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摆摊总结

大学生摆摊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02 12:14:44

大学生摆摊总结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1

“白领地摊族”的新生活方式

杨凤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网站做编辑工作,傍晚6点,刚下班的她来不及吃晚饭,就赶紧打电话给自己的男朋友到五道口会合。6点半左右,杨凤开着去年年底买的“标致307”来到了五道口,在扫视了一下环境后,她将车停到了城铁的东北出口附近。

虽然桑拿天的热气尚未褪尽,但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的五道口地区人流开始密集了起来。将车停妥后,杨凤从后备箱中取出折叠衣架,熟练地将车后座上的一大包T恤衫摆挂完毕,这位26岁的网站编辑开始了一天里的另一项工作:摆摊。

2006年大学毕业的杨凤现在每月的收入是4000元左右,牛年的春节过后,杨凤和男朋友就开始了他们的摆摊生活。

“其实我大学毕业后不久就有过一段摆摊的经历,刚开始拉不下面子,我就戴个太阳镜。别人还以为我是盲人,闹了一些笑话。当时还没买车。每天见了城管就没命地拎着东西跑,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生活特别刺激。”杨凤说。在几次来不及跑、东西被城管查收后,杨凤就暂时把摆摊的“兼职”搁置了起来。

2008年年底,杨凤自己贷款买了辆车,为了结婚,她和男朋友开始为房子首付攒钱。“每天开车路过五道口时,看见不少人开着车来摆摊,于是我就有了重新尝试的念头。”杨风说。

春节刚过,杨凤就和男朋友重新开始了摆摊。“现在周围有许多朋友晚上下班后都会去摆摊,平时在一块交流时,大家觉得挺有意思的。”杨凤说。

摆摊需要货源,最初杨凤和其他摆摊白领刚开始一样,选择从网上订货,但慢慢地他们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数外贸服装从批发市场拿货更便宜。渐渐地,杨凤结识了在北京动物园、大红门批发市场做生意的一些老板,他们的货源开始有了保证。

经过多半年的努力,杨凤和男友现在摆摊的收入每月至少能达到3000多,

“现在我们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半年下来挣了4万多块钱,加上平时的工资,房子的首付总算有着落了。”相比杨凤为了挣钱摆摊,记者在五道口附近见到了另外一种白领摆摊族。他们头戴耳麦,玩着索尼PSP,俨然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态。刘明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在刘明的车后,也是他的摊前,刘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PSP上,有人上前询问价格时,刘明会停下来告诉顾客商品的价格,客人刚走,他又迅速投入到游戏中。“说实话,真没挣多少钱,就是图一乐。”刘明说。他觉得,能给自己的爱车挣个油钱,还能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比一下班就在网上泡着或者和朋友出去喝酒唱歌有意思多了。

在刘明的摊位两边,沿街停着一溜私家车。捷达、塞纳、帕萨特,甚至还有颜色鲜艳的现代跑车和宝马MINI。每辆车旁都摆着自家的摊位,服装、鞋帽、饰品、化妆品、文具等琳琅满目。体会到生活滋味的“白领地摊族”

摆地摊。不是他们的谋生手段,他们或为追求摆摊中的简单快乐,或为释放工作中的压力,或为结识更多的朋友……

曹星是杨凤摆地摊时认识的一位朋友,曹星之所以摆地摊,完全起于一句玩笑。身为软件工程师的曹星是“淘宝网”的“发烧友”,晚上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流连干网上商店,不知不觉中买了很多东西。

有一次,曹星和好友赵睿发现街边不少地摊货都是网上常见商品,价格却贵很多。“干脆我们也来摆地摊吧!”赵睿开玩笑地说。当天晚上,曹星再一次泡在网上时,发现上海、天津等地,有很多年轻白领早已加入地摊族,在摆地摊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一番软磨硬泡,曹星说服了赵睿,两人开始了摆地摊的生涯。

当了两个月地摊老板,曹星和赵睿赚的钱,几乎都花在了路费和饮食费上。为了赶时间占场地,两人下班后经常打车。有时,好不容易卖了一件衣服,赚的钱转眼间就被换成了两瓶饮料,更不用说,两人还常常吃大餐来犒劳自己。

“没赚到钱,但赚了很多快乐。”曹星说,她和朋友在乎的只是练摊过程中的快乐,甚至连遭遇城管驱赶的经历,她都觉得是种难得的人生体验。

曹星说:“有一次,我们刚把地摊铺开,就听摊友说城管要‘大扫荡’。话未落音,城管就来了。我们赶紧收衣服开溜,动作之快,连自己都吃惊。”回忆跟城管“打游击战”的经历,曹星忍俊不禁。

虽然,快乐是曹星他们最主要的目的,但他们也有底线,不能“亏本”。“摆地摊以来,我以前每个月在淘宝网上花的冤枉钱,几乎都被省下来了,花钱也晓得精打细算了,逛街时,讨价还价的功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细数摆地摊后的收益,笑容在曹星的脸上尽情绽放。

网友“琳小样”的“后备箱练摊成长日记”是网络论坛上最火的帖子之一。日记中这样写道:也许平时炒股坐在电脑前动一动鼠标,就赚取或赔掉数千元:但摆摊不一样,从别人手里接过带着体温的钞票,心里数着,又一碗盒饭钱来了,特别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

中华英才网近日对1463名年轻白领的调查显示:六成多受访白领会主动寻求工作以外的“副业”,主要原因就是增加收入。调查显示,年轻白领初入职场,工资不高、花销不少,如果有机会开发“副业”,贴补开销还能有积蓄,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还有18.3%和14%的白领则是为了“体验创业”和“尝试新事物”。

北京大学教授燕继荣认为:“白领摆摊”现象基本上可以视为中国中产阶层的休闲生活方式的一种,与时下在中国非常流行的网络交易平台如出一辙,只不过一个通过网络,一个更回归传统。

“虽然出于不同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补贴一点家用,有的纯粹为了好玩,还有的是为以后做生意积累经验,但归根到底依然是比较休闲和松散的,”燕继荣说,“这些所谓的‘后备箱练摊族’最终收获的是快乐和一种心灵的满足。”

白领练摊是抢弱势群体饭碗吗?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中国其他城市,下班后的白领们迅速占据了商业区的街道、天桥……在上海、广州、成都、青岛、杭州等大城市,类似的“白领地摊族”队伍在发展壮大。他们中有公司职员、学校老师、机关工作人员,还有不少外语流利的“海归”。这些摊主们大多有房有车,与以往人们印象中的地摊族完全不同。

“这些小白领摆摊尤其难对付!”北京通州区一位城管支队的队长说。这种白领摆摊的夜市从2008年夏天就有了,给城市管理出了个难题。

“他们往车里一钻,怎么叫都不开门。油门一踩,我们也很难追上。”队长说:“这些摊主大多

有大学学历,即使被带到队里,他们总诉苦说:‘我们还要养家,还要还贷,下班摆摊不容易。’”

然而,在目前就业难的现状下,以摆地摊为生计者可谓大众,尤其是城市的弱势群体。很多人以此为生,在一些地方被称为“走鬼”的小商小贩们。为了生存起早摸黑摆地摊,冒着随时可能被城管“执法”掉的风险,为争夺一席摆摊之地,不得不与城管“打游击战”。因此,有人认为白领摆摊抢了弱势群体的饭碗。经常在北京南三环玉泉营附近摆地摊的李国庆就有着颇深的感触。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发现和我们一起摆地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卖的东西比我们的更吸引人,都是一些时下流行用品,渐渐地我们的生意被抢走了许多。”李国庆说。

如今,白领阶层“坐地摆摊”,占领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地摊资源,因白领在知识水平与资金更具有优势,使传统以地摊为生者望尘莫及,某种程度上看,对其的威胁不亚于城管的“执法”。

但白领挣钱不易,社会也逐渐认可了这一观点:经济收入有限,加上“供楼”“供车”“供养老婆孩子”的压力,只能说“生活不容易”,摆摆地摊赚点“外快”,完全能够理解。

上班族、白领阶层无论是尝试“地摊”创业,还是生活“所迫”,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摆地摊,如果能成为白领们积累创业经验的一种体验,其意义尤为大――摆地摊是手段,创业是目的。认识并践行从低起点或艰苦的环境中创业,除了观念进步之外,也反映出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努力的过程、积累的过程,较之那些将事业起点维系在“找一个有钱的老公”甚至“甘心被富婆包养”者,可谓强得多。

“白领地摊族”的经济映像

对于“地摊族”,中国的城管部门一直在探索有效管理的办法。北京当代商圈一位城管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还是劝导无照经营者离开。

在其他一些城市,有关的管理条例已作出调整。2009年8月1日起,江苏省南京市的“摆摊设点”问题将“有限度”地开禁。修改后的《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16条明确规定,按照不影响市容、交通和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由城市管理(市容)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可以“摆摊设点”的地段和经营时间,并报市、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最近,因南京取消城管对摆摊设点的限制。引发了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好奇。

在林毅夫的印象中,原来到夜市摆摊设点的都是下岗工人和农民工居多,但是,有人住着两百万的房子、开着名车去夜市摆摊设点的情形,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人当中,许多是高级白领,年薪10多万的非常普遍。可在这儿摆摊设点,一个晚上好的话,能赚个一两百元,不好的话只能赚个几十元,不说汽油费,就是时间成本也不止这个价,可是,来摆摊的却越来越多。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2

熊熊 男

26岁

技术服务

上海地摊创业联盟版主

最近策划的地摊联盟

活动:6.9小猪演唱会摆摊

熊熊一直想自己做点事,经常和网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创业,聊着聊着就想到了低成本的摆摊。这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他们大多是上海独生子女,要真正坐在街口摆摊好像还没这个胆量,于是就决定大家一起去先试着摆摆看。

第一次摆摊在西宫,一起5个人,去的时候连位置都没有,好不容易找个小角落摆起来,但都不敢叫卖。大概摆了1个多小时,才卖了1张手机贴纸,虽然业绩平平,但有了第一次的开糊,熊熊很有成就感。就这样,他和几个朋友在篱笆网发起了一个“上海地摊创业联盟”的帖子。

熊熊有过连着4天“白板”(没做一笔生意)的经历。“那感觉很痛苦!”他摇了摇头笑了,“现在我已经很少摆摊了,一是因为工作比较忙,二是因为我们联盟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摆摊,而是创业。”目前几个联盟发起人一起商讨,正在慢慢改变原来单纯摆地摊的思路。熊熊开始在联盟论坛策划活动,包括出摊、节假日出摊、群里聚餐等一系列活动。“我始终认为这只是走上创业之路的开始,我们没有太多资金,也没有什么人际关系。摆摊只是为我们了解市场,培养交际能力做些准备。”一谈到联盟的未来,熊熊就打开了话匣子:“其实联盟里的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收入也肯定比地摊高很多,大家摆摊就是希望能让自己走出一条创业之路,我现在做的组织活动就是为了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和扩大联盟的声望,建立一个好的创业平台。”

熊熊说目前外界关注的仅仅是网络联盟摆摊,而没有看到这个联盟背后的创业精神。6月9日,熊熊和联盟成员成功地组织了“6.9小猪演唱会摆摊”活动,联盟成员充分地发挥了团队精神,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充分体现出了联盟的凝聚力。“我和‘0000’(另一个发起人)的意见非常统一,就是要把联盟做成一个品牌。他主要做日常的地摊,如果有新人不敢出来摆或不知道卖什么,就可以找他帮忙。我则组织联盟里的活动,通过每次的集体活动增进联盟凝聚力。”和摆摊相比,对于联盟未来的走向和发展,熊熊显然更加得心应手。

联盟里的“绝版”女孩

Purple 女

24岁

广告公司的行政

第一次摆摊:2007年5月1日

主营:PURPLE'S首饰摆摊

月收入:800元左右

网上小店:/

长了张娃娃脸的Purple工作两年了,从读书到现在一直热衷于自己动手做些小玩意。从没学过艺术、设计专业的Purple,改衣服、做首饰等全都靠自己摸索。今年1月,她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关“上海地摊创业联盟”的报道,就立刻加入了这个联盟,“摆地摊”的念头也在她脑海里迅速盘算起来。

刚知道Purple有这个想法时,可把爸妈吓坏了:“大学毕业去摆地摊?亏你想得出来。”“我上班路上瞄准了个位子,准备五一就去那摆摊。”看Purple一副“非去不可”的样子,爸妈也就不好再反对了,但说好第一次一定得陪着一起去,怕她被人欺负。

在爸妈的陪同下,Purple很快就在共和新路口摆起摊来。第一个顾客是位年轻妈妈,看中了Purple做的一对耳环,看到她戴上耳环后那份满足的样子,Purple的心快乐地飞扬起来了。但很快就乐极生悲――城管来了,Purple这才知道自己占了主干道。“城管和下雨是摊友最不愿遇到的人和事!我现在摆摊前都会先问擦鞋的,城管是不是走了。”Purple俏皮地吐了吐舌头。Purple一周摆三天,其余的时间都花在制作上,基本每件款式只做一件,所以顾客买的大多都是“绝版”货。现在Purple已经有了部分熟客,还有些顾客会带朋友来。曾经有一对母女买了她做的立体动物后,女儿就不肯走了,不停地问她出摊的时间和经验,想和她学做东西一起摆摊。

Purple自从加入地摊联盟后就认识了很多摊友,他们按地域分了好几个QQ群,组织了很多如聚餐、郊游、K歌等集体活动。“我们这个QQ群有500多人呢!上次聚会的摊友足足坐了三桌呢!今年生日,我想约摊友们一起摆个摊会,现在这个在群里蛮流行的。”不过最多的活动还是集体出摊,上周五Purple就约了群里面的6、7个人在闻喜路集体出摊。Purple在群里还认识了一个叫“死人”的朋友,他30多岁,自己开了家公司。“死人”常到Purple的摊上来看她,和Purple谈了怎么做成本计算,如何计算自己的人工等等,这些让Purple在摆摊岁月中成长不少。谈到以后的打算Purple说:“我喜欢在自己的摊上卖自己设计时的那种感觉,摆摊让更多的人认同了我的东西。现在我还设计了自己的名片:PURPLE'SDIY手工制作。PURPLE'S就是我设计的品牌名。我会一直摆摊到自己开个工作室,我的理想就是为顾客做整体设计。”

“爸爸说自从摆摊后,我整个人都变了。”Purple说她现在知道了赚钱的辛苦,以前她很喜欢买名牌东西,衣服最少得200元以上。“今年我都是去7P路买衣服穿,夏装还没有一件超过30块钱的。”说这些的时候Purple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看来摆摊岁月真的让她长大了。

永远铭记的摆摊岁月

贝儿 男

30岁

公司职员

第一次摆摊:2005年

主营:创意家居摆摊

月收入:1000~1500元

贝儿早在2005年就摆过摊了,当过不少新人的摆摊师傅了。“对我来说摆摊最重要的还是一种兴趣爱好,赚钱倒是其次。”

熊熊第一次发动大家一起去吴江路摆摊那会儿,贝儿也在,他们都在一个QQ群,那时候还没有正式成立联盟,大家都是因为兴趣而走到一起来的。贝儿摆摊总是摆一张折叠小方桌,上面放着他的创意家居,如七彩闹钟等等。摆摊最让贝儿难忘的就是“冲摊”(城管来没收东西,摊友们四处躲避到处乱冲),大约是去年四五月份的时候,他正在王家沙广场门口摆摊,只听到由南边开始,摊友们一起冲过来,当然还有好多人都蹲下来了,“我那折叠小方桌都没来得及收,把它放在相熟的店主那就跑开了。”结果那次他的小方桌被弄坏了,回来自己修了很久才修好。“后来听说,那天是有人在附近贩毒,所以那天动静才那么大,平时不是这样的。”关于与城管之间的关系,贝儿说:“我从不和城管争执,他们来了我就走,他们走了我就来。其实这也是他们的工作,和他们交流过,其实他们也并不针对摆摊,就是最讨厌那种特脏特乱的摊。”他现在仍对摆摊在法律上是否合法感到很迷惑,因此也格外关心《上海城市设摊导则》的出台。

贝儿现在的QQ群人很多,“大约四五百人吧!还分出好多分群来。”作为老前辈,贝儿做得更多的是指导新人,在哪进货,在哪摆摊,怎么占位置……除了集体出摊,许多联盟成员都在网上开了自己的小店,贝儿也在网上开了一间。“就是淘宝网,但那儿竞争更激烈,生意比摆摊差很多,很多联盟里的人和我的情况都差不多。所以我们还是喜欢热热闹闹地在街边摆摊,生意好人气旺。”

除了把摆摊作为一种兴趣,贝儿也暗暗地为自己以后开创事业在积极做准备。“摆摊可以让我更清楚地了解市场,有点像创业前的一次试验,而且现在边上班边摆摊,未尝不是一种解压的好方法。”谈到以后,贝儿说:“我也许不会永远都摆摊,但我会永远铭记这段摆摊岁月。”

“练摊”的精明小浙商

素素 女

24岁 广告公司策划

主营:手绘鞋

第一次摆摊:2007年4月中旬

摆摊月收入:6000元左右

练摊博客:.cn/hangqi

素素是典型的江南美女,既有“财女”的头脑又有逼人的灵气。“我是去年11月加入‘组织’,今年4月中旬开始练摊。”和其他摊友不同,素素坚持用“练摊”而不是“摆摊”来形容这件事。

趁一次出差义乌的机会,她去义乌商贸城进了些诸如“太阳能摇头娃娃”之类的货,周末回到上海就摆了起来,男友的AD包包里面塞满了零食,还拿了笔记本电脑,两人一边吃零食看电影,一边买东西。“那天赚了78块,晚上我们去超市就花了103块。”

“我大学的专业是中文系,后来转广告系,但不是学画画,而是策划专业。只是小时候学过画画,有点绘画基础,这方面天分多一点。有一次买了双白鞋,洗过后觉得不好看,就买了颜料画起来,大家说还真不错。后来就进了10双,之后就越来越多,一发不可收拾了。4月份是手绘鞋最好的入市机会,我就这么开始了。”除了总是被人赶,她第一次练摊很顺利,“小时候妈妈开店,我常帮她,习惯了!我是个小精明的小浙商!嘿嘿!”素素一脸的骄傲,她第一天就卖了400多元,是其他摊主无法相比的。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3

这个年轻人叫房炜清。他率先提出了“摆客”的新概念,同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门给摆地摊的城市年轻人交流、聚会、互助的网站“摆客中国”。他想借这个平台告诉广大摆客,即便是被人瞧不起的摆地摊,也要摆出一种姿态:那就是年轻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摆摊改变人生

房炜清的地摊情结很小就有。他的家乡,是河北沧州的一个小镇,镇上的小卖部、服装店、书店都是他爱去的地方。他觉得像小店老板那样每天为生意忙碌,闲时和顾客天南地北地聊天,这样的生活真闲适。

高考落榜后,房炜清不想去复读,和几个朋友决定试着做服装生意。他从沧州批发来T恤和短裤,摆了个地摊。地摊生意不好做,常常一个上午一件衣服都卖不出去,后来,他们改变策略,开始走街串巷去叫卖。

一个酷热的中午,房炜清和搭档来到了一个小村子里,搭档口渴难耐,要求管钱的房炜清买几瓶饮料解渴。房炜清算了算,当天挣的钱还不够一人买一瓶饮料,最后到一户人家那里要了几碗凉水解渴。也是从那时房炜清才知道,原来钱这么难挣。

暑假结束后,不用父母苦口婆心劝说,房炜清自己报了复读班。第二年,他顺利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广告传播系。第一次摆摊虽然没有挣到钱,但房炜清养成了独立的生活习惯。

大学五彩缤纷的生活为房炜清打开了眼界,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做生意。一次他和一个做服装生意的朋友去进货,发现原来只要找对了渠道,服装生意的利润可以非常大。正巧有个朋友的店铺要转让,他向父母要了5000元钱,毫不犹豫地租了下来。

房炜清盘下的这个店,位于大学门口,客户主要是大学生。他针对大学生追求个性的特点,用前卫的海报装修店面,进的货只此一件,决无撞衫的可能。当别人都在忙毕业设计的时候,房炜清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他的店铺上,乐此不疲地做着自己的小生意。

做一名时尚摆客

毕业后,房炜清先后换过几份工作,但总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太适合自己,他喜欢能够接触到新鲜的人和事、能够自己安排的生活。

2004年,房炜清来到北京,不停更换工作:自由撰稿人,网站设计,图书策划……后来,他有了一个想法,骑自行车环游中国,但是积蓄不够,他便试图通过一边摆摊一边骑车的方式来实现。于是,他重操旧业,过起了白领摆地摊的生活。

让房炜清觉得有趣的是,摆地摊的人形形色色,有外企的白领,有自由职业者,有刚结婚的小两口,也有单身的美女和帅哥。摆地摊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要攒钱还房贷,有的打发晚上的无聊时间。还有个卖公仔的单身小伙子,是为了和美女搭讪,后来竟然通过摆地摊找了个女朋友。房炜清每天跟这些摆摊的朋友一起,觉得十分快乐,可以把白天工作的烦恼都抛到脑后。

日子久了,房炜清觉得这些人跟自己一样,不以赚钱为唯一目的,有时跟客人聊得高兴了,会索性把东西送给人家,遇上不喜欢的人,出多少钱也不卖。他们大多数人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也有人是为了增加一份体验,收获一份闲适的心情。他们生活在由钢筋水泥筑成的都市里,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他们想通过摆摊体验,让生活更有激情,让城市更有人情味。

房炜清觉得,这些高素质的摆摊青年,无论是理念还是行为,都跟传统地摊人群不一样,应该把这个人群从传统摆摊人群里区分开来。他琢磨着,要给这个群体一个名称和身份认同。苦思冥想了几天之后,“摆客”这个词蹦了出来。

简单、时尚、随意,与大家摆摊的初衷正好吻合。“摆客,把地摊当成乐趣而非生计!”这是房炜清对摆客的定义。名称有了,他又开始琢磨着,这些摆地摊的朋友们应该有一个组织,有自己的行业自律和信用原则,大家还要齐心协力争取摆摊合法化,随后他制定了一份《摆客公约》。公约的第一条,就是“摆客是摆地摊的,但不是所有摆摊的人都是摆客。”

房炜清强调,摆客首先是无害的,不会欺骗顾客,不会污染环境,不暴力抗法,不影响居民生活。其次是注重享受摆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同时注重和他人的交流,给顾客商品价值之外的价值。

“摆客中国”影响更多人

为了给摆客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2009年6月,房炜清正式创办了“摆客中国”网站。这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为摆地摊的城市年轻人提供交流、聚会、互助的网络平台。全国各地的“摆客”都聚集在这里,交流摆摊经验,分享进货渠道,寻找同城摆摊的志同道合者。有些地方的摆客们还会在网上聚会信息,定期举行摆客聚会或者组织集市、公益活动。

在房炜清看来,摆地摊是年轻人治疗“城市病”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缓解白领的工作压力,广交朋友,并与其他人沟通,甚至是找人生伴侣。他觉得,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交友的途径并不多,去各种相亲会、白领聚会找朋友,有时也挺尴尬,摆地摊这种方式就自然和活泼了很多。在网上,他还会教大家如何通过摆摊来结识男女朋友。

房炜清说:“摆客族都有着不低的学历、正当的工作,不可能一辈子去摆地摊,只是通过摆摊来接触社会、提高能力、结交朋友,锻炼自己奋斗不息的精神。

小月是“摆客中国”的活跃分子,她在河北石家庄工作,因为喜欢手工,就在晚上把自己的作品摆出来卖。知道了房炜清和他的摆客网后,她立刻加了进来。现在在她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一批在摆客网上认识的朋友。周末,他们相约一同出动,有时是摆摊,有时是唱歌、滑冰,或者一起开车出去玩。

像他们这样的在摆客中国还有很多,同一个地区的摆客们很多因为这个网成为了朋友。房炜清和朋友们设计了统一的摆客装备:摆客T恤、地摊布、售后服务卡、胸牌、购物袋等,如果想作为摆客中国的成员出去摆摊,需要实名认证,统一装备,这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利用摆客中国的身份去从事欺骗顾客的行为。

房炜清提出的“摆客”的概念很好地概括和诠释了白领摆地摊这一热门现象,CCTV《大家看法》、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越策越开心》《零点锋云》等纷纷邀请他和他的摆客会员作嘉宾。

2011年年初,房炜清特意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摆客”,专业打理摆客网。“摆客中国”如今更倾向于一个交友平台,而非创业平台,他也不认可年轻人将摆地摊作为自己创业的一种方式。“摆地摊和创业绝对是两码事,我所知道的人中,几乎没有靠摆地摊成就一番事业的。”

2011年3月,一个小伙子在网上找到房炜清,将自己失业的烦恼告诉了他,说自己现在只剩一台电脑了,打算把电脑卖了摆地摊创业去。房炜清建议他,还是先找份工作维持生活,如果依靠摆地摊来维持生活很艰难,也不会有什么前途。“摆客”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倡一种奋斗精神,而非创业手段。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相信做什么都会成功。

如何提高地摊的附加值,让顾客更认可你?冬天摆地摊卖什么好?摆摊必备装备;给新摆友的建议……这些都是网站上的热门帖。自身穿着要显示出自己的品位,摆摊的布要选择有个性的或华丽一些的,摆的货要尽量独特,吆喝时要克服羞涩、充满热情,在自家小区前摆摊可拉近与客户的关系……这些都是老摆友们的经验。还有网友写下自己手工制作小商品的过程供大家参考。大家还在网上推举自己的摆客形象代言人,要求具有摆客精神、时尚潮流、有口才,幽默更好。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4

像所有马路牙子上的小摊贩一样,郑元畅所有的家当不超过一张塑料布。一天营业额最多2000新台币,扣去成本,刚好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还要提心吊胆,四处张望,随时提防警察的突检。在正式投入模特公司,薪水稳定后,郑元畅才放弃了摆地摊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梁家辉:练摊认识了太太

当年,26岁的梁家辉凭借在内地拍摄的《垂帘听政》中的表演,获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成为最佳男主角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

由于当时台湾文化局有个规矩,凡是在内地拍过电影的演员,在台湾一律封杀。台湾文化局让梁家辉写一份悔过书,但他拒绝“悔过”。于是,凡有他出演的影片,一律不准进台湾院线。整个1985年,梁家辉没得到一份片约。

在这种情况下,梁家辉和朋友晚上跑到闹市,摆地摊叫卖手镯、项链之类的工艺品。幸运的是,那时梁家辉遇到了现在的妻子汪嘉年。回想当时的情景,梁家辉说那是一见钟情,“整天摆摊工作之余,就在琢磨怎么表白,所以那时候艰辛什么的我都不记得,就记得,我是在那里谈的恋爱。”

张振寰:武打明星改行卖烧饼

前武打明星张振寰,虽然从没有出演过男一号,但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电影电视中。日前,因演艺大环境转变,加上健康状况不佳,且投资失败,他竟沦落街头摆摊卖烧饼。

投资蛋糕店失败,惨赔100多万元后,他向友人开的烧饼店“四方居”进货,在台北市民生东路五段、新东街口摆摊卖烧饼。一个烧饼55元(台币),每个可赚15元。张振寰想得开:“卖烧饼也是行业,如果做得不错,我想开店面,再卖些热炒,基本生活来源总是有的。”

影迷惊见昔日电视上的大侠,竟在街头卖烧饼,有人二话不说开口就订500个,可是张振寰有自我的坚持:“我不卖,不是不想做生意。我要的是他们觉得真的好吃再来买,不是用这种方式同情我。”

吴奇隆:练摊被星探发现

前小虎队的成员“霹雳虎”吴奇隆也曾经摆过摊。

在他就读台中体育大学时,由于家庭经济状态欠佳,吴奇隆在暑假勤工俭学,到忠孝东路摆摊卖衣服。由于长得帅,吴奇隆的生意总是比别人兴旺一些,摊前的顾客络绎不绝。

帅气的摆摊仔也吸引了台湾金牌经纪人的注意。就这样,吴奇隆被星探发现,走上了演艺道路。

艾冬梅:世界冠军摆摊卖金牌

艾冬梅是前国际马拉松赛冠军。1999年先后夺得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和北京公路接力赛冠军。迄今为止共获奖牌19枚,其中国际级比赛奖牌10枚。

2007年,每月收入仅有300多元的艾冬梅一家以摆摊为生。艾冬梅说:“第一次摆地摊,我把衣服都摆好,可十多分钟都是在那站着,我叫不出口,心理上过不去那个坎儿。收摊以后,算算可能赚了30多块钱,心里还挺高兴。没想到,收到仅有的一张百元钞票,居然是假的。”

除了卖衣服,她还卖过爆米花,最后,她居然想把奖牌卖了。一共有16块奖牌要出卖,每块卖1000块钱。她含着泪说:“我不会全卖,我还想给女儿留几块。”

明道:菜市场里的小大人

为了生计,明道从小跟随妈妈在菜市场摆摊卖干货、地瓜。为了让自家的东西好卖,明道会很早到菜市场帮妈妈占“好位置”。可是因为年纪小,好不容易抢到的位置又被别人霸占。聪明的他不会跟别人硬碰硬,而是像小大人似地说:“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嘛,谁都不容易……”

直到现在,不拍戏的时候,他都会去菜市场帮妈妈卖菜。他不顾自己的“偶像”形象,蹲在地上把地瓜一堆堆摆好,然后大声吆喝,毫不羞涩地向顾客推销自家的货。

周星驰:从小帮外婆摆摊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5

事情总是这么巧。2007年11月份,刚开始摆摊不久的MiSs管打算写点东西,记录自己每天摆摊的琐碎事情,以此敦促自己坚持下去。她将摆摊日记贴在了自己常去的天涯社区,不可免俗,先自我介绍几句:25岁,曾是IT通讯行业的市场从业人员,月薪不到10K,前不久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心情不爽,遂辞职摆摊……

地摊小妹和IT女郎,如此大的反差,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很多网友大惑不解,也有些人对摆摊颇感兴趣,看帖,回帖的人络绎不绝。Miss管受到网友们的鼓励,越写越开心,每天都写点摆摊的小故事贴上来,好玩的摊贩,彪悍的顾客,统统原汁原味地呈现给网友。帖子迅速翻页,网友们讨论的内容,从佩服她的勇气到商讨进货渠道,再到摆摊经验,涉及广泛,内容强大。

很多人在看过她的摆摊日记后都充满向往,有人想要业余时间多份生活体验,有人则想脱离朝九晚五的生活,寻找一点新的激情,连Miss管都被吓了一跳:“我没想到这么多人想摆摊。大都是八零后,不喜欢受约束,摆摊相对要自由一些。”

“摆摊一族”还真异军突起,不少网友果然在生活中展开了实践,虽然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有些人就是玩新鲜,觉得辛苦就不做了,但是他们觉得这个简单的过程也很有趣,因为能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遭遇各种突发状况,比如你要应对顾客,城管清摊要学会周旋,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从IT女郎到地摊小妹

无论怎么看,Miss管之前的那份工作都是不错的。工作体面,待遇优渥,她是公司VIP组大客户部门的负责人,每月六千的底薪,还有业绩提成,年终有业绩分红,是一块肥肉。

但是在工作了两年多之后,高强度工作带给Miss管的刺激和新鲜感渐渐降温,疲惫和厌倦感却萦绕在心头难以磨灭。“我特别害怕进公司,压力很大,进公司就要交业绩,业绩不好就要开会,开会就要挨批,讨论解决方案……”2007年10月,当“辞职”的念头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时候,她迅速抓住了,并付诸行动。

“我想了一天,第二天就提出辞职了。我这人比较自私,自己不开心了,什么都不能诱惑我。但是如果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再辛苦,也会开开心心的!”从辞职那天起,她的脑子就不停地转:“要自己做生意才行,就算是摆地摊我也不上班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摆地摊是最没有技术含量,最后一个选项,Miss管打算从这里开始自己的创业,“我想卖女孩子用的东西总不会错吧?我喜欢包包,那就先进几个包包试试吧!”一手忙着办理离职手续,一手在网上搜罗进货渠道,为地摊事业做铺垫。

离职手续办完了,地摊的筹备工作也OK了。辞职第二天,Miss管就去进货了。第一天她进了八个包,一晚上就卖出了四个,“第一次摆摊不敢开高价,一个包赚15块,还是蛮有成就感的,摆地摊也不错嘛!”后来她发现女孩们特别喜欢买香料包,便留意从网上搜罗进货渠道,将它作为主打商品,果然生意很不错。

除了摆地摊,Miss管还在空闲时间弄了一个网店,专门搞批发。摆地摊和开网店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很多人觉得网络上了解的流行时尚对地摊会有帮助,恰恰相反,我是把地摊上搜集来的信息用在网络生意上。地摊上的信息很快,市场上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你卖个一两天就能有结论。网络上很多都是虚假信息,商家宣传说某些东西火爆,其实不一定。

几个月下来,Miss管的生意有声有色。每个月五千左右的收入,比想象中好很多。

开车摆摊的时髦情侣

摆地摊这件事,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艰难,那么枯燥。若是你像Miss管一样乐于观察不同的人和事,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卖碟的男人赚大钱――Miss管最早摆摊,是在一个卖碟的男人旁边,时间久了两人渐渐熟络。他告诉Miss管,自己每个月,除去日常花销还会有六七千入账,让不少人瞠目结舌。而他做影碟批发的弟弟更厉害,在上海买房买车,混进中产阶层了。

杂货男人很有趣――卖杂物的男人不像是个小摊贩,他的地摊堪称是一个超级杂货铺,从韩国剃须刀到儿童玩具再到马桶坐垫,只要你能想到的日常用品,他几乎全都有!杂货男人每次把自己的东西摆完,就会发现他占据了半条街……

卖羊肉串的新疆人――Miss管跟他们混熟之后,喜欢跟他们开玩笑,替他们吆喝:“羊肉串,羊肉串,买一串送美女,买两串加一帅哥喽!”

爱吃麦当劳的摊主――有个摊主爱吹牛,常说自己以前多有钱,女朋友对自己多么好,对大家晚餐吃路边摊的习惯他也很不屑:“我从来不吃这些,我都吃麦当劳!”Miss管乐了:“他就算显摆自己有钱,也没有必要跟身体过不去呀!”

最神秘的,要数一对开车摆摊的时髦男女――他们每天都开着一辆别克车来到步行街,车里还有一个总是在睡觉的男人――Miss管猜测那是专职司机。那一对青年男女则开始忙着摆摊,女孩穿着短裙,高跟鞋跑来跑去,摆摊收摊,招呼客人,看得Miss管都替她担心:“万一不小心崴着脚怎么办?”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风雨无阻坚持出摊,“有时候天冷我都懒得去摆摊,但是散步到那里,发现他们还在。不知道是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出来体验生活的……”

遭遇彪悍顾客

来来往往的顾客也每天奉送新鲜有趣的故事,让Miss管的日子活色生香。

一对情侣在摊位上停下来,女孩子看上了香料包:“哇,老公,这个味道特别好,我给你买这款!”男孩闻了一下就扔了,坚决不要。女孩不依:“我就喜欢,就给你买这款!”男孩还是不要:“‘鸭’味很重,我不要!”女孩说:“你又没去过那种地方,你怎么知道有‘鸭’味?”这时,男孩说了一句女孩和Miss管都大吃一惊的话:“你怎么知道我就没去过呢……”

这年头,彪悍的女孩子也很多见。又一对情侣来买香料包,男的说:“你都买了很多了,家里到处都是,又不是什么急需用品。”女的不肯:“那你觉得什么是急需用品呢,套套吗?”男的瞬间就脸红了,嘟囔了一句“神经病”,女的撒娇说:“好了老公,我就买一包,少用两个套套就出来啦……”Miss管听到如此彪悍的对话,几乎耍笑喷了。

Miss管是个豁达乐观的摊主,有顾客夸她反应快,Miss管立刻回一句:“天生丽质呀,没有办法!”一旁的顾客都被她逗乐了:“你怎么一点都不谦虚嘛。”

地摊达人正走红

摆地摊当然不是人间第一美事,“现在收入没有以前高,生活上会有点缩手缩脚。不过也学会节约了,只要销售额到了一千,我就存进银行。”周围人的眼光对Miss管来说并没有杀伤力,“但我没跟爸妈说摆地摊,只说在网上做生意,不想让他们担心。”

自从Miss管在网络上一炮走红之后,不少网友跟她联系,除了想要学习摆摊的,还有特意对她表示崇拜的,“那天有个挺有钱的老板加我QQ,说特别佩服我的勇气,我都有点晕。”有热心网友听说她在上海,就特意跑去找她,想要给她的地摊捧捧场。有人还真找到了,一脸神秘地问她:“你是天涯的‘曾经的你2008’吗?”Miss管装糊涂说:“啥天涯,我没有去过海南,不知道天涯是啥。”她说不喜欢那种感觉,“被人像看小猴子一样,很不自在。有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出摊,老担心被人认出来。后来我就在帖子里贴了张照片,让大家认识一下,别来找我了。”

还有一些人则看中了Miss管的市场经验,想要跟她合作,“有想做咖啡店的,有一起做网络推广的,有一起开网络书刊业务的……都不是很理想,我还是比较谨慎的。”目前在谈的是一个合作开厂的项目,对方出资金和定位产品,Miss管负责业务推广。若是这事定下来,她从地摊女郎变身女企业家,算不算另外一个传奇?

TIPS:Miss管教你摆摊五大招

招数一:砍价不要留情

进货渠道很多,可以在网上搜索厂家,也可以去批发市场,多多益善,你可以对比价格和质量做出选择。砍价时不要留情面,砍到他们想把你踢出房间为止,这样才有利润嘛!

一般来说,生活类产品利润小,竞争也激烈;流行时尚的小玩意利润高,但是很容易被跟风,要时刻保持挖掘新产品的能力。

招数二:提前预防尴尬险情

很多人都担心碰到熟人会尴尬,Miss管在离职前就告诉所有朋友:我要摆地摊了,搞得众所周知了,也就没人奇怪了!

招数三:和气生财要记牢

占摊位时找个空地摆上就可以了,时间久了大家就习惯哪个位置是谁的,也不会去抢占。万一哪天你的位置被人占了,那就再找个地方,不要起冲突,和气生财才是王道嘛。

招数四:城管叔叔也会被打动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6

近日,笔者在一处夜市见到了蕾蕾。“今天是我第3天出摊,现在还在学习阶段。”见到她的时候,两位女顾客正和她就一条黑色的打底裤砍价,最终双方以每条30元的价格谈拢。

蕾蕾说,几乎每个人摆摊前都在纠结同一个问题――我该卖什么。为了做市场摸底调查,上个月她跟着一位拥有多年摆摊经验的朋友前后跑了一个月,搜集了不少市场信息,包括哪些货销得比较快、哪些货的利润比较高等等,然后把价格、风险等做了对比。经过近一个月的市场摸底,最终她决定卖些女生常用的小物件,“因为这些东西的成本较低,不会超出我的预算,风险比较小。”

产品不同经营方式不同

“卖油煎豆腐利润是挺可观,就是累得很。”李勇今年23岁,每天傍晚,他就和妹妹推着卖油煎豆腐的小推车,准时出现在夜市上。“一碗煎豆腐卖5元,一天下来能获毛收入三四百元。”李勇告诉笔者,自从开始摆摊,他每天早上三四点就得起床去市场采购当天的新鲜豆腐,然后马不停蹄地回家加工,“主要是购买、加工食材耗费时间,并且每天工作量都很大,我有时候累得站着都能睡着,后来只能让妹妹过来帮我。”

和李勇的劳苦作业不同,丽丽的摆摊生活则相对轻松和惬意。“我们主要卖围巾和毛衣项链,近期准备再进一批袜子。”丽丽告诉笔者,她和朋友每天下午6点之后,就出来摆摊,一直到9点左右收摊,“遇到下雨或者心情不好,就休息一天,时间安排很随意。”问及每天的收益状况,丽丽回答:“看情况,有时候运气好,能卖一个不错的价格。比如我昨天同样一条围巾我卖的35元,今天只卖了30元。”

网上进货便宜但风险大

“我们第一次进货就是从批发市场买的,进价相对较高。”丽丽告诉笔者,“但是有些不好卖的款式,比如毛衣项链,我们就拿回去和商家换,如此的话,风险就小很多。”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7

2012年12月初,在部队服了两年兵役的李颖退伍后回到大学,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李颖有了凭自己能力读完大学的想法。于是他便开始在上课之余打工,发传单、到车展上当礼仪,凭着自己的韧劲,李颖没向家里开口要过一分钱的生活费。

在打工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李颖看到朋友从外地进的服装挺好卖,便萌生了卖衣服的想法。由于对女装没有研究,不知道是否能赚钱,李颖便打算摆地摊试验一下。

“摆地摊没有成本,晚上出摊白天也不耽误上课,而且也不需要摊位费用,很适合用来尝试卖衣服能不能赚钱。”李颖说,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便开始着手寻找进货渠道,考查了一个多月,他最终决定从济南进货。7月初,李颖正式出摊了。

“为了能占到好一点的地理位置,我下午4点就出摊,结果衣服卖火了,被专业小贩挤兑。”李颖说,正好大学的学生也都放暑假了,一个星期后,他又把自己的摊位搬到了兰田步行街。在那里一天有20元钱的摊位费,但由于衣服是从济南进货的,款式新颖,李颖的生意仍然火爆。“平均一晚上就能卖300到400元,利润达80到100元。”

从夜市练摊做到店铺开张

一个多月的夜市练摊,让李颖从中看到了商机,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到大学生服务中心租赁一店铺,扩大自己的服装生意。

晚上摆摊,白天上课,李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到大学生服务中心打听有没有出租、转让的店铺。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1日,李颖顺利地租到大学生服务中心二楼的一处店铺。

店铺找到了,资金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之前攒下的钱远远不够交房租,进货也是一笔大的开销,要想让店铺开张,必须要有充裕的资金。“我当时计算了一下,每年的房租需要3万左右,加上进货等其他一些费用,拿出我的所有积蓄,还差7万块钱才能把店开起来。”李颖说。

李颖决定和父母借这笔钱,等小店步入正轨、盈利以后,按月还钱。"和父母说清楚以后,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都很支持我,很快就把钱打了过来。"李颖说,资金到位,装修、定制摆架、进货等一系列筹备工作有序地进行,8月27日,李颖的店铺顺利开张,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

从夜市练摊到自己的小店开张,李颖经历了很多挫折,收获也颇多。“毕竟是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毕业离校前,我会尽力经营好店铺。等毕业以后,如果条件允许,我会继续做下去。”李颖说。

创业值得肯定但不适合每个学生

对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或者创业,一位学生家长周先生表示,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付出赚取生活费值得肯定,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独立和担当意识,做父母的对此应该给予支持。另外,摆摊、打工也能成为对大学生的一种锻炼,可以帮助他们积累社会经验。

在临沂大学大学生服务中心的每一家小店内,几乎都能看到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其实,他们都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帮别人看店。"现在课比较少,做兼职能赚点生活费,还能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为将来就业或创业打打基础。""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我得提前进入社会啊。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对于课余时间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没事儿去路边摆个摊或者打个工吧,还能赚几块零花钱”,这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当然,这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尤其是摆地摊,在临沂大学校门外的夜市上,摆摊族中有一部分群体,他们顶着“大学生”的头衔,干起了接地气的活儿,为将来步入社会提前积累经验。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8

2006年春节过后,有一天同学们在讨论自己的人生梦想,很多同学都说,毕业后希望找份稳定的工作,有份稳定的收入,这样成家立业也就圆满了。但高泽宇却给同学们算了一笔账假如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以目前大学生的身价2000元月薪计,如果按揭一套30万的房子,20年不吃不喝才能还清。于是他说,只有创业,才能实现自己有车有房的梦想。那个时候青春年少甚至有些狂傲的高泽宇夸下海口“我要做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

这样的“白日梦”当然惹来更多同学的嘲笑,但高泽宇不在乎,他的身边已经围着一帮想通过自己双手的努力来改变生活和梦想的同学了。高泽宇告诉伙伴们,做家教、派传单都是小儿科的生意,要么竞争大,要么报酬低,他决定带领大家在学校摆地摊,这样本钱少,起步低,也适合学生的大众消费。他说出了学校好几个适合摆摊的地点,大家这才明白当初他一入校园就不停地逛的原因。

做什么最合适呢?生活中的人们讲究衣食住行,摆地摊卖衣服不行,因为衣服需要试穿,吃的东西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特长,住是不必考虑的了,那就在行的方面琢磨。大学生喜欢运动,运动鞋成了每一个大学生的必需品,对,摆地摊,实运动鞋!

带着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的5000元本钱,高泽宇找到了在乌鲁木齐市的“鸿星尔克”运动鞋新疆总,想从他们手上拿到折扣低的货。可是无论他好说歹说,因为他5000元的本钱实在太少,对方只能给他6折的批发价。高泽宇羡慕地看着那些一箱箱运动鞋批发走的大经销商,他们一次性批发的货多,可以低到3折的折扣,那可是多大的利润啊!羡慕之余,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做拿到最低折扣的经销商。

2006年6月的一天,高泽宇和将近20名同学,在新疆财经大学的操场上开始了第一次的练摊生涯。他们用三张课桌摆成了一个柜台,上面一双接一双摆着运动鞋,然后卖力地向校友们推销。

很快,校友们就围了过来,刚卖出去几双,校保卫科的人就赶过来了,声称这里不许摆卖。后来高泽宇他们请来了系主任说情,最后通融只能摆卖一天。

但这一切已经让高泽宇开心起来,因为他梦想中的地摊经济已经开始起步了。

两次挫折,团队遭受重创

学校不给摆摊了,高泽宇把目光盯向了周边的小区。进入小区需要物业管理公司的同意,而这些人往往狮子大开口,高泽宇等人根本就承受不起,怎么办々高泽宇还是比较聪明的,他找到了小区的业委会,业主们同情这些自力更生的天之骄子,由业委会出面和物业公司沟通,高泽宇他们就可以在小区摆摊卖鞋了。后来在另外一个小区“洽谈”时,高泽宇则抛出了自己的条件,免费维修小区住户的运动鞋,凭着这样的承诺也敲开了小区摆摊的大门。

一箱一箱的运动鞋,高泽宇他们不要说没有货车之类的,就连手拉车那种最简单的运输工具都没有,他们用床单打成背包,一个人背上几十双鞋就出发了,为了节省钱,他们不坐公交车,而是选择走路,吃饭的问题都是各自带上馕,再热的天也不舍得买矿泉水,而是在水龙头下喝个饱。每天,他们从下午3点左右开始摆摊,一直到12点左右才回学校,然后总结一天的经验。

这种类似于“魔鬼训练”的摆摊方式很快引起了伙伴们的不满,第一天在学校摆摊,就有一半的同学退出了高泽宇的团队,他们认为摆摊被人追赶很没面子,紧接着一周后,又有几个同学受不了辛苦选择了退出。20多人的队伍转眼只剩下了5人,高泽宇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一个一直跟随团队的伙伴很不解“我们做生意不就是为了挣钱,挣了钱不就是为了享受生活,”高泽宇凝重地告诉伙伴:“我们只是刚刚开始创业,离挣钱和享受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然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把挣来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再生产”中,一定要获得3折的经销权。

就这样,从当初的五千元进货款,到六千元、七千元、一万元、三万元

高泽宇他们将自己的劳动所得没有用来享受,而是一步步扩大经营规模,进货量不断增加,他们拿到的产品折扣越来越低,而利润在逐渐增长,从最初的锦华园,到汇芳小区、嘉和园、汇珉小区、金阳小区……不断地扩充“领域”让他们的生意愈来愈旺。

2006年9月新学期开学的日子,高泽宇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休学两年,专做自己的“地摊事业”。他已经没有时间计较别人的议论,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波在进货、洽谈新址、开发市场的各种事务中,忙得团团转。

2006年10月23日,正在西安开发市场的高泽宇匆匆赶回了乌鲁木齐,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库房里大量的运动鞋踪影全无,现场一片狼藉,4名合作伙伴卷走了团队的“财产”,留下40万债务给了高泽宇。

所有人都以为高泽宇要倒下了,没想到几天后他又重新站了起来,又和一批伙伴再次开始了“摆地摊事业”。虽然资金短缺,但因为之前和商良好的合作关系,人家愿意先赊货给他,拿第二批货的时候结上一批货款。

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高泽宇和合作伙伴把生意越做越大,除了继续在各个社区摆地摊外,就是着手开专卖店,并成功获得了某品牌运动鞋的新疆总、“鸿星尔克”运动鞋西安区域资格。

然而在2008年5月,团队的第二次合作危机再次爆发,几个从第一次摆地摊就在一起的伙伴失去了创业的兴趣,他们要瓜分资产,各自走路。那一刻,高泽宇也确实心灰意冷了,如此的团队合作关系对事业的拓展无望。那天会上,除了那几个伙伴,其他人得知高泽宇要解散团队后,都失声痛哭起来,他们堵住大门,高喊继续创业,那情景让高泽宇热泪盈眶,心迅速地温暖起来。

华丽转身,休学后再入学

高泽宇决心和一帮伙伴再次高举创业的大旗,他策划了在新疆财经大学以及新疆工学院等数场创业论坛,用讲座的形式传播创业经验,招募更多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加入。在高泽宇看来,地摊经济需要的就是人多,一个人摆摊和几十人摆摊的场景截然不同,效果也大相径庭。

2008年的暑假来临,这是地摊经济最火爆的季节,高泽宇大张旗鼓地招收了一批大学生暑期工,一方面给大学生创造了打工首选,部分优秀学生还被选拔为团队成员,另一方面高泽宇的地摊队伍急剧膨胀,遍布新疆以及周边城市。

除了经销运动鞋,高泽宇把目光瞄向了火热的电子产品市场,在

高校,学生们谈论得最多的就是笔记本电脑。听说广州的笔记本电脑进货价低,高泽宇独身一人便来到了广州考察市场。在天河电脑城的门口,一个小贩拉住了高泽宇,把包中的笔记本电脑打开,然后神秘兮兮地告诉他,这全都是品牌走私货,价格相当便宜。高泽宇一看这款市面上价值一万两千余元的品牌电脑,小贩这里4000元就可买到,更让他动心的是之后有长期的货源。但当高泽宇付款后,小贩却不知用了什么障眼法搞了调包计,最终提回旅馆的黑包里装的却是一部破旧的烂电脑。上了一回当,这让高泽宇和那些批发商打起交道来更是小心翼翼。生意做开后,他干脆在广州设立发货办事处,以西安为总部,发起以笔记本电脑为事业突破口的西北5省电子产品攻坚战,客户群体就是高校学生。

国美电器打入新疆,打击了一批家电经营户,因为国美有规模,有实力,它不仅在价格上有优势,同时拥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是专业化经营,这就是它和其他家电经营者最大的区别,使得后者无法和它竞争。这让高泽宇明白,只有做到专业以及保证良好的售后服务,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最初摆摊销售运动鞋的时候,他们就承诺终身免费维修,之后在开了专卖店后,更是打出了免费维修非本店购买的运动鞋,这独特、新颖的服务让人耳目一新,更让人记忆深刻。同样,在经销笔记本电脑、手机、MP3、MP4这些电子产品的售后服务中,他们依然坚定地打出“免费维修非本部购买的电子产品”的承诺。

上下拧成一股绳的大学生团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8年10月,高泽宇注册成立“新疆万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设立市场部、销售部、宣传部、财务部、后勤部等,部门明晰,责任明确。团队以高泽宇为主要负责人,主要管理者8人,团队成员20余人,另有大学生员工百余名,专卖店17家,分布全国11个省,区。

随着公司的壮大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这个时候,高泽宇逐渐有了一份力不从心的感觉当年第一次团队“崩溃”,是因为一个组织仅仅靠感情来维系是远远不够的:而第二次的团队“破碎”,让他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更让他明白要成功,就得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树立主人翁意识,成立公司后,责任明确了,所以才有了良性发展。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9

蕾蕾(化名)家住万达广场附近,现在在江北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管理工作。记者见到她的时候,两位女顾客正和她就一条黑色的打底裤“砍价”,最终双方以30元每条的价格谈拢。

蕾蕾说,她身边很多朋友都有摆摊的想法,几乎每个人都在纠结同一个问题“我该卖什么”。她告诉记者,为了做市场摸底调查,上个月她跟着一位拥有多年摆摊经验的朋友前后跑了一个月,搜集了不少当下市场行情,包括哪些货销得比较快、哪些的利润比较高等等,然后把价格、风险、数量等做了对比,经过近一个月的市场摸底,最终决定卖些女生常用的小物件,“因为这些东西的成本较低,不会超出我的预算,风险比较小。”

产品不同经营策略不同

李勇(化名)今年23岁,现在江北一家工厂上班,每天下班之后,他和妹妹推着卖油煎豆腐的小推车,准时出现在嘉州附近,“一碗煎豆腐卖5元,一天下来能卖三四百元。”李勇告诉记者,自从开始摆摊,他每天早上三四点就得起床去市场采购当天的新鲜豆腐,每天下班后马不停蹄地回家搬工具,“主要是购买、加工食材耗费时间,并且每天工作量都很大,我有时候累得站着都能睡着,后来只能让妹妹过来帮我。”

和李勇的劳苦作业不同。现就职于一家公司的办公室文员丽丽(化名),她的地摊生活则相对轻松和惬意。“我们主要卖围巾和毛衣项链,近期准备再进一批袜子。”记者在南岸区学府大道七季城小区内见到了摊主之一的丽丽,她告诉记者,她和朋友每天下午6点下班之后,就过来这里摆摊,一直到9点左右收摊,“遇到下雨或者心情不好,就休息一天,时间安排很随意。”问及每天的收益状况,丽丽回答:“看情况,有时候运气好,能卖一个不错的价格。比如我刚卖出去的一条围巾,昨天同样一条围巾我卖的35元,今天只卖了30元。”

网上进货便宜但风险大

“我们第一次进货就是去朝天门批发市场买的,进价相对较高。”丽丽告诉记者,上个月她和朋友开车去朝天门批发市场买货,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们拿到的批发价格比其他人都高,“但是有些不好卖的款式,比如毛衣项链,我们就拿回去和商家换,如此的话,风险就小很多。”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10

苹果总裁乔布斯生前也是老人地摊前的一名老主顾。闲暇时,乔布斯会蹲在老人的地摊前,兴致勃勃地挑挑拣拣,买些邮票、钱币之类的小商品。

老人看到乔布斯来,总会欣喜地从包里拿出一些新品,他对乔布斯说:“您看看,有您喜欢的吗·”

乔布斯高兴地翻看起来,不时露出喜色,说道:“这邮票好,我正缺呢!”

得知乔布斯喜欢中国邮票,老人就将自己收购来的中国邮票卖给乔布斯。乔布斯常对老人说:“是您向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的窗口,我看到了苹果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

威恩老人听了,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说道:“您的目光总是那么敏锐,苹果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与您敏锐的市场眼光是分不开的。而我目光却是那么短浅,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点利益,所以我只适合在这摆地摊。”

乔布斯劝道:“您不要这么说,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的生存方式不同,只要靠自己的努力,摆地摊也是一种人生呀!”

听了乔布斯的话,威恩大叔的脸上露出一缕羞涩的笑容。

只是,谁也不知道,超级亿万大富豪乔布斯,和这位身份卑微的老人之间,还有着这么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得知乔布斯去世后,威恩老人悲痛万分,一连好几天没出来摆地摊。

在乔布斯追思会上,老人来了。看到老人,人们窃窃私语:“他不是摆地摊的吗·来干什么·”要知道,参加乔布思追思会的大多数是商界巨贾,社会名流。

老人面色凝重地向来宾们说:“我和乔布斯有30多年的友情了。35年前,我与乔布斯等3人创办了苹果公司。公司后来遇到很多困难,我一度看不到公司的发展前途,要求退出苹果公司。乔布斯苦口婆心劝说我,他说困难是暂时的,眼光要看远点,将来会有大发展的。可是,面对当时公司的困境,我去意已定。无论乔布斯怎样劝说,我就是不听。最后,我以800美元卖掉了拥有苹果公司10%的股权,离开了。几十年来,我开过店、办过厂,还当过水手,结果都一事无成,最后只得靠摆地摊维持生计。如今,当年我那些以800美元卖掉的股份已价值350亿美元。”说到这里,老人脸上一阵抽搐,内心如刀割一般疼痛。

大学生摆摊总结例11

加入摆摊大军

一本书里写道:“一进纽约,你就忍不住想钱。”进了约堡,你听到的和看到的全与黄金有关,就连约堡的昵称“Egoli”的意思也是“黄金之地”。约堡地底下的黄金早被挖光了,然而至今仍有近10万新老中国移民还在这里“挖金子”,他们挖的黄金来自“那只看不见的手”――市场。

1997年,南非废除种族隔离不久,赤字高挂,外债巨大,经济低迷,市场萧条,失业率高达30%。正在这时,我们这群中国人来了!

我在约堡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个台湾老板当记账员,月薪1000兰特。工作很轻松,空闲时,我一边找学校读书,一边结交新朋友。不过,在我新认识的一些朋友看来,我的薪水太少了。“打工?”他们不屑地撇撇嘴,“嘴那么一丁点花生米的钱,我们出来就是要赚钞票!”我的这些新朋友全是在约翰内斯堡城里摆地摊的。

接着,我就在约堡市中心看到,热闹大街的拐角、巴士站、火车站、超市门口,都有中国人在摆摊。他们都在卖表,卖的是香港钟表商进口的深圳产的廉价电子表。姿势优雅点的,把几十块电子表铺在一块可以折叠的熨衣架子上。有的就在街边地上铺块小塑料布,人蹲在一边。过了几个月,每位摆摊者都有了一只3尺长、2尺宽,里面衬着红绒布的黑色木制表箱。

谁会想到,我的朋友们就靠那几十块表的小摊位,每月赚三四千兰特!表的进价为每块15~20兰特,可以卖到30~40兰特,表电池进价1粒0.7兰特,卖7兰特(美元与南非兰特的兑换率是1:2.81)。

最懒的,像我刚认识的一位屁股似有刺总也坐不住的小女生,在她住的公寓楼下每天摆摊四五个小时,除去房租,扣掉日常开销,也可以纯进账2000多兰特。那时我“巴结”的摆摊人每月都可存一大笔钱。

禁不住诱惑,我很快辞掉工作,也加入摆地摊的“大军”中。除了卖表,我还出售一些中国生产的小电子产品,计算器、按摩器之类的小玩艺,深受南非人喜爱。

当时约堡的摆摊标兵是位耐心、温和的上海女同胞,传说她的人气指数和收入经常高居摆摊排行榜之首。当然,这都源自她的摊位固定,价码合理,并有售后保修等服务。日后,转入批发生意,开着奔驰车的她,对想接她这个黄金摊位的接班人轻轻说:“要摊位可以,不过要付转让费。”

“”的“游击队”

随着市中心摆摊中国人的新面孔越来越多,摆摊的品种越来越丰富,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些摆摊的前辈,开始琢磨着把摊摆到“”去,我的朋友称远离约堡市中心几十、几百公里的工业区、商业小镇为“”。

不过,不是每个新移民都有资格到“”摆摊的。这些人必须是摆摊的前辈,别看这些人不懂英文,做买卖时,他们自顾自地讲中国话让当地人摸不着头脑。但这些前辈对于100以内英文数字的听觉反应已很灵敏,说得也已滚瓜烂熟,他们相当了解当地人喜爱的货品及规格。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有实力花个万儿八千买辆二手车拉货了。

我不时听到同胞讲述摆摊精英在“”摆摊的英雄史,其摆摊的业绩,让同行们听得羡慕、佩服汗颜。

有一位上海摊商,他的经营形式是发动当地群众,组成一支摆摊“小分队”,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深入偏远的矿区和乡镇,设立据点,开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

每天清晨,这位“游击战士”就驾驶一辆当地人叫“Combi”的面包车,满载他雇的十几个当地员工和货物出发了。到了一个个工业区的出口、小镇的巴士站、超市前,他放下一个个员工和一堆堆货。傍晚,他去各个据点把人和货一个个接回,然后,逐个点货,收货款。白天,他放完摊,便去约堡各个批发站看新货,比较哪个批发站的货价便宜。晚上,他点完营业额、盘完库存,开始分析哪个据点的生意好,和哪种货卖得好,以便做出进货和摆摊点的合理调整。

见这位前辈独辟蹊径的经营方式很棒,加上这时我也有了些积蓄,也学着他的样子,从地摊主升级成“游击老板”。我独自一人与十几个黑人同吃同住在远离约堡几百公里外,被同胞称为“鸟不生蛋”的边远小镇一套简陋的公寓里,那种在“深山老林”里打游击的清苦和孤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忍受的。

不过,清苦和孤独是有回报的。我每月摆摊所获利润,绝不输给市中心任何一家中型超市。而且,还不用烦恼店租上涨和税务之类的问题。

博克斯波跳蚤市场

就在人人嚷着要去摆摊时,很少有人将注意力投到做白人生意的跳蚤市场里。

租摊位要有ID(绿卡),摆摊要交摊位费,卖货品种有限制,要和罗嗦、挑剔的白人顾客和跳蚤市场的白人场主打交道,摆摊人想想在大街上自己拥有的自由就一百个不愿意了。

后来才知道,在约堡东区专做“穷白人”生意的博克斯波跳蚤市场里,几位做牛仔系列服装和运动鞋的同胞,他们的年锁售业绩和总利润一点也不比在打游击战的我们低。

一对壮实、喉咙粗、讲话声音“乒乓”响的广东夫妇在牛仔服装销量上拔得头筹。有人统计过,在这个有几百个摊位的场子里所卖出去的每100条牛仔裤中,有55条出自该夫妇之手。广东夫妇做生意没有什么秘诀,他们摸准了对白人路子的货色和规格,这种货一到约堡,他们就很有魄力地全部包下来,搞垄断经营。

我的一位当地朋友,曾到南非著名的走低端路线的服装连锁店Mr.price里买衣服,只见一大排一大排格子柜,牛仔裤一摞摞地叠着,价格还算便宜,89.99兰特,但质地、颜色、样式都不称心;他又去旁边的品牌店看了看“505”牌裤子,一翻标价,吓得吐舌头,哇!499.99兰特。

后来朋友到了博克斯波跳蚤市场,脖子上围条皮尺的广东人摊上,“哗”!一条裤子从层层叠叠的牛仔裤里抽了出来,颜色、样式、质地都不错,他有点心动,“60兰特!”价钱响亮地一报,摊主也心动了,就问他:“Try(试试)?”朋友答:“Yes(是)!”于是,广东摊主快手快脚地量一量他的腰和腿,再把他推进那个用布围成圆圈的“试衣间”里。2分钟不到,朋友的头从破布里钻了出来,一脸喜悦地对摊主竖竖大拇指:“OK,OK!”

博克斯波,在这个约堡生意最好的跳蚤市场里,牛仔王、鞋王和钢精锅王等牢牢地霸住摊王地位,他们互不侵犯,并肩作战。对于同胞,他们严守机密,不想引“狼”入室,也不想与“狼”共舞。

一次,我去那市场买摆花用的架子,随口和一位摆摊的上海女同胞打了声招呼:“生意好吗?”没听见回答,只见一道冷冷的目光直直射了过来。哈哈!当我要去抢她的生意呐?

一句什么时候说都不晚的话――做什么事都要赶早!

对2000年前就成为南非摆摊大军一员来说,那真是个摆摊的好时光!众摊商的日子靠摆摊过得轻轻松松,无忧无虑。不过,也有令他们头疼的事,比如小偷小摸、同行竞争、暴力事件等,但最伤脑筋的就是签证过期问题了。

“地下工作者”

北京的同胞说,北京胡同口卖烤白薯的大叔在工商管理员检查市容前,可以连人带着沉重的铁皮炉在瞬间消失。

英国的朋友讲,伦敦街头替人敲背、按摩的中国同胞在巡逻警察缓慢而又庄重的脚步声到来之前,向坐在折叠椅上的客人最后捶上重重的一拳。随后,迅速将折叠椅塞进墙边的旅行袋,装作逛街的游客东张西望,等到严肃的警察一走远,按摩师立刻杀了回来,按摩摊又开始营业。

而我们南非摆摊的“地下工作者”(签证逾期的移民),在查身份的警察到来之前和离去之后,撤退和杀回马枪的速度也绝不会输于以上两例。

一天,我在一家印度人开的小超市里买面包,看到一位夹着表箱的上海女人飞奔进来,问她说是:“外面有警察在查身份!”几分钟后,一位胖墩墩的黑人玛玛(妇女)匆匆地走进来向此女报告:“Madam!They gone(小姐!他们走了!)”

新移民一到南非,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谋生。很少有移民在脚没放平,下一顿饭还没搞定的情况下先考虑身份问题。

就在这些摆摊人生意一天天地火起来之时,护照上只有3个月、6个月的有效签证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好久。某天突然听闻有认识的人被遣返回中国,这些持过期签证的摆摊人开始挣扎了。

我认识一对中年广东夫妻,他们的签证已过期,说是找了移民律师,资料送上去了,申请费也已交了。

在摆摊中,他们被查证警察投进了拘留所。最后,是他俩的老乡通过关系,接连换了两位律师,交了一大笔保释金,人才被放了出来。再见到夫妻俩时,他们眼睛红红的,神情呆呆的。男人说:“从小到大,我们连蚂蚁都不敢踩死一个,到国外却坐了次大牢。”女人的话听了更让我心酸:“兄弟,我看到你了,在瑞兴行,你和朋友在放焰火。”原来女人被关时正逢中国春节,而女牢的窗口正好对着我放焰火的中国城那条大街。

有了这次教训,夫妻俩学乖了,他们找了位取得绿卡的朋友,一起摆摊,四只眼睛八方扫视,一有风吹草动,便溜得人影全无。

直到后来他们的签证下来了,提起那事还是心有余悸。他们说:“只要一听到警车的鸣笛声,不知为什么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