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8 09:23:4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1

在我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让人对当前的生态环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还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在过去几年里,大多数人们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只是在片面上强调了农业用水的利用与开发,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这就使得我国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灌溉用水压力日益加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我国农业经济长远的情况下,对其水资源的充分的利用,改善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

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粮食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若想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人们必须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在国际市场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这就导致我国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现实的限制。

自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以后,我国在农业发展战略上,提出了科教兴农的口号,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到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而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对耕地进行严格的控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粮食的生产量。但是在由于我国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且农业经济发展也没有处于一个决定稳定的地位。而且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水,无论农田管理在怎么可科学,光照在怎么充足,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当前我们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条件,开展节水工程。

2 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当前科学化管理主要表现。不过,实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有着学科的管理思想以外,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将其与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提出相关的新要求,还要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当前的发展形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和挑战,从而有效的实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2.1 工程节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2.2 农业节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农业节水措施,是对水利灌溉技术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项重要的时代工程而言,要想将这项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充分地正视技术创新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水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整个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细节工作纳入到农业节水的系统工程中来。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这些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

2.4 考虑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而且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

2.5 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2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primary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for water conservanc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key is to make good use of water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ertilizer, soil conserv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How u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research of.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3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我国农业灌溉的现状

1.节水灌溉的全新工艺和装置的推广力度不高,很多的高效节水工艺只是用到个别植被之中,一般是将其当成师范性的项目,没有在较为宽泛的区域中落实。

2.不论是灌区亦或是项目都面对着一定的产权模糊的现象,其管控权限模式,政企没有严明的区域,监管体系没有动力,管控不集约,调度失控等不利现象。

3.由于受到利益的干扰,那些资源比较多的区域的农户不愿意开展该项节水活动。

4.缺少费用,很多建成的项目因为没有充足的养护费用,长时间得不到维护,其不论是规模亦或是利润等都逐渐的下降,很多新建的项目因为资金不多,无法做好配套工程,其规模也很小。

5.一些区域在推广该项工艺的时候,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开展可行性的分析活动,不具有针对性特征,不论是标准化亦或是体系化的水平都很低,其维护活动无法保持一致。

二、节水灌溉技术探索

节水管理技术体系。关键是不断的健全多项管水体系,设置项目管控以及运作体系,确保合理的使用,有序的配置。

1. 渠道防渗技术

在众多的输水措施中,渠道是经常用到的一项。不过一般意义上的渠道在输水的时候,会面对一些渗漏的问题,其渗漏的总数能占到总量的大约一半左右。所以,对其积极地开展防渗活动,是目前水利行业非常关注的一个工作。结合防渗物质,一般分成如下的一些,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它的特征是,降低输水时期的水量外渗现象,提升利用特征,提升安全性特点,提升抗冲击的水平,提升它的输水特征等。

2. 喷灌技术

所谓的喷灌,是说使用专用的装置,或者是利用水的自然的下落把其运到需要的区域之中。经由喷头将其扩散为很多下的水滴形式,合理的布局,开展灌溉工作。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3.滴灌技术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及低压管道系统,根据不同作物不同时间所需要水量的不同,将水以及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滴在作物的根系上的办法。这个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管道、滴头以及枢纽系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就是完全自动化的管理方式,灌水时控制灌水时长,所以灌水量相对较少,灌水周期短;使灌水量控制较准确,避免造成水源浪费。与喷灌相比,其在浇水的时候还能为植物提供肥料是一个不错的效率的选择。系统的组成方式,主要是固定与半固定的系统组合,半固定适用于宽行的蔬菜和瓜果等作物,其主干管道以及相关的支管道是都是固定的,但是这也不妨碍其田间的浇灌,通过毛细管道就可以控制作物的浇灌,一条毛细管就可以轻松的负责多行作物,在浇完了一行的作物后便移到另一行灌溉,这样既减少了大量的毛细管道的资本投入,也大大提高了毛细管道的利用效率。固定的系统对果树、蔬菜等作物比较适合,其管网全部安装好后便不再移动。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节水灌溉措施

1. 基本原则

在管理上,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节约优先,注重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把农业灌溉节约用水放到优先位置,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

在开展工作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加强对各省辖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明确各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重点与任务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实施。

在具体措施上,因地制宜,措施配套,狠抓管理,注重实效。根据各省辖市的实际情况,抓住影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采用适合各地的高效节水工程措施,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

在发展机制上,政府调控、扶持引导,农民参与,活化机制。在推动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运用经济、科技、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增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机制的内在活力。

2.具体措施

2.1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统筹规划地表水和地下水,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灌溉水量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衔接全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近期、中远期全省节水灌溉规划。

2.2 优化配置,以水资源定发展

我国水资源贫乏,必须加强管理,联合运用,分质供水、合理配置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要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条件,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注重新建工程评价和已建工程的监测、评估,坚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明确各灌区、各用水单位农业用水总量和田间灌溉定额指标,要求用水户在指标控制下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确保实现人口 - 生态 -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3 适用性与前瞻性结合,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标准,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做成水利基础设施。根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及其工程特点,既要考虑当前的现实适用性,又要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工程建设中要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建设标准,建设一大批标准高、基础好、示范推广带动能力强的片区,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

2.4以可持续思想为指引,综合的分析节水工作

现在的节水措施,无法改善缺水的问题。为了提升产量,促进农业发展。群众不仅在多区域的开展打井工作,同时还将节约的水用到更为宽广区域的灌溉工作之中,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活动。所以,应该深入的分析可持续的思想,站在大的层次上分析节水工作。由于节水不单单是技术以及工程层次的内容,还是一种整个社会的要素。其关系都到很多内容,比如产业构造的调节和农业的利润等等,此类现象并非是单一机构可以应对的。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协作,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3.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选取优秀的节水科技,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状态开展好规划活动,不应该单纯的引入,不关注实际。对于中低产田的整治已经成为了当前的发展趋势,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四、结语

目前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已呈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因此,要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对我国比较落后的提高水利用效率的综合技术研究。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4

作者简介:唐秀荚(1973-)女,甘肃临夏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I作。

导读: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旱区农业发展的热点。针对临夏州实际问题,笔者主要从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临夏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旱作农业是指完全依靠天然降水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而从事的农业生产。建立可持续的旱作农业生产体系非常重要,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各个地区、乡镇必须认真贯彻实施的基本方略。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主要包括积极推广优良抗旱品种、全膜覆盖技术、提高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以及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从内外两条途径进行实施,然后立足临夏实际情况,全面落实技术措施,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一、技术措施

㈠积极推广抗旱品种

旱作农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水资源问题,而抗旱种子由于对水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产量相对稳定,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可以减少用水,从而减少生产劳作成本,这对旱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十分有利。长期以来,旱作农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况因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得到很大的改善,旱作农业的根本问题是水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应用抗旱品种,普及农业机械,极大促进了旱作农业的发展。土地贫瘠、土壤肥力不足是制约旱作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培育出的抗旱种子可以弥补水量不足问题。因此,积极推广抗旱品种是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更具观实意义。

㈡全膜覆盖技术

推广全膜覆盖技术的也是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自然降水的蓄积,增加降水的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全膜覆盖技术将土地径流进行富集,在干旱的时间利用起来,既减少了蒸发量,又可以使土壤的肥力获得极大地提高。

二、保障措施

㈠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

任何技术的实施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操作,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是影响整个旱作农业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传授科技知识也至关重要。科技素质作为科技元素的一种,不仅仅要求的是技术素质,更多要求人们可以理性思考,开阔视野,充分发挥优势和长处,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实力。因此,农技推广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相应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熟练各种操作技能。

㈡完善农技推广网络

建立农技推广网络是农技推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乡级农技推广网络尤为重要,全方位、立体化的建构乡级农技推广网络是旱作农业形成有效生产力的关键因素Ⅻ。而引进高新技术是巩固和壮大农技推广网络的重要方法,高新技术是否及时得到推广应用,是影响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农机推广部门应予以重视。

三、结语

积极推广抗旱品种、抗旱积流灌溉技术、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以及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促进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如何完善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对于旱作农业发展非常重要。旱作农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也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因此,提升技术和完善保障措施,对加快旱区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都有积极意义。

(编辑:宋军生)

参考文献:

[1]李生秀西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0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万业之本,农业的发展牵动着其他行业的发展[1]。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和农业投入的增加,舒城县农业发展较快,但农业生产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非常严峻的问题,亟待寻找对策和解决办法。其中农业环境的面污染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在种植业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08年3月,舒城县进行了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农业环境的污染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农民为追求农作物产量,盲目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且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据调查,水稻田纯氮施用量平均超过300 kg/hm2,五氧化二磷施用量平均超过127.5 kg/hm2,氧化钾平均不足90 kg/hm2,并且施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重氮轻钾现象,而氮肥利用率只有30%~40%,磷肥利用率40%左右,钾肥利用率50%~55%。这样大量施用化肥,既造成土壤板结,又通过地表径流污染环境。除种植业的化肥、农药使用的污染外,其他污染也不可低估,如生活源污染、养殖业污染、工业污染等等所有这些污染给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业“三品”)农业带来很大障碍,同时也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1发展农业“三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舒城县农业总体上处于发展的态势,某些方面还有突破性的进展,但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别在一些方面、一些领域,还存在需要严重关切的问题和隐忧,而这些问题和隐忧如不加以切实有效的解决,农业“三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大打折扣;如果任其进一步积累纠结、恶性裂变,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是有限耕地的实际减少明显;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三是农业结构还远未达到调优预期,这主要体现在舒城县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低;四是经营规模小;五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六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化组织竞争力比较弱;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3]。

2对策

2.1及早制订发展农业“三品”与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农业“三品”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为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发〔2010〕一号文件,并据此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展开相关工作。要围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制订激励与约束措施。要进一步激活创新农业优质服务体制,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推进农业产业优质化,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地位。要制订“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和措施。

2.2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和手段,严格保护耕地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母,耕地是稀缺资源。要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广泛宣传保护耕地的极端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对农田保护区的监管;二是严格非农用地批准手续,并建立相应的复垦制度,使之实现动态平衡;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事件,对各种欺诈行为,要严肃处理;四是建立首问责任制度,县、乡行政首长及土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二追究对象。

2.3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若干情况和数据表明,舒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积极解决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评价体系及其标准。一是平衡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量化化肥、有机肥和复(混合)合肥投入结构及其数量,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化肥施用量要降低到不超过国际标准的50%。二是扩大生物防治比重。争取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今后5年左右时间,达到40%~50%。积极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严禁出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残毒农药及各种有害饲料添加剂。三是加强治污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集镇、村组生活污物污水处理,有效控制人畜粪便污染,坚持清理渠道沟河,使农田灌溉和畜禽、水产养殖用水符合现行国家规定标准。四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突破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今后5年内,全县秸秆还田争取达到80%的覆盖面。五是扩大“三品”覆盖率。“三品”不能满足于“基地建设”,要向普及化进军。到“十二五”末,“三品”覆盖率和农产品质量达标率均应达到70%以上。六是建立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三品”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措施的落实,重点是要将生产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要通过“三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广大农民选优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进一步发展“三品”在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农业可持续的示范带动作用。

2.4发展农业科技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农业的支柱是科技,发展农业“三品”更需科技支撑。一是通过品种更新工程进一步实施,加(下转第364页)

(上接第362页)

快农业品种创新步伐和新品种推广步伐。二是通过技术更新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推进新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的形成,促进农业技术向标准化、产品化方向发展。三是通过知识更新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促进“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发展机制。五是稳定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创新组织,逐步建立与农业产业带适应的跨越区域、专业性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使农民与科技更好地结合起来[4]。六是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3结语

发展农业“三品”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全面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和增加投入政策的同时,县、乡2级结合本地实际,配套更为具体的政策措施,把稳定农民之心、调动务农积极性的好事办得更好更实在。加强对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和指导。“三品”发展倡导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推行“保护环境、清洁生产、健康种养”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实现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随着“三品”生产基地的不断扩大和安全优质生产资料的加快推广应用,“三品”将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快发展,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带动作用。

4参考文献

[1] 刘小平,王树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回顾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3,9(6):1-4.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6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5-016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5.024

近年来,我国北方各地扶持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将其列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设施蔬菜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尤其菜农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使用农药单一品种与蔬菜多年连作,导致温室土壤盐渍化、板结、各类病害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菜农是设施蔬菜生产的主体,其行为影响着设施生产的可持续性,从菜农生产行为的视角寻求实现设施可持续生产是有效可行的路径。目前,关于农户可持续生产行为的研究,学者们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农户可持续农业措施采纳问题[1]、农户保护性农业措施采纳行为[2]、传统土壤侵蚀控制措施和推荐控制措施的采纳[3]、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技术采用行为[4-6]、采用有机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7-8]、保护地生产技术采纳[9]等。这些研究在方法上均没有考虑样本的选择性偏差问题,导致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受到一定程度质疑。对于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的文献多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纯技术研究,鲜有成果从农户行为考察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问题,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且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如李建伟,张真和[10]探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姚中杰等[11]研究了我国北方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环境治理失灵与未来出路。余航[12]提出公共财政保障大棚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鉴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以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把握菜农对设施长期种植不利影响的认知及其可持续生产行为决策过程,并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1 菜农对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的认知与行为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项目”成员于2012年6月对辽宁省的入户调查。分别选取6个县(市):海城市(59户)、北镇市(60户)、凌源市(45户)、绥中县(53户)、新民县(59户)、昌图县(48户)的19个乡镇32个村2011年种植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的设施种植户进行的实地调研。实际获得335户设施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样本,获得有效问卷324份,样本有效率为9672%。

1.1 菜农对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不利影响的认知

诸如土壤盐渍化、病虫害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菜农对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不利影响的认知反映了菜农对设施长期种植存在问题的了解和感受程度,在调查样本中,226位菜农认识到设施长期种植的不利影响,占比69.75%,98位菜农没有认识到。在226位认识到不利影响的菜农中,171位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占认识到不利影响菜农的比例最大,占75.66%;138位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土壤盐渍化;135位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土传病害严重;76位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二氧化碳亏缺导致地温低;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环境污染的菜农最少,只有62位(见表1)。

1.2 菜农对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的认知

设施可持续生产行为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土壤消毒、秸秆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等措施。在324个有效调查样本中,知道节水灌溉的菜农为302户,占93.21%;认知秸秆还田的菜农为301户,占9290%;认知土壤消毒的菜农为298户,占91.98%;知道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菜农有227户,占70.06%、认知测土配方施肥与生物综合防治的菜农分别为199户、105户,占比6142%与32.41%(见表2)。总体来说,菜农对设施种植可持续生产方式的认知程度较高。

1.3 菜农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状况

尽管辽宁省设施种植户对于可持续生产措施的认知程度较高,但调研情况表明6个地区均没有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综合防治等技术,菜农主要采用客良土壤、多施农家肥,施用土壤营养液、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等方式缓解长期设施种植模式的不利影响,维持设施的持续种植。就长远而言,客良土壤、多施农家肥,施用土

壤营养液虽能在短期内缓解不利影响,但无法实现可持续生产。而通过土壤疫苗与秸秆还田配合使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够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有效解决滥施化肥农药造成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提高农产品品质,从而推动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此技术作为菜农是否采用可持续生产措施的衡量指标。在调研结果中,已有124位使用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占38.27%。知道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菜农而没有使用该技术的原因大多为没有技术指导与缺乏政策支持。

2 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设施蔬菜种植农户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决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菜农对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产生不利影响的认知,只有认知到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不利影响,菜农才会做出是否采用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决策。因此,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是两个有先后顺序并且相互依赖的阶段,如果只选择那些认知到不利影响的菜农作为样本,可能会导致样本的选择偏差,而采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可避免样本选择的偏差[13]。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中,首先考察哪些因素影响菜农对长期设施种植不利影响认知;然后对于认知到不利影响的菜农而言,其采用可持续生产措施取决于哪些因素进行分析。

2.1.1 认知模型

菜农对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不利影响认知的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式(1)因变量为菜农对长期设施种植模式不利影响的认知概率,为了获取相关信息,在调查问卷中设计问题:“您是否知道设施蔬菜长期种植有不利影响?”,如果回答有,其因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G(・)是累积分布函数,x1、x2、x3…xm等是m个影响菜农对长期设施种植模式不利影响认知的因素。

2.1.2 行为模型

菜农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为了进一步得到菜农是否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相关信息,问卷在菜农回答长期设施种植模式有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继续设计如下问题“为了缓解长期种植设施的不利影响,您是否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如果回答是,则其值为“1”,否则为“0”。x1、x2、x3…xk等是k个影响菜农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因素。ε是随机误差项。

2.1.3 变量选择

本文参考农户技术采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影响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户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因素归纳为户主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信息可获性变量和外部环境特征变量四大类。

(1)户主特征变量。该组变量主要指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农户技术风险类型三个变量。一般而言,菜农年龄越大,种植经验越丰富,获取生产与技术信息的能力更强,对于不利影响的认知越强,采取适应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对设施可持续生产的益处判断越准确。菜农风险类型表明其对于采用新技术的态度,是否愿意并敢于采用新的可持续生产技术。因此本文预期: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与农户技术风险类型对于菜农对不利影响认知与采用可持续生产措施有正向影响。

(2)家庭特征变量。该组变量主要指家庭人口规模、家庭设施种植面积、家庭总收入、家庭非种菜收入比例四个变量。菜农的可持续生产行为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与资金,设施种植面积越大越是如此。随着家庭总收入的增加,农户具有更多的资本进行农业投资。但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家庭非种菜收入比例越高,其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越高,农户采取可持续生产的动力就越低。因此本文预期:家庭人口越多,设施种植面积越大,家庭总收入越多,菜农对不利影响的认知与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机会就越大。家庭非种菜收入比例则有负向影响。

(3)信息可获性变量。该组变量主要指与村民交流、获得技术信息渠道两个变量。相关农业生产与技术信息的获得对于菜农生产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菜农经常与村民交流、有较多的获得技术信息渠道能够加快信息传递,增加合作机会,克服可持续生产技术的风险。因此本文预期:经常与村民交流、有较多的获得技术信息渠道对于菜农对不利影响认知与可持续生产措施有积极影响。

(4)外部环境特征变量。该组变量主要指菜农的贷款可获性、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有农技人员指导、是否参加培训与观摩、与市场距离五个变量。若户主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有农技人员指导或参加农业生产培训,则菜农对蔬菜可持续生产的认知与行为程度较高,能较好地理解可持续生产的益处。能获得贷款可缓减菜农资金约束的压力,使菜农能建造先进的设施、采取先进的种植技术。而距离市场远则使菜农了解和学习先进技术成果的机会少。因此本文预期:能获得贷款、加入合作社、有农技人员指导与参加培训观摩有助于菜农对设施长期种植不利影响认知并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农户所在村庄到乡镇越远,对不利影响的认知就越弱,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可能性就越小。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预期作用方向见表3。

2.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运用Stata10对样本数据进行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回归,估计结果见表4。rho值不为0,在5%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Wald chi2=246.86,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样本的确存在选择偏差,设施种植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的两阶段决策存在相互依赖,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是合适的。本文研究虽未讨论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但由于选取的变量均来自于相关成熟的研究文献,且符合调研菜农的各种特征与所处环境,因此得出的模型结果是可信的。

2.2.1 户主特征变量的影响

户主年龄对不利影响认知的影响不显著,系数为正;但其对菜农采取可持续行为有显著性影响且系数为负,表明户主年龄越大,对不利影响认知越敏感;然而采用可持续生产技术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力,在本身劳动力已显不足的现有条件下,年龄越大对采用可持续生产的概率反而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与预期不符。

户主文化程度在两个模型中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正,表明菜农文化程度越高,越易认知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可持续生产措施。

农户技术风险类型在两个模型中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系数均为负,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待新技术持积极态度,愿意且能够承受技术风险的菜农,对不利影响的认知更明显,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的概率也越大。

2.2.2 家庭特征变量的影响

家庭总收入在行为模型中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

正,反映出拥有更多资金的菜农能够采用可持续生产行为。但家庭总收入在认知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由其系数为正,在一定程度可表明家庭总收入越高,农户对不利影响认知概率越高,原因可能在于家庭总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受不利影响的损失越大,从而对不利影响更加关注。

家庭设施种植面积对农户认知模型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说明农地经营规模越大的农户,对种菜收入的依赖度更大,更加专注于设施种植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由此使其对不利影响认知概率越大。而家庭设施种植面积对农户行为模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为负与预期不符,而这与设施种植现状是密切相关。调研显示设施种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一般家庭大多为两个劳动力,勉强可以维持两个设施的种植,若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势必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力,超出其承受能力。此外,使用新技术还将增加生产成本与技术风险,因此,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可能性就越小。

家庭非种菜收入比例在两个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由于大棚种植户能够获取较其他农业生产更多的收入,成员外出务工较少所致。其系数为负可知非种菜收入越高的家庭,农户对不利影响认知及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措施的概率越小。家庭人口规模在两个模型中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与预期相符。

2.2.3 信息可获性变量的影响

与村民交流与获得技术信息渠道均在认知模型中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与村民经常交流与拥有更多技术信息渠道的菜农可获得更多的生产技术信息,更易感知不利影响,与预期一致;但两个变量在行为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说明信息促进菜农的可持续生产行为。

2.2.4 外部环境特征变量的影响

是否有农技人员指导与是否参加培训与观摩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呈现出正向影响,这表明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参加培训有助于菜农对不利影响的认知更加深刻,对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益处更加清楚,从而比没有农技人员指导与培训的菜农的影响概率也更大。

是否加入合作社对菜农认知模型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行为模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与我国合作社整体质量水平不高有关。合作社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菜农宣传设施种植的不利影响,提高其认知水平,但合作社受制于获取相关信息能力的限制,本身对可持续生产措施的掌握不足,无法有效推广可持续生产措施。

与市场距离对菜农行为模型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农户所在村庄到乡镇越远,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与市场距离在菜农认知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贷款可获性在两个模型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由于目前小农户大多难以获得贷款所致。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考察菜农对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的认知与行为,并运用Heckman probit模型对影响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大部分菜农对设施长期种植的不利影响与可持续生产行为具有一定的认知,然而在具体措施采用上,菜农多注重短期效应,可持续生产行为仍然较为缺乏。第二,菜农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的两阶段决策相互依赖,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设施种植面积、与村民交流、获得技术信息渠道、加入合作社、有农技人员指导、参加培训与观摩对菜农认知设施长期种植的不利影响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菜农认知的因素与影响菜农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在影响菜农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因素中,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有农技人员指导、参加培训与观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与市场距离则呈现负向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实现设施种植户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政府与社会多方面的支持。第一,重视并加强有关设施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宣传力度,使农户充分认识到可持续生产行为在提升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中的重要作用,为他们主动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创造有利条件。第二,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采取讲座、现场观摩与田间试验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在有条件区域创办农民田间学校,通过菜农生产再教育来提高菜农受教育程度;同时,在每个村庄扶持高产高效示范户,引导更多菜农采用可持续生产行为。第三,将菜农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加强他们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拓宽信息交流渠道,逐步解决农业技术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好地为菜农提供可持续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第四,促进菜农持续增收,对于采用政府推广的新技术给予适当的补贴,减少其生产成本,提高其采用可持续生产行为的能力。第五,加强农村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菜农与集镇、市场搭建便捷的桥梁,以市场化带动菜农提升其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颖,许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90-93.[Liu Ying, Xu Wei.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Increase of Peasants’ Income[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4): 90-93.]

[2]Knowler D. Bradshaw B. Farmers’ Adoption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J]. Food Policy, 2007, 32(1): 25-48.

[3]Okoye C U.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actors in the Adoption of Traditional and Recommended Soil Erosion Control Practices in Nigeria[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1998, 45(5): 251-263.

[4]McNamara K T, Wetzstein M E and Deuce G K. Factors Affecting Peanut Producer Adoption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J].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1, 13(1): 129-139.

[5]喻永红,张巨勇.农户采用水稻IPM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09,(11):77-86.[Yu Yonghong, Zhang Juyong. The Willingn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Using Rice IPM Technology: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n Hubei Province[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9,(11): 77-86.]

[6]赵连阁,蔡书凯.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芜湖市的实证[J].农业经济问题,2012,(3):50-56.[Zhao Liange, Cai Shukai. Farmers IPM Technology Adoption: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n Wuhu, Anhui Province[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2,(3): 50-56.]

[7]葛继红,周曙东,朱红根,等.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研究――以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9):57-63.[Ge Jihong, Zhou Shudong, Zhu Honggen, et al. Behavior of farmers adopt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 Case of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0,(9): 57-63.]

[8]褚彩虹,冯淑怡,张蔚文.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实证分析――以有机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2,(3):68-77.[Chu Caihong, Feng Shuyi, Zhang Weiwe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armers Adopt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Behavior: A Case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2,(3): 68-77.]

[9]方松海,孔智祥.农户禀赋对保护地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以陕西、四川和宁夏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5,(3):35-42.[Fang Songhai, Kong Xiangzhi. Farmers Endowments of the Protectorat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dopted analysis: Based on Analysis on Shanxi Sichuan and Ningxia Province[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5,(3): 35-42.]

[10]李建伟,张真和.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中国蔬菜,2000,(12):12-16.[ Li Jianwei, Zhang Zhenh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s Production in Lean to Solar Greenhouse in China[J]. China Vegetables, 2000,(12): 12-16.]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城镇一体化、农村环境改善、乡村经济振兴的关键阻滞因素。据人民网2020年8月16日消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71.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8.73%。虽然相对于上一年度而言我国重点生态保护及修复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但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特征,水土流失治理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目标,遵循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生态环境基础。

1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水环境承载力、恢复自然水环境为核心,同时兼顾人工修复及自然恢复的现代化、综合性水问题治理理念与技术方法。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截至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944m3/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不足,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愈发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构建“生态防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应运而生,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水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2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要点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为核心目标,按照农村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新农村建设需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现展基本内容等对小流域农、林、水、草、田等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统筹规划,紧抓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构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其实施要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防线

生态修复防线建立在农村地区坡度超过25°,或土层厚度低于25cm的区域。通过在林草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区域周边设置禁止出入警示牌、防护栏等,对该区域目的树种进行补种等方式避免该区域受到人为干扰,以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为核心保持水土、减少污染。

2.2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防线

生态治理防线建立在农业种植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及水环境造成干扰,导致此类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多,加之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环境十分脆弱。此类区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及经果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质特征种植栽培适应性强、附加价值高的果树,既可以作为生态屏障防线,又能扩大经济效益;修建水利工程,以综合治理理念为导向,保证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水资源调配及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活等相协调,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水源调度、农田灌溉等综合功能,解决用水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建设,采用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以科学灌溉、田间管理强化农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防御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修复被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2]。

2.3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防线

在水库周边、河道两岸、主要沟道等区域进行护岸护坡、河道清理并建设绿色景观,形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防线,可以解决湿地萎缩问题、减少水体污染。

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农村宜居空间

打造宜居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目标之一。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导向,从生态环保角度审视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致力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饮水质量偏低、生活垃圾难处理等问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采取多元化及有效性措施恢复遭到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针时注重调动农业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农业与水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等保护农业现代化发展所依存的水土资源、水土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有裨益[3]。

3.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对农村水土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统筹规划与细致安排,其治理范围包括农村的林、田、湖、草及相关产业,坚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主,因地制宜采取造地适树、植树种草、因害设防等治理措施,实行“山顶戴帽,果树缠山腰,山下养殖,护坡种草”等政策方针,在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治用并举的基本原则,对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其利用结构,将宝贵的水土资源应用于高附加值、低成本高回报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之中,通过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践行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基本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若想发挥积极作用需率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整理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新农村规划建设宏观战略、小流域综合治理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生态保护与水土治理之间的关系、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治理效益与村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源,实现统一治理、综合规划、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小流域水土保持实况科学确定新农村生产发展方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合理安排牧用、林用、农用土地的比例与位置,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优产高产目标,加大陡坡退耕力度,为林草种植提供有力条件。为了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助推新农村经济建设需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商品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联在一起,同治沟措施、治坡措施、农耕等措施相结合。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开展前需考虑人畜饮水、粮食高产等实际问题,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效性为导向合理规设治理方案,保障小流域综合治理能事半功倍。

4.2从实际出发推行技术措施,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有3个:一是农业耕作措施;二是林草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指的是通过修建梯田、涝池、水窖、山坡截沟、拦沙坝、泥石流排导等工程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山丘区水土保持需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为了使技术措施可以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需专职部门立足农村当地深入调查分析,了解小流域组成要素及经济系统,将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要素视为时空分布探究的着力点,同时调查分析农村当地的生产资料、人口、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明确小流域的人口承载力。以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为主合理规划治理方案,从宏观上讲,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用地,使小流域生态能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上讲,根据农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技术措施,规设详尽的实施计划,使小流域治理能高效展开。不同地区所采取的规划治理手段存在差异,以黄土高原为例,在治理初期采用了多目标规划法、线性规划法、经验规划法、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使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得以贯彻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基本单元为小流域,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建成具有综合性的防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的同时需明确治理目标,以农业措施为例,需加强土壤抗蚀力、追加植被覆盖率,达到改良土壤、保肥、保土、保水的目的,继而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

4.3注重监督反馈,持续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相关部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治理问题,注重监督反馈,定期归纳总结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立足实际,不断调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新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的条件之一,利用数字技术亦可提高治理效果监督反馈质量。例如,在推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可引用BIM技术,立足坡面蓄水、泥石流排导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规设5D模型,增强相关工程监督反馈的可视性,同时各部门要基于BIM系统进行高效协调联动,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再如,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大数据具有持续膨胀的特点,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数据搜集等作用,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5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能够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邢梦雅,刘娅莉,杨小妹,等.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小流域生态保护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120-123+140.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8

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指的是,通过修建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实现改良以及调节农田水分情况和部分地区水利的条件,使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进而实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的目的。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采取引水、蓄水以及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实现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利用水土资源以及发展农业;第二方面,选择应用灌溉以及排水等措施实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发展的目标,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使地产土壤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改良,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进而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负面影响

2.1 对气候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地区性的气候往往受到大气环流的严重影响,但是部分地区在完成修建小型水利工程之后,原有的陆地区域转变成为水体以及湿地,进而使其周围的环境变得较为湿润,因此局部的小气候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局部的小气候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主要可以体现在对气温的影响层面,受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的影响,其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以及强度均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进而导致气温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也就是说年平均气温有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气温升高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2.2 对水体的影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完成之后,水体势必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河流中原有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受长时间滞留水库中的影响,势必会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其变化包括:严重影响航运的正常运行,水库中的水温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增高,水质也会相应的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岔中尤其易发生污染;在水库完成蓄水工作之后,随着水面不断扩大的趋势,其蒸发量也就随之增大,水汽、水雾等也会随着增多。

2.3 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大多数的疾病比如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疟疾以及伤寒等,均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受到水环境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造完成之后,出现水面增大,流速减慢的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部分水生生物很容易滞留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部分水生生物滋生繁衍的现象,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威胁。

2.4 对环境的影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山洞进行开挖,极有可能出现尘土飞扬的现象,随之而来的粉尘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还会排出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较大,假如没有对这些废水进行相对应的处理,而是使其直接流入江河之中,极有可能造成下游水质严重下降,进而对城市和居民用水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淤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以及料场开采所占有的土地,如果其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或者是绿化,可能会造成植被的破坏。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具体运行措施

3.1 尽可能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得以改革和深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农田灌溉以及排涝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入对灌、排技术标准的研究进程以及研究深度。

3.2 尽可能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几年以来,随着水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水环境以及水质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为水产养殖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经常发生死鱼、死虾浮出水面的现象;与此同时,水土流失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使农村水环境治理不断加强,使农村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条件,进而达到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的目的。

3.3 尽可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不仅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构,与此同时还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最大程度上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可以尝试采取加大农业节水力度以及减少灌溉用水损失的措施,上述措施不仅对转变农业生产以及发展的方式极为有利,而且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也是极为有利的,加大农业节水力度以及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可以实现为农民谋福利、使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上述措施也是一项革命性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大对节水技术以及节水设施的推广力度,使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被加大,还要注意对节水灌溉的典型案例进行相对应的扶持政策,不断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有效的发展喷灌工程以及滴灌工程,对浅湿灌溉技术进行重点的发展,利用上述措施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

3.4 尽可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

为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长久有效的发挥,需要尽可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严格遵守“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基本原则,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有效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责任主体。对于集体工程而言,可以通过选择应用联户分管、竞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以及统建统管等形式,进一步确定使用权、管理权、所有权以及经营权,其中单户工程的产权所有者就是农户;对于联户工程而言,可以建立相对应的用水合作组织,除去产权归属之外,其相关的管护工作也需要由其承担。根据我国相关的通知要求,尽可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为工程良好的运行以及节约用水创造相对应的条件。

4 结束语

要想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进程,需要重视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对水资源实施严格的管理,尽可能做好节水工作,使水利建设不断加强。本文首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相关的阐述,由此引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负面影响,并且阐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具体运行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9

我国农村水电(此指单站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资源十分丰富,资源可开发量为1.25亿千瓦,是广大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创造良好的政策措施环境,对加快农村水电发展,带动山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水电是需要政策措施环境支持的行业

从农村水电的公益性、生态性、永续性等特点看,国家理应创造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予以支持;从农村水电的区位性和投资主体的广泛性看,农村水电发展本身也需要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的支持。

1、公益性。农村水电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中发[2002]2号、中发[2003]3号、中发[2004]1号指出,农村水电等“六小工程”,对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效果显著,要扩大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加快发展。总理在2003年6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要求,要加快农村水电等农村小型公共设施建设。国家营建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促进农村水电发展,可有效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生态性。农村水电工程建设不集中大量水体,移民和占用耕地少,不破坏水的自然分布、平衡和造成局部地区生物圈的改变,是国际社会公认并大力提倡加快发展的绿色能源。国家制订政策措施,促进农村水电发展,对缓解我国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质量意义重大。

3、永续性。与矿石燃料相比,农村水电资源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永续使用,不存在枯竭用尽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能源。

4、区位性。农村水电资源分布具有很强的区位性,基本上处于我国的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是这些地区解决无电、少电、缺电人口问题,致富农民,发展当地经济的宝贵资源,同时这些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电力市场相对不发达,自我投资开发能力弱,需要国家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支持。

5、投资主体广泛性。与火电站、大中型水电站等其他电力能源工程相比,农村水电工程规模小,造价低,投资规模一般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元,适合个人、集体等社会各种主体开发,相对于其他电力工程来讲,开发主体十分广泛。要使广大的社会投资主体积极地参与农村水电资源开发,国家有必要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予以鼓励。

二、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发展影响显著

截止2003年底,我国有1500多个县开发了农村水电,共建成电站4.8万座,总装机容量达到312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均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5%左右。据统计,全国农村水电资产近2000亿元,年实现增加值480余亿元,税利80余亿元。农村水电已累计解决了5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并使650多个县实现了初级电气化。农村水电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关键在于国家在不同时期为农村水电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农村水电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20世纪50年代

1950年至1955年期间,国家对农村水电发展基本没有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此时农村水电年均新增装机仅0.055万千瓦。直到1956年起,国家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发展农村水电的方针,指出:“凡是能够发电的水利建设,应当尽可能同时进行小型水电建设,结合国家大中型的电力工程建设,逐步增加农村用电”;在1958年提出了以点带面,不断发展的方式,即在农村水电资源丰富的省份,倡议在5个县和100个社开展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这期间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环境处于摸索起步阶段,所制定的政策措施比较宏观和原则,但对农村水电的发展作用十分明显。此间农村水电年均新增装机3.6万千瓦,大大超过了1956年前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需要指出的是,1958年开始的“”忽视当时的生产、技术和材料条件,大力举办农村水电,使农村水电呈现超常规的畸形发展,1958年发展速度甚至达到了285%。

2、20世纪60年代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下,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环境内容日趋丰富,主要有:1、强化了农村水电管理机构。1963年,中央批准在原水利电力部设立农村电气化局,进一步加强了全国农村水电管理力量;2、及时纠正了“”对农村水电的影响;3、1963年,部分地方开始实行“以电养电”政策,即国家投资部分所得利润继续用于农村水电建设。4、1969年国家农村水电建设实行“小型为主、地方群众自办为主、设备地方自制为主”,国家在资金与主要原材料上给予补助。良好的政策措施环境促使农村水电发展年新增装机规模越来越大。除1961年因时期产生大量报废电站而出现负增长外,农村水电年新增装机规模基本上是逐年增加,由5.1万千瓦持续增加到51万千瓦,平均年增装机5.8万千瓦,是1950年代的近4倍。

3、20世纪70年代

这期间,除沿用60年代的政策措施外,国家根据当时农村对电的迫切需求,为农村水电发展制定了不少新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实行由实践总结而来的、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的“谁建、谁管、谁有、谁受益”政策(后发展为“自建、自管、自用”方针);2、国家加大资金补助额度。对单机500W以下的电站平均每千瓦补助150~200元,相当于电站总投资的20%;对单机500W以上电站补助电站总投资的40%~60%,设备列入计划供应;3、保护小水电电量上网,要求大电网积极支持农村水电站上网,农村水电站并网后所有权不变,大电网收购小水电的电价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措施环境的发展,大大激发了地方、集体和群众举办农村水电的积极性,提高了地方、农村办电的能力,使农村水电得到了空前发展。农村水电年新增装机规模由1970年的17万千瓦持续增加到1979年的106万千瓦,年均增加装机56万千瓦,取得了历史的新突破。同时,农村水电总装机达到633万千瓦,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电力总装机。

4、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国家针对农村水电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继续执行以往行之有效的“自建、自管、自用”方针、“以电养电”政策等外,国务院批准水利部通过发展农村水电建设100个中国式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从1985年起,国家每年补助资金1亿元支持农村水电建设;在税收方面,对缴纳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给予定期减征的照顾;对农村水电实行低息贷款,还贷期可延长到10年;农村水电供电的县,实行“发、供、用”统一的管理模式;1989年起,开始对农村水电建设实行专项贷款,初期贷款规模为2亿元以上。良好的政策措施环境加快了农村水电的发展速度。农村水电年增装机由42万千瓦持续增加到96万千瓦,年均新增装机66.5万千瓦,装机总容量达到1236万千瓦,相当于全国1960年代初电力总装机。

5、20世纪90年代

1990年至1998年期间,国家对农村水电继续实行“自建、自管、自用”方针、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的建设实行投资补助和“以电养电”等政策;继续对农村水电提供专项贷款,贷款额度逐年增加,最高达到40多亿元;自1994年起对农村水电增值税实行6%政策,低于国家17%的税率。这一时期是农村水电发展政策措施环境的最佳阶段,促使农村水电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年新增装机由67万千瓦持续增加到1998年的150万千瓦,年均新增装机84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2200多万千瓦,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国电力工业总装机。

1998年的机构改革,国家将水利部水电建设和管理职能划出。下半年,国家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工程实施伊始,大电网对农村水电企业进行上划、代管,大电网垄断市场加剧,农村水电“自建、自管、自用”、以电养电、6%增值税等方针政策难以得到贯彻落实。政策措施环境的破坏对农村水电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包括外商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在投资农村水电时持驻足观望态度,不少地方的农村水电发供一体的独立电力系统受到破坏和瓦解,农村水电行业发展处于历史最低潮,连续7年持续增长的势头被遏止,并由1999年逐年下降。

通过以上不同年代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发展影响的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水电的发展与政策措施环境息息相关,政策措施环境好,农村水电发展就快;政策措施环境差,农村水电发展就慢。因此,认真研究制订合理的、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创造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新时期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政策措施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

新时期,经过全国农村水电行业工作者艰辛努力,农村水电逐渐走出困境,政策措施环境逐渐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务院批准水利部开展“十五”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国家继续对电气化县建设实行投资补助。二是农村水电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水电,增加农民收入。中发[2002]2号、中发[2003]3号、中发[2004]1号文件要求对农村水电等“六小”工程,扩大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启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三是2002年国家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正稳步实施,农村水电发展的市场环境逐步改善。政策措施环境的逐步改善,再次激发了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农村水电的积极性,特别是民间资本大量涌入,形成了一股开发农村水电的热潮。但在这种热潮的背后,农村水电发展同时存在着一些已有的和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农村水电发展政策措施环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资源无序开发现象严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跑马圈河”现象。开发商不按河流综合规划和河流水能开发规划,对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农村水电工程,单纯按发电工程来开发,依财力缩小装机规模和任意选点建设等,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2、工程安全事故和隐患多。1998年水利部水电建设和管理职能削弱后,产生了大量违反基建程序,无审查、无设计、无验收、无管理的“四无”水电站。这些电站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已造成特大事故,2002年广东两座小型电站跨坝造成27人死亡。据2003年水利部对全国“四无”水电站进行的大清查统计,全国目前共有3000多座“四无”水电站。这些电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三市场”建设亟需规范。近两年,由于农村水电迅猛发展,一些地方行业管理缺位或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农村水电设计市场、设备市场、建设市场建设混乱。一些不具设计资质、不具生产能力或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不具施工资质的单位涌入农村水电开发市场,给农村水电工程安全、设备安全和生产安全带来隐患。

4、上网难、电价低的问题仍待解决。长期以来,上网难、电价低一直是制约农村水电发展的重要原因。2002年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虽稳步推进,但输配分开尚未提上日程,电网垄断仍未彻底打破,农村水电有水发不了电,有电上不了网的问题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很多农村水电企业因此处于经营困难,效益差,职工工资低,甚至靠吃折旧费过日子的境地。

5、农民投资建设农村水电增加收入缺乏国家政策扶持。农村水电资源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资源,但由于缺乏国家资金、政策扶持,当地农民自主投资开发农村水电的能力弱。农民除了投入劳力有所收入外,无法从电站发电效益中获得分红增加收入。目前,东部很多民营老板大量介入到农村水电开发领域,虽带活了农村水电开发市场,但没有实现中央发展农村水电,增加农民致富的要求和目标;对当地农民来讲,增收致富的资源却越来越少,农民通过开发资源致富之路越来越窄。

6、税收政策有待完善。农村水电6%增值税政策在执行中存在11%税负由谁负担问题,导致全国至少有50%以上的农村水电企业未能很好的享受到该优惠政策,实际税负偏重,甚至有的企业达到16%以上。

(二)政策措施建议

为促进新时期农村水电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应针对农村水电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有效政策,改善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此,建议国家制定以下几方面的政策措施,为农村水电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继续执行长期以来形成的“自建、自管、自用”、“以电养电”、实施电气化建设等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措施。

2、加强农村水电政府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针对农村水电资源开发无序,工程安全隐患严重和“三市场”不规范的情况,国家应结合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强化政府有关部门在管理农村水电中的职能,严格审批,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农村水电开发建设。同时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限定审批工作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水平。

3、制定保护和发展农村水电独立供电系统的政策。农村水电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就近开发、就近成网、就近供电,自发、自供、自管的独立供电系统。这种供电方式发供电成本低,电网安全度高,到户电价低廉,符合当前国际社会提倡的分散分布式供电趋势。国家在实行电力体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这种模式存在的历史性、合理性、经济性,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地地情,制定有关政策,制止代管、上划、分解这种模式的行为,保护和促进这种模式的发展。

4、制定积极的投融资政策。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水电基础设施工程、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无电乡光明工程的国家财政投入比例,特别要提高西部地区财政投入比例;实行农村水电滚动开发政策,建立梯级补偿效益返还机制,鼓励优先投资建设龙头水电站;实行农村水电综合利用性工程投资分摊政策,对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公共效益部分的投资,由国家财政负担。国家优先安排政策性低贷款,实行贴息政策,延长还贷期限至30年;制定农村水电收益权质押贷款政策,放宽贷款条件,为投资主体开发农村水电创造条件。

5、出台并完善促进农村水电发展的税收政策。针对农村水电6%增值税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11%税负由谁负担的问题,在增值税改革前,明确小水电增值税实行超6%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后,扩大农村水电企业进项税抵扣范围,将建筑安装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抵扣范围,增加进项税抵扣额,切实减轻农村水电企业增值税税负;或者将农村水电企业固定资产按照折旧额的恰当比例作为进项,允许企业扣除,减轻企业税负。对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和促进农民增收十分显著的农村水电工程、无电乡光明工程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显著的农村水电工程、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无电乡光明工程实行免征所得税政策,继续对西部地区农村水电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免三减半”政策。

6、实行电量全额上网和电价优惠政策。农村水电规模小,所处地域经济比较落后,相对大电来讲是弱势群体,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但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国家应制定有关政策,规定农村水电可以不参与市场竞争,所发电量全额上网,避免弃水、资源浪费现象。同时,针对目前农村水电上网电价不合理的情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水电电价形成机制,改变目前单一的电量计价的方式,实施丰枯、峰谷分时电价,规定农村水电上网电价应高于火电平均上网电价政策,以体现优质能源的特性。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10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低于严重缺水线,有七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60 M3,全国农村有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水资源综合利用应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综合保障措施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诣相处。

一、

我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1、

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加剧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M3,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 M3,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据专家预言, 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水资源缺口400~500亿M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据统计:8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236座,缺水量1200万M3/d,9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300座,缺水量1600万M3/d,200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450座,缺水量2000万M3/d。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业人口约占70%,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 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降雨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因水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集中期偏离农业用水集中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局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左岸不顾右岸,拦河修坝截流,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流域之间,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而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是河流断水,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都无法保障,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建议国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证水资源在流域内、流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流域内、流域之间的用水需求,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5、

各种用水需求不合理,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用水相当紧张,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8.2%,而且年扩展速度呈增加的趋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 KM2增加到90年代末的3436 KM2。

目前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全国超采地下水约74亿M3,形成了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下沉,地下水盐碱化严重。 二、

科学合理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

我国水资源贫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总量也在不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曾加剧趋势,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又不能开发过度,即要服从于经济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内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应立足长远,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还应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不能对水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应充份考虑子孙后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们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资产品才会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而我们应大力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发展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应控制好这个度,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超过水资源的的承载力,水资源开发过度必将导致生态系统造受破坏,经济发展会出大问题,经济发展会倒退,会出现回过头来搞治理,因而经济发展速度一定要合理,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协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应积极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育目发展,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促进经济发展,相反如果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能制约经济发展,科学协调好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三、 综合保障措施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有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行政措施

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来合理引导,调整国家工农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健全适合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目前单位产值工业耗水少于农业耗水,国家可以适当提高工业比重,在经济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水资源需求总量,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工业、农业结构内部进行产业转化,鼓励农民向节水型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渔业、林业、牧业等低耗水型农业,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对工业企业中高耗水低产出,强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工业项目进行政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环境生态效益,科学分析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对于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项目不充许上马,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供需的总体平衡。

2、法律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参予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依靠法制节水,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但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依法治水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应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3、工程措施

我国降雨因分的的区域性,致使地区之间水资源不平衡,相对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贫泛,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农业干旱性缺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我国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必须的(如:南水北调工程),以缓和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南北地区经济同时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上极不衡,呈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在降雨集中期因降雨强度大,降雨太过集中往往引发洪涝灾害,降雨集中期过后由于雨量希少而引起旱灾,为缓解这种季节性旱灾,应在流域内兴建小型灌溉工程,在降雨集中期蓄水用于降雨集中期过后灌溉之用,除水害兴水利,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养殖开展多种经营,活跃地方经济。

4、技术措施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稳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战略性部署。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立足国情农情,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在今年3月召开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上,副总理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绩,强调农业综合开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阶段要牢牢把握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联席会议精神,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理念上作了新的定位,在工作部署上作了新的调整,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提出了新的战略布局。

一、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走的是一条囿于国内资源、以增加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的高投入、高产量和高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效率低下、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致使农业资源耗费过大,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持续恶化。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也相当严峻,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尽管过去二十六年中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对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综合评估不够充分,使得部分开发项目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开局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关注不够,没有从长计议水资源承载能力,有些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的地区未能停止开发;对土壤条件考虑不充分,没有意识到应对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停止开发,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投入较少,过多注重了硬件设施的建设;对生态综合治理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没有把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农田开发同步协调。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以“休养生息”为核心,以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和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的新的开发战略。

财政部党组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业竞争力。要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开局,既要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资源评估,适合开发的就干,不适合开发的坚决不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局,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把握一个总基调,明确三项硬任务,落实三大推进措施,构建一个保障体系”。一个总基调就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三项硬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三大推进措施就是优化农业综合开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机制。一个保障体系就是强化部门协作和组织保障。

二、实施战略调整的主要措施

围绕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农业综合开发要调整和优化布局,以县为开发单位,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分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三大区域,分别研究制定不同的开发政策,整合项目,实行“保、调、转、退、减、进”六大具体措施,精准投入,规模开发。

(一)划分三大区域,调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高低是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状况,一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地方划为重点开发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我国粮食核心产区;二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有一定的恢复潜力,通过开发能够达到生态平衡的地方划为保护性开发区,适度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打造我国农业生态区;三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作为限制性开发区,不再大规模进行土地治理,使这些地方休养生息,恢复生态。

按照上述三大区域的划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保、调、转、退、减、进”等措施。在调整布局方面,首先落实“保、调、退、减”等措施。

保,就是要围绕“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战略,确保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财政部上报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独立承担3.4亿亩、改造重点中型灌区1575处。要根据调整后的战略布局,重新划分开发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布局在13个粮食主产区,实施规模化开发,同时兼顾粮食主销区和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的产区。

调,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情况调整开局、开发结构和投入比例。调布局,就是要在批准的各省(区、市)总体框架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照三大区域划分的原则,分解落实到适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开发县。无论哪一类区域,都要以水资源为前提,以土壤资源为基本,以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必备条件。在适合种粮食的地方,既支持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地区大规模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又支持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地区加大土地治理力度和节水工程设施建设。将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调整为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完善开发县推进机制。调结构,就是既以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开发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地区,发展各具特点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按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把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股份合作经营等项目调整到合理区间。调比例,就是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投入比例,全国总体把握在75∶25左右,并根据不同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比例。三大区域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入比例也应有所区别,特别是支持发展股份合作的投入比例要逐步增加。

退,就是要退出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耕地,以及一些投入产出效益很低的项目。同时,严禁在湿地、草地、林地和25度以上坡耕地上开发农田,严禁围湖造田和填海造田。

减,就是要在实行保护性开发的地方,缩小开发范围,降低开发强度。对依靠开采地下水、又得不到有效恢复的地区,减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尽量不再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二)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落实“转”的措施,首要的是尽快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要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主线,围绕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这一抓手,立足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中心,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农业,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要推进农田水利同步开发,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同步规划和实施。要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支持低碳化农业生物技术装备设施建设,加大对有机肥生产、培肥地力和土壤改良的投入力度,推进耕作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要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要大力支持发展循环农业,加大养殖业畜禽粪便资源循环利用,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要统筹生态资源适度开发,推进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带,支持生态环境治理,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屏障和储备资源,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实施“节水工程行动”,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逐步停止地下水开采,改变自流漫灌习惯,确保已建成和在建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

(三)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落实“转”的措施,还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攻方向,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重要抓手,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纳入扶持对象范围,努力推动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扩大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和面向市场的能力。要探索构建以供销社为载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商品转化率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目标,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示范群,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功能、生态资源涵养和特色经济种植功能、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功能、农业科技“繁育推一体化”功能、物联网和精准装备功能,并结合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示范群体。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链,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重点龙头企业,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销售利益,增加收入。形成一批运作规范、发展强劲的农民合作社,要发挥区域优势,发展一批高产、优质、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

通过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方式的转变,以及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转”的措施,力争实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大力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

此外,还要采取“进”的措施,按照市场化、商业化模式,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同时研究探索运用国内现有财政支农政策,对符合国家要求的农业“走出去”项目给予支持。

三、完善战略调整的政策保障措施

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必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各项保障政策和措施,使农业综合开发更具活力、更有效率。

(一)调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结构,确保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投入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比重只增不减。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全国平均投入比例,将逐步调整为75∶25,用于农业科技推广中央财政投入比例由5%逐步提高到8%。实行中低产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两类项目并轨,适当提高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投入的补助标准。各级政府应稳定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使之与承担的建设任务和目标相匹配。完善“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更多探索利用市场化的办法,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竞争立项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

(二)创新项目建管机制,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给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合作社全体社员享有。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资金可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造条件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允许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也鼓励由合作社先行流转,再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经营的高标准农田主要种粮食,凡是搞“非农化”的,一律不支持,把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落到实处。要通过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项目建管。支持农民、农民合作社和村集体组织承担项目建设、使用和管护,积极推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管护主体,保证建设成果长期发挥效益。探索由农民股份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合作社自主经营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所获得的红利在提取规定的公积金和资产折旧后,由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全体社员分享。同时,探索龙头企业使用财政补助资金形成资产由农民合作社或农民持有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