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23 16:33:30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1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美术欣赏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应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置于首位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其条件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笔者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我们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通过理解各个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2.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重大展览,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有利于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加强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二、要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课和美术欣赏课在一般场合并不分开,统称为“美术欣赏课”。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美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甚至肤浅的层面上,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当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会不由自主的用现有经验来判断,而世俗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态度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纵横交错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与爵士乐、百老汇所特有的属性的联想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的,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

现行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经笔者调查可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因而学生欣赏的无所适从,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就作品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欣赏作品。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性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自己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己感受,阅读作品,深入理解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寓教育于欣赏之中,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2

1 引言

众所周知,艺术欣赏是人类将艺术形象作为审美对象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观赏与接受的过程,是在艺术欣赏当中进行体验、理解、再创造的一种综合心理活动。艺术欣赏与艺术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艺术理论是艺术欣赏的基础,是催生艺术欣赏的土壤,相反,艺术欣赏作用于艺术理论,是艺术理论的一种实现方式,对于艺术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 艺术欣赏是产生美的主观条件

在艺术领域,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美感的主观条件来源于对于美的鉴赏,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艺术美感是艺术理论产生及发展的基调,同时,艺术欣赏必然是艺术美感产生的原理及内在机制,其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艺术欣赏不等同于认识行为。康德认为艺术欣赏对艺术美感的一种感知,而不是对艺术作品的单纯认识活动,认识行为仅仅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件事物产生记忆和理解,而艺术欣赏是一种基于感性层面的活动,是对于艺术作品所散发出来的艺术美感及其内涵所做的一种感性体验,并由此产生美感。

2.2 艺术欣赏是一种主观行为。人类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体验,是一种主观的、带有个人感彩的体验过程,他并不关心艺术作品作为客体而言的一种存在及其性质,仅仅关心艺术作品的完满性及其是否满足观赏者的内心期盼。譬如一把椅子,首先只有符合观赏者对于椅子的概念,它才称得上是一个具有完满性的美的椅子,因此,在艺术作品当中,其形式表象是作为艺术欣赏当中审美愉悦感迸发的根据所在。

2.3 艺术欣赏带来精神上的。艺术欣赏过程当中产生的美感通常以的形式为观赏者所感受,这种不同于感官上产生的生理抑或道德上的产生的理性满足,而是一种来自于精神上的,淡漠纯然的,是观赏者主观情感上的满足,并不会参杂外在的功利及利害因素。并且,只有人类才能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产生美感,并据此迸发出。

2.4 艺术欣赏的美感具有普遍必然性。艺术欣赏当中所产生的美感与愉悦并不会随着时光或者观赏者的变化而变化,只要面对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就会普遍并且必然地迸发出审美的愉悦与。

3 艺术欣赏是艺术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了一度对艺术欣赏理论不足的状态,有些学者认为这是现当代艺术在"中国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艺术欣赏以及艺术理论本身无关。殊不知,我国近现代艺术无论是理论的发展还是实践的飞跃都是基于和西方艺术体系不断碰撞、不断融合的过程。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艺术欣赏是艺术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让普通民众和艺术工作者不断提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层次,才能够不断加强艺术品评的说服力,进而反过来推动艺术理论以及艺术实践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人们在众多艺术门类上的基本理论方面、方法论方面、范畴体系方面、理论形态方面以及学理规范方面的误区,但是这种种误区的形成必然后促进人们对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思考。评价以及批判,从而避免了人们对艺术的过分迷恋和盲从。

近年来,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说明,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接受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对艺术的追求也是越来越理性。人们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自己的艺术欣赏体系,从而基于自己的艺术欣赏体系对艺术品进行品评。在这种欣赏的过程中完成了两方面的飞跃:一方面,艺术爱好者以及艺术工作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艺术欣赏体系,实现了对艺术品欣赏过程中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另外一方面,人们对艺术品的欣赏也左右了业内艺术品风格的走向,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断促进艺术相更高层次前进,这个前进过程自然包括艺术理论的发展以及艺术实践的进步。

从以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在艺术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艺术欣赏是必要条件。但是艺术欣赏并不是艺术理论发展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仅仅进行艺术欣赏就能够推动艺术理论的发展,这显然是天大的玩笑。

4 艺术欣赏是实现艺术批评的直接手段

艺术批评来自于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直接手段,艺术批评推动艺术理论的改革和发展。一般说来,艺术作品的价值以及功能主要就是通过公众的欣赏而得以体现,艺术欣赏作为艺术实践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断促进着人类艺术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而这种演变,主要通过艺术批评来获得推动力。

艺术批评是一种建立在艺术欣赏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品评活动,基于某种立场、某种角度或者某种动机来对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家的功过成败做出品评。通常来说,艺术作品习惯于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隐藏在其中,而艺术批评家们的工作就是要挖掘出隐藏域艺术作品深处的创作思想与观念,并加以概括和综合,将之提升到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理论层次,从而推动艺术理论及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促进艺术的繁荣、提升艺术家的创作水平、提高普通大众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及艺术素质。

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艺术欣赏作为艺术批评的基础,为艺术批评提供生存土壤,艺术批评作为艺术欣赏的发展和生活,为艺术欣赏提供上升的空间。然而,艺术批评具有明显的社会层次性,这也就要求其对应的艺术欣赏也要具备相应的层次性,在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分工之下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艺术欣赏水平都不尽相同,具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在艺术批评过程当中,需要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艺术欣赏需求。

5 艺术欣赏促进现代艺术理论的生成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艺术欣赏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理论的生成,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

首先,艺术欣赏者是艺术活动当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以及审美感受起到了一种接受者的作用。对于中国艺术领域而言,其现代艺术欣赏是在受到西方艺术欣赏以及中国古典艺术欣赏的融合与碰撞当中发展变化而来的,并在其形成与发展当中推动了艺术理论的发展和变化。从总体角度看来,中国的现代艺术欣赏的基本理论、方法、形态以及学理规范均是在西方艺术欣赏理论体系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这也就不可避免的被纳入到现代艺术理论的知识体系当中。

其次,我国艺术欣赏理论的研究当中,绝大多数的研究基准均来自于艺术欣赏的体验与总结,也就是说,艺术欣赏过程当中产生的感性体验与总结为艺术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形成提供了实例素材,艺术理论从艺术欣赏的体验过程中抽象总结出规律性的理论依据,在艺术作品的更替与艺术欣赏的交互中,不断总结并更新。

6 结语

艺术欣赏是一种由审美与反审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感性体验与心理感应活动,在欣赏者与艺术作品的主客体交互过程中,产生审美的。本为从艺术欣赏与美感产生、艺术欣赏与艺术数理论的发展关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依存关系以及艺术欣赏与现代艺术理论生成并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阐述并分析了艺术欣赏对于艺术理论体系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3

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的。这要求教师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高中美术课时安排少,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下面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很多美术欣赏课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而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不能并重的表现。很多美术欣赏课常常是烦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地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所有这些,说明一点: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二、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注重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这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做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

美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教师自身须苦下工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如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中讲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教师在讲解这幅作品的时候,先从画面的形式切入:画面中只有一位老者,独坐船头在垂钓,周围是一大片空白。后引导学生完思考周围大面积的空白表示什么意思?这幅画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再进一步引出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并阐明诗的意境与画中内容的吻合。但要避免像上语文课那样在欣赏评述中完全以“文学解释”代替美术作品欣赏。如果作品中所涉及的故事、人物与情节、诗词的介绍不能和作品的美术语言、形式、风格结合起来,那也不是真正的美术欣赏。另外还应避免把美术欣赏课上成美术史论课而陷入史论的之中,而应欣赏到点子上,并把握好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素。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还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并且从中受到教育。

我们提倡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认识美的规律,触动学生的感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

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是沟通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桥梁,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分析,并提供必要的知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会产生各种看法或不同的评价。教师可以做一些提示或补充,但绝对不要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自己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只有当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把握才能成为可能,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所以在课堂中要注意师生共同参与,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地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需要的就是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而这个平台则需要教师去构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方向,给予引导,使师生在共同参与、平等切磋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活动。当然,这一切都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包括情境设计、问题设计、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突出学科特征,并做到德育与审美教育相互渗透;美术基础知识的引导和作品欣赏相结合;注重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思。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自我,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1.

[2]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美术教学参考书(一).1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05.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4

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些重要价值,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1.艺术品位提升的价值

音乐欣赏作为艺术欣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艺术品位提升的价值。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声音艺术,它既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又是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受人们喜爱的艺术。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①因此,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提升欣赏者的艺术品位,培养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艺术体验力、艺术感悟力、艺术理解力,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2.美学品格提升的价值

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可以健全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代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在其所著的《艺术学概论》一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他晚年甚至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美学与艺术方面的问题。”②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艺术欣赏,自然具有美学品格提升的价值。

3.人格完美铸造的价值

音乐欣赏可以铸造完美的人格,这又主要通过陶冶人的情感来实现。革命导师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③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达到情感共鸣,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完善欣赏者的人格。

4.音乐综合素质提升的价值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提升欣赏者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能力、音乐分析能力、音乐研究能力等音乐综合素质。古语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说的就是见多识广的道理。

二、音乐欣赏内容论

音乐欣赏作为一门课程,其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

1.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音乐欣赏的“案头工作”,也是具体欣赏的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果音乐作品的曲谱是具体的“音乐建筑”的“设计图纸”的话,那么作品分析便是解读“设计图纸”,以便更精准、更全面地欣赏具体的“音乐建筑”,避免盲目的、随意的、即兴的欣赏。作品分析的具体内容,又包括词曲作者的生平简历、时代背景、艺术道路、艺术追求、艺术风格、思想特点等。

2.具体欣赏

具体欣赏即进入“音乐建筑”内部,进行具体、实际的欣赏。具体内容又包括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社会美、抒情美、形象美、模糊美、朦胧美等)、语言特征(旋律、节奏、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复调等)、体裁特征(声乐作品的抒情歌曲、叙事歌曲、劳动歌曲、进行曲、讽刺歌曲、诙谐歌曲、舞蹈歌曲等。器乐作品的序曲、组曲、进行曲、夜曲、叙事曲、幻想曲、狂想曲、随想曲、舞曲、谐谑曲、交响音画、交响曲等)、曲式特征(声乐作品的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多部曲式等;器乐作品的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混合曲式、自由曲式等)、结构特征(情节结构、组织结构、音响结构、过程结构、思维结构、心理结构)等。

三、音乐欣赏方法论

方法虽然属于手段范畴,但它对于实现目的却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支柱就是认识论与方法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知识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方法论则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紧密联系、互相配套的。同样,在音乐欣赏中,也要在音乐欣赏价值认识论的基础上配之以科学、正确的音乐欣赏方法,方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收到预期的欣赏效果。

音乐欣赏的具体方法,可分解为以下两大层面。

1.把握音乐的欣赏步骤

音乐的欣赏步骤,主要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艺术联想、艺术想象、艺术理解、艺术评价、艺术再造等。

2.运用音乐的欣赏方法

狭义的音乐欣赏,其欣赏方法主要有两种:感性欣赏法。此种欣赏方法指的是凭欣赏者的艺术感觉进行欣赏的方法,其特点是思维随着音符自由飞扬,让情感自由发挥,使欣赏者通过“移情”作用,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满足。理性欣赏法。此种欣赏方法是凭理智进行欣赏的方法,既品尝把玩,又分析判断,这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功力。

艺术院校中的音乐欣赏方法,是感性欣赏法与理性欣赏法的综合运用,使二者优势互补,共同完成音乐欣赏的任务。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限于篇幅与能力,本文只能管窥蠡测,概而言之。

注释:

①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195.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623.75

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美术欣赏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很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如何调节学生认知和作品的差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这里把本人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一、初中欣赏课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欣赏课要想让学生真的能够理解作品真的很难。往往很多时候都是听老师给介绍,说一些听不懂的美术理论语言。让学生讨论分析一下作品的特点,都是大眼瞪小眼的,不知道讨论什么。再问这幅作品是世界闻名的,能说说作品的价值么,好在哪里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出来,有的能说的只是仿照教材上的语言来解释一遍,没有自己的见解。

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美术教师根本就是让学生自己来看一看就算欣赏了,没把欣赏课看的很重要,还美其名曰“提倡自主学习”。这样的欣赏课只能是让学生看个热闹。

还有教材的编辑者,对于欣赏作品的安排有些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还没有接触中国画呢,就欣赏一些工笔类的中国画作品,不熟悉外国的文化和审美,就欣赏一些外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安排实在是强人所难了,有的甚至教师都未必能说出作品的意义来。

二、如此现状的原因分析

1、欣赏课的设置与学生的认知有差距。

中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技能是一个初级水平,所以选择作品要符合中学生的一个认知水平。

2、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有很多人不够重视欣赏课。把欣赏课看成可有可无的课程。

欣赏,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本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无论自然美、社会美、还是工艺美,都是欣赏者对作品的“美”进行感受、体验、领悟,从而获得由浅入深、情景交融的审美把握,并引起感情上的激动、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上好欣赏课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效果的。

三、如何能够调节学生的认知和作品的差距

1、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品

在学生欣赏的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学生生活的能使学生感兴趣的作品为主,尽量选择本身富有情趣的、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作为欣赏的对象。这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基础。这对教材的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教师对于欣赏课的重视

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欣赏课不是简单的欣赏作品本身,还要从作品中感受到美,开拓视野,了解作品的内涵与价值。欣赏课在美育教育中是不能缺少的课程。教师要重视欣赏课,用心研究欣赏课如何上好,怎样设计教学过程。只有重视了,才能用心研究。

3、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品基本的艺术文化背景

美术欣赏应是从艺术文化背景中习得的。这里的文化背景包括画家的生平经历、美术的历史形态、作品的文化底蕴、及作品深层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等。教师在文化背景的故事讲解中,应思考所讲解的故事对作品欣赏本身具有怎样的作用。在我看来,艺术家、艺术史的讲解不仅是成为活跃欣赏课氛围的调料,更应成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欣赏作品本身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学会从作品背后的故事中,挖掘到画家及作品深处更具生命力的东西。而这点,对美术欣赏教学,无疑是有启迪意义的。

4、教学环节设计要新颖,吸引学生,环环相扣,

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为例,先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不排斥不好的印象,比如混乱,恐怖之类的。然后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欣赏,先介绍作品背景和毕加索的创作过程,然后再了解作品中各个形象的意义。把战争中的轰炸声,百姓的哭声等音效适当插入教学中,让学生从声音,画面中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的灾难。最后让学生再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作品能给你带来什么心灵震撼呢?

在分析作品的构图方法和绘画技法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描述,不说学生听不懂的专业美术理论。重点让学生从中体会作品说带来的思想意义。

5、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美术欣赏课只有讲述这一种单一的教学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欣赏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们对平时教学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特别喜欢上有多媒体教学的美术课。在这样的课中,有精美的图片、文字介绍,有的还配有适合的音乐。采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驰骋中外,跨越古今,能更直观地把各种美术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中,比起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一节成功的欣赏课,在运用多媒体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编辑上,要巧妙合理的运用,对于一堂精彩的欣赏课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画蛇添足。这样的课,既愉悦身心、赏心悦目,又实实在在,不花哨,才是学生得到学习和进步的课堂。

四、总结

中学美术欣赏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作品本身,更需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教师在此过程中应以独到的智慧、个性及人格魅力扮演“授人以渔”的角色,把学生的创新潜能发挥出来。这也需要作为师者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再学习,真有“渔”的本事。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6

课堂中的教学气氛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一个整体的环境氛围基调。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学生也需要融入到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从而获得美好的欣赏体验。学生经常会凭自己的直觉进行艺术欣赏,从主观审美情趣出发,容易使得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用过于局限性的眼光去进行作品的评论。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主观感受的同时,教师也要是上学生,从全局性的角度去欣赏艺术作品,并且做出适当的点评。例如,在欣赏凡高的《向日葵》前,教师可以在课前给予学生足够准备时间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在欣赏前对作品获得基本的认识。在欣赏过程中,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作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获得作品的第一印象,依次回答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在最后环节,教师再启发学生认真的观察美术作品本身,进一步的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自主发言。

二、组织开展一些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欣赏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领悟式学习

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性的美术欣赏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亲自的体验过程中,更全方位的去感触美术作品本身。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在情感和理智的关系上要趋于统一,很多时候也可能在矛盾之中,真正体会到美术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含义。这样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作品的内涵深化理解,让他们的审美意识获得强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纪实的评论,用他们所掌握的美术欣赏的审美标准和结合自己的文化功底进行评论。也可以鼓励学生从情感出发,从直觉感受出发,发表自己的真实感触。学生的创造活动,并不能够凭空的产生,正是在进行大量的美术欣赏课程的活动中他们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这样才能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三、拓展学生的美术欣赏视野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7

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的。这要求教师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高中美术课时安排少,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下面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很多美术欣赏课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而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不能并重的表现。很多美术欣赏课常常是烦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地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所有这些,说明一点: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二、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注重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这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做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

美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教师自身须苦下工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如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中讲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教师在讲解这幅作品的时候,先从画面的形式切入:画面中只有一位老者,独坐船头在垂钓,周围是一大片空白。后引导学生完思考周围大面积的空白表示什么意思?这幅画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再进一步引出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并阐明诗的意境与画中内容的吻合。但要避免像上语文课那样在欣赏评述中完全以“文学解释”代替美术作品欣赏。如果作品中所涉及的故事、人物与情节、诗词的介绍不能和作品的美术语言、形式、风格结合起来,那也不是真正的美术欣赏。另外还应避免把美术欣赏课上成美术史论课而陷入史论的之中,而应欣赏到点子上,并把握好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素。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还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并且从中受到教育。

我们提倡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认识美的规律,触动学生的感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

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是沟通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桥梁,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分析,并提供必要的知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会产生各种看法或不同的评价。教师可以做一些提示或补充,但绝对不要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自己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只有当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把握才能成为可能,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所以在课堂中要注意师生共同参与,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地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需要的就是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而这个平台则需要教师去构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方向,给予引导,使师生在共同参与、平等切磋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活动。当然,这一切都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包括情境设计、问题设计、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突出学科特征,并做到德育与审美教育相互渗透;美术基础知识的引导和作品欣赏相结合;注重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思。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自我,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1.

[2]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美术教学参考书(一).1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05.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8.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8

(一)现实依据及必要性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大纲》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课标》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美术作品、生活环境的感受、想像、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达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从而获得终身的、可持续的审美创造力。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2、目前小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课程(课型)不被重视。我区现使用人美版教材每册美术19课,专题欣赏只有1-2节课。市区级赛课活动中,容易出课堂效果的往往是实作课,许多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只看学生的绘画作品……于是,美术课程偶被挪作他用,各级赛课的“指挥棒”导向,学校的评价标准,让许多教师放弃上欣赏课。

(2)欣赏课教材与学生认知脱节。我区现用人美版美术教材,每册一般在开始和结尾各安排一节专题欣赏课,但这些课程的内容普遍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脱节。出现知识性、专业性上浮,趣味性偏低的局面,课程一旦游离于学生感知之外,欣赏难以直抵心灵,触动共鸣。长期下去,学生与老师都会丧失教学兴趣。

(3)美术教师专业素养与欣赏课发展的不均衡关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尽管,我校的美术教师均为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专职教师,但欣赏课教学关乎这个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其他领域知识、理论结构、表达方式等综合人文素养。对于综合性强的欣赏课教学,大家都感到难以驾驭。

(二)课题界定及研究的重要性

1、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2、小学美术欣赏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同时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美术教研组确定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收集整理适合各年段的欣赏媒材。

2、探索小学各年段适合学生欣赏的美术内容,形成专题欣赏课。利用平时的教学,养成随堂欣赏的习惯。

3、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了解一位名家或欣赏一幅名画。

4、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鉴赏水品。

5、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与生活的认识及应用。

6、使欣赏课程专题化,常态化,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欣赏课程。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我校各年段的学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他们感兴趣的美术学习内容。

2、文献检索法:查阅资料,了解欣赏课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3、实验法:将我校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年段进行实践探索及研究。

4、案例分析法:针对具体的课例进行研讨、分析。

(三)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1)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2)收集资料、学习理论;(3)讨论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及开题报告;(4)尝试研究。

2、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3年2月)

(1)调整课题实施计划;(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4)撰写中期报告,总结反思。

3、后期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1)全面总结,归因分析;(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3)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文字与光盘资料。

三、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通过两年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收获。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掌握了欣赏作品的方法,提高了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9

试举一例:陆游《游山西村>中有两句很有名的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人读了这两句诗,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想到。有人看到了和想到了迷人的风景,有人看到了和想到了坎坷的人生,有人看到和想到了艰辛的事业,还有人看到了饿和想到了曲折的爱情。风景或人生,事业或爱情,是陆游的诗句中所没有提到的,它是欣赏者在陆游诗句的基础上的想像,这就叫做审美再创造。欣赏者在感知艺术作品时为什么能进行审美再创造呢?从客观上说,任何艺术作品都有空白和不确定性。从欣赏者主观上说,就是对艺术作品的空白与不确定性作出了填补。

我们已经说过,艺术作品像一个谜语。画面就是谜面,艺术家传达给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就是谜底。谜面与谜底之间永远存在着空白,留待猜谜者去填补。如果谜面与谜底之间没有空白,谜面即揭示了谜底,猜谜者非但不感到有任何猜谜的,反而认为制造谜语的人把自己看作智力低下的笨蛋加以愚弄,感到屈辱与愤怒。如果谜面与谜底之间有一个适当的空白,猜谜者运用了全部智慧填补了谜面与谜底之间的空虚,破译了谜底,就会感到空前的。艺术作品也是这样的。优秀的艺术家有意识地在作品中留下了空白与不确定性,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过程。如果接受者对空白、空虚进行了成功的填补,就会体味到创造的,也只有在这时才能体味到艺术家的良苦用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作出结论:感官接触艺术作品是艺术欣赏的前提。没有感官的接触,就像瞎子在绘画作品面前,聋子在音乐作品面前,是永远也不可能产生艺术欣赏的。但是,感官接触艺术不是艺术欣赏的根本特征。艺术欣赏的根本特征就是审美再创造。所谓审美再创造,就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空白与不确定性的填补。如果对艺术作品的空白与不确定性作出填补,就叫做欣赏了这个艺术作品;如果对艺术作品的空白与不确定性没有作出填补,就叫做没有欣赏这个艺术作品。艺术欣赏与非艺术欣赏的分水岭就在于是否对艺术作品的虚空与不确定性作出填补。这就是艺术欣赏与非艺术欣赏的本质区别。那么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审美再创造呢?

1.对艺术作品物质材料的审美再创造

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去塑造艺术形象,雕塑的乌木青铜、水泥石块,绘画的宣纸颜料、画布油彩,都与它们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构成材料有极大的差别,这就是艺术作品的空白。欣赏者只有用自己的审美再创造去填补这个空白,形象才能像一个真实的事物呈现在面前。让我们举一个真实的例子。罗丹的雕塑《青铜骑士》所用的物质材料是青铜。人们在欣赏这座雕塑时,没有感到那是一个冰凉的、坚硬的、没有生命、没有思想的一块青铜,而是感到"那初醒的人物,肺叶中充塞了新鲜的空气,举起臂来,似乎要离开他的底座,到世间去宣传福音"。这时,欣赏者感到了他肌肤的温暖,呼吸的起伏,肌肉的激动,思想的活跃。

2.对艺术作品三维空间的审美再创造

任何客观事物都存在三维空间之中,但绘画只能表现二维空间,这是一切绘画作品都不可避免的空白。艺术家运用焦点透视法,引导欣赏者填补空白,创造真实的三维空间。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马萨乔在圣玛利亚新教堂绘制的壁画《三位一体》中圣母、圣约翰和供养人。在欣赏者看来。这不是平面的绘画,而是"打开"了墙壁的立体的雕塑,甚至有人能计算出这个幻觉空间的准确深度,似乎是一个任何欣赏者都可以随时步入其间的真实的空间。

3.对艺术作品时间的审美再创造

绘画和雕塑只能表现客观事物运动过程的一个瞬间,但任何运动都是一个时间过程,这就是艺术作品的空白,留待欣赏者去填补。我们在绪论中提到的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这个作品有一个必须填补的空白:支着下领的右臂为什么放在左膝之上,这确实是一个不大自然、无法思考困难问题的姿势。我们完全可以设想.思想者思考问题的最初姿势一定是右臂放在右腿上,但是,他用这个姿势思考问题时间已经很长了。雕塑是不能表现时间过程的,但是,罗丹的作品引导欣赏者对时间过程作出了审美再创造,表现了艺术家的巨大天才。

4.对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审美再创造

在形象与主题之间存在着一个大大的空白,期待着欣赏者去填补这个空白,这个空白越大越多,欣赏者的填补就越是多样,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就越是多样,甚至截然相反。作为一个有审美能力的欣赏者,不仅仅要有视觉和听觉能力,还要具有其他的条件:第一,欣赏者必须具有~定的艺术修养。第二,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生活经验。如果接受者与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表达的思想感情反差过大,就无法填补这一作品所留下的虚空与空白。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10

新课程美术课程标准曾指出:美术等欣赏领域的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而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离不开学生美术直觉敏感度的培养,这一切都要借助于学生了解相关美术知识、欣赏方法和正确途径这个前提,从而最终使学生获得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美术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如果学生缺少起码的感受和欣赏能力,那么欣赏就毫无意义,因此,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为重要。要有效地欣赏美术作品,就应该不断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那么,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呢·笔者根据这些年的实践经验,谈谈看法。

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展现的就愈充分。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所选择的欣赏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能激发其情趣。欣赏的方式要灵活多变,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范画展示、参观、访问、电影、电视,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加直观形象感受,培养其美术欣赏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其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该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努力提高他们的欣赏趣味。

2 让学生广泛接触高水平的美术作品,提高美术直觉的敏感度

其实,这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欣赏实践活动。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多看美术作品,特别是优秀的美术作品,才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鉴别力。如果只是给学生提供美术理论知识,让他们简单化记住美术理论中对鉴赏作品阐述的条条框框,而不广泛地接触美术作品,则学生的艺术直觉必然付诸阙如,美术欣赏力的培养和提高便无从谈起。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欣赏,也可以通过实践课进行随堂欣赏,也可以举办师生作品展进行欣赏等等,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让学生尽可能广泛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形象储存,提高学生美术直觉的敏感度。

3 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欣赏方法,把握美术欣赏的正确途径

美术作品五花八门。不同的美术作品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语言的表达和显示上往往各具特色。对于中国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摄影等等,应当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美学特性,找到欣赏的关键点和切入口。如果用欣赏油画色彩的方法来欣赏中国画水墨写意作品,那就进入了误区。因此,要让学生对被欣赏对象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另外,对艺术发展的简单的史实也要有所了解,对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也有所掌握。因此,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特点,对美术发展史要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4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以提高综合素质和欣赏品位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力具有积极的意义。综合素质除思想品德素质外,还包括学生对历史文化、自然生活的了解程度,包括生活经验、阅历以及对事物认识和接受的敏感度等等。对于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感受和思想内涵的理解,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无疑比一般的学生要胜出一筹。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生活,要求学生多读书、交流、求教、旅游、运动、听音乐、看画展等等,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提高综合素质和欣赏品位。

5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术,培养注意力,审美判断力,获得审美享受

欣赏美术作品,不能持漫不经心、走马观花、东张西望、无动于衷的态度,必须诚心、热心、耐心,发挥"注意"的作用,把感受、思考、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作品,继审美直觉之后,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这样,作品的底蕴、作品的美感才会在欣赏者的注意中释放出来、奉献出来,为欣赏者享用不尽。这里既存在着作品是否优秀和具有吸引力的问题,也存在欣赏者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只有判断出作品的优劣,才能在欣赏优秀的作品中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可以采用设问激趣、合作探究、描述观后感等等;也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范画、音乐等等。让美术欣赏课堂变得活跃、新颖,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6 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培养、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总之,美术欣赏课不是简单的带领学生去看看作品,而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评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例11

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理解力是一种领悟各种关系,攫取事物本质的能力。因而学生知识的积累,教师的博引广论,促使欣赏教育有效地进行。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发现作品外部的诸种关系以及更为深邃和复杂的内涵。这要求教者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

那么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从来未能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笔者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常见类型

一般说来,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以下四种类型:

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

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

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

4.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解说型的美术欣赏教学是最常见的。但一味由教师讲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容易陷入知识灌输型的模式之中。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下功夫,对作品作出好的选择,并具有高超的解说技巧,那么,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问答型和讨论型的方法有相互关联之处,但相比之下,讨论型的欣赏教学方法更理想。

自由型的优点在于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喜欢的作品,按自己的方式来欣赏。这种方法最理想,但是很可能导致只有一部分的学生掌握了欣赏的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引导,欣赏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要有充分的认识

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应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三、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这样也改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美术欣赏教学发展到今天,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并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希望同行与专家们都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