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08 09:32:10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1

为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弱的长期矛盾,为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怪圈,国家卫生部及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不断探索,逐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医疗卫生政策,其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就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1]。经过转岗培训合格的全科医师能为乡镇居民提供经济方便、优质有效的全方位负责式医疗健康管理[2]。目前贵州省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主要问题表现在执业医师严重不足,全科医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具有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十分匮乏,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总体素质及学历偏低,难以取得广大乡镇居民的认可,造成了全省几家大医院人满为患,像"急、慢性胃肠炎和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也往大医院挤,进一步加剧了看病难。所以为广大基层培养"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全科医学人才刻不容缓。

现就我院消化内科近2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临床带教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建议,可以为其他培训机构参考借鉴。

1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培训内容多,实践课时少在内科疾病中,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实践性较强,基本技能培训包括:问诊、腹部体格检查和腹腔穿刺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多,学员学习内容多,负担重,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教学大纲要求消化内科培训时间仅仅2w,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有一定难度。

1.2全科医师学员方面全科医师学员绝大部分来自偏远的乡镇卫生院、私人医院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总体素质和学历偏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年龄跨度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均比较薄弱,对全科医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认识不够,少部分学员学习目标不明确,动机不纯,认为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简单,更有甚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3]。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对培训不够重视,对培训合格的学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医院的长期发展缺乏市场意识,容易造成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所以基层医疗机构对学员的遴选要严格把关,对培训合格的优秀学员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

1.3培训师资方面目前,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主要由大型综合教学医院承担,带教老师一般都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但部分老师对全科医学的理念和全科医师培训的目的不清楚,对培训质量不重视,部分老师没有经过正规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带教方法一成不变,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培训这一特殊群体,其培训质量可想而知[4]。造成带教老师对培训不够重视的原因可能有:①大型教学医院医疗任务和教学任务重,带教老师时间和精力有限,在全科医师培训上的投入不足;②部分带教老师没有接受过全科医学的师资培训,所以教学方法和培训手段不合理,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5];③培训机构对带教老师没有采取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容易造成部分老师在培训上产生惰性,甚至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这样一来,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培训质量不尽人意,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目的就很难达成。

2培训方法及对策

2.1培训对象的遴选从近2年我院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情况看,学员专业背景参差不齐,大部分学员学历层次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差,临床思维较窄。由于我院医疗工作繁重,带教老师在培训工作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对学员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存在专科化带教模式,造成部分基础较差的学员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最后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任务,有必要提高培训学员的遴选条件。我们可以借鉴省外培训机构的一些有益经验,譬如:①基层医疗卫生工作3年以上;②具有良好的医德,年度工作考核优良;③有医学中专以上学历,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④有一定临床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⑤曾接受过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全科医生在岗、骨干培训,或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另外笔者个人认为,培训学员尽量为年轻医师,因为年龄偏大的学员可能由于家庭方面等的因素,导致培训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2.2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所以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当前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培训出一批合格的师资队伍[6]。为了更好地承担培训工作,带教老师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接受过正规的全科医师师资培训,要熟悉全科医学的理念,要清楚全科医师培训的要求和目的;其次,带教老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最好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组成;另外,带教老师要有责任心,要关心、爱护学员,多与学员沟通,了解学员的医学基础及医学经历,拉近与学员的距离,因为学员大多来自偏远的基层医疗机构,各方面的条件与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生差距较大,心里上处于弱势,学习可能会比较被动。最后,医院各个科室的带教老师要组织起来进行讨论,互相借鉴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学能力。

2.3因人而异,培训形式多样化由于学员参差不齐,医学基础和医学经验不同,带教老师不能采取固定的教学模式,应与学员充分沟通,了解学员的医学背景和学习诉求,重点是查缺补漏,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如下方法:①集中理论培训;②临床观摩;③参与教学查房;④病案讨论;⑤基本技能手把手带教操作等。比如基本理论比较薄弱的学员,就应该加强理论培训、教学查房和病案讨论。在培训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加强教学效果,促进理论联系实际[7]。讲解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比如讲解黄疸一节中,就可以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讲解黄疸代谢这一复杂过程时,老师应尽量采用打比方、类比的教学方式,就比较直观、形象生动,学员就容易理解,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患者,带着学员一起进行问诊、查体和分析病历资料,分析时启发学员进行思维并适当提问,最后共同导出诊断和治疗方案[8]。通过这样的病例分析,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员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9]。又比如基本技能差的学员,在做腹腔穿刺的时候,先让学员认真观摩,待熟悉后老师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手把手带教操作。所以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只有个体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灵活化,才能提高培训质量。全科医师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了,就可以为患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仪器检查和化验,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10]。

2.4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考核制度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结束后,培训质量怎么样,需要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考核制度。学员入科时应进行入科考试,主要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出科时除了考核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外,还要进行实践技能考试,考试结束后,老师现场给予解释、讲评,纠正学员不规范的技能操作。出科考核还应包括作风品行考核,比如工作态度、医德医风、遵章守纪等。为了督促带教老师更好地完成培训工作,也应对老师进行考核,包括责任心、教学方法和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评价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进行[11]。对考核优秀的学员和老师进行适当的奖励。

总之,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成败关乎基层医疗的健康发展,老师要根据学员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加强基本技能教学,建立合理有效的双向评价考核制度。同时,应探索更多更长效的教学形式,比如学员可以通过QQ、E-mail、微博、微信等现代通信方式与老师保持长期联系,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为基层医疗提供实用、有效的医学资源,以便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12]。

参考文献:

[1]刘小平,路孝琴,黄亚芳,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的问题与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6):4-6.

[2]翟萌,韩苏闽.全科医师更应重视知识获取能力[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393.

[3]杨艳红,裴汉军,张杰梅.全科医师临床带教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1):106.

[4]李春芳,李雪兰.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妇产科带教的实践及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1):109.

[5]景汇泉,李君,孟群.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和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1036-1038.

[6]饶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师培养现状及探索[J].华西医学,2012,27(11):1718.

[7]李全忠,覃泱.全科医师心脏听诊的带教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46-148.

[8]李红平,王红.消化内科诊断学教学浅谈[J].医学信息,2011,24(1):15.

[9]吴洁,李君君,徐刚.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3):358-360.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2

我院2010年7月在社会上招聘了14名导医。在门诊部直接组织和领导下,开展了导医的技能培训,培训主要分二部分,岗前技能培训和在岗培训。

1导医的基本资料

导医总数:14名, 均为女性。

年龄:18-21岁,

学历:大专9名,占总数的64%,本科5名。占总数的35.7%。

专业特点:护理学

2导医岗前培训计划

2.1导医岗前培训目标:使导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形象,掌握岗位职责及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2导医岗前培训内容:由总体培训计划和各专科培训计划。

2.2.1总体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医院历史文化;规章制度;员工守则;门诊接待礼仪、文明用语;医院总体布局及计算机专业操作等。2、2、2各专科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导医各科岗位职责及操作规则;专家特色、专病特色介绍;各科就诊时间介绍;候诊秩序维护等。

2.3导医岗前培训轮转时间:为3个月,根据各专科的培训内容,确定各科培训时间。

第1-2周 3-4周 5-8周 9-12周

门诊布局流程培训 礼仪知识培训 预检分诊知识培训 专家门诊知识培训

2.4导医培训师资的资质确认:拥有一支作风良好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导医培训质量的基础。我们对师资提出如下要求:从事门诊专科岗位工作5年,中级职称以上,热爱带教并善于教学,平时工作认真,经护理部(或部门负责人)推荐,成为导医的培训师资。

2.5导医岗前培训制度:导医进入正式岗位之前,必须参加岗前技能培训;培训过程中制定专人带教;有关部门必须提供导医培训计划、师资和培训基地并组织培训,培训缺席时间不得超过20%,无故缺席者或在培训过程中发生重大投诉者不得参加培训考试。

2.6导医岗前培训方法:

2.6.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将共性的问题集中培训如:规章制度、员工守则等,将各专科的操作理论分散培训,集中培训中有分组讨论;分散培训中有集中总结,这种聚散结合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把握学习重点,及时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6.2专人带教:导医进入专科培训,配备一对一专人带教,建立教、学责任制,在带教活动中教师按教学计划带教,学生积极努力学习,将学生的考核成绩与带教老师挂钩。有利于提高导医的带教质量。

2.6.3 开展专科讲课和提问:文员在各专科培训中不但要学会各种技术操作,更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此,我们在各专科选择部分相对重要的内容安排小讲课 每周一次,每次讲课后要求课后复习,每周提问不少于二次,并将提问成绩记录在册,作为导医培训的平时成绩之一。 转贴于

2.6.4建立导医培训操作登记表:登记表内容包括:导医姓名、培训专科名称、培训时间、要求完成操作项目名称、要求次数、完成次数、完成日期、带教老师签名等。通过登记实时反应导医的操作落实情况,避免带教“不放手”现象,从管理上保证培训计划的落实。

2.6.5建立导医培训考核制度:在培训过程中进行阶段考核,可以鞭策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考核了解学习掌握情况,一方面将成绩作为个人的培训综合成绩之一;另一方面可了解培训中是否存在共性问题,便于修正培训计划或开展强化培训等。

2.5.6建立导医培训评教、评学制度:评教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学习、体验,对教学情况的总体感受进行客观反馈。评学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综合情况的客观评价。在各专科培训结束前,护士长(或部门负责人)组织带教老师和学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届时,老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提出进一步的希望;学生对带教中存在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民主、互动的形式,促进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3导医在岗培训

培训对象主要是通过护士执业考试合格未取得执业证者,由于门诊工作具有综合性和应变性,因此开展如下的培训:

3.1职业道德教育是导医培训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他们的相关职业素质,是贯穿于职业始终的工作,包括行为规范、社会责任、医院规章制度和在岗职责等。

3.2计算机技能培训:门诊信息技术在不断改进和发展,计算机在医院网络工作站正在广泛使用,培训项目包括:门诊排队叫号系统的使用,保养及基本的故障处理、网络预约等。

3.3开展基础医学知识培训:虽然导医对医护知识有所了解,但应变能力较差,因此在医院门诊这个特定的岗位上,应当了解和掌握与之疾病和症状的关系及基础的护理急救知识,为此,对导医进行应急演练、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授课。

3.4开展急救技能培训:门诊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多因素环境,城市人口老龄化常有各种疾病突然变化。建立门诊应急预案系统尤为重要。使得人人掌握抢救措施和操作技能,包括:平车、轮椅车的搬运和运输病人,如何在第一时间发出抢救信号等,导医及时掌握这方面的技能,为挽救病员生命可赢得更多的时间。

3.5开展国语、方言、手语和外语的培训: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病员都来自全国各地和外国友人包括残疾人,要全方位的做好服务,首先要做到沟通无障碍,使病员感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4总结

第一期导医岗前技能培训已结束,培训考核合格14名。已在门诊的大厅、出入院处、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等岗位上开展工作。各方面反应良好。

5导医培训的发展趋势

5.1医院门诊服务与疾病密切相关,开展“以病员为中。心”的优质服务,要求服务者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首接负责制。因此,在导医培训中融入基础的医学、护理应急知识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5.2导医岗位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这就要求不断重复导医的业务培训。若能将培训内容制作成录象,可大大降低培训成本,同时也规范了培训过程。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3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a)-0148-04

[Abstract] Rotational training is a kind of training model with low cost but high efficiency. In recent years, this kind of model is introduced in some hospitals for new administrative staff training. Take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he authors introduce the implementation plans of the rotational training among the new administrative staff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otational training model for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during the implement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should consider both the regulators (the hospital) and the regulated (the new staff). Through the five combinations of centralism and rotational training, department demanding and personal wishes, standardized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process and outcome feedback, short term assessment and long-term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rotational training can be work out smoothly,then can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the hospital and the staffs.

[Key words] Hospital; New staff; Administrative; Rotational training; Model

随着社会进步及医疗发展,各大型医院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技术、设备等传统因素,而更加深刻地体现在医院的整理管理能力上[1]。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医院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势在必行[2-3]。近年来,医院新入职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有着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但不熟悉医院环境和工作流程。对于这部分管理岗位人员而言,不仅要求其基本理论技能的掌握,更强调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及应用能力[4]。培训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快速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对于帮助这部分新入职人员迅速转变心态、融入工作意义重大。因此,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作为一种继续教育形式,是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培训水平、临床技能与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轮岗培训,也称岗位交叉培训,是一种特殊的继续教育模式,指职工接受本职工作岗位之外的岗位培训[5],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6-9]。近年来逐渐有医院开始将轮岗培训模式引入新入职管理人员的培训中[10-12]。通过医院内部的科室轮岗培训,有助于职工全面了解工作环境,了解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规范和流程,为轮岗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13]。相关调查显示,89.7%的新入职管理人员认为医院青年管理人员开展科室轮转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多科室轮转应成为医院青年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2]。同时,轮岗实践对于在加速轮者身份转换、培养大局意识、发掘潜能、归属感形成上也有较好效果[14]。

本文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对新入职管理人员轮岗培训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初步建立适合三甲医院的完善的轮岗培训制度与体系,了解医院轮岗培训模式意义及存在问题,探讨优化方案。

1 案例医院轮岗培训模式

我院2014年共有7名新入职管理类职工参加轮岗培训。新进管理类职工按规定与同批入职的医技类职工一同完成了全院新进职工入院教育,随后即开始进入为期一年的针对管理类职工制订的轮岗培训阶段。轮岗培训安排是由本单位人事部门根据不同职能科室的工作特点制订的,每名新进职工在招聘时已经确定科室分配,需到4个和所定科室业务相关的职能科室进行轮岗培训,每科室3个月,每科室轮岗结束时由轮岗者填写人事部门制订《职能科室应届生轮转考核手册》中的个人小结,再由带教老师对轮岗者的业务能力和政治思想进行考评,科室主任签字认可。轮岗培训结束时轮岗者将《考核手册》交至人事处存档(图1)。轮岗过程中,要求轮岗者在各轮岗科室时需参与到科室日常工作中,负责部分科室日常工作,轮岗结束时提交轮岗总结。

2 轮岗培训模式对医院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意义

在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医院作为一个整体,其快速发展仍然离不开众多科室的紧密配合,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员。因此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快速熟悉医院整个管理系统、工作流程,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成为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轮岗培训模式对轮岗者本人、对医院都有重要意义。体现在:

对医院而言:①长期固定在某一岗位从事同一工作的人,会逐渐丧失对工作内容的敏感而流于照章办事,出现疲钝倾向,通过轮岗培训可以为科室注入新生力量,新入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可以影响、感染一些老职工,改善科室的精神面貌。②新职工轮岗接触到不同科室的工作,有助于医院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专业特长科学合理的定岗,提高职工岗位匹配度;另外经过不同科室锻炼的轮岗人员可以将不同科室的优秀管理模式和经验分享推广,在增强科室间交流沟通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③轮岗培训体现医院管理水平,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管理培训模式,同时为日后培养复合型人才及管理骨干打下坚实基础,是医院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轮岗者本人而言:①通过轮岗培训可以加速轮岗者对医院整体情况的了解,使其迅速掌握医院每个职能处室的工作内容,熟悉各部门同事,为定岗后的部门协调工作打下良好基础。②不同职能科室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均有不同,经过不同科室锻炼可以提高轮岗者适应、变通能力,使其成为工作中的“多面手”,提高轮岗者工作能力。③轮岗期间新进职工完成了从学校到职场的心理、角色转变,在这一过渡时期明确工作定位、方向,有利于他们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 轮岗培训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轮岗培训虽然医院和轮岗者均有明显益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确实也面临一些挑战,在我院并不是所有的轮岗者都能完成轮岗培训计划,说明轮岗培训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与科室需求、轮岗人员专业、时间分配上的矛盾。

3.1 轮岗培训与科室需求的矛盾

医院招聘人员的目的是使用,安排轮岗培训是为了更好的使用,但在目前医院各科室人手紧缺的情况下,轮岗培训与科室使用存在矛盾[15]。目前用人单位对聘任指标控制严格,行政科室要求定编定岗,根据科室发展特点每一个新进职工都有与其匹配的工作岗位和独立的职位分工,经过严格面试选拔后的人才入职后被送到其他科室轮岗势必会延迟该名员工真正“入岗”的时间,而短期轮转到本科室的人员由于对本领域工作不熟悉或不专业无法系统开展该岗位的工作,无疑会降低工作专业化的效率,造成科室其他带教人员工作负担加重,影响科室对于轮岗制度的支持。

3.2 轮岗培训与轮岗人员专业的矛盾

现代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分工日益专业化、细致化,尤其涉及到日常工作对专业要求较高的科室,如财务处、审计处、信息中心等科室,短时间的轮岗很难掌握其工作方法和技能。同时,近年来各三级医院行政岗位新聘职工学历水平均在硕士及以上,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特点,如何解决轮岗科室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与轮岗者本人专业间矛盾尤为重要,否则会同时影响到带教者和轮岗者的工作积极性。

3.3 轮岗培训与时间分配的矛盾

一般轮岗培训是固定分配轮岗者在每个轮岗科室的时间,但是不同的科室工作内容与时间节点不同,每一个轮岗者从了解到熟悉到可以独立完成每部分的工作所需时间也不尽相同,统一的时间分配固然便于统一的管理,但是忽视了轮岗者和科室个性化的需求,时间过短可能造成轮岗者并没有清楚认识该科室工作,时间过长又会降低轮岗培训效率。轮岗人员的频繁变动让很多工作难以稳定、持续地开展,有些科室的工作已有专人负责,轮岗人员只能被分配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最终只能在“打杂”状态中消磨时光和锐气。而且,当轮岗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可能考虑到改进某具体工作的思路,却因为来不及时间便按照安排去下一个科室轮岗,其他轮岗人员在该科室的学习和摸索需要重新开始,可能会影响轮岗培训的最终目标。

4 更好实施轮岗培训需掌握几个基本原则

为更好实施轮岗培训,最大程度发挥轮岗培训的意义,应该把握好医院、轮岗者两大方面问题,在科学合理地制订轮岗制度的前提下,加强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使培训和轮岗效率最大化,实现科轮岗科室需求与轮岗目的双赢。

4.1 入职培训与科室轮岗相结合

针对新职工入职培训的内容一般局限在单位历史、荣誉、组织结构、行为规范等方面,很少涉及行政科室的业务标准化流程(该部分内容目前仅包含于管理人员轮岗培训中)。某些特定行政科室工作(例如财务报销流程、人事相关制度等)只需要被其他科室工作人员了解即可,将这部分科室工作内容纳入新职工入职培训即可满足大部分人员的日常工作需求;而某些科室的工作(如医务处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对卫生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而院办需要较好的文书处理能力以及熟悉整个医院运作的流程[16])对轮岗者的整体素质锻炼较大,安排轮岗有利于提升轮岗者整体能力。因此,应根据不同管理岗位的工作重点安排培训重点,合理安排集中培训与轮岗培训,有助于提高轮岗培训效率。

此外,轮岗培训也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如可以通过构建交流学习平台,青年管理沙龙、开展户外团队拓展培训、专题调研[15]等多种方式,有效调动青年管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努力打造具有良好政治素养、高尚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理论、熟练工作技能的优秀医院管理人才[17]。

4.2 科室需求与人员定岗意向相结合

在大多数医院,轮岗者在轮岗培训开始之前基本已经确定未来的工作岗位,因此“定向轮岗”或“目的轮岗”是轮岗方案制定部门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轮岗者是整个轮岗培训实施的核心,他们能否正确理解轮岗培训制度并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加完成轮岗培训决定了人员培养的效果。调研轮岗人员对科室轮岗培养的需求认知,充分了解轮岗者的个人意向、科室工作需求,实行轮岗者和轮岗科室双向选择,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轮岗者和轮岗科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为日后科室间沟通协调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够为医院人事部门制订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轮岗培训计划提供有力依据[2]。

4.3 带教规范化与考核规范化相结合

带教的规范化程度也影响着轮岗效果以及轮岗人员的工作态度与积极性。培养模式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是能力构成[18],轮岗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轮岗者的综合能力。尽管科室业务培训内容应按照轮岗者需求制订,但对于一些必须掌握的技能需要规范化的带教以保证培训质量。由于目前缺少量化的轮岗人员考核标准以及对于轮岗科室乃至带教师资的规范化考核,轮岗期间“老人带新人”模式因不同职工的工作方式、工作特点不同,造成新职工培训效果的不尽相同,探索并总结出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的标准,不断规范教师与轮岗人员行为对于保证轮岗质量意义重大。

轮岗计划须严格执行,注重细节管理,突出重点环节,强化考核和监督,才能确保轮岗目标的实现[14]。按照《考核手册》要求,轮岗培训结束后会对轮岗人员进行量化评分和带教教师的主观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轮岗质量。目前的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岗位能力、工作质量等,这种看似全面的评价模式其实无法反映轮岗人员的真实水平,而更依赖于带教教师的主观判断,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以“能力导向”为核心的轮岗培养模式,能力评价的重点不仅在于考核,更在于对新职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培养[19],制订一套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的岗位轮转考核制度,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根本保证[18]。

4.4 过程反馈与结果反馈相结合

在轮岗结束后,人事处会通过考核手册了解轮岗和带教双方的想法和体会,收集反馈信息,此种做法属于结果反馈范畴,考核结果能够帮助人事部门了解现行轮岗培训情况、轮岗人员与带教老师的相互评价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为下一步改进工作、完善轮岗方案提供依据。但是结果反馈的益处对于已经在科室轮转结束的人员来说并不明显,他们在出科以后很少有机会再次接触类似的工作,我院采用的轮岗时间以年为单位,在较长的轮岗时间后再进行结果反馈时很难得到最真实的考核结果与评价,即使能够保证考核结果与评价的真实性,交由人事部门汇总意见并改进工作后,更合理的方式方法无法实施在先前的轮岗人员身上。因此,还应该加强过程管理,建立过程反馈机制,不定期组织日常考核和院领导、部门主管及轮岗人员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了解轮岗人员在轮岗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随时将工作中的矛盾突显出来,及时调整带教方向,修改带教策略,落实轮岗目标,明确轮岗的意义。

4.5 短期考核机制与长期激励机制相结合

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全面、系统的过程,也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2]。除了应当重视1~2年的职业发展,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以外,还应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强调管理人员5~10年的长期发展[19],使轮转的情况与岗位工资、职务、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挂钩,为管理人员的轮转设立专项基金和相关经费,优先选择优秀新人进修学习乃至出国深造,鼓励大家认真完成轮岗培训,实行短期考核机制与长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将更有利于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增值,轮岗培训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收效的管理人员培训模式,需要通过制订详细的科室轮转计划,以达到高效准确分享轮转人员在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工作的经验,不断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处置综合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部门间团结协作的最终目标[10]。轮岗培训的成功实施需要所有相关行政部门和临床科室的重视与密切配合,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只有做好顶层设计、各部门充分重视、保证操作规范、完善过程管理、及时反馈[20],轮岗培训模式才能得到有效应用,才能有效调动青年管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从而努力打造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良好政治素养、扎实专业理论、熟练工作技能的优秀医院管理人才。此外,区分临床科室与行政科室的轮岗是否必要目前仍无定论。文献显示,目前已有部分医院尝试推行“医师角色轮转”,为临床医师安排管理岗位轮转[21],但是仅有少数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为新入职青年管理人员提供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及医技科室轮转选项,笔者认为管理人员提供该项培训有利于了解医疗行为基本规律及影响医院运营的关键环节[22]。因此,如何能够让轮岗工作更合理地实施,需要更多单位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周春燕,谢钦.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8):519-520.

[2] 冯玉波,哈维超,孙益林,等.医院青年管理人员轮转培养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7-69.

[3] 顾平.加强行政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0):119-120.

[4] 宋琪,方永恒.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6(3):115-118.

[5] 徐旭东.交叉培训对企业的意义和影响[J].科技与管理,2005,7(5):141-143,146.

[6] 林航.浅谈人员轮岗培训在船级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5,(3):92-93.

[7] 王艳,庞晓凤.新护士岗前培训及轮转的效果评价[J].新疆医学,2015,45(1):103-104.

[8] 康宝霞.浅析轮岗制度在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3,(24):112-113.

[9] 陈惠,黄浩.消毒供应中心岗位轮转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1,(13):90-93.

[10] 张冉.武汉市某综合性医院管理岗位轮转培训意义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1):28-30.

[11] 尹燕妮,吴小沪,曹莲华.岗位轮转在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的运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0,8(6):53-55.

[12] 程延,陈秀生,张允东,等.医疗干事岗位轮转制度的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5):30-32.

[13] 吕飞宇,龚怡琳.管理岗位的轮岗制度在我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3):382-383.

[14] 叶斌,王晓稼,吴国萍.医院职能部门新员工轮岗培养模式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8):56-58.

[15] 蒋辉,周继光,林智敏.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医院轮转培训的实践及建议[J].现代医院管理,2010,8(3):40-42.

[16] 谢舒,陶红兵,方鹏骞.医院不同管理岗位素质需求分析[J].医学与社,2011,24(7):54-57.

[17] 蒲皆秀,张小莉,陶立华,等.医院青年管理人员培养实践探索[J].海南医学,2012,23(5):142-144.

[18] 柴颖.轮转培训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11):18-20.

[19] 丁宁,南京辉,彭义香,等.武汉市某医院青年管理人员能力导向性轮转培养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4,27(12):66-67.

[20] 傅冠峰,李晓宇.岗位交叉培训模式在医院职能部门新员工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 3(11):744-745,752.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4

  20xx年即将过去,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20xx,在20xx年里,不论是个人还是工作都在前进着,下面将对20xx年做一总结:

  一、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紧紧围绕医院开展的廉洁自律主题,从事医疗活动,紧跟国际国内形势,拒绝小红包、收受钱财,以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爱岗敬业,未发生一起医疗差错与纠纷;工作中,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本着“节约、节省、环保、优效”的原则,选择简单的麻醉方法,做出最理想的麻醉效果。

  二、在科主任的领导下,业务上秉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学习,勤于总结,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完善、娴熟地应用各种麻醉常用方法和技术,如:各部位的神经阻滞、各区域阻滞、各种全身麻醉方法和各种穿刺技术,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保养使用。指导、辅导实习医生,低年资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掌握基本麻醉方法的操作技术和工作流程,言传身教,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医德医风医技方面的浸染,充分发挥了一名副主任医师应有的作用。

  三、工作业绩与上年相比,麻醉例数有所增加;日间麻醉水平有所提高;学习掌握了麻醉科几种新药的具体应用;小儿、老人麻醉更加得心应手。

  今后,要更加善于学习、善于总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掌握更新更好的医学技术,造福社会,造福病人的同时,完善丰富自己的人生。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秋去冬来,寒意渐深,思乡之情愈浓,特别是眼看年关将近,学业也近结束,思亲、思友之情油然而生,不禁对此次学习感慨唏嘘。居杭进修二月余,博文鲜有更新,抬指键字间竟觉手脑有钝锈之感。今得片刻闲暇,留下只字片语,暂且慰藉这段逝去的岁月。

  早已慕名浙一医院属全国十强医院之一,小女子有幸能在其综合重症ICU进修学习呼吸治疗,倍感荣幸,也倍加珍惜在这里学习的每一寸时光。每天坚持六点半早起,踩着单调的步伐往返于医院与宿舍之间。一天24小时被工作、学习、吃饭、看书、睡觉所瓜分,因为即使我这样抓紧时间,我还是已经离别人很远很远的距离,在专业上。所以,在浙一进修期间,我心底常常涌起井底之蛙的自愧。

  浙一医院开展的很多先进医疗技术在全国领先,如器官移植(特别是肝移植、心肺移植等)、心脏手术等以及ICU的重症监护等等,早已驰名在外,吸引了全国各地一批批医务人员纷纷选择来这里进修学习,甚至还有英国的护士来这里实习,东南亚国家的医学硕士生等。浙一医院能在国内医疗界拥有这么重要的影响力,我想这与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个医务人员密不可分,浓郁的学习氛围,开放的学术思想,踏实的医术操练,孜孜的钻研分析,激烈的争辩讨论……这些与进步戚戚相关的因子无时不在我身边激荡鞭策着我。名院的创立,不只与先进的医疗设备有关,更与先进的医疗理念、勤奋执着的学习实践有关。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反思;实践,实践,再实践;讨论,讨论,再讨论;深入,深入,再深入;创新,创新,再创新,这是我眼里的浙一。

  当初选择外出进修学习,身边很多人不理解,因为在她们眼中,以我三十二岁的年龄,儿子已经就读小学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女子应该就是在家相夫教子,享受生活消磨时光的年纪了,进步应该是更年轻人的事情,进修辛苦不说,且进修学习没有奖金,收入会少很多,进修根本就是赔本买卖,不值。进修已近结束,当初无悔的执着选择仍然是我此时的骄傲,先生儿子坚定的支持帮助也是我此刻的骄傲。一个字:值,已远远不足以表达它在我人生岁月里留下的宝贵财富。

  在这里我感学习之辛苦、生活之清淡,不如我感学识之贫瘠、理念之落后更甚。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良师如综合ICU呼吸科主任浦其斌主任,早已慕名,所以我师从于他,为他渊博的呼吸医疗知识和深厚全面的医学技能所折服,特别是在呼吸专业上如此令我们仰慕的他,仍然终日埋头钻研,事无巨细,踏实工作,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细的学术风格,更令我钦佩。还有这里的石恒医生,他对循环的透彻独到理解,常常在查房精彩演讲分析之时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粉丝围拢在他身边,引文据例,谈笑梳理,精准点拨,谦逊随和,都是追随的理由吧。当然也有益友,如比我年长几岁,孩子已经上初中仍在这里进修护理的黄晓玲姐姐,时常对我嘘寒问暖,居住杭州本地的她还让我品尝她自己做的牛排,让我感到一丝家的温暖;还有曾和我一起学习呼吸治疗一个月的山东小妹孙永芳,本科护理专业毕业,准备报考国际护士证,聪慧勤奋的她给予我很多医学专业基础方面的帮助指导,她们在单位都是优秀的护士长,在这里都是好学上进的现代新女性,是我学习的榜样。还有更多良师益友,不一一细说了。

  用一句话来结尾吧。作为女子,唯有学习才能奋发,唯有学习才能立本,唯有学习才能安身,学习让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迎接生活,让我拥有一份淡定从容的情怀去相夫教子。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一年来,我院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20xx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20xx年我院接收15名基层医生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安排十七位有带教经验的老师带教,通过理论讲座、临床轮转等一系列培训和考核,所有参加培训医生,提高了诊治能力,达到了全科医师水平。

  一、 组织健全,管理规范

  我院成立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医教科长直接负责转岗培训管理工作。有独立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分别接受了国家和省级相关培训机构培训并通过了带教资格认定。 制定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规定,考核办法,奖惩管理制度,明确了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并督促医生、学员认真执行。建立了齐全的学员档案,将学员从开始培训到结业一整套资料全部整理归档。医院为保证全科医生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制定了经费的使用办法,购买了必备培训器材。

  二、过程管理严密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医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制定了培训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培训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安排带教老师参加上级师资培训,目前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已全部通过了上级部门的考核认定。医院还对带教老师进行多次院内培训,并召开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教学能力。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5

我国现阶段为“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而实行医疗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而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是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目前全科医生严重短缺,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训体系,已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1]。实习基地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考核,涉及到教师、社区、经费、管理,相互协调、师资培训、考核标准等环节和因素[2]。我中心做为我院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在全科医生转岗和骨干培训社区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带教管理,目前缺乏具体规定。我中心2011年接受全科骨干和转岗培训学员共34名,进行了社区实践教学管理的探索,现报道如下:

1采取综合措施对全科骨干和转岗培训学员进行管理

1.1准备阶段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在学院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结合社区基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公共卫生服务部、儿保科、康复治疗室、计划免疫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等部门的实习内容和目标要求,设计和拟定了双向考评指标。

1.2社区实习实践按照实纲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将学员分散到社区各个实习单元进行临床实践。

1.3对中心整体情况的了解学员报道后,由中心领导讲解本中心的基本情况、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社区“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功能、工作流程,强调组织纪律及考评办法。

1.4固定带教老师实施带教选择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在社区工作2年以上的老师实施带教。

1.5座谈交流总评老师每天利用2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结合理论与社区实践活动进行学习、交流与探讨。实习结束时,由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领导和总评老师与学员进行座谈,了解实习效果和对实习安排及带教的意见、建议以便改进。

1.6双向考评办法按照双向考评标准,在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后,学生还要对老师进行评价。为了实现学生对老师的公正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结果于学生离开社区后,由中心领导与各位带教老师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改进,且学生的评价结果与老师当月绩效挂钩。

2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学生方面全科骨干和转岗培训工学矛盾突出;由于收入低、社会地位较专科医生低,工作繁琐,主动服务过程中居民的参与配合度低,导致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差。通过完善过程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教职员工人文沟通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激发居民和学生的兴趣,正确引导居民和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居民的配合度和学生的积极性。

2.2带教老师方面全科医学又是一门新学科,在社区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师资能力欠缺、过程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带教人员在实践中会遇到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的带教老师就要在新的领域上不断地探索。我中心在院本部全科医学科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提高了实践教学师资素质和技能,强大了我们的师资力量。

2.3教学管理方面我院第一批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于2011年1月就正式进入我院所属的中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萱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训阶段,我们对带教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根据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标准细则、大纲要求和我们4年的社区实践工作及管理经验,按照卫生部全科医生培训要求,分别拟定了骨干和转岗培训学员带教计划、实施方案和实践评估标准,经过实践评估其优劣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找出社区带教管理的新模式加以总结,从而进行推广。

2.4实训场地方面经费缺乏是全科医学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我中心在业务用房、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3总结

本次研究一方面提高了学员的社区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考核老师的带教能力,通过这种管理模式,让实习生和各科带教老师明确实训方向,促进实习生实践技能和带教老师教学意识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并建立社区实习教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6

新员工岗前培训质量效果评价是评价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恕P略惫ねü岗前培训,在充分认识医院的制度和文化、自己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进行综合评价。《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以及国际医院管理(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也提出,医院通过对岗前培训的质量效果评价,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计划(Han)、实施(Do)、检查(Cbeck)、处理(Action)”的工作流程,持续改进岗前培训工作,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完成角色转变。

本研究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新员工的岗前培训质量效果进行调查,探索提高医院岗前培训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为优化岗前培训工作流程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入职并岗前培训的新员工。参加本次岗前培训人数共计389人,共回收问卷377份,回收率为96.9%。其中,医疗、医技、护理和行政后勤人员分别为131(34.7%)、83(22.0%)、153(40.6%)、10(2.7%)人;专科及以下、本科、硕士、15+级以上人员分别为33(8.8%)、169(44.8%)、113(30.0%)、62(16.4%)人。

2.调查内容

本研究在参考其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主要是对岗前培训的课程进行实用性评价,分为5个等级,1=非常不实用、2=不实用、3=一般、4=实用、5=非常实用。课程主要包括医院总体情况介绍,医院文化、规章制度的介绍,职业道德及医德医风教育,医疗安全、安全保卫知识教育,医疗和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院内感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教育,病例质量管理等。

(2)教师的授课质量评价。主要是对岗前培训的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价,分为5个等级,1=差、2=合格、3=一般、4=良好、5=优秀。

(3)培训的组织管理评价。主要是对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培训形式、管理服务、场地安排、学员纪律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分为5个等级,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满意、5=非常满意。

3.调查方法和统计学方法

本调查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相关指标的得分和百分率。

二、结果

1.课程的实用性评价

从实用性来看,“医技行政后勤分会场――心肺复苏术”的实用性最强,“医技行政后勤分会场――药事管理及法律法规”的实用性最差。

“医技行政后勤分会场――心肺复苏术”、“致欢迎词、医院情况介绍”、“保健部服务范围”、“医技行政后勤分会场

爱岗敬业”、“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人事管理制度介绍”、“工会介绍”、“医保政策简介”的得分较高,平均得分均在4.8分以上;而“团委书记经验分享”、“播放廉政教育警示片”、分会场的课程实用性得分普遍较低,均在4.7分以下。见表1。

2.教师的授课质量评价

从授课质量来看,排名前五名的课程分别是“医技行政后勤分会场――心肺复苏术”“致欢迎词、医院情况介绍”、“医技行政后勤分会场

爱岗敬业”、“工会介绍”、“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排名后五位的课程分别是“播放廉政教育警示片”,医疗分会场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教育”、“药事管理及法律法规”、“医疗权限和法律法规”、“病历质量管理”。见表1。

3.培训的组织管理评价

新员工对此次组织管理的总体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高达98.7%。其中,课程设置、管理服务、培训形式、学员纪律的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8.1%、98.1%、97.3%、96.8‰而时间安排、场地安排的满意度较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94.7%、95.0%。

4.其他

48.0%(181人)的新员工“希望岗前培训的时间”为3-4天,27.6%(104人)的新员工“希望岗前培训的时间”为一周;79.8%(301人)的新员工希望岗前培训集中一次完成;87.8%(331人)的新员工认为“开展素质拓展类岗前培训”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

三、讨论

1.培训课时与组织管理

调查结果显示48.0%(181人)的新员工“希望岗前培训的时间”为3-4天,27.6%(104人)的新员工“希望岗前培训的时间”为一周。从组织管理的满意调查上看,培训时间安排的满意度也较其他条目略低。我院岗前培训为时两天,第一天在主会场进行培训,第二天则在分会场进行分组培训,时间安排紧凑。根据大家反馈,适当延长培训天数,增加课间休息时间。同时新员工对培训的场地安排满意度也略低,这主要是场地空间小所致,在后续岗前培训时,可充分考虑场地限制,有计划的分批次培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2.培训课程

培训教师是培训课程实用性和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甄选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培训教师来提高岗前培训的质量。根据课程的实用性和授课质量评价结果,对得分较低的课程,如廉政教育、经验分享、竞争压力和心理对应策略等课程进行替换,或要求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对于分会场实用性评价较高的课程,如“心肺复苏术”和“爱岗敬业”,可纳入主会场课堂上进行讲授;对分会场得分较低的课程则要求内容针对性要强。同时按新员工的建议可增加临床和科研大咖的讲座和新员工演讲环节;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增加破冰和现场提问环节,提高授课质量。

3.培训形式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7

AbstractThis text passes to lead to go into basic concept,The introduction i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tly and region in Kunming The general practice doctor transform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raining.Analysis some problem that face in the general practice doctor the transformation the training currently for example:General circumstance,study circumstance,the teaching manage.Put forward solving way of thinking, Hope in aftertime's training is the problem which faces in the training currently to other regions to give for region in Kunming som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Transform a training to provide some way of thinking and ways which can be provided to draw lessons from to the general practice doctor with this.

KeyWordsgeneral practice education;training way

昆明全科医学培训现状

昆明市于1999年在昆明学院(原昆明市卫生学校)首批开展全科医师转型培训,采用了面授;面授为主辅助远程课件、专家讲座;远程课件为主辅助面授、专家讲座;单纯远程课件培训等四种方式,到2010年7月,共完成十期,11个班3044人次的全科医师培训。

全科医学培训学员调查情况

通过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采取自制量表问卷调查实施,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昆明市第五期全科医师转型培训班89名学员,选用自制量表,当面填写,当面回收。

调查结果

一般情况:①性别:男27人,女62人,男:女=1:2.3;②岗位:临床医师93.26%,药剂师4.49%,管理2.25%;③执业资格:执业医师78.65%,助理执业医师21.35%。

分析表1,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全科医师大部分来自街道、厂矿医院和社区诊所等基层医生。本科以上人员仅占总人数的42.7%,高级职称只有7.87%,与大连情况类似。“基层的卫生技术人员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都有一定的缺陷,难以履行全科医师的基本职能”[1]。如今的全科培训只能先解决数量,再分阶段分层次深入开展。这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社区的诊疗水平,稳定医师队伍。这一点,在美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据毕业后医学教育资格审订委员会(ACGME)的调查,1969~1993年经过家庭医学住院医师培训的家庭医师中,到1994年1月仍有91%坚守在自己的医师岗位上,为美国人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1999年美国全年7.56亿人次门诊中,家庭医师承担1.40亿,占22.5%,超过普通内科[2]。美国的情况,使得我们看到,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全科培训力度加大后,不但可以稳定医师队伍,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医科类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全科医师的行列中来。

学习情况:①在培训的总体安排上,我们采取视频教学结合面授辅导、分组讨论、综合医院见习、社区中心实习的教学方式,考核时采取操作+理论等方法对培训实施教学。比起国外较为成熟的培训体系来说,这样的总体安排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在英国,要想成为全科医生至少需要9年的医学教育和岗位培训。开始先要经过5年的医学院校学习。毕业后经过1年的临床实践,再向英国医学会申请注册成为医生。之后,要想成为全科医生还需经过3年的临床培训”[3]。因此,在学员对培训的总体安排认知度统计上我们看到,认为很满意的学员仅占20.22%,68.54%的学员认为比较满意,而11.24%认为一般。②对远程视频教学模式的认可度。霍姆伯格认为:“在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学,但学生并不是孤立无助的,学生一方面从专门为他们设计、制作的课程材料中受益,另一方面从他们与远程教育机构的相互作用中受益”。因此对于视频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还需要一个摸索和接受过程。与之相反,面授方式,却有高达86.52%的认可度,这一点与上海类似。上海市自1996年开展岗位培训以来依托高校,与区县卫生局合作,通过面授和远程教育,7年来已有3000多人参加完成了上海市社区医师的转岗培训。在调查中,学员认为培训对其今后工作有很大和较大帮助的占85.8%,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帮助的占98.5%[4]。

教学效果:85.39%的学员对教学效果给与了肯定,在通过面授和视频教学之后,我们采用15项基本操作技术考核,加两门理论考试实施考核,其中操作考试通过率97.08%,理论考核通过率98.88%,学员对考核方式的认可度为77.40%。由于学员大多来自基层,工作、家庭负担重,为使得学员达到全科培训要求,根据卡罗尔公式:学习达成度=实际学习时间/必要学习时间允许用于学习的时间×恒力/能力倾向×教学质量×学习理解力。我们采用视频教学点播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内容可以反复播放、观看,使得跨越时间、跨越空间地进行学习成为了可能。

讨 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医疗制度的改革,社区和基层卫生组织急需大量合格的全科医生。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国全科医学的教育培训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走学校专业的规范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在职继续教育的三结合培训道路,以满足全科医学多层次的人才需要。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目前全科医学培训中面临的最主要和最关键的问题。因为目前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全科医学培训都面临时间少,需要培训的人数众多,培训经费紧张,被培训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转岗培训为主要培训方向等一系列问题;但问题的出现不可能等待和回避,因此在全科医学转岗培训过程中采用视频教学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这也符合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兼顾了教育经费的最大化效应。

教学场所:美国全科医师的培训包括在专科的病房和门诊的轮转学习实践及在全科病房和门诊中学习实践[5]。目前国内全科医学培训地点大多放在医学类高等院校、综合大学,由于大多数附属医院并未设置全科医学科,导致培训地点的设置与全科医师的实际需求脱节。因此,在进行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建设培训地点专业化是十分必要的,如:在专科医院中设立全科医学科,加强社区医院的建设力度。

教学形式:教无定法,在时间有限条件不成熟的特殊时期将教学方式与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无疑是教学中较为合理的方法。如天津岗位培训,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各培训点与培训中心“统一大纲、学计划、统一考核”,中心下派教师授课,严把考试关,实行教考分离,确保培训质量。实践证明,此种培训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学员出勤率高,培训效果明显[6]。作为全科培训,将视频教学与面授教学有机结合,既保证师资力量的质量,又结合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实践动手、示范演示、师生互动、医教合一,无疑可以极大推动培训的效果。

教学师资:目前国内全科师资大多来自各高等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以及临床专科医师和接受过短期(大部分培训1周~3个月)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的医科院校教师,教师的教学习惯和知识水平距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师资尚有不小差距,适逢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人才交流也应将视野放宽,将全科医学培训作为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标,引入培训机构,培训师资使得国外的成熟全科教学方式在国内得以实施。将其市场化、规模化,进一步推进全科医学教学方式的交流、改革和进步。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全社会对全科医师的个人能力、水平要求地不断增加,再加上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将是每个全科从业人员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家庭医师门诊中最多见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家庭医师门诊患者中有45%的患者需要安排随访或复诊,38.2%的患者需要复诊或随访,需转诊给其他医师的患者约占6.3%,需住院的不到1%”[7]。因此合适的教学方式,时空分离的、灵活多变、考核严格的教学方式必将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在今后一段时间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将常见病多发病留在社区、留在诊所,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运用到无限的医疗继续教育中来。

参考文献

1 初炜.大连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1,4(4):284.

2 戴玉华.美国家庭医师概况.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5:306.

3 张为佳.英国的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教育.中医教育,2001,9(5):60.

4 施榕.上海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远程教育开展状况及其效果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5,8(15):1222-1223.

5 谷建.我在美国学习全科医学的见闻和体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3:186.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8

2、目标任务。大力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聘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组织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逐步在社区建立一支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社区卫生管理人员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

二、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3、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人员编制、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鼓励高水平临床教师和临床专家承担全科医学教学任务,参与社区卫生人才培训。支持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要成立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系、社区护理学系,将该类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整体规划之中。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在向医学类专业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之中。护理学本、专科专业教育要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和社区实习的配套教材。组织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见习或实习。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在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全科医学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给予专门研究和重点支持。高等医学院校要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全科医学师资和学科带头人。

4、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对已经从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和由其他医疗机构转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专业人员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培训结束后,由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并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确保在**年前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执业要求。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注意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各省(区、市)都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培训计划,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5、积极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工作。要探索相关配套政策和培养模式,稳妥地推进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承担培训任务。到**年各省(区、市)都要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制度。

6、完善继续教育。进一步明确对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求,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使用管理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继续教育活动,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

7、推进培养能力建设。采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教育、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要将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师资培养列入教师培训计划。加快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临床和社区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一批能体现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以及防治结合特点的示范性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临床和社区基地,发挥其对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到**年在全国每个地级市遴选建设至少1-2个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制一批高质量的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等教育培训教材。

8、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职业道德。要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医德医风教育,使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确立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意识,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加强职业技能和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

9、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晋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对在社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医师,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执业。凡符合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级考试,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主治医师资格。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副主任及主任医师经过有针对性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经考核合格,并由卫生、中医药、人事部门认定后,可转为相应资格的全科医师,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变更执业范围后,在社区从事全科医学工作。在晋升上一级资格时,其转前与转后年限合并计算。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建全科医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全国全科医学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11、完善在社区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社区护理人员的初级任职资格通过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护理学专业考试获得;在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中级资格专业中增设面向社区护理的专业;在护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的有关政策规定中进一步体现社区护理的要求和特点。

四、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聘用制度

12、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国家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位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岗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职责范围和任职条件。

13、完善人员聘用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合同管理。聘用的各类人员都要签定聘用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受聘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

14、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加强对受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绩效和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聘期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者调整岗位的依据。

15、探索建立人员退出机制,完善辞聘、解聘制度。对于符合辞聘、解聘条件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受聘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调整其岗位,并对聘用合同作出相应的变更。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无法胜任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五、吸引和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16、吸引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到艰苦边远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至2级。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支持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为毕业生在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实习、进修创造条件。

17、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各地要制定配套政策,积极吸引医院中的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在社区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给予适当倾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满五年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优先参加相应的培训或业务进修。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各省(区、市)应采取有效措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人员工资。

18、加强人员和技术交流。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要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要鼓励城市业务水平较高、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他们开展服务提供便利,享受相应待遇。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9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医院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很多医院的新职工岗前培训仍然存在培训目的不明确、形式和内容单一、培训管理不科学、培训质量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

一、更新观念,建立可持续的医院岗前培训制度和体系

完善医院岗前培训工作,首先就是要解决培训的理念和培训目的的认识问题。培训的管理部门、管理者、授课教师要明确对受训职工的要求是什么,希望他们通过岗前培训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以新职工的岗前培训为引子,将岗前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建立可持续的培训制度和体系,加大对职工培训的投入和规划,帮助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从新职工的角度来看,参加培训也不应单纯是为取得合格证书,而是应从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出发,主动投入到培训学习中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二、培训内容点面结合,从理论向实践转变

为使新员工了解医院的历史、宗旨、精神、发展方向、前景,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迅速适应环境,医院必需针对医院文化等方面进行岗前培训。增强新员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对医院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新员工从心理、责任心、态度、形象等各方面做好进入工作角色的准备,增进对医院的感情与忠诚度,增强对医院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医院文化的认同。新员工不可能在开始就熟悉医院所有规章制度,岗前培训就是让他们了解遵守考勤、请假、奖惩、薪酬、员工考核制度、安全规程、员工行为规范等;熟悉适应医院环境,让新员工熟悉与其工作、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财务部、医务科、人事部、办公室、护理部、食堂、活动室等部门和场所。专业培训内容主要是医院核心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培训。要求新员工了解各种医疗法律法规、防范医疗纠纷的技巧以及医患沟通技巧,在工作中加强法律意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了解本职的主要职责、基本工作流程及本部门的特殊规定和最基本的岗位技能,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在课程设置上应更注重实践性,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新教职工的培训需求,看看他们最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在培训中引起教职工的共鸣。

三、强化培训过程控制管理

医院岗前培训过程管理总体上应做好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四个阶段工作,并对这四个阶段工作进行监审,不断持续改进各阶段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对具体培训过程管理工作,需要从几方面创新:一是培训需求到位,课程设计合理。在培训需求征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网络优势,调查员工培训需求,让员工主动反映培训需求,并把医院岗前培训课程资源挂在网上。二是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相结合。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医院岗前培训前要求学员带着问题来学习,教师将学员带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使培训更好地结合实际,能解决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实用性。三是培训体现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老师要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和方法。推行“理论-实训”一体化、实际案例剖析、师生互动释疑法。四是培训督导在线可控。医院岗前培训督导要坚持每天对正常教学秩序进行巡视督导,培训管理人员要经常随机到教室听课,到培训现场了解培训情况,参与重要课程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研讨,组织试讲、听课、反馈等工作,实现培训过程管理常态化,使培训工作在控、有序进行。五是考核方式实用化。根据不同的医院岗前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采用不同的考试、考核形式。考核主要是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实际操作力能、工作行为规范和总结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是操作技能的正确、规范和熟练程度。六是培训效果评估流程化。通过常规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评估形式了解学员对所学课程的反映、满意度及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学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业绩情况外,重点进行培训前后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等对比测试,通过这种更为直接、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效果评估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创新培训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要按培训理论要求,把培训的目的、程序、内容和考核的方式方法辅导到位,有利于学员学有成效。学员缺什么就教什么,不断完善备课教案。严把教学质量关,检查备课教案,坚持课堂巡视制度。教学质量是培训效果的关键环节,学员培训的成效主要是对教学质量常抓不懈,教学思路要有所创新。培训现场管理要做到“二巡三访”制。“二巡”制:一是巡视教学教案;二是巡视现场听课。“三访”制:一是访问学员,请他们打分;二是访问医院,倾听他们的意见;三是回访已培训学员,了解他们是否在实际工作中有所提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切实抓好考试考核环节,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教学透明,让学员心服口服。要求在培训过程,特别是考试环节必须坚持“三公”原则,严肃考场纪律,执法如山,同时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教,规范职业道德,从行为规范上约束每位教师,言教不如身教。要应用评估模型对培训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估,审视自身的不足,不断改进培训工作。每个实训单元结束,都要求老师写出评估报告、管理心得以及从教感悟,经常召开学员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建议与要求,发扬办学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医院岗前培训质量和效果。

(作者:黄静,南昌市妇幼保健所,中级职称,人力资源师,学研究方向:员工岗前培训,戴小妹,许景薇,南昌市妇幼保健所)

参考文献:

[1] 陈俐,张恩华,周雷雷,等.护理人员在岗培训管理工作的实施.护理学志,2001;16(10):618-619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10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66-03

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是许多国家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1]。云南省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两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学员满意度是衡量培训实施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2],为了评价云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工作效果,为今后完善转岗培训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对云南省第二批参加转岗培训的173学员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立意抽样全省6个州市(昆明、大理、普洱、楚雄、红河、曲靖)的基地,对参加2012年云南省第二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173名学员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在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制定《2012年云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评价调查表》。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采取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匿名填写,由严格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调查并统一收回,并有专人对问卷进行质量核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73份,收回17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98.8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处理。统计学方法包括一般性统计描述、秩和检验等,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

2 调查结果

2.1 学员基本情况 在171名学员中,男87人(50.88%),女84人(49.12%);年龄在20~63岁之间,平均(33.13 ± 7.53)岁;平均工作年限(9.37±7.97)年;工作单位来自村卫生室2人(1.17%),乡镇卫生院119人(69.5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人(26.90),其他4人(2.34%);高中及以下学历1人(0.58%),中专20人(11.70%),大专103人(60.23%),本科及以上47人(27.49%);职称中无职称43人(25.75%),初级92人(55.09%),中级25人(14.97%),副高6人(3.59%),正高1人(0.60%);从事专业内科91人(53.22%),外科18人(10.53%),妇产科17人(9.94%),儿科3人(1.75%),公共卫生18人(10.53%),其他24人(14.03%)。

2.2 学员对培训内容的评价 从表1看出,比较满意及非常满意的学员最多113人,占66.08%,无特别不满意学员。经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不同学历间有统计学意义(H=15.340,P0.05)。经两两比较,按照调整检验水准′=0.008,中专组与大专组有统计学意义(=-3.254,P=0.001)。中专学历学员满意度最高,大专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满意度也在55%以上,总体来看,转岗培训的内容基本上能满足受训学员的需求。

2.5 学员认为培训的收益 经过整个转岗培训过程,收益排在前三位的是疾病的诊治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分别占90.6%、90.1%和80.7%。而临床科研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收益较小,各占12.3%、29.2%。

2.6 经过培训,是否能够按照“六位一体”的观念诊治病人 参加培训后,60%的学员基本能够按照全科医学“六位一体”的观念来诊治病人,“完全能”占10.6%,仅有约7%的学员基本不能或完全不能按照此要求处理病人。经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不同工作单位、学历、职称、从事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根据学员具体情况,分类分层次办班

此次调查学员性别结构男女较为均衡;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55岁以上有4人,甚至有学员已经63岁;受训学员主要来源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地区全科医生严重匮乏的医疗单位;学历程度以大专为主,令人欣喜的是有27.49%的学员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与有关省份报道相一致[3],说明此次参训学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职称以初级为主,高级职称以上的学员仅有7人,无职称的学员竟占到近四分之一;在所从事的专业中主要以内科为主。在今后转岗培训应本着“怎么有效、怎么培训,适宜实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类办班[4],如根据学员的职称条件,设置高级、中级、初级培训班;根据学员知识结构,设置理论、临床操作技能、社区技能培训班;根据学习时间,设置长期、中期、短期培训班等,切实发挥因人而异,需求第一[5]的原则,这样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班。

3.2 加强师资培训,重点讲授全科医学理论

转岗培训的重中之重就是包含理论培训、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的 “三部曲”。调查学员对培训的内容较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以上的比例高达97.66%,说明此次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内容设置较为合理,基本能够契合基层卫生人员的需求。由于参训的学员多是在基层有多年医疗工作经历的专科医师,几乎没有接受系统的规范化的全科医学相关培训,全科知识较为匮乏,对于全科医生的理解比较肤浅,认为是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的“万金油”医生,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对其抱有无所谓的态度。鉴于此,下一阶段培训的内容应重点突出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点加强带教师资的全科理念,领悟全科医学内涵[6],使其首先具备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全科理念贯穿培训始终,明确全科医生未来光明的职业前景,使学员认识到全科医生是与专科医生拥有同样地位的执业医师,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3.3 适当延长培训时间,保证培训效果和效益

61.18%的学员认为培训时间1年合适,但有33.53%的人员认为时间较短及太短。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的要求,全部培训在1~2年内完成,我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时间基本符合上述要求,但可能由于培训内容太多,工学矛盾及培训机制不顺畅等原因,部分学员感觉时间不够用,希望延长学习时间。全科医生承担的基层重任既要求其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症状的转诊指标和诊疗原则,还要掌握全科医疗技能、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社区信息收集与利用能力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等。充分利用培训时间,根据学员学习效果和薄弱环节重点加强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必要时延长学习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考试考核,使其知识结构系统化、操作技能规范化、全科服务一体化。培训机构要根据成人培训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参训的积极性,采取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面授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员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4 教学方式多样化,重点是临床实践

带教师资在教学中应摈弃以往以理论讲授为主的 “满堂灌”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案例讨论、录像、角色扮演、使用标准化病人[7]、PBL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培训对象的实践能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其中以圆桌形式小组讨论为主的PBL教学法深受学生的欢迎,PBL教学是符合人性化的教育,师生双方均受益,特别适合目前的全科医生培训[8]。

3.5 适当增加临床科研设计、计算机应用培训

经过一年的转岗培训,参训学员收获较大,但科研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收获不大。由于参训学员大多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再加上基层地区多以开展临床医疗为主,使得其较重视疾病诊治知识和常用临床操作技能的学习,同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贯穿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和全科医疗的工作模式,使得学员对全科医学的概念及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与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基层应用不多,与基层医生的关系不大,而且培训过程中这方面内容涉及较少,因此学员对这些内容不太熟悉,收益较小。下阶段应增加临床科研设计的培训,鼓励有兴趣的人员积极搞全科医学研究;还需增加计算机基础操作、文献检索、医学统计等应用知识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杨辉, 张拓红. 从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全科医学发展史引发的思考. [J] 中国全科医学. 2007;10(11):863-867.

[2] 孙建中, 胡浙芳, 顾华,等. 学员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培训的满意度评价. [J] 浙江预防医学. 2012;23(12):88-89.

[3] 李君, 晏强, 谭晓东,等. 湖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价.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22).

[4] 郭华. 江西省2007-2011年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回顾与今后转岗培训工作启示.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16).

[5] 张学思, 刘其礼, 张少华,等. 以需求为导向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31):3599-3601.

[6] 罗晓红, 郑燕. 结合 “妇产科与妇女保健” 教学谈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教学体会. [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23(8):522-523.

[7] 姜润生, 杨玉萍, 陈有华. 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30(008):5-8.

[8] 王改兰. 全科医学及 PBL 教学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3(4):193-195.

作者简介:

刘延峥,李伟明,黄巧云,周梅,孙惠颖,马双,姜润生,650500,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通讯作者:

医师转岗培训个人总结例11

新入职护士由于临床工作经验缺乏、沟通技巧生疏以及对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弱,极易导致护理风险增高、护患矛盾激化[1-2]。规范化培训是新护士由学校理论知识过渡到医院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是提升职业素质、改善护理质量、促进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途径[3-4]。研究表明,从事护理工作的第一年是职业认同危机形成的关键时期,每年约有6%的新护士选择离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复杂的临床环境[2]。目标管理法是以成果为导向,以行为科学理论为依据,由单位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协商制定目标,且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并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管理制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培训模式[3]。本研究旨在探究目标管理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招聘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5名护士。其中女性61人,男性4人;平均年龄为(23.28±1.02)岁;本科学历6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干预组33名护士,对照组32名护士。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经验等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培养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1)理论知识:岗前培训第1~4周,采取线下理论讲授和线上专题讲座的形式,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基础护理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除此之外还包括医院规章制度、岗位层级晋升制度、工资和休假制度等。(2)操作技能:岗前培训第5~8周,采取线上视频讲解、技能操作示范和分组练习反馈的形式,主要根据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教材内容进行培训。岗前培训结束后根据轮转计划进行轮转,其中内科、外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为必轮科室,五官科、感染科和护理部等为选轮科室,轮转周期为4个月。(3)临床思维:轮科期间每月参加1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同时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按时完成护士轮转手册,并在轮科结束前提交1份病例汇报书。(4)科研和教学:采取理论授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培训结束后准备20分钟小讲课并完成1份教案书写,小讲课内容以轮转所在科室的专科护理内容为主,同时提出1~2个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和指南提出解决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阶段性目标管理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岗前培训期间召集医院护理管理小组,开展团体活动,建立使命感和团队意识,同时对新护士的能力和特长进行评估,与其共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第二阶段:掌握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护理相关文件书写规范,了解临床实际工作流程,与科室护士长共同建立轮转目标,由知识扎实、技术娴熟和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系统化带教,及时发现问题并定期反馈,以便及时对轮转目标和带教方案进行调整,并采用新老互评的方法对培训结果做出评价。同时加强护患沟通技巧指导,改善护患关系,以达到身心同护的目的。第三阶段:由医院培训团队或科室培训师对危机事件处理方法进行培训,提高新护士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同时对其进行临终关怀教育,使其能够以平常心态面对死亡,并为丧亲家属提供指导和帮助。1.2.2考核评价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共150道题,其中基础护理学30道,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各40道,儿科和妇产科护理学各20道,满分100分;技能考核:采取四站式考核,一站考核项目为入院流程和生命体征的测量,二站考核项目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三站考核项目为为静脉输液,四站考核项目为病例分析和出院流程,每站25分,满分100分;护士胜任能力: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4-5],该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55个条目,总分为220分,分数越高代表能力越强。该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08,166分~220分代表核心能力高,110分~165分代表核心能力中等,<110分代表核心能力低。

1.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收集数据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和干预组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前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对照组和干预组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前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2.3对照组和干预组培训前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前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前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前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目标管理应用于新护士规培有助于改善技能水平

经过科学、高效、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新进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应用目标管理进行规培的干预组护士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护士理论考试总分相比差异不明显,应用目标管理进行规培的干预组护士技能考核总分明显高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究其原因,新入职护士对医院规章制度缺乏了解,对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不够熟悉,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匹配度较低,科学系统的规范化培训使其具有更加明确地总体方向和阶段性目标,有效缓解工作时的迷茫感和被动性[6]。应用目标管理进行规范化培训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且让新入职护士参与到目标设定和结果反馈当中,与此同时带教老师会运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知识讲解、技能评价、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培训,并按照计划要求进行逐项考核,使新入职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的更加扎实,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在心理上对临床阶段工作的恐惧和在现实中对遇到突发事件的手足无措。

3.2目标管理应用于新护士规培有助于提升其岗位胜任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新护士经过系统、科学的规范化培训后岗位胜任能力较培训前有了显著提高,培训前其岗位胜任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培训后其岗位胜任能力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究其原因,新护士进入临床阶段后自身责任感增强,需要独立护理患者,会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而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实操能力更拓展了临床思维能力,再者面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和焦急万分的家属,语言的慰藉和紧急的救治同样重要,只有身心同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效沟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还能缓解当前医患矛盾的紧张局面。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相比,应用阶段性目标管理进行规培的干预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总分较高。究其原因,新入职护士在临床实践和危机事件应对上缺乏经验[7],而以目标管理为指导的规范化培训有医院专门培训团队或科室培训师对其进行危机事件应对指导,并及时与新入职护士进行互动反馈,使临床带教工作更加有的放矢。由此可见,将阶段性目标管理应用于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中,不仅能够增加其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而且能改善其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使其更加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找科学的途径加以解决,与此同时也能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医护工作协调有序进行,增加护患交往信任程度。

3.3目标管理应用于新护士规培有助于促进其职业认同感的形成

新入职护士处于护生和护士的角色转化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医院临床实践不能完全匹配,现实工作环境与预期差距较大,护理操作技能生疏,护患沟通技巧缺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进而导致离职率逐年攀升。应用阶段性目标管理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让其加入到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培训结果的反馈当中,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新入职护士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训内容、轮转科室、换科周期等方面征询新入职护士意见,并根据其个人意愿进行安排和调整,增加了新入职护士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与医院护理管理小组老师沟通交流,共同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新入职护士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将目标管理融入到新护士规培中,使其在知识、技能以及岗位胜任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领导的表扬、同事的鼓励、患者的认可都增加了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激发了其从事护理工作的热情,从而促使护理队伍更加稳定,护理工作更加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惠,黄求进,王晓春.两种培养方式护士岗位胜任力现状的比较和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4):80-82.

[2]曹晓翼,刘晓红.护士职业认同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0,45(2):181-183.

[3]HEMPSONDA.Managementbyobjectives[J].MedGroupManage,1981,28(2):38-46.

[4]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4-206.

[5]庞亚娟,周兰姝.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6):2064-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