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08 11:18:33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1

山西面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面食种类繁多,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据查,面食在山西就有400种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可谓“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面食是山西人的主食,经过千百年蒸、煮、煎、炸、烙、烧、烤,山西人将其揉搓成了山西面食文化。

山西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之西,基本地形为中间盆地,东西侧为山,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总面积为15.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500万人,辖11市,119县(市区),是典型的北方冬小麦区,也是主食加工业的主要生产区。山西的小麦产量在全国31个省份中,连续3年排在前11位;地处玉米黄金生产带,玉米总产量在全国31个省份中,连续3年排在第8位。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类型,适宜于各种小杂粮的不同生理要求,是知名的“小杂粮王国”。山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山西主食工业的发展滋养着独特而众多的天地精华,小麦粉、高梁面、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杂豆面、黍米面,构成了山西由杂粮王国到面食王国的血脉渊源,为主食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因此认真分析山西饮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系统开发山西的优质农产品资源,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是山西省主食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对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稀有精品越来越青睐,小杂粮以其特有的营养、保健、绿色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山西小杂粮主要为豆、麦、粟、薯四大类17种,种类多、品质好、营养丰富、无污染,数量大,是人们餐桌上的必然营业食品,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山西省委、省政府,注重杂粮产业发展,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条件,发展的环境,促进主食加工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主食加工产业,力争跨越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主食消费的新要求、新期待。山西现有50000余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的企业从事杂粮深加工,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达到629亿元,在“十二五”末将力争达到800亿元。

二、山西省主推主食工业化发展的措施

为提高我国主食加工业水平,满足现代消费需求,今年农业部决定开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组织北京、山西、河南、广西四个省市先行试点,努力营造氛围,倡导现代主食消费理念,推进主食加工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山西将借助这一行动,快速发展杂粮主食加工业,将杂粮王国的主食加工迈上新的台阶。山西省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山西省主食加工业的发展。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优先杂粮开发。2012年,山西省农业厅决定年内启动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通过加大研发推广力度,发展杂粮主食工业化,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整合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商品生产基地等措施,重点发展各类优势杂粮。《山西省特色食品行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要振兴和壮大山西省特色食品行业,推进食品工业尽快成为山西省新的支柱产业。

山西省农业厅提出以壮大晋北、东西两山小杂粮生产区加工规模,建设部级小杂粮生产加工基地为主。在原粮精细加工的基础上,晋北重点发展小杂粮保湿面、燕麦凉面、豌豆糊等小杂粮复合面制品,熟食制品等主食化营养食品;东西两山重点发展小杂粮月饼、饼干、早餐饼等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有机嫁接该省传统酒、醋、乳等产品,生产保健茶、酒、醋、酱、乳等系列食品,推广生产小杂粮生物营养素等高附加值产品。

二是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山西省拥有高粱、谷子、薯类、大麦、荞麦、燕麦、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等上百种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小杂粮作物有30多个品种,常年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1/10以上。小杂粮生产在全省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有特殊地位,直接关系到产区乃至全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发展杂粮主食工业化,让小杂粮进入“特色+规模+档次”的轨道,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大流通,凸显山西小杂粮的潜在效应,使小杂粮产业在山西成为一项“明珠产业”,带动农产品转化增值,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龙头企业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主体。引导主食加工企业从做产品向做品牌转变,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自愿的原则,推进品牌整合,大力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和原产地标识)认证工作,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各类会展推介品牌,不断提高山西主食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支持“双合成”、“六味斋”、“亿家康”、“亿佳美”等知名企业品牌,充分发挥其在推进主食产业化中的示范带动与引领作用。

三是优先发展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山西省的一批规模大、思路新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据现有的产业优势和产业特点,在做特、做精、做多上下功夫,融合三晋文化底蕴,走挖掘精深产品加工的路子,使山西的主食工业化整体上从内到外上了一个水平。涌现出了如太原市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主食加工企业。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2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51-02

随着“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山西省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力推进“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特殊的地理气候决定了山西省的小杂粮具有了较强的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也成为我国小杂粮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10%以上。就天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非熟练和半熟练劳动力等而言,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具有竞争一定的优势;然而知识资源专业人才是缺乏的,严重限制了山西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一、山西省小杂粮主要种植区的农业劳动力情况

1.从总量来讲,山西省拥有充足的和稳定的农业从业人口。山西的小杂粮种植区主要集中在苛岚县、大同县、右玉县、左云县、汾阳市、灵邱县、阳高县、五寨县、寿阳县、沁县、广灵县等县市。这些县市的劳动情况如下表1所示:

如表1所示,近年小杂粮主产区农业从业人口数从总量上来讲,较为充足和稳定,有力支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需求。

2.从质量来讲,劳动力素质不高。

(1)山西省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小杂粮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制约了小杂粮生产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据2010公布的农业普查数据了解到2009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422万人,劳动力文化程度情况如下图表所示。

图1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图,由此可见山西省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为主要构成,占85%,大专及以上文化只占1.1%,而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推广的培训效果欠佳,明显地不适应当前现代产业的发展,制约着山西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2)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差,营销观念落后。在小杂粮种植方面,农民看不到科技含量的提高会给自己带来较高的收入增长,为了提高产量,而降低产品的品质,导致杂粮销路不畅。另外在小杂粮销售方面,各类农民经纪人仅仅是发挥了收购、发运的职能,缺乏开拓市场的销售人员,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二、山西省小杂粮产业科技人才情况分析

经过多年来科研人员的努力,已经拥有一支具有相当技术力量的科技人员队伍。在育种、栽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小杂粮推广、加工利用和产业开发等方面的人才还很欠缺。

1.总体上来看,农业技术人员比重较低。如表2农业技术人员情况表,所示山西省农业技术人员与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0.44%,低于全国的比例0.60%,更远低于东部比例0.74%。

2.科研人员情况。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和山西农业大学是山西省小杂粮的主要科研和开发项目承担机构,尤其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其下设小杂粮研究中心、高粱研究所、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谷子研究所等小杂粮专业研究机构。基本人员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为山西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相关研究所科技人员基本情况,由专业科技人员数量和结构以及科研能力看,基本可以满足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需要。表4为山西小杂粮相关专业专家资料表,结合市场状况来看,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有较大的发展,但部分专业人才还很欠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3.农业推广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较低。首先,目前山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的科技人员数量,省市两级占12.6%,县级占63.6%,乡镇只占13.8%。农业科技应用的主战场在乡村,处于农业第一线的乡村技术人才相对缺乏,没有形成“金字塔”结构,限制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进步。再则,多数人员专业不对口,一部分区域的农技人员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知识退化,加之多年来人员未得到补充和更新,很难完成生产需要。另外对农业科技的推广,没有相关的激励政策,农科人员待遇低微,严重影响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相关企业人才欠缺。一方面表现为人才结构问题,据山西省农牧厅对1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3549名固定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仅为1085人,占固定职工总数的30%,而高中级职称的仅占7.8%。另一方面,企业产品开发和营销人员欠缺。

三、山西省小杂粮人才培养情况

1.高校相关人才培养从总量上来讲,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毕业生就业意愿并不强,对技能培训需求强烈。山西农业大学是培养农业与农村科技人才的省内主要高校,从近几年的毕业生人数看,每年有近3000名毕业生进入农业各领域,专业方向较全面。但从就业意愿来看,调研结果显示51%的学生不打算从事农业及其相关工作,主要是对行业发展前景并不看好以及对工作自然环境不满意,剩下49%打算从事农业及其相关工作的学生中,只有10.4%愿意从事种植,66.7%的学生希望进入企业。另外,60.6%的学生有技能培训的需求。

2.社会培训机构多元化、培训对象有侧重、培训内容基本与时俱进、培训方式较丰富,但依然存在培训计划和实施与培训需求和期望不一致,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水平等问题。目前的社会培训机构以专业院校培训中心、技术推广机构、企业与民间的各类服务组织、远程教育网和农村专业大户等类型为主,对农民的培训方式有就地培训、异地培训等方式,形式与内容有了显著的改进,但与市场的需求和期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培训实施流于形式,经济利益倾向性现象严重。

3.企业培训意愿提高,培训投入增加,但企业人才开发和培养的认识和投入严重不足,培训对象不全面、技术更新缓慢,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目前山西小杂粮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员工的劳动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企业虽然开始加大培训投入力度,但经营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对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企业宣传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人才建设建议

1.政府应继续扮演好统筹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民培训力度,抓好农民转移培训规划和培训扶持政策的制定执行、建立对农民培训机构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和奖惩规则,加强培训市场秩序的监管和对财政支持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引导农民培训机构进行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及相关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加强合作等。

2.加快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积极培养紧缺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目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供给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因此,高校一方面应从市场需求出发,做好专业结构和方向调整,小杂粮专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切实从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需求出发申报项目开展研究工作,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另一方面应加强专业技能实践培训环节。首先应招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实训教师队伍,再则由小杂粮专业研究人员带头,与小杂粮实验、种植区、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更多的在校学生参与其中,有效提高专业技能,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和较强的就业能力。

3.小杂粮企业应加强对培训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开发体系。企业经营者应转变思想,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认识人才管理问题,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市场环境、企业现状,制定企业人才管理规划、人员招聘计划和培训任务,并保证培训体系的执行力,调整培训的内容,在政策上保持和企业发展的步伐一致,让培训的内容真正用到企业上。

[本文为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2007年度课题《山西省小杂粮产业的潜力与竞争力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戴静,和亮,兰惊雷.对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8(08)

2.柴岩,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3)

3.王广斌,解晓悦.山西小杂粮竞争优势与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5)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3

(一)原料供给较为充足

杂粮主食产品原料主要有谷子、高粱、荞麦、糜黍、燕麦、大麦(青稞)、芸豆、绿豆、小豆、豇豆、豌豆、蚕豆等小宗粮豆。我国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公顷左右,2012年总产量约为1200万吨,其中主食消费约占40%以上,同时工业化主食加工总量稳步提高,供应较为充足,原料价格随季节和国际市场波动,整体有所上升。

(二)加工生产需求旺盛

目前,由于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摄入过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种现代“富贵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加之工作压力过大,各种处在亚健康状况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据卫生部调查,我国有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富贵病”的治疗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医务工作者也多次发表调查报告,对富裕起来的中国“富贵病”的发展情况感到忧虑,预计2015年“富贵病”在中国更广泛流行。在杂粮总体热销的大背景下,发展杂粮主食加工产业,在改变传统消费方式、拓展杂粮消费群体和空间的同时,有效缓解我国各种“富贵病”的发病几率。

(三)领域不断扩展,产品趋向多元化

近年来,杂粮主食加工业适应消费趋势变化、拓展生产领域,逐步实现以生产传统杂粮米面制品为主,向以生产多种类主餐食品转变,品种多元化初步形成。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六类制品:一是杂粮面食类,包括杂粮馒头、发糕、面包、豆沙包、挂面、生鲜面、半干面、挤压预热面、免煮面等;二是杂粮米类,包括燕麦米、燕麦片、荞麦米、苦荞米、脱皮绿豆米、脱皮豌豆米、杂粮营养再造米等;三是粥羹类,包括八宝粥、青棵糌粑、黑芝麻胡、豌豆糊等;四是佐餐饮品类,包括苦荞茶、大麦茶、燕麦乳饮料、绿豆爽等佐餐代餐饮品;五是糕点类,包括苦荞萨其玛、绿豆糕、豌豆黄、杂粮饼干、月饼等;六是其他预加工杂粮制品,包括莜面窝窝、荞面猫耳朵、黄米面炸糕、蜜汁芸豆、冷冻食品等。

(四)杂粮加工企业规模数量进一步增加

各级政府相继规划地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出台引导扶持政策、招商引资办法,鼓励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增值,为加工企业营造了适宜的发展环境,使得一批龙头企业聪颖而出,目前全国杂粮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约2000家,制粉、碾米等初级加工企业占50%,以主食和特色为主的深加工企业占50%。以燕麦为例,桂林西麦企业集团、内蒙古塞宝燕麦食品有限公司、山西鑫邦燕麦食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专营企业是国内市场燕麦片的主要供应商。2012年,桂林西麦企业集团投资3.1亿元,在河北定兴县新建的5.5万吨燕麦系列产品北方生产基地竣工投产;台湾钰统等外资企业在上海地区新建两条年产3万吨燕麦片加工生产线。燕麦米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杂粮主食制品,其营养价值较高、口感风味有特色,市场份额提升较快,已成为西麦、赛宝及张家口地区众多燕麦加工企业的新型骨干产品。内蒙古三主粮有限公司、山西晋西口农副产品公司等一批加工企业也形成了规模加工能力,对国内燕麦米市场发展提供了相当多的产品供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规模型燕麦主食产品加工企业就有近百家。

二、杂粮主食加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竞争力

杂粮主食加工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点多面广,分散经营,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规模小,产品输出功能弱,难以进入国内、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也很难满足出口需求。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和产品优化升级能力,是制约杂粮主食加工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二)初级产品多,营养美味食品少

杂粮主食产品种类较多但多为初级或简单加工产品,以杂粮面粉、杂粮米或以杂粮米面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主食产品,主要凭借特色原料对有食用习惯、部分疾病患者等特定人群的吸引,占有一定市场。但品种单一,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营养、美味、快捷、方便和药用保健产品的消费需求。

(三)科企结亲少,创新机制弱

杂粮企业包括杂粮主食加工企业在内,普遍只重短期利益而缺乏对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缺乏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科技的支撑,新技术应用、新成果转化的超前创新意识较淡薄。

(四)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管理混乱

杂粮主食产品种类繁多,但相关标准体系严重欠缺。产品以企业标准为主,部分产品借用大宗粮食食品的行业标准,无法体现杂粮的功能和效果。而且各类主食的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等方面都没有统一严格的规范,已不能适应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要求。一些以手工作坊为主的产品,仅依靠一个卫生许可证进行监督控制,根本谈不上质量管理。

三、杂粮主食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策引导

杂粮应享受与大宗作物相同甚至更优惠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主产区多集中在老少边贫地区,应以杂粮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强杂粮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重点建设规范性有机、绿色杂粮生产基地,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

(二)市场带动 促进杂粮产业化开发

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培植具有良好前景和高技术含量的杂粮深加工、贸易企业集团,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杂粮产业化开发实体和品牌主体,有效带动可持续发展的杂粮产业经济。

(三)引进和研制相结合 开发杂粮主食化加工设备

我国粮食加工业的设备研究、设计和生产,主要是围绕大宗粮食加工而展开的,有些杂粮无完善的加工工艺,也无先进的加工设备相配套。以荞麦制米(糁)和制粉为列,加工出的荞麦粉,粉中有壳、壳中含粉、麸中带粉,粉质差、颗粒粗、出品率低。瑞士布勒公司曾为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设计建成了生产能力为1t/h的荞麦米和荞麦粉加工生产线。可以通过对国外关键设备的引进,与自行研制相结合,在荞麦产区建立现代化的荞麦加工生产线,分级生产荞麦米(糁)、养麦精粉、颗粒粉、疗效粉(外层粉)及全麦粉和洁净的养麦壳(用于枕头、床垫等),既能满足养麦产品出口的要求,又能为养麦主食与特色食品加工提供优质多样的基础原料。

(四)整合资源 加大科技有效投入

规划和建设杂粮工程化专业技术平台、发展论坛等组织架构,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科学整合现有人才设施等科技资源,组建合理高效的科技开发和专家智能团队,加大相关学科的科技的有效投入,突出基础研究和深加工关键技术、工程化技术开发研究,以杂粮深加工增值、农民增收和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为突破口,促进杂粮产业的加速发展。

(五)挖掘民间美味食品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4

一是抓规模。全县目前的优质粮油是有品牌,无规模,总量偏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2009年,县优质粮油产业推进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精心规划,决定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扩大规模,以集团公司为龙头在全县建优质粮油基地共32万亩,收购加工粮油2400万公斤,实现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实现利税9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400万元。其中发展优质稻总产量4800万公斤,收购加工优质商品稻1000万公斤,生产系列品牌大米600万公斤;并充分发挥山区土地广袤和退耕林地间种的潜力优势,采取多种发展模式,大力种植玉米、荞麦、大豆、绿豆、葫豆、豌豆、薯类作物等杂粮品种。加快“”牌系列杂粮产品和大豆制品的研究开发,促进基地农民增产增收。2009年实行订单种植杂粮4000亩,辐射带动2万亩,收购加工原料400万公斤;发展油菜籽15万亩,全部实现“双低”化,总产量力争达到1800万公斤。油脂公司收购加工油菜籽800万公斤。发展优质小麦3万亩,产量600万公斤,收购加工商品小麦200万公斤。

二是抓基地。优质粮油基地建设是粮油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要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各示范基地建设带动订单基地发展,改传统种植为科学种植,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值,提高效益,确保粮油原料供应优质化。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扶持、农户主体、龙头带动”的运作模式,加强科普宣传,建立发展专项资金,用好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并把粮油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农村特色基地建设考核范畴。相关涉农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在种子供给、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及时、准确的指导服务。按照一村一品、一线一特、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促进优质化、专业化发展,专用品种要单收、单储、单加工,以提高商品价值,把产品做优做特,把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抓龙头。龙头企业是推动粮油产业的载体,要坚持市场配置的原则,创新粮食经营模式,使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进一步做大做强粮油集团公司及各成员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占有率。以米、面、油、杂粮等龙头加工企业为中心,横向联合、纵深发展,形成产——加——销——条龙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实现粮油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跨越,由传统加工向现代加工跨越,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与科研院所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研发新产品和后续产品,按照产——学——研的发展机制,增强粮油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5

■携手中国农大、国家杂交水稻中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水平

在签署的14项战略合作协议中,科技合作是重头戏。为了给粮食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大荒分中心,共同组建东北杂交粳稻技术科技攻关团队,在海南省和黑龙江垦区分别进行试验示范,开展东北杂交粳稻技术科技攻关、杂交粳稻试验示范。同时,将在农垦总局哈尔滨管理局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北大荒设施农业研究院。具体内容为:负责相应的设施园区规划和农业设施建设指导工作。每年主要利用农闲季节集中培训,不定期到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双方共同开展各类绿色及有机蔬菜、水果产品的研发等。

■牵手五大“国字号”集团:从战略层面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

黑龙江垦区拥有部级、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培育了“米、面、油、乳、肉”等十大支柱产业,形成了200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

为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黑龙江垦区总局及北大荒集团等与中粮、中旅、中农发三家央企和国务院授权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管理的中国华粮物流集团以及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之一的北京华联集团五大“国字号”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总局和中粮集团将在粮食综合深加工、粮食仓储物流、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提升产业水平,同时,鼓励农垦总局所属企业以土地、资源、货币、技术等多种方式出资入股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农垦北安管理局将同中农发集团开展多形式合作,共同搞好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企业产品购销,打造部级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成为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企业。北大荒集团与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将加强双方在粮食物流、食品加工领域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现代粮食物流服务平台和国家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北大荒集团与北京华联集团的合作主要是在终端市场方面,北大荒集团将采取整体进入、专区销售、统一品牌、统一费用、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广告宣传的“店中店”销售模式,即北大荒集团所属龙头企业(包括各管理局、农场)的优质、特色产品,整体打包进入北京华联超市,实行集中供货、专区销售。而北大荒与中旅的合作则主要是充分利用北大荒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基础好和旅游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延伸农业旅游这一产业链条。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6

指导思想:通过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机制,提高农民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品种优良化,提高粮食产量和商品率,实现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的目标。

基本原则:补贴主要粮食品种;按优质粮食品种实际种植面积补贴;补贴资金向产粮大户倾斜;财政资金直补方式兑现到户。

总体思路: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推广良种,自愿种植,直补粮农,增产增收。

二、补贴对象范围

种粮直补以24个街镇乡为单位,实施面积37万亩(以各街镇乡**年水稻种植面积为基数,按比例规划直补面积),其中优质稻27万亩、普通高产稻10万亩,直补资金总额440万元。玉米直补规划在万古、国梁、回龙、智凤、龙岗、棠香、三驱、高升等8个镇(街)高产示范片中实施,计划补贴面积2万亩,直补资金总额10万元。拟与测土配方施肥、稻田免耕、秸秆还田、旱育抛秧、玉米肥球育苗移栽、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配套实施。

根据直补规划,本县农户在本镇直补品种供种网点购买的水稻直补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亩的农户;玉米直补规划区内种植直补品种达到1亩的农户均属补贴对象范围(杂交水稻用种量按0.7公斤/亩计算,杂交玉米用种量按1.3公斤/亩计算)。凡补贴品种实际种植面积不足1亩的农户,不纳入补贴范围;县内农户在县外购买的水稻直补品种和县外农户在本县购买的直补品种以及玉米直补规划区外种植的直补品种均不属于补贴对象范围。

三、补贴标准

根据《**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市分行关于完善对种粮直接补贴办法的通知》(渝农发〔**〕552号)的有关规定,优质杂交水稻每亩补贴10—15元,普通杂交水稻每亩补贴8—12元,杂交玉米每亩补贴5—8元。同时,根据直补资金向种粮大户倾斜的原则,对种植直补品种面积达到20亩的农户和业主适当增加补贴(补贴标准根据最终统计数量确定)。补贴资金按农户分别计算和兑现。

四、补贴品种

1、优质杂交水稻

宜香9303、渝优1号、丰优香占、Q优6号

2、普通杂交水稻

川丰6号、准两优527、II优416、金优725、为天9号、合优3号、K优88、辐优802、金优117、西农优7号、渝优11号、Q优1号、川香稻5号、II优21、N优2号、II优602

3、杂交玉米良种

东单60号、三北六号、蠡玉10号、蠡玉6号、渝单7号、蠡玉168、中农2号、鲁单661、辽单27号、登海11号

注:以上水稻品种根据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渝品审〔**〕9号)公布的适宜区域,适宜在稻瘟病非常发区种植的,不能在我县稻瘟病常发区种植;

以上玉米品种感矮花叶病的,不能在我县直补实施街镇乡种植。

五、签订项目监管协议

合法经营补贴种子的企业须与县农业局签订项目供种监管协议,明确监管方和供种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供种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申报并备足分品种供种数量;使用的品种名称必须真实、规范,不得使用非审(认)定名称。

2、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GB4404.1—1996)二级以上,包装、标签标识符合相关规定。

3、销售的“两杂”种子必须进行种子包衣,并符合相关规定。

4、直补品种中优质杂交水稻种子每公斤最高零售价不得高于28.5元、玉米不得高于17元,同一补贴品种不高于上年的最高零售价格,在我县范围内销售价格一致。

5、填写售种凭证内容必须真实,并按相关要求建立销售档案和填写供种清册。

6、销售种子的同时应分品种配送栽培技术资料,且不得有虚假宣传。

7、在销售直补品种时,必须向农户出具直补品种销售凭证。

8、严格履行售后服务职责,具体的售后服务内容为:免费提供品种栽培技术资料、产品说明书;设立技术咨询与质量投诉电话,及时解答农户咨询,妥善处理质量投诉;在大田生产的各个关键季节派专人到各乡镇进行质量跟踪和技术指导服务;在各街镇乡召开生产技术培训会,重点指导农户按照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等。

9、对签订供种监管合同难以履行售后技术服务的供种企业,供种企业可以委托农技服务协会进行售后技术服务。其收费标准为每公斤水稻0.8元、玉米0.4元。代销商在农户购种时发放售后服务卡(此卡委托县农技服务协会制作)。

(二)监管方的权利和义务

1、介绍农业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特殊生态区域的情况,方便企业计划安排供种品种。

2、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直补政策、补贴品种的特征特性、补贴标准等,为供种方供种提供有利条件。

3、统一印制“大足县**年种粮补贴供种专用凭证”、“大足县**年种粮补贴供种登记清册”,其成本费用由供种方承担,分发到各乡镇(街)网点如实填写,作为兑现种粮农民直补资金的依据。

4、监管方有权抽查直补品种质量、销售数量和企业自主开展售后服务的情况等,有权委托实施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对直补品种的供应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六、供种办法

(一)供种企业必须提前申报并提供企业资质证明材料,办理经营品种备案,签定供种监管合同和售后技术服务合同。供种企业于11月20日前向县直补办分品种书面申报可供种子数量和价格,县直补办根据所申报的数量进行平衡。供种企业证明材料在规定期限内交县直补办存档,并到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备案。供种前,供种企业与县直补办签订供种监管合同,与街镇乡代销商或农技服务协会签订供种售后技术服务合同(委托农技服务协会行使售后服务的供种企业),明确责、权、利关系。完善以上手续后方能供应直补品种,否则县直补办不予认可。供种企业、种子经销商在经营过程中要接受县农业执法部门和街镇乡直补办的监督检查。

(二)销售方式

1、供种企业的营销网点供种。

2、自愿委托县、街镇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设点供种。

3、自愿委托县种子行业服务组织供种。

以上三种销售方式,由供种企业自愿与当地农业部门协商。

(三)供种管理

1、为促进我县优势农作物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化生产,直补水稻品种最低供种任务每个品种不得少于5000公斤、玉米品种最低任务每个品种不得少于500公斤。直补品种应在符合规定的区域内销售,否则取消直补品种供种资格。

2、供种企业必须向购种农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技术服务,若供种企业自身不能提供优质的售后技术服务的,可委托农业技术服务协会代为行使售后技术服务工作。

3、为便于种粮直补工作的正常进行,尽量减少失误,本县**年直补品种供种网点由县级商在规划乡镇设立代销点1—3个,设立的代销点必须到各乡镇直补办公室和县直补办公室备案,并履行其相关职责。县级直补种子商不得零售直补品种。

4、供种企业每到一批种子,必须向县直补办提供相应的种子质量检测证明,不能出具相关证明的,可委托县种子管理质量监测站进行抽检,证明质量合格并到县直补办备案后,才允许发往乡镇代销点进行销售。

5、供种企业必须制定直补品种销售进度计划,报县直补办。县直补办对不能完成销售进度计划的企业,县直补办有权在直补品种间调剂供种计划数量。

6、种子代销商在售种时必须如实向农户开具种子销售专用凭证。票据要求:如实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镇、村、社或组)、联系电话、购买时间、所购品种名称、企业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对违规虚假出具此凭证的企业或个人,其后果自负。本票据一式三份(经销商存根联、农户发票联、直补办公室登记凭证联),票据由县直补办公室统一印制(全部连号),街镇乡直补办公室在县直补办公室领取,街镇乡涉及直补品种的经销商在当地政府直补办公室按成本价购买。

7、种子代销商在销售直补种子时必须发放供种售后服务卡,卡上注明:企业名称、所供种子名称、售后技术服务联系电话、联系人姓名、投诉电话等相关内容,(此卡委托技术服务协会统一制作),并登记供种清册。包括家庭地址、姓名、身份证号码、购买品种名称、水稻玉米种植面积等内容,具实填写。

8、直补种子代销商在销售季节必须每月28日前报送一次直补品种销售情况动态表给当地政府直补办公室(销售旺季每15天报送一次即:1—3月13、28日各报送一次),当地政府直补办公室汇总后报送县直补办,以便掌握供种进度。

若供种企业违反以上职责,除承担相关责任外,县直补办将取消该企业直补品种供种资格。

七、实施程序和主要内容

(一)分工负责、归口管理

1、街镇乡政府向农户宣传种粮直补政策和规定,监督本镇乡直补经销商销售情况,报送本镇乡直补品种销售进度,核实农户购买品种和实际种植面积,填制并上报《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见附件六、七),协助金融机构兑现直补资金。

2、农业部门负责种粮直补工作牵头、指导协调供种和种植工作;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种子市场;检查验收实际种植面积;收集、审核、汇总《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

3、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管理。负责按照县农业部门核实的直补资金资料进行资金审核、拨付和预算安排,负责与委托发放直补资金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代办机构)签订委托发放协议、结算资金等工作。

4、金融机构兑现直补资金。代办机构收到资金后,在规定期限内按直补资金发放清册兑现补贴,同时向县财政局反馈发放情况。

5、粮食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自身收购网点多的优势,按照市场价格签订收购合同、优先收购订单粮食,多掌握粮源。

(二)补贴资金申报、审核和兑现程序

1、农户凭身份证购买直补品种;种子经销户向农户开据种子销售专用凭证,发放供种服务卡,登记供种清册。为避免虚假宣传损害农户利益,农户购种时可按预计的直补金额向种子经销户赊欠,待直补资金兑现后付清欠款。种子经销户在种子销售结束后(4月底前)应将种子销售专用凭证、供种清册移交当地街镇乡政府(办事处)种粮直补办公室(简称乡镇直补办)。

2、街镇乡直补办在供种结束后1个月内应组织工作人员和村委会人员依据经销商提供的种子销售专用凭证、供种清册,分户核实农户购买品种和实际种植面积,分村、社填制《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由当地村委会和街镇乡政府(办事处)参与核实人员签字上报街镇乡直补办。街镇乡直补办对收到的《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核实无误后进行汇总,填制《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由街镇乡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签字、加盖公章后报送县直补办(报送文字报表一份和软盘)。在核实品种、种植面积时,应与农户的购种发票和供种清册进行核对,特别注意身份证号码的核实,深入到农户实地核实种植面积,并与理论用种量进行对比,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街镇乡直补办应在5月底前核实结束,核实结束后分村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3、县直补办根据各街镇乡上报报表,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抽查或复核,复核时间为15天。县农业局对街镇乡上报的《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复核无误后,县直补办填制《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经农业局长签字、单位盖章后送县财政局审查。县直补办在7月15日前将全县的《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一并报县财政局。

4、县财政局对县直补办报送的《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进行审查,必要时可到街镇乡实地抽查。审查无误后由局长签字、单位盖章,报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拨付直补资金给代办金融机构,并将上述报表送发放直补资金的金融机构。县财政等有关部门审查工作在7月底前完成。

5、金融机构根据《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办理银行存折,交街镇乡政府发放到户。种粮直补工作力争在9月底前结束。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种粮直补工作,成立了种粮直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农办、农业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县监察、审计、财政、农业、粮食、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并下设种粮直补办公室具体负责直补日常工作。各街镇乡要相应成立种粮直补办公室,切实加强对直补工作的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种粮直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具体抓,负直接责任,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把直补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对直接参与种粮直补工作的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吃透政策,掌握要领,在工作中不出现失误和偏差。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7

一、小杂粮生产的特点

1.分布广泛,品种齐全。

安阳县西部山丘地区各个乡镇几乎都种植有小杂粮,品种资源丰富多样,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安阳县保留了一些各具特色的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谷子品种,如20世纪50年代的母鸡嘴、铁头碰、小黄谷等,传统品种红小豆、“千里香”谷子以及做年糕用的粘谷、做米酒用的红谷和做多样佳肴的青米等。近几年安阳市又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了以豫谷5号、豫谷7号、豫谷8号、豫谷9号和吨谷1号等为代表的一批适应安阳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为小米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品种资源。推广种植了中绿1号、豫绿3号,引进杂交高粱豫粱7号、珍珠旱高粱等高产优质品种,为安阳县发展小杂粮提供了品种资源。

2.广种薄收,分散经营。

由于小杂粮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区,十年九旱,小杂粮的产量较低,农民只能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产量低而不稳,谷子和薯类产量每667平方米可达200千克以上,而豆类品种每667平方米产量只有50~100千克。小杂粮产品除个别品种商品化率较高外,绝大部分是用于自己消费。

3.流通社会化,多渠道经营。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小杂粮流通市场全面放开,形成了农民经纪人、小商小贩、有限公司等多种主体的流通体制,在销售上各自为政,分别开拓市场。

4.产业化不断推进,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安阳县小杂粮生产逐步出现产业化、规模化、优质化的发展势头。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各地在推广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加快优质品种引进、加工、开发的步伐,扩大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小杂粮的结构布局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阳县小杂粮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传统习惯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差,小杂粮生产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点多面广、产量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十分普遍。加之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区域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小杂粮中优质品种、高科技含量品种、名牌产品比较匮乏,传统名牌产品也存在加工能力、开发力度、宣传手段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小杂粮的发展后劲。三是龙头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都十分有限,不能形成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开发格局,因此形成原粮销售比例较大,深加工、精加工不足、附加值较低。四是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有一定规模的销售场地。尽管企业和农民经纪人都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搞销售及面对全国的市场,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销售场地,其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是有限的。

三、发展对策

1.更新观念,树立发展小杂粮的战略思想。

安阳县小杂粮在生产上有相当潜力,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现在需要着力解决的是转变观念,树立小杂粮发展的战略思想,关键是政府引导。首先各乡镇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重视小杂粮的地位,制定有利于小杂粮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尽快实现适度发展,规模生产。其次,引导农民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逐步改变“种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种什么”的传统观念,要把小杂粮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小杂粮品种的种植。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种植结构,生产优质、高品位杂粮。同时,要通过市场调控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使小杂粮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2.加快小杂粮高产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

在维持现阶段小杂粮总面积的情况下,尽快提高小杂粮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增加小杂粮生产的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生产小杂粮的经济效益,完善政府对小杂粮生产的补贴政策,促进小杂粮生产的良性循环。要实施小杂粮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小杂粮生产又好又快地发展。

3.加快制定小杂粮发展的有关配套措施。

主要是政府对小杂粮流通阶段的扶助政策。发展小杂粮战略急需组建和发展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管理科学、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延长小杂粮产业链条,从出售原粮转变为深加工,增加小杂粮的价值和农民收入。首先,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使其发展壮大,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市场,为实施特色农业工程、增加农民收入作出贡献。其次,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济。

4.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8

1、市耕地面积

市耕地面积年为252.46万亩,年为245.37万亩,减少7.09万亩,年均减少0.788万亩。年、年两年土地普查分别为272.37万亩和278.32万亩,分别比年多27.0万亩和32.95万亩。年为245.98万亩,比年减少32.3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3.59万亩,耕地减少速度显著加快。如扣减年耕地普查面积比年增加的32.95万亩,年耕地面积为213.03万亩,比年减少39.43万亩,减幅15.62%。

2、市粮食播种面积

年年,市粮食播种面积22年年均379.06万亩,最多为年的413.48万亩,比年均面积增34.42万亩,增幅11.20%;最少为年的342.11万亩,比年均面积减36.95万亩,减幅9.95%;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71.37万亩,差幅20.83%。

水稻播种面积。年至年,市水稻播种面积22年年均305.38万亩,最多为1990年的353.70万亩,比年均面积多48.32万亩,增幅15.82%;最少为2003年的283.77万亩,比年均面积少66.61万亩,减幅21.81%;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114.93万亩,差幅48.55%。

3、市粮食总产

年至年,市粮食总产22年年均126.94万吨,最高为年的144.1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7.16万吨,增幅11.90%;最低为1986年的107.58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9.36万吨,减幅15.25%;最高年与最低年差距36.52万吨,差幅33.94%。年比年增20.19万吨,增幅18.42%。

水稻总产。根据市统计年鉴,年至年,市水稻总产22年年均113.88万吨,最高为年的125.22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1.34万吨,增幅9.95%;最低为年的100.36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3.52万吨,减幅11.87%;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24.86万吨,差幅24.77%。年比增0.51万吨,增幅0.48%。

根据我们调研情况,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和市、县、乡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观影响,统计数字失真幅度较大。以年为例,早稻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40.0万亩,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干部估计实际面积不会超过20.0万亩。各种旱杂粮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102.86万亩,实际面积估计不会超过60.0万亩。由于相当多的山垅田抛荒,中稻实际播种面积与统计面积亦有1/5左右的差距。

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总产的基础,如果扣除虚报面积,年的粮食总产和稻谷总产均比年有较大幅度地下降。

4、年早稻情况和晚稻播种情况

根据市信息站收集各县统计,年水稻播种244.22万亩,其中双早40.01万亩(平均亩产404公斤),中晚稻175.13万亩,双晚39.08万亩,播种旱粮107.22万亩,其中马钤薯15.63万亩,甘茹35.8万亩,大豆27.39万亩,花生12.99万亩,玉米15.41万亩。据调查后推算,实际面积早稻和双晚面积低于20.0万亩,中晚稻面积150.0万亩左右,旱粮面积60.0万亩。

二、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情况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情况

市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主要采用引进消化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从事研究的单位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及各县的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方面在省内尚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先后有十余个新品种(组合)通过全国与省审定。继八十年代育成汕优63、威优77之后,又育成汕优明86、ⅱ优明86、ⅱ优1273、汕优82等新组合,水稻区试单产水平提高8%左右。在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主要有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水稻再生栽培、优质稻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甘薯、马铃薯脱毒高产栽培、花生、马铃薯复盖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提高市粮食单产水平和品质,作出了较大贡献。水稻单产20年来提高了50公斤左右,各种旱粮单产增加10%左右,超级稻单产水平普遍达到650公斤,最高的达到900公斤。

(二)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情况

粮食生产技术推广队伍主要由各类种业公司和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主体为农技站。推广情况:

1、水稻良种复盖率达90%以上,旱粮作物良种复盖率达50%以上。

2、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基本形成了早稻以佳辐占,晚稻以宜优系列三系杂交稻和两优2186两系杂交稻等为代表的优质稻种植格局。

3、再生稻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多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最高单产水平两季超过1300公斤。

4、超级稻推广面积和单产水平全省第一,年全市推广67.38万亩,平均亩产562.99公斤,比一般杂交稻增产9%左右;年全市落实超级稻81.31万亩,建立了尤溪、沙县、永安、宁化四个省级示范片2.0万亩。超级稻再生技术研究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被农户广泛采用,烟后稻、菜后稻、瓜后稻的产量较高,一般亩产超过600公斤,最高亩产超过800公斤。

(三)绿色粮食生产情况

发展“绿色粮食”生产是粮食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我市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工作,着力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大力推广优质稻的种植生产。并积极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推介优质稻内在的品种特性和优势,引导农民适应粮食产业化经营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优质稻的种植。

1、建设绿色食品工作网络。至年底相继成立了市、县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绿色食品工作网络建成,为我市绿色食品发展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状况,及时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并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企业给予奖励,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到年底,全市共有17家企业的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基地控制面积7800多亩,绿色食品产值16405万元。

2、绿色优质稻米的种植与推广。从年起,我市先后引进了一批高产、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质稻品种。如从江西引进优质水稻品种“987”,平均亩产400-5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50公斤比常规品种高出15-20元,每亩可增收150-200元,深受农户欢迎。我市先后引进“佳福占”等8个优质稻的品种,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确保优质稻种植年年出新,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市具有一定优质稻生产规模的有泰宁、宁化、明溪、建宁等四个县,面积分别为34483亩、64696亩、35000亩和15000亩。

3、绿色优质稻米的市场建设。我市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加强与沿海销区的产销链接,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动沿海粮商到我市投资建仓储粮、联合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在年省内产销区粮食购销协作洽谈会上,宁化县与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38000吨,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24000吨。

4、“绿色粮食”品牌建设。我市积极扶持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大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创新经营理念和品牌战略意识,鼓励其筹集资金,更新改造一批高档优质的精、深加工设备,拓宽优质稻米的生产与发展空间,创立本市绿色品牌产品。目前,我市已有市佳源米业公司、佳穗米业公司和建宁裕芳粮食加工厂等8个企业生产的18个产品为“放心粮油”品牌,“放心粮油企业”4个。

三、市粮食加工、储存、流通、产供需状况

(一)粮食供需平衡状况。我市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现状是:本地生产的粮食从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当地的粮食消费。但由于我市是水稻主产区,品种比较单一,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小麦、玉米、大豆、优质米仍是调入的主要品种。基本情况是:年我市总人口2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67万人,农业人口152.33万人。全年粮食供给总量162.97万吨,其中地产粮116.25万吨。全年粮食需求总量158.53万吨,粮食消费总量119.50万吨,其中口粮消费64.48万吨,饲料用粮45.45万吨,工业用粮3.63万吨,食品用粮5.6万吨,种子用粮0.34万吨。年初各类存粮49.77万吨,年末为54.18万吨。

(二)粮食储备状况。以年为例,一是为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供应,全市地方储备规模共计57000吨(市级21000吨,县级36000吨)全部落实到位,远远超过了粮食安全警戒线,可以作为以丰补歉,救灾救荒,预防突发性事件的物质保障。市区落实大米储备1000吨,确保市区粮食出现异常波动时,大米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二是高度重视市县中心粮库建设,重点改造扩建市区粮库荆西粮库、东站粮库,仓容量分别为7000、1500吨。三是储备粮品质进一步提高,轮换各级储备粮20623吨,年及年产的粮食上65.5%。年,全市粮食储备订单计划80158吨,其中省级6万吨,市本级8869吨,县级11289吨。

(三)订单粮食收购情况。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让群众家喻户晓;为农民服务措施到位,方便农户售粮;收购市场监督管理到位,维护稳定的农村收购市场秩序。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9463吨,其中订单收购70470吨。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5240吨,其中订单收购69769吨。截止年月,全市共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127本,并全部通过年审。

(四)粮食加工情况。我市积极拓宽粮食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思路,提高粮油加工骨干企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扶持和服务,创新粮油加工骨干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以资产不纽带,组建集收储、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综合利用粮油资源,并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粮油精深加工产品,提高我市粮食品种有优质化和主食品的工业化水平,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据市粮食局年统计,全市粮食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大米579500吨,小麦粉37500吨。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个,资产总计7310万元,其中大米4765万元;从业人数433人。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9846万元,其中大米2513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8995万元,其中大米25451万元;利润总额413万元,其中大米301万元。加工企业中大米加工企业47个(日处理原粮100吨以下的44个,日处理原粮100-200吨的2个,日处理原粮200-400吨的1个),小麦粉加工企业1个;大米总产量116274吨,(其等米30156吨,标准一等米84859吨,标准二等米900吨);小麦粉总产量6897吨。从业人数中,大米399人,小麦粉34人。

(五)粮食产销经营情况。以搞活粮源经营为重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产销衔接方式,实施“引粮入明”工程,同时,积极组织供需见面活动,加大产销协作力度,推动产销双方在粮食经贸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展,确保全市粮食供需平衡。几年来,省内粮食产销协作不断扩大,与沿海销区签定购销合同由年的25.55万吨,年提高到35万吨;与省外粮食产销协作关系不断巩固,年调入粮食8.25万吨,年提高到13.3万吨。通过产销协作平台,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建立了顺畅的产销衔接通道,增加我市优质粮食的市场供应量,有效地维护我市粮食市场稳定。

四、市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

近年来,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和农田基本建设也均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粮食生产却呈现逐年下滑的局面。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粮豆大量调入我国,粮豆价格持续低位徘徊,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粮食生产呈现系统性危机状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稻播面积、粮食总产、稻谷总产均较大幅度下降(从我市粮食生产历史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趋势)。农田基本建设多头管理,规划、标准、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一致。个别地方有截留经费补充办公费用的现象。

2、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近两年,农村劳动力价格涨速过快,全劳力日工资从20-30元上升为40-60元,二年之内已近翻番。农资价格只涨不跌,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价格仍然较低,涨幅很小,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以年中上田段亩产千斤稻谷的收入成本比较,农民种粮的日工资为40元左右,位于农村全劳力日工资的最低位。按1000斤稻谷计算,单价0.8元,产值800元;成本:n肥65元,p肥20元,k肥44元,农药30元,种子20元,机耕30元,农具折旧30元,合计239元;生产用工:育秧1天,整地1天,插拔秧2天,施肥与病虫防治3天,收割2天,晒谷1天,渠道和田边杂草整治2天,粮食管运卖1天,合计13天,在不计地租情况下,扣除成本,日工资仅43.15元。如遇自然灾害或气候较差年份,产量下降,日劳动工资将大幅降低。中低田段的单产更低,生产用工更多,效益更低。

此外,由于粮食直补大部分均按承包田发放,农民不种粮照样领补贴,也降低了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

3、粮食生产劳动力日趋紧张,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艰苦,收益不高,青年农民大量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务农劳动力年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由于种粮效益低于其他的经济作物,务农劳力的投入更多的是投到经济作物方面,多数农户种粮仅以保住口粮为主,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

4、土地抛荒较为严重,粮食复种指数大幅降低。我市几乎所有乡镇均有耕地摞荒现象,但由于行政考核制度的制约,具体摞荒面积无法统计,估计全市摞荒面积达到10万亩。据沙县土地流转工作调查,全县摞荒面积达到8000亩左右,由于土地摞荒多发生在偏远的山垅田,调查人员难以做到逐段逐田核实,实际摞荒面积可能超过统计面积的一倍以上。年水稻播种190万亩,复种指数仅为1.118,比最高年份353.7万亩,复种指数1.6,种植面积少163.7万亩,复种指数降低了0.48点。

5、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关注力下降。近年来,政府部门更多的是关注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已多年不被各级行政列为重要议题。除了中央强调和出台的相关政策之外,其它各级政府基本上属于口头重视。由于中央减免了征粮和粮食统购,解除了县乡镇干部在粮食生产上的压力,粮食生产已不再是县乡镇的中心工作。相当多的村干部和农民反映,现在的行政领导下村检查工作已经很少到田头了,粮食生产已基本上成了农户个人的事。

6、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成果显著,但后继乏力。目前我市不少从事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单位,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已是名存实亡。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水稻的其他增产技术及非主要粮食生产技术,由于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过程中科研单位与研制技术人员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几乎没有人员从事这些技术的研究,非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更新等生产技术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从外地引进。目前仅存的优势项目--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也因立项困难、投入经费少而逐步陷入困境。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存在“立项难、经费少”的问题。在今年我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中已经没有相应的研究计划了。

7、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推广工作举步维艰。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原来主要是由各级农业局等推广部门完成的,由于推广经费紧张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市一些县、乡级农业推广部门已经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多数单位部门下乡的旅差费都严重不足。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示范与推广的工作力度、工作成效已较大幅度地落后于前十年,虽然我市杂交水稻育种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受限于人力物力的不足和推广网络的缺乏,科研成果的示范工作成效亦较差,许多科研成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了。种业公司是现阶段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但普遍存在示范规模小、影响力弱、售后服务差等等问题,栽培技术指导工作也严重滞后。且由于种业公司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销售种子来获得经济利益,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只是它们的宣传促销手段,示范推广的费用将全部作为成本计入到销售价格中,在种子销售过程中转嫁到粮食生产者—-农民的头上,无形中又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降低了粮食生产利润。

(二)粮食加工、储存、流通、产供需方面

1、需大于供将是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在短期内我市的粮食生产在总量上如未能实现大的突破情况下,需大于供将逐渐成为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有待提高。一是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仍然不够灵活,影响了企业参与市场竟争的能力。二是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市尚有266人需要分流,其中购销企业217人,缺口支付职工补偿金960万元。三是粮食流通执法队伍有员编制和经费尚未落实到位,市场监管难度较大。

3、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管理落后,发展缓慢。我市大米加工企业有近百家之多,一些个体加工厂规模极小,最大企业日处理原粮200吨。且生产设备陈旧,管理营销手段简单,多数为家族式的管理,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企业分散在全市城乡的各个地方,为居民的粮食消费带来了便利,但也由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造成粮油加工业发展缓慢,产品品牌效益低下,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同时,市场粮价的波动和资金限制,原粮储备不足,也影响了加工业的发展。

五、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没有粮食基础的支撑不可能持续。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广泛重视,粮食安全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粮食安全应包括:粮食的数量安全和粮食的质量安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流通和消费,根据我省情况来考虑保证粮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我省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省份,是个缺粮省份,自给能力仅占50%左右,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粮食供需将是偏紧的趋势,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

(一)必须把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生产效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一项长期战略目标。

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要从政策和科技两个方面保护、发展粮食生产能力。中央已就耕地保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收购保护价、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粮食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培训科技示范等方面出台了很多可供操作的具体政策,已为粮食生产能力的恢复发展创造了一个很浓厚的政治环境,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中央的政策结合我市的客观实际予以及时的具体的落实。

1、依法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不被侵犯并运用于粮食生产。近几年,我市能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幅度非常可观,很多农田被用于修路、盖房、办厂、植树、挖塘,稍为边远的地段出现较大面积的弃耕抛荒,耕地实际拥有量已较大幅度地低于统计量。因此,一是必须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政策目标,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保护。二是整合农田基本建设机构,统一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标准、投入,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三是组织有关业务部门专家对耕地保护现状进行一次认真严肃的检查,详细调查农田抛荒实况,真正摸清我市的耕地数量。严厉依法查处违犯耕地保护的行为,对于可供恢复粮食生产的被占耕地应责令立即恢复耕作,争取二年内我市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400万亩左右。四是认真总结农田流转工作经验,引导农田逐步向种粮能手集中,提高规模化集约生产能力和种粮效益水平。

2、要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生产是相对效益较低的基础性的弱质产业,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将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明显增强。要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尊重市场法则,使种粮有利可图。在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当务之急是着手研究制定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和措施。一要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好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二要采取政策措施降低主要农资价格,加大粮食生产机械的研制推广力度,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要根据社会物价水平,及时调整粮食保护价,确保农民种粮效益,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服务体系,改善流通设施,为农民卖粮提供便利,保证货畅其流。

3、制定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中长期规划,为粮食生产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撑。为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继续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引进工作,继续抓好“种子工程”,进一步提高优质种子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二要进一步加强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优质高产品种的增产作用。三要加强基层乡镇农技站的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站推广主力军的作用。四要加大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的经费投入,确保经费总量的内在价值量不低于10年前的总量。

4、加强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步伐。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已经出现以老、少、妇为主的局面,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实用技术掌握困难。政府应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应用科技能力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加强对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研究的人才发展和经费投入,科研部门要面对现实,致力于农民投入少、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如粮食新品种的更新、抛秧栽培等省工省时、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

5、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中央政府已将农民的职业教育列入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内容。政府要制定农业职业教育长期规划,统合农校、农广校、农函大和市、县、乡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工作,并将粮食生产的各项技术列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培养、造就一大批年青、懂技术的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二)强化粮食市场运作,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粮食储备,强化市场运作,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做到粮食生产供应“保面积、稳粮源、多渠道、保畅通、供得上、调得动、管得住、有保障。”

1、继续完善粮食储备政策,充分发挥好储备粮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各级粮食储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要根据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等新情况,重新研究确定各级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包括种子、饲料粮、保健品、副食品所需粮食都要列入其范围。要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和改善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确保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督促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责任和能力,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打好物质基础,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他们所需的粮食。

2、统筹省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粮食调运手段,为调节省内粮食市场服务。坚持“立足本省自已生产,余缺适时调剂”的方针,根据本省粮食供需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手段,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根据本省余缺适时调剂,为实现本省粮食总量平衡服务。同时,要鼓励产销区之间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合作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3、创新粮食安全观,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化。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一是要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体系,特别是如何保护主产区利益,稳定提高优质专用粮生产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和省级现代化商品基地。二是粮食贸易供应体系,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建设。三是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预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粮食法规体系建设。

(三)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建设。目前我们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相对薄弱,粮食流通管理部门作为联系生产和流通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粮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及时发现、判断粮食不安全状态,发出预警报,及时启动该系统应急措施,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使政府掌握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1、定期分析和粮食供求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和流通。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形成快速、更贴近市场的监测系统工程,提升粮食市场信息的收集、储存能力,提高对市场动态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2、完善政府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确定调控预警指标,实施先兆预警。建立政府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具体规定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才能收到明显成效。特别是粮食主管部门和物价、工商、交通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粮油市场监控工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迅速有效地监控全市粮食安全状况。

3、建立全省和区域性粮食应急机制。全省各地市要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和成立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出现情况及时启动议案,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并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充分发挥政府储备粮食、粮食风险基金以及重点粮食市场和骨干粮店、骨干粮食加工企业的作用,进行调控,及时平抑粮价,稳定市场。

(四)深化改革,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发展粮食加工,推进粮食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发展来解决。总的是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精神,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的要求,把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粮食生产重要抓手,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和实施粮食加工发展规划,引导粮食加工业合理布局,渐进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根据发展规划,落实分步实施的办法和措施,纳入实施单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2、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前景且带动力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努力搞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粮食加工企业,从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3、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合同契约订单,逐步扩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加快农业行业协会建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组织,与龙头企业一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在完善现有合同契约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保证龙头企业与农户合同的法律效力。

4、加快粮食加工的集聚地建设。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动员本地乡镇企业、民间能人、个私业主在园区发展粮食加工企业,促进园区成为粮食、饲料加工企业的集聚区,并且带动相关企业发展。

(五)加快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保证粮食的质量安全。

目前我省对粮食质量认证相对较少,粮食是大宗的农产品,也是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的质量安全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要进一步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产品,有效保障农业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9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确保库存检查工作有序展开。自省局文件下发及市局会议以后,我县立即于**月**日下午召开全县**户粮食购销企业法人及统计人员会议,传达贯彻省局文件及市局会议精神,明确要求,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县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购销储运科以及购销总公司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基层单位也都相应成立了由企业法人为组长的清查小组,抽调精干力量,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清查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清查结果。

(一)粮食库存数量情况。经检查**月末全县粮食统计帐面数为***吨,分品种:小麦***吨、稻谷**吨、玉米**吨、杂粮**吨;分性质:省级储备粮***吨、商品周转粮***吨。经过核对,会统保三帐帐面数量完全一致。经实地打方及点件计量全县库存实物总数量为***吨,其中:小麦**吨、稻谷***吨、玉米***吨、杂粮**吨。帐实相差**吨,差率0.011%,差额原因为保管自然损耗。各购销企业对各项储备粮、商品周转粮按规定做到分帐管理,分仓储存,统计上没有存在重复或遗漏等问题。

(二)粮食库存质量情况。经检查全县粮食库存质量较好,基本达到三等以上质量标准。在清查实际数中,粮食收获年限分别为2007年为***吨、2008年为***吨,分品种收获年限小麦2007年为***吨;稻谷2007年为***吨、2008年为***吨;玉米2008年为***吨;其它杂粮2008年为***吨。这些粮食目前都处于安全水份,估计过夏不成问题。

(三)储备粮轮换情况。我县地方储备粮为省级储备粮及市级储备粮。2008年轮出稻谷数量***吨、轮入稻谷数量***吨,不存在轮出未轮入现象;2008年轮出数量***吨、轮入数量***吨,轮出未轮入***吨,其中小麦未轮入****吨、稻谷未轮入1407吨,在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时限内即可完成轮换任务(注:稻谷轮换为轮出粳稻、轮入籼稻)。

(四)安全储粮情况。我县粮食总库存量****吨,都是存放在标准仓房中,由于我县高度重视仓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仓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各企业经常深入仓房检查粮温、粮情。特别在粮食入库高潮期间,认真加大对高水分粮入库后的整晒降水、储存管理,及时销售,确保库存粮食安全。在平时工作中,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安全防火、安全防汛、储粮药剂管理、机械设备维护和使用、人口密集场所以及节假日安全管理,警钟长鸣,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到目前为止全县没有发现虫粮、发热粮、霉变粮等安全隐患粮食数量。

(五)重点非国有粮食企业执行国家粮食统计制度情况。通过与工商部门摸底,目前我县非国有粮食企业***个,对这些企业检查情况如下:

1、建立粮食经营台帐情况。已建***个、未建***个。

2、统计报表报送情况。已向我局报帐的有**个、未报帐的有**个。

3、报表报送及时性。从平时报送情况看及时的有**个,不及时的有**个,每月均需电话催要。

4、报表数据质量。从逻辑上讲各企业上报数据基本正确,但数据来源是否真实值得怀疑。

5、统计人员设置情况。从检查情况看已报帐的**家企业统计业务有人做,都是法人或会计兼职,但无专职统计人员,他们的业务素质低下,未经专门的统计业务培训,给统计工作带来较大困难。未报帐**家企业均未设置统计岗位。

(六)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经核查我县唯一符合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单位是***国家粮食储备库,经现场检查认定,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距国道及高速路均在***公里以内,库内配有专用码头,直通京杭大运河。库区环境无污染源、无危险源、与居民区进行了有效隔离。仓房无渗漏现象,有防潮设施,且效果良好,门窗全部完整、密闭,各仓房均有通风口及通风道,并且均配有计算机测温系统。有固定的化验室,都是新购进的先进检测设备。具有清理除杂筛**台,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台,自动包装秤**台,**台大型低温干燥设备。库内消防设施齐全,能确保防火安全。库内人员配备合理,所有上岗人员均为专业粮校毕业,有持证检验人员**人,保管人员**人。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健全,能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根据以上检查结果,我们认为***国家粮食储备库符合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条件。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从这次我县自查情况看,大都数单位都能按照省局及市局会议精神扎实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10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90-02

杂粮,通常是指玉米、水稻、小麦、薯类、大豆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约几百个小种,例如大麦、高粱、豇豆、谷子、燕麦(莜麦)、糜子、黑豆、黍子、薏仁、籽粒苋、荞麦(甜荞、苦荞)以及菜豆(芸豆)、绿豆、蚕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豌豆、小扁豆(兵豆)等。杂粮生长期较短、种植面积较少、抗干旱、耐瘠薄,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有些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杂粮是食品、饲料、酿造、医药等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具有巨大的加工开发市场前景;同时,国际市场对杂粮的需求持续增加,杂粮出口创汇前景广阔。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是山东省和中国粮、棉、菜主要产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土地后备资源。该地区土壤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底部属海相沉积物,盐渍化土地的面积超过40万hm2 [1-3]。充分利用杂粮作物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度发展杂粮产业,可促进黄三角盐碱低产田改良、增粮增效,也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技术、积极推进杂粮产业化,将杂粮资源优势转变为杂粮经济优势,挖掘农业发展新增长点,促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 东营市杂粮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杂粮种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五谷杂粮是中华民族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山东省种植历史悠久、种类多、分布广、资源丰富,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特别是垦利、利津均保持着种植杂粮的习惯,辖区内大豆、绿豆、谷子、高粱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多集中种植;荞麦、黍子、豌豆、黑豆等其他杂粮多为零星种植。如图1、2所示,近20年来,东营市高粱、谷子、豆类等的播种面积曾超过6.7万hm2,占当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1/4以上。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在1999年接近6.7万hm2,年产量逾12万t;近年来大豆播种面积持续下滑,至2006年,降至6 666.7 hm2左右,年产量约1万t;2010年至今,大豆播种面积1 333.3~2 000.0 hm2,年产量5 000 t以下,其他杂豆类播种面积666.7 hm2左右,年产量100~130 t。辖区内谷子播种面积在1995年达2 800 m2,年产量1.14万t;至2009年,谷子播种面积降至6.7 hm2左右,年产量仅14 t。2014年,谷子播种面积超66.7 hm2,年产量约253 t。高粱作为辖区内主要杂粮作物之一,播种面积66.7~6 666.7 hm2;2014年,高粱播种面积再创20年新高,播种面积达2 253.3 hm2,年产量1.25万t。近年来,受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杂粮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影响,辖区内杂粮种植势头出现回暖。

1.2 杂粮加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杂粮加工仍处于初加工阶段,加工产品包括原粮(大豆、绿豆、红小豆、黑豆等)、粥料(小米、高粱米、大黄米、绿豆等)、粉料(大豆面、小米面、高粱面、绿豆面)等。另外,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多为优质的豆制品加工原料,垦利兴果豆腐就是当地典型的豆制品加工企业;高粱除了作粥料和粉料以外,主要用于酿酒、饲用等,辖区内有多处酿酒企业的高粱基地,利津春喜合作社托管了五粮液酒厂、茅台酒厂等的高粱生产基地,为酿酒企业提供优质的高粱原料;黍子除了加工大黄米外,还用于酿造即墨老酒、兰陵美酒等。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具备生产优质杂粮的地域优势,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整,有利于实现杂粮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无公害杂粮产品。建立区域杂粮原产地,延长杂粮产业链条,有利于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杂粮产业发展。

2 杂粮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2.1 品种退化老化,栽培技术落后

一方面,国内杂粮育种研究滞后,多数地区仍在使用地方性老品种。用种杂、品种退化严重,新品种推广速度慢,单产水平较低。目前,杂粮生产品种更新缓慢,品质达不到加工技术要求,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杂粮的产量、质量、商品性受到严重影响。一方面,田间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杂粮主要在干旱和半干旱、瘠薄地上种植,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低,缺乏规范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生产标准化等方面的技术储备[4-6]。

2.2 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杂粮总体上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较少,大多是农民零星分散种植,而且多是种植在旱瘠薄地、田边地头,管理粗放,产量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到位率较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不到位。杂粮生产边缘化,农民种植杂粮享受不到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优惠政策,技术推广部门也缺乏项目支持,技术推广力度不大,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生产格局分散,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缺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无法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难以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杂粮生产体系。

2.3 加工简单、粗放,产业链条较短

多数企业对杂粮只是经过简单加工就把产品投入市场,加工简单、粗放,技术水平低,深加工的产品数量所占比重小,高附加值产品少,绿色、深加工、保健产品供应不足。杂粮产业链条短,种植、收购、流通、加工、销售等诸环节之间互相脱节,产业链条链接不紧密、不完善、不平衡。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脱节,没有建成科研、良种、良法和商品化生产、加工、营销一体的杂粮基地和产业带。龙头企业少、规模小,缺乏深加工能力,缺少深加工制品以及档次高的品种,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没有大的产业带动力,不能满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

2.4 投入不足,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

长期以来,在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领域,重视大宗作物而忽视杂粮。对杂粮的投入不足,研究人员少,研究工作无法深入开展,杂粮育种水平较低,单产突破困难,缺乏配套栽培措施,科研水平滞后于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同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少、待遇低、工作条件较差,技术推广工作滞缓等,都限制了杂粮产业的推广和发展。

2.5 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问题较多

首先,品牌意识淡薄,导致杂粮缺少品牌优势,杂粮传统品牌力量不强、认知度不高,新品牌后劲不足,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导致杂粮只有产品而形不成大的产业。其次,市场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宣传不到位,消费者对杂粮独特的养生保健价值认识不够。再次,杂粮的供给价格反弹性较大,价格对供给量的反应比较敏感,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大规模种植后,销售渠道不畅通,导致积压严重,价格下滑,影响杂粮生产效益。

2.6 缺乏政策支持

杂粮是不属于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品种,地方政府对杂粮产业不够重视,缺乏针对区域性特产杂粮的保护性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稍显不足。

3 杂粮产业发展对策

杂粮发展应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手段,改善生产条件,变革生产方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黄河三角洲地区杂粮产业需在优化结构并适度发展,要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开发名牌产品,走优质、高产、高效、集约、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1 转变发展理念,准确定位杂粮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

首先,突出杂粮质量优势和特种营养功能,把杂粮系列产品推向市场。其次,重视杂粮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增加科研投入,以促进杂粮发展。再次,适度扩大经济效益好、产量高、品质好的杂粮品种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杂粮生产能够稳步有序地发展。

3.2 增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首先,加快杂粮品种的更新换代,在提纯现有杂粮品种的基础上,选育或者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杂粮品种,有效防止品种老化。其次,充分发挥当地名优杂粮品种优势,建立优势生产基地,逐步建立优质商品基地和原料生产基地。再次,加快杂粮食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形成成套的杂粮加工技术;开发特色杂粮产品,强化杂粮的保健功能,为实现特色杂粮加工增值提供技术保障。最后,研究杂粮营养和加工性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从“主食性食品、方便食品、饮料、冷制品”等多角度,研发“方便型、复合型”的新型杂粮食品,通过复合搭配满足消费者的多种营养需求。同时,丰富食品花样,改善食品口味和口感,提高消费兴趣,开拓新的市场途径。

3.3 加大政策扶持与宣传,加速杂粮产业发展

首先,加快选育优质、特色品种,支持杂粮优质、高产、抗逆品种和重大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高效融合,提高优良品种、配套技术入户率和转化率。其次,建立杂粮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激励农民种植积极性。将杂粮纳入国家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机和农资综合补贴范围。再次,建立健全杂粮市场监测预警,加强宏观调控。最后,通过各种途径(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新闻等)宣传推广杂粮的健康营养特性和科学食用方法,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4 参考文献

[1] 柴岩,冯伯利.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5):57-61.

[2] 程羚.中国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粮油加工,2008(8):27-32.

[3] 梁双波,程汝宏.小杂粮在中国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发展策略[J].河北农业科学,2005,9(2):93-95.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例11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03-02

白城市杂粮生产历史较为悠久,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质量在国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成为白城特色农业中的一个亮点。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各地为了适应市场消费的需求,积极开发加工产品,使白城市部分杂粮已由单一的原料生产发展成为种植、加工、销售相衔接的链条产业。

1杂粮生产在白城市农业中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1.1杂粮生产是白城农业的优势和特色

杂粮素来与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粮食并称,而且是优质粮食品种。一是杂粮是节水、抗旱、避灾、救灾的首选作物,因为杂粮具有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的特性,恰好与白城干旱的气候特点和瘠薄的土壤条件相适应,尤其是在旱灾较重的年份,种植杂粮的比较效益往往高于其他作物。 二是杂粮是优化种植结构的主要品种,因为杂粮生产投入少、销路好、效益高。在前几年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卖难的情况下,杂粮的身价却一路攀升,得到快速发展,在种植业中的优势地位牢固确立。三是杂粮区域化种植形成规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民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销售渠道日益拓宽,为做大杂粮产业、实施杂粮产业化开发奠定良好基础[1]。

1.2杂粮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国内市场看,人们饮食结构和饮食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已由注重数量开始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国际市场看,世界杂粮的消费量和价格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消费量增长更快。但由于杂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不利于机械化,是美国、加拿大、巴西等产粮大国的弱项,导致国际杂粮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是世界上杂粮生产优势最强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几年以来,我国杂粮出口量持续保持增长,每年都有大量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白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杂粮生产基地之一,部分杂粮品种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如绿豆,白城市每年出口20万~30万t)。2009年,全市仅绿豆播种面积就达7.53万hm2,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8.9%,总产量达11.2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 12.3%。因此,要抓住有利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发挥杂粮生产显著的国际优势,做大做强杂粮产业,把杂粮产业培育成白城的优势产业、富民产业[2]。

2白城市杂粮生产现状

2.1种植面积逐年递增

近10年来,全市杂粮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态。2012年,全市杂粮种植面积为10.67万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1%,比2000年增长了近1倍。杂粮平均单产为3 050 kg/hm2,比2000年增长了55%。总产量为325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13%,比2000年增长了2.5倍。杂粮平均收入为8 500元/hm2,比2000年增长了60%。全市杂粮总的纯收入为8.6亿元,占种植业纯收入的25%。杂粮人均纯收入为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

2.2加工能力稳步提升

在发展过程中,一乡一品或数乡一品的区域化种植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建立一大批杂粮生产专业乡、专业村,杂粮生产已成为部分乡村的主导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了杂粮产业化的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研制开发杂粮加工食品,传统作坊式个体业主也纷纷投资兴建杂粮食品加工厂。到2012年底,全市兼营或专门从事杂粮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在500 t以上的已发展到167户,其中通榆榆香食品有限公司、白城田雨农贸公司等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各企业共开发米、面、糕点类食品 5个 系列70余种产品,这些产品以优良的品质和传统的风味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各类农展会热销产品。有20种产品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鹤香牌小米、鹤龙汇牌燕麦米、三合豆包等杂粮食品已畅销省内外大中城市。

2.3专业交易市场已成规模

在杂粮产业正在形成过程中,杂粮产品经销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由过去自发、松散的农户家庭经营逐步走向集中、规范的专业市场交易。全市现有专业批发交易市场25处,其中以洮南市农产品加工贸易园区最为显著,该市场现有经营业户300多户,年经销量50万t以上,交易额30亿元,成为全国知名、东北最大的杂粮杂豆集散地。

3杂粮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3.1生产管理粗放

由于杂粮具有投入少、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的特点,农民历史上习惯将其种植在瘠薄地块上,逐渐养成了“虐待性”的生产方式。在杂粮价格和效益都在提高的形势下,大部分农民这种生产方式仍没有大的改进,致使白城市杂粮生产仍处于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落后状况,生产潜力和增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

3.2科技含量低

长期以来,杂粮育种、栽培、植保等生产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差距相当大。许多杂粮品种仍是种植几十年的农家品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已失去很多原有的突出特征。栽培上没有成套的生产技术,更没有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生产水平徘徊不前,造成部分名优杂粮质量下降,优质率和商品率低,在国内外市场缺乏竞争力,严重影响杂粮出口。

3.3加工业严重滞后

白城市部分杂粮品种初加工刚刚起步,大部分品种和大量产品仍是以出卖原料为主。加工业的严重滞后,导致杂粮产品附加值低,由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致使杂粮生产盲目性大,严重制约杂粮生产的快速发展。产销体系不健全,反映在生产上,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生产组织,种植零散,不利于规模生产,不利于提高生产水平,不利于形成市场。反映在销售上,主要是渠道狭窄,外地客商少,利润在中间环节流失。

4杂粮产业的发展对策

大力发展杂粮产业,是白城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上下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把杂粮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来抓,把杂粮产业培育成大产业,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4.1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