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蔬菜检测员

蔬菜检测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17 21:13:13

蔬菜检测员

蔬菜检测员例1

近年来,平罗县农牧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在队伍建设方面,结合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增设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室,并由专人负责。乡(镇)在原农业服务中心基础上增设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明确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在重点村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建立覆盖全县、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到位,对蔬菜质量安全重视程度不够①一些单位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态度不积极,没有把蔬菜质量安全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经营者和种植户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目前,平罗县蔬菜生产经营规模小、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多数蔬菜种植户为外地农民,流动性大,培训和管理缺乏连续性。一些生产者对蔬菜质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没有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合理用药。加之农资供应渠道复杂,销售混乱,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以及执法队伍建设仍不健全等原因,致使蔬菜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2.2检测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①目前平罗县只有执法大队、佳和春天超市、全美佳超市、塞上春物流公司、富乐民批发市场和3个乡镇检测室配备了蔬菜农残速测仪器。②乡镇检测室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蔬菜检测工作需要。③经费不足,制约了蔬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平罗县是农业大县,但受政府财力的限制,投入资金不足,现有的检测人员及检测设备不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2.3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素质有待提高检测人员为兼职并且更换频繁,没有经过农残速测专业培训,不能规范、科学地使用和保养仪器,影响了检测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3加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

3.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蔬菜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涉及的环节、因素、行业、部门多,必须通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抓出成效。因此平罗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把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全年工作重点,全面落实“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蔬菜质量安全责任体系。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靠前抓督查、抓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让“盘中餐”令人放心,生活质量更上台阶。

3.2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①政府和各级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要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解决平罗县各级检测机构在人员编制、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备、检测试剂、抽检样品、宣传资料等方面必需的经费;②乡(镇)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及农产品安全管理属地原则的认识,在工作经费、基础设施、人员调配等方面向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测室倾斜,以保证乡(镇)检测室正常开展检测工作;③积极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资金,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从而全面提升平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

3.3加大对蔬菜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围绕当前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根据检测工作的实际,平罗县农业主管部门应组织农残检测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残速测技术业务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着力为平罗县培养一支服务意识好、业务能力强的技术队伍,确保平罗县所有农残检测单位都能坚持开展检测工作,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及时、准确的检测数据。

3.4完善可追溯制度建设,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全面开展档案农业建设,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生产资料进出使用登记,要求蔬菜生产基地、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事操作进行档案记载,实行“一户一档案”,推动“从田头到餐桌”的透明化管理。

3.5创建蔬菜标准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示范带动蔬菜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按照标准园创建规范要求,通过“六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和统一销售,操作规程,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质量管理制度,构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行绿色综防技术应用。推进蔬菜病虫害预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导蔬菜生产上选用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以杀虫灯、防虫网、性诱剂、色板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农民安全使用农药和使用安全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蔬菜检测员例2

区农委与各镇政府签订“种植蔬菜安全卫生责任书”,所有种菜农户要与镇政府签订“安全用药责任书”,承诺不使用禁用农药,实行保障安全责任制。签约农户持责任承诺协议进入农贸市场进行蔬菜交易。

二、各镇、街道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机构和工作机制

(一)根据属地管理责任制原则,各镇政府应当建立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机构和监测工作机制,负责对本辖区内镇、村农场、农户和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

(二)各镇政府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把蔬菜农药残留的具体检测工作落实到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落实相应的设备、人员、房屋和专项检测经费,以保证检测工作有效开展。由区农委提供检测仪器。各村委会要建立蔬菜安全协管员制度,明确职责,协助开展对本村生产蔬菜的检测工作,并反馈上报检测情况,确保蔬菜安全。

(三)建立检测的相关工作制度:各农技中心每天检测不少于30只蔬菜样品,取样要突出面上代表性。并把检测情况及时反馈给种植农户,同时汇总报镇政府,每月汇总报区农委,由区农委汇总各镇检测情况后汇总给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不合格蔬菜应及时告知被测对象,督促其采取及时销毁等处理措施,或及时通知工商和卫生进行处理,避免有害蔬菜流向市民餐桌。

(四)检测人员须经专门部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确保检测工作质量。各镇应当建立监管机制,对蔬菜检测工作必要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定期对农技中心蔬菜农药残留测定工作进行督查,并作为政府拨款依据。

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要运用张贴“告村民书”、广播等形式对广大种植户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严禁使用明令禁止的农药,也不参与私藏、销售、购买禁止使用的农药,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农药,从源头上防范农药危害。要大力推广市、区二级规定使用的农药,鼓励和倡导标准化生产。区、镇二级农技部门要提高蔬菜病虫情报准确性和扩大发行面,指导菜农合理用药。农场和种植大户要按照标准化栽培规范组织生产。

蔬菜检测员例3

中图分类号 X5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76-02

近年来,蔬菜水果生产稳步发展,供应总量增加、品种丰富,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要。当前,农区新建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出现断层;大中城市蔬菜水果销售主要依靠“大市场、大流通”,部分不宜长途运输的蔬菜品种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种植户的生产技术和标准化意识不强,思想比较保守,例如有的农户使用农药、化肥时仅看重了防治效果和当前产量,致使产品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残留超标;有的菜农在茬口安排、土壤和育苗处理方面技术缺乏,使得病害发生严重,影响了产量与品质。蔬菜与水果生产直接关系百姓的生活质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基地蔬菜与水果标准化生产,做好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1-2],对于全面增强蔬菜与水果生产能力、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产品检测方法及优点

为了提升全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了对农产品的监管,注重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2015年共检测蔬菜水果样品300个。根据农业部的标准《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NY 761-2008)》,对全区蔬菜水果每季度进行1次监督抽检。

2002年通州区政府组建了农产品检测中心,并且通过了省质监局计量资质认证。该中心有3台气相色谱议、1台液相色谱仪用于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采用农业部的标准NY 761-2008方法进行定量检测,此方法在蔬菜与水果检测中广泛应用,主要优点是有以下几个:一是前处理步骤少,并且能够完全提取出其中的化学物质及有机物质;二是通过气相色谱仪层析的原理,准确性高;三是此方法适用范围广,对蔬菜与水果没有限制;四是检出限低(即能检测出微量农药);五是不同类的农药,同一种前处理方法,同时能够做有机磷、菊酯类等农药的检测,前处理时间短,试剂用量少,减少环境污染。检测方法能够满足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要求:快速、准确、环保。

2 2015年通州区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定量检测结果

把被检测蔬菜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叶菜类,包括青菜、芹菜、鸡毛菜、菠菜、文蛤菜、西生菜等。二是茄果类,包括茄子、黄瓜、西葫芦、苦瓜、辣椒、丝瓜。三是豆类,包括青黄豆、豌豆、豇豆、扁豆等。四是根茎类包括山药、土豆、香芋等。水果主要有葡萄、西瓜、香瓜、桃子、梨等。检测的农药种类有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氯氯氰菊酯、百菌清、三唑酮、甲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异菌脲、腐霉利、乙烯菌核利、氟氯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氟虫腈、啶虫脒、哒螨灵、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甲胺磷、乐果、氧乐果、毒死蜱、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杀螟硫磷、三唑磷、甲拌磷、丙溴磷、地虫硫磷、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吡虫啉、多菌灵、嘧霉胺、阿维菌素、甲基硫菌灵,共39种。按NY 761-2008方法进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对300个蔬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的定量检测,检出农药但未超标的农药品种为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氯氯氰菊酯、百菌清、三唑酮、联苯菊酯、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三唑磷等10多种农药。水果中西瓜、桃子、香瓜、梨未检出农药残留,但在葡萄中检测出氯氰菊酯,其含量未超标。其中杭白菜检测出的氯氰菊酯含量为4.00 mg/kg,芹菜的氯氰菊酯含量2.56 mg/kg,另一份芹菜中检出的毒死蜱为0.055 mg/kg,而国标GB 2763-2012标准要求中,叶菜类氯氰菊酯的标准值为2.0 mg/kg。芹菜中毒死蜱的标准值为0.05 mg/kg,因此检测结果显示部分蔬菜中氯氰菊酯、毒死蜱的含量超标。对检出农药但未超标的蔬菜与水果建议农户推迟销售,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与水果禁止销售。

3 蔬菜水果中农药检测结果特点

本次检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部分叶菜类不但生长周期短,还易发生病虫害,农药使用较多,出现超标情况。二是病虫害发生需要相应的生长环境,7―9月温湿度都适合农作物与虫类的生长,蔬菜水果相对用药量比较大,这个季节如施药不当,或安全间隔期不够,就会引起农药残留超标。三是检测结果表明现在国家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已经不再使用。四是大棚蔬菜与水果生产的环境为封闭式,使用的抗菌性农药比较多。五是根茎类蔬菜生长周期长,而且部分产品不长于地面,虫害相对比较少,所以施用的农药少,未检出根茎类农药残留。六是由于豆类产品易受虫害,而且生长周期相对较短,通州当地主要用菊酯类复配农药,菊酯类农药安全间隔期短,因此农药残留超标的比较少。七是水果生产时间长,大多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因此相对用药较少。定量检测中出现2个葡萄样品使用少量的菊酯类农药,因葡萄成熟在9月以后,会出现红蜘蛛等一些虫害,因此用药,导致检测结果超标。

4 减少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的措施

近年来,加强蔬菜水果监测结果合格率达到优良水平,主要是加强了的产品与环境监测,通州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基地土壤、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指标每年定期检测1次,确保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通州区农委执法大队定期不定期地在通州区范围内各个农资经营点进行拉网检查,禁止销售禁用农药,从而切断违禁农药的供应来源。

4.1 加强蔬菜水果生产产中监管

通州区农委落实各基地专人负责登记投入品购买、使用情况的记录。加大对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推广,鼓励使用生物农药与肥料。采取基地与示范区、标准园进行对接,实行百名技术人员进基层,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引导基地生产者规范使用农药,严格按照蔬菜水果种植标准进行生产,使得蔬菜与水果的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4.2 加强农产品终端控制和管理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基地蔬菜产地准出制度。每个乡镇及基地都建有标准检测室,配置WT-51快速检测仪,由农检中心免费提供试剂,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设备、有试剂的标准,要求基地在每批次蔬菜与水果上市前做好自检,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运出基地,进入市场。

每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每周1次在各镇当季的蔬菜水果基地进行抽样并且及时检测。每个基地都有通州区农委派驻的专业技术人员,每月不少于1次到基地了解情况,检查生产记录、投入品记录、检测记录等。免费向各乡镇及基地发放WT-51快速检测仪,以及每月免费提供试剂,并且每年进行检测人员考核,对优秀的乡镇进行表扬。

农检中心对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和基地检测人员进行仪器操作培训与蔬菜样品处理与检测培训,连续3年开展了农产品安全检测技能竞赛。针对操作人员的现场操作规范性、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由市里专家现场打分,评定名次并报通州区工会表彰。农产品检测中心每季度定期对各个蔬菜水果基地进行监督抽查,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参数达到农业部的要求,中心增加了人员,添置了设备,于2013年进行省级扩项资质认定,增加了甲基异柳磷、丙溴磷、克百威等20个参数,在县(区)级技术能力达到领先。从监督抽查的数据统计,基地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9.8%(定性与定量总和)。把好了产地准出这一道关,保证了全区蔬菜的质量安全[3-4]。

4.3 水旱轮作

推广“大棚黄瓜―豆瓣菜”“大棚西瓜―水稻”种植方式。这样大棚黄瓜在移栽时土壤含盐量可降为0.04%~0.09%,黄瓜土传病害黄萎病株发病率降到10%以下。西瓜与水稻采用了水旱种植,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产量增加10%~20%,产值增加30万~45万元/hm2。

4.4 高温闷棚

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是农业上常用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是生产无公害蔬菜水果的好措施。高温闷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2个:一是直接通过热力消毒杀菌。例如白菜软腐病,在50 ℃条件下,10 min后病菌就开始死亡。二是间接作用。土壤通过太阳能热处理,微生物呼吸逐渐减少,呈现缺氧还原状态,病原菌在缺氧和高温条件下死亡。

4.5 病虫害防治

蔬菜和水果无公害标准化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4.5.1 推广农业防治方法。一是加大棚内通风,及时中耕松土。二是合理进行轮作、间作、套种等。三是适时通风降湿。

4.5.2 推广物理防治方法。一是利用防虫网的阻拦作用。防虫网的使用让病虫害得到减少,使得每批蔬菜减少使用2次以上农药。二是黄板诱杀、银灰色膜驱避蚜虫、白粉虱等。三是黑光灯、振频式杀虫灯诱杀蛾类、甲虫、直翅目害虫等,这些措施在通州很多基地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5.3 化学防治。推广与采用高效低毒农药,要求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及用药次数,菊酯类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5~7 d,有机磷农药为7~14 d,并且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适当延长,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5 结语

检测只是一个手段,但通过农产品的检测,可以监测农药在不同时期及环境的残留量及残留时间,提高了老百姓科学使用农药的意识。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健全了蔬菜与水果质量安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对基地蔬菜与水果产品的监管,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有效地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使通州区的农产品走出南通,远销到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让更多的农产品成为驰名全省乃至全国的名牌或品牌。品牌的创立,质量的提高,扩大了销售范围,也提高了蔬菜与水果的价格,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6 参考文献

[1] 钱允辉.南通市农产品质检体系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农业质量标准,2006(2):40-41.

蔬菜检测员例4

二、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科学引导正确的消费观,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在大蒜、彩椒、黄瓜、冬瓜等蔬菜基地实现技术规程和禁限用农药明白卡入棚入户,抓好基地源头管理,规范田间记录,要求广大菜农按规程开展生产活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不定期进行抽查。

三、抓好准入工作,强化流通监管

一是开展蔬菜市场速测。我们加大工作力度,要求各大市场以及学校、工厂、超市开展蔬菜农残自律性速测。并完善蔬菜进货台帐登记册、蔬菜农残自行速测等质量安全相关制度,凡上柜台的蔬菜一律先检测、后销售,并将检测结果在显要位置向消费者公布,检测不合格的,及时作出处理,逐步增强了蔬菜生产者、经营者市场准入的安全意识。二是实行蔬菜标识销售制度。对超市蔬菜实行标识销售,进行包装销售,向社会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三是实行产销结合。我们引导蔬菜基地协会和经销商推行“产地与销地”、“基地与市场”的质量对接与互认,建立稳定的进货销售渠道,使生产者和销售者实现双盈。

四、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截止目前,我县通过的绿色蔬菜产地认定面积11万亩,大蒜被认证为绿色蔬菜产品;瓦西黑皮冬瓜合作社申报的韭菜、芹菜基地已通过有机产地认定。同时,加强已认定蔬菜标准化种植园、特色品牌基地产地跟踪管理,按照“十有”标准和“四化”要求,指导、督促各蔬菜基地建立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设立无公害、绿色生产操作宣传牌,印发蔬菜生产投入品登记小册,签订了协会与农户、公司与农户的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基地质量安全的负责人和监督员,落实有偿服务和有奖举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蔬菜生产安全关。

蔬菜检测员例5

1引言

 

农药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投入品,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有毒化学品,农药施用于农田或作物之后,一部分作用于靶标生物,起到防治作用,另一部分则残留于食物链,即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与人类身体健康。所以,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甚至有可能还关系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尤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农作物中农药的残留问题,相应的农药残留监管的工作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本文拟通过对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与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农药残留监管的发展与完善提出思路,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提供支持。

 2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

 

2.1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不健全

 

蔬菜生产主要是广大的基层农村,所以农药残留监管的重点也应该是在生产一线,但就目前我国农药残留监管机构机构体系来看,市县专门监管机构大多尚未建立,或者即使建立了,受限于仪器、试验监测水平等条件制约,监管能力也不强。而广大的乡镇基层监管能力更弱,致使质量安全准入的第一道关口把关不严。另外的问题是检测机构基本上都隶属与各行政机构,大部分隶属于农业、质检、食品监管、环保等部门,虽然有少部分已经开始脱离政府机构独立经营,但速度很慢,与财政上与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真正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者中间机构从事蔬菜农残检测的很少,而且受限于资金与技术力量的因素,普遍发展的很慢,权威性较差。

 

2.2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检测人员整体水平较低

 

农药残留检测,一般都涉及较为专业的技术知识,甚至有一些还需要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与教育,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相当高。比如对于生物芯片、试剂盒、各种生化药品的药理特性的把握;酶联免疫,pcr,荧光印记,dna的提取制备等技术的了解[2]。而目前我国的农药残留监管检测机构,大部分都是隶属于行政机构,行政色彩大过了学术色彩,导致检测机构的人员整体水平偏低,行政意识大于专业技术的意识,工作经验较少,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也有限,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队伍的工作效率。

 

2.3蔬菜农药残留监管职责不清,管理混乱

 

蔬菜农药残留监管工作,属于质监、卫生、农业、环保等多各部门的联合监管之下,众多管理部门却并没有发挥出多部门的联动优势,相反最大的症结就出现在了多头监管,互相推诿上;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部门的检测标准存在“内外有别”的尴尬标准,这主要体现在出口蔬菜品要求高,内销则要求低。

 

2.4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信息缺乏有效利用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检测机构,国家、省、市县各级虽然均设有检验机构,但检测项目少而且检测技术落后。并且工商、技监、卫生、农业部门都有下属的检验机构,单位之间硬件设备基本相同。各检验机构任务来源单一,检测经费来源不足,在完成条块任务后,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产品重复检验,但检验来检验去结果仍然不可信,甚至互不承认检验结果。既浪费检验资源,又增加蔬菜生产与加工企业的成本。

 3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改进措施

 

3.1建立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推进检测市场化

 

推进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机构脱离政府控制,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维护检测结果的公平是推进食品安全检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只有依靠市场调节的,不受外来各种因素干扰的食品安全检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检测”。同时,第三方检测机构也可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相关数据汇总和分析,把食品安全检测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可以承接政府部门或企业委托的食品安全检测研究的课题,为政府重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推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3.2进一步完善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建设

 

首先是建立健全各地基层蔬菜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与,明确职能和人员,保障经费,发挥监管和行政执法作用,确保从源头开始监管;另一个问题就是强化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并建设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国家

中心或区域中心,建立健全省、市和县级检测中心,承担各种执法检测任务。

 

3.3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信息要加强整合

 

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机构进行整合和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多部门在政府的协调下达成联动协议。我们认为可以借鉴药品检验的模式,将工商、技监、卫生、农业部门下属的检验机构整合到一起,成立专门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机构,专门负责蔬菜安全的检测,同时强化蔬菜生产企业或个人在农残方面的责任,检测机构加强对市场上的蔬菜食品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的免收检测费,不合格的收取检测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不同部门之间重复购置检测仪器,重复招聘技术人员,造成资源的分散[3,4]。

 4结语

 

蔬菜是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对居民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隐藏着潜在的生态安全,所以进一步加强蔬菜农药农药残留的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下一阶段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当然,农药残留监管涉及的方面很多,不是短时期能马上解决的,这需要从行政管理、技术检测、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多管齐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 食用蔬菜安全监管的有力手段—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上海蔬菜,2005(2).

蔬菜检测员例6

1.1土壤抽样检测

在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前,需要抽样检测蔬菜基地所在区域的土壤。完成取样工作后,需将全部样品送到当地环保部门,由专业工作人员检测土壤的重金属与农药成分。例如某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建设基地前,种植人员需要对基地进行取样,至少10份土壤样品,样品分别是2个土层:0~200mm为1个土层,200~400mm为1个土层。然后送到当地环保部门,由专业工作人员依据有关规定检测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量与重金属成分,结果显示:铬、铜、砷、锌以及汞的含量为61mg/kg、20mg/kg、5.3mg/kg、76mg/kg、0.1mg/kg,农药残留量低于(0.4~47)*10-3mg/kg,表明土壤检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可用于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栽培种植。

1.2空气和水的检测

在检测基地建设当地的水质与空气时,对于水质的检测,以检测土壤重金属的标准相同。而检测空气时,主要检测空气中的悬浮物、硫化气体与氮氟化物,证明空气和水检测含量符合规定标准后,才能进行种植。

2、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中植保技术的应用要点

2.1加强与改进蔬菜生产配套技术

在种植无公害蔬菜时,要想确保蔬菜高产稳产,提高蔬菜质量,还需加强与改进蔬菜生产配套技术,才能生产出零污染、无公害的优质蔬菜。具体体现为:(1)轮流耕作不同科属的蔬菜。不同科属的蔬菜发生病虫害的规律、种类和动态也不一样,因此要想减少蔬菜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防止病菌相互传播,必须轮流耕作不同科属的蔬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高产稳产。(2)使用高畦栽培。使用高畦栽培方式种植蔬菜,能够改变土壤通风、排水和照明条件。但是在种植蔬菜过程中,对于露地菜田,必须使用喷灌方式来浇水,切忌使用漫灌,以免蔬菜腐烂。对于瓜果类蔬菜,还需做好整理枝杈、疏叶和打尖工作,保证菜田透光通风,从而促使蔬菜稳定生长。此外,每次种植或者是采摘蔬菜后,必须做好田间的蔬菜残叶与杂草清除工作,加大菜田的虫卵、病毒消毒力度,减少病虫害对蔬菜的危害。

2.2科学施肥

施肥的作用是提高蔬菜基地的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实现蔬菜高产稳产。因此在无公害蔬菜种植栽培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施肥,保证土壤营养充足。具体体现为在施肥过程中,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施有机肥料,以协调土壤中水、肥、热、狻6杂诨学肥料的使用,必须依据无公害蔬菜的需肥规律、肥料效应与土壤供肥能力来施肥,避免施肥不当,导致蔬菜死亡。例如在种植蔬菜时,每667m2深施纯氮225kg,三分之二作基肥,三分之一做追肥。对于菜叶施肥,可喷施0.2%的红糖液,让蔬菜叶片增大,增加叶绿素含量。1周喷施1次,喷施3~5次。而对于瓜果类的蔬菜,在种植2天后,每667m2,喷施600kg的400倍米醋溶液,1周喷施1次,连续喷施4次。

2.3综合防治病虫害

无公害蔬菜栽培种植,要求种植人员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科学合理运用植保技术进行防治,实现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具体体现为:(1)生物防治技术。即是在种植蔬菜过程中,通过害虫的天敌来克制害虫传播与蔓延,确保无公害蔬菜正常生长,起到长期防治的作用。但是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来捕杀害虫,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2)物理防治技术。即是从物理学角度出发,依据害虫对颜色、光线的条件反射与敏感性,通过相应设备捕杀害虫,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其中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止技术相比,在无公害蔬菜植保技术中应用物理防治技术,不会对蔬菜生长环境产生任何影响,是我国当前倡导的一种无公害蔬菜植保技术。

蔬菜检测员例7

镇农林水办公室负责全镇农产品生产环节检测监管工作;清溪工商分局负责全镇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检测监管工作;镇兽医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组和清溪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具体承担全镇蔬菜生产基地、水果种植基地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生猪养殖场和镇食品公司屠宰场的畜禽兽药残留的检测工作和对全镇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抽检工作;全镇各经营农产品的农贸市场及超市应建立蔬菜、水果农残检测室(点),负责对入场销售的蔬菜、水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二、检测对象、品种和范围

1、对全镇范围内生产基地上市前和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定性检测。检测品种以叶菜类蔬菜为主,适当抽取豆类、根茎类、瓜果类及其他品种。检测范围包括全镇范围内的生产基地、经营农产品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等。

2、对全镇范围内生猪的例行抽检工作和上级部门安排的检测工作。检测项目为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检测范围包括全镇范围内的生猪养殖场(含非法养殖场)及镇食品公司屠宰场。

三、检测的任务和要求

(一)生猪的检测任务和要求

1、基本任务

外调的生猪必须是供莞基地的生猪,每日进行抽样工作,并按任务要求均匀分配每日检测数量。生猪药物残留检测实行天天检、车车检、批批检。生猪药物残留检测样本数为(试纸法检测):

盐酸克伦特罗:屠宰场每天15份,全年不少于5500份。

莱克多巴胺:屠宰场每天7份,全年不少于2560份。

2、抽检结果的报送

生猪速测结果应在次日上午10时前通过检测监控信息系统完成数据录入并上传至农检所。同时,化验员应将结果及时向兽医站(副)站长汇报,并出示化验结果报告书。

对检测结果合格的,由兽医站(副)站长会同食品公司当班的负责人,对被抽检的该批次生猪准以屠宰。

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不准屠宰,同时兽医站(副)站长应迅速将抽检不合格猪只的数量、来源产地、生猪商贩名单向农林水办汇报。

农林水办主任(或分管副主任)召集农林水办工作人员、兽医站工作人员和食品公司负责人到屠宰场现场处理不合格生猪或生猪产品。

3、检测不合格的生猪来源的追查

对检测不合格的生猪,应核查耳标号码、检疫合格证明的号码及发证单位、签发检疫证的检疫员姓名、畜主(生猪商贩)的姓名,向畜主(生猪商贩)询问生猪购入来源,并将这些资料报告市兽药与饲料监察所。对来自本镇的生猪,由农林水办会同兽医站并实施跟踪检查,待复检合格方允许出栏。

对来自本市其他镇区或外市的生猪,由兽医站向市兽药与饲料监察所报告,交由市兽监所做出处理。

4、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生猪及其产品的处理

对经检测不合格的生猪及其产品应予以无害化处理,不准屠宰、销售,也不准让畜主自行拉走,确保不合格的生猪及其产品不流入市场。对抽检不合格的同群猪(来自同一个养殖场)也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处理前,应提醒畜主可提出对同群猪进行全面检测的请求,但有关费用由畜主承担;检测合格的可予以屠宰,检测不合格的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可在农林水办和兽医站人员监督下,由畜主自行进行,也可由畜主委托兽医站代为处理,但畜主应签立书面委托处理书。若畜主既不同意自行处理又不同意委托处理时,由农林水办和兽医站2名以上执法人员依官方取样程序取样后,交由市兽医饲料监察所对猪只进行强行无害化处理。

(二)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任务和要求

1、基本任务

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组任务: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样本数每月不少于1700个,全年不少于20000个,其中抽检样本不少于7000个,每天抽检单位不少于2个;联机检测比例必须达到80%。

加强对蔬菜生产基地检测数量,确保本地生产蔬菜的安全;加强对全镇辖区内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有经营蔬菜水果的超市等的抽检力度,杜绝不合格蔬菜、水果流入市场,走入餐桌;加强对全镇辖区内的重点酒楼(昌明、天天渔村、怡香阁、怡香食府等),以及机关单位、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办的饭堂所购买的蔬菜进行抽检,对抽检不合格的应将结果抄送被抽检单位的主管部门。

经营农产品的农贸市场、超市的任务:

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样本数每单位每月不少于250个,全年不少于3000个。

2、工作职责

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组主要工作职责:

负责对全镇范围内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测,对检测不合格样品要发出延期上市通知,追查用药情况,对生产者进行宣传教育,并监督整改。

负责全镇范围内蔬菜生产者安全生产宣传指导及监督,确保不出现因食用残留农药蔬菜中毒事件。

检测结果要及时存档,按时报送检测报表。

每月一次到全镇范围内销售农药的农药店检查,如有发现销售违禁农药、假冒农药、过期农药,马上通知镇农林水办及有关部门处理。

经营农产品的农贸市场、超市农药残留检测室(点)的工作职责:

对检测不合格的蔬菜水果一律不准进入市场销售,应自行销毁,该单位负责人要马上将不合格的蔬菜或水果的货主(或种植者)的姓名、来源地、数量报告镇兽医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组。

3、检测结果的报送

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组每日将检测结果通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信息系统上报市农检所。其中,蔬菜使用RP410联机检测的,检测结果实时上传;使用PR3000、酶标仪等仪器进行检测的,应在当天下午15时前通过检测监控信息系统完成数据录入并上传至市农检所。

经营农产品的农贸市场、超市的检测室应在每天上午12时前,将当天的检测结果传真或电邮至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组办公室。

4、检测不合格的蔬菜、水果来源的追查及处理

本镇大田检测含有禁用农药的蔬菜、水果,必须进行销毁处理;对检测出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蔬菜、水果,要发出延期上市的通知,并实施跟踪检查。

农批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检测出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蔬菜、水果,各检测单位应当场予以销毁,所有销毁费用由货主承担同时各检测单位要追问货主本批次蔬菜水果的产地来源,并报告镇兽医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组。

镇兽医站(副)站长将检测不合格的蔬菜、水果的产地来源报告农林水办。产地属本镇的,由农林水办会同镇农产品检测组按第一款处理,产地属本镇以外地区的,由农林水办报告市农业局,交由市农业局处理。

四、工作要求

蔬菜检测员例8

1、深入开展创建“绿色消费社区”。“绿色消费社区”是国务院“三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社区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绿色消费理念,让不合格食品退出市场,是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制度创新。在总结上年在城区创建成功经验基础上,今年把创建工作重点转向了广大农村,按照青岛市20*年创建“绿色消费社区”工作意见要求,制定了我市创建“绿色消费社区”工作方案,并选取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开发区管委辛屯村等5个村(社区)作为今年的创建社区。截止目前,已在全市创建22个绿色消费社区,其中城市社区12个,农村社区10个。工作中,一是始终把提高居民绿色消费意识作为工作重点。印制了5万册绿色消费知识问答,在居民中免费发放,每个创建社区家庭户均一本;在每个社区设立绿色消费知识宣传栏,张贴绿色消费知识宣传挂图;开设绿色消费知识课堂,定期邀请专家到社区为居民讲解食品安全知识;组织有关社区居民到放心食品生产企业参观,增强居民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感性认识;邀请电视台制作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片、报道“菜篮子”食品安全工作新闻。二是完善“三方对话制度”。各社区每季度召开由有关执法部门、社区经营企业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围绕辖区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共同商讨杜绝不合格食品的途径和办法。三是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监督员的作用。在每一个创建社区设置了5-8名社会监督员,充分发挥其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维权的联络员作用,使社区人人关心消费环境,逐步形成了不合格食品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

2、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我们始终把“放心肉”工作,作为“菜篮子”工作的重点。一是年初召开了全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分析了我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对20*年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纳入了对乡镇两个文明建设考核,实行市、镇、村三级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模式。建立了市管镇、镇管村的管理网络,各镇(街道办事处)政府是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签订了责任状。三是实行了生猪定点屠宰联合执法。专门从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各抽调执法人员2名,与市生猪交易稽查大队,组成了生猪交易联合稽查大队,并分成了两个执法分队,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对屡教不改的不法业户实行重点打击,确保了生猪肉市场的稳定,确保了肉品质量。1-8月份,共对134个生猪屠宰业户进行了处罚,没收私屠滥宰生猪产品1520公斤,立案16起,并对8家拒不缴纳罚款的私屠业户,移交法院强制执行,对1家暴力抗法的不法业户依法拘留。四是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监管。重点清理和整顿不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屠宰加工、销售肉品的行为;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肉品品质检验工作的督查,重点查看其是否落实肉品品质检验制度,是否具备基本的检验设备和必须的检验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严厉处罚不认真实行肉品品质检验制度的企业,督促企业做好病死猪肉的无害化处理。五是大力发展规范化肉品专卖店,全市新建30㎡以上专卖店2处,对城区4处30㎡以上专卖店进行了改造。六是完善肉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肉品流通市场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和进货质量关,坚决杜绝劣质肉进入市场;加强宾馆、饭店、学校、集体食堂等重点消费环节的监管,依法查处采购和使用不合格肉品、非法屠宰肉品的行为。到今年年底,全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另外,针对今年上半年猪源短缺,猪肉价格飞涨的局面,鼓励外市生猪肉品通过备案进入我市,目前已有2家外市生猪肉产品在我市上市销售,确保了我市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质量安全。

3、大力加强无公害蔬菜检测工作。在维客购物中心、利群超市、东风路市场等建立了11个检测点,辐射25处市场(超市),蔬菜检测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一是实行了无公害蔬菜检测质量追溯和检测单位红、黄、绿警示,并实行将每月检测结果通报制度,对检测发现的超标蔬菜,立即予以协议销毁,并进行追溯处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检测工作不认真、操作不规范的市场、超市,立即提出警告,保证了蔬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大了对各检测市场、检测员的监管力度,督促引导各无公害蔬菜检测单位严格各项制度,保证检测时间、人员到位,并与无公害蔬菜检测单位及人员签订了《蔬菜检测责任状》,进一步对蔬菜检测单位和人员进行约束,强化了各蔬菜检测员的责任意识,使蔬菜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三是实行了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各蔬菜检测单位的检测员会议,总结本月的蔬菜检测情况,并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例会,为各检测人员之间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增强了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四是对各无公害蔬菜检测单位监督检查。实行每周一次的不定时检查,对各检测点实施监督。五是市“菜篮子”商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每天对各检测市场进行抽样监督检测。对检出含有农药残留的蔬菜,立即通知市场进行销毁。对数量比较大的不合格蔬菜,我们及时召开现场会,进行集中销毁,确保上市蔬菜质量。20*年1-8月份,各无公害蔬菜检测点共检测蔬菜12643个批次,不合格106次,协议销毁不合格蔬菜1930.5公斤;监测中心共对各检测点抽检蔬菜样品5686个批次,合格率达97.3%;对生猪定点屠宰厂抽检生猪产品162个,全部合格。

4、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自2005年胶南被商务部列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市以来,财贸局把“放活流通,构建农村流通网络体系,打造富民经济发展平台”作为工作重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培育3家市级龙头企业(胶南糖酒、胶南绿洲、胶南百批)和5家青岛市龙头企业(青岛利群、青岛维客、青岛中泽、北方国贸、青岛农资),新建辖区内物流配送中心2处,物流仓储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新改建镇级中心店61个,农家店721个,遍布22处镇区671个村庄,总营业面积达16.8万平方米。主要做法:一是政策优惠,宣传到位。

按照宣传引导、舆论先行的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到企业、部门走访调查,电视、广播、宣传栏、信息报道,以及召开有关部门、企业协调会等形式,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触角的宣传发动,为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城乡联动,店企积极。胶南市被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后,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周密组织部署,狠抓落实;财政等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加强配合;各镇(区)政府,迅速行动,扎实推进;骨干流通企业积极响应,大胆探索;直营店(加盟店)提供方便,优化购物环境;商业总公司、市联社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全市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后,迅速组织所属企业,认真研究并加以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形成了“政府与企业互动、企业与农家店互动”的强大合力。三是重塑形象,兼顾效益。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组织实施。通过新建或改建农家店,一方面,将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送到农民的家门口,极大的提升了农村流通产业层次;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了便利、周到、实惠的服务,新型农家店已成为农村商业中一个亮丽的闪光点。由于实现了统一配送,假冒伪劣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并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的市场消费,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放心消费、方便消费”的环境,群众反响好,呼声高,初步形成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良好局面。

5、扎实开展豆芽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豆芽是市民传统“菜篮子”商品,一段时间以来,胶南豆芽市场生产秩序混乱,违禁药物添加比较严重,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4月25日-4月26日,市财贸局组织人员到市场抽取了8个豆芽样品进行了送检,合格率不到10%,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严重,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抽检结果,市质监局于4月30日立案调查,对三家小作坊做出了责令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豆芽的决定,并给予经济处罚。为填补处罚不法业户留下的市场空白,保证市民吃上无公害放心豆芽,胶南市财贸局引进了青岛福鸿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丁香”牌豆芽,6月10日,正式在大哨头市场开门营业。“金丁香”牌豆芽是青岛市“菜篮子”工程和豆制品行业协会重点推荐产品,它进入胶南,不仅为市民吃豆芽提供了安全保障,也进一步丰富了胶南“菜篮子”商品供应,是胶南“菜篮子”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结束了胶南无“放心豆芽”,市民吃不上“放心豆芽”的历史,满足了市民对豆芽产品的安全、绿色消费需求,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

6、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取得新突破。按照青岛市蔬菜办的要求,制定了*年度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实施意见,建立了“阳光食品工程”成员单位属地化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了“绿色食品进校园”、绿色蔬菜进军营活动,新发展青岛鸭井食品有限公司为“阳光食品工程”供应企业,按照20*年工作目标要求,我们将城区学校集体食堂纳入了阳光食品工程使用单位进行管理,帮助建立健全各种进货登记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学校食堂。

7、蔬菜直供体系建设。大力开展蔬菜直供体系建设,目前已建设较大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处,年交易蔬菜2.1亿公斤,交易额2.3亿元;城区销地批发市场1处,培育蔬菜经销商30家以上,日供应城区优质蔬菜100吨以上;在城区发展优质蔬菜直销店5处,在各大生鲜超市都设立了优质蔬菜直供点。

8、宣传贯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实施以后,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一是印发胶南市财贸局关于认真学习国家商务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下发至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市场、商店。二是对全市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场、超市进行调查摸底工作。三是按照先城区、后乡镇的工作思路,召开了城区各超市、市场负责人会议,对《办法》进行了系统学习,并按照办法要求,探索5项制度的建设与落实。

9、“奥运食品工程”工作。根据青岛奥帆赛组委会以及“奥运食品工程”办公室要求,搞好配合,积极组织辖区企业申报参加第二批“奥帆赛食品供应备案企业”评选工作。组织青岛茂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王台蔬菜精品园、青岛鸭井食品有限公司、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申请奥帆赛食品备案企业。目前已有6家企业取得了“奥帆赛”备案企业资格。奥运食品工程的开展,既有力的推动胶南食品行业的卫生、质量上台阶,又为企业的宣传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又极大的推动了奥帆赛食品供应工作。

10、“绿色市场”的创建工作。按照青岛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农产品绿色市场创建工作。一是印发了创建绿色市场的标准、条件。二是组织各企业进行申报。目前已有6处市场报名创建青岛市绿色市场创建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蔬菜质量仍然达不到居民所要求的安全卫生标准。目前,蔬菜质量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蔬菜质量检测还没有覆盖到全市的所有角落。虽然我市到目前为止已建有无公害蔬菜检测点11处,并投巨资建立了胶南市菜篮子商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但是检测点和检测中心现在主要是针对我市的各大超市及部分封闭式市场,一些集贸市场等暂时根本无法设立检测点,无法对其蔬菜质量进行监测,致使蔬菜质量检测存在很大的空白地带。

(二)私屠滥宰行为时有发生。私屠滥宰业户受利益驱动,为了节省屠宰费用,在家私自屠宰生猪和病害猪,致使市场上的生猪肉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饭店、宾馆为了获取暴利,专门使用未经定点屠宰的生猪肉,为私屠滥宰业户,提供了滋生空间。

(三)豆制品存在相当大的质量安全隐患。从对豆芽市场的抽检情况来看,豆制品的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滥用生产加工药剂,甚至使用工业药剂来取代食用药剂。并且无视国家规定的药品添加限定标准,无限制的滥用保鲜剂等,致使豆制品中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的含量超标惊人。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法生产企业和商贩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而无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四)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淡薄。调查发现,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大一部分人为贪图便宜,不愿到正规市场、超市购买,专门到集贸市场和流动摊贩那里购买。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巩固“菜篮子”工作成果,以菜篮子商品质量卫生安全为主线,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开拓创新,全面实现“菜篮子”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具体做好如下工作:

(一)生猪定点屠宰工作。一是进一步巩固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及入市备案的工作成果;二是采取有效工作措施,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生猪行为。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整治,净化市场环境,确保我市居民食肉消费安全。

(二)蔬菜检测工作。做好日常对各蔬菜检测点的监督检查,规范检测程序,抓好不合格蔬菜的协议销毁工作,同时争取市“菜篮子”商品检测中心通过省级认定。

(三)贯彻落实《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召开全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部署开展工作,组建执法队伍,加强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培训。

蔬菜检测员例9

1、深入开展创建“绿色消费社区”。“绿色消费社区”是国务院“三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社区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绿色消费理念,让不合格食品退出市场,是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制度创新。在总结上年在城区创建成功经验基础上,今年把创建工作重点转向了广大农村,按照青岛市20*年创建“绿色消费社区”工作意见要求,制定了我市创建“绿色消费社区”工作方案,并选取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开发区管委辛屯村等5个村(社区)作为今年的创建社区。截止目前,已在全市创建22个绿色消费社区,其中城市社区12个,农村社区10个。工作中,一是始终把提高居民绿色消费意识作为工作重点。印制了5万册绿色消费知识问答,在居民中免费发放,每个创建社区家庭户均一本;在每个社区设立绿色消费知识宣传栏,张贴绿色消费知识宣传挂图;开设绿色消费知识课堂,定期邀请专家到社区为居民讲解食品安全知识;组织有关社区居民到放心食品生产企业参观,增强居民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感性认识;邀请电视台制作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片、报道“菜篮子”食品安全工作新闻。二是完善“三方对话制度”。各社区每季度召开由有关执法部门、社区经营企业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围绕辖区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共同商讨杜绝不合格食品的途径和办法。三是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监督员的作用。在每一个创建社区设置了5-8名社会监督员,充分发挥其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维权的联络员作用,使社区人人关心消费环境,逐步形成了不合格食品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

2、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我们始终把“放心肉”工作,作为“菜篮子”工作的重点。一是年初召开了全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分析了我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对20*年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纳入了对乡镇两个文明建设考核,实行市、镇、村三级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模式。建立了市管镇、镇管村的管理网络,各镇(街道办事处)政府是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签订了责任状。三是实行了生猪定点屠宰联合执法。专门从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各抽调执法人员2名,与市生猪交易稽查大队,组成了生猪交易联合稽查大队,并分成了两个执法分队,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对屡教不改的不法业户实行重点打击,确保了生猪肉市场的稳定,确保了肉品质量。1-8月份,共对134个生猪屠宰业户进行了处罚,没收私屠滥宰生猪产品1520公斤,立案16起,并对8家拒不缴纳罚款的私屠业户,移交法院强制执行,对1家暴力抗法的不法业户依法拘留。四是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监管。重点清理和整顿不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屠宰加工、销售肉品的行为;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肉品品质检验工作的督查,重点查看其是否落实肉品品质检验制度,是否具备基本的检验设备和必须的检验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严厉处罚不认真实行肉品品质检验制度的企业,督促企业做好病死猪肉的无害化处理。五是大力发展规范化肉品专卖店,全市新建30㎡以上专卖店2处,对城区4处30㎡以上专卖店进行了改造。六是完善肉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肉品流通市场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和进货质量关,坚决杜绝劣质肉进入市场;加强宾馆、饭店、学校、集体食堂等重点消费环节的监管,依法查处采购和使用不合格肉品、非法屠宰肉品的行为。到今年年底,全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另外,针对今年上半年猪源短缺,猪肉价格飞涨的局面,鼓励外市生猪肉品通过备案进入我市,目前已有2家外市生猪肉产品在我市上市销售,确保了我市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质量安全。

3、大力加强无公害蔬菜检测工作。在维客购物中心、利群超市、东风路市场等建立了11个检测点,辐射25处市场(超市),蔬菜检测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一是实行了无公害蔬菜检测质量追溯和检测单位红、黄、绿警示,并实行将每月检测结果通报制度,对检测发现的超标蔬菜,立即予以协议销毁,并进行追溯处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检测工作不认真、操作不规范的市场、超市,立即提出警告,保证了蔬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大了对各检测市场、检测员的监管力度,督促引导各无公害蔬菜检测单位严格各项制度,保证检测时间、人员到位,并与无公害蔬菜检测单位及人员签订了《蔬菜检测责任状》,进一步对蔬菜检测单位和人员进行约束,强化了各蔬菜检测员的责任意识,使蔬菜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三是实行了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各蔬菜检测单位的检测员会议,总结本月的蔬菜检测情况,并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例会,为各检测人员之间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增强了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四是对各无公害蔬菜检测单位监督检查。实行每周一次的不定时检查,对各检测点实施监督。五是市“菜篮子”商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每天对各检测市场进行抽样监督检测。对检出含有农药残留的蔬菜,立即通知市场进行销毁。对数量比较大的不合格蔬菜,我们及时召开现场会,进行集中销毁,确保上市蔬菜质量。20*年1-8月份,各无公害蔬菜检测点共检测蔬菜12643个批次,不合格106次,协议销毁不合格蔬菜1930.5公斤;监测中心共对各检测点抽检蔬菜样品5686个批次,合格率达97.3%;对生猪定点屠宰厂抽检生猪产品162个,全部合格。

4、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自20*年*被商务部列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市以来,财贸局把“放活流通,构建农村流通网络体系,打造富民经济发展平台”作为工作重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培育3家市级龙头企业(*糖酒、*绿洲、*百批)和5家青岛市龙头企业(青岛利群、青岛维客、青岛中泽、北方国贸、青岛农资),新建辖区内物流配送中心2处,物流仓储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新改建镇级中心店61个,农家店721个,遍布22处镇区671个村庄,总营业面积达16.8万平方米。主要做法:一是政策优惠,宣传到位。

按照宣传引导、舆论先行的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到企业、部门走访调查,电视、广播、宣传栏、信息报道,以及召开有关部门、企业协调会等形式,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触角的宣传发动,为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城乡联动,店企积极。*市被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后,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周密组织部署,狠抓落实;财政等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加强配合;各镇(区)政府,迅速行动,扎实推进;骨干流通企业积极响应,大胆探索;直营店(加盟店)提供方便,优化购物环境;商业总公司、市联社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全市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后,迅速组织所属企业,认真研究并加以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形成了“政府与企业互动、企业与农家店互动”的强大合力。三是重塑形象,兼顾效益。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组织实施。通过新建或改建农家店,一方面,将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送到农民的家门口,极大的提升了农村流通产业层次;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了便利、周到、实惠的服务,新型农家店已成为农村商业中一个亮丽的闪光点。由于实现了统一配送,假冒伪劣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并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的市场消费,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放心消费、方便消费”的环境,群众反响好,呼声高,初步形成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良好局面。

5、扎实开展豆芽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豆芽是市民传统“菜篮子”商品,一段时间以来,*豆芽市场生产秩序混乱,违禁药物添加比较严重,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4月25日-4月26日,市财贸局组织人员到市场抽取了8个豆芽样品进行了送检,合格率不到10%,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严重,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抽检结果,市质监局于4月30日立案调查,对三家小作坊做出了责令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豆芽的决定,并给予经济处罚。为填补处罚不法业户留下的市场空白,保证市民吃上无公害放心豆芽,*市财贸局引进了青岛福鸿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丁香”牌豆芽,6月10日,正式在大哨头市场开门营业。“金丁香”牌豆芽是青岛市“菜篮子”工程和豆制品行业协会重点推荐产品,它进入*,不仅为市民吃豆芽提供了安全保障,也进一步丰富了*“菜篮子”商品供应,是*“菜篮子”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结束了*无“放心豆芽”,市民吃不上“放心豆芽”的历史,满足了市民对豆芽产品的安全、绿色消费需求,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

6、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取得新突破。按照青岛市蔬菜办的要求,制定了*年度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实施意见,建立了“阳光食品工程”成员单位属地化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了“绿色食品进校园”、绿色蔬菜进军营活动,新发展青岛鸭井食品有限公司为“阳光食品工程”供应企业,按照20*年工作目标要求,我们将城区学校集体食堂纳入了阳光食品工程使用单位进行管理,帮助建立健全各种进货登记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学校食堂。

7、蔬菜直供体系建设。大力开展蔬菜直供体系建设,目前已建设较大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处,年交易蔬菜2.1亿公斤,交易额2.3亿元;城区销地批发市场1处,培育蔬菜经销商30家以上,日供应城区优质蔬菜100吨以上;在城区发展优质蔬菜直销店5处,在各大生鲜超市都设立了优质蔬菜直供点。

8、宣传贯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实施以后,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一是印发*市财贸局关于认真学习国家商务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下发至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市场、商店。二是对全市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场、超市进行调查摸底工作。三是按照先城区、后乡镇的工作思路,召开了城区各超市、市场负责人会议,对《办法》进行了系统学习,并按照办法要求,探索5项制度的建设与落实。

9、“奥运食品工程”工作。根据青岛奥帆赛组委会以及“奥运食品工程”办公室要求,搞好配合,积极组织辖区企业申报参加第二批“奥帆赛食品供应备案企业”评选工作。组织青岛茂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王台蔬菜精品园、青岛鸭井食品有限公司、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申请奥帆赛食品备案企业。目前已有6家企业取得了“奥帆赛”备案企业资格。奥运食品工程的开展,既有力的推动*食品行业的卫生、质量上台阶,又为企业的宣传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又极大的推动了奥帆赛食品供应工作。

10、“绿色市场”的创建工作。按照青岛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农产品绿色市场创建工作。一是印发了创建绿色市场的标准、条件。二是组织各企业进行申报。目前已有6处市场报名创建青岛市绿色市场创建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蔬菜质量仍然达不到居民所要求的安全卫生标准。目前,蔬菜质量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蔬菜质量检测还没有覆盖到全市的所有角落。虽然我市到目前为止已建有无公害蔬菜检测点11处,并投巨资建立了*市菜篮子商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但是检测点和检测中心现在主要是针对我市的各大超市及部分封闭式市场,一些集贸市场等暂时根本无法设立检测点,无法对其蔬菜质量进行监测,致使蔬菜质量检测存在很大的空白地带。

(二)私屠滥宰行为时有发生。私屠滥宰业户受利益驱动,为了节省屠宰费用,在家私自屠宰生猪和病害猪,致使市场上的生猪肉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饭店、宾馆为了获取暴利,专门使用未经定点屠宰的生猪肉,为私屠滥宰业户,提供了滋生空间。

(三)豆制品存在相当大的质量安全隐患。从对豆芽市场的抽检情况来看,豆制品的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滥用生产加工药剂,甚至使用工业药剂来取代食用药剂。并且无视国家规定的药品添加限定标准,无限制的滥用保鲜剂等,致使豆制品中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的含量超标惊人。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法生产企业和商贩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而无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四)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淡薄。调查发现,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大一部分人为贪图便宜,不愿到正规市场、超市购买,专门到集贸市场和流动摊贩那里购买。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巩固“菜篮子”工作成果,以菜篮子商品质量卫生安全为主线,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开拓创新,全面实现“菜篮子”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具体做好如下工作:

(一)生猪定点屠宰工作。一是进一步巩固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及入市备案的工作成果;二是采取有效工作措施,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生猪行为。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整治,净化市场环境,确保我市居民食肉消费安全。

(二)蔬菜检测工作。做好日常对各蔬菜检测点的监督检查,规范检测程序,抓好不合格蔬菜的协议销毁工作,同时争取市“菜篮子”商品检测中心通过省级认定。

(三)贯彻落实《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召开全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部署开展工作,组建执法队伍,加强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培训。

蔬菜检测员例10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深入贯彻区州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精神,自XX年年开始,我检测中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2010年利用科普集县及时印发资料XX多份进行宣传,利用电视媒体主要通过电视台专题栏目《农事顾问台》专门做了2期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并在《关注》节目中以专题的形式做了一期从抽样到检验结果公示全过程一期节目,目的让全县老百姓都能对认识到蔬菜、瓜果的安全性。尤其今年的3.15日我站检测员在人民市场现场做蔬菜、水果样品,通过《玛纳斯新闻》播报全县蔬菜安全性。另外,我站还通过党办口口群和电台的行风热线节目做大量的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取食过程中使用方法。以上工作的开展为了让广大干群了解该法的具体内容和农残检测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

三、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

我国目前农药残留较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蔬菜是一种生长期短,茬口多的作物。在蔬菜生长旺季,也是病虫害发生的旺季。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但一些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或受金钱利益的驱使,不按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甚至将不允许在蔬菜上使用的剧毒、高毒农药拿来使用。由此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加强蔬菜种植管理和蔬菜现场的监管非常有必要。

1、取样

根据玛政办发《关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检检测的通知》,我们主要抽检两个蔬菜基地:兰州湾镇一村蔬菜基地、头工乡北园子蔬菜基地;两个批发市场:人民路农贸市场批发商和经营户、西光明路农贸市场批发商和经营户;二个超市:富贵超市、家和城市。

蔬菜基地的菜农对我们的工作很支持,其实菜农也非常需要农药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在采样的同时,我们向菜农们介绍宣传了安全用药的一此注意事项,鼓励菜农们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农药。在农贸县场和蔬菜批发县场,由于我们工作刚刚开展起来,相关立法还不完善,我们没有抽检工作证,采用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证,而少数经营者考虑金钱利益,所以我们有时取样时会被拒绝。

2、检测

检测所用仪器为福建省农残速测仪。依据国家现行标准方法,检测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是否合格。

3、结果

根据玛政办发《关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检检测的通知》要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时间为每周三,检测结果周四前上报县农业局和州检测中心,并将检测结果在抽样地公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共进行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农残检测13批,抽取蔬菜、水果样本77个,其中果菜37个、叶菜23、根茎类8个、瓜果类9个,合格样本77个,不合格样本0个,格率为100%,;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农残检测38批,抽取蔬菜样本585个,其中蔬菜类519个:疆内436个、疆外83个、果菜213个、叶菜259个、根茎类37个、菌类10个,合格样本100个,不合格样本0个,格率为100%;瓜果类68个:疆内39个、疆外27个,合格样本100个,不合格样本0个,格率为100%;本年度共出信息简报35期。计划11月再检测3批样,就结束本年度检测工作。

四、仪器配备

玛纳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主要工作目标有: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围绕这个主要目标,经县农技中心领导多次开会研究,我们从厦门绿安仪器公司购买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仪二套。气相、液相色谱仪一套。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立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尽快建立现场准入制度,加强对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控。我们在蔬菜基地和农贸现场取样时,由于没有抽检证,有些菜农还会不配合、不理解,工作不方便。

2、缺乏专业检测人员。目前,检测中心化验检测工作由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兼职,没有专职的检测人员,这远远不能适应一个县级化验室的工作要求,致使一些工作无法开展。

3、缺乏经费。今年以来,我站除人员工资外,没有任何业务工作经费,若再不予以经费支持,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将难以为继。

4、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继续加强宣传学习,严格依法搞好各项工作,增强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来抓。

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建设,认真搞好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蔬菜检测员例11

一、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多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倡导绿色食品的理念也不断加强,蔬菜食品引起的社会焦点问题开始备受各界关注。一份绿色蔬菜食品从田间走向餐桌,根据有关规定,要历经农业、质检、工商等几大职能部门的监管,但为何还屡次有问题蔬菜事件发生?产生蔬菜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1.蔬菜种植户分散式生产的“精耕细作”,部分生产者违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高毒高残农药和不合理用药,没经过统一部门的质量监管和技术指导,是蔬菜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 。

2.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强和监管的不及时到位,导致不合格蔬菜食品流入市场,是流通领域难以解决的一大难题。

3.对生产、销售不合格蔬菜的不法分子惩处力度不够,生产者、经营者违法成本较低,很多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不管不顾,我行我素。

4.宾馆、酒店、学校、餐馆等团体单位的蔬菜采购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管蔬菜来源如何也不管有不有合格证,从业人员罔顾消费者身体健康,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5.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贪图便宜,从不正规渠道在马路市场购买未经检测的蔬菜,从而经常导致蔬菜中毒事件。

二、为什么要把控制蔬菜食品安全当头等大事?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有着更高的期待,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解决质量安全问题十分迫切,刻不容缓。

首先,蔬菜食品安全成为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从2002年起我们常德市历届政府就狠抓“放心”菜工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菜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成为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

其次,蔬菜食品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宁可七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蔬。”蔬菜食品几乎每天都要上餐桌,如果食到农残超标蔬菜,重则急性中毒危机生命,轻则残留体内日渐累积而导致慢性疾病。

再次,蔬菜食品安全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公众对健康安全高度关心的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食品安全这项工作做好了,就是各级政府最大的政绩。

三、怎样去保障好蔬菜食品安全?个人建议从以下三大环节入手,构筑食菜安全防护墙。

1.生产环节:

现在蔬菜种植一般都是基地生产和小家小户,对基地生鲜果蔬食品安全在民众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目前常德是全国蔬菜安全监控最严格最早的城市之一,多年来未发生过重大蔬菜食品安全事故。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说,我们的上级领导部门食品安全办为“安全”把关,倾注了全副心血。提高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健康、完整的流通体系。

对于小家小户小农种植户最好以生产队、合作社形式进行宏观管理,在蔬菜种植生产过程当中,通过派科技人员下到乡间田头进行专门技术指导,科学用药,合理用药,用各种防治手段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在控制病虫超出危害的同时,还要保证最终它的残留不超标;

对于蔬菜生产基地,实行公司化种植模式。生产基地全部按照订单式管理,并且采取雇佣工人劳作,统一发放农药、肥料等方式,从源头上控制蔬菜食品安全。充分发挥“上连生产、下接消费”产业链的组织功能。蔬菜上市前,检测中心要通过抽样方式,根据田块大小抽取1-3个样本进行检测,同一块田作为一批,确保检测的准确性,杜绝任何“问题”蔬菜提前流入市场。

2.流通环节:

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直言不讳地说,“市场化改革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流通体系崩塌,但是新的流通体系实际上并未建立,我们依然停留在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上,千家万户撒不同的农药,怎么控制?”

目前,常德市所有配备检测室的农贸市场基本采取的是“先检测,后销售”的管理模式。每天清晨从各生产基地运来的农产品,都要在销售接受驻场检测室的抽样检验。

对于蔬菜批发市场,如果相关人员人手不够,会导致未经检测蔬菜流入市场,建议在非常时期加大工作人员队伍,对于每一辆货车进入市场之前,必须先进行IC卡登记,卡片上不仅记录货主信息、原产地,也要显示该货主历次的进场记录,已经进行过登记的认真进行核对,IC卡信息直接传输到检测中心的监管处,监管处派专门人员到车上随机抽样送检,这样就会防止他人合格品顶包、临时冲洗等违规行为,从而提高了安全标准,加强了检测手段。针对检测不合格,复检仍不合格的蔬菜,我们及时通知执法人员就地销毁,绝不会让其流出市场。农产品批发最好实行品牌化经营:比如在日本,无论是中央市场还是地方两级市场,常年入驻的批发交易主体不是个体农民,也不是城市个体商贩,而是拥有批发品牌的中小批发企业。它们在场内拥有固定的仓库、初级加工车间和分装车间,并有常年固定的分销网络,以及分销商协议。批发交易是驻场批发商与定单生产基地的农协之间的交易,下游分销也是通过常年固定的零售渠道分销,而不是个体商贩驻场与上下游不知名的各自分散的对手进行交易。批发商对交易后的农产品进行清洗、切割、剥叶、分类、冷冻、包装等初加工程序后放入批发周转箱,封上带有商品各种信息的条形码,并贴上自身的批发品牌,再委托第三方的城市物流将商品输往不同的分销点,以承担商业信誉;同时,也便于问题商品的追索。这种管理模式确实能够有效保障农产品的消费安全。

对于零售农贸市场,政府在各个市场都设有蔬菜检测室,每天清晨我们工作人员就要到位,在经营户摆放上市之前抽取蔬菜样品快速进行检验,遇上不合格蔬菜及时通知执法人员和市场管理方对起进行销毁处理。但这样只限于进场的固定经营户,那些市场周边的四处游击的临时经营户就无法控制到位,为食菜安全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对于未来流通体系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一个是对固定农贸市场容量加大加强,另一个是尽可能取消临时菜市场,做到上市蔬菜都必须经过检测合格,保证蔬菜安全。

3.消费环节:

在所有环节中,这应该是消费者最能把握的环节。现在常德市政府对蔬菜批发市场(甘露寺),城区几十家所有一定规模的零售农贸市场都配有蔬菜检测室,并配有检测人员对进场蔬菜进行及时快速准确的检测,我们消费者要去正规农贸市场买经过检测放心的蔬菜,买的时候看清检测合格单的检测日期、摊位、品种,有选择性的购买。对于单位、学校、宾馆等大型集体的蔬菜采购员更应注意采购安全,尽量够买经过检测的蔬菜,如实在没有合格单据,则可送检就近农贸市场检测室申请检测,对每天的进货渠道登记在案,做好备查。

我国的蔬菜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于方方面面,从种植、上市、流通等到监管,都有让老百姓不放心的地方。从农田到餐桌,其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解决蔬菜食品安全问题,要靠制度建设、全面检测、加大监管、广泛宣传、信息公示等各个方面联合起来,要靠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创新,要加快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提升蔬菜食品监管水平,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詹初航・为了明天的食品更安全・中国卫生・2004,11

[2]林玲・李章国・熊开科・食品安全及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6.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