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11 04:19:55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1

1制定和完善各级预案为了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突发性,必须事先着眼可能应对的多种安全威胁,认真分析研究,制订出完备的卫勤保障方案和不同情况下的处置预案,并依据此方案,进行训练演习,对保障预案进行反复修订,使其日臻完善,更加贴近实际,便于实际操作。要加强多样化军事行动预想、预判、预设,分层次、分类别编制完成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配套方案。如笔者所在医院为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制定的总体方案,包括基本形式任务及保障能力分析;确立指导思想与保障原则;明确组织指挥与保障体系以及确定应急保障力量的编成和使用原则等10余项内容。另外,针对不同性质的任务制定专项预案,如灾害救援卫勤保障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勤保障预案、国际救援行动卫勤保障应急预案和反恐维稳卫勤保障预案等,并配以完善的人员抽组、物资准备等方案。

2建立模块化抽组模式由于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任务类型多样、需求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要进行模块化分工,根据任务形式、规模大小,及时调整人员的专业结构、数量甚至是性别构成。同时,物力资源也要按功能分为单元,模块化网络化储备,便于按需集成。笔者医院在专业构成方面,设置了内科救治模块和外科救治模块,并进一步细化为创伤救治模块、烧伤救治模块、中毒救治模块等。根据不同的任务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块组合。如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救治,主要以内科医护人员为主,医技为辅,配以少量外科医护人员;而在地震灾害救援时,以外科医护人员为主,内科为辅,配以少量医技人员。根据任务规模,确定以小组、小分队或分队等不同形式参与任务。

提高专业救治能力

专业救治能力是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保障能力建设的中心。要按照“按纲施训、实战牵引、急需先训、注重实效”的原则,进行紧急救治技术训练。除掌握急救基本技术外,各机动卫勤保障分队应根据所担负的任务性质,重点加强相关专业技术训练,如抗洪抢险卫勤保障分队对溺水者的救治、消化道及皮肤疾病的防治,以及相应的防疫措施等;而针对抗震救灾、反恐维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勤保障任务的性质和特点,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分别着重于挤压伤、窒息、爆炸伤、隔离和防疫等处置,切实提高各卫勤分队遂行不同卫勤保障任务的能力。要加大信息技术在训练领域的渗透、普及和运用,特别是要充实信息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内容,注重信息化装备训练,突出信息战和复杂电磁环境下卫勤保障训练。在搞好专业训练的同时,要设置一专多能和野外生存训练内容,提高机动卫勤分队独立保障和野外生存能力。

合理的结构编成是发挥专业技术效能的重要环节。在构成方面要合理搭配、突出重点,注重医护搭配、多专业搭配以及新老搭配,既要有紧急救治的业务骨干,又要有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全科专家;既要有医疗护理骨干,也要有卫生防疫人才和心理医师。在专业方面要以治为主、防治结合,立足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卫勤分队既要能诊治疾病,还要多加强防病知识教育宣传,同时指导开展卫生防疫及心理干预。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2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11-0047-03

2011年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指出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基层,重点在社区。加强对社区的服务与治理,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治理模式的重要立足点。

一、综合治理本土化制度体系

嘉定区太平村位于上海市近郊地区,在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化新型社区快速转变的过程中,太平村既具有都市社区的特征,同时也保留着浓厚的传统乡村特色。2011年3月,太平村根据村经济发展快、村民民主意识强、外来人口多等实际情况,结合近年来社区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制定了一项具有村域本土特色的综合治理联勤工作方案。

(一)三级组织管理机构。太平村的社会综合管理联勤工作首先从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入手。村综合管理联勤工作的领导机构是村联勤工作小组,“小组”下辖联勤工作站、联勤指挥中心和联勤特勤队三个机构。其中联勤工作站的工作职责是统一安排联勤日常工作,组织指挥联勤小分队和特勤队开展各项联勤工作。联勤指挥中心主要实行全日制值守,通过公安报警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群众举报及村务网站等渠道,及时采集、掌握社区联勤信息,有效开展指挥,调度处置工作,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即发现,即指挥、即处理”。指挥中心下辖社区治安与安全、社区环境卫生、新村民管理、企业、社区民生等五个联勤分队,以及新村民管理等十二个小分队。联勤特勤队是执行联勤任务的常设职能部门,担负着辖区范围内联勤工作具体事务的处理和协调。

(二)五联动工作机制。针对村级事务管理五大重点领域,他们提出了“五联动”联勤工作机制,即实行“环境卫生联治、社区治安联防、社区安全联保、社区民生联办、新村民自治联管”。“五联动”工作机制的原理就是无论事大事小,也无论某类事件是否关乎自身利益,只要在村域范围内出现的问题,每位村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快速报告,迅速处置,互通信息,联动联勤”,真正实现村里的事,村民知晓、村民作主、村民监督、村民参与、村民满意的太平村治理理念。

(三)“三加一”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由三支信息员队伍和一个信息网络构成,即“联勤小分队信息员队伍”,由全体联勤小分队成员组成;“联勤特勤队信息员队伍”,由全体联勤特勤队队员组成;“群众信息员队伍”,聘请村民代表、党员议事会成员、老干部、老党员、复退军人、老协、退休教师、新村民楼组长兼任村联勤信息员,扩大信息的来源和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一个网站”,即太平村网站。

(四)三级处置工作流程。联勤处置工作依据各类事件的性质和处置的难易程度,实行三级处置方案。一级处置实行就地及时解决,贯彻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的原则。如按照一级处置方案不能解决的情况,特勤队或联勤小分队应在第一时间内向联勤工作站申请二级处置。联勤工作还设置了三级处置的应对程序,即由村联勤工作站将相关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程度等基本情况,上报镇联勤指挥中心请求支援,由镇联勤指挥中心统筹镇联勤力量协助解决,村通力配合,以求协调迅速、有效处置。

(五)监督检查制度。根据村联勤工作相关制度的规定,太平村成立联勤工作监督考核小组,全面负责实施督核工作。督核办法分为监督和考核两个方面。其中监督主要是对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联勤处置过程中的工作作风,联勤处置中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公平性,联勤工作人员的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考核着重加强对联勤工作信息的完整性、事件处置的及时性、事件处置的实效性、通讯联络的畅通性、信息报告的时效性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的对象包括村联勤指挥中心、联勤小分队和联勤特勤队及联勤工作有关人员等所有人员。常规考核每月一次,每季还要进行季度工作考评。

二、整体性治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新宠——整体性治理为社区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整体性治理是由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最早提出,希克斯从合作和整合的视角出发,主张政府建立较少数量的大部门,以解决公共管理中出现的空心化和碎片化问题,提高管理的效率。整体性治理理论是顺应时展对理论创新需要的背景下诞生的。[1]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应对能源危机引发的对政府治理模式的责难,西方国家先后开展了以分权化、市场化、民营化为指导思想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建立了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公共管理部门,以图实现公共管理的良好结果。然而,新公共管理在推进世界各国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同时,也暴露出公共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等不足,从而削弱了政府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另外,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加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管理领域内面对的公共事务呈现出日益复杂化趋势。一些跨越功能边界的公共事件,如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不断出现,分工细密、层级分明、单一功能的政府部门已无法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诸如、城市综合管理等复杂的社会事件,需要跨功能、跨组织、跨条线的治理机构的联合行动,才能达到彻底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

整体性治理理论也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结果。网络和信息技术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由分散走向了集中,从部分走向了整体,从破碎走向了整合。既改变了经济社会运作的方式,也使政府机构的扁平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了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下以分散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管理弊端百出,而主张组织决策便利化、精确化和科学化的整体性治理理论体现了时展的需求。[2]

作为一种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整体性治理的发生有着内在深刻的逻辑机理,它是对政府内部治理资源配置优化的制度性再调整,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观和政府治理方法论的统一。首先,整体性治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治理观。整体性治理强调服务对象、治理目标以及社会问题的完整性和有机关联性,认为应该为社会提供无缝隙服务,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平和正义,回应了时展的需要,超越了传统的强调威权统治的官僚制治理观和强调“经济、效益”的新公共管理治理观。其次,整体性治理强调整体主义方法及信息技术手段再造政府治理。整体性治理的治理方法论不同于官僚制的行政命令——服从式的治理方式,也不同于新公共管理所推崇的市场契约、碎片化治理方式,而是转而追寻政府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着眼于政府内部机构和部门的整体性运作,主张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的整体主义方法应用。同时十分重视政府治理手段的现代化、科学化、电子化,重视政府治理效率的提升。[3]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跨界合作。[4]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模式虽来自西方国家,但其以协调和整合为核心的理念,对当前我国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仍有借鉴价值,特别对以综合治理为旨归的社区管理新模式的探索有着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综合治理联勤工作的思考与完善

(一)联勤工作的运行机制

上海市嘉定区太平村的社区管理综合联勤工作实行如下创新原则:其一,实行联体指挥,创新组织领导模式。搭建起由“块”主导的综合管理协调指挥平台——村联勤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调度村内涉及综治维稳、社区管理的相关部门及社会化参与力量,实现了对村综合管理的“一元化”领导,集中解决治理结构中曾长期存在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具体化和落实问题,条线资源、社会资源在块上有效整合的问题以及“块”上执法主体实现的问题。其二,实行联队管控,创新执法勤务模式。整合现有的公安巡警、协管队员、社区保安队员、广大村民等队伍,混编成五百多人的联勤队伍。联勤队伍按村组、厂区等网格划分,在各辖区内进行二十四小时的不间断的联勤巡逻。常态模式下,联勤班组按各自的网格划分,主动巡逻,发现、接处并上报有关案事件,如遇急、难、险、重问题,联勤班组在第一时间向村联勤指挥中心报告,由指挥中心调派多网格快速集结增援,合力解决。其三,实行联动处置,创新应急管理模式。村派出所设立联勤指挥中心,中心将从多种渠道汇集而来的相关案事件信息,在最短的时间运用数字信息指挥平台进行任务分解。通过创新应急管理模式,实现了村联勤小组的指挥、调度实体化,实现了条线执法主体联合执法常态化,实现了各类管理力量彼此借势、互为支撑的管理集约化。其四,实行联手监督,创新社会参与模式。在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中,除了有效发动社会化服务企业参与社会管理外,太平村还积极完善群防群治工作网络。通过组建社区管理队等村民志愿者队伍,实现社区综合管理工作向驻村企业、新村民家园、家庭等延伸,实现全覆盖。同时,组建专业监督和社会监督队伍,实现联手监督,其中专业监督由联勤督查考核队具体负责,社会监督主要依托村民志愿者组成社区管理队负责。

以上几项原则的核心是联合,与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的在统一和整合政府治理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内部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理念不谋而合。

(二)存在的不足与完善的对策

长效机制问题。太平村联勤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镇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条块之间、条条之间密切配合,主动作为。但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治”,依赖于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今后如人员变动,尤其是条线部门主要领导职务变动,可能会给工作推进带来影响。因此,必须规范工作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完善监督考核、量化考核指标,避免大联勤工作“人走政息”。

工作边界问题。多部门参与大联勤,使得村两委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村级治理的实效。未来这种整合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以赋予联勤工作更多的任务,解决更多的问题。但这种整合也极有可能出现工作交叉重叠现象,导致效率下降。因此,必须明确联勤工作定义、联勤工作边界等具体问题。

队伍管理问题。个别联勤队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业务知识不熟,工作方法不多,规劝说服力不够和处置特殊事件能力有限等缺陷。此外,参与大联勤的各支协管队伍分属不同条线,虽然在全新的联勤模式下这些人员短时间内实现了从“一岗一职”到“一岗多职”的角色转换,但各条线原有的薪酬待遇存在一定差距,“同工不同酬”给联勤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带来一定难度。因此,逐步缩小各支联勤队伍在薪酬待遇上的差距,并从联勤队伍规范化建设着手加强联勤队伍的“大整编”,以提升队伍战斗力,也是当前联勤工作的难点。

社会协同问题。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当前,联勤工作在后两个方面较为欠缺。仍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本地居民多,外来人员少;党员干部多,普通群众少;老年人多,年轻人少。因此,必须合理统筹地区社会化资源参与,更好地利用和发挥社会化力量的作用。[5]

太平村两委筹划按照整体性治理的要义,将社区联勤工作与新村民的管理服务紧密结合,与普法、科普等宣传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与正在推广的“精细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广泛发动本村党员、村民代表、群众团体及新村民党团员、新村民代表、新村民组长、新村民骨干,组成一支较大的志愿者队伍进行联动走访、联动服务、联动防范、联动治安,形成一个全民参与的联勤工作网格。

参考文献:

[1]朱玉知.整体性治理与分散性治理:公共治理的两种范式[J].行政学理论,2011(3).

[2][4]胡佳.政府改革的整体性策略及在中国的实用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0(5).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3

公安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旨在为公安消防部队完成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快速提供技术、物资、生活和社会联勤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新期待,努力打造与当前灭火救援、抢险救援作战任务相适应的消防战勤保障体系,是关系到消防部队能否实现“来之即战、战之即胜”?的决定性因素。

一、首都战勤保障的现状

为了满足首都经济发展形式和灭火抢险救援的需求,北京消防总队于2008年组建成立了战勤保障大队。战勤保障大队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灭火救援战斗力为出发点,以“打得赢”为目标,坚持自我保障与社会联勤保障相结合,与首都应急救援物资战略储备系统相衔接,按照现代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规律和保障需求,整合消防资源配置方式,合理配备人力、物资、装备,在中心及重点城区组建了具备技术、物资、生活保障和联勤保障能力的战勤保障机构,初步形成了指挥统一、平战结合、联勤保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公安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促进了部队战斗水平的明显提升。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根据现场勤务安排,战勤保障大队抽调器材、卫生、维修、药剂等保障分队战勤官兵组成现场保障小组,分别进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消防中队、国家体育场实施零距离保障。针对奥运消防保卫时值酷暑,大队出动流动洗浴车分别前往16个奥运场馆消防运行团队为244名官兵提供了洗浴服务;出动饮食保障车现场为执勤官兵现场制作了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饮品,补充了执勤官兵体力。在奥运会开、闭幕式期间,为现场执勤官兵调集细水雾水枪50支,灭火毯601条,轻便灭火器具753具,在物资保障上确保了万无一失。

2009年2月9日,央视新址配楼发生火灾,战勤保障大队在接到总队调度命令后立刻启动了战勤应急保障预案,共从14个单位为现场调集了1918件套各类装备器材和3吨A类泡沫,为参战车辆进行了现场供油4吨,提供了应急食品1500份。技术保障组及时排除90米云梯无法出水故障,使其迅速投入战斗;及时调度三家社会联动单位为现场运输14吨泡沫,调度急救中心出动40台救护车前往现场实施救护;调度市政水电等单位出动了铲土机、供电保障车、洒水车和燃气工程车等车辆,为火灾扑救提供了最大的战勤保障支撑。

2009年建国60周年庆典消防保卫期间,战勤保障大队提早介入,事先对各执勤点进行实地踏勘,确定食品配送方案、执勤警力运送路线和应急物资保障方式。调集油料车、器材保障车分别进驻市中心城区支队,对天安门区域消防车所需油料和装备器材实施不间断应急保障;同时选派官兵和维修保障车进驻府右街中队、奥林匹克公园等中队,期间共为现场维护抢修车辆56台次;出动运兵车277台次运送执勤警力7400余人次;设立了以天安门为界的南北两个生活保障小组,为执勤官兵提供食品12000余份、饮用水560余箱,并随时做好应急生活保障准备,为国庆消防保卫提供了有力的战勤保障。

2011年6月5日,总队依托教导大队高米店中队成立南区供水分队。自分队正式成立以来,在各类灾害事故现场中,出色地发挥了第一时间增援和供水保障作用,累计供水量3640吨,安全行驶11000公里,出色完成了30余次灾害现场灭火及供水任务。

二、战勤保障的发展目标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和功能不断拓展,发生重特大火灾、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化学危险品泄漏等灾害事故的危险性也日益加大。如何迅速调集力量,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物资及时有效地处置这些突发性灾害事故,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目前,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首都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将其纳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之中加以建设和完善,更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根据消防部队发展需要,针对建立完善首都战勤保障体系建设需求,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立足战勤保障基地,建立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抓紧做好战勤保障基地的建设工作,建立总队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储备库根据北京和环北京地区特点,历史多发灾害以及城市发展进度,着重储备化工、高层、地下、地震、洪涝、交通等重大灾害事故救助物资,科学规划应急装备物资的储备品种、数量,根据灾害类型、力量编成和抢险救援规程采取装备编成的模块化的储备形式。并抓紧筹备第二战勤保障大队建设,集储备、充气、检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战勤保障基地。

(二)加强装备建设,建立种类齐全的战勤装备保障体系

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中所必须的技术装备和物资保障,只有通过科学地组织实施供应和管理,才能最终转化为部队现实的战斗力。因此,要从实战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战勤装备购置计划,保证战勤保障装备性能先进、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对处置大型火灾及突发事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战勤保障训练与预案建设

首先按照“专业化、实战化、协同化”的要求,加强战勤保障队伍训练,战勤保障大队根据重大火灾事故的类型、特点以及泄漏事故、建筑倒塌、跨地区救援等任务模块,明确保障流程,编程具体操法,对各作战部门统一组织合成训练和实战训练。同时,对于战勤人员经常开展定人定岗的专业训练和轮岗训练,进一步提高战勤保障大队一岗多能、一队多能的综合保障能力。

其次,加强预案的演练工作。从增强预见性、操作性、实战性着手,不断完善战勤保障预案。同时组织相关力量,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联动性强、形式多样的消防战勤保障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从而进一步完善战勤保障联动体系,切实提高联勤保障能力。

(四)加大人才培训,建设高素质的人才保障队伍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4

2、抓好专兼职护路队伍建设,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参加铁路护路联防。

3、协助路地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种涉路的违法犯罪活动。

4、组织开展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活动,确保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组制度

1、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正确处理好地方与铁路、地方与驻地单位、驻地单位与铁路的关系,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要在共创安全文明铁道走廊活动中:

⑴街道(社区)每月召开一次铁路沿线驻区单位会议,有关领导要参加会议,针对铁路沿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⑵要按创建责任书的条款,逐条对照检查落实。

⑶要共同研究制定铁路护路宣传方案,对本单位内部职工要分期分批进行培训。

⑷创建活动中,要深入基层,亲临铁道沿线了解实际情况,并针对突出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⑸搞好信息反馈,做好会议记录,通报本单位铁路护路工作情况及安全文明铁道走廊创建工作。

2、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情况通报制度

安全文明铁道走廊创建活动中,要定期通报各种情况:

⑴对于在铁路护路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表扬。

⑵对铁路护路工作措施不落实,工作不负责,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危害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批评,受通报的单位要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将整改情况报区综治办。

⑶本单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不安定隐患和问题,涉及职工利益造成职工产生抵触情绪的,要报所在社区、街道办事处的综治机构、区综治办以及主管部门,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

⑷对铁路沿线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能立即解决的,要统一安排部署,组织有关部门解决。凡不能解决的,要向区综治办和上一级部门反映,以保证及时解决,同时要将处理结果进行通报。

⑸对在创建工作中不注重配合、不注重落实的,要及时进行通报,造成后果的要按有关条款追究有关当事人和领导人的责任。

3、铁路护路联防队执勤巡逻制度

⑴执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护路联防队员安全管理规定》。

⑵执勤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线路上路执勤巡逻。

⑶执勤人员上路执勤巡逻时必须按规定统一着装,佩戴规定的执勤标志,手持规定的执勤械具。

⑷执勤人员在执勤巡逻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十看十注意",发现与制止危及铁路交通安全畅通的不法行为。

⑸遇有突发事件或意外险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除,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和上级领导部门报告。

⑹在执勤巡逻中,不得擅离线路,随意脱离。

⑺在执勤巡逻中,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做到依法巡逻,文明执勤,礼貌服务,严禁违法乱纪,越权执法。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5

2、抓好专兼职护路队伍建设,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参加铁路护路联防。

3、协助路地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种涉路的违法犯罪活动。

4、组织开展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活动,确保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组制度

1、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正确处理好地方与铁路、地方与驻地单位、驻地单位与铁路的关系,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要在共创安全文明铁道走廊活动中:

⑴街道(社区)每月召开一次铁路沿线驻区单位会议,有关领导要参加会议,针对铁路沿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⑵要按创建责任书的条款,逐条对照检查落实。

⑶要共同研究制定铁路护路宣传方案,对本单位内部职工要分期分批进行培训。

⑷创建活动中,要深入基层,亲临铁道沿线了解实际情况,并针对突出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⑸搞好信息反馈,做好会议记录,通报本单位铁路护路工作情况及安全文明铁道走廊创建工作。

2、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情况通报制度

安全文明铁道走廊创建活动中,要定期通报各种情况:

⑴对于在铁路护路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表扬。

⑵对铁路护路工作措施不落实,工作不负责,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危害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批评,受通报的单位要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将整改情况报区综治办。

⑶本单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不安定隐患和问题,涉及职工利益造成职工产生抵触情绪的,要报所在社区、街道办事处的综治机构、区综治办以及主管部门,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

⑷对铁路沿线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能立即解决的,要统一安排部署,组织有关部门解决。凡不能解决的,要向区综治办和上一级部门反映,以保证及时解决,同时要将处理结果进行通报。

⑸对在创建工作中不注重配合、不注重落实的,要及时进行通报,造成后果的要按有关条款追究有关当事人和领导人的责任。

3、铁路护路联防队执勤巡逻制度

⑴执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护路联防队员安全管理规定》。

⑵执勤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线路上路执勤巡逻。

⑶执勤人员上路执勤巡逻时必须按规定统一着装,佩戴规定的执勤标志,手持规定的执勤械具。

⑷执勤人员在执勤巡逻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十看十注意",发现与制止危及铁路交通安全畅通的不法行为。

⑸遇有突发事件或意外险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除,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和上级领导部门报告。

⑹在执勤巡逻中,不得擅离线路,随意脱离。

⑺在执勤巡逻中,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做到依法巡逻,文明执勤,礼貌服务,严禁违法乱纪,越权执法。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6

整合公司人事管理通常由多个部门负责,包括劳资部、组织人事部、企业文化办公室、社保部等。人事管理业务包括:合同管理、人事档案管理、考勤管理、绩效考核、公积金管理、社会保险管理、调配管理、劳保管理及工资管理九项主要业务,且此九项主要业务四个部门分别负责。

2.可视化数据挖掘匮乏

由于数据不能够高效的在各部门流通,使得各项业务所形成的数据形成了信息孤岛,无法基于统一的业务需求和公司人事管理目标建立人事数据管理关联模型,使得数据之间建立起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数据关系;也不可能利用数据关联模型挖掘各项数据的变动趋势、异常信息等隐含信息来帮助经营管理决策;更不能运用可视化管理理念对各类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实现各类抽象人事数据的可读性、易懂性,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可视化理念在人事管理的应用

基于对整合矿井人事管理现状的分析和可视化管理的研究,笔者提出可视化人事管理的建设思路:首先应建立可视化人事数据资源池,在此基础上构建人事数据关联模型,使得各项人事数据不再是孤立的,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关联体,最后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与展示。

1.可视化人事数据资源池建设

人事数据资源池的建设应注重加强数据采集的统一管理,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人事数据资源池应囊括人事管理各项业务公用的基础信息,包括档案信息、合同信息、考勤信息,并消除数据冗余。针对人事档案信息,组织人事部和劳资部应对干部和工人的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编码,消除由于整合带来的档案号格式不统一的问题;针对合同信息,应做好集团本部和公司属地合同的划分,这是进行社保管理、公积金管理及人事调配的基础;针对考勤信息,由于干部考勤信息和工人考勤信息由不同的部门采用不同的方式生成,因此应根据业务处理需要对考勤数据格式进行统一,制定统一的考勤标准。人事数据资源池是其他各项业务处理的基础,同时其他各项业务的处理也相应的影响资源池基础信息,因此应保持资源池中数据的及时更新与维护。

2.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数据关联模型的建立以数据池中基本数据为核心,其他各项业务的处理都需与档案信息、合同信息与考勤数据相互管理。首先,通过合同签订、档案建立、调配管理来维护信息资源池中档案信息和合同信息,这是其他各项业务关联的基础,通过档案信息和合同信息可以自动获取每个人员的工种类别用于公积金、社保的分类管理,劳保发放管理;自动获取不同人员的考勤标准用于考勤管理;自动获取工种类别及岗位级别用于绩效考核中一体化绩效奖金的计算;自动获取合同签订时间用于工龄工资的核算。其次,通过考勤管理形成人员出勤基础数据,后经标准化处理进入信息资源池,工资核算、绩效考核、社保办理等各项业务自动获取信息资源池中的考勤数据用于业务处理,各项业务自身生成的数据后又进入资源池以供其他业务提取。

3.可视化人事管理

可视化人事管理主要体现在基础信息可视化、异常数据可视化、业务流程可视化及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首先,对资源池中基础信息及各项业务处理所生成的信息应提取其所记录的对象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变化信息及关键信息,采用趋势图、柱形图、饼图、不同色彩将原始数据图形化显示,以提高各类数据的可认知性;第二,针对各类异常数据可以采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醒目显示以引起业务处理人员的注意,提高数据的准确度;通过数据关联模型的建立使得各项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可视化,使公司管理人员、人事业务人员对整个人事管理的业务流转、数据流通直观可视,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运用可视化数据分析,对工资数据、考勤数据、奖金数据等关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不同数据的可视化挖掘分析能够帮助管理者发现隐含的管理规律,提升人事管理水平。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7

##中心派出所位于海门的西部,西临通州川港,北靠三星叠石桥,辖区总面积39平方公里,共有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2.97万人、外来人口3000人。辖区内有二个大的木材市场、有500多家个体小家纺,人员混杂、流动量大,是二类治安复杂地区。今年以来,天补派出所树立“警力跟着警情走”的理念,以分级巡防为抓手,加强勤务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治安管控能力明显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明显上升,打击破案能力提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化分级巡防,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

我所现有民警8人,其中所领导4人,社区民警4人,保安联防队员18名。我所根据不同警情,开展分级巡防,配备不同的警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见警率。三级巡防即平时,配备1/3警力,分值班组、夜巡组、机动组三个组。值班组由正、副班民警2人和5名联防队员组成,夜巡组由8名联防队员(分2个组)组,机动组由其它民警和联防队员组成,三级巡防保证有2名民警和13个联防队员的警力。二级巡防,配备1/2警力。在三组级巡防的基础上增加了设卡组和清查组,并由民警带队,增加4名保安联防队员。这样二级巡防总警力是4名民警,17名联防队员。一级巡防,配备2/3警力。在二级巡防的基础上,增加了1个设卡组,加强了机动力量,增加了2名民警和16名村级保安联防队员,即总警力是6名民警,16名专职保安联防队员和16名村级保安联防队员组成。同时要求在一、二级巡防中确保有一名正职所领导在位,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及检查辖区巡防开展情况。

二是推行勤务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88-02

当前,、等恐怖袭击、大型时有发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维护社会稳定是新时期武警部队的重大使命。做好参与“处突”部队卫勤保障是医院卫勤分队的神圣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职责。卫勤分队如何围绕在完成“处突”卫勤保障任务中,加强快速反应能力、快速机动能力、联合行动能力和专业处置能力能力建设,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

1 能力建设的要求

医院卫勤分队主要执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任务,医疗救援主要执行伤病员的现场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治疗等救治任务。卫生防疫需要完成常见疫情的侦察检测、现场处置,同时,也应具备完成核与辐射、化学损伤突发事件的一般处置能力。

1.1 快速反应能力。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建设是根本。要求能够及时预警、快速联动,准确掌握情况,迅速做出反应,在规定的时限内携带物资、装备、药材完成出动准备。这就要求医院在加强卫勤分队的建设中必须拟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开展针对性卫勤专业训练,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程序,优化紧急出动能力,制定应对不同事件需要采取的机动方式,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抽组。

1.2 快速机动能力。卫勤分队越早到达现场展开救治,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就越高。近距离机动主要采取摩托化的方法,跨省行动主要采取火车、飞机等机动。因此适应不同环境下的救援,需要灵活使用多种输送方式,实施快速投送,保证在第一时间内机动到位。

1.3 联合行动能力 “处突”卫勤保障应急救援类型多样、参与救援的军地力量多,情况多变,指挥关系复杂,且组织协同有一定难度。在遂行应急救援任务时,卫勤分队耍在总队“前指”的统一指挥下在相关地域展开救援,要加强军地各类救援分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根据应急救援任务的性质、特点和规模科学组织,协调一致并有序开展各种应急救援处置。

1.4 专业处置能力。队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各类预案和专业处置方法,熟练运用各种专业装备器材,快速高效完成各类应急救援任务。特别需要掌握三种能力:①医疗救治能力,能够实施开展现场急救和紧急救治的各种措施。②卫生防护能力,要掌握防护器具的佩带和使用方法,具备初步的核、化检测预警能力、较强的病员生物检测能力、过硬的环境消杀能力和科学的防控能力。③分类后送能力,对伤病员采取初步救治后,要快速检伤分类,转送到后方医疗救治机构救治,并在后送过程中保持治疗的连续性,最大限度提高伤病员的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2 能力建设的措施

2.1 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针对所担负的任务和近年来武警部队在抗洪抢险、抗击SARS、抗震救灾、“处突”等重大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经验,制订完善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各种保障计划。同时结合遂行任务和训练演练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预案,定期组织队员学习、熟悉和掌握预案、计划,使每人都熟知担负的任务及要求,并经常按照预案组织演练,确保能够按方案快速反应、迅即出动、专业救治。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9

(一)结合创建广州出租汽车文明行业工作,开展出租车专项整治行动。一是根据《创建广州出租汽车文明行业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从2月6日起,我队开展了大规模出租车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非编出租车司机和“克隆出租车”违章违法营运行为,至今共出动执法力量7385人次,检查车辆84862辆次,查处各类出租车违章3533宗次(查处非编出租车司机3020人次,克隆出租车67辆,暂扣车辆987辆),出租车平均违章率由整治首月的10.95下降到4.16,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二是成立打击“克隆出租车”专案组,深挖“克隆出租车”存在的根源。我队联合公安交警等执法部门成立了打击“克隆出租车”专案组,对制造、贩卖、使用“克隆出租车”、伪造《服务资格证》等违章违法行为实施司法追究,从源头上打击“克隆出租车”、伪造《服务资格证》等违章违法行为。专案组自5月10日成立以来,共查处“克隆出租车”18辆,7名涉案司机被移交当地派出所拘留。

(二)开展道路客运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我队加大了对“两站一场”及市内各大公路客运站周边地区客运秩序的监控力度,多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及综合整治工作,打击各类违章违法营运行为。例如:联合市教育局和公安交警等部门,对非法营运“校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市旅游局、交警部门整治旅游包车市场运输秩序。同时,我队还加大了对沙太路、中山大道、广州大道、新市等客运违章多发路段的监控力度,重点打击无牌无证客车非法营运、公路客运班车不安核定站点停靠等重大违章违法行为。上半年,我队共查处各类公路客运违章991宗,其中客车非法营运175宗、不按核定站点停靠569宗。

(三)整治市内公交车、货运市场营运秩序。上半年,我队配合公交科、服务监督科顺利完成了对公交车的“两率”检查工作,并多次配合公交科开展对公交车营运秩序的专项检查,共查处各类公交车违章13宗。同时,我队配合货管科多次开展了对货运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打击非法营运“泥头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违章违法营运行为,共查处各类货运违章37宗,其中非法营运“泥头车”11宗、危险品运输违章13宗。

二、做好三项重要保障工作,确保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旅客乘车方便、安全、快捷

(一)坚持做好春运组织保障工作20__年春运期间,我队紧紧围绕“重点打击、兼顾全局、文明执法、安全配合、迅速高效”的二十字方针,以依法行政为主线,克服管理面广、情况复杂、监控区域大、人员不足等困难,努力实现运政执法的高效性和创新性;坚持稽查工作的联动性,与交警、巡警、警备区及区县交通职能部门紧密配合,严厉打击各类违章违法营运行为,确保了春运期间道路运输秩序良好。一是春运40天,我队共派出运政执法人员5,972人次,查处违章案件1,486宗(非法营运车辆136台,克隆出租车65台,黑站(票)点12个)。其中,春运联合执勤队查处客车非法营运75宗、克隆出租车33宗。二是节前春运,太和收费站设立春运交通安全检查点,超载分流6次,共98人。节后春运期间,广州西站、火车东站临时客运站分别疏运旅客65万人次和31.5万人次,确保了流花地区和火车东站地区客运秩序良好。

(二)集中精力做好第9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交通保障工作。我队贯彻委和局、处关于抓好春交会交通安全、服务保障的要求,组成强有力的监控队伍,五个大队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在本届交易会的两个阶段期间——4月15日至20日、25日至30日,对交易会流花、琶州展馆周边地区实施时段监控,保障了客运服务的任务完成。针对本届交易会客流量大的特点,制定可行的疏导方案,圆满完成了本届交易会客运保障工作。

(三)坚持不懈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客运保障工作。一是4月28、29日,我队组织稽查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客运市场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90人次,检查车辆548辆次,查处各类违章48宗,有效净化了各大客运站场周边地区及重要路段的客运秩序;二是五一节期间,稽查队外勤实行24小时 值班制度,且每天均有大队领导值班,使外勤稽查工作中的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的处理;三是安排内勤人员在队部值班,以接听“110”投诉电话和及时做好违章案件的移交工作。由于准备充分,使得节日稽查工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三、实现两项重大突破,大大提高稽查工作效率和客运市场监管水平

(一)充分利用电子监控系统和PDA、手持识别仪等检查设备,大大提高稽查工作效率。按照委及局、处领导要求,我队联合办公室、数据信息科等相关部门,逐步完善了4楼电子监控系统,成立了监控小组,对“两站一场”及各大公路客运站周边地区实施24小时监控,及时拍摄各类违章违法营运行为,并于外勤执法人员相呼应,及时查处各类违章行为。上半年,电子监控小组共拍摄出租车违章近3000宗,公路客运违章300余宗。同时,我队在外勤执法工作中还充分利用PDA、手持识别仪等高科技检查设备,大大提高了稽查工作效率。

(二)积极创新,采取灵活有效措施,加强属地管理。我队采取以属地大队管理为主,运政一大队配合监控、打击的方式,采取灵活手段,提高了对“两站一场”监控效果。具体做法:一是流花、天河、芳村属地大队为加强对客运站周边各类客、货运违章的打击力度,分别采取联合辖区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打击、协调客运站加强源头管理等方式,对客运站周边的各类违章营运行为进行联合打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运政二大队联合云浮市交通局及属地公安、交警部门开展罗定班车营运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公交一大队联合清远市交通局开展广清线客运秩序整治;公交二大队在巩固广汕线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河地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组,加强对天河地区公路客运市场源头管理。二是为加强对机场客运秩序的监管,属地运政三大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白云机场大巴班车安全检查台帐制度和出租车司机重点监管制度;全面启用机场监控设备,多次组织召开违章录像观看会,落实“控制违章重在预防教育”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加强社会联动,多部门联合执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我队在工作中注意联系协调公安交警等执法部门共同开展整治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门职能的局限,提高了工作成效。例如:联合公安、教育部门开展校巴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公安、旅游部门开展对旅游包车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等。二是反应快速,及时高效地处理“110”报警案件及群众投诉。针对“110”报警案件的突发性,我队每天安排机动分队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白天加强对全市范围客运秩序的监控,晚间在值班室随时待命,机动分队充分发挥其迅速灵活的特点,及时高效处理各种紧急事件,维护路面顺畅的营运秩序。对于群众来信来访投诉,我队安排专人负责,对投诉案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达到投诉一起,处理一起的效果。上半年度受理“110”报警及群众投诉案件共215宗,均能做到接案及时并能妥善处理,得到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五、积极抓好运政稽查队伍的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工作。

(一)多形式开展业务学习,推进稽查工作向多元化发展。

大队利用每周三的勤务学习时间,由大队领导对每周上级文件精神进行传达,对勤务状况进行点评,做到勤务信息有效、及时的上传下达。另外,由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分队长、中队长进行稽查工作经验介绍,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评。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与交流,开拓了稽查业务的范围,丰富了稽查工作的内,推动了稽查大队整体工作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

(二)加强后备骨干力量的培养。

针对人员流动大、岗位需不断调整的特点,稽查队对骨干力量培养工作的要求比较迫切。队部专门制定培训方案,采取集中授课、骨干讲课、专题研讨、综合考核、大对党支部讨论选拔等方式进行,以求进一步提高稽查骨干队伍的业务水平综合执法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带动整个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使稽查队工作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为了把稽查队锻造成“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集体,针对稽查队的工作特点,我队制定了《稽查大队思想政治工作概则》和《稽查大队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全体队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队员努力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知识和各种业务知识;帮助队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第三季度工作计划

20__年第3季度,我队将在委和局、处的领导下,围绕委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治系统工程方案,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进一步做好道路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监管工作。第三季度,我队将紧紧围绕“做好2项整治工作、加强3个方面的监管、抓好3项政务工作”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深化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一、做好2项重大整治工作

(一)出租客运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严格按照创建广州市文明出租汽车行业工作要求,继续加大力度打击“克隆出租车”和非编出租车司机,努力做好对制造、贩卖、使用“克隆出租车”、伪造《服务资格证》涉案人员的司法追究工作。

(二)开展“三线”客运市场整治工作。按照省厅关于开展广湛、广梅、广清线客运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联合相关市的运管部门,做好整治工作,不断提高客运市场服务水平。

二、加强3个方面的监管

(一)进一步加强属地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两站一场”地区及各大公路客运站周边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监管。

(二)继续加强对流花地区、广汕路、芳村、窖口、广州大道、天河至黄埔沿线等重点路段客运秩序的监管,打击各类违章违法营运行为,维护正常的客运秩序。

(三)做好对货运市场、停车场的监管。联合货管科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货运市场、停车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货运市场、停车场营运秩序。

三、抓好3项政务工作

(一)在日常勤务工作中,注重对广州交通行业的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加强对后备骨干的培训工作,完善大队队伍的梯队建设。

(二)坚持每周稽查例会制度,继续做好与相关业务科室的沟通联系工作。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10

学校是一个整体,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后勤工作,就要心中有全局,学会从学校的全局出发,去思考、研究和规划,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后勤工作的总体构思和设想。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就是要想学生所想,急教工所急,要服务当头,牢固确立服务育人和服务好人的意识,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一切便利。当前与今后较长时间内,高校一方面面临着扩招之后基础设施紧张,保障难以标准到位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必将面临着新一轮社会对教育需求过高和教育进一步扩张的新形势,后勤如何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在开发服务场馆方面下功夫,在拓宽多种服务项目上面做文章,无疑将会成为后勤保障最重要的任务。后勤社会化服务需要各种机制、制度和措施来加以保证,而目前不少学校还没有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好方法与好途径,尚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努力,在进一步改革中求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求创新,真正探索出适合国情和省情的高效后勤服务发展的新路子。

二、合理地满足要求

一方面,人的需求是人的活动的内在要素;另一方面,人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的能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水平。根据干部员工的需要,建立切合实际的导向机制,诱发干部员工的创业原动力,激发其工作热情,把干部员工的人生需要与后勤实体的兴旺发达直接挂起钩来,才是激发大家创业积极性的最基本原则。高校后勤工作要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所有工作既关系到后勤实体的盛衰,又关系到个人的利益。高校后勤只有合理地满足职工的需求,才能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劳动的最大值。做到既提高职工的物质报酬,又给予必要的精神关怀。

三、改善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降低实体的信息成本(信息的丢失与误解),应该在组织扁平化、等级模糊化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信息管理工作的氛围,实现知识联网和工作职责的动态化管理及动态协作。因此,在后勤管理日益数字化的情况下,需要用新的思路改善原有的激励机制,才能逐步打破信息互联互通中的体制瓶颈。笔者对此分别提出了过渡性解决方案和长远性解决方案。

从近期来说,过渡性解决方案可以考虑将信息互联互通纳入后勤管理各部门及部门各员工的绩效考核。对于后勤管理各部门来说,工作状况、取得成果等绩效考核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它关系到各部门在整个后勤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影响力、被重视程度以及投资力度等;而对于部门各员工来说,绩效考核则关系到职位的升迁、工资的高低、福利的好坏以及给予发展机会的多少。所以在后勤管理中,把信息互联互通的合作态度与部门及员工的考核机制结合起来,让部门和员工认识到互联互通与部门利益及个人前途紧密相关,就能真正促进信息的互联互通,不会产生因为部门和个人利益的驱使而造成对“信息、寻租”的支持而抵制互联互通的问题。

从长期来看,长远性解决方案考虑如何使后勤管理各部门各员工真正对他们的服务对象师生负责,而不是仅仅对上级部门负责,要知道服务对象的需求是信息互联互通合作的巨大动力。因此,只有让服务对象直接来考核后勤管理各部门与各职员的业绩,才能真正树立后勤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使后勤服务的效能落实到服务对象的利益这个着眼点上,从根本上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具体的做法可以在系统中增设信息反馈模块,允许师生通过网络对各部门的服务进行监督,获得师生和社会对集团的意见及评价,允许师生通过网络对各部门的服务提出意见和向后勤实体总部进行投诉,定期对部门运作情况、服务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和投票等。

四、协调处理好上下左右及各部门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与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并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团体效益的发挥,对个人交往目的的实现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1.要正确地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在处理日常的大量事务中,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只讲原则性而无一点灵活性就会把事情办死或搞僵;反之,如果只讲灵活性而不坚持原则,也必然会违背党的方针、政策而犯错误。因此,高明的领导干部就在于能够把两者恰当、适度地结合起来。原则性和灵活性应该对立统一。2.对人要尊重,办事心要诚。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意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同情人,切不可自命清高,自以为是,摆架子。办事心要诚,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开诚布公,而不要口是心非,或乱许愿。能办到的事,要尽一切努力去办,办不到的事,也要耐心地、实事求是地摆出困难和问题,以求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3.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方面,要通过理顺关系、疏通渠道、建立制度和明确职责的办法去解决,同时,还要大力提倡团结协作,反对扯皮和推诿。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也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五、思想创新,树立“市场办学”观念

众所周知,做饭莱是一种既脏又累且繁杂的苦活,没有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干不好的。学校食堂办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要把食堂的卫生工作看成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全体炊事人员要有崭新的精神风貌和热情到位、服务过硬的技术素质,真正做到使广大师生员工“看得舒心、买得开心、吃得放心”,使食堂真正成为师生之家。要切实提高后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市场意识,克服“等、靠、要”,形成“没有依赖感,只有危机感”的局面。要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不断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

联勤联动工作方案例11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趋完善,对当前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KTQ是2001年德国联邦健康保险公司、德国医学协会、德国医院协会、德国护理协会和德国医师协会联合成立的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TQ认证体系[2]的认证对象有医院、诊所、联合诊所、康复机构、收容所、养老机构以及护理机构,首先通过自我评估衡量质量达到水平并可量化评估,然后通过一次外部评审对自我的结果进行检验,使医院内外部的透明度均获得提高,通过KTQ认证的支持构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医院质量持续改进 。

鄂东医疗集团成立于2015年1月,经过行管科全体职工近一年时间的共同努力,不断的进行制度完善和流程再造,持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在集团KTQ评审的工作中,后勤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评和肯定。在1年时间里,KTQ认证体系让我院的后勤工作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我们利用KTQ评审标准来改善、提高医院后勤整体的服务水平,按照KTQ的六大认证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梳理工作流程,努力通过明确员工岗位职责,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不断加强核心员工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有效完善提高医院后勤服务质量和安全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 制定员工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员工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一个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把日常的服务行为、管理活动标准化、规范化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转变[3],利用KTQ评审标准为医院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和值得借鉴的成熟经验,实现服务质量的提高、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也使得员工清楚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以及该怎么干,用制度和流程来约束员工,但是在制定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实际操作性方便日常执行,其次要标明修改完成日期以便以后再次更改有对照,作为持续改进的证明。

2 加强应急预案汇编和演练工作

加强各种应急预案汇编和演练工作,在KTQ评审标准第三章安全中核心条款是最多的,而核心条款是必须达到的,所以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后勤管理服务中事情多而杂,因此需充分评估已经出现和潜在的突况,特别是在容易忽视的职业防护、危险品管理、自然灾害、消防和安保等方面,重视预案演练的重要性,在演练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编制预案时考虑不周到的地方,让员工熟练掌握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法。尽量做到事前有预案、预案有演练、演练有总结,逐步提高抵抗风险的应急能力[4]。

3 自我评估

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和虚心接受意见,KTQ评审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自我评估,根据KTQ评审标准逐一与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对照自我评估,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提出怎样改进处理的方法来实现自我完善,依据此方法我们可以采取对照KTQ评审标准开展PDCA循环工作、成立质量控制小组、鼓励科室员工提出部门需要改善的建设性意见,也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患者、护士、医生、行政沟通会、建立方便快捷的投诉机制等方式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得到信息后应该立即剖析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及时解决临床的实际困难,最终增强患者、职工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5]。

4 加强后勤各科室之间的协调联系

加强后勤各科室之间的协调联系,强调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后勤各部门在平常工作中是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如在后勤每个科室中安排一名科员当联络员组成联络小组,再安排一名主要协调人或负责人加强组员间的紧密性,使得部门间交流沟通更加流畅联系更加紧密;定期召开后勤科主任沟通会,及时把存在的矛盾、困难当面现场进行分析说明,然后一起找办法协同解决,杜绝出现因后勤科室间沟通不畅而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最后要让临床医护人员来负责联系协调工作的情况。

5 增强员工执行力

增强每一名员工的执行力,工作中要求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回应、事事有回访、事事有记录,在科内或在整个后勤成立一个质控组,建立督查整改意见书制度,内容包括有检查日期、整改内容、整改期限、检查人员、整改责任人等,双方签收确认并一式二份各自存档,检查时没有按时间整改到位的就有依据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切忌工作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就万事大吉不去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接受工作任务的具体部门或负责人要想方设法按时保质的完成任务,如遇困难应及时上报,尽量减少因工作人员反应迟钝、办事效率低下给后勤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院后勤基本实现了人员分工明确、工作规范、各尽其责,部门合作协调顺畅,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提升了临床科室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KTQ评审标准给我院带来的不仅是一时的改变,而是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来进行自我评价,寻找差距和改进方法,学会运用质量管理工具,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步骤循环质量管理,从而达到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邝鹏.不同体制医院文化建设现状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112-113.

[2]陈安民.现代医院核心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2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