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20 10:59:17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1

体验学习是由大卫・库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指的是学习者通过对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总结,进而得到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方法。在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首先面对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总结形成新的知识,从而在新的情景中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学习是将学生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通过教师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和体验的过程。

二、体验学习过程设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析

1.学习者和课程分析。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它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教学,再加上小学生具有其独特的学习特点,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学习之前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设计出适合的体验学习活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小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能解决生活问题,它的培养重点是提高能力和技能。所以,在体验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将能力和技能的提高作为设计的重点。小学生独有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并且愿意参加各种校内活动。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偏低,再加上认知能力有限,没有很强的自制力。所以,在设计体验学习活动时,应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出发,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从而确保体验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2.设计体验学习过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对体验学习来说,它是一个循环而反复的过程,需要随时进行调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体验学习过程的设计可以如下图1所示。

体验目标的设置。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其引线就是任务和目标。开展体验学习活动,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目标分解,然后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让教学目标在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实现。体验学习环境的设置,将体验学习环境设置好,才能确保课堂体验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可以利用网络虚拟技术将教学情景呈现出来,然后提出问题。体验过程的开展,通过问题的提出,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师生进行共同探讨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案,教师进行指导,从而正确得出结论。体验学习完成后的反思,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进行体验反思,总结解决问题所用的技能和方法,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技能。个人经验和知识的分享,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享,通过分享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利用合作精神的培养。总结归纳,通过交流学生得到的知识是零散的,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既能检验知识的真理性,同时还便于知识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加强。

三、体验学习过程设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下面通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Word的应用为例,来讲述体验学习过程设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体验目标的设置。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教学任务,在本节课中进行电子报纸的设计,同时将电子排版的具体要求提出,学生可以自定内容。通过该节课程,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应用,同时锻炼学生使用Word中的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等的能力。

2.体验学习环境的设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学习任务的讨论,讨论完成操作需要用到哪些知识,比如如何使用绘图工具,如何使用艺术字等,从而达到满意的排版效果。

3.体验过程的实施。学生进入学习任务后,会觉得无从做起,需要他们联系相关知识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利用【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自选图形】等就能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同时,让学生体验如何进行文字的分栏编排等效果,让学生自己努力达到想要的效果。

4.总结反思。让学生回忆完成整个体验的过程,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5.知识和经验的分享。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用的方法可能是不同的,但是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分享以便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6.在实践中应用知识。通过学习Word中的知识,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也能在其他的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比如在PowerPoint中。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2

宁夏育才中学成立时间不长,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学校教师也是由一大批年轻教师为主体构成的。如何使众多年轻教师每节都能有一个基本合格的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在课堂上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多轮培训,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学校成立课题组,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情况,明确信息化教学资源工作的目标,制订了相关措施。

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共同提高 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集体备课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某一课的教学目标、难点、重点只做一般性的要求。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搭建的互动平台,根据自己的特长,在教学设计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形成大家公认的最完美的教学设计,教师把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的内容和方式,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素质的全面进步创造一个必要的条件,促使教师提高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教育手段的素养。

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信息价值的自觉认识 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设计实验,就是把传统的教师单独备课行为和信息技术条件结合起来,并通过网络传播方式来进行的信息交流的教育、教学活动。网络的特点是超大容量数据、即时交流等,这些新兴教育手段的作用是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教师能够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各种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教师把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的内容和方式,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不仅为教学、教研活动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带来了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势在必行。

经济高效,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信息化教学设计对传统教育中仅仅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现职教师负担较重,每人带两个班的课,天天工作10小时以上,承受着较重的升学压力。教师作为教学结构的核心,有利于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组织和监控,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实验,把原来教师承担的一学期的备课量,减少到只重点备好几个章节或单元,使教师从沉重的备课负担下解脱出来,更加集中精力地为大家提供优质教学设计,然后把大量时间用于学习实践教育教学的其他方面。

2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可从服务于教学目的的角度出发,在课程总体目标的框架下,思考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教师设计出更加优质的教学设计,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促进网络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设计有效整合,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条件的素养。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校本行动研究的方法。根据学校教师的现状以及学校硬件设施现状,并对这些条件、环境做到有效整合,保证教学设计向正常方向发展。所谓行动研究,就是要教师注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作用,积极和同行进行交流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3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的阶段和步骤

创建平台,探索新知 多媒体网络环境与CAI课件还有些不同,教师应利用计算机学习和研究数学的方法,把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必须有设计出颇有新意、效果最佳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能力。实施重点是“共同参与”,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实操培训,聘请专家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专题讲座。应该使学生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教师就需要把教学目标分成一个个的学习任务放在学习网站里,提前一个月上传到网络,做到能够循环利用,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使校园网成为一个资源共享、交流提高的有效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努力使其不断完善,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达到预期的效果。

汇报交流,总结新知 利用网络环境,汇报交流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很清晰地将学生的作品呈现在每个学生的面前,很直观,便于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在上课时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要敢于创造性地重组教学内容,将创新意识和能力渗透到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时展需要的,能有效培养新时代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3

一、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兴趣和已学到的知识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和丰富课堂教材。例如,在Author ware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教师可使用Flash动画技术为学生进行动画演示,来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发现课堂的趣味性。对于部分可以直接使用Author ware软件来当堂设计或者展示视频的课程,教师还可以使用微课堂加微信公众平台的结合模式,来增加学生课上和课下温故知新的机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改革,归根结底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的本质,即以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甚至需要拓展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的视野等。但是基于高考压力等,部分信息技术课程的动手操作和实践部分被简化为知识型教学,这显然是不符合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设计要求的。教师可考虑将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生活实践融合起来。比如,在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在阐述工具箱、菜单等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点之后,教师在课下可设计与校园生活相关的Flash动画源文件,继而在课上分享给学生。学生在接收教师传递的源文件之后,可在教师的引导下查看和分析源文件有几个图层、组件、对象参数、帧动画的设计和应用情况等。教师还可以将学校和校外的各类活动作为学生练习的对象,如“校园文化节开幕式视频”等,将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二三六制式”的策略构建

(1)“二三六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求。“二三六制式”教学模式是课程中教师讲解时间低于六分之一,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时间低于二分之一,课堂作业完成时间和操作练习时间低于三分之一。课堂练习以检测学生课程学习成效为目标,目的在于巩固课程知识,厘清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之前就必须明确课程作业和操作练习中的任务量。教师授课阶段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上机操作能力,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讲解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4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6-0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经在中学基本站稳脚跟,如何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向深层次发展,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规范信息技术教学行为仍然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的。在学习了李冬梅老师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后很受启发。这里结合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对信息技术新课程设计的原则进行一些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最基础的工作。要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路,而教学思路必须遵循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原则,这样才能把知识、教材和学生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才能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搞好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实践的蓝本,要搞好教学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与传统文化课程的差异

传统文化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更新,但就总的知识体系而言始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知识系统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教学设计模式也就难有根本性的突破。无论怎么思考,知识的量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都是相对稳定的。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普及现代科技的学科,有它建立的基础体系,但这个系统是不需要普通信息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普通信息技术人员重在对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我们原来选用的广东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就侧重了前者,而我们现在选用的人教版的教材就着重体现了后者,因此我们感觉到人教版的教材更适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和学。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不能把信息技术设计成理论课,它的特点就是应用。如果一堂信息技术课走进了传统文化课的设计思路,既失去了课程开设的意义,也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是对现代教学设备的浪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跳出传统教学设计的思维范畴。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基本目的应该就是在中学阶段普及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传授基本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由此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基本信息理论的介绍,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指导学生对基本信息工具的应用。注重体现“学习——理解——应用——创新”的基本教学设计思路。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喜爱QQ聊天,喜爱玩游戏等等,就是体现在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的兴趣。学生对教师按计划准备的教学内容没有兴趣,就是还没有深入到教师所设计的环境。如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喜爱接受的形式,还要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教学设计还要能体现允许学生接受知识的差异,体现学生吸收知识的兴趣。

三、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本课程的发展特色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信息技术学科最大的特色,就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不断发展和突破的学科。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说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完善,也许今天传授的信息技术知识明天就要被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所取代,就会成为历史。就连最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理论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存有生命力的只是信息技术的原理,这点现实已经证明了,很多过去的信息技术知识就已经淘汰。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性,要体现指导学生思考原理,而不要过分强调学生对已有信息技术知识的死记硬背。要注意引导学生设想知识的延展性,这同时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中学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5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的静态结构分析

中小学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时,是以其教育基本理论修养、教学理念和教师角色的改进等其他一般性能力和素养为基础的,但除此之外, “整合”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系统的要求。信息技术整合素养主要由以下6个方面构成: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其中,第1方面是整个素养结构的知识技能基础;2、3、4是信息技术整合素养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其中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核心;第5方面是与整合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人文修养;第6方面是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的动力系统。

二、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理论建构和实践

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其自我职业发展的研究普遍发现,影响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1)教师的职前教育;(2)教师的校本实践;(3)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总结;(4)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的同行交流、合作;(5)专业引领。除了职前教育外,其余因素均属于教师培训和自我职业发展的范畴。“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下述前后相继的行为链:“教师在专业引领下进行系统教学设计----在系统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在校本实践过程中开展教学反思并与同行进行交流研讨----新一轮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

三、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实施流程

1、专家报告,专家----教师研讨。

采用专家报告、讨论等方式,系统地介绍有基本概念。结合案例分析,介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关理论研究、应用模式、实施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避免的主要问题。通过专家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讨和观念碰撞,理解整合的有关模式,引导并帮助教师从教师的视角理性、全面地思考和建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

本环节的关键是改变教师 “被动受训者”的角色,组织教师合作研讨、主动理解和建构有关理论和模式。

2、以教师为主体,合作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将有关 “整合”的理论和模式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 1)教学设计培训:以其他教师的课例为载体,采用案例分析法,向教师介绍系统教学设计应包括的所有环节、要素,各环节和要素应如何设计及其注意事项等;展示并讨论“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教学设计模板”,介绍“模板”的使用方法。

( 2)按领域/学科分组:每组由教育技术专家、课程专家和学科教师代表组成,教师控制在10名左右。向小组成员布置明确的合作教学设计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如半天)内,经过研讨,合作设计出一堂或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准备案例展示材料。

( 3)选定教学主题、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并非所有的教学主题都适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因此,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适合的教学设计主题,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小组成员首先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备选的教学或活动主题(最好是近期计划教授的主题)。然后,对备选主题的价值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每组选定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为了便于操作,教师按学科/领域分组,但每个小组在选择和确定主题时要注意渗透课程综合化的思想,有条件的学科小组可设计一些跨学科或者综合化的主题单元,切忌由于按学科分组人为导致学科之间的相互孤立和脱节。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分析环节可渗透到主题选择阶段进行,主要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难点、培养目标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 4)系统思考和讨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教师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学习的理论知识,参照“教学设计模板”,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系统教学设计,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对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论证教学理念,选择或创造教学及评价方式,论证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选择合适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确定适当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设计各环节(包括教学和学习准备、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后)的具体教学和学习活动,重点考虑教学任务的设置、教学管理、过程性评价等方面;论证教学活动对人力、物力、设备等各方面的需求和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等。

( 5)小组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后小组讨论教学设计方案并修改。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课程专家设计的课程成品,教师应由被动的课程“使用者”和“消费者”,转变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成为校本课程的创造性的“生产者”。[1]

3、展示、交流、评价教学设计方案

各小组向全体教师展示各自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案,专家和其他小组教师对各组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价,重点分析和学习各教学设计方案的优点;发现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4、制定校本方案,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校本研究

( 1)制定校本方案和实施计划:合作教学设计之后,教师根据小组设计的教学方案,结合当地/本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教师、学生和设备的现状,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改或调适,制定出在本地和本校切实可行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方案,周密考虑并列出实施该教学方案所需的资料和资源。

( 2)在自然情景下实施校本实践和校本研究,形成记录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档案袋。

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实施教学,并在本校的自然情景下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应全面翔实地记录教学和学习过程,形成完整的 “教师教学档案袋”和“学生学习档案袋”。教师教学档案袋包括教学方案(在教学实施后,教师应及时修改、补充教学设计方案,尤其是补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选用的或自己制作的教学材料、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教学任务、教学组织方式、具体的评价量规或测验、教学过程中关键的教学处理策略等)和教学录像。学生学习档案袋包括:学习过程录像、学生作品和成果。

5、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自我反思、总结

教学活动完毕,教师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包括:分析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成功之处,总结能有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整合模式;比较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差距;审视实际教学活动与自己的教学理念之间的差距;审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设想。

通过第 4、5个环节,重在帮助教师通过校本的实践及反思,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逐步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员”的转变。[1]

6、案例展示与评价,经验总结与交流

组织信息技术整合案例的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展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案例,交流优秀经验。案例展示至少应包括 3部分内容:介绍教学设计思路,展示教学录像,交流自己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反思总结。每个案例展示后,组织专家和教师对案例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分析,总结出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可组织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教师展示各自的校本实践案例,交流校本教研经验。

教学设计环节是教师将整合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的过程,而本环节就是将各自的教学实践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论的过程。其间,要发挥专家,包括专家型教师的理论特长,与教师共同总结适合当地特色的整合模式,考察有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实现条件,分析原有理论的缺陷或不足,提升理解和认识,总结能有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具有高度适恰性的 “个别化”理论。[2]本环节既是一轮“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的最后环节,也可以作为下一轮“专家-教师理论研讨”的起点,以此形成环环相扣的校本实践行为链。

四、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特点和实施关键

1、以教师持续的自我专业发展为目标:帮助教师获得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为整合的有效推进提供师资保障。

2、在校本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立足于本校或当地实际,将有关理论应用于本校的信息技术整合实践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模式和理论,弥合一般性的理论和模式于学校教学工作复杂性和各地巨大差异性之间的鸿沟。

3、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的参与和实践:与传统的教师培训不同,教师在本模式的所有环节中都是实践的主体和主动创造者,培训者或专业指导人员只是教师的“协助者”、“协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同时,专业指导人员在帮助和引领教师的同时与教师共同学习和提高。[3]

4、重视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和校本实践习惯性的反思,可通过多重途径促进学生的成长,例如:使教师清楚看到自己的进步和纵向发展轨迹,有助于确立自我职业发展的信心;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理论修养方面的缺陷,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知识、新信息;发现自己具体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教学习惯及其消极后果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避免。

5、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在与各地区、各学科的同行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更多的视角和层次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良好的社会建构;同时,同行之间持续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各地、各学科的教师逐步建立研究共同体,以便分担压力,共享资源。[4]

6、重视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实现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如果脱离专业引领和理论总结,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实践很容易陷入从实践到实践的低水平重复,学校的实践工作和教师的专业能力都难以提升。本模式的各个环节都重视专业引领的作用,组织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全过程对话,唯此,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修养,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持续推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整合工作。

[参考文献]

[1]傅建明.(2002).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6

一、引言

2003年4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终于出台,这标志着我国高中“计算机课程”成功转换成“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课程目标由“计算机技术”全面转型为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新课标呼唤新理念教材,全国很多省市的信息技术教研机构正在进行新一轮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理念在我国中小学开设同类学科以来(从1982年开始)处于最大的转折点。目前,在设计新教材时迫切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大量抽样研究的基础上如何对国内现行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便总结与避免现行教材的不足,发现与继承现行教材中的亮点;二是对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对象即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寻找现行教材的问题与解决意见,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心理,设计符合信息社会需要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新型内容与体系结构;三是在编写新教材前,如何正确解读与灵活表达新课标的各项指标。

下面是我们在尝试设计新教材前,在对部分教材使用对象(高一师生)进行问题与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以新课标的各项指标与理念为标准,对我国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进行的分析与比较、反思与评价的总结报告,目的是总结我国现行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发现的问题在新教材编写中得到较好的解决。

二、用内容分析法对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做特征分析

(一)从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抽取18套分析样本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有近200多套,这些教材几乎全部是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或更早的文件编写的。为了力求这次的教材抽样与分析能反映国内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基本情况,我们从全国抽出18套有代表性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中所列举的实例全部引自这18套抽样教材中。范围涉及全国,其中有8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

(二)对现行教材进行特征分析的简要过程

对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进行特征分析的简要过程如下面的流程图所示。[1]

上图中,A代表研究对象即国内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Ax1和Ax2代表全国不同省份或不同出版社的高中现行信息技术抽样教材样本;图中Y是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制定的教材分析的类目项(即从哪几个具体方面着手对教材进行分析),是教材特征分析中的变量。对教材进行特征分析要根据预先制定的分析类目标准,以教材章节为分析单元进行系统内容的客观判断,通过对教材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与总结,找出其中稳定的、突出的因素,从而可以概括及判定出高中现行信息技术教材的总体特征,然后才能对这些描述性结果做深入分析与评价。下面根据这一量化研究及深入中学调查的结果,总结出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几个突出特征,并作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价。

三、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素养”是世界各国信息技术教育界达成共识的核心目标,新课标也明确课程目标包括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以上述“信息素养”的三个层面为标准,现行教材每个层面都明显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足。

(一)教材目标重工具操作轻实践应用,忽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过程指导

新课标要求信息技术教材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或研究性课题,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与过程。

很多现行教材局限于软件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步骤的讲解,没有涉及利用信息工具处理学习者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的应用,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等内容,这类信息技术教材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一打开就如同应用软件使用说明书,这种教材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会使原本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窒息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占抽样总数83%的教材存在以下问题:1.章节后有综合实践应用模块,但综合应用的目标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操作,没有指向学习者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某教材在第一章“数据库应用基础”有以下习题:“什么是子查询?”“普通求解子查询的方法是怎样的?”等;2.章节后要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没有设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效果评价方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选择哪些合适的信息资源与工具、学生如何分工进行信息处理、如何合作进行信息创造、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如何评价等),例如,某教材在第八章“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单元后设有“综合练习”栏目,但只是对制作演示文稿提出了“多种媒体信息能够有机融合,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方便控制放映过程”的要求,没有对创作过程、方法与评价的设计指导。

还有些现行教材有主题活动应用设计,但提出的内容与活动方式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低于或高于中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实践能力,或不在学生的兴趣范围,或脱离当前的社会环境与地区差异的实际。这些应用设计对部分地区的学生有如纸上谈兵,不切实际。例如,某教材(没有配套的素材光盘)第三册第二、三章学习目标与教材内容就是要求学生“设计与制作《首都北京》多媒体素材与作品”,试想一下,没有互联网又无法从其他渠道找到教材内容中要求的视、音频素材的边远地区与广大乡村,如何才能正常进行教与学呢?

(二)教材重技术轻人文,忽视信息社会人文精神与信息责任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教材展现信息技术发展、创新与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还要求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养成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信息能力包括技术与人文两个方面,人文能力则包括信息评价与选择,也包括新课标所明确要求的信息价值观与信息责任。绝大多数现行教材仍然以“计算机教育”“技术型知识”为核心内容,偏重于语言编程及计算机原理与构造,整本教材只用一两节内容介绍“信息”或“信息技术”后就匆匆而过。例如:某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实质上就是典型的“计算机与程序设计技术”的教材,此教材两册共八章,“信息与信息处理”在378页的总内容中只占2页,“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在教材总内容中占99.5%。个别教材重视信息的加工处理,但对信息的真伪与优劣、信息的社会影响的辨别与评价能力则明显没有关注(我们的教材分析样本中,基本没有设计这方面目标与内容的教材),这当然无法承载信息技术教育全面的信息素养内涵。媒体心理学警告我们,青少年好奇心强,没有选择良好信息、拒绝劣质信息的能力,正处于心理与人格定型前的关键时期,信息评价与辨别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可忽视。

从课程目标角度来看,新课标把目标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计算机与编程只是目标的一部分。从课程内容角度来看,六个模块中有五个为选修内容,但每个选修模块的教材编写都必须是作为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深造。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给学生渗透探究新技术的科学意识与人文精神,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教材编写设计的共识,也成为了我国新课标的核心目标。相比之下,现行教材的编者却严重缺少这些人文意识:教材中很少有人文专题内容,更没有将人文背景与信息伦理渗透到技术章节内容中去。在抽样分析的18套现行教材中,只有一节或两节有相关人文内容的教材占被抽样教材总数的89%,小节内容的标题一般为“计算机安全与网络道德”“计算机道德规范与安全”“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等,平均每套教材中只有6页与人文有关的内容,在一套教材平均总页数(367页)中只占不到2%的内容比例。从这些阐述人文内容的小节标题名、内容篇幅、具体内容明显可以看出,从“计算机安全”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三)教材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不能反映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课标要求教材适当选择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信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肩负“大众信息技术”和“专业信息技术”双重教育使命,目标是要促使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阶段从精英技术向社会大众技术的方向延伸。

但现行教材在选取新技术与新理论的生活应用、社会影响、发展趋势内容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我们在对现行教材内容的调查中发现:79%的学生表示目前教材中的技术内容明显落后,如高中生特别喜欢的网站与动画制作工具(如Dreamweaver和Flash)很少有教材提到,绝大部分学生是通过校外学习才了解这些软件的;教材上介绍的搜索引擎工具已经陈旧(更强大更全面的搜索引擎早已普遍使用);同时,目前对社会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如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桌面印刷、MIDI(乐器数字化接口)等在现今教材中也很难找到,教材内容长时间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会严重阻碍信息技术的大众化。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我们反映: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与版本的更新速度显得相当迟缓,致使教材明显无法突出信息技术课程特有的时代特征与专业特征,更不能反映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当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四)教材忽视对信息技术教与学活动、评价与考核的指导设计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课程目标由单纯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信息素养的培养,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与评价也随之面临着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

转贴于 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大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中自学成才的占46.67%,接受过全日制本科专业信息技术教育或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在全国只占3%,[2]而且这些数据在城乡之间差别极大。这些调查数据说明:我国当前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师资极不成熟,很不稳定,绝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有众多的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可以传授经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研尚在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有规律的深入的教研活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包括省级重点中学在内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信息技术课程怎么教?怎么考?”教师们反映:信息技术作为年轻的学科课程,现行教材中并没有对整个课程和各个专题模块的教与学方式与考核评价方法提出中肯的建议,也没有设计一些具体的教与学活动过程作为师生的参考范例,教师们只能各自摸索,大多数教师就干脆沿用传统学科的讲、学、考模式。这种教学与考核方式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征的现状是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最主要原因。在18套抽样教材中,有2套现行教材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但将“教与学方式和考核评价”作为教材内容一部分的意识尚不明确,而且设计的教与学活动也没有体现现代学习理念。

(五)教材强调按学科知识体系编写教材内容结构,忽视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标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提倡教材设计要有开放性,内容呈现要有较大的灵活性,每个模块内容根据地区差异、社会实际与技术发展情况“合理延伸与拓展”。但部分现行教材受根深蒂固的“学科中心论”影响,内容编排上强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按照学科分类来划分章节,有的甚至把高校的教材内容完全“移植”过来。例如:某教材在第一章就深入讲述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软件系统、工作原理以及多媒体技术与原理,第二章学习操作系统、汉字处理与键盘操作;操作系统的内容结构大多是先学“DOS”,再学“Windows”,先学系统软件,再学应用软件。这种结构的教材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教材虽然注意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但太注重知识传播,评价标准通常也是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记忆。[3]此举有违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更违反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心理规律。2.这样的教材大多按直线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内容面面俱到,忽视小学、初中、高中内容的衔接设计,不适合学生的地区化差异、个性化发展的选择需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前已经用过几年电脑,很熟悉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日常网络应用等内容;很多高中学生反映初中学过的内容,高中还要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希望初、高中教材能合理衔接,避免重复。

另外,也有某些教材以系列信息处理任务为主线组织、编排教材内容;某些教材根据学习者与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技能的要求进行内容组织与编排,把教材重点放在信息技术技能上。这两种教材都是以能力发展为本的内容结构组织方式,占现行教材抽样总数的64%,有很多优点,与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结构的教材相比,更受学校与社会的欢迎。

(六)教材版面设计与呈现方式成人味太浓,不适合青少年情趣化心理需求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版面设计的整体印象是颜色单一,字体单一,栏目的图标式样单一,不同栏目内容的背景色彩与字形变化不多;文字极多,包含信息量多,情趣化、形象化的动画插图极少,内容与版面常是计算机知识和操作界面,致使教材与计算机软件使用说明书十分相似;专业术语过多,表达不够通俗易懂,成人化问题比较突出。在版面设计上忽视人文关怀的教材一打开就令学生产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的错觉,既不符合信息技术教材设计的特点,又极大地影响初学者的兴趣。

另外,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每页版面挤得太满,抽样教材中没有发现一本教材专门在正文中值得思考与探究的地方留出一些空白让学生自由记录与创作。

(七)教材配套光盘的教学设计理念落后,无法给主动探究学习提供资源支持

新课标要求设计与整合各方教育资源,营造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现行教材绝大多数是文字课本,远未能体现信息技术网络化、电子化的学科特点,更无法及时更新层出不穷的软硬件信息,18套抽样教材中56%没有配套电子教材,这说明当前信息技术教材编者要完全突破“教材就是书本”的陈旧观念还需一段时间。

有些教材开始配套辅助教学型或学习资源支持型光盘,但当前很多配套光盘教材是在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理念下设计开发的,落后的设计理念无法给师生主动探索与创新学习提供资源支持,这只是流于形式的文字教材的数字化翻版。例如:某教材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配套光盘中,只有一段说教味浓重的解说,屏幕中心一个大面积的黑色框架是空的,没有配任何视频情境或图片,且配乐声音大于解说,造成严重的相互干扰,这种配套光盘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四、依据新课标设计符合信息社会公民需要的新教材

通过以上对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分析与比较,依据新课标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们在设计新教材时应致力于落实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在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

高中生很快将成为信息社会公民,信息技术教育应以培养信息社会所必需的信息素养为核心,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能力、信息活动中负责任的态度与道德,注重在信息技术、生活实际与各科课程的相互整合中渗透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门独立的信息技术学科,要让学生了解某些技术的实质、产生原因及对社会的正负面影响,一方面可以消除中学生对高新技术的神秘感,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渗透给学生探究新技术的科学意识,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

通过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培养学生形成信息技术文化与观念是当今世界信息素养教育的最高境界,这要求信息技术教材设计者不能将教材定位为技术知识课堂灌输与技术训练的工具,而要求将信息技术定位为服务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工具,定位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在这样的定位中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对信息环境的接触、对生活与学习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对信息环境中技术、伦理与文化的认识,足够的时间后,信息运用与处理、信息道德与责任就成为学生个人的自然意识与自然需求,这时信息技术就同化成为了个体的文化素养。

(二)选取学生熟悉、有利于个性选择与全面发展的教材内容

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去选取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从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和城乡差异的角度来选择教材内容;从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过程与方法的角度选取教材内容,不过分注重于某个软件的具体操作;从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前沿趋势的角度,从技术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等人文因素的角度来选取教材内容。

(三)设计多学科综合、关注个性差异、地区差异的协作式研究活动

可以依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多个不同主题的多学科综合的实践活动,供学生个性化选择。同时要提供各种资源以创设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协作性、主动性学习环境,创设“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条件,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与交流信息、创造与评价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同时,考虑到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地区不平衡、城乡差别大,教材章节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设计成多个难易程度不同、符合各地区实际的主题,让不同地区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爱好和特长来选择,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每一个主题活动设计的具体内容至少可以包括:活动目标与提出问题、参考资源、活动过程与建议、活动过程与作品的评价方式等。

(四)设计立体化资源与教材,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资源支持与协作平台

立体化资源与教材包括文字教材、配套光盘、专题网站的网络资源与平台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在师生的教与学过程中担任的职能不同,侧重点不同。立体化资源与教材应该突出以学为中心,为师生营造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为研究性学习、综合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资源支持,内容还要有利于使用者检索。

文字教材设计要考虑打破传统教科书的样式,可以参考Intel未来教育的培训:学生在课堂中使用的教材包括书、活动记录本、评价手册书等,书中有许多空白,需要学习者填入表格、体会、评价、网站的记录,这样的教科书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针对信息技术师资极不成熟的现状,文字教材应配套编写信息技术教育《教与学活动指导书》,将各个专题模块的教与学活动建议及范例、考核评价建议及范例纳入立体化教材,并根据地区差异提出中肯的建议,这可以引导和启发教师实施更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和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评价方法,避免沿用传统学科的讲、学、考模式。

配套光盘的内容可以是印刷教材的知识扩展、技能练习,也可以是学习案例介绍等,形式要尽量回避单纯的文本,多用影像、图片,目的是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供信息资源。专题网站要不断更新信息,突破文字教材与光盘版本内容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矛盾,突破文字教材线性表达形式、无动态化内容的局限,形成基于专题网站资源的学习,特别是在编者、学生与教师三者之间搭建一个及时沟通信息、及时更新信息的通道。

(五)将课程教材内容定位为蕴涵整合应用思想的独立学科课程模式

有些国内学者以发达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进行深层次整合应用为例,仅仅强调信息技术教材应注重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其他学科学习中,这种观点忽视目前中国中小学生家庭的计算机普及率、使用率以及信息技术技能与发达国家同类学生的巨大差异;同时,有些现行教材过分将信息技术孤立于其他学科学习之外。那么,如何在教材设计中把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独立与整合关系的分寸呢?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信息技术,就无法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其他的课程,而且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如程序设计等很难融入其他课程中去,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材作为“独立学科”的内容与目标明确、具体、独立,但信息技术教材最终要用所学技术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学习技术与用技术解决学科问题的内容形态与目标对立统一在“培养信息素养”中。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既要有自成体系的模块式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将所学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到各个学科中去的方法与过程,这种带有多学科综合实践的设计理念使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趋向整合应用思想的独立学科模式。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7

一、课题的提出

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来看。人类社会迈进了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思维方式,并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随着知识总量不断扩大,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学习者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我们所处时展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不仅为我们的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原有的教学要素,同时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带来教育教学领域新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就在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何广泛、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全方位、多角度与学科教学整合,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有知识、有素养、有能力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从北京市的发展角度来看。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2001年提出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目标。五年来,在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基本建成由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18个区县都建成区域网络中心,并实现了与市教育信息网骨干光纤的连通。1823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8.9万台,全市配备多媒体12000套。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初步搭建了网络化的学校环境。我们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可贵的机遇。不容质疑,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和重要保证。全面提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迎接未来挑战,是一项紧迫的教改课题。

从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五” 立项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过程优化的研究》总课题组刚刚对近130个子课题进行了会议结题。另有多校参加了中央电化教育馆等组织的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感觉最深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营造了学习环境,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之后,大家有着强烈的愿望,愿意借此良好的平台,继续开展教育技术课题的应用研究,以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取得最佳成果。

在“十五”课题研究中,很多中小学校的广大教师围绕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力求通过整合的途径,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重点解决的是作为技术手段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学科教学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问题。但却忽略了或者说没有很好地研究并解决好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及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问题。

“融”是整合的核心与方法,也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新阶段。在“十五”研究后期,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但对其深入研究不够。在即将开始进行“十一五”课题研究的时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有效地形成适合教育教学自身发展的整合的模式与策略。

针对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会议”文件指出,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利用率较低,远未达到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日益增长的对信息化的需求与所能提供的资源不匹配,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统筹不够,共享程度不高。干部、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显而易见,探索并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已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如何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之中,创造出行之有效的整合策略,以发挥其优势所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现专指多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的设计、开发与综合利用等。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

整合:整合就是整体协调、互相渗透、有机融合。

策略:指为实现预定目的而采取的方法系统和程序系统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方法论。

整合是一种新的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工具性简单应用,而是由于信息技术融入了学科教学,使学科整体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整合意味着学科教学理念的变化,意味着学科教学体系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学科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整合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主动调节、相互渗透,建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一个新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有效进行体验、探究、合作、接受性学习创建良好的条件,从而使信息技术有效地为教和学服务,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整合是一个积极的协调过程,不是被动的纳入,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各个要素积极地有效地相互作用、主动协调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从而优化教学,整体提高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各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整体协调,通过互动的方式,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采用最佳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从而建构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

三、课题研究内容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方式的研究。

2 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研究。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系研究。

5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新型的学习方式的研究。

6 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研究、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7 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综合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及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及方法、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培养信息素养的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及方法、策略。

四、课题研究目标

1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研究,探索并总结实现教学最优化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一系列有价值的、可推广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并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式,形成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与教学结构。

3 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培养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优秀教师。

4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设优质学校资源网站和共享资源库,开发一批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教学软件。

5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五、课题研究方法

为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与方法,我们将发挥学校优势,结合各课题组各学科自身特点,选择适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行动研究法、实验法、调查法,辅之理论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

六、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1 成立本课题的总课题组。负责本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子课题实验学校研究工作的培训、指导与管理。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检查、评估;并收集、总结、形成、推广最终研究成果,对子课题进行结题验收。

总课题组组长:潘克明(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副主任、北京电化教育馆常务副馆长)

总课题组组长:赵保和(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研究指导部主任、北京市电化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总课题组成员(待定)

2 建立若干子课题组

(1)如以区县为单位,则建立区县课题组。区县课题组一般是由电化教育馆或信息中心负责人担任。区县课题组的任务是:确定本地区的研究课题,根据总课题组要求和本地区课题研究计划,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对属下子课题实验学校研究工作的组织、协调、培训,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检查、评估;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并对子课题进行结题验收。

(2)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学校,课题组负责人一般是由学校校长担任。子课题组的任务是:确定研究课题题目,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和计划,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协调、培训,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控制,形成阶段和最终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计划

(一)选题论证与确定阶段:2006年1月—6月

1、2006年1月—4月总课题组选题与方案调研及设计阶段

2、2006年5月—6月方案论证与确定

(二)总课题申报阶段:向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申报课题

2006年5月—6月

(三)总课题开题与子课题申报阶段2006年6月—7月

(四)第一轮研究与实验阶段2006年9月—2008年6月

(五)中期评估阶段2008年6月—2009年2月

(六)第二轮研究与实验阶段2009年2月—2010年9月

(七)形成最终成果和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

八、预期研究成果

(一)撰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及工作报告;

(二)编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论文集;

(三)出版课题研究的教学设计方案;

(四)摄制一批课题研究优秀课堂实录;

(五)开发一批优秀教学软件;

九、课题研究经费

总课题组的实验研究经费以自筹为主,各子课题研究经费由各子课题学校自行筹集。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8

Moodle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对象动态学习情境)的简称。它是一种开源、免费且功能强大的课程管理系统,以其教学方式生动、课程内容丰富的特点,迅速成为教师建设课程学习平台的理想选择。引入Moodle平台,并结合电子教室管理软件,能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优化教学效果。

一、Moodle平台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优势

首先,Moodle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平台能以各类软件,比如文本文件、PowerPoint、音频文件等为载体,为学生提供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学生感受到来自视听觉的刺激,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Moodle平台模块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自由组合,也可以将教师所需要的有关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资源整合到Moodle相应模块中,有效地实现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还可以保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教学所用,作为后来教师教学的参考。再次,Moodle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与学生、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学生在平台上不仅可以学习课本知识、下载相关资源,而且可以在课程学习平台上与同学协作完成某些任务。Moodle平台搭载了聊天室、讨论区模块,成员之间可以共同讨论,完成学习任务。最后,Moodle平台具有很好的学习评价功能,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也可以查看上传的成果,进行互相评价。此功能可以记录每名学生登录次数、在线时间及阶段性学习报告等,便于教师根据追踪结果,为每名学习者安排个别化的学习资料和活动。

综上所述,Moodle课程管理平台是拥有全新教育理念,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工具,它具有组织、呈现、跟踪、管理和评价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功能,所以选择此平台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以及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Moodle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流程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设计流程方案。1、整体设计。按照Moodle设计要求,安装要简便,且能支持多种类别的课程,更应重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教学应用平台的界面设计应贴近高中生,具有简单、高效等特点。可选一台CPU为3.0GHz、硬盘容量为500G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运用win7系统操作系统。2、网站管理。Moodle平台的管理工作是由初始设置的管理员负责,管理员可以添加多种网站颜色、字体、版面等。用户进入平台后,可选择字体、颜色等,拥有自己风格的界面。3、用户管理。为注册用户建立一套系统的在线档案,记录学习者登录时间及学习次数,如果未登录时间过长,管理员可以通过相关记录取消其注册信息。设定独立的登录密码,并通过安装验证插件,支持验证机制,保障用户隐私。4、课程管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分为两个子课程:信息技术基础算法和程序设计。为使用户有不同体验,课程版式可设置不同呈现版式、课程活动等,同时提供论坛、日志、测验等文件下载。5、任务模块。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每个模块编成任务模式,每个任务都有完成期限和等级。设置作业提交时间,迟交或不交作业,系统会自动进行统计,发送至教师的客户端,使教师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6、聊天室及论坛模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聊天室进行流畅、同步的文本交流,也可以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向教师和同学求助。 7、检测模块。Moodle平台提供检验模块,对用户操作及管理措施进行检测,如果操作出错,将会发送错误报告,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技巧,保障平台的安全使用。

结论: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已卓见成效,但是如何将其真正地融入高中教育却一直处于瓶颈。Moodle平台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拟合度高、交互性强,将会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道路。

参 考 文 献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9

2初中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

素养的教学实践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它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含义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围绕教师指定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积极主动地应用学习资源,并结合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来完成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其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好奇心理的利用,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任务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以较高的兴趣带着任务或者问题进行学习活动,并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和讨论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将其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从而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1以目标为依据,创设情境,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而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使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的状态,以便教与学的有效开展,这是实现任务驱动教学的必要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常见的生活情境对任务进行设计,自然而真实地引出任务,进而唤起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并对任务有更深的理解。在任务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在设计中要将任务分为基本任务、提高任务和创作任务三个阶段,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任务的设计要具有综合性,任务应该同时涉及到新知识和旧知识,这有利于完善知识系统的构建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三是要充分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以及重点和难点的分散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

2.2组织课堂,完成任务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引出任务之后,为了减少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盲目性,教师可对任务进行适当的分析。通过任务的提出,学生开始思考,并用所学的知识对任务进行处理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情况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倡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这有利于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补充、修正和交流,激发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2.3效果评价和总结效果评价和总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大好时机。首先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或者相互评价,并结合别人的发言,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其次教师也应适当做出总结性评价,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指出这些作品的长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加深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各种见解的合理性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个性发展,并适当地给予启发和引导,善于抓住学生中的创新点,着重阐明可学习和借鉴之处。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10

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校教育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对教学资源体系建设、课程开发、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作出了规划要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这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热点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文字、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目前, 教学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 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及其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整合是指有机地将信息技术和高职计算机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以及实施等方面融为一体,共同完成计算机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教学的演示工具,不是被动的纳入。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引发教学的变革, 只有使其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过程,信息技术才会对教学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互动性双向整合,要求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教学观、学习观,应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反思性和合作性,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地位,并实现人与物化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和新型的学习型社会。

二、当前高职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整合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比较落后

现今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持的教育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很多教师对整合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认识高度尚不统一,没有领会到计算机技术的实质,未将信息技术融入真正的课程结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方法和教学思维的转换上,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对于信息化的利用存在机械、虚化的现象。不少教师认为整合仅仅是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单纯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的水平上,导致教学成“黑板搬家”“课程扫描”,由传统的“人灌”变成了“电灌”。 教师在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其实质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既没有人机间的互动也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内容过于宽泛,难免会失去课程整合的本位;过分的对理论进行拔高必然会使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失去方向。形式化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缺乏实实在在的推进。

(二)教学环境资源建设质量良莠不齐

网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这些年来,高职院校虽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网络环境升级,但针对教学进行的建设很少,教学资源建设规划没有跟上教育转型,与人才培养方案脱节。很多后发展高校的校园网仅仅停留在新闻和传达基本信息服务的基础上,不能针对学科建设发展的教学内容变化调整,不能及时更新网站和网络课程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网络课程使用效率低,形同虚设。整合基本上是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而对课前、课后环节的整合是十分匮乏的,并没有真正实现对教学的良好支持。总体来说就成了整合的瓶颈。

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较多,但教学上所需的教学平台、资源平台较少,开发出的课件和网络课程多用于参赛,而真正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改善的较少。而且,没有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体发展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或开发出相应的教学资源平台。目前,资源库建设针对性不强,资源收集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缺乏从教学需要和发展出发,对各子模块进行系统的设计。这样建设的教学资源不能反映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只有欣赏性而没有实用性,与教学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在建设维护信息资源的经费保障、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有考核标准等配套机制方面缺乏必要的政策的措施。

三、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议

(一)加强学校信息设施建设,完善网络硬件环境,建立教学应用平台

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如何考虑资源与教学的结合,有效利用资金,在政策上优先考虑和建设与教学需求迫切的信息化硬件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整合研究与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和有效保障。大力加强学校的信息设施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没有可靠的信息设施就无法保障整合的实施;没有硬件的投入,课程整合、信息化教学、数字化校园都是空谈。因此,学校应继续加大硬件建设经费的投入,每年都进行设备、系统的更新与维护,搞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校园网络的灵活运用,部署网络教学功能。

要综合考虑建设网络硬件环境。建设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和建立完善的网络资源,必须考虑满足现今教学的需要,也要考虑未来教学发展的需要。

选择或开发适合的教学应用平台。学校领导应重视教育技术方面的应用,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共同为促进教学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加强网络的教学服务功能,实现对教学的强大支持,学校必须建立教学服务平台,并对该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找到所需要的资源,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网络的教学服务功能。

(二)提高全员信息素养和教育观念更新

高职人才集中,提高全体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抓好学生的信息能力培训。当前,学生应掌握信息化素质的基本知识、网络信息资源及应用、基于Web 2.0技术的网络应用等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会了使用和评价,通过讨论来促进反思、加深理解、学会批判,通过比较学会对信息的鉴别,通过有效的交互工具,得到教师的解答和同学的帮助。总之,要始终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目标的重点,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整合。

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科学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对学生的了解,应当遵循以下四个要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作用。(1)要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需求、学生的特点以及媒体的特性,合理地选择技术,合理安排使用的时机与方式。(2)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如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处理信息和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3)要强调协作学习和情感交流,把技术的工具性和教学的人文性统一起来,其中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4)要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能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工具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

(三)建立适合自身教学情况的整合模式

计算机科学知识爆炸性增长,新技术新应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面对高职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仅依托教材和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需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学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学校软硬件条件、师生情况等教学条件综合考量,尝试从计算机辅助的讲授型授课、基于Internet的合作学习、Web Quest、课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角度使用信息技术,多种教学方法组合进行教学实践。我们可充分利用网络的海量资源和开放性等特点,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灵活性的原则,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办法,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的全面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本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课外则鼓励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课程为他们扩展知识。

(四)重视资源建设

网络中丰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无疑是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与研究、构建新型教学结构的重要信息来源。学校的学科资源建设要有序、高效地进行。学校可出资购买现成配套的教育资源库,也应积极组织教师建立自有的资源库,搜索整理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并进行研究和改良以适应本校实际教学情况。总之,就是要调动教师进行力所能及的学科资源开发。

信息技术可以从信息资源库、研究开发工具、交流协作工具、管理工具四个方面为计算机课程提供支持。信息技术对这四方面的支持与实训过程中的其他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构建一个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的整合与优化模型。

四、结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而目前我国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于低层次的整合,因此,还需要一线教师与教育技术研究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小勇,祝智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技术观[J].中国远程教育, 2002,(10):53- 57.

[2]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 2003(2).

[3]罗闻泉.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的整合[J].职业技术教育, 2007(2).

2012年9月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国内访学。《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编号:教人厅[2004]8号)。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例11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