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体育意识论文

体育意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4 07:34:56

体育意识论文

体育意识论文例1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那么作为学生在校教育的最后一站,高校的体育教育应把培养大学生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进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作为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明确了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同时对体育教育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体育教育的直接功能是对人类的身体进行有目标的变革,使人类的身体日益强壮健康论文。体育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所必须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以健康的身体迎接生活的挑战。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生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热爱体育,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体育意识和思想,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必要的体育基础,是每一个高校体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二、体育习惯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逐步产生较稳定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是摆在高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兴趣是人探求某种事物和知识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大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兴趣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关系到体育课的效果,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大纲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快乐,从而热爱体育,做一个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培养学生兴趣首先培养学生对体育的信心,一定的信心是培养生兴趣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自信心,给予充分表现和发挥的机会。信心有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必然会增加,会为自己的体育能力和成就而骄傲,从而有了从事体育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体育教学学习技能的初始阶段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信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更为重要的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大改期。高校的体育教学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有关指示,体育课实行全面的选课制,学生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选自己认为适宜的教师,选自己认为方便的时间进行体育课的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改变我国体育场馆的布局,把中、小型体育场馆尽量建在大、中学校,以满足高校日益扩大的体育要求。学校要多多开出学生喜爱的各种体育项目,满足大学生的不同体育要求。同时广大的高校体育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使自己成为受学生所欢迎的教师。教学中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唤起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广大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种种乐趣。教师和学校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乐于上体育课,学好体育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养成体育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所以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学习体育技能都是一种手段,终级目标是要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观。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质为中心,在教学中应该倡导健康第一,快乐体育。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中应以强身育人为目标,学习体育技能为手段,使广大的学生终身受益。所有的高校在开设体育项目时,都应以全民健身为准绳,切实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可长期用来作为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高校体育教育要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的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方向转变。应以强身育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使全体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努力探索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面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应该响亮地提出“体育使人终身受益的口号”。我们应大力提倡大学生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习惯。

体育意识论文例2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教师要从这两个方面加强培养。一方面,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可以使其了解更多体育运动的意义,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看体育教材,并设置问题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打下坚实的终身体育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实践能力的提升。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掌握再多的技能、技巧也是无济于事,因此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动机、训练方法、经验活动等方面的教育。体育教学课程要一改以往普通、单一的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专项提高课、体育休闲课、项目选择课、体育保健课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有更多选择,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大胆开发校本教材,或者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创造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进一步培养其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自主评价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在中职体育课堂上,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十分普遍,尤其是一些女生,此问题更加突出,这一现象非常值得体育工作者进行反思。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无法主动、快乐地参与到体育项目中来。因此,教师要在正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合理性、人性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不仅可以获得运动技能,而且可以形成快乐、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其在体育课堂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比赛、对抗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或者在体育课上引入趣味体育教学法。所谓趣味体育是指体育与劳动、生活、游艺、表演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健身娱乐的大众体育项目。它融合了体育、文化、娱乐三大元素,成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趣味体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以“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学生有了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丰富竞赛活动

学校体育锻炼活动项目均有一个共同点,即竞赛,其显著的趣味性、竞争性的特点与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十分相符。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课堂竞赛活动设计要遵循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的原则,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运动技能、培养其良好的锻炼习惯、体验运动的乐趣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比如课堂上安排拔河、抱球接力塞、穿梭接力赛、三人两足等集趣味与健康作用为一体的运动会比赛,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快乐氛围中受到集体观念的教育。

(四)改革教学评价

传统体育课堂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过多的侧重于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未充分考虑教学评价中督促、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方法的功能,并且没有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学习结果,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也要向着多元化、发展性的方向发展,使其体会到进步的成就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其正确的体育态度,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论文例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体育意识论文例4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体育意识论文例5

《体育科学词典》中把体育意识解释为体育运动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体育运动的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念和理想等统一的心理活动和认识系统。《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几点建议》中认为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总和,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个体的体育行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中认为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价值观念及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思维活动等思想观念体系。体育意识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点,说明了体育意识是人脑对体育现象的客观反映,是对体育和体育活动总的认识和看法。

大学生体育意识是指在高等学校的限定的体育教育条件下,大学生对体育及其内涵的认识、理解,能够自觉地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去参与体育锻炼,在锻炼中产生积极正确的情感体验,并使其延续终身。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需要提高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体育基本概念认识基本正确的占89%,不正确的占11%。高级的学生对体育基本概念认识并无显著性差异,高年级的学生与一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概念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体育技能规范性的掌握程度上二者还很不够。《从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特点看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显示对体育的竞赛规则和动作规范掌握全面的占5.8%,一般掌握的占20.3%,掌握量很少的占73.9%,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女生普遍优于男生。

(二)大学生认识体育的作用有了明显提高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显著认识。《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显示,体育锻炼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男、女大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89.88%:大学生有较高的体育意识。近几年新闻媒体对体育重要性的大力宣传、社会用人制度的改进知识、能力、健康并重和高校实行体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显示,73%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每天必须的一项运动,仅有9%的人认为不需要。

(三)大学生对体育情感体验有了充分认识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为了健身的占45.4%,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占22.3%,丰富业余生活的占16.2%,为了调节紧张学习的占11.9%,其他目的的占4.1%,男生锻炼的目的比女生更为明确。

(四)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行为倾向有明显改善

《从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特点看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显示,体育锻炼的学生有49.6%受同学朋友的影响,15.6%受社会影响,13.8%受老师影响,5.6%受家庭影响,其他因素影响占3.8%。从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来看,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44.1%,偶尔参加锻炼的占52.5%,不锻炼的占3.4%,性别检验的结果,男生普遍优于女生。表明大学生在对体育锻炼的行为倾向方面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偏低

由于意识是人们在某一特定事物的深刻影响过程中,经过长期、反复的观察、认识、判断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和思想观念,并支配其行动。因此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他们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从目前高校学生来看,他们在多年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明显只是为了考试中的体育加试,而被动地接受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运动项目,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没有形成应有的体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项目过多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竞技化使学生难堪重负,多数学生的印象就是跑步、打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决非是内容越多越好。体育运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易使学生熟练掌握多门体育项目的锻炼方法和锻炼技巧,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体育课的感受,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三)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教育、社会对高校体育的资金投入和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是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和提高的主要矛盾。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四、大学生体育意识对策的探讨

(一)加强学生对体育实践的认识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的一环,要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动的实践,提高运动技能,养成良好

的锻炼习惯,培养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为学生的体育兴趣的迁移提供可能和依据。为适应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应(下转第32页)(上接第26页)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及形式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锻炼做准备,赋予学生终身体育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

(二)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校应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的条件,开设多种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和习惯和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应从完善制度措施入手。同志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各种知识加强对专业有关的学科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活跃学术交流,将新学科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中。

(四)营造校园文化,改善体育设施

高等学校应该着力建设具有传递、感染、渗透学生的校园体育环境。

五、结语

有关部门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从各方面引导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论文例6

1.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一定是他的渊博知识,而是自主性、激情、意志等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关心学生、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和谐课堂氛围。2.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体育老师应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把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转化为努力获取知识技能的实际行为。共同的心理领域是师生双方情感的基石,共同的心理领域越多,双方可能建立的情感联系也就越深刻、牢固。“亲其师,信其道。”喜欢和我们接近的人,我们才喜欢和他们接近,相反,疏远我们的人,我们也倾向于疏远他们。只有真心接纳、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接纳喜欢他们,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交互性原则。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多与学生交往、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认真贯彻落实教师的教学意图,完成我们的体育教学计划,掌握应有的体育基本知识和体育运动能力,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并且把体育活动的行为变成一种有目的的自觉健身习惯。

教学设计

体育意识论文例7

第一,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对强化体育教学观念,对完善教学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合作竞争意识,有利于教师建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擅自体罚学生,以学生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为目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

第二,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合作竞争是所有体育运动的重要特性,篮球、足球、排球等很多体育运动都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合作竞争意识,这个团队必然会被淘汰,消失于体育舞台。因此,合作竞争意识在体育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更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让他们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合作竞争意识培养

1.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个人竞争意识

众所周知,所有的体育运动存在唯一性和竞争性。沐浴在光辉下的永远是第一名,亚军的色彩总是黯淡的。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竞争的心,在锻炼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们要保有竞争意识,让体育竞争的概念植根在他们的心中。同时,培养学生永不言弃的精神。比如,在“游泳”运动的体育教学中,总有一些没有游泳经历的同学在水池边上徘徊,不敢下水。他们这是产生了畏惧心理,畏惧自己的内心,害怕自己的失败会在同学中失了脸面。我们要及时发现这种现象,并且针对这种情况与之进行沟通,让他们看到其他同学在泳池里面的情形,使他们产生与之竞争的意识,然后再给他们有效的帮助,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最后勇敢地下水。

2.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古人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只有全体人员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创造出奇迹,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体育运动虽然是具有竞争意义的,但是要取得成功,还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也就是团队合作。因此,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我们就需要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我们需要如何做来培样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呢?

第一,我们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培养

课堂是老师教授学生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地方,远超在操场上上课的体育。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在平时的课堂上就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比如,我们可以按照同学的学习习惯、兴趣、特长,合理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固定小组,让他们合作,学习彼此的优点和长处,达到共赢。我们也可以让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成绩偏差的同学结成一组,让成绩优秀的同学带动成绩偏差的同学学习,自己也增加了学习的时间,实现了共同进步。当然,我们也可以让同学自由结组,互相学习别人的优点,鼓励学生生活在班级这个大的集体里,奉献自己的力量,维护集体利益,让他们明白,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我们需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

学生们合作的意识体育课是让学生锻炼身体的课堂,也是培养他们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舞台。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热身后,进行简单的群体活动。比如,班级间的拔河比赛、排球赛、接力赛等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沟通,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位置,然后一起努力,互相配合,最后共同完成比赛。不管成绩如何,大家都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从而自然而然就树立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体育意识论文例8

总而言之,早期体育史研究的目的明确,就是搜集与整理。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高潮期后,体育史研究的目的转向探索体育发展演变的规律,各大院校体育史教材也都基本定位于启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我国体育的演变规律,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11]。进入21世纪之后,体育史研究开始将目光转向文化层面的挖掘。如2008年,孙越在综述近20年体育史研究进展时指出:广大体育史学研究者加强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6];同时,也出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体育文化学》以及王俊奇先生4部断代体育文化史等著作;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史委员会于2006年更名为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这也标志着体育史学的转向。确实,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体育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史的研究。与之相应,方法层面出现了体育史研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9]。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是事实,但方法的多样化可能只是研究者在遇到方法论瓶颈之后的被动求变,并没有认识到为何要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除非有针对方法论的探讨,方法的多样化才能称得上是一种主动反思,进而才能判断体育史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方法论的问题不是方法是否多样化,更重要的是方法与目的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如前所述,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体育文化,也成为体育史的重要突破口。而突破的关键在于研究者是否带有问题意识,同样是史料的搜集,有问题意识,就能够发现隐藏于史料背后的内在联系,把“如何”变成“为何”。如研究某个历史人物的体育思想时,如果追问为何他是这样认识体育的?在搜集与他相关的资料时,或许就能够洞悉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脉络,从而也能更加深刻地诠释他的思想,丰富人们对体育的历史认识;再如《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该书可谓近年体育思想史研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史料之丰富令人叹服,虽然该书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其方法论美中不足:书中每一个时代节点的最后一章都是关于尚武与娱乐体育的关系,这表明作者试图理出思想史的脉络,但却以思想史料的叙述而非问题展开。因而,很难在书中找到尚武与娱乐体育之间的关联。另外,尚武思潮是否就是体育的思想内核,娱乐体育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体育的思想内涵,这些问题同样值得商榷。问题意识是在目的与方法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桥梁。尤其是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史的研究,问题意识更是理解文化的关键。不仅要带着问题看历史,而且要发现不同历史时代人们所提出或者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文化的意义所在,也是理解历史的钥匙。当前我国体育史研究中,作为文献资料的“薪”不乏丰富的积累,但作为问题意识的“火”却太少。在体育史学研究的方法论层面,缺少问题意识,就难以在目的与方法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考古实证的局限目前体育史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这种方法是对现存史料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1986年,王维屏指出:对待史料,要认真地进行核查,内容应该详实可靠,有根有据,不能华而不实,为我所用,不顾后果……要以对广大读者和人民负责、对后代子孙负责的态度来对待问题[12]。此告诫,可铭于体育史研究始终。虽有此告诫,但文献资料法本身不足以保证史料的准确无误,稍有不慎便会将史料为我所用,任加“解释”。

在这里,首当其冲的应是实证性方法在中国体育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它(考古学)首先突破以往仅以文献资料作为标准进行研究的单一模式,同时,随着有关实物资料的不断发现,它又会补充和修改以往仅以文献资料研究所出现的舛误,以达到证史的目的[14]。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仍有局限性。用实证性方法研究文化现象,能否胜任是个方法论的议题,实证考古并未跳出前面所讲“史料累积”的方法论范畴。正如哲学出身研究中国思想史的陈明博士所讲:近代以来那种史料即史学的浅薄理论无疑妨碍人们从自己的过去经历中体悟、了解更多的东西,深化人类对自己的认识[15]。史学研究有着更深层次的要求,实证性的研究一旦深入到历史文化意义的层面,其内在缺陷便展露无遗。崔乐泉先生在提出体育考古学学科体系时,想必也意识到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才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因而提出“还要对古代体育文化的意识形态给予全面的探讨”[16]。而他在2004年《原始时代体育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考察》中,进一步指出:更要把体育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实证材料,把原始人活动的精神图景和民族学材料,把个体发生的逻辑意义、群体发生的历史意义和历史文献的描述结合起来,这正是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原始时代体育文化发生、发展及其演化规律与现象最重要的方法论[17]。这种“结合”,是研究体育史的正确通路,但却非体育考古学力所能及。当体育史学涉及文化的历史意义时,必然要引入文化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如研究体育文化的起源,首要的工作当然是如崔乐泉先生所讲的“,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文化遗迹、遗物进行分析研究”[17],然而,当进一步深入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核时,考古和实证便难有用武之地。必然要借助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如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从原逻辑思维的角度,分析人们的思维观念与仪式活动的内在联系。人类最早的精神活动往往存于神话之中,考古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记载神话文献的年代及真伪,却无法理解神话的意义,因此需要借助如卡西尔这样的哲学大师的著作(如《神话思维》等)来分析蕴藏于神话之中的早期观念意识,理解人们的精神创造所塑造的身体活动方式的历史文化意义。上述2例旨在说明,在物质形态的身体活动与其背后思想观念的精神创造之间建立起联系,是研究体育历史文化意义的根本。虽然吕利平、郭成杰也提出把体育考古上升到文化史学研究层次[18],但强调实证的考古方法无法提供文化精神内核的解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需要结合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

认识论转向所导致的方法论改变

文化体育观与体育史学的认识论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了解“人”,那么,体育史的研究也离不开这一主题。体育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它的动机源自何处?它的历史如何促进人的自我认识?或者说从哪一方面来促进人的自我认识?在历史的最深处,一种特殊的身体竞争方式究竟如何影响人们的思想,怎样表达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对这些哲学问题的回答,是当前体育史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体育研究人文意义与价值所在。当体育研究回归到“人”时,不再视体育为工具或手段,也就意味着一种新的体育认识论开始出现。本文将围绕“人”展开的体育认识论归纳为文化体育观。其内涵在于,体育是“人”所主动创造的一种社会现象的历史凝结,其存在方式是特定的身体活动,其文化内核则在于精神层面,如生命活力的自由表达、在竞争中创造美以及挑战极限的勇气与坚持等。对这些精神的磨练与追求构成“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体育中的人不是争夺金牌的机器,而是一种存在价值的展现。参与体育不是服务于人的生活,而是构成人生活本身的一部分,这些方面共同构成文化体育观。从文化体育观的角度看待体育史,会直接导致体育史学认识论的转变。体育史学不再是历史上发生的体育事件的记录,而是这些事件如何塑造“人”的价值存在、如何影响“人”的幸福生活。如古希腊的体育史不应只强调何时、何地、发生何种类型的社会活动,而应深入探究古希腊人在体能的竞争与超越中,如何发现“人”的存在。在神面前的赛跑,是为了证明或者展示“人”也可以向神一样趋近完美,这是“人”自身的价值存在,也是体育留给后人的意义与价值所在。随着当前我国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视,文化体育观将日渐明朗,在这种认识论转变的情况下,体育史学的认识论也将趋于体育文化方面。因而,体育史学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史料的考证与解释,而需要“理解”史料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这些思想意义才是“人”存在的价值。杜维运先生在《史学方法论》中说道“:史学家除了博览群籍,以殚力于历史研究外,更进一步对历史做出理解。凡自资料所不能获得的历史真理,赖此以仿佛其梗概”[19]。对于体育史学而言,就是要理解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认识体育的?理解体育对于“他们”而言有何意义?同时“,他们”又赋予体育何种意义?以及如何、为何赋予这些意义?在这些意义中蕴含着体育的文化要素,使得体育可称得上是一种文化。下面对文化这一概念再做一些分析。文化不单是器物的存在,更是人们主动进行有意识地创造,这种精神创造是研究文化的钥匙。体育现象同样是人类主动进行有意识地创造,那么体育史本身就应该是一部文化史。它无法单纯通过“史料累积”的方法论来实现,因此必须要追问体育史的文化意义,带着“寻求意义”的问题意识开始研究,才可能为体育史学打开通路。人们为何要创造体育?不管是为了积极地保养生命、展现自身的生命活力,还是在力量技巧的竞争中创造美以供人享受娱乐等,其根本的共同核心是人类的精神创造。这种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特殊身体活动延续至今,形成体育文化现象。众所周知,一块天然的石头不是文化,把它雕刻为雕塑,加上人的精神创造,才变为文化。把这种文化现象叫做雕塑,石头是其物质形态(器物层面),展览与收藏等是其社会存在方式(制度层面),艺术家创造的美是其灵魂(精神层面)。艺术家的精神创造是这种文化现象的核心,他们的创造力决定着美,而美决定其在历史中的留存,能在历史中留存,才使得艺术成为文化。同样,体育文化亦然。留在甲骨、岩壁或纸张上的图文记录体育活动的存在(器物层面),活动方式、竞赛规则等是其社会存在的方式(制度层面),人们展现的生命活力与力量、技巧竞争中所创造的美是体育价值的体现(精神层面)。文化体育观所决定的体育史学研究,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解释,其解释的对象不单是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意义”。从“因果解释”到“意义诠释”的方法论从文化角度所开辟的体育认识论转变,使得以往“史料累积”的方法论表现出局限性。

如前所述,文化的内核在于精神层面。对于精神层面思想、意义的解读,史料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深入到史料的背后,探讨思想的意蕴。正是这一使命,使得体育史学的研究对象不再仅是事件与活动,而是这些事件与活动的意义。正如格尔茨所言“我以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20]。这些“意义”的历史演变构成人们对于体育的历史文化认知,同时也在编织体育的“意义之网”。体育史料是体育事件的载体,体育事件又是体育思想与意义的载体。“史料累积”的方法论强调考证,认清了第一重载体———体育史料;进而史学家得以进行体育事件的“因果解释”,理清了第二重载体———体育事件;之后,便应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即对体育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与意义的理解与诠释,称之为“意义诠释”。“意义诠释”的内涵在于:在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整体认知中,以问题意识去理解“人”所创造的这项特殊身体活动的意义,然后给予解释,把这种理解的解释称为“诠释”。正是由于所面对的是思想文化层面的体育史,所以才需要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层面的方法来观察、归纳、抽象、综合。采用这些方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需要理解更深层面的体育史,以及从体育的视角了解人的思想以及人本身。在以往“史料累积”方法论的基础上,强调增加一种“意义诠释”的方法论,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体育文化的历史演进,包括其文化内核的形成与演变、其外延的拓展与消亡。结合文化体育观的认识论,体育的文化内核存在于精神层面,需要对体育思想观念的历史进行考察,以解释体育的文化意义。但是,精神或者思想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个“无形的”历史只能通过“有形的”的历史来显现。研究“有形的”体育史,如人们如何进行体育活动,靠的是考证求真,如崔乐泉先生提出的体育考古学。而研究“无形的”体育史,如人们为何进行体育活动,便需要解释,如前所述,一般的因果解释不能满足对“意义”的理解。这种解释必须建立在更为宏大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即“意义诠释”。在此不妨引用格尔茨的话“:所谓文化分析是(或者应该是)对意义的推测,估价这些推测,而后从较好的推测之中得出解释性结论”[20]。相应地,体育文化的分析是对“有形的”身体活动背后“无形的”意义的推测,以及这些身体活动对当时的人意味着什么,然后从中得出解释性结论。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已不再停留于“生物体育观”的层面,文化层面的认识论转向必然要求在方法论上做出改变。在史料考证基础上进行“意义诠释”的方法论是针对认识论改变所做出的主动回应,这种方法论要求将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的方法纳入到体育史研究中,以更好地完成体育文化史的研究任务。体育文化史的研究还应该与思想史相融合,何兆武先生在凝练柯林伍德的思想时指出:严格说来,史学所研究的对象与其说是历史事实,倒不如说是历史事实背后的思想活动……唯有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才是历史的生命和灵魂[21]。因此,必须重视思想史在人类所有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历史留下只是各种器具、物件以及文本,只有通过对这些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的思想还原,才能理解历史的文化意义。作为文化的体育,以独特的视角承载人们对人、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认识。如中国早期的射礼,因为礼制的推行导致射礼的兴盛,这是其基本的因果解释,但要想真正理解射礼这项体育竞赛的社会意义,这种解释便有所不足。首先,要对西周的血缘宗法、礼乐文明甚至实用理性等整体知识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带着为何儒家要构建一种等级有序和谐社会的问题意识,去理解射礼“揖让而升”“、其争也君子”的特殊方式,诠释出中国体育竞赛“以德化争”的历史意义。在这种体育竞赛方式中,中国人表达对“人”的基本认识,在此诠释出的体育史中,解读中国的体育文化。因而,在文化体育观的背景下“,意义诠释”的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重塑体育史学的文化使命与人文意义。

体育意识论文例9

在新世纪中国学术界,有一句话似乎很流行,叫作“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是用来批评那种知识化人格的。它看似平常,却是传达时代精神的典型话语。在当代中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和“文化”是同义语。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的“有文化”对应着“觉悟”,其实就是“有知识”。然而,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就是这点有限的“文化”,也遭到了无情批判和否定,以致于改革开放要从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类的基本常识开始。但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心目中的知识,主要是科学技术或科学技术化了的知识(民间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句话,很可以表达当时的状态)。进入90年代,“尊重知识”的观念普及了(尽管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鉴于体脑倒挂,大学教授上街卖馅饼,知识界曾有“光着屁股坐花轿”的自我揶揄),人们也朦胧地意识到“知识”与“文化”的不同,但把握和表达“文化”的方式却仍然是“知识化”的(准确地说,是自然科学化的),只不过是朝着专业化方向推进和深化的。其典型代表,是由“文化热”转变而来的“国学热”。“国学”关怀着“国”,却落实为“学”(其实就是知识),并走向考据化道路。在新世纪,当人们说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并得到比较广泛认同的时候,“文化”已经处在与“知识”的对比和超越关系中。对比是为了区分,区分是为了强调,强调被区分出来的东西的某个方面。

这话句在不同场合、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含义会略有不同。有时,它是说一个人只有关于科学和技术的知识而没有历史和文化的知识,这主要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人批评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口吻;有时,是指向那些只有西方知识而缺乏中国知识特别是文化和社会常识的人,这大半是“土鳖”嘲笑“海龟”的口吻;有时,又是指“知识”与“人格”、“理智”与“情感”、“理论”与“实际”(特别是“生活”)等的分裂,这多半是人文社会学科学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在文化与知识的对比和超越中,“文化”的重心显然发生了偏移:在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对比中,强调社会和人文知识;在与外来(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强调中国文化(或本土文化);在与外在知识的对比中,强调内在的人格和境界;在与理智的对比中,强调情感、需要、信仰;在与理论的对比中,强调实际、生活。当然,对于“文化”的空前强调,并不意味着否定“知识”,而是要凸显“知识”与“文化”的密切关联,把“知识”置于“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而超越知识。于是,思想重心同时也是价值重心的转移,又指向一个极其高远的“文化宏愿”:对于“文化”的完整把握和全面实现。不难看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这一学术界的生活话语,以具体而微的形式,袒露出新世纪中国学术界(当然也包括教育学界)的思想密码。以此为出发点,反观新世纪教育学界的流行话语,如“本土生长”“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实践”“生命立场”“叙事研究”“质性研究”等,我们将会发现,各种说法看似纷繁歧异,却是同一个时代精神――“超越知识的文化追求”――的不同表达,属于同一个相互关联、彼此呼应的知识家族。

在此,我们仅以“回归生活世界”话语作一简要分析。“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并在他写于1935―1936年间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得到了集中论述。90年代初开始为我国学术界所研究,并在一些教育学者的论述中有所反映,但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教育学术话语,却在最近几年。

要理解“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旨趣,首先要弄明白“生活世界”的对应物是什么。大体说来,“回归生活世界”的完整表述,主要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和“教育理论回归生活世界”两种。前者的对应物是“教育”,准确地说是“学校教育”,即“制度化”的教育,特别是“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结构性和有序性”的现代教育(或者说“科学世界的教育”)。在这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显然是过去“教育―生活”关系问题的新表述,它们都有弥缝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分裂的意图,因此,有一定中国教育史知识的学者,会十分自觉地去关注和援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但是,在陶行知那里,“生活教育”主要作为“老八股”和“新八股”(即“洋八股”)的对立面出现,并不存在“科学―人文”之间的紧张和对立关系(从某些意义上讲,陶行知可能还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也不存在对于“体制化”本身的批判,虽然“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明显的非学校化成份。而“生活世界”话语则建立在区分“科学―人文”基础之上,表现为对于“体制化”教育之非人文性的反思乃至批判。于是,“生活世界”被赋予了人文性、个体性、生命性等新涵义。所以,“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回归意义世界(即人文学意义上的文化世界),回归个体化的生活和生命世界,个体生命中的非理性方面(如直觉、灵感和顿悟,情感、意志和欲望,以及无意识等)得到了空前强调;师生关系,亦被还原或建构成基于理解和对话的“交往关系”。虽然“回归”的倡导者们一般不主张取消学校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而是力图沟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融合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但生活世界显然被赋予了本原甚至本体(作为自然与应然统一体)的意义。

体育意识论文例10

1.体育课程的概念

体育课程是以学生的身体为出发点,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和合理的体育锻炼,使学生体质增强,对体育有所认识,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身心健康,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开发自己的认知能力,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由此可看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2.体育课程的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的校园文化建设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实现教育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体育课程所传达的不是一般的知识,是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发掘人的潜能,开发人的认知力,创造力,理解力和想象力,提高人的体力和智力,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审美意识、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体育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体育课程的设计本着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力,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体育的学习中领会体育精神,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体育课程的设计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

3.体育课程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体育课程设计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不断加大教育体质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多学者都是对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进行研究,有理念方面的研究,也有实践方面的研究,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许多设想,由传统的竞技运动为主线,改为体育与健康为主线。体育课程设计的科学化,有组织性的加强内容选取,丰富课程设计的多样性。

3.2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体育课程设计中理论基础薄弱,大部分研究将重点放在实际的操作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上,这样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没有课程设计的整体理念和思路研究,失去了体育课程设计理论的指导意义,变成了就事论事的讲述,这样的研究显得肤浅。也有许多研究注重描述现象,没有过多的方法和策略,使研究失去意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能提出好的建设性意见。体育课程的设计理论如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与体育课程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更加科学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显薄弱,使许多的研究成果变成了空想和纯理论的状态,不能为体育课程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降低了研究价值。

4.体育课程的设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4.1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理论知识建设。体育的技能与理论知识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过硬的体育技能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理论知识的运用可以提高体育的技能,所以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通过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体育有一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力等的提高作用,把健康和娱乐身心落到实处,拥有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校园文化建设。

4.2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竞赛环节。体育课程的设计加入竞赛环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所习得的体育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可以通过竞赛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和完善体育技能。体育竞赛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比赛的过程中放平心态,不看中结果,只注重比赛时的乐趣,团队的协作意识,使命感及荣誉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提升。

4.3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课外体育活动建设。体育课程的设计要本着为学生终身体育做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课外体育活动是课上体育活动的延续,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课上课下两手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体育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组织课外的体育活动,课下增加体育社团和体育竞赛的组织,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与学生多交流,使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

4.4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创新性。为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丰富体育课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体育课程不能是一味以原来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应加入新的元素,创新体育课的项目。例如在体育课中加入游戏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做到寓教于乐。也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入到体育课程中,人们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中能感受到快乐和放松,愉悦身心,对传统体育文化充满自豪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发展,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及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翟奕轩,以和谐校园文化推动体育健康课程建设[J].上海

体育学院学报,校园文化,2009,2,305-45。

[2]徐颂峰,体育课程“课韧庖惶寤”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校园

体育文化建设,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

[3]郭雅,聂东风,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现状与建设策略,西

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6月第33卷第2期

体育意识论文例11

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学校体育经过多年的探索、改革、发展,学生无论从体质和健康方面早己不可与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同日而语。但如今“体”与“育”的工作,仍然需要改进。在“体”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在“育”方面,突出问题是人文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在应试教育下,虽然可以高效的生产出众多成绩优异,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才,但由于长久以来人文教育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导致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不到学校教育应带给受教育者的乐趣和本真,致使有些受教育者甚至不同程度的沦为“有用的机器”。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所以本文旨在以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视为应然的教育,为更好的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尽微薄之力。

一、“人文精神”指导下的教学目的的改革

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导的教育目的是“以人为本”和“终极关怀”。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不但重视体质的增强,更要关注心灵世界的塑造,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在基础教育的大框架内进行的,由于各个学科存在差异性,各自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改革的目标和重点需要明确。人精神教育观可以有效的在目的层面上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并为高校体育教学革指明方向和出路,那就是从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也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由、解放和幸福。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不但领悟世界意义,也要领悟人本身存在意义。所以,尽管如果可以将知识的讲解、技术的传授、体质的增强,三者做到调统一就己经是较为理想的体育教学状态,但如果从人文精神教育观审视的话,高校体育还应做更多。。高校体育应该关强健体魄的塑造,更应关注人心灵的成长,虽然很多时候,对强健体魄的塑造是意的,而对人心灵的影响和塑造却是无形的,无论是体育教师的榜样,或者是受育者们之间的团体运动合作,“也许在一起协作运动或者比赛的时候,并不比优秀运动员们精彩,但却并不影响我们的感同身受,获得心境的崇高和升华”。以及围的环境,“有形的物理空间对无形的精神活动有着强烈的心理暗示和诱导能力”,都会给人的心灵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这些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无论是空上(无论课内还是课外)、还是时间上(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应更注重人的心灵完满和提升。

二、“人文精神”指导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

人文精神教育观不但蕴含着深刻的目的论意义,其蕴含着的深刻内容论意义同样能够对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了解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的内容论,可以看到实然的高校体育与应然的高校体育在内容层面上的偏差和距离从而有助于认清现行高校体育的问题所在,在内容层面上找到解决问题之出路。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导的教育内容论的灵魂是人文精神,其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专业与文化”、“知识与人性”相分离甚至脱节的局面,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并且这种结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终极关怀”的基础之上的。“人文精神”指导下的教学内容更侧重于知识、逻辑背后的人性。人文精神教育观的内容论不但要求学习专业技术,领悟专业文化和人类文化,而且要求挖掘知识、技术背后所蕴含着的人性。这对于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文化同人性有着某种奇妙的关联”一样,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层面上也应注意体育这一专业和体育文化对应着的是人性中的何种向度,因为人性和文化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正是“丰富的人性创造了多彩的人类文化,多彩的人类文化同样也哺育着丰富的人性。”

三、“人文精神”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导的内容论意义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应然的教学内容,也在方法论层面上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应然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应然的学校体育和实然的学校体育在方法论层面的偏差和距离,从而较为明确的认清现行高校体育方法层面上的问题所在,在实施的方法层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人文精神教育观在方法层面上侧重“知识论、认识论同本体论和价值论”。结合从人文精神教育观方法层面上审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可以发现高校体育在这一层面存在着问题,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虽然在技术传授层面上一般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较好的完成课时任务,很多优秀体育教师在对技术动作的讲解过程中也十分精彩和到位,生动的传授有关技术,但是在对这些传承下来的知识、技术和人有何关联,学生为何要学,学了有什么意义等关乎本体论、价值论的问题上,还是显得较为单薄。如果认为这与广大一线参差不齐的体育教师素质有关也不无道理,但是更应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层面上提出明确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应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知识论和认识论同本体论和价值论”分离、脱节的局面,使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如何有效的进行心灵上的教育是值得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值得思考的问题,甚至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了解体育所代表着的精神,体育的内涵和价值,以及体育与人有何关联等问题,在目的层面上明确了这些问题对方法层面上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目的方向不但应重视体质的增强,更要关注心灵世界的塑造;在教学内容方向上应从根本上改变“专业与文化”、“知识与人性”相分离甚至脱节的局面,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方向上,不但教授知识与技能,更要教授追求知识、技能对人具有的升华意义。因此,在人文精神教育观视域下探讨高校体育改革可以丰富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冯胜刚.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87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