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质学主要研究

地质学主要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5 17:03:06

地质学主要研究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1

[作者简介]王立芳(1979- ),女,河北邢台人,石家庄铁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43)方茁厚(1979- ),男,河北易县人,石家庄市六中,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44-02

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近年来在我国开始引起重视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在搜集资料方面优势明显,能有效弥补一般性、研究性学习缺乏指导学生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和资料取得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探讨了将质的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性学习策略,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并试图找出质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体应用策略和方法。

一、质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教育部“05”方案特别强调了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其成长环境不同以往,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加之西方价值观念的作用,使得他们自我意识较强,对待现成事物常常有意识地进行质疑,然后按照自己的逻辑理解事物。而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教材部分内容陈旧、主流价值观教育在适应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有些脱节;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在适应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上尚有欠缺。用陈旧的内容和灌输式的方法对变化了的受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会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为拉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90后大学生的距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尝试引入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创设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非单纯的倾听者和接受者,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确实很好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任教高校随机对参与过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进行访谈,几乎所有学生都认同这一教学模式,认为研究性学习模式比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新颖,更吸引眼球;多数学生也表示愿意参与其中;有的学生还谈到其中的收获,比如锻炼了胆量,学习了制作PPT,与同学关系更融洽了等。

然而,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效果与预期还有不小的距离。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布置任务,而学生不过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草草点评甚至不予点评,学生的所得所获将十分有限,学习和研究的参与积极性将受到打击,最终导致研究性学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遗憾的是,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类似的现象。笔者从期刊网检索的相关文献显示,许多关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学者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状况表示忧虑。

究其原因,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不了解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了解如何选择研究问题以及展开调研。笔者在与学生交谈时,有的学生直接表示希望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得到教师全过程的指导。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目前多数教师缺乏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能力。质的研究方法可作为合适的载体,将改善这一状况。

质的研究在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学界也被译为“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和“定质研究”等。质的研究,从字面上容易被解读为对事物本质的研究。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什么研究方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认识事物本质。在质的研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研究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象本身的理解。质的研究借鉴现象学的解释主义(phenomenological interpretation),注重在自然环境下,深入实地展开调查,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如开放型访谈、观察等收集资料,对特定人群日常生活经验的意义进行解释。借鉴质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来,以做社会调查的方式,学习某一问题、现象或理论。当学生像研究者做研究一样深入研究现象中,与被访者进行访谈,深入观察社会现象,从而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当学生从自己的调研中证实某一理论或书本上某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时,他们才会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

二、质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质的研究方法具有明显优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质的研究方法十分宽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相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僵化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的进程都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多视角,与质的研究的宽泛性特点相一致。陈向明认为,质的研究非常宽泛,她甚至将其比作一把大伞,似乎什么都可以放到大伞下面。林肯(Y.Lincoln)和丹曾(N.Denzin)也持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质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和超学科的研究领域。目前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人口学、心理学和体育学等很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关注并尝试使用该方法。在具体研究问题上,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尝试以质的研究方法解决不同学科的问题,笔者在期刊网检索“质的研究”,发现质的研究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临床心理学、比较教育研究、学校体育研究、网络协作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幼儿语言教育、高职教学、辅导员工作、远程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等许多领域的应用都为学者们津津乐道。这表明质的研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多学科、多领域被证实有效的质的研究方法,必然适用于包容性强、时代性显著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2.质的研究较为适合在微观层面对小样本进行分析,满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型调研要求。按照质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需要深入实地,对研究对象展开访谈,若想要较为细致、深入地掌握研究对象的情况,需要与研究对象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只有取得研究对象的信任,研究对象才会敞开心扉,详细告知研究者其真实的信息。而且由于质的研究方法均采用开放型和半开放型访谈,访谈的进程具有许多不可操控性,需要根据研究的进程不断调整访谈内容,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质的研究样本一般较小。于是有统计学和人口学背景的一些学者质疑小样本研究的推广性。派滕(Patton)恰恰坚持小样本研究带来研究深刻和详尽是质的研究最大的优势所在。笔者赞同派滕的观点,质的研究的长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解剖麻雀获取的样本虽然小,但是样本过大容易产生由于调查不太可能深入而影响其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的问题。质的研究方法小样本式的研究恰恰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一门课程教学中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调研,样本一定不会太大,时间和精力都不太允许,而针对小样本深入细致的调查,从中获取的直接知识,却足以让学生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一观点。

3.质的研究常常使用访谈、观察和收集实物等方法,可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中的资料收集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仅仅将现成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应该借助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为此,教师常常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调研,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讲解“社会公德”时,让学生以校园环境、公共教室占座等为题,展开小型调研。收集什么样的资料,如何收集资料,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质的研究恰恰擅长调查研究,认为访谈、观察和收集实物都是获取一手资料必备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初步掌握这些方法,相信在小型调研的过程中必然会收获颇丰。

三、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从研究问题的确定、调查前需要考虑的因素到资料收集都有详细的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1.确定研究问题。将质的研究方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研究问题。在质的研究中,研究问题一般是比较开放的问题,质的研究倾向于选择独特的个案研究问题、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而不太常适用概括性问题、推论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和比较性问题。相对后者,前面这些类型的问题往往不急于寻求结论、是非判断,问题本身往往没有唯一的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思考问题方式。

质的研究非常注重选题,一个成功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质的研究中,研究问题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先确定研究对象,好似先打开一张地图,然后以开放、灵活的态度从地图上逐步聚焦研究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时,教师只需确定研究范围,而非指定研究问题或者将题目拟定好,要给学生以较大发挥空间,主要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确定研究问题。选题范围具有开放性,便于学生以最富有感知性的题目为突破口。笔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曾以1840~2013年为范围,选取家乡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事件、历史遗迹或纪念场馆等这些既是学生兴趣所在,又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选题为研究范围,并对学生的选题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该范围内自主确定研究问题。

2.进行调研前的准备。确定研究问题后,不能急于让学生展开调研,需要让学生适当掌握调查前应该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多少可能会影响到调研的效果。

首先,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即抽样。由于时间、精力和成本限制,可以将目标划分等级,在各等级中均衡地进行随机抽样。教师务必帮助学生将研究对象范围缩小,以确保学生开展调研的可行性。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采取滚雪球的方式扩大研究范围,比如在对一个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时,请他帮忙介绍其他调查对象,使调查样本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

其次,质的研究方法认为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研究者不是冷冰冰的研究工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研究者的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学科背景、受教育程度等都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与传统范式排除或者忽略研究者的主观因素不同,质的研究强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尊重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并把它作为研究的一部分。所以,在调研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一问题。但主观因素不一定总是会影响研究的客观性,也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良性影响,比如调查校园环境维护、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等问题时,调查者的学生身份使其与研究对象没有距离感,可以很快与研究对象建立融洽关系,并能迅速抓住问题的焦点。

最后,质的研究认为研究结果不仅受到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在研究中,研究者将以局内人或者局外人的身份存在,比如将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时,研究者就是局内人,而研究中国养老状况时则是局外人。作为局内人,感同身受,但是也容易产生“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扰;作为局外人,进入现场的难度就会大些,但是由于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往往看得更清楚。可见,两种身份各有利弊,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适时把握好自己的研究身份。

3.搜集资料。质的研究常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是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

访谈是质的研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访谈与日常交谈有很大不同,访谈的目的性很强,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双方都时刻围绕访谈提纲进行交谈。与日常交谈形式、动作、场合都比较随意不同,访谈大多数情况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坐下来,然后开始正式谈话。甚至在访谈中,交谈双方的地位都是不平等的:访谈者主要提问,被访者一般只回答问题而很少主动发问。质的研究通常不采用封闭性访谈,而选择开放型或半开放型访谈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也制定访谈提纲,但那仅仅是大纲,起到指导和线索的作用,将随着访谈的进行随时发生改变,而非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字不差地提问。鉴于开放型和半开放型访谈非常灵活,对于在访谈中如何提问,对被访者某个观点如何进行追问,访谈中如何掌握倾听的技巧,对被访者的话如何适时进行回应,质的研究都有相应的方法。

观察是质的研究中另外一个常用的研究方法。在质的研究中,观察的方式在不同阶段通常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一般在观察的初期,研究者通常采取比较开放的方式,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对现场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的观察。在对观察的整体现场有了一定感性认识之后,开始向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聚焦。如何确定观察内容、对观察到的信息如何快速有效地做记录、采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记录,质的研究也有相应的方法指导。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实物分析应用得也比较广泛。所谓实物包含了所有和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制品、物品等。之所以重视实物的搜集,因为质的研究认为实物是一定文化情境定人群所持观念的物化形式,有时比语言更具说服力。

总之,质的研究方法适应性很强,应用比较广泛,在解释其他学科的研究难题上已取得不少成效。将之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完善研究性学习方法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因此,笔者也期待更多的学者同仁关注质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2

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针对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思考和阐述,为以后勘察地质提供依据和保障。

一、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可以带动地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基础工作实际上就是基础地质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是衡量国家地质科学技术水平和国家地质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所以,提高研究基础地质的力度,不断发展新的地质科学理论,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和水平,确保可以稳定长期的发展地质工作,是增加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种比较具有时代意义的发展策略。在研究和分析基础地质工作的时候可以分成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性科学研究以及立典性基础研究三类。三项研究工作具备各自的特点,需要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研究前沿性科学属于一种战略性、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在实施的时候,具有不确定性以及难度大的特点。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不断认识地球,勇攀科学高峰,为长期发展地质科学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保障,主要包括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生命起源与地外生物学、地球演化等。研究应用基础实际上就是依据勘查地质的实际情况来不断满足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实际发展规范,主要研究重大基础性地质科学技术问题。最重要的实际上就是合理的解决勘查地质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为了可以给设计重大工程、规划国土资源、评估地质火灾以及勘查矿产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地质资料。立典性基础研究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专门科学、地质学科,或者是研究地质现象、地质事件的精细科学,具有很高的效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为地质工作提供相应的范例,为研究地质对比提供尺度和标准,深化和普及立典型研究成果,可以适当增加地质科学研究整体水平。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分析,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开展,研究成果会适当引发地质科技和地质工作的变革。目前地质工作人员开始分析和研究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古生物、地层等学科,在此基础上适当建立相应的多时代多区域标准地层剖面,奠定了顶底和地层界限,对侵入岩进行分期定年,建立了古生物志和区域地层表,形成了全国多区域系统,综合研究了命名、分类、分期火成岩,为研究大地构造、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地质调查等提供相应的尺码和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系统工作精度和效率。研究成矿系列、矿产资源勘查和典型矿床,改善矿床的类型等,可以适当促进矿产勘查的发展,促使不断突破国家地质勘查成果。

二、推动基础地质研究战略方式

地质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研究基础地质工作,主要目的就是可以承担固体地球科学中的基础地质研究、社会公益性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增加研究地质程度,合理的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高效有序的进行地质研究工作提供道路和战略,为规划社会经济和国家经济、规划国土整治、设计重大工程提供基础和依据,此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地质科学理论提供范例。

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兼具攀登科学高峰和社会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切实做好上述工作,需要遵循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基本原则,选择合理的攻击目标,对于关键科学问题现形成精细的立典性地质研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然后在充分分析国内实际情况,发挥国家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研究地质工作的力度,合理把区域优势变为整体科学优势。最后,需要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不断创新技术和理论知识,发现新观点、新理论等,此外,进行科学管理,不断增加先进技术交流和沟通。

1.为国家需求服务,瞄准科学前沿

服务国家需求实际上就是在国家的层面上,实施地质工作,以此作为地质工作长远发展的保证和基础,并且需要兼顾长远使命和定期任务,不断使用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规范。瞄准科学实际上就是选择合理的前沿性地球科学,不断发展创新研究和理论思想,在研究地质科学方面不断创新。

2.主攻目标合理选择,提高地质立典

主攻目标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依据社会发展、国家经济以及科学发展的实际规范需求,合理选择重点项目研究,始终坚持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基本原则。提高地质立典实际上是说细致研究和分析一个典型区域、一种地质现象、一种地质科学、一种地质事件,得到比较高的科研水平,不断应用和推广,保证可以进一步增加研究技术和水平,为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地质理论提供基础和保障。

3.突出区位优势,加强实践科学

中国地质具备多方面优势和特点,需要充分分析地质不同区位实际特点,并且能够进行合理利用,保证能够变为地质科学优势。地质科学属于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区域性都很强的勘探科学,需要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来得到一定的理论和成果,带动地质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4.加强集成综合,优先原始创新

加强集成综合实际上就是在地球科学系统理论基础前提下,不断提高综合和交叉学科,综合集成专业、学科、专题等基础,总结出理论和规律。优先原始创新实际上就是在创新科技方面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做到能够画龙点睛的目的,在一些具备优势地质情况下或者优越的学科领域,建立符合国家发展的并且可以在全球应用的新模式以及新理论。

5.科学管理优化,扩大协作空间

科学管理优化实际上就是建立对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策略,不断增加科学管理,打造出良好科研环境,适当改变科研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实际请款。扩大协作空间实际上就是提高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适当处理原创和借鉴的联系,合理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理论,培养具备一定高水平和全球视野的人才队伍。

结束语:

总而言之,需要有基础地质实际研究任务、性质、思路y6iji国家实际需求来分析地质工作,可以从五方面进行阐述带动地质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对于促进国家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顺利进行地质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雄伟,邓乾忠,何仁亮等.湖北省地质大调查基础地质工作进展与成果[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z1):1-5.

[2]王雪华.论基础地质与城市地质之关系及存在问题[J].价值工程,2014,(23):310-311.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3

一、区域成矿学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一)区域成矿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近几十年来,地质专家、学者们提出来了一系列区域成矿理论和观点。随着区域成矿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它在地质矿产找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及地质发展;含矿岩石建造的种类、形成与分布;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地质流体;已知矿种、矿床类型和成矿条件,成矿模式及成矿特征;区域地质异常;区内的成矿系统;矿产信息库的建立,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图的编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与特征,明确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通过以上研究工作获取对地质作用过程的基本认识,最后进行地质构造综合研究工作,分析有利于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件,进一步说明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有利于成矿的地质构造。

(二)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工作是矿产预测工作的基础

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组成部分,也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区域成矿学主要研究:成矿作用与地质作用的关系,最终把成矿作用的研究有效地融合到地质作用研究过程中去。现代成矿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在空间上经常产生于各类地质构造的边缘部位以及变异部位。重要的矿产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不同组成部位的结合带或者边界地带。在时间上一般与地质构造转换阶段密切相关,矿产地一般成群、成带分布,成矿带的规模和地质构造边缘带和变异带相当。因此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工作是矿产预测工作的基础,也是必需的途径。

二、区域成矿学研究发展趋势

随着对矿产资源需求规模和种类的扩大,成矿预测和找矿工作将继续受到重视。同时,由于地球科学整体进步、前沿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成矿学研究也必将取得较快进展,我国区域成矿研究发展中,以下两方面最受关注。

(一) 成矿动力学研究

在地质科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中动力学研究是一个大方向,而成矿学与动力学的结合使区域成矿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它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开展单一矿床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即对构造成矿流体运移及产生物质之间反应和交换的动力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构造成矿流体运移中地球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模型的建立,成矿物质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反演和预测,把整个构造成矿流体动力学变量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

2、开展区域成矿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

研究形成矿床集中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目前仍以造山带和盆地为突破口。它以岩石圈变形研究为基础,要求深入研究岩浆作用发生及发展的动力机制,加强研究构造演化过程中流体的迁移和分布,探索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环境合成矿规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已由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进行数值模拟成矿过程中的构造作用过程,完全数值模拟整个构造成矿的形成过程和动力学的过程成为可能。这久突破了构造地质作用过程中时空背景及环境条件复杂性的约束,对成矿的预测和矿产资源的勘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矿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最终体现的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之间作用的过程,也是今后成矿流体动力学所要反映的核心问题。

(二)区域成矿构造研究

陈国达提出了“多因复成矿床”成矿学理论,而区域成矿的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上成矿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1、对矿床成矿类型的研究。在成矿构造研究中,以构造为主要线索,划分矿床的成矿类型,这些类型反映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和成矿过程的长期性及复杂性。2、对区域成矿作用过程研究。开展区域构造一热动力条件、主成矿期、矿床类型等研究,强调多成矿阶段、多控矿因素、多物质来源的研究,特别是构造岩浆作用的研究。3、对不同级别的大地构造单元控制着不同级别的成矿构造域、成矿构造区的划分、成矿专属性的研究。同时注重对不同构造系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以利于正确划分成矿构造域、成矿区,顺利开展矿产资源预测和评估。

三、区域成矿不可忽视的问题

区域地质成矿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其研究受到中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高度重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找矿工作也逐渐向定量方面展开。但目前此项工作依旧还很薄弱。当前地质找矿工作中,针对不同矿种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并受物理化学条件制约形成于不同深度,分门别类在同一地区不同深度上寻找不同矿种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以往的地质找矿深度研究只注意从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共生组合进行研究,或使用矿物温度计、矿物压力计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等研究成矿深度,却忽视了同一矿种或紧密伴生矿种在成矿深度上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以及同一地区乃至全球垂直方向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和对比。这样就使得地质找矿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乃至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盲目施工、盲目开采。

因为地质成矿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性的。举例来说河北涞源县王安镇杂岩体多金属,它的成矿规律:水平方向上,由岩体接触带向围岩,成矿由含铜磁铁矿矿化向铅锌矿化转变,矿床类型由接触交代型热液型;垂直方向上,成矿也表现为有序性:早期形成温压较高的含铜磁铁矿矿化,晚期形成温压较低的铅锌矿化。这说明铅锌矿化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的成矿深度表现为一定的深度范围。然而,在地质成矿过程中,其它金属成矿同样具有这种现象和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地质成矿中,除注重研究有关矿种的成矿系列、成矿规律、成矿条件、成矿构造环境,更要注重研究有关矿种形成的区域成矿深度及相关地质体剥蚀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地质找矿具有针对性、可比性,减少盲目性,提高找矿效率,并将取得较大的或重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P Laznlcka.成矿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地学前缘1994

[2]张逸阳.区域成矿学及中国区域成矿特征研究[J].科技资讯.2008.3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4

中图分类号:G647 ?摇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15-02

一、引言

高校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教育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笔者进行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要策略。

二、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如今,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日益扩招的新形势下,研究生的数量以及专业类别都在日益增多,研究生的培养类型也变得更加丰富,这就要求高校不断创新研究生管理方法,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提升高校研究生管理效率。

我国高校应该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信息库,确保研究生的各方面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研究生信息资源在导师之间的共享,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完整的、规范化的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信息库,并且将其作为高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数据源。与此同时,可以利用数据仓库来实现高校不同的职能部门的信息的密切联系和共享,从而打造出一个完备的高校研究生电子信息档案。

我国高校应该建立各级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与体系,确保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教育主管部门内部、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以及各高校之间能够进行信息共享、信息流动,确保各级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系统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

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高校研究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增进研究生、高等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密切沟通。具体来说,我国高校应该通过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向社会提供毕业研究生的个人信息,同时向毕业研究生提供一些招聘信息,从而搭建一个高校和企事业用人单位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校就能够结合现阶段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状况来科学合理地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保证我国高校研究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学成毕业之后能够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另外,我国高校在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和我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等上级领导部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及院系之间的发展规划和信息化标准直接的协调,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国高校也应该结合当前研究生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以及社会变革的现实情况,对现有的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适当地更新和维护,扩充现有的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程度。

三、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的课程建设,规范研究生教学的过程管理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国高校必须结合当前研究生培养的状况,并且按照研究生专业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构建出一个综合性、科学性、合理化的研究生课程结构。一方面,我国高校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改进研究生课程设置安排,适当地增加一些具备较强的实用性、能够开拓研究生视野的选修课,并且建立健全跨专业选修课程的管理制度,鼓励研究生积极主动地上不同专业类别的选修课,切实实现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应该对各种类型的课程进行分层管理和分类指导。具体来说,研究生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课(研究生英语、研究生法律基础知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基础理论课以及相应的专业课,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必须分别建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于专业课,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一定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的管理,对于研究生所上的不同类型的课程的成绩应该按照适当的比例来计算研究生的学期综合测评成绩,并且将其作为研究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以便激励研究生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各门课程,确保研究生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课程的学习来实现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应该摒弃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利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出主导作用,研究生应该发挥出主体地位,切实实现师生之间、研究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交流,使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融洽。我国高校也应该积极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研究生的考核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笔试方法之外,也应该采用一些实践性的考试方法,以便测评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在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的课程建设的同时,我国高校也必须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学的过程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教学过程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研究生教学事故认定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各样的研究生教学事故的出现,营造出更加和谐的研究生教学氛围。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估检查制度。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估检查制度主要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第一,评价方式主要是借助于查课通报制度、课程督导或课程巡视制度、研究生调查问卷制度等方法来评估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是安排具备丰富的研究生教学经验或管理经验的教师或管理干部深入到研究生教学第一线,对研究生的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予以检查,向研究生提出相关的建议或意见,同时向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进行反馈,供他们研究参考;也可以在课堂上向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让他们填写对于教师的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并由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汇总、分析并及时公布和通报检查评估结果,以奖励教学优秀教师等方式,在全校教师中营造注重教学、追求卓越、增强竞争的气氛,促进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二,我国高校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内容包括课程设置、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的先进性等等。评价标准可分为三个等级:优秀、一般和较差。第三,为了确保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估检查制度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必须及时汇总分析评估结果,及时改善研究生教学管理情况,实现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和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四、高度重视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国高校研究生除了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之外,也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来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

课堂是研究生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关键场所,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基地。因此,一定要切实加强研究生教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堂教学的关键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向研究生传授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研究生规模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下,研究生中党员所占据的比重也正在不断提升,也必须高度重视提升研究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度重视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工作,并且号召研究生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便提升全体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与此同时,实现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升,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中非常关键的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非常紧迫的任务。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一定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促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在这一过程中,锻炼研究生的品格和毅力,让研究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大幅度提升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地探索了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要策略。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质量是和招生质量、资金投入、学科建设、导师素质、课程设置、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思想工作、管理工作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的,必须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海泉,吕东伟.以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卫院士畅谈研究生教育改革走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5,(09).

[2]徐玲芳.中美高校研究生院制度之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06).

[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屈艺.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2,(36).

[5]宋丹,潘洪冰,张建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6]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7,(09).

[7]段冷昕,叶青海.基于培养质量的我国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9).

[8]樊明成.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师资条件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5

一、质的研究方法简述

1.概念界定

质的研究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两大范式之一,是一种定性研究。在科学研究中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质是指某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因此质性研究是从质的规定性方面来认识具体事物的一种研究方法。学者陈向明对质的研究方法如此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的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从而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 一般而言构成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有三:研究主体、研究环境和研究手段。根据陈向明对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我们可以观察到定性研究的研究主体是研究者本人,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认识主体。研究环境是没有控制变量的客观真实自然情景,是对现实中鲜活而生动的田野对象的自然研究。研究手段如观察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等。

2.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

定量研究认为教育研究对象是可以用数据测量的,其理论基础是学者孔德倡导的实证主义,在哲学上是还原论的哲学思想。定量研究认为运用观察、分类的方法去探求事物彼此的关系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并且认为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通过对各个部分的还原达到对整体的认识。实证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以物质方式存在的,研究主体具有可以认识物质存在形式的能力。学者孔德倡导下的实证主义的确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和自然科学一样进行缜密的推理研究,使研究真实而非虚幻、精确而非模糊。但是他们忽略了在教育领域中对教育对象的定量化研究有着其天然的弊端:教育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活生生的人,是大写的人。人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体。这样问题就产生了:人的精神世界如何运用实验去精准而缜密地测量呢?

另外教育的定量化研究本身还存在着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即在不同教育情境下进行的数据采集可能是不同的,显然会产生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教育的定量化研究也不能人为地通过操纵控制变量的方法去探索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2],毕竟在管理学中曾经产生霍桑实验式的困境。与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质的研究是建立在后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定性研究注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探究,这也恰恰是定量研究分析的短板,即展现出对信度和效度的追求。定性研究吸收了解释学中交互主体性这一理论,于是在研究中注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定量研究的哲学思想不同的是,质的研究遵循整体论的认识路线。其认为:系统不能被人为地、简单地任意割裂为不同的组成部分,脱离其整体环境去分析某一部分是片面的、狭隘的和受限制的。对于高度复杂的系统,这种做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应该以整体的系统论观点来考察事物,如若离开了整体去讨论部分容易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常识错误。

在教育领域中质性研究把研究对象(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由于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多面的,即使某些数据或者经验有一定的价值,但当时的背景条件脱离了特定的背景条件并不一定会产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教育领域中更是这样。由于人行为活动的复杂性,解释变量数据的变异性会更大,这样对于被解释变量研究产生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教育对象进行研究时要运用辩证的方法论进行,即用全面的、整体的观点去考察研究对象的本质问题,质性研究力求从整体上还原事物的本真面目,反对定量研究的断章取义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质的研究方法特点

1.相比于定性研究,质的研究主体程度深,特别注重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6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的提高,1998年招收研究生7.2万人,其中硕士生5.8万人;1999年招收研究生8.5万人,其中硕士生6.5万人,研究生扩招比例连续几年保持在26.9%,博士生在15%左右;到2009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47.5万人(比1998年净增40.3万人),其中硕士生人数41.5万人。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加,使得许多培养单位出现了教育资源短缺,同时毕业生就业难也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如何在扩招形势下达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标,保证学位授予水平,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研究生培养单位面前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急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内部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由其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开放体系。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由教学设施、导师队伍、研究生、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创新基地、学位论文、管理机制等8个要素组成。

(1)教学设施。教学设施是办学的必备条件,它包括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固定资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馆藏图书、电子图书、中外文期刊等)、校园网(各类中外文全文文摘、全文数据库)、实验室、实习基地、体育馆、田径场等硬件条件,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校内外环境。

(2)导师队伍。导师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中经过某种遴选和聘任程序,指导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习、研究的教师。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因素,导师队伍结构(学历、职称、学缘、专业、年龄等结构)和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研究生。研究生是高校本科毕业后(或以同等学力考人),按照学制要求继续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学习研究的学生。研究生是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因素,是教育的对象,即受教育者,研究生自身的基础与努力程度决定其培养质量的优劣,其毕业生(硕士、博士)是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即“产品”。

(4)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体系由学科专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6个主要要素组成。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5)教材体系。教材体系一般是指遵循教材编写的原则将选编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要求组成整体,它是大纲与体现大纲精神的主要部分。这里的教材体系是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遵循教学用书的基本原理,构建的立体化的教材、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包括纸质的、电子的)的结构整体,它是由教材编写、教材使用、教材评价与反馈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子系统。研究生教材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会影响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6)创新基地。创新基地是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平台和科研平台,它包括校内创新基地和校外创新基地,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创新基地,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7)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要素,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对研究生知识、能力的全面考查。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衡量研究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研究生取得学位的重要保证。

(8)管理机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管理要依据持续质量改进的指导思想,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一种不断提高培养质量的管理机制上,其核心是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各学科及其各基层培养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在保证培养质量方面能尽职尽责。研究生管理机制包括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培养模式、培训机制等要素,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与监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外部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由政府、市场、中介机构等3个要素组成,它对研究生教育起着宏观、微观调控和监督作用。

(1)政府。政府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需要以长远的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它主要通过立法、规划、拨款、评估、监督等进行宏观调控。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制定指导性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教育质量评估、认证制度;通过立法、拨款、奖惩、参与独立评审机构决策、任命部分评审机构决策人员等途径和手段,主导和影响评枯过程;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估,并建立认证制度;建立质量评估专家队伍和信息网络;指导、发挥社会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组织评估人员培训;推动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研究,促进学术交流。

(2)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人与完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市场化的特征,因此,市场也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素。

(3)中介机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是介于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以提供教育评估服务为主要形式,坚持多元价值取向或有价值主体广泛参与,辅助政府进行宏观管理,保障学校合法权益,加强教育与社会联系,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的一种相对独立的专业组织。它具有独立性、公益性、沟通性、协调性、公正性等基本特征;其主要职能表现在评估服务、监督管理、公证鉴定、社会沟通、信息咨询。

3质量保障措施

3.1树立持续发展质量观,确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应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程度(即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二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创造的知识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校需要、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程度(即科研成果的质量方面);三是研究生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个性发展需要的程度(即服务社会的质量方面)。研究生教育这三方面质量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内涵。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内涵可以看出,它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因此要适应变化的条件,树立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的质量观。

持续发展的质量观是全面质量管理观的发展,是按照持续质量改进的思想,通过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使向社会输出的“产品”—即优秀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合理需要。所追求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目标,也应该是通过不断寻找不足和差距,积极发现改进的机会并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最经济的教育投人成本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持续质量改进的主要原则有:过程改进、持续性改进、预防性改进、全院自我控制等4个原则。

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化,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更多地取决于社会需求,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更多地与具体目标、需求、兴趣、特色等个性化概念和指标相联系,确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以适应社会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遵循培养多元化人才的观念,构建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等质量标准体系,其目标体系应在主导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扩展,以体现研究生教育价值多元化的理念,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要求。

3.2树立精品意识,加强过程控制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战略的实施,规模的日益扩大,无疑会给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变化。但无论怎样转变,研究生教育应该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把握培养精英这一本质特征,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都要尽可能追求更高的水平。可见,高等教育阶段大众化,不是“化”掉精英教育,而是要进一步凸显精英教育的价值,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树立精品意识,优化培养过程,从招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学位论文、学位授予等6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并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建立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特别重视跨学科课程以及反映学科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的课程;强化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严谨的科研态度;注重实验、实习和实践锻炼,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学位论文提出严格的创新要求,要求必须在理论上有独创性的贡献,或在实践探索方面有创新性;坚持“三双制度”(双导师、双基地、双盲评审),控制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两个环节,严把学位授予关。

3.3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益

在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同时,又要保证研究牛培养质量_这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既要有普遍要求,又要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既要严格、规范,又要科学、可行,做到管而不死,严而有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着力创新管理体制、手段和方法,保证研究生质量管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1)推进三级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学校一学院(系)一导师三级教育管理体制,突出学院和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在这种新的三级管理体制中,学校的职能更侧重于宏观调控与目标引导,学院(系)将承担更多的具体组织工作,而导师则成为教育管理的主体。

(2)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在新的培养机制和三级教育管理体制下,随着管理重心下移、管理层级增多、管理对象扩大,仅靠行政手段难以达到教育管理的实效。为此,必须创新现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手段和方法。

3.4强化法制规范,构建评估体系

为了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必须构建研究生评估监控体系,加强教育评估与监督,保证研究生教育和谐、科学发展。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7

一、应用语言学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19世纪叶末,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概念,但没有得到广泛的注意。20世纪以后,语言科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应用范围空前扩大,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明确地区分开来,应用语言学这个名词开始广泛运用,并促成了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的分化。

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应用语言学主要是将语言学的知识在其它学科领域问题解决中得以应用。换句话来说,就是跨学科实现问题的解决。

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应用语言学主要是专门的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和第二语言的教学。其应用的知识有:语言理论与描述、相关语言学科,以及相关语言教学学科。主要涉及语言的模式,描绘语音和语法、语义和语用,本文由收集整理及词汇等,在语言学边缘的学科,以及一些不是语言学,但与语言学教育学紧密联系的学科。

二、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遇到的问题

时代的发展必然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有着不断扩大与变换的影响。由于应用语言学具有跨科学性和实验性,以及开放性,因此,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所遇到的问题更具挑战性。

其一,在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中,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的缺乏,使语言学质化研究受到严重的阻碍。例如:很多从事英汉语言教学的工作者和教师,常常因为自己对英、汉知识的缺乏,而放弃该领域的发展,因而影响到语言学科的发展。标准语的建立和规范化,文字的创制和改革。建立通用于各方言区的标准语是很重要的。应用语言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好这种标准语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时,基础方言和标准音更是重要的依据。文字改革包括文字系统(字母表、正词法和标点符号)的部分改进和彻底更换。标准语的建立只是语言规范化的开始。为了确定语音、语法、词汇规范,需要编出相应的正音词典、规范语法和各种类型的词典。

其二,应用语言学作为新的学科,它在理论基础上还不够完善,使质化研究的任务更为艰巨。尽管我国许多学者对应用语言学质化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应用语言学是否加大理论范式的建构,任然需要以多学科做后盾的理论研究。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新词新义不断涌现。及时、准确地把这些新词新义固定在词典中,指导人们如何运用,这是辞书对语言规范化最有效的影响。

三、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式及重点方向

1、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式

在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式中,主要有:语篇分析和个人叙述、人种志和专题陈述,以及互动分析等。其中,语篇分析和个种志是目前语言教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

其一,语篇分析。语篇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真实口语语篇进行考察的一种研究,始于社会学,例如:在第二语言习得和口语测试,及技巧等教学方面研究中都有展现。语篇分析者是种处于兴趣的社交行为,而语言学者是以研究语言本身为重点的行为。语篇分析者认为语言是与语用结合的系统,它将语法和词汇等都作为可操纵的资源。总的来说,其语篇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在交际中有秩序、有组织的交谈,确保社交行为的顺利进行。也可以视为站在交际者的角度,将社交行为进行发现和描述。突出内在机制。一般来说,语篇分析主要是利用语篇样本中的示例,描述和追踪

交际的优势、分析和理解,已达成共识。其质化思想:交际中的秩序与以往的主导观点和研究的方向与目的完全相反;交际的过程真实语料誉写和分析不可缺少;分析的方式必须有实证资料的理论。

在以往应用语言质化语篇分析发展的最初阶段,只能通过录音的方式记录下口语语言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语言资料开始有图片和视频,以及非语言式的交际资料。根据语篇分析研究表明,语言学界开始对非语言线索的详细记录产生了争执。尤其是技术的发展与语篇分析的结合,技术的不断影响着语篇分析研究。

其二,人种志。人种志主要是对某文化群体的行为和语言,以及互动等进行的深度研究,属于人类学,并与自然学紧密联系,例如:深入发现人们的实际所做与应该做之间存在的矛盾等。在研究前详细描绘了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在研究的同时,研究者必须与群体保持一定的认知距离,为了更准确的获取客观性。同时研究者必须反思自身所存在不同假想,以保持客观研究的态度。在自然背景下对群体的形体和表述进行研究,并深入群体,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研究的资料进行采集、实验。其研究资料来源于非结构式的访谈。涉及的研究规模较小,数据分析通常涉及研究人员研究对象本身各自的行为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8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影响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知识观和人才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时代呼唤创造型的人才,但我国目前的教学方式却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已正式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列入新的中小学课程计划之中。那么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研究性学习泥?本文拟就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影响因素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正确认识、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呢?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告诉我们,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纵观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实施的实际情况,我们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从教学的活动层面上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为手段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经验、文化最主要的手段,是促使人社会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人们在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的时候,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研究性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强调“研究”和“创造”的成份。这种方式与传统的传授—接受的学习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传授——接受的学习方式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承受者,教师给学生传授书上现成的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知识,学生的目的是学会知识,他不用去怀疑、去探索,一切都有现成的答案。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它要求学生主动地从自然。从生活、从社会、从教材各个方面去寻找问题,运用各种已有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十分强调学习中研究性活动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在主体性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积极地寻找、获取各种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从教学的内容层面上看,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研究性学习的原理和方式为内容的课程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载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活动的方式,它又要依赖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个载体。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中小学开设了专门的以研究性学习为内容的课程,如美国、法国、日本、香港。我国也已正式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列入了中小学课程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就表明了人们对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的认同。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它是“指向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走向型课程”。它具体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并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问题或课题,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课题而展开研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它与以知识的获得为主的学科课程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学科课程重视现成的知识的学习,它强调的是学习的结果——知识的数量,虽然它也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并没有落到实处,成了一张好看的空头支票而已。研究性学习课程重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的意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重视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既能促进学校课程的改革,又能促使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为我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服务。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我认为: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或课题为内容,以研究为手段,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它都是不成熟的,尚处于一种探索和试验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我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研究性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积极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性是人的自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研究性学习是以主体性为前提条件的,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就木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无法去研究,更谈不上创造,研究性学习当然无从谈起。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我们也强调学生是主体,但其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却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常常是教师的活动多,学生的活动少,学生只是接受现成的已有定论的书本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学生面对的是不确定的、未知的世界,因此,它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从方法、技巧上给学生以帮助,教会学生学习。

2 问题性原则

问题性原则或叫课题性原则是指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自然、社会生活或教科书中去选择问题或课题,围绕问题或课题去寻找资料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中介,没有问题就

谈不上研究,这是由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给学生直接而具体的学习内容,只提供有关情境或线索,或者引导学生自己从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发现和确定问题,围绕问题去开展研究性活动,从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因此,问题就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如何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问题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经常观察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注意捕捉各种信息,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大胆怀疑,敢于质疑。“别人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的学生是永远也发现不了问题的。其次,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积极地、独立地思考问题的人才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样的人才会从平常的事物中找出问题,不人云亦云。第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我们应采取民主等的教育方式,营造自由、安全、宽松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以及敢于怀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等创造性个性品质。

3 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原则是指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问题、内容和活动空间的不确定性和无限性。这个原则突出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把思考的对象当作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来认识,用发散性思维来寻找、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而不是单~地寻找标准答案。

第二,问题、内容的开放性。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计划、步骤,而不是教师去指定某一个内容让学生去学习。同学科性教学内容相比,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开放性的,它更富有时代性、生活性和变化性。

第三,活动空间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空间既可以是在课堂,也可以是课堂之外,并且更多的是走出课堂,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即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去进行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独立地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4 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指研究性学习以“研究”为手段,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创造离不开研究,研究是为了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是人类一种普遍存在的潜能,它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人类的创造潜能是创造力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不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创造潜能像一粒种子,在适当的条件下有长成一棵大树的趋向。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最重要的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首先,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一种欲望;其次,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第三,对创造给予积极的评价。创造有“类创造”和“真创造”之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创造大都是“类创造”。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独立地探索、研究提出的观点。答案,都可以算是创造,从而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成功体验。

三影响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因素

研究性学习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国,从杜威的“问题教学”到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都离不开研究性学习,从小学到大学都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但在我国,研究性学习是刚刚起步,从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除极少数省市的一些学校之外,研究性学习还未有效地开展起来。其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制约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众所周知,我国人才培养基本上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试教育”就是一种以升学为目的,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的教育。“应试教育”以统编教材为中心,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这种教学极易造成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很少参与教学过程,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很少去思考教师所讲的内容,以记住教学的内容为目的,考试也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数量为标准,掌握的知识多,考试成绩好,学生的水平也就高,而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则很少去关注。有些教师因我国学生考试的分数高就自豪地宣称,我国的基础教育

是世界上一流的,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由于我国的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拥有”,从而引起教师和学生对“分数”的过分重视和追求,而对人才的重要特征——创造性,却没有给予实质性的重视。“注入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在我国的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发现式教学”、“研究性学习”被一些老师认为是费神费力,浪费时间,是“不经济”的学习,不情愿甚至干脆不愿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 缺乏研究型师资是影响研究性学习的直接原因

要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必须有研究型的师资。教师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但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科研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陈旧,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足,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如有的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涵义不了解,认为研究性学习只是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一种方式;有的教师认为研究、创造只是少数高级人才能做到的事,中小学生不具备研究、创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不适合中小学的教学;还有的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费时费力,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倒不如给学生传授具体的、现成的书本知识等等。2)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模式落后,习惯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教给学生大纲统一规定的标准答案,学生忙于接受死记硬背教师讲授的知识,很少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习的内容,更谈不上去发现、研究问题,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研究创造能力受到了压抑。3)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识淡薄,缺乏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特别繁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研、教改和科学研究,其创新和科研能力普遍较差。他们不知道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因此,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型师资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3 落后的教学条件是影响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因素

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研究性学习对教学的设备、环境和学习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书馆、实验室、实践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经费等等。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为教育提供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但我国的教学条件离现代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适应不了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尽快改善办学条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4 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的因素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教学质量,它能直接影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长期以来,尽管我们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从理论上讲是全面的、科学的,从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等各方面都作了要求,但在实际的评价中,常常偏向于对知识、技能的检查,把它们当作“硬指标”,用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对能力的评价缺乏具体明确的标准,常常把它当作“软指标”,这就造成了重知识的学习、轻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这也是我国学生考试成绩好,而研宪、创新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

作能力的评价,制定出具体的评价标准,从而使我国的教育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9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规范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保障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已成为高教理论界和高教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试图从厘清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及历史演变人手,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措施。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及历史演变

1.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以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追求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为基础,国家、社会、高校为全面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管理体系。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起源于研究生教育大规模发展而带来的质量问题。它渗透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并在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为教育质量提供保障服务。可分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外部质量保障活动由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专门机构承担,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协调教育质量鉴定活动与监督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活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由高校为提高质量与配合外部质量保障活动而建立的组织与程序系统。教育质量的外部与内部保障体系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履行教育质量保障的功能。

2.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简要发展历程

(1)初步形成阶段。1980~1992年,质量保障的思想被我国学者作为目标管理的方法之一引进国内。在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初步建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部委直接组织、发起并具体实施的以鉴定和监督控制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全单一的政府保障模式是这一阶段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特征。

(2)发展阶段。1995年l1月,华东师范大学的陈玉琨教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上,在国内首次明确、系统地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建议,引起与会代表的普遍兴趣和重视,“教育质量保障”遂成为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1996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国际会议”。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性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学术会议,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与实践,一直沿着两条线进行:一是以华东师范大学的陈玉琨教授和同济大学的毕家驹教授为首,主要从事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理论研究;二是以王战军为代表的评估实践派,探讨利用评估为手段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二、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1.单—且相对静态的质量标准体系

审视目前各类型、层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定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几乎是在同一个质量标准体系下进行的。同一类型的研究生培养,虽然都符合国家“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要求,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众多,相互间差异较大,很难用一套质量标准体系去衡量。目前进行的学科评估主要是对学科点的整体水平评估,评估方法和评价各学科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基本趋同于一致,不同学科问指标体系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不利于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整齐划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只能催生“干校一面”的趋同。且进行的评估大多是全部工作结束后的追忆性评价而不是过程中进行的即时性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相对静态,在照顾历史和预测未来方面相对薄弱。”

2.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单一化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包括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和高校三方。以政府为主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特征,社会中介组织和高校参与评价的权限受到限制,不能充分调动社会、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积极性。质量保障主体单一化,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不周需求;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评估行为出现某种垄断性和随意性;评估活动具有封闭性等。并且为满足管理需要,管理者过多地注重评比功能和鉴定;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被管理者更重视预定教育目标到达的程度,因此在自我评估和专家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测评时,或有意或无意地掺入了一些虚假成分,影响了结果的真实性。

3.研究生生源质量堪忧

首先,研究生招生标准单一,选拔缺乏多样性。考试内容与选拔标准脱节,难以反映不同学科对人才的具体需要,选拔出来的往往是高分低能的应试型人才,而不一定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其次,生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很多考生并不是立志于学术研究,而是为了获取文凭,为职业生涯镀金,这些考生中不乏官员和商人,为学术寻租提供了土壤。再次,不少高校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盲目注重研究生培养数量的扩招,降低录取标准,只要学生初试过关,复试则形同虚设,走过场,导致研究生入学门槛大幅度降低。

4.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学历结构整体偏低

首先,研究生扩招导致研究生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从师资角度来看,据教育部2006年统计,普通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已达到868213人,全国硕士生导师总数为14499人,师生比例达到1:16,人力资本供给明显不足。其次,导师学历结构整体偏低,高学位的导师比例偏少,拥有高学位的导师越多,其总体水平就越高,教学科研能力也就越强。据教育部2001年统计,中国高校专任教师共约53.2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6%,具有硕士学位的占22.9%。该统计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结构偏低,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导师没有接受过博士阶段的系统训练,大多数导师没有国外访问学者经历,眼界和思维受到局限,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素质,难以胜任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

5.研究生培养方式本科化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普遍采用“导师制”培养模式,由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研究生小班授课已经不可能,大班课堂讲授变为主要形式,讨论和外出实践考察的机会变研究生阶段开设的一些课程大都是一些陈旧的理论体系,前沿性的知识比较少,将本来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育变为本科教育的简单继续。

三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1.构建多样化、动态性的质量标准体系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具有社会和时代的特征。首先,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应注意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统一。应确立多元的质量保障理念,避免使用单一的、静态的质量评价标准,去衡量所有的研究生教育活动。质量标准多样化,除满足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标准外,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地域需求等设置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标准。其次,按学科构建多样化的质量标准体系,并据此进行学科的质量保障活动。用学科评估来代替对被评单位的整体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突出学科特色,是研究生教育评估发展的趋势。从学科角度来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不占综合优势的培养单位而言,无疑是一条“以点带面,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的质量发展之路。

2.建立多方联运合作的质量保障主体

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应建立多方联动合作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协调发挥政府、社会中介评估组织和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作用。政府通过经费资助、鉴定组织资格认证、提供咨询、立法等方式来间接发挥作用,社会中介组织通过对高校评估结果与办学经费挂钩的方式实现对高校的制约,而学校需要大力针对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完善。坚持发展以学校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社会为补充,形成内外结合、以外促内、以内为主的开放式、综合性、立体化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严把招生关,确保生源质量

良好的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首先,人学选拔阶段,应把考生的学术研究态度、专业发展潜能作为选拔研究生的第一标准。加强复试环节中的业务素质考核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另外,招生过程中要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研究生招生数要与教学科研资源相匹配,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扩招。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来扩大规模,特别是对没有培养能力的专业必须限招或停招。

4.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1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03-03

“培养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研究型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1]赵晓闻、林健教授系统研究了国际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总结了工程人才培养的5种模式,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中处理好数量、效益和创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工程实践的关系、保持自我特色和国际化学习的关系提出了有益的建议。[2]林健教授还系统地论述了面向卓越工程师的研究型学习。[3]崔崇芳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4]多所学校就构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5][6]研究型学院的特色优势专业如何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类相关专业包括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本科专业,从1996年起,开始以培养具有大地学基础和开拓精神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构建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大类培养方案,获得了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为适应具有大地学基础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从2001年开始试验和建立地质类本科研究型培养方案,从2006年开始研究型教学体系、创新教育平台和教学保障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通过10多年的改革和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地质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一、以研究型课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

(一)研究型核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内容。根据地质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现状、行业特色,在地质类专业提出并实施了“5+3”分段式教学和三层次培养方案,教学组织形式延伸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术科技活动”的“三元结构”教学组织形式。[7]进一步完善了这一课程体系,增加了研究型核心课程和研究型实习模块。

研究型核心课程的设置和选择,既要考虑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实际工程问题,又要考虑课程内容的成熟度。为确保教学质量,一般每个专业(方向)先选择1-2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确定3-5门的研究型骨干课程,开展研究型教学。如地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勘查方向),首先选择《土质学与土力学》进行试点,于2000年首次开展课题研究型教学,并进行了教学对比试验,该课程于2006年、2009年分别被遴选为省级和部级精品课程。取得经验后,在《工程地质学基础》、《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等课程开展课题研究型教学推广。在《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灾害地球物理场观测技术》等课程内则以研讨式教学的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试验。

(二)研究型课程的实施

研究型课程教学,无论采取课题研究型教学,还是研讨式教学,教师的工作量都明显加大。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感受了相互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了“完成任务”,效果远好于单独的课堂讲授。

以《土质学与土力学》为例,课题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做法是: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了解型内容、研究型内容、延伸性内容等。把研究型内容,即本课程涉及的科学主题(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和有利于学生独立开展实验研究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小课题。课程开设之初,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提出课题,接着,要鼓励学生自主提出课题。学习效果则通过提出问题的难易、资料检索、研究或实验方案、学习报告和答辩等综合考评。研究型课程不仅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学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不断努力,我校健全了研究型课程教学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手册,完善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增加了学习指导书、习题集和试题库,使教学过程规范化,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更为丰富,近10年教学质量调查效果优异。

(三)与研究型课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

为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在试验项目的选择上主要考虑:(1)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试验内容。(2)本学科中的科学主题。(3)要有结合工程实际的有利于学生综合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并能独立地分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如在《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中,对于黄土地基处理部分内容,由学生根据湿陷性、击实、含水量、干密度、剪切等常规试验,设计黄土地基处理提高承载力的实验过程。学生在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课程中,根据实际的斜坡、洞室地质条件,分析计算岩土稳定性。在课外教学中,学生提出以泥浆剪切黏度测试与黏性土塑限相关性为题,开展创新性试验;结合煤田小口径钻探取芯测试需求,申报立项进行岩心定向方法的研究和设计工作。由于积极引导和投入大量精力辅导,使学生在动手设计、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部分学生公开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和申请了专利。

二、以研究型实习和从业教育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研究型实习

研究型实习首先是带着问题去实习,在实习期间根据地质现象和条件、实际问题或矛盾,收集整理资料,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的方案。在基础地质综合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中,实习指导组在实习出发前,首先布置给实习学生的是实习问题,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收集资料、研究地质现象和条件,进一步提炼地质工程问题,根据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学的观点,独立或分组分析问题,并提出地质工程对策。研究型实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一般基于生产或者科研项目进行,以使学生在实习中工作主线更为清晰,更能集中精力分析解决某一类地质工程问题。

(二)从业教育

我校地质类专业开辟了矿大岩土公司、中岩工程检测公司、青岛地矿、徐矿集团、江苏煤田地质二队等实习基地,建设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的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例如,试验教学中的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抽水试验等,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多且投入大,在实验室难以使学生得到系统锻炼。在建立从业实训基地后,这些试验结合生产来进行,试验时间、试验效果都得到了保证。

三、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主体的创新教育平台

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建立激励机制,配备专门的教师指导队伍指导开展相关活动,为学院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保障和广阔平台,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院为课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政策支持,每年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专门的经费,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配备了专门的工作负责小组和指导教师;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专门的科研训练室和各种软硬件条件;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政策,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个人及指导教师分别给予物质奖励;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科技文化节、申(承)办学校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和科研训练计划。近年来,我院承担了多项部级、省级科研训练计划,以学生为主发表了地质类研究论文近百篇,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四、以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抓手的组织保障体系

以研究型为导向的基层学术组织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从学院层面对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改革,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与基层研究所(系)的工作职责紧密结合,并作为考核的依据。学院在本科教学方面对各基层学术组织提出了明确的分工,尤其是保障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

以基层学术组织为单位承担和完成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立项,申报教学成果奖和教学质量奖的任务,完成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全校性公选课开设任务。矿山地质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主要承担全院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设备保障等,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为全院本科生创新性试验、科技活动提供硬件保障。基层学术组织按照需要组织和聘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教学教改研究工作;在一定范围内对办学资源具有支配权。基层学术组织积极关心、参与学校和学院各项事业改革,特别是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工作,通过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不仅改变了教学科研的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也为研究型教学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五、实施效果

近年来,通过对地质类专业研究型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了本科研究型培养方案;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成果,建成了国家特色专业1个、部级教学团队1个、部级特色专业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1个、江苏省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立了以研究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建成部级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精品课程3门、学校精品课程4门,获得江苏省精品教材1部。这样,建立了以研究型实习和从业教育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成效;建立了以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多层次载体,包括科研训练计划、教师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写作、专利发明和申报等,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1项,部级一、二、三等和鼓励奖28项,省级奖励24项,市校级奖励68项。

我校在工科地质类课程研究型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基本经验和方法,在援疆工作中被推广到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并在煤炭地质类专业产生较大影响,该成果获得201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参 考 文 献 ]

[1] 周绪红.建设好研究型大学是走向高校强国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8-2-22.

[2] 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3-41.

[3] 林健.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4] 崔崇芳.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5):155-157.

[5] 唐铁军,成协设,徐跃进.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3-25.

[6] 朱志伟.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1,(5):99-102.

[7] 隋旺华,曾勇.面向21世纪的地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工程地质学报,2000,(s):631-632.

地质学主要研究例11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有关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整体,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政府、社会、学校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虽然各国由于国情不同,使得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色,但大都已经形成了与本国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它包括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内部保障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外部保障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下面分别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两方面,对美、英、法等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1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保  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指学校外部为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监控体系,通常是由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专门机构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协调研究生教育质量鉴定活动与监督高等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活动。

    国外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估和认证来进行的,但在评估主体、评估体系、评估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呈现多样化趋势。

    (一)评估主体

    目前,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评估主体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评估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代表性国家是法国。从历史上看,法国一直遵循拿破仑时代高度中央集权的领导系统,中央政府直接参与教育机构的建立和领导,以促使高等教育为政府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发展服务。从经济上看,法国是推行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市场经济为基本经济形式的同时,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从文化上看,法国具有浓厚的国家主义传统。受这三方面的影响,法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格局。法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主要是通过控制拨款、文凭颁发和鉴定、教师任命、行政管理人员的任命及课程设置等手段得以实现的。

    目前,西欧的德国、荷兰、芬兰、瑞典等国的外部质量评估体系也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只是实现的具体形式不同而已。这些国家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教育质量保障是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开始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在整个质量保障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保障体系自然也具有这个特征。

    第二,评估主体以社会为主导,代表性国家是美国。美国从建国之初就一直崇尚民主、自由,不仅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完善的三权分立制度,而且在经济文化方面,政府施加的直接干预较少,主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对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施加影响。这一传统对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影响深远,使得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可谓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研究生教育评估不是由中央政府进行,而是由各级专门机构与民间组织发起,社会在整个保障体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管理行政机构,主要通过宪法赋予州与各级政府管理各自教育的权利,联邦政府并不直接干预高校的日常运作。研究生教育保障工作主要依靠社会上一些非官方的、专门的、全国性的庞大系统组织定期开展评审活动,这些机构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控制,政府不直接参与评估活动,而是通过认可和认证系统对它们施加间接影响,强调自愿参与的原则。

    第三,评估主体以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代表性国家是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随后工业质量管理领域中“质量保障”的思想便在英国根深蒂固,这使得英国大学历来具有自治与重视质量的传统。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方面,英国也在大学自治的基础上引人“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思想,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目前,英国的绝大多数高校是由国家资助,但政府对研究生质量评估工作干预较少,主要是由各个院校自行负责其授予的学位和课程的标准及质量。高校自我评估已经成为英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核心和基础,政府主要是通过“学术审核单位”(aau)和“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eqc)等质量审核单位对各高校所承诺的教育质量进行外部检查,施加间接影响。

    采用这种评估主体的除了英国外,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英联邦国家,这些国家的大学都享有较大的自治权,教学质量主要由大学自己负责,组织学术专家进行评判,政府干预较少。这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状况和社会的需求,不断的调整办学目标和质量管理手段,持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评估体系

    由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主体不同,各国的评估体系亦随之不同。

    法国的评估主体是政府,所以其评估机构大都由政府设立,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体现国家和政府意志。其评估体系主要由国家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国家评估委员会以及一些其它机构组成。

    美国的评估主体是社会,因此其研究生质量评估体系的一大特色就是社会监督机制非常健全。具体有如下几类评估机构:(1)非官方性的地区性或全国性鉴定组织和机构,如以1975年成立的中学后教育鉴定委员会为前身的中学后鉴定认可委员会;(2)学术团体,包括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成立的一些专业协会,如美国研究生院协会、美国大学协会以及其下属的研究生院联合会;(3)其他有关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如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美国教育理事会、美国学术协会理事会等。这些机构评估的项目名目繁多,覆盖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评估目的也十分明确,即以评估手段来影响、调整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校也通过评估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英国的评估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强调全面的质量监控,其评估体系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其主要功能是质量审核、质量提高以及学分和人学管理;(2)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它主要对高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外部评估,通过评估促使各高校按照全英标准保持和改进教学质量,其评估结果与办学经费挂钩;(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它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的管理、整体教育服务、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等进行评估并通过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格标准来维护公众的利益,鼓励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不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是独立于政府和高等院校之外的中介机构,其评估结果具有专业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为教育界、学生家长、社会以及政府所广泛认同;(4)社会评估:它包括了专业资格认证和新闻媒体排名等多种方式,以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

    (三)评估方法

    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大都具有开放性,各国不断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评估方法和评估经验。因此,各国所采用的外部评估方法虽然形式多样,但内涵基本一致。

    按照评估内容可分为对学校进行评估和对专业学科进行评估。前一种评估主要是针对高校内部进行的,对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育设施和经费的投人、教学方法、质量管理机构和活动等进行综合的评价,以此判断该校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围绕培养方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等,最终得出教育质量的高低,并与其他院校进行比较、排名,以达到纠正偏差,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后一种评估是对整个专业进行评估,以确定专业的设置、结构是否具有合理性,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了专业要求等。按照评估性质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是指在评估过程中采用文字的方法,这种评估方法有助于提高评估的针对性,对改进教育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因而有效性较高;定性价值判断的评估项目体系比较容易设计,也比较容易操作实施。但是定性评估毕竟主观的成份较多,客观判断的参照系统较为模糊,而且容易在调查研究不够充分时下结论。定量评估是指在评估过程中采用数学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评估的精确性;由于定量的指标往往是客观化的指标,因而它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明确的等级区分。其缺点是在评估过程中过分强调用纯客观的方法,往往导致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处理,有意无意地忽视一些在目前情况下较难定量和缺乏客观资料的因素,使得教育评估不够全面。目前,国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评估均同时采用了这两种方法,使评估尽量做到完善、有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达国家大都把新技术引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如美国利用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建立了一个扁平化的高等教育认证协作网络、信息网络、学习网络和资源共享网络组织结构系统来管理庞大的教育认可和认证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并与国外网络进行对接,把国内认证和国际认证有机结合起来。相信不久的将来,不断发展的评估方法和理论将使评估工作更加快捷,准确。

二、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是指高校为了实现连续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提高所建立的管理体系,主要负责在学校内部的研究生质量保障活动。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大致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反馈体系三部分。

    (一)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保障的基本部分,包括招生、培养、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也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

    在研究生招生制度方面,法国和英国均没有统一的研究生人学考试,每一所院校可自行决定每一个研究生的录取条件。一般由学生本人申请、学校通过档案审查或面试来录取。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注重以市场调节手段来控制招生规模与专业方向,充分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计划指导相结合的策略。这既保证了研究生教育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又为国家急需和鼓励发展的学科和专业提供了经济和制度保障。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在选拔研究生时虽然偏重智力潜力和实践能力,但却不以成绩作为研究生录取的唯一标准,他们常常要求申请者提交成绩单、gre成绩、教授推荐信、本人的申请材料和面试成绩等,其中往往把面试成绩和推荐信视为录取的依靠条件,而视学业成绩和标准考试成绩为录取条件的参考依据。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方面,美国对研究生实行宽进严出的“淘汰制”。研究生人学以后,除了要参加各种考试考核和参与众多学术报告外,学生还要经受两次大的评估,即资格考试和综合考试。在培养过程中,美国研究生教育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还实行跨学科学习。在教学方式上,通过各种校内和校际的学术活动,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英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的方式和方法上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注意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能力;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化,重视和论文相关的课程学习,尤其鼓励研究生跨系、跨校选课。通过课程的调整,强化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法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只在综合大学设置,分为课程学习阶段和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其培养研究生的方式较为灵活,研究生可以同时在本校或外校的两个不同专业学校;而对于博士生,主要采用综合大学和大学校培养、依靠研究机构的培养途径,因此,形成了教学单位与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的体制。

    在研究生导师制度方面,法国的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制,通常由一个研究生培养组负责实施。培养组由一名负责人和若干名组员组成。该负责人由校长根据校学术委员长会建议,在教授和相当于此身份的人选中挑选。培养组包括一个教学小组和一个或几个研究小组。教学小组和研究小组是一种综合性学科组合,这种多学科的综合培养方式,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相互交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的发展趋势,使未来高级人才面对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更具有主动性和广泛性的适应性。在美国,研究生导师的职责是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进行指导,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研究生的汇报。美国的研究生不只有单一的导师,每个学生注册后都有一个指定的论文委员会进行指导。这个委员会由3到4名具有不同专长和不同学术观点的教授组成,其中一名是主要导师。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接受不同观点的熏陶,使不同的学术专长互相补充。英国的研究生一般由导师团队负责指导,其中包括一个主导师,一至两个副导师。主导师全面负责管理及指导学生的研究计划,导师团队的任务是在学术和生活事务上指导研究生,为了保证研究计划的顺利完成,除了导师团队,每个研究生还配有一名指导教师,他们的任务是向研究生提供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的指导。

    (二)质量监督体系

    质量监督体系主要包括高校内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各个学科评定分委会,旨在加强自我评估的力度。

    国外各高校内部也有着一套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体系。法国内部质量监督主要由大学内部设立的评估委员会负责实施,这些评估委员会对外配合国家评估委员会工作,对内开展校内自评,包括:院系评估、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发展政策评估、学生成绩评价、教师评价、学科发展评价、毕业生情况分析等。美国各大学内部都要定期进行研究生学习项目的评价,其过程包括自我评价、校内外共同评价、提交评价报告、评价结果处理,它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将学校具体情况充分结合校外大环境的需要,使得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既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又不与社会需求脱节。英国历来重视大学自治,其内部质量监督体系较为专业、全面,一般包括教学目的、培养目标、学习资源、课程设计内容和组织、教学和学习的评估、学生成绩、学生支持和指导、质量管理和标准。

    (三)质量反馈体系

    质量反馈体系主要包括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建立质量反馈机制是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必然要求。

    目前,美、英、法等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反馈体系都由专门的机构负责。这些机构不仅要在高校内部收集教师和学生反馈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及时地修正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偏差,促进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且还需把握本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的脉搏,向高校提出学术和管理方面的建议,以促进高校内部专业结构的优化、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质量管理机构的完善。此外,这些机构还定期向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了解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是否符合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对研究生质量评价的好坏以及对来自不同培养机构的研究生评价的高低,研究生就业情况和国民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可程度等情况,并把它们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促使高校内部进行全面质量监控。

三、发达国家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

    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相比,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健全和完善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使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化、法律化和规范化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质量保障与评估的立法建设。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比较发达的国家,质量评估与保障的性质、职能、地位及方法技术等都是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予以确定,评估与保障活动也按照政策法律规定进行。与国外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的地位、规程、准则等都未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因而在实践中的约束力和影响力远比国外微弱,我国应迅速结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况。

    (二)发展多元保障主体,建立多样化的评估中介机构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应改变以往完全由政府包办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形式,建立由政府、社会、学校共同组成的多元质量保障体制。在这个体制中,政府负责宏观,社会通过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学术团体和新闻媒介参与,高校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和自我评价。

    (三)构建分层、多元的评估体系,建立多样化的评估标准

    中国的国情和近年来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在办学模式、体系结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等方面,愈来愈趋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评估的复杂性大大加强,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有政府、中介、学校、民间多方组成,综合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灵活性于一体的评估体系,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培养目标的学校,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

    (四)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

    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证高校的研究生教学质量是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中心。这个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应由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信息系统和教学质量督导系统三部分组成,负责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监控。

    (五)改革研究生招生工作,把好入口关,保证生源质量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导,学校招生自主权较小。为此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的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赋予导师相当程度的招生选择权。同时应加强和规范研究生录取前的复试工作,提高复试的权重。

    (六)科学、合理地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调整专业结构,创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将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与基础课程的学习相统一,设置和谐的研究型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既要使研究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又要注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能够真正成为厚基础、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专业结构方面应注重学科交叉,实施学科、专业的调整与优化。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在科研选题、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方面要融人全球意识;开设国际性教育课程,大力增加外文原版教材的使用,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