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汉语文学

大学汉语文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8 08:20:14

大学汉语文学

大学汉语文学例1

汉语言是我们文化教育的摇篮,大学汉语言外文学的教学更是担负着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重任。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言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也都开始关注汉语言以及汉语言的教育问题。

一、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1、缺乏优秀的教学团队

在大学的教学中,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质量,所以,教师的价值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现在的汉语言教师队伍的素质却不尽相同,而且教学水平也不在教育水平的前沿,这也就给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还有就是有一部分的语文教师是由中文系的专业教师充任,由于受自身专业的限制,导致了在教学中的要求的综合性不足。同时学校对于大学语文教师的要求比较低,以至于相对的地位也就比较低,也就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大学语文的师资团队不足。

2、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落后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都比较落后,主要就是因为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大学生学习汉语言并没有实际的现实意义。再加上师资力量的缺陷,在汉语言的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完整的教研组和相关的教研管理人员,教学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方式,来进行教学,使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还有就是学校对教学的资源投入不足,大部分的汉语言的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自己还是通过书本沟通,网络和多媒体更新技术并没有应用到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去。

3、学生对于学习汉语言缺乏兴趣

语文教学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所以,已经对语文产生了一种厌倦的情绪,对于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也就采取了漠视的态度。还有就是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像其他学科的内容那么丰富多彩,内容比较枯燥,而且书本上的知识离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上,不是玩手机就是看小说,或者是用睡觉来打发时间,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胡乱的抄写来应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老师的积极性,对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汉语言教学的改革方法

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为了提高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是在所难免的。

1、提升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地位

要想有效的提升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就要对大学汉语言文学进行重新的定位,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加大学校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包括口语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还有就是大学汉语言文学担任着陶冶情操、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使命。所以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要被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才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对汉语言的学习和对传统精神的传承。

2、加强对师资团队的建设

教师是汉语言文学教学得主要领导者,他们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当前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综合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加强对师资团队的建设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有着很大的意义。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的语文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大学的教学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地方,大学老师也要经现实生活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结合起来,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高校在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师进行选拔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考评以确保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师资条件。

3、加大新技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出现,大学汉语言文学也应该走上一条更好地道路。现代的大学生都是在网络和电视媒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强,而且观察和了解的事物也比较广泛,以至于他们更倾向于一种互动的学习方式。而网络和多媒体也就给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声音、图片以及动画更方式来更好地演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魅力。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

4、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但是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转变这种思维。大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而汉语言文学也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所以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课堂的民主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讨论和辩论的能力。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有一种汉语言文学学环境的意识,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加强学生与老师互动,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汉语言文学教师还应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仅仅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其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比如说积极的引导学生对课本剧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对课本的理解来进行演绎,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5、把握大学生心态有效实施教学目标

在大学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大学生经常会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由于大学的课业重,而忽略了对汉语言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够在一夜之间,汉语言文学的能力得到大步的提升,他们希望能够全面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但同时又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意识。所以汉语言教学者就要把握好学生的这种心态,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平衡这种心态,不断的开展有利于这种心态的教学活动。

三、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意义

大学汉语文学例2

我们虽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汉语言是我们华人共同的语种和发声方式,汉语言体现着中国独有的文化特征,这也正是大学期间开设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在新时代的形势下更是担负起了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责任。同时,随着世界的大融合和国家化趋势的加深,“汉语热”的现象出现在许多外国国家,汉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个时候研究大学语文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合格的师资队伍

在大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质量的强弱,一个好的老师不但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更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教师是教学的关键人,对于知识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一个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一度影响着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获得程度。由于大学语文汉语言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这门学科距离现实生活特别的接近,一些被派来实习的老师通常都会拿这门学科来开刀,其次受这个专业在毕业后不太容易就业的影响,这门学科不太受学生们的欢迎,当然还有学习内容枯燥的原因。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分析来看,各所高校的老师在很多的标准测评上都是表现平平甚至是不及格的成绩。对于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缺乏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去调整学生们对这个学科的一贯态度。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落后

目前在全国的高校中,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都还比较落后,比较常见的就是教师做好了教学课件然后在投影仪上演示出来,这是很古老的方法,这样的课件可以传递和复制,教师们在课本内容不更换的前提下很少会主动地更新课件内容,很多对课本内容的认识都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有些都是前辈教师们的观点,没有很好的做到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是影响课堂质量和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一个科学的、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还会让学生们对大学语文汉语言这样比较单一的学科产生兴趣。产生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关的部门和学校没有把大学语文这门学科重视起来,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对于改善学生三观的重要性。

(三)学生对于学习汉语言缺乏热情

语文是学生们最早接触的学科之一,从小学就要学习语文,一直到大学,语文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文字,或是文章或是诗词,总之语文也算是一门趣味性十足的学科。但是由于语文的学习很多都是需要理解性的记忆,并不需要如何的费心思去研究,和其他的学科比起来没有那么的花费时间,所以学生们一直都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学习语文,这样的现状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语文很少会有不及格的现象,每个学生的成绩不会相差太多,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不会太在意语文的学习,而是通过对课外知识的积累来获得对语文的理解。由于语文的文字性,学生们会觉得枯燥难懂,学生们很难提起兴趣。

二、汉语言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提升大学汉语言文学在教学中的地位

只有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学生们才能更多的对大学语文投入兴趣和精力。提升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学在学科和教学中的地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教学地位的上升需要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应该给相关的部门敲醒警钟,对大学语文在学科中重新定位,加大学校对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学的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健康向上的情操,锻炼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包括日常口语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加强师资团队的综合实力

师资团队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对于传授知识的手段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师中,研究生及以上的比例占有率还很低,一些缺乏相关资质的教师虽然在当今的教学环境中不会误人子弟但的确会对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在新形势下,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师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语文文化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大学的语文教学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科目,大学教师要把现实生活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结合起来,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加大新型教学设备的投入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的蓬勃发展,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学也应该抓住科技发展提供的机遇,积极地加大新型教学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可以说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够很大程度的使学生们对学科有重新的认识,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三、结论

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不但不会被取消,还会有被重视的趋势,如何更好的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的课题,只有积极地作出教育的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本文针对语文教学在大学课堂上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希望可以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大学汉语文学例3

何九盈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汉字因其独特的表意性、微妙的字族系统、灵活的构词力、优美的艺术构形而被誉为东方魔块。然而,尽管汉字的魅力如此之大,汉字教学却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

如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字文化大观》(以下均简称“《大观》”)为根本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提供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理念。笔者从中得到了汉字教学的几点启示。

一、通过阅读《大观》,了解汉字的原始构形理据,有助于汉字的理据性教学

“汉字是在一个两维度的平面上来构形部件的,这个两维度的空间为汉字部件的结合提供了很多区别的因素。”“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所表达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各部件摆放的方位也是构成字间差异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任何汉字字符都不是部件或笔画的无序堆积,而是有理据的。如在楷书里,‘从’字中的两个‘人’都是正面放置,‘比’中的两个‘人’是向右侧放,‘北’中的两个‘人’是左右反向侧放”。(王宁语)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汉字的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笔势和体态的变化,一般称为形体的演变;一是笔画组合的变化,一般称为字形的发展。”(《大观》第17页)但是汉字字形的变化并不等同于汉字理据的完全丧失,只不过是由显性存在衰减为隐性存在,依赖汉字的系统性来体现。

教师通过阅读《大观》,可以深入了解并梳理汉字潜在的理据,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的理据科学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形体和结构功能,辨别不同的结构形式,归纳汉字的构形模式。在讲授某些象形字时, 外国学生从楷书的字型上无法建立起抽象的字型与现实中活生生的牛的联系,而逼真生动的原始构型则可以非常形象、快速地帮助外国学生建立起联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妨给学生展示其字形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几种典型字体,让学生体会到汉字逐渐抽象化的演变过程。如讲解汉字 “牛”时,教师可以给出如下几种形式:

原始图画的“牛”字本就取自牛之头,用牛头之局部指代完整的牛,突出了弯弯的牛角,尖尖的牛耳朵,大大的牛鼻子。甲骨文的“牛”字进一步演化,上面的竖弯表示牛角,中间的一竖是简化而成的牛面,下面的两小撇表示牛耳。金文的“牛”字和篆书的“牛”字与甲骨文的形体演化不大,隶书就彻底不见了牛的形象,已经看不出了原形。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汉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的特点,将古汉字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有能力的话,甚至可以做成一个小小的动画短片,将汉字由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画到高度抽象的文字符号的形体演变过程动态展示出来,这种对字形系统分析解读的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个汉字,而且还展示了中国人文历史发展的轨迹,生动地展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二、利用《大观》,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是一个符号

网络系统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

周健(2004)从汉字教学的目的出发提出了汉字学习能力这一概念,认为汉字教学的基本目的不应该局限于只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更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汉字结构特点、表音表义的规律和汉字体系的系统性知识,了解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汉字学习能力。

实际上,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经验和知识的成年人,具有较强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在主动寻找甚至是创造学习汉字的“窍门”,摆脱孤立、机械地记忆方式。留学生们常常会自创出一些有效的办法,如猜字谜法、故事联想法等。当看到汉字的时候,他们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个汉字的部件拆分开,根据拆分出的部件的形状或者意义,或编撰一个字谜,或联想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帮助记忆汉字。这种方法类似于我们常常听说的“新说文解字”法。实际上不仅学生们用这样的方法来识记汉字,一些教师也采用这样的方法解析汉字,而且受到了留学生的欢迎。这样的方法对于个别汉字还有效,但是随着学习的汉字量的增多,一方面不是所有的汉字都适合用这种方法,另一方面每个汉字都去联想又加重了记忆负担。并且这种方法太个性化,因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联想也会有所差异,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人的“说文解字”可能不被另一个人所接受,特别是学生们不了解汉字文化,他们的随意联想常常并不符合汉字本身的文化含义和规律,反而在进一步的学习中造成干扰和混乱。

张德鑫(1999)就曾经指出:“太随意俗解就出麻烦了,这就需要有个科学、合理、适当的限度和规范。”教学中要传授给学生汉字这个符号系统的基本规律,并让学生去理解它,而这个基本规律又是和中国的汉字文化息息相关的。汉字是复杂的,但也是整齐有序、有章法可循的。“它的造字方法是古老的,表义方式是直接的,很多字能够据形索义。”教师在汉字教学时,若能把相关的汉字文化浅显易懂地讲授给学生,非但不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反而会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汉字不是图画,而是一个和拼音文字一样的严密而又有规律的符号网络系统,同时,汉字文化的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对原本畏惧的汉字产生亲近感和好奇心。

在教学中,《大观》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归纳汉字的规律,建立汉字“字群”库,有计划地科学地引导学生识记汉字,使学生能够运用汉字本身的特点规律来识记新的、未知的汉字。比如根据字源,将“炎”字下部的“火”、“灼”字左部的“火”、“赤”字下部的“火”、“然”字底部的“火”、“光”字上部的“火”归为一组;根据意义之间的联系可考虑将“水、永、氵、冫”归为一组;根据形似关系将“己、已、巳”归为一组等等。这种归并利于联想和对比,利于对部件的识记,进而利于对汉字的正确识记。

三、通过研读《汉字文化大观》,

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汉字文化素养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懂得汉字的文化,能够欣赏汉字的文化,能够传达汉字的文化。要善于在教材中随时发现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要能够决定哪些应该在课上教,哪些不应该在课上教,或者暂时不应该教,尤其是对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更为重要。教师要非常清楚汉字的构字规律及演变过程,做到科学地讲解字义字理。如:“亻”与“彳”旁字形相近,不利于学生记忆,如果能向学生说明两个偏旁的来源不同,意义不同,学生会比较记忆相关的汉字。

要做到上述要求并非易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自修,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大观》兼有学术研究和工具书两种功能,书中展示了汉字文化的方方面面,它对汉字的历史和特征,对以汉字为载体的辉煌文明,对汉字的研究和教学,都有较系统的介绍、论述。介绍了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特点,汉字的研究与应用,汉字与汉民族文化,汉字与汉语及兄弟民族文字,汉字与文学艺术,汉字与年号、姓氏、避讳,汉字与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汉字与兵、法、吏,汉字与衣食住行,汉字与经济活动,汉字与动物、植物,以及汉字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等各个方面,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汉字文化的多彩图画。阅读本书可以对汉字在各个文化的、社会的领域里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受的影响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深刻的认识,因此必将会成为对外汉语教师案头上的良师益友。

大学汉语文学例4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课程,汉语言文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现当代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品味。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自身的分辨力较差,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造素质下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作用。

一、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程不仅是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了解更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受到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培养其人文情怀与人文素养。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能够接触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与教师、同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撰写评论文章,培养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语言功底,培养思辨能力。不仅如此,汉语言文学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而人文情操和情怀正是优质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大学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培养自己对生活、对文化的热爱,缓解学习压力,培养自己品味生活、与人为善的能力和品质。当代大学生面临比较复杂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发挥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作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出现的偏差

当代大学生均为90后,成长于网络时代,其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都与80后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差异。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1.理想信念缺失造成的迷茫作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一直被视为未来的社会栋梁,无论是社会、高校,还是家长,都希望大学生能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具有充沛的活力和充足的动力,向着理想努力奋进。然而事实上,大学生群体中理想信念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将考入理想的大学作为最大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一旦进入大学,很多大学生会感到茫然失措,找不到学习和生活的方向。理想和信念是激励人克服困难、努力奋进的动力,一旦失去了理想和信念,大学生就很容易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奉行及时行乐思想,对于学习敷衍应付,将宝贵的青春荒废在电脑游戏和其他娱乐活动中。而这种状态一旦长期延续下去,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就会与其他有理想和信念的同学拉开更大的差距,这会加剧其内心的茫然和空虚感,形成恶性循环。2.不良社会风气的腐化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生活和学习与网络密不可分。然而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复杂性、开放性,网络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很容易对大学生的心灵进行毒害。而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加之他们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很容易被网络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所腐蚀,不仅会耽误学业,甚至还会造成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堕落。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校园贷款”等事件就可以发现,很多大学生为了攀比享乐不惜盲目贷款,最终酿成悲剧,这也使社会对大学生的整体形象产生了质疑。3.大学生存在人格缺陷典型的人格缺陷包括怯懦、悲观、孤僻、抑郁、自卑等,造成大学生人格缺陷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将其归类为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一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者过于严厉,造成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不良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无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无法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在中学阶段,一部分家长和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其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进入大学之后,面对陌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新的人际关系,一部分学生会感到压力较大,人格方面的缺陷会严重影响这部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主要表现为具有较低的学习动力和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正确的处理与同学、老师等人的关系,缺乏参与公共活动的兴趣,遇到问题和挫折时也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格缺陷一直没有得到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事实上人格缺陷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酿成轻生和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偏差

汉语言文学本应该成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大学生心灵、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力量的重要课程,然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偏差和缺失也暴露出了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1.知识结构得不到有效的更新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对汉语言文学课程进行及时的优化和更新,汉语言文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不强,不能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没有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等,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学科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2.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功利性倾向功利化的倾向在当前高校的很多专业和课程的教学中都有所体现,主要体现为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维培养和人格养成,将教育变成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来开展教学,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情况不清楚、不了解,导致学生的人文知识虽然得到了增加,人文素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1.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必须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要发挥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作用,就必须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筛选经典、寓意深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文章,对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感染和感召。例如通过学习《包法利夫人》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悲剧进行深入思考,摆正自己的人生方向,用高尚的理想和信念激励和感召自己,才能获得真正幸福的人生。要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中加入更多的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激励作用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加入更多的现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将其作为补充内容,例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引导学生理智地看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保持乐观、阳光的生活态度,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2.以人文知识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各种人文知识是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只有立足于丰富的人文知识,才能发扬和传承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例如要经常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文章和书籍,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背诵一些经典篇目,并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背诵中提炼观点和感悟,并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要提高学生对文学类书籍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杜甫诗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中国古代思想史》《唐才子传》《新唐书》《旧唐书》中查找与杜甫有关的资料,全面了解杜甫生活的时代,再广泛地阅读杜甫的诗歌,总结杜甫诗歌的特点,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心灵被净化。3.改善和优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大学生的心灵和人格。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开展更多有益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消除不良心理。例如可以积极开展辩论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班报设计等。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传播模式非常熟悉,可以鼓励学生创设本班的公众微信号或者微博,将其作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将学生的佳作发表出来,鼓励学生多思多写。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布置一些小课题。例如古代诗词中有关于茶的名篇佳句甚多,要求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对我国悠久的茶文化进行考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撰写小论文,并将其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参考。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广泛地阅读与茶有关的诗词文章,感受茶文化之美,而且能够培养自身的钻研精神、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文学是通往人的心灵的桥梁,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应该具有更加广阔的教育视角,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能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大学生的不良价值观念进行纠正,用优秀的文化和思想感染人、熏陶人、鼓舞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理想、有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红军.素质教育环境下,提升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

[2]胡艳.高职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语文建设,2012(14).

[3]李莉.谈我国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语文建设,2014(12).

[4]施华,赵玉志,金慧,王丰敏,李书红.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科技信息,2011(09).

大学汉语文学例5

1.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识记,忽视语文知识的运用。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往往定位于“以语文课程培养审美情趣,以审美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在这一课程定位的基础上,“大学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分析而忽略语感的体验,强调将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略对学生视野的开拓。”总体来说,大学语文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甚至还停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的陈旧框架之中,缺乏大学语文所应该具有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与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

2.侧重审美能力培养,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的教学偏向于审美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读方面。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这些教材仍然还是以作品为主的结构模式。其主要编写体例主要包括介绍作家基本资料、作品的写作背景、课文内容讲解、写作艺术特色分析、课后习题与思考等。这些内容要么以时间为分类标准,要么以体裁为分类标准,但其核心仍然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选编,甚至有些高校将大学语文课直接冠名为“中外文学名作导读”、“文学作品鉴赏”等。

3.课程定位模糊不清,地位日益边缘化。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普遍不重视,甚至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鸡肋课程”。大学语文课成为部分高校的选修课,甚至有些高校已经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在许多人文课程陆续登陆大学课堂之后,不时有人发出以“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的呼吁;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这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外语考试、计算机考试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学语文在课程建设、学科发展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所以大学对大学语文的功用没有深度认识。

二、大学语文与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路径

不可否认,大学语文通过文学和文化经典的阅读与理解,根本上具有人文精神传承、塑造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形象的功能。但是,我们也应该重视大学语文所应承载的职业工具功能。大学语文教学应该自觉地将培养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之一,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1.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增强社会交际能力。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好。”大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也承担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任务。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人际关系日渐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更趋多元。根据麦可思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的排序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4%,专业能力占40%,外语能力占40%。可见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这两种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均离不开语言文学的深入学习和熏陶。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的修养,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使他们有机会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无疑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2.培养书面写作能力,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学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又是学习语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就业方面来说,不能熟练运用中文写作成为一些用人单位将其拒之门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成为严重影响他们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大学语文对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写作技能。基本写作技能主要指大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语法的规范化应用。说白了,就是基本的汉字和词语要会写、基本的语法规范要掌握,不能出现错字、病句。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写作能力。二是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学生走向社会,需要撰写求职信、调查报告、请示、报告等应用文体和公文。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教给他们应用文的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三是创意写作技能。创意写作是美国等国家的一种写作教学模式。这方面的技能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影视剧本等多种文体的写作,以及大型文化活动、新媒体产品的策划与创意等。具有高水平写作能力和创意才华的应用型写作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大学汉语文学例6

应该说,这些资源的种类十分丰富,内容也很全面。但目前教学资源建设也存在资源重复建设、资源更新不及时、资源形式的多元化与内容的趣味化不足等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继续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不同教学资源的特点加以制作和利用,提高其实用性。如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它的易选取、易重现及具有交互功能等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减少对文字教材的依赖。对重点、难点问题解析、答疑,综合模拟测试,学习效果检查等方面要注意加强。其次,视听资料的内容应少而精。例如,在中外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资源中,可以节选相关影视作品片段,配以教师的指导,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要及时更新。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主要包括中央电大和地方各级电大建设的网上教学辅导资源,BBS讨论区、电子邮件、电话答疑等。这部分动态教学资源应不断地及时更新,以体现专业和课程特点。第四,强化教学设计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教师应从课程设计上引导学生采用电子教学资源进行远程教育学习,其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环境和要求,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中,应综合介绍课程的各种资源以及其运用的策略,并且将文字教材内容与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这样有利于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电大学生的专业基础浅厚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不考虑到学情,教师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授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电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笔者在讲述《现代主义文学》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现代主义,学生都沉默不语。

接下来又提问是否了解意识流小说?有学生回答:“读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于是,我就从王小波的意识流手法谈起,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意识流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小说的异同,再进一步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最后,布置学生在课后阅读法国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并做好读书笔记,作为下一次课堂讨论的发言提纲。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明显地被调动起来。此外,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例如,古代汉语虚词的一些问题存在许多争论,在学术探讨会中虽然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但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对一些重要作品结合作家进行研讨,如林语堂与他的小说和散文,郭沫若与他的诗歌。根据文学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了解当前文学动态,研究新时期作家作品的时代特点和创作新手法等。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汉语言专业尤为突出所谓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具体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内容。以往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在最后一学期安排集中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但笔者认为,有必要让学生在每门课程中感受到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的密切相关,以此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汉语文学例7

1 概述

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尽管对翻译的定义众说纷纭,但真正意义上内涵是一致的:即用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来传达同样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而这两种语言各自归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系统。因此,译者所面对的还有两种文化。讨论翻译必须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必须研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英语学习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不少学习者在学习到较高阶段,就感觉到力不从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文化障碍造成的,因为学习者没有把语言放到一个整体的文化系统中去学。由此可见,把英汉文化差异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对解决翻译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翻译中的空缺

绝对准确的语言交际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同一语言中也是如此。语言的不对等性存在于任何不同的两种语言之间。在分属两种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间则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英汉互译中,相互无对应词或语义不对应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中的空缺。

2.1 词汇空缺

语言之间虽然存在共性,但不同的语言毕竟各具特性。其特性表现在词汇上,便会造成概念表达上的不对应。它与译者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生活方式及科技发展水平等相关。

语言是一种正在进行的活动,随历史的发展而产生新的词汇。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时,sputnik一词在世界数千种语言中均出现词汇空缺。1967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英语中才随之出现了moon craft,moon bounce,lunar dust,lunar soil等词语。这类词汇空缺是因科技发展的水平不一所致。还有世居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他们表达“雪”的词有十几种:空中飞舞的雪,落在地上的雪,冰块似的雪,半融化的雪等等,而在英语中,却只有snow一词。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独特而严密的封建宗法关系,男女有别,长幼有序,血缘关系的远近疏密泾渭分明。相比之下,英美的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结构也较松散。汉语中兄弟有别,英语中都用brother表示没有分别;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姨父等称谓之间身份各异,关系明确,而英语中凡是表示长一辈的男性均用uncle。同汉语相比,英语中的词汇在表达亲属称谓方面就出现了词汇空缺。

在英语教学中,对此类宗法关系的差异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对词汇空缺所造成的文法冲突应细心揣摩,通过变换角度的变通手法化解矛盾。

2.2 语义空缺

色彩这种文化共有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意义相同,但表现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某些相同色彩却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如英文中“green”一词,在表示“青春”“未成熟”“生机勃勃”等语义时与汉语对应词“绿色”一致。但“green”一词所含的“嫉妒”之意在汉语“绿色”一词中却是空缺。同样,英语中的“black and blue”是“遍体鳞伤”,而不是“黑一块蓝一块”;“a black sheep”是“害群之马”而不是“黑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弥合语义空缺的首选方法是寻求语义上的深层对应,而不是词语对词语的表层对应。

语义空缺的另一主要方面则表现为语义辐射面的不重合性。同一个词,出自不同的言语者,不同的言语场合,或不同的语言环境均可能产生不同的含义。如英语中“flower”与其的汉语对应词“花”,其基本语义相同,但在实际语言交际中两者的差别却很大。英语“flower”用作动词可表示“开花”“繁荣”等义,而汉语中“花”却并无此意;但“花”作动词时,如“花钱”“花费”所获得的语义对于“flower”也是空白。故此,两者作动词时都出现了语义空缺。翻译时,应使学生明白弥合此类语义空缺的关键是把握词语在语言交际中所获得的实际语境意义。

2.3 语用含义

语用含义是指词语所寓含的民族文化涵义。文化的渊源不同,语言承载的文化涵义也必然有所不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活动,某些词语一经翻译,原语词汇所依附的文化环境也随即发生了变化。譬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从字面上看,译句与原文词义贴切,但由于译者缺乏文化背景知识,仅译出了句子的表层意思。原来在英国历史上新旧宗教派别之间斗争十分激烈,旧教规定在斋日只许吃鱼,新教了旧教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以表示皈依新教,忠于新政。所以“to eat no fish”表示“忠诚”之意,“to play the game”原意表示“按规则进行比赛”,转义为“光明正大”“为人正直”。所以,这句话正确的译法应该是:“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从这一系列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外语教学既要强调语言形式本身,又需重视语言的文化属性。作为教师,我们在平时的翻译教学中,要考虑到语言的文化背景,不能失去原有的文化环境,否则便会产生对英语文化的误解。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忠言工具。文化发展是译学发展的基础,译学发展又受文化制约。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加强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对我们富有成效地进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是我们在翻译教学的实践中需要不断研究, 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大学汉语文学例8

1、一般师范类的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都设置有汉语言文学专业。

2、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英语、政治是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得看自己报考的方向和学校的规定,选择考试科目。中国语言文学下设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多个二级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大学汉语文学例9

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点,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感悟到知识当中所包涵的汉民族的精髓文化,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的涵养有所提高,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的课程当中开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除了有助于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和理论基础的扎实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代和新教育环境的背景之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大学毕业之后就业的环境和形式也越来越严峻,就业单位在选择应届毕业生人职的标准已不再只是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更多的是看重毕业生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操作的能力,既可以分析问题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之后,大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锻炼自己的口才以及人文素养。发表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文章,撰写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文字功底已经在慢慢地培养和扎实当中。而在相关的辩论比赛当中,从准备和参与的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提高思考辩论的能力,为将来走人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陶冶情操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审美能力和高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则合适高品质的生活所需要的,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情操。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的兴衰更替,感受到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更可以从一些感人肺腑的作品当中,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文化、政治、济。人文素养可以让人们更多的去热爱生活,更可以鼓励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即使觉得未来渺茫无边,也有勇气用爱和热情,用心的去过每一天的生活和每一份工作。特别是针对理工类的高校学生来说,更是要看重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育,因为理工类的学生,平时更多的是接受技术类和专业性更强的知识教育,不仅仅难度大而且非常枯燥,再加之没有多的时间会主动的去了解汉语言文学,更别说去阅读文学类的作品。这些因素导致了理工类高校的学生情商普遍较低,而且在和人交往的过程当中,表现出自我的性感,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人文素养急需提高。所以,开设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十分有帮助。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大学生人格尚未健全,对未来迷茫

一些大学生在不如校园之后,因为环境的改变以及环境当中诱惑因素的增多,导致很多学生渐渐开始出现了攀比的心理现象。而有一些学生,初人大学,对于一切未知十分迷茫,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十分挫败,便把一切心力投入到了网络世界当中,游戏和网络社交、网购等等让大学生们沉迷难以自拔。甚至有一些学生,因为受到了利益的蛊惑,在无意识当中触犯到法律,误入歧途。而在这一部分大学生当中,我们是很难看到人文素养的影子的。

2、重视理论知识,却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新时期新时代和新的教学环境之下,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已经不能够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了。传统的汉语言教学,只是重视理论知识以及课本知识的教学,不注重课堂上面学生老师的互动,实践性过于薄弱,从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被忽略了。而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影响之下,大学生不管是阅读的习惯还是思维的习惯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如今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融合多媒体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多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让汉语言文学和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3、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过慢

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场的实际需求。首先从设置课程的这一方面来说,现在很多高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的时候,还是处在传统的十分单一的模式下,没有把各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单一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教育并没有办法助力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提升。其次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方面不够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其实就是指学生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思维要活跃,擅长人际交往沟通表达,这也是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汉语言文学要完善课程的设置,优化学科的建设,并且提高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优化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1.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教学目标主要有教学的内容来体现,所以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合理地筛选,从而确保这些内容可以起到实际的教学作用,并且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所帮助。所以,作为高校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科目,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范围耀光,全面涵盖所学内容,保证教学的效果,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及兴趣,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现在的大学生在人格方面有所缺陷是无法避免的,这样会对学习生活有所影响,也不利于未来的社会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多多制定一些有趣的有利的教学活动,从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辩论赛、交流比赛、场景教学等等,除了可以巩固学习的知识,还能够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3.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大学汉语文学例10

一、引言

“我常想,是什么把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呢?那不就是一座座桥吗!而汉语,就是把我们21个不同国家的人联系在一起的桥。”这是第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来自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的选手涂笛音在自拟演讲题目《心灵之桥》中的话,也是比赛中最能体现汉语作为沟通桥梁的表述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在欧、美、亚洲等不少国家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据国家汉办严美华主任在“中国将举办首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新闻会上透露,2002年,全世界有84个国家2027所大学的2000~2500万人在学习汉语。汉语是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之一,在世人瞩目的各类经济活动中,汉语日益成为重要的工作与沟通的语言之一。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带动更多的人学习汉语,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于2002年在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埃及等21个国家举办第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至2013年,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文简称国家汉办)为“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的承办单位。比赛由中国有关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中国派往有关国家任教的中文教师与国外大学合作进行。各国比赛中产生的优秀学生将由国家汉办邀请,到中国参加复赛和决赛。此次活动是中国在汉语教育领域首次举办的世界范围的学生比赛,极大激发了各国青年学习汉语的热情,对进一步推动汉语走向世界具有深远意义。

目前,此项比赛已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汉语桥”中文比赛内容包括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选手们首先在各自国家参加预赛阶段比赛,优胜者应邀来华参加复、决赛阶段的比赛。优胜者还将获得相应的来华留学奖学金等奖励。比赛之余,选手们还将参加不同主题、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二、“汉语桥”十二年间比赛数据回顾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举办十二年来,吸引了70多个国家的10多万名大学生踊跃参赛。各国青年朋友相聚在“汉语桥”,提高了汉语水平,体验了中华文化,结下了深厚友谊。“汉语桥”已成为各国青年展示汉语水平的重要舞台和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特色品牌,成为充满魅力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十二年间,“汉语桥”经历了如下变化:

(一)选手数量持续增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规模扩大,参加“汉语桥”比赛的国家在十二年间从21个增加到77个,参加在华复赛和决赛的人数从49人增加至123人,在世界各地参加预选赛的选手更是不计其数。

(二)主题逐年深化

2002年,首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主题为“心灵之桥”,重点突出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在世界人民心灵沟通中的桥梁作用。

2003年,第二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新世纪的中国”,目的是让世界全面地了解中国在21世纪的面貌。

2004年,第三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文化灿烂的中国”,突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所孕育出的具有东方特色的灿烂文明,这些文化特色让世界为之着迷。

2005年,第四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山川秀丽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土及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2006年,第五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多民族的中国”,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如此多民族的国家之一,因此多民族之间不同的风俗文化碰撞出的火花也是绚烂多彩的,该届比赛向选手们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

2007年,第六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迎奥运的中国”,展示中国自申奥成功以来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奥运会的前一年,整个中国沉浸在奥运氛围里的特色。

2008年,第七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激情奥运 成就希望”,以奥运会的举办为契机,展示汉语的魅力。

2009年,第八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快乐汉语 成就希望”,重点在各国选手因汉语而形成的新的生活方向。

2010年,第九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魅力汉语 精彩世博”。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一次把世界的目光汇集在中国,在世博会中各个国家的展馆也多采用汉语作为交流工具,这也从一个侧面推动了汉语在世界的传播。

2011年,第十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友谊桥梁 心灵交响”。作为第十届比赛,本届的主题和内容都反映出了对“汉语桥”十年发展的总结和回顾,反映了“汉语桥”十年的变化和发展。

2012年,第十一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主题为“我的中国梦”,将选手们对汉语和中国的“小梦”与中国发展的“大梦”相结合。

(三)比赛性质变化

前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由国家汉办主办,复赛和决赛地点都在北京。所以前五届“汉语桥”具有很强的政治意味,是以国家的姿态向世界推广汉语的行为,比赛在可视性、娱乐性上都有所局限。

从2007年开始,“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开始由国家汉办主办,由省广电局承办。2008年开始由湖南广电总局承办,进行商业运作,用商业化的运营手段筹划比赛,比赛在娱乐性、丰富性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引起世界大学生的重视。

(四)复赛时间延长

前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复赛决赛时间分别是8日、12日、4日、3日、4日、3日。这是由复赛阶段比赛形式、环节单一造成的。前六届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比赛环节都是套用“演讲、答题、才艺表演”的套路,比赛节奏快。后六届“汉语桥”中文比赛进入商业运营之后,引入了文化体验环节,比赛时间拉长至23日左右,让参赛选手们可以利用比赛的多个环节充分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加深对中国的多方了解,同时在比赛中通过汉语建立与世界其他国家大学生的友谊。

三、“汉语桥”十二年间不断发展

自2002年第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开办至2013年,已经有十二届“汉语桥”比赛成功举办,今年,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地区预选赛正在世界各地紧锣密鼓地开展。在过去的十二年里,“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有哪些发展,笔者通过统计作了分析。

(一)规模的扩大

第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只有来自21个国家的45名选手参加,参赛选手集中在欧洲、亚洲、大洋洲和北美洲;至2013年第十二届“汉语桥”中文比赛,参赛国家从21个扩展为77个,赛区扩展为96个,进入复赛的选手更是从45人增加到123人。这不仅仅是比赛规模扩大带来的需求扩大,更是“汉语桥”中文比赛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增强的见证,也是世界各国学生希望通过“汉语桥”了解中国,更好地学习汉语的渴望的见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2年的变化之中,2004年参赛国家由2003年的28个一跃而至2004年的44个,直至2013年第十二届的77个国家。我们认为这一规模的飞跃得益于“孔子学院”2004年开始在全球设立的铺垫。2004年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国家汉办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Confucius Institute)”,并在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截至2013年9月,全球已建立435所孔子学院和644个孔子课堂,共计1079所,分布在117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为参与“汉语桥”中文比赛的选手提供了更加正规、更加方便、更加优良的汉语学习环境和参赛途径,这是促进“汉语桥”中文比赛规模扩大、选手中文水平提高的推动力之一,也见证了世界范围内汉语传播事业的成功。

(二)赛制的丰富

12年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的扩大上,也体现在赛制的多样化上。

自2002年第一届“汉语桥”中文比赛成功举办以来,其面向的一直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里中文系的在校大学生,参赛人群不能全面地覆盖各类对汉语充满热爱的外国友人。为了打破对参赛人群的限制,同时保证各汉语水平的人群能够公平竞争,2008年,国家汉办为“汉语桥”中文比赛新增了“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汉语桥”在华留学生中文比赛。近年,更是有针对性地推出了“汉语桥”商务汉语大赛。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为各国学习汉语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汉语能力的舞台,并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以激励其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增加对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增进各国青少年学生的友谊。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包括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华文化才艺、综合学习能力四个环节。

“汉语桥”在华留学生中文比赛,即CCTV“汉语之星”大赛,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承办,参赛对象为非中国籍、母语为非汉语的在华留学生,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大赛已于2008年~2013年连续成功举办六届。

(三)环节的发展

从首届“汉语桥”中文比赛开始,之后的几年承办单位都在沿用第一届的成功经验,比赛环节设置为自拟题目演讲、抽题即兴演讲、现场回答问题、才艺表演几大部分,虽然在小的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是基本的框架并没有改变。

1.历届比赛中出现的瓶颈问题:

(1)纯语言比赛本身就具有门槛高、层次高、趣味不足等特点。而观众需要有一定的汉语水平并且具备耐心,普及难度大,不利于推广。

(2)来华参加决赛的外国大学生水平良莠不齐,差异化明显:欧美选手重才艺轻演讲;亚洲选手字正腔圆,“背”功一流,但表现力和才艺较弱。如此一来,比赛评判标准的设定非常困难。

(3)历届比赛把比赛重点都放在选手来华的复赛和决赛部分,海外部分通常“一笔带过”。这可能会错失许多海外优秀选手。

(4)历届比赛周期短,往往两周以内就结束赛事,难以形成热点、亮点;选手选拔过程不够精细,表现空间狭小。

(5)历届比赛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模式:即演讲、答题和才艺展示。这“三架马车”在比赛设置中非常合理,便于选手准备,但缺乏舞台表现,容易流于俗套。

这种些问题在2008年第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出现了变化和转机。

2.新的设计思路在比赛中的体现:

(1)公正比赛,快乐表达

整体赛事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尽量追求比赛形式的创新与趣味表达。比赛的评定标准规范,但表现形式变得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在演讲、答题和才艺表现。

(2)应用为本,扩展学习

明确了“应用”为语言类比赛的“核心”元素,“学习”为语言类比赛的“扩展”元素。学好语言的终极目的是“应用”――如何把自己所学内容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是第七届“汉语桥”的考察重点。同时在比赛期间,还要提高选手的学习和舞台表现能力。通过让选手学习中华文化、尝试接触中华才艺,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舞台表现力,令节目异彩纷呈。另外,比赛还设计了“过桥考试”,与舞台上的表现相辅相成,充分考核选手的综合实力。

(3)海外海搜选拔精英

海外选拔部分,提出了“海搜”概念。海选阶段,节目组兵分三路,前往欧、亚、美三大洲海搜汉语精英,提前发现、跟踪、储备优秀选手,提升“汉语桥”整体活动的预热效果。

(4)引入体验文化之旅

“汉语桥”不单单只是一项赛事,同时也是一次文化之旅。第七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为选手设计了西安、杭州、张家界三地的“文化体验”,让选手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文化的瑰丽。选手的文化体验直接与比赛挂钩,部分考题来自于选手的所见所闻,使选手必须要“活学活用”。

(5)赛事分段循序推进

第七届“汉语桥”比赛分为三个阶段。海外初选阶段(海搜)、国内复选阶段、国内决赛阶段。海搜阶段,从全球55个国家选拔出了110位选手;复赛阶段通过连续4天4场赛事,从110位选手中决出24强;决赛阶段,24位选手历经三场赛事,决出最终的冠军。这样的赛程结构利于参赛选手水平的充分发挥,最终使对汉语掌握最好的选手脱颖而出。

(6)重在参与,快乐挑战

学习汉语应该是快乐的,而比赛更应该是快乐的。比赛体现出了“重在参与,快乐挑战”的精神,设计了“挑战队”的概念,每场落选选手不淘汰,而是进入“挑战队”,挑战队通过“过桥考试”,成绩优异者再次进入比赛,这让那些能力强,但临场发挥失常的选手能够重返赛场,也令比赛的可视性和刺激性大大增强。

接下来的第八届到第十届“汉语桥”中文比赛,继承和沿用新的策划思路。这些比赛环节的发展,不仅仅使“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可视性和娱乐性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在精心设计的环节中,让外国选手能够“活”学汉语,减少机械的模仿、背诵,真正体会到汉语的魅力。

四、十年间“汉语桥”的中国文化影响力

从2002年到2011年的十年是中国文化经济大繁荣大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活跃非凡的十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等等,每一项成绩都让世界为中国投来了注视的目光,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单单从参加“汉语桥”的比赛选手来看,十年来就有巨大的变化:

(一)对中国认识的深入

以下是参加2002年首届“汉语桥”中文比赛的选手在演讲中对自己认识的中国的表述:

“马可・波罗说:中国遍地都是黄金。”

“小时候,我为自己有一半的中国血统感到羞愧。”

“我的朋友常常问我:中国人是穿长袍吗?男人是还留着长长的辫子吗?”

“我曾经以为中国人都会飞檐走壁,人人都是李小龙!”

根据这些话可以猜想他们对中国印象的来源,大概还是《马可・波罗游记》和著名演员李小龙,或者来自电影《卧虎藏龙》。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新中国也已经活跃在世界舞台很多年,但是大部分欧美国家的选手们对中国的印象仿佛还停留在20世纪之前。我们认为这种认识的偏差归根到底源自沟通的匮乏。中国与西方世界没有一个非常迅捷方便的沟通桥梁,由于语言不通,人与人很少能够直接交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国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只能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试图揭开中国的神秘面纱了。

随着孔子学院在各国的成立以及一届届“汉语桥”中文比赛的举办,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可以很直接地了解现在的中国,甚至来到中国亲身体验现代中国的风采。渐渐的,“汉语桥”中文比赛的演讲中有了这样的话语:

“看着中国的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对着摄像机挥手,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实在是太震撼了!”

“有时候,我真的为自己学习了汉语而感到无比的荣耀!”

可以发现,参赛选手们对中国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影视作品,更多的开始以自己学习汉语的经验,在与中国人的交流中获得对中国的感性认识,特别是2008年第七届“汉语桥”中文比赛加入了“文化体验”这一环节之后,参赛选手需要深入到最真实的中国社会之中去亲身学习、交流,这都成为了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改变对中国认识的推动力。

(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点在扩展

虽然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汉语欲望的原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需要,但是表现在表层的最直观的动力是他们对一个没有太多了解的文明古国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外国人,特别是欧美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促使他们学习汉语,特别是学习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

在前六届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中华才艺表演”这一环节是最能展现来华参加复赛决赛的选手对中华文化的兴趣点所在。

1.前六届“汉语桥”透露出的文化点:

(1)武术:未区分明确的支系,个别选手打太极拳,多数为普通套路拳脚功夫。

(2)中国书画:书法体现不出系别;中国画多为水墨山水画,少数为花鸟画,没有工笔画。

(3)音乐:多为中文歌曲的演唱,歌曲集中在世界上传唱度较高的中文歌曲中,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茉莉花》等经典老歌,时代流行歌曲较为少见;民族器乐表演较少。

(4)民间技艺:绕口令居多,也有快板艺术、剪纸。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大学生接触的中华文化元素也在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中华才艺被参赛选手带入到“汉语桥”中文比赛的才艺表演环节中来。2008年第七届“汉语桥”中文比赛开创的文化体验环节,选手们得以前往杭州、西安、张家界、上海、青岛、凤凰等地,从而能够深入到中华文化的富集地去学习中华文化,参与文化体验。

2.后四届“汉语桥”透露出的文化点:

(1)武术:出现了螳螂拳、猴拳、太极剑法等流派,不再是单一的拳脚套路。

(2)中国书画:开始有意地学习各家体例,有学颜体的,有学柳体的,书法功力见长;绘画方面,对中国画写意风格的理解越来越深。由于深入地感受了中国文化的环境,为书画艺术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使作品不再是徒具其形,不具其神的机械图案。

(3)音乐:也许是随着孔子学院的开设,越来越多具有专业音乐水平的中国汉语志愿者奔赴世界各地,在传授汉语的同时教授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中国传统乐器也能够在外国人的手中焕发活力,古筝、笛子、埙、笙等等中国乐器出现在了“汉语桥”的舞台上。另外,演唱的中文歌曲也渐渐地脱离了经典老歌的范围,新生代如周杰伦的《蜗牛》《台》《安静》,王力宏《龙的传人》《唯一》等流行歌曲也被参赛选手演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代中国为世界认识的程度紧紧跟随着中国潮流的脚步。

(4)民间技艺:中国传统变戏法、捏面人、山东快书开始出现在“汉语桥”的舞台上。

五、“汉语桥”十二年间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十余年来,“汉语桥”的成功举办,不仅大大激发了各国学子学习汉语的热情,推动了世界范围的汉语热,同时也使开放、包容的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外国人向往的国度。据了解,历届参赛选手中,很多人现在或成了汉语教师,或在新闻、经济、贸易等领域从事着与中国有关的工作。

曾于2002年参加首届“汉语桥”的意大利姑娘玛尔佳,现为新华社罗马分社驻米兰站的记者。回首参加“汉语桥”活动的历程,她说:“这段经历在我心中结下了深深的‘中国情’,也使我的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如选手们所说,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赋予了“汉语桥”无穷的魅力。汉语之桥正在跨越时空、放射延伸。“汉语桥”中文比赛是一座友谊的桥梁,就像奥运圣火一样,传递着和平的信息。

十余年来,参加比赛的选手们像一个个小小的“星星之火”,紧紧相连,架起了一座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心灵的桥梁。第六届“汉语桥”选手,来自白俄罗斯的娜雪现在是一名专职汉俄翻译。“参加一次‘汉语桥’,你会发现交往在人们生活中有多么重要,所以我决定帮助别人互相交往,跨越语言的障碍。”娜雪说,“汉语桥”不仅使她结识了很多朋友,也改变了她的生活和未来,汉语真的是一座非常坚固、非常重要的“桥”。

大学汉语文学例11

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校园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开放大学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事件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整体素养。其次,多元品文学的丰富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第三,展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创新实践。第四,结合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的校园文化建设,寓教于乐,丰富教职工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为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意为展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用多元、多彩的艺术形式解读文学。所有活动作品均应为文学作品、事件、案例的演绎和解读,活动作品包括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以情景剧演绎、绘画、舞蹈、戏曲、文章、茶艺、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鼓励各种新兴演绎和解读的艺术形式。选题范围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具体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事件和案例的解读和演绎。多元化解读文学的艺术作品要求探索创新,意蕴深远,形式多样,提倡真善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表现形式与时俱进,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彰显文学艺术的永恒魅力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解读和诊释文学,涌现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作品。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参与活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的问卷,以校园文化的视角,问卷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活动作品的内容、活动作品的形式、参与形式以及活动效果等方而的内容。调查问卷在征求业内几位开放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家意见并做出修改后,发放52份,有效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96.1%用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一分析

(一)今基本情况分析

1、参与对象

笔者对参与此次活动学生的胜别、年龄、分校等情况进行了统训一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基本反映出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的结构与层次分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分校直属一分校占比12% ,直属四分校占比12%,长安分校占比8%,高陵分校占比68%。调查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男生占比28%,女生占比72%主要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的占比54% , 25岁35岁的占比28% ,大多为青年学生。根据调查,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集中在高陵分校

2、作品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西安分部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中,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为内容的占比72%,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的占比28%,外国文学的选题为零。大部分学生喜好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由此可以反映出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也有涉及,对于外国文学题材较为陌生,无人选题

3、作品形式

根据调查问卷,各分校参与学生采用的作品形式数据统计中,直属一分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情景剧演绎、朗诵和茶艺阐释等形式;直属四分校有情景剧演绎、舞蹈诊释、书法绘画、摄影诊释和朗诵作品等形式;长安分校主要以朗诵作品为主;高陵分校主要有书法绘画、朗诵作品和版画等形式。统计显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和爱好,探索创新,凸显个性化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风采

4、参与形式

根据活动方案设计,参与活动的形式可以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协作,西安分部各分校参与形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采用了独立完成和小组协作两种参与形式。其中直属一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8%,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92%;直属四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46% ,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54%;长安分校和高陵分校的学生均采用了独立完成的形式。根据整体数据统计,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选题内容的需求,不拘泥于形式,能够灵活选取合适的参与形式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

1,活动效果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等方而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学生为36人,占所选人次的76%,问卷中人数的72% ;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学生人次为45人,占所选人次的95%,问卷中人数的90%;认为活动有助于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生人次为47人,占所选人次的100%,问卷中人数的94%。该项调查显示,小组协作的学生普遍认为该活动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独立完成作品的部分同学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有助于丰富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

我们对学生在活动中关于知识直观化、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文化艺术素养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等方而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直观化、具体化;91%的学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素养;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增进个体的文化艺术素养;100%的学生认为该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根据数据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寓学于乐,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此次活动是否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是否希望该活动继续开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96%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开放、自主、和谐的学习理念,更加适合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对于是否希望继续开展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其中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活动,26%的学生希望能够推广开去,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8%的学生希望能够改进完善。根据分析,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认为该活动更加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特色,并且希望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专业

三.反思和探索

汉语言文学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结合自身的特长,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诊释文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专业知识直观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素养,活动效果显著,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调查分析,此次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反思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作品内容的选题不均匀

根据调查分析,活动作品的内容选题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外国文学的选题占比为零。究其原因,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内容相对熟悉,对于外国文学的内容掌握不够。此外,从艺术表现来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效果更为明显,也导致了学生选题的侧重

2、作品形式整体多元化、个别分校单一化

活动作品的形式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但是根据调查数据,个别分校的活动作品形式仅限于一种或者两种艺术形式,仍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

3、个别分校学生参与形式简单化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形式整体呈现出自由、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个别分校的学生参与形式均为独立完成,没有小组合作的形式

4、作品质量良荞不齐

虽然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例如《海棠诗社》情景剧演绎,《李清照诗词解读》情境演绎,《王维山水诗解读》摄影作品等质量较高的作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作品形式单一,作品设训粗略,内容表达不够充分,质量欠佳的情况

(二)改进和探索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而的改进和探索

1、创建作品内容选题参考

对于学生选题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作品内容选题参考,选题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领域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内容,给学生提供详尽、丰富的选题参考和辅助,提供支持服务,让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选题视野更加宽阔、广泛。更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和艺术视野

2、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

根据统计分析,部分基层分校的学生活动作品存在作品形式单一,参与形式单一化的情况根据调查反馈,个别分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和责任教师对活动内容领会不清楚,有趋于简单化管理的思维,导致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形式和作品形式单一化。针对以上问题,需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完善培训机制,让分校的主管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领会活动的精神,打破束缚和案臼,以创新的思维、多元的形式解读文学,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生动、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3、完善审核、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