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企业会计监督

企业会计监督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16 02:31:58

企业会计监督

企业会计监督例1

(一)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会计监督体系采取的是三位一体的形式,即“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政府部门监督”,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会计监督体系。随着企业集团投资控股及参股等企业产权多元化局面的形成,越来越多的经济利益相关者出现了。但此时的会计监督却未充分体现这一部分利益成员的监督意识,他们行使会计监督的手段稍显单薄。唯一可信赖的监督机构是监事会,监事会是股东大会领导下的公司的常设监察机构,执行监督职能,监事会对企业会计的监督是明文规定,有章可循的,但现状是监事成员往往履行义务不够,只是企业决策会议上的坐上宾、门前客。那么来自利益相关者的这一部分外部监督就非常疲软,不能充分体现出有监督动机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作用。

(二)审计监督重于企业会计监督

外部审计是会计监督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企业将外部审计作为会计监督的重要部分,希望通过审计监督代替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过分强调审计监督,偏重于审计结论,而轻视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很多企业认为,外部审计事务所有权威性,审计结论有说服力,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现状。但是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侧重于事后监督,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而会计监督从理论上来说是与企业经营并行的,也就是贯彻始终的,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更适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外部审计监督仅仅是一种服务过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要审计机构来承担对企业的监督职能无论是从动机还是能力上来说都是不合理的。会计监督不能代替审计监督,审计监督也不可能代替会计监督。

(三)会计监督职能弱化

目前会计监督职能趋于弱化表现在:其一,企业人员了解会计技术层面知识太少,从领导到一般员工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不够,势必使会计人员的监督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和员工的理解与积极配合,特别是面对“合理而不合法”这种问题的时候,会计人员往往就会偏离了会计监督职守;其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存在问题,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监督关系建立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对一些内控问题不落实、不执行、不考核、不追究,导致会计监督职能难以发挥;其三,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独立性强,部分企业的经营者、领导者独断专行,一言堂现象严重,致使错误指令、错误行为缺少监督,甚至违法乱纪、,有些经营者还授意或威逼会计人员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企业会计人员知晓或参与一些经济案件,都是由于利益冲突和领导专制,从而放弃会计监督。

(四)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职业地位、职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是影响会计监督的根本原因。从职业地位来说,一些企业管理者的会计知识甚少,没有认识到会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会计就是记账,任何人都能胜任,未从根本上认识到虚假会计信息对企业乃至国家经济良好运行的危害。而且在一些企业中会计人员不能进入企业经营中心层,只能唯命服从,甚至会计的监督行为会受制于企业当局的压力,那么部分会计人员就会认为人微言轻,政策法规抵不过领导一句话,无法平衡自己利益与集团利益,而主动放弃监督阵地。二是职业能力,部分会计人员缺乏执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往往是根据领导的意思来办事,没有根据事实说话,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在信息数据处理繁杂的今天,违纪违规行为更加智能化、隐蔽化,对会计人员的监督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三是职业操守,会计这个职业,职业操守很重要,部分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自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法律意识淡漠,不懂法、不学法、不执法,不能真正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

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思考

(一)加强对会计监督的认识

政府部门一直在大力宣传《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其目的也是加强会计监督的职能,对企业来讲,一是应该在各级层次的员工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的守法意识,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针对企业领导者,要大力宣传会计法律、法规知识,让其充分了解会计法律法规所覆盖的内容,合法决策;对会计人员也要加大会计法规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对会计法律的熟悉程度,对业务的判断能力,让其执法必正、必严。二是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中会计文化的作用,将会计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全体职工中普遍明确会计职能、会计依据、会计流程,特别是对一些与经济业务有紧密联系的部门,如销售、供应等部门,要让其了解会计法律、基础会计实务等会计基础知识,开展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律约束。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组织编辑《财务特刊》这种企业文化宣传形式,达到了宣传会计法律、解释会计知识、建立会计文化的目的。通过期刊这个宣传阵地,长期对会计相关内容进行普及,使法在人心、循章办事。三是通过加强对会计监督的认识,让各层面的人员认识会计职能的管理核心作用,提高会计人员的管理地位和自信心,企业要充分为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提供权力保障、法律保障、措施保障。通过这些举措,逐渐从会计的认识向认知转变。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现有“产权不清晰、不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监督不力的重要原因。要加强会计监督,就必须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充分发挥所有权人的会计监督职能,形成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使监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不能作为花瓶虚设,要不受经营层的干扰,要充分赋予监事会经营审查权、意见反馈权、职务弹劾权,以保护出资者的权益,真正形成企业内部的制约力量。在董事会内设立高级财务董事或财务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管理,向董事会负责,对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必要的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防止企业经营层营私舞弊行为的出现。要处理好经济利益中会计监督权力委托关系,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权力委托,经营者对会计人员的权力委托,主张权力委托中的会计责任,形成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相一致的责任义务承担。明确并追究经营者的权力会计责任。对企业团体内部形成的权力委托关系进行必要的会计责任制约,有效保障赋予了权利责任的会计人员自下而上实施监督职能的实现。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体系。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核算、审查、分析及报告的所有程序与步骤,能有效地防止错误行动或故意舞弊行为的产生,减少人为造成的损失。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企业应在遵守会计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定出合理的货币资金、存货、费用支出、固定资产、往来结算、报表编制、内部稽核和岗位责任等制度,从而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二是要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将不相容的职务分离,使各部门的工作必须共同协调,相互监督,通过以会计监督体系为中心,做到以各环节为程序控制,会计为中心控制,充分让会计体系贯穿整个经营体系过程,落实会计监督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规划好流程控制,用流程将利益关系群体区分开来,通过各环节的相互监督控制减少舞弊行为,然后伴以现代会计网络体系,利用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杜绝业务流程中的人为因素,保证会计系统按业务实际情况真实完整地进行记录、核算、反映,做到有据可查。四是完善和利用好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监督是现有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方面,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也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通过外部审计对企业经济事项的独立思考,可以将隐藏较深的风险行为加以纠正,通过外部审计风险管理专业化较强的特点,帮助企业实现会计监督,规避经营风险。

(四)加强会计人员的监督独立性

企业会计监督例2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9602

从整个现代企业来看,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我国企业的会计工作在国家法律监督、社会监督、企业内部监督下越来越完善,会计监督组织越来越健全,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体系,为现代企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在保护现代企业利益的同时,也保护着与企业有关的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在以市场经济调节、法律和经济为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企业进行多方面的会计监督。

1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已逐渐形成并日益完善,有些还建立了与我国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会计监管体制。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一是在整个经济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但是与经济发展配套的机制还未能完全建立起来。就针对现代企业来说,有些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时,企业会计人员既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又管理企业经济业务,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新的《会计法》又有许多缺陷,特别是没有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导致企业在财务运行中出现“新制度、老办法、老观念、老体制、老做法”,会计管理十分混乱,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二是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概念模糊、职责不清,比如说会计监督的体系、审计监督的手段,执法机构职责等等都有待明确。三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制度缺失,会计监督执行难度大,徇私舞弊、损公肥私、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2会计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几年来,现代企业由于对会计监管不力造成的问题和损失屡禁不止,原因主要有现代企业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问题。

2.1从现代企业外部看

(1)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会计法》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严重滞后,对会计犯罪的行为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律进行针对性的打击和惩处。“依法治会”还有很长路要走。

(2)政府对企业监管出现政绩观的偏差。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现代企业主管部门要政绩,企业自身要形象,由于企业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配合,造成企业内部某些领域重复监督或失管并存的状况严重,会计监督工作在受到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违规违纪,秩序混乱。

(3)社会监督机构软弱无力。由于不规范的社会中介生存环境和不正当的会计监督业务竞争,导致了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事务所对委托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和鉴证的监督没有完全发挥来,有的社会监督机构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社会监督更加达不到预期效果。

2.2从现代企业内部看

(1)企业内部缺乏对“一把手”有效监督。有些企业负责人为了追求短期的效益最大化或避免上级监督部门的检查,有时授权、指使、命令企业会计伪造凭证、做假账、变通违规会计事项,从而会计工作在领导的牵制之下受制于管理者,破坏了会计的独立性和合法性,使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操守,法制观念淡薄,没有监督责任心,惟命是从。再加上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学历层次等不高,要真正有效地开展会计监督确实难度很大,力不从心。

3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和思考

3.1完善法律体系,使会计监督有法可依

在新《会计法》实施的同时,也要加快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职责、程序、权限、处罚力度、赔偿额度等等。同时对《注册会计师法》、《证?环ā贰?《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审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加大处罚力度,增加制造假帐的成本,使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真正走上规范、健康之路。

3.2加大培训力度,使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提高素质提升能力是强化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根本所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会计监督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强的会计业务素质、较全的综合文化素质,加大学习培训和考核力度,维护财经纪律,降低企业风险,实行定期轮岗、优胜劣汰。

3.3健全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使现代企业管理规范有序

偷税漏税、弄虚作假、虚报利润等行为都是企业负责人需要政绩所采取的不合法的行为,作为会计监督人员一般不是自愿所为。所以要真正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必须要会计监督工作有独立的行使权,不受企业负责人的干扰和威胁,会计监督人员的人事关系、奖金分配、晋升晋级等不受被监督企业的约束,从而才能对企业负责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企业会计监督例3

会计;监督;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9602

从整个现代企业来看,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我国企业的会计工作在国家法律监督、社会监督、企业内部监督下越来越完善,会计监督组织越来越健全,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体系,为现代企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在保护现代企业利益的同时,也保护着与企业有关的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在以市场经济调节、法律和经济为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企业进行多方面的会计监督。

1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已逐渐形成并日益完善,有些还建立了与我国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会计监管体制。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一是在整个经济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但是与经济发展配套的机制还未能完全建立起来。就针对现代企业来说,有些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时,企业会计人员既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又管理企业经济业务,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新的《会计法》又有许多缺陷,特别是没有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导致企业在财务运行中出现“新制度、老办法、老观念、老体制、老做法”,会计管理十分混乱,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二是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概念模糊、职责不清,比如说会计监督的体系、审计监督的手段,执法机构职责等等都有待明确。三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制度缺失,会计监督执行难度大,、损公肥私、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2会计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几年来,现代企业由于对会计监管不力造成的问题和损失屡禁不止,原因主要有现代企业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问题。

2.1从现代企业外部看

(1)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会计法》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严重滞后,对会计犯罪的行为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律进行针对性的打击和惩处。“依法治会”还有很长路要走。

(2)政府对企业监管出现政绩观的偏差。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现代企业主管部门要政绩,企业自身要形象,由于企业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配合,造成企业内部某些领域重复监督或失管并存的状况严重,会计监督工作在受到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违规违纪,秩序混乱。

(3)社会监督机构软弱无力。由于不规范的社会中介生存环境和不正当的会计监督业务竞争,导致了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事务所对委托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和鉴证的监督没有完全发挥来,有的社会监督机构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社会监督更加达不到预期效果。

2.2从现代企业内部看

(1)企业内部缺乏对“一把手”有效监督。有些企业负责人为了追求短期的效益最大化或避免上级监督部门的检查,有时授权、指使、命令企业会计伪造凭证、做假账、变通违规会计事项,从而会计工作在领导的牵制之下受制于管理者,破坏了会计的独立性和合法性,使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操守,法制观念淡薄,没有监督责任心,惟命是从。再加上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学历层次等不高,要真正有效地开展会计监督确实难度很大,力不从心。

3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和思考

3.1完善法律体系,使会计监督有法可依

在新《会计法》实施的同时,也要加快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职责、程序、权限、处罚力度、赔偿额度等等。同时对《注册会计师法》、《证环ā贰《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审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加大处罚力度,增加制造假帐的成本,使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真正走上规范、健康之路。

3.2加大培训力度,使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提高素质提升能力是强化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根本所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会计监督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强的会计业务素质、较全的综合文化素质,加大学习培训和考核力度,维护财经纪律,降低企业风险,实行定期轮岗、优胜劣汰。

3.3健全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使现代企业管理规范有序

偷税漏税、弄虚作假、虚报利润等行为都是企业负责人需要政绩所采取的不合法的行为,作为会计监督人员一般不是自愿所为。所以要真正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必须要会计监督工作有独立的行使权,不受企业负责人的干扰和威胁,会计监督人员的人事关系、奖金分配、晋升晋级等不受被监督企业的约束,从而才能对企业负责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3.4发挥外部监督职能,使现代企业内外监督协调一致

政府监督主要是对企业税收、财务、成本等工作的监督,是政府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手段。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应有选择地对现代企业的会计活动进行有效的培训、控制和监督,加大处罚力度,树立政府监督的权威。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部分,要发挥职业监管的有效作用,优化和纯洁注册会计师队伍,树立中介审计人员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形成对现代企业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和内外相应、上下配套的“一张网”,使现代企业会计监督有效运行来保证现代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要对现代企业实现有效的会计监督,必须健全机制、提高认识、规范运作、科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监督有效、有序、有力的执行。

参考文献

[1]边慧芳.完善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23).

企业会计监督例4

(一)会计监督的特点及作用。

1.会计监督的特点。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监督的一部分,既具有经济监督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一是会计监督受法律的保护,是法律给予的一种会计权利的。会计在法律的范围内监督着各项经济活动,同时也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二是会计人员对于违规的原始凭证不应予以受理,一定要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准确。会计监督一定要具有合理性。三是会计监督贯穿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计划到实施,资金使用到经营成果分配,都离不开会计监督。四是会计人员参与经济活动,要以财政、财务收支等有关经济活动作为内容,结合日常会计核算进行,实行合理有效的会计监督,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避免延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会计监督要具有连续性和时效性。五是会计人员具有参与者与监督者的双重身份,使用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从而进行核算、反映、控制、监督。

2.会计监督的作用。会计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在会计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同样极其重要,对于改善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的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职能的作用越来越体现出来。(1)会计监督使单位内部经营策略和目标有效实施。会计监督通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价值指标,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来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有效改善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升单位经济效益,有效实现单位经营策略和目标。(2)会计监督保障了单位内部的各项资产安全、完整。会计监督对资产的加强管理,严格禁止无关人员接触资产,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定期财产清查,在确认各项资产的实存数和账面数的过程中,调查账实不符的原因,追究责任人,从而加强对资产有效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和完整。

(二)会计监督能够保障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具有合法性。会计监督职能监督一切财务收支活动、财务收支活动,只有通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程序后,才能得以确认和实现,并在会计信息中真实、完整反映。会计监督能有效遏制和修正财务收支中的违法、违纪问题,确保单位财务活动具有合法性。(三)会计监督能够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近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经济的发展,加强会计监督可以有效监控会计信息的失真情况的发生,有利于维护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以及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健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的必然要求。但是仍有许多单位内部制度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更有甚者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也不设置。有些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既不执行,也不考核,形同虚没。一些企业管理者的会计知识欠缺,以为会计就是记账,任何人都能胜任,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虚假会计信息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危害;部分企业经营者,私心膨胀,为追求其自身短期的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编造会计凭证、做假账等;企业的管理者法制观念相当淡薄,常以不知情、不懂会计为由将造成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羔羊推卸自己的法律责任。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起到监督作用。一是各会计师事务所相互存在着恶性循环的竞争关系。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独立经济实体,也追逐利益最大化。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争取业务、获得更多利益,而展开激烈的价格战,从而导致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二是我国注册会计师有些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交易事项日趋复杂,对注会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注会的专业能力欠缺会影响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三是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共谋现象,上市公司为推动企业的未来发展与事务所合谋做假账蒙混过关。

(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水平有待加强。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对于职业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会计工作人员也不例外。然而会计人员提供的企业会计信息,如有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他们提供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业务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储备知识和学历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在工作中,对经济活动真伪的敏感度和判断能力都有待提高;二是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等。

三、强化会计监督的方法

(一)加强外部会计的监督工作。重视发挥事务所的监督作用,会计的监督不再仅是依靠会计人员自我道德约束而进行,而是通过社会独立审计中介机构等参与的有保障的制度。通过审计中介机构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审计,规范会计秩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发现会计信息差错,提升会计信息信誉,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二)加强内部会计监督。

1.建立健全企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企业单位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条件。建立完善单位内部制约制度,单位财务、货币资金和物资的收付,结算及登记的每项工作,必须经过上下级不同人员分工分片掌管,使其成为相互牵制的一种制度。

2.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的高低,对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当会计人员在一定行为规范上约束自己,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同时也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与低。会计人员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建账、记账和算账,同时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各企业单位领导更要重视会计人员的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并建立考核机制,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平,保证信息质量真实性、全面性。

作者:毕青玥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杜静闻.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9(20):23~27

[2]贾珍梅.关于强化会计监督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2,9(3):8~10

企业会计监督例5

一、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现状

(一)会计监督职能呈弱化趋势

在财务管理的多项职能中,财务人员多比较重视核算和预算等职能,每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公司内控体系测试以及外部审计等,都强制性的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核算和预算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而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监督,是以财务人员职业判断以及各单位内部管理要求为依据,在执行中具有一定的弹性,特别在强调经济责任制为主体和目标成本责任的今天,经济行为责任者(管理者代表)的签字审批被模糊的认为就是全部正确、合理和真实的,内部会计监督职能逐步被弱化、淡化。

(二)会计监督职能的自身局限性限制其作用的发挥

一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需要财务人员不但熟悉财务知识,还需具有审计的知识,更需熟悉单位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等特点,而这方面的财务人员胜任者较少。二是管理层无视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其工作的深浅需要单位“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三是会计监督工作的建议书不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受制于管理者的管理思维习惯和影响。四是没有健全和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的机制和体系。

(三)会计监督在防止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和预防腐败方面的作用被漠视化,没有形成内部会计监督的企业文化

“千里河堤,溃于蚁穴”,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纵观无数的腐败案件,当事人除了“三观”发生错位外,更重要的是长年积累了无数次的内部会计监督失效行为,“防微杜渐”在内部会计监督的程序中被无形的形式化,最终酿造了大的违反财经法纪案件。内部会计监督具有日常性和常态化,是其他监督方式无法比拟的,会计监督工作的常态化贯穿于财务报销的每张发票和执行的每个合同,甚至每个地震项目的经济评价中。

二、会计监督的作用及主要形式

(一)会计监督在企业中的作用

1.会计监督是内部会计的重要职能。

内部会计具有反应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因而决定了会计机构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监督管理部门,具有发挥监督作用的先决条件,内部会计独具全面、完整、直接、连续监督的特点。它能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大到企业对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内部的经营决策;小到每一笔财务收支,以及每项资产的购置、使用、折旧或报废处置等过程的各个环节,这些都离不开内部会计核算。因此,内部会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基础,是外部监督不能替代的。

2.会计监督能促进企业改善内部经营管理。

会计监督作为经营管理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同时,符合本企业的计划、预算和内部管理要求,实现降本增效,防止资产损失或流失,为提速提效创造条件。

结合油田实际,会计监督有助于加强小队的成本管理,提高成本归集速度,及时反映并使各部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维护企业对外形象。如,对外企地关系补偿费的流程,从开票到最终付款,每个环节所用的工作时间在财务凭证中均有反映,可以及时反映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缩短资金在途时间,避免因资金支付审批而影响野外工作效率甚至激化工农矛盾,造成停工损失。

3.会计监督能促进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方式。粗放式的管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不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监督能够促进企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转变。对于重要领域及重点项目的关键环节准确反映并监督,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使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在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对钻井工程、工农补偿、油材料管理等重要成本管控环节的及时监督,是这些项目的管理向着精细化管理转变,以结果为导向,以标杆管理为抓手,找出并分析问题症结所在,不断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强化基础管理,堵塞管理漏洞,达到提升管理。

4.会计监督能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效果。

会计监督对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质量与经营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更无法保证经营决策的正确性。

强化会计监督,可以避免在会计管理与核算上发生的财务混乱、账务错乱、财产丢失、差错事故以及挥霍浪费和诈骗冒领等问题,做到纠错防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防止资产流失,为管理质量的提升、经营行为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5.会计监督有助于防止违纪行为的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设立“小金库”的途径较之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违规摊派、隐藏收入、虚列支出、配比失衡、成本发生不合理严重不均衡,上下级单位之间互相转移资金设立等等;不再将“小金库”界定为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预算管理的资金或资产,而是强调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小金库”的表现形式也绝不局限于资金,而是扩展到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来源具有公有性、多样性、违规性;“小金库”资金去向具有违法性、私人性、集团福利性;私设“小金库”行为主体具有公职性;“小金库”存放形式具有隐蔽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对于“小金库”的专项治理,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会计监督。

强化会计监督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能够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及单位资金运动无一不漏地纳入有效监控之中,使企业经营活动变得透明有序,整个企业的资金从哪些渠道来、哪些渠道去,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均能通过会计操作得到全面反映。防微杜渐,对于企业来讲,挽回了损失;对于员工来讲,教育人、挽救人,促使内控制度的健全完善。同时,为干部选拔考核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强化对权利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有效推进廉政建设工作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二)企业会计监督的主要形式

1.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主要分为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国家的专项检查,例如税务检查、专项审计等,可推动企业相关法规的执行,督促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核算质量的不断提高。企业主管部门一般是通过建制或不定期对国家颁布的法规、制度,以及部门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有关报表数据的变化情况等实行现场或报送监督,以推动企业会计管理与核算质量的提高,并针对问题采取对策,实行领导监督职能,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与贯彻实施。国家和社会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督,都带有各自的重点:社会审计监督是补充,具有鉴证性;政府部门监督是主导,具有权威性、强制性。

2.内部监督。

一是内部会计监督的组织监督组织监督作为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监督检查组织,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领导监督。组织由企业领导人或主管领导人、财会负责人及专职检查人员组成。主要是通过贯彻国家与上级颁布制定的会计法规、制度,并建立实施内部的会计监督检查制度、账证表审查制度,或对财务决策、财务分析预测报告的审查论证制度、建立财务收支审查签批手续和分工权限等,具有相对固定性、常态化特征。

二是会计人员的自身稽核监督企业会计人员的自身监督主要是相关岗位之间、人与人之间按照不同分工,各自把握住自身岗位的职能与职责关系,除了要依靠规范的会计业务处理手续之外,还要依靠专业人员处理业务、财务事项时,主动地接受监督,如:复核、验收、签署等不走过场,认真履行职责。另外,企业领导也要在经营中起主导作用,就必须把自身置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中,并严格要求自己,秉公执法,以身作则,才能带出一个好的专业团队,这是搞好企业内部会计自身监督的基本要求。

三是企业职工群众的监督企业职工群众的监督,主要是定期向职工公布财务账簿、经营计划执行情况,把有关数据和问题如实地交给职工,并把政策规定、制度要求原原本本地交给职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地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这是增强内部职工群众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调动群众是搞好企业内部核算监督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方法。对群众举报监督的经济事项,要认真对待,查清原因,及时处理,及时公布,切实依靠职工群众的力量,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规范企业管理行为。

三、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夯实企业经济发展基础

针对企业现有的内部会计监督的状况,为了真正发挥会计的管理监督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内部会计监督体系,构筑企业内控体系,,逐步形成无形文化控制力

由于内部会计监督具有日常性、及时性和实效性特点, 在梳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设置会计监督标准,建立内部会计监督体系,预警并评价风险控制点,并把它纳入企业内控体系中,成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大循环节点。把内部会计监督体系成为公司内控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成为内控体系中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重要抓手。

(二)完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预防违反财经法纪和腐败行为,降低经营风险

日常工作中强化内部会计监督,不断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和企业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管理者履行岗位职责,行使权力中面临的及潜在的从业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制定防控措施,结合专项检查,找出内控薄弱点再收集证据资料予以判断,将判断结果反映到廉政风险惩防体系中。

(三)强化内部会计监督与经营分析,重点在业务流程,突出在经营效益

1.勘探施工方案顶层设计的经济技术一体化流程:顶层设计施工方案是地震项目的生命,是项目运作的灵魂,顶层设计的经济技术一体化方案是决定项目效益的重大因素,必须实施分析评估和监督实施。

2.野外生产直接成本管理的业务流程:一是对处内已落实勘探工作量,在明确施工方法等参数时,通过内部各地震队竞标形成成本预算目标;二是在重大成本项目上,如:野外队油材料消耗、工农补偿费用,钻井工程费等项目,处职能科室和基层单位在背靠背测算,面对面对标基础上,成立专项控制监督项目组,制定各项目组控制目标和考核办法,严格控制成本支出;三是定期结合各项目特点和生产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实施成本费用发生的过程监督,实现会计监督的内容从过去侧重于事后监督,转向侧重于事前、事中监督,注重事前参与和决策中的监督,由事后整改向事前防治转变,从源头上加强风险控制,通过重点分析,差异比较,经营分析和会计监督相融合,使重点成本的发生处于受控状态,定期编制经济活动监督报告,提升企业管理决策水平。

3.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加大财务经营部门参与管理的权利,增加各部门对成本控制的责任意识,对合同履行和结算进行规范,对合同管理的相关细节作出明确要求,杜绝事后补签合同,严格按照履行合同的程序和时间,及时结算和归集成本,确保会计信息准确真实,会计监督及时有效,规避经营的法律风险。

4.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损失和流失;加强对存货等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在资产的现场管理方面,应设立专人负责野外施工设备,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对资产现场管理的监控力度和资产的创效水平。

5.资金管理业务流程: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成本费用发生的源头,良好的货币资金控制与监督制度,有助于防止货币资金业务的错误记录、舞弊行为以及违纪行为的发生。资金管理中应监督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不相容职务(岗位)的分离控制;二是资金授权批准控制;三是防止资金在内部单位的无效沉淀,推行额度周转资金审批制,把资金用在生产经营的“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坚持不懈抓好资金清欠和结算回笼工作,降低资金占用费,为项目提速提效创造条件。

(四)不断创新改进会计监督方法

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出现和现代科技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必须不断地修改与完善各项监督制度,方能适应内部会计监督的新需要。对专业人员自身监督水平的提高,除了自身业务能力培训和加强用人的选择把关外,还要依靠制度的制约,在完善的内控制度基础上,企业内部的各种监督机制需要配合协调,抓住工作的主要方面的主要矛盾。另外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新手段,变过去“点”的监督为“面”的监督,新形势下的会计监督特别要注重分析性,判断差异性,如经济业务三年的收支配比性分析,成本费用的均衡性分析,业务流程的科学性分析,成本构成的合理性分析等等。

(五)为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是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中,除了建立工作内容监督标准外,还需建立人员考核奖惩机制。在人员考核上,不仅看学识水平,更要在建制上看成果、执制上看业绩、执业上看质量。把优秀的财务管理者选,有效发挥他们在内部会计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到对每张发票的报销审核,大到对经济合同履行和整体项目的经济监督评价,达到纠错防偏、提高效益的目的。

企业会计监督例6

(一)、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不利于会计监督的开展。首先是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会计监督如同“空中楼阁”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出纳一人保管现金、支票、财务专用章及法人名章,往来款项及资产长年不清查核对等,这些基本的内控制度都不存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更无从谈起。其次是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现行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致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弱化。国家财政部门是全国会计人员的业务领导部门,而会计人员在劳动、人事、工资、福利等方面却隶属于各个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聘任、升迁、利益及奖惩完全决定于企业管理部门,致使企业会计人员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仍经常面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尴尬局面,最后一些会计只能唯领导命令是从,完全按照管理部门的意志行事。

(二)、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实施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重要因素。会计人员素质低有两种情形:其一,未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能辨别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而导致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二,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低,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利益,缺少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二、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

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病及会计人员素质的下、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是会计监督弱化的关键所在,因此,改善会计监督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强化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

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消除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定硬的软件程序,把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章变成大家共同遵守,谁都无法擅自更改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硬件授权,用程序约束所有人的行为,以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借助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使管理工作的“手”伸长,“眼”变亮,特别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将规章制度固化,形成制度硬约束,减少国企的种种“内部人”行为,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问题。

(二)、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会计管理新体制。

一是对国有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即国有企业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由国家设立统一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在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成立会计管理局,采用属地原则,通过制定管理办法和措施,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工作进行管理、在会计人员的管理方面,一是对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实行委派制,其余会计人员由企业按照会计管理局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要求和程序进行任聘;二是将企业会计组织、人事、公资关系等从企业分离出来,由各级会计管理局管理;三是国家会计管理局赋予会计人员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权利。当前,会计任免权由经营者掌握,只有把国有企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任免权直接掌握在国家会计管理机构手中,使企业会计由其授权充分发挥依法监督企业经营者及其活动的作用,才可避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是对其他企业的会计人员,可成立会计行业管理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它虽不是政府机构,但必须是一个在专业技术指导和职业资格认定上具有高度权威性的行业自律组织。总之,成立会计行业管理组织来管理会计人员的目的还是使会计人员不受企业管理部门的制约,增强独立性,以便更好地实施监督。

(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证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质量。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受诸多因素制约,但关键还是在人,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以保证会计监督工作地质量。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监督责任心,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才能有效地实行监督。会计管理部门应开展定期地培训、考核活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地业务素质,同时还须通过不间断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每一个会计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爱岗敬业,养成自觉的会计监督习惯。

(四)、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也是搞好内部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丧失原则,贪污挪用公款公物、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等原因之一就是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只有使会计人员相互监督才能保证财经法规在单位的贯彻执行。一是要建立会计人员流动制度,逐步实行定期轮岗制和末位淘汰制。根据会计人员工作表现淘汰不称职人员,使会计队伍处于学习、竞争的气氛之中。轮岗期原则上为2-3年。这样就便于其在工作上互相理解和配合。二是要制定会审制度,定期进行会计会审工作。在总会计师或稽核的领导下,会同内部会审标准,召开会计会审会议,组织会计人员将会审期内所有的帐表、凭证等交付会议评审,加盖“验讫章”,对有纰漏的要及时纠正。三是要在财务主管的领导下,随时清查财会人员掌握的现金、实物,检查帐证、帐表、检查有无违法违纪行为等。

企业会计监督例7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企业作为一个会计实体,它的会计监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监督,二是社会会计中介机构监督,三是企业。内部监督,即内部会计监督。在我国企业“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中,政府部门的监督带有强制性,社会审计的监督带有鉴定性,这两者是外界对企业实施的监督,这种监督对企业来讲是被动型的。而内部会计监督,则是企业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得健康良好发展而进行的自我监督。这种监督是自觉的,是主动型的监督。在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中,内部监督是基础,其目的就是要求企业自觉地把企业的经营行为约束在国家法律法规所允许地范围之内,从而保证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合规和真实完整。

1.当前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不利于会计监督的开展。首先是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会计监督如同“空中楼阁”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出纳一人保管现金、支票、财务专用章及法人名章,往来款项及资产常年不清查核对等,这些基本的内控制度都不存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更无从谈起。其次是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现行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致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弱化。国家财政部门是全国会计人员的业务领导部门,而会计人员在劳动、人事、工资、福利等方面却隶属于各个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聘任、升迁、利益及奖惩完全决定于企业管理部门,致使企业会计人员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仍经常面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尴尬局面,最后一些会计职能唯领导命令是从,完全按照管理部门的意志行事。

1.2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实施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重要因素。会计人员素质低有两种情形,其一,未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能辨别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辨能力,而导致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二,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低,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利益,缺少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2.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

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病及会计人员素质的下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是会计监督弱化的关键所在,因此,改善会计监督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强化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相处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定硬的软件程序,把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章变成大家共同遵守,谁都无法擅自更改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硬件授权,用程序约束所有人的行为,以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借助同意的财务管理软件,使管理工作的“手”身长,“眼”变亮,特别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将规章制度固化,形成制度硬约束,减少国企的种种“内部人”行为,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问题。

2.2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会计管理新体制。一是对国有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即国有企业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有国家简历统一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在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成立会计管理局,采用属地原则,通过制定管理办法和措施,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工作进行管理、在会计人员的管理方面,一是对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实行委派制,其余会计人员由企业按照会计管理局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要求和程序进行任聘,二是将企业会计组织、人事、工资关系等从企业分离出来,由各级会计管理局管理,三是国家会计管理局赋予会计人员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权利。当前,会计任免权由经营者掌握,只有把国有企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任免权直接掌握在国家会计管理机构手中,使企业会计由其授权充分发挥依法监督企业经营者及其活动的作用,才可避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企业会计监督例8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54-02

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分析、检查、计算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过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由于监督权力是企业管理的各项权力中的一项权力,企业领导人作为授权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本单位的利益,授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权力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管理过程中,贯彻企业领导的意图。其监督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所引起的资金运动,因此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会计监督根据各种合法制度,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达到提高企业价值最大化。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督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

一、我国目前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分析

1.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一是目前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二是法制建设滞后,许多经济活动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有些急需的法律迟迟不能出台,一些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与现实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对一些违法和违规事件很难定性;三是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使法律法规所应具有的威慑力打了折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企业的经营机制、经营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在整个经济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与之配套的机制还未能建立和健全。针对所出现的经济活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办法。就国有企业来说,在企业的所有权尚未分离之前,会计人员兼有双重身份,既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者,随着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会计隶属于企业,从而对企业的监督权自然就削弱了。有的企业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会计管理混乱。再者,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说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2.会计外部监督不到位。会计外部监督包括国家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国家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和检查法律法规三个环节来实现的。但是,面对多元经济,某些法规明显滞后,国家会计监督相对于管理对象这一数量庞大的经济运行独立体,监督力量显得薄弱。国家会计监督过程中对违规违纪者的处罚力度不够严厉,犯罪成本低,必然致使监督流于形式,大大弱化了国家财政监督的威慑力。

社会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又一关键原因。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经济主体,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在同行业竞争中占取优势,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会迎合委托人的不合理需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扰乱了会计工作秩序。

3.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在许多方面无能为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经济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与之配套的机制还未能建立和健全,对许多新出现的经济活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构和监督办法。

4.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健全。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现象经常发生。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为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各种监督制度,甚至连起码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也不设置。即使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不落实、不执行、不考核,形同虚设。

一些企业管理者的会计知识甚少,没有认识到会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会计就是记账,任何人都能胜任,未从根本上认识到虚假会计信息对国家经济良好运行的危害;还有些企业经营者,私心极度膨胀,他们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做假账等;对敢于坚持依法进行会计监督的人员,想方设法进行打击报复,甚至散布流言蜚语,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这些企业管理者法制观念淡薄,以不知情、不懂会计为由,将造成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一推了之或找个替罪羔羊来推卸或摆脱自己的责任。

5.监督权力受到限制,会计监督软弱无力。会计人员或会计部门都是企业的组成部分,要服从企业主管的绝对领导,这就迫使会计人员不同程度地为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的利益考虑,对企业的依附性也会越来越强。他们依法行使其监督职能时,面对的是可以决定自身利益、前途的企业及其行政领导,因此,实践中的会计监督很难保持其理论上的“刚性”。在国家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迫于各种压力,会计人员可能首先考虑自己所在企业的利益,而当企业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也往往是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企业管理当局的违法或违规行为,会计人员如果知情不报,就会违反会计法要负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向有关部门举报,日后可能受到管理当局的打击报复,也不会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理解,从而把会计人员摆在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多数情况下,会计人员会选择按领导的意图“做账”。

6.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要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会计法》强调内部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要使违法违纪行为首先遏制在会计工作初始阶段;不能将不法行为放纵到发生并铸成事实后,再寄希望于社会中介机构去审计、财政等执法部门去查办、社会和政府的监督上。这样做,将减少大量社会成本。由此证明,会计立法的精髓在于强化会计工作内部自身法律监督,即用权力制约权力。如果不承认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这个客观事实,则无异于否定《会计法》。只有正视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单位负责人才能严格自律,遵守会计法,维护会计法,杜绝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干其随心所欲的事;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责任人员才能时时、处处把《会计法》奉为圭臬;所有会计人员才无后顾之忧,才能说真话,依法办实事。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贯彻实施;才能有利于宏观经济决策,维护公有经济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廉正建设,做到弊绝风清。

2.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为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充实和完善以《会计法》为龙头的一整套会计法规体系,抓紧制定和颁布《会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违法处罚的定量、定性标准,加强会计监督的“刚性”;同时,对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工作规则等会计法规要加以修改完善;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加大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责任人予以曝光并给予处罚;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向全社会大力宣传财经法规,使绝大多数公众了解、掌握国家的有关法规,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各单位领导要带头执行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做懂法、守法的表率。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同时还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真正能够有法可依。

3.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羔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再者,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4.强化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新的《会计法》对会计工作赋予法律责任,明确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增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不恰当会计行为侵害所有者权益的风险,不仅会计人员做假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且管理当局授意也将被追诉。新《会计法》有力地约束了会计工作,形成会计活动主体与会计相一致的完整责任主体。消除当前主体权利与行为不一致所导致的责任界定不清,相互之间推诿而影响会计监督难以实现的现象。

5.实行会计委派制。实行会计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者监督,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并不矛盾。委派制的目的是执行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企业分离,不存在人事及经济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以便具有公正性。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借助企业外部会计专业力量进行财务监督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并且政府实行会计委派制消除了会计人员与企业管理当局在经济利益上的共同关系,再冠以新的会计法确定的法律责任,相信长期困扰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顽疾将得到彻底根治。

6.加大处罚力度。经营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承担声誉损失成本,还必须承担物质成本。获得风险收益是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使经营者的风险成本大于其风险收益是一种有效防止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激励措施。这就要求加强社会监督力量,提高审计质量,从而增加经营者造假受罚的风险,同时要加大处罚力度,以求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建立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要用法律、行政、市场、经济等手段,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行为,推进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建议尽快完善会计法规,明确执法依据,以利于执法机关对违法造假行为的制裁;引入民事赔偿制度,明确造假者经济上的赔偿责任,通过诉讼程序迫使造假者退出非法所得,增加违法人员的追假成本。财政部门要在《会计法》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加大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的查处力度,将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改变以往对违法违规部门对事不对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局面。对一些典型的案例在媒体公开曝光,营造会计工作法制氛围。要逐步建立健全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会计信用评价系统,通过制定会计信用评价规则,协调税务、审计等部门搜集整理会计信用信息,建立会计信用档案,加强信用轨迹跟踪,并开设会计信用网站。随着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信用信息的搜集、评价、可交由信用中介机构承担,财政部门着重做好监督工作。可通过报刊、电视、公共网站等媒体进行定期公示,并实行红、黑榜制度,增加对会计造假者的舆论压力,促进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建设。

7.强化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体制是会计监督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任何其他监督形式都无可替代的一种重要的监督形式。

完善国家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家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和完善各项会计法规,保证会计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执法部门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良好的执法和执业条件;调整财政监督方式,针对监督力量的不足,可以将财政直接监督改为直接监督与间接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模式;抓大放小,集中重点监督,充分体现其最高层次经济监督的特点;财政、税务、审计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责任制,各负其责。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是会计监督的另一形式,应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自律和他律,真正发挥其“经济警察”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由中立立场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财政部门应依法强化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导和监管,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的监督;加强对会计师协会自律规章的指导、检查;要借鉴国际惯例;逐步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使会计师事务所真正成为合法经营、自主管理、独立承担社会与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组织;推行标准化执业制度,按照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方法开展业务,提高监督质量,使其对会计的审计监督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及业务水平,减少违规执业造成的会计监督不力;加强对违法、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

8.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通过会计的业务工作把好关口,严格审核原始凭证,从中发现是否有贪污、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通过财产物资管理,从中发现账实是否相符,在账务处理上有无弄虚作假的问题;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通过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两者相辅相成。会计核算是执行会计监督的前提,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财务信息,会计监督就没有客观依据;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就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会计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岳建斌.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2.贾舜儒.试论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3.陈素花.会计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7

企业会计监督例9

中国人寿公布的2012年报中招待费金额为14.18亿元再次把国企推向风口浪尖,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仅中国人寿,中国铁建等国企天价招待费也引发了各界关注,相关报道表示,天价招待费只是冰山一角,近几年来,国企财报数据亏空,高管巨额年薪,审计问题曝光等与国企有关的问题频频暴露在公众面前,2013年5月,审计署了对国电集团、华能集团、五矿集团、中国移动等十家大型国企201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指出这10家国企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执行国家政策、重大经济决策、内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国有企业之所以存在这方面问题主要是因为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随着人们自身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国企的关注力度日益提高,国企作为使用国家资源成长发展起来的企业,与国家和民众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国企会计监督,对保证国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合理合法,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证财务收支符合财务制度规定,保证经济活动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一,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素来有经济警察的之称,他们以专业的财务知识和高尚的职业修养为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的盛行,这些手握经济大权的会计人员不仅没有履行自己应有的职责,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给国家、人民造成损失,

财务人员素质包括了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目前,很多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国有企业有很多老员工,这些人没有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仅懂得简单的会计操作,没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因此业务处理能力较低。第二,有一部分新进入国企的年轻人员虽然会计知识储备丰富,但是这些人安于现状,把国企当做铁饭碗,生活懒散,无法做好本职工作。鉴于存在这两种情况,国有企业会计处理中可能存在诸多问题,会计监督也缺乏主动性。会计人员掌握一个企业的经济命脉,是个与钱打交道的职业,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很容易出现的现象。2013年2月,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总会计师魏淑清因贪污罪和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魏淑清在2005年至2011年7月间,伙同同事金晓东为天华正信(北京)会计师事务所等三家单位承揽该公司审计、验资等业务提供帮助,向三家单位负责人王某等索要360余万元,后二人将赃款伙分。两外,其任职期间,指使他人将其个人在某健身俱乐部的美容消费在单位报销,非法占有公款19万元。这种索取好处费,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公款的行为就是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将个人利益放在企业、国家利益之前,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另外有些会计人员对领导采取绝对服从的态度,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公众利益,间接导致现象的出现。

2,国企高管职务犯罪普遍,权利监管体系薄弱。

2013年3月26日,南方日报报道广发珠海分行行长贪污3200万元被判死缓;广州某国有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侵吞千万元公款;原北京市怀柔服务公司、北京康盛服务公司经理杨春妹,贪污1900余万元等,连日来的国企高管贪污大案的曝光让我们看到国企高管职务犯罪的严重性。这类案件中集团式腐败盛行,窝案串案现象突出,多人合谋上下勾结是其主要形式。国企高管职务犯罪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权利过度集中,规章沦为摆设。国有企业一般实行厂长负责制,厂长手握重权,身兼数职,既是决策者又是监督者。国企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领导的有效机构,内部监督机制、职代会、厂务公开规章形同虚设,这都给高管人员有机可趁。第二,上级监管力度不够,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不到位,过度信任夏季国有企业高管,审核不严格为职务犯罪留下隐患。甚至存在上下勾结共同犯罪的现象。第三,固有企业管理方式之后,责任不明。国有企业领导利用新旧体制转换期间的管理漏洞,私设小金库,暗箱操作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二,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对策

1,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转变会计人员任免方式,引入业绩考核制度。首先,国有企业应当对会计人员定期培训,让他们在思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时俱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政策,提高其业务处理能力,不仅如此,还应当提高他们的会计监督意识,及时改正会计处理中不规范的操作,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其次,企业在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要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让会计人员充分了解法律规定,企业文化,使会计人员摆正心态,不为眼前利益蒙蔽。再次,由于目前国企财务人员任命制度上有很多弊端,单位领导直接决定会计人员的任免、晋升、工资待遇,因此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自身利益背弃财务监督职责。我们应当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国有企业会计人可以通过某一机构统一管理,由这一机构想国有企业派驻,并实行回避和定期轮岗,企业领导无权调动和开除财务会计人员,同时还设有专门的财务监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不合理的现象可以向这一机构举报从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最后,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建立合适的业绩考核制度,让会计人员具有忧患意识,增强其学习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

2,要有效解决高管职务犯罪现象就必须建立有效的预防体系,多管齐下、综合防治。首先应当加强监督机制,提高监督实效。监督有上级监督和内部监督等方式。上级部门应当严格审核国有企业经济业务,定期向职工收集建议,设立意见反馈投诉渠道,将监督落到实处。会计人员也应当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不法行为。其次,应当加大企务公开力度,及时公开国有企业财务状况,避免暗箱操作和私设小金库的现象。最后,完善国有企业领导选任制度,引入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选任机制。

3,健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出现以上犯罪的原因除了人员自身原因外,还有制度原因。如果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不给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国企腐败案,也使企业避免蒙受经济损失。(作者单位:梁山国有资产运营投资有限公司)

企业会计监督例10

1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的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再者,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因此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如此循环下去,我国会计监督的职能将会无止境的淡化下去。因此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当务之急。

2我国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会计定位造成的局限

首先,从会计的地位来说,通过会计记录而形成的会计信息反映的是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是重要的经济信息来源。因此,以会计为手段,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就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手段。其次,从会计的身份来说,会计隶属于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聘用、提拔、晋级等直接由单位领导决定,而单位领导考虑的首先是个人或单位的利益。在单位的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不相称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难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此外,各级会计监督单位在维护会计人员权益方面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也是造成许多会计人员执法力度不足的原因。

2.2监督脱节

(1)内部监督的局限。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的职能部门,受单位领导人控制,其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直接挂钩。而内部审计则侧重于企业的经济利益,事实上,许多单位的内审机构得不到重视,力量薄弱,形同虚设;发挥的监督作用极其有限。

(2)外部监督不健全。首先,以财政、税务、审计为代表的政府监督,其重点是对财政资金收支的监督,偏重于国家利益而不够重视企业、事业单位的各自特点和需要,因此在执行会计检查和监督时出现若干不协调现象:一是对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干预过多等,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二是部分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薄;执法过程中人为因素过重,主观随意性过大。

其次,作为我国社会监督主要力量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差距,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做到超然独立。另外,会计师事务所所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确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而查错防弊则专为次要目的,无形中为图谋不轨者创造了无比的机会,降低了社会监督作用。

2.3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

由于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会计监督不力。虽然新的《会计法》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有的企业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会计管理混乱。再者,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说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

2.4企业单位负责人缺乏监督意识,阻碍会计的有效监督

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独揽大权,集人、财、物、管理于一身,股东大会、董事会履行职责不到位,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因而影响正常会计工作,阻碍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2.5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会计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虽解决了量方面的问题,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有的还是无证上岗。再者,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致使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监督弱化,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3如何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

3.1宣传学习《会计法》,思想上重视企业制度建设

实行会计监督必须要有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做保障,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难以保证。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紧迫性,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业务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在机制上、制度上达到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效果,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3.2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约束高管人员的行为

分清高管人员的职责,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高管人员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3.3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纪委监察的监督作用

首先要求参与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分工和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其次,对于重大违纪违规问题,要联合纪委、监察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多方面的内部监督体系。

3.4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

加强政府监督主要是加强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加强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手段。只有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保持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配套协调一致,才能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

3.5加强法制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提供法律依据

企业会计监督例11

关键词 会计监督 内涵 意义 措施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在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微观管理及投资决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监督,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与加强会计监督的意义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生产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可以说,监督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完善的监督就没有科学的管理。

(二)加强会计监督的意义

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加强会计监督。“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已成为不争的共识,作为会计基本职能之一的会计监督更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加以强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主体多儿化的格局逐步加剧,许多利益团体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在会计信息资料方面做文章比如为多发奖金,多算利润弄虚作假:一些单位无视国家法律私设小金库转移收入;单位负责人为达个人升迁目的夸大政绩虚报产值利润;上市公司为筹集资金编制虚假报告误导投资等等。

2.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需强化会计监督。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深化阶段,许多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完善,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不能正常发挥,有的单位内部审计还是一片空白,执行社会监督职能的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尽管队伍庞大,但由于法律制度尚处于完善中,其执法范围受到限制,除了部分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度会计报表外,绝人多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均未进行年度报表审计,属国家监督的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部门也因主体多元、职责不清,其查账也仅仅停留在从报表到账本、从数据到数据,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账实不符和潜亏等虚假会计信息也难以发现。

3.会计监督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赋予了会计监督以新的内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混合经济模式的出现使会计监督的难度逐步加大,会计监督的广度扩大,责任加大,重心转移,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充分发挥国家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宏观决策调控的作用,必需加强会计监督,同时会计监督具有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优越性,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具有超前性、直接性和完整性,不论是事前会计监督、事中会计监督或事后会计监督,它对代表国家履行监督职能和促进单位内部机制的完善都是可行的、有效的。

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1.优化法律体系,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大力宣传财经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法律法规只有在审判者、执法者、监督者严格遵守和执行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各执法部门应该广泛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对审计人员、主管负责人尤其要进行以《会计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工作。只有所有与内部会计监督的人员都认识到应该对会计信息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才会促使他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视会计监督工作,保证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促进企业经营方式的正规化、法制化,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权力与义务也只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才能真正保证会计监督的实现,体现法律体系对会计监督的重要作用。

2.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 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途径。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第二,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讲诚信、说真话,这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第三,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并为之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及时更新知识,适应形式,将新政策、规定武装到会计从业人员头脑;最后,要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将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只有熟练掌握会计知识,及时了解最新法规,充分把握风险,才能做出理性判断,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且做好会计监督。

3.改进企业会计监督的制度以及有效运行。按照不同的企业会计监督目标,重新审查原有的企业会计监督所依据的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分门别类,废止已不适合现实情况的财务制度,对尚在执行、今后仍然行之有效的财务制度进行整理,予以重申,同时,针对新情况、新形势,划分不同财政层次和财务主体,增加新的财政法规和财务制度,逐步构造起新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构建新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包括企业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财务制度、会计操作、内部控制等相关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以利企业会计监督主体按“制”行事,依法监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