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18 08:25:26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1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

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2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3

当前,大学生科技类社团活动主要以定期开展科技类讲座为主。一些社团也会组织会员制作简单的科技类作品,但社团活动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缺乏社团特色活动,对学生没有真正的吸引力。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社团具体管理者的角度看。现实中,主要负责社团事务的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学生的理论功底浅、动手实践能力薄弱、管理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社团开展的活动质量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不能对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行有效引导,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从而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参与科技类社团的积极性。

2.从社团成员的角度看。大多加入社团的都是大一新生。新生都是凭一时的新鲜感加入,对于科技类社团活动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学习主动性差,当真正进行科学研究遇到困难时,并不是想着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离开社团。由于社团成员流动性大,社团一些活动或工作任务很难持续进行,严重制约了科技社团的发展。

(二)大学生科技类社团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科技社团重视不够

当前,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主管部门主要是高校团委。高校中隶属于团委的学生社团非常多,科技类社团只是其中的一类。科技类社团要想做出成绩,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需要资金投入。而其他社团在同样时间和资金投入下有可能做出更大的成绩,因此在工作实际中,高校团委可能对于时间短、资金需求少、做出成绩多的社团更加重视,而对于科技类社团的重视程度、管理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经常要为团委或者学生会组织的学生活动让路。各项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也经常因为活动方案不过关、活动规模过小或过大而夭折,造成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质量不高,活动影响力不大,与大学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长此以往,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没什么好参加的认识。

2.科技类社团经费短缺问题严重。大学生科技社团经费来源稳定性差,经费投入不足是很多大学生科技社团面临的共同问题。科技类社团的资金花费主要是各种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上,大部分学校都是让学生先垫资购买,等到参赛作品获奖后再给予报销,对于不能获奖的项目不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搞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资金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大学生科技社团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积极探索依托科技竞赛项目

组建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新模式新模式主要是依托不同竞赛项目组建不同科技类社团,各社团成员的选拔、内部机构设置、社团的管理、参赛组织等所有环节均由社团的学生负责,指导教师专注于业务指导。这种基于课外科技竞赛项目建设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打造本社团的特色品牌活动。由于这种新模式着眼于各个竞赛项目,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有利于本社团品牌活动的形成。另一方面,社团的日常事务由社团学生自主管理,业务指导由专职教师负责,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如高年级社团成员有参赛经验和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通过内部培训和参赛过程对低年级社团成员开展内部指导;社团成员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和年级不同,自我导向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路径明确。新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主要是科技启蒙和竞赛引导,着重培养新成员的兴趣,让新生了解社团主要活动安排,提前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学习;对于二年级社团成员主要是基础科研训练,技能提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

三、四年级的社团成员主要是积极参与各种竞赛

(二)创新科技类社团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创立社团的品牌特色活动,扩大社团影响力和知名度

1.要结合专业优势和特色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形成本社团的品牌活动。高校要注重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建立。比如,通过学院科技活动节或实验室开放日营造学生积极参赛的良好氛围;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学科专业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召开社团与学生见面会来提高“传、帮、带”的效果。

2.鼓励社团成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参与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研究,从选题、申报、研究到最后结题中全面锻炼社团成员的科研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三)各高校领导层面要重视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59-01

引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各大高校纷纷举办各种活动来鼓励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开展科技创新项目。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动力不足,而且很多高校流于形式并且有“重理轻文”的偏见。可以说,科技创新的横向涉及面已经得到了保证,但是由于一些问题使其在纵向深度的发展上遭受到了瓶颈。

一.什么是创新,什么是科技创新

想要进行科技创新,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所谓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应用创新和理论创新。应用创新应当是有需求、现实的、能真正成为产品的创意,理论(方法)创新应当是有理论依据、合理、可重现、有实际意义的、能被学界认可的新理论新方法。因此,大学生群体在选题的时候就应该对自己的项目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明确自己的项目是哪种类型的创新,从而根据类型的要求一步步计划之后的项目进程。因此,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针对文科性质的学科,理论创新是必不可少、不可小觑的。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的思想是不能够被忽视的。

科技创新则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理念。科技创新项目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人的天马行空,而是理论与实践碰撞的火花,是知识与实践的合力,是一个团队与一个团队的碰撞。因此,科技创新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说对于大学生的学术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以及问题

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的成功举办到现在,很多大学生从中获益。他们通过参加诸如此类的科技创新项目,有的成为了学科带头人有的成为了青年创客。然而,在“挑战杯”如此成功的条件下,很多大学只把这项活动当做鼓励学生参与的口号,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积极行动起来,可以说科技创新在校园里的宣传程度很大,但是学生参与度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具体来说,造成科技创新活动雷声大雨点小的主要原因如下。

2.1 学生创新动力不足

根据一项校园调查显示,95%以上的大学生都听说或了解过科技创新活动,但是仅有10%的学生会主动参与。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要怎么办”。这种不知所措的大致可以总结为:不知道如何选题,不知道如何破题。选题难,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报名参加竞赛之后才想创新。

第一次竞赛,尤其是开放型竞赛,选题困难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之后的学习生活里,要学会注意生活中的没有被发现的创意,注意行业的动态,行业的发展趋势一般会成为竞赛的来源,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也很可能成为参赛题目。另外,如果能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帮助,无论是提供行业真实状况,还是提供创意思路,还是提供技术支持,都是非常难得的,无论对竞赛对专业发展都有好处。

2.2 创新项目申请流于形式

这一问题在文科类项目中尤为明显,因为学科的特殊性,文科专业相较于理科专业而言应用创新相对较弱,因此很多文科学生在进行创新项目申请时会着重注意理论创新。这本来是一个鼓励学生进行专业思考的好时机,但是很多学生注重短期利益,研究浮于表面,把创新当做了文献综述,以应付竞赛为中心,单纯的追求形式,无法深入开展。比如一些学生申请了创新项目研究, 竞赛一结束便不再接触相关工作。这对专业素质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2.3 项目申请后执行乏力

科技创新活动一个深受诟病的严重问题就是其后期跟进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物质的缺乏和监管的无效。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物质支持,也没有严格的后期监管机制,很多创新项目最后不了了之。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训诫,但是很多申请者只完成了第一步,提交了一份策划案便以为完成了全部。学生的这种毅力不足的问题不仅是自身态度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的不便。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然而很多大学在审核完学生的项目后便没了下文,学生陷入两难境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就算学生再想进行活动但是缺少了物质条件也是无法进行。还有一种情况是,申请通过,经费批准,但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很多开始很好的项目最后成了“烂尾楼”不得已而草草结束。

三.结语及对策

科技创新不同于大学必修课,或许很多学生都停留在仰望的状态。此时学校就应该联合辅导员和各任课老师在日常学习中鼓励大学生多和别人交流,注意生活细节。这里的别人,可以是有经验的同学,可以是老师,可以是行业从业者,任何你可以交流思想的人都可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其次,学校应积极帮助有意参加创新项目的同学找准定位,不仅要看到项目的短期收益更要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让参加项目的同学了解专业要求更要让参加创新的学生明白,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应用于实际;不是罗列文献,而是升华思想。

第三,一个完整项目不仅包括前期的调研准备更重要的是后期的执行与评估。学校应该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制度来监督每一个申请成功的科技项目的进展状况。并且可以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在项目中间出现问题时即使做出指导纠正偏差,从而使项目完整的运转。

最后还需要申请学生注意的是,科技创新很多时候不但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协作。因此团队建设和沟通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基本上很难把一个系统化的作品完成,每个人的分工应该较为清晰,分工上有关联性的成员应多进行沟通。负责整合系统的人除了要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外,也要常去了解其他团队成员的完成进度和程序大概的运行机理。学校应该向学生强调,如果确定要做的话就坚持下去,做到一半觉得难又搁置在一边,这样很难成事,有问题就该想办法去解决,轻言放弃不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应有的专业素养。

随着创新型国家总目标的设立,教育部门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创新项目迎来了春天,大学生应该牢牢的把握历史机遇将创新转化为动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敏坚.从“挑战杯”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J].职教论坛,2006,(10).

[2] 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2005,15(5).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5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课程。2012年高教版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编写,增加了“创新型国家”这一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针对这一内容,除了采取传统授课方法外,更适宜采取案例教学法。从学习理论看,案例就是库恩所称的“范例”,具有情境性、具体性、易迁移的特点。因此,从课程目标和定位看,《自然辩证法》课程在这部分内容的案例应选取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典型范例,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在该内容的教学设计上,我国科学家的自主创新案例有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几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1]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自主创新的实质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核心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其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2]从广义上讲,基于本土科技知识进行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都可视为自主创新的范畴。本文所探讨的科技自主创新案例主要聚焦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当代自主创新,即我国科学家在继承传统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科学技术资源和方法,解决了现代科技问题,并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作出独特的原创贡献的案例。

二、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案例应用的可能性

案例教学以案例的收集为出发点。中国具有丰富的传统科技资源,几千年的科技传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思想与方法,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李约瑟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洋洋洒洒七大卷三十四分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整理研究挖掘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全部出版完成,便是中国古代科技资源极其丰富深厚的一个明证。李约瑟对此感慨道:“随着时间的流逝,证明这是一个绝对的金矿。古代和中古时代的中国科学成就,一再表明足以使人眼花缭乱。”[3]面对这座“金矿”,一些当代中国科学家的自主创新已经有力地显示了传统科学在当代的巨大价值,这些资源至少通过以下两种类型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可能。

1.传统科学思想方法解决现代科学问题的案例。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案例是数学家吴文俊的自主创新工作。吴文俊在深刻领域与继承中国传统数学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数学和当代计算机技术,一举解决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问题,开启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新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并被广泛运用于智能计算机、机器人学、计算机图形学、工程设计等多个不同领域[4],在国际上形成了自动推理与方程求解的“中国学派”[5],为此,他在2000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还有翁文波提出的包括可攻度性方法和干支法等信息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天灾预测中的运用,任振球特大自然灾害触发机理研究及预测,徐钦琦提出阴阳大年生物进化论[6]等,这些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科学原创力,为《自然辩证法》课程提供了丰富案例。

2.利用传统科学史料研究现代科学问题的案例。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不甚枚举。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利用历史文献资料收集冰川进退、湖泊冻结、动植物分布等资料,采用数学方法加以分析,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波动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这种气象学历史研究方法开创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天文学方面,席泽宗发表的《古新星新表》,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在天象观测资料方面完备、持续和准确的巨大优越性,考订了从殷代到公元1700年间的90次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使之成为这方面空前完备的权威资料,为超新星这一天文学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7]。近几十年来,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纪录研究超新星遗迹、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等许多问题,也逐渐成为热门课题,如英、美、日、韩等国都有人在研究[8]。另外,在李四光、竺可桢的编制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势必在当前的地震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科学家自主创新案例应用的教育意义

《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课程,除了使学生梳理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其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的沟通作用,这是新版教材将“树立科学技术战略观和科学技术创新观”纳入教学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中国科学家在当代自主创新的案例教学,课程目标将以更具现实性和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把以上几方面的沟通作用较为集中地凸显出来,有利于体现《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科学功能、历史功能。同时,通过对“科技自主创新”的案例教学,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以小见大的效果,其意义颇为深远。

1.融合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自2010年8月教育部出台《研究生思想政治课新课程试点工作方案》后,《自然辩证法》课程由原先理工类硕士生必修课调整为不分学科、专业均可学习的选修课,同时课时也有所调整。在新的课改方案下,课程面对的是人文类和理工类的研究生,根据该课程的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自然辩证法》课程应搭建起科学与人文的桥梁,“通识”教育的内涵更加凸显。硕士研究生是高素质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资源。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案例涉及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古代及现代的科学思想,具有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

2.引导研究生树立自主创新意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的课程,《自然辩证法》课程面对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关注中国背景下现代化建设中的科学技术自主创新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中国道路形成自觉思考,增强使命感和自觉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近些年的自然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获奖的科学家个人或科研团队,并透过他们解读当前科学发展的新特点和动向,学习他们在研究时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不仅贴近研究生的科研实际,还可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技术战略观和科学技术创新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文俊、竺可桢、席泽宗等老一辈科学家对传统科学的创新案例,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仍具有巨大价值,还在国际科学界为中国科学赢得了尊重,对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现实的科技创新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借鉴中国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助于解决现代的科学问题,使他们重新认识我国的科技资源,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在课程中,以案例为切入点带动整个教学,通过生动的讲解,再配合图片再现、视频观看、分组讨论等方式充实课堂,可以达到良好效果。中央电视台十套《大家》栏目推出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特别节目《荣耀中华》,便是一个很好的视频素材。

4.提高科研创新的方法论自觉。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新的时代需要我们认真发掘中国传统科学的资源。在分析案例后,要进行必要的方法论总结和提升,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方法论自觉。例如吴文俊案例的方法论在于突破西方中心论下的科学观,以历史主义恢复古代数学的规范,但同时又不拘于本土知识传统,而是在此基础上,以西方数学为观照,以当代科技发展为创造性转化的发酵剂,融会中西,贯穿古今,为中华科学的复兴开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通过案例的方法论解读,有利于学生树立起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方法论自觉,在现实的研究工作中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在当代的科技中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形成文化自觉,保持开放的姿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为文化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准备与基础。

四、注意问题

案例教学重在分析。案例教学绝不是一些典型案例的简单罗列,也不是简单地播放和观看录像。录像、图片、文字、讨论等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启示,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深化。因此,案例教学应在案例的分析上下工夫,真正做到深入解读,而不流于形式,起到“解剖麻雀”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吴文俊的案例进行分析时,必须围绕三点展开分析和讨论:一是在传统科学文化的教育内容上,应在与西方数学比较的前提下,讲清楚中国传统数算法化、机械化的特点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问题;二是在自主创新方法论上,讲清楚吴文俊使用的历史主义原则对古代数学的研究、以西方数学作为优秀文化资源和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创新转化手段的自觉性;三是在意义阐发上,讲清楚吴文俊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启发。只有凸显这几点,案例教学在上述几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很好地体现,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举一反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6:6.

[2]郭贵春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306.

[3]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李约瑟博士有关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论文和演讲集(1944-1984)[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

[4]张维.不断创新的著名数学家――吴文俊[J].自然杂志,2007(4).

[5]吴文达.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理论及方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1).

[6]李世.科技创新与中西文化互补之我见――六个典型实例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5(4).

[7]李正风.中国科学家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概念、特征与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2012(4).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6

从民族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属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文化研究的一般的三个方面。对其内涵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由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从狭义上来说,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从科技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强调的是科技文化的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由于其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使各个民族间拥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民族的科技文化是各个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它们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每一个民族都为丰富祖国文化的宝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政治理论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实践活动。政治理论创新是人类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政治理论创新,是指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政治主、客体及其实践活动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以往政治实践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做出新的理性升华。政治理论创新和民族科技文化有着辩证的关系。

三、民族科技文化与政治理论创新的关系

政治理论作为思想意识形态范畴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发展和创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科技文化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渊源。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论,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其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政治理论的创新作为社会意识,它与特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政治理论的创新就是在吸纳历史上的优秀政治理论,吸收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先进文化成果,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民族科技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中最重要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其内容将直接反映在一个民族的政治理论之中。因此,民族科技文化理所当然成为政治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政治理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政治理论进行创新的最重要素材之一。

2.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持

民族科技文化中的科技因素决定了其巨大的物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决定了民族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技文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也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新的科学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光缆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展了创新渠道。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交流环境。

3. 现有的政治理论成果正在推动着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7

0 引言

社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不断探索新型教育模式和丰富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教育手段。奈斯比特①曾精辟的指出:在工业社会时代,教育的任务是阅读、写作、计算,在信息社会时代,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习、思考、创造。70年代的美国和80年代的日本已经十分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致认为适应新世纪的素质和能力就是独立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众多学者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独到见解。邢智强③分析了制约大学生创新的各种因素,并从不同视角提出培养大学生科技能力的对策与建议。汪通悦等④结合多年来指导机械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认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章启成等⑤建议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加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引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具有大工程观的卓越工程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从2010年开始每一年投入上万元资助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创新教育效果。笔者结合本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重点论述了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提高科技创新教育效果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1 科技创新和科研素质

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教育过程是一个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的过程,教育的成效以大学生这一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与否为标志。科研素质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掌握科研方法及思路,提高科研分析及动手能力,培养其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

科研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清楚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措施提高其科研素质,使大学生从象牙塔里面走出来,摆脱单向思维和生活模式,提高思考和动手能力,更加适宜未来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是未来高校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2010-2011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共资助30项科技创新,资助强度5000元/项,经过一年资助,共计19篇,申请专利2项,并以此为依托,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3项,获得部级及以上奖项5个,省级奖项9个,成果丰硕。科技创新活动对科研素质培养作用体现在:

1.1 培养发散思维和开阔视野

发散思维是多方向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它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物。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学生,逻辑性思维较强,往往对一个问题具有深层次探索性和钻研性,有时甚至“钻牛角尖”,缺乏的是变通的思想和灵活性。科技创新为思维纵横交错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当我们在科技创新立项时就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研究其专业背景和考证研究工作可行性,在阅读大量文献的过程中,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学生带来了更多思考,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是如何做的?他们做的东西又有什么异同?自己的方向和所要研究的东西是否有新意?能否另辟蹊径?这一串串的问题和一系列的文献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想法,而研究现状的错综复杂和多变构成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意识之网”,这张网可以迅速、灵活地“编”出多种多样的意识产品。而这种发现和收获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斗志,扩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思维方式。

1.2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需要学生立项调研,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验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无论是社会科学的策略研究与调查,还是自然科学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均需要自己动手,积极参与实践,只有大量的实验验证和数据支撑才能论证真理的存在,所以科技创新活动本质就是理论建立和动手实践论证的过程。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各种设备的用途用法,而且能够掌握不同实验方法和工艺的优缺点及意义。

1.3 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一盘散沙的队伍是打不了胜仗和大仗的”,没有一个材料类的专家能够说出世界上所有材料类别及数目,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而研究方向也仅仅是冰山一角。未来科技发展正在朝着多学科、交互性方向发展,因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发挥团队每个人的智慧和学识。团队的协作能力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只有整个团队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优点,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长期的团队合作和讨论使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吸取达到了最大化。

1.4 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在科学研究中成功和失败相辅相伴,有些时候我们怀着满腔热血一如既往靠近我们认为能够到达的彼岸,可是最后却依然失败,失败的教训和体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十分重要,只有经历过失败,才知道成功的可贵,多次的失败和教训恰恰能够成就一个坚忍不拔、严谨慎密的大学生。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也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提高了学习氛围。

1.5 有利于大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

近几年,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猛增,加之就业形势的不明朗使当今大学生从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关注他们的未来。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恰恰为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铺垫了一条坚实大道,为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搭建了广阔舞台。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和资金支持真正能够使一部分大学生从书本里面寻找真理,从实践中进行真理检验,为自己未来继续深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资源与材料学院科技创新实践与讨论

2010-2011年资源与材料学院在共有12支队伍申请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基金,5支队伍获得资助。经过一年的努力和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EI检索论文2篇,有四支队伍顺利结题,并在2011年的结题答辩中均获得优秀,在学校29支结题科研团队前五名中占据三席,成绩优异。应该说这个成绩是值得肯定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决策层的支持、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努力,但在带领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这一年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科技创新资助范围仍需扩大。资源与材料学院2010年科技创新资助率为41.7%,科技创新活动属于半普及性创新教育,为能使更多的大学生把业余时间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在大面积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寻找新的突破点,为省、国家等更高级的学术活动和竞赛奠定坚实基础,为更多的大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提供机遇和平台,学校应该继续加大创新基金资助范围。

(2)资助学生参与度和梯度不足。学生在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后,部分学生参与时间较少,参与程度不足,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学生怀着重在参与的态度,而没有真心地准备进行实验和创新,对于这类学生指导老师需要明确任务分工,杜绝滥竽充数的学生。另一方面是科技创新活动和教学管理之间存在矛盾,因为科技创新基金资助期限是一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大三学生,正处于专业课学习阶段,有时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为解决创新活动和教学管理之间的矛盾需要加强团队的梯度建设,并需要决策层对整个学校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另外,有些老师对本科生能力估计过高,课题的立项调查欠缺,使获资助的课题难度过大。

(3)团队协作能力需要提高。在结题答辩时,5~7人的团队只有一个人到两个人参加结题,足以看出了团队协作能力薄弱,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感觉到科研的困难因而选择放弃或者别的原因从而采取消极态度。还有一些学生不善于和其他学生交流,总是独来独往,对这类学生,学校和指导教师要相互配合进行管理,对于团队意识差和知难而退的学生,指导老师要经常进行教育,对于消极对待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学校和老师要定期检查和讨论,过于消极可取消资助资格。

3 结论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需要一如既往坚持下去。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至关重要,结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科技创新活动,论述了创新教育对提高思维方式、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校园文化建设、继续深造机会和就业渠道的作用,依据资源与材料学院科技创新实践重点探讨了目前学校科技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需要学生、老师和学校之间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起到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注释

① 奈斯比特.第四次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② 张继德.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A].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8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89-02

探索实践创新与课程相结合,实践创新与科研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沈阳理工大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沈阳理工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中指出,弘扬“兵工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2015年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使兵工精神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学风建设,大力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大学生参赛获奖数量及质量。

一、“爱国奉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精神支柱

爱国奉献精神集中表现在对自己学校的热爱。爱国奉献成为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促进学校稳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能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能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生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同时,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励学生扬长避短, 学有所长, 逐步形成多种特色、风格各异的创新素质。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与教师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激励教师与学生互动, 形成教与学的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 引导同学们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 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积极投入到学术科技活动中去, 促使大家多读书、多思考些问题、多参加各种科技比赛活动,对学风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自强不息”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巨大动力

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同时也要求学生要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旨在“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大学生有热情,有精力,有知识,有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他们的种种优势使得他们成了国家创新的动力源泉。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增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动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求真务实”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根本准则

“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辅助教育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量,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意志情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对大学生科技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参与教师科研,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构建学生创新科研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探索实践创新与课程相结合,实践创新与科研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四、“追求卓越”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

成功从无定式,卓越贵在创新。鼓励学生兼容并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泛,鼓励拔尖人才成长,培育追求真知、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校风学风。鼓励学生艰苦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持续创新能力,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目标激励师生不断超越自我,成就非凡事业。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追求卓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因此,追求卓越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点在于通过弘扬“兵工精神”,组织引导大学生对于科技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加书.论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山东社会科学,2010,(8).

[2] 章熙春,马卫华,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10

1.1 创新系统理论

19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弗里曼对日本进行分析,把创新系统看做是由公共和私有机构组成的文化体系网络系统,该文化体系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绩效。在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位于该系统中心的是企业、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方式以及企业用以获得外部知识的渠道,这些知识源可能是其他企业、公共和私营研究所、大学或技术转移机构。

相对应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国内特定区域的创新问题,指的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机构和组织、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其研究主要侧重对“系统”内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进行综合研究。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发展下,区域创新系统正在成为创新系统研究的热点,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中观层面强调以形成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并且具有区内创新资源流动性好的优势,因此,区域创新文化体系成为决定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效益的深层因素。

1.2 创新文化

建构创新文化体系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产业集聚、科技园或创业园等形成具有环境友好型技术且效益最优、环保节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比如有关学者提出建立创意园、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以建设创意城市以至创新型国家。创新文化的中心价值和核心概念就是“创新”。有学者认为创新文化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它不仅涉及制度层面和物化形式层面,更重要的是涉及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有的指出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这是一种外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二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创新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于创新文化来说,不仅要以科学的实证性和逻辑性为基础,而且以科学的思想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为主导,也就是要从内部和外部为科学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去进行科技创新。

2 海西建设需要创新文化

2.1 共同的难题

科技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本质上是科学理论走在技术和生产前面,为技术和生产提供各种可能的途径。同时科学进步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互动所产生的新的启示和理念,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1.1风险负荷。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工具,成为学术界分析导致现代社会风险增长的原因时的重要风险源。风险社会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都可能在微小的不确定因素干扰下引发重大事件。人类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诸如水、能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既是重大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虽然全球经济危机进入缓和趋势,但是隐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人类进入了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后危机时代。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科技能力范围。它要求我们按照新的原则组织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科技进步需要革命性的观念变革。

2.1.2科学技术对人的冲击。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人类的许多智慧和能力在丢失。正如马尔库塞等人说的那样,科学技术大发展,也意味着统治人的手段的发展。人们成为科学技术的支配物和监视对象,人越来越面具化、符号化,任何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间接和隔膜。科学技术对人性和价值的冲击还表现为它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危机和极大隐患。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军事技术的发展。

2.2 科技创新

2.2.1科技创新的要素。科技创新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即风险资本、基础设施、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利于活跃思想的文化氛围。基础科学的新突破、市场新需求的刺激都是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来源,市场新需求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相互激荡中尤为明显。同时新工艺、新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实际应用和市场营销中的实际成功是创新技术完成的过程步骤,这些都需要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闽南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海洋文化,具有冒险、不断探索和破旧立新等特征,这是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文化体系的重要保证。

2.2.2科学精神。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认识活动,科学强调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和不断奋斗的精神,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科学精神,具体包括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大胆创新和严谨求实的精神等等。另外,科学家的科学行动中也应该渗透人文价值,培养一批在科学观上具有一定人文科学基础的科研人员,是海西经济区创新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福建各高校倡导创业创新教育、科研机构注重创新精神、以及对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3 文化“软实力”

2.3.1文化驱动力。创新文化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活动之魂,是其理念先导与文化支撑,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具体而言,创新文化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贡献力的前提,是从制度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2.3.2直接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产业优化升级生产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的策动力,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之一。发展创意产业是化解资源、环境资本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以及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的规模发展,能够给海西经济建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 发展海西创新文化的建议

3.1 需要新的世界观

构建创新文化体系,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将人本身看做是目的,让科研人员或创造者自觉地将科技创新同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价值联系在一起,使创新主体能够在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中合作与竞争。世界观的改变,即技术观的改变,在过去,人与自然相互对抗,人征服自然。现在是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是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统一体。这里的自然界,已经是人化的自然,它为人的生活、人的本质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人的科学提供了基础。这个基础的本质是感性的。他认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里的感性是指感性活动,即工业和生产实践,是自然与人的内在统一的基础。同时,只有通过实践,人与自然的统一才能现实地、历史地完成。

3.2 需要新的科学观

创新文化呼吁新的更加全面的科学观,克服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片面性,这样才能真正地深化创新文化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事实上,科学对于社会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是双重的:既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又有文化和精神方面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反过来,社会给予科学的推动力也是双重的:既有来自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推动力也有来自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推动力。以科学的文化性和精神性为先导,有利于促进科学与社会之间在经济和技术层面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实现人文精神在科学观中的体现。传统科学观存在两种忽视人文价值倾向,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功利主义科学观不仅抹杀科学的内在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对科学的外在的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也做了极为片面的理解。它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仅仅锁定在技术和经济层面,而看不到二者之间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深刻联系。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偏颇就在于,它只强调科学与社会之间在技术和经济层面的互动关系,而抹杀了科学与社会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互动关系,导致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过于功利化、肤浅化和平庸化,从而使科学与社会都缺失一种来自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巨大资源和推动力。

3.3 需要新的技术观

创新文化建设需要树立一种新的技术观,需要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强调“人文关怀”,即将人文关怀渗透入具体技术的开发过程和投入生产过程。这样的技术观,需要颠覆传统的科学技术的价值中立,需要科技人员做技术后果的预想,需要对正确的和错误的技术进行“扬弃”,在这种扬弃的基础上获得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新的技术观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在某种层面上来讲就是环境友好型技术或这种技术在生成过程中是通过人的智慧、才智特别是一种特定的思维习惯或更广义上的区域文化特质,理性层面的技术研发程序或实验而形成的创新技术。

4 结论

创新文化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所贯穿并渗透到所有领域和所有行业的全局性的文化,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海西创新文化体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包含了全新的世界观、科学观和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观,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从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充分构建。

参考文献:

[1] 费多益.科学价值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1-7.

[3] 邱成利,魏际刚.论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3,(5):25-28.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97-0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