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学校交流发言稿

学校交流发言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5:15

学校交流发言稿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1

一、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广大党员、干部心中有了理想信念这盏明灯,不论碰到什么挑战、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都能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身边的群众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深刻地指出了教育的根本作用、根本目标、根本任务、根本保证等本质特征,深刻地阐明了教育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视察山丹培黎学校时指出,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学院目前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攻坚克难的艰苦阶段,我们一定要勇担使命,推动学院快速健康发展

二、学习榜样,树立日常工作的标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党从来不缺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榜样,远的如焦裕禄、孔繁森,近的如沈浩、邹碧华,还有我们身边的陇原四有好老师。这些优秀榜样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赞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对照优秀榜样,从榜样身上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把榜样的力量融汇到实际工作当中,用更高的职业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工作标杆,用更好的业绩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我们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

我们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融入学院的发展,在学院发展的新征程上夺取更大的胜利。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2

尊敬的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

我是周的妈妈,很高兴能在今天的家长会上作代表发言。孩子能在三(三)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自豪。也借此机会,感谢不辞辛劳,努力付出的张老师、薛老师,以及积极参与和支持班级建设的各位家长们!你们辛苦了!

“望子成龙”是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如愿以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接受老师的教育外,父母的影响是最持久、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所以我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相互晚上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共赢。下面,我就和大家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几点心得:

一、因材施教,激发孩子兴趣。

两年来,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课外阅读。一年级的时候,孩子刚刚接触书本,识字不多。孩子对课外阅读没有什么概念。在张老师的引导下,我购买了一些故事强,内容相对简单直白的课外书,大部分都是童话故事。我陪同孩子一起阅读,碰到生字,积极的查字典;不明白的语句,细心的讲解;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并引导孩子反复阅读,尽量熟悉和掌握故事内容及引发的含义。读完后,就请孩子当小老师,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让孩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在阅读过程中,我尽可能从读音和表情等各个方面给孩子更多的表扬,同时,读书也需要有规划和目标。我会引导孩子制定一个短期的读书计划,设立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就激发了孩子的学习欲望,提高了自信心。通过引导和监督孩子自始至终执行,让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从而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而坚持了下来。

二、因势利导,让孩子享受运动。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势利导,孩子才会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我深有感受。记得孩子刚刚学习跳绳的时候,训练了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做到手和脚协调一致,要么是先甩了绳子却迟迟没有跳起来,要么是早早地跳了却还没来得及甩绳子,那时她急得直哭,认为是自己太笨学不会,对跳绳可以说是完全丧失了信心,任何言语的激励都不起作用,我也一筹莫展。经过几天的思考,我不再强迫孩子练习,而是有意无意地向孩子灌输:成功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长时间的学习、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我的引导下,慢慢地孩子又树立了信心,同时我不再亲自示范,以免给孩子压力,而是请来同龄的孩子们帮忙,在大家快乐的玩耍中,孩子自觉地开始了练习,而且效果非常明显,她很快就掌握了跳绳的方法,并且兴趣越来越高,只要天气允许都会下楼运动。她告诉我说运动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更是快乐地享受生活的过程。

三、寓教于乐,让孩子快乐成长。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3

这次党校培训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同时也使我们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动力。顾瑞漒教授说“学习是一种生活,不是负担,是一种兴趣,无用就是大用。”周建超教授强调“重视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并梳理了我党历史上六次理论学习高潮。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自己在理论上更加成熟、更加自觉。要通过学习,进一步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清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正确看待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正确看待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我们今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出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观偏好,而是因为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的国情民意,又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不是慈善家的悲天悯人,也不是宗教徒的普度众生,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理性自觉。

2007年中共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程》总纲中提出对“党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党的干部要具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因此,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是的明确要求,而且应该是党员深入理论学习之后的自觉意识。党校课堂上,顾瑞漒教授说:只有真学真懂才能真信。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是牢固的。我们的理想信念只有在我们掌握理论、拥有真理、秉持正义之后才能高度自觉。坚持理论学习与坚定理想信念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我们坚持理论学习一定能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而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真确理论的支撑。170多年的历史证明,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是我们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掌握了这些理论,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必将在我们的工作中坚定信念、旗帜鲜明、理直气壮,也必将在为人民服务中任劳任怨,高度自觉。

理想是人对超越现实并为之奋斗的未来最完美的远大目标体系的自我意识,信念是人对真理和未来美好结果一定能够实现的稳定的自我意识。我们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当前阶段,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而奋斗。对这样的理想目标一定会实现,这就是我的坚定信念。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4

质量是学报的灵魂,高素质的编辑人才是保证学报质量的关键。因此,高素质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网络下载资料越发便利,学术腐败日趋严重,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有诸多争议,这些都给高校学报编辑审稿增加了难度,编辑本身也受到思想、学术、现代技术等诸多挑战,因此,提高学报编辑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迫切。

1.思想道德素质

在编辑人员所需要的众多素质之中,思想道德修养是决定一个人素质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学报的质量。首先,编辑需具备对编辑工作的热爱和自我献身精神,淡泊名利,心静如水,真正做到谦虚谨慎、正直宽容、无私无畏;其次,在稿件能否录用上,做到不,面对“人情稿”、“关系稿”要能坚守原则,始终以质量作为稿件取舍的唯一标准,只有做到对稿件一视同仁,不以自己的好恶作为筛选和判定稿件的标准, 才能树立起良好的编辑形象,所编辑出来的学报才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真正的办学质量和教师科研水平;此外,高校学报不能出现导向错误,编辑要把握学报的政治立场,在民族、宗教、法律、军事和外交等重大政治原则问题和敏感问题上要始终坚持审慎的态度,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决执行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和出版工作方面的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的规定。

2.学科专业素质

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并非是勾勾画画等简单重复性的劳动,这要求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相关的知识覆盖面。学科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学科前沿研究动态信息等方面,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对本校各专业都有相当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素质,在编辑实践对提高论文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报编辑应利用专业背景知识,与专家、作者、读者积极展开交流,多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掌握各专业各学科的发展动态。只有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素质,才能读懂稿件,找出弊病,并与作者有效的交流;只有对各学科的发展历史、不同学派分歧的实质、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等有所了解,才能在选出优秀稿件,并能克服“名人效应”,避免将有些专家因社会活动过多和内容陈旧的稿件选用过来,并对那些年轻、知名度不高、一直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的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保持敏感度。

高校学报编辑首先应具备一定的稿件鉴赏能力,根据刊物的宗旨和专业发展状况来鉴别稿件的价值。由于投稿的科技人员通常稿件会出现文理不通的情况,编辑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水平和写作表达能力,掌握语法规则和修辞知识,同时还要熟练地掌握与科技编辑相关的数学语言、图表语言、符号语言、计算机语言等,这样才能对稿件中的遣词造句不妥之处进行修改,合理调整章节,使得文章主题突出、条理分明,从文字上保证学报质量。编辑也要勤学苦练编辑规范,使得高校学报的编辑质量符合《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估办法》、《中国高等学报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有关规定和要求,计量单位、公式、标点符号等书写格式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高校学报编辑也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编辑外文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都需要一定的外语水平。

4.服务素质

编辑应具备服务于作者和读者的意识,作者是学报的支撑者,作者的稿件是学报生存的源泉;读者是学报的另一端支撑者,如果没有读者,学报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编辑要把读者和作者作为学报生存的根本,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编辑要在作者、编者、读者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和互动,所有编辑人员都要具有良好的服务和团队合作精神,构建和谐的编辑出版环境。另一方面,学报也要服务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与高校的发展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从而全面提高学报的质量。

一方面,高校学报可提高准入门槛,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加入学报的编辑队伍;另一方面,对于现有人员,也要持续进行再教育。

对于现有人员再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有以下几种:以老带新,发挥老编辑的传帮带作用,将老编辑丰富的职业经验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与奉献精神,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年轻编辑;通过各种讲座和进修班,给编辑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进行科学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工作,使编辑的业务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利用网络化时代的快捷讯息,编辑可随时进行自我学习,更可以做到快速采编、高效制作、迅捷,更好地将网络的便利与快捷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结论

编辑工作是一项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自身综合科学知识结构,成功的编辑应具备综合性素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学报编辑也应不断学习,补充专业学科新知识,提高编辑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川子.高素质编辑队伍建设与高校学报质量的全面提升.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5

二、活动背景

宿舍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保障,是交流情感、互相学习、开阔视野、完善自我的地方,也是我们展现个人能力的平台。外出求学的年华里,宿舍是每个学子最温馨的港湾,它承载了同学深厚的情感,见证了每个人成长的点滴。

正值第xx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之际,随着宿舍装饰及文化设计大赛拉开帷幕,《新空间》编辑社开展征文活动,给同学们一个表达自我,提高文学修养,抒发对宿舍、对集体情感的机会。

三、活动目的

1.体现**大学生活园区工作人员对广大学子的真诚关怀;

2.为同学们搭建展示写作才华,表达宿舍感情的舞台;

3.展现宿舍风采,弘扬宿舍的青春活力,深入寝室文化生活内涵,营造有特色的寝室文化氛围,提倡寝室文明,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4.增强团队合作和寝室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5.促进宿舍内部成员的情感交流,共建和谐生活;

6.为园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大学学生处园区教育管理办公室

策划承办单位:《新空间》编辑社

五、活动时间

11月18日至12月3日

六、活动流程

1.前期策划宣传:

(1)宣传单:向各个宿舍刊发宣传单,并张贴在各宿舍楼下;

(2)食堂电子屏:将活动内容在南北院食堂的滚动条上进行宣传。

(3)海报宣传:在学校南北院的海报栏以及各宿舍楼下张贴海报(每天2次,每次南北院各3张);

(4)网络宣传:略

(5)学院宣传:将征文信息通知各个学院,由学院号召学生投稿。

2.活动内容:从宣传之日起开始面向全校范围内征稿。

3.交稿方式:

(1)纸质稿件:交至办公室或投至公寓楼下投稿箱;

(2)电子版发到邮箱:略

(3)电话交稿:略

4.稿件要求:

(1)注明姓名、学院、公寓名、宿舍号、联系方式;

(2)标题3号黑体 正文4号楷体 a4纸;

(3)符合“我的宿舍情结”主题,可以是生活、学习、和谐、卫生、为园区建言献策等;

(4)字数不限,体裁不限,原创;

(5)截稿时间11月28日。

5.稿件评审:

先由编辑社六个编辑每人为稿件打分,取平均分,再把所有稿件按分数排列,取前20名;再由园区相关老师评选决定。

6.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若干

7.将获奖名单及优秀作品刊登在报纸上

8.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七、经费预算

1.宣传单XX份;

2.海报50张,笔2支,墨1瓶;

3.奖品若干,证书20个;

4.喷壶2个,糨糊4瓶;

5.胶布2卷。

征文启事

——我的宿舍情结

在外出求学的岁月里,宿舍是每个学子最温馨的港湾。它承载了我们所有的情感,见证了我们成长的点滴,小窝里的兄弟们或姐妹们共同分享着青春韶华里的喜怒哀乐。在第xx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来临之际,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抒发同学们热爱宿舍热爱集体的情感,同时也给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新空间》特举办征文大赛,现面向全校学生征集稿件。

稿件要求:

1.符合“我的宿舍情结”主题,可以是生活、学习、和谐、卫生、为园区进言献策等;

2.注明姓名、学院、年级、公寓名、宿舍号、联系方式;

3.标题3号黑体 正文4号楷体 a4纸打印;

4.字数不限,体裁不限,原创。

交稿方式:

1.纸质稿件:交至办公室或投至公寓楼下投稿箱;

2.电子版稿件发至邮箱:略

3.电话联系:略

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若干;

获奖者将得到丰厚的奖品及获奖证书,优秀作品将在本报刊登。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6

军校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期刊独具的长期积累形成的、并融入期刊内质中支撑期刊竞争优势,使期刊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军校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独具特色和实力的。其一,专业化的办刊理念。据统计,军校科技期刊大多确立了期刊的专业性,如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工程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工程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工程版)、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工程版)等,且这些期刊发表的大多是本院校相关专业的稿件,稿源的2/3来自于军校内部,更多的是为研究生和青年教员提供处女作或新观点、新发明的发表平台;其二,其学科优势。军校科技期刊是军校教学科研的窗口,尤其是一些特殊学科是地方院校没有的或弱项的,如军事装备、军事训练等,因而也有其特定的读者群;其三,期刊发展的多元化。入选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的军校科技期刊基本上都是纸质版和数字版发行,尽管数字版为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或中国军事期刊数据库(在总参军训网使用),而非在线期刊,但已为期刊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方便;其四,期刊的经费保障。军校科技期刊有正常的事业费保障,相应地保证了稿件的高质量。尽管市场机制能够促进期刊的竞争力,但也加大了期刊生存的压力和扩大了期刊质量的缩水,有些科技期刊编辑部存在给钱就发文的现象。以上这些特点是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实力所在,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与因素

分析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发现其结构应为:理念(意识)、编辑(人的因素)、学术质量和学术规范(技术因素)、管理和宣传(操作因素)。也就是说,一本高质量、有口碑的科技期刊可由三个关键因素决定:人、技术和操作。人就是编辑和读者,“读者为本”的服务意识和军校科技期刊编辑是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一本不为读者服务的期刊不是好期刊,一本没有固定读者群的期刊是短命的期刊,因而要不断提高编辑的学术能力和与读者的沟通能力。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这是共识。同时,人又是依靠技术来执行操作的(理念也可包含在操作的因素之内),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管理的因素。

学术质量是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质量是生命线,这不仅是企业产品的至高名言,而且也是军校科技期刊的座右铭,学术质量取胜永远是军校科技期刊追求的最高目标。学术质量可以称为办刊质量的代名词,一定程度上也是军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标尺,体现着军校的教风、学风和科研水平。

评判期刊的学术质量,既有专家、读者的评审,还可以参考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期刊质量评价。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有18项计量指标,既有期刊引用量指标,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程度,表明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来源期刊计量指标,通过来源文献方面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其中,有5个比较重要指标: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被引率、基金论文比和平均引文数。针对这些指标,军校科技期刊应在提高稿件质量,加强与读者、作者的沟通交流等方面努力,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不断提高。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首先体现在稿件的学术质量。稿件学术质量是决定论文档次的首要因素,它不是简单的工作总结和经验总结,而是某领域理论性、创新性、前瞻性、客观性、规范性、必然性、系绕性和再现性的研究成果。为此,军校科技期刊编辑应认真审查稿件的学术质量,在把握稿件学术水平的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把握好稿件的初审。推荐具备一定学术水平的初稿给审稿专家,对于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有疑义的稿件,还可另请专家二审,确保初审稿件符合科学研究规律。

二是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及时将审稿专家的意见及文稿编辑规范等问题告知作者修改,对于模糊、歧义、不确定问题要不怕麻烦,反复与作者交流,直到专家、编辑和作者的思想达到统一。

三是重视约稿、荐稿。邀请国内外、军内外、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投稿,尤其是有计划地约请军校主导学科领域专家学者撰写专题论文,引领专业发展;邀请军校科技期刊主要栏目的高被引作者投稿,及时报道热点问题的研究论文;重视本院校教授专家推荐的年青同志、博硕士有分量的稿件,及时发现新人。

四是关注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因素涉及的稿件。如参考稿件是否出自国家、部委等资助的基金项目、国内和军内重大科研课题项目选稿,建议作者引用本院校期刊的参考文献,适当增加参考文献数量等。

五是重视读者调查工作。读者是评判、引用、推荐本刊的重要成员,没有读者群也就没有期刊的地位。军校科技期刊应经常关注网评、关注影响因子等因素,甚至可以到军校图书馆、教研室做读者意见调查,必要时书函调查期刊读者群,及时调整本刊主要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等,尽量使刊物符合读者的阅读、引用需求。

学术规范是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所谓学术规范,是指根据军校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编辑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涉及:高层次的规范,如编辑职业道德规范等;以及期刊编辑的具体规则,如编辑程序规范、文献的合理使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立论阐述的逻辑规则(或结构规范)等。前者属于军校科技期刊的学术文化范畴,后者属于期刊的学术编排规范。军校科技期刊应遵循的学术规范一般是指期刊的学术编排规范,也可称为期刊的编辑质量。

对于稿件的学术编排规范,军校科技期刊编辑部要依照国家政策、刊物宗旨及国家与国际有关出版的标准、规范、规定,对文稿进行把关修改(甚至中途撤稿)。军校科技期刊的学术规范要执行中国人民军队标准(GJB)、国家标准(GB)和国际标准(ISO),如《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3102.11-9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参考《中国高等学报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语言文字使用规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等有关标准和规定。

在遵守、执行标准规定的基础上,军校科技期刊在学术编排规范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一是论文结构。论文结构是指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内容的表述形式符合刊物的要求。尽管每本刊物在征稿启示中对论文结构和表述方式均有明确的要求,包括论文前置(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正文主体、参考文献)、与中文文义一致的前置部分的西文信息、文末注明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职称、学历)、研究课题基金资助来源、联系电话等,但作者在写文章时,并非严格照章而行,需编辑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修改。需要注意的是,在修改中要尊重作者的原意。

二是论文的文字质量。文字质量主要指论文的可读性和文字的准确性。有些科技论文稿件,其选题、结构、推理和论证都很好,只是文字表达不通顺、不严谨、文字错误多。这样的稿件,尽管可读性差,但鉴于论文内容符合科技论文的性质要求,编辑在尊重作者的原本意图上,要慎重修改,使其语言通顺,条理清楚,没有过多的语病和错别字。

三是图表、量符号和公式合理表述。军校科技期刊对图和图注、表与表注以及数学公式的写法和文献的表述形式都有具体的标准要求,如量符号、变数、函数、表示点线面的字符一律用斜体,量的单位及其词头一律用正体,表格和图都应有序号和名称(表序名居上,图序名置下),表尽量采用三线表形式等,但作者在写作时,往往以习惯或不标准表述。为此,关于图表、量符号和公式正确表述细节这方面,军校科技期刊编辑经常是要投入较大的工作量。

制度管理和宣传推介是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倍增器。无论是地方科技期刊还是军校科技期刊,管理和宣传都是核心竞争力的倍增器。也有文章指出,从长远看,期刊业兴衰成败取决于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而期刊业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是其本身的核心理念。核心理念的渗透I生越强,就越是能够成为现实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加强管理和宣传的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军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学术文化,其次才是全方位、全媒体的宣传,毕竟新时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那么,什么是军校科技期刊的学术文化?它是指期刊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由全体编辑、作者群和读者群共同创造、认同,并自觉执行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对于编辑要坚持的学术文化原则,主要包括军校科技期刊的编审制度、学科特色、设计风格以及编辑的职业道德等。

一是编辑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军校科技期刊的一种无形资源,是军校科技期刊不断创新的动力要素。对军校科技期刊这一刊物编辑工作,编辑要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工作中,一方面要清除稿件中的差错,不让专家、读者看笑话;另一方面要默默无闻地甘于“为人作嫁”,充分地挖掘和发挥稿件中蕴藏的潜力,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向读者奉献好质量的期刊。同时,还要符合期刊编辑规律,严格遵守编审制度和工作程序,尽量避免“人情稿”,追求刊物的精益求精,保证期刊的特色和质量。

二是期刊内容要体现军校学科特色。期刊是军校教学科研的主要窗口之一,翻开期刊就能明确军校教学科研的主导学科、学科研究热点、学科研究前沿和研究水平。这也要求“编辑学者化”,即就编辑自身而言,需要储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编辑学知识。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7

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中国加入WTO以后,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成为融入国际科技大舞台的必然选择[1~2]。随着学术领域的发展,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需求与日俱增。外文版学术期刊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最新学术成果的窗口,其编校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3]。学术期刊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科研投入的产出绩效,其外文版作为这一绩效向全球公布的窗口,对学术研究成果走向国际,为世人所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外文学术期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科研领域成果能否为国际社会所知晓和认可。目前中国的学术期刊日益走向世界,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对外交流的高度,认真做好外文版学术期刊编校工作。

一、现状

中国的外文版学术期刊起步较晚,办刊时间较短,各高校的学报基本是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创办外文版期刊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外文版期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等诸多原因,外文版期刊在编校质量等方面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对全国外文版学术期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编校质量检查,以了解中国外文版学术期刊的整体出版质量,从而确定今后对这类期刊的管理政策。此次抽检主要是从语言和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价,列入检查范围的共有148种外文版学术期刊,以差错率万分之五(含)为合格标准,合格期刊只有44种,合格率仅为29.7%。这充分说明中国外文版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普遍偏低。中国多数外文版学术期刊的语言规范和编校质量令人担忧。从检查结果看,受检期刊语言规范与编辑质量主要差错分为十类:语法差错、结构差错、词语搭配差错、用词差错、拼写差错、大小写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格式差错、语言逻辑差错和乱码。其中,前四类反映的是作者和编校人员对基本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缺失,后六类则主要表明编校工作的草率。这一抽检结果引起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高度重视,也有利于敦促参检期刊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及办刊质量。

二、原因分析

致使外文版学术期刊编校质量低下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起步较晚,重视不足

在中国,外文期刊创刊普遍较晚,发展时间还不到20年,同时又因为没有对外文期刊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与中文版相比,无论在人力或经济方面,在外文版发展的投入上都略显不足。据了解,目前,在各个高校学报编辑部内,中文版的编辑人数普遍多于外文版,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外文版学术期刊大多处于维持状态,编辑部仅有一到两名专职外文编辑进行日常工作。人少事多,工作量大,稿件处理较仓促,往往出现赶工作的现象,这样就难以保证期刊编校质量。可见,至今外文期刊的发展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稿源质量低下

稿源的质量高低与编校质量的好坏也是息息相关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质量的稿件由于作者本身已经编排的很规范,错误较少,这样往往会省去编校人员很大精力;而质量不高的稿件,需要编校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加工,这不但会大大增加编辑的工作量,而且往往最终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很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把握好稿源和审稿的质量关也是非常重要的,做到宁缺毋滥。

由于出版语言及刊物学术内容的专业性,外文版学术期刊的市场发行量和经济收益无从谈起,导致经费不足、编辑待遇低下,致使编辑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也造成了资深英语编辑‘留不住’,业务扎实的年轻编辑‘招不来’的局面,从而导致编辑队伍力量薄弱。外文版科技期刊的编校质量与编辑的业务素质关系十分密切。合格的科技期刊外文编辑必须一方面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有深厚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同时还须具备熟练的编辑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然而,目前国内的外文版学术期刊缺乏既精通英语又熟悉相关学术领域知识的编辑人才,编辑队伍偏老龄化,缺乏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血液。同时,刊社缺少高素质的编校和审校人员,这也会严重影响外文版学术期刊编校质量。同时,主办单位在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忽略了对刊物语言规范和编校质量的把关和跟踪,也是导致期刊编辑质量不高的重要方面。

三、对策

要改善目前的现状,对于刊社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学术期刊编辑而言,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要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学术期刊编辑就得针对自身的现状,整合自身的内在资源,不断提升内在素养。即不仅要将编辑专业知识与学科知识进行完美结合,而且要具有较高的驾驭新技术的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和审美能力。唯此,才能构筑起与时展同步的编辑知识体系,所编辑的学术期刊才能起到传播和引领先进文化的作用,才能与时展同步,与世界接轨[4]。

针对以上分析,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编辑,要具备这些素质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根据中国目前科技期刊英文编辑队伍的实际情况,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外文编辑,有效提高外文编辑业务素质?这应该是各期刊领导和编辑们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5]。

1.健全机制,加强管理,严把稿源质量关

目前的刊社由于人员较少,规模较小,往往忽略了管理机制的建设。致使整体上略显松散。因此,刊社需要根据自身的人员和发展状况,加强编辑部管理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使其发展更加规范化。首先,通过严把稿源质量关和制定审读定稿制度等措施,如采用双盲法审稿制度(审稿人与作者互相不知道),杜绝人情稿件,以制度来约束,从源头上切实把好质量关;其次,通过明确编辑加工流程,严把编辑加工质量关,如从编辑初加工,到责任编辑精加工,再经过编审通读把关等。以原稿为参照,在各个过程中严格对照,来制定处罚制度,并严格执行。认真贯彻文稿编排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语言、符号、数量、单位标准化、规范化;英文词法、语法、时态、语态等要符合国际要求;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期刊发展更加规范化和人性化,从而从源头上确保期刊的编校质量。

编辑部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不断吸纳年轻血液,壮大编辑队伍规模,形成老中青三结合的人才梯队。同时,要加强对编辑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在信息时代,每时每刻都不断有新的信息涌现。信息的更新、知识的更新是期刊必须面对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期刊永远充满活力。求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学无止境”的,而期刊这种连续出版物,具有较强的时间性,更不能知旧而不知新,守旧而无创新。编辑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因此,编辑不能故步自封,光靠经验工作,要树立学习意识,注重知识积累和更新。很多老编辑都有这样的体会:初做编辑时,觉得编辑并不难做,可越做长了感到越难;越长了越觉得自己知识积累不够。很多年轻编辑有这样的体会,开始几个月,觉得自己已经可以胜任编辑工作了,可是时间长了反而没自信了。可见,“编辑工作不是随便一个人坐下来就可胜任的,编辑远不止修修补补那么简单,其分量超过人们的想象。”[6]因此,可以通过道德教育,岗前培训等途径,使其打好编辑基础,热爱编辑工作,养成良好的工

作习惯和作风,从而提高编校人员整体素质,并能在工作中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发挥潜力,从而有效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

另外,编辑部也可以通过学习较好的期刊的发展模式来改变自身的发展现状。比如,在此次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编校质量抽检中,清华大学英文版学报(自然科学版)位列第九。据该刊负责人介绍,清华大学英文版学报现有编辑人员三名,其中两名为工程专业博士,一名为工程专业硕士,均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良好的理工科专业素养。此外,编辑部还聘用了一名外国专家对文章进行把关,并根据刊载文章内容的不同聘请校内相关领域外国教授进行审校。这些做法是值得其他期刊学习和借鉴的。

总之,编校工作是一项内涵十分丰富的创造性工作,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外文版学术期刊编辑,首先需要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编辑技能上随着期刊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外文版期刊而言,编辑不仅应有开放的思维,而且应有国际化的视野,以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动态,确保学术期刊的新颖性。全方位提升编辑技能,除掌握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技能和专业知识外,还要重视思想锤炼,加强能力培养;认清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理论素养。此外,学术期刊编辑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意识:主体意识、策划意识、专家意识、学习意识和审美意识。编辑只有练好了学术内功,才有能力促进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争鸣,引导和推动各门学科的发展和学术创新,提高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水平,发现和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从而才有能力在繁荣学术研究中大有作为,真正发挥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之间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子中.学术期刊要重视图像的作用[J].编辑之友,2007,(5):67-68.

[2]龚建文.在学术研究中编辑何为[J].江西社会科学,2007,(5):15.

[3]孔金平.站在对外交流的高度做好高校学报英文编辑工作[J].行政论坛,2006,(6):75-76.

[4]赵海霞,赵青娥.构筑与时展同步的编辑知识体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7-128.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8

基金项目: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期刊的传播现状及对策”(项目编号:HB16-QN037)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0日

随着互联网在日常生活的普及和数字化出版的加速发展,网络(尤其是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信息时代,传统出版的学术期刊如何能在便捷的互联网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成为学术期刊面临的当务之急。

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其旗下所属期刊共5本,包括科技核心2本,非核心3本。为了让传统出版的模式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以及应对数字化出版的冲击,经过多次与中国知网协商,各刊于2015年开始采用针对各自情况进行微调的试运行网络编审系统,现将采编系统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利弊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采编系统的构成

为了更好的发展,我校期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随时更新每种刊物的动态。同时,为了加强内部管理,以便更好地管理稿件、缩短编审l周期,让投稿、审稿、退修、退稿、录用等环节更加公开、透明,我们使用了中国知网的采编系统。当然,这也是我们应对数字化冲击的一项举措,目前看来这一举措还是很有效的。这一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作者投稿系统。现在,作者投稿全部采用网络在线投稿模式,首先需要注册账号,并提交基本信息,如姓名、电话、邮箱、性别、研究方向、学历、职称、工作单位等,然后系统自动生成作者的档案并以邮件的形式将作者注册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发送至作者注册的邮箱里。作者凭账号就可以进入投稿系统进行投稿、查稿了,还能与编辑在线交流等,这样也解决了作者与编辑沟通不畅这一难题。

(二)编辑办公系统。系统的这一部分主要用于编辑处理采、编、审等事务。对稿件管理有了质的飞越,当然在管理作者信息及外审专家信息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稿件处理包括收稿、初审、回修、复审、终审、加工、校对、安排发表、优先数字出版、退稿,等等,这些均在采编系统中完成。此外,组稿、约稿、学术不端检测等也均属于编辑工作的范畴,也在编审系统中运行。但是,排版不在采编系统中进行,而是使用专业的方正排版软件进行。

(三)专家审稿系统。主要指专家在采编系统中进行在线审稿,遇到特殊问题也可以在系统中及时与责任编辑进行交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外审专家一部分是依托专家库进行选择的,还有一部分是依托我们高校办刊的优势,选择的某一行业或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些专家的选择也会定期随时更新。有了这些优质审稿专家的把关,我们的稿件质量明显上升。

二、网络采编系统利弊分析及相应对策

自网络采编系统运行以来,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让我们能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抽出身来专注于专业,提升期刊质量。但是,在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网络采编系统这一新鲜事物运行中的利弊进行分析。

(一)网络采编系统的优势。网络采编系统的优势,下从作者、编者和审者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些优势是刊物的作者、编辑及外审专家都有切身体会的。

1、对作者而言。作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投稿账号随时查阅稿件的进度及处理情况,非常方便,信息也非常透明,免去了跟编辑部的电话或E-mail联系。如果个人信息有变动也可以及时更新,不至于让稿件因为作者信息有变动而与作者失去联系。作者在进行稿件修改和校对后可以及时上传,节省了时间,缩短了发表周期,同时也公开透明地向作者展示了稿件处理的进度。

2、对编者而言。使用采编系统后,规范了整个编辑工作流程,使编审流程条理化、编辑工作清晰化,增加了编辑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赢得作者的信任。同时,简化了编辑与作者之间的电话、E-mail联系,直接通过平台即可交流,减少了人工劳动量。当然,这样的工作方式也节约了纸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与国家提倡的“无纸化办公”有所切合,符合环保办刊的理念。编辑的加工、校对工作在编审系统中有清晰的留痕、印迹,而且可以长期保存,节省了以往纸质办公的存储空间,还为稿件在修改过程中的责任问题保留了证据。便于领导者直观地掌握整个工作进度,以进行整体的工作安排。

3、对审者而言。可以在线随时上传审稿意见,加快了审稿周期。可以直接在线查询研究内容是否有创新,是否有研究价值。不但工作方便,对科研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网络采编系统的弊端及相应对策。当然,网络采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让编辑也有一些“水土不服”。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作者而言。前期投稿过程需注册账号,填写基本信息,比较繁琐,不如E-mail投稿便利,也担心涉及隐私泄露的风险。此外,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可能有时没有及时关注稿件处理情况,以致延误修改和发表。此外,因为我们的投稿平台不属于一级域名,所以不利于作者查询。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9

1.量的变化。最初是8开纸,教师绞尽脑汁,汇编成一份讲学稿,教师集课本之大成,几乎是面面俱到,但辛苦的劳动换来的是学生反感,每节课内容完成不了,学生吃了很多夹生饭,每一次的单元测验和联考成绩也不理想,有部分老师开始有怨言,改革、改革,越改越不像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思考,利用区组织教研活动及实地到各中学进行观摩,回来之后大刀阔斧地改,压缩成16开,内容精简,量的改变释放了教师与学生身上的双重枷锁,学生和教师在完成当天任务的同时,还留有“反刍”和“交流”的空间。

2.课堂的归位。以前教师的讲解要30分钟以上。现在都压缩在15分钟以内,以《利用尺规作图作三角形》三种类型为例,第一种类型已知三边求作三角形,我放手让学生去看、去动手操作,教师只是巡查;第二种类型两边一角(夹角),教师点拨;第三种类型两角一边先讨论,然后教师再重点讲解。一节课下来,学生感觉很快,教师也很轻松。

3.讲学稿上精选例题、练习题。最初的讲学稿是书本上的例题,练习题的翻版,中期的讲学稿是删减,现在的讲学稿是经过主备人下题海之后挑选的精华,做一题就是一种类型,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精髓部分,教师的辛苦换来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4.作业的减负。北师大版教材仅就练习量而言,是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要让学生完成《知识技能》《问题解决》等问题客观存在,北师大版的教材是以北师大附中为模特量体裁衣做出来的测量,我们的学生只能以它为范本进行选择吸收,作业多,学生不做(或抄),只有布置适量、可行的作业,学生才会越嚼越有味。

5.备课组教师的团队意识的变迁。最初,教师采用备课本,把上课内容程序化,内容照搬照抄,教师交流最多是“你今天上什么内容”。随着学校开展集体备课,教师利用讲学稿(师生共用),把备课内容落实在讲学稿上,教师的交流变成:“你的重、难点怎么突破”。现在我们的每一位数学教师,讲学稿上都写着不同的批注,教师之间的交流变成“你的重、难点为什么这样突破”。

二、我校数学集体备课的历程

第一阶段(2007年之前),我校数学的集体备课停留在“改革”与“应付改革”交替的阶段,教师较多延用以往的经验或照搬旧教案,即使有改革,也是新瓶装旧酒,集体备课也是人员虽然坐在一起,但多数时候都是各人忙各事,备课组长最多确定一下教学进度,落实一下上课要注意的问题,安排一下教学常规工作。学校的检查也是一种公式化的套用,是否有备课,是否批改作业等,所有的检查都是静态的。

第二阶段(2007年至2009年),学校改革的初期。在经历了教学成绩的一滑再滑后,学校领导在反思,上级领导在质疑,家长在询问,学生在观望,教师在徘徊,各种声音汇在一起,我们要改革。学校以校长为首的改革小组,亲自到江庐中学把“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植入了我校,开始请东庐中学教师到我校上课,指导我们进行集体备课,然后我校组织人员进行回访,同时一有机会,我们就到兄弟学校进行学习,渐渐地,我校数学成绩不断上升,教师的自信心也得到增强。

第三阶段(2009年至现在),突破瓶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集体备课。经过一轮“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校集体备课逐渐制度化,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的教学风格的老师坐在一起,能各抒己见,备课组内经过激烈讨论后能达成共识,年轻教师借助这个平台能很快成长,我们的数学教师不断迈出校园,到其他学校进行上课及指导备课。

三、形成集体备课模式

学情反馈,集体研讨,修正讲学稿,教师二次备课,课后交流、反思。

1.学情反馈:备课组每一位成员分析班级一周情况,从讲学稿落实情况、作业、检测等角度收集素材,同时交流应对策略,并把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备课组长进行小结,并起到提醒和监督的作用。

2.集体研讨,修正讲学稿:(1)主备人说课,说章节地位(考纲要求),说课时安排,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渗透目标),说重难点,易错点,说教学流程,说选题目的;(2)集体研讨,定准目标,完善流程,关注细节,精选题目。目标决定流程,流程由活动构成,活动落实目标,检测反馈目标的达成度。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10

    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中国加入WTO以后,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成为融入国际科技大舞台的必然选择[1~2]。随着学术领域的发展,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需求与日俱增。外文版学术期刊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最新学术成果的窗口,其编校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3]。学术期刊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科研投入的产出绩效,其外文版作为这一绩效向全球公布的窗口,对学术研究成果走向国际,为世人所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外文学术期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科研领域成果能否为国际社会所知晓和认可。目前中国的学术期刊日益走向世界,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对外交流的高度,认真做好外文版学术期刊编校工作。

    一、现状

    中国的外文版学术期刊起步较晚,办刊时间较短,各高校的学报基本是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创办外文版期刊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外文版期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等诸多原因,外文版期刊在编校质量等方面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对全国外文版学术期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编校质量检查,以了解中国外文版学术期刊的整体出版质量,从而确定今后对这类期刊的管理政策。此次抽检主要是从语言和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价,列入检查范围的共有148种外文版学术期刊,以差错率万分之五(含)为合格标准,合格期刊只有44种,合格率仅为29.7%。这充分说明中国外文版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普遍偏低。中国多数外文版学术期刊的语言规范和编校质量令人担忧。从检查结果看,受检期刊语言规范与编辑质量主要差错分为十类:语法差错、结构差错、词语搭配差错、用词差错、拼写差错、大小写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格式差错、语言逻辑差错和乱码。其中,前四类反映的是作者和编校人员对基本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缺失,后六类则主要表明编校工作的草率。这一抽检结果引起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高度重视,也有利于敦促参检期刊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及办刊质量。

    二、原因分析

    致使外文版学术期刊编校质量低下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起步较晚,重视不足

    在中国,外文期刊创刊普遍较晚,发展时间还不到20年,同时又因为没有对外文期刊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与中文版相比,无论在人力或经济方面,在外文版发展的投入上都略显不足。据了解,目前,在各个高校学报编辑部内,中文版的编辑人数普遍多于外文版,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外文版学术期刊大多处于维持状态,编辑部仅有一到两名专职外文编辑进行日常工作。人少事多,工作量大,稿件处理较仓促,往往出现赶工作的现象,这样就难以保证期刊编校质量。可见,至今外文期刊的发展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稿源质量低下

    稿源的质量高低与编校质量的好坏也是息息相关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质量的稿件由于作者本身已经编排的很规范,错误较少,这样往往会省去编校人员很大精力;而质量不高的稿件,需要编校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加工,这不但会大大增加编辑的工作量,而且往往最终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很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把握好稿源和审稿的质量关也是非常重要的,做到宁缺毋滥。

    3.编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出版语言及刊物学术内容的专业性,外文版学术期刊的市场发行量和经济收益无从谈起,导致经费不足、编辑待遇低下,致使编辑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也造成了资深英语编辑‘留不住’,业务扎实的年轻编辑‘招不来’的局面,从而导致编辑队伍力量薄弱。外文版科技期刊的编校质量与编辑的业务素质关系十分密切。合格的科技期刊外文编辑必须一方面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有深厚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同时还须具备熟练的编辑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然而,目前国内的外文版学术期刊缺乏既精通英语又熟悉相关学术领域知识的编辑人才,编辑队伍偏老龄化,缺乏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血液。同时,刊社缺少高素质的编校和审校人员,这也会严重影响外文版学术期刊编校质量。同时,主办单位在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忽略了对刊物语言规范和编校质量的把关和跟踪,也是导致期刊编辑质量不高的重要方面。

    三、对策

    要改善目前的现状,对于刊社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学术期刊编辑而言,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要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学术期刊编辑就得针对自身的现状,整合自身的内在资源,不断提升内在素养。即不仅要将编辑专业知识与学科知识进行完美结合,而且要具有较高的驾驭新技术的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和审美能力。唯此,才能构筑起与时展同步的编辑知识体系,所编辑的学术期刊才能起到传播和引领先进文化的作用,才能与时展同步,与世界接轨[4]。

    针对以上分析,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编辑,要具备这些素质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根据中国目前科技期刊英文编辑队伍的实际情况,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外文编辑,有效提高外文编辑业务素质?这应该是各期刊领导和编辑们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5]。

    1.健全机制,加强管理,严把稿源质量关

    目前的刊社由于人员较少,规模较小,往往忽略了管理机制的建设。致使整体上略显松散。因此,刊社需要根据自身的人员和发展状况,加强编辑部管理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使其发展更加规范化。首先,通过严把稿源质量关和制定审读定稿制度等措施,如采用双盲法审稿制度(审稿人与作者互相不知道),杜绝人情稿件,以制度来约束,从源头上切实把好质量关;其次,通过明确编辑加工流程,严把编辑加工质量关,如从编辑初加工,到责任编辑精加工,再经过编审通读把关等。以原稿为参照,在各个过程中严格对照,来制定处罚制度,并严格执行。认真贯彻文稿编排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语言、符号、数量、单位标准化、规范化;英文词法、语法、时态、语态等要符合国际要求;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期刊发展更加规范化和人性化,从而从源头上确保期刊的编校质量。

    2.加强编辑部人才建设

    编辑部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不断吸纳年轻血液,壮大编辑队伍规模,形成老中青三结合的人才梯队。同时,要加强对编辑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在信息时代,每时每刻都不断有新的信息涌现。信息的更新、知识的更新是期刊必须面对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期刊永远充满活力。求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学无止境”的,而期刊这种连续出版物,具有较强的时间性,更不能知旧而不知新,守旧而无创新。编辑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因此,编辑不能故步自封,光靠经验工作,要树立学习意识,注重知识积累和更新。很多老编辑都有这样的体会:初做编辑时,觉得编辑并不难做,可越做长了感到越难;越长了越觉得自己知识积累不够。很多年轻编辑有这样的体会,开始几个月,觉得自己已经可以胜任编辑工作了,可是时间长了反而没自信了。可见,“编辑工作不是随便一个人坐下来就可胜任的,编辑远不止修修补补那么简单,其分量超过人们的想象。”[6]因此,可以通过道德教育,岗前培训等途径,使其打好编辑基础,热爱编辑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从而提高编校人员整体素质,并能在工作中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发挥潜力,从而有效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

    另外,编辑部也可以通过学习较好的期刊的发展模式来改变自身的发展现状。比如,在此次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编校质量抽检中,清华大学英文版学报(自然科学版)位列第九。据该刊负责人介绍,清华大学英文版学报现有编辑人员三名,其中两名为工程专业博士,一名为工程专业硕士,均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良好的理工科专业素养。此外,编辑部还聘用了一名外国专家对文章进行把关,并根据刊载文章内容的不同聘请校内相关领域外国教授进行审校。这些做法是值得其他期刊学习和借鉴的。

    总之,编校工作是一项内涵十分丰富的创造性工作,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外文版学术期刊编辑,首先需要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编辑技能上随着期刊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外文版期刊而言,编辑不仅应有开放的思维,而且应有国际化的视野,以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动态,确保学术期刊的新颖性。全方位提升编辑技能,除掌握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技能和专业知识外,还要重视思想锤炼,加强能力培养;认清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理论素养。此外,学术期刊编辑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意识:主体意识、策划意识、专家意识、学习意识和审美意识。编辑只有练好了学术内功,才有能力促进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争鸣,引导和推动各门学科的发展和学术创新,提高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水平,发现和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从而才有能力在繁荣学术研究中大有作为,真正发挥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之间的纽带作用。

学校交流发言稿例11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从全新的角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体现了现代外语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理念。

【关键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

【本页关键词】欢迎论文投稿 省级期刊征稿 部级期刊征稿

【正文】

一、引言近年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从全新的角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体现了现代外语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理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支持下,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即信息的交互性和开放性, 个体交流的虚拟性和个性化特点, 在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无法和所有学生个体交流的束缚的前提下, 使以交流和实践为教学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得以真正实现。然而, 随着新教学模式的推行, 有些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和前景产生了迷茫、惶恐和仿徨, 不知该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扮演何种角色, 如何给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进行探析。

二、大学英语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载体的新教学模式, 具体表现为教学的信息化、数字化与网络化, 即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手段, 将声音、图像、文字与动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打破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 通过高科技手段, 实现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互动式学习, 确保学生的信息是立体的、直接的、印象深刻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 改革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模式, 更新了教学观念, 也对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重新定位的问题。

( 一)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1.学习的指导者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 亦即传道、授业、解感, 教师只要把知识的内涵讲清楚了, 学生理解了这些知识点, 就算达到了教学目标; 而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新教学模式下, 学习的控制权交给了学习者, 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2.学习的参与者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经常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活动, 自己在教室里“巡视”, 最后在结束时纠正典型错误、问题, 提供反馈信息、建议。然而, 久而久之, 教师与学生会习以为常地把课堂活动视为教学任务去完成, 这样以来, 课堂互动性减弱, 交互式语言教学并没有真正得以实现。其实, 教师也应该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数教师可能都有过亲自参与学生活动的经历, 也会发现作为参与者, 教师更容易从活动内部激励活动内容与课堂气氛。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反馈, 他们希望教师更多地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之中。3.学习的促进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仅仅局限于课堂与课外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渠道不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而在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打破了以前教师所独享的知识“霸权”和“垄断”地位, 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化。在新教学模式所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 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得以逐步建立, 教师应成为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学习促进者。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4.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