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8 18:53:07

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例1

学案,也叫导学案,顾名思义,它不等同于教师的教案,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为指导学生学而设计的方案,重视指导的作用,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根据课文特点的不同,教师设计学案的侧重点也不同,可以分为探究性学案、展示性学案和综合性学案。

一、探究性学案,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中心外露的长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以“点”带“面”的探究性学案,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学生概括出文章中心,然后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是如何表现中心思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①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经历。

②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③在文中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与同学交流。

2.熟读课文,把握中心。

①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画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②明确中心,找出与课文开头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3.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围绕中心句返顾全文:(1)文章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高尚品质的?用一句话或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2)选择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有感情地朗读。(3)学习了全文后,回答第一部分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二、展示性学案,引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一些构段手法相同或相似的长文,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即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展示学生不同的个性,例:《晏子使楚》一文第二大段叙述了晏子巧妙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因而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采用“精读感悟――自主探究――表演展示”的教学思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精读感悟:仔细阅读第二大段,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想一想重点句表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表现晏子反击楚王时的语气、动作、神态。

2. 自学探究: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自读思考:

①楚王几次侮辱了晏子?怎样侮辱?

②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③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这些话妙在何处?

④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语言中,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

②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楚王的身上,我们该获得哪些警示?

3.表演展示,师生评价

学生上台表演晏子与楚王对话的情景,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案,引领学生多头并进,各个击破,实现长文短教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案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各种有利因素,从浅层次的知识积累到更高层次的自学探究,到深层次的创新思维训练,尽量把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在离学生学习能力接近的层面。如《最后一头战象》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初读感知: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边读边想,“最后一头战象”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它是“最后一头战象”?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晏子使楚教案例2

注: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②更道:改变道路;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1.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①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延:()

②今臣使楚;使:()

③晏子对曰;对:()

④比肩接踵而在;比:()

2.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义用法分类。

①晏子使楚:()

②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③使子为使:()

④齐使使各有所主:()

⑤使使贤主:()

⑥何为使子:()

3.翻译以下几句。

①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贤者,使使贤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请

②出使

③回答

④并、挨

2.①②(出使)/③⑤⑥(让、派)/④(使者)

晏子使楚教案例3

展示语文术语的内涵,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术语,而是借助语言内涵的展示,促进内容理解和情感培养,促进语言赏析和语言内化。为此,可借助情境创设,引发言语活动,让语言魅力凭借言语活动彰显。如: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上述句子是后文内容的反衬,为使反衬的语言技巧给学生形象的感受,教师可这样引导:

师:(出示上述句子)请仔细读读,认真想想:读了这两句话,知道兄弟俩后来竟没有射落大雁,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细读思考后交流)

生:他们以打猎为生,也许有百发百中的本领,为什么连飞到头顶的大雁也打不着呢?真是不可思议。

生:他们以打猎为生,箭法一定很好,甚至是箭起雁落,怎么没有射到从头顶飞过的大雁呢?

生:还兄弟俩呢?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大雁这么多,距离这么近,可竟然没有射到,太不应该了。

师:是啊,以打猎为生,是兄弟俩,有一群大雁,又从头顶飞过,没有理由射不下来。为什么兄弟俩空手而归呢?下面继续阅读课文。

在后文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理解了兄弟俩未射落大雁的根本原因后,教师又这样引导: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兄弟俩为什么没有射落大雁,如果你就是他们,此刻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生:唉,兄弟俩面对一群大雁竟然一无所获,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如果不是刚才空谈,错过了射落大雁的最好时机,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

生:现在后悔也没用了。看来,今后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把握时机呀!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空洞的讲述,没有专业的术语,而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人物,进入情境,理解条件与结果的落差,感悟语言情感,体会上文与下文的联系,领悟语言奥妙,使反衬的内涵在言语活动中得以清晰,从而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以及对语言的深刻解读。可见,对小学生而言,对语文术语简单讲述不行,一味回避也不行,可通过情境创设激活文本,让语文术语的内涵在鲜活的言语活动中具体起来、清晰起来,从而让学生既能深刻地感悟语言情感,又能形象地感受语言魅力。

二、 内容关联中显化功能

言语形式服务于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借助于言语形式,这就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依存的关系。文中每一言语形式都有特定的功能,对小学生而言,其功能不能由教师告诉,而应该在内容与形式的关联中表现,促进学生去感受、去领悟。如: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使楚》)这是事情的背景,它对事情发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借助背景促进内容的理解,借助内容体会背景的作用,教师这样引导:

师:请大家仔细读读一二两节,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阅读体会后引导交流)

生:我知道,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王派晏子访问楚国,按理说楚王对晏子不该小视。

师:是小国就可以小视了?

生:我的意思是,国家之间交往应该不分大小和强弱。可楚王认为自己强大,不把别的国家放在眼中。但齐国也是大国,他可得掂量掂量。(笑声)

师:哦,你是这个意思。其他人读懂了什么呢?

生:虽然楚国和齐国都是大国,但从第二节可以看出,齐国的国力比不上楚国,所以楚王不把齐国放在眼中。

生:论国家的大小,两个国家不分上下,但论国家的实力,齐国不如楚国。

师:是啊,课文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国家无论大和小、穷和富、强和弱,应该一律平等,可楚王却不这样认为,他想借此机会侮辱晏子,显显自己的威风。

在阅读了晏子与楚王斗智斗勇的经过,理解了他的大智大勇后,教师又这样引导:

师:一个使者,能从容地对付不可一世的国王,这是为什么呢?

生:晏子凭借的是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没有勇敢,便不敢与楚王斗,没有智慧,他无力与楚王斗。

生:所以晏子能机智勇敢地与楚王斗,并最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一个重要原因是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在支持着他。祖国的尊严由于晏子的机智和勇敢得到了维护,晏子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由于祖国的强大而得到了尊重。

师:说得太好了,没有祖国的强大,晏子就难以与楚王进行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没有晏子的勇敢和机智,祖国的尊严也就难以得到维护。

如何借助背景促进内容理解和情感体会,感受背景在叙事、写人中的作用呢?上述案例给了我们启示。教学中,该教师把背景的发现和运用巧妙、合理而又有效地融合于文本的阅读感悟之中,使得背景对人物的凸显作用非常清晰,人物对背景的依托作用也很明显。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回避专业术语,不能简单地规避专业知识,要在文本解读中让语文知识变得形象而具体,让文法内涵变得立体而感性,以便学生去触摸与感悟。

三、 深入探究中感受匠心

课文中的语法、文法知识,多是潜藏的、无形的。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教师既要通过教材的潜心研读来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又要通过对教材的科学化处理,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如: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留白艺术填补其间的空白,内容理解才更深刻,情感体会才更真切。对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晏子使楚教案例4

课文的题目就是课文的“眼睛”。课文的题目有时能解释中心、点明主旨,因此要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深刻体会思想感情。

例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非常想知道“她”是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有的同学发现“她是我的朋友”是课文中的一句话,为什么用这句话作为题目?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励了学生积极去课文中探究。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然后让学生画出表现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体会他内心活动的变化,再通过研读课文,同学们明白了,课文写阮恒为了小姑娘能获得生的希望,把自己的鲜血献给了那个小姑娘,但是阮恒没有鲜血经验,以为会把所有的血献给她,自己会死去,在经过了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把血献给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阮恒为什么要这样做?阮恒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她是我的朋友”。可见朋友在阮恒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因此以这句话作为题目,能揭示阮恒的那种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二、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积极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宋代的大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中,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尽力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的头脑积极主动的转动起来,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我设计了一组具有启发性的思维训练题,其中一题是:楚王尊重晏子,就是尊重……一个学生回答说:“楚王尊重晏子,就是尊重楚国,就是尊重他自己。”他的回答引起不少学生质疑。我紧紧抓住这一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你们为什么对他的回答质疑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深系课文内容展开讨论。经过一番思考、争辩,学生们得出结论:楚王想侮辱晏子,结果自己和楚国反被晏子侮辱了;即使楚王侮辱晏子成功,作为一国之君,竟然采用钻狗洞的下流手段侮辱他国的大夫,也不算是一件光彩的事。如果楚王尊重晏子,以礼相待,这样会使晏子从心里敬重楚王。因此说,楚王尊重晏子,就是尊重他自己,就是尊重楚国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所提问题具有启发性,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在这场已知与新知间的争辩中,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侮辱他人等于侮辱自己,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

三、发展思维引导探究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设计“人”字形线路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一时弄不明白火车“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向西北前进。”这句话的意思。如何理解呢?仅靠语言的描述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就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有的小组把自己当作火车,十几个人排列起来走了一趟,有的学生把铅笔、文具盒作为道具,进行演示……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成功经验,情绪极其高涨,个个沉浸在愉悦之中。

晏子使楚教案例5

阅读《晏子使楚》,教师由晏子拱手时的“笑”引导:“晏子拱手时,为什么故意笑了笑?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笑?”学生的表述独到而又精彩,准确而又深刻:“是鄙视的笑,他根本不把楚王放在眼中。”“是自信的笑,他一点也不害怕。”“是机智的笑,他相信这样说会使楚王无可奈何。”“是挑衅的笑,想看看楚王到底能拿他怎么样。”“是勇敢而又智慧的笑,敢在楚王面前笑,是一种胆量;笑楚王无可奈何,是一种智慧。”……

上述案例对“笑”的解读,不仅仅是语言训练,因为在语言形象的透视中,学生感受了晏子的勇敢机智;也不仅仅是情感感悟,因为在人物特点的感悟中,学生实施了语言的多向解读。至于何处训练语言,何处感悟情感,绝无鲜明界限,这就是语言训练与情感感悟的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

晏子使楚教案例6

我所向往的“块状教学”也不是“板块研读”。

“板块研读”是周一贯老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优课论》里介绍的。他所提出的“板块”,是指把课文结构设立为几个比较集中,而又相对独立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如《田忌赛马》一课就可以把课文分为三大板块进行研读。

第一板块(第2自然段):为什么第一次田忌赛马失败了?

第二板块(第12――16自然段):为什么第二次田忌赛马却胜利了?

第三板块(第3――11自然段):孙膑的计策是怎样让田忌转败为胜的?

这种教学避免了老师面面俱到的分析,避免了繁琐简单的串联式提问。教学变得细密而宽松,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悟式钻研和小组讨论。可这种教学仍以情节为中心,它忽略了对“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集中培养。

我心目中的“块状教学”,就是以“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块状教学”。于是,我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在领悟中总结,逐步尝试这种教学理念。我在课文《晏子使楚》一文教学中,根据教学设想把课堂划分为若干块。具体到《晏子使楚》的第一课时,分为三块:

第一块:尽情地“读”。语文课要以读为主,我愿意花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读。我和学生商量,我们该怎么读才能读得过瘾,读得开心。学生各抒已见,有的说自个儿“美读”,有的说分角色读,有的说表演读等等。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一种新的表演读的方式――“双簧读”(一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个人对口形并配合以动作神态)。学生听了之后,都兴奋不已,跃跃欲试。这时我提醒他们:“不管选用哪一种方式来读,先都要自己试一试,练一练,体会一下。等一会儿,请你说说你觉得哪一句话最难读,感情最难把握。”我觉得这个问题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既抓住了朗读的重点,又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课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接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伙伴,自由选择朗读方式。练习的过程既紧张又愉快。因此,表演时情绪高涨,获得了愉悦和满足。

第二块:尽情地“说”。我们知道晏子是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的人才。在他与楚王进行舌战时,直接或间接引用许多成语。如直接成语“得意洋洋、安居乐业”,先让学生们查字典理解词义,再让他们用这些成语遣词造句。“间接成语”如有这么一句“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用成语概括这句话叫做“摩肩接踵”;再板书出来,带着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样“间接成语”的渗透就“水到渠成”了。

为了“说”的更尽兴,我通过一则想象性报道,把学生引入到了一个具体的生活情景当中。征讯报道是这样的:昨日晏子在回国途中,误入时空隧道,来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流落在团河街头。作为新世纪主人,你将向晏子推荐什么样的好方法,让晏子在访问楚国时灭灭楚王的威风。(求讯者:齐齐)

学生看了之后异常兴奋,生活中真实状况的模拟,使学生的思维充分被激活起来,随便聊几句,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意见。因此,我对学生说:“你们看了这则征讯报道,有什么想法,就大胆说出来。”有的说得条理清楚,有的说得逻辑混乱。最后我们归结为几种最佳方案。

1.以主人身份邀请楚王到齐国做客,也让他走小门,或者视而不见。

2.让楚王看见满街的人吃香甜的橘子。

3.以法律的手段告楚王虐待使臣。

第三板块:尽情地“写”。学生的思维在踊跃发言中被完全激活了。紧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以“书信”格式给晏子写一封建议书。我没有提出要求来限制他们,唯一说明的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字数不限。有位学生这样写道“尊敬的使臣大人:你的伶牙俐齿,聪明勇敢,令晚辈自愧不如,佩服得五体投地。事已至此,作为你的朋友,向你建议一二。何不与楚王成为朋友呢?下次看望他时,带上千百人,送上几车香甜的橘子。称颂楚国美味佳肴,住上十来天,吃它个天翻地覆……”从最后的实际效果看,这次建议书写得很精彩,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写得很开心。

这种以“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为目标的“块状”教学在我看来,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老师进一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动投入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当中,并且不脱离课文这个媒介,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挖掘训练“块”,设计出学生更有吸引力,更具强大成效的教学方法。

2.学生的兴趣、注意力以及智力不会沉浸在经常性的环节转换和思维变换中,使语文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集中培训。

晏子使楚教案例7

一、尊重主体,“放”中寓“新”

“放”即开放。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牵牛工”的,教师严格地牵着行,学生小心地跟着走,大量的时间在分析讲解中虚度。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得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难以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师如果善于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思维的热情,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教学《晏子使楚》,我在讲述晏子第一次受辱时,先问学生:“楚王为什么只好开城门迎接?”之后,又问学生:“如果楚王仍然不开门,晏子怎么办?”学生在分小组讨论后纷纷举手,各抒己见。学生的答案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类:(1)晏子为了表明诚意会苦苦等候,直至开门;(2)晏子 为了维护齐国的尊严,回归齐国;(3)晏子 为了表达齐国的诚意钻洞入楚,去见楚王,再当面作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样的开放性问题,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了充分的展开。

二、树立信心,“异”中见“新”

“异”即求异,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使学生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积极、独立地探索问题。学生摒弃了单向线性的狭隘思路,就可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如在教学《狐假虎威》时,学生大都认为狐狸是坏蛋,应受到谴责。为了突破这一类思维定势,教师启发性地问学生:“那么,按你们的意见,这只狐狸碰到老虎就应乖乖地主动地送入虎口?”学生们就这个问题激烈地争论起来:有的说,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他能想办法虎口脱险;有的说,这是正当防卫,他为了活命,撒谎是可以谅解的;还有学生说,狡猾这样做是值得提倡的,对付老虎这样的“恶人”,不能硬拼,只能智取,而且,他这样做又没有伤害谁。针对学生的种种看法,教师相机点评,通过分析、比较、推理,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优化设计,“旧”中孕“新”

这种做法就是在对旧知识的“再认识”中让学生多起点、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在对旧知识的“再应用”与“拓宽引申”过程中使学生有新发现、新见解、新质疑、新设想,启动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雨中》一课,“雨帘”一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1)课文中哪个词也说明雨大?(学生速读课文,然后纷纷要求发言。)(2)为什么“雨帘”说明雨大,能说说理由吗?(因为“雨帘”是指雨点密密麻麻,像帘子一样。)(3)做帘子可以用不同的材料,用竹子做的叫什么帘?--------(竹帘)用布做的帘叫--------(布帘)用珠子做的帘叫--------(珠帘)挂在门口的帘叫--------(门帘)挂在窗上的帘叫--------(窗帘)。(4)课文中的帘是用什么做的?(雨点做的)那雨点做的帘挂在哪里呢?(天地之间)(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雨点从云层中密密麻麻地落到地上,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这雨真大啊!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明白了“雨帘”的构词特点;既理解了“雨帘”的词意,体会到雨势之大,又培养了想象力,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积极地参与到教学。

四、创设情景,“疑”中求“新”

“疑”即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创造性地释疑。

晏子使楚教案例8

春秋时期,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晏子个子很矮,楚王想借机侮辱晏子,便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城门旁一个五尺高的小门进去。晏子对接待的人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楚王得知晏子的话,只好吩咐大开城们,把晏子迎进城去。晏子的举动充分说明了他的自尊。学会自尊是一个人的必修课,如果你失去了自尊,即使你别的拥有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你终究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可以这样说,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尊严而活,自尊是你幸福生活的本钱,失去它,你就可能会在一瞬间从一个腰缠万贯的巨商沦落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让我们珍惜无价的自尊,走向成功之路!

古希腊有位雄辩家,小的时候声音微弱,口吃严重。每当看到别人滔滔不绝地演讲时,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雄辩家。他自信能够成功。他克服了很多困难,反复练习,终于,在一次辩论大会上,他取得了成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雄辩家之一。这位雄辩家的努力充分体现了他的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它永远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永远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唱响自信之歌!

晏子使楚教案例9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14

从教农村小学多年,我深知农村高年级阅读教学是薄弱的。学生读书少是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一、当前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层面

1.学生遇到阅读题畏难情绪油然而生,“谈文色变”。

2.缺乏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

3.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小,阅读面窄。

(二)教师层面

1.片面追求高分,课堂教学公式化,缺乏趣味性。

2.教师资源匮乏,团队力量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集体备课效率大打折扣。

3.农村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低,教师又要赶进度,课堂成了“压缩饼干”,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二、采取的对策

(一)教会学生读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大的方面讲,阅读没有固定的方法。从微观上来讲,学生的阅读学习确实有方法可循。现在,我结合多年的农村高年级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在阅读中比较。体裁相同但主题不同的文本,主题相同但体裁不同的文本,同一个体裁、主题但选材不同的文本,均能通过比较阅读来初步感知讲的是什么,研究其技巧。如《金色的鱼钩》和《桥》都写人,均反映了精神感人这一主题。老班长为了营救小战友牺牲了,老村长为救老百姓阵亡了,然而体裁不同。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若表达相同的主题,应尽量采用相异的体裁。《金色的鱼钩》采用回忆录的形式,《桥》运用散文的形式,但均达到了目的。只有加强阅读,在比较的时候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文本的特点,才能在比较中提高能力。

2.在阅读中寻解。扎根乡村教学一线多年,我根据课程的目标,向学生提出了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请学生从文中寻解,标出关键点,并在上课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此乃阅读寻解。此方法要注意难易程度。假设教材较难理解,就提出若干阶梯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探求答案。较好的方案: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很想试试,乃至自发展开讨论,促进阅读寻解的自觉延伸。我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先板书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学:“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应对的?晏子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深刻地感受到晏子机智过人、随机应变的特点。

3.在读中问“为什么”。农村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阅读教育,早走出了思维之荒土地,具备了一定的质疑问难的素养和辨认是非的能力。农村基层教师要想尽办法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起初,不管学生问什么问题,我均作示范提问。如果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我马上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能提出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我很有成就感。

在阅读中问“为什么”,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弄清字、词的准确意思以及篇章的结构。学生均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归纳起来,全班讨论解决。例如学习《童年的发现》时,通过阅读,学生提出疑问:费奥多罗夫到底有什么重大的发现?为什么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候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通过讨论,学生总算明白了原因,答案在质疑中解决了。其实,学习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方法对路,在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1.每天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并设计简易的思考题。

2.要求学生每天做摘记,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或精彩片段,并定期检查。

3.把读与写有机统一起来,每周不定期通过多种形式来强化阅读效果,如仿写、续写、补写等。

(三)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确定目标,分解任务,相互协调,统筹规划,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

2.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方案,按计划上好各类研讨课,多评多议,进一步完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

晏子使楚教案例10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那么,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老师,该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取得最有效的阅读教学效果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来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浅谈体会。

一、优化朗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1.读进去,深入文本,体会感情

读进去,是“入乎其内”。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我们不能只注重朗读形式的花巧多变,而应重视学生对文本“入乎其内”的引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学人教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课,我引导学生体会晏子话语之妙时,就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晏子的话多读几遍,静嚼其味。让他们得以把阅读的重点放在体会文本之中,边读边思,从而体会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2.读出来,表达感受,提升能力

读出来,是“出乎其外”。在学习课文之后,如果学生能“读出来”,那么,就说明他们已经领略了课文的精妙,又获得了思想的升华。《晏子使楚》一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物对话比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课堂上,我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朗读晏子和楚王三次斗智的部分。由于有了之前课堂上“读进去”的适时引领和恰当指导,这之后的“读出来”环节,就成了一个语言展示的舞台,学生们人情人境,争相参与,既读出了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和在失败面前的窘迫,又读好了晏子或义正词严或嘲弄戏耍或诙谐反问的多变语气,既体会到晏子的铮铮铁骨,又感悟到语言的神妙所在。

二、多元感悟:学以悟为根

1.读而生疑,因疑生悟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读而生疑,因疑生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日常阅读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读中产生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并能大胆地向同学、向老师、向教材质疑,必然能有所感悟,也必然能把书面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

2.练中生悟,悟而提高

当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普遍轻读写、重感悟,其实,感悟和训练并非互不相干。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如果我们能坚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训练,不仅可以使感悟成为一种习惯,还能倡导学生进行独特的感悟,促进阅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当然,语文阅读实践中的多元感悟,不应只局限于读和练,还可以将其与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挂钩”,采用唱一唱、画一画、玩一玩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激活他们的独创精神,使他们主动融入阅读情境,从而感受语言的神奇及内蕴的精髓。

三、个性积累:博观而约取

1.用心经营班级读书会,分享阅读积累的无限乐趣

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阅读活动。我班的班级读书会没有固定的流程,多以“即兴”为主。但这“即兴”,不等同于随便,而是我根据学生课内或课外阅读中的存疑或代表性个案,经反复思考和精心梳理后组织的有针对性的班级阅读活动。班级读书会,除了让学生学习如何去纵向横向地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分享阅读积累的无限乐趣,并从中体会到阅读的美妙,“润物细无声”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2.鼓励个性化积累方式,进行因时适性的巧妙引导

晏子使楚教案例11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案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诸葛亮为什么能够成功借箭?”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自然是众说纷纭。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有的学生回答仍然比较模糊:因为诸葛亮能掐会算,所以才能成功借来10万支箭。这时候老师可继续追问:诸葛亮都算到什么了?学生会继续思考回答:他算到周瑜要陷害他,绝对不会让他顺利造箭的。他还算到曹操小心谨慎,不敢出兵。老师可继续追问:除了算人,难道就没有算算别的?学生回答:他算了有利的地形,还算了大雾的天气。通过这一连串的追问,问题获得圆满解决。这就是追问的效果,因为后面追问的和前面问题有很高的契合度,学生很自然就可以进行思维拓展,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让问题顺利得以解决。

二、针对追问,突出重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时的追问比提出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因为追问大多是即兴的,没有太多思考分析的余地,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所以说,课堂教学中的追问,应该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追问学生的目的不是要难为学生,而是在追问的过程中,问题越来越明晰,为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提供良好契机。教师运用追问方法时,要注意加强针对性。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追问思路走,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进行《晏子使楚》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楚国为什么要让晏子走小门?学生答道:因为晏子个子比较矮,这是想侮辱晏子。教师追问:楚国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回答:楚国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大国威严。教师继续追问:晏子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晏子说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教师又问一句: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不知所措。从教师的这一系列追问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问题有一定的针对性,有的问题的针对性差很多,不仅对学生的正常思维带来困扰,也让教师的教学思路发生了摇摆。“楚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追问已经偏离彰显晏子智慧的主题,自然也没有什么问的必要。最后那句“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更显得风马牛不相及,教学中需要弄清的是晏子的超人智慧,这和学生感受有什么关系?问题缺乏针对性,学生思维被打乱,难以形成完整问题体系。

三、启发追问,激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