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15 23:20:35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1

一、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会计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含三个子系统,即生态持续观、经济持续观、社会持续观,各子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可持续发展对会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生态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容,由此产生了环境会计;经济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并尽量减少成本和费用,这是现行会计体系的主要工作;社会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有关内容,由此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可持续发展会计是由环境会计、企业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组合而成的多元化信息系统。在借鉴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有关环境和社会责任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现行会计体系不相适应

(一)现行会计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会计目标。对于投资者而言,提供什么产品或劳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资本投入是否能得到所期望的经济回报。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则以产品为中心决定取舍,无使用价值或无价值的物质均作为废料,废弃于环境之中,靠其自然消散、稀释和分解,服从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目标。

(二)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规则与可持续发展的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目前主要采用货币单位确认那些用价格计量以及用价格交换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忽视了本应作为会计对象基本要素之一的环境和生态资源。根据现行会计体系产生的会计公式,不计算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不仅导致了虚夸的税收,也忽略了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三)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绩效,进行环境保护投资的企业低估了其绩效,而没有进行环境保护投资和考虑生态环境的企业高估了其绩效。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会计理论结构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处于可持续发展会计系统的最高层次。利润最大化不再是经济治理的唯一目标,还应包括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使用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调整投资方向,加快科技开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新的环境消费观念。

(二)可持续发展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独立经济实体。可持续发展会计主体应突破企业主体的范围,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何核算、反映企业活动给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和有利影响是可持续发展会计的重要任务。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时间观。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核算以企业的持续性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必不可少的假设。可以说,可持续发展假设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

(三)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核算对象

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对象相对于传统会计而言要宽广的多。按照与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内容划分:为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与社会事项和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是指那些已包含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有助于反映企业经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四)可持续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

自然资源按其自然属性可分为永恒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同性质资源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永恒资源是社会资源,企业使用时不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而应按照其所替代的其他两种资源所隐含的价值,即其“机会成本”,计入企业的潜在收益和社会收益中,同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

对于人力资源

采用人力资源相关方法处理。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间的公平,在确认收益和利润时不能使用历史成本原则。因此,在会计计量中应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由于各类自然资源可再生性、价值增值性等方面的差异,在确认其公允价值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如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防护费用法、重置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

(五)可持续发展会计的账务处理

对于企业会计已经实际核算的环境和人力资源事项,可按照现有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核算。在账户设置方面,可在现有会计科目下设二级科目来反映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事项。如企业购入的排污设备,可在“固定资产—环保设备”中核算;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可在“或有负债一环境”中反映;环境治理费用可在“治理费用一环境治理费用”中核算;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会计处理,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有关方法进行,并在表附注中说明;对于没有实际核算的事项,要增加一些科目,如环境成本、环境受益、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等。

(六)可持续发展会计的业绩评价体系

为了形成全面的指标体系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了日常的核算指标外,还应加入一些新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反映发展权公平状态的指标、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等。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2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8(3)。)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护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稳定、永续发展。经济法与民法促进个体(私人)经济安全不同,经济法应着眼于国民经济全社会整体安全。这种整体安全首先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和系统总体状态的规则,是指一系统存在多重因素关系和多种相互作用条件下,把不同质的因素和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统一起来,满足指定功能的过程,表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客观规定性同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观规定的统一。(注:王宏波。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4(1)。)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一方面,在总体上,它表现为社会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适应与满足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具体上它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的多重促进、多元互补的合理配合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无波动性还要求通过经济立法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对促进消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注:积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协调状态。)

再次,经济法还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注: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j]。法商研究,1997(1)。)效益作为一种法律价值,导入法学领域始于60—70年代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民法和经济法都必然把促进效益作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但其具体精神并不相同。民法的私人经济生活本位和个体利益决定了它追求的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只有经济法能摆好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1)经济法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为目标。发展经济效益以提高和不损害社会整体效益为导向,把经济效益纳入社会整体效益中评价。(2)协调个别、微观的经济效益以取得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优。把微观经济效益纳入宏观经济效益中评价。(3)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宏观、微观经济行为纳入经济效益中评价。(4)提高经济效益,须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法的哲学观、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宏观调控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诸要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陈银娥,杨艳琳。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4)。)。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计划法、投资法、价格法、信贷法、税法等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各种比例关系。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比例关系又受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关系受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受到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又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资源短缺又会制约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公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宏观调控法如:资源法、环境法、计划生育法等,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保持这种比例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通过宏观调控法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在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活动中起着其他调节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发调节,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会导致资源浪费,带来环境恶化,同时也会产生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如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应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来实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如征收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由此,企业将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也作为成本的构成而计入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还未形成环境成本的概念,只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但是,事实上,一些在生产过程中未造成直接污染的企业,对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摩托车在其生产过程中也许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可是其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却非常严重。因而,从宏观经济过程观察,经济增长中环境成本是很大的,付出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日本学者枇杷木在《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结构》一文中提出“增值价值环境税”的理论主张不仅对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要征收环境税,而且要“对商品的服务和生产不加以区别的对其‘增值价值’进行课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收费,既不是资源费,也不是污水处理费,而是制造自来水的费用。如果按照综合成本理论,应当加收资源税或污水处理税,那自来水的价格就要高得多。因此,要克服市场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完善资源法、环境法和税法,通过开征资源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开征环境税、防治污染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法就是要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利益关系有: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产业调整法、预算法、投资法、税法、银行法等法律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宏观调控不到位或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那么,宏观经济就很难获得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宏观调控法有助于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适度增长、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是稳定与增长,经济保持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经济稳定受到严重破坏,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法律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有宏观调控来引导。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宏观调控法能保证经济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宏观调控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等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宏观调控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更离不开宏观调控法律保障。建国以来,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的情况,是因为缺乏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更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成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丰富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和体系,进而促进经济法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宏观调控法也保障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规制法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这种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之上而又高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分析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耗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之间存在的矛盾

根据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基础之上。而当前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即GDP核算。现行的这种GDP核算未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其中就包括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而这些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这样势必造成在以片面追求扩大GDP总量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既然存在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矛盾人们就要想办法来解决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为此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联合《环境经济综合核算2003》权威文献。其中对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说明了把资源耗减、环境保护和环境退化等问题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方法和基本准则,构建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基本框架可以就环境对经济的贡献和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一致的分析。这样,构建一套包含反映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呼之欲出,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之间联系紧密交相辉映。可持续发展推动和促进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又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不尽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

心是包含反映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GDP总量核算这种绿色核算相当于在现行GDP总量核算中扣减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和生态恶化的代价。因此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核算成为绿色核算的关键。(1)自然资源耗减代价。若要核算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我们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如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由于自然资源产权不明晰和实物储量不确定我们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一个合理的价格。(2)生态环境恶化代价。对其进行核算的困难主要来源于生态恶化代价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引起的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失,是污染发生之后逐渐呈现的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被发现其核算成本难以分摊到哪一年。空间因素是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所包含的污染因子范围。2政府、企业、居民个人的绿色与可持发展的思想意识不足。(1)从政府层面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总量的增长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有时候仍不令行禁止。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造成严重后果。(2)从企业层面来看。一些企业追求自身的利润,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产生负外部性.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下降。(3)从居民个人来看。居民个人的生活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如生活垃圾的不分类丢、农民化肥农药的过量或不正当使用等都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也是我们建立绿色国民经济的内涵。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克服:

1.完善资源和环境法律法规。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以及我国未来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建立一套相应的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顺利推进为可持续发展立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4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各个方面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发展不能走其他发达国家的老路子,必须走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路子,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农业科学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为主线,将封闭的、低效的、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逐步转变为开放的、高效的、技术与资金密集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论述,肯定了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率很低,粮食产量的提高没有消除我国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2、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环境问题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这就带来诸多的问题。

3、淡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再加上农业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4、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农产品的安全也存在着较大漏洞,尤其在我国的广大农村。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1、农业机械化是合理、充分利用农业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1)保护淡水资源需要发展节水农业机械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超强度地使用淡水,已使北方一些河流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每年因缺水,约有0.1067亿公顷(1亿亩)可灌溉面积得不到灌溉。根据水利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缺水将达1000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还将大幅度增加。由于长期使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学灌溉方法,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每年灌溉浪费的水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所以,开发节水灌溉技术,保护水资源永续利用,对于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机械是我国保护农业淡水资源保护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节水灌溉,英国、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日本的喷灌面积占本国总灌溉面积都在90%以上,以色列微灌面积占其总灌溉面积的70%,美国微灌面积1981~1991年10年间增加了3倍。我国目前推广的节水技术主要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U形渠道防渗技术、喷灌和微灌技术等。喷灌面积已达80多万公顷,滴灌(微灌的一种)约313万公顷。节水机械化技术(喷灌、微灌)与传统地面沟渠灌溉相比,已显示出节水、扩大耕地、增加产量的优越性。诚然,节水机械投资较大,如按移动式、轻小型喷灌机组以及滴灌投资较大,但是,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认识,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多道投资,积极推进先进节水机械的发展。

(2)保护耕地资源需要农业机械化

由于我国人口平均每年以1500万的速度增加,发展工业、交通等不断占用耕地,使耕地每年平均以33133万公顷速度减少,而开荒增加耕地潜力有限,致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1952年人均为0.1188公顷,1995年降到人均0.1079公顷。据1992年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7914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71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每年约50亿吨。现有耕地中一半以上是中低产田。保护耕地资源,除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抑制耕地过量占用外,应用农业机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开垦荒地、改造中低产耕地和草场、开发滩涂、治理荒沙盐碱无一不需要农业机械。工厂化农业可以人工控制动植物生长的小环境,还可以向立体空间发展以节约有限的耕地,这是近年来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而工厂化农业必须有配套的机械装备。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保护性耕种,有效地抑制了我国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改善了我国的耕地减少的的问题,也对减少农业农药、化肥等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说,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成部分。

2、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防护必要技术之一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指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问题。在我国,当前主要是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造成污加剧的问题。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引起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到空气、土壤、水中。我国131个主要湖泊,已有67个出现硝酸盐污染;全国受化肥、农药污染的2800多公里河段鱼虾基本绝迹;粮食、水果、蔬菜等受到污染,每年都有多起残留药物中毒事件发生;残留在土地里的地膜造成“白色污染”;每年6亿多吨的秸秆,大量被丢弃在田间或焚烧,成为农业环境的新污染源,甚至影响涉及国计民生的消防、航空安全。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遏制农业环境污染的技术应运而生,农业机械就是其中之一。

(1)发展机械深施肥技术

我国农业施肥十分不合理,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大量施肥,导致化肥的极大浪费,这不仅造成了农业资料花消的增加,农民单位土地收入的减少,而且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实施机械深施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有好处,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深施肥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

国外的植保机械已大量采用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技术,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有效沉积高达90%以上。我国已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的低量喷雾、喷雾防滴漏技术、弥雾喷粉、热烟雾机和常温烟雾机等技术,可较落后的手动植保机具降低农药用量20%,降低用水量50%。但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还比较落后,农药在作物叶片上的沉积率只有40%。因此,今后应致力于开展对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技术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所以说,发展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还会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养分,抑制杂草滋长。有关专家研究证明,秸秆还田一公顷耕地相当于增加255公斤磷、255公斤氮、285公斤钾,一般增产效果在5%~12%之间,具有肥田和防治污染的双重效果。秸秆还田一般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带有切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直接还田。

(4)机械回收地膜技术

全国每年地膜用量500多万吨,由于连年铺膜回收不净,带来了白色污染,包括地上污染和土层内污染。有关研究机构正在开发以纸浆或淀粉为原料的可自然降解地膜和地膜清理回收机械。原国家计委和科委都把机械残膜回收技术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都在进行对比研究。从研究情况看,在秋后地表残茬多、地膜破损严重的地方,收膜难度较大。

3、农业机械化对抵御自然灾害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2006年,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发生了罕见的自然灾害,西南四川、重庆地区发生了五十年不遇的旱灾。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农业机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沿海地区的农民转移还是四川、重庆地区的饮用水的运输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帮助。再有就是,我国积极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农业灌溉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农业机械在抵御农业自然灾害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农业机械化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的重要工程措施

(1)农业机械对农产品产出贡献越来越大

在水、化肥、种子、农药等物质要素综合作用下,农业机械对粮食产量的贡献随着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相应提高,而畜力的贡献率则相应地减小。1950~1978年长达29年间,我国禽畜饲养业以手工为主,年均肉类产量增加不到22万吨。1979~1984年6年间,我国肉类年均增加量提高到114万吨。此后,大批禽畜饲养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大中城市郊区养鸡、养猪、养牛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使肉、蛋产量大幅度提高。

(2)农业机械对农产品加工和安全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我们知道我国农业水平非常低,不仅体现在土地产出率上,而且在产品加工和安全上也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已经进入WTO(国际贸易组织)已经近六年了,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抵御国际上的冲击还是有很多的不适应,最近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实施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要想我国的农业发展起来就必须参与国际间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该缩小我国农产品加工与安全上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安全检测,在这里,农产品加工机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在当今国际社会环境下提出来的,是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条有效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比单纯的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效,更加彻底。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再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完全可以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促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机制造业、流通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和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新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要以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投入,促进知识积累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用方便的信息化网络实现所有农业信息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农业专家决策系统、GPS、RS、GIS(3S系统),对农业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最优方案,进行决策,得到既合理有方便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5

湘西自治州属于亚热带山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垂直分布差异十分显著,生态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有庞大的植物生态资源和动物资源,整个湘西州可以说是一个初开和尚待开发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宝库。

一、湘西旅游资源状况

(一)自然风光优美

湘西旅游资源独特秀美,境内奇峰独立,山中有山,融秀美与雄奇为一体,这里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石林,石峰拔地而起,如猛洞河、南华山、不二门、坐龙峡、红石林等,光地下溶洞如凤凰的奇良洞、龙山火岩乡,就有地下溶洞200多座,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游览后曾绘画作诗“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魅不可知”,对地下溶洞作出高度评价。

(二)自然资源丰富

湘西自治州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十分丰富。有维管束植物近4000种,经济林、用材林、药材林、果木林等树种达100余种。仅乔木就有300多种,比整个欧洲的总数还多一倍,裸子植物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永顺小溪有13公顷的原始次森林,林中保存有大量的古第三纪植物种类,是一座古生物基因库。这些古老珍稀植物是湘西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三)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湘西地区不仅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还有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都使湘西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内涵丰富,并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相互辉映,赋予了湘西旅游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巨大的潜力。

1.湘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湘西是独具特色的土家族、苗族文化蕴底深厚的旅游区。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苗族织锦、蜡染、民族服饰、金银饰品等都是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的丰富遗产。

2.湘西历史文物古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城内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芙蓉镇”的有两千余年历史的王村古镇。有千年古都老司城,及湘鄂川黔根据地旧址塔卧纪念馆。

3.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族民居吊脚楼,土家族跳摆手舞的摆手堂、土家族婚嫁、土家族原始舞蹈毛谷斯舞、打镏子、梯玛神歌、咚咚喹、哭嫁歌等土家族音乐、民间传说和故事、土家族的民族服饰、工艺织锦、刺绣、挑花、竹藤编织、石木雕刻等。泸溪古老的盘瓠文化、目连戏、花垣苗族的傩文化、苗族工艺蜡染、扎染等,有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节日文化,苗族风情浓郁古朴。

4.民族民俗风情:苗族村寨如部级民俗文化景区吉首德夯苗族民俗村、凤凰山江苗族民俗村、还有凤凰的石板寨、勾良苗寨等。这些民族村寨体现了民族的居住、建筑风格,风俗、生活、服饰、饮食、礼仪等,是湘西最有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湘西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湘西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自然、文化等旅游资源,如何有效的保护这些资源,并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是我们应该大力研究的问题,主要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注意合理有序的开发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保护为中心,编制旅游开发的长期规划。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从自然环境的特征入手,组织各部门结构人员做好旅游资源的全面调查,进行科学论证,制定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与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

学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切忌盲目开发与扩大规模。各旅游开发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内外的旅游先进的开发地,学习自然资源保护的先进理念,多批次,全面的考察学习,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环境保护的某一个细节,而应该注重其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整体关系层面。

成立旅游环境监测第三方机构,独立于旅游开发部门和政府部门之外,这样才不会受到旅游开发企业部门的利益驱动,才能够保持旅游环境监测的客观性、公正性,做到严格监督旅游资源开发的各个环境,建立健全快速的旅游信息网络,一旦出现旅游环境监测问题,以四级标志给相应的部门反馈旅游环境告警信息,提供给旅游开发部门和政府部门决策,旅游环境监测机构有权利对反馈的结果给予考核,如果反馈不及时,不充分的,按照相应的地方旅游环境监测条例给予处罚。

(二)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为了保证湘西州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首先充分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湘西地区旅游产业特点。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是为不同社会制度服务的。它首先表现为国家可利用经济的、政治的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其次,使市场竞争对价格、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且产权关系的界限特别明显;再次,各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根据的湘西地区市场经济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湘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我们应当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实质上就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合理确定环境和资源的价格,从影响成本和价格,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行为选择,促进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如何合理的利用环境和资源,那么资源环境和服务就会同其他要素一样.在市场上受到同等对待,并因此确保丁要素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要“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其他面向市场的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多渠道筹集旅游资源开发资金

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的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目前湘西地区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旅游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资金。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项目资金和国债的支持。二是组建旅游股份公司,实行资本运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旅游企业上市的步伐,利用上市增强融资功能,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湘西名副其实的优势支柱产业。三是从现有的旅游收入中提出一定的比例,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基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促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采取可持续消费方式: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

这是因为不可持续消费方式会引起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引起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玻坏。因此,要想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可持续消费方式。大量事实证明,中国不能重复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绝对不能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重污染为代价。来换取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消费资源的高消费。

湘西州本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之一。地区消费方式应坚持可持续方式,同时也应注意对到湘西旅游的旅游者传播这种可持续消费方式的观念。鼓励旅游者注意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健康的消费方式。

(五)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湘西要发展旅游业,人才是关键,要提高人才素质,必须培养大量的旅游人才。必须加入更多的旅游投入,建立旅游人才的培养基地,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

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同时对现有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升旅游体验的满意度,提高湘西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

三、结语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而进行的服务性产业,发展旅游业目的是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但旅游资源开发既要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之内,为后代人保持和增加发展的机会,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开发和环境污染,又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分析旅游产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关系,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可持续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6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摒弃旅游开发的传统发展模式,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一、华蓥山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华蓥山旅游区地处华蓥山中段西麓,地跨华蓥市所辖双河、永兴、禄市、天池、观音溪、溪口六个镇,以及邻水县鼎屏镇、幺滩镇、子中乡。东以广渝高速公路为界,南至邻水子中乡,西边紧靠襄渝铁路,北抵禄市镇。南北长近45公里,东西宽约18公里,全区面积600平方公里。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华蓥山旅游区以苍翠茂密的山林为环境基调,以秀丽的喀斯特石林、溶洞为典型的景观代表,集秀峰怪石、佛教文化、天坑溶洞、茂林修竹、华蓥山游击队遗迹于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其景观特点可集中概括为“峰奇、石怪、山绿、谷幽”,并呈现出“春绿、夏荫、秋红、冬白”的四季变化。据《华蓥山志》记载:“雪积颠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蓥山。”景区有着绚丽的自然风光,其景点可集中概括为:两林、两海、两美景。两林指:石林、杉林;两海指:云海、竹海;两美景指:积雪、日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华蓥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显的旅游区位优势

华蓥山旅游区位于广安华蓥市境内,离重庆100余公里、成都300余公里,广(安)渝(重庆)高速和成南广(成都、南充、广安)高速公路紧邻景区,交通十分便捷。

在旅游区位上,华蓥山紧邻小平故里,以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宗教旅游、科考旅游、民俗旅游文化为特色。与“小平故里”、“中国大英死海”成立了川东精品旅游联合体,共同打造川东精品旅游线路。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进行资源整合,把红岩文化的各个历史断点链接起来,形成了有机的红色旅游线路。华蓥山旅游区是川东红色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成渝两地理想的生态休闲避暑度假旅游胜地。

(三)强大的政治品牌优势

小平故里,广安,华蓥山三者之间有着深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著名的小平故里旅游区属于华蓥山脉,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小平故里华蓥山”。小平故里既可以是广安,又可以专指旅游概念而小于广安。广安境内拥有华蓥山脉最美的部分,从地域上讲华蓥山又大于广安,大于小平故里,所以说“小平故里华蓥山”的宣传语一出,便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因此,华蓥山的广告用语就可以借助“小平故里”品牌在全球的广泛影响力,打造成“小平故里第一山”,这便成为了一个独有的个性品牌。

二、华蓥山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华蓥山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华蓥山旅游区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实现景区的观赏游憩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相融合。自2002年以来,该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广安、华蓥两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已成为广安旅游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促进华蓥市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的主要龙头之一。2007年“五一”黄金周,华蓥市旅游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五一”黄金周期间,华蓥市共接待游客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28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4.6%和34.95%。实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目前景区已是国家4A级旅游区、部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构造溶岩地质公园等,“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的主题口号已经唱响。

(二)华蓥山旅游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由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资金运作水平不高,多元化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由于接待量的增加,造成至景区的道路不能顺畅,因此交通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来华蓥旅游区旅游的游客虽然很多,但不少游客早上来、晚上去,成为匆匆过客,令人惋惜;同时自驾车出游人数逐年递增,汽车旅馆和停车场需加大建设力度。由于旅游景区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可参与性设施较少,景区娱乐设施不足,留不住游客;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如景点导游设施不规范,缺乏针对性说明和图示,这些都影响到景区整体发展。

2.景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华蓥山有着丰富的煤碳资源,一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部分煤碳企业无序开采,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严重(如水资源逐渐枯竭),严重制约了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另外,景区一些人造景观、商业接待点在设置修建时使自然风景区受到了破坏,当前已成为旅游区发展的不和谐因素。随着旅游区游客接待量的不断增加,旅游活动的频繁必然会引起一些物质和生态资源的变化。虽然给景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益,但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了景区的原生态风光遭到一定的破坏,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华蓥山旅游区面积很大,景区分散,旅游产品仍以观光型为主,缺乏参与性、互动性、深层次体验性的旅游产品。现已开发经营的石林景区虽有一定规模,但由于旅游产品单一(观光型),游客只是走马观花,逗留时间短,人均消费较低。

4.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由于景区范围大,旅游从业人员负责的区域较广,因此景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比如景区内时常有游客就景区的安全保障、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向相关部门投诉。从景区近期内的多起投诉分析来看,均涉及游客财物安全,而且金额较大。这些投诉直接与旅游接待单位的安全设施、安全意识、服务质量有关。

三、华蓥山旅游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推行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景区要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将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对景区内的环境和资源做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推行保持与开发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对资源的保护。积极协调,引导区内企业强强联合,加强景区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前提,做到达标的保留,不达标的或重组或关闭

2.按照旅游产业规律发展生态旅游,通过采用现代的景观设计等手法,策划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活动,提高整个生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对游客的感染力。

3.科学控制游客容量,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由于粗放型的开发,致使当前华蓥山旅游区内景点冷热明显,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可以借鉴“九寨沟”生态景区的模式,严格控制旅游景区的容量,充分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控制游客游量。

4.实行旅游与环境宣传相结合,使游客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旅游,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同时又保护了环境,使景区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二)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创新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创新十分必要。随着旅游者旅游知识的增加、旅游阅历的丰富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他们更多地要求参与性的旅游项目,所以要充分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根据华蓥旅游区旅游开发现状以及旅游资源特点,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出以下产品来突出其特色:

1.根据华蓥旅游区的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状况,可以多开发一些以科学探险与考察、化石采集、地质灾害体验游为主题的活动;华蓥山岩溶洞穴众多,可开展洞穴观光探险活动;天池、高登山、溪口等科考旅游资源丰富,可推出地质地貌奇观科考游。

2.华蓥山与佛教文化渊源极深,由于历史的原因,它形成了丰厚的佛教文化资源,素有“东朝华蓥,西朝峨嵋”。基于华蓥山与佛教文化的渊源,可以在景区原有基础上多开发一些以宗教朝圣主题的旅游活动线路。

3.华蓥山旅游区距重庆85公里,已经全线实现高速,巴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华蓥山游击队遗址连成一体,从而可以借助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推出:红岩——华蓥山——巴中“红色旅游线路”。

4.开展与游客互动的节庆项目,如华蓥山幺妹相思节、华蓥山冰雪节、华蓥山野山茶花节、华蓥山桃花会、华蓥山朝山会、华蓥山川渝旅游文化节、华蓥山情山暨“亲吻”邀情赛、华蓥山天然盆景节、华蓥山消夏节、华蓥山红色旅游节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而且还可以留住游客,充分满足游客对旅游项目知识性,新奇性,娱乐性,健康性的需求。

(三)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

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在一个旅游景区的发展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平台。华蓥山旅游区应该充分依托自身的地缘优势,突出旅游设施人性化、食宿设施个性化、购娱设施特色化,通过规划建设景区旅游服务小区,改造升级景区旅游公路,新建长途汽车站,提高游客负载量来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并重点加快各类宾馆,餐厅以及城郊休闲度假区的建设,丰富度假区内的特色饮食和娱乐项目。同时在景区内建立各种便利游客的休闲服务场所,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旅游享受。

(四)加强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旅游区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宣传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让旅游景区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和认可,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华蓥旅游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由于目前景区客源市场的主要接待量来源于成都,重庆等相对较近的周边城市,因此景区应从大旅游,大市场,大营销的角度出发,制定营销策略,确定目标市场,形成成渝两地稳定的客源市场;利用政治资源,选择省外的广播,电视,报纸,公交车等强势媒体集中进行形象宣传。要加强对扩大客源市场的重视,在外省市也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针对入境游这一大的客源市场重点突出景区的亮点,以生态游的特色创新宣传方式吸引远程游客的观光。

(五)加强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人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不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景区的环境保护只是空谈,良好的设施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对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旅游目的地开发和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华蓥旅游区人员而言,应对服务人员和当地居民进行生态及服务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准和生态文明素质。有关部门要教育旅游从业人员提高卫生,环保意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自觉执行住宿和餐饮价格标准,并对此进行严格有效的检查监督和控制,使接待户依法经营,文明经营。因此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华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让人类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同时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充分合理地整合自然环境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综合因素,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华蓥山的旅游发展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在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科学地发展绿色旅游经济。华蓥山旅游区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加以创造性的研究和运用,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还是在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合理地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何长安,刘理科.天下第一雄山华蓥山[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

[2]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7

1、档案工作管理思路的创新

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行为,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有强烈的创新欲望,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创新动力。科技要创新,体制要创新,档案工作也要创新。长期单调而枯燥的工作方式、传统而落后的工作方法,使得许多档案工作者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他们墨守陈规,按传统办事,视传统和经验为“至宝”,视专家和权威为“上帝”,日常档案工作也只是满足于每年立卷归档多少案卷,提供利用服务多少卷人次,而对于市场需要哪方面的档案材料,最前沿学科发展情况如何,档案工作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等等,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档案工作如何主动、超前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社会。而服务的落伍,必将使档案工作失去生存的活力和市场。因此要改变档案工作既无动力,又无目标的状况,应努力使档案部门从“伸手派”变成先行官、创造者,形成档案工作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档案工作只有日日思变、天天求新,才能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赢得市场、赢得利用者的满意,才能让档案工作在社会上“热”起来。

2、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

我国档案工作许多传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对做好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传统做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创新。其中包括档案工作六个环节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的革新。要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尽量简化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一些繁琐、呆板的操作步骤。如从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上考虑,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这样也便于推行部门立卷工作。就是在平时的抄抄写写、装装订订的工作中,档案工作者也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这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目前许多档案部门都将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但多数仅限于各类档案目录的输入、输出或检索,而在档案管理其它方面的应用则较少。其实,我们只要肯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号,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类似这种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本来较繁琐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因为无论是档案的业务工作,还是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档案信息的交流,都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档案工作管理机制的创新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的选配往往也是以具有档案工作经验为先决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更谈不上去创新。应当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改变在档案部门实际存在的“铁饭碗”现象,从源头上解决创新的根本问题。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真正做到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从而使档案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档案部门也无“皇粮”可吃,也会有下岗、失业,再也不能靠“铁板碗”混日子了,每个人都有随时被淘汰的危机感,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使档案工作出现充满竞争活力、开拓创新的新局面。同时,要建立一些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如鼓励创新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将个人创新的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并与劳动报酬、晋职严格挂钩,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促进档案工作良性循环。相反如果没有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没有精神和物质条件作保证,档案工作者创新的热情就会被扼杀,也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去创新。

二、档案工作应在创新特色上下功夫

l、体现档案工作服务特色

日常的档案服务只局限在做好为本单位查阅利用本单位产生的档案方面,而对本单位档案如何主动为外单位、为社会服务,怎样利用外单位档案为本单位服务做得就很不够,考虑得也很少。档案部门要一改坐在家里等人上门查档的现状,变被动等待服务为积极主动上门服务,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利用网上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优势,与其它档案机构联网,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使服务范围由“窄”变“宽”,服务层次由“浅”变“深”。档案部门还应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充分开发所看管的档案财宝,通过加工、处理,使其变成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也可以根据老百姓休闲日增多,追求精神享受的特点,建立一些“档吧”,使老百姓在优雅的环境中,一边从档案中吸取知识、了解历史,一边从中感受档案工作带给他们的便利,拉近档案与百姓的距离。还可以利用档案资料作为出版的资源,出版一些人物传记、历史知识读物、文学书籍等,多方开辟档案服务的渠道。

2、体现档案工作管理特色

档案工作管理手段的更新是实现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档案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条件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硬件基础。因此,在档案工作管理的手段上,要努力实现档案装备技术现代化,解决手工操作运转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技术含量和水平,使档案管理手段由“旧”变“新”。在档案工作管理的形式上,为避免各档案馆大而全,小而全,可以把价值小、保管期限短的档案放到基层,实行分级保管,总馆只需在网上保留基层档案信息。这样既方便基层部门利用档案的需要,又可避免档案馆因馆藏数量庞大,造成库房紧张,同时还可保证档案馆人员有时间开发馆藏信息资源、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3、体现档案工作的宣传特色

宣传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先导。宣传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工作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宣传往往着重于相关法规条例的宣传解释上,多强调重要意义、工作要求,这些说教式的宣传,既不直观形象,也缺少“艺术”性,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如果能通过上网、制作成VCD等,把馆藏开放的档案以动态的图表形式展现给社会,介绍、宣传档案工作,其效果会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因此我们在进行档案的宣传工作时,要善于捕捉本单位档案工作的新亮点、新特点,使档案的宣传由“死”变“活”,具有个性化。

三、发挥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

1、专职档案人员应当重视观念更新

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随着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减少,工作量的增加,档案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专职档案人员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定位,要一改守摊看点、仓库保管员的形象,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胆魄与果断,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摒弃“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主动找婆家、找市场,让档案创造出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工作的清苦是人所皆知的,不怕清苦是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社会,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苦,继续踏踏实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发展档案事业。

2、专职档案人员应当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专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专职档案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专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8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对进口方面来讲,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1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9

石嘴山市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典型的矿业型城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矿产开发及其产业发展,已成为中国大陆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但该市正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压力很大,城矿体系不顺,经济竞争能力不强等难题。特别是大批矿井面临着报废、关闭的危险,而新的接替性主导产业又没有成长起来,已严重影响到了石嘴山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本课题重点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期起到鼓与呼及供有关方面借鉴参考的作用。 一、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可持续发展课题的紧迫性 (一)石嘴山市是西北地区一个因煤炭产业而兴的重要能源基地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北部,属内陆边远山区。2001年底全市总人口6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6%;国土面积445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可耕荒地6.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5亿元,第二产业29.5亿元,第三产业14亿元;工业总产值70.3亿元,工业销售产值 亿元,工业销售收入 亿元,工业利税总额 亿元。2001年煤炭产业总产值为13.7万元,占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7%;职工人数为40825人,占全市在岗职工总数人的30%。按照国际城市的职能划分,石嘴山市主导产业职工占职工的总数远远超过了15%,故石嘴山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石嘴山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主要种类有煤炭、硅石、石灰岩、粘土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目前,煤炭探明储量25.12亿吨,保有储量21.07亿吨。石嘴山地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远在明清时期就已在汝箕沟地区进行煤炭开采,但由于生产条件原始落后,产量很低,并无什么规模。1949年,石嘴山地区煤炭产量只有1.75万吨。只有到1958年建立矿务局以后,采矿业才得以快速发展。随着矿区建设队伍的进入和生产能力的形成,煤炭产业渐成气候。依矿而兴、先矿后市。石嘴山于六十年代建市,近四十年来该市以煤炭生产为主线,已建立了完整的地面保障系统,包括电力和水的供应、设备的制造和维护、运输系统以及相应的管理系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石嘴山地区聚集起大量的煤炭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区,围绕着煤炭产业及职工、家属的生活,通信、交通运输、金融、文教、卫生、商贸、餐饮等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该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该市在八十年代逐渐发展成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石嘴山地区的煤种较为齐全,有无烟煤、气煤、焦煤、瘦煤、贫煤等。太西煤因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高精煤回收率、高机械强度而闻名于世。多年来,石嘴山市的资源开采业构成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给国家建设提供了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品,而且还提供了可观的利税,累计上交国家利税 亿元,仅2000年就上交国家利税 多亿元,此外,国家还拿走了原煤差价4000多亿元,太西煤出口创汇 亿美元,投入产出比是1比 。 从石嘴市的发展形成来看,煤炭产业是该区域的主导产业。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最高时期达到 %。在该市的发展形成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尽管有其他产业部门的先后出现,但煤炭产业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由于煤炭资源开采成本不断增加、基地生态系统逐渐脆弱、加之国家能源的结构调整,引致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系统稳定性不断变差,从潜在的危机来看,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一旦煤炭挖完了,或者接替资源不足,而新的主导产业又没有很好地培育和发展起来,那么资源的枯竭将容易造成产业衰败,进而导致城市的衰败,使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 (二)煤炭产业在石嘴山市已有由主导性优势产业沦为弱势产业的趋势 当今在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强调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消费比重上升,因此,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的趋势是无法避免的。能源市场对煤炭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煤炭的质量上要求高标准,产品要低灰、低硫、高热值,而在煤炭的数量上没有更多的需求。美国曾对征收二氧化碳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受到打击最大的就是煤炭行业,由于用户对优质能源选择增加,相当多的用煤户转向用油或气,将减少对煤炭的需求,导致更多的煤矿关闭。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 均衡的,有的区域有煤炭资源,有的区域就没有。各地煤炭资源储藏的条件和煤质也各不相同。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产业将经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这是由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煤炭产业的发展规律符合行业生命周期。经过勘探和评估,投入开发,在初期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包括矿井建设和大量的地面工程,开始形成生产能力,这就是初始期的情况。在地面工程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随着矿井建设速度的加快,煤炭产量迅速上升,煤炭产业进入了成长期。随着基本建设的结束和配套工程的完善,煤炭产业达到了设计的生产能力,开始进入了成熟期。随着煤炭储量的下降,开采条件恶化引起了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煤炭产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煤炭作为一种商品,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生产的,还是哪一个地区生产的,都在市场上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些地区生产的煤炭由于质量低或价格高等原因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结果是加速了该地区煤炭产业的衰退。一个地区的煤炭产业必然要走向衰退,只是时间的早晚和速度的快慢罢了。当煤炭产业走向衰退时,必然会影响到该区域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 石嘴山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进入中老年期,资源逐渐枯竭,有多座矿山即将闭坑和面临闭坑的威胁。仅就资源存量来看,太西集团区域现有煤炭储量5.5亿吨,年开采量600万吨,按现有储量理论上最多能开采40年。由于无序竞争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造成石嘴山市煤炭开采成本不断加大,煤源开采周期还有可能要缩短。另外,矿山企业多数地处偏僻山区,“办社会”的负担远比其他企业要重,不但要办为企业自身服务的社会事业,而且要为所在社区承担社会义务。如太西集团现有学校27所,医院21所。由于缺少区位优势,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家属子女就业都比较难。有些矿山城镇,矿业几乎是惟一的支柱产业,城镇建设负担基本上都压在矿山企业身上。矿山企业的市场环境也是日益趋紧。据估计,石嘴山市煤炭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约落后20年,劳动生产率相差近百倍,资源回收率比发达国家低10%-20%。企业技术装备普遍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从全国的形势来看,由于矿业普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的、民间的、外商的资本目前都不太愿意投向矿业。我国矿业的投资环境,特别是非油气矿产投资环境,被国际矿业界认为是最差的国家之一。1999年世界大跨国矿业公司在全球投资的116个大型非油气矿产开发项目,中国一个也没有。由于勘查工作滞后,造成后备矿产储量下降,保证程度降低,新建矿山寥寥无几。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保证需要的只有23种,到2020年则仅有6种,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从石嘴山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市区域经济系统中多种产业共同发展或主导产业出现了转移,煤炭产业有逐渐从主导产业的地位上退下来的趋势。全市煤炭产业产值由 年占全市工业总值的 %,下降到目前煤炭产业产值所占比重 %。从具体的煤炭企业来看,如太西集团是全国520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在宁夏经济规模列第五位,工业增加值列全区第二位,是宁夏十大优势骨干企业之一。但表象上的辉煌难以掩盖潜在的危机,市场竞争日趋加剧,资源优势逐步减弱。在创造了50年的辉煌之后,将最终为煤所困。加之多年来企业办社会,造成企业社会负担愈来愈重。集团内现有一万多待业青年,一万多退休职工,企业岗位冗员严重,设备闲置现象不断加重,各类矛盾将不断出现。 (三)煤炭产业一旦沦为弱势产业必然严重冲击石嘴山市的经济发展 煤炭产业是石嘴山市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发展和衰退都将深刻地影响整个系统的发展。煤炭产业对石嘴山市的影响并不在于具体形态的产品煤炭上,因为具体产品的需求很容易通过国内外市场来满足。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地方上的财政收入、给环境造成污染等方面。煤炭产业在石嘴山市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决定着煤炭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系统中具有高关联度,煤炭产业的衰退必然给系统造成冲击。当煤炭产业占有主导地位时,这种衰退减少了对劳动力和第三产业的需求,并且减少了地方财政的收入。人口系统因就业机会减少而引起获取报酬的减少,也导致了对第三产业需要的下降。在这种双重影响下,对第三产业的有效需求明显下降,这将加剧第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人口系统所得报酬的再次减少,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将迫使政府减少对城市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减少对教育事业、卫生医疗、城市公共交 通等公用事业的投入,造成市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市民生活水平的降低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接受良好的教育,影响该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照此下去,很难设想后果将会怎样,但可以肯定将是灾难性的。 煤炭产业发生衰退时,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个共性问题,也是第一位的问题。石嘴山市煤炭企业职工的收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是各行业中最高的。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矿工收入的增长幅度却成为全社会较低的行业之一。据统计,很多煤炭企业矿工的月收入只有五六百元。矿工劳动条件十分艰苦,关节炎、矽肺病等职业病近年有上升趋势。突发的安全事故也主要发生在矿山。由于矿业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本要素投入,“洞老山空”是迟早的事。石嘴山市近百个矿山面临闭坑威胁,将直接影响到上万矿工和近10万家属的工作和生活。由于没有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矿山补偿基金”,企业难以转产,这部分矿山职工已形成社会最贫困的阶层,他们比其他贫困人口更艰难。大武口区朝阳办事处红旗居委会居民绝大多数是宁夏煤炭基建公司的职工或家属,我们在该居委会的822户居民中随机抽取30户,重点就家庭人口、就业状况、居民月人均收入及收入的主要来源、职工下岗情况、居民的住房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这30户居民户均人口为3.53人,目前实际就业人口有19人,平均每两户就有一名失业下岗职工,被调查的居民中平均每月人均收入226元,其中人均收入在160元以下的居民家庭有4户,占被调查居民家庭的133%;人均收入在160元至250元的居民家庭有13户,占43.4%;人均收入在250-550元的居民家庭有6户,占20%;人均收入在350元以上的居民家庭有7户,占23.3%。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有20%的居民靠工资,50%的居民靠退休金生活,还有20%靠处出打零工维持生活,另外还有10%的居民家庭靠下岗生活补贴金维持温饱。且据有关方面预测,随着部分煤炭企业的效益下滑或破产,石嘴山市矿区居民生活困难将进一步加重。矿工一旦失业,既不如综合性城市中的贫困人口有较多的谋生门路,又不如贫困农民还有一小块土地可以安身立命,极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无产者”。加之矿工和矿工家属人群分布集中,所以更容易影响社会稳定。 (四)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据最新统计,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个,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全国地县两级城市663座,矿业城市占了27%,全国未建市县级行政单位1682个,矿业县占了10.6%。在这426座矿业城镇中,处于成长期的84个,鼎盛期的291个,衰退期的51个。2000年,依托百年老矿东川铜矿建立起来的云南省东川市,由于资源枯竭,替代产业建设未能见效,不得不撤销了地级市建制,成为“矿竭城亡”的第一个实例。矿业开发既给城市带来了财富和物质资源,又因废石、废水、废气和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给矿业城市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地质环境恶化、土地复垦任务艰巨则是许多矿业城市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99年的31%,400多座矿山城镇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这是矿业为我国城市化作出的特殊贡献。由于矿业城市多是在荒无人烟或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都是在偏僻落后地区兴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边、穷地区。因此,矿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格局,对于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些昔日的辉煌渐成历史,如今的矿业、矿工、矿山和矿城,即“四矿”问题就像迟暮的英雄,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四矿”问题直接涉及的城镇人口有1亿之多。有人将“三农”、“四矿”并称,颇为中肯。“四矿”问题如处置失当,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高度重视和解决“四矿”问题,有着非常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的工矿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煤炭城市。这些煤炭城市大都是以煤炭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为支柱产业,煤炭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除少数几个城市外,一般都在20%~60%,煤炭工业职工及其家属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也在30%~70%。因此,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二、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石嘴山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是解决“矿 竭”而不“城衰”的问题,说到底是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问题。以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为经济基础和重要驱动力的石嘴山市,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使资源在开发结束后,仍能维持当地人口的长期生存,这就要求石嘴山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与城市建设协调,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利用资源,同时更要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经济发展,协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构建良性城市系统,为长远发展提供条件。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结合石嘴山市的具体实际,我们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必须树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的观念 由于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煤炭资源开发要长远和眼前利益兼顾,规模适度。首先,要对重要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不是“有水快流”的问题,而是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保持一定的矿产资源储备,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以保证资源的合理、有序、永续利用。尤其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的思想,不仅要对各种伴(共)生矿床和有用元素进行综合开发,而且要对资源开发和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煤矸石、矿井水、煤渣、煤层气和洗煤泥等,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变废为宝。其次,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全国生态安全。必须以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前提,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 (二)必须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任何城市经济体系中,自始至终是一个主导产业是不可能的,它必然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更替,原来的主导部门可能成为现在的辅助部门,矿业资源型城市更如此。如果矿业城市的主导产业衰退,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出现主导产业“断档”局面,就会发生矿竭城衰的现象。因此,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适时、有效的调整。 (三)必须变资源导向型战略为市场导向型战略 矿产开发不应是封闭的、单一的,而是开放的、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初级生产要素在地区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正日趋减少,而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不仅要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还要改变过去那种对当地资源的高度依赖状况,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即从“我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必要时,还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市场导向”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当前市场上缺什么我就发展什么”,或者“大家都发展什么我也发展什么”。石嘴山市在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开发步伐,积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变化需求,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由重点开发能源、矿产品资源转向对农业水土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由采掘、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化模式转向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的轻工业化模式,由政府对竞争性产业的投资转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政府也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开发资源,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本服务并降低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从而实现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双赢目标。逐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矿产业和制造业,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四)必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城乡关系、 工农业关系和区内外关系,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系统 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共进。石嘴山市农村地区幅员辽阔, 但高质量的耕地少,土地盐碱地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低。长期以来, 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结构,受水土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造成了大量劳动力剩余和经济的相对贫困化。城市超重化的资源产业格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低,因而造成矿90%的能源、原材料调出区外,而60%的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又从区外调入,结果是利益的双向外漏,人为地阻隔了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所固有的内在关联性。石嘴山市农业特别是近郊农业在功能上应服务于矿区,通过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既可满足城市的需要.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远郊区(县)是粮食生产、经果生产和林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和基地十农户的途径,促进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同时、把小城须建设与农村主导产业、乡镇企业 的发展结合起来,带动农业经济的全而面发展,为城市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腹地环境。 石嘴山市地处西北内陆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除加强区内关联产业间的联合外,还可以依资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强区际问联合和经济合作。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利用能源和原材料的优势,与资源调入区或加工地区间垂直联合、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扩大矿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二是着眼于互补性和规模效益。与同质资源区就近横向联合,共同克服限制因素和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联合双方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带动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五)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严重,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资源型城市则经历了先有企业,后有政府的发展过程,地方政权机构是随着资源的开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形成了一种"大企业、小政府"的格局。由此在城市建设上形成壁垒分明的两块,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加工转化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相互争夺资源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不仅直接制约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强化了政企不分,增加了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同时也削弱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为了实现政企分开,调整和优化煤炭工业结构,提高国有煤炭企业竞争力,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1998年7月,国务院决定将原煤炭工业部直属和直接管理的94户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到省级政府管理。对省级政府来说,这次改革无疑将有助于对各类煤矿的统筹安排,加强对煤炭行业的调控和管理。然而,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来说,“条条”分割问题依然存在。政企不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煤炭企业的改革仍将任重而道远。因此,为促进地区经济融合发展,当前必须尽快打破条块分割,按照统筹规划、发挥优势、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起企业自主、条块一体、联合投资、共同受益的新机制,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变单体优势为整体优势,从而探索出一条矿城一体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在矿城一体联动发展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煤矿企业与地方合资或合作联建生产企业;煤矿企业逐步将社会公益事业分离出来,移交地方统一经营管理,并在初期对地方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主动为国有大煤矿搞好服务。 三、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探索 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能仰仗单一的优势资源,而是应发挥综合优势,适时进行优势再造和转换。 (一)促进煤炭产业技术进步以实现优势挖潜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低源于技术落后,据有关部门统计:国有煤矿的资源利用率是50%,县级煤矿的利用率是20-30%,大多小煤矿低于20%,大量可利用资源永远弃于地下,资源回收率仅30%。矿产资源每年损失1亿元。我国资源每年损失1亿元。1949年以来,国民经济生产总总值增长10位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因此,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综合采煤,开展煤层气化工作等,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煤炭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不仅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需要,而且这样做可以减少煤炭产业就业职工人数,从而缓解转型期间的就业压力。在目前状况下,煤炭职工的素质普遍较低,这就为转型期间对他们的培训和再就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将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为煤炭职工在转型期间的再就业创造条件。 促使煤炭企业技术进步,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煤炭的洗选加工。目前,我国原煤入洗率只有24%左右,远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今后应逐步向100%的入洗率过渡。据估算,正常情况下,每入洗1吨煤可去除0.15~0.2吨煤矸石,还能去除50%~70%的天然硫。同时,每选洗1吨煤平均可盈利20元左右。因此,加强对煤炭的选洗加工,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加强对煤炭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煤炭开采和转换的过程中,对排放的各种废弃物和副产品,如煤矸石、煤渣、洗煤泥、煤层气等,一定要进行综合利用。例如,根据煤矸石的不同特性,可用于填塌陷、铺路、制砖、生产水泥、供热、发电、生产化工产品等。这样既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三废"的治理。当前,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管理和治理力度,坚决制止野蛮开采,制止"三废"乱排滥放,继续抓好超标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工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布局不合理、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破坏资源的企业和项目 ,要坚决予以取缔、关停、淘汰、搬迁;第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要搞好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清洁生产。当前,应该大力推广那些国内已经商业化或有条件商业化的清洁生产技术。如加强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处理和洗煤水的闭路循环使用;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和煤气(液)化;推广先进的燃烧方式和烟气净化技术;建设煤泥热电厂或推广循环硫化床燃烧技术;抓紧水煤浆技术的推广和工业性实验;大力发展型煤,禁止散烧原煤;等等。 (二)进行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优势替代 煤炭产业的转型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长河中的一个过程,是由替代产业逐渐接续煤炭产业的过程。煤炭产业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由此而造成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波折、减缓、甚至于倒退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认真解决好煤炭产业的的结构调整和转型问题。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建立既符合全国或大区劳动地域分工格局,又能充分发挥地区动态比较优势,而且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佳的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遵循这一目标,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非均衡性。煤炭城市的经济效益不佳,自我积累能力差,加上国家投资政策的改变,资金严重短缺。在这种形势下,要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关联效应大的主导产业,以此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二是稳定煤炭生产。煤炭城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70%的能源来自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能源构成状况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九五”期间,煤炭年均增长速度计划为2.3%。因此,煤炭城市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以稳定煤炭生产为重要原则,这既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的需要;三是综合效益最大。煤炭城市经济效益低下、环境质量不佳、就业岗位少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都与产业结构失衡密切相关。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应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到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整体最优;四是可持续发展。煤炭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任何煤矿都必将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以煤炭为单一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注重眼前经济发展,又要兼顾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城市与区域相结合。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为区域提供物资和劳务服务的城市经济基本活动部分。因此,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将城市拥有的比较优势与区域的宏观背景加以综合考虑,不应脱离对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及今后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战略的综合分析。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与现代化,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把城市经济发展建立在高度依赖自然资源之基础上的做法,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积极发展非资源型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首先,对各种优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在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除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外,一般还具有多种多样的优势矿产资源。例如石嘴山市就除拥有丰富的煤以外,还拥有硅石、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分布面积广,也是优势资源,应大力开采利用。因此,对石嘴山市来说,除了搞好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外,还应搞好其他非煤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其次,延长产业链条,搞好精深加工增值。从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看,对煤炭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增值,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建立坑口电站,发展煤电联营,促进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加工转换;二是发展高耗能工业,如实行煤电铝一体化,变单项优势为整体优势;三是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工业,如提取甲醇、醋酐等化工原料,开发醋酸纤维素、醋酸乙烯、感光材料等高科技产品,以提高煤炭的加工利用率。石嘴山市在大力发展煤化工、碳素制品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四是积极开展对煤矸石、粉煤灰、煤层气等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减少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第三,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对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转型要立足资源优势、现实基础、区位优势、技术力量和投资来源等要素,通过资源配置和资产存量优化,使资产增量转移到效益较优的产业部门。煤炭产业转型可能想象用某个产业或一、两个项目就可以接续煤炭产业对系统的贡献,因此替代产业将是一个综合的方案。可以若干个骨干项目来带动系统经济的发展,围绕着这些骨干项目可以搞零配件加工、产品的深加工等中小项目,实现社会分工专业化。随着经济发展,带动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也可以利用煤炭产业所拥有的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第一产业。如亘元集团现有耕地1166公顷,各农场已有30-40年年的耕种历史,具有一定的农业基础设施。着眼于煤炭替代产业的开发,亘元集团立足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确定了设施园艺产业建设项目、生态经济林建设项目、肉牛繁殖育肥项目、羊产业建设项目、生态林果业建设项目、生态农庄建设项目等六个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已全面启动,部分项目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近2000多名人员的就业问题。转型所需资金应该多元化,由国家投一部分,由煤炭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和贷款解决一部分,吸引区域内外的资金和外国资金,并鼓励煤炭企业职工自筹部分资金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自办微型企业。 (三)实施绿色资源型城市战略以实现优势延伸 石嘴山市要集中力量建好大武口区,使人口向大武口区集中。要下气力绿化、美化大武口,并整治好石嘴山、石炭井等矿区环境。实施绿色资源型城市战略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力求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及时治理三废,保护土地、大气和水体;加强生态建设,搞好园林绿化;加强清洁卫生等市政管理。实施绿色资源型城市战略既需要城市政府负责,又需要开采企业出力。因为资源开采对城市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既需要矿产资源,又需要优良环境。这样就产生了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有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关闲矿山到国外、境外去获取所需的资源。而我国则不一样,我们需要的资源量大,国际矿产品市场不可能满足我们的全部需要,我们也不可能用那么多的外汇去购买全部所需的矿产资源。何况我国还有相当的资源潜力。此外,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在世界风云突变的时候,完全依赖国外资源对我们也是很不利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走停止资源开采来保护环境之路,而应实行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在保护中开采,在开采中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是”十五”计划任务之一。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是以人为本、代表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为了实施绿色城市战略,石嘴山市就应及早作好城市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在市政建设、环境卫生和城市绿化三方面进行部署。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种用段,制订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实行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对于已经破坏了的土地和生态环境,与争取国家给予支持的同时,要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环保基金来进行土地复垦,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大力发展洁净煤等洁净能源技术,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对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汽车尾气等工业废气和生产生活废水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创造一个整齐、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对于资源开采企业来说,要把矿山建设成花园式矿山,实现坏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双赢目标。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洁净煤技术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是我国煤炭工业顺应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选择。目前,洁净煤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应用刚起步,由于环境治理不到位、不严格,洁净煤技术和设备在市场上推广有一定的难度。煤炭仍在陈旧的炉具设备里大量的直接燃烧,搞洁净煤技术还看不到效益,但这种状况不会长久。因为,在全球环保行动中,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随经济发展的不断增加,日益引起国际广泛的关注,政府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将会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下,严格环境治理标准,将会继续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和扩大治理范围,真正落实《环境法》。如果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或考虑征收环境税,能源用户就会将环境治理的费用计入成本,经比较后再选择能源的种类和所要采用的技术与设备,煤炭用户就会增加对洁净煤设备的需求。因此,只有经济化的洁净煤技术才可能增加煤炭在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力。煤炭是石嘴山市的资源优势,确保并不断提升这一资源优势具有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对全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开发与推广洁净煤技术方面石嘴山应有超前意识,要抓住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和推行绿色环保行动的机遇,既造势、又乘势,力争使该项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成为石嘴山在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凡是有煤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赋存煤层气,是不可忽视的清洁能源。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而且有利于改善煤矿的安全条件,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石嘴山市应鼓励、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煤矿开展试点,积极引进先进的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改变煤矿只生产煤炭,产品单一化的状况,在产品结构上向优质化靠拢。 (四)研究“煤电联营”、“煤电高耗 能联营”课题以实现优势互补 相对世界发达国家,我国的煤电转换比重过低。199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煤电转换比重为93.2%、德国为90.9%、英国为74.6%,我国则不足40.0%。为解决我国终端煤炭消费比重过大带来的环境、效率等一系列问题,就必须要持续不断地提高我国煤炭转换为电力的比重。煤炭是电力工业的主要燃料,煤炭工业作为电力工业的上游产业,面临着与其他资源型产业同样的问题,如石油与化工产业上、下游的共同发展问题,煤炭工业与电力工业上、下游的共同发展问题。 目前石嘴山市一般发展好的煤炭企业有其特殊的条件,如开采条件优越、生产成本低等。大多数煤炭企业在煤价下跌的市场竞争中,难以扩大生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单一的产业结构、企业的社会化问题得不到解决,总量过剩,市场混乱。为解决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单一产业结构的弊病,煤电联营的探讨需要进一步深入。煤电联营,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国家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政策,打破行业壁垒,加强行业之间的协调。新建煤矿应与电厂同时规划,建设坑口电站,成为同一个经济实体;已建煤矿可与电厂联营,成立集团。以电促煤,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以下游产品的利润扶持上游产业,可以加快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的步伐,进一步促进国有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以解决煤炭营销市场混乱,煤炭行业自办小电厂存在的技术水平低、效率差、污染严重等问题,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扶持政策研究 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固然受资源丰度和采掘程度制约,但与国家宏观指导是否得当和政策支持力度大小也有关。所以,为了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治久安,除了资源型城市本身要努力外,国家应对资源型城市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 (一)尽快还煤炭企业以基础产业的本来面目 目前,矿业目前的窘境突出表现为其基础产业地位尚未得到真正确立,无论在国家产业分类上还是在行政管理上均未被视为独立产业,从而导致无法制定一套统一的、符合矿业经济规律的制度和战略,在这方面,矿业甚至比农业更具危机。按我国统计习惯,矿业是与制造业、建筑业一同划为第二产业的。但从经济属性看,矿业应同农业一起划入第一产业,因为它们都是直接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次产业。从生产角度来看,矿业对下游产业的影响甚至要大于农业:全国能量供应的93%来自矿物能源,制造业原料的80%来源于矿产品。所以,在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产业分类中,属于第一层次的有10种,其中第二位即为“矿业和采石业”,位于“农业”之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皆将矿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来对待。但由于矿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得不到真正确立,国家对矿业索取过多,税赋不尽合理,导致矿业投入不足,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相当长一个时期,国家通过对主要矿产品的垄断经营和矿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行“资源无价,矿产品低价,深加工产品高价”的政策,矿业被过多地“抽血”。即使是现在,我国矿业还实行着增值税制度,这也很不合理。因为矿业不同于制造业,它和农业一样没有现代经营管理意义上的“上游产业”,即矿业生产没有“原料”,“矿业进项几乎为零”。所以,世界上多数国家均不对矿业实行增值税制度。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国家参照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方法,把矿业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基础产业,建立能反映矿业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与考核指标体系,把矿业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宏观决策之中。 (二)继续搞好煤炭工业的关井压产工作,建立矿山企业的反哺机制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机制 由于受"有水快流"的影响,前些年我国乡镇集体和私人小煤窑迅猛发展,非法开采、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十分严重。1998年,我国6.4万个煤矿中达到规模产量的仅500多家,全国6.1万处各类小煤矿年产规模只有8000吨左右。在全国原煤产量中,有一半是小煤矿靠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开采出来的。而且这6.1万处小煤矿中有5.12万处属非法生产,产量达4.3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30%以上,造成煤炭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影响了煤炭工业的正常发展。为此,国务院决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压减煤矿产量。1999年以来,煤炭行业关井压产、总量控制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止到1999年10月,全国已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3.05万处,比原定计划指标2.58万处多关4700处,小煤矿煤炭产量共压缩了1.86亿吨;国有煤矿通过限产压库,煤炭产量也比上年减少了1亿吨。为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今后应继续坚持总量控制,实行合理开发,搞好煤炭工业的关井压产工作。然而,由于这次关井压产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产煤大省(区),尤其是一些煤炭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过去曾经对国家作出过较大的贡献。因此,国家对这些城市煤炭工业关井压产后给予相应的援助政策,尤其是财政援助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国家应建立煤炭开采企业的反哺机制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补偿基金。在矿业销售收入中,特别要注重从处于高产期稳产期矿山实现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暮年矿山的反哺基金,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建立补偿基金,用于衰退期矿山的转产补贴,为矿山闭坑转产与人员分流再就业和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补助与支持;对于面临资源枯竭的城市,要集中力量,实行特别扶持政策,培育非矿产业与促进城市转型。在财税政策上,建立对煤炭城市的反哺机制,如国家对煤炭城市的增值税、消费税,可以加大返还比例,力争返还率达到35%-40%;对煤炭城市中央企业所得税,实行中央、地方共享;提高资源税征收比例,并全部用于矿业城市生态建设。同时,建议调整对煤炭城市的财政体制,减少上缴基数,实行上缴不递增政策。在国债项目安排上,建立专项资金用于煤炭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第二、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对矿业城市应有通盘考虑。国家要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鉴于矿业城市在城市数量上的比重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建议国家设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委员会这样一个非常设机构,把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统一规划,统筹运作。将矿业城市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宏观决策,调整国家资源政策。国家在实施资产重组、呆帐核销、优化资本结构以及制定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时应适当向这类城市倾斜。 第三、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对国有煤矿的改造,全面落实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政策。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国有煤矿实行规模经营;鼓励国有重点煤矿之间进行联合;加强对国有煤矿的技术改造,实行正规开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给西部的矿业城市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还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要完成对石嘴山市矿区国土整治,采空区、陷落地、尾矿库治理及生态植被恢复;新区矿产资源勘探;政府接收国有企业举办的社会事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解困;粮食、商贸企业改制;矿业开发和新兴产业培植等主要项目,就必须需要国家增大对石嘴山市的转移支付力度。 (三)取消阻碍煤炭工业发展的建设基金,降低煤炭企业的税负,建立减轻煤炭企业负担的机制 1998年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地方后,国务院决定.继续执行中央财政对国有重点煤矿的亏损补贴、增值税定额返还政策;对32户国有重点煤矿超亏占用工商银行贷款,按照有关规定继续实行计息挂帐;继续执行对国有重点煤矿的转产贴息贷款政策。同时,企业下放后,所得税不再上缴中央财政,全额交给地方财政;企业利润不再上缴和划转,全部留给企业。这些政策将有利于国有重点煤矿逐步摆脱困境,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现行国家政策中也有一些阻碍了煤炭企业的发展。目前,煤炭工业是我国唯一没有建立发展基金的基础产业部门,而每年却要上缴几百亿元的各种基金和费用,不仅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各地区煤矿的不平等竞争。1998年,国家仅从煤炭运输中征收的铁路建设基金就高达117亿元,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占绝大部分,这不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为此,建议国家取消铁路建设发展基金,以维护各行业之间和各地区煤矿的公平竞争。即使当前暂不取消这一基金,也应对国有重点煤矿免交铁路建设基金,或者实行先征后返的政策。同时,要逐步调整现行的定额补贴和税负政策,把财政补贴的额度与煤炭市场的价格挂钩起来,建立动态补贴机制。 我国煤炭企业要摆脱困难局面,主要靠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除此之外,国有煤炭企业还要靠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才能顺利发展。例如,在现阶段,需要调整各行业,特别是资源性行业与其下游行业的利税水平,避免行业间的不平等待遇和过大的收入差异。国家实行利税改革,开征增值税,对资源型的上下游行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资源型行业的原料来自大自然,除开采所用的辅助材料无其他原材料,进项抵扣值较低,还要缴纳资源补偿费;但其下游行业,多为加工业,原材料占用比重大,进项税值高,抵扣多,相应的净税率就低得多。例如,煤电行业的销项税为17%,可以抵扣 燃料进项税9%,实际净税率为8%;煤炭行业的销项税虽为13%,但进项税只有4.7%,抵扣后实际净税率为8.3%,另外还要按照产量缴纳资源税,按照销售收入的1%缴纳资源补偿费。煤炭行业的税赋水平不仅比原来执行的3%产品税要加重许多,相对发电行业的税赋也明显得多。因此,需要适当加以调整。1994年税改后,我国矿业算术平均综合税率为14.65%,是税改前的近3倍,是目前制造业税负水平的2倍,高出国际同行业水平近6个百分点。1994~2000年,太西集团煤炭产品平均综合税负就率为6.56%,与原产品税税率3%相比,税负率平均提高3.56%,是原产品税税负率的一倍还多。2001年综合税负率为7.9%,与原产品税税率相比,提高了近5 个百分点。另外按现行税法规定范围,企业办社会性质的机构,属于非缴纳增值税范围,但煤炭企业自产产品用于办社会却视同销售,需缴纳增值税,这无疑又增大了煤炭企业增值税的纳税基数。因此,要切实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就必须统筹矿业合理税赋。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对煤炭企业办社会性质的进项税应准予抵扣。 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种种原因,开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诸如税赋重、社会负担重、离退休人员多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再加上近几年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实施企业改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和困难。国家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帮助它们增强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为了实行政企职能分开和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决定通过改革把应由政府办的事交给政府来办,许多地方也开始这样做了,将企业所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等交给政府,并在过度期间继续给予一定的补贴。但由于不少资源型城市政府本身财力也很有限,完全将矿山企业所负担的社会职能接收过来力不从心。所以建议国家要研究矿资源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理顺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资源型城市和开采企业的共同发展问题,把产业发展政策与城市发展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制订有利于城企双方共同发展的政策,既解脱企业办社会的沉重负担,又能促进企业与城市各方面能协调、持续发展。 应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矿工再就业特别计划。应不断理顺城矿职责关系,实施城矿互利战略,制订有利于矿业和城市互利发展的政策。促进资源勘查开发与节约利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采用国家支持、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三家抬”的办法,切实减轻矿山企业办社会的负担。 (四)对煤炭城市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援助政策,建立产业转型的财政支持机制 煤炭城市实施产业援助政策,是发达国家通用的做法。在60年代,为促进九州地区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日本政府曾在该地区兴办了一批现代工业开发区,吸引大批区外企业入迁九州开发区,并按新的产业政策兴办一批新企业。日本政府对开发区内企业安置煤炭工人及其子女就业给予一定补助,并视用人比例的高低实行差别优惠政策,除外,还对失业煤炭工人承担培训费用。日本政府的上述做法,对当前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煤炭城市的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差,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城市功能转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建议国家对煤炭城市的产业衰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提供必要的援助政策: 第一、国家应把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调整、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新世纪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特殊问题来加以研究。如组织力量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战略进行调查和研究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并加强调控和指导。在产业布局上,优先安排能够发挥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大、国际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中央应积极促进地区之间经济结构调整,利用政策或行政手段,通过发达地区向矿业城市进行产业战略转移和技术辐射,逐步把发达城市的一些原有的主导产业和产品的国内外市场过渡给矿业城市,在其建立和发展自已新的高技术主导产业的同时,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向矿业城市转移,既实现了自身产业的升级,又解决了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要支持煤炭城市发展新兴产业、接续产业,使之尽快成长为支柱产业。从财政和政策上重点支持大中型矿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并从宏观上对矿业城市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社保政策和城市政策等多方面给予综合指导,积极推动矿业城市的结构调整与城市转型。 第三、要建立矿山转产基金,以用于衰退期矿山的转产补贴。矿业城市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面临资源和财富的双重流失,生 态环境的恶化,人口、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等。建议国家研究出台针对矿业城市的特殊财政政策。例如:国家在新增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支持矿业城市的基础设施、环保项目建设;今后每年给这类城市安排一部分城建专项债券,国家允许这类城市发行专门的城建福利彩券,动员民间财力支持城市建设;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以解决再就业问题。国家要根据不同矿区的资源赋存条件,设立专门用于老矿区结构调整的专项资金。加大对煤炭塌陷地复垦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并对复垦后恢复生产的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第四、要积极鼓励"三废"利用,建立环境生态补偿基金。在税制改革以前,我国对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免征产品税。税制改革以后,开始全面征税。目前,连销售煤矸石和粉煤灰都要按规定交纳增值税。各种税费的增加,不仅影响了"三废"利用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的开展。为加强对"三废"的综合利用,建议中央对煤炭城市"三废"利用企业实行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或者实行先征后返,返回的税收由城市政府统一管理,专项用于环境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同时,国家要对开展综合利用的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鼓励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些都需要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给城市政府使用,这对新资源型城市或老资源型城市都十分必要。对新资源型城市由刚刚开发的矿业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对老资源型城市矿业企业没有这种能力的,由城市上级政府从收取的税收中解决。这是使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对搞好为矿业企业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要建立土地复垦专项补助资金。专款用于土地复垦的规划、设计和对解决复垦、成效显著的单位或个人的补助、奖励。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复垦规定》是1988年制定的,目前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规定现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些则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单纯强调"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在实施中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煤炭塌陷地几乎都是煤矿尤其是国有重点煤矿造成的,而这些企业目前大多不景气,生产经营相当困难,因而无力对塌陷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复垦。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同时确立"谁破坏、谁复垦"和"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乃至外商和港澳台商,采取自行复垦、承包、拍卖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煤炭塌陷地的开发复垦。国家要加大对煤炭塌陷地复垦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并对复垦后恢复生产的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第六、要争取建立国家、地方和企业按比例共同承担的稳定投资体系。在技术的开发上,要以市场经济的思路研究投资的新机制,特别是要在尽快完善投资软环境的前提下,吸引外资和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从而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10

一、循环经济是国际金融危机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国经济已经领先世界开始复苏,在新格局下,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动调整路径,是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主旋律。

2009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循环经济发展呈现加速趋势。首先,经济增长的总体能源消耗呈下降趋势。2009年一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04%,而GDP同比增长6.1%,反映了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同比降低2.89%.降幅比去年同期加快0.27个百分点。六大能源消费较高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其次,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各种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提高1.55个百分点,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回收利用能量1935万吨标准煤,回收利用率为2.25%.最后,投资结构中,节能减排项目增幅较大。2008年11月,国家紧急部署的1000亿元用于扩内需、保增长的新增中央投资中,约200亿元是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项目;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今年1—5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915亿元、23042亿元和295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7%、29.1%和34.9%.如果我们把第一、第三产业作为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产业,把第二产业作为相对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显然,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显著高于第二产业投资增幅。

以上数据表明,能源消费总体回升、单位GDP能耗下降,中国投资结构正经历巨大转折,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拉动力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迁,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金融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一国的金融越发达,其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循环经济要大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绿色化经营就是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最好的支持。

绿色金融就是将环境保护纳入金融功能的服务范畴,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进行融合,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也是金融功能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十一五”期间,仅环保投入预计将达到14000亿元,中央财政以每年18%的增长速度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其中金融力量的支持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高投入,因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特征决定了其融资方式的多样性,从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

1、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倡导的3R(Reduce,Recycle,Reuse)原则以资源节约和生态效率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企业中率先实践也印证了这一模式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前提。

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与生态效率导向的技术进步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资源再生产行业和环保产业比重的不断增加,同时资源生产率将取代劳动生产率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然而,这也意味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从追求劳动生产率转向资源生产率。

由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转向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增加关联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本并伴随着技术的不经济性,技术开发与实施过程亦存在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及自然风险。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手段的支持。

同时,作为新型行业的资源再生产和环保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受技术约束与市场规模限制,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其发展过程同样需要有相应的绿色金融手段的有效支持。

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

2、循环经济的投资特征决定其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特征导致对融资方式多样性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在企业层面上,由于企业属于竞争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的效益目标明确,最需要对其技术改造或新型生态技术生产项目辅以资金支持,因此其投融资渠道和方式都比较复杂多样。在产业园区层面上,由于产业园区的建设既包涵社会效益,也包涵企业效益,因此产业园区及其支柱企业的金融需求更多地体现在一揽子金融工程设计上,更强调将不同投资人与多种金融工具有机结合,共同支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产业组合、产业升级和政府发展规划。在社会层面上,由于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只有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才能达到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制约因素分析

1、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门金融政策亟待出台

高科技、节能型企业一般是新兴行业,发展前景暂不明朗,而且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出于对防范信贷风险或获取短期效益的考虑,银行大多对上述行业采取了谨慎或限制的授信政策,不仅授信总量少,而且利率上浮高、担保条件苛刻。截止目前,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尚未出台以低利率为核心的绿色信贷政策,没有建立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支持政策,没有设立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绿色投资基金,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手段局限于加大信贷投入、给予利率优惠以及限制对污染企业授信等通用式做法,没有制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的综合性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专项优惠措施。

2、金融服务短期行为导致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动难

高耗资源产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金融对高科技、低耗能经济支持不足。无论是社会化的大循环经济,还是具体的产业单循环经济,要实现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必须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且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目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短期行为日益明显,企业难以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来启动和完善产业循环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导致企业“短贷长用”,潜在金融风险加剧,另一方面企业挤占流动资金,影响企业优势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不仅如此,支持循环经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严重缺位,未成立专职服务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法人地方金融机构,且绿色金融产品单一,对循环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

3、循环经济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尽管我国政府允许投资主体多元化,但由于过去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很少有政府之外的资金投资于循环经济项目。我国循环经济投融资的资金主要靠财政注入,缺少社会财力的支持。由于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财政不得不优先保证基本职能的需要,从而导致循环经济发展出现资金匮乏的局面。

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上市公司稀少,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难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同时,由于循环经济企业商业信用不畅,造成融资租赁、商业票据、投资基金债券等间接融资工具量小面窄。

四、构建支持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体系

1、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

目前,现有的金融制度盲区和信贷政策缺陷等问题是制约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设计一种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来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将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比较合理的配置,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以实现金融生态环境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

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要对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制度;要与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制度方向一致;要有利于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的具体实施;贯彻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同时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明确关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具体要求;建立激励机制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

2、完善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首先,为了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上市审批要把绿色因素考虑在内,在同等条件下,对于部分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大型绿色产业优先上市。其次,对于环保类中小企业或资源再生类的企业,今后亦可尝试到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再次,拓展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提升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产业转型要求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提供利率优惠和信贷规模与期限优惠的政策指导,并以“赤道原则”的国际规范为依据,制定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对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政策,从而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增加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效力。2009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的95%,而2008年同期仅为89%,信贷占融资的比重在全年必将突破95%.最后,成立绿色基金。绿色基金的宗旨主要是通过资助和奖励对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推动中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及国际合作等各项环保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热心环保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捐赠,以及污染者支付的环境污染费用成本等。筹募来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环境保护项目,奖励对环保事业有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资助有利于环保的公益事业。基金会的资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利息或购买环保型企业的债券、有价证券和一些股票为基金增值,也直接或间接支持以循环经济模式经营的环保型企业,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建立并完善循环经济担保机制

首先,在担保机构的组建上,应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关政府单位出资建立。实行政府担保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为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融通时的信用担保。其次,在担保运作过程中,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在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政府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则,保证信用担保机构能够独立、自主地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循环经济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但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还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提高担保的灵活性,即可提供一笔贷款的全部担保,也可对抵押不足的部分进行部分担保。最后,在相关政策上,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应在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吸引大商业银行、大公司、大财团的资金支持,允许以独资、合资、合作、外资等多种形式建立担保机构,不断充实循环经济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其担保职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支持循环经济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层次框架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国家出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商业贷款时,必须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体系。第二,要求商业银行设计开发绿色环保信贷产品,专门用于支持企业以“3R”为原则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以及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再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生产转型,企业凭借生产经营项目的“绿色因素”获得专项绿色抵押贷款。第三,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与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着手,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并与商业银行的央行再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等监管因素、支持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资金投入存在专业性强、风险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等因素结合起来,对支持循环经济的营业收入给予税收优惠倾斜,降低面对循环经济生产的资金经营成本。

总之,在当代全球经济中,金融作为各种生产要素和交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融通的载体,金融活动的独特运行规律及其有效支持,对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发达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有绿色金融的服务驱动,必将推动循环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韩宁:构建中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的机制[J].中外企业家,2006(12)。

[2]张然斌、刘武辉、欧阳强:论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和谐金融环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8)。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例11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依旧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这种竞争优势,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等形势的发展变化正日益受到挑战。中国对外贸易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调整贸易发展模式,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带动整个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显著跃升。 【论文关键词】 技术创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但是,支撑中国出口发展的拳头产品、优势产品依旧集中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从目前来看,这种以劳动和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商品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其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为了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调整贸易和技术发展战略,把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科技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加入到亚太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链中,迅速地完成了一部分产业的升级,实现了从初级产品出口主导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在出口产品结构上,也迅速从初级产品向制成品转变。在工业制成品中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由于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来自低劳动成本和免税进口的中间投入,而非来自技术和资本方面的优势,因此,仍明显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依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产品)。直到现在,主要优势出口商品仍集中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对此,可以通过近10年来中国贸易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变化来分析。 通过近10年对中国9大类商品TC指数的发展变化分析来看,中国外贸竞争力较强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侧重于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和简单加工业,如第1类和第8类商品。而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中,中国的外贸竞争力则显得比较薄弱。第7类机电类商品的外贸竞争力呈稳步上升态势,但该类商品的附加值低、技术水平不高,且主要由加工贸易的方式构成,其外贸竞争力发挥的基础仍然是低劳动力成本。 面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为了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转变中国对外贸易依靠劳动力低廉优势获取市场的发展道路,把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科技竞争优势基础上。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技术发展路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技术能力低下和技术创新不足的基础上。为了分析技术创新与我国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时间序列模型予以检验。在模型中,我们用中国年均研发经费投入代表技术创新能力,对它和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 本文选取了中国1978-2011年的出口贸易额和研发经费投入为样本数据,对上述数据予以协整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为了消除异方差,本文检验对外贸易和研发投入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并用Y表示对外贸易额增长率,用X表示研发投入增长率。 首先对数据做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其平稳性。对时间数列Y和的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方法检验,结果见表3。 表3、表4的两个表格的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数据的初始值均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即原变量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所有数据的一阶差分均在1%、5%和10%水平上,ADF临界值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即数据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本文采用Johansen提出的方法,对Y和X的协整关系予以检验,相应检验结果见表5。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Y和X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并且至少存在两个协整方程。本文采取“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建立一个ECM模型。 首先估计二阶ECM模型: DYT=0.229DXT-0.498DYT-1-0.082DXT-1 0.114XT-2-0.406YT-2 (1.24)(-3.20)(-0.75) (1.11) (-2.53) 括号内的T值表明式子当中有些变量统计性不显著。继续估计一阶ECM模型: DYT=0.129DXT-0.445YT-1 0.079XT-1 (1.82)(-3.35) (1.00) R2=0.25,DW=2.07,括号内的数值为T值。写成误差修正模型形式如下: DYT=0.129DXT-0.445(YT-1-0.17XT-1) 其中,长期关系是:YT-1=0.17XT-1 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增长与研发经费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也就是说,研发投入增加1%,会带动对外贸易0.17%的增长。1990-2011年间,中国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为18.9%,至此,我们可以计算出技术创新对对外贸易的年均拉动作用为18.9*0.17%=3.2%。即,在中国每年对外贸易总增长中,有3.2%是由技术创新引起的。1990-2011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8.1%,最终我们得出技术创新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为17.7%。换言之,技术创新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贡献率为17.7%。 分析还表明,技术创新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还很有限。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是时展给中国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急迫的课题。而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正是适应当今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提出来的。 三、建立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 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以促进和推动对外贸易发展为目标,将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相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等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机制联系起来,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部门特色的技术创新协作群体,不断优化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 就中国而言,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国的企业和产业正面临着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严峻挑战。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研究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中国国家贸易竞争的核心和长期优势。 1.建立以外贸企业为主体的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发挥技术创新对贸易的促进效应,就必须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贸易促进自主技术创新体系。为了加强外贸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大型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要提高自己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加大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体系。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推动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政府有关机构应当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贴息贷款及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并鼓励这些企业积极向国际市场挺进,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活力。 2.建设和完善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的中介机构。对于一个创新体系而言,技术创新的选择能力,即对市场、产品以及技术和创新资源做出创新性选择的能力是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技术创新选择能力又取决于搜索和监控相关技术经济信息、确认技术和市场机会以及利用这种技术所必须的知识、信息和技能的能力。建立和完善贸易促进技术 创新体系中介机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这些机构要站在全球的角度收集和整理科技、经济、市场等信息,能够及时地把握世界前沿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同时,不断强化对世界市场需求的前瞻性研究。在此基础上,中介机构根据已有信息资料和预测结果,协助企业对技术创新做出取舍。并且,技术中介机构还可以利用它所建立的技术源、技术吸收企业以及与技术流转应用有关部门的信息网络,为外贸企业、研究机构牵线搭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3.完善鼓励发展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是建设我国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中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意识都比较淡薄。中国每年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只有10%左右申请了专利保护。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中国专利局累计受理发明申请专利38万多件,其中向国外申请的不足4000件。这意味着中国每年90%的科技成果可以被世界共享,99%的发明专利可以被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无偿使用。现在,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对中国的“专利壁垒”,而中国的科技成果却不设防,这显然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为此,要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外贸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运用法律制度维护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4.营造有助于贸易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一个国家创新活动所面临的社会氛围对其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或经济活动过程,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目前在中低档产品生产以及在加工制造业的中低端(特别是组装)上的低成本、低价格态势,这是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优势。在这方面,中国的许多产业进入国际市场时几乎是“所向无敌”,这直接表现为中国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一度迅速上升,这种现状使许多企业在技术发展路径上青睐于技术引进,认为自己组织力量搞开发,花钱多且费事。其结果是企业开始“变懒”,自主创新意识淡薄。为此,应充分认识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生存发展的关键。 5.站在全球化高度认识技术创新。在现今新的贸易自由化主导的世界贸易格局中,传统的贸易保护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从目前的贸易格局看,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拥有的先进技术,更多地依靠知识产权、贸易技术壁垒等新的手段控制市场。中国对外贸易中受技术标准影响的额度约有1/4,每年直接影响100多亿元的贸易出口。必须密切注视国际标准化发展动态,建立既符合世贸规则、又能保护中国利益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从而改善国内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条件,并且在出口方面增强中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缺乏技术创新将会成为影响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不确定因素。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高度强调和重视技术创新,将技术创新与国家的国际贸易竞争力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基于技术创新的国家贸易促进体系,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