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药经济

医药经济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2 13:53:06

医药经济

医药经济例1

1、医药工业长足进步。山高制药是县医药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改制重组,充分激活了企业的活力。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实现税收110余万元,生产销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近期,该企业新增药品生产批准文号6个,投资200万元进行GMP改造,投资近2亿元在工业园区征地247亩新建厂区,企业发展势头看好,这对拉动当地的医药经济发展取到积极的作用。

2、医药商业快速发展。近年来,由于政府重视,部门引导,辖区内医药企业全部完成了改制,一批新兴民营医药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外地大企业不断进入药品市场,为医药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德顺医药公司、江边药品配送站承担了我县农村药品主要配送任务,南华公司已经成为药品零售名牌。城乡药品供应网络健全,服务优质,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的药品服务。全县现有药品批发企业各2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家,连锁门店2个,单体零售药店36家,并均已通过GSP认证。医药商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达2700万元,利税300余万元。

3、经营理念与时俱进。县的绝大多数医药产业经营理念得到改变,从经营方式上看,连锁药店从无到,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药品经营大的发展趋势;从服务方式有上看,以前是等客上门,现在的药店纷纷推出免费送药、提供健康咨询等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明显改善;从开店区域上看,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已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医药网点更加合理;从管理手段上看,现有很多企业都开展了安全诚信和创优示范店建设,大大提高了经营质量,提升了经营档次。

二、医药经济存在的问题

县医药经济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是低起点发展、低效益增长、低速度扩张,不能对全县经济形成有力的支撑和牵引,与医药经济发达地区比,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总量较小,经营规模不大。全县医药生产企业仅有1家,且规模相对较小,生产的药品品种规格不多。在现有的37家药品零售企业中,大部分销售仅在10万元左右。从经济总量上看,医药经济所占比例偏低,全县医药商业企业年销售额仅2700余万元,占全县销售业总额的7%左右,实现药品生产总值1100万元,占GDP0.5%左右。

2、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弱。2008年,全县医药企业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平均每家仅2万余元;实现税收200余万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1.5%左右,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2%左右。年销售超100万元的医药企业只有5家。

3、市场观念滞后,经营机制不顺。医药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新的经营理念没有很好地与时代同步,管理模式没有及时与现代企业管理接轨,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思想和行为,不少医药零售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在小范围内恶性竞争,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

4、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备落后。县的医药企业普遍面临投入不足、设备和技术落后的问题,特别是零售药店还是家庭式的经营方式,经营规模小,设施简陋。

5、技术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粗放。县医药企业仅有执业药师5人,每7万人才有1名执业药师从事医药产业。具有中等以上学历的药品技术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30%左右。大部分医药企业管理粗放落后,还是传统的坐店等客的购销方式,现代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还未完全建立。

6、地理区位劣势,竞争环境不利。县地处边远山区,不沿边不靠海,缺乏国际、国内市场的有效带动;远离大都市,缺乏中心城市消费的有效带动;企业不大不强,缺乏龙头的有效带动;没有关联度高的医药企业集团,缺乏有效的辐射和拉动。

三、医药经济面临的机遇

1、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实施提高“机关效能-项目建设年”战略,依托市被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时机,县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争资金、跑项目的力度,这为县的医药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2、随着县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城乡人口老龄化比重的不断上升,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等因素,医药消费需求将大幅增长。同时,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制度的普遍建立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力推进,这都将有利于增强我县医药市场发展的潜力。

3、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弱化,县一批通过GMP、GSP认证的医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县域医药市场逐渐显现出产、销两旺的势头,为医药经济良性发展增添了后劲。

4、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自然环境优越,具有优质的金银花、黄栀子、茯苓、天麻、厚朴等中药材资源,为药品研发、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

5、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对贫困县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内、外资进入我县的趋势更加明显,为县医药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医药经济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强化经济赶超意识。营造科学的发展观、先进的经营理念、强烈的改革意识是加快县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要很好地解决我县医药发展中难题,重点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解决医药经济发展中的思想障碍问题。充分认识不加快发展就是落后,不发展更要落后,形成领导高度重视、决策指挥科学、发展举措有力、全社会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围。二是要解决企业因循守旧的经营和管理理念问题。彻底纠正不顾大局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开放竞争意识、合作发展意识、经营战略意识,形成集团优势,实现互惠双赢。三是要解决职能部门服务发展的认识问题。有效制止对政策执行不力、重部门利益不重企业发展,影响医药经济发展的不作为现象。进一步转变职能,牢固树立既强化监管,又服务发展的思想。

医药经济例2

摘要]随着我国医院管理规范化,使药品步入系统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轨道。方法:运用经济核算加强药品管理,以及应用在此基础上的扩展方法,如:物流技术应用、高低限童法、ABC分析法和其它方法。通过各种药品经济管理的模式,减少药品的消耗、控制成本,规范了医院药品的管理。结论:正确的利用经济核算方法,以加强药品管理的质童,是能够提高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词]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经济核算随着我国医院管理规范化,药品管理也逐步迈上了系统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轨道。其中,作为减少药品消耗、控制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核算方法在药品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我国药品管理现况1.1、药品管理现状现在,药品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已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在药品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投人了人力物力,加强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我国医院药品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往医院中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品保管紊乱、用药不合理、药物品种杂、药品价格乱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除此之外,大部分医院还加强了、品使用的管理、“有效期”药品的管理以及无失效期药品的管理等细节问题,使医院管理的深度和信度有了质的提高。1.2、药品管理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药品管理有向信息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计算机技术,条形码技术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药品编码、数字化都体现了药品管理的信息化方向。而近年兴起的经济核算方法则是医院药品管理集约化发展的特征。二、运用经济核算加强药品管理2.1、经济核算经济核算就是利用价值的形式,通过记帐、算帐的方法,对卫生保健服务的劳动消耗和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分析和对比,力求用尽可能小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经济核算的兴起和发展为医院实现保证一定服务水平前提下,控制药品消耗而降低成本的目标提供了较好的方法。现有的许多医院经济核算系统只是针对医院的整体产出以及医疗科室的效益问题进行经济、成本核算,但却很少涉及到现今医院经营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药品的管理。作为目前我国医院收人的重要来源,忽视了药品的管理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控制成本、增加效益的目标。2.2、药品管理中的经济核算办法在药品的具体核算过程中,为了核算反映和监督医院药品购人、销售流转的全过程,财会部门应设置和“药品”、“药品进销差价”两个总账科目,核算药品的购人、领发、销售,以及药品成本和药品进销差价。2.3、经济核算应注意的问题准确计算药品收人。药品收人总额包括医院购进药品和自制药品收人,含药品经营成本、加成收人、折扣收人、加工增加值等所有收人。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折扣收人必须计人药品收人。保证药品收支结余的正确性。三、经济核算管理的扩展方法3.1、物流技术应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医院实现保证一定服务水平前提下,控制药品消耗而降低成本的目标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它可以应用在包括药品的需求分析及预测、订单处理、自制药剂的生产及运输、药品的仓储以及药品的临床使用等方面。其应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核心是各临床科室采用适时的按需实物分配。这样可以在保证服务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现成本的最低,特别是各科室的库存成本。而医院内药房或药剂科则可以通过这种分配保证低库存水平下的供给,并实现对临床科室高服务水平的支持。3.2、高低限量法在药品的库存管理中,高低限量法是比较实用的方法。核心就是用计算机统计特殊时期药品出库量、新药出库情况、长假期间处方量及药品销售额,根据这些数据确定药品存储量,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药品的高限量是指库存量达到该上限时应停止采购药品,这一库存量将保障药品某段时间的供应;药品的低限量指库存量降到这个点时应及时采购药品,这一库存量保持在下次采购到货之前药品不断药。医院可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出合适的高低限,例如每种药品的高限量可定为该药品20d用量,低限量则是其10d用量。因为药品用量具有不稳定性,可每两、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整,平时若单个药品流通数量变化很大,可及时调节该品种高低限量以保证药品供应或防止药品积压。高、低限量的使用,避免了传统上人为凭记忆及经验等方法进行请领药品的弊端,同时也不会造成一些药品的积压或漏补现象。但在应用中需注意特殊时段所需药品的高低限量应经常进行跟踪调节,保证没有药品脱销现象发生。3.3、ABC分类法ABC分类法属于运筹学方法,运筹学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为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科学的依据,它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力工具。运筹学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中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ABC分类法属于运筹学中的库存理论。这种方法是根据价格及在医院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对药品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的药品建立不同的订购和存贮模型,采用不同的库存策略。ABC法对医院现行的库存策略改变不大,但对经济效益的提高效用十分显著困。通过以上对我国现阶段药品管理现状的描述,对药品管理方法和发展趋势的介绍,可见经济核算方法是现代医院药品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正确的利用经济核算方法,是能够加强药品管理的质量,是能够提高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参考文献:[1]宁俊红,李虹影.浅谈医院的药品管理[J].中华当代医药,2004,2(10);86-87.[2]常虹,牛瑛.经济核算的持续性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医院,2003,3(6);56.[3]张江水,罗仲秋,张普.物流技术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4,12;10-13

医药经济例3

围绕药械研发、生产、流通三个环节,重点扶持市场占有率高、发展潜力大的药品经营企业,努力构建全市药品研发、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现代医药物流、药品零售连锁等5个竞争群体,力争三年内实现药械生产经营销售过10亿元,将建成全省重要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和的医药物流中心。

二、扶持重点

(一)促进研发群体建设,尽快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以鲁安药业、施普乐医药、特珐曼医药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医药制剂,在产业链延伸和扩大生产规模上下功夫,力争三年内有新品种进入审批程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带动我市医药领域和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的研发进程,为全市的药械企业提供竞争的原动力。

(二)培育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重点帮扶鲁安药业,以本土资源为优势,以循环经济为重点,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不断提高原料药产品的附加值,加速企业规模膨胀,建成产值、效益、技术装备、企业管理方面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原料药生产基地。重点在鲁安药业扑热息痛喷雾制粒项目建设上给予政策咨询、技术指导、注册产品方面的服务,使其早投产、早见效。

(三)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医疗器械,加速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企业快速膨胀规模。积极支持环球施普乐()有限公司碘伏棉棒、速效洗牙棒项目,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好目前产品销售的有利政策和形势,拓展国内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实现生产规模快速扩张。

(四)加快发展现代医药大物流。扶持回春医药有限公司、太阳神医药有限公司等较大规模医药流通企业发展,实现规模快速膨胀,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力争到2012年,全市药品批发企业经营额超过1亿元,将打造成全省的重要医药物流中心。

(五)支持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充分利用市“绿色通道”优先审批、适当放宽准入审批条件等措施,大力支持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重点扶持2家药品质量有保证、品种齐全、覆盖范围广、药学服务规范的连锁企业,进入省级重点发展企业行列。支持单体药店发展连锁经营,扩大设点范围,实现规模扩张,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三、主要措施

(一)帮促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政策、法规、管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一是积极引导并支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会等药学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对接,通过联合研发、委托研发、转让产品和技术、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走“产、学、研联合创新”的新路子。二是引导企业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快重点医药企业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一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淘汰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标准的老旧落后设备。引导企业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三是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发展现代医药产业,引导医药高等院校毕业生来创业,为培育大企业集团储备人才。有计划地带领企业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到国内的外资医药企业、大型制药集团进行现场考察,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启迪发展思路,推进我市医药企业管理创新。

(二)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发展医药产业集群。一是鼓励各地充分挖掘运用本地资源优势,探索建设集医药研发、生产、流通、医药信息人才服务于一体的医药产业多功能园区。对核心基地、龙头企业、重点产业化项目、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敞开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二是鼓励各种形式的兼并联合,引导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吸收创业投资资金、社会民间资金向现代医药产业的投入。三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对来投资的医药企业给予政策优惠,支持他们做大做强,推动全市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医药经济例4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调查,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医院医疗费用偏高已成为当今人们最为关注和政府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药费过度增长无疑成为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是近一二十年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评价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或不同药物治疗方案间的相对经济学效果,以及对比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开展PE这项工作,应该认识到,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形势下,PE原理在医院管理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运用PE研究指导临床用药,对提高医院在今后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起积极的作用。

一、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在医院管理者和药学人员的传统思维中,药品的研制、开发和使用首先考虑的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对其经济性则较少顾及,但在医疗费用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观点。比如,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引入PE的概念可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近几年来,我国药物的总费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种规模的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尽管有所下降,但绝对数仍呈上升趋势。过去由于我国的卫生补偿机制不合理,普遍存在着以药养医的现象,有些医院甚至把药品收入作为临床科室的经济任务指标,造成了不合理用药。同时,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临床医生拿药品“回扣”以及所谓的科研协作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其结果是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PE原理制订合理的成本-效果处方,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的,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也就是说用比较少的费用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综合考虑效果与成本在临床治疗方案评价中的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天津市南开医院运用PE指导高血压病人的用药,根据成本-效果分析,筛选出适合各种不同高血压病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疗效,降低了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减轻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起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用PE原理对3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方案进行决策树分析,也得到了最佳治疗方案。

另外,对于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个体差异,一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对某些患者疗效甚微乃至无效,而对另一些患者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时标准给药剂量对一些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药效,以致被认为该药无效,而另一些人在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又被认为是剂量过高所致。因此,进行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这样即可节约相关费用,又可使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患者服务。

2、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

以前,由于缺少客观性控制规范(如本院的基本用药范围),许多医院的药品应用都存在盲目性,药品布局随意性大。医院在进货时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利润而忽视了药物治疗的成本;贵重药,大处方不合理地运用增加了患者的负担的同时医院还要负担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要制定科学的规定,依据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将PE引入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后,可以使这种盲目性、随意性改变,帮助医院建立适合本院的客观性控制规范,从而大大提高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

二、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医院药事管理仍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采购与供应职能。受计划经济思想意识的影响,存在着“管、产、供、购的四平八稳、旱涝保收、唯我独尊”的思想,形成只重采购、供应、调配,而轻实际效益、整体效益、科研协作、临床药学,这种“半市场”的模式,不能适应医药改革的市场竞争机制,更无法适应入世后医药行业调整的冲击和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自由创收、靠医嘱与处方强行推销药品的日子不会长期存在下去,医院药事的被动型管理及“供应保障型”的高价格、高风险等状况都将改变。医院高投入-医疗高成本-病人高费用-医院高收益-增长速度快的这条表面闪光实际扭曲的链条被打破了。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医药费用的支付将由公共支付为主向公共支付与个人支付和社会保险公司支付的共同支付模式转变,人们的医药支付费用意识将得到增强,而医疗市场的竞争又使得医院必须在价格竞争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因此,如何真正做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策略之一,医院管理者和药剂人员不仅要有药品质量意识,同时还要有药品费用意识。

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使用成本-效果较好的药物,并将其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促使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遴选到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与此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也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行为,大大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的发生率。同时结合药物经济学原理,药事委员会对价格昂贵、疗效一般、副作用大的药品,实行淘汰制;对疗效确切、价廉、副作用较小的药品,优先鼓励使用;为实行医院处方管理,处方点评、药效评价等提供了依据,防止大处方、滥用药等,进一步规范了药品采购、使用的行为准则。

三、将药物经济学原理运用于医院药事管理时的局限性和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药物经济评价已被广泛地开展和运用,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疗效问题

在研究设计中选择不同的病人,或不同的疗效标准都将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在临床使用中的疗效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所以首先要对各种不同的病症制订一个科学的疗效标准,然后在科学辨证的同时要按照药物经济学的原理施与适合的救治方法。

2、数据可靠性

由于较难获取成本数据,实际成本、间接成本和无形成本较难测量,所以在实际研究中进行成本测算时,一般都用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来代替成本,这种选择可能会给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使药物经济学原理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3、研究角度单一

研究表明,药物经济评价应从广泛的社会角度进行,但由于医保、医险、药厂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都以其自身的角度来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因此药物经济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一定的可信性。

4、个体差异性

各种病症虽一致,但由于不同病人体质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这也使得药物经济评价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的差异,有时甚至出现一些不具备成本-效益的情况,所以评价的结果,个人不能代表群体,评价的时限性、地区性不能代表全国、全球。

四、对药物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的展望

我们将药物经济学应用到医院的药事管理,其实质就是提高药品的效用,即以最小的药品支付获得最好的医疗效果。而这并不是少开药或者开便宜药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临床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因此,医院的管理者和药事人员一定要创新思维,不断拓展医院药事管理空间,让药事管理活动渗透到医疗服务中应该渗透到的环节。药师要参与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制定,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探索建立临床用药指导或咨询师制度,药师直接面对病人,进行药品疗效、服用方法和各种副作用与禁忌的指导;建立药学情报网,交流信息,既为临床提供药学资料,又不断从临床获得信息,增强医、药、护、患之间的整体联系;开展药物监测,通过药物浓度测定,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及微机处理系统,针对不同病人实施个性化给药治疗;进行药物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以及药物之间的配合使用研究等。

在美国,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及医生用药均有非常严格的程序,往往需要经过全国性的抽样调查,以了解药物的社会经济价值,包括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治疗费用、费用及效用、生命质量等,这也给我们的医院管理带来的很多启发和可以借鉴的东西。

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变化和现代医院的不断发展,对我们的药事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医院的药物使用中,仅仅重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要考虑其经济性以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所以药物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药事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孙利华:药物经济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2] 宁洁:4种高血压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天津药学,2007(3).

[3] 张海波:3种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决策树分析[J].中国药房,2007(32).

医药经济例5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调查,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医院医疗费用偏高已成为当今人们最为关注和政府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药费过度增长无疑成为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是近一二十年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评价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或不同药物治疗方案间的相对经济学效果,以及对比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开展PE这项工作,应该认识到,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形势下,PE原理在医院管理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运用PE研究指导临床用药,对提高医院在今后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起积极的作用。

    一、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在医院管理者和药学人员的传统思维中,药品的研制、开发和使用首先考虑的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对其经济性则较少顾及,但在医疗费用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观点。比如,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引入PE的概念可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近几年来,我国药物的总费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种规模的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尽管有所下降,但绝对数仍呈上升趋势。过去由于我国的卫生补偿机制不合理,普遍存在着以药养医的现象,有些医院甚至把药品收入作为临床科室的经济任务指标,造成了不合理用药。同时,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临床医生拿药品“回扣”以及所谓的科研协作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其结果是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PE原理制订合理的成本-效果处方,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的,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也就是说用比较少的费用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综合考虑效果与成本在临床治疗方案评价中的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天津市南开医院运用PE指导高血压病人的用药,根据成本-效果分析,筛选出适合各种不同高血压病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疗效,降低了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减轻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起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用PE原理对3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方案进行决策树分析,也得到了最佳治疗方案。

    另外,对于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个体差异,一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对某些患者疗效甚微乃至无效,而对另一些患者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时标准给药剂量对一些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药效,以致被认为该药无效,而另一些人在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又被认为是剂量过高所致。因此,进行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这样即可节约相关费用,又可使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患者服务。

    2、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

    以前,由于缺少客观性控制规范(如本院的基本用药范围),许多医院的药品应用都存在盲目性,药品布局随意性大。医院在进货时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利润而忽视了药物治疗的成本;贵重药,大处方不合理地运用增加了患者的负担的同时医院还要负担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要制定科学的规定,依据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将PE引入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后,可以使这种盲目性、随意性改变,帮助医院建立适合本院的客观性控制规范,从而大大提高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

    二、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医院药事管理仍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采购与供应职能。受计划经济思想意识的影响,存在着“管、产、供、购的四平八稳、旱涝保收、唯我独尊”的思想,形成只重采购、供应、调配,而轻实际效益、整体效益、科研协作、临床药学,这种“半市场”的模式,不能适应医药改革的市场竞争机制,更无法适应入世后医药行业调整的冲击和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自由创收、靠医嘱与处方强行推销药品的日子不会长期存在下去,医院药事的被动型管理及“供应保障型”的高价格、高风险等状况都将改变。医院高投入-医疗高成本-病人高费用-医院高收益-增长速度快的这条表面闪光实际扭曲的链条被打破了。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医药费用的支付将由公共支付为主向公共支付与个人支付和社会保险公司支付的共同支付模式转变,人们的医药支付费用意识将得到增强,而医疗市场的竞争又使得医院必须在价格竞争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因此,如何真正做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策略之一,医院管理者和药剂人员不仅要有药品质量意识,同时还要有药品费用意识。

    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使用成本-效果较好的药物,并将其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促使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遴选到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与此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也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行为,大大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的发生率。同时结合药物经济学原理,药事委员会对价格昂贵、疗效一般、副作用大的药品,实行淘汰制;对疗效确切、价廉、副作用较小的药品,优先鼓励使用;为实行医院处方管理,处方点评、药效评价等提供了依据,防止大处方、滥用药等,进一步规范了药品采购、使用的行为准则。

    三、将药物经济学原理运用于医院药事管理时的局限性和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药物经济评价已被广泛地开展和运用,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疗效问题

    在研究设计中选择不同的病人,或不同的疗效标准都将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在临床使用中的疗效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所以首先要对各种不同的病症制订一个科学的疗效标准,然后在科学辨证的同时要按照药物经济学的原理施与适合的救治方法。

    2、数据可靠性

    由于较难获取成本数据,实际成本、间接成本和无形成本较难测量,所以在实际研究中进行成本测算时,一般都用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来代替成本,这种选择可能会给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使药物经济学原理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3、研究角度单一

    研究表明,药物经济评价应从广泛的社会角度进行,但由于医保、医险、药厂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都以其自身的角度来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因此药物经济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一定的可信性。

    4、个体差异性

    各种病症虽一致,但由于不同病人体质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这也使得药物经济评价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的差异,有时甚至出现一些不具备成本-效益的情况,所以评价的结果,个人不能代表群体,评价的时限性、地区性不能代表全国、全球。

    四、对药物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的展望

    我们将药物经济学应用到医院的药事管理,其实质就是提高药品的效用,即以最小的药品支付获得最好的医疗效果。而这并不是少开药或者开便宜药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临床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因此,医院的管理者和药事人员一定要创新思维,不断拓展医院药事管理空间,让药事管理活动渗透到医疗服务中应该渗透到的环节。药师要参与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制定,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探索建立临床用药指导或咨询师制度,药师直接面对病人,进行药品疗效、服用方法和各种副作用与禁忌的指导;建立药学情报网,交流信息,既为临床提供药学资料,又不断从临床获得信息,增强医、药、护、患之间的整体联系;开展药物监测,通过药物浓度测定,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及微机处理系统,针对不同病人实施个性化给药治疗;进行药物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以及药物之间的配合使用研究等。

    在美国,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及医生用药均有非常严格的程序,往往需要经过全国性的抽样调查,以了解药物的社会经济价值,包括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治疗费用、费用及效用、生命质量等,这也给我们的医院管理带来的很多启发和可以借鉴的东西。

    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变化和现代医院的不断发展,对我们的药事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医院的药物使用中,仅仅重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要考虑其经济性以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所以药物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药事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医药经济例6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调查,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医院医疗费用偏高已成为当今人们最为关注和政府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药费过度增长无疑成为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是近一二十年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评价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或不同药物治疗方案间的相对经济学效果,以及对比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开展PE这项工作,应该认识到,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形势下,PE原理在医院管理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运用PE研究指导临床用药,对提高医院在今后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起积极的作用。

    一、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在医院管理者和药学人员的传统思维中,药品的研制、开发和使用首先考虑的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对其经济性则较少顾及,但在医疗费用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观点。比如,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引入PE的概念可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近几年来,我国药物的总费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种规模的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尽管有所下降,但绝对数仍呈上升趋势。过去由于我国的卫生补偿机制不合理,普遍存在着以药养医的现象,有些医院甚至把药品收入作为临床科室的经济任务指标,造成了不合理用药。同时,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临床医生拿药品“回扣”以及所谓的科研协作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其结果是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PE原理制订合理的成本-效果处方,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的,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也就是说用比较少的费用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综合考虑效果与成本在临床治疗方案评价中的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天津市南开医院运用PE指导高血压病人的用药,根据成本-效果分析,筛选出适合各种不同高血压病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疗效,降低了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减轻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起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用PE原理对3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方案进行决策树分析,也得到了最佳治疗方案。

医药经济例7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临床用药

1药物经济学的研究

在院内广泛宣传、认识药物经济学,选择治疗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或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案,使药物高效、安全而又经济地为患者服务。这对减轻国家、单位和个人负担有重要意义,这也需要药剂人员重视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用经济发展的眼光对医院药品的供应、药品管理、合理用药赋于新的理解和要求,有目的地运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使药品管理和使用更趋于合理。

2提倡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面对药品市场迅速的更新换代,我国基本药物的遴选审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基本药物是我国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类药品中经过科学评价而选出的同类药品中有代表性的药物,其特点是疗效高、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等。由为重要的是该类药物绝大部分为医保甲、乙类,患者只需承担少许费用。例如头胞氨苄为乙类医保药,其疗效确切,医保患者仅需承担20%左右费用。同时列入基本药物的品种,国家将保证生产和供应,提倡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不仅可以提高医生合理用药的水平,也可以节约经费防止药品的滥用。

3保留部分医院制剂

目前我国省、地级医院制剂室一般自配制剂在200~300种以上。随着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与提高,价格政策的理顺,我国的工业制剂将会有较大的发展,而医院制剂也将随着工业制剂的发展逐渐减少,逐步萎缩。但有些制剂临床疗效好,用量少,还有些制剂仅供某些地区或某时期医院所需,工业化生产成本将大幅提高,同样会加重患者及社会负担。因此可考虑以一个市、县为中心,建立地区性中心制剂室,降低成本,提高药物经济性,但基本条件和布局必须符合制剂验收标准,以保证自配制剂的质量。

4增强医务人员的经济意识,改变只重视治疗效果,不讲经济费用的传统用药观念

收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新、老药物。调查分析病历和处方用药情况,努力制定出患者与社会的经济能力都能承受的处方,不断提高用药水平。当昂贵药品与廉价药品相比优点并不明显时,就应少用或不用贵药,抗感染治疗时应做药物敏感试验,这不仅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用药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改变当前药品广告误导医生对药品的选择而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有力措施之一。

5临床用药力求兼顾高疗效与低费用

医药经济例8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11-0014-02

药物经济学是以卫生经济学基础而发展建立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其作用贯穿于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为产品的开发提供决策,将为新形势下的药品监督立法及管理的更加科学合理,促进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有利于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方面:

1 优化临床用药方案

根据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过程。目前情况下其主要任务是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医疗和社会服务项目斫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比值,其目的不仅是节约药品费用更重要的是使药品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选择药品价格的“高”与“低”,并不标志着治疗方案的“优”与“劣”,因为药物经济学不光注重治疗成本,同时还注重治疗效果,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得。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问题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在多个治疗方案中,一个治疗方案即便成本较高,但临床效果显著,仍不失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2 指导临床药学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健需求的日益增加,卫生保健费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药物费用)的逐年上涨己成为妨碍各国卫生事业向前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医疗制度的经济改革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药物经济学为此尽微薄之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指导,其中包括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干预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其注意事项等。②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由于个体差异,一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对某些患者疗效甚微乃至无效,而对另医学患者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时标准给药剂量对一些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药效,以致被认为该药无效。而另一些病人在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又被认为是剂量过高所致。因此,进行药物血液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倔效应,这样既可调节相关费用,又可使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患者服务。

3 应用于药品的采购与贮存

我国医药市场中普遍存在一种药物多家生产的现象。同时其价格差异也很大。为此,国家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广大患者的医疗负担,推出了“招标采购”的新举措,既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在获得同样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要去考虑药品的经济性,将真正具有良好成本效果的药品奉献给广大的医患者。这也是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流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另外,药品是人们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药品的质量除了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外,与其贮存方法也是息息相关的。例如,规定在冷库中贮存的药品,如在常温库中,不仅会严重影响药品质量,还会降低药品的疗效乃至失败,同时也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如果使用了这种药品,即便临床医师已经拟定了成本―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也达不到预期的疗效,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还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由此可见,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采购与贮存药品,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基础,是实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4 指导医院制剂的研制和生产

医院制剂是医药市场的重要补充,能应临床之所急,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经济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是保障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其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是首要任务,即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制剂研制过程中,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评价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生产过程中,除严格按GPP标准执行外,还应将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应用到制剂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根据不同制剂品种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改变以往生产设备、技术落后、工艺粗放的局面,优选工艺,进一步提高制剂产品的质量,例如可用吸附澄清技术替代传统的醇沉技术,可节约大量成本。

5 应用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是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从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疗效、不良反应、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内容,包括疗效评价,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药物经济学从社会角度出发,动用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成本和相应效益方面进行鉴别、比较,决定出最佳医疗服务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让人们以最小的代价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因此,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上市后药物的经济性进行科学评价,是目前医疗费用已成为社会负担形式下的急迫任务之一,也是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对一个药品的实况进行调研与分析评价,使得该药在临床上得以合理的应用,使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6 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作用

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拟开发的新药进行评审,从治疗作用、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可以避免新药开发的低水平重复,可以使新药开发更加科学合理,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利用药物经济学加强新药研究经济管理和评审,以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和卫生资源的浪费。通过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对开,发疗效高,副作用小,价格合理的新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今后我国新药开发和评审应该重视的内容之一。

医药经济例9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医院的药房作为医院的药品经营单位,在医院的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昆明市医院药房经济收入几乎占全院收入的40%~50%,药房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搞好药房的管理和经营是十分重要的。

1 药房药品的管理

1.1 药房方面对药品的管理

包括:①药房建立“药品金额登记簿”,借方记载调人领取(购进)、盘盈及调价增加的药品金额;贷方记载当月销售、盘亏及调价减少的药品金额,月终借方余额反映为药房库存的药品金额;②药房领取(购进)药品时,经领人按照“药品材料调拨单”清点药品品种、数量、金额无误后,在“调拨单”上签章,记入药房“药品金额登记簿”;③药房工作人员(统计人员)每天必须根据已结算处方按“现金处方”、“记账及公费处方”分类整理汇总金额,记入药房“药品金额登记簿”,作为药房当日的药品消耗。

1.2 财务科方面对药品的管理

包括:①财务科根据药房调入领取(购进)的“药品材料调拨单”审核无误后,记入总帐科目“药房药品”的借方,同时按批零差价率计算出差价增加数,记入“药品进销差价”的贷力;②根据药房每月销售、消耗的药品由财务科稽核后,据实报销、结算,按照药品每月实际消耗数列报药品支出,并记入总账科目“药房药品”贷方,同时按批零差价率计算出差价减少数,记录“药品进销差价”的借方,做到实耗实销,账物相符;③1个月终了,由会计人员根据总账科目“药房药品”借方余额,核对药房“药品金额登记簿”的借方余额是否一致。

1.3 药房药品盘存

由财务、药房人员共同参加本月的药房药品盘存,根据药房“药品金额登记簿”借方余额,检查药房库存药品是否相符;通过盘存。分别调整“药房药品”和“药品金额登记簿”借方余额,并分析盘盈、盘亏因素,采取相对应措施。

2 药房药剂人员的管理

2.1 加强药剂人员的管理和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的药剂工作已由过去被动的、简单的药品供应、调剂、制剂向着现代化的药品供应、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制剂生产、药品检验等的基本任务转化。要实现药剂工作职能转化、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技术精的药学人员队伍,因此对医院药学人员的管理、培养与使用直接关系到药房工作的发展与提高。

由于历史原因及传统的重医轻药的旧观念的影响,造成医院中药学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小,大量的非药剂人员从事药剂工作,导致药剂工作远远达不到客观发展的需要,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必须抓好药剂人员的管理、使用和培养工作,建立药学人员在职教育制度,举办各类型药学专业培训班,召开多种形式专业学术会议,丰富药学人员的知识面,掌握新技术;针对各类企业技术人员具体情况,采取全脱产和半脱产学习或参加短训班,提高他们业务水平,并建立技术考核制度;对于成绩不合格者进行必要的补救后仍不理想的,应调换其工作。医院领导也应尽快扭转重医轻药的传统观念,针对当前药剂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着使用不当、职责不清、内耗严重的现象,严格执行各级药剂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奖罚制度,藉此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2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好药房工作的根本保证,取错药、打错针、失效药品如霉变的药品发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等,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人说起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①领导存在着传统的重医轻药的思想观念,平时对药剂工作重视不够;②药剂人员缺乏学习,“药品法”的观念不强;③药剂人员业务素质低。要改变这一状况,领导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药房规章制度”,加强药剂人员的学习,使人人对药品有“法”的观念,严格按照“药房规章制度”去做,对那些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药剂人员要严肃处理。

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疗效,保证质量,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要考虑到药品利润,进行成本核算。

目前,药房已经成为具有多种职能的部门,既要保证临床药品供应,又要对药品更新换代合理用药提出意见,还要进行成本核算,以求最大利润。任何一家医院的药房,都要与市场发生买和卖的关系,药房购进的各类药品,通过药房窗口投给患者,这就需要药剂人员作好药品的临床宣传,否则新进药品由于宣传不够造成使用率低就成了积压药品,这就影响了药房的经济效益。同时一定要坚持从国营主渠道进货,坚决杜绝从非正式渠道进货,杜绝为了索取回扣损公肥己的非法勾当。

通过对医院药房科学的管理,既保证了患者用药,又加快了资金周转,促进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合明.门诊药房的网络化管理[j].医学信息,2005,18(1):29-30.

[2]张彤.平台化的his-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j].医疗设备信息,2004,(7):21-22.

医药经济例10

一、把握政策,全面放开,让企业竞争“自由”

宽松的投资环境,定会招来“金凤凰”。要把握**市医药经济做强、做大,保证全市人民群众都能吃上优质价廉的药品,局党组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将市场运作机制引向医药领域,在把握好政策的同时,适当降低审批门槛,让企业自主地走进来。农村药店审批条件降低,农村药店开办取消药师资格要求,适当放宽零售药店的审批条件,将原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方可开办放宽为高中毕业生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合格后即可开办。为保障人民用药方便、药品价格、质量有保障,在布点原则一个行政村一个药店的基础上,开办的经营面积也可适当降低。城市药店提倡进社区,在原有的药店与药店间隔距离500m降至300m,现在取消距离的限制。鼓励外资、外埠企业个人,民营实力企业到**市投资,兴办企业或建厂。放开政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做到市场运作,依法规范,促进全市医药经济大发展。近两年来,乡镇以下药店从19家发展到308家,城市药店从34家发展到257家,全市农村药店发展了十几倍,城市药店发展较前翻了七八翻。同时,先后引进外地投资商12家,其中仅唐人一家药店,唐山市就投资几百万元;药品生产企业百慧制药厂引资500万元。农村药品价格利润从原有的35%降到现在22%左右,城市药品价格利润从原有的30%左右降至现在的14.3%,相反,药品质量显著上升。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促进了**市医药经济的发展,**市的百姓真正得到实惠。版权所有

二、做好服务,乐于待人,让企业心中“满意”。

**市把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作为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该局推出服务公约“六个一”,即迎一张笑脸,说一句敬话,让一把椅子,敬一杯热茶,给一个明白,办一件实事,执行首问责任制、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制、“八项”公开承诺制、全程跟踪服务制、预约服务制等制度,不让相对人、开办企业跑冤枉路、花费多余时间,提高办事的透明度,提高办事的效果。另外,主动为企业搞好人员素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工作互访反馈卡,为开办企业、相对人开通反馈信息通道,通过反馈卡可随时向局纪检组反馈信息和意见,积极的指导药监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止,收到不同层面人士反馈卡452份,满意率占93.8%。制度的建立及措施的制约,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宽松投资环境,使企业在优化的环境中求壮大、求发展,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市医药经济的发展。

医药经济例11

一、中医药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理论来解决卫生健康服务遇到的问题,并解释经济活动的规律及卫生服务中的经济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卫生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中医药卫生经济学是卫生经济学和中医药相结合形成的学科,运用经济学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中医药服务,中医药资源分配、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强调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阐释中医药行业中经济发展规律。国内关于卫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不过卫生经济学毕竟是从国外引进的理论,主要还是适用于现代医药学,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中医药领域,中医药行业的卫生经济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少专业的、适合中医药的卫生经济理论的支撑。

二、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没有充分挖掘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研究方法与其他行业的卫生经济研究相同,这会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研究思路也是借鉴西方现代医学的思路,未能注重中医药本身的优势和特点,不利于中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由此可知,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是必要的。

(一)突出强调中医药特色

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有其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研究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卫生经济学,要充分挖掘不同于西方现代医学的传统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利用中医药经济学理论知识,重点关注中医药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形成适合中医药发展的卫生经济学。

(二)符合中医药领域的发展需求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支撑,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有助于中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能够在中医药服务、管理、评价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产生新的研究方法,解决中医药发展方面的专业理论指导问题。

(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就目前来说,我国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体系尚不完善,帮助建设科学完善的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体系,弥补以往探究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的发展,产生更多关于中医药卫生经济学方面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四)提高中医药领域的管理

深入研究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为中医药卫生服务领域提供对策,完善中医药卫生管理。整合中医药行业的卫生经济方面的数据,建立健全覆盖全国众多中医医院的大型经济数据库,有助于对中医药经济数据的掌握,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对卫生服务资源进行分配,掌握中医药行业的服务状况,从而提高中医药卫生服务水平和经济决策水平,更好地实现对中医药领域的管理。

三、思考与建议

(一)学科定位

中医药卫生经济学并不是单一的学科,其融合了中医药、经济学及管理学。中医药理论应紧扣中医药的特殊优势,顺应中医药的发展规律,经济学理论要注重与中医药的结合,并不仅仅是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管理学理论重视医院经济管理方式,再结合中医医疗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二)学科建设

任何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体系的支撑,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也是如此,建设中医药卫生经济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研体系,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的发展。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多,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三)建设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