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20 01:15:24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1

投资收益32000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8132000

实际收到股利时记: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600000

贷:应收股利600000

⑤教师概括与总结。

在此案例中还应向学生区分“交易性金融资产──N公司股票(成本)”与“交易性金融资产──Y公司债券(成本)”在核算上的不同点,同时要求区分购买市场,债券买价为104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4元),每股买价27元(其中包括已宣告而未发放的股利2元)这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诸如此类问题使学生思维向各个方向发展,使学生的思维过程灵活、全面,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讲授证券相关内容时,我们采用了模拟证券操作法。首先由教师搜集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告及公告,以供学生进行查阅、分析,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分析资料并选股,然后递交选股报告,报告中需详细说明选股理由,尤其需要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教师结合学生的选股报告进行点评。同时举行各种诸如公司的“财务包装”、会计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公司利润分配等专题讨论,由教师主持,学生轮流发言。教师还规定学生不能频繁换股,换股时需递交换股报告,详细说明换股理由,如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公司预亏等。然后再以期末某一天的收盘价为准,计算学生的“成绩”。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选股报告及“收益”综合给出成绩。

(2)变换式案例

通过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和条件,或变换设问的角度或方向,使学生根据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解答问题。该类案例为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学会随问题的条件,灵活的解答问题,创造条件。

如: E公司2007年1月7日购入F公司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0%,债券面值1000元,公司按1040元的价格购入100张,该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假设 M公司按年计算利息,M公司购入债券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Y企业债券(成本)100 000

―――Y企业债券(利息调整)4 000

贷:银行存款104 000

E公司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计算如下:

①计算实际利率。由于是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债券投资成本应该为债券到期应收取本金与应收利息的贴现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债券投资成本=债券到期应收取本金的贴现值十债券应收利息的贴现值

②计算各期摊余成本和利息收入。E公司各期摊余成本和利息收入如下表。

③编制会计分录。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应收利息和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原理相同,现以E公司2007年12月31日为例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Y企业债券(应计利息)10000

贷: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7898.8

持有至到期投资―――Y企业债券(利息调整)2101.2

演变案例:E公司2007年1月7日购入F公司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0%,债券面值1000元,公司按990元的价格购入100张,该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演变案例:E公司2007年1月7日购入F公司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0%,债券面值1000元,公司按990元的价格购入100张,该债券到期还本,分析付息。

通过原案例分析思考,演变案例的再思考,最好让学生归纳解题的技巧:第一,购入价格与债券面值的关系。第二,付息方式。这样,增强了学生在不同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掌握了解题的技巧。

这些模拟情境教学法,创造了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各种情境学习,通过反复练习,从而逐步形成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发展,这跟我们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对于一些相近或相关的账务处理,往往均有其相同和区别之处,学生常常容易混淆,以案例对比的方式则可以给学生加深印象,理清思维,避免账务处理中的混乱现象。

(3)对比案例

例如:万友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1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分别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额。

两种折旧方法相同之处:一是两种方法均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的加速折旧法。二是两种折旧方法五年内累计折旧总和相等,均为96000元.。

两种折旧方法不同之处:一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固定,而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不固定,呈逐年递减。二是两种方法各年折旧额不等,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加速更快。

总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列举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选择、领悟去获取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案例教学法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规章制度和各有关专业方面的实际资料。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激励机制,保证教学质量

任课教师和教研室主任应当积极的去了解学生的评价、实际的教学效果和教材的适应性等等,从而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最后,根据不断跟进了解到的情况,经教研室讨论,修订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案中与案例教学有关的内容,从而可以更好、更规范的指导后续的案例教学活动。

将案例教学实绩与教师评估制度相结合,在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的规则中加入对教师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评价内容,并与教师的工资和晋升挂钩,由此从制度上保证案例教学的推进。所以,引入案例教学就需要对与教师业绩相关的一些制度进行相应调整,使案例教学制度与其它制度协调,以保证能有足够的持续的激励机制。

应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将对案例收集、整理、编写计入科研工作量;可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案例教学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促使新的实用案例不断推向课堂,案例不断推陈出新。

四、 结束语

学生技能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出来的,决不是通过概念推演和知识演绎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实践的操练亲身体会出来。对教师与在校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显然是最为可行、最具效率的“社会实践”。因为,与亲自参加社会调查研究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的“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2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成为近十几年国外实证研究讨论的热点。学者们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审计委员会特征等方面着手,分析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或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

一、国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主要是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审计委员会特征,分析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一)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Dechow等(1996)研究发现利润操纵的企业更有可能存在管理控制的董事会成员,更少地有审计委员会。

Klein (2000)对687家美国大公司进行检验,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非线性负相关关系,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占少数的公司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当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低于51%时,其负相关关系显著;但对于那些审计委员会完全独立或完全不独立的公司,其进行盈余管理则没有差异。

Peasnell, Pope和Young(2000)检验了英国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董事以及审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管理当局提高非正常应计项目以避免报告损失或盈利减少的可能性与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重负相关。

Chtourou等(2001)用两组美国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与公司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制定的有关治理政策显著相关。对于审计委员会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公司,增加利润的盈余管理与较大的独立董事比例显著负相关。

(二)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报告舞弊及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

COSO(1992)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发现,舞弊公司的独立董事所占比例比非舞弊公司小;舞弊公司董事会中灰色董事的比例大于非舞弊公司;舞弊公司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的任期比非舞弊公司短;舞弊公司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所持股权比例比非舞弊公司低,舞弊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的比例低于非舞弊公司,因而审计委员会能够加强董事会对管理当局的监督,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公司的财务报告问题。Leob-becke and John(1992)的研究也得出了与相似的结论。

Dechow等(1996)通过对违反GAAP的92家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部董事的比例越高,或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为同一人,以及公司未设立审计委员会,则该公司越有可能因违反GAAP而受到SEC的处罚。

Beasley (1996)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董事会成员构成与会计舞弊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舞弊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的比例显著地低于未舞弊公司,外部董事的比例与会计舞弊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但审计委员会的存在和组成并不显著地影响会计舞弊的发生率;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任期增加、持股比例增加、在其它公司任职减少使会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下降;董事会规模小,会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下降,Beasley (1998)对舞弊公司和未舞弊公司董事会构成的进一步比较研究发现,舞弊公司的董事会在构成、任期、持股水平、在审计委员会中的作用方面与未舞弊公司有很明显的差别,与前述结论基本一致,而McMullcn, Dorothy, Raghunandan and Rama (1996)的研究发现,舞弊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的比例低于未舞弊公司,内部董事持有公司较高比例的股权,Carccllo and Ncal (2000)也指出,对一些陷于财务困境的公司而言,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中的比例越大,注册会计师在其审计报告中对公司能否持续经营表示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该研究支持蓝带委员会1999年关于建立完全独立的审计委员会的提议,显然,他们的研究与Beasley的结论不一致。于东智、谷立日(2002)认为差异可能是出于样本选择不同造成的,Beasley使用的是1980---1991年的样本,审计委员会制度初步推行且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而Carccllo and Ncal选取的是1994年的样本,具有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已开始发挥作用。

Wright (1996)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内部董事与灰色董事的比例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美国COSO(1999)也得出相同的结论。香港的何顺文、黄家信(1998)的问卷调查表明,董事会中家庭成员的比例与公司自愿披露程度存在负相关,公司规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公司的自愿披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美国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的发起组织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nanization)(2000)公布的研究成果《舞弊财务报告的编制:美国上市公司的分析(1987- 1997)》以美国证监会(SEC)的《会计和审计法规执行公报》中所列的1987- 1997年间的则务报告舞弊案例为总样本,随机选取了涉及近300例舞弊案件的有财务舞弊行为的20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有72%的案例涉及到首席执行官(CEO) ,有43%的案例涉及到首席财务官(CFO)。25%的舞弊公司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在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舞弊公司中,大部分成员没有会计任职资格或没有在会计或财务岗位的工作经验。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一年大约有一次舞弊行为。可见审计委员会对防止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有一定积极作用。在制造舞弊报告的公司中,董事会成员通常参与其中或是“幕后”领导(他们受到与公司有密切联系的外界的影响)这些成员一般拥有大量公司股份(比例大致在33%左右,其中仅CEO个人就占到17%),但这些董事会成员缺乏长期领导经验,整体素质不高。依据COSO研究分析的舞弊案例的数据,Beasley等对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的三个舞弊事件容易发生的行业(技术、医疗卫生和金融服务)进行了分析,这三个行业占据了COSO研究分析的舞弊案例的人约40%。他们发现,行业间的舞弊技术差别很大,技术公司中收入舞弊最普遍,金融服务业中资产舞弊和私吞资产的现象最普遍。三个行业中的任一行业的舞弊公司与未舞弊公司相比,其治理结构非常薄弱。技术和金融服务业中的舞弊公司较少拥有审计委员会,而且在所有三个行业中,舞弊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的独立性都较差。技术和医疗卫生行业中的舞弊公司很少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所有三个行业中的舞弊公司很少提供内部审计支持。

(三)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

Warfield等(1995)提出当管理人员入股或机构所占股权增加时,会降低人成本,因此也减少经理人员操纵盈利数字的可能性;La Porta等(1998)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

二、国内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

陆建桥(1999) 、陆金海(1999)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有利用盈余管理而避免亏损的行为;林舒等(2000)、卢文彬等(2001)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IPO )过程中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陈小悦等(2000)、王跃堂等(1999)、王安武等(2000)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着为了满足配股政策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章永奎、刘峰(2002)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上1998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操纵。

李爽、吴溪(2003)认为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明显,不能有效监督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刘立国、杜莹(2003) 以1994年至2002年6月因第一次公布年报即发生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1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方面分别研究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比例越高、流通股比例越低,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当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局时,公司更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执行董事、内部董事在董事会中比例越高,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往往有一个更大规模的监事会。蔡宁(2003)研究发现,发生财务舞弊与未发生财务舞弊上市公司董事会外部董事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显著正相关,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舞弊行为显著正相关,控股股东性质与财务舞弊行为相关性不显著。

薛祖云、黄彤(2004)以2001, 2002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其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特征变量,认为监事会规模较小,以及灰色监事和名义监事的独立性差可能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控的原因之一;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更大程度上起灭火作用;持股董事、监事人数较多的董事会、监事会在监督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会更有效。梁杰,王漩,李进中(2004) 以我国证券交易所成立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被证监会公开查处的财务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全面地选取了分别代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经理层特征、股权结构等方面的14个指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内部人控制度、国家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与财务报告舞弊显著正相关,法人股比例、股权集中度、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财务报告舞弊显著负相关。

三、对我国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主要是通过逻辑线性回归的方法来检验各种具体的公司治理机制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尽管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证据,对如何组合公司治理机制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利的数据。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还远未系统化,而且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笔者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以下建议: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量的选择

已有的实证研究在内容上过于局限在对单一治理结构机制作用的分析,而没有充分关注多种治理机制之间的互动性。公司治理结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其内部各因素之间因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而相互影响。所以若要系统了解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必须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整体上把握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仅仅考虑单个指标或单一方面的影响,不能反映它与公司治理结构中其它因素的制衡关系,结果必然会出现偏差。应该提炼出反映公司治理状况的综合指标与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法的设计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3

关键词:案例教学;财务分析;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Q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财务分析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化为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是连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就决定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财务分析》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

财务分析这门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技术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课程结束学生能针对不同公司的财务报告和案例写出财务分析报告,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运用主要的财务指标进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如果仅通过教师的课堂传授,会使学生很难把复杂的理论、公式以及分析方法和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陷入“为了计算而计算”的误区。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财务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财务分析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案例教学能够成为培养财务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基于以上理念,本门课程立足于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学习和分析为辅,将理论和案例高度融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财务分析案例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案例本身方面,质量不高。

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案例资料的质量,目前我国财务报告分析案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阐述内容多,实际分析内容少,操作性不强。很多案例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的内容,没有根据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特点,进行整理、加工,不利于学生分析探究。第二,案例内容过多,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综合性案例较多,针对课程知识点,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侧面的案例较少。综合案例,内容庞杂,存在多个知识点的交叉,一个案例篇幅长达几十页,学生看后,不知所云,教师用几周课才能讲完。第三,案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性。现有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以反面案例居多,正面案例较少,实际上反面案例都是企业在极其特殊情况下的一个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二)学生参与方面,积极性不高。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角,要求学生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鉴于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质量不高,案例是过去例题的变形,或者案例内容多且陈旧和专业结合不紧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就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不能够从大量的资料运用相关的知识选择出恰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不能跟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有效的结合。

财务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可以通过财经类网站查阅到,学生可以根据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但是,企业对外公开的年报资料是有限的,学生不能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进行调研分析,这样就会导致分析的结果可能浮于表面,不能发现企业存在的真正问题,提出的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值得商榷。

三、财务分析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组织恰当的案例,精心做好案例准备工作。

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真实再现,绝不可虚构。因此,财务报分析案例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案例具有真实性,学生才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思考问题,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更好地理解案例。在教学中,一般应选择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发生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要多样性,既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单项的案例,又要有反映企业全面活动的综合案例,通过单项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分析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综合案例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其次是可读性。再次,对于每个案例的设计,应该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容易把握重点,利于对案例的消化、吸收,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

(二)积极引导,巧妙控制,组织案例实施。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财务报告分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行业背景对企业的影响。其次组织案例讨论,对于单项案例,采用教师提问与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综合案例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讨论、分析解答问题。同时,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提示,准确把握整体脉络和方向,克服冷场、离题和无谓争论,针对不同结论给予准确点评,避免学生因案例讨论的不同结论得出错误的判断以致对问题的分析陷入歧途。

(三)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分析。

学生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可以在课程的设置上,采用理论教学和学生课内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部分,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把每部分教学进行任务分解,带领学生完成分组讨论,课内实践方面,带领学生进入机房,以小组分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EXCEL工具,对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财务分析,把平时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与上机操作的撰写相结合,要求学生的分析报告,要将文字与图表相结合,图文并茂,以加深对财务报告分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两者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好课堂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于楣,白琳.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1~84.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4

一、术语界定

所谓“三维教学法”,是指由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一个立体式的教学过程,倡导“开放式”,摒弃“填鸭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力求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理论教学:这是“三维教学法”的第一层面,主要由课堂讲授和提问两部分组成。该层面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在此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案例教学:这是“三维教学法”的第二层面,主要由课前阅读、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环节组成。该层面主要解决如何“学”的问题,在此担当主角的是学生。

实践教学:这是“三维教学法”的第三层面,主要有实企模拟、仿真模拟和聆听讲座等形式。该层面主要解决如何“用”的问题,在此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力量。

二、维度设计

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按照“三维教学法”的构想,其教学内容设计成三维,各维具体课时分配以周学时4、周数16、总学时64为例进行说明。

理论教学:3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论;资产负债表与资产质量、资本质量分析;利润表与利润质量分析;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质量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质量分析;财务报表附注分析;合并财务报表及其质量分析;财务报告其他信息对财务质量分析的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案例教学:24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利润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分析;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能较熟练地从官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如:巨潮资讯网)下载所需公司财务报告;能基本读懂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能简单分析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大致判断出某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资本质量和利润质量;能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大概预测某上市公司的发展态势。

实践教学:8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收集当地某企业或校办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然后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上述三个维度中,理论教学侧重于学生财务报表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能力,实践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与财务决策的能力。如此进行维度设计,使苦涩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纯理论学习变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充满乐趣的知识吸收过程,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要求

(一)理论教学

该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系统介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并集中力量让学生吃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速动比率为例,在讲解“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一定量指标计算公式时,应提醒学生,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该公式讲完之后,要进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该比率的参考标准定为1?如何通过计算结果判断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一个企业的速动比率为1是恰当的,即便是流动负债要求同时偿还,也有等量的速动资产用以偿债。速动比率的高低,反映企业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强弱。速动比率小于1,将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速动比率大于1,债务偿还的安全性提高。

2.重视同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三个重要的财务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在讲解此知识点时,教师应把它们串成一根线,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要学习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者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仅凭流动比率是否足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在讲解时可通过提问、讨论和举例等方式导出结果:如果流动资产中内含大量变现性较差的存货,流动比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同样,如果速动资产中大部分都是迟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速动比率高,也不能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好;而现金比率是在流动资产中剔除掉存货、应收款项后只考虑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可以随时提现、转让变现或贴现变现,持有它们等同于持有现金,因此,现金比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更好地反映短期偿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关注异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解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两者之间关系时,可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联系起来分析。在讲解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三者之间关系时,可送给学生一句顺口溜:“有米(获利能力)之炊,巧妇(营运能力)为之,何愁无餐(偿债能力)。”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触类旁通。

(二)案例教学

该环节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而学生则由台下站到了台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将理论教学中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灵活运用到案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案例选取时,要力求精辟。首先,案例的选择应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本地的上市公司。笔者在上课时选择柳工(000528)、南宁百货(600712)、南方食品(000716)、桂林旅游(000978)、桂林三金(002275)和桂东电力(600310)为备选对象,一方面学生对机械、百货、食品、旅游、医药和电力等行业较熟悉,另一方面,柳工、南宁百货、南方食品、桂林旅游、桂林三金和桂东电力都是本地上市公司,具有真实感。其次,为了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案例的选择最好是某上市公司的整套财务报告。再次,教师应事先设计好问题,在课前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2.案例讲解时,要富有激情。由于高校扩招,财会类专业学生剧增,导致高层次会计教师供不应求,由于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往往照本宣科。再加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一门专业拔高课,有一定的难度,致使该门课程的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茫然不知所措。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要熟知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要深入企业取经,以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

3.案例讨论时,要注重设计。案例教学贵在参与,重在讨论,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的模式进行。由于财会类专业每个班学生数一般都较多,让每个学生对同一案例逐一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可采取分组的办法,把一个班分成10-12组,每组人数不宜超过5人,组内自主产生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内成员安排不同任务,以防“搭便车”现象出现,每个小组讨论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和其他组成员进一步向其发问,同组的成员可作补充。同时还要安排各小组间互评,评价情况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实践教学

该环节应发挥社会力量的主导作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三种实践教学方法。

1.实企模拟。实企模拟的方式很多,比如,教师可让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所办企业的财务报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与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分析结果对比,看看是否存在差距,并查找差距原因;也可让学生收集校办企业或者校园超市的财务报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2.仿真模拟。目前,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沙盘模拟实验课,且基本都是针对金融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或会计课程开设的,而专门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特定课程的则较少。笔者认为,当部分学生真的难以取得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时,可依托ERP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利用沙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聆听讲座。讲座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学校可聘请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讲师,或举办相应的讲座,使学生能零距离接触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领悟财务报表分析要领和财务分析报告撰写注意事项等;也可邀请国内知名高校会计界的教授做《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紧跟国内外前沿,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四、结语

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三维教学法”,首先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维度设计,其次对每个维度教学都要进行严密组织和精心准备,最后应认识到三维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J

参考文献:

1.张新民,王秀丽.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96-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作为世界领先的会计师团体,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也是海外学员最多、国际学员数量发展最快的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讲授财务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实践问题的能力,并且提高其实践应用的专业技能。

作为《财务会计》(F3)的后续课程,《财务报告》从概念框架出发,详细地介绍了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下,课程着重介绍了独立公司的和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报告以及如何分析和理解财务报告中的信息。本文旨在重点介绍案例教学法,并结合《财务报告》具体教学过程分析其如何应用,从而从促使学生形成财务专业习惯。

二、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为学生设定问题情境,授课老师会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促使学生在案例情境中掌握相关理论体系并且总结规律,并创造性地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最后引导学生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同步建构理论知识与增强实践能力,并在客观上提高师生双方综合素质。

相比之下,传统教学其劣势在于,极有可能引致应试教育,学生为了应付课程考试死记硬背课本上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此外,传统式教学以授课教师为主体,这在客观上会束缚学生能够发挥的想象力,使学生的专业思维陷入极其狭隘的境地。而案例教学法的采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教学改革中将会发挥其优势,使得学生增强其处理实务问题的能力。作为一种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要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可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和撰写报告等活动,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有研究中,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一般可划分为四大类:实证性案例;分析性案例;模拟性案例;调研性案例。而在《财务报告》课程的授课中,实证性、分析性和模拟性案例运用范围最广泛,反馈效果也较好。

三、案例教学法可行性分析和案例选取

案例教学法的顺利推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课程组教师;热爱学习并善于思考的学生;与案例教学紧密结合的课程;难度适中的案例。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置会计专业的院校之一,会计学科具有深厚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传承。会计系开设的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方向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案例教学法所要求的教师、学生因素都能得到满足。

四、课程案例的选取

《财务报告》课程大纲要求考生重点掌握以下四方面的能力:①分析和运用财务报告概念和理论框架,理解分析会计准则的制定;②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IAS&IFRS)调整及编制会计报表;③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对集团公司的报表进行合并;④根据现金流量表或者财务比率等技术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根据《财务报告》考纲要求,课程案例的选择应紧密契合学习目标。譬如,实证性案例适合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解部分,而对集团公司的报表进行合并则更适合采用模拟性案例。此外,分析性案例更适宜于对现金流量表和财务比率进行深入解读。而有些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则宜采取多种角度进行切入分析。结合《财务报告》课程的四大块主要内容,具体案例的采用见图1:

在编写《财务报告》教案时,可以从网上下载企业或集团的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甚至季报。案例的选取可以为中文或英文,可以按《财务报告》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具体案例采编在具体章节。若为中文案例,尚需将其准确译为对应的英文。在教学实践中,本文共选编和设计了三十余个与官方教材配套、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这些课程案例涵盖了分析和运用财务报告概念和理论框架;调整及编制会计报表;对集团公司的报表进行合并;以及根据现金流量表或者财务比率等技术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等财务报告领域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五、案例教学的开展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活动的展开,结合现有研究,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将案例教学分为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总结三个阶段。

1.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事前)。第一个环节是课程案例的转变。在授课之前,教师应着手收集、整编和设计与《财务报告》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教学案例应符合下列一些基本要求:①案例内容应符合该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案例类型应多元化,涵盖实证性案例、模拟性案例和分析性案例等。所选案例应有针对性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加深对课程的理解;②案例设计的问题富有启发性。教学案例应蕴含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③案例的具体情节符合客观实际,所选案例要符合企业财务操作的实际。第二个环节是授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应事先布置与案例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并将案例分发至学生。授课教师可以提出应用性、分析性、和评价性问题,并给学生预留独立思考和准备的时间。例如:合并财务报表的具体思路是什么?又如:如何看待企业财务比率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等等。

2.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事中)。为了更好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分析和辩论,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具体可细分为以下三个环节:①授课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讨论小组,以课程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结合ACCA教学的实践,学生应被鼓励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听取其他同学的见解。②授课教师要宽松有度,既不能不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也不能任由课堂自由讨论。③各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应形成统一、符合逻辑的意见;同时,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应指派或推选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对案例作充分展示和相关分析。

3.案例教学的总结阶段(事后)。①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结束后,授课教师应及时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难点、重点以及解决的问题。授课教师应同时总结在案例分析中如何运用相关的财务和会计理论知识,并评述各小组的可鉴之处以及讨论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案例多角度的解读、点评和总结,教师可以强化前面所讨论的内容。②授课教师也应给予学生鼓舞,提示后续相关的案例为下堂课的教学提供准备。此外,教师可通过采用学生组间互评、组内自评以及教师总评结合的方式实现来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③授课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撰写案例的英文报告,从而更好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这在客观上也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

六、总结

鉴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教学案例的采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应的财务和会计财务知识;案例的讨论也以问题为导向,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符合实务工作的思维模式,契合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培养国际化高能力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在毕业任职后能更快地适应相应财务和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The Use of Case Method in ACCA Courses

―Take Financial Reporting Teaching as an Example

JIANG De-quan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6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59-03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掌握财务管理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理财的能力。本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把“财务管理”列入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专业目录以来,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但是作为一门会计学专业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来说,其实践教学方法尚待摸索。

一、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之现状

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各高职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重要位置。各校大都开设了实训课程、建立了校内或校外的实训基地。但总体来说,各校的实践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岗位衔接度不够,导致学生工作后很难马上上手。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平台课,不仅是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也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甚至是工科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因为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与企业价值有关的所有方面的决策,所以是企业未来各类管理人才的必备素质。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往往只侧重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和操作能力,却忽视或尚未建立对培养合格财务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模拟实验课,或者开设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但还没有建立专门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说,对财务管理课程来说,在学校内的专业实践非常薄弱。但是会计实训所培养的能力并不能代替财务管理所要求培养的能力。

(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效果不佳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实习经费不足及财务会计专业资料的保密要求,加上一些单位不愿意接收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或者是即使表面上有很多校外实习基地,实际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少之又少。浙江有99%都是中小企业,本身规模较小,财务部门能容纳的实习生有限,导致实习岗位不够,“僧多粥少”;反之,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虽然有很多实习岗位,但因为缺乏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导致有时几十人在一个基地短期实习,影响了实习效果;而且大多数实习基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做账能力,而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例如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内容几乎涉及不到,因此,学生校外的财务管理实践几乎空白。

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构思

为了便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个具体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贯穿整门课程的总体实训设计中,笔者设计了分两条线走,“双线结合”的总体实训模式:

第一条线是选取某一行业中的某一企业(企业资料由教师提供),按照课程体系,即各学习章节,也就是各工作管理模块,进行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训设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企业进行项目实训。教学中涉及到的每一个案例的系列知识大多都是围绕某一家公司同一数据进行层层深入分析而展开的,下一个实例是在上一个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下一个知识点是对上一个知识点的应用与延伸,学习实例的过程也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这样,学习结束后,学生具备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二条线是在前一项实训的基础上进行创业财务计划书的编制(企业资料由学生自己设计编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团队的优势互补性进行合作,设计一份创业财务计划书,重点确定公司制企业的筹资方式、投资计划和投资方向、公司日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利润分配制度和利润分配方法,并编制简单的财务报表,把相关内容写入创业财务计划书,并有勇气在公开场合大胆推销自己的计划。

这两条线结合的好处在于:一是模拟和全真相结合,便于加深学生对企业财务工作过程的了解;二是有利于学生对不同知识模块的联系与理解;三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实训跟踪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执业能力,尽快融入岗位角色;四是创业财务计划书的编制既可用于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也可作为今后创业时的基本材料之用。

三、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

(一)案例引导分析法

1.案例引导分析法的形式

采用的教学案例应主要来自现实生活。由于受案例、教学需求等因素影响,在具体应用中可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方式(理论―案例)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第二种方式(案例―理论)主要应用于校内实训之中;第三种方式(理论、案例交叉)大多是在一个案例中分几个部分反映多个问题,每个部分涉及到不同的理论,主要应用于综合实训以及顶岗实习之中。例如,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问题时,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到超市、商场去了解分期付款商品的支付方式,有分6个月期、12个月期、24个月期的,每种方式的月付款额均不相同,然后就可以要求学生讨论:到底是一次性付款合算还是分几个月支付合算?三种付款期哪种最合算?

2.案例引导分析法的组织程序

(1)课前准备。案例讨论前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选好案例,学生要根据教师安排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并针对案例中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对学生而言,应先通读案例,了解基本信息、基本概念和相关图表里给出的信息;再进一步分析案例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和事实。为了增强说服力,最好能查阅相关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2)课堂讨论。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即可以进入正式的课堂讨论阶段。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自主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注意适当加以引导,使讨论紧紧围绕中心展开;另一方面在讨论中教师不应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错误之处不应立即纠正,而应在有针对性的提问中使学生自我纠正。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做简要总结,对讨论中出现的好的分析思路与独特见解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学生的任务则是把案例中的各种数据加以组织整理,使自己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在讨论之始,首先应明确以下问题,如:需求状况如何?突出优势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公司的治理结构如何?是相对弱小或相对强大?什么方面弱小?什么方面强大?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追求目标的战略是什么?公司的营销、生产、财务政策分别是什么?财务报表表明的财务政策和财务状况如何?公司在追求既定目标方面做得如何?存在什么优势及不足?其次在陈述并分析自己的观点时,应切记抓住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必须站在决策者角度,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推荐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案,并用分析来支持观点与方案。

讨论过程中学生如果只是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接受别人的观点,案例讨论就注定要失败。因此,教师应随时留心、适时鼓励那些心怀胆怯、欲言又止的学生积极发言。

(3)课后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的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能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必须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分析报告不是讨论记录,也不是自问自答式的思想总结。一般在报告中应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备选方案,再围绕结论展开分析并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法的运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实现教学与工作的一体化,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和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制度,选定行业,选定企业,结合教学内容,持续地关注、分析某一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同的环境。通过网络实训室,教师能便捷地得到相关资料,甚至能针对具体问题与企业高管提问交流。通过网络实训室,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企业的实训计划,可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师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便捷的特点进行案例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和前面所述的案例引导分析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不同。相同在于也是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达到该模块的学习目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所使用案例的来源多样:可以是教师指定的挂到校园网上的案例,可以是推选由学生从网上了解到的最新、最热门的财务案例,也可以是某个学生将工作、实习中遇到的实际财务问题挂到网上请大家一起分析探讨、群策群力、立克难关,总之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寻找最新的、最合适的、最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讨论。

网络教学的组织程序:

1.由教师选定合适的上市公司或最合适的案例,将其资料数据、实训内容(针对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分析)、讨论要求(针对案例讨论)等挂到网上,并同时公布实训作业完成时间或在线讨论时间。

2.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登录校园网,找到自己所在的小组,然后从案例室找到资料,与其他组员就上市公司的经营或案例资料展开讨论。讨论由教师做主持,首先强调讨论的注意事项及程序,讨论过程中教师只起点拨作用,尽可能不表示自己的观点,讨论完毕再由教师做点评及总结。

3.各小组应在教师规定日期之前提交实训报告或案例讨论报告一份。要求提交到课程主页的网上讨论区里,且在结尾处注明各组成员表现情况。

4.教师将从各小组提交的案例中选出一组有代表性的实训报告或案例报告,将其放到论坛上供各位学员参考,同时另外公布时间就本次讨论中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并将答疑及点评内容挂到网上。所有提交案例报告的小组的成绩将计入本人期末综合考评成绩。

5.学员可以登录校园网案例室或教师主页,查看教师点评资料。

(三)侧重财务管理的沙盘模拟对抗训练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以一套沙盘实训教具为载体,将每班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注册成立一家虚拟公司,运作四至六年,每组五至八个人分别充当总裁、财务总监、财务助理、生产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生产车间的员工等职务。各组之间相互竞争,共展开六个阶段的运作,每个阶段结束后都会由教师(或总裁)召开全体会议,分析上一阶段中各公司的经营状况,传授公司经营运作理念去帮助各公司规划下一阶段的行动,而每家“公司”通过召开会议进行分析并解决具体的问题,还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公司策略。经过几年的经营,比较最后一年各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在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驱使下,每位同学都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在总裁带领下拟订一年的投资计划、市场开发计划、产品开发研发计划等,财务总监提出资金预算,采购总监及生产总监进行本年度产能的计算,营销总监制订销售计划和广告费的预算等。各个岗位各司其职,亲力亲为。在整个沙盘模拟运行中,学生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通过体验“悟”出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能力。

ERP沙盘模拟实训集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学科知识于一体,把企业搬进了课堂,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变成具体的活动,从而提升了知识的运用。但目前企业沙盘对抗课程主要是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模拟演练,重点在于运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进行企业的经营决策,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我们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决策能力,所以必须对现有的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进行改造,使其向财务管理沙盘对抗转变。

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一项实训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沙盘模拟对抗训练时要以资金流为主要线索,并提醒学生时刻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预测表等,这些报表清晰地展现该企业经营中产生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实验数据是由学生自主进行财务决策产生的,学生由此可在实验中真正感受到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体验承担的经营风险与责任。到了模拟训练的最后,有的企业不得不宣告破产,有的企业依旧保持平庸的状态,有的企业却使总资产增长了。通过模拟运营,学生们将学会如何解读财务报表、比率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术语,如盈亏平衡点、比率分析、部门财务特点、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增进与财务部门沟通的能力,学习制定有效具前瞻性的商业计划,学习多方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学习用财务原则考虑问题,改变财务枯燥难懂的传统看法,透视企业如何运作。

参考文献:

[1]李桥英.沙盘模拟实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8).

[2]张立.浅谈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J].市场论坛,2009,(6).

[3]王娟.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

Vocational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ZHOU Gu-yu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7

本文通过对我国虚假财务报告的分析和研究,旨在对于虚假财务报告的防范和应对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从而满足市场及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需求。

关键词:虚假财务报告,现状分析,舞弊,审计

abstract

financial reporting is a way to express the information of a corporation’s business operation. it’s also a document which can reflect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at a specific date, as well as the business achievements and cash flow during an accounting period. it includes data information (eg.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cash flow) and non-data information (eg. financial illustration, anno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is a kind of reporting which doesn’t keep to the generally acknowledged accounting principal and the present law or discipline. nowadays, we can find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all round the world. people were surprised by enron affair in usa. and chinese people also get worried by the destruction of blue chip such as qiong ming yuan, pt hong guang, yin guang xia and other public companies.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will mislead the decisions of information users and redistribute the economic profits. from the whole society, it will destroy the market rules and increase the trade expenses, which will create deep destruction to economy.

the paper aims at being effective to the precaution and solut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by analysis and research,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market and investors.

key words: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fraud, audit

目 录

一、序言•••••••••••••••••••••••••••••••••••••••••••••••••••••1

二、文献综述•••••••••••••••••••••••••••••••••••••••••••••••1

三、虚假财务报告现状分析•••••••••••••••••••••••••••••••1

(一)内容分析••••••••••••••••••••••••••••••••••••••••••••1

(二)类型分析••••••••••••••••••••••••••••••••••••••••••••2

(三)年度分布分析•••••••••••••••••••••••••••••••••••••••2

(四)高发领域分析•••••••••••••••••••••••••••••••••••••••3

(五)舞弊手法分析•••••••••••••••••••••••••••••••••••••••4

四、审计人员如何侦察虚假财务报告的不实表达•••••••5

(一)保持专业怀疑•••••••••••••••••••••••••••••••••••••••5

(二)关注溢列存货•••••••••••••••••••••••••••••••••••••••5

(三)关注是否存在过度冒进的会计处理•••••••••••••••5

五、虚假财务报告应对••••••••••••••••••••••••••••••••••••7

(一)重点关注管理层舞弊•••••••••••••••••••••••••••••••7

(二)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7

(三)案例分析••••••••••••••••••••••••••••••••••••••••••••8

(四)完善宏观机制及制度••••••••••••••••••••••••••••••10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12

一、序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虚假财务报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转,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对我国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其内容涉及虚假财务报告的内容、类型、年度分布、高发领域以及常见的舞弊手段等。并且就审计人员如何侦察财务报表的不实表达,正确识别真实财务报告和虚假财务报告作了论述。另外,通过列举我2个典型的虚假财务报告的案例,提出了针对虚假财务报告,尤其是管理层舞弊造成的虚假报告的应对方法,其中包括微观方面的风险审计模式的运用,以及宏观方面的机制、制度、法规的完善和改革。

研究我国虚假财务报告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能够促使财务报告如实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从而保证投资者的权益,规范市场运作,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

二、文献综述

对于虚假财务报告,国内外一直以来就有一定的研究。尤其是美国安然事件之后,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问题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虚假财务报告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国的许多学者就虚假财务报告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如,袁小勇在《虚假报告研究•侦察•识别•治理》一书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新《企业会计制度》为分析背景,罗列了财务报告的造假手法,并且提出了侦察、识别和治理的有效手段。另外,林炳沧也在其主编的《如何避免审计失败》中,结合国内外的典型案例,阐述了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本文借鉴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和案例,旨在通过对我国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分析,研究其在内容、类型、年度、高发领域及舞弊手法的特性,从而确定审计人员应该如何侦察和识别虚假财务报告,以及应用何种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应对虚假财务报告。本文的特点在于:在以往文献对于典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添加了数字方面的分析,对于我国虚假财务报告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有利于我们对虚假财务报告作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虚假财务报告现状分析

本文资料采集于1996-2001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中的处罚决定,对于1996-1999年的资料是通过(.cn)获得,同时将这些数据与陈汉文等(2001)的数据进行了核对,增加了一个中经公司案例,另外根据定义的虚假财务报告概念,在他们的基础上补充了广深铁路(1997)、中远发展(1998)、蓝田公司(1999)和顺鑫农业(1998)等四个案例。2000-2001年的数据通过直接查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的书面发行本获得。这样,通过采集共得到了36个虚假财务报告案例。

(一) 内容分析

虚假财务报告的内容是指在虚假财务报告中的虚假信息。在研究的36个案例中,资产虚假有7家,利润虚假有17家,设立时间虚假有3家,股本金和股份数虚假有9家,募集资金用途虚假有7家,支出和负债虚假的有4家,其他情况虚假有15家,包括了虚假陈述股票托管、大股东的持股份额、诉讼案件情况和有意混淆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金额等。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财务报告中虚假信息的分布面很广,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报告内容。其中利润是虚假程度最严重的,然后是资产、资本金和股份数的虚假陈述,以及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挪用募集资金。这表明:调节利润是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从而粉饰公司经营业绩,误导投资者;上市公司在内部资金的压力下匆忙上市融资,筹资成为一种“圈钱”,最终资金的用途被改变,甚至就直接被侵占和挪用。

(二)类型分析

在36个案例中,年度报告虚假披露的有28家,中期报告虚假的有7家,上市公告书和招股说明书虚假的有12家,对有关重大事项未能及时予以公告的有8家。

说明虚假财务报告主要是年度报告。因为欺诈上市会影响到模拟报告的真实性,虚增资产和利润、提前确认收入等影响到年度财务报告,而虚增资产和利润是上市公司作假的主要方面。

(三)年度分布分析

从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年度分布来看,1993年有2例,1994年有3例,1995年有5例,1996年有20例,1997年有19例,1998年有12例,1999年有2例。其中有些案例存在连续多年财务报告虚假,如:重庆川仪、郑百文、张家界在1996、1997、1998年连续三年财务报告虚假,琼新能源公司1994年至1997年财务报告虚假,中集公司则在1993年至1998年均未真实完整的披露公司短期投资和相应投资收益,时间长达6年之久。

从这些虚假财务报告发生的年份分布来看,虚假财务报告集中发生在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尤其是1996年。通过(.cn)查找了1996年-1998年证监会、国务院等有关政府部门规章中与上市公司有关的法规,可以发现这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监督管理制度出台的不少,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和完善,加之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而这几年上市的企业又较多,如1996年新上市公司207家,1997年215家,1998年106家,在制度不健全而上市公司数又多的时候,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率高就不足为怪。

(四)高发领域的分析:

1.关联方交易。

某些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将巨额亏损转移到不需要审计的关联企业,隐瞒其真实的财务状况。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杜撰复杂交易,单从会计方法上看,起利润过程完全合法,但却不会实现。

2.非常交易。

不少上市公司为避免3年亏损摘牌或为达到规定的配股条件,常采用非常交易,如转让股权、经营权或土地使用权、年末发生非常销售业务、收取政府补贴等,从而获取非常利益,以期公司业绩得到一次性的改观。

3.非货币性交易。

很多上市公司的交易业务是非货币性的,如转让土地、股权等巨额资产,无现金流入,只是借记“应收账款”,同时确认转让利润。还有一些公司通过非法渠道将资金拆借出去,或投入子公司,这些资金或资本实际上已难以收回,也无现金流入,却仁以此确认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

4. 资产重组。

一些上市公司采取“报表重组”的方式,重组后上市公司业绩在短期内会大幅改善,但实际只是增加了“业绩幻觉”。

5. 会计方法与会计估计变更。

有时上市公司会利用会计变更来操纵利润。如改变长期投资处理方法及合并报表的范围。

6. 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

这方面问题包括:上市公司期后投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投资效益很差,连续出现巨额亏损或营运资本减损,使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怀疑;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如所得税减免无法估计、法律诉讼等;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诸如合并、清算等重大事件;存在应收账款抵押、融通票据和其他债务担保;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资料与审计附送资料不一致等。

(五)舞弊手法分析

一般公司编撰虚假财务报告,都会想办法找一些不容易为审计人员所察觉的手段和方式来进行,以免被发现遭致处罚和被出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这些舞弊手法包括:

1. 虚假确认收入。

指上市公司不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而是根据需要提前或是退后确认甚至虚假制造收入。虚假确认收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提前确认收入、通过不具有产权的资产进行交易虚构收入、在不转移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确认收入、通过循环转账来制造收入到账的假相、确认一年中的部分费用但确认全年的收入以提高利润、少计管理费用、将以前年度的利润计入本期、费用跨期摊配、虚提返利、冲减成本和费用挂账、将借款列入投资收益、将应收股利计入投资收益、合并报表中不抵消内部销售未实现利润、不将分公司经营情况并入会计报表等。

2.虚假确认费用或者将费用转为成本推迟确认。

如:把本该作为费用处理的税金转入产成品成本,留待下年处理,将公司亏损虚构为盈利;或者故意漏计费用等。

3.利用资产评估调节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例如,渤海公司1996年中期报告称:根据与外商合资的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济南市地产交易物业估价所对长清热电厂、渤海康乐城两处产物业进行了评估。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第八条之规定,此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计入了资本公积金。但事实上跟外商合作的康乐城保龄球馆和以长清热电厂部分转让成立东渤海热电有限公司合作企业尚未注册成立,此时不能将评估增值入账。

4. 制造假文件,达到舞弊目的。

例如,蓝田公司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了两份土地证以及三份沈阳市人民政府地价核定批复,伪造银行对账单,虚增巨额银行存款。如为达到虚增资产的目的,蓝田公司伪造了该公司及下属企业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份银行对账单,共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占公司1995年财务会计报告(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银行存款额的62%。综艺股份通过地方政府制造假文件和通过审计师事务所编制虚假验资报告,大庆联谊亦通过有关方面制造假文件欺诈上市,活力二八编造1997年2320万元银行进账单称配股资金到位。

5.采用调整溢价比例进行缩股。

例如,大明公司采用调整溢价比例的方式,对公司的股本进行调节,大明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宣称:“1993年4月10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公司筹委会工作报告、公司章程和股本总额、股权构成及调整溢价发行比例的方案,溢价发行比例为1∶3,公司股本总额为4800万元。1993年5月8日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而其事实上协议规定大明公司的股权证的发行价格为1∶1.2,在股票发行和股权证登记时按2.5∶1的比例进行缩股,将公司注册资本12000万元缩减为4800万元。

6.投资收益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

例如,广深铁路公司将君安证券公司1996年12月30日以投资收益名义汇给的2000万元,未列入投资收益,并将该2000万元汇给君安国际公司,形成账外资产,违反了现行会计制度。

7.漏计支出和债务。

例如,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漏记利息支出4758万元,漏记债务826万元。

8. 提前确认资产。

例如,西安圣方对2000年3月出具技术鉴定的2.4亿元无形资产和1999年11月通过技术鉴定的1.7亿元无形资产在1999年10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

9.私自对冲账户款项。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45-03

一、引言

财务分析课程目前是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分析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实际企业进行综合财务分析的能力,包括根据分析目的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选择和运用财务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与思考的能力,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能力等,而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财务分析案例教学的特点

目前案例教学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财务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

1.培养学生搜集原始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要得到高质量的分析结果,财务分析的资料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几张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所能提供的信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对于企业外部分析人员而言,忽视重大的表外信息和使用被粉饰报表数字都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分析目的尽可能多地搜集与分析对象相关的资料信息,而所获得资料信息的相关性、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质量。

现代的网络环境为普通的外部财务分析人员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料来源,如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财务报告、公告、企业新闻、竞争对手和行业信息、宏观经济动态、相关统计数据、各大财经网站提供的指标数据、专业分析报告等。分析人员必须学会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搜集并筛选与自己的分析对象和分析目的相关性较强的资料信息。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助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可以直接获得更多的原始资料。

相对于企业外部分析人员而言,企业内部分析人员的大部分数据资料的来源比较简便、直接、可靠,例如: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料、竞争对手的资料以及部分行业信息等。但同样,网络资源也是他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信息来源。

所以,在财务分析案例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传授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并训练其搜集和筛选相关资料的能力。当然,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必须掌握从最初的信息搜集到最终财务报告提交的全过程。学会根据特定的分析目的搜集相关的原始信息之后,更要学会对这些原始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获得相应的分析结果并提交分析报告。

2.财务分析综合教学案例较为庞大

财务分析的教学案例体系中,既要有小型甚至是微型案例,也要有大型的综合案例。而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目前可以简便获得案例资料来源的企业就是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的规模通常较为庞大,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较为复杂,要对一家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如前所述,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例如:连续几个年度的财务数据及资料,竞争对手的相关财务数据及资料,行业的相关数据及资料等。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以纸质资料的形式将案例资料提供给学生,成本非常高,同时也很难保证数据的全面性,所以必须在教学中有效利用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同时由于对这样庞大案例的分析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需课时量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地安排大型综合案例对提高总体案例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3.现代网络环境为财务分析案例提供了丰富的开放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财务分析人员,同样也为财务分析的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网络信息资源――历年来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财务报告、公告、企业新闻、竞争对手和行业信息、宏观经济动态、相关统计数据、各大财经网站提供的指标数据、专业分析报告等。在财务分析案例教学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核心内容,从互联网上可以随时查看到各个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历年的年报、半年报和季报,可以简便快捷地获取真实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同时,更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一些知名的财经网站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和经过初步加工处理之后的数据资料,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的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各知名财经网站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各期合并报表数据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及杜邦分析等数据图表,行业对比数据等。如果在财务分析案例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分析结果的质量;其次,其他很多有助于提高分析效率和分析质量的数据资料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

三、网络环境下财务分析教学过程中案例应用的实践与反思

财务分析课程一般开设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三年级,在学习财务分析之前学生们应当已经学习过了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具备了财务分析所需要的基础知识。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会计确认和计量、成本核算与管理等学习财务分析课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由于大多财务会计的教材中都设有财务报告一章,学生们对财务报告的形式、内容和主要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已经熟悉了常用财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

目前高校在财务分析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传统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传统举例教学能够向学生传授比较系统的知识,但在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明显不足;而案例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存在传授系统知识方面效率较低的缺陷,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运用可以相互弥补缺陷,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财务分析案例教学的实践

目前我校所采纳的财务分析教学模式是将财务分析课程划分为理论课环节和实验课环节,在理论课全部讲授完毕后再安排实验课。财务分析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实际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能力,所以无论在教学环节还是实验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真实企业的案例。

在理论课环节,采取的是传统的举例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教师在讲课的同时援引大量的案例。所使用的案例包括所使用教材中的案例和教师自行搜集的案例。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数量有限,同时受印刷成本的限制,教材中案例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往往不够全面,教师必须选择其他案例作为补充。其他案例来源主要有其他参考资料中所提供的案例和直接从互联网下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其他相关数据、资料。虽然以书面形式向学生提供案例资料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案例资料的效率,但由于财务分析教学中使用的案例量大,每个案例包含的数据、信息量也大,事先以纸质形式打印出来并发放给学生成本过高。

目前大学教师授课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电子资料更为经济方便。但通常多媒体教室只有一台供教师使用的电脑,且多数情况下不能联网,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案例的相关资料数据资料时,常常会出现字体过小,学生看不清楚的情况,即便能够放大,阅读起来也不方便,大大降低浏览的效率,而且每个页面都要事先保存并在上课时逐一打开,效率低下,常常还会出现某些网页或数据、图表无法保存或无法显示等情况。即便供教师使用的多媒体电脑能够联网,也同样存在出现字体过小,不便阅读等问题,且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被动的心态接受知识,很难获得阅读案例、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和空间,即便教师在授课中援引了大量的案例,学生没有经过认真阅读案例资料并主动思考的过程,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分析过程和结果,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很难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在实验环节,采用的是案例教学的形式,在微机实验室上课,每个学生一网的电脑,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下载相关数据资料,对该公司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实验结束时提交综合分析报告。

2.财务分析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发现上述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由于理论课环节与实验课环节分离,理论课授课内容和实验课相应内容时间间隔较长,实验课上很多学生对在理论课上所学的相应知识已经感到生疏甚至已经淡忘,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例如,关于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虽然在理论课阶段已经讲授并演示过,但由于学生没有亲自操作,印象不深,到实验课时已经非常生疏,造成搜集资料的效率较差的结果,同时由于生疏,学生无法有效利用一些重要的辅助分析工具和资料,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和分析结果的质量。

(2)要提高财务报表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必须要多研读实际企业的财务报告,由于学生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甚至没有主动阅读案例资料,更缺乏独立思考分析的训练,当学生在实验过程的综合案例教学环节第一次独立面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时,由于主动研读实际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资料远远不足,造成其解读报表的能力和效率较差。

(3)如前所述,由于综合案例资料较为庞大,学生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实验效率低下,学生的实验课完成分析任务时间非常紧张,难以开展讨论和其他辅助教学手段,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有效利用现代网络环境改进财务分析案例教学方法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教学模式的缺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有两个:

(1)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2)如何将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大型综合案例教学形式的安排。

鉴于前面提到的财务分析案例的特点,目前在互联网上存在大量实际案例资料,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可以将全部授课过程都安排在微机室进行,教师以联网的多媒体电脑授课,上课时教室中每个学生使用一网的电脑(硬件资源缺乏的也可以每两个学生共用一台)。将整个课程进程按授课内容每一个小单元安排一个教师讲授时段讲授系统知识,同时每个小单元安排一个相应的学生实验时段,在实验阶段各个时段的长短由教师根据每次课的授课内容自由掌握。

在教师讲授时段,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阅读老师上传的电子课件,并在教师讲解案例时随时按教师的要求打开特定的网页,查看相应的财务报告、数据资料,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学生上课记笔记的时间,还给予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条件和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直接操作查看网络上的相应数据和资料,印象较为深刻,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验时段,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个小组共同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关于大型综合型案例的安排,在课程的初始阶段,教师就应当帮助每个小组选择确定所要分析的上市公司,并随着教学内容的进展,在每个单元的实验时段从网络搜集相应的数据资料,对该公司的相应内容作出分析和讨论,并利用课后时间完成相应的阶段性书面分析报告;为了让学生多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以提高其财务报告的解读能力,实验时段还应当安插一些与授课时段所讲内容相关性较强的小型或是微型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即时的口头分析和讨论,不要求提交书面的分析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论大型综合案例或是小型和微型案例,资料的搜集工作都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9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重要防线,也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内在机制。美国安然、世通财务舞弊事件发生后,各国监管机构将监管重心从单纯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信息质量,转向财务报告本身信息质量与建立健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并重。为此,美国于2002年通过了强制性要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较不完善,相关的内控政策出台较迟。针对国际市场的内控变革,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引,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规范。但是,考虑到条件不成熟,未对所有的上市公司强制性实施。个别上市公司出于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的考虑,以便将自己同其他上市公司区分开来,进而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自愿披露。

相较于国外强制性披露的执行效果,国内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质量参差不齐。无论是披露范围,还是披露内容以及披露的方式都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同时,在国内由于政策的侧重点不同,不同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家对于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求更高,相关的政策指引更为细致。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质量略高于其他公司。对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状况,已有学者进行了案例研究,发现其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形式主义(瞿旭等,2009)。

二、内部控制政策法规及相关研究

本文在研究设计中将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历程划分为自愿披露与强制性披露两阶段,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阶段是指2006年以前,强制性信息披露始于2006年,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强制性仅仅指部分内控信息,例如,2006年以后上市公司至少需要在“重要事项”一节说明其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一)自愿披露阶段的内部控制法规及相关研究

在近来的研究中,有关内部控制的法规文件一般追溯至2000年,证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在年度报告对内部控制建设进行说明。继而,2001年起,中国证监会要求一般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对该公司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发表独立意见,若监事会认为内部控制完善,可以不对外披露。2003年3月证监会又针对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了规定,明确了董事会对于内部控制的责任。2005年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开始要求上市公司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公司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该年度内银监会还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可以说,我国在2006年以前以及美国在2002年以前并未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强制性规定,内控信息披露系上市公司自选择的行为。那么具体实施效果如何呢?

我国2001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缺少实质性内容,披露主体主要为监事会(李明辉等,2003)。张立民等(2003)研究表明,我国ST上市公司在2001年与2002年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不少前后矛盾,且以说好话为主。2003年,上市公司大多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但披露词句模糊,证监会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执行(蔡吉甫,2005)。2003到2005年间,上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总体水平较差(方红星等,2009)。

以上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一般上市公司,那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管制严格的金融类公司而言,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如何呢?上市银行2001到2006年间,在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存在诸多问题(黄秋敏,2008),类似的,倪慧萍(2006)通过对上市银行年报的分析发现,上市银行未严格遵循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要求。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2001至2005年间,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较多问题,披露主体多元化,披露内容形式化。为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高披露的信息含量,相关的研究针对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众多建设性的针对性极强的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2006年监管机构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文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更详细严格的规定,2006年被认为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故众多学者将2006年以后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视为强制性披露的始点。

(二)强制性信息披露阶段的内部控制法规及相关研究

2006年,上交所与深交所分别于6月5日和9月28日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前者自2006年7月1日起生效,后者自2007年7月1日实施,两者皆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董事会编制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考虑到实施的仓促性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上交所于2006年12月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的通知》中对《指引》做了补充,只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的“重要事项”部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遵守《指引》的规定。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证监会以及深交所了对上市公司年报工作的条例与通知,其中都特别提到了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2008年1月2日,在上交所的关于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中,也涉及了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率先在中国境内上市的公司执行。紧接着,2010年4月15日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自2011年起要求部分上市公司执行。

在相关的政策背景下,李享(2007)通过对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分析发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并不理想,同时,2006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规定并未得到执行,信息披露动机不足,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杨有红等,2008)。2007年,总体来说,大约40%的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然而,只有约12%的公司聘请了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发表意见(张士强等,2009)。林斌等(2009)研究表明,其选取的2007年度沪深两市的研究样本中有约15%的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了鉴证报告,并且中央控股公司自愿披露鉴证报告的动机更强。在2006到2008年间,约有10%的上市公司首次执行了内部控制鉴证(张龙平等,2010)。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而言,2007年样本公司中有244份年报披露了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占所有上市公司的比例约为18%;2008年样本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有98家,占所有上市公司的比例约为7%(刘亚莉等,2011)。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研究发现,在其选取的2009年研究样本中,有28.28%的公司自愿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其中分别有89.93%和10.07%的公司披露了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有限保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可以看出,自2006年以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上市公司基本都能简单按照相关规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在未强制要求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背景下,已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出于信号传递的考虑,主动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在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中,开始有意识地披露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然而,对于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的划分尚无具体的指导细则,在相关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将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问题一概归入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不合理的以偏概全现象。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历程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的选取

沱牌曲酒(股票代码:600702),于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曾被评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治理样本公司”,率先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深发展(股票代码:000001),于199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系早期上市以及金融类公司中较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绿大地(股票代码:002200),于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曾一度因为上市造假,而被认为是继银广夏之后A股的一大污点。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公司,皆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案例公司不仅分布于不同的行业,而且在不同的时间上市,其时间段涵盖了股市的发展历程,而且见证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足迹。此外,所选取的案例公司有明显的治理上的区别,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典型代表的深发展,更是被给予政策厚望。本文试图踏着政策法规的足迹,一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虚实。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载体

1.自愿披露阶段的内控信息载体

证监会在2001年要求上市公司监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发表独立意见,但未作强制性规定。继而,在2003年又明确了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2005年的法规文件开始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内部控制的核实评价报告作出要求,主要责任方依然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

沱牌曲酒在2001年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与“监事会报告”部分,对相关项目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说明。在此后的2001—2005年度内,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仅出现在监事会报告中。

深发展在2001年与2002年在年报中的“监事会报告”以及专设的“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说明”部分涉及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说明,其中后者还包括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公司在2003年“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以及“银行业务数据摘要”部分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而在2004与2005年仅仅在“银行业务数据摘要”部分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说明。

2.强制性披露阶段的内控信息载体

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通知,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应在“重要事项”部分说明内部控制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2008年,五部委颁布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具体内涵做了详细说明,但未明确指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载体。

沱牌曲酒在2006年年报中的“监事会报告”以及“重要事项”段提到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2007年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段详细披露了内部控制建设,其中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沱牌曲酒2008年年报在“公司治理结构”段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而,该年度仅仅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未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核实评价,2009年与2008年的差异在于又开始披露内部控制审核报告。沱牌曲酒2010年内控信息载体与往年的区别在于独立于年报对外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深发展2006年年报中仅在“银行业务数据摘要”段提到了内部控制制度,从2007年年报起,公司年报中增设“内部控制报告自我评估报告”一节,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在附件中公布了内部控制审核报告。深发展独立于年报向外公布了2008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在2008年年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段披露了相关的内部控制信息,该公司在2009年报“公司治理结构”一节中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且独立于年报进行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深发展2010年内控信息载体与往年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公司对外独立公布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不是附属于年报,而且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也提到了内部控制制度。

绿大地于2007年上市,由于其虚假上市行为而广受关注与议论,同时深陷诉讼泥潭。该公司在2007年年报“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监事会报告”段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说明,此后,公司独立于年报披露了2008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及内部控制审核报告。2010年却仅仅披露了2009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2011年该公司又开始对外披露2010年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在2010年年报中的多处提到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披露的内容同样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结构”一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包括年报中的监事会报告、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业务数据摘要以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核报告。从最初的多元化的披露到后来内部控制报告中的集中披露,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连续性

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载体的分析可以看出,2004年沱牌曲酒没有在年报中说明任何内部控制的信息。该公司在2007年同时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与审核报告,而在2008年却仅仅披露了自评报告,2009年又复同时披露。

深发展在2003年中断了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与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的披露,直至2007年方又开始披露。2008到2010年期间则又中断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上市较晚的绿大地,其上市初期即比较重视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然而,仍然不能做到内部控制报告的连续披露,例如,该公司未披露2009年度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各上市公司恰恰在政策的拐点完整的按要求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而后则消极对待。显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迎合监管需求的意图不言自明。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

2001年,沱牌曲酒在年报中指出了董事会对于各项资产计提及核销资产减值准备的内部控制责任,直至2005年,公司关于内部控制的陈述各年度基本相同。在2006年年报中,公司指出开始启动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简单说明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设情况,但并未披露具体信息。2007年起,该公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年报中占据了较大的篇幅,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2008年,该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较为详实地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2008到2010年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质内容差别不大。

深发展于2001年便开始在其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中对内部控制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并且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内部控制审核报告,2002年与2001年基本相似。2003年该公司在年报中指出“内部控制不够完善,需要努力改善”,较往年信息量较少。2004到2006年期间,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仅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陈述。从2007年起,深发展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开始涵盖企业的多方面。2008年在2007年基础上增加了独立董事等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意见。2009年与2010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稍有完善,变化不大。

绿大地不仅在2007年年报中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说明,披露的内容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简要说明,同时,在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中,还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比较而言,该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较好。2008年较2007年披露的内控信息更具体,只是含糊的提到内控问题。2009年该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框架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但上年存在的问题仍未解决。2007—2009年的内控鉴证报告皆未提及存在的内控问题。2010年绿大地在其年度报告以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都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且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中明确指出该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总之,顺着内控法规的征程,可以看到企业披露的内控信息日益详实,有些上市公司还主动披露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措施,使投资者在连篇累牍的内控建设信息中,也可以嗅出潜在的危机。但总体而言,实质性的内控信息有限,多为一般性的陈述。

四、结论及启示

循着内部控制政策法规的足迹,分析发现,伴随着内部控制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日益充分、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的载体日趋明确,内容基本符合相关规定。然而,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政策效应明显,当政策时,上市公司会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继而会消极对待。此外,内部控制的信息多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披露,而乏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陈述。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以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主要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声明,只有在财务状况被发现以后才会披露相关内部控制问题。

近年来,内部控制的诸多研究中,把是否披露或是否详细披露相关内部控制信息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变量,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相关报告并不能完全代表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首先,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不具有连续性,有的企业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于内部控制政策法规的遵守,也许会在某一年度公布内部控制报告,在以后的年度出于成本或者其他的考虑便中断了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其次,有些企业会通过披露内部控制报告来掩盖本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相较于不披露内部控制带来的市场负面反应的代价而言,完整的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成本要小得多。

【参考文献】

[1] 瞿旭,李明,杨丹,叶建明.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9(4):38-47.

[2] 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1):38-43.

[3] 张立民,钱华,李敏仪.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改进——来自我国ST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审计研究,2003(5):10-15.

[4] 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85-88.

[5] 倪慧萍.上市银行内部控制披露状况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2):17-19.

[6] 李享.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改进——基于2006年沪市公司年报的考察[J].财务与会计,2008(7):8-10.

[7] 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3):35-42.

[8] 张士强,张暖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5):102-107.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10

财务报告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是投资者和有关人员了解公司业绩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途径。在财务报告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财务舞弊陷阱。尤其在我国目前正在转型的市场经济中,财务舞弊这种不法经济行为,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更是广泛存在。

公司财务报告的财务舞弊现象,不仅直接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而且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因此如何快速有效鉴别财务报告的真伪,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就对财务舞弊的鉴别进行一些探讨。

1 从公司的基本分析入手

财务舞弊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有着深刻的公司背景。对公司的基本分析就是不仅要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且要了解包括整个国家、区域、行业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

首先,应该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司的治理情况、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董事会报告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在进行综合浏览时,对公司的情况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应当关注以下方面: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生产经营特点;行业地位和区位分析;产品分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和成长性分析。财务舞弊分析与识别的灵魂是比较,同业可比公司业绩是财务报告舞弊的一面镜子。通过与同业可比企业的比较,往往可以发现一些用单个公司资料难以发现的财务舞弊之处。

[案例1]锦州港就存在这样的情况。锦州港是我国最北部的国际深水海港,北方重要的油品、粮食、散矿、煤炭装卸基地,竞争优势十分突出。2001年末,锦州港总资产29.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7.5亿元,全年实现收入2.8亿元;天津港总资产28.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7.5亿元,全年实现收入10亿元;营口港总资产3.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4亿元,全年实现收入2亿元。通过对比其他同类的港口类上市公司可以看出,锦州港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极慢。由于锦州港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主要构成是码头及辅助设施,很多固定资产不像房产、设备那么直观,锦州港到底在码头投了多少钱极难验证。这些情况引起了一些专家的质疑,结果正如专家说的,锦州港后来承认了存在的财务舞弊。

其次,要分析财务舞弊的预兆信号。

一个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必然存在一定的动机。以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为了“圈钱”,或者是为了配合炒作、拉高股价、以谋求暴利。现在的财务造假更多是上市公司为了生存,掩饰公司的财务窟窿等多种原因,以便苟延残喘。从而造成国内证券市场财务造假的现象日益增多。

对预兆信号要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外部信号包括公司股票市场形势分析,公司的市场份额,公司所处的行业与该公司的获利水平是否长期不相称,公司的业绩是否过度依靠主营业务以外的业务,公司是否举债过度,公司的业绩和股价波动是否厉害,公司所有权的争夺等方面。

是否业绩太好了,在今日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什么这家公司比别人做的好的多,众多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些公司出现超乎寻常的高成长的业绩往往不可信,如上市公司生态农业、银广厦等等。

如果发现公司股价发生异常波动并伴有再融资需求、处于亏损的边缘、面临被特别处理等现象时,应该予以特别注意,此时公司可能迫切需要虚构销售收入来粉饰其经营业绩;但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越大,行业增长得更快就越困难;高成长率并不一定衍生出会计舞弊,但是当成长速度变慢,为了保持一直成长的表象,经理层常会由于某种压力进行欺诈保持高增长。

对于公司来说,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入形成企业利润总额,这三类应当在利润总额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比例也反映企业各类活动的实际。如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的比例较大,则使企业在维持住表面繁荣的同时,还会使企业的长期发展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特别注意是否存在重大的频繁的关联交易和资本运作。

在年报或中报前,股价发生急剧波动的上市公司其风险往往较大,证券市场的无数案例表明,被证监会查处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往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股价的变化往往与财务数据相联系,这时财务数据经常经过人为粉饰。

[案例2]1999年报显示,托普软件有四大子公司,分别是托普科技、长征网络、托雅科技、自贡电脑,这四家公司为托普软件创造了7679万元净利润,而托普软件全年利润只有5751万元,就说明如果没有这四家子公司,托普软件将出现2000万元的亏损。投资收益在利润总额中占有的比例较大,存在财务舞弊的外部预兆信号。托普科技的净资产收益率30.68%,长征科技51.44%,托雅科技82.28%,自贡电脑75.30%,这些子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都相当高。但这些子公司的业绩并不稳定。托普科技2001年营业收入10576万元,净利润2859万元,到了200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由上年同期的3501万元降至1080万元,而且报出了86万元的亏损;长征科技1999年度净利润2069万元,2000年度利润1810万元,2001年度利润-255万元;剩下的两家公司也存在许多问题。公司的业绩波动厉害,也存在财务舞弊的外部预兆信号。

结果,托普董事长外逃,该公司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嫌数十亿巨额财务窟窿,现沦为ST,是非常恶性的一起掏空上市公司典型的案例。对于托普软件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特别注意是否存在重大的频繁的关联交易和资本运作。

内部信号包括公司会计政策预兆信号,公司内控制度预兆信号。应该关注往来款项是否不正常的增加,存货是否周转过慢,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是否过低,主营现金流为负数,是否存在巨额冲销等等。

当一个公司缺乏健全有效的治理制度,那么它出问题只是迟早的事。

[案例3]银广夏上市之后,为了寻找利润增长点到处投资,涉及的行业五花八门,公司的管理长期是意气型、勇敢型、忠诚型,是人治色彩很浓的家族式管理。一些项目上马违反科学规律,比如二氧化碳萃取项目,设备都已经订购了才出可研报告;董事局开会一般是一言堂,除了董事局几个核心成员,其他人都成了摆设,不少董事对公司的账目一团乱麻。

在关注预兆信号的同时,还要进行现场调查。

查账,主要是对会计账簿及凭证进行核查,这需要一个前提:即必须保证原始凭证与其经济业务的事实真相一致。现代财务报告分析强调分析人员应该跳出会计资料,从帐外搜索信息,再结合财务报告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人员如果能在分析之初多花些时间到车间、管理部门去转一转,与相关的工作人员交谈询问,多动动脑筋,那么将会对企业经营情况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

[案例4]基金景宏的重仓品种银广夏就给该基金带来了惨重损失,该基金负责人也曾赴银川对银广夏进行了实地考察。但是,考察变成了现场参观,考察人员只是被动地听取银广夏董事长和其他高管人员工介绍公司情况,并没有明确的考察目的、内容和提纲。

2 对资产负债表财务舞弊的分析

在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中,货币资金项目是上市公司的血液,这里就着重对现金舞弊加以分析。在不少上市公司中,存在五大现金舞弊现象:高现金舞弊、受限现金舞弊、流水舞弊及募集资金使用舞弊、账外资金舞弊。

2.1 高现金舞弊

某些上市公司的现金非常高,远远不是为了满足日常经营的

需要(刚刚上市、增发或配股的除外),这么高的现金,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

(1)大量现金本来就是虚构的,根本不存在。

(2)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早就占用了这笔资金,只是在报告期还回,暂时放在账上。

(3)现金被冻结或质押,公司根本无法动用。

[案例5]闽福发年收入只有2~3个亿元(实际上真正的收入估计连1个亿元都没有达到),但近几年货币资金一直保持较高余额,甚至超过了年收入额,而且闽福发的货币资金很有意思,除了2002年有“其他货币资金3550万元”外,其余基本都是银行存款,而这些银行存款都是没有受限的。而实际上,闽福发大股东的股权早就被司法冻结或质押,闽福发截至2005年半年报,资产总额11.08亿元,股东权益4.60亿元,资产负债表58.48%,而这只是账面数,如果扣除大量的泡沫、虚假资产,很多学者怀疑闽福发早已资不抵债,在此背景下,竟然还有2个亿甚至3个亿元无受限的银行存款,只能断定这些银行存款实为虚构或早已受限。

2.2 受限现金舞弊

某些上市公司虽然账上挂着大量现金,但这些现金公司无法动用,或者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可以动用。简而言之,这些现金是受到限制的。现金受限通常有以下特征:

(1)银行存款的数额变化非常小.

(2)现金充裕,但四处举债,甚至是贷款逾期不还。

(3)流动资金不足,但有相当多的定期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

(4)其他货币资金的金额较大,但没有说明该资金对应的使用目的。

[案例6]悦达投资2004年报现金余额11.88亿元,其中有外埠定期存款5.27亿元――人们不竟发出疑问:好端端跑大老远去存什么定期存款?且该存款无质押等情况。

截止2004年底,该公司资产总额61.87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1.88亿元,资产负债率63%,银行贷款31.66亿元(包括应付票据5.07亿元),2004年该公司实现收入11.88亿元,实现净利3982万元,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分别6.13亿元、-1.40亿元及-0.04亿元。单从这几项分析,似乎该公司的现金流十分健康,公司正在进行对外投资。2004年现金净增加4.69亿元。

2004年报披露: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悦达集团及其子公司占用公司资金净额(悦达集团及其子公司占用公司资金扣除公司及子公司占用悦达集团及其子公司资金)合计为22,629.00万元。其中:本年累计增加138,246.84万元,本年累计减少144,899.44万元,全年平均占用净额48,809.61万元。

2005年半年报显示,货币资金余额减至9.22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出4.64亿元。货币资金中有5.25亿元是其他货币资金,附注称期末其他货币资金中为办理承兑汇票抵押存款金额51910.50万元、信用保证金存款659.44万元、外埠定期存款3.24万元。而2004年报中11.88亿元中有9.37亿元是其他货币资金,附注称:期末其他货币资金中为办理承兑汇票抵押存款金额26429.50万元、信用保证金存款2639.19万元、外埠定期存款52700.00万元。

至此,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悦达投资外埠定期存款5.27亿元实为虚构或已设定质押,造假目的是掩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违规行为。

2.3 现金流水舞弊

资金运作的现金舞弊属于高技术的舞弊手段。这类公司虽然手段高明、造假过程复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资金往来非常复杂,资金流入流出量非常大。这类公司往往处于关系复杂的集团当中,尤其是多家公司组成的一个“系”。如果该集团的实际控制方资金匮乏陷入困境,那么,马上应该引起警惕,他们随时会想尽各种办法挖走上市公司的现金为自己解困。

对这类现金舞弊公司虽然不好直接识别和证明,但如果能够密切关注公司的各种信息,还是能够比较有效的防范的。

(1)上市公司处于一个关系复杂的集团当中,而且频繁地担保与被担保。

(2)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资金链断裂,十分迫切需要现金。

(3)母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已经被质押或司法冻结。

(4)上市公司有莫名其妙的资金往来,尤其是与关联方的现金往来。

(5)现金流量表中“收到(支付)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现金”金额巨大。

[案例7]天津磁卡(600800)

天津磁卡在2005年9月7日公告中称:研发基地一期建设总用地512.34亩,总投资103896万元;2005年3月25日,公司与中贸源签订总价款为431972300元的《设备采购合同》,2005年6月30日,公司向中贸源预付了5.2亿元设备采购款及原材料采购款。总价值只有4.3亿元,就预付5.2亿元,且如此巨额工程设备不自己招标采购,反而委托一家背景不明公司操作,这只能说明这5.2亿元实际是在空转,也就是天津磁卡并没有真实收到5.2亿元的售房款,也没有真实支付5.2亿元的设备款,而是在银行的配合下做出的虚假现金流;实际上2003年度收回的关联方欠款5.3亿元以及后面支付印刷厂6.3亿元也怀疑涉嫌资金空转,以此转回巨额的减值准备,如果是这样,则其2003、2004年巨额的非经常性损益都是虚假的。

2.4 募集资金使用舞弊

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存入专用账户中,做到专款专用。不少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的时候虚报项目所需经费,费尽心机圈到更多的钱;募集到资金后名义上还挂在账户上,但早已秘密转出到账外;或者将改存款质押套取贷款;或者虚报募集资金的使用金额和使用范围,愚弄广大投资者。

[案例8]建设机械(600984)

该公司2004年7月上市,首募资金2.4亿元,2005年半年报披露,货币资金余额还有7639万元,但有5888万元用于信用证保证金,实际银行存款只有1746万元,2004年报及2005年半年报显示真正用于在建工程建设的募集资金只有392万元,而该公司在2005年半年报称募集资金已使用18116万元,剩余6151万元存放于银行,并称有9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事实上2004年该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3312万元、2005年上半年该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出9557万元,合计22869万元,亦即建设机械募集的2.4亿元基本上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与其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严重背离,实际上募集资金基本上没有投入募资项目,此外,在这22869万元净流出背后怀疑是巨额资金被关联方占用。

在流动资产的财务舞弊中,应收账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应收账款,应该关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公司,考察应收账款的质量,分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提取是否充足。

[案例9]四川长虹就是应收账款较多的家电类上市公司,2003年一季度报表中,应收账款高达33.6亿元,其他应收款4.11亿元,应收票据20.52亿元,虽然应收账款数额较大,但公司对于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却是实施的零计提的政策,明显计提不足,因此该公司的净利润成色不足。后来由于收回APEX的欠款存在很大困难,及受应收账款计提和短期投资损失等因素影响,四川长虹2004年度出现了36亿元的亏损。

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少公司就在存货上做文章,高估存货就是其中最常见的陷阱手段。如果原材料数量下降,而存货数量上升,则说明公司销售存在问题;如果原材料数量上升,而存货数量下降,则说明公司业务情况良好,管理层由于预期销售增长而开始囤积原材料。

3 对利润表财务舞弊的分析

利润表的分析分为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分析。

首先必须对营业收入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这里,可以进行同业比较分析;结合存货流转测试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性;结合应收账款函证,确定销售收入的真实性;注意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方式或确认时间的一致性。

[案例10]蓝田股份的营业收入就疑点很多。2000年公司的主营收入18.4亿元,而应收账款仅仅857万元。公司解释说,这是因为占公司产品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例大,采用“钱货两清”方式结算成为惯例,造成应收账款数额很小。在18亿元的收入中主要靠现金实现,让人不禁产生怀疑。在18.4亿元的营业收入中,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销售收入5.29亿元,难道饮料销售也未出现应收账款?对比同样在湖北养鱼的武昌鱼,每亩收入不足千元,而蓝田养鱼近万元,养殖业绩差别如此大,其奇迹有多少可信度?结果曾经的蓝筹股蓝田股份在2003年退市了。

其次,必须分析企业营业收入的各种构成和比重。对主营业务收入所占的比例,只有企业主营收入突出,占企业收入总额的绝大部分,才能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我国规定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应达到总收益的70%,否则应引起关注。

在对营业收入进行分析时,必须对收入进行连续3年以上的趋势分析,判断其收入的稳定性。如果公司的营业收入较为稳定

或稳步增长,才能保证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

[案例11]东方电子在收入的确认上就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2001年东方电子实现收入7.26亿元,2002年实现收入3.79亿元,收入下降48%,巨亏2.84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35%。而2003年第一季度显示公司已经实现扭亏,第一季度微利245万元。公司2003年第一季度收入7584万元比2002年第一季度收入7907万元只减少4.08%,而营业费用减少51.81%,管理费用减少31.38%;2002年收入37867万元比2001年收入72654万元减少47.8%,,而营业费用增加5.12%,管理费用增加163.62% 。收入与费用都严重不配比地大起大落,通过以上的调整,从而达到2001年不亏损,2002年集中亏损,2003年扭亏的目的。

在利润表中,费用项目是收入项目的抵减。费用项目包括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直接费用即主营业务成本。企业为了虚增利润或少计亏损,可能采取当期少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方法。这里可以计算出存货周转率,如果企业当期少结转成本,企业当期的产品销售成本将减少,在相同的存货水平下,将导致存货周转率较低。因而较低的存货周转率,则说明企业可能存在着少结转销售成本而造成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的问题。

期间费用即指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取得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无法加以摊销的费用。有关人员在阅读公司的财务报表时,应该对费用出现大幅下降的公司予以特别关注。不应认为费用大幅下降就是好事,而应该具体分析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改善的原因,还是企业运用一些会计手段的结果。

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总费用将随着企业业务的变化而变化,在企业业务发展的条件下,费用一般也将随着同向增长。在此,应该特别注意有些公司为了让报表更好看些,把本应列为本期费用的广告费用予以资本化。

[案例12]大唐电信是家著名的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庞大的消费群体给电信新兴技术产业化提供了基础,应该公司的发展潜力相当大,但是似乎存在虚增利润的现象。在公司的2001年年报对2000年净利润作了追溯调整,公司将2000年度列为“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的募集资金投向的科研费用作为重大会计差错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调减了2000年度的净利润11200万元,此举使2000年净利润由17844万元调减为6644万元。这是一起典型的收益性支出递延化或资本化作假案例。

在有些情况下,利润跟不上主营业务发展是正常的,因为企业在投资新的项目时,会增加各种费用,从而降低企业当前盈利水平,即便如此,只要不是盲目投资,都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作为投资者,应明白投资股票就是投资未来的道理。

参考文献

设计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例11

[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研究分析

一、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的典型案例及其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频发,这种不法经济行为掩盖了企业财务的真相,导致投资者决策错误并使资本市场陷入困境。为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理论,本文拟对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1.美国安然财务报告舞弊案及其分析

(1)安然财务报告舞弊案概述

美国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案,当首推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在20世纪初的轰然陨落。安然公司营运的天然气与石油曾占全美市场的20%,经营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并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位居《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第七位,成为华尔街财务分析师力荐的蓝筹股。

然而,随着安然公司在2001年10月16日第三季度亏损6.18亿美元及其在1997年到2000年间由关联交易共虚报了5.52亿的盈利这一系列内幕消息的公布,安然股东财富瞬间蒸发,流通市值由颠峰的680亿美元跌至不足2亿美元,下跌了99.92%。安然大厦的崩塌给全球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震撼,不亚于“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安然财务报告舞弊案的综合分析

①安然财务报告舞弊手法主要是以虚假手段高估资产、高估利润、隐瞒负债。首先,安然公司设立了大约3000家关联企业来进行“对倒”交易,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使公司进行大量的表外融资,以提高信用等级;又可以虚构交易规模,编造会计利润。其次,安然策划不具经济实质的对冲交易以掩盖投资损失;空挂应收票据以虚增资产和股东权益。2001年11月,安然公司在向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提交的重新编制的1997年至2001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中,就公开承认该期间曾高估利润5.9亿美元,隐瞒负债6.28亿美元。

②按照财务报告舞弊动因的理论分析,安然舞弊案的发生囊括了四因素理论中的所有因素。

首先,安然的管理层具备贪婪和需求的两大要素。安然的管理层想把安然构建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大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安然实施了“从美国到印度、从能源管道到宽带网络”的疯狂扩张政策。但这种盲目扩张并未成功,当关管理层无法实现许诺的发展速度时,就开始寻求“第二条道路”——人工增长法,即通过秘密交易和“创造性”的会计方法来粉饰业绩,以便继续博取投资者的青睐。而另一方面,为了保住自己的分红,安然管理层毫无羞耻感地“盗取”公司员工和广大投资者的财富。这样,亏空黑洞越来越大,在承认了12亿美元的虚假利润后,安然又挣扎了大约六个星期,终于宣告破产。

其次,安然的保密措施在为其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提供契机的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外人揭穿和披露舞弊行为的可能。就连为安然欢呼的人也承认:没有人能搞得清安然的钱到底是怎么挣的!其原因在于安然一方面以“防范竞争对手”为由,以商业秘密名义把收入或利润的细节保护起来;而另一方面他们提供的财务数据又通常过于繁琐和混乱不清,连为标准普尔公司这样的债务评级公司负责财务分析的专业人员,都无法弄清这些数据的来由。不管是极力推荐安然的卖方分析师,还是想证明安然不值得投资的买方分析师,都无法打开安然这只黑盒。”

2.中国德隆财务报告舞弊案及其分析

(1)德隆财务报告舞弊案概述

1986年乌鲁木齐市新产品技术开发部和天山商贸公司先后成立,从事彩相冲扩、服装批发、食品加工、计算机销售等业务,这也是德隆的前身。1992年新疆德隆实业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00万元;并成立新疆德隆房地产公司,开始进入娱乐、餐饮和房地产投资领域。1994年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在新疆进行农牧业开发。1995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设立北美联络处,拓展国外业务。1996年受让新疆屯河法人股,组建新疆屯河集团。1997年受让沈阳合金法人股,进入家用户外维护设备、电动工具制造领域;受让湘火炬法人股,进入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1998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改制为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成立中国民族旅行有限公司,进入旅游业。1999年成立了北京喜洋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武体育交流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文体产业。2000年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控股新疆德隆集团和新疆屯河集团;同年8月,更名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0月,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人民币。2001年成立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党委。2002年德隆大厦落成并投入使用。

可见,德隆的发展历程非常神速,然而在2004年4月14日,对于风光的德隆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德隆的信心丧失,也增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德隆王朝的瓦解在2004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2)德隆财务报告舞弊案的综合分析

①德隆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手法是通过财务报表造假、关联担保和关联交易等方式骗取银行巨额贷款、挪用上市公司现金。a.财务报表造假。德隆财技高明是大家公认的,只需在一夜之间弄来几亿到上市公司账上去,或者更简单的方法,只需通过关联的金融机构(如南昌市商业银行,昆明市商业银行)出示一下存单。b.关联担保和关联交易。从当前上市公告的数据来看,合金投资为苏州太湖担保贷款9959万元,为星浩特担保4500万元的贷款,为苏州美瑞担保1.38亿元的贷款,然而,苏州太湖委托德恒证券理财8000万,星浩特委托德恒证券理财6400万,苏州美瑞委托恒信证券国债投资7000万元,除了与美资合作的苏州美瑞外,委托德隆旗下金融机构理财的数目都大致与担保借贷的数目相同。在这一过程中,银行的2亿多资金就合法的成了德隆炒股的资金。

②德隆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主要有激进目标和盲目扩张与业绩的失衡、上市保壳、圈钱谋私利等。首先,从目标定位来看,德隆与前述发达国家的两个案例相似,其一直遵循着的理念是产业整合做成行业老大,而且只涉足传统产业。从德隆发展及扩张的过程中,企业战略政策过于激进,上市公司激进的目标在无法实现时必然会成为上市公司操纵财务报告、粉饰财务指标的导火索。其次,为上市保壳,进而圈钱谋私利,粉饰财务指标、操纵会计信息就成为了德隆的重要事务。

二、防治财务报告舞弊的对策办法

从上述发达国家与我国的两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美国安然案属于在资本和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各项机制相对健全国家的典型案例,其舞弊手法是高明而隐蔽的;而我国的德隆舞弊案则属于高技术含量的舞弊犯罪,其舞弊手法除了造假外,还广泛运用了关联企业和关联担保、关联交易等复杂方式。但无论是哪一类型,也无论其手法高明与否,都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外部监督体系的不完备密切相关。因此,防治财务报告舞弊的良方,无疑当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这两方面来共同思考。

1.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1)加强对大股东的控制

虽然我国正在推行的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有效的解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所带来的弊端,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一股独大”的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很快就得以解决,即使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问题仍会存在。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大股东权力行使,避免出现通过财务报告舞弊而牟利的现象发生。一般来说,对大股东控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途径进行:

①权力制衡。由于大股东控制的根源在于大股东对公司具有控制权,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直接方法就是分散公司的控制权,使股东的股权结构类似,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比如股改后进行国有股减持,当然这一办法比较直接,需要充分的研究。考虑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作为过度的办法,也可以建立中小股东表决权的信托制度。因为当前我国大量的中小股东由于势单力薄,加上受业务素质和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很难做出有影响的决策,因此往往只有名义上的发言权,使得股东大会被大股东所操纵,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也无从实现。而表决权信托制度可以将为数众多的中小股东的表决权集中起来,使他们作为个人在股东大会原本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声音变的有分量,从而达到影响公司决策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大股东及其管理层的投机行为。

②对大股东的行为进行控制。当前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对大股东及其管理层的行为也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比如证监会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3年8月联合了56号文件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进行了限制。但这方面的规定太少而且层次有限,还没有调动起广大中小股东维权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证监会及其有关部门针对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且较典型的侵犯相关利益者的大股东和管理层行为进行明令禁止,对违反者给以严肃处罚外;另一方面对其他一些存在但不普遍的大股东及其管理层侵权行为应有关通告予以明示。

(2)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虽然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但独立董事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为使独立董事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目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强,与其选聘机制有关,因此可考虑:在股改完成后及国有股减持前,可以由大股东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名单,但在股东大会表决时,提名的大股东应该回避;在股票全流通及国有股减持后,可以借鉴外国经验由专门委员会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再由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②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有效的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应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将权力、责任和利益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报酬机制和声誉机制。具体而言,即:一方面,应对独立董事的报酬实行固定报酬加延期支付部分,支付主体应改为证监会或独立董事协会,并由支付主体向上市公司收取管理费,这样既提升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又由于延期支付收益与独立董事工作的业绩密切相关,促使独立董事更加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还应注重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的建设,通过对独立董事的工作业绩及时予以披露和宣传,从精神上满足独立董事的需要更能有效激励独立董事。

(3)加强和改进监事会在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诸多因素,监事会并没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完善监事会组织结构,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进行监事会人员构成改造,改变监事会成员的产生办法,降低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代表在监事会上的席位,增加其他相关利益者代表在监事会中的席位,同时监事候选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监督能力,使监事会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2.构建上市公司外部监督体系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各方博弈的结果,为了达成一致,留有较多的选择空间,这也为财务报告舞弊埋下了伏笔。公司管理当局往往会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进行舞弊,所以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

①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的质量特征,这两个质量特征到底谁应该居于主体地位还一直存在争议。但正如我国著名会计学者葛家澎所指出的:我们绝不能反对相关性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应当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要有可靠性来落实。如果相关的信息不可靠,等于不相关。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可靠性,不可靠的信息只能误导使用者。特别是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可能加重财务报告舞弊,因此,当前应该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重。

②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使之更加严谨。首先,尽量使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其次,在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时,应做好调查研究,不要照搬国外现成经验,使制定的会计准则符合中国实际。

③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评估制度。美国在1997年公开对已经颁布并生效的会计准则进行了评估,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也应该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建议财政部相关部门会同各方面专家尽早制订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定期对已颁布生效的准则和制度进行评估。对那些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质量较低的准则和制度应重点关注,集中有关的人力物力优先修订。

(2)完善政府监管

①进行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消除诱发财务报告舞弊的政策因素。在比较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企业上市与退市取决于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投资者偏好等因素,政府更多的是充当服务与裁判角色,维护交易的诚信、公平、公正、公开。

②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处罚力度。公司的会计行为是受自身利益和外部环境约束的综合结果,如果违规的会计行为没有受到处罚,公司在利益驱使下就会倾向于选择违规行为;若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就能产生威慑作用。

③理顺监管体制,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当前能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机关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和审计署等,虽然各部门间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但还是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因此有必要理顺监管体制。同时证券监管机构也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增加监管专业人员,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及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舞弊问题。

(3)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评判。因此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向证券市场上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如若注册会计师未尽到应有的职业勤勉,就很难保证上市公司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的监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会计舞弊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