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28 04:11:12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化,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以信息化为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我校作为一所省一级小学,我们理应要走在教学教研的前沿,而信息技术科组肩负着为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的任务,使我校在现代管理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深化过程中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加强学科组的自身建设

2、树立良好的科组形象:本着信息技术科组要服务于学校管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的宗旨,我们要树立工作积极、主动、热情的良好形象。

3、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本科组人员要保持务实、求实、开拓、进取、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

4、要争创2003学年广州市优秀信息技术科组称号,本学期我校要申报广州市中小学优秀信息技术科组的评选。

二、做好学校现代教育媒体的维护工作

1、继续做好设备的使用指导和培训,引导教师正确用好设备。

2、加强与各级、科组和教师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3、本科组老师在没课或无工作安排的时间,要在四楼的科组办公室值班,当接到有电脑等技术故障的电话请求时,要及时前往处理,对于不能直接处理的故障要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并填写一份故障处理意见的书面报告。在维修仪器过程中,要坚持节省开支的原则。

三、做好学校电子资料的整理工作

由于我校办公电脑较多,在工作过程会产生许多学校、年级和科组等的学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阶段性工作意见、各种专项工作计划、各班级的成绩统计等电子文档资料,这些资料对于将来是十分宝贵的,因此,要及时做好对一些有用的资料的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建议每个级组在你们的级组办公电脑上建一个共享文件夹,文件夹名字统一叫《上传资料》,然后把你们级组老师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论文、每个班的期末考试成绩等放入里面,再由信息技术科组收集整理。请各年级把Teacher02电脑上把《上传资料》文件夹拷贝到各年级组办公电脑上,然后把你手头上已有的资料放入对应的文件夹。

四、做好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1、我们广大老师们必须要认识到建设和维护好流溪小学网站的作用和意义,把我校的常规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学校的教学动态和学校的重要举措及时地在学校网站上反映出来,对上级教育部门、兄弟学校、社会、学生家长成为一个交流反馈的渠道方式,同时,也是我校对外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网站建设得好就是一个正面的宣传作用,反之则起到负面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的网站是非建设好不可的。

2、为了保证网站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校要成立一个网页制作小组,并把网页的建设与维护工作落实到各学科组上,我们信息技术科组要负责网站建设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建议由孙楚志老师全面负责这项工作,并请孙教师尽快提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小组成员名单、网站的栏目设计、工作进程等交学校研究决定。

五、做好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

1、本学年,结合学校及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实际,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此我们要根据广州市教研室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及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三个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并争取在我市教研室陈榕权老师的指导下,及早形成书面材料。

2、积极参与广州市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开展以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研究。

3、做好第五周星期四上午教研室在我校进行的全市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的准备工作。

六、做好校级的学科竞赛工作

为了树立本学科在学校师生及家长心目中的良好地位,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形成特色课程,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探索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本学年开始,每年第二学期组织一次分年级校级信息技术学科竞赛。具体详见竞赛方案。

七、继续进行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

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它的正确使用和运行,将标志着一个学校的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使我校的校园网的作用产生质的飞跃。因此,做好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也是我校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八、整理教师制作的课件

上学期末,收集到许多老师自己制作的课件,我们要对这些课件做好整理归类存放工作,并对优秀课件进行评选,同时要对本次收集的课件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并把评析意见反馈给全体老师。

九、加强与校外的交流学习

本学期计划组织科组老师到广州等外地学校进行参观交流学习,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找出我们的不足,寻求我们发展的出路。

十、主要工作的分工及完成时间表

序号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课件的整理

李建生

第二周2月20日前

2

优秀课件的评选

李健生、邓昔溪、孙楚志、李政

第三周2月27日前

3

信息技术校本教研的书面材料整理

邓昔溪、李建生

第四周3月3日前

4

学校电子文档的整理

邓昔溪

第五周3月12日前

5

全市公开课

李建生

第五周星期四

6

三、

四、五年级竞赛

邓昔溪、李建生

第六周星期四3月26日

7

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

孙楚志

第八周、第十四由学校进行检查

8

标准化信息管理数据的录入

李建生、孙楚志

第六周、第十二周由学校检查

9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2

1、开展本区公开课示范活动。

本学期,我们先后由曙光小学的虞积莉老师、包河中学的林文明老师分别开展了两节区级公开课活动。其中执教教师既有信息技术学科的名师,也有新分配的青年教师。如虞老师是包河区名师、学科带头人,个人综合素质较高,多次在省市级公开课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她主动承担了一节四年级《图片插入更精彩》一课,并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让学生制作“四运会书签”及“环城公园导游图”来学习插入图片的技巧。整节课认真研读对学时认识到位,对教材提炼独特,无论是课堂中的氛围,还是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中对课堂调控能力都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老师的亲和力,给听课的老师带来了深刻的印象。新分配到包河中学的林老师也执教了一节七年级《快快乐乐去上学》一课。林老师能针对学情修改教材、提炼教材,简化了知识点,体现知识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完成效果较好。包河中学虽然地处合肥东南大圩方向,公交车班次较少,而且,因为修路,公交路线有所改动,但很多老师克服困难,转了几次车来到包河中学参与听课交流活动。

2、组织到外区参加观摩学习

4月30日,我们走进了六安路小学观摩学习了庐阳区教育局电教馆举办的全市小学名师研讨课活动。执教的龚进老师语言幽默,他所执教的四年级《书签内容巧安排》一课让我们在轻松愉快中度过。5月17号,我们有幸又听了合肥市42中学蔡蕾老师所上的一节合肥市初中信息技术名师研讨课。蔡老师所上的七年级这节课《活动1获取管理照片》以获取照片、管理照片为主线展开教学。两节课无论是课堂结构还是对学生的亲和力、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对学生的评价举手投足之中能看到名师的风采,受益非浅。我们区来自46中、阳光中学、南园学校、包河中学、61中、曙光小学、前进小学、青年路小学的等许多老师积极参与了教研活动。参加活动的老师不仅认真签到,领取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艺术介绍》、《听课评价表》,还认真填写评课表,课后积极参加研讨。

3、随堂听课。

今年3月30日下午,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还在教研室的带领下分别走进了46中,师范附小进行了随堂听课。我们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成员分别听了两节中学的信息课,一节小学的信息课,收益颇丰。三节课虽然风格不同,但可以看到教师的基本功都比较扎实。46中瞿其琴老师的八年级《制作运动会海报》一课总体架构清晰,教风严谨,能对photoshop和powerpoint两种软件作比较,以区别两者添加文字的方法的不同,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史国辉老师的七年级的flash《制作蝴蝶飞舞动画》一课能用快速公交1路的路线对比图导入,结合实际,能使学生很快融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附小的老师能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效果好。

每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不仅关注教师的上课,也非常重视教师的相互交流。活动后,我们都进行深入的评课工作,其中不仅谈到本节课的教学,还对平时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如晓星的陆成英、东流路小学李飞鹏老师提到的收回教学演示中的技巧,屯小的张婷老师提到的课堂中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的能力,曙光小学的虞积莉老师谈到的如何养学生自己看书的习惯等问题引起了信息技术老师的共鸣,每次活动大家似乎感觉意犹未尽。

二、筹备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网站建设

今年,在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包河区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了。而5月27日,对于包河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在前一段时间紧张的筹备之后,包河区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在包河信息网上的名师工作室终于有了一席之地,在这里非常感谢区教研室、区信息中心在百忙之中为我们提供的技术支持,也非常感谢从筹备到策划中每一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的努力和帮助,他们不仅积极提供个人资料,还为工作室网站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且在每次教研活动后,成员和学员们都能积极撰写活动总结和反思,让名师工作室网站真正成为我区信息技术老师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能真正的发挥名师的效应,利用名师资源,形成辐射和带动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引领全区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学,为包河区信息技术的教学教研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观念。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成长,6月10日下午全区信息学科教师齐聚曙宏小学,聆听了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田钰老师《如何上好信息课》的专题讲座。田钰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学科的教学设计思路及要求,并针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加强课堂教学能力等几个方面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解决方案,同时要求信息技术老师尽可能多听课、多观摩学习,不能仅限于书本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此次讲座理论联系实际,使得教师们对于如何上好信息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素养,为有效的教学落实到课堂中打下了理论基础。教研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老师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老师们深信这对今后的教学有更多的帮助,活动结束后,不少老师感悟颇深,还就此积极研讨,并将交流中的想法和建议反馈到名师工作室,还有老师就此撰写了论文。

四、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3

负责局机关政务工作的综合协调、重要会议的组织、重大问题调研与政务信息、文电处理、秘书事务、重要文件起草、科技宣传、档案管理、工作、局机关人事劳动、财务管理、后勤服务和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负责机关内部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负责普法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文明机关建设等工作,负责机关部门管理。

组织拟订科技发展的战略与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实施科教兴区的有关战略、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对策和科技进步的年度工作目标,并对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会同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指导、协调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负责全国科技进步区考核、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考核以及各镇街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组织、协调工作;承担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科技动员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对应市科技局的处室为:办公室、环境条件处、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科技动员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高新计划科

主要职能:

负责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培育和产业化工作;组织实施工业领域科技创新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产业化计划、青年学术带头人带课题进修计划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组织信息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引进和转化工作,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培育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承担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创业园区等创新基地建设的业务指导工作;

负责高新技术企业(双密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的认定,以及省工业科技攻关应用基础、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研究、青年科技基金等计划项目和软件企业、软件产品的管理工作;

负责民营科技企业的联系和管理工作;

负责科技扶持政策的贯彻、实施和落实工作,负责科技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制订,会同有关部门开辟科技经费渠道,筹措科技资金,负责科技三项费用、各项科技发展基金、科技专项经费及科研机构事业费等经费,使用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

贯彻执行促进农村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制订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科技兴农工作,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协助管理星火计划项目,促进农村科技产业化发展;组织国内外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扶持创汇农业;负责全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协助管理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组织实施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和社会发展科技试点、示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组织、审核、申报并协调实施重要科技合作交流项目;负责科技计划统计年报及科技统计分析评价工作。

对应市科技局的处室为: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处、科技计划处、农村处,负责区科技创业园的管理工作。

三、科技成果科

主要职能:

负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监督实施,拟订科技成果管理的政策措施和制度;组织和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归口管理科技成果鉴定,负责科技成果的登记、划密、推广及评审奖励等管理工作;归口管理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事项;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归口管理科技保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宏观管理科技第三产业,研究拟订技术市场、科技信息等方面的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归口负责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组织项目引进和科技合作工作;组织和管理技术贸易活动;审批、认定、管理技术贸易机构和民办科技型非企业机构;归口管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发放技术贸易许可证;调处技术合同纠纷和科技成果纠纷。归口负责科技人才的引进,科技人才培养选送、表彰等工作。

对应市科技局的处室为:科技成果处。负责区“科技超市的管理”工作。

四、知识产权科(挂区信息中心牌子)

主要职能:

负责区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的日常工作。归口管理专利工作,编制并组织实施专利工作发展规划及计划;协调、指导专利、咨询、中介、开发等服务机构,协助依法调查处理专利纠纷和冒充专利的行为;组织指导专利技术实施及专利技术贸易工作;开展国际专利合作与交流。

负责指导和协调各镇街、各单位的专利申报工作;依法调处专利纠纷和查处冒充专利行为;组织专利技术转化工作,组织实施重点专利实施及专利申请资助计划;组织开展国际专利合作与交流。

贯彻执行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有关方针和政策,组织编制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及计划,并组织实施;

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科技信息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协调解决计算机网络建设、互联及国际互联网的运行和安全等重大问题。负责科技信息网络安全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监督管理;组织、指导和管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组织、协调和指导科技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信息化工作;承担区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对应市科技局的处室为:知识产权处、市科技信息中心。

五、科普科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4

引言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依据煤矿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围绕企业的生产、人才、采购、成本、质量、营销、财务等业务建设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合理、优化地安排企业信息化有关的项目。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业务的计算机化,还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煤炭企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覆盖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它不可孤立地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操作,实现信息采集、处理、适用过程的集成化。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准确定位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及主要部门业务的发展目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方向;了解同类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把握煤炭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资源状况。根据煤炭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其次,以层次化的结构设计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每一功能模块又可分成更细的层次。信息技术标准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或制定标准,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最后,对信息化总体架构中的各功能模块及相应的各项煤炭企业信息化任务进行评估计划,把它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项目。明确各个项目的功能、预算、时间等。按具体项目重要程度和煤炭企业财务情况做出安排

三、保障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涉及的技术难度较大,内容较多,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保证规划按时、保质、保量进行,煤炭企业应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建立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机构可分为领导决策层、企业信息化组织协调及技术支持层和实施执行层。1)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他们为领导决策层,从全局上权衡、协调、审定、决策以及组织企业信息化实施;保障实施煤炭企业信息化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煤炭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营造良好环境。2)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牵涉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设置一个组织协调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来负责日常的工作。3)专家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要有本企业专家,同时,还必须邀请社会专家、IT专家与经营管理专家以得到智力支持,共同组成专家组。5)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组织。实施执行组织要按照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进程,具体分为多个项目小组。项目组是实施执行小组的执行单元,由项目负责人直接领导,选择若干专家和业务人员组成。项目组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项目负责人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物,要选拔德才兼备、威望高、信息工程技术过硬、又有经营管理经验的技术干部担任。

2、制度保证

1)煤炭企业管理措施保障。采取强制措施清除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各种障碍,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2)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主要制定和规范煤炭企业业信息化的评审制度、实施模式等保障制度。3)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稳定一批懂企业管理又通IT 的中坚技术力量,特别是选择几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精英,他们在信息化规划中能发挥重大作用。煤炭企业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系统培训,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建设队伍。

3、技术保证措施

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我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态,吸取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教训。如:一些应用系统分别找不同的合作伙伴分散开发,缺乏统一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选择几个长期的IT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联盟。另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各个应用系统,由项目实施小组与会同相关部门编制面向不同使用者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如:面向全体使用人员的使用培训、维护培训和面向领导和管理干部技术业务培训等。

四、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长期的工作,信息化规划是这一工作的指向标,通过信息化规划可以确定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和步骤,通过分阶段实施来降低信息化工作的风险。只有做好全面、细致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准确把握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战略层面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5

(初稿)

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干办字[2019]

号),**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拟订工业和信息化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并组织实施,对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实施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协调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根据国家、省、市级产业政策与本县产业发展规划,拟定并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政策与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及产业政策,推进行业技术基础、知识产权、质量品牌管理,协调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工业和信息化的准入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办理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有关事项;协调县级药品储备管理、烟草工业生产和专营管理工作;负责盐业行政管理和农药生产监督管理。

(四)监测、分析工业和信息化运行态势并相关信息,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工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反垄断相关工作。

(五)拟订并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协调组织实施有关科技重大专项,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协调实施国家和地方信息技术标准,指导推进企业信息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六)负责提出本县工业、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的建议;承担省、市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相关投资项目的初审、申报工作;制定相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七)承担电力能源和煤炭行业管理和监督;拟定电力行业规划和经济技术政策;监测、分析电力运行态势,协调处理电网运行、电力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培育和监督电力市场,规范电力市场秩序;负责供电区划分管理工作。

(八)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的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负责新型墙体材料、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干粉砂浆的管理。

(九)推进工业、信息产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拟订并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政策,依托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十)建立服务全县工业企业的工作体系,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指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负责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

(十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协同有关部门加快公共研发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协同推进物流配送服务业、融资租赁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及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十二)依法管理工业园区,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园区建设中长期规划,推进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组织指导生态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数字化园区建设,负责对全县工业园区的分类管理、经济运行分析。

(十三)统筹全县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协调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

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消费、智慧城市建设;依法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市场。

(十四)统筹推进全县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并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

(十五)承担相关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负责协调信息安全及其保障体系建设;指导协调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防范保障工作;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事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信息网络安全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监督管理。

(十六)开展工业和信息化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十七)承办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工作职责,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内设机构为18个职能股(室):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保密、综治、信访维稳、档案、政务公开、机关节能等工作;负责政务督查,组织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等工作;负责机关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公务接待、后勤保障等工作;组织实施局内信息化建设。

承担党委日常工作。抓好局机关及下属单位的党建和宣传工作;承担机关和局属单位党员教育培训、队伍建设等工作。

负责全局改革的综合协调;组织协调委内重大综合性调研活动;承担重要文件、综合性文稿的起草工作;负责对外宣传、新闻、媒体协调工作;负责工业和信息化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负责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工作;指导普法、计划生育工作;负责指导下属改制企业做好企业遗留问题的处理和企业维稳工作。

(二)行政服务股

拟定工业和信息化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组织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拟订工业和信息化年度计划,并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总结督查;协调拟订并实施相关立法规划和计划,负责机关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负责依法行政工作,承担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承担本部门行政许可或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咨询等行政服务工作;按照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及时调整行政服务事项的内容和方式。

(三)经济运行股

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并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承担应急管理、国防动员相关工作;负责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指导企业

人力资源开发及智力引进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反垄断相关工作。

(四)投资规划股

按规定权限,审批、审核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指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承担省、市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投资项目的初审、申报工作;制定相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协调建立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县工业和信息化招商引资工作,负责监督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负责全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负责轻工、医药行业的指导管理工作;监测轻工、医药行业发展态势,相关信息,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研究制定行业规划,政策、规章和相关指导性计划;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准入条件、技术规范和标准;负责中药材生产项目管理工作。

负责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负责受理企业权益的投诉、举报;组织查处企业乱收费案件;指导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参与工业企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承担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负责并指导光伏产业相关工作,监测分析行业发展态势,相关信息。负责光伏产业推广应用,协调解决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行业规划、政策、规章和相关指导性计划。

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政策,推进园区经济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组织指导工业园区发展与建设;负责对全县工业园区的分类管理、监测分析。

(五)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科

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和污染控制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准入条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组织协调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协调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推广应用,负责新型墙体材料的认定申报;承担散装水泥

和预拌混凝土管理工作;承担节能监察行政执法职能。

负责管理煤炭、有色金属、冶金、建材、化工、纺织、食品行业,监测分析行业发展态势,相关信息;拟订行业规划,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引导行业合理布局;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负责农药生产监督管理;协调办理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有关事项;负责组织实施行业准入工作。

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管理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准入条件、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

承担电力行业管理与监督,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行政执法;拟订并组织实施电力行业发展规划、计划、政策;提出电力项目审核意见;负责培育和监督电力市场,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监测

分析电力运行态势并相关信息;负责电力需求侧管理;依法管理供电营业区划分工。

负责盐业行政管理;协调县级药品储备管理、烟草工业生产和专营管理工作;负责监管民爆行业安全管理工作。

(六)信息化推进股

研究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市信息化发展规划,协调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并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协调推进信息消费发展;依法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市场;承担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管理;指导软件业发展,推进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承担县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统筹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协调推进信息安全测评,指导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工作,协调处理有关重大信息安全事项。

(七)中小企业股

负责全县中小微企业的综合协调、指导和监测分析;监测分析全市非公制经济发展态势,提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拟定并组织实施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承担中小企业成长型工程和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组织实施,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承担小企业创业基地

建设推进工作。推进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政策建设;强化信用管理,配合有关部门指导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建设合作机制,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八)科技装备股

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规划、政策;组织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组织实施行业技术基础工作;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组织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组织实施有关科技重大专项,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负责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的初审、申报工作。负责汽车、机电、光学等装备制造行业的指导管理;监测分析行业发展态势,相关信息;研究制定行业规划、规章、政策和相关指导性计划;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承担全县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电子行业规划及管理;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审查、监督管理;负责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保密资格审查和国家安全、保卫和保密工作;负责民爆器材行业、船舶行业和监督管理。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6

(一)准备阶段(1993年以前)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计算机工业界认识到,发展我国计算机工业,应该从过去的以研究制造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迅速地转向以普及应用为重点,以此带动研究发展、生产制造、配套、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事业是关系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是直接从事这一事业的科研和生产部门的事,还要求冶金、石油、化工、轻工、建材、纺织等部门密切协同和大力支持,共同奋斗。为了振兴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事业,为推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1982年10月4日,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同年12月8日至12日,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系列型谱专家论证会,确定了我国在此后一个时期,发展大中型计算机,小型机系列机的选型依据。

1983年5月15日,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规划会议。会议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正确处理自己研制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抓紧、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把品种、质量放在首位,要把发展中小型机、特别是微型机、单板机作为重点方向;要面向应用,大力加强计算机软件工作,迅速形成软件产业;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作为整个计算机事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加速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

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及时指出,新的“工业革命”表明,西方国家要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这对我们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强调要发展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要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等。为研究我国新技术革命的对策,国务院成立“新技术革命对策”小组,组织了计算机专项和光纤通信专项研究。

1984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必须有重点地发展新兴产业。在现代新兴产业群中,信息产业是最重要、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核心因素。要逐步装备我国的信息产业,并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为改造传统工业服务。应当把电子工业摆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了加强对电子和信息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

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于1984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了“我国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指出我国电子和信息产业要实现两个转移:第一,把电子和信息产业的服务重点转移到为发展国民经济、为四化建设、为整个社会生活服务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把电子信息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放在首位;第二,电子工业的发展要转移到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装备为主体的轨道上来,并确定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和软件为发展的重要领域。

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为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七五”期间,重点抓了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即邮电通信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银行业务管理系统、电网监控系统、京沪铁路运营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科技情报信息系统、民航旅客服务计算机系统、航天实时测控与数据处理系统、公安信息系统、财税系统、军事指挥系统,并建立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贴息贷款,支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些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为以后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广泛的技术和社会基础,培养了一大批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宜速作决断,不可延误”,启动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该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信息技术相关项目的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

1988年5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机电部,并将振兴电子产业的任务交机电部承担。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继续支持各行各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1988年至1992年,国家经济委员会、机电部、国家科委和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在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EDI技术、CAD/CAM以及MIS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二)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我国信息化正式起步于199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岚清等提出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同年12月,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主席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加强统一领导,确立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994年5月成立了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为建设国家信息化体系,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1996年以后,中央和地方都确立了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信息化在各领域、各地区形成了强劲的发展潮流。国务院于1996年1月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由20多个部委领导组成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工作。

(三)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

经过1993—1997年的建设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已经初步形成。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二十四字指导方针。

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4月18—21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圳召开了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邹家华同志作了题为“把握大局,大力协同,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主题报告,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曾培炎作了关于《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编制说明,电子工业部部长、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启立在会议闭幕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吕新奎作了“1997-1998年国家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的报告,许多部委和省(区、市)信息化主管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交流发言。会议全面部署了信息化工作,通过了规划,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里程碑。此后,全国的信息化工作从解决应急性的热点问题,步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上来。

1998年3月以后,随着国务院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将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建制并入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负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工作。

为担负起研究制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各地区、各行业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作;协助业主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组织协调和推进全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研究制订有关信息资源的发展政策与措施,指导、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安全技术开发;推动信息化普及教育等职责,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信息化办公室)。1999年2月,国家信息化专家组变更为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委员会。

1999年12月,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恢复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批示,成立了由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担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继续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

信息产业部努力推动电信体制改革,进行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和结构调整、国营企业改革。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公司开展市场竞争的格局。与此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和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四)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党中央高瞻远瞩,《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深刻剖析了近年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全世界带来的巨变。信息化从一场技术革命转化为一场产业革命,并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正如朱镕基总理在《建议》说明中阐述的:“我们讲抓住机遇,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用高新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党中央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为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使我国由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必须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二、中国信息化发展思路的形成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八五”、“九五”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新世纪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九十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提倡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掀起了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即进入“后工业社会”发展阶段后,开始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仍然是实现工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中国要不要推进信息化相当多的人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够,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我国的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相对落后,也不足以支持信息化建设,应该加快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产生这种认识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对信息化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于1993年分别提出了“金桥”、“金关”、“金税”等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提高了对信息化规律的认识,同时,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行动起来,制定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的规划、纲领。党中央不失时机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伟大号召,激发了全国人民和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在1997年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主持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会议指出,由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工业化不能再走西方国家的老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把工业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支持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使我国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从信息技术应用导致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变化乃至社会的变革;信息化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化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家国际地位的战略措施和手段,发达国家以其技术先行的优势,向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扩充,向全世界提出了挑战,各国人民再一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英明决策,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面向21世纪的伟大战略。指出信息化是覆盖四个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准确地定位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人们对信息化认识的新飞跃。信息化代表着由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渗透形成的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新兴生产力,可以提升包括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信息时代的工业化。

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信息化为信息产业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信息产业为信息化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所以,信息产业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认为只要发展了信息产业,就是推动了信息化发展,或者认为只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信息化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这种认识是不准确、不全面的。

(二)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的关系

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启动的金字系列重大信息工程为标志,我国信息化建设是在国家主导下起步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在尚无建设经验、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国家确立若干项全局性的重点工程,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它体现了政府的意志,表达了政府对未来发展的强烈愿望。既推动了信息化建设发展,又可以积累经验,带动经济发展全局。1994年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定的“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通结合”十六字方针,在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97年四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完善为“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二十四字信息化建设方针。这一指导方针,依据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和目标,结合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规律,总结了中国多年来信息化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考虑了今后国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和方向,体现了中国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特征,为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问题提供了依据。这一方针,激发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形成了新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蓬勃发展;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化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形成新的投资热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突显出来。我们认识到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方针。

在制定国家信息化“十五”发展专项计划时,总结了过去几年的实践经验,朱镕基总理在“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中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即“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强调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无论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都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面向消费者,提供多方位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要抓应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强调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一定要面向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需求对信息技术进步的导向和带动作用,要尊重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决定生产的产品和规模。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积极拓展信息化的发展空间。对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公用通信、专用通信和广播电视传输基础网络,都要统筹规划,联合建设,互联互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强调其社会性。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越高,信息化程度越高。要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摆在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促进资源共享。把技术创新作为加快信息化进程的动力。为缩小我国信息技术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解决核心技术不足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尽快掌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积极推进核心信息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制度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要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加快基础电信市场的开放、信息资源开发、网络建设等领域的有序、有效竞争机制;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吸引国外技术、人才和资金、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在开放中求得更快发展。

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思路,是对信息化认识的深化和提高。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提高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要提高西部的信息化水平,以消除“数字鸿沟”;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仍然要给于关注,在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国家主导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信息和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必须主导安全政策和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三)国民经济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的关系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我国信息化建设从国民经济信息化起步,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事实证明,以“三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领域和各地区。

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国民经济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是不可分割的。1997年4月,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概括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广泛内涵,既包括了经济领域的信息化,也包括了科技、国防以及社会生活的广阔方面;既与全球信息化一致,又体现了中国信息化的特色。自此,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从国民经济信息化进入了国家信息化的阶段。

2000年9月,朱镕基总理指出:“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要把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化作为一件大事”。实践说明,政府信息化不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社会树立起示范作用,带动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7

1.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与纳米信息学2012年5月,即在材料基因组计划颁布11个月之后,美国“国家纳米计划(”NationalNanotechnologyInitiative,NNI)提出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以确保美国在纳米领域可持续设计方面继续保持其国际领先地位。该计划旨在建立一个直接面向问题、面向需求的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从而加快美国在纳米领域技术发现与技术创新的速度。从计划的内容与目标不难看出,此项计划与材料基因组计划有诸多相似相通的地方。提到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必须要提及纳米信息学(nanoinformatics)这一重要的概念。纳米信息学指的是开发和实施有效的机制以帮助相关机构对纳米技术信息进行收集、验证、储存、分享、发掘、分析和应用,覆盖整个纳米领域,影响到研究、开发以及应用的方方面面。一个不断完善的纳米信息学基础设施将通过不断改善实验数据的再现性,以及通过促进工具和模型的开发和验证,而将数据转换成信息加以应用,从而确保国家纳米技术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纳米信息学将为纳米材料和产品的合理设计,研究方向最优化和风险评估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和纳米信息学的发展同时也为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补充与帮助。

2.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的基础与助推力(1)多元化的合作团队建立一个由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多样性的协作团队,对于美国纳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至关重要,它们是美国纳米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该团队涉及纳米技术研究、开发乃至产业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多方面的研究力量,主要有:实验科学家、计算科学家和理论家,产业工程师,负责材料合成、测试、质量监控等的技术人员。(2)跨学科的协作网络建立一个灵活的可以开展多学科知识协作的网络,有效衔接基础实验研究、建立模型和应用开发,对于提高研发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靠的计算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和设计具有理想性能的纳米材料并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此外,模型在开发新概念以及加深人们对纳米级材料的性能和行为的理解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当模型和实验结果在网络中能够被迅速分享时,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就可以更加有效迅速地连接起来,从而有的放矢提高研发效率。(3)可持续的计算工具箱一套能够促进实验分析和理解纳米材料的计算工具对于完成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而言至关重要。计算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发现在当前理论框架中不明显或难以表现出来的材料的性能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经过验证、易于访问且得到良好维护的模拟软件将对纳米材料的性能和行为做出可靠的模拟,从而有效帮助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开发。(4)坚实的数据基础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坚实的纳米技术数据和信息基础,将纳米材料设计、合成、性能、现象以及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开源数据与软件、开放获取的方式、通用的数据传送与存档格式、标准化的词表等都是建立这一基础的必要条件,对研究人员管理与储存实验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不同学科间研究人员的数据共享与彼此合作。

3.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与材料基因组计划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材料基因组计划是美国众多行业众多机构为加速本国先进材料的发现和巩固制造业的地位而共同做出的努力。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与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合作涉及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的所有方面,特别是研究方法和数据方面的建设。通过相互间合作与交流,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与材料基因组计划将实现互利共赢。因此,这里所介绍的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将直接为材料基因组计划作出贡献。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试图通过模型、模拟工具和数据库的发展,以实现对纳米级尺度和亚微秒领域里各种现象的预测。相比来说,材料基因组计划的范围要宽得多,既包括纳米级别也包括宏观尺度的材料信息。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的实施对材料基因组计划来说,将是其重要和有利的补充。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取得的重要成果,如数据格式标准化,使实验科学家与理论家相结合以加速材料设计的方法等可适用于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其他相关领域。同样,通过材料基因组计划开发出的与纳米材料相关的方法和标准等也可以在纳米技术知识基础设施计划的工作中进行探索,测试和评估。通过持续的交流与合作,在这2项计划指引下合作的各部门成果将推动整个时间与空间范围内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进一步提高美国在材料与制造领域甚至更广泛领域的竞争能力。

二、启示与建议

材料基因组计划后,我国学术界迅速做出了反应。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推动下,计划的当年,近百名材料领域的科学家会聚北京香山,召开了“材料科学系统工程”会议,并提出建设集理论计算、数据库和测试三位一体的共用平台、实现重点材料示范突破以及成立多方协作的指导委员会等建议。在过去的2年多里,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科技部等机构以及上海市、北京市等地方政府的努力下,我国的材料基因组计划正在逐步落到实处,其研究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被学术界所接受和采纳,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也逐渐投身此中。十几年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我国尽管在后期也有少量参与,但是并没有能抓住那次重大科学计划的先机。因此,面临比“人类基因组计划”更为广泛的“材料基因组计划”,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能够迅速做出响应并踏实努力,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且值得肯定。但在赶超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简单照搬国外计划的内容与方案,而应深入消化吸收,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适合国情的选择与决定。

1.积极鼓励并大力发展原创的材料计算软件美国材料科学家已经通过不断改进计算方法,在计算预测模型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只是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平台向制造业分享这些研究成果。材料基因组计划正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向材料科学家和制造商在内的整个材料科学界共享数据和计算工具的平台。当然在建立这个平台的过程中,随着交流与合作的加深,还将伴随计算工具与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提高。而我国在材料计算软件上的开发几近空白,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程序包。除了个别单打独斗的研究小组,我国材料计算大都依靠外国商用软件,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国推动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发展,首先亟需解决的是形成规模化的长期稳定的开发队伍,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模型、算法和大规模科学计算软件,摆脱国外软件的垄断和限制,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8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现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便对网络相关参数的设计规划增加了难度。近年来,网络技术人员着重进行了网络规划设计难点与技术的创新探索,以期全面降低网络资源需求的变动性,并基于安全化的资源共享进行了仿真技术引入应用。笔者认为进行新技术创新应用有助于缓解网络规划与设计方面的发展困境,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先介绍了网络设计与规划难点,并基于难点进行了新技术应用探索,以启发网络发展技术创新人员,突破网络规划发展困境,从挑战中获得发展。

一、网络规划设计难点分析

现阶段,网络发展与应用中以资源分享与应用具有普遍性与急切性,网民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网络规划设计更加注重追求高水准的数据资源以提升民众的资源使用满意度,也更加注重网络规划设计的依据客观、有效水平,以全面提升网络规划决策的科学水平与资源利用安全性,以形成全面、系统的网络规划局面。

(一)网络多元规划与设计方案的制定难点

现阶段,网络规划设计主要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但是多元规划方案设计在实际的网络发展中应用并不广泛,网络技术人员在进行网络规划设计工作时常忽视规划方案的重要性,以致网络规划设计缺乏相应的延续性,影响了网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网络规划方案制定工作的难度还存在于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工作不仅要基于规划需求,还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网络资源应用客户的利益保护,切实保护网络新规划前的客户投资,提高客户资源服务使用的满意度,而且,网络规划设计还要在规划实施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预测,这便增加了网络规划设计的难度。

(二)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分析难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信息交流需求,网络规划设计还面临着一定的需求分析难点。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获取与分析难点主要是网络规划与设计人员在进行网络规划设计时面临的网络信息资源统计难点,其中还包括客户需求调查精确性与时效性难点,现阶段网路技术人员已经进行了需求分析技术研发,但是该技术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难点。

网络需求获取与分析作为网络规划设计工作的基础,能为网络规划设计提供目标参考,还能提升网络客户信息资源的使用满意度。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获取与分析难点主要是指网路资源共享过程中由于技术功用有限而导致的网络规划目标缺失,该难点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网络规划设计中网络性能指标的缺失,长期发展还会影响网络资源的现代性、时效性及有效性,直接威胁着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局域网络的规划设计需求分析难点解决具有紧迫性。局域网基于专项性能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等网络资源,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分析需求量大。局域网的规划需求分析能够为网络资源提供网络建设发展规划指导,还能提升网络建设安全性,对网络结构规划意义重大。

(三)网络规划中的组网技术难点

现阶段,社会各行业的组网规划发展不断深入,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组网技术也面临发展困境。当前ATM、FDDI、千兆以太网等主干网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其中后两种技术在应用中优势越加突显,成为广泛应用的主网技术。社会网络规划设计发展中出现了组网难点,各种主干网络技术应用优势因为技术布局应用不合理而导致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技术功用大打折扣。

目前,在网络组网规划设计中已经实现了楼层建筑中的局域网组网,其中核心组网设备运行中采用千兆以太网,更高层次的广域网组网还未应用成熟,导致各项主干网技术优势不能有效统筹组网,影响了网络技术设计向更高层次上发展。

(四)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结构性布线难点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结构布线状况是影响网络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现阶段,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故障多半源于网络规划中的结构布线,解决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结构化布线难点是提升网络运行顺畅度与质量的关键环节,还能减少网络应用中的故障,对于提升网络信息资源使用客户的满意度具有战略意义。

网络规划中的结构化布线能够为社区局域网提供便利的网络传输,还能借助通信设备实现广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切实解决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结构化布局难点能够全面提升网络信息共享的效率,还能有助于进行网络拓展,并将多模光缆与双绞线联合应用于网络规划设计中,全面提升网络建设水平。

二、网络规划设计困境探索中的新技术应用

网络规划设计难点多数关系到网络规划设计技术水平,加大网络技术创新,切实提高网络规划技术水平,能够全面推进网络规划设计工作。笔者就现阶段应用比较广发的需求获取分析技术与网络规划设计仿真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网络规划设计难点的解决提供思路。

首先是需求获取分析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关键人物采访、实地调研、网络展示等。该激技术应用过程中先要了解网络规划设计目标,并基于需求获取的目的强化信息交流,其全面提取关键的需求信息,以为网络规划设计提供精确度较高的信息资源,切实推进网络规划设计突破难点,获得切实进步。

网络仿真技术主要应用于网络设计工作中,该技术的应用核心是三层建模机制,其中还包括仿真方法要点,高技术应用于网络规划设计中能够全面提升网络资源共享的安全性,还能通过仿真机制与引擎缩短网络建设周期,降低网络规划成本,提高系统的开放性,推进网络广域规划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现阶段网络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难点,笔者还基于现阶段的技术应用中进行了网络规划设计技术探讨,希望能为网络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此外,网络规划设计工作是网络获得总体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系统、科学的网络规划设计能够切实推进网络技术水平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余佳.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获取技术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

[2]李明.论校园网络规划设计的若干问题[J].成才之路,2009(03).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9

2 项目沟通计划

现行工程项目沟通计划分为三类,即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以及短期计划,各期计划在实施时首先要分清主次关系,其次是确定好沟通对象、需要的信息以及信息频率,基于工程项目与工程项目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实施工程项目沟通计划时,应根据主次与紧急关系一一逐步进行开展。基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突发性,所以,工程项目沟通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种种沟通问题。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10

前言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共建设了 2 条热轧带钢生产线。热轧生产线设计能力 940 万t/a,每年共 438.23 万t热轧钢卷通过铁路、汽车、海运运出。为了带钢配送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增加带钢产品附加值,公司决定建设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剪切加工中心共包括1条30万t横切线、1条40万t横切线、1条酸洗线及1条罩退线。首先进行试生产的是30w万吨横切线。

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以下简称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是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工程的信息化配套工程。配套中心MES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建立产销一体化系统,把钢铁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由信息化系统来综合平衡、优化设定生产销售的模式,由信息化系统来进行生产计划排程,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另外一个核心功能是质量管理和控制,通过质量标准,质量设计,质量追踪,质量判定,质量分析,实现在线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订单质量要求,支持新钢种的开发,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对生产线的横切、罩退、酸洗等各工序进行一贯质量设计,同时根据生产过程数据和实绩数据能够判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的品质,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达到对产品质量的全面掌控。

1 工艺简介

依据市场上越来越多高强板需求,带钢剪切加工中心横切机组需要能够生产出高强钢板。40万t横切机组为采用德国 SUNDWIG公司先进技术,可剪切屈服强度 1250MPa的高强钢板;30万吨横切机组由国内自主集成,可剪切屈服强度 850MPa钢板; 酸洗机组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推拉式酸洗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热轧酸洗钢卷;另有罩式退火机组,除生产罩退卷之外,部分罩退卷还作为横切线的原料,可加工为热轧罩退横切板。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架构

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的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从纵向上,剪切加工中心MES分为3层:分别为生产计划层、作业计划层和生产执行层。上层对下层具有指导作用,层次越高,时间周期越长,层次越低则相反;上层的输出即为下层的输入,下层计划调度不能得到满意解时返回上一层重新调整控制参数进行求解,然后再往下进行,层与层之间构成反馈闭环系统。

在生产计划层,主要制订生产和质量计划,包含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它是以销售订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设计和材料设计将其转换为生产订单,根据生产订单交货期、物料计划和各主要生产工序的生产能力情况,制订能力计划和短期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制定能源需求计划。

在作业计划层,主要依据生产计划层下达的生产计划,进行各产线排程/排序,制定各产线的作业计划。一般为日班作业计划。作业计划层还包括质量管理的质量跟踪和能源管理的能源平衡计划。

在生产执行层,把产线排序结果转换为生产指令(PDI)向生产线L2下达,并收集各种生产实绩信息,该层为在线实时调度系统,需要与生产线不断交换信息。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的各种设备状态、工艺运行参数、计划执行情况、物流情况等,并进行生产状态判断;当发现生产异常或故障时对生产过程进行干预和调整,使生产能够重新顺利进行。

在生产执行层还包括质量管理的质量判定和能源管理的能源调度。仓库运输管理系统是管理和协调钢卷、板包的库管理,以及相关的运输作业指令,以协作生产执行系统完成物流调度,成品库管理根据ERP下达的发货计划进行配车和发货。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接收检化验指令,并把检化验结果上传给质量管理模块,进行质量判定。

3 系统功能

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的生产组织的对象包括两条横切产线,以及酸洗和罩退线,同时在上下游的产线之间还存在协作生产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由信息系统来协调和帮助业务人员实现对于生产的组织:(1)根据业务规则对订单进行技术展开,为订单选择工艺约束允许的工艺路线和设备。(2)能够对系统内的生产能力进行计划,为订单选择合适的产线,这种选择还应该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3)将产线选择和平衡结果发送给执行系统,由其执行生产。(4)将生产执行的结果与订单进行匹配并将结果反馈给ERP系统。

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质量管理、计划管理、生产控制管理、仓储运输和综合管理5个模块。

3.1 质量管理

技术展开模块接收ERP系统下达的计划订单,计划订单中包括基本的销售订单的客户要求和产品信息,并提供基本的工艺路线和物料清单信息。

技术展开模块根据预先配置的工艺参数对计划订单进行技术展开,形成最终的生产订单,生成后的生产订单包括如下内容:(1)基本的产品要求;(2)可用工艺路线;(3)每个工序的可用设备;(4)面向各个工序和设备的物料形变信息;(5)PDI等其他信息

在上述信息中,前面4项信息是与后续的产线平衡和分配有直接的关联。除了基本的业务要求外,对于后续的业务操作,技术展开需要满足:(1)能够根据基本的原料和成品的规格品种要求,为生产订单选择可用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组。过滤掉无法使用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组。(2)如果因为工艺路线的不同而使得物料形变有所不同,技术展开应该在相应的设备和工艺路线中指出其中的差异。

3.2 计划管理

MES计划系统接收到技术订单展开后的生产订单,将生产订单存入相应对应逻辑中。

(1)生产计划管理

在计划员配置了产线能力参数、工厂日历后,系统可以根据目前产线的能力,考虑订单的交货期,来自动分配订单所在产线。这个结果是一个参考值。此订单上的物料最终在哪条产线上面生产,取决于最终此物料被编入哪条产线的序列里面。

(2)作业计划管理

轧制序列的创建在作业计划中完成,作业计划在创建轧制序列时,可以充分考虑当前系统产线前的可用物料,并可以自由地在可用的产线前选择所有当前类型产线可以使用的物料。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自由的确定产能分配的结果,同时在产线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地进行调整。在创建序列成功后,将序列发送到MES生产执行系统。其中的信息包括为MES生产执行系统指明序列对应的工厂和产线信息。

3.3 生产控制管理

MES生产执行系统在接收到产线序列后,根据产线序列中指定的产线来匹配执行,并根据需要与对应的订单进行匹配。

在生产完成后,MES生产执行系统要将产出结果与相应的订单匹配。如果在某一工序的产出完成后,还需要确认其后续的生产步骤,以便对物流等信息进行协调。

根据ERP的要求,组织产出信息,并发送给ERP系统。

3.4 仓储运输

仓储运输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仓储系统

仓储系统主要包括钢卷入库、钢卷倒垛、钢卷投料、钢卷卸料、厂际间转储、生产与销售间转库、废料管理、运输工具管理、库跨区位配置管理、成品发运、历史信息查询、库存查询与统计、天车指令管理、质保书打印、成品标签打印、报表管理和图形化仓储功能。

(2)天车系统

天车指令模块:接收仓储系统发来的天车作业指令,并指导天车工完成吊装作业,待天车工完成吊装指令或发现吊装指令有误时,在天车管理系统上可确认指令完成情况。

天车定位模块:定位模块根据定位设备传来的物理地址转换成库内的逻辑地址以达到辅助天车工精准吊装的目的。

3.5 综合管理

根据首钢京唐公司产线发展需求,结合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产线的投产,在现有LIMS平台基础上,拓展轧钢分析中心及综合管理区功能,完善LIMS平台,为剪切加工中心MES和ERP系统提供服务。

结合目前实时数据采集平台,采用OPC SERVER和采集器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厂际间能源数据和工序生产数据,为生产管控中心展示平台和计量专业管理提供依据。

收集物资计量和能源计量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各维度统计,为计量专业管理提供服务。

4 系统实现

系统采用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信息事业部的SGMES升级版架构,该架构使用J2EE+Flex技术,其技术特点为:(1)通过服务层的抽象,简化IT的繁杂基础架构,允许业务人员通过业务组件去组合应用。(2)使用标准的技术与接口,兼容异构系统,在组织级内实现标准的服务调用方式。(3)构建可重用、可组合的业务服务组件,通过松耦合接口方式支持业务变化。

以该架构为原型,结合首钢京唐公司的轧钢业务组件,使用XQL语言在系统中对各个业务功能的输出内容进行配置。如图3所示。

在具体的业务功能界面,通过对已配置的XQL表达式的调用,则可根据业务需求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以订单概览功能为例,其功能界面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对首钢京唐公司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进行介绍。该系统于2011年11月上线。目前,30万t横切产线正在进行试运行,该MES系统为产线的试车与正式投用提供了有效的系统支撑和保证。该系统实现了业务组件的可配置与可组装性,在业务发生变化时,只需要在线更改业务组件配置,即可以实现变化的业务需求,系统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被大幅提升。同时,系统对从订单下传、产品生产到成品发货的整个生产管理流程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有效跟踪和管理,为产线未来的达产和稳产、产品质量的跟踪和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并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简介:

刘木刚,1980年3月出生于辽宁抚顺。工程师。2003年7月获得昆明理工大学热能工程学士学位,2012年1月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现为首钢京唐公司制造部生产计划统计处生产组织负责人,负责炼钢、热轧、冷轧生产以及配套项目的生产组织、信息化系统的推进完善等工作。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例11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the sewage management and advance the vision of the public. As a widely used in all aspects of lif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The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wage management organically can make these two technologie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current computer technology in wastewater management mainly in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ewage scientific calc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three aspects.

Keywords: compute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ter managemen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123.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与污水管理的关系

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储存、加工、处理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再加上决策技术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在多种领域大范围地渗透人们的生活,现在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考虑不再是是否应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运用。将计算机应用于现代化污水管理,信息的收集、保存、变更、检索、分析和使用变得轻松而便捷,并能够实现跟踪并预测在施工中各种自然、人为因素对项目进度、质量造成的影响。信息技术蕴藏于计算机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及污水管理的水平。

二、污水管理的特点

(一)范围广

“为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对污水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这是污水管理在《论污水管理》中的定义,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污水管理包含了两个方面,不包括正常稳定生产的经济活动以及技术经济活动。

(二)繁杂性

其一,技术繁杂。一个污水中包含了多门学科,而一门学科又涉及到多种技术,因此,一个污水的顺利施工要考虑到的技术非常繁杂。其二,组织繁杂。一项污水的完成需要很多单位的参与与配合,而这些单位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矛盾,矛盾不能顺利解决,就会影响污水的顺利施工。其三,程序繁杂。一个污水的顺利开工不仅要考虑自身对土地、材料、资金、技术、劳力等条件的调查,还需政府审批、社会评估、招标投标方案选择、队伍组织、进度计划、多方协调等。

(三)系统性

将一个污水看做是一个系统,各个子系统间都有密切的联系,认识并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顺利完成污水是很重要的。

(四)创新性

污水都具有创新性。这里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

(五)不确定性

污水是一项活动,要完成这个活动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计划、环境等,这些方面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污水的施工也是动态变化的,具有不定确性。所以污水管理应具备协调好这些动态的变化条件,保证污水的顺利完成。

三、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污水管理信息系统上的应用

(一)应用于项目系统管理。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提供和保留项目的投资、计划、进度。因为以上工作内容一般都是单位项目经理负责,所以,项目经理可以登陆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查阅信息,采用计划评审法和关键路径法等网络技术,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做出系统计划,并整理出关键路径报告。之后再将资源分配、现场进度等内容通知污水管理人员并加以分析,确保管理人员及时和妥善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应用于物资系统管理。预测存货及分析材料可用性,能够为项目施工提供详实的材料报告。因此对其进行程序操作应在污水项目实施之前进行。计算机电子技术可将世界范围内的货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帮助决策者在掌握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计算机电子技术可以完成行情摘要系统的分析,整理出货物的价格数据、购买分析、投标状况等信息。此外,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还能够避免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满足销售方和购买方进行无障碍交流和沟通,实现隔空交易。

(三)应用于管理系统。项目污水施工都会根据之前制定的施工计划进行,随着污水进度的展开,就要制作施工工作状态报告、关键活动表、项目执行报告以及执行与计划的比较分析报告等,这些工作采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统计和整理,直接得出分析报告并报送项目经理,不仅使其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并自如运作,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四、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污水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并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目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中。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污水管理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控制对象的操作。对控制对象的操作主要是指计数机通过计算所要控制的装置或设备的递函数表征、放大系数、惯性时间常数、积分时间常数等结果,从而实现对他们的监控。

(二)对执行器的操作。执行器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是根据调节器的控制信号,通过改变输出的角位移或真线位移或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被调介质的能量,来实现生产过程的预定要求,而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可以边计算边调,实现执行器的准确执行。

(三)对数字调节器的操作。计算机通过对由传感器和测量线路转换而成的某种形式的信号的测量,将得到的数值储存到数字调节器中。数字调节器是以数字计算机为核心,它的控制规律是由编制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它有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两部分组成,输入通道包括多路开关、采样保持器、模—模转换器;输出通道包括数—数转换器及保持器。计算机就是通过这些通道实现其自动化的控制。

五、提高污水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一)在掌握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计划。必须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污水管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不能将信息化的应用作为企业的一个点缀,而应用到实处,处理一些污水管理的紧要问题,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污水施工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水平和技术,而不是空喊口号。污水管理信息化的提高最关键在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企业应根据在施工管理中涉及到的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检索工具化等相关技术及实际管理水平,制定正确的计划,科学处理施工上出现的问题,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率达到最大化,逐渐、稳步建立并完善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六、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电子信息时代。在污水工程中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工程建设管理、施工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加大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重视力度,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现代化,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