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2 10:56:07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1

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相应变革,其中一个重点是数学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慢慢回归生活,因为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人为地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而反观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严重脱轨,学生的生活情感缺失,实践活动缺乏,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创新思维的火花无法被点燃,由此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缺乏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不到数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价值所在,使得原本对学生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数学知识变得枯燥乏味。如何让生活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我从以下方面做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也可以反过来为日常生产生活服务,纵观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内容的呈现方式,其中的很多素材和资源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实际。例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以前在超市里购物的生活经历;教学植树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植树节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教学认识时间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学生在生活实际当中所见到的图形举例说明;教学统计和概率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调查家里每月消费的电费单和话费清单,等等。我校有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及大小的比较》这节课时就充分挖掘了学生身边熟悉的数学资源,他利用学生每天吃蛋奶这一鲜活的实例进行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天天食用蛋奶面包,你们知道它们的价格吗?请同学们说一说。”学生积极地讨论着,小组汇报出来的数据都是整数,这时教师出示了鸡蛋、奶、面包的价格――鸡蛋0.65元/个、牛奶3元/盒、面包0.95元/个。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请比较一下这三个单价有什么不同?有一位学生回答:“这三个单价里有一个是整数,我们以前学过,但另外两个我还不会读,也不知道它和整数之间的大小比较方法,我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并揭示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认识以及大小的比较》。如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出来。

二、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可以把提问分成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稍简单的题目让中等学生回答,最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也可以让他们把别人的回答重复一遍,这样就可以让所有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真正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应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学习伙伴。

3.选取生活中生动的数学素材。在教学中,面对课本上枯燥的例题,学生可能厌学。教学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周围事物中选取具有典型数学意义的实例进行教学。一是使学生逐渐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比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如果把单纯的计算题24×12作为例题,则既难以解释算理又缺少趣味。一位执教的教师就让学生拿出24色彩笔,让学生猜一猜12盒这样的彩笔一共有多少支。学生当然会猜出不同结果。然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怎样判断谁的猜测比较准确呢?由此引出24×12,就容易让学生明白计算的必要性,提高计算兴趣。

三、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搭建生活化和数学之间水融的平台,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使之作用于学生的主观心理,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所在。例如我校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在激趣导入环节中,根据学生喜欢参加活动这一心理特点着手进行激趣谈话:“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同学们知道这个节日是属于谁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属于我们广大少年儿童的节日,我们都很喜欢。”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每一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都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今年的儿童节也不例外,除了学校要举行庆祝活动之外,我们每一班级都要以班为单位举行班级联欢会,可是我们得事先把教室布置打扮一下,让它更具节日的喜庆,老师和几位班干部商量过了,我们打算买一些彩纸做出各种颜色的花来装扮教室,可我不知道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颜色?现在分组来统计一下。”同学们顿时兴趣高昂。最后统计结果显示,全班同学普遍喜欢红和紫两种颜色,然后老师让同学们在准备好的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绘完之后老师又问:“同学们,统计的结果已经出来了,老师明天就去买纸回来做花,你们能根据自己绘制的统计图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吗?”学生A:老师,我建议红色和紫色的纸多买一些,因为喜欢的人多。学生B:老师,我觉得统计的用处很大,它能帮助我们做出很多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我今后在生活当中要具有这种统计的意识……整节课教师紧紧围绕同学们即将过“六一”这一生活主题,设计出同学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因而参与度很高,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收集生活素材的有心人。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具有价值的、有利于感知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素材,作为引入教学内容的载体。这不仅有利于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增进对数学价值的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真正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更让学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2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意识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逐渐丧失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对于探究学习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不知道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并且教学理论只有构建成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地被贯彻实施。因此,通过实验研究,构建完善小学数学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构建起来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建构主义理论、再创造教学理论和问题解决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数学的建构主义理论说明数学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同时,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倡导的是让学生不仅仅学到知识,更要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这也是构建主义的原理体现。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操作、交流和反省主动地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在思考和反省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2.再创造教学理论

再创造教学理论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由旧知识来解释新知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概括、观察、类比等,通过这些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和再发现。

3.问题解决理论

重视数学问题解决理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数学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数学发现、创新的过程。其二,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模式的教学目标

目标在教学模式中起着核心作用,对于其他因素都有着制约效果。当学生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时,他们实际上就在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小学数学探究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培养探究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达到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的目标。总的来说,其核心目标就是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素质。

三、模式的实施程序

1.创建问题情境

有问题才有探究,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创建问题情境,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个特定的课题而设置的包括迷茫、冲击等心理刺激,学生对此感兴趣但又没有办法去解决它。情境中的问题需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相符,但又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解决。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提出疑问,明确探究的方向,带动思维的活力。

2.创建数学模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思维角度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个看似实际的问题中概括出抽象的数学知识,把常识提炼为数学,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可见,建立数学模型在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是至关重要的。

3.解释应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有着反作用,知识不仅是作为理论存在的,只有知识被运用时,才能够显示其作用和功效。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活用数学的意识和观念。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往往是混合了许多信息以一种综合性的方式出现的,将这种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了解到数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模式的教学策略

1.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探究教学课堂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保障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具体来说,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允许学生犯非原则性的错误,营造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2.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探究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和思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整个过程。教师应该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促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能够感受到探索的艰辛,又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能逐渐养成自发探索的习惯,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既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符合我国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求的。但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学习的综合性要求我们要综合使用多种模式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3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0-01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有许多的人开始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发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许多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被动的、单一的,使学生容易丧失主动性和探索未来世界的热情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数学教师缺乏对于数学知识的全面探究,对于数学知识的研究没有创新精神,所以,依据实践表明,全面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行的重要基础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构建主义理论、问题解决理论以及再创造教学理论。

(一)构建主义理论

小学数学的构建主义理论是用来说明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学习,而是主动的求索的过程,基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要求学生以主动的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同时,还要掌握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是构建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小学数学是十分枯燥且抽象的,要想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学会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际操作,然后进行交流总结,学过知识后进行深刻反思,提高数学思维以及数学理解能力的提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学会数学知识[2]。

(二)问题解决理论

问题解决理论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提倡数学发现、创新过程,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再创造教学理论

再创造教学理论是指,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再创造过程,运用学会的知识来充分解释新知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数学知识的高度概括、数学观察、总结类比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再创造以及再发现[3]。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有着支配和制约的作用。如果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和交流时,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探索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探究能力,进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换句话来说,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具体采取的教学措施

(一)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发现问题后,进行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要创设问题情境,然后设立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是为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全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提出的心理刺激。但是,教师设置的情境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一旦学生对于问题产生兴趣,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问题的研究方向,提高数学思维[4]。

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生活化、故事化、具体化。以五年级《长方体的表面积》为例,首先教师给学生一道题,让学生自主的去解决,尝试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进而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你可以提出多少种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公式=(20×40+30×40+30×20)×2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表面积公式=20×40×2+30×40×2+30×20×2

长×宽×2+长×高×2+宽×高×2

(二)设立数学模型用于教学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遇到问题之后,要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具体的、实际的问题中概括抽象的、有逻辑性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可以深刻的理解知识,所以,建立数学探究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四、实际实施过程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动机和情感,可以保证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和指导者,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探究式活动,通过亲身的经历和探究总结,使学生融入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具体反应了当前时代的特征,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使学生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时,又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引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作为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教师要做好引导的作用,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范文贵.论小学数学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的方向[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12(01):99-102.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4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23-03

《教师专业标准》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教师专业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我院数学教育专业是师范类的传统专业,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当前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不能完全覆盖中小学数学知识,教师教育类课程开出率较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有效性融合不容乐观,数学应用类课程无论选修还是必修数量相对较少,实践环节较薄弱。近几年,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2年,我院数学教育专业获得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下面谈谈在《教师专业标准》背景下修订和优化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优化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

1.突出师范特色。在课程设置中:减少学科专业课程,增加教育类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减少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减少单科课程,增加综合课程;减少传统课程,增加创新课程,使学生有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重视综合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强调数学理论的建构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处理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的关系。让学生把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了,又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整体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方法。

3.重视当今研究成果。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经典数学和近代数学的同时,开设现代数学新进展、新成果、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向学生介绍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和国内数学教育的进展动态,以及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前沿成果。

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现代的数学教学观。

5.加强教育类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贯彻《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数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体现高师数学专业的特点优势,适应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数学与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数学教师。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在“ 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师范专业性、信息技术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有机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完善课程体系

1.精练数学专业学科课程体系

数学教育专业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等数学研究、普通物理等为数学教育专业主干课程。首先,我们从广西农村中小学校的实际出发,本着学科专业课程“够用为度”的理念,对部分学科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和整合,例如:将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这两门课程合并为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一门课程,同时适当降低其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要求;其次,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创造性课程,形成了一条主线,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为基础性课程,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为发展性课程,概率与统计、普通物理为创造性课程的课程体系;各部分按知识层次进行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基础性、发展性课程和创造性课程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连贯、开放、整体的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结构合理,很好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数学专业学科总课时680学时,比原课程设置的833学时减少了153学时,形成“更高效、更实用”的师范数学教育专业学科课程体系。

2.构建信息技术教学体系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一是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加大课时,由原来的一学期开课时间,改成一学年来开课。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多媒体技术原理;同时,还要了解网络信息的伦理道德修养;了解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抵制计算机犯罪的常识等。

二是加大课件制作及教学演示课程,将《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Flas设计》、《网页制作》列为必修课,还开出图像设计、动画设计、影视编辑等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课件制作及数学教学演示能力,这包括对数学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动画、实物图像、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借助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将文本的教材内容转换为更为直观生动的超文本形式的教学材料,如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等。

三是开发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整合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领域中的规律、特点和动向。使学生通过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来探究、发现、获取、验证、建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并形成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数学的意识。

信息技术课程总课时为221学时,课程以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相结合的形式开设,部分研究型课程延伸到课后。

3.强化教育类课程体系

数学专业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数学学科理论知识,教育类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教育类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普通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主要开设:心理学、教育学、三笔字、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师范生音乐和美术基础、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课程。第二类是数学教育类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从师任教的技能和艺术,实现数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向实际的教学行为转化的核心课程, 融数学、教育理论于一体, 起着联系数学学科课程与公共教育类课程的桥梁作用, 也在数学学科课程、公共教育类课程与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 ”的作用。我们将数学教育类课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数学教学内容研究类, 开设数学解题研究、初等数学研究等课程;二是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类, 开设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教育测量与评价等课程;三是数学思想方法类, 开设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现代数学思想选讲、现代数学与中小学数学等课程。

教育类课程总课时52时,比原课程设置的408学时增加了121学时。

4.构建与农村中小学对接协作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与农村中小学校的联系,在现有教育实习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向农村中小学延伸,延长实习时间,教育实践由原课程设置的4周增加到16周,构建包括基础见习、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将学生的教学实践贯穿在在三年学习过程中。这一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际教学和见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完整了解一个学期的中小数教学全过程,更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三、以《教师专业标准》依据,全面推进教学方法、 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教师专业标准》中教学方法要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因此,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我们显得尤其重要。

1.要彻底改变目前部分教师课堂教学靠“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口”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和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的转变,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现场示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工具探索数学的实验,数据的模拟等,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和有效。

2.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思考所任专业课哪些内容、哪些环节和哪些方面可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发和使用课件(至少占课程的20%),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3.将课程的一些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录像、应用案例、模拟试题等上传到学习网上,让学生共享,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开辟课程论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平台和与教师交流的场所。

四、结语

为了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我们应认真学习《教师专业标准》,全面把握《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根据中小学数学教师人才培养需求,抓好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钻研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广西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作出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娟.地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8,(4).

[2] 刘桂香.高职数学教育专业的现状与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5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41-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形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发展的总体要求,通过对课堂教学形式的革新、解放学生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的促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教育的初衷。但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推进过程中,由于小组合作的过度使用,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质变,教师没有充分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人为割裂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中间缺少合理的串联,让数学课堂变成了块状形式。块状教学形式乍看起来似乎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单位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其实深入探究之后会发现这种教学形式并不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不能系统的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也是与课程目标相背离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相应的对策打破课堂教学的块状教学形式。

1.提高教学设计的体系性,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减少课堂呈现形式上的“块状”

想要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必须首先要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结构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应对教学生成等各个方面内容的前提工作,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注重提高课堂内容的体系性,为打破课堂教学的块状教学形式奠定基础。首先,教学设计要结合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设计一方面能够保证教学设计符合数学学科的学科目标,另一方面能够为教师设计课堂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其次,教学设计要完全把握住教材整体体系,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整个教材中的组成部分,用大体系理念去观察和思考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无论是知识的迁移还是延展,都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第三,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细微差别,提高课堂教学预设的系统性。课堂教学预设是教学工作的预演,只有在预设过程中关注到教学的系统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做好这三个方面,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减少课堂呈现形式上的块状,就能有效的突破教学的块状形式。例如《认识更大的数》这一单元中,要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在预设“数一数”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根据教材目标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提炼出本课主要让学生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在预设教学内容时,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内容自成体系,也减少了课堂呈现形式上的“块状”。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压缩合作学习的无效时间,从时间上减少“块状”形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参与课堂的问题,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并非是万能的,在实践过程中小组合作往往成为优秀学生的展示平台,很多学习内容无法被完全而且深入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为学生抄袭作业提供了便利,也让学生的学习没有效果。这种低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学内容被严重的分裂,教学的体系性大打折扣,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被无效的合作学习时间所挤占,学生的知识体系被阻隔。小学数学教师要着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要精炼合作学习的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特点,教师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比例,小组合作的内容也要挖掘可供思考和探究的内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体系的。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巡视和指导,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投入到思考之中,压缩学生的无效学习时间,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最终促进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系统讲解和理解。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能压缩合作学习的无效时间,也就能从时间上减少块状形式。例如《线的认识》教学中,设置的合作学习内容是“点与线的联系”,教师出示了明确的合作要求,并巡视指导学生快速完成过一点画直线、过两点画直线和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这三个问题,然后和本节课之前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完成教学目标。

3.教师要明确课堂中承担的角色,注重建立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的系统性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当中之所以会形成块状教学形式,其中之一的原因便是教师在高效课堂之中的角色意识比较模糊导致。教师在高效课堂当中并不是完全的丧失主导地位,而是有绝对主导转变为引导和促进,对小学数学科目来讲,教师依然承担着主要的讲解、过渡等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空间之外,其余时间都要承担起内容理解的引导、重难点突破等,要更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同时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任,通过调整发言机会、学习形态等,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验算能力等解题能力。知识体系建立起来、越来越完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学习的系统性才能得到保障,课堂的教学形式自然变得流畅,块状教学形式被打破。例如《平移与平行》这个内容的学习之中,教师创设了画一画、折一折、移一移、说一说等教学过程,教师在这几个教学环节之中巧妙的引导和串联,让学生自然过渡到每一个环节之中。整个过程之中学生的学习一气呵成,教师的角色承担恰到好处,教学过程非常流畅。

面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块状教学形式,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积极认真的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力争让高效课堂真正高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德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才智,2013,13:97-98.

[2]王金玲.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4:58.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6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5-02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相邻但又存在很大差异的学段,在教育形式、课程实施、儿童活动方式、生活作息制度和一日生活常规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例如,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的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教育,灵活、自由、趣味性强,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而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形式,由国家统一计划、大纲、教材进行的系统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习活动中游戏色彩大幅度减弱。因此,入学初期不少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各种不适应,进而产生自信心不足、容易忘事、精神紧张、情绪不良、过度疲劳、厌恶学习等问题。搞好课程之间的衔接是实现教育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确保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必须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

现实中,我国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中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不少幼儿园大班提前使用一年级数学教材,不仅为小学教师组织实施课程带来困难,还致使幼儿在入学初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数学课程组织、实施方面形式单一,游戏化、多样化不够,有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与小学教师间缺乏沟通,小学数学教师忽视儿童的学习心理变化,对数学课程的连续性、系统性考虑得较少。所以,如何有效地将幼儿在幼儿园与小学中获得的数学经验相互衔接,使儿童更好的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数学问题意识以及数学学习态度,成为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本文拟从课程的三方面视野来探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相关问题。

二、概念界定

既然要从课程视野来看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衔接,那么现在我们先来看几个重要的相关概念: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的定义有多种: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等。

(二)课程衔接的涵义

衔接性为课程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向度,水平关系是课程内同时出现的各种因素的关联,垂直关系是指课、主题或学程的顺利安排。课程衔接即课程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课程的连续性,既包括水平向度又包括垂直向度。

(三)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是将幼儿园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两个阶段数学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从垂直向度来分析,就是要将两个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等联系起来考虑,把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数学课程中获得的学习经验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编制的基础;从水平向度来分析,就是要以数学课程为统领,将幼儿园阶段的各领域课程和小学阶段的各学科课程有机地加以整合,体现课程的统整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现状及分析

(一)课程目标衔接现状及分析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它体现了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衔接现状中发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不仅关注儿童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对儿童情感态度、数学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标也较为重视。案例1可以反映这一点。

案例1:

某教师在黑板上贴了7朵花,用虚线框住两朵。他问:“谁来说说这幅图什么意思?”学生踊跃举手发言,一个学生回答:“原来有7朵花,去掉2朵,还剩5朵。算式是7-2=5。”教师说:“回答得很完整,你真能干!大家表扬他!”同学们拍手鼓励。然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怎么知道7-2=5?”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7-1=6,所以7-2=5。”“很好,他是这样算的,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算法?”有一个学生说:“7-2=5,是因为5+2=7。”“好,她是找加法这个好朋友来帮忙的,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孩子们努力的思考并回答着。

案例评析:这位教师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关注了学生运算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锻炼了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及时评价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衔接课程目标应针对两个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将衔接的重点放在生活经验并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获得事物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逐步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儿童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挥儿童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儿童体验交流、合作和分享的快乐;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运用具体的数和形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培养儿童运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衔接现状及分析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是课程的主体部分,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什么内容较适合这一时期儿童的学习。

从教材内容来看,幼小教材存在着数学知识重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儿童对知识失去了新鲜感,使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课程内容的生成看,现在许多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家长不是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去制定教学目标,也不是依据数学知识本身内在的完整性、统一性和系统兴趣编排教学内容,而是凭主观意志或“拿来主义”去教学,使儿童的学习不系统、不连贯、造成儿童入学后学习的“夹生”状态。教师不仅没有围绕幼儿身边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选取数学课程内容,而且没有让幼儿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如只会背“1+1=2”,而不知其中的意义)来体验数学的重要和趣味,很少引导儿童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

而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儿童生活,从生活中抽取素材,让儿童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把一年级数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围绕儿童周边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展开,让儿童从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趣味。结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从生活中抽取直观生动的素材作为课程内容呈现给儿童,让儿童经历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的过程,从而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能力。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儿童主动建构、理解数学知识、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进行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儿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衔接现状及分析

课程实施是把预想的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过程。

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实施衔接的现状中,笔者经观察发现,幼儿园大班教师经常以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在玩中学习数学,寓教于乐,儿童很乐意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如幼儿园大班幼儿教师在教幼儿书写10以内的数字时,让他们先学会数字儿歌,幼儿学习起来很感兴趣,除了做游戏、编儿歌以外,幼儿园教师还采用实物操作、图卡练习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而小学教师认为,一年级学生上数学课时采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没有必要,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大,课堂时间有限,因此他们很少让学生做数学游戏。

教学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对于幼小衔接时期的儿童,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还应重视他们的抽象思维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实施必须从儿童实际出发,依据儿童思维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先从外部形式的活动开始,然后在操作过程中促进儿童思维活动的发展,让儿童由直接感知转化为表象,进而构建初步的数学概念。课程实施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游戏化。教师要注意直观性、趣味性,让儿童运用多种感官数学,重点要培养儿童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初步逻辑思维。幼儿数学教学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构建初步的数概念,体验数学的价值与作用,让儿童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的简单问题,从而积累数学经验,巩固数学方法。平时要突出直观形象教学,动静结合,编排各类数学游戏,寓教于乐。把游戏贯穿到数学教学中,把抽象、枯燥的数学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中。

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是人生教育的根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良好的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既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数学课程是幼儿园数学课程的自然拓展与深入,是在幼儿园数学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数学课程的建构应着眼于未来课程的全局,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终生教育的背景下考虑,以连续整体的眼光看待和规划儿童的发展,把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与人的终生教育联系起来。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29-02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起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各学科和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然而,多年来,尽管数学教育工作者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做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但课程体系仍没有根本性变革,改革有待拓展和深化。

一、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分析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追求理论体系严密、忽视数学应用的取向,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就高等数学课程而言,教学要求普遍提高了,但教学课时却相应缩减了,导致教师对一些重点内容和应当精讲细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展开。同时,理论上严密、逻辑上严谨的教学要求,更是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部分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缺少来自教师方面的内在积极性。部分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对实用技术了解甚少,在教学中缺乏工程背景,枯燥地讲授数学理论知识,从概念讲解到定理证明再到例题习题求解,习惯于“注入式”、“填鸭式”等过分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表明部分教师缺乏课程改革的内在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数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参差不齐、整体生源质量大滑坡的现实,使得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难以深入推进。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高师专科学校生源大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教与学带来的挑战不言而喻。一方面,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薄弱,同一位教师讲课,尽管有“没吃饱”的学生,但更多的是“吃不了”、无法“消化”的学生,容易造成教师无以适从。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工作量增大,整天忙于备课、上课和改作业,使其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心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学术研究。

二、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设想

1. 课程体系改革以“师范型”、“实用型”为基本指导思想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有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和较强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现代小学教师,其人才素质标准是“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走“师范型”、“实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数学系学生的高等数学教育,不应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而应将其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强调其师范性、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当小学教师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

在教学中要注重将高等数学的应用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建立起定量化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数学素质,为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1)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应处理好数学与人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提倡主体性张扬且注重主体之间平等交流、“对白”式的教育,关注“课程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为学生自主性发展创造更为民主的课堂环境。在数学的“规范性”和“严格性”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之间寻找融合点,把学生基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产生的带有“童真”的生动的思想在数学的“严谨性”面前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2)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高等数学的教学,不能只强调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或数学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关注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事实上,任何课程的教学,都回避不了人的和谐发展的问题,都可以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高等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去思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世界、关注环境问题,从而增强公民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让学生能顺利地将抽象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解与应用,促使学生的价值观、思维能力得到进步与发展. 但综观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其教学基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过程枯燥,严重地压抑了小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与体验数学,这是所有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由教师在相应的情境下进行引导和组织,使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或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或应用过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能积极地应用知识,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符合小学阶段学生成长与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体验的内容

(一)体验过程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小学生勇于探索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我们在讲授乘法时,教师可让学生列出同数连加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展开联想:“如果同数连加达到100个加数时,这个连加算式会是什么样子呢?”让学生体会到这种连加的方式不仅算式太长,而且运算也麻烦,这样自然会让学生产生“要是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的想法. 这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探索一种更加简便的运算方法,最后教师总结概括出最基本的数学模型“乘法”.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的形成过程,而且通过这种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索得到新发现,从中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成功体验的过程.

(二)体验联系

1. 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课程是按照各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编排的,知识点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 在教学中利用体验式学习能帮助学生建立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并能灵活地应用这些概念.

2.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包含着无数的数学知识以及应用案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面对生活实际问题时主动地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便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前体验——了解感知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特别数学学科中许多知识点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往往无法通过课堂教学这点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而课前却有充足的时间,如果利用得当,便能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因此,教师可根据下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前体验任务,为课堂教学提供准备. 例如在教学“分类”前,教师可让学生将不同的物品带到课堂中,学生在准备这些物品时,可能会拿出文具盒中的笔、卷笔刀、量尺,玩具箱中的娃娃、小汽车,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物品的分类情况,同时也将数学中分类的方法渗透给学生,形成分类的意识.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课前体验不仅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同时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联系了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了简单地了解与感知.

(二)课中体验——理解感悟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活动逐步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因为教学主体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以此为基础制定有效的教学活动策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实践进行一定的探究,并为此提出了如下几种活动策略,希望对其他教师有所帮助:

一、以兴趣为引子,让学生参与课堂

兴趣是推动世界前进的直接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教学课堂更具艺术性必须利用好兴趣这一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创立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课程,从而在授课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使课堂情境更具教学艺术,形成以故事为主体的课堂提问。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的限制,所以对于任何事物都怀着探索之心。学生从小到现在一直在听故事,看动画片。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动画进行课堂引入就能使课堂更为丰富多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动画片为出发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就能产生一定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给学生在课上放映《海绵宝宝》中相关动画的情节,让同学们去观察动画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总结长方体(海绵宝宝类似长方体)等的认识。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就能引起学生对长方体等的兴趣,然后在课堂讲授的时候可以借助动画片里面的人物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就能把学生带入到动画场景中去,让其通过动画学习知识,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有效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以动手为途径让学生加深印象

实际的动手尝试能够让学生对所探究的东西进一步加深印象,这样所获得的知识会更加牢固。而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很强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东西动手探究,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竞争为刺激让学生更加努力

良好的竞争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逐渐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开展具有竞争因素的小游戏,如算数比赛等,这样新的知识学习与旧知识的温习,通过游戏竞答对于学生的求知欲与注意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在此以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不要让学生在竞争中因为一时的不利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更高效地进行。

四、以生活为舞台,让学生脚踏实地

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数学的场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教学的运用性。应该尽可能拉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小学数学在生活中体现得更加具体化,使数学学习从抽象的数学符号中抽离出来,这样来实施数学教学也能使数学教育的实际价值凸显出来。

五、合理评价体系,来展示学生风采

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后都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来作为总结,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的过程中也不例外,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诞生,教学评价的体系也随之改变。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书面上所体现的成绩,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表现,更加关注学生自身,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会更加完整,对学生的培育体系才会更加完全。例如,在书面成绩体现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于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等的表现的评价等。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14-02

【作者简介】徐青,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小学(江苏常州,213000)校长,高级教师。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小学从2014年开始对“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进行实践探索,经过两年的研究,形成了基于BYOD的小学数学学习的“iMath爱数学”课程体系。2016年1月“iMath爱数学”课程在“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申报中获得小学组第一名。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充分利用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的两大优势,勇于直面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的两大挑战。

一、“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的两大优势

第一优势:自带设备促进成本降低。阻碍混合式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成本,成本降低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将有限资金投入到基础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中去。这是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的基础。

第二优势:自带设备丰富课程学习。自带设备让学生和教师同时拥有了先进的学习工具,在传统学习的基础上,丰富和优化了学与教的内容、方式和评价,从而有可能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这是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的核心。

二、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的两大挑战

第一挑战:新型的设备需要新型的管理模式。因为自带的设备通常价格较贵、软件众多,使用不当会有明显的弊端。如何管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第二挑战:新型的学习需要新型的课程体系。有学习设备没有相应的数学课程,自带设备就不能进入学生的学习,就不可能丰富和优化学习活动,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现状。

三、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的综合设计

(一)“iMath爱数学”课程的意义设计

i是爱,爱数学就是激活师生生命活力的数学课程;i是我,爱数学就是基于师生主动创造的数学课程;i是先进技术,爱数学就是融合现代技术,以混合式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数学课程。

(二)“iMath爱数学”课程的目标设计

生成数学精品课程,积累国家课程校本实施和开发的经验。

涵养师生数学素养,培育课程教学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形成独特数学文化,推动学科课程间横向发展和区域辐射。

(三)“iMath爱数学”课程的内容设计

预习复习模块:以思维导图为主要工具,在学期初有数学书的整本书的导学,我们称之为目录课;每个单元有单元的导学,我们称之为单元开启课;同样有单元总结课和整本书的总结课。从预习的思维导图到复习的思维导图,从一个单元思维导图到整本书的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会数学预习和复习中,构建数学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

当小老师模块:以小影视频为主要工具,在课程学习前或后,对数学的重、难点由学生做小老师来拍微视频,通过分享促进互相评价,用有趣的方式促进深度、主动学习。

口算心算模块:以速算总动员为主要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基础知识模块:以狸米学习为主要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自适应学习技术,以数字徽章的游戏评价方式,激活学生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实践和游戏模块:由学生掌握图、文、声、像等多形态的学习工具,立体表达游戏中的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

综合测试模块:自主申报式的期末考试。

自主学习模块:以乐乐课堂为平台,通过视频学习、游戏闯关、数据分析和自适应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阅读模块:利用数学绘本、通俗数学读本、数学纪录片等课程资源,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当小老师、师生评价,扩展学生眼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小达人、小天才模块:数学小达人模块面向学困生,数学小天才模块面向优秀生,通过视频学习、游戏闯关、数据分析和自适应学习,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可能。

小小数学家(项目研究)模块:以生成的数学研究项目为主题,通过自主探索、完成项目研究报告、当小老师教学展示、师生评价,为学生搭建更开放的数学研究平台。

(四)“iMath爱数学”设备的管理设计

申请可管理的账号,分发式和自主式管理软件。教师可以远程控制安装,学生可以远程申请安装,从技术层面来保障。

制定设备管理规则,师生家长共同管理设备。比如:每次连续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两次之间使用要相隔10分钟;屏幕高度和耳机音量要及时调整;每周师生家长互查一次,等等,从制度层面来保障。

定期视力检测和健康讲座,增进科学管理意识。半年一次专业设备视力检测,一月一次远程家长会(含健康讲座),不断渗透科学管理设备的意识,从意识层面来保障。

四、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的实施措施

(一)整体构建iMath课程体系

编写iMath课程实施纲要。由数学骨干教师和数学专家团队组成iMath课程研发中心,负责组织编写iMath课程实施纲要,明确iMath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

系统架构iMath课程体系。站在儿童立场,贯穿游戏精神,体现创新意识,螺旋式上升。基础课程是必修课程,普惠每位学生,日常课堂实施,体现基础性。拓展课程是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通过社团活动等以自学为主,体现发展性。

(二)积极创新iMath实践方式

创新iMath课程教学方式。以问题、对话、合作为基本教学框架,打造混合式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各类数学教学范式。

变革iMath课程学习方式。以问题学习、项目学习等学习方式,融合数字化方式,以混合式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探索各类数学学习范式。

拓展iMath课程实践空间。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打破课程实施的时空限制,创造学校、家庭、社会整体化的课程实践空间。

(三)精心打造iMath课程环境

一室带多室。“一室”指“iMath实验教室”,“多室”指“iMath日常教室”。先在实验教室创设,再在日常教室推行。

一网融多网。“一网”指iMath学校空间,“多网”指iMath个人空间。学校空间与个人空间互为“好友”,交融互通。

(四)致力探索iMath评价机制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例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08-03

一、引 言

近十年来,我国师范教育正在转型,由三级师范向二级、一级师范过渡,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早已完成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即将完成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的过渡,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封闭式的培养教师模式向所有高等院校都可以培养教师的开放式模式转变,由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培训的分离向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转变。因此,地方院校在怎么进行师范教育的问题上存在较多分歧。如长期以来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至今仍然不绝于耳。[1]一种意见是地方院校师范教育应该全力为中小学服务,加强专业的师范性;另一种意见是地方院校也应追求学术水平,要向“综合大学看齐”。受后一种思想的影响,地方院校就有了“基础知识应宽一些、厚一些,并应相当于综合大学同科的水平”的结论,这种意见导致师范教育重视理论教育,忽视教育实践,致使教育实践成为师范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地方院校培养未来教师的质量,阻碍师范生专业化成长。

(一)教育实践活动

地方院校的师范教育实践活动仍集中于教育实习及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成为师范教育实践的主体。这种对教育实践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在人才培养上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师范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数学教育课程

传统的数学教育类课程,实行的是各自为政,分科教学的课程模式,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联系很少。如不同的教师担任不同的课程教学,会导致内容及内容继续扩充产生的重复。

(三)教育实习时间

首先,传统的师范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且太短。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年级,这时期的学生面临考研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不可能安心实习。根据教育部1980年颁布的规定,教育实习的最短时间本科为8周,专科为6周,这与发达国家(一般至少为12~18周甚至更长)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其次,实习目标简单,形式化严重。再次,实习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许多院校仍然是毕业前一次性的集中教育实习,而且缺乏实习前的教育理论准备,忽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教育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事实上,师范教育实践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证实:一是体现出对教师从业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如《教师资格条例》中明确规定非师范院校毕业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查其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的要求,突出表现就是要求新教师对未来工作要有较强的适应性。三是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体现了国家对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教育主体的地方师范院校,基本策略是“配合适应”和“推动引导”,重要举措是对师范教育实践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专业化成长的改革理念与思路

发达国家普遍认为,教师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教师培养应该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的“滚打摸爬”和“师徒相授”。在这一背景下,英、美、德、法等欧美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而各具特色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教育实践功能的多元化,教育实践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实践方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习基地稳定,教育实践过程的全程化。[2]

国内对师范教育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实习方面,如北京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等合编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理论与实践》(1990),徐开春等合著的《提高教育实习质量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2),王泽农、曹慧英合著的《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2003)等。研究者基本从单一的教育实习角度出发,开展一些如“增加教育见习的次数和时间,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建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加强实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实践课程制度存在课时总量不足,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衡;从以教育实习为主,形式单一、实践与理论隔离、内涵缺失等问题出发,提出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应增加教育实践课程课时总量,使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取得动态平衡;形成多阶段、多形式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整合理论与实践,创设新的教育实践模式;更新评价理念,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教育实践课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出建构新的实习模式,诸如模拟实习、暑期教育实习等”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教育实习的具体问题,考虑了教育实践的全程性,但未体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因此,教师教育的模式应由“训练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3]师范教育实践应符合教师专业化成长全程性与渐进性的规律,开展技能性和综合性的训练,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培训。

(一)改革理念

为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应全面总结和评价高师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成效及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组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为任务,以改革师范教育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为主线,以适应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为宗旨,构建一个动态的师范教育实践模式,凸显师范教育实践的全程性和渐进性、技能性、综合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实现职前教师教育“配合适应”和“推动引导”。

改革单一的师范教育实践的内容。教育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

重构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创新出一种以强调综合素质、突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特点的数学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以课程的形式来组织、设计、实施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变实践教学零散、重复、低效的现状。

提高师范教育实习的实效性。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没有充分发挥出作为一个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应有的作用,改革师范教育实践已是不争的共识。

(二)改革思路

在现有基础上构建“2+1+1”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学习数学学科基础知识,1年学习数学学科教育课程,1年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

强调以综合素质、突出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特点的数学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以课程的形式来组织、设计、实施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变实践教学零散、重复、低效的现状。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为例,这一课程结构被称之为“1410”体系。

实施以“课题组织课程、问题组织课堂”的一体化模式,改革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4]在“课题组织课程”方面,主要以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为课题,采用“罗生门方法”来组织学科教育类课程;而在“问题组织课堂”方面,主要是以“问题解决教学”为方法,实施各门课程的教学。

三、专业化成长的实施途径

(一) 构建“2+1+1”的专业化成长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师范教育体系的全程性和渐进性

“2+1+1”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主要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施各种小型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第3年学习数学学科教育课程和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最后1年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落实“一基二柱多项”的课程体系。“一基”是指数学基础课,主要由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课程组成,其依据是现行中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主要内容安排;“二柱”是指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多项”是指设计融于4年的多项系列化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安排两天“参观中小学校园”活动,其中中学1天,小学1天,观察中小学校的各种活动,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在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

第二学期:安排两天到附属学校进行“讲一个故事”的实践。以数学教育为例,可以为中小学生讲数学史、数学家以及数学趣味知识等方面的故事,让学生体验第一次上讲台后,对中小学生说话的感受,培养训练师范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口头表达和课堂调控能力。

第三学期:安排两天到中小学进行“全程见习”活动。师范生深入中小学的各个具体教学班,见习中小学全天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具体活动,获得对中小教育教学的框架式的整体感受。

第四学期:安排3天到中小学开展“试上一节课”活动,试着领会课程标准、写教案、导入、组织、提问、启思、应变、结束授课、批改作业等内容,实际模拟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第五学期:实施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开展“课堂教学实践”项目训练活动,包括专业实践项目和技能实践项目,如钢笔字、粉笔字、绘画、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微格教学、板报设计、试教等。

第六学期:进行为期4周的“规范性实习”。

开始为每位师范生配备一位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长期指导学生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规范性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观摩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二阶段上6-9节课。要求师范生充当其导师的助手,每周安排半天时间参与到导师的教学活动中,接受导师的指导,并帮助导师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辅导个别学生等。规范性实习着重于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规范的实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常规和操作方法,为综合性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七学期:为期12-14周的顶岗实习,到中小学开展顶岗实习支教,真刀真枪地干。实践证明,这是缩短师范生入职适应期、提高适应性的好办法。

第八学期:总结思考和撰写毕业论文。

(二)重构“1410”数学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凸显师范教育实践体系的技能性和综合性

课程组织的具体措施是“大合小分”。以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为例,“1410”体系中的“1”是指一个完整的数学教育课程体系;“4”是指该课程体系的四个维度,即数学思维论、数学解题训练、数学教育学、教育科研实践;“10”是指10个子项目,即建立在以“读、说、写、画和做”为核心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之上的数学思维论学习、升学试题解答、怎样解题、数学竞赛、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小学数学新教材分析、数学教育理论学习、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调查、毕业论文(见图1)。

数学思维论着重训练学生的“提问技能”,数学解题训练主要提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解题规范化”,数学教育学主要提高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说课技能”,数学教育科研实践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强化学生职前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确保教育实践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一是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即以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在现代视听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控制的微型教学训练体系。通过直观、形象化的自视可产生极佳的“镜像效应”,学生能够真正认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避免和补足。

二是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基地的中小学一线在职教师为师范生的校外导师,更要聘请优秀教师为师范生讲授中小学数学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讲授班主任工作艺术、技巧以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等。同时,也可以邀请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校长等开设讲座,向师范生传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有关信息,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动态。实习基地参与培训,有利于师范生及早建立起“角色”意识,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心理转换。

三是加强高校教师与基地教师的双向交流。一方面高校为基础教育提供学科教学、专业理论、前沿信息、学历培训等订单式培训服务;另一方面,中小学优秀教师可以承担一定的师范院校相关学科教学论的授课任务。

(四)实施“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的教学方法,改革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课题组织课程”方面,主要以中小学实施新课程为课题,采用“罗生门方法”开展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研究;而在“问题组织课题”方面,则主要是以问题为主线,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法”。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问岫主编.当代中国师范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2] 马珍萍,陈望波,胡建平.中外高师教育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

[3] 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