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基础教育成果

基础教育成果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4 08:37: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基础教育成果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基础教育成果

篇1

按原计划,第一阶段的视频教室建设将包含10所中学、50所标准化学校和200所合办学校。10月26日,北京首个以远程教学与国际教学交流为基础的教育远程教学系统正式开通。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忠表示:“在过去,西城区教育委员会管理下的小学、中学、民办学校、补习学校以及私立学校都是独立运作的,在试图建立与海外教育教育机构的教学交流时,有明显的障碍。现在,借助视频协作系统的构建,不仅使得西城区所有的学校都能够提供先进的远程教育,还实现了与海外学校的良好互动。”

篇2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4—0052—06

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催生了全球“汉语热”频频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已有109个国家的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已有96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600多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1]仅在2011年一年之中,全球新增36所孔子学院、新建131个孔子课堂,学习汉语的人数以39%的速度创造新的增长;我国有8000多名教师和志愿者奔赴100多个国家教授汉语,有118个国家的5000多名学习者接受奖学金来华学习。[2]仅以美国为例,美国投入巨资开展的“关键语言(Critical Languages)”的教学,汉语已经成为六种关键语言之一。据来自中国驻美使馆的消息,现在中文在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外国语。

伴随“汉语热”的快速升温,国际汉语教育中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汉语教师缺口巨大。据统计,全球学习汉语人数4000多万,汉语教师的缺口140万。尽管国家汉办和各高校派出的各类汉语教师数量不断增多,但比起各国的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3]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尽管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总量巨大,但每年实际来华留学,专门学习汉语的人数大约只有5万人左右。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由于学习需求和动机的多样,加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语言系统的不同,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手段的落后,很难引起国外学习者持久的兴趣和文化认同。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少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利用远程教育发展汉语国际推广的前景,包括国家汉办在内的很多机构、高校、教育类公司利用现有资源或重新开发网上教学资源,搭建各种对外汉语教学网站。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孔子学院院长赵勇博士,发现国际汉语教育存在三个“瓶颈”——教师缺乏、学习者相对分散、汉语教材和教学内容比较传统和落后, 因而不能适应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据此,他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正可以解决以上三个瓶颈问题。” [4]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教学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正好为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带来契机,而网络国际汉语教育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概念的厘清

如上所述,仅靠传统的面授教学服务难以满足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的紧迫需求,利用远程教育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与困难已渐成业内共识,但在具体的课程规划与开发阶段,有些核心概念亟须厘清,才能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偏离方向。涉及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有三个,分别是:教学资源、课程、网络课程。

1.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及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的教学资源还涉及教育政策及社会生活提供的学习环境及条件等。可见,教学资源是开展远程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而非教学中的全部。

2. 课程

按照通常的理解,课程即针对一定主题的学习内容及学习进程。其中既有为学习者创设的学习规划和资源,更注重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及其学习进展。对此,国外不少教育大家曾有很多经典性研究:emius认为课程即教材,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课程内容就是学习者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J.Dewey认为课程即活动,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在R.W.Tyler看来,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而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大教育家们从不同的侧面指出了“课程”概念的内涵。可见,课程强调互动,强调学习的过程。

3. 网络课程

尽管对网络课程的定义很多,比较得到认同的有两个,一是教育部2002 年2月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中给出的:“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一是武法提在对文献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 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5]可见,网络课程充分利用了技术手段,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有支持的自主学习;对教师而言,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

二、对外汉语教学网站的现状分析

目前存在的对外汉语教学网站林林总总。从举办者看,有政府举办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如国家汉办的“网络孔子学院” http://),有私人公司举办的教学网站(如才盛科技公司建立的“中文在家” http://),但为数众多的网站是各大学或孔子学院,或者海外培训机构所建立的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如北京语言大学的“网上北语” http://.;美国太平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全球汉语教学网” http;// );从技术手段上看,有利用播客技术(podcast)支撑最火爆的汉语教学网站(http://)。根据以前研究者的分析,这些网站还可以按照综合类、速成类、辅助类、文化类、工具类进行分类。客观地说,无论从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支持投入上看,还是从汉语学习存在潜在市场,国内外营利性教育机构大量投资上看,这些网站上的资源非常丰富,理念新颖,而且技术手段先进,音视频制作精良。但毋庸讳言,这些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师生互动性差,管理与评价缺失,最终造成教学有效性不高。本研究主要关注了101个对外汉语教学网站,从中获得以下信息(见表1):

仔细浏览这些网站会发现,尽管不少网站设置的栏目版块名目众多,并且绝大多数配有中英双语,甚至个别综合性网站还有多语言设置,但仍有下列的“三多”与“三少”现象:资源堆砌的多,能够用于教学的少;教材网络化的多,网络课程开发的少;课程推送的多,交互活动的少。尽管各个对外汉语教学网站的功能和性质不同,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这些网站提供的主要是教学资源,而不是课程。而这一点恰恰又暴露出了远程国际汉语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笔者在对众多对外汉语教学网站的分析中还发现,尽管在这些网站上有的版块冠以“网络课程”的名称,但按照上述概念的界定,仍然属于教学资源的范畴,还称不上实质意义上的“课程。” 事实上,网络课程并不是纸介教材或实体课堂的搬家,不是教材的网络化或者课堂教学的虚拟化。笔者认为,能够带给学习者有学习成就体验的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不仅要利用网络优势,精心选择并提供学习内容,更要注重教师在引导学习者借助混合式学习带来的多重交互体验,从中获得对于汉语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化有价值的知识习得、技能训练和国际理解。

三、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的规划与教学

李津等指出了网络对外汉语课程的“交互形式多样性、教与学的自主性、资源利用的便利性、支持服务的实时性,注定会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一把‘金钥匙’”。[6]同时,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必须是在语言学习、远程教育等理论指导下的,把课程要素和网络环境合理结合的产物。它大致应涵括以下核心要素:教学设计、资源整合、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学习评价与反馈、技术强化。

1. 教学设计

在课程与教学规划上,坚持专题特色和课程模块思路,采取混合式学习模式。正如有研究者所总结的那样:“特色是一个教育网站能否脱颖而出、吸引学习者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网站的创办理念和受众不同,对外汉语教育网站的风格不应雷同。对外汉语教育网站的创建应着眼于创办机构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科背景以及学习者的层次和特点,网站的资源和服务要体现出创新性、差异性和趣味性。” [7]北京开放大学远程国际汉语教育网站拟将课程模块分为语言类、文化类、社会生活类、专题类。首先充分利用北京作为历史名城的资源优势,将北京区域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主线,在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相结合上进行教学设计。其次,从“普通话”的定义上看,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8]所以,北京语音对于汉语教学有着先天优势。再者,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所具有的文化教育和社会传播媒体资源优势等特点,构成了对外汉语课程开发、资源利用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此,北京开放大学未来的国际汉语课程与教学模式将会兼容基于网络的知识性讲授、基于专题文化、自然及社会生活的考察体验式学习(因为北京开放大学拥有对外汉语办学实体机构)、基于特定作业与实践应用专题的个体学习,以及基于网络互动分享的在线交流学习等,使世界各国的汉语学习者从中获得汉语知识与应用技能的习得和对于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

在语言能力的设定上,北京开放大学拟参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2001) 和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2007)、《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2008)以及《加拿大语言能力标准》(CLB,2000)等国际语言能力标准的研制成果,开展对外汉语课程规划与教学实施的设计。此外,通过国际交流借鉴国际已有的汉语课程,依据国际标准和课程建设框架进行课程开发。例如英国开放大学的汉语教材《第一步》就以《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为基础,对英国一、二年级大学公共汉语教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做了尝试性的建议和假设性规定,首次尝试将教学目标和欧洲语言框架挂钩。” [9]该教材明确该级别的教学目标在于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A2级所描述的语言能力。

在国外汉语学习者中,学习汉语的目的除了兴趣以外,很多人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用《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作为汉语能力水平的评估将会加快与国际接轨,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单科课程结业的描述更加便于理解,有利于今后开展“学分的转换”或“学分的转移”,无论是转到中国的普通高校留学还是在欧洲国家读大学时作为选修外语课程学分,都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项工作的前瞻性,将会对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非学历向学历教育转换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2. 资源整合

在教学资源上,以整合利用为主,自建新建为辅。在对外汉语教育政策和资讯方面,有国家汉办网(http:///),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有中文教育网 (http:///index.htm),在对外汉语教学上有“Chinesehour”(http://),甚至还有专门学习汉语听力、口语、阅读、汉字的网站,加之有对外宣传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宣传片,有介绍各地旅游资源的风光片,有介绍人物和普通人生活的纪录片,各种视频资源蔚为大观。把这些海量资源加以整合,按照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习级别、不同的学习目标,并针对汉语学习特点和规律加以优化和设计,甚至可以把电影或电视中反映语言与文化的专题视频节目作为“微资源”课程模块,设计基于已有资源的教与学过程。这样做既可以增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高品质,又能够减少课程开发成本。(当然,如果利用这些资源作为正式出版物时,需要考虑版权问题。)

3. 学习活动

网上学习及交互活动的设计。著名的远程教育专家Michael G. Moore(2005)曾言,学习的本质是交互,那么为使学习真正的发生,就一定要加强交互。[10]国际学者新近发表的对于网络互动学习的研究表明,网络教学应该能够预设和维持学习者开展“投入性学习,并藉助网络提供的交互影响,帮助学习者获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有效承担学习责任的能力。” [11]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交互又是信息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网络教学的灵魂,所以二者的结合具有天然的适配性。北京开放大学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交互活动设计,主要体现在网络环境中人机、人际以及学习者与语言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人机互动体现在基于电脑的各种练习活动和反馈,以及语言识别系统帮助学习者对语音的操练;人际互动基于网上直播课堂师生间的活动,师生、生生间借助学习论坛、学习社区和利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的实时或非实时交互。许多学者认为,没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没有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所以,北京开放大学在设计交互活动时,学习者与语言文化环境的互动一定要基于某个文化主题,如“北京的四合院”一课,学习者在收看完网络视频后,要求完成在“文化在线”论坛上的主题讨论。同时,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习者还可以有对于中国社会的浸入式体验,即游学活动。网上交互活动的设计可参照以下流程(见图1)。

作为教学实验,英国开放大学的汉语学习者和北京开放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共60人,在2012年秋季学期,结成30对语伴,进行了有主题的交互活动。首先,双方的设计者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现实需求出发,按照双方的语言基础,确定交互活动类型,明确了活动主题和方式,采用Email、MSN、Skype等社交软件进行双语交互,既可以实时视频交流,又考虑到时差的问题;也可以部分采用非实时的文字交流,要求双方学习者每次对每个主题要写下一段文字,英方学习者要用汉语写,中方学习者要用英语写,并且相互批改。在方案制订后,召开了中英教师、技术人员、学习者代表参加的双向视频会议,开展交互活动。目前该活动正在进行当中,参与交流学习的中英两国学习者都体会到跨文化语言学习的益处,学习积极性与成就感得到显著增强。

4. 学习支持服务

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中途掉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了使学习者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并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学习支持服务至关重要。研究远程教育学习者辍学的专家O. Simpson(2012)认为,学习支持服务包含学术支持(Academic Support)和非学术支持(Non-Academic Support)。[13]学习支持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学习者选择课程之初,有一个学习级别定位测试(placement assessment),根据测评结果帮助选定合适的课程;还可以有一个学习风格量表,帮助学习者明确自己的学习风格。另外,在网站上还要尽量多一些实用工具,如网络电子汉语字典;网络教材中始终有“导师伴随”;练习解析细致,详尽,好像导师的声音就在耳边;在讨论区中,答疑解惑及时到位。非学术支持常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指导教师可以经常发一些鼓励性、表扬性的邮件给学习者,在情感上帮助学习者克服远程教育带来的疏离感。当然,学习支持服务还应包括技术上的支持,平台上的一些新功能要配有Flash讲解的使用说明,使学习者尤其是上了岁数的学习者消除对新技术的畏惧感。

5. 学习评价与反馈

没有学习过程的管理、测评与反馈,就谈不上是真正的网络课程。即使学习者不是为了获取证书,纯粹是为了兴趣或者挑战自己而学习汉语,也应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网络汉语教学要体现“自定步调、及时反馈、明确成果”,才能真正体现出课程的价值。评价方式可以多元,反馈方法可以多样。在远程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要高于终结性评价。利用电脑的技术追踪、储存学习者动态行为信息的能力,方便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形成性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学习者和教师,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状况有一个动态、客观的了解,从而不断调整学习方向和重点;而教师则可以针对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对学习者的学习指导和支持。终结性评价也可以采用Skype、Phonepass等远程口试方式进行。

在网络课程中,对学习者活动或作业的反馈,对学习者的帮助很大,甚至完全能够取代面授时的反馈,但这要求辅导教师有较强的双语能力。如英国开放大学“学汉语”课程中,教师采用word批注修改的格式对学习者作业的反馈(见图2)。[①]

按照二语习得的理论,语言的学习从输入到输出,初学者错误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对待这些错误,在写作练习上尤为如此。双语能力均很强的教师对学习者的习作,能够给出详细的反馈,指出写作中的错误并告知如何改正,将会极大促进学习者汉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6. 技术强化

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实施远程国际汉语教育的有力武器,而且随着因特网从原来的web1.0升级到web2.0,技术的优势更加凸显。web1.0和web2.0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资源获取式网络,而后者是信息参与式网络。从该理念出发,远程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该从资源提供式提升到课程参与式,即开始设计和开发新一代的远程汉语网络教学。

在具体的技术支撑环境的搭建上,采用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法为设计理论基础的Moodle平台,支持师生或学习者彼此间开展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从与他人互动,或与教师互动过程中,学习者很自然就能建立概念,因为他们在交谈时,共同创造出一个可论述的世界和一个共同架构,在其中可以产生沟通,最终实现“集体智慧”和“集体认知”。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论坛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互动评价能够给教师施展自己教学设计和能力的舞台,更是学习者之间互动交流、协作学习的平台。在教师与学习者模拟课堂交互方面,还可以采用Elluminate等软件,实现与传统课堂一样的教学。由于汉语语言本身的特点,针对西方学习者学习四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还可以采用类似Newpepper等软件进行反复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外国汉语学习者对于汉字的书写笔顺也十分头痛,所以在有些互动教学网站上专门设计了“写字板”功能。鉴于现在学习者的流动性很强,可用于学习的时间零散,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要把移动学习用于汉语教学,把训练笔顺的软件和课程中的听说读写放入手机的APP Store中,供学习者随时下载用10-20分钟进行学习,并通过游戏过关的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14]

四、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

建设的发展趋势

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按照专家的看法,“第一代网络课程相当于电子化的纸制教材,与电视的功能相似,它的作用是传递信息。第二代网络课程是多媒体化的网络课程,增加了声音、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第三代网络课程增加了练习、考试等互动性内容。而新一代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是走向社区化和个体化的网络课程。” [15]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包括:

1.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每个学习者的需求不同,有的课程在设置上可采用“先语后文”的策略,即先学语言后学文字,早期学习以拼音为主。充分利用拼音与字母文字间的相近处,用拼音来帮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然后,在学习者有需求的情况下,再逐步帮助他们掌握文字。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考虑。有的课程可尝试以中英文词汇夹杂的“三明治”教学法来吸引学习者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2.“国别化”网络课程的设计

所谓“国别化”是指针对不同国家的语言状况、文化背景而编写的适应不同国家人群学习汉语的网络课程,而绝非语言版本的不同。

篇3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人的发展方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总称,其实质是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其中,“培养什么人”主要涉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用什么培养人”主要涉及培养内容,一般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如何培养人”涉及培养过程、方式和方法,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因此,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从而真正提高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粗放,尚存在诸多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之处,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

明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体现着人们对基础教育本质及其功能的认识水平,并会对基础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事关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客观地讲,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我国基础教育在功能定位和培养目标取向上一直处于矛盾与冲突的状态之中,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由此产生了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论”“公民论”“就业准备论”“成人论”“建设者和接班人论”等诸多提法。我们只要简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目标的政策表述和相关规定便不难发现,尽管我国一再强调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基础性”,但是目前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还是过于宏观,表述也模糊不清,且缺乏对实践的操作性指导。这种政策表述上的缺失状态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过分重视高深知识的传承,而忽视公民基本素养的养成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明确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日本在《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未来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生存能力”。其主要包括:扎实的学力(表现为学习的意愿、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特别强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人化的学习方法);丰富的人格(包含社会责任感、感恩之心等);强健的体魄。美国则提出了五种核心能力,即适应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非公式化问题的能力、自我管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系统化的思维能力。这些是不同国家对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与素质提出的要求,其对于明晰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也颇具启发意义。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的直接使命是为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服务,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人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生活技能和生存本领。学校教育仅是人的终身学习历程的一个阶段,基础教育又仅仅是人的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备基本素养的合格社会公民,而非熟记高深知识、只会考试的所谓“精英人才”。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一些基础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其后续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打下初步基础。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应在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当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这一培养目标,使之尽量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凸显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和“综合化”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倾向仍然比较严重,“考什么,教什么”现象十分普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两种明显的特征。一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有追求“大而全”的倾向。这与《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倡的“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是相违背的。二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被赋予了专业性的特征。与国外“浅而广”的课程设置相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在不断强化学科的专业性,推崇“窄而深”。总之,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已少有“基础性”的特征,而更多地侧重于其选拔功能。“难、繁、深、多”的内容和要求越来越偏离学生发展的基础,使得学生失去了部分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我国课程设置的这种弊端正是学生负担日益加重以至厌学、厌世等不良情绪出现的根源。

从本质上讲,基础教育的最大特性就是“基础性”,即为学生的身心成长、知识技能等各方面打好基础。其不仅包括科学文化基础,还包括思想道德基础,教学生学会做人,为社会成员的未来生存与发展提供条件。它要保证的是所有学生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能只关注升学率和分数,还应当关注学生是否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校不能成为文化的孤岛,把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面“死读书”“读死书”,而要让学生主动关心社会问题,使其把个人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因此,未来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提倡综合化,即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等。

从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向来看,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一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内涵,即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与社会的综合、课程与学习者的综合。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综合化方面最引人注目的两大调整就是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开设综合课程与编写教材和在高考内容改革中增加综合能力测试题并设置综合能力考试科目。这些综合课程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界、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可。可见,要创新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载体实行综合化改革。

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一般认为,教学方式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基本行为和教学活动在整体结构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广义的教学方式既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也包括学生学的方式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动交流的方式。而狭义的教学方式仅指教师教的方式。在这里,笔者主要从狭义的角度来论述教学方式。

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一般包括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运用已学知识和检查测试等环节。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维持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传授新知识,以“题海战术”巩固已学知识,以“掌握技能技巧”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检查学习效果。

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其却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讲授法为主,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等众多新概念感到迷惑不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尽管部分教师努力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与探索,但他们更多接触的是课程理念的指导,如何将课程理念转变成适宜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仍是推进中的难题。因此,为了使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变得爱教、乐教、会教、善教,转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总体而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在教学各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以及师生互动等各方面均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应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教育活动、教育对象和教师工作三者的特殊性,力求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由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和经历实践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示范、建议和指导,引导学生大胆地阐述并讨论各自的观点,让学生认识已获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总结评价。其次,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关系转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甚理想,为此,我国应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构建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信息资源开发、共享与服务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切实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和城乡间开放共享,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持续一贯地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它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包括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及社会参与。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包括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改变,还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改变。

不同的学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非置于主体的位置来看待,因此,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强调学生客体性的一面,教师“很少开展以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和阅读教科书,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使得学生只能采用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去死记硬背和机械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和意见。这使他们感到学习活动枯燥、乏味,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强等结果。因此,我国目前迫切需要改变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机会的现状,彻底变革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模式,使学习更加多样化,让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

基于对实现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考虑,笔者认为,未来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为理想而学、为兴趣而学、为爱好而学的活动;其二,学生通过“做中学”“说中学”“试验中学”“网络上学”“图书馆中学”“合作研究中学”等主动研究和主动探索的过程获取知识;其三,学生的学习一定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走进社会中去,坚持学习活动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其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体现“三效”原则,即效率、效果、效能。总之,学校教育应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时,学习活动才能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学生才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

篇4

二、解决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城镇化过程中基础教育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1.完善保障教育公平的法律体系,进一步保障各地办学条件的均等和教育质量的均衡。就学条件,基础教育数量和班级的规模以及教师的编制和工资等方面要有明确的规定,避免各地因条件不同而产生教师和学生的不均衡流动或流失。2.政府要重视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其教育质量,真正实现4%的增长目标,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国策,为中小学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3.政府加强对薄弱基础教育的扶持与建设,实行示范性基础教育和薄弱基础教育之间探索接对子的帮扶模式,对薄弱基础教育实施倾斜政策,改善薄弱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其教学水平。4.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行政,同时要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加大任课老师的培养力度,使各校师资队伍都得到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和实施教师流动制度,使学生在任何地区的任何基础教育,都可以受到几乎同等高质量的教育;科学制订招生计划,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划定基础教育服务范围,使辖区内义务段基础教育的生源大体均衡。5.就城市基础教育而言,应该把基础教育建设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规划,将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落实在行动上,做到基础教育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6.对农村基础教育而言,在布局调整中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既要方便学生入学,又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在公平的基础上兼顾效率。

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和技术,测控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过程控制基础这一门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分支也在飞速发展,在电力、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尤其是为了适应我校自动化专业教育特色,《过程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为了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并付诸日常的实际教学环节当中,真正实现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 《过程控制基础》教学现状

目前的《过程控制基础》课程总共32个学时,其中包括4个学时的课内实验。教材为《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二版,潘永湘等编著。全书总共为十章,因为教学课时有限,只讲授其中的五章,分别为:第一章,绪论;第五章,简单控制系统设计;第六章,常用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第七章,实现特殊工艺要求的过程控制;第十章,典型生产过程控制与工程设计。课内实验四个学时,其中包括两个实验内容,分别为:实验一,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参数整定;实验二,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参数整定。

目前的理论教学过程以传统的多媒体授课为主,板书为辅,讲完相应内容都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在习题课进行讲解,教师和学生课上或者课下都很少互动,基本是填鸭式教育,加之课程内容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部分内容枯燥难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较差,旷课情况严重,总的教学质量一般。

课内实验由专门的实验老师负责,实验内容多年不变,缺少灵活性和自主性,任课教师很少参与实验,无法获悉实验内容的完成情况,很难把实验环节如实的体现到最后课程成绩的总评中去。

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和做法:

1.1教学内容的改革

《过程控制基础》的实质是基于控制理论实现流程工业的控制系统,其教学内容应包括:过程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键技术,如检测仪表、控制仪表、执行器、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常用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特殊工艺要求的过程控制、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为了解决学生对过程控制缺少全局性认识的现状,在课程的概述部分适当引用了一些案例,一般是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接触到或者是经常听说的案例,这样学生在该课程的初始阶段就可以对该学科有一个深刻的感性认识,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过程。

考虑到过程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学完该课程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学内容应密切跟踪科技前沿,为此,适当剔除了一些老旧内容,在讲授复杂过程控制系统时,重点介绍了推理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控制方式。

1.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传统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代之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驱动式教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自己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任何学生都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讲授新内容之前,事先布置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每次授课结束前,采取以提问所布置问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此外,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也可以获悉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普遍理解不清的知识点,可以进一步加以强调。此外,把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工具引入到了教学过程当中来,通过借助这一软件工具使得某些内容抽象、枯燥、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变得更为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在讲解过程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时,利用SIMULINK软件对一个自衡非振荡过程进行仿真,通过把过程的三个参数[K、T、τ]由小到大做调整,观察系统在阶跃信号下的输出,通过观察输出,使学生更加生动的了解三个参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情况。

1.3 教学手段的改革

采用“四位一体”式教学手段,“四位”指服务课程教学的四种方式:多媒体教学、问题驱动教学、专家或优秀教师进课堂教学和学生下实验室实验教学;“一体”是指本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

对于多媒体教学,课前认真制作课件,适当设置了一些声音和动画,以增加课件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对于问题驱动教学,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是紧扣本讲重点内容,做到了问题尽量全面,避免了大而偏;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邀请了相关的专家和具有优秀教学经验的教师来给跟学生座谈,以提高课程教学的灵活性;

由于课程内容较多,授课学时又有限,对于一些简单但又重要的内容课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学习理解,例如第八章中的预测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最后,通过让学生写读书报告或者读书心得的形式进行考察,了解了其知识掌握情况。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诸多问题,而任课老师又不可能随时当面解答,因此,一个好的任课教师必须又是一个头脑灵活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利用网络论坛、聊天室、QQ群等交流工具,实现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且互动的结果所有同学可见,从而解决了问题具有普遍性而当面答疑难的问题。

1.4 实践教学的改革

过程控制实验是该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环节,旨在通过实验过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创造力。但目前的实验的主导作用仅仅表现为介绍实验内容、示范操作、强调注意事项和纠正错误等,其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和时间少,对新仪器、新设备和新技术缺乏必要的训练和反复使用的机会。第二,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不够。从实验方法、内容、步骤到考核,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事先确定,学生没有太多选择和发挥的机会,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状态有所改变,但仍跟不上整体的教育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第三,实验课堂容量小,实验时间过于集中,实验室利用率低,实验安排比较刻板,学生没有补做、重做或者选作的机会,学生在实验课外很少有接触实验设备的机会。由于上述原因,大部分学生被动模仿或滥竽充数,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所以影响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欲的潜能释放。

目前的实验教学环节总共是四个学时,总共两个实验,分别为分别为:实验一,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参数整定;实验二,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参数整定。 实验一和实验二为传统实验项目,当然是必须要做的实验,因为两个实验在该课程当中起到基础作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实,与课程理论内容相关其他实验还有许多,例如,在简单控制系统设计中还可以有的实验有:一、利用SIMULINK对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二、单回路液位控制系统实验等。对于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还可以有的实验有:一、前-反馈控制系统的实验;二、比值控制系统的实验等,对于其他章节,也有不少的相关实验内容。为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建议敞开实验室,实现空间和时间上的开放,也就是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逐渐实现全天候开放,将封闭的实验室转型为开放的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根据实验室设备情况,建立相关的实验名录,学生在完成必修实验内容外,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名录内的实验项目。

1.5 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于考察课来说,考核方式更为灵活,可以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也可以通过考核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单纯开卷考试形式,采取课堂测试、大作业、开卷考试、课内实验相结合的形式,各部分内容以及所占比重同以往的考核方式相比,有了较大变化,课程成绩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完成作业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课堂测试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大作业:在课程教学中期布置,阶段性考察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10%。

开卷考试:考试内容重点放在了第五、六、七章,例如第五章的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第六章的串级控制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以及第七章的比值控制系统和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都作为了重点考察内容,占总成绩的40%。

篇6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基础会计 教材 结构 内容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6-01

一、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阐述会计的基本原理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至今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通常是平行或者分离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计划在内容上协调不充分,很难实现两个学习场所(即课堂与实践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学习。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往往是一本理论教材和一本实训教材。学生也很难将在理论和实践学习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融汇一体,形成整体化的职业行动能力。这样,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而言,基础会计是一门概念繁多、理论抽象的课程,对学生专业思维和理解能力是一个挑战,以往有些学生觉得理论教材上很多问题看不懂、不能有效理解,特别是对会计基本原理的学习,由于没有感性认识,都是抽象的理论阐述,学生理解非常困难。这就导致学生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导致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来异常困难,所以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材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的可行性

实际上,本课程传授的是会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程有较强的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要求教学做到理论与实务并重,使学生不但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原则的概念,而且能熟练地运用会计的技能方法。该课程的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教材时都可以体现出来。针对传统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逐一解决,在新编教材中体现其实务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教材的名称可定为《会计原理与实务》,顾名思义,该课程集理论、方法、技能于一体;其次结构和内容上也要有所调整以体现实务性,实现可操作性。

戴士弘提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能力本为’原则,或者说‘强调能力为重’的原则。在当前实现该理念的主要手段是‘项目课程’”。根据这个原则,结合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将原有的教学结构和内容重新分解、整合为九个教学项目,即:会计工作认识、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借贷记账法的认知、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产的清查、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企业基本业务综合核算。以项目为载体,明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每个项目中设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又分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实务演练五个部分。重新组合后的九个项目与原有的原理、方法、技能等知识容量基本相同。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的建设要突出特色

教材建设的特色表现体现在结构和内容的精心安排。

首先教材要紧扣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打破传统上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按会计核算方法构建的教学内容体系,转向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从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开始,逐步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处理全过程,以及各步骤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方法,从而将独立的会计核算方法溶于工作过程中,实现项目教学,突出会计原理的应用性。

结构安排上的特色,第一个项目是“企业会计工作认识”,是让学生先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和方法有个总体认识,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接着介绍会计机构和岗位设置,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会计人生有个初步的描绘,对自己的会计职业生涯做出初步的规划。第二个项目是“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让学生清楚,“会计精明算计”是“算”什么,借助什么工具来算。接着第三个项目是“借贷记账法的认知”,是告诉同学们要用“借贷记账法”运用“账户”这个工具来“算账”。紧接着,教材在介绍了借贷记账法后,以一个模拟的会计主体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案例,采用仿真的账证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和账务处理程序,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各项工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注重方法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教、学、做相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

内容上,教材以项目为载体,明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每个项目中设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又分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实务演练五个部分。在教学中,首先提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学习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主动去寻找和思考完成任务所需的会计原理和方法,接着教材还应列出任务实施的结果,以便有助于学生解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激励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然后,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进行实务演练,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最后每个项目设考核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尚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类指导,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教材建设改革的地方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要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13-02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导入—讲授—练习”的过程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基于认知过程的教学设计,采用“成果—任务—情境—知识”的过程模式,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主,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一、基于认知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机理

1.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理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强调实践应用性,姜大源提出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职业教育行动导向强调教学目标的定向性、应用性和整体性,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采用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达到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学生在自我构建的学习过程中,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总是由表及里的。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强调理论知识的“适度与够用”。知识总是贯穿于为完成任务而设置的情境里。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安排中由果推因,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按“报表—账簿—凭证”的认知顺序设计教学过程。

2.迷雾管理理论。迷雾管理理论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决策层不直接告知员工最终目标,强调执行力。对企业员工来说,最终目标就像一团迷雾,只是在一个接一个地执行新的任务。传统基础会计教学也不自觉地运用了“迷雾管理”从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程序等到凭证、账簿、报表,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不同的知识层次,教师对课程最终达到的目标是清晰的,但学生对一门课程总体框架缺乏认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能是亦步亦趋,所学的理论对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起什么作用极不清楚。基础会计在教学中可先推出会计的终极产品——“报表”然后围绕报表需要掌握的内容展开教学,使学生心中有数,知道每个学习过程对最终目标有什么影响,也加大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基础会计》课程特点

1.理论抽象,专业术语多。会计的基本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从会计的概念讲起,当学生对会计尚没有清晰认识时,更无从理解会计的要素、原则等问题,众多的会计理论和专业术语让学生晦涩难懂,感到枯燥乏味,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效果。

2.理实割裂,缺乏全面性。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与记账规则需要通过众多的业务进行训练,做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受学时的限制,没有更多的时间解决“三基”问题,传统教学往往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以应用为主,后续课程又没能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容易造成学生对关键的会计循环涉及的理论部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的手工记账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日常教学过程由教师讲解理论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实践与理论相割裂,所涉及的凭证、账簿种类有限,业务范围狭窄,并且会计岗位设置不明确,不利于学生对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理解,缺乏全面性。

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以会计基本理论为切入点,面对专业术语学生无所适从,在会计基本方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对借贷记账法的无法理解运用的误区,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看不到学习的乐趣,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是在被动的记忆,把握不住学习的重点。

三、基于认知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基础会计》教学项目设计。由于《基础会计》是专业入门课程,首先要让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有一定的认知。在教学整体结构设计上应以会计工作过程为指导,课程的讲解以财务报告作为逻辑起点对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即从会计工作的最终境界——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入手,整体以“认识会计报表”为起点,在简单介绍四张主表结构和用途的基础上,随即逐步阐释保障信息提供应借助的一系列专业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最后以“编制会计报表”为终点。在教学项目安排上,首先以财务报告的基本报表为切入点,向学生展示会计的最终主要成果,解读传递出的基本会计信息,根据基本框架,引出会计等式,阐明会计记账的基本原理。其次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说明会计的基本要素和各项目的构成状况,介绍会计科目。然后根据报表项目和会计科目,开设会计账簿,介绍会计账簿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根据反映信息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账簿格式,并根据登账的不同引入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记账方法。最后由账簿的登记引入凭证的相关内容,介绍凭证的基本知识后,根据原始凭证的识别介绍企业所发生的一般业务。教学项目分解详见下表。

基础会计教学项目分解表

在学生由因及果地识别了报表、账簿和凭证后,再按会计的一般工作过程设计实训项目,根据实训资料,建好账本,按对不同业务的识别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等不同记账依据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完成会计循环。

2.教学效果预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为会计岗位认知、识读会计报表、建立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账、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教学项目,在教学项目框架下再设置若干教学任务。重组的项目主要改变了教学内容的顺序,既能很好地解决基础会计的“三基”问题,也能实现理实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得到思考,并且该学习过程与会计工作过程能保持基本一致。

总之,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能因势利导,不拘泥于教材和计划,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才能保障基本的教学效果。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51-02

一、引 言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机械能力、动作和使用一般机械的能力。它不但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基础知识较差,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弱,实践能力弱,并且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教材内容看,现有教材部分知识理论性较强,并且理论知识偏深、偏难,这与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抓住课程核心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主要是把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直接面向社会各种职业岗位(群)的教学系统,即以学生为行动主体,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的合作为行动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换。

首先,我们要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在进行充分的行业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由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提出与岗位对应的能力要求和从业的基本素质,确定职业岗位模块。其次,针对职业岗位模块的特点,构建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各个学习领域,建立相应的仿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学生参加真实项目的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顶岗实习。《机械基础》就是机械类专业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学习领域。

三、机械基础学习领域的构建思路

1.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机械专业从业人员职业岗位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机械基础》学习领域的培养目标,即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机械能力、动作和使用一般机械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决策、正确进行自我定位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结、协作、共赢的精神。

2.确定课程的建构思路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本要求,完成《机械基础》课程相应知识和技能模块即课程内容的建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关键。首先要根据生产中的各个工作过程进行相应的行动领域分析,即工作过程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该知识和技能模块,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最后形成教学任务。

3.学习情境的制定

学习情境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学习情境可以表现为具体教学项目,在《机械基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中,教学任务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实际需求和所学理论结合起来。

学习情境的划分以机械传动原理和机械零件设计为载体,以零件承载能力分析、零件和传动装置设计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及从传动原理到为实现这一传动所需零件进行设置。具体学习情境的设计如表1所示。

4.确定课程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是讲授的机械内部结构复杂;运动装置种类多;技术先进、精密。鉴于以上特点,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

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讲解使学生达到职业能力要求。

问题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验证――归纳总结――实践应用等环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学会学习,掌握技能。

例如,在讲解联轴器和离合器时,可提出:离合器和联轴器有区别吗?什么时候用离合器?什么时候用联轴器?通过设置思考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扣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讲授轴系零部件时,就可以以设计单级减速器轴的设计为任务展开,针对任务开展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锻炼,有目的地开展培养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项目的相关知识的技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通过自己设计解决方案、工作计划,绘制轴的结构简图、对轴的受力及强度进行分析,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5.进行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在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中,依据课程性质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提供具体的成绩评定办法,在考虑考核方式时,要做好几个结合:实践与理论结合,既要有以考核技能为主的操作考核,又要有以测试认知水平的知识考核;结果与过程结合,既要重视最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又要重视学生能力形成的整个学习过程。

本学习领域可采用学习情境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学习情境考核的重要性,学习情境考核占60分,期末考核占40分。学习情境考核成绩由每个学习情境由任课教师根据平时学习表现及实际操作评价情况进行评定。

课程综合成绩: ×60%+z×40%

其中:x――课程综合成绩,满分100分;

yi――每一个学习情境平时考核成绩,满分100分;

z――期末考核成绩,满分100分。

6.教学模式应用举例

以学习情境5单级减速器轴的设计为例,整个学习情境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教学模式应用举例

四、小 结

机械基础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而又传统的课程,如果还按照旧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将课程与社会需求、企业生产过程密切结合。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证明,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强化。但是该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实际问题,例如,对教师素质要求更高,教师工作评估、教学考核需要有新的标准,教师与学生要建立新型的互动关系,教师的思维方式、知识范围、科研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机械领域,学校教学支撑平台要建设成“仿工厂”式环境等等。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篇9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40—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课程改革会给基础教育的利益相关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特性所决定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重组、协调与变革,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风格的转变,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似乎淡化了教育系统以外与改革活动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而家长群体便是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的角色缺失已经给我们的改革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这种消极影响日益显性化。

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家长角色缺失问题,笔者提出了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具体路径。

一、家长角色缺失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的执行性特点。家长作为学生的直接监护人以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间接联系的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并未充分地享有对改革相关问题的知情权。他们通常只是在与教师及孩子的教育沟通过程中零散地、间接地感知由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由于教育信息的不对称性,家长在与孩子及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我们不难发现如下一些现象:当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欠佳”时,教师不但会以“管教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严厉的批评与惩罚,甚至会将学生的家长“传唤”过来,“赐予”连声数落,诸如“你是怎么做家长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是教育常识”等。再来看看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完全丧失了评价权与发言权,并成为教师教诲与管教的对象。当我们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诉诸理论研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些做法是如此的不合理,甚至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

由于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及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又常常与孩子产生“沟通障碍”,从而使教育改革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家长角色的缺失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形成了“双轨制”

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形态,或对某一具体事件的价值取向、功效及社会影响力等在观念和态度上给予肯定与赞同。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是指该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价值取向(目标、价值预期)及效能缺乏必要的信任感,不能给予必要的价值认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倡导回归儿童的生命本真,主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课程改革的价值预期是要实现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造,使基础教育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基石,而是要成为促进孩子个性充分发展的摇篮。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这是教育功能的原点所在,但这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群体则往往会跳过其中的过程与时间,而只关注教育的结果。由于缺乏对改革相关问题的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都会被家长视为改革的后果,以至于很多家长会对改革持抵触甚至否定的态度。

笔者在一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家长心理及行为反映的调查中发现,有58.7%的家长对新课改持抵触心理。在这个群体当中有高达86.8%的家长对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认识不清。为数众多的家长对新课改赋予孩子的“自由”持抱怨态度。究其原因,家长们把孩子考试分数的波动归咎于新课改。有80.5%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在课后完成家长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更有甚者,孩子白天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继续接受由家长安排的应试教育。在此种教育情形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不但无法得到发挥,相反,学生对教师的威信及学校的权威也会产生怀疑,在家长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认知性冲突。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同感的缺失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双轨制”的形成都与家长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角色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1)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改革的设计者与倡导者往往没有向家长群体清晰地阐明改革的目标、方式、路径等。因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很可能引发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混淆与认识偏差。2)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因改革的实施者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家长群体对改革缺乏参与意识。3)由于教育改革资源具有稀缺性,导致了改革过程中对家长群体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培训,因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缺乏基础。

2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认识误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偏差

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某种倾向性的议论。社会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上的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态度……社会舆论带有公众的主体性,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特殊利益、立场和情感。同时社会舆论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感染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冲击力,从而对教育改革起到制约或促进的促用。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都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性质不一的评价。家长群体对新课改在认识上存在的模糊性,极易把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简单地定位为课程改革的终极弊端。因家长的教育预期与新课改的表象问题之间形成了落差,家长群体便对新课改产生了怀疑或持有否定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会形成以家庭为辐射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改革活动认识模糊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新课改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长期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将面临教育质量下滑的危险,将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2)新课改盲目地追求国际化、西方化,以至于要摒弃传统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而对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全部接纳,直接把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移植于素质教育之中,用这种方式反省和批判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是一种过于偏激的文化拯救心态,长此以往,我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将会丧失;3)新课改搞的是形式主义,我们的传统基础教育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将找不到生长点,只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上述种种论断是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模糊认识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问题之源则在于新课改没有清晰地向人们呈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改革路径等。

3,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缺乏教育支持,导致教师压力加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会使教师群体产生严重的压力感。与家长群体进行沟通与交流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排斥心理,由此给教师群体带来的压力主要包括:1)家长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涉教师的教学改革,增加了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从而加剧了教师的压力感。2)家长过高的教育期望值与教师有限的教育控制能力之间的矛盾也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当家长必须接受新课改的现实时,他们就会把既定的教育价值预期转移到教师身上,希望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环境下处理好学生应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并会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砝码。当教师尚未寻找到适应新课程的“处方”时,可能已经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弄得筋疲力尽了。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家长没有对教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没有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成长空间,使教师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压力感,导致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抵触心理,从而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此外,家长参与不足还会造成课程改革潜在教育资源的流失与非充分利用。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家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教育资源,只有得到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才能发挥出其功能。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该项资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其发挥出正向的教育功能,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该群体已经构成制约新课改的一股不可小觑的阻力。

二、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1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参与

课程目标的重新制定是新课程改革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们了解这项改革活动的认识起点。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教育改革者应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如原有课程的弊端以及这些弊端对学生发展将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即将实施的新课程的优越性、此次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通过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缘由以及该群体在此次活动当中所承担的角色,使该群体成为改革意向的真实了解者,进而使其成为改革信息的直接传播者。2)教育改革者应让家长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多因素性与复杂性,使家长对改革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加坚定该群体的改革信念。3)教育改革者在制定课程改革目标之前,应全面了解家长群体的教育改革意愿,汲取其中的科学与合理的成分,在既定改革目标与家长教育预期之间达成最大限度的一致,使家长树立参与改革的意识。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应然角色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形成的重要知情者,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也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的坚定拥护者。

2 家长对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转向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效能的关键环节。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如下:1)家长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是新课程的生命力得以释放的场所,家长周期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增强他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并加深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的,了解,为实施理性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2)家长应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积极建构者。家长群体应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下,把自身的职业知识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从而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校特色化课程的建构者,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现实素材。3)家长应成为学生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环境创设者与协调者。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活动应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应由学校延伸到家庭。这就要求家长在课后辅导方面要与教师积极配合,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4)家长应成为新课程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的主动探索者与学习者。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完成自身知识结构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主旋律合拍。家长参与的过程应体现出系统性、连贯性与平等性。

篇10

教材和教学内容有别。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底本,实际的教学热堇丛从谑ι对课程内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处理。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对教材要有大胆取舍。

一是重视教材中的名篇经典。名篇经典传承普遍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怀,最具语文性和文学价值。亲近经典是提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这些经典包括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不局限于中国古代经典。名篇经典不仅有利于继承优秀文化、开启智慧、优化人格、洗涤心灵、内化道德,同时可有效促进国际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和交流奠定基础。

二是合理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蓝本和依据,它引导着教学大方向。由于国际生的留学需求,国际班语文教学对教材的处理与整合幅度往往较大。目前国内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已拥有丰富的体裁和内容,且都与课标契合,因此,教师可以在由不同版本共同组成的资源库中进行取舍,以充实教材,以最贴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求与认识水平的方式构筑充实的学习平台。而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洞察时代语文的需求,吃透现行教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资源的合理取舍。

二、继承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人力量之基、智慧之源。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与频繁,中华文化正与西方文化发生剧烈碰撞。而国际生对传统文化具有传承与传播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国际班语文教学更应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国际生所处的时代环境也是所有学生共有的生存面貌,基础教育领域的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让优秀文化陶冶学生,促使其“健康美好情感和进取有为人生态度”的形成;使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既有文化,也会做人,既有用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国际视野,也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国际情怀。

一是阅读国学经典,增强人文素养。对经典的了解、体会和创造性迁移,在塑造气质、丰富心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积极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如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都是良好契机。活动前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搜集、调查和了解,阅读相关典籍资料,然后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也可走出校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并撰写或交流收获与心得。

三是搭建传统文化平台,培养人文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开展传统文化讲座,也可以开辟空间引领学生躬身践行,开展与古代服饰、礼仪、书法、国画等有关的活动,这些都是培养人文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是寓传统文化于课堂,融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于一体。在国际生的教学中,语文是一门更便于渗透传统文化的学科,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胆革新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既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又培养各项语文能力。

三、重视语文活动

国际班的课堂十分注重动手动口的实践能力,注重探究合作和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多形散神聚的活动,有更多师生互动。国际班的语文课堂往往较普通班更开放、灵活,是中西风格转变的中间地带,是连接中西课堂的最佳通道。通过设计合理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其他领域运用语文,重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的参与,通过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自我发展,这也正是语文课标的要求。因此,要重视语文活动。

一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语文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系统的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依据。国际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之为纲,按图索骥。

二是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1]。因此,教学活动的精心策划应是一种创新性的需要教师投入智慧的脑力劳动。要使语文活动与课堂教学主题一致,切合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并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师要转变包办角色,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语文课堂。精心策划如何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语文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储备人才。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考虑如何在预设时间内,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和手段,提高活动效果。

三是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可以设计围绕某一命题开展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的语文活动;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并体验中华文明;可以根据教材篇目编写课本剧上演并开展评论活动;可以组织学生鉴赏与课文有关的影视剧;可以成立文学社团,创办刊物,开展文学讲座、写作、阅读、参观交流等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校园新闻通讯,在校报、校园广播台或电视台展示;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演讲、朗诵、读书会、诗会、知识竞赛、国学讲座、辩论、汉字听写、成语大赛、诗词大会、情景表演、即兴创作等。以丰富而灵活的第二课堂调动国际生对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享受参与的过程和发现的快乐,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转型的有益尝试。

篇11

过程教学法最开始的发展是针对写作过程,过程教学法认为写作的过程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作者的单独行动,因此过程教学法通过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 在新课标对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需求下,我们将过程教学引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可行的. 过程教学法更加尊重被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切合教学目的和任务,创造合适的问题场景,通过教学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这是过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

过程教学的内涵

过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过程,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过程教学都要求学生能在过程中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过程教学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认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生成过程. 什么是知识生成过程,拿我们要说的勾股定理来说,勾股定理的应用能够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巴比伦,并且他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勾股数组(3,4,5即为一个勾股数组). 在中国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时候,周朝就有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只是勾股定理知识产生过程中的其中一环. 对于过程教学,我们更加要理解知识的发生以及应用发展的整个过程――从定理的猜想到假设,再到定理的证明等阶段,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生成的逻辑顺序.

(2)教学过程更加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过程教学也要再现人类研究问题的特征,即知识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 教学过程更加要结合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 学生走入误区不是坏事,这是人类思考问题的共性,符合人类思维过程的特点. 过程教学不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手段,更为体贴的描述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思考整个过程的指导,忽视结果,重视过程,重视对知识的探索过程.

定理教学的特点

就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定理教学而言,难的不是在于定理的证明过程,而是在没有定理出现的时候,面对问题的发生和解决,人类是怎样思考并找出这个定理的,因此对于定理教学,就更加需要过程教学的辅助,结合过程教学的主要思想,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定理的发现、探索,以及最后获取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通过过程教学开展定理教学的主要方式有:

(1)数学定理的导入环节当作过程教学的开始,其主要目的在于解释知识背景,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拿出具体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渴望. 例如,现在有一个直角三角形,我们知道了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根据三角形的特点,第三条边能否通过计算得出来?下面我们开始教学活动.

(2)定理的重构环节是教学难点. 由于大家对这个定理已经非常熟悉,当然这都是很多科学家总结出来的,重构勾股定理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具备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模拟并且重构勾股定理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定理的运用环节. 运用也是过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能检验学生对定理的掌握程度. 过程教学虽然更加注重过程,但如果学生不能学到知识,不能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失败的. 定理运用的环节能够强化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过程教学视域下的教学案例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了过程教学在定理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和注意事项,那么,如何根据实际开展勾股定理的教学工作呢?具体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1. 定理的导入环节

其中一种方式是从数学史的角度,即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中国邮政的一枚标有中国古代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图来开展定理的导入环节;也可以这样进入引入环节:拿一根长1.2米的白绳子,通过测量30,40,50厘米长的绳子组成一个三角形,让部分同学在黑板上测量角度.

2. 定理的重建过程

我们都知道,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具体的表述为:

c2=a2+b2 (a,b分别为直角边,c为斜边)

定理针对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定理的建立过程一定是从特殊到普遍,因此在勾股定理的重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演示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展开勾股定理的重建.

例如,在一个格点图形中(如图1),每个小方格都是均等的,而且假设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即面积也是1,于是可任意找一个定点都在格点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分别以这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作正方形,然后计算斜边作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通过割补等不同的方法,能让学生自己探索正方形Ⅲ的面积. 既然在单位是1的格点图形中,直角边和斜边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那么是不是其他比例下也同样满足呢?如果单位是1.1呢?具体的实现过程是不是也满足呢?可根据等式两边同时乘1.1,等式依然成立,来引出定理的一般性.

或者,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演示加菲尔德证法的实现过程来完成定理的重构. 比较有趣的是,加菲尔德在证明这个结论以后的几年,成为美国总统,因此又叫总统定理,这样的趣味性也能够增强过程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 加菲尔德证法也是通过面积求和的思想实现的,如图2所示.

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但不能直接提醒面积求和的思想,应让学生在对定理的探索过程中,主动发现和思考,教师还应创造一定的情景,引出面积总和的思想. 总之,学生对定理的探索过程非常重要,能加深其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而且对于以后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有非常大的帮助.

3. 定理的运用过程

通过我们对于定理的导入和重构过程,学生对于勾股定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对于定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难易结合,循序渐进. 例如,可首先用一道比较简单的习题考查学生对定理的基本掌握情况:在RtABC中,∠C=90°,其中AC=5,AB=13,求BC的长. 然后,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题目的难度,难题的解决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有助于过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下题:如图3所示,EF是正方形ABCD的中线,将∠A沿DK折叠,让点A与EF上的点G重合,求∠DKG的大小.

这样的题目稍难一点,是勾股定理运用中需要一定思考量的题目,这类题目往往与别的知识相关联,是多知识综合运用的题目. 多场景、多知识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于提高过程教学视域下“勾

股定理”的教学质量问题

1. 勾股定理的导入过程

勾股定理的导入过程一定要具备吸引力,除了上述描述的创造问题场景和勾股定理发展史,还有很多的方法,但导入的过程一定要把握勾股定理的内涵,创造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对勾股定理进行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过程教学提高良好的铺垫.

2. 关于勾股定理的重构过程

勾股定理的重构过程必须把握如下几点:(1)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运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定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规律;(2)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等清晰的逻辑思维过程;(3)允许学生发出疑问,并且鼓励学生发言,例如,当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时,会发生什么,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提高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4)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切合实际,在丰富的数学教学经验下,预估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理解能力,结合数学教学特点,培养数学逻辑能力. 勾股定理的重构过程是勾股定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3. 关于勾股定理的运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