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27 02:59:41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1

一、引言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以问答形式出现的语言游戏,同时也是一种智力游戏,它既能测试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又能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其特点在于要求突破常规思维解决问题,题目的答案既属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目前,国内外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旨在通过实例分析来阐释预设的可取消性和预设触发语在设置和回答脑筋急转弯中的特殊作用,从而丰富预设理论与实际语言现象相结合的研究,同时为探讨脑筋急转弯提供新的视角。

二、脑筋急转弯中预设研究的理论依据

预设,又称前提、先设,最早是一个哲学概念,随后进入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领域。预设,指语言交际双方已知的共有知识,或者至少是听到话语之后总能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此外,前提还与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等语境条件有关,甚至与说话人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情感态度都有关系。

预设是一种前后两个语义命题之间、为交际双方所共认的关系。因此,预设具备某些有关语义关系的特点:预设与话语中的某个词或某个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话语被逆反后,其预设依然保留;预设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语境假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准确性,反而呈现出可取消性。预设研究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就是“预设触发语”。预设与句子定的词语有关,话语中某些词语或结构可以标明预设,这样的词语或表层结构形式就是预设触发语,也称前提语或预设引发项。

三、预设的可取消性与脑筋急转弯

可取消性(defeasibility),是预设的主要特征之一。预设是一种推理关系,因此,它和语用含义一样,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是可以消失的。换言之,预设的可取消性就是通过语境取消潜在预设,即将所有可能的预设情况逐个否定后出现了一个推理,进而出现一个明确表达命题,从而彻底取消原有的潜在预设。

例题1:小李乘电梯上14楼,中间没有停,用了60秒钟,下楼时中间也没有停,却用了5分钟,这是怎么回事?

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下楼时,小李走的楼梯”。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即潜在的预设为:如果中间没有停留,那么乘电梯上楼的时间和下楼的时间应该是相同。然而,当语境条件改变时,原先的预设也就被取消了。下楼时,小李采用走楼梯的方式,因此,他就需要5分钟的时间。

例题2:一个警察抓住一个小偷。小偷是警察的儿子,警察却不是小偷的父亲。这是怎么回事?

在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中,“警察应该是男性”,却常常忽略了“女警”这种情况。小偷是警察的儿子,但警察不一定是小偷的父亲,也可能是他的母亲。由于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一些事情形成了固定的观念和思考模式,构成了思维定势。脑筋急转弯的设置,就把答案指向定势思维之外,正确解答题目就需要冲破定势,转变思路。

四、预设触发语与脑筋急转弯

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是预设研究中必谈的一个概念。它是触发预设的特定词语或表达式。常见的预设触发语有各类动词、限定性或修饰性的词语。汉语中的预设触发语包括:某些动词(叙实动词、状态变化动词、评价动词等);某些副词(频率副词、程度副词等);名词性词语(专有名词和带修饰限定成分的名词性短语);某些句子成分(某些定语、状语、补语等);某些句式(“把”字句、“被”字句、违反实施的条件句);特殊的语气、语调和重音等。

预设为设置或解答脑筋急转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下文将会以动词、副词、名词性词语和句子成分作为预设触发语的四种情况为例,分析预设触发语在脑筋急转弯中扮演的角色。

1、动词作预设触发语

例题:至少要多少时间才能读完清华大学?

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真正弄清楚“读”这个叙实动词的含义。一般来讲,如果“读”和“大学”联系在一起时,它就是“学学课程”的意思。在这道题中,出题者就是利用“读”的这层意思来设置悬念的。出题者利用叙实动词“读”制造了一个误导性的预设,答题者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读完清华大学这四个字最多需要两秒钟的时间”。

2、副词作预设触发语

例题:苹果树上有二十个熟透的苹果,被风吹落了一半,后又被果农摘了一半,那么树上还有几个苹果?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风吹落一半,果农摘走一半,那么树上就没有苹果了”。然而,题目中出现的“后”字是汉语中的时间副词作为预设触发语,它就限定了题目的预设。在二十个苹果中,风吹落了一半,就还剩下十个。果农摘走的是这十个苹果中的一半,也就是五个。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树上还有五个苹果”。

3、名词性词语作预设触发语

例题1:一只鸡和一只鹅,同时放进冰箱里,结果鸡冻死了,鹅却活着,请问这是为什么?

这道题目的答案是“因为那只鹅是企鹅”。人们在看到这个题目时,会自然而然地把问题中的“鸡”和“鹅”都当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禽。然而,这个脑筋急转弯的预设暗藏在答案中,“那只鸡是普通的鸡,但那只鹅却是只企鹅”。如果人们在思考答案的时候,能够考虑到“企鹅”这个专有名词,并把它看作是出题者潜在的预设,那么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例题2: 一斤白菜5角钱,一斤萝卜6角钱,那一斤排骨多少钱?

在这道题目中,出题者同样是在专有名词上做文章。解答这个脑筋急转弯时,人们往往会跟随“5角钱”、“6角钱”来回答排骨的价钱。但是,大家却忽略了一个细节:“钱”除了可以表示价格之外,还可以作为计量单位。一斤等于十两,一两等于十钱,那么一斤就是一百钱。所以,一斤排骨一百钱。

4、句子成分作预设触发语

例题:猴子每分钟能掰一个玉米,在果园里,那么一只猴子5分钟能掰几个玉米?

在这个题目中,“在果园里”是汉语中的地点状语成分作为预设触发语,它限定了猴子掰玉米的地点。猴子一分钟可以掰一个玉米,那么五分钟自然就可以掰五个。可是,果园里只有苹果、梨、桃子等水果,并没有玉米。所以,不管猴子一分钟能掰多少个玉米,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它一个玉米也掰不到。

五、结语

预设的可取消性和预设触发语,在脑筋急转弯的设置和解答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它们不仅为出题者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为答题者提供了解题思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预设的设置决定了脑筋急转弯问题的难度。对脑筋急转弯中预设的探讨,既有利于研究这种特殊语言中的语言组织方式和逻辑等,也对一般语言的组织规律方法的研究具有反证或者强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eech,G. N. Semantics [M].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1981.

[2]Levinson, S. C. Pragma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崔春燕.脑筋急转弯中的语用预设[J].科教文汇,2008(2):170-171.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2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1图式的概念

图式(schema)本是心理学上的术语。在现代认知语言学界,往往将图式视为以空间为基础的认知结构,注重的是人身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本文中图式是指篇章语言外的相关信息与篇章参与者的互动,是一种信息网络。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人给 “图式”下了不同的定义。图式论认为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组合成单元的,这些由单元组合而成的结构就是图式。它是一个理性的心理结构,图式是用来表征储存在记忆中的一般概念。

我们今天通常所讲的 “图式” 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巴特莱特(Baitlett)首先提出的。巴特莱特(1932:201)认为,图式是人们将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旧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以及怎样把这此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他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碰到一些和我们通常理解不一致的事件时,我们很难把它放到现存的图式中,最终是所它忘记或者把它“正常化”,将细节加以改变,达到和现存的图式相一致的结果。

曼德勒(J.Malldler,1979)认为图式就是认知结构(cognitive stucture)。图式是由空位(slots)和默认值(default values)组成的。空位是指图式中有联系有层次的知识体,默认值是指正常情况下填充空位的事物、动作或事件。比如听看春晚图式包括事件空位,动作空位,环境空位,人物空位等。人物空位,其默认值是观众和表演节目者;环境空位,其默认值是观众席、表演舞台等;动作空位,其默认值为报幕、表演、鼓掌等。

鲁梅哈特(Rumelhart)(1980)认为:“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一种心理结构。”布朗和耶鲁(Brown and Yule)却认为图式能够形象地描述关于世界的知识是如何在人类的记忆中储存、组织,又如何在话语理解中被激活的。皮尔逊(Pearson)认为图式是人们听到或读到某此信息时在脑海中产生的景象或联想。库克(Cook)把图式描述为人们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而温德逊(Windowson)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总之,图式就是一个人现有的知识的系统网络,这个网络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被具体的事物所激活出与事物相关的知识系统网络。

2语料分析

“脑筋急转弯智力题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字游戏。这种文字游戏有个明显的特点,题面很普通,但答案十分气人,一经点破,令人喷饭。还有一个特点,答案与题面不一定有逻辑上的联系,有的答案甚至是一种诡辩。所以,答案都是别出心裁,突破常理的,能给人以谐趣、机敏 、睿智的感觉。因此,对同一个题面,你也可以尝试着寻找更有趣更吸引人们眼球的答案。 脑筋急转弯智力题就是指当思维遇到特殊的阻碍时,要很快的离开习惯的思路,从别的方面来思考问题。现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来回答的智力问答题”。这就是所谓的脑筋急转弯中的“急”。在脑筋急转弯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很多人是回答不对这些问题的,比如:“读完北京大学需要多长时间”;“什么布剪不断?”等等。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1)读完北京大学需要多长时间?

题中的“读北京大学”会马上激活被问脑中的相关知识。被问会把这里的“读”很正常地想成是“上学的意思”,所以回答时就以正常的思维去思考,会得出答案:“读完北京大学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吧”。可是也就是因为这种正常思维才致使这问题成为“脑筋急转弯”。

(2)什么布剪不断?

“布”这个字会让被问想到各种各样质地的布,像丝绸、棉布、麻布之类的,所以这个 “布” 的图式就被激活了。正常的思维方式让被问思考:什么布不会剪断。以这样的思维,他们不会想出是“瀑布”不会剪断。因为被激活的图式,让被问以正常思维思考,这样导致最后的答案让人喷饭。以致产生诙谐小幽默的效果。

(3)什么东西最容易满足?

“满足”二字让被问立刻想到是就是 “满意” “知足”的意思,可这个问题不是这一个意群,而是满―足,所以最后的答案是“袜子”因为它可以“满―足”。被激活的图式导致的正常思维与这不正常的思维形成的对比,这种对立形成了所谓的“急”,形成了急转弯的小幽默、诙谐。

(4)为什么鱼翅炒饭里没鱼翅?

“鱼翅炒饭”顾名思义就是把鱼翅和饭一起炒,所以饭里肯定有鱼翅,可是却找不到,这正常的图式思维就让被问摸不着头脑了;被问肯定想不到做饭的人叫鱼翅,他炒的饭就叫鱼翅炒饭,这非正常的思维与正常的思维形成的对比,最后导致让人难以想象的答案。

在脑筋急转弯刚开始盛行的时候是可以制造些小幽默诙谐的效果,因为刚开始被问都是以正常的图式思维去思考,所以答案让人出乎意料,这样引起的小幽默诙谐。随着脑筋急转弯的盛行,“脑筋急转弯”这几个字让也会成为人图式网络里的一部分,所以,再让被问回答“脑筋急转弯”问题时,“脑筋急转弯”被激活,这几个字在被问脑中的储存信息告诉被问要以非正常思维回答为题。

(5)什么瓜不能吃?

被问再思考这种问题时,脑中被激活的不再是吃的瓜,而是平常事物中带着“瓜”字却不是吃的瓜的事物,后者被激活,图式网络里会搜寻出 “傻瓜”。被问回答正确,似乎没了小幽默、诙谐。现在的艺术家就利用观众已有的这些新的图式网络中的新成分来制造幽默,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赵本山《卖拐》小品系列之二,其中一段是范伟回答赵本山的脑筋急转弯:

赵本山:树上骑只猴,地上一只猴,一共几只猴?

范伟:两只

赵本山:错,树上“骑”只猴,地上一只,一共两只。

这是第一轮脑筋急转弯,这里的幽默是因为“几只”激活的被问所以为的“七(骑)加一”所导致的。

第二轮的脑筋急转弯:

赵本山:树上七只猴,地上一只,一共几只猴?

范伟:八只

范伟答错的原因就是他用在第一轮新学的非正常思维回答了这个问题,而赵本山就是利用他这一点把题出成了正常的“七只”,最后这种正常与非正常的、现实的与不现实的或者期待的与夸张的图式对立,这种对立的存在也就形成了言语幽默。

3结语

本文通过利用图式理论浅析了脑筋急转弯中的小幽默、诙谐的效果。这种效果的产生是由于脑筋急转弯题目激活的被问脑中的图式的正常思维与题目的非正常思维的对立产生的。

参考文献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3

我来讲一讲我爸爸的趣事。

一天,我妈妈问他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问他,问题是这样的: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公园,,一人要买一张票,为什么他们只买了三张票?我爸爸说:“三个人要买票,另一个人翻墙进公园。”,我们笑得前仰后翻,答案应该是:“因为有一个爷爷,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孩子。原理是:爸爸的爸爸,孩子的爸爸,是两个爸爸。爸爸是爷爷的儿子,孩子是爸爸的儿子,是两个儿子。所以是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买三张票。

怎么样,这道脑筋急转弯儿难吧,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还要多看脑筋急转弯题,才能聪明。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4

一、引言

目前对“脑筋急转弯”研究的文章还很少,“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这两个术语在英语中也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有文章说,脑筋急转弯最早是日本人发明的:还有文章说,歇后语是我国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本文笔者对此查阅了有关资料,试图找到有关答案。我们从英文对谜语(Riddle)的解释中找到了一点线索。Riddle:adeliberatelyenigmaticorambiguousquestionrequiringathought-fuloroftenwittyanswers,aformofguessinggame.译成汉语是:谜语是一种故意令人费解或者模棱两可需要细思妙答的问题,是一种猜测游戏。西方学者常把谜语分成两大类:描述性谜语(thedescriptiveriddle)和智巧问题(theshrewdorwittyquestion)。根据英语对谜语的解释和分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谜语的核心是:一是提出问题,二是通过猜测回答问题,它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智巧性的。那么,脑筋急转弯(包括歇后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巧妙地设问,机智地回答。如,英语谜语中有这样一句:Whatisthesmallestbridgeintheworld?——Thebridgeofyournose.Bridge是一词多义,既可作“桥梁”,又可作“鼻梁”。译成汉语是:世界上什么梁最小?(答案:你的鼻梁)。英语这个谜语放在汉语里就可归于脑筋急转弯题。它利用词的多义(词的模糊性)容易引起的歧义巧妙地设问,企图让人跳进bridge(桥梁)的基本语义范畴的陷阱,然而,答案出乎意料的简单,指其模糊性最强的意义(隐喻义)。这就是脑筋急转弯和谜语的相同之处。再如,Whyshouldyounevertellsecretsinacornfield?——Be-causetherearetoomanyearsinit.这里ear的基本词义是“玉米穗”,其隐喻义是“耳朵”,译成汉语是:为什么你不敢在玉米地里谈秘密?(答案:因为那里全是耳朵)。英语这则谜语在汉语里仍是脑筋急转弯题。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谜语发展为歇后语,即:Inthecornfields,alltheears译为汉语是:玉米地里,全是耳朵(玉米穗)。歇后语结构上也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语面义,后一部分为引申义,使用的正是其引申义。为此本文可以大胆地说,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都是从谜语发展和演变过来的。尽管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人类的普遍社会活动和心理思维过程有许多共同之处。脑筋急转弯不是日本人发明的,歇后语也不是我国的专利。谜语、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之间没有精确的界限也说明事物的模糊性普遍存在。

二、脑筋急转弯的特点和技巧

脑筋急转弯从谜语中分离出来,又有别于谜语,谜语的答案一般有一定的难度,如,非洲班图人有一个谜语,问:什么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太阳落山后三条腿走路?(答案:人)。谜语中所说的早、中、晚,可以理解为个人生命的幼年、成年和老年,又可以理解为人类进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像这样深奥的谜语一般人就难以把它解释清楚。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异常简单,所以它以口语的形式出现,但又不同于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过程虽然是一个快速思维和表达同步进行的过程,但其特点是边想边说,边说边想。“有语慢慢说”正说明在口语交际中语速可以放慢,使思维意向由不清晰逐步向清晰转化,随着思维的逐渐清晰,语言选择也逐渐明朗,从而达到“话越说越明”的交际目的。脑筋急转弯突出一个“急”字、“快”字,这个“急”和“快”就是模糊语言。急到什么程度算急,快到什么程度算快,我们还要用一个模糊词“一般”来表达,一般要求“脱口而出”。脑筋急转弯的奥妙还在一个“弯”字上,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这个弯就是题面说的看似基本概念和一般常识,而答案则是引申概念和非常规知识,它利用一词多解,一物多音及非常规逻辑推理等,让人跳进陷阱,闹出笑话,闹出快乐。总之,脑筋急转弯的特点是以口语为载体,答案异常简单,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回答问题要求“脱口而出”,属于一种智力游戏,具有强烈的变幻性和趣味性。脑筋急转弯的技巧是通过对语音、语义、语法、文字、句子等模糊性的巧妙运用,利用人们的常规思维定势,预设陷阱,让人就突如其来的提问作出快速反应,在可能的多重答案中去寻找与特定语境最佳关联的最佳答案。

三、模糊语言在脑筋急转弯中的运用

模糊语言的产生不仅在于客观事物无明确的界限,而且源于人们认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客观事物的运动多变和相互联系的特性决定了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模糊性,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又导致了人类认识的不确定性,简言之,人类思维的模糊性是与生俱有的。清晰思维中包含着模糊思维,模糊思维中包含着清晰思维,精确语言中包含有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中包含有精确语言,它们互为依存促使人们的认识接近事物的真相。根据会话的经济原则和语用容忍原则,人们对精确语言的模糊表达或模糊语言的精确表达一般都能心领神会。语言高度的概括性、泛指性、多侧面性和弹性的特点不可避免地造成语言的模糊性。早期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创造有声语言过程中,人们可以用相同的音节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音节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语言中的同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多音字等现象。最先创造和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大多是表示自身的、离自身最近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有了第一批词汇后,当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了要表达一些抽象概念时,人们不是创造新词,而是寻找新旧事物间的相似性,用已存在的概念去表达新事物。这是一种以不造词为造词而增加新词最经济的方式,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发展了语义范畴的抽象意义。可以说,表示抽象概念的词都具有模糊性,例如:“蛋”,“蛋”的基本词义是“鸟、蛇、龟等动物所产的卵”,人们在造词过程中,根据蛋的形状、特征等逐步抽象化、隐喻化、模糊化,如,狗蛋,山药蛋,驴粪蛋儿,金蛋,蠢蛋,笨蛋等。脑筋急转弯就利用这一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什么蛋不能吃?(答案:笨蛋)。实际上只要答出一个不能吃的蛋都行。该题在动词“吃”的约束下,预设了一个陷阱,企图让人跳不出“蛋”的基本概念的圈子。词的多功能性,即,词类转化是人们在造词时使用的最经济的一种方法,既省力又形象,既便于记忆又便于交际。如“锤”,基本语义是“敲打东西的器具”,作名词。后来就把用锤敲打东西的动作都叫锤,作动诃。这样,词的多功能性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经济原则的支配下,往往产生出歧义。脑筋急转弯就利用这一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铁锤锤鸡蛋,为什么锤不破?(答案:因为锤是铁的)。“锤不破”中的锤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这道题的超常规思维的题面设计已使人按常规思维无路可走,只有选择名词。

一词和多词搭配也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如,动词“打”,“打”的基本词义是用手(包括使用工具)用力地“击打”,其对象是具体的物,如,打狗,打铁等。由于表达思想的需要,人们就用有限的现有的动词去和其它现有的名词结合使用,其对象逐步抽象化、模糊化,如,打鸡蛋,打水,打伞,打毛衣,打电话,打主意,打哈欠,打瞌睡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统计,“打”可与25种不同语义类型的名词构成动宾关系。为此,脑筋急转弯就利用动宾搭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答案:打瞌睡)。

人们造字的目的是用有声的文字表达具体的事物,在口语中听到这个声,在书面上看到这个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个物,这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而脑筋急转弯作为一种游戏,就有意识地断裂能指(符号)和所指(内容)之间的联系,使能指只表示能指,如: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答案:火和丁)。灯的能指是灯这个字,是一个符号,灯的所指是照明的器具,具体的事物。出题者是指灯的能指,自然是指灯这个字的左右结构的两个部分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解字游戏,在我国文化史上就有很多解字方面的传世佳句,如有一对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就是利用解字的方法巧妙地把下冷雨的情景用东二点(冻)西三点(洒)含蓄而形象地描绘出来,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笔者有一亲身体会,在生活中这种能指和所指的分离现象并非是故意的。笔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驻队时,要写一个墙上宣传标语,字不能多。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简称“20字”方针。具体地讲,涉及到五个方面,即围绕生产发展,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围绕生活宽裕,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围绕乡风文明,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围绕村容整洁,形成农村新面貌;围绕管理民主,建立村级管理新机制。最后标语的焦点聚集在“围绕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请看下面对话,I:围绕二十字。O:二十字太长了,墙上写不下。I:三个字。O:三个字太少了,内容包括不了。写在纸上是“围绕二十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O:都不知道二十字是啥?I: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咱叫内行知道二十个字,外行知道三个字。标语出来后,老百姓嘴上不断挂着“新农村”“二十字”,实际上,他们只知道三个字。在I的话语中,二十字是能指,符号,语表,是三个字、三个音节或三个符号;而在O的话语中,二十字是所指,内容,语里,所以二十字太多了,三个字又太少了。能指和所指的分离造成了语言上的歧义,是脑筋急转弯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为此,可以创造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面:二十字是几个字?(答案:三个字)。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5

一、引言

目前对“脑筋急转弯”研究的文章还很少,“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这两个术语在英语中也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有文章说,脑筋急转弯最早是日本人发明的:还有文章说,歇后语是我国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本文笔者对此查阅了有关资料,试图找到有关答案。我们从英文对谜语(Riddle)的解释中找到了一点线索。Riddle:a deliberately enigmatic or ambiguous question requiring a thought-ful or often witty answers,a form of guessing game.译成汉语是:谜语是一种故意令人费解或者模棱两可需要细思妙答的问题,是一种猜测游戏。西方学者常把谜语分成两大类:描述性谜语(the descriptive riddle)和智巧问题(the shrewd or witty question)。根据英语对谜语的解释和分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谜语的核心是:一是提出问题,二是通过猜测回答问题,它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智巧性的。那么,脑筋急转弯(包括歇后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巧妙地设问,机智地回答。如,英语谜语中有这样一句:What is the smallest bridge in the world?——The bridge of your nose.Bridge是一词多义,既可作“桥梁”,又可作“鼻梁”。译成汉语是:世界上什么梁最小?(答案:你的鼻梁)。英语这个谜语放在汉语里就可归于脑筋急转弯题。它利用词的多义(词的模糊性)容易引起的歧义巧妙地设问,企图让人跳进bridge(桥梁)的基本语义范畴的陷阱,然而,答案出乎意料的简单,指其模糊性最强的意义(隐喻义)。这就是脑筋急转弯和谜语的相同之处。再如,Why should you never tell secrets in a cornfield?——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ears in it.这里ear的基本词义是“玉米穗”,其隐喻义是“耳朵”,译成汉语是:为什么你不敢在玉米地里谈秘密?(答案:因为那里全是耳朵)。英语这则谜语在汉语里仍是脑筋急转弯题。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谜语发展为歇后语,即:In the cornfields,all the ears译为汉语是:玉米地里,全是耳朵(玉米穗)。歇后语结构上也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语面义,后一部分为引申义,使用的正是其引申义。为此本文可以大胆地说,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都是从谜语发展和演变过来的。尽管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人类的普遍社会活动和心理思维过程有许多共同之处。脑筋急转弯不是日本人发明的,歇后语也不是我国的专利。谜语、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之间没有精确的界限也说明事物的模糊性普遍存在。

二、脑筋急转弯的特点和技巧

脑筋急转弯从谜语中分离出来,又有别于谜语,谜语的答案一般有一定的难度,如,非洲班图人有一个谜语,问:什么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太阳落山后三条腿走路?(答案:人)。谜语中所说的早、中、晚,可以理解为个人生命的幼年、成年和老年,又可以理解为人类进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像这样深奥的谜语一般人就难以把它解释清楚。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异常简单,所以它以口语的形式出现,但又不同于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过程虽然是一个快速思维和表达同步进行的过程,但其特点是边想边说,边说边想。“有语慢慢说”正说明在口语交际中语速可以放慢,使思维意向由不清晰逐步向清晰转化,随着思维的逐渐清晰,语言选择也逐渐明朗,从而达到“话越说越明”的交际目的。脑筋急转弯突出一个“急”字、“快”字,这个“急”和“快”就是模糊语言。急到什么程度算急,快到什么程度算快,我们还要用一个模糊词“一般”来表达,一般要求“脱口而出”。脑筋急转弯的奥妙还在一个“弯”字上,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这个弯就是题面说的看似基本概念和一般常识,而答案则是引申概念和非常规知识,它利用一词多解,一物多音及非常规逻辑推理等,让人跳进陷阱,闹出笑话,闹出快乐。总之,脑筋急转弯的特点是以口语为载体,答案异常简单,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回答问题要求“脱口而出”,属于一种智力游戏,具有强烈的变幻性和趣味性。脑筋急转弯的技巧是通过对语音、语义、语法、文字、句子等模糊性的巧妙运用,利用人们的常规思维定势,预设陷阱,让人就突如其来的提问作出快速反应,在可能的多重答案中去寻找与特定语境最佳关联的最佳答案。

三、模糊语言在脑筋急转弯中的运用

模糊语言的产生不仅在于客观事物无明确的界限,而且源于人们认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客观事物的运动多变和相互联系的特性决定了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模糊性,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又导致了人类认识的不确定性,简言之,人类思维的模糊性是与生俱有的。清晰思维中包含着模糊思维,模糊思维中包含着清晰思维,精确语言中包含有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中包含有精确语言,它们互为依存促使人们的认识接近事物的真相。根据会话的经济原则和语用容忍原则,人们对精确语言的模糊表达或模糊语言的精确表达一般都能心领神会。语言高度的概括性、泛指性、多侧面性和弹性的特点不可避免地造成语言的模糊性。早期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创造有声语言过程中,人们可以用相同的音节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音节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语言中的同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多音字等现象。最先创造和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大多是表示自身的、离自身最近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有了第一批词汇后,当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了要表达一些抽象概念时,人们不是创造新词,而是寻找新旧事物间的相似性,用已存在的概念去表达新事物。这是一种以不造词为造词而增加新词最经济的方式,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发展了语义范畴的抽象意义。可以说,表示抽象概念的词都具有模糊性,例如:“蛋”,“蛋”的基本词义是“鸟、蛇、龟等动物所产的卵”,人们在造词过程中,根据蛋的形状、特征等逐步抽象化、隐喻化、模糊化,如,狗蛋,山药蛋,驴粪蛋儿,金蛋,蠢蛋,笨蛋等。脑筋急转弯就利用这一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什么蛋不能吃?(答案:笨蛋)。实际上只要答出一个不能吃的蛋都行。该题在动词“吃”的约束下,预设了一个陷阱,企图让人跳不出“蛋”的基本概念的圈子。

词的多功能性,即,词类转化是人们在造词时使用的最经济的一种方法,既省力又形象,既便于记忆又便于交际。如“锤”,基本语义是“敲打东西的器具”,作名词。后来就把用锤敲打东西的动作都叫锤,作动诃。这样,词的多功能性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经济原则的支配下,往往产生出歧义。脑筋急转弯就利用这一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铁锤锤鸡蛋,为什么锤不破?(答案:因为锤是铁的)。“锤不破”中的锤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这道题的超常规思维的题面设计已使人按常规思维无路可走,只有选择名词。

一词和多词搭配也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如,动词“打”,“打”的基本词义是用手(包括使用工具)用力地“击打”,其对象是具体的物,如,打狗,打铁等。由于表达思想的需要,人们就用有限的现有的动词去和其它现有的名词结合使用,其对象逐步抽象化、模糊化,如,打鸡蛋,打水,打伞,打毛衣,打电话,打主意,打哈欠,打瞌睡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统计,“打”可与25种不同语义类型的名词构成动宾关系。为此,脑筋急转弯就利用动宾搭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答案:打瞌睡)。

人们造字的目的是用有声的文字表达具体的事物,在口语中听到这个声,在书面上看到这个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个物,这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而脑筋急转弯作为一种游戏,就有意识地断裂能指(符号)和所指(内容)之间的联系,使能指只表示能指,如: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答案:火和丁)。灯的能指是灯这个字,是一个符号,灯的所指是照明的器具,具体的事物。出题者是指灯的能指,自然是指灯这个字的左右结构的两个部分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解字游戏,在我国文化史上就有很多解字方面的传世佳句,如有一对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就是利用解字的方法巧妙地把下冷雨的情景用东二点(冻)西三点(洒)含蓄而形象地描绘出来,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笔者有一亲身体会,在生活中这种能指和所指的分离现象并非是故意的。笔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驻队时,要写一个墙上宣传标语,字不能多。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简称“20字”方针。具体地讲,涉及到五个方面,即围绕生产发展,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围绕生活宽裕,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围绕乡风文明,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围绕村容整洁,形成农村新面貌;围绕管理民主,建立村级管理新机制。最后标语的焦点聚集在“围绕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请看下面对话,I:围绕二十字。O:二十字太长了,墙上写不下。I:三个字。O:三个字太少了,内容包括不了。写在纸上是“围绕二十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O:都不知道二十字是啥?I: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咱叫内行知道二十个字,外行知道三个字。标语出来后,老百姓嘴上不断挂着“新农村”“二十字”,实际上,他们只知道三个字。在I的话语中,二十字是能指,符号,语表,是三个字、三个音节或三个符号;而在O的话语中,二十字是所指,内容,语里,所以二十字太多了,三个字又太少了。能指和所指的分离造成了语言上的歧义,是脑筋急转弯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为此,可以创造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面:二十字是几个字?(答案:三个字)。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6

一、课堂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对外汉语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指多媒体汉语教学,如影视教学、电化教学、函授教学、个别教学、自学等。狭义的理解即课堂教学。尽管多媒体教学发展得很快,但目前课堂教学依然占据着中心位置。可以说,设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国内高校,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方式。“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和构想、教学的原则都要靠课堂教学去落实;各种课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靠课堂教学去达到和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诸项基本技能,从而达到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实现。”既然课堂教学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也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外国留学生在基础汉语学习阶段是从零开始的,为培养汉语方面的语言技能,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这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唯一途径,也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或者说,学生的语言技能,单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学生自己也要勤学苦练。如果在课堂上忽略了这一特点,教师讲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有些教师甚至使用外语讲课,这更是犯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大忌”。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开口,多加练习,直至能够流利运用为止。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留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中国学生不尽相同。留学生的难点往往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或是容易被忽略的。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难点:一方面要精心备课。在备课中对“难点”做出初步预测估计;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发现“难点”。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由学生直接提问或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寻找的方式。例如,一个学生在读课文时念道“马飞,快地跑过来”,那么教师马上就能知道,他不懂“飞快”一词的含义,所以断句断错了。这时教师示范朗读就等于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或者再领读一下,效果会更好。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真正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是顺其自然的,是“教无定法”的,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里简单谈一谈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心理,有的放矢地教学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集体是由几个国家的学生组成的。首先,教师要从总体上了解教学对象所在国家的概况,包括政治、历史、文化、风俗等;其次,要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目的、心理特征及其所掌握的汉语程度等。

据笔者统计,外国留学生来华情况有如下几类:

1.外国公司派来的,来自日本、韩国的居多;

2.国家间互派的,以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居多;

3.对中国感兴趣,以后想在中国工作的;

4.所学专业与中国文化有联系的;

5.旅游、经商、消遣或者看朋友的。

因前四种情况来华的留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有学习动力。而“旅游、经商、消遣或者看朋友者”则只想学点儿口语,目的性不强。教师对他们既不能强迫学习,又不能放任自流,应该采取积极引导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抱什么目的而来,只要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师就有义务教好他们,让他们学有所获。他们都是成年人,自尊心都比较强,教师要尽量多引导启发,少批评说教,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还要让学生都有同等的练习机会。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寓教于乐”是中外教育学家总结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学生在愉悦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的。此点对外国留学生尤为重要,多数外国留学生比较看重“自我”,如果他们觉得乏味,就会丧失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可是,在有限的汉语水平制约中,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呢?有人曾提出把“脑筋急转弯”引入到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中来,以促进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形象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脑筋急转弯”是作为一种益智类语言游戏出现的。巧妙运用汉语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字、修辞等语言现象创作的“脑筋急转弯”,能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汉语这种独特的符号系统自身具有的美学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脑筋转了一下弯”,尝试着把“脑筋急转弯”这种语言游戏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达到教师“润物细无声”,学生 “轻松学汉语”的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把“脑筋急转弯”当作一个“引子”,由它引入所要讲的语言知识点,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汉语语言现象。把它当作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调节剂,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法教学中巧妙运用“脑筋急转弯”,有利于学生理解所要讲的语法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在语法教学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和讲解方法问题上,人们却各持己见。但总的来说,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不能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而是应该让学生接触语言事实。正如赵金铭所言:“与其讲语法不如让学生接触有关的语言材料,这也许是掌握语法的最好途径。”的确,课堂语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脑筋”也要尝试着“转弯”,让学生在“转弯”中轻松学语法。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式教学和随机教学,排除学生学语法的畏惧情绪。教师在讲语法时可以尝试加入“脑筋急转弯”这种引子和调节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教学方法中“脑筋急转弯”的运用:

1.趋向补语的教学

趋向补语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点问题,即对汉语趋向补语的掌握和运用问题。如何使学生掌握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引申意义,正确地理解并加以运用,需要一个很好的“引子”。教师在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举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

(1)——一个人走在独木桥上,当他走到桥中央的时候,抬头一看,前面过来了一只狼,扭头往后一看,身后站着一只老虎。可是这个人却过去了。问:他怎么过去了?

——昏过去了。

这是典型的动趋结构,即“v+复合趋向补语”的用法 ,并且涉及趋向补语的另一个重要用法,即趋向补语“过去”的引申义。趋向补语“过去”有三个相关意义:单个词的意思是,离开或经过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向另一个地点去;用在动词后的一般用法。如:把球踢过去,把信封翻过去等;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正常的状态,如:病人晕过去了。是利用“过去”的多义双关的第三种用法。我们还可以引申到“过去”的婉辞用法:“死亡”。从而引出一个专题:“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让学生了解一个系统的趋向补语的用法。

2.“比”字句的教学

(2)——为什么青蛙能跳得比树高?

——因为树不会跳。

这两句对话真实信息的语法结构应当是“青蛙跳得比树跳得高”,而非“青蛙跳得比树高”。前一个句子利用语音的歧义,通过省略把一个比较状语从句结构变成了后一个句子中的补语结构。我们用这个“脑筋急转弯”是为了引入“比字句”的结构和用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搞好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师的根本任务,而要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序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要灵活,也就是首先要具有搞活课堂气氛的意识。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特殊性、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汉语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文化差异的特殊性等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就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因此,教师备课和课堂操作要在“活”上下工夫。教师通过“脑筋急转弯”这种灵活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汉语中生动有趣的语言现象。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做到“乐教”和“善教”,寓教于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脑筋急转弯”,需要教师在充分而合理地运用教学机制的基础上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选材取例上要难度适中。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等级水平、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要考虑他们已经掌握的语言技能及其所达到的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脑筋急转弯”,内容上也要与他们的生活有联系,这样才能生动有趣。

第二,发“问”要巧。由于“脑筋急转弯”主要由提问和回答两部分构成,目的在于通过问答句来引入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叙述问题和答案的技巧和方式,正确地引导到所要讲的语言点上,做到巧妙而又让学生有所收获。例如,引入趋向补语的方式,例(1) 问“他怎么过去了?”要比“他怎么过去的?”更有提示作用。而有时候为了制作“脑筋急转弯”而故意设置的语言障碍要在游戏之后给学生予以纠正,叙述正确而完整的表达方式。

(三)对汉语语法难点讲解过程中语境理论的运用

关于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有人曾提出运用语境理论来进行对汉语语法难点的讲解,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境,即语言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语境即语言本身的环境,指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广义语境指使用语言时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使用语言者的身份、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客观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也包括语言的社会环境,如时代、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特点。

目前的语法课教学,仍然偏重于讲解语法学知识,片面、孤立地分析说明一些语法规则、结构等,没有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其实,有些令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棘手的语法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1.关于“了”的用法

一般的对外汉语教材及相关的语法书都把“了”分为动态助词“了1”(在动词后)和语气助词“了2”(在句子后),但留学生通常都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句子中“了”在前而有的句子中“了”在后,因为有时候语气助词“了2”也是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完成,如:

(3)我买到书了。

(4)我买了一本书。

例(3)中的“书”是特指,交际双方以前谈论过关于这本书的话题,因此,双方有共享预设,说话者强调的是一件事情的完成。例(4)中“一本书”是个新信息,说话者着重说明的是动作的执行。联系语境来说明,比起让学生简单地记住用“了1”与“了2”的语法规则要更为有效。

再比如:

(5)在韩国学习汉语一年了。

(6)开学以前,我想在我们班至少有两个男同学,不料连一个人也没有了。

(7)早上的空气很凉快了。

(8)在西安过了三天了。

上述句子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成立的,但联系到学生使用时的实际语言环境,便都成了病句。例(5)的说话人如果在韩国,这个句子没问题,表示已经学了一年汉语,并且还要继续学下去。但是说话人现在已经在中国,因此不能用“了2”,应改为“在韩国学习了一年汉语”。例(6)的说话人希望班里至少有两个男生,但实际上一个也没有,而按照字面解释,好像是说本来至少有两个,后来没有了,因此,也不能用“了2”。例(7)的说话人如果在北京已生活了一段时间,体验到气候的变化,那这个句子是对的,实际上说话人刚来北京,所以也不能用表示变化的“了2”。例(8)句的说话人如果还在西安,句子可以成立,但如果已回到北京,那么也不能用表示继续的“了2”。

留学生在学习“了”的用法时,最大的困惑是不知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目前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与语法书中,通常把句子当作最大的单位,没有扩展到句群、段落,也就没有讲清用“了”与不用“了”的句子交叉使用的情况。

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9)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后,自己便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10)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和三十日,我采访了陈俊华和郝永云夫妇。与郝永云交谈时,他们可爱的小女儿正在床边玩耍。她不时地扭过头来,好奇地睁着大眼瞅着我和她的妈妈。她显然是出生于地震之后。将来,这个天真活泼的小东西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本不会有她。因为,一场震灾险些夺去她父母亲的生命。那会儿,他们刚刚结婚。

(11)星期天上午,阿婆早早地弄好了饭,待一家人吃过饭,收拾完了,阿婆说要带我去外边走走。我们一起来到展览馆。展览馆里有许多字和画,玻璃柜里还有雕塑和古董。阿婆什么也不看,只在那些字幅前面走来走去。阿婆看不懂字,连标签上的价钱也看不懂。她不停地问我,这幅多少钱,那幅多少钱。那些字都很贵,最便宜的要三百元,最贵的要六百元。阿婆说,想不到真有这么贵的字,一幅字就是好几千斤谷,难怪你爸爸要心疼哩。

上面三个例子都是以句群为单位的。在这些句群中,第一个句子与后面的句子是连贯的,并且后面的句子大多是描写性的。因此,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在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时,第一个句子是强调事情的发生与完成,所以要用“了”,而描写之后发生的动作时,往往不需再用“了”。在某一个具体语境中,这种交叉情况是一个连续体。

2.关于“是”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肯定,有“的确、实在”义,需重读,不能省略。如:

(12)昨天是冷,一点不假。

(13)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

(14)溥仪的童年是比较开心。

(15)日语和汉语是在很多地方不一样。

(16)写信是不太好。

从语法形式上看,例句(12)(13)与(14)(15)(16) 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例句(14)(15)(16)从语法上看没有错。但是,例句(12)(13) 的交际双方对于“昨天天气冷”与“他手艺高明”有共识,也就是说,这两个句子是有前提的,而联系例句(14)(15)(16) 的上下文,却没有共享预设,因此,这几句中的“是”都不能用。

运用语境学的理论,能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也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总结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目的在于教给留学生正确的汉语语法规则的输入,使留学生能够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运用汉语语法,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效果。将“脑筋急转弯”这种益智的语言游戏应用到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留学生快速掌握汉语语法。将语境理论应用到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帮助留学生深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的具体使用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未.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2000,(6).

[2]赵金铭.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2).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7

我用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精心地准备好了道具。先找来一张纸,在顶端写上“考题”,再在下方写好10个自己认为最拿手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然后再找来一块硬纸壳,当作记分牌,在中间划一条线,一边写上“老爸”,一边写上“妈妈”。一切准备妥当,做为主持人的我就正式登场。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8

我用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精心地准备好了道具。先找来一张纸,在顶端写上“考题”,再在下方写好10个自己认为最拿手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然后再找来一块硬纸壳,当作记分牌,在中间划一条线,一边写上“老爸”,一边写上“妈妈”。一切准备妥当,做为主持人的我就正式登场。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9

那时的我胆小如鼠,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我不敢和别人说话,不是怕别人是陌生人,是怕别人嘲笑我。就那次,星期二。

“叮铃铃”“叮铃铃”刺耳的上课铃又想起了,闹麻麻的教室,一下鸦雀无声,我默默地说“唉!快乐的日子真短暂,有得上课了”。

王老师眉开笑颜的表情,显然有什么值得一谈的事,我摸摸脑袋,心里就像蚂蚁啃:王老师干什么呀!不会,不会……我不敢再想,反正别叫我就行。我忐忑不安的心把整个教室给震动了。

王老师右手指了指讲台,左手指了指教室里安静无声的我们眼角笑出了斑斑鱼尾纹,眉毛细如杨柳芽儿,笑嘻嘻地说:“同学们,别这么紧张,今天不上课,我们来猜猜脑筋急转弯,谁猜对了,就奖励五个本子。”

说到这在下的同学手舞足蹈,嬉皮笑脸,有的人你摸我一下,他还我一下;这里抓一下,那里摸一下;随地下位的也有。一下子冷清清的教室,沸腾起来。只有我一个人低着头,无声无息。

“空中飞人,打一字”

“空中飞人”“空中飞人”,这个脑筋急转弯出得真是奇怪,同学们都说着这个脑筋急转弯。

我脑子里打了个转,像是天使姐姐拿了个魔杖,把我点通了一样。空中可以是云来代替,人在云上,就是会。我肯定了这个答案,但是我怕,我怕别人嘲笑我,而且我从来不举手,我一间忘记了别人举手说什么。

同学们都在苦苦思考,唯一知道答案的我,却不知道该不该说。说吧,我多怕呀,多害羞呀。不说吧,挺可惜,毕竟只有一次。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10

陌生化的的情节是惊奇的一个重要因素,惊奇能给人以快感,惊奇能够讨受众喜悦。赵氏小品在制造情节的惊奇上,形成了一种独特模式——情节的脑筋急转弯化。

在小品《卖车》、《功夫》里各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脑筋急转弯对答,诸如:“1加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3?”(不是不可能,是在算错的情况下)“你们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不是狗讲究卫生,是狗只能生狗)“青春痘长在什么地方不耽误你美观?”(不是长在自己腰上,是长在别人脸上)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出人意料的。脑筋急转弯的特点是不按套路出牌,打破常规,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赵本山的小品其实就是将这种脑筋急转弯情节化。

比如《卖拐》叙述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个外号叫“大忽悠”的老头到街上卖拐,由于大街上都是腿脚好的,没人买。这时来了一个骑车的,于是大忽悠经过一番巧舌如簧地“循循善诱”,终于让一个双腿健全的人深信自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最后骑车人心甘情愿地买走了拐把自行车留下。这个近乎荒唐的情节,我们很容易把它设计成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一个双腿健全的人在大街上居然把一双拐买了回家,为什么?按照正常的思维,答案不外乎是:送给腿脚不好的人用的。而出乎意料的答案则是:此人被卖拐的人骗了。这种情节和脑筋急转弯“1加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3”,异曲而同工。

赵本山的小品在情节设计上不仅新奇独特,而且在情节的展开上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在曲艺界把这种情节多变称作“抖包袱”。“包袱”是舞台表演时运用的笑料,也是小品表演的重要艺术手段。包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其本义是用包袱皮包东西,用在二人转、相声或小品中,是指在表演故事时,先铺垫包好然后再“抖开”,好像把包袱皮包好的东西慢慢展开,然后以不可预料的方式突然抖开,表现出令人发笑的“东西”。

情节包袱是赵本山小品最大的最具喜剧效果的表现方式。赵本山小品的包袱性情节表现出这样一种基本模式:情节的展开和发展是包袱的铺垫,而情节的高潮则是包袱的抖开。包袱性情节使赵本山小品别开生面,独树一帜。

讲一个脑筋急转弯例11

从教学实际出发,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谜语、脑筋急转弯,吊吊学生的“胃口”。难度不易过大,要确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解开“包袱”。

我在执教一节地理综合复习公开课时,就为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

(1)海水是什么颜色?请举例说明。

(2)世界上最炎热的地方是哪里?

这两个脑筋急转弯是课前导语,问题难度适中。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外校前来观课的学生很快便适应了我的教学风格和节奏。学生们积极抢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想出三个答案:黄海、红海、黑海;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的答案是“吐鲁番”,因为那里有“火焰山”,也有的学生的答案是“火地岛”。此类问题以激发兴趣为目的,不宜将答案定得太死板。如上述第二个问题,我的预设答案是“火地岛”,但我并没有否决学生的其他见解,只要答案有理即可。

二、巧用谐音,趣化知识

有些学生初学英语习惯用谐音。有的同学曾经把“teacher”写成“汽车”,将“Virginia”写成“我枕你呀!”将“morning”写成“毛宁”。英语学习中这个做法不被认可,但是在记忆历史、地理名称时却不失为一条捷径。

事实上,世界地理、历史中的许多人名和地名都是音译。学生们用谐音去记忆,当然无可厚非。教师应积极利用语言的丰富性,活用文字,利用谐音,为枯燥的人名、地名加点调料,使其变成一道“美味”。

譬如,加尔各答(Calcutta)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也是东方最大的商业名城之一,现为西孟加拉邦首府。但“加尔各答”这个名字很拗口。于是我让一位最活跃的学生走上讲台,挥起手说:“我的铁砂掌落到你头上,会怎样?”学生说:“会起一个大疙瘩!”大家哄堂大笑!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巴掌(当地的口语中,巴掌就是“夹耳”)打出一个大疙瘩——打一印度城市,学生们轻易便找到“加尔各答”这个答案。

直到今天,已经三十多岁的往届学生谈到这一谜语时,还捧腹大笑。可见巧用谐音,给学生的记忆有多深!

三、巧用顺口溜,突围记忆

顺口溜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即使文墨不通者,也能通过顺口溜记住高深的知识。在史地教学中,教师如果巧用顺口溜,将琐碎的知识进行整合,把复杂抽象的知识打造成一支轻快的“歌谣”,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大大提升。

在讲授中国地理时,我把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名称整理成一首顺口溜:

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

这一首顺口溜很像一首“长短句”,其中“苗彝(亦)壮”有歌颂庄稼茂盛的意思,学生们感到特别有趣。我特别讲解了最后一句“土家、哈尼(honey)”,学生们仿佛看到了热情洋溢的土家族、哈尼族姑娘载歌载舞地迎面走来。

四、巧设课堂比赛,复演智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设计的谜语、顺口溜不一定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步。因此,激发学生自已进行设计、编辑才是最主要的手段。实践证明,学生自己设计的谜语、顺口溜尽管略显稚嫩,但效果甚佳。

学校每隔一段时期便举行一次“谜语、顺口溜”大赛。教师先认真研究教材,找到需要突破的难点,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去设计。周日布置作业,也大多是此类轻松有趣的活动,尽量避免重复的机械劳动。并且由学生自己民主选举出评委,对全班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的作品直接上传到班级教学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