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06 07:54:52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综合性跨学科专业课程。课程主要针对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主要介绍在规划阶段怎样系统的、合理的、高效的来组织各专业工程;该课程广泛涉及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专业领域,重点强化城市规划专业必须的管线综合规划、竖向规划和综合防灾规划知识介绍。

随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一直在改进,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本课程作为是城市规划专业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城市规划学科整体教学改革的推进,本课程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

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特点

1.1 专业性

城市工程系统涉及了城市中除了交通工程以外的其他八项工程系统,这八项工程系统在城市的范畴中各自相对独立的,各自具备自身的特点,城市规划要在规划层面将这些工程系统的进行统一规划安排时,需要对这些工程系统的建设条件和安全的运行环境有较好的了解,才能将这些工程系统科学合理的统筹在一起,即满足自身建设和运行的要求,又对其他工程系统不造成影响。

1.2 技术性

本课程是在规划的层面对工程的建设进行统一的安排,课程内容是工程系统规划实用技术的讲解,用技术手段将这些工程进行统一规划,本课程重点强化的就是技术性很强的管线综合规划、竖向规划技术环节的实际操作环节。

1.3 实践性

本课程虽然是理论课,但是却和实践环节结合非常紧密,每项工程系统都需要实际的规划练习,通过具体的规划设计来综合考虑不同的层次,不同深度的工程系统的实际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规划安排。

1.4 内容广

本课程涉及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专业领域,课程内容即有各专项工程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也有工程系统在规划层面的统一布局、整体协调的内容;即要考虑各专业工程的设施、管线的统一安排,还需考虑这些工程设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评估。

1.5 综合性

本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各工程系统在规划层面的布局和安排,还需要对工程系统设施综合考虑、统一布局,合理安排各工程系统设施及其相关的资源、附属设施的统一规划,同时也需要进行管线的综合规划、管线的竖向规划以及综合防灾规划等的内容。

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的不足

目前本课程是安排在第六学期和《城市规划原理》同时开设,而《城市规划原理》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平行开设这两门课程,学生对城市规划各层面所涉及的内容和深度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本课程的学习比较吃力,尤其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中的工程系统的深度把握感觉吃力。

另外,本课程目前是设置的理论教学课程,学时是48课时,在有限的学时里,仅仅能系统的介绍工程系统的理论知识,增加少量的课堂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只有4个课时的时间用于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的片面的规划设计,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大,在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时,学生仍不能较好的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规划工作,教学效果不理想。

2.2 教学资料、师资的不足

本课程涉及内容多、系统性强,所需课时数多,讲课难度大,内容涵盖从各项工程总量预测、基础设施选址、管线布局形式选择等内容到详规的管网规划、管网水力计算和管径选择等,既有总规层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又有详规层面的管线综合规划、竖向规划,还有综合防灾规划、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内容多、难度大、计算复杂,需要很多优秀、完整的设计资料供学生学习、参考,但这类专项的设计资料储备较少,且内容比较单一,多为给水、排水、电力的工程系统规划资料,像防灾系统规划资料的储备非常少。

同时,本课程涉及的各专业工程的内容比较深、广,规划专业的老师在专项工程的了解和把握会有所欠缺,需要相关专业的老师和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将各专项工程的内容进行补充,本专业并无供电、防灾等领域的专业教师,需要跨学院合作来补充师资。

3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思考

3.1 课程设置调整

本课程在开设时间上最好能安排在第七学期,在城市规划原理一后,并在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之前,使学生在一定的规划知识基础上学习本课程,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在城市规划各层次设计之间将城市规划涉及的工程系统学习了解,使学生能更好的进行城市规划课程设计。

另外,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只依靠的理论课程的讲授,不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难于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及其专业工程规划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实用设计方法与研究,在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时不能较好的规划工程系统所涉及的内容。课程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的部分来强化学生对专业工程规划的实用设计方法,并适当的增加课时。如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二版)》是同济大学戴慎志教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该教材对第一版的教材进行了删减,将涉及管线计算的部分删去了,这是因为同济大学对本课程已经进行了教学改革,将本课程分常态基础课和动态深化课,各36课时,即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讲授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基础知识和一般规划方法,实践课将理论知识深化并进行实际的设计练习,该教材适用于常态基础课。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本课程的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从总规到详规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城市电力工程系统,则有用总量预测、城市电源的选择、电力线路由规划、变电设施规划、城市电网结线形式规划等内容,即有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又有详细规划层面的内容,讲课时从规划层面入手,将各规划层面所涉及的内容总结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并结合相关的规划设计实例介绍,使各规划层次的深度更清晰明了,规划方法和程序更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能简明、生动地表达教学内容,应增加相关设施的图片,便于学生直观的理解,增加教学效果。

3.3 教学团队、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参与

本课程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往往涉及实际设计任务,需要大量运用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方面的知识,教学时,利用本专业教学团队的优势,紧密结合其他课程设计(如城市总体规划)举办相关讲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实习课程和其他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性课程中,其现场工作均包含了城市工程系统有关的调查内容。和总规教研室、详规教研室的老师合作,将每年的实习课程涉及的不同城市与场地,作为设计资料,能够为本课程提供丰富、多变的实践教学环境。

本课程的专业性很强,各专项工程的专业性要求也较高,课程课件制作时,应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结合学院的防灾研究所、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教师和相关专业的人员参与制作,使课程在专业领域能向更深层次延伸,利于学生的设计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2

一、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课时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是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而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确定和调整主要取决于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规划整理的中间资料和最终成果都需要用图件来表示。因此,系统的完成一项规划必须具有独立收集和分析资料、实地踏勘调绘技能和制图技能。为培养学生的这些技能除开设土地利用规划理论课程外,必须开设一些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课程进行支撑。通过对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调查结果看,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往往采取集中进行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或两周。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个乡或一个县的土地利用规划的文本撰写就不现实,更不用说进行图件的编绘。导致学生往往在缺乏系统资料整理分析的情况下,主观的拟订一个方案,匆匆应付了事,课程设计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二)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内容分析

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四个部分。而且就每一类型规划又包含多项内容,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规划的主要内容又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需预测、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分区等内容;按照行政体系划分,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又分为全国、省(自治区)、市、县和乡五种类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且每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论是在各项内容或者是每种类型上都与国家政策和地域特点联系紧密。因此,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内容相当丰富,要求具有较高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组织能力。从各高校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来看,自开设以来,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短,任务重,资料有限等原因.在设计中往往只取一个乡或两个乡的土地利用规划资料让学生练习,而且往往只做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某一项内容,如撰写土地利用规划说明或文本。从学生课程设计提交的成果看,主观性强,规划方案缺少有力的材料来支撑,甚至有些同学在课程设计中照抄照搬现行或以往的土地利用规划成果。

(三)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从现状分析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措施的制定都需要大量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文字数据资料、图件资料,而且资料的现势性要求很高。大多数高校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所用的资料都是近几年来承担的各地土地利用规划资料,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土地利用情况也已改变。但这些资料都是纸质的材料,资料更新比较困难,使土地利用情况即使变更了,但课程设计用的还是几年前的资料,导致课程设计中规划方案的拟订和实际差别太大,没有可信性。

(四)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条件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内容大多必须借助计算机来完成。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也在增加,实验室条件往往不能满足学生课程设计的要求。很多高校一个学院就只有一个计算机房,也就几十台机器。每期实习学生少则上百人,多则上千人。学生上机实习时间比较紧张,也影响到土地利用课程设计内容的安排和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时间的投入。

(五)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的实施分析

大多数高校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置以来,一直采用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周或两周时间来完成。但由于时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尽管每次老师都认真组织,也安排了系统的训练项目,但由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往往安排在第七学期,在期末时,学生面临毕业,一些同学忙于找工作,一些忙着考研,而且面临期末考试,所以很难用心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上。

二、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时间短。无论是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的内容需求看,还是从国内开设有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院校比较来看,多数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偏短。

2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内容单一。多数高校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基本上是选择做一个或两个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且往往只完成规划文本方面的撰写。而对于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或者是乡以上的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几乎没有进行过训练,课程设计跟不上理论教学的要求。

3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实验条件差。由于计算机在课程设计中的缺乏,导致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完成课程设计方面受到限制,不利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的正常实施。

4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时间集中,实施方式简单。大多数高校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一直采用期末集中进行的方式。这种集中实习的方式在教学上便于组织,但加重了课程设计的任务,由于时间仓促课程设计成果往往比较粗糙。

三、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1 增加课堂实习课时。当前由于缺乏课堂实习,集中实习的时间内很难完成全课程的实习任务,而且理论课时比较长,在理论课时全部结束后进行集中实习,一些内容学生已经忘记,需要重新温习以前学的知识,这样也占用了集中实习的时间,如果能针对教学内容。分散进行实习,整个课程结束后再安排集中实习进行总结,不但可以完成大的规划设计任务,而且能把全书各项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很容易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 加强现代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多,数据量大,让学生从开始收集资料到把资料整理分析后提出规划方案,最后完成文本的撰写和图件的编绘,依靠教学课时很难完成。但这些又是进行规划不能缺少的。因此必须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资料数据库,让任课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首先检查数据库资料是否够用,是否已经过时,然后进行补充和更新。这样能让学生在短期内搜集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可以节省课程设计时间。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3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时间是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安排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仅有20学时。高校大学生进入毕业班后忙于毕业论文设计,其就业观念和职业兴趣已经初步形成,短时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不能为他们的就业充当“急救药”,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而是忙于应付,因此,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极其微弱,甚至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不信任感。

1.2学生对传统的授课模式认可度不高

高校在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后,基本参照专业课和部分选修课的传统授课模式进行,以教师讲解为主,以与PPT结合的理论讲解为主。而学生高考志愿的选择大多由家长作主,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自己的意愿,养成了长期被动思考的习惯。进入大学后,学生不再有来自家长、老师的压力,而自身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只为应付大学课程、应付期末考试而上课。因此,传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授课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认可度较低。

1.3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培训机制不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6]。目前,许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由做学生工作的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来讲授,大多数教师自身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心理学基础和授课经验,而且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培训机制尚不完善,授课教师后期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使得教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后劲略显不足。

2基于项目管理技术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设计的总体构想项目管理技术采用项目小组作为临时性动态组织形式,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坚持目标管理。因此,可以尝试将项目管理技术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7]。

2.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设立“项目小组”和项目小组组长

在职业生涯课程中,结合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对参与课程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成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项目小组”,通过设立项目小组组标、口号、课程目标等形式增强项目小组的团结和协调。通过设计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评选出项目小组组长作为项目管理负责人,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学习过程、小组学习计划制订、过程监督、协调、绩效考核等工作。

2.2职业规划课程监督制度的制定

课程教学中,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的相应学习、课堂互动以及课程论文等。同时,小组成员相互制约,项目组长参与监督,扮演主要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助和监督各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

2.3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引入绩效管理和目标

管理机制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严格阶段性审查,随时给予指导监督,同时,通过绩效管理和目标管理机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职业规划的主动性,注重在课程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协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3基于项目管理技术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运用项目管理技术中的生命周期理论,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分为4个阶段: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8-9]。

3.1启动阶段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制基于项目管理技术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结合项目管理的目标管理机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考核方式等。

3.2计划阶段

根据教学大纲对课程设计的细节要求,运用项目管理技术进行计划,制定出课程设计进度安排、绩效考核机制、配套专业测评工具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分为理论课、网络课程以及课程设计作业3个环节。理论课通过详实案例与专业心理测试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内容。网络课程则为学生量身定做视频素材,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观看。课程设计作业则要求学生使用配套专业测评工具进行自我评定。结合项目管理技术,坚持效益最优的原则,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设立“里程碑”,通过中期工作报告、情景剧模拟、心理剧、小组课堂互动情况汇总、组内展示等方式检查和监督项目小组的进度和质量。同时,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小组成绩考核按照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工作,教师应积极准备易于理解和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案例资料及测评工具,成立课程设计小组,通过头脑风暴选择最优案例,便于学生结合自身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3实施阶段

3.3.1项目小组的成立

运用项目管理技术,在领导方式上强调个人责任,实行项目小组管理和小组长负责制。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始之前,随机分组,7~8人组成一组,通过自主选择指定小组负责人。组长负责明确课程各阶段的任务和组员分工,调动组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协调。组员必须按照组长要求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完成相关课程任务。如果组内某个同学不积极,任务未完成,其个人成绩按照绩效考核扣除相应分数。另外,其小组成绩也受到相应影响。

3.3.2绩效考核与进度检测

严格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测评。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进度计划,在每个“里程碑”阶段,以项目小组为单位主动参与汇报和表演,根据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行绩效考核,同时,教师对其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指导,指出学生在该阶段存在的问题。对于不能积极参与的项目小组,问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4收尾阶段

根据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在项目收尾阶段验收项目小组成果。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束后2周内,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招聘会和小组展示,提交职业生涯规划书。通过最终小组展示和答辩,根据小组评价成绩和其他各个阶段任务成绩,给出学生课程综合成绩。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科学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为日后的课程教学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4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1003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1994年,学制4年,最初从属于土木工程专业,仅开设了城市规划原理、地下空间利用、土地管理等几门区别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课程。经过17年的探索、实践,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以及城乡规划学提升为一级学科后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亟需新一轮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计划不完善,专业课时较少

与2005年执行的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相比,2008年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新增了城市经济学课程,从而城市规划专业八门核心课程①齐备。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共9个学分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另外,新计划调整了部分专业课程的先后顺序,比如将第三学期开设的城市规划原理与第四学期开设的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互相调换,让学生在了解中外城市规划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再学习规划原理,易于理解。最后,基于专业课程总学时压缩以及保证教学质量等问题,删减了部分课程,如城镇体系规划。

尽管如此,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计划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安排在第七学期的毕业实习一共5周(暑假3周,第七学期前2周),实习时间之短使学生根本无法从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大部分实习生反映刚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规划师状态,实习就结束了。另外,学校对专业总课时的压缩,减少了专业理论课课时,城市规划原理由过去的68学时变为51学时;中外城市建设史也由过去的51学时减少为34学时;设计课的课时更是无法满足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需求。课时的减少导致教师的讲授蜻蜓点水,无法深入展开。(二)专业教室欠缺,设计能力较弱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习的氛围、相互交流的平台、学习榜样的树立是实现这一途径的基本保障。由于学校教学、科研用房紧缺,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仅有2个专业教室供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8个班级使用。专业基础设施欠缺和设备落后使学生拿到设计任务书后往往只能回宿舍闭门造车,交作业时才“彼此相识”,这就无法互相交流、借鉴,难以提高。

另外,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设计课程除毕业设计外,有建筑初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共6门。由于教学经费的不足,设计课都是1位教师指导,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每个班约40个学生),师生比远低于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加之专业课时减少,指导教师根本无法“一对一”有效开展,详细讲解。这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设计课不能有效开展达不到专业培养预期目标。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

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共20名教师,其中副教授10人,讲师9名,助教1名。硕士学位8人,在读博士生5人,在读硕士生1人。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加之校内专业发展平台难以吸引国内知名院校毕业的教学及科研能力强的人才,所以城市规划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缺乏高职称人才及学科带头人。

另外,教学方式单一,专业理论课往往是重讲授而轻参与,重说教而轻启发,典型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发学生思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性、创新性也被逐渐消蚀,学习热情也大打折扣。

二、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借鉴国内同行院校的先进经验,宁夏大学应从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专业特色、教学方法和办学环境等层面提出适合自身需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体系,从而达到教学品质的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

1.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指出:“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可以实施“1+2+1”培养模式,第一年着重基础教学,第二、三年进行专业教学,第四年完成实践教学。

在学校现有4个固定实习单位的基础上,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毕业设计可以考虑结合实习单位所做的实际项目,选择符合宁夏大学毕业设计要求的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每个学生由1位校内教师和1位实习单位的师傅共同指导,采取“双导师”制联合培养。

2.以设计课为主干,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

随着中国城乡规划事业的推进,当前城市建设的复杂性、社会性、文化性、技术性等现实需求,使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由培养“工程型人才”目标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社会型人才的“四才” “复合型人才”指适应城乡规划要求的技术、管理与实施型的全面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经过理性分析和逻辑归纳,找出问题缘由并提出解决办法的人才;“实践性人才”是指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沟通协调能力,可以保证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人才;“社会型人才”是指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能够对城乡规划全面认识,具备发现社会问题能力的人才。体系变迁[1]。合理、完善的教学培养计划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不断成长、成熟、成才,进而实现“四才”的培养目标。

鉴于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现状,构建以设计课为主线的教学培养计划是可行的改进措施。比如城市规划专业的设计课体系为设计初步(第一、二学期)—建筑设计(第三、四学期)—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五学期)—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第六学期)—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总体规划(第七学期)—毕业设计(第八学期)。每一门设计课都需要几门相关的理论课来支撑,以设计类课程为主线串联相关理论课程,构建基于设计课与理论课耦合关系的培养体系[2],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另外,与设计课对应的原理课可以由1位教师承担,但每门设计课应配备至少2位专业教师来指导,这样不但能够保证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沟通,而且不同的教师带来不同设计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二)营造突出的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学校鲜明的教学风格、独特的教育教学机制与教学模式[3],要在设有城市规划专业的180多个学校中崭露头角,就必须寻求自己的特色之路。目前,不仅“老八校”,其他国内众多城市规划院校也在进行着极具特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如重庆大学在山地建筑和山地区域规划方面独树一帜,探索地域性教育之路;沈阳建筑大学注重于北方寒冷地区及老工业城市地域的城乡发展模式研究。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强调:“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 宁夏大学地处全国唯一的穆斯林省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也应立足于这一特殊环境,以每年在银川举办的中阿经贸合作论坛为契机,制定富有地方特色的培养计划,逐步形成凸现地域文化的专业特色。例如,结合回族建筑和回族聚落规划设计的科研项目把回族聚居区规划设计、城市回族风貌区的改造、回族村庄的规划、伊斯兰建筑文化等课程纳入培养计划中。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与学”,重心在教师的“教”上。城市规划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生要有很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所以今后的教学应该改为“学与教”,强调“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尤其是枯燥而重要的理论课,任课教师可引入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 based teaching),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计划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每次占用一小部分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阐述、思辨,从而达到对专业知识理解、消化的目的[4]。另外,还可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强调“学”的培养方式旨在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也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如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并参与教师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将每次的调研成果或设计方案制作成PPT讲解,成员组其他学生提问、讨论、补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创建开放的办学环境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规划师具有很宽的知识面,学科的这种特性其实也决定了规划教育要向开放化办学模式转变。比如,邀请国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讲座;邀请银川市各大规划设计院的工程师或规划管理局的行政管理人员讲课,结合实际案例剖析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这些做法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教育水平。

另外,配备完善的教学设施也是当务之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设计空间,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借鉴。

三、结语

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应立足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回族聚居地规划特点,因地制宜地营造专业特色。通过整合当前办学资源、重构教学培养体系、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营造开放的办学环境提升教学品质,这将是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实现“四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和平,徐煜辉,聂晓晴.基于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8.

[2]赵敏.专业成长期渐进式教学模式研究——以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为例[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7-62.

[3]吕文明,刘海燕.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特色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23-26.

[4]陈芳,张金荃.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的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探索[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77-282.

Teaching reform of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MA Dongmei, WANG Xiaoyan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5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 课程改革 案例教学 教学组织与环节 模拟评审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城市规划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我校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已讲授至2007级,共计5届,授课学时共计320学时。从教学实践过程看,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一、课程问题分析

(一)课程理论基础

“总规抓战略[1]”,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层次中属于宏观层次内容,要求相关的理论准备呈现完整、体系化的支撑。对于总体规划课程而言,相关基础课程的开设时序与内容衔接缺乏协调,相关教材对于规划思维、分析方法等重视不足,学生相关知识储备结构分散,缺少全面理解和把握城市各要素的能力。

(二)课程案例准备

总体规划课程的展开依赖一定数量和结构的案例群来进行支撑,以达到贴近工程实践,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然而课程案例来源、类型以及入库标准等问题仅凭一人之力,依靠项目积累难以实现,同时个人偏好也一定程度影响案例库的建设质量。从前期运作来看,案例数量不足,结构上没有细分,部分案例陈旧,更新速度慢,相应地对于案例教学的支撑相对单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效果。

(三)规划题目选择

在总体规划教学中,有限的教学时间、严格的教学进度,同逐步完善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城市总体规划“真题真做”的理想模式陷入困境,因此一般规划题目选择都是“真题假做”。然而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导致规划调研不够充分,学生对于现状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无法充分把握某方面的城市要素。同时缺少方案评审环节的“真题假做”,容易导致学生对总体规划的整体程序认识不够全面。

(四)教学组织模式

总体规划课程教学一般将学生分为若干设计小组,由教师进行设计开题,布置总体规划题目和要求,各学生设计小组独立负责整体方案的构思、设计以及成果展现。教师负责相关理论讲解,在课程过程中按照既定的阶段和思路对于学生进行纠正,导引和评价。此种“师徒相授”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开放性不足,多元化不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所欠缺,并且相关的评价机制无法建全,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偏差,产生误导。

(五)课程环节设置

一般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环节设置为:开题—收集资料—方案一草—方案二草—方案三草—方案确定—成果表现。此种环节设置的问题集中在必要的规划程序环节与教学周期的矛盾上面。按照既定的节奏完成必要的环节,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城市诸要素的复杂关系及其影响,其思维偏重于空间安排,对规划本质认识不足,规划方案流于表面。

二、课程改革思路

(一)按照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的实际,参考培养规划师的实践要求与能力标准,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在课程中引入规划行业相关机制,促成学校教育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二)研究教学规律,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探索开放式、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按照理性方法建设课程理论体系、完善案例教学,组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培养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课程改革措施

(一)课程理论体系重组

按照《城乡规划法》(2008)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中关于总体规划编制的要求和内容,对于总体规划相关理论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划分为3个子系统:关于城市理论的课程,主要讲授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内在机制;关于规划理论的课程,主要讲授城市规划基本原理,促进对于规划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关于规划技术与方法的课程,主要在于促进多种技术与方法的规划应用。

在上述调整的基础上,课程系统应立足于“土地利用与空间组织”,将总体规划编制的新理念、新方法融入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对城乡统筹、资源保护和公共利益等内容的关注和理解,形成正确的城市总体规划认知体系[2]。

(二)课程案例库建设

案例库的开发与建设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参考其他院校的做法,总体规划课程应该在案例来源、类型、选择及应用等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

1. 案例来源与类型,课程案例主要来自教师主持或参与的总体规划项目、研究成果以及优秀规划案例。并且根据总体规划展开的层次,课程案例库细分为:战略规划与研究、总体布局、专项规划、专题研究等。

2. 案例选择及质量保证,案例质量是案例库建设的关键环节,案例选择应该体现如下原则:一致性原则,案例应与教学大纲保持一致,内容上应涵盖相应知识点,功能上突出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实用性原则,应对入选案例进行点评分析,明确其优点和特色,缺点和不足,方便教师、学生的使用;实施优先原则,应优先选用规划实施的设计项目,教学上做到形象直观,形成前后比对,强化教学效果;模块化原则,根据教学需要,将案例分解组合成不同模块化集合,与课程知识点协调对应,提高实效性。

(三)合理选择规划题目

总体规划课程题目的选择对于学生从微观空间设计到城市空间的多要素组织协调的过渡至关重要。根据多年的调查和教学实践,既要保证总规内容的完整性,又要考虑教学认知与能力培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学校附近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应优先考虑作为总体规划课程的题目,在基础资料以及调研等条件较为充分时,可以考虑将规划对象扩大为附近城市(县城)总体规划[3]。将镇总体规划作为规划题目,在内容框架、方法上与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致性,起步设计不复杂,空间组织上能够延续学生在处理微观空间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有利于促进强化城乡统筹的知识学习,为后续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城市规划打下基础。

(四)改革教学组织模式

按照总体规划编制实际工作特点,应打破教师专业界限,依托各专业教师和外聘规划师组成教学指导小组,改个人指导为小组集体指导,形成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小组设主讲教师1名,负责本教学组的总体工作,对总体规划的教学进度和具体环节进行统筹协调,其角色类似于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项目主持人;指导教师2~3名,负责教学组日常教学工作,如组织和落实教学计划及教学环节,其角色类似于总体规划编制中各专项内容负责人;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还可吸纳外聘教授、职业规划师参与部分教学环节,为学生讲授学科前沿热点问题、新理念和规划新方法等内容,其角色类似于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特聘顾问。建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目的即在于更贴近总体规划实践,确保多元化的知识来源,从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规划理念和价值,拓宽思维空间,同时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五)改进教学环节内容

根据总体规划编制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设计教学流程,重点把握现场调研、方案编制、阶段成果汇报及评审等4个环节。现场调研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搜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方案编制、阶段成果汇报环节则采取课堂表述的形式,教学组成员扮演委托方的角色,进行方案点评并引导讨论;评审环节采取“讲评结合”与“教评分离”的形式,邀请组外教师或同行专家参与,由学生进行汇报,组内与组外教师(专家)现场点评,各评审教师与专家现场独立给分,努力贴近工程实践。

(六)建立模拟评审制度

在总体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中,应针对性地发展“课题模拟评审制度[4]”,即规定学生在完成课题初步方案后,按要求参加课题模拟评审。评委会由专业教师组成,可以邀请设计单位相关专家等参加评审。评审时,学生向评委会和全体同学讲解设计方案及构思过程,评委会针对设计方案提出问题,综合大家的建议,提出修改意见,并且采用现场打分制,评审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课题模拟评审”并非正式评审,教学组织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自由发挥,促进学生、教师、评审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了解评审常识的同时,丰富设计思路,提高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6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专业教学条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判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揭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办学特色,客观反映学校办学资源、条件与利用水平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简而言之,专业剖析着重从“三个符合度”的角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现代,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进而形成特色,建成精品专业。为此,高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的收集

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2)专业目录;(3)新增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4)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5)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6)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8)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9)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资料的收集

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3)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4)专业建设与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5)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6)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

三、教学环节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节方面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2)学校关于授课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3)每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4)每门课程教案及备课笔记;(5)每学期学生考勤表;(6)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总结;(7)每学期每门课程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8)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及总结;(9)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10)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选题要求、评分标准、答辩工作安排及记录、成绩分析表;(11)教学检查记录、学生座谈会记录、听课评课记录、专业教师学生测评表等。

四、专业素质教育方面资料的收集

专业素质教育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方案;(2)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内容、小结);(3)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过程、内容、总结);(4)学生社团活动的原始资料;(5)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始资料;(6)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报告、讲座讲稿及图片等原始资料;(7)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文化活动的通知、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五、教学环境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境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料情况(含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机房、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3)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4)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实验开出率情况(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实验情况登记表、实习实训情况记录簿、教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放实验室情况记录表);(5)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6)教学经费预算及教学经费投入。

六、产学研合作方面资料的收集

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院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2)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3)校企合作协议书、合同书;(4)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学人员名单及证书,聘书复印件;(5)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资料;(6)院系教师为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培训的通知、计划、讲稿、图片等资料;(7)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及有关技术协作、项目推广的协议书、合同书;(8)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方面新创造出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技术报告、科研任务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9)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议书、聘书及工作情况;(10)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及资料共享方面的材料;(11)专业教师与企业(或行业)有关人员合作、论著等材料。

七、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原始资料;(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原始资料;(3)院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文献;(4)学生学分制实施细则;(5)学生学籍异动情况;(6)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小结及原始资料。

八、师资队伍方面资料的收集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缘情况);(2)教师科研、教研活动情况(含参加各类科研、教研学术会议、科研教研课程立项项目及结题报告、、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奖情况);(3)教学效果测评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5)教师培训进修情况;(6)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培训进修内容、效果和经费投入等);(7)人才引进情况;(8)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管理人员、业绩);(9)省级、校级专业带头人申报材料及批复;(10)优秀教师申报、评审及批复;(11)教学、科研骨干基本情况。

九、学生素质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素质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及证书复印件;(3)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过程和总结(含文字材料、图片资料);(4)学生社团活动情况。

十、学生就业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就业机构及人员情况;(2)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3)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及原始资料;(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和学生就业单位一览表;(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

十一、专业特色方面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

专业特色方面的资料除上述各项资料外,还要特别注意收集以下资料:(1)能体现专业办学观念、办学思路方面的资料;(2)能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资料(如教学内容、培养方式途径等);(3)能体现教学特色方面的资料(如课件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成功的经验);(4)能体现教学管理方面的特色(如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作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7

2、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教学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研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4、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师队伍管理,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5、本要点供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以及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教育机构(不含自学考试)参照实施。

二、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6、健全教学工作的领导体制。院(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院(校)长协助院(校)长主持教学日常工作。学校有关教学及其管理的指导思想、长远规划、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措施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院(校)务会议或院(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定期听课、学习、调研的制度,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7、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熟悉教学工作、有经验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在院(校)长领导下,研究和决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8、建立院(校)、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

(1)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在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职能作用,明确其职责范围,建立协调的工作关系。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应健全机构,配备得力人员,以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有序运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2)系级组织是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的基本单位。系主任全面负责系教学管理工作,系可根据情况设教学秘书或教务员,处理日常教学行政的具体工作。

9、教研室是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科技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是否设置教研室由学校自主确定。不设教研室的,其教学工作可由系或其它组织形式实施。

10、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和管理理论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教学管理人员的交流、考察活动,适应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需要。

三、教学计划管理

11、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要在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自主制订。教学计划既要符合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为突出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可聘请一些在本专业长期工作的企业人员、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一起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并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12、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依据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专业目标的确定应努力体现学校和专业特色。

13、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原则。

14、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1)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修业年限;

(4)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

(5)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6)必要的说明。

15、制订教学计划的一般程序是:学习理解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开展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组织校内和社会用人单位专家论证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教务处提出本校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和要求。由系主持制订教学计划方案。经学校教学工作(学术)委员会审议,主管校长审核签字后下发执行。

16、教学计划的实施

(1)教务处编制分学期的教学进程计划,对各教学环节提出总体协调意见,安排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教室和其他教学场所,确定考核方式;

(2)系根据教务处的总体安排,落实任课教师、编制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施计划;

(3)教学计划确定的课程、教学环节、学时、授课时间、考核方式、任课教师等均不得随意改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4)教学计划的实施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稳定教学秩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教务处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管理中枢的职能作用,新学期的课程表应在上一学期结束前确定,经主管院(校)长审批后通知到各相关部门和教师,开学前一周,要检查教学准备情况。

四、教学运行管理

17、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整个教学运行管理,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课堂教学(包括实习、实验教学)的管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二是以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的教学行政管理,应制订教学工作制度的规程,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提出要求,并认真组织实施。

18、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落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学校要重视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

制订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是:

(1)教学大纲要准确地贯彻教学计划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都要服从课程结构与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相同课程在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要按各自课程结构的要求有所区别;

(2)随着各校专业设置的不断调整以及专业特色的不断强化,课程开发的任务较重。新开发的课程,原则上要先制订教学大纲,而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

(3)教学大纲要体现改革精神,不能服从于某本教材或某一时期的特定体例;

(4)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求以及必要说明等部分;

(5)教学大纲由系组织有关教师依据上述原则编写,经系校有关领导认定批准施行。每门课程均应有教学大纲,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

19、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活动。

(1)认真选聘有相应学术水平、有责任心、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要补好教育基本理论课,教师开设新课程要有严格的岗前培训制度,并要求课前试讲;

(2)组织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和讨论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或选用与大纲相适应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依据大纲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和教案;

(3)有组织地进行教学方法研究,对积极钻研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作出贡献的教师,要给予奖励;

(4)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20、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践性教学内容要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各院校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验项目,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安排,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行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要尽可能结合实际任务进行,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21、凡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积极改革考核的内容和方法,着重检查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鼓励采用试题库或试卷库命题,实行教、考分离。要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严肃考场纪律,精心安排考务工作。对考试作弊者,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试卷评阅要认真、公正、客观。教务处要组织对试卷的复核及抽检工作。

22、学校应重视对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安排与管理,课外作业的份量要适当,安排辅导答疑要适当。安排非教学活动不得占用教学活动时间。

23、日常教学管理。学校要依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学期的运行表、课表、考表,保证全校教学秩序稳定。对这三项重要表格文件的执行情况要有管理制度和检查办法,执行结果要记录在案。在实施过程中,要经常了解教学信息,严格控制对教学进度及课表变更的审批,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事故。

24、学籍管理。学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在校学习情况及学籍变动、毕业资格的检查、考核与管理。学校应依据上级有关规定,制订本校的学籍管理办法,并建立学籍档案。

25、学生注册制度的改革与管理。学生注册是学籍管理最基本的手段之一,要维护学校注册制度的严肃性,建立严格的学期注册制度。在注册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学年制、学分制的改革。

26、教学资源管理。要搞好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设施的合理配置与规划建设,充分加以利用,保证教学需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注意根据需要与可能,改进教室的功能,建设必要的多功能教室。

27、教学档案管理。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都要建立教学档案,教学档案的范围包括: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下达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及有关规定;

(2)教学基本建设的各种规划和计划;

(3)自编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实验指导书、习题集、试题库(试卷库)、试卷分析以及各种声像资料等;

(4)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进程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教学总结、实结等;

(5)课程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6)学生学业成绩、学籍变动情况、学生座谈会记录整理分析、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毕业资格审核等材料;

(7)教学改革进展情况、教学研究计划、总结,典型经验材料和教学研究刊物;

(8)教师业务档案、各种奖励及成果;

(9)教师评教材料、督导组(室)活动材料、教学工作会议纪要等;

(10)其他有必要立档的教学文件和资料。

教学档案实行分级管理,编目造册。建立教学档案查阅制度,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教学档案管理,应充分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28、要充分发挥系和教研室在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职能。教研室应按学期初制订的“教研室工作计划”,备课、公开教学、政治与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检查和测评教师的教学进程和教学状况。

系要定期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和任课教师会议,及时掌握教学过程状况,总结和交流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及时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9、教务处应协助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系(部)主任教学工作例会或专题工作研究会,了解、协调和处理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五、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评估

30、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全面的质量观,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要从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内外部各主要因素(教师、学生、管理、政策、体制等)入手,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1.认真抓好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1)把好招生质量关,做好招生宣传、招生录取、新生入学后的复审工作;

(2)抓好教学计划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要精心设计整体优化的教学计划,精心组织计划的实施工作;

(3)把好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关;

(4)注重教学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

(5)实行科学化的考试管理,建立科学的考试工作程序和制度,严格考试过程管理,进行必要的试题、试卷和成绩分析,认真进行考试与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6)实行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制度。

32、建立教学质量检查考核制度,并制订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全校的教学质量检查,学校可根据情况每学年或每学期进行一次,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33、实行教学工作督导制。选择一批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思想先进、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老教师(包括退休教师)和有专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教学工作督导组织,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工作督导,及时提供质量信息。

34、建立听课制度。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及教务处长、系主任、主管教学的副系主任、教研室主任都应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包括实验、实习课),全面了解教师教课与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教研室应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

35、组织开展教学评估工作。教学评估是调控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应经常化、制度化。教学工作评估一般包括校、系总体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课程和各项教学基本建设评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等。开展教学评估工作要与日常教学管理与建设相结合,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重点,建立起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

36、教学评估工作要和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教学评估的结果与教师职务的评聘和报酬挂钩。对在教学上取得优秀成绩者要给予奖励,对教学责任事故,要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并按章处理事故责任者。

37、建立教学信息的采集和统计制度。对新生入学基本情况、学生学习和考试情况、毕业生质量及就业情况等主要教学信息应定期采集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不断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

六、师资队伍管理

38、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学校要有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层层落实。要注意培养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并且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要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包括科技工作)和业务(包括教育科学知识)进修,大力培养并尽快形成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专职教师作为中坚力量,也可从社会上聘用既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39、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各校自身的教学工作总量和师生总体比例要求,确定学校的教师编制,制定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教师工作量完成情况与教学质量的优劣应作为教师聘任、晋职和提级的依据。

40、学校要明确各级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岗位职责分工。实行聘任制,建立教学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对教师的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和工作成绩定期进行考核,一般每年度(学年)考核一次,考核情况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41、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新教师要进行岗前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工程设计和社会实践,鼓励从事工程和职业教育的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培养具有“双师资格”的新型教师。学校应十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的选配和培训。

42、学校应制订各种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设立教师奖励基金,重点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倾斜。对于工作不负责任,教学态度不认真,不能为人师表,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应调离教学岗位。

七、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43、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社会的有效需求设置专业,要善于发现和预测新的社会需求,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新的专业。注意优化专业结构,保证基本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

44、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校内系列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学校要依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要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训练的旧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防止各专业自成体系。地处一个城市的同类学校也可共建实训基地,还可开展职业培训的有偿服务。

45、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

46、做好实训基地的实训管理。实训管理包括: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经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各项管理制度建设,要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投资效益。

47、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和使用要有合理的规划和完善的制度。基础理论课教材的选用既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又要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性,鼓励选用通用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特色课程或专业课程可依据教学大纲组织自编教材或讲义。教材的类型包括文字教材、实物教材和声像视听教材等,特别要鼓励教师使用声像视听教材。

48、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抓好教师严谨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师表以及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特点,鼓励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及相关知识,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注意学生的创业精神。要特别重视考风考纪的教育,杜绝考试作弊行为。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超级秘书网

49、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按照教育部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各种制度,制定完备的教学基本文件,在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上下功夫。

八、教学管理与教育理论研究

50、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必须以教学管理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教学管理研究与教育理论研究,是所有教学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共同任务。学校要把教学管理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学管理的一些重点课题进行立项研究。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8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36-05

新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使学校具有了一定的课程管理和开发权,同时也对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是学校课程规划问题。在以往高度统一的集权式课程管理下,学校主要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要求学校必须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必须对学校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这是学校以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因此,对学校课程规划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动力:课程政策与学校价值实现的整合

学校开展课程规划既是课程政策变革的要求,也是学校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它们共同构成了学校课程规划的驱动力。学校课程规划不只是简单实施国家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它要求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和设计,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课程规划是否合理有效,更取决于两者的合力效应。

(一)学校课程规划是课程管理制度变革的要求和结果

三级课程管理将原来过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权力下放,赋予学校部分课程决策权,要求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实施。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地方和学校意志的生效需要经过学校课程规划来实现,学校通过规划课程,使三种课程权力趋于和谐。因此,学校课程规划是课程管理体制变革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二)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的要求

从国家到地方,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将一个具体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从地方到学校,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将变革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在学校,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一个缩短现存实践与创新所建议的实践之间差异的过程;在课堂,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教学。国家课程政策只是规定了宏观层面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框架,不可能顾及学校层面具体行为细节上的操作。学校课程规划能够尊重国家课程难以企及的具体学校、社区环境和师生之间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弥补了国家课程实施的局限性。国家的课程政策能否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定的师生身上,关键取决于学校在课程规划中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学校课程规划使得学校在统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处理三者间的关系,更好地发展学校的特色。

(三)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允许的范围内,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成员为主体,充分利用当地社区以及本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突出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学校要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必须对学校课程整体进行规划,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构架进行分析,否则其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就有可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内容、时间、空间乃至资源等方面产生重复甚至冲突,进而使学校的课程管理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四)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实现整体特色价值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课程的高度统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权力的赋予为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学校要利用好这种契机,关键是合理规划学校课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规划将成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并制约着学校的整体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的发展特色。它不仅涉及静态的文本方案,涵盖动态的操作过程以及相关管理工作,而且强调对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考。进一步而言,学校课程规划会促进学校以学校课程与教学工作为抓手,统筹规划其他工作。正如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骆玲芳校长所说,对于学校与教师来说,没有课程规划,我们可能会在一些点上做得亮,有能力的教师个体会做得好,而课程规划使工作整体得以协调,进而确保了全体教师都有了底线标准。正是学校课程规划对学校特色价值实现的生动反映。

二、学校课程规划的向度:学校课程从理想到现实的方略谋划

学校课程规划是对学校课程蓝图的勾勒,是学校整体发展的核心内容。它体现在制订、实施和评价学校课程的一系列活动与过程中,旨在将学校课程的愿景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学校进行课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编制课程方案,为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与管理提供总的蓝图。但学校课程规划并非只是课程方案的编排,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落实课程方案,确保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课程,让课程能够成就所有学生。另外,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学校课程发展的愿景和使命也应该成为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内容。尽管不同学校的课程规划内容可能存在差异,但一个系统、全面的学校课程规划大体上应包括以下三个向度: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确立、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一)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确立

学校课程发展愿景就是根据学校现状对学校课程未来发展的一种有远见的预设或期待,是课程规划的灵魂,也是学校课程的归宿,通俗地说就是学校的课程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育人的场所,学校要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确定反映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愿景或理想。所以,学校的课程愿景不是个别校长、教师或其他人的愿景,而是整个学校组织的愿景,是被学校大多数人认可的、充分理解的愿景。因此,学校课程愿景的确立应是集体对话和协商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对话、协商来概括、总结、提炼乃至提升学校的课程愿景;另一方面,使学校成员集体认同这样的课程愿景,便于实施与执行。学校课程愿景的拟订,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学校课程规划者可以根据学校行政人员的领导风格、教师的经验与意愿、学生的成熟度、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情形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研制方式。

(二)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

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整体性地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并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的前提与依据,并直接决定着学校课程规划的质量与实施水平。学校课程方案是一个由宏

观和微观等不同层次内容构成的系统,涉及到学校课程诸多内容的设计,其大致包括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的校本化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以及校本教研方案等。在设计过程中,不同方案所关注的具体问题不同。

课程标准的校本化方案主要关注如何以国家课程的要求为底线,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学情分析,使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进一步细化,以便合理调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层面的有效落实,确保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的最大化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学校在开发课程时各种课程方案的统称,是学校课程标准的配套方案,主要包括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课程纲要两个层面。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的概括性描述,一般包括课程规划的基础、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校本课程的结构是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校本课程的门数、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课程纲要是由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设计,并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出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方案。它完整地呈现了课程的各种要素,包括课程目标、学生背景与资源情况分析、学习主题或活动安排、相应课时以及评价建议等。

课程设置方案主要关注学校课程的科目、课程表(课时安排)以及各学科的性质等。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者要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方案的前提下,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学校必须统筹各领域、各学科的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事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将它们协调一致后形成本校的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主要关注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排课与学生选课指导、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与进程以及考查标准等。课程评价方案主要关注课程实施的效果,包括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校本教研方案主要关注对学校课程实施的反思策略,包括学校课题的拟订、教研团队的组织等。

(三)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实质是在规划好的学校课程方案与学校现实间的一种调适过程。学校课程规划对学校的影响最终依赖于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课程方案的实施有赖于课程共同体对课程规划的理解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一系列保障措施。因此,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还要考虑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问题。

1.观念转变

课程改革的过程首先是观念变革的过程,观念不变革,任何改革措施都难以推行。有学者认为,新课程需要树立的观念有: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教材是范例,教室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创生的活动,教师即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家长是教育伙伴。所以,学校课程规划必须反思植根于学校成员思想中的传统观念,分析它们与新课程变革所确立的新观念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教育观念转变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素养是课程方案得以落实的直接因素,课程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学校课程规划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进行了彻底变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改变教学行为,重新定位角色。学校课程规划也为教师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课程成功落实的重要支撑。为此,学校必须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

3.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

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下,课程领导者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动机,提升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促成学校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文化,达到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为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事保障和制度保障。他们不再仅是单一的执行主体,而要致力于学校课程方案的设计、开发、实施与管理事务。学校课程规划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发展不同,它强调学校的实际环境,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综合运用课程与教学各方面的因素,旨在使学生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课程规划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理念,有着对学校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方式进行转型性变革的要求。学校课程方案的有效落实要求学校课程领导者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专业发展团体,创造一种团结、民主的文化氛围,以便实现学校课程规划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课程领导”是相对于“课程管理”而言的,前者是指做正确的事,后者强调把事情做正确。“课程管理”较为注重自上而下式的领导模式,而“课程领导”相对崇尚一种平等民主、互动协商式的领导形态。学校课程领导并非仅限于传统学校中的行政人员,它是一个通过组织重建后形成的多层级的动态运行系统。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的学校课程规划中,革新的课程领导的作用遍布于学校各个层次课程项目的发展与落实中。

三、学校课程规划的路径:学校课程愿景与学校现实的调适之旅

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完成,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在课程规划中既体现出学校的课程愿景,又能紧密结合学校的传统和实际。所以,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实质就是在学校课程愿景和学校实际之间不断调适的过程,它需要课程规划者的精心谋划。

(一)建立学校课程规划组织

学校课程规划组织是为统筹规划学校课程的一系列活动而设置的专业组织。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制订高质量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保障。它不仅是制订学校课程方案的各项工作的组织者,而且是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课程规划组织成员应通过自荐或推荐等方式民主产生。一般来讲,学校应选取那些具有课程规划能力和协调性的人员。

(二)研究学校课程的特色、问题与发展方向

学校课程规划并不是指学校可以对整个国家计划、地方计划进行任意的增删调换,而是具有很强的政策制约性和理论指导性。同时,‘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者一定要遵循客观、全面的原则,研究学校课程的特色、问题与发展方向。

1.分析政策

学校课程规划必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保障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立足于每个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学校必须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允许的范围内,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机遇和挑战、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2.寻找基点

在制订学校课程规划时,课程规划者首先要对学校的办学历程、实践经验、师生状况、课程发展的传统现状以及学校的整体生态环境等作出全面、客观的检视。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找到政策与学校课程的结合点,进而提出学校课程规划发展和改进的策略。

3.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制约学校课程规划有效实施的瓶颈。学校课程规划者可以利用教师发展状况分析工――FAPO(即feelings、at-tention、promoting、organization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来分析教师在学校内的生存际遇和内心体验,以便了解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并为学校课程规划提供相关依据。

4.学校课程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即strengths(强势)、weaknesses(弱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SWOT分析,即通过访谈、座谈、民主调查等方式,把与学校课程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外部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客观、全面、有次序地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后加以分析,并从中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系列过程。

(三)拟订学校课程规划草案

拟订学校课程规划草案是指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由学校课程共同体起草制订的关于本校课程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学校课程规划草案是学校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依据,也是学校管理和评价学校课程的基础性文件,它为学校各层人员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方针路线。与此同时,该文件也可以得到持续不断的调整与改善。

学校课程规划草案一般包括学校发展现状、办学特色与学校愿景、指导思想、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评估设想、组织体系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一,学校发展现状。学校发展现状即课程规划的背景,涉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发展需要等学校课程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在拟订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学校要详细分析本校发展以及课程发展的传统、优势与面临的困难,通过对学校课程相关因素的全面、客观分析增强课程方案的可行性。

第二,办学特色与学校愿景。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特质。学校愿景则是学校对于课程所形成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它既反映了学校对课程发展的认识程度,又能引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对学校课程的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学校拟订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学校设置课程结构体系的依据。

第四,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的课程类型、科目以及模块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在学校课程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学校首先要制订学校课程发展的总体思路,然后详细拟订本校的课程框架结构,并对学校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作出详细规定。

第五,课程实施。学校课程实施主要包括重新整合学科知识、构建综合选修课程的结构体系、开发和建设综合选修课程以及拓展延伸研究型学习课程等步骤。

第六,组织体系与保障措施。组织体系包括学校课程组织机构的运营以及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进程等;保障措施包括课程发展的激励机制,课程开发的投入等发展环境的创造。

(四)多方征求意见

学校课程规划是基于学校内部的一种全新探索。同时,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牵涉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专家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参与。这就决定了学校课程规划的广泛性和艰巨性。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拟订以及实施活动必须征求多方意见,使他们了解本校课程规划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进而给予热情的支持。

I.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师作为学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主体,是影响学校课程改进的重要因素,因为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对课程规划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行动。只有当教师理解了课程规划,并产生了行动的意愿时,学校课程才有发展的契机。在课程规划的制订过程中,学校要听取教师的意见,设计激励机制,开通“成果展示”“过程记录和体会”等多种渠道倾听教师的声音,并作出及时的反馈。

2.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

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依赖于个人的经验与习惯,在理论层面,他们的知识相对欠缺,所作的理论思考也比较有限。因此,专业人士的支持,可以使教师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另外,由于新课程实施时间不长,学校行使自主规划的权力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求学校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校课程规划还不太现实。在拟订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征求多方意见,尤其应借助专家力量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遵循课程发展的规律,保证课程发展的领先性。

(五)学校课程规划的不断改进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变革、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学生身心状态的变化以及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的发展总是处于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中,不可能一次性拟订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学校课程规划。学校必须在课程发展的道路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检验中不断改进,在否定之否定中攀登新的高峰,让学校课程体系更切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靳玉乐,董小平,论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8-114.

[2]赵小雅,从课程规划入手突破课改“迷雾”:走近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课程规划[N],中国教育报,2006-11-17(5).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9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

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方法、考核方式,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针对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谈几点看法。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构建

高职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较强的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设定的原则

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使课程教学切实起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应当紧密结合;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接受程度,做到因材施教;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要强调针对性,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设定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130课时。按照理论与实践1∶1的原则,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为:在较好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从事小型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和屋顶花园等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并能将设计思路图纸化,制作出图文并茂、切合实际的电子图纸。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分解

根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及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上述原则确定的前提下,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有以下方面的能力:较全面地掌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理论框架和基础知识;在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具有园林艺术理论学习的能力;具有园林地形地貌设计,尤其是利用等高线进行园林竖向设计的能力;具有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尤其是自然式种植设计和花坛设计的能力;具有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小区道路绿地设计的能力;具有单位附属绿地设计的能力;具有小型公共绿地设计,尤其是街头休息绿地和小型广场绿地设计的能力;具有屋顶花园设计的能力。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体系

传统高等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强调的首先是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作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在课程内容上既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又要注意与其他相关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对此,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属于园林艺术基本原理的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所谓“够用”,是指针对讲解各种园林艺术理论时够用;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新编排章、节及前后顺序,并使每一章为一模块,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三是注重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如下:(1)模块I: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理。教学重点为:园林艺术的概念和体系、园林的形式与特点、中外园林概述、园林布局的原则、园林静态布局、园林动态布局、园林色彩布局和园林造景等,从总体方面认识园林艺术。(2)模块Ⅱ: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教学重点为:地形地貌和水体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园路布局设计等。(3)模块Ⅲ:各类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图纸设计。教学重点为: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的设计,单位附属绿地的设计,小型公共绿地设计,街头休息绿地和小型广场绿地的设计和屋顶花园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进行园林史、园林艺术和园林新成就的教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上绪论课时要巧妙地设计教案,把园林史、园林艺术和园林新成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由陌生到熟悉进而产生兴趣。如苏州园林、颐和园、纽约中央公园,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比赛场馆的绿化,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2005日本爱知世界园艺博览园,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园等等,这样可缩短学生与园林规划设计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园林规划设计的兴趣。

(二)对园林艺术基本原理的一些规律、园林美的形式尽量用生活实例加以解释,使理论学习深入浅出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把一些枯燥的规律用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来阐明,如讲到借用自然美时,用蓬莱阁的海市蜃楼、泰山日出等自然景象来说明。太阳和海市蜃楼并不是泰山和蓬莱阁的,但却能在泰山和蓬莱阁看到,并成为著名的景观,就是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象。当讲到比例与尺度的关系时,用成年人和儿童在游乐时所需的游乐设施的尺寸来说明。通过举例,使学生觉得园林艺术基本原理并不深奥,而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并化为一种学习动力。

(三)改革课程授课方式,运用多种授课方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我们采用了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图纸讲评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综合能力。

运用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师事先制作好教学课件,并利用挂图、模型、多媒体教室等手段,增强直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能实现现场讲课的情况下,利用电教片将园林植物、园林小品及有关的园林设计要素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将课程与工程背景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直观教学能使许多力学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既可培养学生兴趣,又可增强其学习自信心。

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及工程实例边讲边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会学并节省学时。案例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思考,形成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深化、拓宽所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公开场合的应对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讲稿”的能力,并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研究者。

运用图纸讲评法进行教学讲评学生的设计作业,分为教师讲评和学生讲评两种方式。教师事先将学生作业拍照或扫描成电子文档,用多媒体讲解学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不足,表扬优点。学生讲评就是模拟园林设计招标现场,要求学生当着全班同学讲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和具体的设计手法,分析各景区景点,回答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竞争意识,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并因材施教。为此,可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组成,即基础型模块、应用型模块和扩展型模块。基础型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为必修课;应用型课程内容为园林规划设计的有关理论和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面向70%学生,注重培养其动手能力;扩展型课程内容面向20%学生,分析研究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注重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精心制作精品课程网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难以满足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知识的需求,另外,学生能借到或买到的参考书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学习。通过建设《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网站,可以解决教学参考资料少的问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尽最大可能地向学生提供设计素材和学习材料。目前,《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已经上网测试,设置的精品图库、公园绿地、设计素材、教学课件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不出校门便可游览很多公园和绿地。此外,《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网站还可以随时配合课堂教学安排相关内容,配合学生的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设计图纸,及时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验实训方法改革

实验实训的目的,除配合理论教学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实训在课堂上完成小幅设计作品的办法,实行课堂讲解图纸、巡回指导学生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实训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学生设计、制图主要在课外时间完成。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即64课时用多媒体授课,64课时进行课堂实训,学生设计图基本上在课后完成。上课时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案例讲解,找出不足之处,总结好的设计手法。我们采用“四步教学法”:(1)绘制手工现状图。利用10课时左右的时间将学校或附近的绿地绘制成现状图,学习绿地设计手法,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自己绘图了解各种园林要素的搭配,增强直观印象。(2)绘制手工现状改造图。利用10课时左右的时间将绘制好的平面现状图改造,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知道哪些方法可行,哪些方法不行,学会初步的设计方法。(3)绘制手工小面积绿地设计图。利用20课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平面布局设计、色彩布局设计、园林造景设计、一般街道绿化设计、小游园设计、广场设计等,要求完成彩色平面效果图、局部效果图。(4)绘制电脑设计图。利用30课时的时间强化电脑园林设计图的制作教学,完成各种小型绿地设计图的制作,要求作出CAD平面图、PHOTOSHOP平面效果图、PHOTOSHOP效果图和3DMAX效果图。

实验实训直接关系到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图纸技巧的掌握,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练习。而这一过程是艰苦的、枯燥的,要耗费大量的心血才能完成一个设计作品。只有找出每一个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才能让学生得到提高。学生作设计图是重要的实训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实训作品的批改,并让学生接受。

完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考核方法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全过程考核的原则,即从开始到结束,从课内到课外均考核;公开考核的原则,让学生正确对待本课程考试;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即将学生能力表现和素质体现作为较大的权重系数在考核时加以考虑。

(一)实训成绩占50%

具体分配是:将每一次的实训设计进行量化评分,按实训次数分别赋分,总分为50分。出勤率占10%,只扣分不加分,迟到或早退一次减0.5个百分点,无故旷课一次减2个百分点,并不得评定优秀成绩,旷课次数累计达学校规定而不能参加考试的,按学校规定执行。履行了请假手续的病事假不减分,但累计达3次以上的不得评定优秀成绩。

(二)技能考核占20%

每学期进行两次技能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阶段设计能力。由教师根据授课情况和教学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园林设计考核,要求学生做出完整的设计图纸。教师根据学生图纸完成情况给出成绩,每次满分为10分,共有两次。

(三)期末闭卷考试占30%

期末笔试不及格者准予补考。考试内容应包括概念、原理、思考题、小型绿地的局部设计题。题量要大,集中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设计的敏感程度。

参考文献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10

《光伏产品的生产与质检》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光伏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对光伏应用型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概念,掌握在产品开发时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开拓思路,开发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光伏产品。本学期对这门课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就课改实施过程、实施结果谈谈我的体会心得。

1.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的规划首先要分析我系学生的职业前景。选取与学生未来职业紧密结合的工作情境,并将其设计为具体的教学任务,是学习情境规划的要求。通过设置与企业实际工作要求相关的学习情境,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提高了相关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光伏产品的生产与质检》课程设计了三个情境:太阳能喷泉的制作、太阳能草坪灯的制作、太阳能警示牌的制作。

在教学设计中全面引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根据本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以项目为载体,把课程教学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融合到3个学习情境中来,每个学习情境呈并列关系。三个光伏产品的制作主要是根据负载的型号规格,确定其功率,考虑本地光照、阴雨天数及工作时间等,选择匹配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产品和景观制作。

2.实施过程规划

实施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的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具体见表1。

表1“太阳能喷泉的制作”学习情境实施分解表步骤工作过程教学方

法建议学时资讯下发“太阳能喷泉的制作”任务书,描述学习目标,复习回顾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学生需能够使用internet上网搜索资源,能够进行基本的设计计算等,并能组织讨论实施方案

教师在演示阶段,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和经典案例分析法相结合,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对实例的分析与模仿,从而习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讲授法、

演示法、

案例法2计划

决策学生完成人员组织划分,制订工作计划,列出项目进程以及具体子项目的工作目标等;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引导学生形成最终的实施方案与进程小组讨论法、

提问引导法、

练习法1实施学生分组设计制作,将完成的项目作品集中展示;教师做好辅导工作,并在整个过程中认真关注,随时发现细节问题,做好相关指导工作。小组讨论法

、练习法、

辅导答疑法2检查

评估学生汇报计划与实施过程,回答同学与老师提出的问题。重点检查太阳能喷泉的性能指标及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师生共同评价小组及个人的工作成果讨论法、

讲授法、1以太阳能水泵的制作为例了解具体的资讯过程。

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学习水泵的相关知识,即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设计参数等:

根据已知的设计要求,即水泵的扬程、流量等确定其有效功率:Pe=ρgQH(W)

根据水泵的功率,计算负载日耗电量:Qf=P×h/V

计算负载日用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充电电流:I1=Q×105/h/085/09

105:太阳能充电综合损失系数;

085:蓄电池充电效率;

09:控制器效率;

确定蓄电池的容量:C=Q×(d+1)/075/11

075:蓄电池发电深度;11:蓄电池安全系数

计算连续阴雨天过后需要恢复蓄电池容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充电电流:I2=C×075/h/D

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P=(I1+I2)×V

3.教学方法总结

实施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重组教学内容,精选学习情境,实现了工作流程的模块化教学。课程教学围绕真实的工作任务展开,各个工作任务学习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的标准化教学环节为: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和能力目标、分析工作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模拟职业环境实施完成工作任务、检查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是以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人和引导人,按照“资讯一计划一决策~ 实施一检查―评价”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组织教学。

4.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采用过程与产品鉴定相结合考核方案: 产品设计过程占40%,产品性能检测结果占60%。

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分相结合的评分办法:小组互评占40%,教师评价占60%。

总成绩计算方法:

总成绩=40%产品设计过程+60%产品性能检测

=40%×(40%小组互评+60%教师评价)+60%(40%小组互评+60%教师评价)

5.课程改革总结

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一次经验的探索,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课改的流程不够熟悉;课改的实施是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也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课改的实施更多的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做好实践记录。

通过分析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很强针对性与合理性的全新教学模式。《光伏产品的生产与质检》课程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进行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作者单位:武威职业学院)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总结例11

一、项目驱动法的概念

项目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利用情境、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并获得相应能力。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主要目的工作任务,其实施环节一般为情境创设、问题牵引、实施计划、效果评价四个方面。

二、项目驱动法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教学内容可以包涵在某个完整的工作项目中,该课程基本具备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将工作项目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开发出新型的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应用体系。

1.设计项目

典型工作任务是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精髓。《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项目设计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整合的基础上完成的。项目设计要按照人们认知的规律、职业成长的过程由易到难进行排列,项目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应当包含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又要有一定的知识综合性、学生的可参与性。

2.设计学习情境

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成平行的和递进的子任务,就形成了具体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一般是以问题牵引或工作任务要求的形式设计,以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方式展开,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的、包含问题的生活事件,《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生活事件就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3.制定和实施计划

对于不同级别的项目,创设特定的工作情境,分解工作任务,形成合理的工作步骤,从而产生科学的工作计划。

教师先讲授教学内容,根据项目和子项目的要求规划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将学生划分成人数合适的小组,明确负责人,小组内再具体分工,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得到老师的认可后,确定工作计划。

4.效果评价

效果评估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试卷考试为辅的考试方法,按平时操作成绩30%+综合技能成绩40%+期末试卷成绩30%的比例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操作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典型款式服装的结构设计的能力。综合技能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该课程知识进行各种款式服装的结构设计能力。过程考核办法重在岗位职业能力的考核,鼓励学生注重平时学习,重视能力的培养。

三、《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

以“某中型饭店要为其40名服务员定制西裤、西式马甲套装工作服”为一个工作项目,介绍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按照该饭店的要求,需要定制40套西裤、西式马甲套装,通过对分析该项目的需求,得出教学内容为:西裤、西式马甲净样、毛样、推挡、成衣制作。教学目标为掌握男、女西裤、西式马甲结构设计要领、结构设计方法、推挡和成衣制作方法(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测体,设计男、女西裤和西式马甲的服装规格号型系列,并根据特殊个体的体型特点,设计特殊的服装规格尺寸,再进行小批量套装生产的各种样板和样衣试制,最终完成男、女西裤、西式马甲的工业化生产样板和成衣生产工艺流程(能力目标)。

在上述需求分析和教学内容规划的前提下,在学生已经掌握裙装结构制图、推挡和成衣制作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如下教学情境:

情境1(6课时):项目分析。教师介绍项目的需求,得出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并安排学生查阅图书资料,初步了解西裤、马甲的结构设计要领和方法。根据项目的大小,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

情境2(14课时):西裤、马甲结构制图。师生讨论,总结西裤、马甲测体要领、规格设计方法;男、女西裤、马甲结构设计的异同点。最后教师演示西裤、马甲的结构设计步骤,并提出问题:马甲、西裤的毛样制作要领以及推挡方法。

情境3(10课时):西裤、马甲毛样制作及推挡。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情境2的问题答案,师生讨论,再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辅导的形式,完成西裤、马甲毛样及推挡网状图。

情境4(60课时):项目实施。在西裤、马甲结构设计知识准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项目实训教学。每个小组制定项目计划,小组内具体分工,在得到教师的认可后,各个学学习小组一般可以按照“侧体号型规格系列设计制板推板裁剪样衣制作样板修改”的顺序实施工作计划。

在整个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密切跟踪,全过程辅导,及时纠正问题,在关键环节组织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结与效果评价贯穿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在每个教学情境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都做出适当的总结和评价。

四、项目驱动教学法改革的效果

对07届学生从上《服装结构设计》这门专业课开始就采用了项目驱动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项目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模拟的工作过程中零距离接触未来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岗位适应能力。企业反馈的信息是与往届的学生相比,07届学生的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都大大提高了。

虽然项目驱动法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笔者认为要想全面推广该教学方法,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转变教师的教学改革观念,改变对教材的认识态度,教材只是项目教学的一个参考书而已,教学目标不再是为完成教材的某个章节的知识目标,而是根据项目要求,使学生达到某种能力。

2.打破学科界限,教师要对专业主干课程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可以跨多门课程,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项目设计可以是《服装专题设计》。《服装工业制板》、《成衣工艺》的综合。

3.加强校企联合,多从企业寻找适于教学的项目,让学生尽量参与企业的调研和实习,熟悉岗位的各种要求,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4.学院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图书资料种类和数目,开通电子图书馆,为学生搜集资料提供广阔的平台。

5.领导重视教学改革,从教学管理政策上提供保障,对于有悖于以往教学管理的行为,如学生的上课时间自由把握和学习场地的多变、教师教学方式的随意性、教学日志填写等要给予支持,改革就是突破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项目驱动教学法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