构建和谐医院的现实意义

2.1 构建和谐医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集中体现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方面。当人们的温饱问题从总体上解决之后,健康与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已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医院作为面对社会大众的重要机构,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幸福,它的建设对于社会的和谐影响极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医院的建设过程巾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音律,如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目益增长的医疗和健康需求,医患矛盾突出等。因此,为了营造社会的和谐氛围和实现小康战略任务,医院应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社会效益当中来,辩证地找准社会角色定位,积檄能动地解决好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各种矛盾,打造和谐医院,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2 构建和谐医院是医院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于医院建设既是机遇,义是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医院必将面对观念与体制、法规和制度、人才与技术、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碰撞。在此情况下,应该如何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为医院在市场竞争以及未来发展中赢得主动呢?和谐医院的提出为医院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只有坚持和谐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以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为行为动力,统筹协调影响医院发展的诸多关系,才能构建医院内部和外部的和谐,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凝聚力、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医院。

3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民生利益,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社会和谐的缩影。

3.1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院方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医院需要引入竞争机制。但是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在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一定要坚持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立足之本。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是公立医院,它是政府举办并向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性、社会性医疗服务的载体,其目标决定了应承担的社会功能和负有的社会责任。固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发展必须引入竞争机制,讲究经济效益。但是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不能把医疗服务作为牟利的工具。我们必须坚持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服务的方向。医院的经济管理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以此来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的物质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综合实力越来越差的医院能为人民的健康提供良好的服务。医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的物质基础。和谐医院的建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和谐医院除了大环境的因素外,关键在于医院内部如何整合资源和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优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把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为构建和谐医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医院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制胜的道路。只有医院内涵发展了,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医院和谐发展。内涵发展,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心;以科学的运行机制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为着力点;强化专科技术建设,打造具有区位竞争力的技术品牌。要培养具有高尚的价值和道德信念的医院精神,建设高尚的道德文化。不断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

3.3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切实抓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完善并落实各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推行“宾馆式”服务和“人性化”模式,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病人就医。三是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树立平等互动的观念,建立诚信交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四是进一步规范医药收费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减轻病人负担,进一步增加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3.4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设和谐医院的关键。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以及医疗纠纷的频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炒作的焦点、医患双方的痛点、行政司法处理的难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医疗费用高、预期效果差,加之对医疗知识和医疗过程缺乏了解是其主要原因。医患关系的不协调,实际上是医患之间利益的不协调。国有医院虽然是非营利医院,但事实上又被推向了市场,医院处于既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又要承担自负盈亏的效益压力的两难境地。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发展、法律完善、制度健全、医务人员素质提高、患者认知度不断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为此,医院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意识。质量既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关键。医院和医生应该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体,医院和医生必须要有3种意识:一是医院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意识,对重要科室、易发生问题的科室要重点管理;二是医务人员要有维护患者权利意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赋予患者知情权、隐私权、被尊重权等l2种权利);三是医务人员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应该讲的一定要讲,应该做的一定要做好,各个环节都不要有疏漏,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缓解比较紧张的医患关系,遏制医疗纠纷上升的苗头。同时,也要宣传医生长期处在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里,非常需要社会的尊重和理解,希望医患双方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创造宽松就医环境,营造和谐的医院氛围。强调人性化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打造优质的服务品牌,让医疗服务更加趋于人性化。人性化服务是医患和谐的关键,只有切实做细做好医疗服务,才能在社会和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才能建立起的医患关系,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与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的良性发展。

3.5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以医患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患者有病求医是弱者,医师有医术为患者施治是强者,我们可以用文化的力量来协调二者的不对称关系,使之成为鱼和水的亲密关系,患者放心、满意、敬重医师;医者尽心治病,关爱患者,以病愈而荣,以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系统平稳有序,达到医院的和谐状态。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9

高度重视党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特殊要求。高校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质量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哲学内涵解析,其实质在于探讨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唯物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质量,深入理解新形势下党员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的经验都表明,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力不仅在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执政党的战斗力需要党员的数量为保证,但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及其先进性。只有确保任何时期党员的培养质量、永保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切执政行为从民生大计出发,才能真正惠民生、得民心,才能真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建国以后的和平建设时期,远离了战争的硝烟和艰苦险恶的环境,客观上缺少了许多使广大党员自然净化的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树立“质量是党建工作的灵魂,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发展党员工作的永恒主题”的思想非常重要。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必须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保证质量。

(二)科学制定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对高校大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哲学阐释在组织发展工作中,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客观世界,量变决定质变,任何事物的演变都有一个决定其质量的数量界限。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员数量是基础与需求,学生党员质量是前提与保障,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数量扩张迅猛,一些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的比例甚至达到50%~60%,因此适当控制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量,是指一定质的量,如果离开质量而将片面追求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作为高校党建核心工作,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而一旦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培养条件跟不上,缺乏长效的跟踪培养与管理教育机制,一些学生党员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质量是发展工作指导方针中的核心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适当控制发展的数量,克服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事先有计划,否则工作容易陷于盲目性。能否建立大学生涯周期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关键:第一,能够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第二,保证发展工作有所侧重,有利于使学生党员在不同年级的分布更加合理,以适应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特点,确保党员质量。此外,要结合高校办学实际和各个专业的特点,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

二、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重大意义

(一)建立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战略意义发展大学生党员是为国家建设培养栋梁之才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改善整个党员队伍的结构。他们在毕业之后走上社会,将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通过他们扩大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也会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大学生党员质量建设是党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的迫切要求,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科学和扎实地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学生党员,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与优先发展战略,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

(二)建立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现实意义

1.应对社会价值多元化挑战,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据统计,高校学生党员占整个党员数量的27%,是各类职业人员中党员比例最高的群体,而其中至少有10%的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入党动机存在问题[2]。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社会形态复杂而多变,导致高校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模糊。因此,建立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学生党员素质,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应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冲击,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与必然选择。

2.加强大学生党员质量建设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要求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规格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困扰着高校,比如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与高校基本建设不足的矛盾;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使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和解决,这给高校广大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党务工作队伍的配备和培养,这也是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现实要求。

3.大学生党员自身渴望成才、努力发挥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其先进性,而党员质量直接体现着党员先进性的实现程度。在人生求知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把入党看作是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方式,在充分鼓励他们自我教育的同时,高校党组织更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和展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使他们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良好的锻炼[3]。

三、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各高校党委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和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学生党员数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大学生党建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探究其缘由,既要从社会转型的外部环境入手,也要从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分析。

(一)外部因素———社会转型下的新特点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特定时期,特别是我国全面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受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主要有:

1.大学生政治观念淡薄,政治信仰模糊当代大学生未曾经历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高校也没有行之有效的举措锤炼他们的政治意志,加之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的泛滥,一部分学生缺少自觉的政治学习意识,政治观念淡化,思想活动呈现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2.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大学生价值取向务实化、功利化代表了当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每年大学新生入学,经过学校的动员,大部分学生能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但是,当我们调研学生的入党动机时,一些学生毫不掩饰地说,是为了今后个人的发展,认为入了党将来容易受重用、提拔快,纯粹的信仰追求并不多见。

(二)内部因素———制度缺失与管理失位《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规范,但是高校内部还是普遍缺少有效的制度约束,表现在:

1.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制度缺乏有效落实为规范组织发展程序,高校各级党组织一般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保证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共同提高,避免将一些不符合党员标准和入党动机不正确的学生发展进来。但一些基层党支部往往没有严格执行党员发展中的各项制度,出现“应付检查、完成指标、突击发展、临时做材料”的现象,片面强调数量,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2.院系等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培养不够系统和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目前,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状况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本身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的大学生通过自学来磨练党性是不切实际的;再者,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易量化、不易考核,教育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4]。

四、构建合理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

《》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不断提升党员质量是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但何谓党员质量,目前普遍认可的一种观点是:党员质量主要是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群众对党员的现实感受,前者展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态度,后者则展示党员践行标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效能。为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本文以党员质量的哲学内涵与构建党员质量保障体系重大意义为切入点,在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存在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之上,提出建立“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面质量管理、党员质量评价管理机制为手段,以人为本的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是建立高校大学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哲学基础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中共十七大明确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发展的所有环节[5]。因此,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是构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哲学基础。中共十七大报告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为新时期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新的更高要求和新的思想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建立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一定要把握住三个方面:(1)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建立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长效机制;(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着对党的千秋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建立保障高校学生党建质量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目标机制和实践机制;(3)坚持统筹兼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科学把握党建的基本规律,处理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的辩证统一关系[6]。

(二)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党员质量评价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党员发展质量与后期教育管理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10

2020年12月

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12大主张,希望全体教师深入扎实抓好学习贯彻。

一、把握新形势,加速思想更新进程。

这里我想重点以以下几个数字谈一下五中全会的主要精神。

(一)“10”方面决定性成就。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实践再次证明,有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二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

三是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是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

五是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六是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七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八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九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

十是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9”方面远景目标。

全会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一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二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四是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五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六是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七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八是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九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6”大“新”目标。

全会强调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提出六大“新”目标。

一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六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四)“12”大主张。

一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三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五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七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八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九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十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十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十二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贯彻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要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二、迈进新阶段,加快开启迁安教育新征程。

在这里我还是要提四个关键词: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学习全会全新精神、宣传全会重大意义、贯彻在行动上、落实在实际中。”

(一)充分认识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深刻调整,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从国内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召开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描绘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明确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乘势而上、奋力前行,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的内涵。

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要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上下功夫,以此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推动工作。一要准确理解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党的四中全会以来的新进步新成就,深刻认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政治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要准确理解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着力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三要准确理解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形势,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发展着力点,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四要准确理解把握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发挥党的强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把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到实处。

(三)紧密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全市教育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人民满意”为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质量和安全两条主线,把握“内涵发展、创新驱动、稳中求进”主基调,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打造迁安教育高地,促进迁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实干在迁安的教育新篇章。

一是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始终。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 维护”;要加强组织建设。优化教育系统党的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书记。落实学校党组织建设十条标准,提高党组织建设质量。实施党员活动室规范化提升工程,举办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和专兼职党务干部培训班,实施“双培养”计划,加大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力度,树典型、育特色、创品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适时开展以“知敬畏、守规矩、转作风、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

二是要把优质发展贯穿教育工作始终。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积极推进幼儿园升级升类,强化普惠性民办园认定与管理,提高普惠性资源覆盖率,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细化创建指标、突出分层指导、严格评价标准、强化结果运用,强力推动学校管理高标准,深入推进特色学校高水平创建和常态化发展,实现教育品质内涵大提升;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元发展。突出“精品一中+多元特色”发展模式,在打造“精品”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益,在突出“多元”上下功夫,向特色要成果,构建迁安高中教育优质多元发展新格局。以高标准创建“省级精品、全国名校”为目标,深入实施职教提质扩能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产城融合。

三是要把改革创新贯穿教育工作始终。进一步扩大开放办学,加大教育项目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继续加大对无证民办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力度,规范民办学前教育教学秩序;进一步加快集团化办学,科学谋划我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化办学覆盖幼小初高各学段;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升高效课堂建设水平,增强学科课堂教学魅力。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例1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04-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分别针对思想文化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所采取的不同措施,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之间的基本关系表现。在这一基本关系的前提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之间有哪些具体联系,它们又是怎样具体地发生作用的,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根本性质的要求和体现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硬核”,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它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旧社会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3]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价值体系代表着人们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根本性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必然要求要有一个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始终代表文化前进方向的先进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思想和精神上的旗帜,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的根本性质的要求和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自我认同的重要思想基础

“认同”(Identity)是现代社会学和政治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党的自我认同作为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的一种,是指党的组织和成员对于所从属的党组织以及组织身份,所伴随而来的情感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亦即党员对自己组织身份的自我观念。“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主导价值追求。”[4]核心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是群体认同的精神纽带,任何群体和个人的认同都需要一定的核心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作为情感维系。党的自我认同更需要有一套全体党员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来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要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思想共识、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像是一条“思想红线”把全体党员联系起来,统一整合党员的思想观念,凝聚全党上下人心,形成集体的价值认同。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获得自我认同的重要思想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党获得合法性的重要途径

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是指“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5]。在影响政治合法性的诸多因素中,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证明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工具。这是因为,“统治阶级不是仅仅通过已经拥有权力这一事实来使其权力正当化,而是试图为之寻找一个道德与法律基础,把它表现为人们通常认可和接受的原则与信仰的逻辑的和必然的结果”[6]。作为执政权威的一个重要来源,政党的意识形态为人们支持和服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伦理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和本质体现。它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知和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价值判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整合社会人心、促进认同,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形成强大的政治凝聚力,给中国共产党以广泛的合法性支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获得合法性的重要途径。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党对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把握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规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遵循意识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守六条基本规律: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针;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进程中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重思想方法创新,提高意识形态舆论阵地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清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特征,构建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战略体系。[7]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体现在几组关系中: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杜会主义发展的关系问题;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突出性与长期性的关系问题。[8]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包括以下方面:时代主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空间;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竭动力;经济发展第一要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生命之源;科学管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力保障;求同存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选择。[9]

综上各种观点,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该遵循以下规律: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始终一贯地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工作;二是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三是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四是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发展规律;五是“坚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管理”[10]。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现实中的体现和应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始终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工作和坚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管理的基本规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体现了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发展规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我们党在日益复杂的思想环境下,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二、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之间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二者的统一性还表现在它们之间功能的交互性上,这就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同样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从政党产生的原因与基础看,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既不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不是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自然产生的,而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中逐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任何政党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包括特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其中,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占有重要的地位。意识形态总是与政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政党存在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而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和实践载体。“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各种意识形态以政党为载体,在政治实践中广为传播,其社会理想和政治理念,在政党上台执政后转化为治国理政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灵魂和理论指导,它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12]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手段,能够推动党的自身发展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党能够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载体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实现。因此,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的践行提供更好的物质和实践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得以体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2.从政党的本质看,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13]因此,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政党的阶级性集中体现在政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上,具体体现在以该政党意识形态为代表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的核心,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本质。党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因此,它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次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14]。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中,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创新,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之更好地体现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党性质;另一方面开拓探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具体实践路径,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全党全社会中的树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

3.从政党的构成要素上看,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政党的构成要素是构成政党必不可少的因素和基本单元。政党之所谓政党,主要包括以下要素:一是有明确、具体的政治纲领和思想理论,即政治主张、方针政策和意识形态;二是有定型的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三是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四是有约束党员行为规范的纪律;五是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各种活动,广泛争取非党群众的支持,竭力争取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表现在党的各构成要素结构优化与功能的充分发挥。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具有推动党的构成要素优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作为党的综合建设,它几乎涵盖了党的全部构成要素建设的内容。通过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一方面能够合理优化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党的各构成要素功能的发挥。这既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功能,也是其内在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本质表现,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是党重要的构成要素。通过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不仅能够整体上巩固党的组织基础、自身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同时,特别是通过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基础建设,能够极大地巩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党员和全体人民的价值观,凝聚全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所以说,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4.从国外政党意识形态调整的启示看,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意识形态进行调整,是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20世纪后期,随着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并还在经历着深刻地变化。无论是西方资产阶级执政党、原苏联共产党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都随着执政环境的变化对本党的意识形态进行了调整。[15]各国执政党意识形态在基本价值观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向着开放性、兼容性、灵活性的方向发展。一些国家“政党的意识形态,在没有消除相互对立的同时,开始由基本上是完全相互排斥向互相借鉴和吸收的方向发展。”[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我国社会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冲突、思想冲突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党审时度势,依据时代主题的转换而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意识形态。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国外政党意识形态的转型和我们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对我们在党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建设中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在党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建设中,我们一方面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要承认我国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下,合理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既不能因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简单地排斥社会思想多样化,也不能因为存在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倾向,而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通过党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的水平,形成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并存、先进性与层次性并存、批判性与建设性并存、继承性与创新性并存、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法治性与德治性并存的既百花齐放又主旋律鲜明的共生范式。”[17]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能动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创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具有先进的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任何政党执政都需要一定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基础做保证,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代表先进的价值体系发展方向,创造先进的价值体系,就无法在思想和精神上树立一面旗帜来号召人们追随她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观念表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汇集了一切优秀的历史价值体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和凝聚力。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树立代表先进文化核心与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核心,具有整合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功能,是引导和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自身基础

广大党员和干部队伍是执政的实施者,是党执政的重要自身基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首先体现在作为执政实施者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没有党员干部执政素质的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执政能力提高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素质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一贯强调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灵魂和核心,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根本思想道德要求,因此在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坚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强化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明辨荣辱的道德能力,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以及道德情操都达到新的水平和高度。因此,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情况作为党员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有利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提升党的内在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自身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人们群众对党的心理认同和真正拥护,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党要取得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就必须不断提升党执政为民的能力、方法、手段等,更好地代表人民维护、行使、巩固国家权力,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8]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我们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它的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集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反映了人民的利益,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它的内在诉求是要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9]因此,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在全党进一步明确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价值观,提升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能力,最终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能够促进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6.

[2]廉永杰,周家荣.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的本质、特征与实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9.

[3]秋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J].求是,2006(24):3.

[4]聂辰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N].光明日报,2008-9-9(09).

[5][1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3,209-210.

[6][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M].贾鹤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18.

[7]张达.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07(18):47-48.

[8]周学曾,高健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几个关系问题试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3(2):9-13.

[9][10]张耀灿,李辽宁.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7-9.

[11]姜跃.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成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7):10.

[12]梁伟锋.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另一个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74.

[14]雒树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6-11-13(09).

[15]刘长江.苏联农村政治、意识形态关系的变化与新经济政策的结束:1921-1929[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6):72-77.

[16]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