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联想法论文

联想法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3:53

联想法论文

联想法论文例1

列宁劳动法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劳动者身心健康保护的观点、做法以及在他领导下的国家所制定的法律上。列宁深知建设国家离不开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努力,要注重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保护。在他起草的《修改党纲的材料》等文稿中,明确地提出了保护工人健康的各种规定,以求“为了保护工人阶级不致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衰退,同时为了增强他们进行解放斗争的能力。”[23]具体表现在:

1.限制劳动时间,实行8小时工作制。列宁认为限制劳动时间对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权意义重大,早在1897年6月2日沙俄政府迫于工人阶级斗争的压力,颁布了缩短工作日的规定节日休假的“新工厂法”。列宁在分析这个新法令的意义时说到:其一,它是政府迫不得已的让步,它是联合起来的觉悟工人从警察政府那里夺取来的。这一法令的颁布表明俄国工人运动的成就。其二,实行新的工厂制度,改变全俄国绝大多数工厂通行的规定的工作时间,将带来极大的益处,因为它能使最落后的工人阶层振奋起来,能在各地引起对于有关工厂生活的问题和条例的最密切的注意;工人将把它当作最好的、方便的、合法的根据来提出自己的要求,坚持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坚持对工人较为有利的旧的惯例,争取在订立有关加班的新协定时得到更有利的条件,争取得到较高的工资,使工作日的缩短对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而无任何损害[24]。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非常关注工人的工作时间。他在《修改党纲的材料》中详细规定了职工的劳动时间。他强调:为了保护工人阶级不致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衰退,同时为了增强他们进行解放斗争的能力,党要求:(1)一切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应限制为一昼夜8小时。在连续工作时,其中至少有1小时为用膳时间。在危险的和有害健康的生产部门,工作日必须减到4-6小时。凡需哺乳的女工至少每隔3小时可以喂奶一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并把他们的工资时间缩短到6小时。工人每周连续休息时间不得少于42小时;(2)少年(16-18岁)的工作时间限定为4-6小时;(3)一般禁止工人做夜工(晚9时至翌晨6时),由于技术原因绝对必须做夜工而又取得工人组织同意的部门除外,但夜工不超过4小时;(4)绝对禁止加班加点[25]。这些规定从限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上,保证了劳动者充分的休息和娱乐,从而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在这里,列宁继承并践行了马克思的劳动时间理论。马克思证明: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生产这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决定的。列宁认为,每一个商品所表现的只是一定分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或者说,由生产某种商品即某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过去,“一个一班制工人(只指成年生产工人)每昼夜的平均工时数是9.89小时。主要实行的是不折不扣的十小时工作制,星期六也不例外,加班时间还不计算在内。不用说,这样的劳动时间无疑是过长的,是不能容忍的”[26]。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要求在工作时间,在劳动时间,在这过程中,无条件地执行命令,因为必须使大生产象一部机器那样工作,必须使成千上万的人在工作和劳动时间遵循一个意志,服从一个苏维埃领导人的命令。可见,列宁主张从严格限制劳动时间上去保护工人的利益。在列宁的这一思想指导之下,1917年l0月30日,苏维埃俄国公布了《八小时工作制的决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规定8小时工作制的国家。1918公布的劳动法典规定:一切工厂企业实行8小时工作制,夜班7小时,末成年工人以及对身体有害的工种为6小时。且规定连续工作半年可休假两周,连续工作1年的休假1月、一般情况下不准加夜班。从保护妇女和末成年人出发,他们不准做夜班,不准加班,不得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或对健康有害的工作,还重申了孕妇在产前和产后各享受带薪假期8周。这些规定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确保劳动者享受充分的休息权。

2.确保劳动报酬与福利保障。苏维埃俄国建国之初,由于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俄国许多生产部门中出现了降低及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现象,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劳动热情,给国民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带来一定的障碍。列宁领导俄国在制定新经济政策的时候,将工资制度改革作为首要的任务。他认为,“以现实基础为依据的工资制度是把工人阶级这一生产的基本要素组织起来的主要因素。”[27]所以,“首先应该改变作为发展工业的基本因素的工资制度……使熟练工人自动回到企业。”[28]并且,苏维埃俄国对工人实行全面的社会保险,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体措施有:第一,合理分配劳动报酬,以工资制度为核心。列宁在《修改党纲的材料》中做了一些规定:禁止用商品支付工资;在一切雇工合同上应规定每周用现金发工资,并在工作时间内发给。禁止企业主以任何理由和为了任何目的(罚款、检验等等)克扣工资。列宁还主张以法律作为工资的保障,“法律规定工作开始前应向工人宣布他做这个工作可以得到多少工资……不要让工厂视察员签署的工资表变成一纸空文,而要象法律要求的那样付诸实施。”[29]1918宪法规定了公民应尽劳动的义务,其中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不劳者不得食”。1918年劳动法典规定了同工同酬原则,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种和不同的工作条件支付工资。同年4月,苏维埃政府颁布核准工资等级条例,并据此通过了工资政策。应当根据劳动得最少得到的工资最少的原则规定工资率。增加工资应当直接同提高生产率、同工人参加生产提高生产的程度挂钩。而在新经济政策的措施中还规定:工资应当包括为工人和职员提供的各种设施和物品,例如:货币工资;住房、取暖、照明、自来水、下水道;食品和消费品;工作服、计划外发放的物品等等,这实际上是从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工资的概念。在发放工资时要求:其一,只能通过工厂管理委员会向工人和职员发放工资及其他物品,以使工人和职员同企业和机关保持充分的联系;其二,工资的计算方法应当简单明了,使每个工人和职员都易于懂得生产率和工资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应当是灵活的和不受约束的,以便企业和机关的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表彰工人和职员表现出来的首创精神和独立精神,并用适当的奖励激发他们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其三,工资总额应当随着卢布行情的波动而相应变动,使工人和职员有固定的、基本的最低限额工资。其四,在给各种熟练工人、职员、中级技术人员和高级行政管理人员规定工资时,应当排除任何平均主义思想。此外,工厂视察员应该进行监视,不许人们在工资标准上玩弄欺骗行为。第二,切实关注福利待遇,主要包括住房、托儿所和社会保险。列宁非常关心职工的劳动收入和福利待遇,在《修改党纲的材料》中规定:凡有女工的工厂和其他企业均应设立婴儿和幼儿托儿所,并设立哺乳室。工人在年老和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得享受国家保险,由国家向资本家征收特别税作为这项支出的专用基金。这些社会保险包括:1.各种雇佣劳动的保险;2.丧失劳动能力者的保险(指疾病、伤残、年老、职业病和妇女产期、鳏寡孤独);3.一切保险机关都由被保险者自己管理;4.保险方面的开支由资本家负担等[30]。苏维埃政权通过立法手续对于一切不剥削他人劳动的劳动者实行了充分的社会保障,凡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世界上破天荒第一次———遭到失业的人,都由雇佣者和国家给予生活保障[31]。后来的劳动法典规定,凡连续工作不少于一年者给假1个月,生活费照付;苏维埃政府和工会所属的劳动力的计算和分配部门,负责为失业者安排工作。在苏维埃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之时,列宁领导的政府能够切实关注职工福利待遇,无形中给职工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3.加强劳动保护。在列宁的劳动法思想中,加强劳动保护是其内容之一。在他的积极倡导下,1918年5月18-25日,全俄劳动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劳动保护法规。1919年1月16-25日,全俄第二次工会代表大会非常注意组织社会保险和劳动保护。列宁号召俄共应当广泛进行宣传工作,使劳动者自己积极参加有效地实现劳动保护的一切措施。把劳动保护推广于一切种类的劳动(建筑工人、水陆运输工人、仆人和农业工人),且“无条件地要求一切租地者一律遵守劳动保护以及关于合理使用土地和牲畜的法定条例”[32]。第一,照顾特殊群体。列宁对劳动者充满了关爱之情,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列宁最关心人民群众,他常常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问寒问暖,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并且在研究普遍性的问题时寻求制订调动广大劳动者积极性的经济政策的依据。”[33]在论著中,列宁将未成年工和妇女等特殊群体列为重点保护和照顾的对象:1,禁止企业主雇佣学龄(未满16岁)的儿童做工。2,禁止在对妇女身体有害的部门使用女工,女工在产前产后享有产假,产假期间照发工资,免收医药费[34]。3,设立劳动介绍所以合理安排失业者的就业事宜。4,对患病职工提供免费医疗,医疗费由企业主负担,病假期间发给生活费[35]。保证人人都享受免费的、合格的医疗和药物。是列宁关于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另一思想。为此,苏维埃国家在成立之初的几个月里,就工人和职员的社会保险进行了根本改革。第二,改善劳动条件。新法令责成企业主给“由于企业生产劳动所引起的或者这种劳动所造成的肉体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发放抚恤金。不仅应对由于不幸事故而丧失劳动能力负责,而且应对由于有害的生产条件而丧失劳动能力负责[36]。并且在防护装置很差的机器中间,在照明很差的车间里,在嘈杂声和轰隆声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造成的伤害当然由资本家负责。列宁主张采取积极的劳动保护措施,例如在检查和擦拭锅炉时,应做套在胳膊肘、膝盖和大腿上的防护垫,并且规定用专门的工具进行各种操作。此外,颁布卫生法规在一切使用雇佣劳动的企业中改善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并把卫生工作交由工人组织选出的卫生监督机构管理。列宁还认为,采取以预防疾病蔓延为目的的广泛的保障和卫生措施是自己在人民保健事业方面工作的基地,坚决实行有利于劳动者的广泛的卫生措施,如:改善居住区的卫生状况(保护地面、空气和水);根据科学的卫生的原则建立公共食堂;采取预防传染病发展和蔓延的办法;制定卫生方面的法令,防治结核病、花柳病、酒精中毒等社会疾病。

4.严格劳动纪律。苏联建国之初,由于从战争转向经济建设,面临很多困难,且俄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很多生产行业劳动纪律松懈,生产率极度低下,严重阻碍经济增长。特别是平均分配带来严重的劳动纪律问题,对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极为不利。面对这种局面,列宁认为必须加强管理,“遵守最严格的劳动纪律”[37]在《关于苏维埃政权当前任务的六点提纲》中,列宁提到:“加强劳动纪律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特别重要地提到日程上来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个根本的任务,因为不这样就不可能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38]虽然早在苏维埃政权及其各级苏维埃建立之前,劳动纪律就在各工会会议上提出来了,并且着手制定劳动纪律条例[39]。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开始以后,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要求俄国的工人阶级继续保持战争中的英勇精神。于是,他曾多次强调各组织要严格劳动纪律,且写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宣传劳动纪律的重要性。加强劳动纪律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特别重要[40]。“只有钢铁般的坚韧精神和劳动纪律,才能帮助在自己宏伟的革命工作中暂时还孤立无援的俄国革命无产阶级等待解救时刻的到来,等待国际无产阶级来援救我们。”[41]无疑,严格劳动纪律至为重要。1917年11月20日,列宁在接见前来请求帮助的普梯洛夫工厂委员会A.斯米尔诺夫和H.施洛巴科夫时说,“苏维埃俄国工人阶级现在面临的任务是整顿生产组织,实行严格的劳动纪律。”[42]为了适应按照社会主义原则组织社会生产的需要,1918年3月27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决议,委托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制定总的劳动纪律条例草案。4月1日,在列宁参加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团审查了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起草的关于劳动纪律的决议,并建议把决议改写成法令,4月3日,全俄中央理事会通过了修改后的《劳动纪律条例》。该《条例》要求一切国营企业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定生产定额和计算劳动生产率,实行计件工资和超额奖励制,对破坏劳动纪律的人严加惩处。1919和1921年制定同志审判会条例,规定同志审判会受理违反劳动纪律等案件,可以给过失者以训诫、警告、记过、罚款等处分[43]。列宁反复强调要加强劳动纪律,他认为“苏维埃法院还应当担负起教育居民遵守劳动纪律的巨大任务,我们应当最广泛地建立这种法院,并且使它们的活动扩展到国内的整个劳动生活中去。只有这样的法院,在最广大的被剥削劳动群众的参加下,才能通过与苏维埃政权的原则相适应的民主形式,使遵守纪律和自觉纪律的愿望不致成为空洞的愿望。只有这样的法院,才能使我们有革命的政权。”[44]他提出,新的法院之所以必要,除了反对和镇压那些妄图恢复反动统治的剥削者以外,它还应当担负起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劳动者最严格地执行纪律和自我纪律[45]。在列宁的思想中,法律是严格劳动纪律的最好手段。而恢复自己劳动纪律的规则应当委托实际工作人员制定,由工会负责贯彻执行。工会本身恐怕难以制定好规则。对不遵守劳动纪律的惩罚应该从严,直到监禁[46]。总之,列宁从严格劳动纪律的角度强调了维护经济秩序,确保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自然也是保护劳动者利益的需要。列宁的这一思想被1918年劳动法典所吸收,该法典强调了企业内部规章是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手段,并提出了加强劳动纪律的办法。

5.强化劳动执法监察。列宁主张设立劳动监察员制度,在使用女工的企业设女视察员,并把这种制度推广到各种企业;成立由工人选出的劳动监察机关,一切企业,包括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都要接受劳动监察机关和监察员的监督,以监督工厂法的执行。监察员的薪金由国家支付。监察员主要监督工人工资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情况,以及劳动条件、卫生状况、医疗条件的监督。对于那些漠视劳动保护法的雇主,如果破坏劳动保护法,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47]。列宁认为,必须使我们自己夺得的东西,使我们自己颁布过的,确定为法令的、讨论过的、拟订了的东西巩固下来,这是一项最困难而又能收效的任务,因为只有解决这项任务,我们才能有社会主义的秩序[48]。

列宁劳动法思想的时代意义

列宁劳动法律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散见于他的大量著作之中,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列宁的法律思想,鲜明地贯穿了时代本质和民族特点的有机结合。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19世纪俄国具体法律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49]在人类法律思想上,列宁劳动法律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我国今天的劳动法建设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联想法论文例2

英语新教材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新课程标准对词汇的要求分了几个等级。五级要求:理解和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七级要求: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要求: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的搭配。九级要求:学会使用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二十世纪末我国旧大纲的要求是1800~2300,现行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达到七、八级的词汇量。而2009年高考词汇要求由2008年的2000左右提高到2500个左右;对于合成,转换,派生等常用词汇更加重视;考查了在语境中综合运用词汇的能力,语篇中的生词按考试大纲严格控制在3%以内。单项填空语言真实地道,语境完整可信,采用了一些以口语交际形式出现的语境化句子时代特征明显,既有很强的典型性,有灵活多样,所有这些题目中,词汇起的作用功不可没,出现了如recommend,reliable,access,adapt等。

单项中有八题考查词义辨析,占40%。阅读中还出现了新生代的词汇如e-nose(电子鼻),也就是说,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凸显重要性。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笔者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词汇教学,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前进。DavidWilkins在1972年就提出:Withoutgrammarverylittlecanbeconveyed.Withoutvocabularynothingcanbeconveyed.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和激励教学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了学生中的一些共同现象。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总体素质比较差,特别是英语。我们县的招生政策是这样的:第一批的学生是进宁海中学,第二批学生进知恩中学,第三批学生进柔石中学,最后这一批在普高线上的学生才轮到我们学校招生。总体上学生成绩都不理想尤其是英语。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英语正是那块绊脚石,妨碍他们进入知恩及柔石中学。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学英语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尤其是词汇。记好单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在听写英语单词的时候,有时会出现老师在报一单词,学生写出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个单词。

这到底是为什么?最大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读音规则。这其实反映出学生在初中音标学习中,没有真正理解掌握。所以在进行高中教学时,我们首先要进行初高中衔接教学:先进行音标教学,如48个音标如何发音,比如开音节,闭音节的规律,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及闭音节的发音,以期待学生能悟到一些规则,结合自己的基础能在记忆单词上得到些帮助。笔者认为根据音标来记忆单词是一种最牢固准确的方法。

二、有效扩大学生词汇量

在英语学习中需要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这时需要教师不断地在原有的基础上给学生拓展词汇量,但又不能太多。这时笔者往往以某一单元的单词为基础,利用英语常见构词法:合成法、派生法及转换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扩充。

三、充分利用课文

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词汇,在每一单元中会出现了大量常用的词汇,因为现行高考中往往考查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而我们的教材又是教育专家从大量的文章中精心选择改编的,在这些文章中都体现了英语基本词汇的运用。笔者往往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划下这些常用词汇,并要求学生熟记这些词组,熟读课文。每一单元的阅读笔者都要求学生背诵两段,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充分利用合适的教学辅助资料

我们学习给学生订了比较适合学生特点的资料,如《黄金讲义》,《学英语》及让学生自行购买英语字典如《高考必备》、《牛津字典》等等。如在《黄金讲义》第四单元中,对turn进行了拓展了:turnon/off,turnup/down,turnto,turnagainst,turnout,turnover,turnaway,turnback。这本资料对于许多常用词的同根词进行拓展,如课文中用到了动词succeed,《黄金讲义》中就提到了success几个常用的同根词,名词success,形容词successful,副词successfully,而这几个词的拼写及词性的误用又是学生常犯的错误,需要教师时时提醒。

五、词汇表达上中英文化差异和惊人巧合

教师平时在教学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中英表达词汇的文化差异。如中文表达“吃了没有?”英语为“Howareyou?”这两者均为常见的打招呼时常见用语。“您干得真好!”“Youdidagoodjob.”“慢点走”“Takecare.”“我浑身上下摔得青一块紫一块”“I''''mblackandblueallover.”这里的blue不能解释为常见的蓝色,而为紫色。

六、科学记忆

我们也要教会学生要科学记忆,循序渐进,提高词汇的学习效率,注意遗忘曲线,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遗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明的遗忘曲线表明,在记忆后短期遗忘率相当高,而以后逐渐缓慢。所以教师应注意这种遗忘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最大限地把新学的相关知识在脑海里建立牢固的联系,尽可能减少所有知识“回生”。

因此复习是最有效的防止遗忘的办法。可分为间时复习和过度学习。前者指讲学的知识每隔一定时间复习一次,而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学完了所有规定的材料后继续学习的情况。就单词学习而言,必须过度学习,为了达到长期的记忆保持。所以对于单词学习,教师应时时提醒学生经常性读写背,达到熟能生巧。

七、适当编制适合学生的词汇练习

由于学生总体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应编制适应我们学生的练习。如笔者在教学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时,就根据课文内容编制了一段课文内容缩写。同时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笔者利用《学英语》上的课文填空练习,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同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汇短语填写,借此,可以让学生初步学习词汇短语在课文中的运用,并在学习完单词短语后,布置相关练习,即根据括号里的单词、单词首字母或汉语提示,用单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八、利用brainstorm及联想法学习巩固新旧单词

如笔者在将高一必修二第五单元及“Usinglanguage”中,就以文中的主角Freddy为例,问了学生一个问题:WhatwillcometoFreddywhenhehasbecomeafamoussinger?Justbrainstormwithyourclassmates.学生就能够马上联想到以下单词和短语:

fame,money,expensivecar,alotoffans,alargehouse,beautifulgirls,performancesonTVoratthetheatre,travelallovertheworld,fame,busy。而在这些单词短语中,像fame,performances为新单词,其它均为已学过的单词短语。所以这种brainstorm方式对于学习使用词汇很有帮助,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联想法论文例3

(一)“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关注写作的“素材”,让我们切实感到有话可说;感觉到的话,该说的话,都能说,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述心”。传统的作文教学体系,它要求具有观察能力,要求写景,要求写人,要求写社会。但它只提到一些表面的东西,仅感到这些对写作的重要,也懂得其重要性,但进一步的指导却没有。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在感知能力的训练中明确而全面地告诉我们写物、写人、写社会该写到哪些内容。

以感知物为例,它告诉我们写物要全面调动感官去感受;注意与物相关的附属物;注意到物的动态表现,就是换时感受;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换情感受和换位感受。感知人,感知事,感知社会,也是如此。

而传统作文教学体系并没有这样明确的思维,让学生观察,就告诉他们要细心、要全面,使学生无所适从,倍感疲惫。多少年来我们要求学生写的观察日记,大都半途而废。

“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则不然,它指向明确全面,学生学完后,一定会有话可说,说思维全面的话,说新鲜的话,说自己有深切感受的话。这一点,相信凡是参加实验的老师和同学都深有体会。

(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关注语言的文采。传统的作文教学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它想到“好词生好句,好句生好段,好段生好篇”,但这是语言文采的表面现象。著名高考辅导专家胡国华的“三比四字”式会创造出文采,但没有从思维上根本解决这一问题,还是传统作文模式。

写作是形象思维大放光彩的时候,抽象思维处于“暗处”。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从根本上找到了这一钥匙,注意到语言文采的实质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而形象思维的明确指向便是形象联想。语言一旦运用形象联想思维,文采就会飞扬,你不必担心什么。因为形象联想就会有比喻和比拟,多个比喻和比拟就会有排比,就会有文采,而这是自然产生的。

(三)同样“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关注人的情感,它让我们的作文言而有真情。在这以前,我们在教学中仅仅轻描淡写强调写作要有真情。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全面而确切地告诉我们爱(恨或更多的情感)的指向就是自然、社会、人类;并且指出爱自然的实质就是爱自然的可爱和实用;爱社会就是爱它的文明和进步;爱人类就是爱其真、善、美。这样的理论不是凭空而来,恰好与马克思哲学巧合,世界不就包括这些内容吗?我们的爱不是凭空而来,爱的对象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四)“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关注文章的结构和文体。与以往不同的是,“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揭示出文章的结构和文体,是人们为表达一定情思而用思维组织材料后形成的结果。因此它只讲到思维。它认为:“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加以抽象,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以表达感情,这种文体就是记叙文;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加以抽象,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以证明观点,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加以抽象,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以说明事理,这种文体就是说明文。”而结构在“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中就是后分想、再生联想和形象联想的编织。

(五)“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更注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提出用思维统一一切的理念,把以往只在逻辑学中才敢提到的东西,轻松搬到高中作文教学中,却不觉深奥,但觉浅显易懂。而这是传统作文教学无所适从的地方,大多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

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是“简洁而可操作”的写作思维

(一)从“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的整体看,它是简约的。仅仅八个章节,用72学时,就基本包括作文写作的全部。它把写作和写作的主体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它注意到,写作的材料来源于人类对人、事、物的全面感知,因此它首先是感知能力;人类写文章是为表达情感,它简洁地讲到爱人类、爱社会、爱自然;而这些的连缀靠思维,它全面而简洁地讲了后分想、形象联想和再生联想;文体又是人们在写作中形成的有效而实用的表达情感的公认形式,而三大文体又是文体的基本体,它们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所以只讲三大文体;对表达法式基本没有提及。这样的章节安排全面而没有丝毫交叉,给写作带来效率。

(二)感知能力的统一性。传统的作文教学对写人、写物、写事的教学都要一一展开,事无巨细,并没有注意到三者的统一。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却不同,它的宗旨是对所感知的东西要全面,要多感官,要全身心。这样的理论指向明确而简单,易学易记,可操作性极强。

(三)文体训练的统一性。我们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对文体的训练可谓煞费苦心。记叙文分写景的、写人的、叙事的;议论文要讲三要素,要讲结构,要讲论点的提出方法;说明文要讲说明的顺序,要讲说明的方法。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就将多维思维在三种文体中的具体运用,“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加以抽象,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以表达感情,这种文体就是记叙文;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加以抽象,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以证明观点,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加以抽象,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以说明事理,这种文体就是说明文”。我们在写作中只要目标明确,运用这些思维把材料组织起来便是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省时省力,对理论一旦理解便能思路大开,自由写作。

(四)思维运用的统一性。在“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中,思维有三种,即后分想、形象联想和再生联想,它们不交叉,又各负其责。后分想是核心,负责同类材料和关系材料的寻找与组织;形象联想和再生联想负责异类材料的寻找和组织。

在“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中,思维的作用是统一的,即用它们寻找写作材料和组织材料。这样只要熟悉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思维,把想到的材料用这些思维有机地组织起来就是文章。

这一点在运用中最是奇妙,特别是再生联想。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在开始不相信,认为这是胡编滥造,我告诉他们:你们就当做一次实验,把你用再生联想想到的东西,连缀起来看看。我给出了这样的联想“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后来学生大胆写。结果出人意料,一个学生这样写:

我家门口,有一段烧焦的木头,全身黝黑透亮,看到它我便想起了那片童年的乐园。那离我家仅一里不到的树林,那是夏天,树木都较劲似的疯长着。绿绿的叶,青青的枝杆,清香的气息。我们几个小朋友沐浴在这天赐的环境里,浑身舒服,便体是劲。抱在怀中的足球便飞也似的射向那片乡间的田野。踢累啦,我们又回到了树林中,燃起火,烧起自带的红薯。可是火太大,树着火了,我们听到稚嫩的树被烧的痛苦地着,我们便一起扑火,火灭了,树焦了。我们有点失落地回到家,带了这童年的记忆。

人在童年是无畏的,童年的记忆又难免有点苦涩。

学生听完后,再没有人说,再生联想是胡编滥造。

联想法论文例4

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至真至纯的语言艺术。散文必须以新颖的立意、独特的见解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感享受。散文是四大文学的体裁之一。它往往通过对某人某事的叙述,或对某种事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

如这几年,散文写作在中考中大行其道。

一议论性散文写作

1.议论性散文的特点: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

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的,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总之,形式灵活、语言精美、渗透作者的感情,这是议论性散文与规范性议论文最明显的区别。WWw.133229.cOm

2.如何写好议论性散文

要写好议论性散文,就必须找准该类文体写作的成功支点,那么,哪些因素是其成功的支点呢?(1)要有明确的观点贯穿全文。有人认为,既然是议论性散文,就可以随意写,不必顾忌论点、论据、论证等。其实,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议论文,同样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只是写法上比规范的议论文要更灵活些,文笔、形式更随意一些。(2)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形式。议论性散文,有些像随笔,从表面上看,信马由缰,形式多样,而实际上,好的议论性散文也要开合有度,有一个合理、完美的结构形式。(3)要体现出议论的逻辑性。优秀的议论性散文,既能够使叙和议各展风采,又能使叙和议密切联系。议论性散文,属于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其内容层次之间应有内在逻辑性。

3.目前中考议论性散文存在的问题

从内容上看,或回到古代,或罗列名人,贪多求全,臃肿庞杂,看不到鲜活的现实,闻不到时代的气息。从感情看,或缺乏真情,或矫揉造作,用成人的体验代替自己的心声,用美丽的词句掩饰自己的浅薄。从语言看,堆砌辞藻,追求虚美,用名言警句撑门面。

二记叙性散文的写作

记叙性散文分写人、记物、叙事等。记叙性散文写作要注意如下几点:

1.感情浓郁,以情动人

散文是情感的载体,应十分重视个性化的体验,以叩击心弦的强烈感情打动人心。

2.联想丰富

散文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要想写出有新意的东西,就得提出一种新思想,立意有深度,就得多方开掘。这就要用到联想,没有恰当的联想,文章就放不开。联想的方式很多,由此及彼的横向联想是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其类型有相似联想(由此事物想到性质不同的彼事物)、相关联想(由此事物想到与它相关的彼事物)和相反联想。

3.形散神聚,线索连缀

形散,是形式不拘,写法多样,生动灵活。要做到神聚,就得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就像放风筝,不管它飞得多高多远,风筝线始终在手里拽着,随时可以把它收回来。线索的主要类型有:(1)以具有象征意义或有深刻含义的某个物件为线索。(2)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3)以某句深刻意义的话为线索。(4)以人物某方面的特点(如:勤劳、勇敢、谦和、豪爽等)为线索。

4.文字清新,拒绝造作

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是非常正确的。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缺乏真情实感、徒有丽词佳句的所谓美文,往往受到包括阅卷教师在内的各方人士的青睐,于是许多考生竞相仿效,以求高分。此类毫无实际意义的内容,只求表面华丽之作的泛滥,实在是语文教育的大话题。

5.几种散文的写作模式

联想法论文例5

如这几年,散文写作在中考中大行其道。

1. 议论性散文写作

1.1议论性散文的特点: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 。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

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的,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总之,形式灵活、语言精美、渗透作者的感情,这是议论性散文与规范性议论文最明显的区别。

1.2如何写好议论性散文 。 要写好议论性散文,就必须找准该类文体写作的成功支点,那么,哪些因素是其成功的支点呢?(1)要有明确的观点贯穿全文。有人认为,既然是议论性散文,就可以随意写,不必顾忌论点、论据、论证等。其实,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议论文,同样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只是写法上比规范的议论文要更灵活些,文笔、形式更随意一些。(2)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形式。议论性散文,有些像随笔,从表面上看,信马由缰,形式多样,而实际上,好的议论性散文也要开合有度,有一个合理、完美的结构形式。(3)要体现出议论的逻辑性。优秀的议论性散文,既能够使叙和议各展风采,又能使叙和议密切联系。议论性散文,属于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其内容层次之间应有内在逻辑性。

1.3目前中考议论性散文存在的问题 。 从内容上看,或回到古代,或罗列名人,贪多求全,臃肿庞杂,看不到鲜活的现实,闻不到时代的气息。从感情看,或缺乏真情,或矫揉造作,用成人的体验代替自己的心声,用美丽的词句掩饰自己的浅薄。从语言看,堆砌辞藻,追求虚美,用名言警句撑门面。

2. 记叙性散文的写作 记叙性散文分写人、记物、叙事等。记叙性散文写作要注意如下几点:

2.1感情浓郁,以情动人 。 散文是情感的载体,应十分重视个性化的体验,以叩击心弦的强烈感情打动人心。

2.2联想丰富 。 散文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要想写出有新意的东西,就得提出一种新思想,立意有深度,就得多方开掘。这就要用到联想,没有恰当的联想,文章就放不开。联想的方式很多,由此及彼的横向联想是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其类型有相似联想(由此事物想到性质不同的彼事物)、相关联想(由此事物想到与它相关的彼事物)和相反联想。

2.3形散神聚,线索连缀 。 形散,是形式不拘,写法多样,生动灵活。要做到神聚,就得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就像放风筝,不管它飞得多高多远,风筝线始终在手里拽着,随时可以把它收回来。线索的主要类型有:(1)以具有象征意义或有深刻含义的某个物件为线索。(2)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3)以某句深刻意义的话为线索。(4)以人物某方面的特点(如:勤劳、勇敢、谦和、豪爽等)为线索。

2.4文字清新,拒绝造作 。 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是非常正确的。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缺乏真情实感、徒有丽词佳句的所谓美文,往往受到包括阅卷教师在内的各方人士的青睐,于是许多考生竞相仿效,以求高分。此类毫无实际意义的内容,只求表面华丽之作的泛滥,实在是语文教育的大话题。

联想法论文例6

一、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苏共既没有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阶段性的理论创新固化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被遮蔽了。

十月革命胜利后,鉴于国内外严峻的形势,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成为当务之急,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党忙于实际事务,没有时间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吨粮食在列宁的心目中比马克思的一卷书分量还重。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好像不曾有过似得,因为没有时间去进行那种争辩。”[2]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提供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案,这一切都需要布尔什维克党自己摸索。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3]列宁这样做为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打开了空间。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终归需要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解释,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未来建设,这个工作是由斯大林完成的。斯大林提出了一套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一经提出,便被当作绝对真理,不容讨论,不容置疑。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揭露并批判了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行为。被当成神一样崇拜的斯大林走下了神坛。据一位美国观察家说,有些苏联学生觉得自己的信仰被打碎了,他们从此不可能再相信苏维埃政权要他们相信的东西了[1]222。斯大林的后继者们本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可他们不但继承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反而提出了与苏联实际更加不符的理论,与苏联实际脱节。由于苏共领导人垄断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权和解释权,当苏共领导人改变,理论也随之改变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跟着改变了,人民无法感知到理论变化中的变与不变,因而也无法认知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既要从横断面上解释理论的合理性,还要从历史纵深方面阐释理论的继承性,否则无法给人以历史连贯感。只有共产党在理论创新中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在宣传教育中体现出来,才能让人民感知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进而相信马克思主义。

二、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思想教育上的能动性

十月革命之后,苏共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苏联人民有足够的文献资料学习马克思主义,也有足够的机会学习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斯大林却继续推行灌输方法,并且让说服式的灌输变成强制式的灌输。“领导是以说服群众的方法(党用以影响群众的基本方法)为保证的。可是,这并不排斥而是预计到要实行强制,只要这种强制有工人阶级多数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做基础,只要这种强制是在说服了多数以后对少数使用的。”[4]斯大林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铲除异己,经常在思想领域开展大批判运动。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当不允许人民自由思考不同于当政者的思想观点时,那么人民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隐藏起来。人民实际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不屑一顾[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苏联共产党首先是不够尊重人民群众的思想创造活动,把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理论创造者,而人民群众只能做理论的接受者,这样的做法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必然遭到人民群众的厌恶和唾弃。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机构要有针对性地解答群众的理论疑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苏联人民群众的真实理论需求被忽视了,苏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变成了自说自话,它自动地远离了人民。

三、要与时俱进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方式方法

苏联自十月革命后就几乎是一个同外界隔绝的社会,“实际上在苏联,除国内极少数政界和科学文化界最上层人士对国外多少有所了解外,广大群众视外国犹如天外世界”[6]。在这样一种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用强制方式向苏联人民灌输思想理论,苏联人民在思想领域别无选择,只能接受斯大林的思想体系,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方式看似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斯大林去世后,国内外人员流动和信息交流频繁了,当走出国门的苏联人见识到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生活方式、自由的生存环境和繁荣的文化生活后,他们意识到,“与国家的宣传相反,他们并不是生活在可能生活得最好的世界中”[1]6。国家灌输给他们的思想可能不正确。怀疑和抵制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想法开始生根发芽。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建设,苏联人民受教育水平得以提高。“群众在切身生活中体察到的现实与理论的脱节,言行的脱节,往往使他们由对现实的疑问发展为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动摇。”[7]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越来越不具有说服力了。苏联历史学家谢尔盖?德米特里耶夫在日记中写道,“苏联的生活方式可能会给它自己树敌。它产生并教育了自己的对手。”[1]214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影响是,更多的人自主思考理论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都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机械地接受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他们开始主动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他们希望参与理论的创新和理论的宣传。但苏共意识形态管理机构并没有对人们的自主意识给予充分的尊重,而是采用更加严格的意识形态管理方式。

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社会思想日趋多元而意识形态管理却日益保守的时期。对于国内不接受官方所宣传观点的持不同政见者或者从学术上封杀,行政上处分,或者被关进疯人院,甚至驱逐出境。人们对思想领域的严格管控极为反感,社会上弥漫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厌恶情绪和对官方理论宣传教育的逆反心理。 “在历史最终的反讽中,以革命的暴力作为意识形态基础的苏联社会主义帝国,却死于非暴力的意识形态。”[1]473

四、切忌单纯用行政手段解决思想分歧

苏联解体前夕,知识分子是揭露苏共历史、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政治体制的急先锋。为何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没把知识分子培养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强支持者,反而把知识分子培养成了自己的反对者。“苏共多年精心培养的理论队伍和思想精英一夜之间调转了枪口”[8]1216。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在文化领域实行严格的管控政策,错误地对待学术问题,粗暴干涉知识分子的理论研究工作。

其实,苏共也意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战斗力薄弱的问题。契尔年科曾失望地说,“我们对早在六十年代就成立的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中央经济数学研究所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至今也未能看到它们对社会现象和迫切经济问题进行过详细的具体研究。”[9]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也深感理论匮乏。于是,戈尔巴乔夫提出“公开性”政策,希望打破思想文化领域沉闷的风气,摆脱固有意识形态的束缚,促使人们积极参与改革事业。在公开性的冲击下苏联共产党也变得毫无立场,主动放弃维护甚至主动推倒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另外,苏联长期“无菌环境”和官僚体制下培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已经毫无战斗力,“在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用外界思想理论武装面前,以及在戈尔巴乔夫实行‘公开性’后涌入的五光十色的西方理论学说和文化思潮冲击下,束手无策,‘一夜间’土崩瓦解。”[8]1225

五、必须加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党群关系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成效。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说,我们应当同过去诀别,改进党的工作,多用行动少用言语来进行宣传。用言语既不能说服工人,也不能说服农民,只有用榜样才能说服他们 [10] 。可惜列宁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执行,苏联共产党还是腐化了,党逐渐脱离了人民,当然人民也必然远离党,远离马克思主义。

苏联共产党的贪污腐化是极为严重的,是苏共领导一手促成的,从特供体系的建立,到斯大林的红包,以致于最后形成了特权阶层。1970年以后,苏联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的生活改善困难,可是各级政府官员却过着无比奢华的生活,鲜明的对比激起人民强烈的不满,并且党的领袖不采取严厉措施制止这种腐化行为,导致人民不再信任党,也不再相信党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时,这个阶层的成员掌握着一些党政军领导机构和企业、农庄的绝对领导权。他们有较多机会去西方国家访问,接触西方国家的社会思想,更容易抛弃马克思主义。“到了80年代,意识形态对于大多数苏联精英来说已经很长时间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了。”[11]5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人首先没有了坚定的理论信念,放弃了马克思主义,那么,再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也无法深入人心,只能是一?N形式化的工作。

六、要构建价值共识,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

联想法论文例7

[关键词]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立法原因;理论思想

[作者简介]林轲亮,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 400031

[中图分类号]d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06-0105-04

美国的民事执行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而使得执行确实“不难”,其中重要的原因应归功于民事间接强制执行体制的威慑力度。所谓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是指不依靠直接强制执行措施,而是通过诸如人身强制、罚款等措施的实施以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以实现强制执行的执行制度。美国的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有其独特的显像,而这一系列显像的背后又深受着美国邦联体制、人文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立法体例形成的原因与理论思想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除了《联邦民事诉讼规则》有少量规定外,大部分规定体现于州法当中,包括各州民事诉讼规则、单行法律,此外还有不少判例法,所以其法律渊源为制定法和判例法。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立法体例所体现出的联邦——州分别立法及分散立法的特点,是有着深刻的原因及理论思想的。

首先,从美国联邦制政府体制的架构观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政府体制的国家,远不同于大多数一元制政府体制的非联邦制政府体制的国家,联邦制国家采取的是联邦——州为基础的国家组织形式,联邦与州分享着国家的权力,并保持着“对内多样性的同时对外的一致性”。

然而,就算同是联邦政府体制,不同国家仍旧展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当今世界实行联邦制的20多个国家中,仍然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合作型模式。在德国,各州不仅执行州的法律,也执行联邦法。在立法权方面,主要表现为联邦的专有立法权、联邦和州的共有立法权以及州的立法权三方面,由于联邦不仅拥有“专有立法权”,而且能够广泛地行使“共有立法权”,因此,州的立法范围日益缩小。另一种模式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工型模式。在立法权方面,州的权限比合作型模式下的州的立法权限要大得多。 作文 /zuowen/

其次,从美国历史发展沿革观之,早在英国对北美13个殖民地统治时期,就是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建国后,“美国人”的概念虽为多数人接受,但“国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国家”只是一种象征,真正的政权实体是州政府而不是国家。而另一方面,早期的殖民地自然条件恶劣、当地土著的报复排外等因素促使早期的北美移民必须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因而又锻造了美利坚民族集体主义观念。正是一系列历史因素,造就了美利坚民族似乎矛盾的双重性格。

回归立法本身,美国虽然于1776年宣布独立,然而其中央政府却是在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被各州批准以后,于1789年4月才正式成立的。这种“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奇妙现象造就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权力架构问题尚且如此。遑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立法、司法权力等问题。建国初期,各州适用各自的民事诉讼规则,国会并没有为联邦法院制定独立于州法院的民事诉讼规则,只是在1789颁行的《程序法案》(一致法案)规定了联邦法院对于普通法诉讼应当适用所在地州的普通法诉讼程序。“一致法案试图确保联邦法院和州法院在同一个州内对于普通法诉讼适用相同的诉讼程序”。直至1938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的出台,联邦法院才有了自己的民事诉讼规则。同样,在司法领域,1937年以后最高法院的判决逐渐解除了以前对联邦权力的大多数限制。“不存在任何各州专有的可以用来限制联邦采取行动的权力。在美国,联邦优先的原则已经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主题”。美国新联邦主义自此正式形成,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出台后,各州的民事诉讼规则纷纷进行仿效,美国的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包括执行制度)大多相似,开创了联邦法律和州法律共同繁荣的景象。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尽管美国各州的民事诉讼规则与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越发一致。但毕竟分属不同的法院程序规则,两者通过必要的“援引条款”及“承认条款”进行联系。“援引条款”比如,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69条第1款规定,“……执行程序作为判决的附属和补助程序以及作为基于执行令状的补助程序。应当遵守联邦地区法院开庭所在地所在州请求救济时所存在的惯例或程序……”。而“承认条款”,比如纽约州民事诉讼规则第72条第5款规定,“基于充分诚意和信任捍卫司法判决。基于诚意和信任,上诉法院根据法律所作出的判决以及合法的裁定为依据所作出的惩罚或者没收财产的行为,在这些判决或裁定被撤销或者之前,不能针对其提讼。”正是这些灵活的条款和原则使得美国如此特殊的立法体例架构下的法律问题,延伸至民事间接强制执行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协调解决。

再次,从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本身观之,为何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采取分散立法的立法体例?究其原因,一是美国实用主义及形式主义指导思想下导致的立法精细、针对性强的立法技术使然。而且不同实体法及程序法项下的具体执行规则既然进行了相应立法,同属于执行规则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保障性质的间接强制制度的立法亦应当一并规定,所以造就了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较为分散的特点:二是由于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的措施确实繁多,因此,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中实属常情;三是由于美国民事藐视法院这一措施适用的宽泛性,导致了只要和法院命令有关的法律规范,就顺理成章地对藐视法院行为的制裁进行了相应立法。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联想法论文例8

1 前言

决策是人们在经济、政治、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方法和技巧,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一般情况下决策指的是多准则决策,它包括多目标决策和多属性决策。解决多属性决策一般涉及三方面内容,各指标的权重的确定,决策矩阵的规范化和方案的优劣排序。

主要方法包括在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中,本文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结合主观和客观的方法,该方法要将层次内各项指标进行单排序和不同层次间各项指标的总排序,决策者在指标的基础上,比较它们的重要程度,构成判断矩阵,计算出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判断的数据很多时,决策者很难准确的进行判断,甚至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比值,这样也影响了判断的效果。简解数据包络法因此便提出改进权重测定层次分析法的方案,它克服了在属性间比较过程中难以判断的问题,节省计算量,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AHP和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AHP比较,也证实了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对具有多属性的决策目标进行排序,然而层次分析法主观性很强,为了解决层次分析法是过于主观的问题,本文对层次分析法与其他方法进行结合,达到既能满足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又能得到客观的评价目标。

对于多属性决策问题,在进行综合排序之前,必须消除属性的量纲,属性类型和数量级对决策的影响,利用一定的方法把量纲与不同性质的属性值转化为综合处理的“量化值”,通常把属性值变换到[0,1]范围内。本文通过数据包络法,经过搜集各指标下的输入输出数据,得出每个方案在指标下的效率值,得出决策矩阵。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超对接模式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以农超对接模式为案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对应用农超对接模式企业的运营能力进行评价,能够为企业提出更好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2 AHP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T.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多目标决策分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中,评价者首先将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要素,然后将这些要素按照支配的关系形成层次结构模型,然后通过对比确定层次中各要素的相对权重,最后结合权重计算各要素的综合评价值,并根据综合评价进行决策判断。AHP法体现了人们在决策判断的过程中进行分解判断和综合的特点,由于层次分析法能够统一解决定性与定量结合得问题,因此具有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的优点,尤其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予以量化,对于目标结构特别复杂而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近年来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1AHP法基本原理和步骤

2.1.1AHP法原理

面对比较复杂的决策问题,首先要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构建出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的层次结构模型。因素可分为三类,包括目标类、准则类和措施类。在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中总体可分为三层,最高层作为目标层唯一要素,表示评价的目标和理想结果;中间层为准则层,包括二级准则层和三、四级子准则层,层次要素用来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最低层也称方案层或者措施层,表示实现目标的方案、方法和手段等。要构造好各类问题的层次模型结构图,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分析工作,要有一定的判断和分析的经验,确定好各层要素的相对权重,才能够得出措施层中各类方案的相对权重,据此判断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供决策者进行更好的选择。

有矩阵理论可以看出,n为特征值,W为特征向量。当W为不可知时,可以根据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得到两两物体间的比值,进而得到各物体间的相对权重。然而决策者采用两两比较时,往往不可能做到判断的完全一致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比较误差,这必然会导致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误差。

2.1.2 构建判断矩阵

当层次结构模型建立以后,层次之间的隶属和支配关系已经确定,为了判断出层次中因素的重要性,就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比较,并引入判断的标尺并予以量化,构造出判断矩阵。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得出了结论:人们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为了使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时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将按照1~9比例标度进行赋值。用近似计算法判断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1.3 计算方法

通过决策者比较得出判断矩阵后,应相继求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一般的讲,在层次分析法中,并不需要特别强的精度,所以可以用近似法来进行计算。常用的方法有方根法、和积法与幂法等方法,在这里主要介绍和积法。

2 建立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

2.1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分析指的是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它通过确定参考数据列和相关比较数据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它反映了曲线间的关联程度。

1982年我国著名教授邓聚龙发表首篇中文论文《灰色控制系统》标志着灰色系统这一学科的诞生。1985年灰色系统研究会成立,标志着灰色系统相关研究的飞速发展。1989年海洋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灰色系统论文集》,同年,国际刊物《灰色系统》杂志正式创刊。目前,大概有200多种期刊发表灰色系统论文,很多国际会议把灰色系统列为讨论专题。国际著名检索已检索500多我国学者的灰色系统论著。灰色系统理论应用范围涉及到工业、经济、社会、能源、农业、石油、地质等众多科学领域,成功解决了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2 理想解法基本原理

1981年Hwang与Yoon提出了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n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它是一种有效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根据接近理想解的程度进行排序。该方法通过构造决策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根据决策方案的属性值靠近理想解和远离负理想解的两个基准作为评价依据。

其中,理想方案就是设想中最期待的方案,它的每个属性值都达到所有备选方案中的最优值。负理想方案便是最不期望的结果,它的每个属性值是所有备选方案各个属性下的最差值。通过结合比较备选方案离理性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的距x,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所以最优方案是离负理想最远离理想方案最近的方案。

但是,进行决策判断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方案,它们是离理想方案最近但离负理想方案并不是最远的。于是便融合了称为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函数,根据方案的贴近度对备选方案进行择优排序。

2.3 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的建立

在传统灰色关联分析过程中,先计算出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关联系数,再根据算术平均法计算关联度。但是,一般情况下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必须考虑到它们的权重大小。本文则根据加权关联分析(weighted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WGCA)来确定关联度,对传统的关联分析有所改进。

理想解法是基于数据样本本身,具有很大程度的客观性,但是在多属性决策过程中统计数据往往是有限的,再加上人为因素会导致数据波动较大,直接用进行数据分析很难保证决策结果的正确性。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具有原理简单,运算方便,所需数据少和易于挖掘数据规律等优点,将理想解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结合起来,在有限信息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挖掘数据内在的规律,然后结合理性解法对方案进行排序。

本文根据层次分析法或改进权重方案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因素进行赋权,然后结合 指标权重和灰色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度,建立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灰色关联理想解法中,首先确定决策方案与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或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方案在各指标下进行绩效分析,产生效率矩阵,确定理想方案与负理想方案,再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造出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与负理想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矩阵,并利用加权确定出灰色关联度,最后算出贴近度对方案进行择优排序。

3算例分析

3.1 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是一种对农产品实现超市、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立无缝化衔接的流通模式,由农户与商家签订协议然后向超市直供鲜活农产品的新型农产品物流方式。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质农产品需要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很多地方开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积极探索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此模式对农产品流通费用的降低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对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制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农超对接”的主要环节是超市、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因此超市为合作社与农户的主要对接对象。

判断农超对接模式是否完美的完成了预定目标,及完成的情况、取得的收益水平和付出的代价,要进行农超对接绩效评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性的反馈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农超对接模式的绩效评价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至关重要,只要能通过有效的评价方法找出农超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就能够更合理的制定今后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评价过程中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和角度有很多,本文按照农超对接的业务流程,建立了采购和配送指标、仓储指标,流通加工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四个指标,并在各指标中选取部分子指标以建立农超对接的绩效评价体系。

3.2绩效评价

3.2.1AHP方法的对比

在本文中介绍了层次分析法与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通过确定权重系数对各个指标进行中要素排序。层次分析法计算比较繁琐,检验一致性的时候有时需要多次调整才能通过检验,而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相对简单,它用0和1进行标度,只需弄清两两物体的相对重要性即可,不用进行复杂的重要性程度判断,不需要验证一致性。在此我们通过农超对接的案例来表示结论的可行性。

3.2农超对接绩效评价

农超对接四项指标相对绩效评价的相对权重得出后,需要对决策单元进行DEA效率评价,这样才能对各个决策单元进行绩效评价总排序。经过对调查报告的搜集,本文对某地区8家大型连锁超市和中型便利超市展开调查,对它们的四项指标进行了了解,对考察结果的输入输出进行构造,按照数据包络法中输入指标越小越好,输出指标越大越好的原则,最终得到8家待评价超市的输入输出数据。

依次对8家超市的4个二层指标下的输入输出数据采用DEAP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各决策单元相对二层指标的效率值,构成决策矩阵。

4 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或者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简单或复杂的问题,如何正确的处理决策问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败,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正确合理的决策方法。开展决策分析理论方法的应用研究,对指导复杂的决策活动和发展科学的决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决策的过程中,面临的决策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很难完全用数学模型进行精确刻画,即使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其求解和分析的过程也可能很难进行,尤其是在统计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因此灰色系统理论得到了很好地应用,特别是灰色关联分析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种情况。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没有考虑指标的权重差异来确定关联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进行加权处理。

决策问题往往有很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凭借一种方法很难有效的解决现实问题,因此人们会提出很多方法结合的思想,更好的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本文根据AHP法或者使用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AHP法来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数据包络法得到各指标下方案的绩效值,得到决策矩阵,解决了属性量纲不统一的问题。然后提出理想解法与加权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思想,建立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以关联度替代欧氏距离,计算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根据贴近度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最后结合农超对接模式的例子,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在指巳ㄖ胤治龉程中,利用层次分析法,体现了决策者偏好的优点,同时提出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当使用1-9标度无法通过一致性检验时,为了解决难以精确判的问题,可使用0-1标度法,不再需一致性检验,不足之处是所确定的权重比较粗略,不能精确的得出指标间相对权重的大小。在确定决策矩阵时,使用数据包络法计算二层指标下企业运营的相对效率值,避免了判断的主观倾向,显示出数据包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通过主观和客观数据的结合,既考虑到了决策者的偏好又具有客观数据的科学性,具有主客观分析的优势。一些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传统理想解法的改进方法中,采用算术平均法确定关联度,忽略了指标权重的差异,因而采用指标权重和灰色关联系数矩阵进行加权确定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丰富和完善了在有限信息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泽宁,张文鸽,管新建.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和修正的统计方法.系统工程,2002,20,(3):67-71

[2] 常丹,王金银.改进AHP主观性的DEA/AHO新模型[J].价值工程,2004,(9):32-34.

联想法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19-02

一、“原理”课教师缘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高层次总体要求,也是对“原理”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更是“原理”课本身所需要的重要教学方法。首先,“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05方案”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政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器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切实解决“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就要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原理”课教师实现教学期望的关键。“原理”课作为“思政课”四门必修课中基础性、学理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因为,“原理”课既不像“纲要”课和“概论”课那样以史实和现实的形态呈现,又不像“基础”课简单易懂、案例丰富。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有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要勤奋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实际问题,更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教学总期望。最后,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原理”课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针对这样一门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以实践为理论品质和基本原则的课程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理论联系实际。为此“原理”课教材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要很好地运用这一方法,关键在于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想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必须首先厘清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意。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定义:“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从定义本身来看,理论联系实际好像只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学以致用,有的放矢”,即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不进一步分析,必然会导致对这一定义的误读。许多人没有深入分析和理解“学以致用,有的放矢”,仅仅停留在表面,把理论和实际看成是两个静止的方面,它们所谓的“联系”就是将理论直接与实际照面,在“原理”课教学中就是将“现成的理论”即原理、规律转达给学生。这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要求。深刻理解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是关照“联系”这一中间环节,即阐明联系的中介作用。其实,马克思、列宁、等思想家在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时,也都对联系——这一中介做了表述,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等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联系作为相互作用,必然包含两条理路,一条理路是用理论去联系、解释实际,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条理路是实际对理论的校正或确认。不论是哪一条理路都要求实施者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能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是具备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在“原理”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必然包括“教”和“学”两方面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教的方面来说,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学的方面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在此,我们着重分析“原理”课教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因为这是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理”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一点是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和基础。要想用理论去指导实际,或者用实际诠释确证理论,首先必要对理论深刻透彻地掌握和理解。今天的“原理”课甚至整个“思政课”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05方案”规定了“原理”课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这一内容实质上对“原理”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又要融会贯通从整体上、从有机统一上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现实却是“原理”课教师尽管能够从整体上来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但是就某一方面、某一部分而言不如专业课老师掌握得深刻。“原理”课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哲学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水平高;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的水平高,等等。加上历史原因,有许多学哲学的“05方案”后开始通讲“原理”课,对于哲学部分还可以拓展,但到了“政治经济学”部分就只能照本宣科,机械地向学生转达原理和规律,更不用说“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了。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彻底,而是教师的理论功底不过硬,所以不能做到以理服人,更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第二,“原理”课教师了解实际的水平,即了解国际国内大局、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等水平。实际就是“有的放矢”的“的”、目标、靶子,如果“原理”课教师只知道或掌握自己的“矢”和理论,而不了解实际,没有目标和靶子,这样“原理”课只能在由教师自己铸就的理论的空中楼阁中独自徜徉、自我陶醉。不了解学生的需要、不解决现实问题,“原理”课必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打动和改变学生,不使学生改变就是没有作用,就是无效。第三,“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拥有理论、把握实际还不够,还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里的“联系”能力既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去直接套用实际,也不是用实际去机械地证明理论,而是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从实际中提升理论。这种能力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后,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彰显出来的主观条件。“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就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全面了解国内外大局、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如何从实际案例中抽出原理和如何运用理论分析、说明、解释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7.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4.

[3]莫放春.“05方案”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要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5.

[4]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文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列宁.列宁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联想法论文例10

(一)传播媒体的变化使宣传思想工作宣传地域全球化。互联网络是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人类信息传播交往空间,它使得“地球村”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因此,互联网络的运用使宣传思想工作宣传的地域全球化。

(二)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宣传思想工作的宣传形式多样化。在互联网上,个人或组织可以完全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出版”自己的言论,被称为的网上作品。互联网络的综合宣传形式将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

(三)传播功能的变化使宣传思想工作宣传功能多样化。由于网络的版面不受限制,数据库可保存已经刊发的所有新闻信息,供网民浏览,通过互联网络,网民不必出门就可查阅、浏览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难以数计的电子报刊。

(四)传播效果的变化使宣传思想工作的宣传效果经济化。在互联网络上建立宣传网站,各宣传单位可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不搞重复建设,并且宣传面更广、速度更快、容量更大。

二、探索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一)坚守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一是坚守唯物主义阵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二是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网上宣传必须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正确引导人们思想走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网民素质。通过网络手段,加强对网民的网络行为道德和伦理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推动网络文明建设。

联想法论文例11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必要性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来说,就是教师要联系实际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引导学生运用思政课中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相关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器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这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总体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也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思政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简明表述。

在思政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是由该课程教学内容决定的。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和现实知识,这些都是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概括和总结,是对实际生活的科学认识,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获得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离开实际生活,我们就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也无法理解相关知识。

在思政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也是由本课程教学目的决定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相关知识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早就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理论联系实际,不但是思政课的基本教学原则,也是思政课的基本教学方法,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的基本要求。因此,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就成了思政课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可以说,思政课教学中的一切问题,都与这个问题相关,都是这个问题的表现,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需要。作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并在教学中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实现思政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前提。

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不但要研读思政课教材,更要研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研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著作与胡锦涛的报告和讲话,还要研读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这些著作、报告、讲话和重要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载体,是教材和其他理论著作所不能代替的。当然,不可能进行全部的研读,只能根据课程的需要。有选择地研读。但有些重要的著作、报告、讲话和文献,则是各门课教师必须研读的。另外,不但要研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领导人的著作、报告、讲话和重要文献,而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重要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是我们必须研读的。“这不但因为历史不能割断,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了解;而因为这些著作中所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各门思政课不但有自己的内容体系,而且许多内容都与其他学科相关,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在本门课程范围内具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要对其他各门思政课有相当的了解,这对于讲好本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此外,作为思政课教师,还需要具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艺学、心理学乃至军事学等方面的必要知识,才能把课程讲得游刃有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师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所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思想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中的重大问题;所谓学生的思想实际,主要是对这些重大问题的认识状况。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正确与否,关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因此,教师对这些重大问题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学生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认识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对相关问题给予正确的解释、科学的说明。

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主要路径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政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相关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总结出来的,所以,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学生“回到”其所反映的实际生活中去。这样,这些理论性的问题就不再枯燥难懂,而是比较容易理解了。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材料来说明理论性问题,要对材料有所选择:一是所选材料最好是学生熟悉的,或学生容易理解的;二是所选材料应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三是所选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健康,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