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这对传统期刊出版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对学术信息的交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化程度较低,采用的营销方式也不是很先进,而且许多学术期刊的编辑还没有意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因此,加强对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编辑身份重构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
(一)营销方式较为落后,在全球市场上的盈利能力偏低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学术期刊都是以政府拨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广告收入、版面费等,这样的经营模式导致其市场拓展力与生存能力严重不足,显然,这与当今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是不相符合的。站在网络营销的角度来看,我国只有少部分期刊在自己的网站上为读者提供了全文数字资源,有需要的读者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下载期刊进行阅读。我国相关课题组在2013年对学术期刊网站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在中国科协之下的1056种学术期刊之中,大约有812种期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中有447种都支持网上全文下载阅读,而且这些期刊里面只有90多种需要用户支付一定的费用。现阶段,我国主要有三个收费型的数据库网站为纸质版学术期刊提供数字化服务,包括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但是这三大数据库主要收录的是一些中文期刊,而英文期刊则需要借助于外商数据库平台,其营销收益大多来自于和外商的利润划分,近几年,由于受到开放获取的巨大冲击,导致这些期刊急需解决经济成本与国际影响力之间的平衡问题。
(二)规模化程度较低,过度依赖于外国出版商
现阶段,我国的学术期刊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分散性、独立性经营模式,以科技学会、科研院所等作为主办单位,而没有形成国外发达国家“规模化、国际化”的运行机制,无法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2011年的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大约4800种科技类学术期刊分散于约3000家出版商之中,内容的集中化程度也非常低。近几年,尽管我国也建立了一系列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平台,但因为期刊在质量与数量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其国际竞争力偏低。所以,当前我国大多数英文期刊从制作到发表的整个流程基本上都依靠的是国外相关出版单位,特别是一些质量比较好的英文期刊。与外商进行合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期刊受众度,赢得一些外销收益。但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经营运作方式会导致我国的数字出版资源大量转移到西方国家,使得外商的境外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进而造成我国难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带来文化与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二、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营销模式和管理方式,增强数字出版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期刊要在数字出版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就必须转变以往的经营理念,彻底打破编辑部的原始运作方式,主动学习和引进与规模化运作、数字化出版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和管理方式,全方位提高学术期刊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应当明确期刊编辑和运营商之间的权责划分,前者所扮演的角色是学术内容的供给者,后者所扮演的角色则是拥有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内容传递者,二者在学术地位上是同等重要的,应当积极合作,这样才能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高效化运行。其次,我国的学术期刊应当积极采用在线优先、开放获取等多样化的数字出版运营方式,并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专家、信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出自身所特有的卖点。(二)提高期刊资源的整合程度,建立国际竞争力较高的规模化数字出版平台
为了使我国的学术期刊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突破“同行对抗”的传统思维模式,积极主动地和同一学科领域内的期刊加强合作,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期刊群,在集群品牌打造、销售市场拓展、资源共享等方面着力发挥出规模化的优势。
三、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条件下编辑的身份重构
在数字出版的条件下,出版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大出版的形势,对应地也就出现了大编辑,所谓“大编辑”,指的就是能熟练地运用不同的媒介技术,对内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编辑人才。数字出版下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具体化、复杂化,能同时完成所有工作的编辑是不存在的,所以,具备多方面综合才能的编辑人员并非指的是全能型人才,而应当是具有相关专长,同时也对出版知识比较熟悉,拥有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学术期刊出版的特征,笔者将复合型编辑人才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学术型编辑,这一类型的编辑不仅需要在学术上有所专长,同时也必须能满足数字出版对网文写作的需求。第二种是技术型编辑,为了改变当前技术提供商垄断数字出版市场的现状,就必须着力培养技术型编辑,要求这类编辑要具备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并能设计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网站平台,此外,还应当精通安全电子交易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数字出版的安全技术。第三种是营销型编辑,此类编辑应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随时把握市场的发展动态,让出版单位能够获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收入。首先,应当树立起全媒体营销观念,加大对数字出版刊物的宣传力度,不但要在自主构建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同时也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智能通讯设备的作用,利用手机微信、QQ等客户端来传播信息。其次,应当注重与读者和作者的沟通,利用互联网媒体这一有效的平台,让读者对数字刊物进行自由评论,由此实现编辑、作者与读者的有效互动。除此以外,营销型编辑还应当对国内外的出版法进行广泛涉猎,以便灵活应对数字出版过程中出现的版权纠纷问题。第四种是策划型编辑,此类编辑属于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人才,要求其必须全面把握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上述四类编辑人才的工作内容并非是完全独立的,相反,他们之间是相互交叉的。如,策划型编辑主要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要求其不仅要了解相关学术内容以及数字化出版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必须熟悉相关的营销策略,而这部分的内容则属于营销型编辑人才的主要工作内容,策划型编辑只有掌握了相关的营销策略才能更好地制定营销方案。技术型编辑也必须对现代营销策略与方式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为营销型编辑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学术型编辑应当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积极配合营销型编辑,与其相互协作,实现信息的沟通互动。此外,营销型编辑则应当根据其长期积累的销售经验,积极参与到策划型编辑的工作中去,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同时,营销型编辑还必须能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等,以便更好地开展营销工作。由此可见,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下,编辑人员应当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特长,同时也要积极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使自己作为一名编辑工作者的根本价值得到彰显。
四、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还不是很乐观,需要解决营销方式落后、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同时,还必须对编辑人员的身份进行重新定位,着力培养学术型、技术型、营销型与策划型编辑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