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5 15:58:34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1

科研素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科研素养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成为高校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高校大学生科研素养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1.科研素养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科研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科研素养一般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三个方面。科研意识是科研素养的基础,指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的意识,包括从事科研的兴趣和主动性,发现问题的自觉性和敏锐性,等等。科研方法是科研素养的核心,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包括科研课题的提出,科研方案的制定,科研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科研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具体方法。科研精神则是科研素养的内涵,指科学研究活动所应具备的精神品质。在科研素养中,科研方法是核心,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大学教育中,科研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的今天,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素质又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关键在于科研素养的提升,科研素养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科研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科研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具备科研能力和素养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加强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时代对于大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2.大学生科研素养的现状

大学生科研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意识淡薄。由于大学教育的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因此大学教育的重心主要还是知识的传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意识和兴趣。(2)科研能力薄弱。由于不注重科研素养的培养,大学生缺乏一些基本的科研能力。查找资料是科研的基础工作,缺乏这一能力,便无从谈起搞好科研。但许多大学生甚至连图书分类、信息检索等高效获取信息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都不具备,因此无法通过计算机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大多数学生面对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不知怎样为我所用。(3)科研素养教育缺失。现在很多高校没有把学生的利研素养教育列入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没有制定提高学生科研素养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导致大学生教育中科研素养没有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3.高校图书馆是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知识和信息中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专业人才优势和获取知识的技术和设备优势。高校图书馆凭借自己的天然优势,应该成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养教育中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熟悉和了解馆藏资源,掌握搜索引擎、联机目录、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使图书馆成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离不开的助手。高校图书馆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入馆教育一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入馆教育是图书馆针对大学新生所实行的一种教育方法,主要是使学生对图书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会怎样使用图书馆。入馆教育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是图书馆基本情况简介:包括图书馆的性质、职能;图书馆规章制度和借阅规则以及馆舍布局和馆藏情况:图书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图书馆目录体系及使用。其次是各种类型文献的利用介绍:包括各种类型的书库、阅览室的文献以及电子资源文献的应用方法。最后是图书馆主页的使用方法的介绍。现在各个高校的图书馆主页上一般都有馆藏查询服务、图书的网上续借和预约服务、网上荐书服务、学科导航服务以及各类型数据库的检索系统。比如借助于馆藏查询系统,就能迅速地了解到自己所要找的某一本书或者期刊有没有,有的话在哪一个书库或阅览室能够找到,非常方便快捷。利用好图书馆的主页,能节约查阅时间,少走弯路,及时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入馆教育使新生对图书馆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也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兴趣的开始。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2

〔中图分类号〕G25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4-0131-04

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处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学习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培养科研素养,更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网络学术论坛的出现给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认识网络学术论坛在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学术论坛的有关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 网络学术论坛的发展及其特点

1.1 网络学术论坛的发展

随着网络论坛的发展,网络学术论坛逐渐出现。中文网络学术论坛建立之初是研究人员和学术爱好者进行文献互助交流的园地。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由文献交流向科研互动交流转变。目前的网络学术论坛已经成为资料交流、信息、讨论互动等多功能的综合平台。比较有名的综合性学术论坛有小木虫论坛、CNKI学术论坛、博研联盟、研学论坛、星荧学术论坛、零点花园、诺贝尔学术资源网等,专业性学术论坛有丁香园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水论坛、百思论坛、北大中文论坛等。综合性论坛按学科专业分出很多专栏,还有科研经验交流、外语学习、考研等栏目,参与者经过注册,可以到自己喜欢的栏目参与交流讨论。专业性论坛主要讨论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问题,如丁香园论坛,主要交流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等。

1.2 网络学术论坛的特点

网络学术论坛作为网络时代开展学术交流的新平台,主要特点有:

1.2.1 讨论话题既有专业性又有广泛性

网络学术论坛要求参与者在专业栏目中讨论该专业范围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讨论话题的专业性。但由于参与者有很多是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他们往往具有知识背景的多样性和专业学术水平的多层次性,虽然起到了多学科综合研究问题的作用,并且增加了论坛的人气,但会造成研讨的专业性和学术水平下降,导致论坛话题的广泛性。

1.2.2 讨论自由度高

论坛参与者不用面对面交谈,用网名发表言论,只要不发表违反法律和网络道德规范的信息即可。这容易使参与者放弃各种顾忌,形成自由、平等的研讨氛围,形成自由讨论,甚至争论、辩论的心理条件。但这也容易使一些参与者在言论上不够认真负责,在思考上不够严谨深入。

1.2.3 交流方便,成本低

可以使参与者不受空间的限制和严格的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参加讨论,网络论坛不用把人们组织在同一时空范围召开会议。降低了组织上的难度和成本,节约了会议的食宿、路途等时间和经费成本。网络论坛还能够容纳大量的人员参加,克服了学术会议的参与人数限制,使乐于参与的专业研究人员和业余爱好者都能成为论坛活动的主体[1]。

2 大学生应培养的主要科研素质及学术讨论的作用

2.1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科研主体的主要素质

科学哲学的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互相批判发展,提出了归纳与证明、猜测与反驳、研究纲领等科学研究方法论。根据有关理论和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实际,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可以简化为:(1)发现值得并能够研究的科学问题;(2)针对问题搜集有关信息资料,了解他人(或前人)对这一问题解决的情况,距离问题完全解决的差距;(3)开展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方法等;(4)对结果进行逻辑验证和实验验证;(5)如果验证成功,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等成果。在实际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同学科专业、不同问题的研究过程可能不同,甚至同一问题不同研究人员的解决过程也会不同,因为“没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是按现成的方法或程序作出的”[2],“优秀的研究者能够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进程的变化熟练地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他可能时而进行文献检索和梳理,时而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又进行总结概括,最终得出结论。但要问及是如何根据研究问题的变化而灵活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或如何用同一研究方法处理不同研究材料进而得出结论的,他却很难说清。[3]”但上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还是对具体的科学研究和研究人员科研素质培养有指导意义的。

硕士研究生及其之前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一般是初涉科研活动,其作为科研活动的主体,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文献检索和信息获取的能力。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怀疑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开展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第三,必须掌握专业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掌握必要的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技能。获得这些基本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需要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学习一般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知识,还需要在科研实践中模仿和领悟。因为科学研究是复杂的探索过程,关于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知识属于言传知识和意会知识的综合,只有通过科研实践才能完全理解有关的言传知识,获得意会知识,形成在科研实践中真正起作用的综合素质能力。

2.2 学术讨论的重要作用

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它既需要学者独立观察实验和苦思冥想,还需要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充分协作和讨论交流。爱因斯坦从青年时期的“奥林匹亚科学院”就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学术讨论,从而奠定了相对论的思想基础。现代学术研究课题更加深刻、复杂,涉及的知识更加综合、广泛,需要在研究过程中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

学术讨论从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互助完善式和批判反驳式两种。互助完善式讨论可以帮助补充信息,理清思路,完善理论观点;可以启发思维,激发灵感,帮助突破难点。批判反驳式讨论以诘问批驳的方式,推敲他人理论观点和逻辑结构,帮助发现错误。两种讨论在实际讨论中往往交替进行,都十分重要,但批判反驳式讨论因缺乏而更显重要。“学者要想做出学术贡献,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揭露已经作出的观察中的错误与瑕疵”,“只有通过学术批评,才能去伪存真,明辨是非,发现真理”[4]。学术讨论就像把讨论者们的大脑联网,互相补充知识,形成综合智慧;互相诘难,发现逻辑瑕疵;互相激励,形成头脑风暴。

学术讨论也是培养人才和学术风气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如果能够经常参加学术研讨,就会模仿和磨砺学术思维,领会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精神。学术研究的道路经常是艰难孤独的拓荒之路,交流讨论可以使研究者获得心理安慰和精神激励,坚定奋斗的信心。人员相对稳定的经常性学术讨论,可以建立研究者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培养协作精神,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3 网络学术论坛在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网络学术论坛为大学生参与学术研讨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也为初学科研的大学生提高科研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

3.1 有利于培养问题意识和获取科研选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没有疑问也就没有科学研究的必要。问题是使研究者全身心投入思考的关键,“创造过程首先由问题激发,问题调动了全部内在的思维活力,意识和下意识都被召唤来解决这一问题”[2]。大学生平时主要是学习逻辑严谨,几乎“无可置疑”的书本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容易磨灭怀疑批判精神,难以形成问题意识。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研究生)在写毕业论文时,经常会陷入一般介绍性的、陈述性的文体,很像平时学习的教材,研究的问题不鲜明。参与论坛活动有利于培养问题意识,如论坛上发表的论文(帖子)一般有较明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论证。讨论(回帖)中也会提出疑问和回答问题,不然就难以形成深入的讨论。大学生经常参与论坛的讨论,有利于养成发现逻辑矛盾,质疑理论观点的习惯,逐渐建立问题意识。

大学生撰写学位论文,首先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研究题目。一般来说,科学问题可以在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科学实验中获得,但作为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本专科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主要通过老师、文献资料等途径获得论文选题。网络学术论坛为大学生获得论文选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论坛中提出的但未获得很好解决的问题,讨论中互相质疑时产生的新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很好的论文选题。

3.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建立最佳的知识结构 学术研究是从已知向未知探索的过程,研究者应该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并且创造思维也需要大量相关信息的激发。通过论坛的交流讨论,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已掌握的知识,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缺陷,获得新的学术信息。发现学术高人和感兴趣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等文献信息。

学术研究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但学校的教学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要。因为,一方面现代科学知识呈爆炸式增长,通过教学完全掌握某一学科或专业的全部知识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解决每一个科学问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都是事先无法预料的,研究者无法在问题提出之前把基础知识完全准备好。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要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即一边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一边面向解决问题的需要,去学习知识,准备研究的知识基础。这样,为解决问题而学习知识,就会理解的更深刻,更会应用,更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在学习和创新的互动中构建最佳的知识结构[5]。

3.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研究对研究人员的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研究者在“研究中综合使用到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等多种思维过程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思维加工,……需要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需要融会贯通地使用多种知识”[3]。在逻辑思维无法奏效时,还要突破条条框框,借助灵感、直觉、想像等非逻辑思维,寻求思维的惊险跳跃。而讨论犹如创造思维的助产士,各种信息的启发,可以使思维插上飞跃的翅膀,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灵感和想像。因此,大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十分困难的事,需要在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体悟,需要在与导师、同学的讨论、辩论中模仿、体会。网络学术论坛是科研思维训练的理想课堂,大学生可以在论坛的讨论中锻炼严谨的逻辑思维,模仿互相质疑的批判思维,体会只可意会的非逻辑思维。

3.4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

耐得住寂寞当然是研究者应有的品质,但这毕竟是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品质。经常有学术大师、同行和好友互相交流鼓励,更能使研究者摆脱孤独,坚定探索的意志。同行之间的承认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通货,是研究者期盼的最高奖赏,是激励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研究者的智慧和创造性成果得到同行的承认和赞赏是最令研究者兴奋的事。因此,大学生经常参与论坛活动,可以结交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获得同行的赞许,遇到仰慕已久的学术大师,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其投身研究事业的坚定意志。

3.5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在论坛上发帖(上传论文)和参与讨论都需要组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讨论更能磨练自己的逻辑思维,用最清晰有力的文字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总之,参与论坛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4 建设并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学术论坛

4.1 高校和其它研究生培养机构应积极建设网络学术论坛 目前,中文网络学术论坛虽然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其学术研讨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问题有:第一,上传资料、交流考研经验、求助的多,学术研讨的内容还不够多。第二,浏览的多,参与讨论的少。回复的内容大都过于简单,很多都是对资料下载后的感谢和对资料的评价,学术研讨的少。第三,高校以课程网站为依托的论坛较多,但参与者不稳定,一般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学生就不再光顾该论坛了。这些都影响论坛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功能的充分发挥。应该采取措施,加强论坛建设。

4.1.1 建设各学科专业有影响的网络学术论坛

可以由高校的院系联合专业研究会、科研院所、学术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建成一个或几个著名专业论坛,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作为论坛的旗帜,形成影响力和感召力,召集本学科专业的高水平学者参加,吸引大学生参与,形成有共同知识背景、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人员参加的研讨群体。

4.1.2 精心设计论题,对讨论进行引导

论坛要精心筛选、设计论题,引发参与者的参与兴趣。可以筛选和设计问题感强、可以辩证分析、具有开放性和争议性的论题。请专家帮助筛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科专业研究的前沿方向性问题、有争议有分歧的焦点问题、理论之中和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作为研讨主题。关注讨论进程,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选择恰当时机,对讨论进行引导。可以请专家帮助总结阶段性讨论成果,启发新的研究视角、方法,提出新的更深入的问题,让讨论不断走向深入。

4.1.3 肯定参与者的学术贡献,激发参与热情

在一般的面对面的学术研讨中,思想贡献是可以当面认可的。而网络环境中的讨论,参与者之间可能互不认识,思想贡献往往得不到承认。要建立参与者互相尊重认可的机制。可以利用网络的讨论内容自动记录这一有利条件,由论坛管理人或委托发帖人、参与者对讨论进程和成果进行总结,肯定参与者的主要贡献。在撰写学术著作和论文时,可以引用论坛上形成的研究成果,注明贡献者网名和帖子的网址。形成互相肯定,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论坛氛围和学术风尚。

4.1.4 发挥网络技术的激励功能

让讨论集中的论帖自动置顶,让关注度和回帖率低的论帖自动下沉。给高水平论题的抛出者和高质量的回帖者加分和提高级别,建立参与者互相评分的机制。

4.2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术论坛活动

4.2.1 引导学生浏览和参与论坛讨论

通过网络学习是现代大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学校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论坛活动。在校园网主页上链接好的论坛网址,建立学校和各学科专业自己的论坛,师生一同参与论坛讨论,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鼓励。

4.2.2 鼓励学生在论坛上发帖(论文)

浏览论坛是初步学习,回复是开始参与,提出问题,发帖是走向深入参与。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要鼓励大学生在论坛上发帖。课程作业(课程论文)可以通过论坛提交,接受论坛评议;学位论文可以在论坛上讨论、修改完善。论坛可以定期对帖子进行评奖。

4.2.3 通过论坛形成成果和选拔人才

论坛要指导学生,把经过深入讨论,逐渐成熟的思想观点整理出来,形成完整的学术论文,投到正式的学术期刊发表,形成学术界普遍承认的研究成果。论坛还可以选拔优秀的学生参与论坛管理。学校可以到论坛选拔科研能力强的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社团也可以到论坛中召集优秀成员。通过论坛形成成果,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同时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论坛,推进论坛的发展。

5 结 语

关于科研活动的知识是言传知识和意会知识的综合,既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通过科研实践的体验、领悟才能真正获得。网络学术论坛是解决现实的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形式参与人数少、活动成本高等困难,使大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学术交流实践的良好途径。通过网络学术论坛的交流讨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模仿和锻炼科学思维,形成科研兴趣。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都应该高度重视网络学术论坛建设,引导和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论坛活动,充分发挥论坛在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媛,张忠有.激活网络学术论坛的学术讨论功能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1,(5):29-30.

[2]刘大椿.科学哲学[M].人民出版社,1998:234.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57-02

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科技工作主线。上海市正以应用为导向,科技引领创新,创新驱动转型,着力提升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当代大学生也是未来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后备力量,高校要把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树立大学生科研意识,锻炼大学生科研能力和培育大学生科研素养,是以上海大学大类招生改革为契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高校科研工作服务于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学相长。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创新精神的培育、科研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生个人价值体现之关键,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内涵

心理学指出,能力是人在完成某种活动中经常、稳定、熟练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科研能力可以定义为:“完成科研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本领,包括与生俱来的个人素质,通过学习达到的以及被环境所影响或者能影响环境的本领。”不同学科对大学生科研理解不同,大多认为大学生科研是指学生与教师协作、考察、创造和分享新知识,或者按照学科的实践方式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力量,辅导员应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入手,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完善人格、参与科研,提升“精神产品”的质量。

二、大学生目前对科研能力的认识存在的不足

无论是从学校教育质量的角度,还是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都是有必要的,有助于为就业增加砝码,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获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提供可靠依据等。当前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主要是依托国内外一些科研竞赛项目,和学院、社团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类活动,学生可单独报名或组团参与。通过调查访谈,笔者发现,学生对科研能力培养的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①部分大学生科研意识不明显;②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水平不高,在科研方面容易遭遇瓶颈;③学生日常生活总有许多时间已被学生工作、社团活动等内容占据,缺乏时间;④学生面对学术,过于功利化,认为是将来求职的一个加分点,进而容易因为难以坚持而放弃。辅导员应多角度切入,纠正以上种种认识上的误区,探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三、从辅导员角度,如何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素养

笔者认为,作为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学好课堂知识,还要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介入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本身是一种活动,一种实践。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应该具备如下能力。包括: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②获取信息和搜集资料的能力;③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与思考的能力;④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结果的能力;⑤对科研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表达的能力。为培养以上几种能力,建议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4

0.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学术界以及公众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我国实行素质教育以及进行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的社会发展不仅需要专业型的人才,更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复合型的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理工科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要求下,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智商与情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智商主要指的就是一个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情商主要是指一个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情绪的控制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等方面。智商和情商的高低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也说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能力的高低影响大。在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理工科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学习好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不但有助于其适应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也对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自身要重视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尽快让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2. 探究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

2.1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中的核心内容。所谓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发展的内部根据和内部动力,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心理素质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以及实践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对实践中的突发事件的应激性反应较影响较为明显。心理素质的高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核心内容,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和前提[2]。

2.2交流沟通能力是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交流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基本能力,一个人能否将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明确、有效地传递给他人主要是看这个人是否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加速,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良好交流与合作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所以说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书写能力,对于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有很多的理工科的学生不能进行高效的沟通与交流,不能有效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思维,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实行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理工科大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

2.3创新能力是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中综合素质能力的灵魂。创新能力不仅是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中综合素质能力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要适应现代知识型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也对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理工科大学生要发掘其巨大的创新潜能,为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要求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时刻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挖掘。

2.4实践动手能力是理工科学生创造财富的根本途径。理工科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大学课程中,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内容中不仅包含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也有大量的实验与实践课程,意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来理工科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就需要把自身学习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转化为一种能力,并且通过动手实践完成来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创造财富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说实践动手能力是理工科学生创造财富的根本途径[3]。

3. 理工科大学生在现阶段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方向

3.1心理素质能力。当今社会很多在城镇生活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促使很多学生独立意识与独立能力较弱,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依然较弱,自我的控制能力较差,面对困难容易采取逃避的方式或者逃避的态度。由于心理素质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行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心理素质训练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

3.2交流与沟通能力。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对方明白你的思想或想法。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与相处过程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际关系和人际问题,这是不利于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在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理工科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不善于交流与沟通,导致其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有效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由于交流沟通能力的重要性,理工科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开设相关的交流沟通课程,加强学生对交流沟通的认识。理工科的老师要建立交流沟通课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当中,通过一系列交流项目让理工科大学生认识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来提高自己的的交流沟通能力。

3.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效发掘创新能力也有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应试技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改革学校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可以开展多样的设计大赛,或者关于创新能力的比赛来挖掘和拓展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

3.4动手实践能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书写能力,对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忽视,导致很多理工科大学生对纯理论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但是对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或者项目掌握的较差,这突出反映了传统教育留下的弊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以及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理工科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和验证真理,这样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4. 结束语

本文笔者主要是基于素质教育来探究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问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的探究也需要不断地深入。本文主要是对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任务也任重道远。(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备注:“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3DZZ057。

参考文献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47-02

大学生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融合是时展的需求,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高校科研平台作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基地,吸引、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它具有技术集中、人才集中、课题集中多种特点和优势;同时,其工作性质决定其研究与自然、社会距离更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更近,是对大学生德育素质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融合培养的最佳场所。近年来,我们依托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科研平台进行了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近三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平台功能,树立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相互渗透新理念

当前本科教育中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融合缺少有效载体,是导致当前高等教育中创新能力与德育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高校科研平台以其科技、人才和社会资源优势在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培养中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依托科研平台,建立了全程参与,整合培养新体制。通过平台教师全员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心身育人;通过召开大会、老教师和学生自我介绍、参观实验室、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面对面谈心等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平台教师除了负责指导学生的具体科研项目外,从学生的思想动态、科研设备分配、学术讲座、文体活动、后勤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安排专人负责,做到教师人人培养学生,学生事事有人培养。通过团队统一管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犹如在一个大熔炉里相互交融,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在管理活动中达到了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

二、开辟新渠道,促进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互渗透

科研平台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以实践活动作为渗透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化,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的培养客观化,教育形式趣味化,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1)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人文修养:通过阅读历史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阅读励志书,强化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奉献精神;阅读文学书,净化心灵,陶冶情操。(2)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活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让本科生参与科研平台管理把自己当作平台的主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到东阳光集团、宜化集团、人福药业、神农架聚能药业等企业参观学习,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大学生严谨、务实、多思的良好品德,增强对国家的使命感和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4)开展主体实践活动,催生个性成熟:将科技创新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文素质的教育。重点实验室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工作中,有目的要求学生以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挑战杯”活动的方式参与到相关企业的管理和产品开发活动,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5)注重毕业实习指导,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德育素质:本科毕业实习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德育教育最佳整合期,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科技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从而实现科研创新能力和德育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科研平台内部考核与社会评价结合的机制

我们对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和科研期间的表现,从科研、管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检验实验室实施科学精神与德育素质培养效果。科研上,学生的科研的成果为考核指标之一,同时对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进行考核,指标包括科学态度、科研成本、学习能力、工作效率、仪器设备和低值耐用品使用的完好率、团队协作精神等。管理上,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实验室公共财产管理、安全卫生管理、考勤管理和对实验室建设的建议与思考等。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学生参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活动的效果等。实验室对学生的考核改变单纯通过理论考试评价学生能力的模式,以实践工作能力考核为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引入社会考核内容,对在实验室走向社会的学生,通过对其社会竞争力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学生对实验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调查,评价实验室对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与意义。通过100份问卷调查,我们科研平台推行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融合的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和毕业学生的一致好评,用人单位对实验室培养的学生满意度达到92.5%,毕业生对培养模式满意度达到100%。用人单位对实验室毕业的学生评价为优秀的包括职业道德,事业心、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认识能力。社会评价客观反映了科研平台将德育素质与科学精神融合的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四、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德育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近3年来,我们通过“科研平台―团队统一管理为主导―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教育并重―活动式教育为载体―内部考核与社会评价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先后培养本科毕业生38人,有7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发表研究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2篇;接受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17个,培养科技创新学生45人,培育出科技创新团队8个;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湖北省人福科技“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大赛、三峡大学“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诸多奖项;学生参与申报成功部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申报专利5项。协助完成课题鉴定3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通过主体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在社会各岗位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体会

通过开展“科研平台―团队统一管理为主导―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教育并重―活动式教育为载体―内部考核与社会评价结合”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提升当前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的科研平台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庄明珠,陈闽军,刘玉敏.发挥科研平台优势,努力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

[2]张桂春,张萍,刘新海.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科学教育,2005,11(6).

[3]费正东,屠美玲.科研平台反哺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35(4).

[4]王莉,韦革宏.浅谈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08(2).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6

一、改变教学理念,注重科研素质和思维的培养

高等无机化学的教学和基础无机化学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1]。鉴于课程学时限制与生源等客观原因,我校学生对基础无机化学的理解和掌握不是很深入,所以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提高。但以往的教学只是单纯地注重知识性,其结果使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 认为高等无机化学是更高层次的“无理化学”[2], 也导致了对后续专业课产生较大的排斥情绪。因此我们力图通过高等无机化学的改革,不仅重视课堂的知识性,更是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使其具备初步的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切实使本门课程成为培养化学高级工作者的“启蒙课”。

二、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全面发展科研能力

(1)在课堂教学手段上,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其强烈的感染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节省下大量的板书时间,可以让教师从容地引导学生思考并锻炼科学思维。例如应用板书讲解金刚石合成章节时,只能简单地介绍传统的制备方法,但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利用多媒体动画,在分子反应层次上形象地展示了钱逸泰院士溶剂热合成金刚石的反应原理,并介绍了此方法的科研思路和取得的成就, 同学们被此简单而又极具创新性的科研思维深深吸引。

(2)在课堂教学实践上,不再注重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客观规律性的理解和深层次的把握,重点解决基础无机化学遗留下来的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症结,使高等无机化学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把教师的科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及时地引入教学,通过讲解前沿科学问题的产生、假设、解决方法、实现途径,使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把他们心目中“遥远的、神秘的”科研工作直接拉到了课桌上,使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在教学方法运用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只有这样, 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领悟而不是教师的灌输。我们对于某些章节采取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在相互讨论中形成科学结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甚至是形成学术争论;邀请名家做报告、讲述教师本人科研中的趣闻和体会等。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前进,在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并养成自觉地锻炼科研素质的习惯,进而树立投身科研事业的远大志向。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35-03

一、研究背景

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人文科研素养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然而,良好的人文科研素养并不是只靠研究生教育阶段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应该从本科生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这一点在法律上也被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出具有热爱祖国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关系到科学技术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进展[1]。研究表明,科研人员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与研究习惯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大学本科阶段[2]。因此围绕着如何培养本科生人文科研素养这一热点问题,业界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

重点实验室作为大学的重要科研活动场所,能够给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推动大学生边做边学,在问题驱动和在同伴和指导老师启发下立足自学,这正是弥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与科研相关的情意态度、科研方法等缺失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省部级乃至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因受限于实验室管理体制,主要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本科生没有或很少有机会使用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感受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氛围。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在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发挥远远不够。基于此,许多高校都意识到,研究如何更好地共享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有效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仅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大学生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满足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欠缺的。让大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真刀真枪的锻炼,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1961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出台的“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Research Experiences Undergraduate,REU)是美国最早制定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十分注重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早期科研能力,于1969年最早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PRO),该计划要求高校从一入学就给大学生提供科研工作训练的机会,规定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立项。重点实验室无疑是一个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平台。在重点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由于科研课题大都面向国家、地方的战略需求,与当地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查阅文献,大学生可了解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亲身体会到科技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感觉到个体对人类发展的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文科研精神。

最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基于科研平台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科研素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学校科研平台的分析测试中心,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中心师资力量,通过选择与学科适宜的研究课题和教学相长的指导模式,为培养本科生提前进入相关的专业领域开展了探索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峡大学依托“天然产物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大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强化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不断进取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研究型高校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让大学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他们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等。这些高校的成功做法就是充分依托了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

三、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的措施和途径

1.课堂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体会穿插到日常教学当中,通过对本科生进行学术熏陶,提高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和科研的兴趣与欲望。其次,教师应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2.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教师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所做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重点实验室有固定的研究人员,他们学历和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因此可让这些老师担任本科生的科研指导教师。本科生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同时,本科生可方便地向导师所带的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科研经验,从而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小组,各层次各学历相配合,通过“传、帮、带”模式,不仅能够为高校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科研成本。

3.倡导“探究型”学习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是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精神的关键。“在研究中学习”意味着研究和学习是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探究性学习基于课题形式开展。课题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宜太难,但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在课本上是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学生必须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相互讨论,才有可能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开展实验也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进而逐步形成一种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品质。

4.搭建重点实验室内部平台,创造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内部培育条件。①扩大大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的参与面。重点实验室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而应该最大限度地面对全体专业的学生。学生进到重点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的价值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人文科研素质,而并非力求得到某种具体的有形科研成果。当然如果能产出科研成果,那是锦上添花的事。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科研素养是目标,避免过度精英化。换而言之,重点实验室应当促成科研的普及化,而不是科研的神圣化。②实施科学的实验项目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上把大学生科研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造成了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定模糊位和松散管理,使得学生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专业指导和科研方法指导[3]。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做到导而不演,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4]。举行专题研讨会,让每个参与者汇报研究进展,在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看了哪些相关的文献,有什么启示。指导老师对问题要逐一进行讲评,提出引导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才会真正落实到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过程中。③优化配置重点实验室资源。由于受到现行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制度的限制,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仪器及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相对独立,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较低,不利于增加大学生参与研究体验的动手机会,并且因专业、年级的不同,各重点实验室开设实验课内容间的衔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成立“实验中心”可解决这些问题。“实验中心”由专业学科类实验室和工程实践类实验室两部分组成,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实验室资源,为大学生实验时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人文科研素质的培养。④拓宽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渠道。国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是上级部门拨付的经费。这类经费有保障,课题设置大多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此外,大多数老师有部级科研课题。所以,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要尽可能引入社会外部课题到重点实验室,即加大和企业合作的力度。来自于企业的课题多偏重于工程技术和社会需求,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更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挖掘资源和拓宽项目渠道,使得经费有保障,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⑤编写合适的科研实验教程。为便于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必备的科研素养和基本的实验能力,有一本合适的科研实验教材(指导书)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精心组织编写出版了《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教程。本教材以专业典型的共性实验为基础,安排以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为主的常规基础性实验,并大体按照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性能表征进行实验排序,以实现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精心编写了以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的“三性”实验,即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例如:设计了“新型热敏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新型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铌酸锶钡铁电陶瓷的掺杂改性研究”、“新型电子封装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热处理工艺对薄膜物相与结构的影响”、“硅酸锶基发光材料的燃烧法制备及其光谱特性”、“掺杂对钕铁硼合金磁性能的影响”、“锂基微波陶瓷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纳米离子的合成及性能表征”、“钢表面等离子渗铬及耐蚀性研究”、“新型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均匀沉淀法制备铝酸锶发光材料”等项目,而且大部分实验是从近年来老师们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过来的实验,实验内容和表征手段新,且实验内容深度和广度适中。

四、深化“产学研”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外部培育基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特色[5],充分利用学校与研究团体、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过程之中。

高校应注重“产学研”结合的联合教育模式。在毕业设计时,加大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组成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由于工程技术类课题偏重于生产实际,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由于是真题真做,处于实战状态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会极大限度地受到激发,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紧张繁重的工作,不仅锤炼了毅力,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非技术因素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以至学生今后就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方式无疑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五、结语

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重点实验室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依托重点实验室,从科研实验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等。我们要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大学在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陆凌云.关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教研究,2007,01):60-61.

[2]洪早清.关于本科生科研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5):102-104.

[3]庄军,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6.

[4]于泽,樊世清,等.谈如何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J].高校讲坛,2008,(26):137.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8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2.031

〔中图分类号〕G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12-0110-06

A Study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of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Student

――Taking Shanghai as An ExampleTang Xinhui1 Wu Xiaowei2 Hu Weihua1

(1.Students Affairs Division,Shanghai Business School,Shanghai 200235,China;

2.Institute of Business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Shanghai Business School,Shanghai 200235,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is the basi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he major force for social development,so their statu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creasing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people.By sampling randomly and performing a survey o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the results is that:(1)The statu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about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s unbalanced,in four dimension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the level of the information awareness of the students is the highest,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innovation is lower,and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moral is the lowest. Between the status and the purpos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there is a disparity.(2)Factors affect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academic of the students has more effect on the overall leve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and each factor has different effect on four dimension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among which,the effect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the most widely,not only on the overall level,but also on three of the four dimensions.Clarify these affecting factors,then strategie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he students can be formulated more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applied undergraduate;university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present situation

1 问题提出

自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概念以来,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全球图书情报界关注的研究领域[1]。在现代社会,成功的关键是能够较快的接受和分析信息,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并有效加以利用和做出决策。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的一种基本技能。信息素养,是指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2]。

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我国自2000年以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很多高等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至2005年,全国新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达198所,占同期全国701所本科院校数量的27%,华东地区该比例达到了32%[3]。这也凸显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针对2011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指出,应用型人才备受青睐。企业在挑选人才时已不再局限于学历、专业背景、学习成绩、在校期间表现等因素,他们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及人才与本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各大高校负责就业指导的人员也表示,多数企业招工目标明确,应用型人才备受青睐[4]。所谓应用型本科人才,就是由本科层次教育培养的,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5]。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该类人才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让学生能够运用信息素养的有关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让信息素养成为一种推动学生专业化发展、提升职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应用型人才的技术应用与创新、社会生存与发展等技能的拓展也越来越依靠高效而便捷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持,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检验着使用者的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等这些信息素养的基本面。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人的素养的丰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若缺失了信息素养教育就脱离了时展,人才培养要求的规格、目标必然不能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6]。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因此,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研究,是时展的需要,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更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此,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对信息素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对信息素养研究较早,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如:由美国专家最早提出信息素养概念并制定了相关标准,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也很重视信息素养培养,制定了相关目标采取了有效措施。如Alan Bundy从规则、标准和实践3个方面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信息素养框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7]。我国对信息素养的研究相对较晚,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素养培养方式简单、方法单一,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针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还在构建之中[8]。另外,我国学者现在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一方面侧重于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总结介绍,如吴晓伟、娜日等学者专门对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9],同时,现在更侧重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途径的研究,如詹步强采用学生感知探测的方法验证分层次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0],邹海波等人就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与途径进行了探索[11]。另一方面,虽然国内的很多学者已经针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研究,但是,这种现状的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比较简单[12-14],而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非常少。

从以上来看,应用型本科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者的重视,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进行研究也日益成为当前信息素养研究关注的焦点。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学者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应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的探索,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数据挖掘工具,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现象产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因素,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现状的研究2 调查过程及其结果

2.1 调查过程

本文拟采用吴晓伟编制的“面向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量表”,该量表主要是根据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人才培养规格和特点同时结合国内外经典信息素养标准进行设计的,由33个题项,4个维度,即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应用与创造、信息安全与道德组成。该量表对上海商学院信管专业学生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测试,结果显示该量表的Cronbanch系数达到0.711,具有较好的信度。另外,该量表也是在总结了大量有关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效度也是比较高的。该量表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6]。鉴于此,本研究将以此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上海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特点进行测量。

从上海应用型本高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其中2所理工科学校,3所文科学校)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按照年级进行分层抽样,获得有效问卷392份,样本有效率为98%。具体调查时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集体测试,问卷当场收回。问卷实测前,首先由专门人员对问卷填写要求和部分概念容易混淆的题项进行说明,强调问卷调查仅用于科学研究,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学生要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进行回答。最后用SPSS 16.0对问卷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汇总,并作统计分析。

2.2 信息素养调查结果

2.2.1 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一般状况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应用与创造、信息安全与道德以及信息素养能力整体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4.008±0.511、2.737±0.363、2.499±0.817、2.291±0.753、2.886±0.308。各研究变量在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应用与创造、信息安全与道德以及信息素养能力整体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参见表1、表2。

从表1和表2各变量在信息素养能力及各维度上的平均数来看:

(1)在信息意识这一维度上,男女生的分数是一样的;上海生源、一年级学生、文史类专业、家住农村、年龄在18岁及以下、没有电脑、成绩在90分以上、上网时间在15~21小时的学生比同类因素中其他水平的学生信息意识的分数更高。

(2)在信息技能这一维度上,男同学、外地生源、一年级、理工类专业、家住农村、年龄在25岁及以上、自配电脑、成绩在90分以上、上网时间在15~21小时的学生比同类因素中其他水平的学生信息技能分数更高。

(3)在信息应用与创造这一维度上,女同学、上海生源、三年级、医学专业、居住在城市、年龄在18岁及以下、没有电脑、成绩在60分以下、上网时间在7小时以下的学生比同类因素中其他水平的学生信息应用与创造分数更高。

(4)在信息安全与道德这一维度上,男同学、外地生源、三年级、医学专业、居住在城市、年龄在25岁及以上、没有电脑、成绩在90分以上、上网时间在15~21小时的学生比同类因素中其他水平的学生信息安全与道德分数更高。

(5)在信息素养能力整体水平上,男同学、上海生源、三年级、理工类专业、家住农村、年龄在25岁及以上、有电脑、成绩在90分以上、上网时间在15~21小时的学生比同类因素中其他水平的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分数更高。

2.2.2 各因素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影响

对信息素养能力及其4个维度在性别、生源、年级、专业、地域、年龄、是否自配电脑、平均成绩、上网时间等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1)从表3中可以看出,平均成绩在信息素养能力整体水平上(F=3.811,P<0.01)上具有非常显著的主效应。表3 以信息素养能力平均分为因变量,

平均成绩为因子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

变异源平均成绩变异源平均成绩SS1.355F3.811df4Sig0.005MS0.339

(2)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信息意识这一维度上,平均成绩(F=2.768,P<0.05)、年龄(F=2.606,P<0.05)具有显著的主效应。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F=0.986,P>0.05)在信息意识这一维度上没有显著的主效应。表4 以信息意识平均分为因变量,以平均

成绩、年龄为因子的方差分析表

变异源年龄平均成绩年龄平均成绩SS2.0192.8432.498df3410MS0.6730.7110.250F2.6062.7680.986Sig.0.0480.0270.455

(3)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信息技能这一维度上,专业(F=4.991,P<0.01)、是否自配电脑(F=12.068,P<0.01)、平均成绩(F=3.952,P<0.01)的主效应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而地域(F=3.797,P<0.05)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另外,这4个变量的交互作用中,“是否自配电脑”与“平均成绩”的交互作用(F=3.849,P<0.01)的主效应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地域”与“是否自配电脑”的交互作用(F=3.133,P<0.05)的主效应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其它的交互作用均未发现在此维度上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主效应。

以平均成绩为因子的方差分析表

变异源平均成绩变异源平均成绩SS6.318F2.403df4Sig.0.049MS1.579

(5)从表7中可以看出,在信息安全与道德这一维度上,只发现了年级(F=4.100,P<0.05)具有显著的主效应。表7 以信息安全与道德平均分为因变量,

以年级为因子的方差分析表

变异源年级变异源年级SS4.574F4.100df2Sig.0.017MS2.287(6)性别、生源和上网时间3个变量无论是对信息素养能力的整体水平还是它的4个维度上均未发现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主效应。

3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现状分析

3.1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一般特点

大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应用与创造、信息安全与道德以及信息素养能力整体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4.008±0.511、2.737±0.363、2.499±0.817、2.291±0.753、2.886±0.308。由此表明:

3.1.1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

在4个维度方面,从表1的平均数来看,学生的信息意识水平和另外的3个方面差距是比较大,这说明了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是不均衡的。另外,从4个维度的标准差来看,即使在同一个维度里,学生的得分分布距离也是比较分散的,尤其是在信息应用创造方面,其标准差要高于另外3个维度的标准差。这也说明了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并不是均衡发展的。这可能与现在我国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要求有关,每个高校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对信息素养能力的理解来对学生进行培养,造成了各个高校各有侧重。因此,这也提醒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制定有关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标准迫在眉睫。同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均衡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1.2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是最强的,而信息安全与道德则是最弱的

在信息素养能力的4个维度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是最强的,而信息安全与道德则是最弱的。这说明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从思想上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已经意识到了信息素养能力对自己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同时,他们则缺少信息安全与道德这方面的知识或意识,导致了在信息获取方面可能缺少自控能力,从而受到负面信息影响的概率增加。另外,也提醒我们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和道德也异常紧迫,以后要加强学生在信息安全与道德方面知识普及,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3.1.3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信息应用方面的能力偏低

信息技能、信息应用与创造这两个维度的平均数相比信息意识这一维度的平均数而言都比较低,而信息技能、信息应用与创造这两个维度更侧重于学生的信息应用方面的能力,这也是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核心。一方面,在当前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把学生的信息素养看作是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应用能力既能反映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又能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因而也日益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有关各种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无不都是了为了培养或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服务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最终目的也是提升学生的信息应用方面的能力,即使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安全与道德水平也无非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应用服务的。所以,信息应用方面的能力处在大学生整个信息素养能力中的核心地位,是应用型能力的一种典型表现,而这也正好凸显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这一特色。但学生的信息应用方面的能力现状却是偏低的,不容乐观。出现这种状况可能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如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尚在探索中的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由于起步较晚,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政策层面和理念层面[15]。这些并没有完全契合高校的“应用型”这一突出特点。所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改变现行的一些教育方法或模式也势在必行。

3.2 各因素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影响

3.2.1 在信息素养能力整体水平上,更容易受学习成绩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成绩(F=3.811,P<0.0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整体水平上具有非常显著的主效应。这说明了学习成绩有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另外,学习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学生表现出了更高的信息素养能力,这可能说明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加积极向上的求知态度,其信息素养能力也非常突出。在以后制定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策略上,可更多的关注一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2 在信息素养能力不同的维度上,不同的因素对不同的维度存在着不同的影响

在信息意识这一维度上,本研究只发现了年龄(F=2.606,P<0.05)、平均成绩(F=2.768,P<0.05)具有显著的主效应。18岁及以下年龄段的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信息意识水平,这可能与他们的经验积累不足有密切关系,因为相对于其它高年龄段的学生而言,无论是社会经验方面,还是求知方面,尤其是能力构成上,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为了将来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他们现在就必须从思想上来重视能力的提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在这一维度上表现出了较高的信息意识水平,这也印证了他们在信息素养能力整体水平上所处的优势地位。

信息技能可以说是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构成的核心,因此,它受到的影响也更多。本研究表明,专业(F=4.991,P<0.01)、是否自配电脑(F=12.068,P<0.01)、平均成绩(F=3.952,P<0.01)的主效应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而地域(F=3.797,P<0.05)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另外,这4个变量的交互作用中,也发现了“是否自配电脑”与“平均成绩”的交互作用(F=3.849,P<0.01)的主效应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地域”与“是否自配电脑”的交互作用(F=3.133,P<0.05)的主效应达到了显著水平。相比其它专业的学生而言,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要凭借一些现代手段如计算机、软件或程序等进行学习或研究,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技能水平。从这一统计结果来看,今后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水平,可更多的关注专业、是否自配电脑、平均成绩以及“是否自配电脑”与“平均成绩”的交互作用、“地域”与“是否自配电脑”的交互作用等这些因素的作用。

一般来说,家住城镇的学生,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相比农村而言,应该比农村或乡镇更具有优势,他们的信息技能应该更加突出。但是本研究却发现了家住农村学生的信息技能水平要比城市或乡镇的学生稍高,这可能说明了现在的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城市。同时,这也可能与本研究中两个群体选择的样本数量有关系。自己有电脑的学生相比那些没有电脑的学生而言,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因此,那些有电脑的学生的信息技能水平比没有电脑的学生要高也是顺理成章的。学习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相比其它学习层次的学生而言表现出了更高的信息技能水平,这也再次印证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整体的高水平。

在信息应用与创造这一维度上,只发现了平均成绩(F=2.403,P<0.05)具有显著的主效应。这也再次说明了学习成绩是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一结果上来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里,学生如果学习成绩较好,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他们对课堂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这样他们就能更好的学以致用,把课堂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无形中在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能力。这也提醒我们,课堂里的理论知识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基础,要重视理论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契合学校的“应用型”这一显著特征。

在信息安全与道德这一维度上,只发现了年级(F=4.100,P<0.05)具有显著的主效应。从表1的平均数上来看,大学生的信息安全与道德水平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强的。这说明了,随着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的深入,他们接受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提高信息安全的意识,做好信息安全的加固工作。与此同时,在信息道德方面,随着自己对信息了解的全面性的增强和社会对有关信息安全监管的日趋完善,他们也会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

本研究中,未发现性别、生源和上网时间3个变量无论是对信息素养能力的整体水平还是它的4个维度上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主效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各个方面是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并且不同因素的影响面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因素只对某一维度产生作用,有的因素会对多个维度产生影响。这也提醒我们,如果要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考核和评价指标,实施“因材施教”。另外,多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有可能会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产生作用,这表明,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并且这种影响有可能是单一影响,也有可能是复杂的交互影响,这种现象的存在对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对策提出了挑战。

高校要结合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合理性和科学性;展开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提倡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另外,也要鼓励教师与企业加强联系沟通,加强高校教学的实践性。所以,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企业等各个方面来共同努力,逐步实施,稳固提高。

4 总 结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出现了“重思想教育,轻实践技能”的现象,这与“应用型”这一显著特点明显不符。出现这种结果可能与我们现在所持有的一些教育观念有关,即“本科教育应以理论学习为主”,所以,我们如果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改变现行的教育观念或模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必须按照“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要进一步做好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的紧密衔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这些正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

本研究发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是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这种影响对不同因素和信息素养能力的各个维度方面又存在着差异。一方面,这为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对策的制定提供了针对性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这种复杂性的存在为对策或评价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挑战。不过,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影响是最广泛的,不仅对整体水平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且对4个维度中的3个方面也有非常显著或显著影响。在以后的教育中,关心学生的学习,实施“以学促能”有可能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有效途径。

另外,由于至今全国仍然没有一个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方面的常模作为参照,所以,仍然无法判断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处于何种水平。这也说明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常模的紧迫性。

参考文献

[1]Eisenberg M B,Lowe C A,Spitzer K L.Information Literacy:essential skill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M].USA,Libraries Unlimited,2004.

[2]蒋葵.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82-85.

[3]刘华.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4][EB].

[5]周宏明,姜锐,李峰平,等.适应区域机电类产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8):158-160.

[6]吴晓伟,娜日,李丹,等.面向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量表设计研究[J].现代情报,2011,(8):73-78.

[7]Alan Bundy.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2004.

[8]孙素华.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娜日,吴晓伟.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0,(3):32-35.

[10]詹步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体系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6):25-28.

[11]邹海波,古今,王健.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与途径探析[J].现代情报,2008,(9):204-206.

[12]吴钢,郭沁峰,易芳,等.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39-41.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9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89-02

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体上说,企业、高校、社会及大学生本人都存在一定的原因,必须从国家政策、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实习创业扶持、大学生择业思路转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全社会共同关注等方面加以调整和改变,才能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因此,本文将根据多科性大学的特点、部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重点论述如何有效利用多科性大学丰富的档案馆馆藏资源,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

一、多科性大学的特征

多科性大学是相对于单科性院校而言的,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为主,以若干相关学科为支撑而形成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介于单科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一种大学形态。创办多科性及综合性大学既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出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导致的单科院校林立办学格局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自2000年以来,一些高校通过自我扩张的方式,不断增加学科门类,朝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也有一些高校通过合并办学的方式走向多科化或综合化,如前几年出现的一大批地方性院校,大部分属于多科性大学。

多科性大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多科性,学科一般不少于五个;(2)层次性,以某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为核心学科形成有梯度的学科群;(3)互补性,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4)渗透性,学科之间相互渗透;(5)发展性,根据社会的需要与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科梯度可以发生变化,非核心学科可能发展为核心学科,核心学科也可能成为非核心学科。

多科性大学的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大学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建校时间短、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经验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失等原因,同一些综合性大学相比,多科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指导思想、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专业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思想消极、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差等问题,只有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优质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藏资源优势

高等学校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网络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综合性档案馆。国家教委早在1989年的6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高校档案馆,它既是档案工作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多年来,通过高校广大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各高校档案馆的馆藏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动了高校档案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各高校档案馆也普遍扩大了档案接受范围,馆藏档案数量得以迅速增加,馆藏内容得以丰富。基于多科性大学的构成特点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互补的特性,其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以优势学科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档案体系的建立。在多科性大学中,至少有一至两门的优势学科,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科研、教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成果不但凝聚了其广大师生的高智慧劳动结晶,而且还是其他非优势学科师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甚至在全国也是领先者和缔造者。这部分馆藏资源是多科性大学的命脉,代表着整个学校的文化学术积淀,有着很高开发利用价值,是学校乃至国家极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深度优势。

2.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档案体系的建立。目前的多科性大学,其涵盖的学科门类基本在十个以上,这些学科在教学组织、科研和行政管理方面可能保持相对独立,但其形成的成果积累和其他历史性资料却都归属到档案馆管理,对这些档案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形成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性档案服务体系,对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广度优势。

3.以校内校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为基础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的建立。不管是地方性院校还是部属院校,高等院校一般都位于一个地区的核心城市,有些地区甚至建有专门的大学城,从地域上为多科性大学与其他高校或地方档案馆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可以形成以校内馆藏资源为主、校内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如开放高校校史馆、引入地方名胜古迹档案、共享历史名人和校友档案等,不但能服务于高校教育,而且还有益于地方文化建设。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地域优势。另外,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馆藏资源还有门类丰富、档案保管期长、从业人员素质高、信息网络环境优越等优势。

三、利用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归纳起来,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全面知识结构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社会责任心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本文将依托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的现状及优势,重点从精神修养、知识素养、能力素质、生活态度等四大方面来阐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1.精神修养的培养。主要包括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精神、团队荣誉感、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心、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可以采取以下的实施策略:(1)建立健全校史馆资料,以学校光辉的历史和学校名人的艰难奋斗历程来教育感化学生;(2)联合地方政府和地方档案馆,挖掘地方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和奋斗历程,定期对高校学生开放展示;(3)搜集整理成功校友的典型案例和事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成多媒体教育范本,对全体学生开放;(4)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科技竞赛获奖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2.知识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学科前沿的准确把握和知识结构的丰富。可采取的主要策略有:(1)搜集以优势学科为代表的专业类名人讲堂和学术报告成果,并整理制作成对全校开放开设的知识素养教育类公开课;(2)利用多科性大学自身的学科交叉优势,对文、理、工、艺体等学科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整理与;(3)联合各教学单位,基于以上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校园网开设网络课堂、视频课等。

3.能力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策略包括:(1)利用文科类资源优势,配合校团委、学生会举办各种演讲、写作类竞赛;(2)联合图书馆、实验室和各教学院系,举办学习类、实践类竞赛;(3)将教师讲课比赛和学生演讲比赛的相关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与公开;(4)往届研究生、本科生的优秀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生活态度的培养。主要是对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主要策略有:(1)应往届毕业生的光荣事迹的展示,作为正面案例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引导;(2)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违规违纪记录的展示(采取匿名方式),作为反面案例给学生以警示作用;(3)通过网络和展览的形式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欣赏的教育,不但可以陶冶其情操,还能促进大学生建立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心态;(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对构建诚信社会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在所有以上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对所形成的成果及时进行归档和积累,便于重复利用。同时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档案资源库群、档案信息资源处理中心、档案用户群等数字档案馆群体,实现数字化档案资源在网上的和传递,以利于优质档案资源的检索和共享。

总之,高校是人才、知识和科技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档案馆是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整理工作,以及为校内外师生员工提供查档的服务等,同时由于其馆藏资源具有历史性、真实性、价值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辅助人才培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张庆荣,刘兆军.多科性大学的特色化发展及政策研究[J].石油教育,2006,(1):76-84.

[2]王琴,谢光荣.高校档案馆创建素质教育基地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8,(11):34-35.

[3]关压梅.开发高校档案馆的潜在功能:教育功能[J].黑龙江档案,2009,(3):59.

[4]曹立波.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8-49.

[5]张慕,胡显章,李树勤.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19-21.

Policy Study for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Improvement Usingthe Multiversity Archives Resources

WANG Xia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10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1.029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1-0156-04

〔Abstract〕Science literac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skills for researchers which decides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researchers.The scientific literacy education is all about the preservation,sharing and utilization of scientific data.With the advent of the Fourth Paradigm,scientific literacy education has become part of the life cyc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Research in this paper was based on the life cyc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iscussions about how to embed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education was put forward in the procedu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science literacy;education;scientific data;life cyc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science即科研活动的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科研模式,网络和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科研活动当中,实现了科研基础设施的信息化以及科研过程的信息化。E-science环境催生了大批的科学数据,这些科学数据的保存与利用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科学研究的新基础,科研人员基于大量动态的科学数据的聚合、分析和探索,将推动新的科学方法的发现。随着科学研究步入“第四范式”阶段,即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能将上升为科学研究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数据来源于科研活动,并最终为科研活动服务,因此科学素养教育围绕科研主体对科学数据的保存、共享与利用展开。本文以科研生命周期为主线,探讨科学素养教育如何嵌入到科研活动各阶段以进行个性化教育内容。

1科学素养教育必要性分析

1.1科学大数据与科学素养教育

科学数据产生于科研活动,来源一般包括实验数据、观察、社会调查、网络平台,以及对现有数据分析转换,其类型也因学科和来源途径的不同呈现多样化趋势,如结构化的数据、文本、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网页数据等。随着第四种研究范式即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出现,科学数据呈现大数据趋势,即科学大数据[2]。传统科研模式下,人们只对结果数据进行发表,其他科研数据则直接删除或交由科研人员、项目组各自保存,造成了数据的分散存储,对科研数据保存及共享造成了极大的影响。e-Science环境下,除了对科研结果数据的保存之外,还要对科研原始数据、科研过程中产生的科学数据进行保存,大大增加了科研数据量[3]。科研大数据环境的产生一方面为科研主体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基础保证;另一方面,海量科研数据的分散分布,也为科研人员检索、利用科学数据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何科学地管理和利用这些科学大数据,更好地为科研创新服务,降低相似研究领域科研人员获取资源的难度,即在科研大数据环境下开展科学素养教育也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1.2科W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科学素养作为信息素养的一种,主要是指科研主体在开展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是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进一步提高和深化。科学素养教育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数据意识、收集与分析技能,促进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是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必备技能之一[4]。科学素养教育最先起源于发达国家,并将数据密集型相关能力的培养作为科学研究的必要技能加以发展,对科学数据的收集、分析、管理与共享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在新的科研环境中,科研人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强化科研过程,提升国家的科研创新竞争能力。因此,积极开展科学素养教育,使科学数据取之于科研并用之于科研,已成为当前紧迫和急需的一项任务。

2科学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2.1国外科学素养教育现状

科学研究领域的素养教育在国外前几年已展开研究并得到重视,关于科学素养的研究项目已经从科学数据管理的角度延伸到“科学素养”的教学和培训,着重于科研技能教学实践的探索,特别是美国NSF等基金资助机构要求项目申请者提交“数据管理计划”的规定出台后,引发了美国很多研究性大学图书馆对于数据管理技能培训和咨询的重视。冈特(G.A.Gunter)和卡尔森(J.Carlson)等人提出对学生开展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应明确科学素养课程需求,提高他们基本的批判性思考技能,为学生进入数字研究环境做准备[5]。秦健在2007-2009年获NSF资助,开展“科学素养项目”的研究,通过调研大学教职员在数据管理方面的实践和态度,基于知识管理的理论,开放“与数据相关的素养”的课程,以培养科学领域的学生管理数据的技能[6]。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和伍斯特大学理工学院2010年获IMLS资助,联合测试研究生、本科生在科学领域数据管理方面的课程计划框架,并已建立了关于数据保存、管理和共享方面7个在线教学模块。2011年普渡大学、斯坦福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俄勒冈大学获得IMLS的资助,联合开展“数据信息素养培训”项目,该项目旨在发展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学。

4结语

未来我国科学素养教育除了根据科研用户在科研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针对式教育之外,还要根据各个学科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不同及学科特征,开展个性化科学素养教育内容。针对专业学科的不同,设立通识课程和分类式课程,并根据对象水平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推进科学素养课程的实践操作,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积极开发在线课程、嵌入专业课程等教学形式。未来科学素养教育的主体可以采合作式教学,图书馆、专业教师、企业团体、政府机关等机构合作协同促进我国科学数据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司莉,邢文明.国外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调查及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3,(1): 61-66.

[2]张晨.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J].图书与情报,2014,(4):117-119.

[3]沈婷婷.数据素养及其对科学数据管理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5,(1):68-73.

[4]黄如花,李白杨.数据素养教育[J].图书情报知识,2016,(1):21-29.

[5]张瑶,吕俊生.国外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研究综述[J].D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11):47-52.

[6]Jian Qin.Lessons learned from a two-year experience in science data literacy education[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Libraries,31st Annual Conference,Paper 5.June 22,2010.

[7]李晓辉.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5):46-52.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例11

[3]《The Head Start Child Development and early Learning Framework》[EB/OL].

[4]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1.

[5]陈琦,刘德茹.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被试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贾洪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2013年度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项目(KPYJD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