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07 08:53:47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1

(一)教师培养方案

“教师培养方案”是教师教育机构为实施职前培养所制定的培养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等一系列内容。

(二)“ESL教师”与“它语者英语教师”

“英语第二语言”(简称ESL)是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学科,“英语第二语言”课程(ESL课程)在美国是指为母语为非英语的学习者所提供的英语课程。对美国的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学的英语实际上是第二语言,因而,这种课程也被称为“英语第二语言” 课程,教授这一课程的教师就是“ESL教师”。

“它语者英语教师”(简称TESOL)在美国同样是指对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进行英语教育的教师。由于美国所有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总是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而不是外语来学习的,因此,“它语者英语教师”和“ESL教师”所指的对象范围基本上是重合的。在这个意义上,两者的内涵和外延一致。

二、外部三位一体的ESL教师教育培养方案鉴定机制

为了加强对ESL教师教育机构内培养方案的质量保障,教师教育的外部评估机构,美国全国性教师教育认证组织NCATE、ESL教师培养与标准建设专业组织TESOL和州教育部门合作,共同对教师教育质量进行评估鉴定。NCATE作为美国全国性最权威的教师教育认证组织,其主要职能是通过鉴定标准和实地评估工作为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教育方案的品质提供专业判断,并以鼓励教师教育机构不断改进机构和培养方案的品质、为教师教育提供指导、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宗旨。其核心任务旨在促进教师教育品质的“绩效责任”和“改进”。NCATE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开发、认证与修订标准与指导专业组织标准的开发;评估与修正认证程序;组织实地考察与网络认证;建立与州、其它组织、教育专业社群人士联系与合作促进教师教育认证。州教育机构为教师教育的认证提供了行政力度和法律保障和财政支持,而学科领域专业组织TESOL则从培养方案的专业角度设立标准、提供专业判断。

为保障与提高ESL教师质量,NCATE在2002年与“它语者英语教师组织”(TESOL)开展合作,将TESOL纳入NCATE的成员组织,两者共同开发了ESL教师教育方案标准,并对ESL教师教育方案进行认证。

NCATE与美国50个州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美国实行的是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州教育部门负责本州的教师教育管理,因而各州教师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必须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查和认可。州教育厅对教师教育机构培养方案进行强迫性的地区性的初级水准的认证。而NCATE对其进行全国性的自愿的高级水平的认证。一般情况下,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欲获得全国性认证,必须以州一级的认证为基础。这种双重认证往往造成认证主客体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而在州与NCATE合作前提下,二者在认证标准进行兼容,认证程序进行合作,各个组织充分利用资源、各司其职、各尽其用,为认证提供质量和效率保障。州和NCATE实行两种合作模式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认证。其一、以NCATE为鉴定基础的(NCATE-based)的合作关系。此种模式中,州采用NCATE指定的TESOL的认证标准对本州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培养方案进行鉴定,并服从NCATE的设立的鉴定程序。其二、州一级为基础的(state-based)合作关系。此种模式中,主要依赖州的鉴定结果,将州的鉴定结果确认为全国的鉴定结果。首先州对培养方案进行鉴定,NCATE对州的鉴定标准进行审核。NCATE将州的标准与TESOL的标准的相似度分级,判断州的标准与SPA的标准达到一定的级别。其次,NCATE与州选派专家组成考察小组合作对培养方案进行实地考察。最后根据州标准的与TESOL标准的一致性,合作小组的考察结果,州提供的培养方案的评估报告,确定是否授权州一级对教师培养方案的全国性认可。

三、内部双重认证保障

NCATE认证对象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培养方案,认证范围包括:初级师资培养方案和高级师资培养方案。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主要是对其教育内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管理状况、办学条件、教师资格、学生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认证,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领导教师教育机构改革。教师教育机构的性质主要通过其培养方案表现出来,教师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管理状况、办学条件、教师资格、学生状况等都囊括于教师教育培养和培训方案之内。

NCATE为了促进ESL教师教育机构内部形成坚实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对ESL教师教育机构和ESL教师教育培养方案进行双重认定机制。方案认证为机构认证的前提,机构认证以方案认证的基础,教师教育机构为教师培养方案提供依托和保障。

四、学术派与专业派合作的认证标准

ESL教师即要求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又必须具备英语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准。NCATE代表的是教育专业领域认证的权威,TESOL代表的是英语语言专业与英语教育的学术权威。二者在合作开发ESL教师的培养标准,在学术与专业两个方面提出英语教师的培养水准,反应了英语教师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鉴定标准的开发

NCATE与TESOL合作对ESL教师培养方案进行认证,其培养方案标准由TESOL开发,NCATE下设专门机构负责对ESL教师培养标准开发程序和内容进行指导与审批。TESOL通常设立任务小组,专门负责方案标准的开发,并提交NCATE评审。NCATE的专门机构对标准进行评审的过程如下:初步审核、召开评审会议、建立审查小组、召开审查会议、征集意见、民主决议和会议总结。

TESOL与NCATE合作开发了2002年标准。标准的实施显著地保障了ESL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足与弊端。各方的批评与建议促成2011年新的标准的诞生。

(二)鉴定标准的内容

NCATE/TESOL标准分为五个领域:语言、文化、教学、评估及其核心领域――专业化。每一个领域中,又将标准细化2到3项子标准,这些子标准本身又细化为若干绩效指标。每项绩效指标可分为三个层次:接近标准、达到标准、和超越标准。

NCATE/TESOL标准每一个领域的标准都由三部分组成:(1)对各个领域的子标准进行语言表述;(2)对子标准进行进一步解释;(3)对子标准的每项绩效指标的基本内容及对每项基本内容所含的三个不同熟练等级的描述,这三个等级即上述的接近标准、达到标准和超越标准。

五、信度与效度结合的认证程序

NCATE的方案认证与机构认证同步进行,方案认证为机构认证提供支持证据,是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的最关键最有力的证据,是机构认证的重要环节,方案与教师教育机构的其它要素的评估共同组成NCATE的机构评估。方案认证程序有着相对的独立体系同时与机构认证有着不可割裂的紧密联系。NCATE对教师培养方案的认证与对机构的认证并非一次性的,而是每5年进行一次继续认证,以确保教师教育方案的完善与革新。鉴定过程主要经过以下程序。

(―)ESL教师培养方案的初始认证程序

1.申请认证资格。教师培养方案欲接受NCATE的认证,首先要通过教师教育机构向NCATE提出认证申请。NCATE为教师机构设立9项前提条件,教师教育机构要满足标准才能获得参加认证的资格。

2. ESL教师培养方案自我评估。接受NCATE认证的ESL教师培养方案必须先进行自我评估,然后通过NCATE与TESOL的评估小组评审。自我评估的结果以自评报告方式呈现,评审的主要依据是自评报告。评估小组对方案自评报告进行评估并将意见反馈给ESL教师教育机构。

ESL教师培养方案的自评报告是教师教育机构对其设立的ESL学科教师培养方案进行内部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NCATE进行教师培养方案认证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同时教师教育机构通过自我评价不断改进教师培养方案的质量。

NCATE的P-12ESL教师方案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方案实施背景信息、方案提供的评价、评价与标准的关系、达到标准的证据、应用评价结果提高候选人的表现与改进方案的情况、附录。其中自评方案中尤其强调教师候选人的表现证据。教师教育机构应用有多种绩效评价形式来评价和清晰地阐述与展示ESL教师候选人的绩效表现。提供各个标准领域ESL教师候选人性向、知识、技能的证据,突显候选人与方案毕业生的评价细则及水平层次,提供具体的ESL教师候选人的学习结果样例,应用多元的评价反映ESL教师候选人的能力。

3.方案自评报告的评审。NCATE组织TESOL专家对ESL培养方案进行全国标准的鉴定。TESOL的成立专门审查委员会,委员会由三个专家成员组成。专家评审小组成员,根据13项标准来分析与评估方案报告,评估决定方案是否获得全国认证,并在报告中提供整改建议。受评机构可以反驳回应,再次整改参与评审,将获得TESOL的最终认证报告,以确认获得候选者地位,并作为实地考察的依据。

其中方案评审员要履行职责时,要判断受评机构自评和候选人资料与NCATE/TESOL标准的一致性;清晰地阐述与标准相关的强弱项;做出开明开放的判断;做判断时依据准则,完全排除个人偏见;根据候选人的绩效表现做出客观评估。

4.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初步鉴定程序的关键环节。评审小组结合方案报告及实地考察情况,对方案报告加以证实。考察期间,考察团访问了与自评报告中信息相关的个人或群体,如学院教师、学院学生、行政人员、中小学合作教师、中小学校长,及相关人员。察团成员还在展览室中参观了自评报告的证实文件。展室中还应用高科技技术,如应用互动视屏会话,来了解实习学校的实习学生与教师的情况或征集意见。考察团还需要到该教师教育机构的实习学校、校外教学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结束后,考察小组主席整合考察团意见,形成书面报告。考察报告指出受评单位的ESL教师培养方案的优缺点、达标情况、达标情况的判断理由。NCATE将考察报告附件分别发送给教师教育机构、州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在30天内对考察报告做出反馈。

(二)ESL教师培养方案的继续认证程序

通过认证的ESL教师培养方案每年都要交一份年度报告,报告中重点强调前一次认证中所发现缺点的矫正情况,NCATE和TESOL会在第三年反馈一份报告,提醒ESL教师教育机构其培养方案需改进的方面。ESL教师培养方案第五年接受继续认证,继续认证无需申请认证资格,直接提交自评报告。继续认证同样要接受实地考察,考察团考察的重点为教师教育机构是否解决初步认证中的问题、改进初始认证中方案的不足之处。继续认证的结果有三种认证决定:直接认证、有条件的认证和延缓认证。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2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继续教育  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机制

一、引言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诸多期待和挑战.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应该引起教育教学界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师本人等各方面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我国目前有近6万名大学英语教师,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系列工程的操作主体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先锋,但他们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薄弱、理论素养不足等问题。相关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智能、经验和教学态度上都需发展或成长。…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这些低教龄和低年龄的教师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其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技术)还远未成熟。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师资状况调查表明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

由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对全国48所院校900多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有很强的意愿来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但对于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却比较迷茫。l3这种状况将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因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将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途径

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大学英语教学硬件环境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改善,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是缓慢的、隐性的、循序渐进的,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至关重要的,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和有力措施.可强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必须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教师的发展进程。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在职研修等通盘考虑,总体设计。目前,教师教育已建立起包括教师的职前专业准备、人职专业辅导、在职专业提高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英语教师教育不应试图一步到位,一次性地培养出专业成熟的教师,而应扩大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与教师继续教育相挂钩。是终身持续的过程。本文将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继续教育自我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传统意义的学历培训和简单的知识更新,而是指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是教师能力水平、知识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由旧到新的发展过程,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人的一般发展到作为职业人的专业化发展。它不仅包括教师个体生活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情感的发展,还涉及教师工作环境中的学校组织文化和结构。教师的发展需要集体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3

[作者简介]顾晓琳(1979- ),女,吉林白山人,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公共外语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吉林 长春 13011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235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72-02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评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对师生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做出评估,并对教学起着导向的作用。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普遍采用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如过度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等。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同时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现如今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方面普遍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教师或用人单位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四、六级英语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有着其他评价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盲目地取消,但其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主要由授课教师来组织考试,而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则很少参与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另外,这种评价方式缺乏激励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感受和表现在评价中无法呈现,成绩决定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容易使学生产生悲观、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这种评价方式也可能会降低英语授课教师思考、探索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积极性。总之,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许多方面都难以满足英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无法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更难以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在传统评价方式基础之上,引入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就显得极为迫切。

二、大学英语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1.理论基础。多元化评价体系理论源于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他认为,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拥有上述9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则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这一理论向传统学生能力评估观念提出挑战,对当前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研究,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2.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为了克服终结性评价为主导的单一性评价方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学者们提出了多元化评价体系。这种新型评价模式是从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多个方面实现多元化,是能够全面地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系列方法。同时这种评价能够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语言潜能、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提供改进教学的信息,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教师是引导者,负责评价活动的组织和记录,在评价过程中指导和帮助学生,而学生是评价体系的中心,体现着被评价者和评价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评价内容多元化,即能力评价与知识评价相结合;(2)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3)评价标准多元化,即将统一标准和个人标准相结合;(4)评价形式多元化,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多元化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具体实践

1.评价内容多元化。在传统大学英语的评价体系下,教师将期中、期末等考试中的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高低的尺度。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这种消极情绪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减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可能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越不喜欢学,学习成绩越差,形成恶性循环。事实上,这种单一的评价内容无法完全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因而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一个完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会注重对其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测试,而且也强调对其英语实际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态度、自信心、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自主能力、合作精神等,从而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提供全方位、立体的综合性学习信息。

大学英语的授课教师在组织评价活动时,应该对教学内容的多个方面进行设计,从而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如在英语课文讲解完之后让学生复述课文,用所学的英语单词讲故事,观看英文电影后为电影重新配音,组织英语歌曲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和反应能力,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等;还可以通过阅读英语刊物、撰写读书报告、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英语的整体水平。

2.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作为英语的学习者,是英语学习过程的主体。因此,多元化评价体系也应由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变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强调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与协作。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受评者变成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教师也变成评价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的自评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学习报告的形式来实现,报告可以使学生以周记或日记的形式记录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总结学习内容和进展。学习报告为教师和学生评价学习效果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并且是课堂评价的有益补充。学生的自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可以分为课程前自我评价,课程进行中自我评价和课程结束后的效果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也可以在开展口语对话、情景剧表演、课文复述等英语技能训练活动的时候进行,让学生采用适当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及其他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可以弥补教师评价的不足,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地自我提高和进步,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的综合能力。

教师评价并不仅仅指终结性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试卷成绩所做出的判定,而且还包括教师所做出的形成性评价和诊断式评价,主要是指在课后教师和学生多沟通,帮助他们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督促并检查学生的作业,为学生随时提供指导性和诊断性的信息。教师评价必须和学生自评、互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评价标准多元化。大学英语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应采取灵活的评价标准,应充分考虑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天赋和个性,统一的评价标准很难满足不同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和个性的协调发展。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要以大学英语课程中的知识目标作为统一的参照标准,而且要以学生纵向发展的自身进步情况作为个人标准,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中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学英语知识目标的统一标准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在期末考试中以统一的试题呈现,而学生自身发展的纵向标准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档案的形式来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档案,内容包含与学习相关的所有资料,如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最喜欢的英文歌曲、对英语学习预期的目标、参加英语活动的照片、英语刊物的读书报告和学习报告等,这些资料能够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想法、进步情况等。档案收集的时间可以分为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学生定期将档案袋中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得出纵向比较的自我评价,不断回顾自己的学习情况;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做出记录,作为多元化评价的一部分。

4.评价方式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同于以往单一的试卷测试的评价方法,而是将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引入评价活动中,如学习报告、问卷调查、座谈会、对话表演、情景剧、英语辩论等形式。通过问卷调查,授课教师及时了解不同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自身英语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使学生能更好地认清自己英语学习的实际状况。通过座谈会,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沟通,帮助不同的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更有效地对学生实际能力做出评定。各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也能为教师的教学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进而提高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大学英语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克服了以往评价方式的简单化、评价内容的刻板化、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以及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多元化评价体系既能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等方面。当然,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如不同的授课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评价标准参差不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评价的可信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标准,并积极进行师资培训,帮助老师充分理解和把握多元化评价体系。随着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其评价内容的立体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标准的灵活化,将会成为高校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胡延峰.构建多元化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分析与探索[J].林区教学,2008(5).

[2]李秋.大学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功能[J].科技资讯,2009(33).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4

1.四级考试的改革

作为测试大学生在校英语水平的能力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在我国已经实施了近20年,普遍得到了个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贸易与文化的频繁交流,尤其是2008年我国将首次举办奥运会,作为英语教学传统的“指挥棒”式的四级考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正如李岚清总理所指出:“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比较熟练的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于是,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教育部在2004年2月公布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并宣布自2004年6月考试起试点新的计分体制和报名、考务管理系统;从2006年1月份开始,分别在参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学生中试行改革后的四级考试;2007年1月,分别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级考试。新的大学英语改革不仅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而且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一场四级考试的革命千呼万唤始出来。

综观四级考试新题型,改革主要有三个趋势:第一,考察的主观题增多。主观题除写作之外,还增加了听力理解中的复合式听写和第六部分的句子翻译。主观题的分值由以前的15%到现在的30%。第二,考察语言能力增多。改革前试题注重考察语言知识,第三部分(vocabulory and structure)专门考察词汇和语法,学生需要费劲去背词汇书,去搞清楚虚拟语气、主谓一致、倒装结构、时态、非谓语动词、各种从句和独立主格结构等语法知识。对于公共英语的学生来说花大力气去记这些条条框框只能把他们培养成只会应试不会应用的“英语哑巴”和“英语聋子”。新题型把听力理解的比值由20%提高到35%,加强了对听力能力的考察。取消了词汇和结构这个题型,把词汇辨别能力放在了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考察在整个语篇中辨别词汇。第三,综合式试题比例加大。试题从考察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分离式和综合式。分离式试题是测试单项语言知识和技能(如语音、句型、词汇、结构)的试题。综合式试题是综合两项或多项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试的试题。新四级题型只有听力理解中的短对话和翻译属于分离式试题,其他都综合考察了被测试者的语言综合能力。

四级这种纯分析性的考试应代之以整合性的考试,即以整合性的主观题为主, 分析性的客观题为辅, 使考试的指挥棒把学生的英语学习引领到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正确轨道上来。教育部规定的四级考试不再发放过级证书而代之以成绩单的方式, 选择考试改革作为切入点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考试是教学的终点, 终点的改革必然引起前面一系列的改变---推进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考核手段等方面的全面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如何适应四级考试的改革呢? 首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教学模式的改革

科德(Corder)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该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该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Johnson Morrow认为:“ The teacher can help, advise and teach: but only the learner can learn.目前高校现行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迫的接受。而教师往往又以讲授语言形式为主,侧重于语言点和句法结构,忽略语言内容。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积极学习外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应该如何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加强自主学习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 是一种与聚合性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在智商测验中,它不是要求测试对象就每一个问题给出单一的正确答案,而是要求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多种可能的、正确的答案或有效答案。其特征是,个体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思路扩展,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就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而言,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弹性的、开放的和自由的思维技能。在讲授大学英语精读课时,教师应以每一节课的主题为线索提出几个倒入性话题,给学生留出一段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时间。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发挥发散性思维能力,还可以积极锻炼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又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好了准备,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教师的主导要体现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教师传授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提问带动了学生积极思考,回答让学生各舒己见,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在学生当中进行调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估,让学生提出切实的建议和方案,以便教师进行改进。也可以每堂课后专门留出几分钟时间,到学生中间去座谈,答疑解惑,倾听心声。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代大学生学习应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授之以渔,学生自己去取鱼。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能够自觉使用辞典、教辅材料等解决疑难问题,了解课文内容,吸收部分语言知识。与此同时,查漏补缺,在课上和课后解决所有遗留问题,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课程设置的改革

教育部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用大纲形式规定英语基础阶段为4个学期280个学时,16学分。不管入学水平如何,在校学生均须完成这4个学期的基础课程。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只注重基础性课程,尚没有完全拓宽到实用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

首先,应加大听力课程的比例。当代外语教学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往往许多高校设置的听力课程只占到总课程的1/4,甚至更少。就以我校为例,一学期总课时为64,精读课占去48,剩下只有16个课时用于上听力,学生的听力水平确实令人堪忧。笔者认为,每学期的外语课时量,至少要有1/3用于听力课。

其次,要把大班上课“乱哄哄”改作小班上课“乐融融”。公共英语课往往是二合班或三合班,在阶梯教室里大班上课,像是作报告或是演讲。对于外语这种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教学结果大打折扣。课程应尽量采用小班,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每个学生都有提问和被提问的机会,课堂感受更加深刻,才能真正提高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师生互动才能顺利进展。

再次,设置英语应用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实践表明英语选修课程能够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且更加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对外语的需要。高校可根据学校学科特点及学生所学专业,开设应用语言课程,逐步取代基础性的学位课程。可考虑设置以下几类选修课:语言技能类,如写作、翻译、口语等;语言应用类,如报刊选读、经贸信函、等;语言文化类,如文学选读、英美社会与文化等;专业英语类,由英语教师开设,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相关,如经贸英语、化学英语、法律英语等。

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双语课建设。我国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我校,高年级学生已经开设了专业英语课,教师只是某一学科方面的专任教师,英语水平并不专业,发音也不够标准,学生也只是学会了专业术语的英文名称而已。开设双语课,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拔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师资,以专业课程带动外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英语环境中既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培养英语表达思维方式,又学习了专业课,能够研读国外专业的前沿杂志和文献。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小结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工具,娴熟地运用这门工具。改革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就是改掉现存体系的不足与羁绊,让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到最后的考核手段都为这一教学目标而服务,为我国培养出大量既有专业、有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全民的外语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0

[2] 吴进业,花清亮. 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8

[3] 王蔷,程晓堂. 英语教学法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4]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1995.12

[5] 陈彩芬,吴华玲. 从CET-4改革反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0):51-53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5

[关键词]

基于项目的学习;学术素质;小组合作;关注能力;批判性思维;现代化技术能力

最近,在我国大学英语界进行着各种教学改革,对于大学英语的去留,及其未来的走向,教育者们莫衷一是。改革方式各不相同,但出发点都是为了保证学生的最大利益。现在的学生通常学习资源充沛,学习设备优良,其中不乏优秀人才,他们具备良好的英语功底和素质,同时查找信息能力和技术处理能力甚至远远高于教师。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期望与以往大不一样,教师的角色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由以往的授业解惑者,变成如今的导演:设计任务、项目,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策略,让他们利用同伴资源,开发项目,发展能力,激发内在潜力,将自己擅长的移动设备科技技术运用于任务的执行。而如何设计任务,因势利导学生的各种潜力开发及素质的培养,是一线老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长期以来已经受到重视,而科学素质对学生的重要性也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由于时代的要求,以及以后高层次学习和以后工作的需要,科学素质的培养也应该受到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并明确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要求,将科学素质的重要性着重提出来。科学素质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学术素质,就是本研究考量的内容。学术素质指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所应具备的相关素质,它主要包括“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与整理文献的能力、提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等”[1]。本研究针对如何在课堂设置PBL教学任务,利用学生的现代化技术能力,培养学生学术素质展开研究。

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PBL(Project-basedLearning)的理论基础为二十世纪初的建构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学习中学习者的主动和社会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当学习者拥有一个共同目标时,就会共同承担责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内在学习动力,积极自我反思,促进知识重构[2]。Cindy认为,PBL就是通过获得的知识基础,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成为有效合作者,激发内在学习兴趣[3]。由此可见,PBL的实行有赖于小组合作。实践证明,PBL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终身学习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优势明显[4]。而理解能力,自主学习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正是开展学术研究所需的基本能力,即基本学术素质。我国对于PBL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1世纪,梅人朗认为它是“代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专业教育领域一种重大的、综合的和广泛流行的改革”[5]。因此,利用PBL进行教学实证来考察它对于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是可行而有意义的。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假设在新闻英语选修课上,老师运用PBL教学给学生布置项目,学生在利用现代化技术能力执行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发展其学术素质。(2)研究对象笔者的两个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选修课班级,一个设为实验班(32人),另一个设为对照班(29人)。学生都是本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对照班,同学们习得学习策略,及新闻材料的处理方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和口头的作业(写读报日记、值日新闻报告),参加期末考试。在实验班,除了要做对照班的所有事情,还增加了一个特别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新闻主题,利用课堂讲解的方法策略处理新闻材料,并在期末的时候递交任务结果,结果形式为以下三选一:制作报纸、新闻视频播报或微课,形式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包括标题;引入新闻;权威观点;争议性话题;话题反馈。(3)研究方法主要使用课堂观察、个别访谈的方式、师生课堂情况日记借鉴的方法进行研究获得结果。(4)研究具体操作第1-6周,对照班和实验班教学内容和进度一致。主要由老师讲解英语新闻的特点和收集、处理新闻材料的方法策略,并要求同学们每周写读报日记(每一位学生)和做热点新闻口头报告(以小组为单位每周两组轮流进行)。第7-13周,在实验班,有三次热点新闻报告被实验课堂内容取代,这些课堂内容包括各组选题报告、项目中期汇报和项目最终汇报。第14-15周,实验班各组就自己的项目进行产品制作,就各组主题根据自己组的特长选择制作新闻小报、新闻视频或微课。第16周,在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统一的期末考试。考察基于学术素质包含的主要内容展开,包括:①选题能力;②处理材料的能力;③交流合作能力;④批判性思维能力。其中选题能力的考察在于课堂观察,了解对照班和实验班同学们就自己讲述的新闻话题的选择能力体现。处理材料能力的考察,是指观察两个班同学对老师课堂讲授的方法技巧有效运用的情况。交流合作能力,是指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组员之间的合作情况,也包括与老师和其他组的交流情况。批判性思维能力,指在各组提出的争议性话题中选出最适合用来进行辩论的话题,进行班级性辩论活动,观察两个班同学的表现异同。

三、结果及其分析

(1)选题能力方面。实验班在新闻选题报告、项目中期汇报和最终汇报中,选题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但是在执行与对照班相同的新闻口头报告任务时,选题能力略强。可见老师布置的任务聚焦度高有助于学生选题有重点;也体现因为实验时间有限,实验班的同学们并未养成良好的选题习惯。同时在读报日记方面,实验班有部分同学做到了所阅读新闻与自己组的话题相关,说明这种聚焦性任务还是引起了一定的对任务的关注。(2)处理材料能力方面。通过课堂严密观察,发现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的学生在接受任务后,对于学习策略和材料处理方法的学习更用心,然后在任务执行中也更多使用到这些策略和方法。比如,实验班的同学基本每一组都会利用收集针对自己话题的来自不同媒体的新闻材料,进行挑选整合编辑,用于自己的PPT报告中,往往一组所选各校新闻之间相互关联。而对照组则往往运用单个的不同内容的新闻,进行口头报告,新闻之间缺乏关联,也很少经过什么处理。可见,做项目任务对于同学们处理材料方面的能力促进作用比较大。(3)交流合作能力方面。相比较而言,实验班的学生小组的团队感更强,他们在课堂更愿意进行小组讨论,在课后的接触也更多更亲密。实验班的学生往往在QQ群里与老师的交流更多,同时因为项目任务的需要(如采访获得对问题的反馈),与其他组的交流也更多。(4)批判性能力方面。这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别很显著。表现在新闻口头报告的创意性和在全班性辩论的表现上。在新闻口头报告时,实验班的同学往往表现更多的处理材料的技巧,并对自己的报告有创意表现。比如,他们会分派主持人、记者、路人的角色,制作与当下身边事件相关的主题新闻,如来访自己大学的事件。而对照班同学往往各自讲解自己的新闻,缺乏团队感和创意。在辩论时,实验班的同学能更好地利用材料对自己观点的支撑。他们更能抓住对方的观点漏洞进行反击,比如发现对方组各成员的观点不一致,并进行有效反击。但在对照班,也有个别同学表现突出,发表观点,反驳对方和自我保护,很积极而有效地参与到辩论。这是因为辩论通常是即兴的,考察的是同学们一种善于思考的习惯,平时具有这种良好习惯的同学往往在辩论中会有好的表现。但是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同学对于组织材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较对照班更强一些。

四、结语

选题能力方面,对于老师的特别布置的任务,实验班的同学表现更好一些;在处理材料方面用于口语汇报或者辩论上,实验班的同学能力更突出;交流合作上,因为有任务将大家联系,且聚焦大家的注意力,实验班的同学表现得更乐于交流。这些结果部分得益于老师在布置任务和监督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强调策略方法的使用,当这些方法策略使用在具体任务中,并对学生的平时学习造成影响,成为他们学习习惯中的一部分时,更能使其受益。Schmidt曾提出“注意假设”[6],认为只有被注意的语言输入才能进行加工,从而被学习者内化。而任务的设置,把学习者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帮助他们为了完成任务注意到策略方法的使用,同时对语言输入有关注的重点,更有利于他们任务完成的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基于PBL的教学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关注能力,使他们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运用各种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术素质。

作者:朱妮娅 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6

针对教学内容繁琐、信息量大、与实际联系不大等问题,授课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从教材中挑选出难度适中、趣味性强、更贴近实际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添加某些相关材料,如作家轶事、作家作品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从多角度、全方位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此外,目前高校使用的英美文学教材大都存在厚古薄今的弊病,即内容以古典作家作品居多,现当代作家作品偏少。而实际上,许多学生更偏爱现当代文学作品、流行或通俗文学等,对这些古典材料兴趣不大。因此,授课老师应有意识地调整教学内容各部分的比重,优选经典作家作品,简要介绍次要作家作品;选择难度适中、语言流畅、易于阅读的文学作品,省略结构复杂、语言晦涩难懂的材料;将更多的关注放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上;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在授课过程中联系流行文化、学生的生活情感经历等,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以此促使他们重新认识挖掘文学的魅力和价值,提升他们文学鉴赏和创新思维能力。

2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

面对传统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授课教师应改革传统的平面知识传授模式,建立立体综合的培养模式。新模式分为三个层面:知识积累、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在讲授文学史时,侧重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在作品赏析时,以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为重点,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他们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其综合人文素质。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还可有意识地革新教师一言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73新模式。教师应自发地从课堂的主角转换为引导者,借助多媒体等视听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堂报告、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和写读后感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帮助他们用正确的理念和知识对文学作品进行积极深入的分析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学以致用,鼓励他们进行文学创作,或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感悟人生和洞悉生命意义。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外,授课教师还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堂和课外紧密结合在一块。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后活动,如:读书会、戏剧节、诗歌朗诵会、专题讲座和讨论、短篇小说创作比赛、撰写科研论文等活动,全方位地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英美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7

课程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和效果进行的考核,其目的是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以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此种评价方式依赖于多种信息,单纯的课堂口头问答或书面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他因素,如学生的课堂行为、他们对学校或对自己的态度、学习的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策略也很重要(Genesee & Upshur,1998:3)。当教学内容与各种技能和生活知识相关时,教师应该以学生及时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和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即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实际行为和作品,然后做出判断。形成性评价不是单维的、平面的,它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画面,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的评价(罗少茜,2003:129)。

二、《旅游英语》形成性评价实践

《旅游英语》(Tourism English)课程教学的着眼点不同于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的教学,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各种真实的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注重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口语的交际技巧(如英语翻译、导游)、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导游实践活动)。

本人从事《旅游英语》教学多年,通过教学实践对课程评价和考核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在我系,《旅游英语》是一门跨学期持续开设的课程,连续开设三个学期,累计教学为216学时。因此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连续的、形成性的过程。

(一)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以前对《旅游英语》课程我们采用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是教师“总结或鉴定”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教师往往根据学生记诵教材知识和内容的多少来给学生一个成绩,作为此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而学生在考试中获得的成绩越好,会学得越努力。

由于形成性评价手段和内容多样化、广泛,注重的是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自我表现评估,所以通过形成性评价我们可以搞清楚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和内容是如何理解的,以便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它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好的认识。当学生得到发展自我表现的机会时,他们会学得更好。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旅游英语的动态和表现,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决定。

(二)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旅游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方式如下:

1.平时学习表现: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定成绩。平时表现包括考勤、课堂讨论、学习笔记。教师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无故迟到或早退、旷课,都要在平时表现中扣除相应的分数。教师对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与教师经常性互动的学生给予鼓励;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记学习笔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平时学习表现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10%。

2.平时作业:平时作业的形式有书面的和口头的,我们规定平时作业为记分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记分作业的质量评定成绩。《旅游英语》课程的记分作业为每学期至少6次。记分作业包括听写、背诵、翻译(口译、笔译)、做文章、小论文等。

平时作业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15%。

3.阶段测验:在单元或课题教学结束后命题测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答题质量评定成绩。阶段测验的方式也有多种形式,有笔试(包括开卷和闭卷)、口试(包括答辩)、专题讨论、实操等。每个学期内,《旅游英语》阶段测验不少于2次。本学期内,我们以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了阶段测验,期中一次的题目是“导游到底应不应该收取小费?”(Should the tour guide get the tips from the tourists?)。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不少学生观点新颖,对这个命题有自己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以及陈述的观点综合给出一个成绩。

阶段测验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15%。

4.大作业: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定成绩。《旅游英语》的大作业侧重对学生分析、应用、综合、实践等能力的测试。如分析“中国加入WTO后给旅游业(广东旅游业、深圳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经过搜集资料、综合分析、提出论点、撰写报告(或制作电脑演示文稿)、公开陈述等过程。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一起给出成绩。《旅游英语》大作业每学期1至2次。

大作业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20%。

5.实践性作业:根据《旅游英语》课程的性质和教学需要,我们专门规定了学生必须通过实践学习提交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主要有实训报告、实习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等。上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旅游资源综合实习,邀请了市内著名旅行社的优秀导游亲自带队示范,考察了广东省部分旅游资源,包括广州、肇庆、清远等地。实习结束后,学生根据要求都提交了详细的实习报告。通过阅读学生的实习报告,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了实习的要求,对课堂教学做了非常有价值的补充。我们也根据每个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给每个人核定了一个分数。

实践性作业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20%。

6.期末考试:为总结性考试,类似于前面我们所说的终结性评价,学生必须在完成以上数种评价之后方可参加此种考核。考核方式一般为笔试。

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20%。

(三)形成性评价成绩合成方法

《旅游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总成绩由课程形成性评价中各种评价成绩组合而成,采用百分制,即:

X=∑ai Xi。 其中,

X――《旅游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总成绩

Xi――课程形成性评价第i个种类的评价成绩

ai――课程形成性评价第i个种类的评价成绩占课程形成性评价总成绩的百分比

下面以2002至2003学年第二学期我系01级旅游英语专业为例说明《旅游英语》形成性评价成绩的构成:

课程形成性评价总成绩X = 平时学习表现分数 x 10% + 平时作业分数 x 15% + 阶段测验分数 x 15% + 大作业分数 x 20% + 实践性作业分数 x 20% + 期末考核分数 x 20%

如该班学生A的《旅游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总成绩的基本构成如下表:

学生参与的评价(Student-involved Assessment)

在《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课堂上,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估(Self-assessment)、同伴评估(Peer Assessment)等,这样就使形成性评价体系更科学、更有效。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8

1.引言

国内包括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但事实上,教育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作为人的成长,而这离不开通识教育。各大高校注意到这个问题,纷纷注重通识课程的设置,通识课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素养便是学生的思辨能力。《艺术设计英语》是艺术设计院校的一门通识课程,如何通过在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方面的创新实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标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2.思辨能力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指南》明确提出了应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被作为重中之重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证实问题、结论总结的过程实现的,毫无疑问,这必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文秋芳等,2009)主张将思辩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元思辨能力,即为对自我思维的计划、检查、调整和评估能力;第二层次为认知技能,包括分析、推理和评价能力。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其教育知识的结构,反过来,教育的知识结构决定其经济的产业结构。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制造大国,要想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必须进行经济转型,从传统制造业向创新、品牌经济转型。这就要求作为正式教育的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侧重思辨能力的训练,而不是只为考试;必须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工程思维。

思辨能力的训练主要应侧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谈谈经历,或者和别人辩论。二是科学方法的训练和思辨方法论的训练,具体则是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

3.培养方法

为了实现“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教学目标,在《艺术设计英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的改革,实现对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总结、鉴定、自我表述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充分考虑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内容安排有如下几个特点:(1)广泛。《艺术设计英语》虽然在艺术设计范畴,但在内容选择上则非常广泛,包括美学、文学、艺术史、艺术评论、艺术人生等各方面的内容。(2)人文特征。《艺术设计英语》教学内容包括阅读讨论和写作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表述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写作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3)交际特征。《艺术设计英语》的教学内容有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表述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品牌推广、创意展示、设计方案、项目谈判、项目评估、招聘面试等。(4)专业特征。艺术设计英语的授课对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这就不可避免涉及专业内容。从长远角度来看,今天的专业课程,可能就是将来的通识课程,而现在的通识课程亦为过去的专业课程。两者的内在关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人而后成才。

3.2教学模式。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及网络课程、课堂课程、实践课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学习主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成长。其理论基础在《礼记・中庸》十九章就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就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其刚好对应教学模式的三个课程,亦是对学生思辨能力训练的最好方式。博学―网络课程―广泛阅读,在此基础上,审问、慎思―课堂课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继而明辨、笃行―实践课程―自证或证伪,实践与表达。在教师授课前,学生必须先期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通过对授课教师精心设计的网络课程内容的博览,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网络课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浏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通过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的第二环节,师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解答。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这个过程正是课堂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再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引导,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明辨问题。“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这正是整个教学的第三阶段。实践教学,师生根据具体课程共同设计菜单式的实践项目与活动,把前两个教学阶段的内容和成果在这个教学环节加以实践、锻炼和实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学有所用,在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享受学习的成果与乐趣。真正将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力,执行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接受思辨能力的训练。在各个教学阶段,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点。网络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网络平台内容,大量阅读,广泛涉猎,文化积蓄,为下一阶段的提问做好知识储备。而课堂课程则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并在有限时间高效解决问题。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项目中学会选择,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合作,学会表达,完成项目。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策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真正实现学生的专业和可持续发展。

3.3教学设计。三种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一是科学方法训练法,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那么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二是项目训练法,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好想了解的题目或课题。二要找资料、收集数据,进行研究。三要整理资料,写一份作业报告。四要给全班同学做5-15分钟的讲解。三是主题训练法,一要确定主题,二要组建团队,根据主题内容组织跨界团队,三要分配任务,收集资料,四要分析主题,团队辩论,五要总结和设计表达。四是跨界训练法,一要根据问题或题目组建跨界团队,二要分配任务,三要根据各自所长收集资料、完成设计任务,四要撰写设计报告、作品集。

3.4教学评估。在《艺术设计英语》的教学中,一个创新点即教学评估方式的革新,一改过去单一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教师、学生、同行)立体的(课堂成绩+网络成绩+实践成绩)科学评估体系。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供评估保障。其中课堂成绩考察学生的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终结性评估;网络成绩考察学生的作业、平时表现、团队合作、师生互动等,考察学生的努力程度,为形成性评估;实践成绩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际项目的完成情况,侧重鉴定学生的技能掌握,为真实性评估。因此,评估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终结性评估加形成性评估加真实性评估。评估结果由打分变为撰写学生评估报告,不仅给出学生的评估等地,而且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撰写全面的评估报告,鉴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研究的努力方向和学习策略的建议。同时,评估报告不局限于学期末给出,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撰写,方便学生随时跟进,为学生的持续学习提供参考。

4.结语

中国经济要转型,必须进行高等教育改革。高职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发展,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艺术设计英语》中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意识、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等均是未来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学会生存、学会思维、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5):59-66.

[2]黄源深.思辨缺席症[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6-19.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9

Renew teaching concept , reform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Wang Yali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reform purpose and their significance ; Guiding ide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 Fundamental educational reform step ; The basic that the teaching being in progress studies demands ; Problem needing to pay attention to in studying in teaching .

【Key words】Teaching concept English teaching Educational reform Teaching studies

1 教学改革的目的及其意义教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对外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任何时期都高。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外语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不断有新的发展。

2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2.1明确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 高中英语教学是以初中英语教学为基础的, 但它在教学难度,广度和深度上与初中英语教学有很多不同之处:

2.1.1知识方面: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涉及到语法基础知识, 也涉及到更多的语法惯用法; 涉及到语言的形成变化,也涉及到语句结构与语意的复杂关系。

2.1.2技能方面:高中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一般规范,而且需要坚持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及阅读的个种专门训练。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解决好教学中的难题。

2.2在教学中, 注重贯彻实践原则。在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包括概念意义,语言结构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念意义是指说话人要表达什么概念;语言结构是把自己的思想组成得以充分表达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根据语境,对象,自己所处的地位以及话题, 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理解并遵循这三种知识体系, 目的是找出规则,减少不肯定的东西, 使学生不仅达到语法上的正确, 还能把语言运用得确切,得体。所以, 语言知识必须落实到语言实践,培养语言实践能力又必须借助语言知识,这就是语言实践能力与语言知识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

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掘挖深课本中便于进行教学交际的语言材料,同时在教学内容的扩展,补充,练习等方面要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出发,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真实和有交际价值,并使学生掌握自由作文的方法。学习语言,形式和功能必须兼学。从学习过程讲, 形为意先;从学习结果看形为意用。为了保证语言能力的质量,必须注意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如拼读和拼写练习,句型及语法练习等。 两类练习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以达到培养语言能力这一总目标,保证学生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3 教学改革的基本步骤

3. 1计划:设计一个方案以改进现状。

3. 2实施:把这一方案付诸实施。

3. 3观察:观察并记录实施这一方案的效果。

3. 4反思:对实施过程进行反思, 分析评估结果并进一步使研究继续下去。

4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4.1参加这一活动的教师要热爱和关心教学工作,要有改进教学和不断实现新的教学目标的强烈愿望。有了这种愿望, 他就会善于思考, 勤于发问, 不断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勇于探索改革的方案。

4.2需解放思想, 开阔思路, 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可以对当今流行的各种教学理论, 流派或方法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要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环境, 条件和目标对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和取舍。

4.3要以对教学负责, 对学生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进行教学研究。

4.4教师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学会观察和收集数据并掌握分析方法。

5在教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 1 进行教学研究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研究课题的确定, 研究的课题不宜过大, 要从小入手, 应避免那些理论上看是具有意义的, 但对教师本人来说却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比如, 学生的语言智能问题研究, 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等都不宜作为研究课题, 要选择教师本人最关心的并通过教师的努力有可能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

5. 2要考虑个人的时间投入。 只是大量地收集数据而没有时间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活动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 要根据自己所投入的时间来选择收集数据的方式。

5. 3要使自己的教学研究成为真正的科学研究必须坚持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 1 )陈述意图 : 对教学现状的描述; 对教学现状的分析理解; 阐述意图; 确定研究课题。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10

一、引言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诸多期待和挑战.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应该引起教育教学界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师本人等各方面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我国目前有近6万名大学英语教师,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系列工程的操作主体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先锋,但他们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薄弱、理论素养不足等问题。相关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智能、经验和教学态度上都需发展或成长。…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这些低教龄和低年龄的教师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其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技术)还远未成熟。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师资状况调查表明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

由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对全国48所院校900多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有很强的意愿来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但对于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却比较迷茫。l3这种状况将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因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将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途径

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大学英语教学硬件环境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改善,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是缓慢的、隐性的、循序渐进的,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至关重要的,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和有力措施.可强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必须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教师的发展进程。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在职研修等通盘考虑,总体设计。目前,教师教育已建立起包括教师的职前专业准备、人职专业辅导、在职专业提高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英语教师教育不应试图一步到位,一次性地培养出专业成熟的教师,而应扩大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与教师继续教育相挂钩。是终身持续的过程。本文将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继续教育自我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传统意义的学历培训和简单的知识更新,而是指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是教师能力水平、知识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由旧到新的发展过程,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人的一般发展到作为职业人的专业化发展。它不仅包括教师个体生活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情感的发展,还涉及教师工作环境中的学校组织文化和结构。教师的发展需要集体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如教学任务繁重或自我缺乏科研意识等。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投入不多.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不关心.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相脱节。因而,要通过继续教育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要强化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大科研投入。除去教学这一教师最重要的本职工作,科研同样是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受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所制约的.教学实践就是对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的专业程度就是凭借这些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的熟练程度来保障的。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应侧重于教学内容再处理、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课程调控、课堂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师生互动中的技艺的追求。在继续教育中具体体现为要着重提高以下专业能力:(1)认知能力:包括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2)教学反思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整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3)设计创意能力:主要包括英语课程的构思和设计、教学的构思.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的调整,教学材料的编制、组织、调整和使用等。(4)执行能力:包括实施课程计划和整体教学计划、实施具体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计划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随机处理策略等。(5)观察能力:包括课堂现场观察,学生群体行为观察,学生个体行为观察、心理观察,观察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等。(6)话语能力:主要包括询问方法、交谈方法、领悟技术、有效表达技术、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策略处理、课堂交际英语的系统掌握等。(7)互动能力:主要包括师生间的互动模式的养成、互动模式的转换和变化、真实交际中的互动技术等。(8)群体控制能力:主要包括班集体的建构、课堂的管理技术、课堂活动类型的运用、课堂活动类型的转换、群体学习行为的养成、教师对教学群体的领导方式等。(9)表现和操作能力:主要包括运用电脑进行教学的技能、形体技能、课堂表演技能、课堂造型技能、使用各种教学工具的技能等。(10)研究能力:主要包括设计并实施教学研究方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程序、撰写研究报告等。

教学研究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新的教育思想、课程要求、模式等新事物的出现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调适情感与技能,而且要具备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科研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改革形势,大学英语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研究课题,如变化研究、行为研究、角色研究、关系研究等。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途径也很多:(1)由大学英语教研室组织申报校级或省级课题,教研室全体成员参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活动,共同探讨、合作研究、积极总结、互相借鉴,总体推进改革步伐。(2)以培训、观摩和研讨等形式,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3)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对各种教学行为、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实证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得出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总结,写成学术论文或实验报告。以目前流行的“反思教学”为例,“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与由此带来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基于教学实践的自我意识、自我检察和自我评估的能力。行动研究着重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学中加以实践[7]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写出科研论文,提升科研能力。(4)当然还可以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理念,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实践: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培训内容: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应变决策等;借鉴国外教师教育形式,开展行动研究。沟通理论与实践,强化专业能力。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例11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广实施,它将对教师的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新课程改革到底对教师意味着什么?“传统的方法+老黄牛=教师”,这个公式在新课程的条件下成立吗?什么样的教师才是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教师?教师怎么做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发展……这些都是笔者在实施课程改革中不得不询问自己的问题。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前面发展。《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外语教学的人文功能,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通过做事进行学习,即在实践中学习;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思想,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重视学习过程的教学思想;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力量。教师已不再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和方法的被动执行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认为要勇于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的挑战,要尽快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变英语教师(teacher)为英语教育工作者(educator),做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organizer)、设计者(designer)和指导者(instructor),变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activity-centered)。彻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单一化模式,真正做到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教师,积极主动地实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可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形成专业能力,以适应新课改;

1.观念更新能力(reforming competence):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成以任务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外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外语做事(do things)的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此为中心,设计各个层次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获得语言运用能力。

2.教学反思与总结能力(reflecting competence):主要包括对教学行为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

3.教学设计与创意能力(designing and creaative competence):主要包括英语课程的构思与设计、教学的构思、教学过程的调整、教学材料的编制、组织、调整和使用等。

4.教学执行能力(implementing competence):包括实施课程计划和整体教学计划、实施具体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计划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随机处理策略等。

5.教学观察能力(observation competence):主要包括课堂现场行为的观察、学生群体行为的观察、学生个体行为的观察、学生心理的观察、观察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等。

6.教学互动能力(interactive competence):主要包括师生间互动模式的养成、互动模式的转换与变化、真实交际中的互动技术等。教师在谚语、表情、姿势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7.教学表现与操作能力(presentation and operation competence):主要包括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课堂表演技能、课堂造型技能(如绘制图册)、使用各种教学工具的技能等。

8.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主要包括交谈方法、领悟技术、有效表达积极书、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处理策略、课堂交际用语的系统掌握等。

9.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active and creative learning competence):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现。

10.研究能力(research competence):主要包括设计并实施教学研究方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程序、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研究论文等。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老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教育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能继续有所作为,就必须屏弃保守、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学习新课改的教育思想,研究新教材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