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22 20:32:33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例1

论文摘要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北方洋葱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北方地区洋葱种植户提供参考。

洋葱,又名圆葱、葱头,营养极为丰富,不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还含有硫、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并且有特殊的辛辣味,是良好的调味蔬菜。因含有较高的黄酮素而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和舒张血管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证明,洋葱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目前,北方种植的主要是以黄皮洋葱为主,属长日照类型,生育期为150d左右。洋葱耐寒喜湿,适应性强,耐贮运,产量高,达60t/hm2,最高可达90t/hm2以上;效益高,平均效益可达3万元/hm2。

洋葱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黑龙江省地区采用春育苗、春移载、秋收获的方式,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育苗,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移栽,8月中旬左右收获。畦作,保苗株数为5.25万株/hm2左右,株行距为10~12cm×15cm。以中性土壤、肥力较高,排灌能力较强为佳,忌重迎茬。

1育苗

在温室或多层覆盖塑料大棚内进行,北方地区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开始育苗。生产田需种子3.00~3.75kg/hm2。1hm2需育苗面积525~600m2。育苗床土应选择肥沃、透气性良好的中性土,2年内未种过葱、蒜、韭菜的土壤。播种前用多菌灵和福美双的混剂进行土壤处理。播前浸种,水温20℃浸12h,捞出后淋干,混入细土撒播,也可干籽直播。播种要均匀,播后覆过筛细壤土1cm,然后覆膜保墒增温;出苗80%时揭去地膜。出苗后要使土保持湿润,幼苗出2片真叶后,根据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追施化肥1~2次,追肥后及时给水,以免肥料损失。

苗期病虫害的防治:猝倒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在幼苗出土后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药液喷施。蝼蛄是苗期的主要害虫,可用炒好的玉米面拌300倍的敌百虫撒施防治。地蛆的防治是喷施50%辛硫磷600倍药液。

栽苗前7d开始炼苗,目的是使苗适应外界环境条件,保证缓苗快,成活率高。壮苗的标准是:苗粗6~8mm、高25cm、重约4~6g、无病虫草害、叶片不受损、苗龄50~55d。此时苗易生根,移栽后恢复直立快,不徒长。培育壮苗是保证洋葱产量的前提条件。

2移栽

2.1整地

洋葱属浅根系作物,要选择土地平整,排灌水方便,土壤肥沃,连续2年之内没栽过葱、蒜、韭菜的中性沙壤土作为本田。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75t/hm2左右,二铵750kg/hm2,硫酸钾225kg/hm2做底肥。

2.2移栽

在5月上旬,移栽田是以畦作的方式为主,畦的大小为120cm×90cm,畦的距离为30cm,然后覆盖黑色地膜,既有利于保温保湿,又可避免草荒。采用高畦还是低畦应根据地势高低而定。地势高的地区应建为低畦,地势低的地区应建为高畦,这样有利于保水、防旱。一般株行距为10cm×15cm,定植的深度为2~3cm,以生长点应留在地表面上为原则。移栽后及时浇水,以利于缓苗。

3管理

定植后20d内为缓苗期,定植30d后至结球前为发棵期,这一时期要保证水分充足,保证营养生产;否则就会影响到产量。灌溉以早晚为主,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进入结球期,对水分的要求更高,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如果水分缺乏就会引起植株早衰,造成严重减产,在收获的前15d左右就要停止浇水;否则会造成贮藏期内水分含量过高,容易腐烂。在定植缓苗后,幼苗期追施尿素225kg/hm2。定植40d后洋葱的长势加快,进入生长期,为了保证生长的需要,追施尿素300kg/hm2,硫酸钾11500kg/hm2。洋葱进入膨大期后,施尿素375kg/hm2,硫酸钾225kg/hm2。在整个移栽田的生长期间,为了防治病虫的危害,每隔7~10d就要进行1次药剂喷施。草害主要是以人工除草为主,以不伤害洋葱的根和不形成草荒为原则。

4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喷;紫斑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灰霉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液;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喷施;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以上几种病害的防治需每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

田间管理例2

2适时间苗、定苗

早间苗、匀留苗、适时合理定苗是实现合理密植的关键措施。据有关农业科研部门试验,夏玉米在五至九叶期定苗比三至四叶期定苗减产14%~27%。因此间苗、定苗工作应及早进行。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即幼苗3~4片叶时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如间苗过晚,植株拥挤,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当幼苗长到4~5片叶时,按品种、地力不同适当定苗。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要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间、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二茬苗。间、定苗可结合铲地进行。

3蹲苗促壮

蹲苗促壮能使玉米根系向纵深伸长,扩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围,并使幼苗墩实粗壮,增强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为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蹲苗时间一般从出苗后开始至拔节前结束。当玉米长出4~5片叶时,结合定苗把周围的土扒开3cm左右,使地下茎外露,晒根7~15d,晒后结合追肥封土,这样可提高地温1℃左右。扒土晒根时,严禁伤根。一般苗壮、地力肥或墒情好的地块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墒情差的地块不用蹲苗。

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有利于防旱保墒和清除田间杂草。一般应进行3次,第1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叶时进行,深度3.0~4.5cm;第2次在定苗后,幼苗33cm高时进行;第3次在拔节前进行,深9~12cm。铲地要净,特别要铲尽“护脖草”。蹚地要注意深度和培土量,头遍地要拿住犁底,达到最深。为了蹚深,又不压苗、伤苗,可用小犁,应遵循“头遍地不培土,二遍地少培土,三遍地起大垄”的原则,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5适量追肥

要根据苗情,有针对性地补肥追肥。对底肥不足的应及时追肥以满足玉米苗期生长的需要,做到以肥调水,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如苗期出现“花白苗”,可用0.2%的硫酸锌叶面喷洒,也可在根部追施硫酸锌,每株0.5g,一般15.0~22.5kg/hm2。若苗期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矮瘦,呈淡黄绿色,则是缺氧的症状,可用0.2%~0.3%尿素叶面喷施。

6排灌结合,防止芽涝

玉米苗期显著特点是耐旱怕涝,只要不严重干旱,一般不需浇水,但遇涝要及时排水。大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热雨伤害茎叶及根系,引起死苗,特别是洼地及整地质量差的地块,更应及时排水,并做到散墒通气,防止芽涝。

7搞好病虫害药剂防治

苗期主要虫害有二代粘虫、玉米螟、红蜘蛛、蓟马、稀点雪灯娥、玉米耕葵粉蚧等。

7.1玉米螟

当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而利用天敌控制。当益害比失调时,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3.75kg/hm2或Bt乳剂1500~2250mL/hm2加细砂75kg/hm2施于心叶内,前者可兼治玉米蓟马。

7.2二代粘虫和玉米蓟马

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玉米蚜和稀点雪灯娥。

7.3玉米耕葵粉蚧

可用50%钾磷铵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等内吸性杀虫剂500~1000倍液稀释后喷施在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也可用6%林丹粉22.5kg/hm2加细潮土450kg/hm2拌匀,每株根部堆放5~6g,然后浇水防治。

田间管理例3

进入七月份,玉米全面进入抽雄――孕穗期,水稻进入抽穗期,是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抗旱、防涝的准备工作的关键时期。应以争积温、促早熟为中心,采取拔除杂草、适时追肥、合理施用叶面肥、防治病虫害等有效措施,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确保适期安全成熟。加强田间管理,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促早熟。

玉米抽雄开花、水稻出穗将进入快速生殖生长期,对水肥等需求量大,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各地要酌情灌溉。同时,早施粒肥、喷施叶面肥等促进早熟。

二是清除杂草防草荒。

旱田拔除田间大草,清理田边地头杂草,降低草籽数量,以防导致明年草荒。水田要清除池埂、灌渠杂草,并重点清除田间野慈菇等大草,以利于水稻生长。对前期除草剂应用效果不好的旱田和水田,都不能再施用除草剂,只能采取人工或机械除草,避免产生药害。

三是防治病虫危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气候特点和病虫发生规律,加大普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准确地掌握发生趋势和动态,及时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要重点做好玉米斑病、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做好农药、药械等物资准备,确保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坚决遏制大面积危害。作物进入各种病虫害多发期,各地要及时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跟踪调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大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粘虫、玉米螟、蚜虫、蝗虫、双斑萤叶甲、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曲病等重点病虫草害的监控力度,及时查田监测,早动作、早发现,科学有效防治,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在水稻进入始穗期(破口期),预计一周的时间将进入齐穗期,这一时期是水稻稻瘟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因此,要抓紧开展对稻瘟病进行防治。

田间管理例4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2.013

1 水的管理

1.1 浅灌、间灌

水稻移栽后,由于稻苗尚小,根系发育不完全,对水肥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加上刚移栽根系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而且风大、气温高,叶片的水分蒸发较快,所以刚插秧后的稻苗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马上建立水层,但不宜大小漫灌,以浅灌为主,水层深度以苗高的一半为宜,最多不超过苗高的2/3,不能淹过苗心,这样的水层一方面能防止叶片水分过度蒸腾导致苗枯;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防止夜晚气温低温产生冻苗。待水稻苗开始返青,要把水放掉一些,保持浅水层,深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这样的浅水透度性好,利于水温、地温的提升,能有效促进秧苗的根系发育,出根快,发新根多,秧苗也能早分蘖。另外秧苗返青后也可以采取间歇的方式灌溉,一次灌水3~5厘米浅水,然后任其自然落干,田中坑窝有水、田面无水则再进行灌水,循环进行。

1.2 晒田

晒田的目的是加强水稻分蘖,促进水稻的幼穗分化,通过晒田能促进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环境,使植株的生长中心由蘖向穗转移,利于大穗的培育。经过晒田以后,植株的根系发育加强,植株叶节变短,长粗长壮,对于抗倒伏能力有明显增强,经过晒田能大大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穗粒数和结实率增加。晒田时间一般在水稻对水分不敏感时期进行,这时期基本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一多半,水稻的有效分蘖基本终止。如果水稻植株在这段时期长势过旺,出现郁闭较早,叶色变黑、叶下披,同时如果不出现拔节黄,或者土质较粘、地势较低的田块,要进行晒田1周左右,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则可以不进行晒田。晒田程度要结合苗情和土壤而定,基本要达到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这样能够促进壮秆,控制上部徒长,促进根系发达。晒田也要结合气候、土壤、肥料供给和苗的长势情况来决定晒田与否、晒田程度及晒田时间。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以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即可。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要灵活掌握。

1.3 增温灌溉

为了保证灌溉时不导致地温过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要进行增温灌溉,所采取的措施是进行灌溉时间的合理安排,一般灌水时间应在日落前1~2个小时到日出后1~2个小时这个时间进行,这是针对于河水而言,如果是井水灌溉,要先把水放到晒水池中,延长灌溉渠道,加宽进水口,采取表层水灌溉等办法,力求所灌溉的水温不至于过低,减轻低水温对水稻分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检查防漏

灌溉完以后,要经常对田埂的坚固性进行检查,防止漏水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生漏水会导致肥料及除草剂的流失,影响水稻的生长,反而失去除草的作用,引起田间杂草生长过旺。如果水流到其他水层会导致其他田块的水层过深,影响其他田块的水稻生长,甚至导致田埂的连销毁坏。要经常对田埂进行修整,确保不出现漏水情况。

2 肥料的施用

水稻返青后会进入快速生长期,由于根系的不断发育以及分蘖数的增加,对于养分的需求呈不断增加趋势,所以肥量也要不断增加,而且此时地温相对还较低一些,土壤中养分没有完全释放,加上基肥的全层施,根系处于表层土中,很容易产生养分不足而影响发育的情况,要及时施用分蘖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占整个生育期肥量的1/3左右。

2.1 施肥量

分蘖肥的重点是氮肥,在整个生育期中,此阶段可施用1/3左右的分蘖肥,亩用尿素3~5公斤,可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酌情增减,肥力好的略减,肥力低的要适当增加,壮苗早插的可少施,弱苗晚插的可多施。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酌情增施一些微肥。

2.2 施肥方法

施肥时要早施,这时因为氮肥施用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为氮肥的肥效发挥得较慢,分蘖要尽早施,一般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施肥时要看苗情,分蘖肥的80%要全田施用,其余的20%要看苗的长势进行适当调整施用,苗势好的略减,苗势差的多加一些,这样施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全田苗齐,达到基本一致的长势;施肥时也要看天气,一般雨天或上午露水较大的时候不要施肥,避免叶上有水粘肥融化产生烧苗现象;施肥后要保持田间的水层,不要排水,待自然落干后再进行灌水。

田间管理例5

受去年冬季温暖、少雨天气影响,全县多数小麦和油菜田的“三沟”尚未进行认真清理,有的甚至还未进行“三沟”配套。各地要立即开展“三沟”开挖配套和清沟理水工作。圩区雨后要及时排涝,达到“雨停沟干”的要求,防止造成渍涝为害。

二、加强施肥管理

油菜:一要普施、重施苔肥。在油菜苔高6-10厘米(2-4寸)时,未施腊肥或腊肥施用不足的田块,每亩施尿素10-13公斤、氯化钾6-7公斤;已重施腊肥和目前长势较旺的田块,每亩施尿素8-9公斤、氯化钾5-6公斤。二要酌情补施花角肥。基、腊肥中未用硼肥或硼肥用量不足的田块,在蕾苔期每亩用速溶高效硼肥75克或硼砂150克(温水溶化后)对水30公斤叶面喷施1-2次。终花至结夹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300克、氮肥不足的田块再加尿素400-500克对水80-100公斤喷施,可显著增产。

小麦:一要看苗早施返青肥。2月下旬,对于迟播苗情长势差、目前亩总茎蘖苗少于30万的三类苗田,每亩施尿素4-5公斤、氯化钾3-4公斤;其它麦田不施返青肥。二要早施、普施拔节肥。在3月中下旬,小麦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追施拔节肥,一般趁雨每亩追施三元复20公斤加尿素5公斤宜。追施返青肥的三类苗田块应减少拔节肥的追施数量,并且适当推迟追肥时间。

三、加强小麦、油菜田间病虫草害防除

重点做好春季小麦、油菜田杂草的防除,做到看草、看苗、看天气情况,适时开展化除工作。防除指标:禾本科杂草每平方米50株以上,阔叶杂草每平方米10株以上。防治时期:3月上旬以前,杂草2-5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防除方法:

油菜田:①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毫升;②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选用50%草除灵悬浮剂30毫升;③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田块,每亩可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毫升+50%草除灵悬浮剂50毫升。

小麦田:①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选用6.9%精噁唑禾草灵浓乳剂60-100毫升或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30-40克;②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③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田块,每亩选用6.9%精噁唑禾草灵浓乳剂100毫升或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30-40克+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

以上防治药剂均每亩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要重视科学安全使用除草剂,在小麦拔节、油菜抽薹后要慎重用药,以防止出现药害,草害较重的田块可进行人工除草;不要随意扩大施药剂量;使用炔草酸(麦极)时,禁止与2甲4氯、2,4-D等激素型除草剂混用;目前早晚气温仍然较低,应掌握在中午前后施药。在做好油、麦田春季草害防除的同时,还要注意小麦和油菜蚜虫的达标防治。

另外,要根据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及时做好小麦纹枯病和油菜菌核病等预防。

四、加强蔬菜春季管理

春季气温变化大、雨水多、光照弱,蔬菜春管应抓好以下要点:

(一)大棚蔬菜管理

田间管理例6

拔节孕穗期属于玉米中期,它是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玉米生长的这段时期具有根茎叶生长旺盛,雌雄穗分化形成等特点。因此,要进行适当的管理,避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产生矛盾。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茎叶徒长、果穗干瘪、不成等现象。为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秆状、穗大、粒多、双穗率高,就应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具体的方法如下:

1.适时施肥

玉米雌雄穗形成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需肥强度最大的时期,因为只有充足的肥料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一时期,对于有机肥,氮、磷、钾等化肥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它们的需求量均占玉米一生吸收总量的一半以上。对于所施用的肥料,既要做到合理施用,也要做到适时施用,以达到玉米能够全面吸收的效果。在施肥时,要本着“重两头,轻中间”即底肥和穗肥重,苗肥和拔节肥轻的原则进行。

具体的方法是:在玉米8~10叶期,施用拔节肥,选择的肥料种类是有机肥为主,速效氮肥为辅。施用量一般控制在亩施清粪1500千克、碳铵20千克或硝铵15千克左右。施用穗肥的时间一般在抽雄前10天左右施用,施用量是亩施硝铵40千克或尿素30千克左右。

适时施肥,不但可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形成积累,还可以促进穗大粒多产量高。因此,农民要掌握好施肥的时间,做到适时施肥、合理施肥。

2. 清除杂草、中耕培土

杂草生长茂盛,会与玉米争肥争光,玉米在拔节期后迅速生长且需大量的养分,要及时清除杂草、拔除分蘖减少养分消耗。所谓的中耕培土,指的是玉米根部进行培土,使根部土层增厚,厚度达20厘米。之所以要进行中耕培土,是因为它具有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肥水供应状况、促进根系发育、清除杂草等特点。因此,在玉米生长期,这一过程是不可缺少的。

3.防治病虫害

拔节孕穗阶段是容易出现病虫害的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农民要勤于查看,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以确保玉米稳产稳收。其中,这一阶段常出现的病虫害有:玉米螟、大斑病、小斑病等。要使用药剂及时进行防治。

二、玉米后期田间管理-抽穗开花至成熟期间的田间管理

玉米的后期管理指的是抽穗开花至成熟期间的田间管理阶段。这一阶段,茎叶生长已经停止,主要以生殖生长为主。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它决定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和粒重,是开花散粉和受精结实的关键时期,是决定玉米产量高低、质量好坏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做好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以保证玉米稳产稳收。

1. 及时灌溉

灌溉玉米穗期耗水量最大,占一生耗水总量的30%~35%,尤其是在抽雄期,要及时进行灌溉,因为这时期耗水强度最大,由此将其化为玉米需水的临界期,不可缺水。如果不能及时灌溉,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绝产。因此,要及时灌溉,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大气相对湿度。

2.适当排水

玉米的需水量是一定的,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在对玉米灌溉时,要本着多排少灌的原则进行。因此,要做到及时灌溉、适当排水。如:春玉米开花结实期是一年的多雨季节,防旱的同时又要注意排涝。如果玉米受涝严重的话,会造成植株发黄早衰、灌浆结实差。

3.增施粒肥

在玉米雌穗抽丝始期,要增施粒肥,补充养分,促进玉米健康成长。施肥数量应控制在亩施尿素5千克左右。

4. 去雄授粉

为了确保玉米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等目的可以采用的另一种方法是去雄授粉。首先,去雄可以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使雌穗的养分更充足。其次人工授粉,指的是有足量的花粉和花丝接触,使花丝选择最适合的花粉来受精,从而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减少秃顶、缺粒等,效果十分明显。

5.防治病虫害

田间管理例7

一、当前苗情

麦播结束后,我市各级按照“种子落地,管字上马”的要求,及时开展冬前麦田管理。市农委针对今冬气温偏高,苗情复杂,管理不当易出现旺长的实际,下发了《郑州市2010—2011年度冬季麦田管理意见》,指导群众搞好分类管理。据统计,截至12月15日,全市共查苗补种23.7万亩,中耕55.7万亩,镇压9.5万亩,浇水76.4万亩。

由于播种基础好,管理及时,目前我市小麦长势较好。全市281.4万亩小麦,一类苗99.9万亩,占麦播面积的35.5%;二类苗115.1万亩,占40.9%;三类苗48.4万亩,占17.2%;旺长苗18万亩,占6.4%,平均群体,85.2万、叶龄6.1片、单株分蘖4.2个、单株次生根6.3条。一类苗比例比上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去年一类苗比例为的32.5%)。全市小麦平均亩群体59万头,单株分蘖3.3个,单株次生根5条,叶龄5.2片。分别比去年的48.1万头、2.8个、4.1条和5片,增加10.9万头、0.5个、0.9条和0.2片。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尽管当前我市小麦生产总体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9月下旬以来,我市一直没有有效降雨,部分地方出现了旱情。据调查,目前我市平均土壤含水量旱地0-20cm为8.5%,20-40cm为9.8%,土壤墒情干旱;水浇地0-20cm为12%,20-40cm为13.7%,土壤墒情轻度干旱。全市已有79.2万亩小麦受旱,23.6万亩严重受旱,主要集中在没有水浇条件的丘陵旱地(荥阳、登封、新密等)。二是受秸秆还田和去年降温偏早,造成群体不足的影响,我市不少地块播量偏大,根据抽样调查,今年我市水浇地平均亩播种量达9.6公斤,旱地平均亩播种量达12.5公斤,假旺苗较多;三是由于小麦播种出苗后气温持续偏高,小麦片叶瘦弱细长,抗逆能力差,部分地块出现旺长。

针对上述问题,12月15日市农委召开了各县(市)、区农委主任会议,韩绍林主任在会上要求,各地要积极行动,抓好以抗旱浇麦为重点的麦田管理工作。下一步要重点抓好:

1、及时浇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小麦播种至今已有两个月没有降水,有水浇条件的麦田要尽快浇水,促根生长、踏实土壤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以利苗齐、苗匀。

田间管理例8

田间管理要达到“墒高、墒平、饱满、田间顶无烟花,腰无烟杈、墒无杂草、沟无积水、病虫害轻,烤完一棵桩。”通过栽前、栽后的田间管理,使烟株生长发育健壮、整齐、清秀无病,群体与个体协调一致,产量、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二、烤烟大田移栽管理要求

(一)、预整地理墒

预整地理墒是烤烟规范栽培的基础,必须要保证较高的质量,做到先预整地理墒,合格验收后再栽烟,改变过去边整地理墒边栽烟的习惯。

1、深耕细耙:烤烟根系发达入土较深,根系又多密集在30—40厘米的土层内。因此深耕细耙有利于根系生长,扩大养份和水分的吸收范围,对地上茎叶的旺盛生长有利,深耕以25—30厘米之间为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机耕。平整土地必须做到田平、土细、均匀一致。

2、开挖排水沟:在理墒前必须先在四周开挖边沟,较大田块中部还要开挖腰沟,沟深45厘米以上。

3、理墒规格:烟田平整好后开始理墒,理墒要求规范化,实行宽行窄株模式,连片烟田要统一墒向,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理墒时要求按1.2米的行距拉线起墒,先理10厘米高的毛墒,然后把中层肥15公斤,分两行施在毛墒上,行间距20公分;最后再从两边拢好墒。拢墒后要求田烟墒高35厘米,地烟和地势较高、坡度大、保水肥性差的沙质土,墒高要求30厘米以上,烟墒墒面宽50厘米以上,无论是田烟或是地烟都要求做到墒与墒之间宽度一致,深浅一致,墒平、沟直、土细,排水通畅。地膜覆盖的地方,理好墒后视土壤墒情及时盖好薄膜。

(二)施肥技术

1、纯氮指标:根据我县土壤肥力水平,品种需肥特性,在栽烟当季不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全县亩施纯氮4.1—6.65公斤,全面施用氮钾肥作追肥,禁止使用尿素、碳铵、硝铵和磷铵。

2、施肥方法:施肥方法采取30%的复合肥作中层肥,20%的复合肥移栽时作带水施用,50%的复合肥和全部氮钾肥(硝酸钾)作追肥施用。

(三)、规范移栽

1、移栽时间: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及主栽品种的特性,应适当提早移栽节令,在4月15日开始移栽到5月5日基本移栽结束。各地移栽期必须相对集中,100—200亩的连片地块2—3天内移栽结束;500亩左右连片地块3—5天内移栽结束;1000亩以上连片移栽时间不超过7天。

2、移栽密度:全部实行宽行窄株模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根据品种特性,我县采取两个规格。即:红大种植项目行距110cm×株距50cm,亩栽烟1200—1230株,其它品种行距120cm×株距50cm,亩栽烟1100—1150株。

3、移栽方法:全部采用“移栽器”实行“带水带肥定位移栽”。即:在整地达到田平土细的基础上,先按预定的向致拉线起毛墒高约10—15cm,在毛墒中心线两侧约10cm,把计划施用的底肥做中层肥双行条施,施肥后又拉中心线进行第二次拢墒至要求的墒高(25cm以上),然后拉线用移栽器按株距规范移栽,移栽后每亩用10公斤复合肥兑成1%的浓度的肥液,每株浇1公斤左右肥液,每株再浇2公斤左右的清水后在烟根周围覆盖干地以利于烟苗保水成活,移栽后下午喷施功夫防治地下害虫。

4、移栽质量:要求烟苗栽后生长点露出表土即可,其余茎杆全部埋入土中,适当深栽有利于烟苗侧根多生快发,提高烟苗成活率,切忌移栽太浅,烟苗茎杆露出土表或露出土表过高,形成“高脚苗”,易造成铁杆早花、蹲塘不长等,不利于烟苗的早生快发。

(四)、大田期管理技术

1、科学浇水:烤烟大田期的需水规律是:还苗期需要足量的水,此时期烟株小,耗水量少,适当干旱能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后期营养物质的吸收,土址相对湿度50—60%较为理想;进入旺长期后烟株生长旺盛,耗水量增大,土壤相对湿度75—80%左右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最为有利;成熟期需要适量的水,土壤相对湿度60%左右有利于优质烟的形成,利于成熟采收。椐我县实际,移栽至团棵期适当补水,团棵期揭膜培土充分利用6—7月降水供给烟株大量需水,确保烟株健壮生长。

2、及时施用提苗肥和追肥:提苗肥的主要作用是烟株还苗后能及时补充水肥,保证烟株早生快发。第一次在栽后7—10天内,每亩用5—7.5公斤氮钾肥兑成1%浓度的肥液距烟株3—5cm处打洞浇施,施后盖土;第二次追肥在栽后15—20天内,每亩用5—7.5公斤氮钾肥兑成1%浓度的肥液距烟株10cm处打洞深施,施后盖土,严禁栽后21天后再追施氮钾肥;第三次追肥在移栽后30—35天,结合中耕除草,揭膜培土进行浇施或干施,保证烟株后期养分供应,确保烟叶得以留养成熟。

3、加强对早花烟株的管理:由于烟株个体间差异、育苗环节和气候情况等的影响,少数烟株会有早花现象,对早花的处理要抓住时机适时处理。即在早花烟株的第一朵中心花开放时,选好花下倒3叶或4叶的侧芽,选好侧芽后把芽上叶片及早花打除,打除部位尽量做到与侧芽平齐,以保证侧芽健壮生长。

4、适时揭膜培土、中耕除草

(1)、揭膜培土的作用:揭膜培土有利于促进烟株根系生长;有利于雨水进入墒体,保证烟株旺长期耗水耗肥量大的需要;有利于土址与外界的空气交换,促使根系和土址微生物的活跃;确保烟株早生快发;有利于彻底清除地膜,保证土址肥力的延续性;有利于降低地温,控制根茎病害及烟株后期早衰;有利于烟株下、中、上部位叶片协调生长,避免下部叶片薄,颜色淡;上部叶开片差、叶片厚、杂色重的现象。

(2)、揭膜培土时间:通过几年的实践,揭膜时间以栽后30—35天,不能超过35天,烟株生长到摆盘后期和团棵前期为最佳,该时期揭膜培土有利于烟株早生快发,根、茎、叶协调发展。

(3)、揭膜培土的技术要求:提沟培土时要把烟苗培成“喇叭口”型,培土后保证墒高达30cm以上,并呈“筒瓦”墒型,保证烟根的生长空间,杜绝培成“鱼脊型”,不利烟根的生长;培土时不能打除底脚叶,确保有效叶片数,烟株下、中、上部叶片协调生长,提高烟叶质量。

5、及时施用“宝成”除草剂:培土后10天左右及时施用“宝成”对烟田、烟地进行除草,确保后期墒无杂草。

6、适时封顶打杈,积极使用药物抑芽

田间管理例9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水稻是粮食作物中的重中之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方面。水稻秧苗质量和数量如何,直接决定全年水稻能否丰收。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秧苗田间管理的重要性,认清当前秧苗生产可能不足导致的严重危害,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秧苗田间管理工作。

二、科学防治,确保实效

田间管理例10

③弱苗。此类麦田的特点是叶色淡,叶片窄小,生长缓慢,群体小,越冬前三片以上大蘖明显低于成穗指标。对这类麦田管理上应以促为主。如瘦薄地、施肥少的,下叶枯黄的弱苗,应早施肥浇水;对肥地已追追肥过肥、墒情好的,苗龄小的晚播弱苗,应早中耕促早发,追肥浇水推迟在拔节后进行。

2.排渍抗旱。渍害是影响小麦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冬春季雨水较多,要继续补挖配套内外三沟,提高麦田一套沟的质量,做到内外相通,沟沟相通,确保排灌通畅,提高抗湿抗灾能力。同时要注意后期干旱对小麦的危害,有灌溉条件的,抽穗前要浇好孕穗水,结合浇水可追施孕穗肥;及时浇好扬花水,以争取形成较多的穗粒数;要适时浇好灌浆水,以防止根系衰老,提高粒重。

3.防御冻害。3月下旬,常有寒潮天气,拔节的麦苗会遭受到倒春寒冻害。冻害发生后,对茎蘖受冻害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要及时追施恢复肥。一般茎蘖受冻死率在10%~30%的麦田,可每亩追施尿素4~5千克,超过30%的麦田,茎蘖受冻死亡每增加10个百分点,每亩需增施尿素2~3千克,争取高位蘖成穗;也可叶面喷洒有机液肥,减小产量损失。

4.防止倒伏。倒伏是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对苗期有倒伏趋势的地块,在小麦拔节前进行深中耕。在小麦拔节初期,趁晴天露水干后,喷施矮壮素、壮丰安、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进行调控。一般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千克喷雾,可使小麦茎基部节间缩短,茎秆粗壮,增强抗倒能力。也可喷施浓度为0.2%~0.4%的矮壮素液30千克 进行防治。

5.化学除草。2月下旬至3月上旬,对田间杂草量大的田块要进行防治。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草害田,每亩使用6.9%精恶唑禾草灵75毫升;以阔叶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使它隆50毫升;对单、双子叶杂草并发田块,二药复配混用,每亩药量对水30~40千克喷雾防除。

6.防治病虫。小麦中后期的病害有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其防治方法是:

①条锈病。一般亩用20%粉锈宁可湿粉剂50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

②赤霉病。在小麦花期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0克或50%的可湿性粉剂80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

田间管理例11

1苗期管理技术

1.1主攻目标

改善生育条件,在早苗、全苗的基础上,促进壮苗早发,为夺高产打基础。

1.2管理要点

1.2.1 间苗、定苗、补苗。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或移栽,齐苗后间苗,三片真叶前后定苗,间定苗时,应做到留壮苗健苗,去弱苗病苗[1]。

1.2.2中耕、松土、除草。苗期加强中耕松土,是促进壮苗早发的关键措施。要早中耕、勤中耕,近苗横竖中耕,使棉田保持土松草净。

1.2.3早施轻施苗肥。苗期虽然吸肥量不大,但对肥料比较敏感。因此,必须早施、轻施提苗肥,以利于培育壮苗,增强棉花抗逆能力。如果苗期施氮肥过多,就会使茎叶生长过旺,造成棉苗旺长,影响果枝花芽分化,延迟现蕾,所以苗肥要轻施,可追施标准氮肥100~150 kg/hm2或尿素50~60 kg/hm2。缺磷的棉田宜在定苗后4片真叶时施用磷肥,以促进根系生长。

1.2.4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褐斑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棉蚜、蓟马、红蜘蛛等。应认真观察,及时用药防治。

2 蕾期管理技术

2.1主攻目标

在壮苗早发的基础上,蕾期要求以发为主,发中求稳,实现发棵稳长。“发”是为了发挥个体生产力,搭好丰产架子,是高产的基础。“稳”是运用促控技术协调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减少花蕾脱落,是高产的保证[2]。

2.2管理要点

2.2.1及时整枝。叶枝由顶芽生长而成,生长势强,有抑制果枝生长的作用,影响通风透光,整枝主要是去叶枝和抹赘芽。现蕾时应立即将果枝下部的叶枝除掉,及时抹去赘芽,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蕾铃发育。要做到去早、去小、去了,以“芽不过指,枝不过寸”为宜。

2.2.2加强中耕、培土、灭草。棉花蕾期根系生长过快,需在行间深中耕,拉断表土层的侧根,促进根系下扎,实现发棵稳长。高肥水棉田长势过旺,则要采取一侧近苗中耕,切断部分根系,控制旺长,以利稳长,中耕结合培土,以利雨季排水和遇旱灌溉,既可灭草,又能增强棉株抗倒伏能力。

2.2.3稳施巧施蕾肥。棉株现蕾后,既要满足根茎叶生长对氮素的营养需要,又要使棉株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贮藏在茎内,以满足开花结铃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氮素肥料的供应要适量。若供应过多,营养生长过旺,群体过大,棉田郁蔽,不能满足开花结铃期所需要的养分,会引起蕾铃严重脱落;若氮肥不足,发棵差,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不能满足果枝和花蕾生长的需要。因此,蕾期施肥必须掌握稳施、巧施的原则,控制氮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壮株足蕾,有利于棉花的高产。肥料施用种类和用量视棉苗而定,旺苗少施,弱苗多施,以蕾施花用为目的。最好深施在10~13 cm土层以下,距苗10~12 cm左右,切忌浅施,以免中耕时,把肥料翻上来。

2.2.4适时浇水。棉花进入蕾期,气温逐渐升高,棉株生长较快,耗水量增加。而此时一般雨水偏少,土壤水分常常在适宜范围以下,如不及时浇水,则会直接影响到棉花生长发育。所以要适时适量浇水,做到头水隔沟小浇,浇后松土保墒,切忌大水漫灌。

2.2.5防治病虫害。蕾期防治的病害以黄枯萎病为主。虫害有棉蚜、棉铃虫、盲蝽象、金刚钻、红蜘蛛等,应注意用药及时防治。

3花铃期管理技术

3.1主攻目标

应在前期早发、稳长的基础上,实现早坐桃,多结桃,结大桃,增加铃重,使花铃后期早熟不早衰或不贪青晚熟。

3.2管理要点

3.2.1重施花铃肥。施肥的时间和数量要根据棉株的长势情况和土壤肥力来决定。土壤肥力高、长势好的棉田适当晚施,长势偏弱的棉田要早施、重施[3]。一般掌握在棉株下部已坐住1~2个大桃时施用。一般高产田块需施标准氮肥150 kg/hm2左右,最好离棉株基部15~20 cm处深施。

3.2.2补施桃肥(又称盖顶肥)。打顶后,顶部果枝仍在现蕾开花结铃,中下部棉铃正在发育生长,为了防止棉株早衰,争取多结桃,增加铃重,还可根据后期长势,酌情根外喷施盖顶肥。花铃期施肥量大,植株长势偏旺的可少施或不施,以防棉花贪青晚熟,降低品质,一般在立秋后施标准氮肥75 kg/hm2,最迟不得晚于8月10日。棉株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对早衰棉田可喷施1%~2%的尿素溶液。

3.2.3整枝与化调。①打顶心。棉花主茎具有顶端生长优势,适时打顶,可以打破棉花顶端生长优势,控制棉株纵向生长,调节棉株体内养分向蕾铃输送,减少蕾铃脱落,控制株高,减少上部无效果枝。“时到不等枝、枝够不等时”的中等密度与肥力的田块,可在7月下旬打顶,肥力条件较好,长势偏旺的可在立秋前后打顶。打顶的方法,以打去一顶一叶为宜。②打边心。主要是控制棉株横向的生长,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应蕾铃,有利于多结桃,结大桃,促进早熟,增加铃重,减少烂铃和病虫害。一般棉株下部的果枝可留2~3个果节,中部可留3~4个果节,对于棉株长势旺,果枝伸展长的可从下向上分批打边心。③摘除无效花蕾。棉株8月10—15日以后长出的幼蕾,多在9月10—15日以后开花,常年霜前来不及吐絮,所以在8月中旬以后应摘除无效蕾,以减少养分的消耗。④抹赘芽。花铃期生长旺盛,要随整枝随时抹掉赘芽。⑤化学调控。初花期用缩节胺(DPC)30 g/hm2加水450 kg/hm2喷施棉苗顶部;盛花期用缩节胺(DPC)45 g/hm2加水600 kg/hm2喷施棉苗顶部;打顶后7~10 d用缩节胺(DPC)60 g/hm2加水600 kg/hm2喷施果枝顶端。宜在下午喷施以塑造合理的高产株型。

3.2.4抗旱排涝。花铃期棉株生长旺盛,气温高,蒸发快,土壤易缺水,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要注意及时灌溉,一般以傍晚或清晨为宜,不能在中午高温条件下灌水。暴雨过后,要及时清沟排涝,以减少烂铃发生。

3.2.5防治病虫害。虫害主要是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红铃虫等,病害主要是红叶茎枯病,需及时用药防治[4]。

4吐絮期管理技术

4.1主攻目标

促进棉花早熟,保根保叶,防止棉花早衰,减少烂铃,增加铃重,达到棉花早熟高产优质和丰产丰收的目的。

4.2管理技术

4.2.1防涝抗旱。认真做好防涝抗旱工作,调节土壤湿度,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养根防早衰。

4.2.2根外追肥。棉株吐絮后,棉叶中含氮量减少,叶色变淡,叶片功能减弱,需及时进行根外追肥,延长叶片功能期,有利于合成较多的有机养料以供棉铃发育和充实增重,可用2%尿素、0.1%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4.2.3喷洒催熟剂。由于后期低温,使一些棉铃不能正常吐絮,为加速棉叶中养分向棉铃的输送,促进棉铃加速成熟,喷洒催熟剂乙烯利,喷后可加速棉铃的脱水开裂吐絮,促进成熟。可与严霜前15~20 d,用0.1%乙烯剂750~900 kg/hm2喷施,要求每个青铃都着药,以提高催熟效果。

4.2.4适时收花。棉铃吐絮后必须适时采收。一般棉铃开裂后5~7 d采收最好。做到晴天快拾,雨前抢拾,阴雨天不收,露水不干不收。收花时要坚持好次分开,做到精收细拾,不漏棵,不漏朵,不留瓣,不带碎叶杂质,以利于提高纤维质量和品级。

5参考文献

[1] 王秀萍,张国新,鲁雪林.冀东滨海盐咸地区水改旱棉花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26-5727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