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25 04:46:46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1

一、产生对立情绪的原因

正确分析产生对立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就当前的情况分析,产生对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第一,由于心理障碍引起的对立。

包括自我定位偏差、自我中心、优越感、态度偏激、性格孤僻、倔强等。这种情形可能是来自学生一方,也可能是来自教师一方。从学生方面看,有可能是家长过分溺爱,家庭教育不当,也有可能是家庭变故,疏于对孩子的管教等因素。从教师方面看,有可能是家庭原因,也有可能是工作原因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把这种情绪带进了课堂,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反感和对立。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大大提前,自主意识增强,部分教师习惯了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的师生关系,总是居高临下,不适应时代要求,及时转换角色,面对学生的挑战,不能正确对待,甚至心理失衡,因而造成对立。

第二,由于信任度降低引起的对立。

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问题。由于某些教师,言行不一致,朝令夕改;或在某些场合行为不检点,或是对待学生问题不公平,厚此薄彼,甚至鄙视差生,导致在学生中威信降低,从而引起对立。

第三,缺乏沟通技巧或不能正确使用沟通技巧引起的对立。

有的教师平时缺乏与学生进行感情沟通,对班级中的事情充耳不闻。认为全都是班主任的事,学科教师就只管教书。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及其他各方面均缺乏了解。当问题出现后也就不可能正确对待,方式方法欠妥,要么还是交班主任去处理,要么采用当堂训斥,挖苦、讽刺的手段。结果一方面降低了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使学生反感,从而产生对立情绪。

第四,由于道德品质不良引起的对立。

主要是学生违反社会公德,违反《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对学校处理不服,或是没有及时做好思想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当学生出现不良道德行为时,教师既要坚持原则,按照规定给予必要处理,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违纪学生认识到所犯之错的危害性。

第五,由于教学水平欠缺,教学方法欠妥,管理体制欠佳引起的对立。

一方面就教学水平来说,绝大多数教师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原有知识储备,学习动机等不够了解,教学中搞盲目的“一刀切”,或是眼光只看部分优生,忽略后进生,使他们不仅厌学而且对教师反感,一旦有适当的时机,对立的情绪就会以各种形式暴露出来,甚至演化成强烈的对抗,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最普遍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教师还缺乏教育公平的理念。当然,这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产物。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有待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在当前一些学校管理体制下,可以毫不讳言地说,有的教师在爱学生的背后更多的是爱自己,爱自己的职称,爱自己的荣誉,爱自己的地位;在这样的名义下有多少是学生不堪承受的痛苦,一旦事与愿违,就会把一肚子的怨气倾泄在学生身上,此时,对立情绪也就产生了。

上述五个原因不是孤立的,往往几方面交织在一起发生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师生对立的原因,对症下药。

二、处理问题的原则

由于原因不同,情绪对立的程度不同,发生的环境不同,班主任处理时方式方法也不同,各有各的技巧。就我所知,有许多班主任的做法就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学习。我认为从总体上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 要是非分明,坚持原则

这一点听起来容易,实践中确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事实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只要师生之间发生冲突总是不问是非曲直,先压制学生、制裁学生。理由很简单,无论教师有何过错,方法如何,态度怎样,出发点总是好的,目的总是对的,至于达到目的的手段可以不计较。其实,仔细一想,这种思路本身就有很大问题。那么这种思路可否推广为:为了达到善的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用恶的手段。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的表现。再有,我们不是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吗?是非分明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是再次降低了教师的威信。

人人都会犯错误,教师也不是圣人,能以恰当的方式承认自己的过错,既给学生做了一个谦虚诚实、知错能改的榜样,又不降低威信。其实,在我们有些教师心里,是非不是不明,而是不能明,这背后有各种复杂的人际原因。以至于学生得罪得起,教师得罪不起;说好话容易,坚持原则难。这种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的做法对科任老师不见得就好。当然,讲是非分明、坚持原则,并非没有灵活性,与其说它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指导思想。

2. 要适时适度,点到为止

当对立或冲突发生后,要讲究效益,既要抓紧时间,又要争取最佳效果。这就要做到:

(1)尽力缩短处理时间,不使其范围扩大。特别是当情绪对立演变为激烈冲突后,如果教师有一定过失,加之家长缺乏判断力,过分溺爱子女,很容易失控。

(2)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对于错误学生不能纠住不放,得理不饶人。

(3)找准时机,冷热结合。对于一些偶发性的激烈冲突,不可操之过急,有必要采取一定方式让双方的情绪缓和后再作处理。班主任应平心静气地让其静坐几分钟,作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如递杯水,从关切的角度询问一些与事件本身无关的学习、生活中的事;待其平静后再作了解和处理。

3. 要长善救失,促使转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冲突的发生也不是绝对的坏事。一方面,它将平时班级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暴露出来了。只要能引起足够重视,既能解决好问题,又能及时补救工作失误,变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表扬,长善救失,促使其发展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对教师的过失,应体谅、理解,并以真挚的感情,客观的立场处理,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2

一、班主任不能把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情绪带到课堂

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到剧院的时候“应当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也是演员,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演员对观众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不能把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应该把“教学就是一切,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组织教育活动的座右铭。这样班主任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激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达到正确感知班主任的教育内容及要求的目的。所以,保持积极正确的情绪是班主任应具备的品质之一。

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前要保持满意的情绪

实践表明,班主任在满意的情绪下进行教育教学才能觉得得心应手。班主任的满意包括班主任对自己的满意和学生的满意两方面。早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前准备得不够充分或因上课迟到而气喘嘘嘘,往往是班主任对自己不满意的重要原因。最自己不满意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克服,再加上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就会是班主任措手不及神情沮丧,这是教育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班主任 )班主任也要提醒并耐心等待学生做好接受教育的一切准备,直到班主任感到满意了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千万不要在对学生有不满情绪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或愤然走上讲台。因为班主任带着对学生的不满情绪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揉和着对教育要求及教学内容情感体验的情绪,形成一种混合情绪,甚至让对学生的不满情绪代替了积极正确的对教育要求或教学内容体验的情绪,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保持稳定的情绪

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创造稳定的气氛,而且不能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和谐气氛。但由于教育教学工程中,经常会有突发性事件发生,此时就需要班主任抑制自己的不满情绪,稳定已经建立的和谐、积极的教育教学气氛,利用教育教学艺术巧妙的吸引这些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3

对于环境问题人们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我们都尽力去避免所面临的各种污染。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可是,生活中的另一种污染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就是情绪污染。

而学生情绪污染则是在班级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每位学生都会不自觉地觉察、体验其他同学尤其是主要成员的情绪,然后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它主要是由各方面的不良情绪引发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已经开始在下大力气治理情绪污染,想出各种办法帮助人们清理污染源。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情绪污染同样应该引起关注,特别是实行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学习的沉重压力和发泄渠道的不畅极易诱发学生情绪污染,进而对班级产生不利影响。

一、我们可以根据班级情绪污染对学生的影响状况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独立型学生对班级情绪的影响。学生某甲不管你怎么苦口婆心说教,就是改不了他的坏习惯。由于平时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导致在班里相当孤立,在本班几乎没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只好到其它班级、特别是低年级寻找友谊,且有拉帮结派现象。一天晚间,他又风风火火跑来,原来,初一的一位学生与初三的一位学生有矛盾,某甲想插手;对方威胁他,如果要管就要收拾他,这下可把他吓着了,只好到处托人想摆平这件事情。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上次就是因为类似的事情而被学校警告过,导致班级在大会上被通报批评,而这次他又“好了伤疤忘了疼”。虽然这件事情最后进行了低调处理,可学生对他的不满情绪是与日俱增。上课时,只要他一说话,大家即会嗤之以鼻,他明显成了班级学生情绪的污染源。

不久,我受到了一封有全班同学签名的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老师,我们想提一个意见,我们希望某甲能够离开我们班,因为他和我们关系不好,再说和他搞好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一看见他就心情不好,我们不想与他为敌,为了他好,也为了班级好,希望他下学期离开我们班”。我想愈是这样的学生,我们愈不能放弃,你放弃的同时也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

2、中间型学生对班级情绪的影响。学生某乙小学成绩较好,但经过半期考试,成绩不理想,居于班上中游水平。因此,她显示出困惑、急躁、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不良情绪。在周记中流露出进入初中没有得到各科老师给他的更多的关注,一时间缺乏自信,“尊重需要”无法满足,出现情绪波动。作业速度慢,行动迟缓,每遇到考试心情就紧张、害怕。面对着试卷,脑子里全是父母的期望、班主任的关切以及班级的名次。遇到问题时,从不主动问老师问同学,或是参与讨论。

平时,班干部在他讲闲话要记他名字时,他总是说“记吧!多记几个,去告诉老师我也不怕”,他的这套理论在同类型学生中还颇有市场。偶然一次,同桌问他自己的茶是不是他喝的,他回答“没喝”,同桌坚持认定是他喝的,他为表清白,竟然把一只脚挂到窗外希望用跳楼来证明自己,当然,他并没有跳下去,不过,这场闹剧对班级管理干部和他的同情者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那段时间,负责管理的班干部不时来找我,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点子,因为中间型学生的很多人都有模仿的倾向,既影响了自己的管理心态,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心情。这种不良情绪一经“流行”,就会以“浮躁”、“没意思”这些形式表现到学习生活中去。

教育是多元化的,没有最好的单一的教育样板可以让教师照搬。在班级管理中,也用得上邓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有效才是硬道理。对中间层次学生的管理更是如此。中间层次的学生看起来似乎循规蹈矩,很少惹是生非,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很不平静的,他们羡慕优等生的成绩和荣誉,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和尊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往往表现得或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或缺乏自信,无法发挥潜能,所有这些都会给班主任班级教育和管理带来困难和阻力。因此,班主任要花大力气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引发的心理障碍,转移视线,避免使中间型学生的坏情绪产生跨越式感染,从而发生较严重的班级情绪污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班级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促其奋发向上。

3、领袖型学生对班级情绪的影响。学生某丙是班委成员,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导师畅谈会上,无意中提到一位女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些许琐事,由于该女生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的极端性格,会议还未结束就与某丙发生了肢体接触,某丙感觉很是委屈。自初一以来,我第一次看到某丙当众落泪,同班的其他女生纷纷过来劝慰;在不知不觉中竟也引得众女生潸然泪下,连平日活跃指数很高的几位男生也安静了许多,班级很快被一种莫名的悲观气氛所笼罩。虽然事情在期中考试那略显紧张的复习氛围中好象要被我们忘却了,但学生中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还是被我“捕捉”到了。期中考试终于有了结果,成绩让人体会到了隐忧的现实性,学生成绩大幅度下滑,校前十名与本班无缘。我真正领会了学生不良情绪对班级的冲击力。

这些领袖型学生(班干部)的成绩大多数都比较优秀,但有时,他们在心理还是比较脆弱的。班主任在教育中应及时指导学生如何在不愉快时逐渐开朗起来,受挫折后自我激励,从而达到平衡的自我调节方法。

现实校园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绪污染”现象无处不在。它使那些本来十分正常的事变得不正常,本不该发生的事而发生了。由此可见,“情绪污染”是激发矛盾的“导火索”,是导致各种事件发生的“助燃剂”,是污染班级环境的可怕“污染源”。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解忧愁”,及时化解那些潜在的和显现出来的不良情绪,从而尽量避免学生情绪污染的产生和扩大化。具体措施如下:

1、热爱学生,平等交流,预防学生情绪污染。 教师不断对学生施加爱,使学生从教师的爱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更树立了自尊心和自信心。于是,就能促使他们乐观向上,奋发进取,培养出自尊、自信、积极豁达的性格和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再加上民主平等的沟通更能使学生向你敞开心扉,接受教诲。对于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不愉快自己基本上都可以及时解决,即时有自己无法解开的心结,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逐渐忘却了,尽量避免了自己成为污染源的可能性

就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般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平等的沟通更使这种爱得到了升华,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

2、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转移学生情绪污染。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情绪,做到在自然状态下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失。就情绪方面来说,由于青少年学生对待事物已开始具备批判的目光,但又很肤浅,感情又容易冲动,因此在转变他们的不良情绪时,既要做到理解他们的心理,又要善于引导他们用批判的眼光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对于已经产生不良情绪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女生重在细腻处打动她们的心,对男生则主要以情感和道理说服为主,利用学校和班级里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感染不良情绪“病毒”的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将不良情绪“暗渡陈仓”,从而成功摆脱不良情绪演变为学生情绪污染的几率。

3、团结学生,培养(健康)集体,杜绝学生情绪污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班级也需要发挥集体的作用和“团队”的精神,只有这样,班级方会有凝聚力,方会在各个方面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班里的事情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光荣感,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有力的集体凝聚力。同时,班主任要主动给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情绪感染,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要善于控制学生不愉快的情绪,激发其愉快情绪,要教育他们形成相互学习、相互谅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安全和自由的良好空间。减少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温床,弱化不良情绪的扩散,以期达到杜绝学生情绪污染生成的目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老板骂了员工小王;小王很生气,回家跟妻子吵了一架;妻子觉得窝火,正好儿子回家晚了,“啪”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捂着脸,看见自家的猫就给它狠狠一脚;那猫冲到外面街上,正遇上街上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却把旁边的一个小孩给压死了。可见,不良情绪是可以传染并形成情绪污染的,同样,在班级里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多理解、多包容、宽容地处理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不要再让这样的鼻梁情绪传染别人,远离情绪污染,才能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参考文献: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4

情绪能够很快的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班主任的情绪也会很快的传染给学生,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学生也能够及时的察觉并受到暗示。班主任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学生呢?我觉得班主任的情绪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阳光的,一种能温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自信,带给学生快乐的一种情绪体验。情绪往往伴随着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如人高兴的时候往往拍手或大笑;生气的时候身体会发抖;伤心地时候身体会蜷缩一团。我们的眼睛、语言、动作都是传递和表达情绪的载体,一个眼神、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是心理活动的表现。身为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为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一面。身为班主任的我有时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偶尔也会因为学生的错误而情绪失控,每遇这种情况我总是陷入深深的自责,于是经常提醒自己不应该这样子处理,应该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于是我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处理事情。不论学生犯下多么严重不可原谅的错误,不要一时性起,怒发冲冠、劈头盖脸的批评学生,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让大脑保持清醒,让心情恢复平静,当理智说服自己的时候,再去处理学生的错误。

二、学会和学生商量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需要极富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简单直接的一些做法,身为班主任应尽量减少和避免这种做法。批评甚至是惩罚并不能增加学生对你的信服和支持,相反只能增加学生对你的厌烦和憎恨。很多班主任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包括我在内: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我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俨然一副将军上战场指挥千军万马把敌人消灭的一干二净的磅礴气势,孰不知我们做班主任没有将军那样指哪打哪的权利,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天真可爱的学生,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违反纪律要扣分,不知道为什么一扣分就会挨老师的批评,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竟被老师痛斥一顿……孩子们很痛苦,班主任们很上火。(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担心孩子会犯错,犯错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品,关键是犯错之后怎样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消化吸收改掉错误。举一实例:一天我带着全体同学在宿舍洗衣服,突然舍长急匆匆的找我来说,张同学把曹同学的暖瓶打破了。张同学是从不轻易承认错误的一类,经常把自己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都是别人的错。我问张同学怎么回事?张同学立刻反驳道:是王同学打破。王同学着急的说:是张一推我才打破暖瓶的。我没有再和张同学理论下去,我叫了同宿舍一块洗衣服的同学说:打破暖瓶这件事和张和王同学都有责任,我们来讨论一下谁的责任更大一些。认为王同学责任大的请举手,(一个举手的也没有)认为张同学责任大的请举手。(全都举起了手)结论:张同学赔曹同学一个暖瓶。张同学没再多说什么,我告诉张同学如果你认为老师处理的不公平可以和你的爸爸妈妈继续讨论。

三、特别的你给你特别的爱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5

    曾有学生这样形容一星期中的七天:星期一是“走向深渊”,星期二是“路漫漫”,然后依次’是“子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黎明前的黑暗”“胜利大逃亡”和“快乐的单身汉”。虽然这是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厌学学生眼里的学校生活,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星期一是他们难熬的学习生活开始的第一天。很多老师也发现,星期一上课时学生较难进入学习状态,总是不专心,学习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四个方面:

    1一些学生成绩本来就不理想,学习兴趣不是很高,个别人还不时因违反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于是就把上学看作“蹲监狱”。好不容易熬到“胜利大逃亡”,刚过上两天“快乐的单身汉”生活,又要转回来了,总觉得不情愿,似乎是被逼着来的。以这样的心态面对星期一,肯定心情烦躁,违纪现象增多。

    2一些学生的双休日确实是在“充分”休息,一觉睡到九十点钟甚至更晚,然后开始轻松、快乐地玩耍,直至星期一仍不能完全静下心来,于是上学迟到、上课打瞌睡,不能专心听讲,总想着前两天的开心事,可谓“人在教室心在外”;还有些学生则上课时过于兴奋、活跃,不能控制自己,以至扰乱课堂纪律。

    3少数学生放假两天待在家里,难免会遭遇父母争吵、亲人不和等家庭冲突,或者因种种原因被父母训斥。这些因素很可能一直困扰着学生,并带到了星期一,致使其精神不佳、心事重重,沉默寡言、目光呆滞,或者容易因一点小事就出现情绪冲动与偏激行为。另外,有些住宿生回到温暖的家中休息了两天,返校后总觉得学校处处不如家中方便,也会影响星期一的情绪。

    4部分老师由于平日工作繁忙,只得充分利用双休日处理家务事、“人情债”,结果休息日反倒成了“劳动日”“走亲访友日”;还有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抓紧休息日尽情放松、娱乐,结果玩得过度,身心俱疲。这些教师在星期一没能调整好状态,要么带着情绪上课,要么讲课敷衍了事。教师的心态、教态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积极性,个别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违纪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总之,种种原因导致“星期一现象”的出现,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及时调整,很有可能延续到星期二、星期三,甚至更长时间,出现恶性循环。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

    二、解决“星期一现象”的对策

    1星期一,班主任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管双休日家庭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还是因玩得过度而身心疲惫,都不能让这些不良情绪表现出来,因为它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态度。为此,星期一这天,班主任最好提前20分钟到校;当踏入教室时,不管学生有多吵闹都不要发怒,应不动声色地注视学生,学生自然会平静下来;对学生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必要时,找个别学生谈心,引导学生抛开负面情绪,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2制定“情绪晴雨表”。可以设计一份“情绪晴雨表”。情绪表中“红”代表心情良好,“蓝”代表心情一般,“黑”代表心情不好。要求全体学生在早读前填写好,以便班主任了解整体情况,关注填写“黑”的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写“情绪晴雨表”前,要让学生明白填表的目的,以及如实填写的必要性与好处。通过这种方式,班主任能够在一周的第一天就了解到学生的情绪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同时,班主任还可以把“晴雨表”的情况反映给科任老师,让他们也关注填写“黑”的学生的表现,以便采取适宜的态度对待他们上课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学生情绪进一步恶化。

    3教会学生使用“自主训练法”。“自主训练法”是德国柏林大学舒尔兹教授发明的。他经过苦心钻研发现,每个人都可以调控自己的情绪。方法是这样的:(1)静坐在凳子上,背部轻轻靠在后面桌上,头摆正,稍稍前倾,两眼正视前方,两手平放在大腿上,两脚与肩同宽,全脚掌落地,脚心紧贴地面。(2)两眼轻轻闭合,慢慢地深呼吸三次,静下心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放在两手和大腿边缘部分,然后集中到手心。心里默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暖和起来了。”(3)逐渐将意念导向脚心,重复上述动作,脚心处也会感到温暖。一旦两只手、两只脚都产生温暖感觉后,身体就会有一种飘然的感觉,此时头部也会感到很清爽。我一般安排学生在早读课前5分钟进行训练,我班学生试用后反映,这种训练既可以调节情绪,又能消除心理压力,减轻烦恼,使心情舒畅。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6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换个角度想问题》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热身游戏,放松心情,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以无意识注意为主,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就能够注意,相反他们则无法注意。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想办法在上课时让孩子放松心情,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既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学到知识,又能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以便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讲《换个角度想问题》时,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并能用这种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我首先设计一个热身游戏——情绪脸谱,我说出一件事,并说出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让孩子用自己的表情加上简单的动作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说的几件事都是孩子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比如:今天早晨我助一个外地人指路,她找到那所医院了,我能帮助别人了;小明给班级扣分了,我们班这周得不到流动红旗了,他总是给班级扣分,和他一个班可真倒霉……孩子情绪高涨,用自己不同的表情和简单的动作和声音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有时高兴,有时无奈,有时生气……

这时候孩子们很放松,全身心投入,根本不像是在上课,而是在做游戏,孩子在游戏中得到一个模糊而不准确的经验——不同的事件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这样,我的第一步的教学目的也就水到渠成。

二、心理问卷,触动真情,唤起学习乐趣

兴趣只是一种引导,接下来就是要让孩子顺着这个台阶拾级而上,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要把握好这一点,就必须触动孩子的真情,让他们产生疑问,然后急迫地想自己解决这个疑问,唤起他们的学习乐趣,从而高高兴兴地参与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在这节课中我又设置了一个心理问卷,主要的目的是调查一下孩子会不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触动孩子要学会调控自己的真情,高兴地参与学习活动。

这种不记名的心理问卷,老师不收,也不评分,所以孩子能真实地选择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认识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关注以后的训练和游戏,达到改正自己弱点的目的。

教师也能从问卷中发现这个班级孩子的心理问题在哪里,确定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解决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把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巧设情境,碰撞感情,迎合学生童趣

学习离不开生活,因此我让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是给他们创设真实的情境,例举生活中的事例,让孩子的真实情感在这里碰撞、交流、升华,促进孩子的心智成熟。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做游戏的,孩子往往在游戏中增长智慧形成能力,为了迎合孩子喜欢游戏的心理,让孩子的玩中学到知识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就需要把教学的内容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在游戏中增长知识,达到教育者的目的。

在这一课中我设置了一个环节——情绪体验营:让孩子在具体事件中找到真实的体验:

每次班级大扫除,老师都让我抬水,每次都累得我腰酸背疼。

李亮想:哼!老师就能欺负我,什么累活都让。

张明想:哈哈!我这个“大力士”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

提问:孩子面对同一件事,他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情绪会有什么不同?

这样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联系实际,小组交流探索解决问题,总结出经验:影响我们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我们的看法对自己有利,我们的情绪就会好,相反如果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对自己有害,我们的情绪就会低落。

这样,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孩子们就能简单地总结出来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情绪的好坏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呢,接着我设计了一个走进实验室的体验: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找到情绪相反的两个人,一个愤怒,一个愉快,提取他们口腔中的气体,放到一个瓶子里,然后把两只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同的小白鼠放在里面。20分钟后,装在愤怒人口气瓶子里的小白鼠死了,另一只小白鼠安然无恙。

让孩子通过两个实验的结果的对比体验,很快总结出:乐观的情绪有利健康,悲愤的情绪有害健康。从而也认识到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调动他们学习掌握调控情绪的积极性,学习调控情绪的技能。

四、闯关训练,点燃激情,增强探索志趣

当孩子掌握知识要领之后,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他们激情澎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设计能点燃他们激情的内容,引导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增强探索志趣。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情绪训练营——情绪攀岩。训练一共分为三级,难度逐步攀升,每一级都设置一道题,只要解决好这道题这一级才能攀上,三级全部过去成为情绪达人。

孩子对这个训练情绪盎然,一口气爬到最高级,帮助别人解决一个又一个情绪问题,也就学会调控自己情绪了。

五、 心理游戏,巩固温情,指导生活旨趣

当孩子成为情绪达人之后,异常兴奋,这时候教师应该再加一把火,巩固一下他们所学的知识。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绪漂流,让孩子用学来的知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孩子在愉快的音乐中游戏,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差的同学,可以找三名同学给他解围,免去答不上题的尴尬,同时也提供一次向别人学习的机会。

六、课外拓展,升华热情,增加学习雅趣

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把学习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所以课外拓展既要满足能升华孩子的热情,又要能增加孩子的学习雅趣,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同学需要。

我这节课设计了一个课外拓展作业——故事续编任选下面一种形式续编。

1. 喜欢写作的同学,把续编内容写出来。

2. 喜欢画画的同学,把续编的内容化成连环画。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7

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组织和领导班集体,让班组织成为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自觉遵守纪律和优良传统的集体。班集体的形成是教育的结果,同时又是强大的自我教育工具。班集体要充分发挥教育作用,教育好每个学生,培养他们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要面向全班开展教育工作,培养好全班每个学生。要针对各种类型学生的不同特点予以帮助,发扬他们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要特别重视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鼓励他们要有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对表现好的同学,要教育他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指导他们帮助后进的同学共同进步。同时,要管理好班级,必须要熟悉班级环境和学生的各种情况,但不同时期的班与班有差异、同一班级学生间的思想又有差异。众多的差异,均要求班主任必须苦心研究、分析现状、制定合乎本班特点的切实有效的管理方略。“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很有哲理。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厌学、愚钝、不守纪律、班级散乱等等,总有导致它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也是教师和班主任的失职或无能。如果一个班主任百分百地献出真情爱心,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我坚信这个班级一定会成会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有的班主任在班上还派“卧底”,也算是了解生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不论是那种方法,必须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了解学生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不尊重学生的管理是专制的管理,不信任学生的管理是错误的管理。对于学生个体要因材施教,不能因“恨铁不成钢”而操之过急,更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去追求完全的统一或一律化。

二、善待学生、发扬民主、协调关系、齐抓共管

班主任的工作就像儿童眼里的母亲,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对学生的批语要讲究艺术,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对学生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跟学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班级管理中更应该发扬民主,让学生自治。比如每人值日一天,轮流当班委,不合格者将被淘汰,下一轮就没有当班委的权利,激发学生的权利欲来管理班级。魏书生曾经说过:“普通学生能做的事情,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让学生能自主地管理班级,同时班主任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还有,班主任要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联系本班家长,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协调好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现代学生一般思想活跃又开放,性格孤僻又单纯,这些因素能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大问题。所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协调好关系,目的就是齐抓共管,班级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部分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

三、调动情绪、疏通思想、帮扶后进、和谐发展

学生情绪对班级的管理起到直接的影响,学生情绪好,对班级管理是一种推动或促进,反之,会给班级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成为绊脚石。所以,只有班主任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智能,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级。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快乐成长,健康发展。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有思想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只有从思想上通过了,内心接受了,那才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才会全身心投入,才会自觉遵守。制度规范人的言行,让你做什么,怎么做,禁止你做什么,但要真正把这些制度、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学生首先从思想上接受――为什么这样做?该不该这样做?怎么去做?要努力去做。其中,“为什么这样做”是产生后面行动的思想根源和基础。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8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理应成为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应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适应能力的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夫兰德森曾指出:“心理健康与学习中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在它们之间或在它们的反面,即在情绪的适应不良和智力的低效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对于即将面临祖国挑选的高三学生来说畏考心理比较普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的学生望“考”生畏、谈“考”色变,过分紧张、焦虑、抑郁严重损伤他们的心理健康,吞噬考生的应试能力。让他们恐惧不安、记忆衰退、甚至中断。可见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高考的成败。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实践谈一下高三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途径。

一、情境教育法

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和谐民主的教育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即在平时的班级建设中要有意创设宽松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可利用班会、团会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给那些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以更多的机会,把教师的关爱、期望传递给学生,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行动。以期在愉快、求知、民主的氛围中实现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力求以教师健康愉悦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把教育情境中的一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求,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活动中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心理,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控制情绪

当高三学生面对一次次模拟中不太理想的成绩时,最容易失去控制,表现为自暴自弃,随波逐流。此时班主任不仅要利用班会谈心等形式教育学生调整情绪,更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控制情绪。也即要求学生建设性地利用好自己的情绪,妥善保管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教会学生辩证地认识自我,认识考试,客观分析问题,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对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在摸清其思想动态、情绪变化、性格、知识结构及家庭情况等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严格要求,具体帮助、同情和允许他们在某些方面暂时还未能达到预定目标。在期待中善于体谅善于观察,要恰到好处地宽慰并帮助学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学生是一门大学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谨严慎行。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切忌总是用恨铁不成钢的做法和语气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在对待不同学生身上出现的具体问题时应冷静分析,不必“有错必纠”。而是应仔细分析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再做处理。原则上应优点多表扬,缺点忌重复,使学生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

三、全力以赴搞好复习,排除学生做题的心理障碍

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大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是因为对高考形势认识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或 期望值过高造成的,鉴于此在高三的复习中就要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全力以赴搞好复习,使学生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高考试题,具体复习中可引导学生了解高考形势,熟悉历年高考试题,全面了解每一部分知识的类型特点。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排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碍。针对学生实际可要求他们:做对容易题,力争中等题,量力做难题。告诉学生只要从心理上不慌、不怕、大胆分析,考场上定会急中生智,即使难题一会迎刃而解。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只要学生的基础扎实,能力增强,心态自然会好。

四、教会学生学会专注

高考前的某段时期,不少学生会陷入心神不宁、忧虑恐惧、悲观失望、学习没有效率、思想僵化和无法突破创新的泥沼,此时,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学会做事“专注”。所谓“ 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纯净专一,心不外驰。或者说专注就是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能力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问题上而不厌倦的能力。

学会专注,就要培养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学习就像打仗,你不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敌 人全部消灭,只能是集中精力打好各个局部的战役,不断巩固和扩大取得的战果,最后才会赢得这场战争的全部胜利。我们也不妨把你所要做的事,想象成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打开一个抽屉,让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退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只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一个,这样,你就会得到学习上更多的乐趣。

学会专注,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第一要控制意念。要想头脑变得专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头脑放松,进入宁静、舒适的松弛状态。人一旦进入一种松弛而又兴奋地状态,其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第二是命令自我。命令自己每天都有目标。因为我们从事一项活动,内心总会有一些矛盾和干扰,使我们无法专注起来,排除的方法就是命令自己去做事,马上行动, 不要拖延。只要你掌握并运用“专注”这把神奇的钥匙,那么,它必将为你带来巨大的突破和持久的成就。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9

一、引言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教学和育人单位,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凝聚力力、归属感的强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会经常面对在思想、心理及行为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然而,单纯的灌输式、说理式的教育不但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满。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与优势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是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手段,它是让团体成员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获得良好的适应能力与发展的助人过程”1,这种寓教于乐的辅导形式颇受学生的喜欢和认可,同时,发挥了较好的教育、预防、发展和治疗功能,活动效果明显。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环艺123班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包括提高班级凝聚力、促进人际交往、实现自我成长、有效管理情绪四个方面。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在班级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相对于传统的个别咨询或集体讲座、授课,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团体心理辅导一般都会采取各种趣味游戏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个人更容易被团体的氛围所感染,指导者与全体成员之间是互相接纳、信任的,团体氛围和谐融洽。其次,团体辅导的对象是全班同学,指导者是班主任,对象稳定、过程持续,更易于组织和实施;同时,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开展辅导活动,既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也更便于跟踪和总结,活动实效性明显提高。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班级凝聚力

为了让同学们更快的适应学校,适应新的班级,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吸引力,笔者开展以“相聚环艺123,相亲相爱是一家”为主题的辅导班会课。首先,在热身环节,通过“互帮互助”按摩操、“大风吹”、“进化论”三个游戏进行把原先严肃拘谨的氛围彻底打破,同学们进入了欢动、愉悦的团体氛围。紧接着,通过三轮“寻找有缘人”的游戏,让同学们互相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大学心愿和目标,达到增进了解、彼此互相激励的目的。再通过“马兰开花,寻找我家”的游戏,让同学们体会“孤独”和“找到家”的感觉,体会被抛弃的孤独和无奈,被接受的温暖和感动,引导同学们学会彼此关爱。最后,分组进行“姓名叠罗汉”、“团队大比拼”的游戏,让同学们明白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道理。在最后的交流分享环节,同学们都表示班会课的形式很新颖,玩的很开心,也认识了很多新同学,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馨有爱,收获很多感悟很深刻。

(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班级管理中,关于人际交往的问题表现的愈发明显。有拉帮结派的、有小打小闹的、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有交往不自信的、有不懂得人际交往艺术的,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困惑,笔者开展了一期以“坦诚接纳、有效沟通”为主题的人际关系成长团体心理辅导。首先,学会理解他人。笔者通过组织“横渡鲨鱼河”故事的辩论会,使同学们自己认识到:原来改变他人是极其不容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价值观形成的背后都有深远的原因,观点本身没有对与错之分,学会站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时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同样如此。其次,学会倾听与表达。笔者重点进行了“我说你画”的游戏。使同学们明白到:沟通是一门需要互相表达与倾听的艺术。如果不会表达,那么其必然无法沟通,不会倾听就更谈不上沟通了。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再次,学会坦诚接纳。先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同学们体验交往中的问题和困惑,再通过沟通五步法的技巧进行沟通模拟,体会二者的差别,认识到沟通需要彼此坦诚、尊重,一些同学活动现场就主动承认错误,坦诚表达自己的不足之处,把以前的误会和矛盾都化解开了。最后进行了“信任之旅”的游戏,让同学们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强对他人的信任和接纳。

(三)实现自我成长

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的同学过分关注自我的感受却经常忽略他人的感受;有的同学对自我毫无认知,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在哪里,参加社团及选修课程都是随波逐流;有的同学自我认知存在偏差,稍微遇到些困难和挫折就内疚、不安,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客观的评价自我;还有的同学自控力较弱,懒散缺乏自律意识,时不时的犯点错闯点祸。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开展了一期以“探索自我,实现成长”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首先,学会认识自我。通过重点进行“假如我是……”的游戏,让同学们学会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引发对自我的思考。并进行了“优点连环炮”游戏,让同学们感受了一下他人眼中的自己,发现自我的价值和优点,增强自信心。其次,学会探索自我。重点进行了“心理自画像”活动,让同学们画出一个关于自己的场景,一个以前的自己,一个现在的自己,一个未来的自己,通过这个游戏让同学们回忆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更深入的探索了自己的内在需求。之后进行了“我的选择”游戏,帮助同学们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体验丧失的过程中学会珍惜和拥有。最后,学会规划自我。重点进行了“人生墓志铭”游戏。包括写出自己人生的最大目标,不同年纪希望取得的成就,对社会、对家庭的贡献,并进行讨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同学会总结自己人生中的遗憾和不足,希望制定更好的计划并实施,让人生更加充实丰满;也有的同学们明白了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

(四)有效管理情绪

生活中难免经历挫折和困境,如考试不过、失恋、竞选失败、人际矛盾等等,有的同学不懂得表达宣泄情绪,往往压抑,久而久之就消极低沉,抑郁寡欢,严重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宣泄负面情绪,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挫折,是每位同学都需要学习的。为此,笔者开展了有关情绪管理的团体心理辅导。首先,学会理解情绪。通过“情绪接龙”的游戏,让同学们体会各种不同的情绪。其次,学会处理情绪。重点进行了“情景大考验”游戏,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情绪困惑问题,由各组同学上台表演,并交流情境中的表演者的情绪如何?再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同学们从他人身上学到了许多处理不良情绪的好方法。再次,学会管理情绪。重点进行情绪表达训练,让一名同学表演自己穿衣服并询问大家意见的情景,三个同学分别进行不同的回应,讨论哪种方式更好一些?为什么?由此引发大家多情绪表达技巧的大讨论,最后进行总结,教导大家在情绪表达中要真诚,考虑他人感受,在语言、非语言、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都要有所注意。最后,让同学们体会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缓解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建设和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以下问题。

(一)指导者缺乏专业培训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指导者的技术水平、人格魅力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班级管理的班主任,绝大多数是来自管理人员或专任教师,由于绝大多数都不是心理学背景出生,许多班主任都不会组织和策划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再加上教学科研工作的压力大、任务重,用于创新班级管理的思考和实践时间就更少了。现实中,更多的班主任还是采取理论灌输、批评说教的比较多,学生逆反情绪大,实效性差。

(二)方案设置难度大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般都有20-50人不等,既要照顾到每个个体,又要顾整个团体,这就要求指导者在活动主题、环节设计、游戏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要精心策划和实施。同时,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也错综复杂,如何因材施教,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无疑是对指导者的极大挑战。

(三)活动场地器材不足

团体心理活动不仅需要好的指导者,更需要活动场地、器材设备、游戏道具等硬件设施的支持。需要有专门的团体辅导活动教室,配备可移动的椅子,可播放视频、音乐的电脑、音箱等,教室内的环境布置需要宽敞、明亮、干净和温馨。同时,每个不同的游戏内容还需要不同的道具和素材。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硬件设施配置不完善,也影响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团体心理辅导改进的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

首先,加大对师资培训经费的投入,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学生教育工作者,使他们能够策划较好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具备较强的指导能力。其次,增加对活动场地设施的投入,为各系部、各班级、各学生群体顺利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和活动空间,购买活动器材。再次,加强对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运用的研究投入,特别是研究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易于操作的评价系统。

(二)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分享和引导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形成内化的自觉行为。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多提开放性问题引发同学们积极思考,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时,班主任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中,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多倾听、多引导,避免评价和说教,引导同学们自我觉察和学习。

(三)在方案设计上有计划有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方案的设计。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中,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计划,是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既要注重解决突出的主要问题,又要与当前院系学生工作的重点相结合,将辅导活动分为若干个单元由浅入深逐步推进。有目标,是指尽量做到使用的每个游戏都有意义和价值,同时,要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进行意见调查和跟踪反馈,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逐步提升辅导效果。

(四)坚持团体辅导和个别谈心相结合

团体辅导有吸引力强、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势,但个别谈心仍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只有通过多次的多个的个别谈心,才能发现和总结出共同的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团体辅导方案。另一方面,团体辅导结束后,还需要通过个别谈心进行跟踪和反馈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和不足,改善下一次的团体辅导。特别是因种种原因不能全面投入到团体中的同学以及问题特别严重的同学,只有通过个别谈心谈话的方式帮助其进一步处理。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10

1 合理情绪疗法概述

1)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在美国首创的一种认知行为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是,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的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2)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诱发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

在ABC理论模式中,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即A与C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也就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

ABC理论强调B的重要作用,认为A只是造成C的间接原因,B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因此,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个体就应当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并善于用新的D(Disputing)取代原有的信念,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借以改变原有信念。驳斥成功,就产生新的、具有建设性的情绪和行为,即E(Effect)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艾利斯常借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2 案例分析

学生小建,16岁,是我校烹饪班新生,我校原来有四个烹饪班,后来因为第四班只有10个学生,因此把四班的十个同学并入三班,四班这十个学生总共一起生活、学习十天,小建就是原四班的十个同学之一。并入四班后,小建一直都有危机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深恐原三班的多数同学看不起原四班的少数同学,感情上一直不能接受合并的事实,咨询中还口口声声称“我们四班…”。为了能在三班“站住脚”,不至于被看不起,小建学习、工作比较努力,班主任看在眼里,委任小建为副班长。开学两个月后,小建发觉原三班的同学老是和他作对,他所有的提议一概被原三班同学否决,他的工作不能得到原三班同学的认可,只有原四班的十个同学支持他,上课时他也觉得老师不重视他了,烹饪班学雕花时,有两个同学已学会了老师新教的雕刻,其他同学还没学会,老师一方面辅导不会的同学,一方面教那个已经学会的原三班的同学学习雕刻新的花样,小建认为,连老师也偏心原三班同学,把他撇在一边,只照顾那个原三班同学,心理很不是滋味。再联系到原三班同学对他的冷落,小建非常苦恼,沮丧,情绪低落,经常向原四班同学发牢骚,甚至自我贬低:我没能力学好烹饪专业,我不能胜任副班长一职。来咨询室寻求老师的帮助。

1)小建第一次来咨询室时,我倾听了他事情的整个过程,一方面收集资料,另一方面向她简单的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诱发事件A:同学不支持我的工作,老师冷落我。

不合理信念B1:我的所有提议必须得到全班的认可和支持:同学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他们那样对待我,说明我不称职;他们那样对待我,对我来说是糟糕至极。

不合理信念B2:我必须得到公正的对待,班级环境必须让我感到舒心:我从四班并入三班多不容易,三班同学应该更善待我们少数同学;老师也不应该不公平的对待我。应该更关心我;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我不能忍受这样的事。我的雕花学得比其他同学好,老师一定要表扬我,重视我。

不合理信念B3:我一定要在新的班级出人头地,否则我们“外来”的同学会被看不起。

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沮丧、情绪低落、自我贬低。气愤,和同学发生冲突,和老师顶嘴。

给小建布置家庭作业,让他带着我帮他分析的ABC理论回去认真的思考、检查、对照。学会了解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消除负性情绪。

2)第二次咨询中,我们经过双方的反复协商,制定了小建的咨询目标。

行为目标:(1)学会和同学老师沟通,不要用敌对、挑衅的方式对待同学、老师,心理不要排斥他们。(2)克服完美主义,不要对同学、老师有过高的要求。

情绪目标:(1)降低愤怒情绪。(2)降低因同学不支持产生的情绪低落、沮丧。(3)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增强自信心,减少自我贬低。

认知目标(必须予以纠正的靶目标):(1)我的所有提议必须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和支持:同学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他们那样对待我,说明我不称职;他们那样对待我,对我来说是糟糕至极。(2)我必须得到公正的对待,班级环境必须让我感到舒心:我从四班并入三班多不容易,三班同学应该更善待我们少数同学;老师也不应该不公平的对待我。应该更在意我;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我不能忍受这样的事。(3)我一定要在新的班级出人头地,否则我们“外来”的同学会被看不起。

3)第三次咨询,与不合理的信念展开辩论,将其驳倒

(1)我所有的提议必须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和支持。

我们的每一项提议可能从我个人的角度或我们少数人的角度出发,本意是好的,但不一定适合其他同学,比如周末组织活动对住宿生来说再好不过了,可是对走读生来说就非常痛苦,他们好不容易盼到周末能和家人团聚,补充给养,当然不会支持周末活动。

同学的反对只是对“事”不对“人”,不要上纲上线,认为都是冲着你来的。

所谓“众口难调”,要降低标准,不要苛求每次提议有百分的支持率,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有百分六十支持就非常不错了。

以后最好提议有几个备选项,由同学自己投票决定,既把权力还给同学,增强民主,增进友谊,又减轻自己的负担。

学习沟通技巧,在提议前先和同学充分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

(2)同学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

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总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同样的,会得到肯定的和否定的对待,这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碰到的,很正常的事。永远不要奢望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对的,永远不要奢望每一个人都支持我们。

人总是在否定中进步,只有正确评价别人的否定,才能不断改进,提高自己,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别人的否定成就了自己。

(3)他们那样对待我,说明我不称职。

事实是“我”仍然在当副班长,证明我没有把班级工作搞得一团糟,证明班主任还是信任我的。

他们那样对待我是一回事,我是否称职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两件事情,不能混为一谈。

况且开学才两个多月,还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4)我必须得到公正的对待,班级环境必须让我感到舒心。

一个班集体的建立要有一个磨合期,再说,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见,磨合相对慢些。

刚刚升入中职学校,还带着初中的一些观念、做法、不能老是对比“我们初中时”所以,要每个同学多有包容心,才能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

营造良好氛围的班集体是每个同学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副班长更有责任创造条件,营造温馨的氛围,使同学更快融入班集体。而不是“坐享”舒心的班级环境。

(5)我从四班并入三班多不容易,三班同学应该更善待我们少数同学。

原四班同学在一起只不过十天,当然,到陌生环境一开始的几天非常关键,可是,时间能带走一切,大家还要在一起学习生活三年,十天和三年不可同日而语。十个同学要主动的融入新集体,再说,小建太过敏感了,三班同学本没有把他们排除在外的意思,(老师了解了三班同学,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还有合并之事)况且小建又是副班长,老师的左右臂膀,同学瞩目的中心。

(6)老师也不应该不公平的对待我,应该更在意我。

每一个同学对老师来说都是陌生的,(中职生入校没有档案)都是一个全新的零的开始,老师不可能有偏见,老师对同学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同学入学后的表现。

小建“忘记”了自己还被班主任委任为副班长,挑起班级工作的重任,何来老师不重视之说。

老师也许觉得小建是副班长,应该先让着别的同学所以先辅导另一个普通同学,不是小建认为的忽视他。

(7)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我不能忍受这样的事。

工作上班主任老师让小建当副班长,委以重任,学习上,刚开始学雕花他的灵巧劲就显示出来。应该说在班级是得心应手的,只不过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小挫折,小建慢慢长大了,学会有更宽广的胸怀,更能接纳不同的意见。

(8)我一定要在新的班级出人头地,否则我们“外来”的同学会被看不起。

小建内心深处不要把自己当成外人,而是班级的一份子,而且是重要的一份子,不要抱着敌对、抵御的想法,那么一切就迎难而解。

事实上,开学才两个月,小建的各方面能力已经暂露头角,某种意义上说已经站稳脚跟了,现在需要的是学会如何更好的和同学、老师沟通,学习沟通的技巧,有助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不要盲目的和别人攀比,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4)第四次咨询,巩固前三次的成果,当然中间会有反复但基本上小建放弃了之前种种不合理的信念。更加客观的、理性的看待学习和工作,情绪和行为随之产生明显的变化。他不再认为自己的提议必须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也能用包容的方式对待同学否定的态度,坚信自己是个合格的班长,以后还能做得更好,作为班长有责任帮助老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学习沟通技巧,学会有更宽广的胸怀对待人和事,从而有效的缓解了沮丧和焦虑的情绪,走出了情绪低落的困境,增强了自信心。

为更有效的帮助小建的控制愤怒情绪,教会他简单的放松呼吸训练。首先气聚丹田(小腹位置),做4:7:8呼吸法――先呼气,再以鼻吸气,默数4下,闭气7下,再用口呼气,带出“咻”声,默数8下。大回报:只要坚持经常偷闲片刻做这样的呼吸运动,就会发现你浮躁的心灵平静了,想生气时做一下放松呼吸气也就消了。

3 个人体会

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能帮助学生清晰的分清诱发事件A、不合理信念B、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C,尤其是能通过思辨帮助学生辨别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不是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努力纠正不合理的信念以期改善情绪和行为。同时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的训练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能不断的和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做辩论,最大限度的减少糟糕之极、绝对化、主观臆测、过分概况、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减少他们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使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做情绪主人班会总结例11

基层班组是公司最小的细胞,也是公司战略贯彻、管理到位的最后关键一百米,然而之前关于基层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相对比较缺乏管理理论的有效支撑,并缺乏生动的典范。本文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一个基层管理者的实例,在理论与方法上为基层管理者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丰富的支撑。

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共有600多个班组,一万五千多名员工。随着新线的规划,每年有约两千名年轻的新员工涌入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其中绝大多数是85后、90后员工。他们注重张扬个性,要求被尊重、被信任、被关注,对传统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很多基层管理者是技术出身,在管理方面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对于管理和激励员工的方法技巧不太了解。因此,基层管理者迫切需要掌握对年轻员工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

__年底,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党委在国内交通行业率先引进了西方国家管理中广泛应用的eap(员工心理帮助计划),以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心理健康。eap实践发现,将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引入到基层管理,对于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升产生了巨大的帮助。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出现了—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提倡用积极的方式解读人。运用于管理中,它提倡管理者应学会赏识员工,并引导员工形成积极的认知方向,激发员工的积极情绪体验,营造快乐的企业氛围,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性。

下面将结合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一个基层班组的实践,分析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基层班组管理中的运用。

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某班组共有9名员工,其中高级工4名,中级工5名。这个不大的团队负责着约25公里轨道上设备设施的日常巡查检修保养和紧急情况下故障排除等工作。长期以来上下团结一心,取得骄人的成绩。自20__年以来,连续三年年度各项目标、指标完成率均达100%,创造了班组十年“零事故、零故障、零掉队、零违纪”的优秀成绩。

并且,这个班组20__年度获得了总部十佳班组、20__年度获得总部标杆班组等诸多荣誉,20__年,更是获得了“广州市先进集体”的殊荣。班组员工也获得了总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地铁人”、“广州市技术创新能手”,“优秀班组长”等丰富的奖项。

该班级之所以成为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组,与班组长谢伙成的管理风格,及其塑造的班组文化密切相关。在此,eap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谢伙成班组的案例进行了概括分析,便于将其成功的班级管理经验加以推广。

一、积极赏识员工,发掘身上积极因素

谢伙成善于发现和关注每位员工的优势,具有“人人是人才,人人有平台”的人才理念。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都取个外号,让他们分担相关的工作,比如“知识分子”文笔好,负责写各种宣传材料,“全能王”、“技能王”则负责班组培训。这激发了每个人的工作价值感,也调动了他们的干劲。

谢伙成说:“好的电影要有好的导演、好的编剧、好的演员。比如说做汇报,是兄弟们写的稿,做的ppt,他们是导演、编剧。我充其量只能当个演员。”他说:“不要让人觉得自己很强势,不然他们会觉得你能干,什么你都自己来好了。”

不少管理者认为,企业花钱请员工,做好工作是他的本份;做不好是能力、经验和用心问题。于是有的领导只做批评,不做表扬,而且在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用否定、命令或指责的说话方式,例如:“怎么还没有做完?怎么又做错了?你怎么那么笨?……”实际上,人是需要肯定的,积极肯定是促进人向上的最大动力。长期得不到肯定就等于被否定,更何况经常受到批评,自信心和积极性自然会弱。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积极的力量,也存在消极的力量,但这两股力量谁可以战胜对方,关键是看我们到底是在给哪—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因此,积极心理学提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员工,关注员工的优势和积极方面。

管理者要及时发掘员工身上的积极因素,明确地表达肯定与赞赏,即使员工看不到自己的潜力,管理者也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的潜力。管理者也需要问自己积极的问题:我自己、我的组织和我的员工的长处分别是什么?当管理者开始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改变消极的思维和眼光,换之以积极角度看待组织和员工。

关注积极,并不是不是忽略弱势和缺点,而是同时重视也积极方面,提高员工的自尊、自信,从而更好地面对困难,开发潜力。

二、开放沟通,班前“调情”,释放负面情绪

班长谢伙成发现,由于每个团队成员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等都不同,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压力和矛盾不能积压。负面情绪会传染,对整体团队造成不利影响。情绪像气球一样,积攒久了,就爆炸了。因此需要有一个长效的沟通平台,让团队成员的负面情绪得以疏通,将隐患消灭在萌芽。只有让团队成员畅所欲言,情绪得到表露、充分沟通和疏导,才能使团队达到和谐。

谢伙成鼓励班组员工直接说出矛盾,因此有时开班组会时跟吵架似的。一次开班组会时,有人指出某位同事工作

时打好几通电话,认为他没有责任心,而这位同事解释说当时家人在急救,所以才打电话,并做了自我检讨。通过直接沟通,同事间达到了理解,不会产生隔阂甚至冲突。

谢伙成还创造了班前“调情10分钟”,每天正式班会前,都花10分钟,同事之间互相善意地调侃一会儿,或就开心的事情交流一下,把情绪调动到比较积极、和谐、愉快的状态,然后再说工作。这帮助同事以乐观的态度轻松上阵面对工作,并及时缓解紧张心情。

该班级内还采用了聚餐、谈心等多种形式促进沟通,通过手机集团短号、qq和飞信等手段加强交流,这些非正式的沟通产生了比正式沟通更好的沟通效果,大大促进团队和谐与凝聚力。谢伙成发现:“沟通,发自内心的改变比规章制度更重要。”

积极心理学家发现,积极情绪如快乐、满意、自豪和爱,都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和创造性,对环境的处理方式也更积极,人际关系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给人们带来长期的价值。

组织内个体的积极情绪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具有积极情绪的员工乐意与其他员工形成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进而提高工作绩效和组织效能。消极情绪则会让员工相互逃避和争斗,降低效率。因此,管理者应当激发员工积极情绪体验,营造积极气氛。具体做法包括:

首先,管理者要给员工搭建彼此可以坦诚交流、畅所欲言的平台,营造信任与亲密、快乐的组织氛围,使员工产生信任感,满足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次,当管理者意识到员工内部出现矛盾、冲突或猜疑时,应积极主动地营造沟通渠道,以消除隔阂和误会。

最后,管理者要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员工。管理者自身产生消极情绪时,可以通过eap心理专家疏导或与上级沟通取得支持和宣泄,不要轻率在员工面前表达悲观消极情绪。在沟通中多使用积极词语,使员工变得更有创造性、更宽容和开放。

三、尊重同事、平等相待

班组管理遇到问题时,谢伙成很少采取权威压人的方式来解决,而是以平等、尊重的方式进行沟通。

有位同事性格比较急躁,工作产生了倦怠。谢伙成就让他带一天班,他很高兴。在他带班的时候,谢伙成就留意观察他。开会时也不说他什么,开完会了留他下来,问他:“你感觉怎么样?”他很兴奋地说了很多收获,也说体会到带班的艰难。然后谢伙成指出通过观察发现的他的一些不足,他就比较服气了。最后谢伙成鼓励他说:“第一天这样,已经很好了。”这个同事既挑战了自己,又得到了鼓励和教育,工作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一次紧急值班,谢伙成不在市内,打电话问一个同事,同事说不方便值班,再问第二个同事,也说不方便。谢伙成没有批评他们,只是说:“若别人都这样不来值班,我的心情会怎样?”于是同事知道了班长的难处,学会了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谢伙成认为:“不把压力给兄弟,而是让他们感到工班长的压力,让他们自发帮你。这就是团队精神的表达。”

因为是工建的单位,谢伙成及工班同事要和中铁一局的人一起工作。他特别注意和委外单位之间的关系,对他们也本着真诚、尊重、平等、关注的态度。谢伙成知道双方存在用工体制的不同、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中铁一局的同事心中本来就可能存在不平衡,所以要尽力体现公平、尊重,避免进一步的不平衡出现。他批评中铁一局的人时,也批评自己工班的人。中铁一局的人出了错要做检讨,自己工班的人犯了错误也做检讨。

谢伙成的工班主要负责防护(观察、监督)和质量回检。但他却鼓励自己工班的人不光当监工,自己也和中铁的同事一起干。他告诉工班同事:如果有时间、有机会,不影响安全生产,也动手去做一做,不要怕脏。这对一局的人来说是感动,对于自己来说是提高自己,不然就不会干了,把自己的能力架空了。

积极心理学认为,当员工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会受到鼓舞,会有荣誉感和责任心,自觉认同组织目标,真正体验到工作、发展、创造中的快乐,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绩效目标。

制度上管理者和员工有层级之分,但在工作中,管理者应视员工为合作者,管理者和员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要以公平一致的要求来对待一切同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此外,管理者也应当尊重员工在职业发展上的需求。员工如果没有目标,心理往往会处在一种混乱、分散并且消极的状态。目标可以激发起员工希望,使心理能量更加集中,明确的发展目标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因此,管理者需要给予员工机会锻炼和提升自己,帮助他们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这样会增强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工作满意度以及对组织的忠诚度,带动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四、关心员工,帮助员工积极认知

真诚地关爱每一位成员是谢伙成班组的优良传统,它们建立了员工生日温馨祝福记录、员工困难帮扶记录。哪位员工过生日,班组都会送上温馨的祝福。每当员工家中有困难,班组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使员工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家的关爱。

谢伙成班长也很关心年轻同事的感情问题。一次开班会时,他发现一位同事情绪不对,拿着纸在笔上反复地涂鸦。后侧面了解到他刚刚失恋了,于是谢伙成班长给他调班,给他安排了一些轻松的工作,然后请他喝茶,并且连续几个晚上打电话开导他。之后他又连续一个星期打电话咨询谢伙成,渐渐地负面情绪就疏解开了,近来又再次谈上了恋爱。

工会组织相亲或联谊活动,别的同事有些自卑,没信心去参加,但他带头报名,带领大家参与。他说:“不怕!别人有别人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技术含量很高的。搞技术的,一定有别人做不了的,不然就不叫技术。不管做什么,都一样闪亮的。”

为了鼓励同事,他也拿自己开涮:“我只是风光的一面给你们看到,其实你至少恋爱过,比我强。”“在你们面前,我是最自卑的!”所以同事们在恋爱方面渐渐变得自信。

谢伙成的观点是:“工班长兼着爹娘的责任,要关心工班的同事。”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员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产生消极心理,这往往会影响工作效率。积极心理学认为,管理者要以积极心理为主导,促进转换员工消极心理,帮员工获得工作的幸福感,进而与企业建立积极的心理契约。

基层管理者通常比员工更年长,有更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所以有责任和能力去关心员工的困扰,帮助员工调节情绪。出现问题时,管理者要积极引导员工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学会积极归因,将挫折和失败原因归结为可控制的暂时的,同时帮他们悦纳自己,不忽略自己所拥有的优势。从而建立自信心,以乐观精神面对失败和重新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