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6:51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53-02

德育资源在高校的利用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思政学术界对德育资源做理论上的研究则是近些年的事,关于德育资源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系统探讨高校德育资源的文献依旧不算多,研究此问题大多都是集中在发表的论文里,虽然有一些关于德育资源的学术专著,但尚未有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高校中的开发与利用的专著。

现在关于高校德育资源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类德育资源的研究,例如德育课程资源、德育网络资源、德育红色资源、德育社区资源、德育隐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等,研究主要围绕这些德育资源的特点、内涵、开发利用与整合等方面。

一、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问题的主要分类

1.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定义。内涵的研究是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基石,也是高校德育资源研究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学术界目前对于高校德育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没有统一的定论,而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探讨尚未有所发现。例如彭清燕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指开发主体根据现代德育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改造、创新或优化组合,转变成现实的德育教育资源并有效地运用于德育活动的动态过程。”[1]吴蓉则认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做广义的理解,“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精神资源,只要是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之一。”[2]莫雪玲认为,“只要是能对德育目的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因素,都可称之为德育资源。”并且她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德育能够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德育发展也能提供深厚动力。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得益彰[3]。从学者对高校德育资源的解读,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高校德育资源是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的各种要素。综上所述,笔者得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指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现实和潜在因素的总和。

2.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学术界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大致上都是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来分类,但随着研究主体的不同则会围绕研究主体来进行分类。例如徐雁认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德育资源可以从政治道德、社会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三方面来阐述[4]。何广寿则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认为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勤劳智慧的开拓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重礼守节的道德品格以及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等内容,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是一个很有利的补充[5]。刘旭则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民族英雄史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革命历史的德育资源,并认为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但同时我们的传授形式和载体也需要与时俱进[6]。张志巧则从民族地区生态德育资源这一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民族地区存在物质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价值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以及制度形态生态德育资源[7]。从这些学者的观点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但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分类方式略有差异。

3.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某一具体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例如何广寿就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推动高校网络德育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形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方式多管齐下,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素质的目的[5]。张志巧则从民族生态德育出发,认为应树立生态德育开发的意识,依托丰富生态德育资源,构建地方特色生态的德育体系[7]。王泽应认为我们在尊重的前提下发掘适合当今时代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并且有必要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做出现代诠释,使之与现实衔接起来,同时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方法,在精华较多的复合体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糟粕;在糟粕较多的复合体中,也有某些可贵的精华[8]。其二,是从整体上论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雁认为要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在隐形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也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4]。隗峰、姚元全从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价值入手,认为除了一般性的开发措施以外,应利用现实鲜活的生活渠道提升德育的实效性[9]。彭清燕则主要从课程中和课外两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秦永芳认为,课堂才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有效途径,网络媒介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才是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机制的有效保证[10]。同时秦永芳从广西民间故事当中提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文学资源,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她在《精神家园的守望与回眸――广西民间故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阐释》一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插图将广西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对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通,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话语体系,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和软传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1]。王付欣认为要开发民族地区传统德育资源,要以民族地区的重建与调适为前提,并且认为对于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2]。

二、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问题研究的不足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的领域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开发利用等方面,但仍然有些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功能、范围等,这些领域在现有的文献中尚未有重点的论述。因此,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还需不断的探索,尤其是涉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理论,只有体系框架构建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该课题的发展。

2.研究视野较为狭窄。我国学者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仅局限于德育本身的发展过程,对于国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在全球化外国思潮踊跃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的一些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做类比。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必须更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汲取国外德育的相关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这对我们当下和以后的德育工作起到很重要的参考作用。其次,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学、民族学、资源学等学科的角度进行,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作为这些学科的附属研究,没有形成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自身发展的学科体系。因此,继续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不断开发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新领域,依然是当代德育研究十分重要的课题。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深度不足。当前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存在数量少,研究成果参差不齐的现状,大多数的研究文献成果处在经验总结方面,而相关深刻理性的著作还尚未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德育资源蕴藏的宝库,现在的大多数文献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分类比较单一,基本上包括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没有其他特别的分类方式。这样的分类方式虽然大体上包括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整个脉络,但却显得粗枝大叶,例如像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和文学这样的精细分类,在现有的文献中极少见到。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虽然有着与时俱进的开发利用方式,但归纳起来也就是从网络、课程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而这些利用方式的实践效果在现有的文献中并没有被提及。由此可见,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实践情况的研究,存在着空白区。而整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也应当包括理论后续的实践效果研究,才能将整个研究连贯起来。

参考文献:

[1]彭清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大湘西地区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3).

[2]吴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

[3]莫雪玲.和谐社会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11).

[4]徐雁.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德育教育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5]何广寿.简论大学生网络德育中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6]刘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探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4(3).

[7]张志巧.民族地区高校地方特色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2(3).

[8]王泽应.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开发与现代转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9]隗峰,姚元全.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4).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2

2.利用与开发的理论思考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美术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利用与开发工作。利用与开发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要更重过程,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把握,让学生在学科探究过程中积累知识与技能。所以,我们要明确利用与开发的目的,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来开展这个课程开发活动。多元智能理论比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认为每个个体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九种智能。每位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它既可以用于特定学科或某一课程单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各种资源、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3.利用与开发的内容

课程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制约并决定了课程内容的性质;另一方面,课程又创造和形成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媒体,为文化的增值、创新及其育人意义的形成、育人标准的定位,提供核心与导向性的途径与机制。

文化资源是课程文化资源的基础与素材,但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成为课程文化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的文化资源才能成为课程文化资源。通过有效地利用与开发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可使资源具有更多的教育附加值,进而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宽美术课程开发领域,为实施新课程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们可以知道,美术课程文化资源适合根据资源的来源这个角度去分类。校内课程文化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可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为学校实施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3.1 教材类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为了达成三维课程目标,教材在美术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如湘版的活泼、人美版的成熟、浙教版的理性等,对多种版本教科书的内容进行选择和重构,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并将美术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以补充教材的不足。这些资源注重反映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选择和重构的内容呈现多样性、生动性、系统性,反映地方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学校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校课程文化资源基本能反映学校的教学理念、办学特色,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不断丰富美术课程文化资源。应当设置美术“专用”上课场地,配备相应的美术图书及报刊、教学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校园中应当充分利用的课程文化资源。从一个学校的外显表象,可间接了解这个学校的课程文化资源情况,也可以基本了解该校美术组建设的大致情况。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课程文化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3.3 社区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发动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社区提供的有关资料等,是利用社区课程文化资源的主要方式。聘请有关专家和广告设计方面的操作者,来校进行环境美学之类的讲座和访谈,另外还可以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问题与展望

首先,怎样处理好原本教材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关系问题。

其次,中学美术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怎样体现区域性特色问题。我们说,本区具有深厚的地方历史底蕴,区域性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色文化凸现,文化名人辈出,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本区还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只有那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而又与中学美术课程紧密联系的视知觉资源,才富有生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对资源的遴选、提炼和提升,也十分必要的。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78-02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从而适应信息化的新要求。但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看,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主要只是在课堂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和技术,用于对PPT、word文档、视频资料的播放和演示,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地探索出一些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新教学模式,如MOOC、空间教学、微博微信平台教学模式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二是信息网络教学平台没有完全建立。目前,我国高校应用较多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国外的商业化平台(如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国内的商业化平台(如清华教育在线、南京易学天空教室等)、各高校自己研发在本校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开源软件(如Moodle等)四类[1]。从当前的现状来看,部分高校尚未研发建立信息网络教学平台直接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即使是已经研发建立的高校,其应用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很多高校应用的只是课件资源、精品课程等,很多的应用功能都没有涉及。

2.教学信息资源缺乏

教学信息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的开发和运用是教学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即是否有足够的有效信息资源供一线教师使用。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教学信息资源普遍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尚未对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开发。部分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集体备课阶段,只有集体教案、PPT等成果,教学信息资源没有系统整合开发,一线教师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学科代头人的权威观点、优质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利用。二是优质资源缺乏。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拥有较多的专业、教育知识,他们整合开发设计的资源与教学密切相关,实用性较强,但因其技术方面的不足,会导致开发成本的增加,且技术较为落后、体系性不强;另一方面,拥有较多计算机等知识的技术人员,虽然其开发的资源技术水平较高,但因其专业、教育知识缺乏,其整合开发设计的资源在专业和教育方面往往达不到教学要求[2]。

二、校本资源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1.概念

“校本”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焦点,以学校为中心,以学校为场所。由于“校本”是个外来词,是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一个新名词,其含义本身具有不确定性[3]。研究者根据各自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校本资源”进行界定,因此,当前学界出现了对其内涵和外延不统一或不完全统一的各种定义。李茂平,阮东彪认为所谓校本,即学校本体;校本资源就是指某种学校所拥有的、能够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要素来源。赵月霞认为校本资源主要由大学精神、大学成就和大学形象三个部分组成,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高铁刚,朱建则根据对“校本”和“资源”的界定,将校本资源初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校本资源,广义的校本资源是指能够满足本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一切可被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狭义的校本资源是指校本教育信息资源,即为了满足本校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而设计开发的数字化教学支撑材料或教学系统。

校本资源包括以下三层含义:首先是一种信息化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系统资源两大部分;其次是现实中已经存在学校可能或已经拥有并且能够经过设计开发用于教学的资源;再次是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的各种要素,自然的和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校内的和校外的都属校本资源。所以,笔者赞同对“校本资源”作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的校本资源是特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是指为了满足本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资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系统资源两大部分。

2.分类与特征

教学系统资源,可分为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系统资源两大部分。网络教学系统资源又可分为视频教学、空间教学、微博微信教学等。教学信息资源按属性可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物质资源是指以实物的形式来承载和表现其思想内容的资源,如书籍、建筑、仪器、设备、人文景观等物质产品;精神资源是指与物质资源相对应的,以文化、制度为载体所蕴含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管理规程、行为规范等资源,如文化活动资源、校友资源、组织资源、信息资源、节庆资源等[4]。按区域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本资源的功能主要以支持教师教育、教学为主,同时也具有教师教研、教师知识共享的功能。因此校本资源除了具有资源、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基本特征之外,还有其许多自身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校本、根源或根基性。就是指学校自身本来就有的、重要的、决定和体现办学宗旨、特色、目标和方向的各种资源。单从这方面来讲,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建设的成果,又是校本资源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有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方式文化等四个层面的内容。二是校本资源的不可复制性。从形式上,别的学校可以学习、模仿,但不经过设计开发不能直接用与教学;从内容上,有些校本资源,如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本校所独有的,具有不可复制性。

三、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运用的原则和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一种具有校本性和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其开发运用应遵循下列一些原则:第一,校本性原则。首先要以学校为基础,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状,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合理开发运用避免盲目性。其次要以学校为焦点,就是要确立问题意思,要始终围绕学校不同时期的核心和关键问题,避免琐啐化。再次要以学校为中心,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等为中心,避免边缘化。最后要以学校为场所。在教学系统资源的开发上,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新的系统资源;在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上,既要注重学校区域外、校外资源的开发运用,更要注重学校区域内、校内资源的开发运用。第二,学科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运用必须要具有学科性,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一定要考虑资源的学科特点,按照课程知识点进行分类建设,紧紧围绕知识点来组织资源,这样一方面既可以使教师快速检索资源,方便教学,另一方面又可以方便学生快速检索资源,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第三,可持续性原则。资源有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之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运用,应自觉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既要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愿望,还要兼顾以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需要,因此,在开发运用过程中,应把以后对资源开发运用机会的损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尽量保护现有资源的种群和再生能力,留下可持续开发运用的空间,确保资源、信息的完备和随时可开发运用,在开发运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运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运用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教学信息化。一方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系统,既可以实现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种形式承载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数字化处理,可以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信息资源,既可以为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为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第二,有利于突出办学特色。新时期,随着高校办学自的进一步扩大,结合本校实际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专业和课程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使办学特色日益显现。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校本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运用,一方面可以使办学特色更加突显;另一方面使各高校培养的人才,既可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可以成为具有“校本”性的特色人才。第三,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水平。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开发运用,既不是每个教师的单打独斗,也不是单纯的几次集体备课,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方的组织领导、信息资源的整合、网络技术服务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样,一是可以使学术带头人的权威观点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可以使更多的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可以使所有教师的专业、教学、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得到整体提高。第四,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开发运用的目的。当前,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有些教师缺乏责任心、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5],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有效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致使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开发运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运用区域内、校内的资源,融直观性、参与性、感受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增强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杜海艳,司玲玲,王亚楠.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与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8):207-208.

[2]王昌海,陶斐斐.中国教育信息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28.

[3]丁伟红.“校本”的内含与要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6):46-49.

[4]阳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利用[J].职教论坛,2009(8):13-15.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4

一、学习型行政文化研究

继彼得• 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风靡全球后,我国学者也致力研究构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甚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学者们集中于组织共同愿景的构建,组织结构的弹性化更新,以及组织系统学习的方法等,在政府组织内部提倡塑造学习型行政文化的学者并不多。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来看,重塑行政文化必须从承接传统行政文化的积极因素、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及积极构建学习型政府组织。要构建学习型政府组织,提高政府成员的综合素质,客观上必然要求构建学习型政府文化,重塑政府使命感,营造政府知识信息共享氛围,构建政府的人本文化。

显然,学者们的研究着力探讨学习型组织理念对于行政文化创新的影响,力图摒弃政府组织中个别的"官僚文化"的气息,提出以创新的精神重塑政府文化环境的观点。学者们对学习型组织与行政文化创新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将学习型行政文化与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的研究还较少。

二、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国外关于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研究较为全面。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国外除了一如既往地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化理念及人才工作的市场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外,将在很大程度上重视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问题的研究-如何将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者的力量有机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整合优势。如: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两大变量影响,近几年美国学术界提出了"领导变革"的崭新概念,十分重视领导才能和领导层的开发,且已经引起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国内关于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学者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从人事行政学、行政法学等角度探讨现代公务员制度和法律体系,进行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本土化努力。另一派主要是从一般较成熟的企业人力资源理论角度去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派虽然提到了"市场精神",但未能集中深入地进行阐述,并将之作为一根主线贯彻到底。

总的来讲,国内当前关于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与机制问题的研究,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已基本确立,在党管人才原则、人力资本理念、人才市场理念及人才工作的市场机制等各方面,都已取得了程度不同的研究成果,并且这些成果当前主要还只是集中在经济、企业管理领域。

三、学习型行政文化与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

直接从学习型行政文化的角度论述对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撑,国内现有资料还较少。有学者从分析人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析组织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运用组织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原理分析行政文化对于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问题。探讨行政文化对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撑,学者们虽然重点介绍了组织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分析了人才对于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并且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建议,但很少涉及学习型行政文化这一核心支撑点。

在现代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学习中生存并通过学习型变革和创新,实现长程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战略性投资。文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它是某种组织的观念、价值与制度,以一种权威的形式无条件、不自觉、无意识的输入给每一个成员,并让他无意识的遵从它,从而使组织达到获得一种整体凝聚力的效果。

2002年欧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项目表明,在被调查的学习型组织中,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参与支持各种文化创新过程。但是,很少积极帮助建立学习型文化,并普遍缺乏这样一种文化。这表明了部分经理或雇员在承担新的学习任务或进行积极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动机。学习型文化是人力资源开发职能的一种主要支持资源。 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中,即使应当期望高度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门技能与使用,也似乎很少注意建立学习型文化。

四、研究述评与展望

我国学者在行政文化和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今后的行政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全面开发政府人力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与外国学者研究成果对比,我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处于技术改进的研究,人力资源本质层面的开发还有待研究。

(一)政府学习型行政文化有待加以重视。国内学者对行政文化的研究关注点围绕于行政文化与官僚道德的行为取向,行政文化的功能及其塑造,以及基于服务型政府所要求的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创新等。传统官僚行政文化具有理性行政文化和科层行政文化的特点,很容易使得行政官员按规则办事,形成本位主义和官僚防卫人格,遏制学习的取向。构建学习型行政文化,有利于政府处于开放的状态,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积极的转变,使政府不断学习与创新,主动超越环境所带来的变迁与限制。但纵观现有文献,关于提倡学习型政府的研究大都从组织结构,科层体制方面进行探讨,很少直接涉及能革新政府传统官僚文化的学习型行政文化。

(二)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在支持因素没有真正开发。根据我国学者的论述,现阶段政府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在于公务员岗位技能培训,官员服务行政的伦理道德开发以及国家政策的学习等方面,对提升行政官员综合能力素质的内在支撑因素则没有真正开发。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新的课程价值观告诉我们: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目前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三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以校外的课程资源最为丰富。这里我们所要谈的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正属于此类。它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社区(一般是本市县范围内)的自然区域和文化生态方面可供课程开发利用的资源等。自然领域是指当地的地质地貌、山川河流、气候、自然资源等,历史人文领域包括当地的社会历史变迁、社会文化(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民间文艺、名人遗迹等)、社会经济(经济、教育、旅游等)等内容。

目前,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缺乏推进经验。为了新课改的实施开展、深入推进,我们必须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的价值、实施策略等相关问题上做有益的思考。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些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价值

我国课程研究专家对课程概念的阐述是: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探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价值也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1.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整体素质

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教师要从传授者、管理者转化为促进者、引导者、学习者和研究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能教“教科书”,而要“用教科书教”,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具备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进课堂,促使教师广泛阅读,关注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发展变化,利用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同时通过研究开发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引导教师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积累操作经验,使教师不仅能用教材而且能编教材。

2.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的能力和爱乡爱国的情感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价值。它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具有亲历性。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根植于乡土,也就是学生身边的现实世界,这些生活经验特别熟悉,明白其中各个事物特征或相互关系,利于学生掌握理解;二是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因为学生身处区域性文化中,他们进行观察访问、触摸描绘、感受体会等操作简便易行,因此,若用来充实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绝大多数学生就有丰富的内容可说,有利于提高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若用来设计探究题目,可以大面积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同时又因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学生对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使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具体化,奠定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基础和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

3.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丰富课程及教材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增添教学活力

区域性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既有自然资源又有历史文化资源,教材内容设计上具有可扩展的宽广空间,它和其他因素融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这样大量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生产和生活经验都进入了课程资源,直接融入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生活是课程,自然是课程”,丰富而又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必然带动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增添教学活力,显示出其诱人的魅力。

二、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评价方式,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实施策略,它如同船和桥一般重要。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从课改的大背景和教育理念上认真研究策略、内化策略,以便让理论付诸实践。

1.转变观念,树立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广大农村城镇学校实施新课程重要举措的意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基础知识与技能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应试教育”严重扭曲了课程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人们心目中:课程等于教材(教学内容),即知识。同时扮演课程改革主要角色的广大教师原来学习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再则受传统角色的影响,认为教师就是教“书”,没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对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便视而不见,甚至抵制,十分依赖于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这对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较大的阻力。另外,广大农村城镇教师对于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在实施新课程中所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又受到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更是给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难度。因此,突破传统束缚,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明确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农村城镇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意义,是首要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加强理论学习和观念引导,同时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来引导教师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认识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

2.逐步推进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框架

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经历一个理论到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逐步推进、验证过程。

首先是让区域性文化资源走入课堂教学,以此来补充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收集区域内古今英雄人物,讲讲他们的事迹作为补充,让学生从身边鲜活的事例中汲取爱国的力量。

其次是开发区域性文化资源运用于研究性学习。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喜好、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和业余爱好选择开发区域性文化资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

再次是利用区域性文化资源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必须关注区域内课程资源的利用,关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如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民居特点、饮食习惯、主要交通等等,使“综合性学习”真正达到“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初衷。

最后是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编写有关的校本课程教材。在收集、运用区域性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一些优质的资源固定下来,深入研究,收集整理,编写有关的校本课程教材。

3.突破传统拘束,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好帮”手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学生的身份、地位、背景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化。学校的学生有的来自省外,有的来自区内各个乡镇,他们对各自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有着丰富和深刻的认识。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成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好帮手,例如在课堂上让他们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川、气候、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等,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或成因,写有关的调查报告等。一方面,可以在这些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能力,从实践的效果去评价孩子。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发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时可以比较全国不同地区区域性资源的异同,借鉴参考;也可从区内各镇的学生中获取区域性文化资源第一手资料,借以丰富、充实课程资料。

4.发挥教师各自特长,团结协作,形成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合力

由于教师的专业限制,学会合作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当具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学会合作的意义在于:(1)教师之间的交流、互补有利于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沟通信息;(2)有利于改善学校教学教研的环境,减少个体工作压力,激励个体大胆创新;(3)多次的讨论交流、沟通合作,可以增强教师抗干扰的能力。树立课程开发和利用的信心和耐力,形成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合力。

教师进行合作的形式有:(1)同行之间合作。包括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如互相听课、研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等;(2)师生合作。因为区域性文化是和一个人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和学生通过课内互动和课外综合活动去交流分享;(3)与教研人员、专家的合作。如课程开发和利用、课题研究等;(4)和学校领导、家长及社区人员的合作。研究性学习往往要同社区的许多部门联系,如环保、图书、工商、医院等。

5.让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真正“区域化”,实施共享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6

一、校长论坛

本次校长论坛围绕“学校资源力的开发与应用”这一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双流县实验小学校长毛凤鸣从教育资源的认识和思考、教育资源的开发策略、教育资源的开发原则、教育资源的开发路径四个方面建构了学校资源力开发运用的基本框架。她指出,在学校资源力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校长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教学改革是常态。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校长朱祥烈提出了把管理中的关键事件转化为资源,并从创设唤醒型关键事件、创设碰撞型关键事件、创设反思型关键事件、创设感动型关键事件四个方面作了阐述。紧接着,绵竹市紫岩小学校长谭克介绍了该校利用地震所带来的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广元市南鹰小学校长李毅提出要通过自我开发、团队开发、互动开发等途径来开发教师人力资源的重要主张。此外,高新实验小学校长陈伟、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刘娟、眉山东坡小学校长周吉群、乐山实验小学校长张必友等还对“关键人物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地方文化资源”以及“学校公共信息”等命题进行了深层而热烈的探讨。最后,《教育科学论坛》常务副主编王真东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性发言。王真东副主编首先对“学校资源力开发”研究组的上位思考、系统构建、认真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尤其肯定研究组将关键事件作为重要的生成性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做法,认为该项命题的探讨是本次论坛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他强调,关键事件重在关注教师的情感系统、精神系统,直接针对教师审美疲态、创造疲态而言,通过一系列开发,可以激活动机生成、点燃创造激情、聚合发展力量,让美好的关键资源催生灿烂的生命之花。最后他提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方向的把控者,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校长的成功得益于对资源的把握和运用,因此,加强学校资源力的开发和运用是新时期加强校长领导力的重要途径,对学校资源力的开发运用则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化、细化。

二、学科论坛

(一)语文论坛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各项内容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中国人的必经之路。本次语文论坛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专题,特别邀请了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展示了一堂生动的观摩课《绕口令》。课后,周益民老师作了《回到话语之乡》的专题讲座,让参会教师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经典魅力,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围绕“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来自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天涯石小学、乐山实验小学、眉山东坡小学等八位老师分别从“综合性学习”、“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及“阅读教学”四个层面呈现了八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研讨课。课后,《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何立新、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罗良建、成都师范附属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嗣芳等专家与参会教师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互动。姚嗣芳老师指出,渗透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还要运用好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以及学科间融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更要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把相关文化拓展至课外,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得到极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罗良建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以课例为形式,以课程为载体,体现“三思”,即研究之思――关注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及前沿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困惑;课例之思――一课一得,取舍、简化繁复环节;课程之思――真正落实课标要求,关注语文能力形成,使教学回归语言本身。最后,《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何立新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传统文化蕴含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义不容辞地进行主动渗透。通过本次活动,许多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形成了基本的操作办法,同时也对评课达成了共识,即一看学生在课堂的变化、发展,二看教学效果的持久性,三看学生在课堂上有无“生长感”。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7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一般原理和小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该学科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具备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情感,对学生形成小学教育理念和掌握初步教育技能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教育学是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作用不言自明。我结合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课程资源开发不力,为使课程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开发和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是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强力保障。

一、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反思

1.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诚然,教科书、参考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资源,直到现在我们仍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教材、编教材,而没有想到其它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课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基本以教材为中心,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述,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操作性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师范能力、人文素质、教师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小学教育学与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课程关联很大,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但这些学科间知识的贯通与融合很欠缺。学生即使理解了课堂讲述的内容,也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课程内容自然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不利于学生师范素养的形成,致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深奥,学习兴趣不浓。

2.重教师轻学生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任课老师。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间交流甚少,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与校外小学老师的接触和联系就更少了,使得担任该课程教学的老师或许在理论层面已系统掌握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对当前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把握不一定很清楚。而教育对象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也未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导致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是落实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

3.重课内轻课外

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教学局限于班级课堂,学校教室成为实施课程唯一的空间场所。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完全凭借课堂教学达成。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该学科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结合学科知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性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不存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结合学科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到小学实践的机会基本没有。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4.重显形轻隐形

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主要是看得见、摸得着师生都有的教材、教师的讲义、PPT演示文稿、音像资料等实实在在的显形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便捷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的隐形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其作用、方式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教师个人魅力等,它们虽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注意到显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对隐形资源的开发。

5.重抽象轻形象

小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从教育理论观点的论证过程看,较为笼统抽象,缺乏生动直观的佐证材料,教材内容各章谋篇布局,一般按照先罗列观点,然后逐一阐述,最后作总结性说明的格式,内容全是文字性的抽象说明,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笼统、抽象的解释和思辨式的论证使学生无法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现实联系起来,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教材的这种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备课。老师的讲义也基本沿用教材结构,上课难免会先罗列观点,然后阐述,生动性和形象性欠缺,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构想

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因素均可作为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又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出对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转变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狭变广、由静转动,不再只是学科内容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教师、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

1.内容实践化

小学教育学课任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尽可能将理论性、师范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将枯燥的书本文字内容变为具有操作性的、富有情感的、学生乐学的学习内容。首先,小学教育学中涉及小学教学部分的章节,如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基本步骤等内容,实践性很强,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实践练习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片段模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都可得到训练。其次,为了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案例,可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收集,也可从一线小学老师处收集。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易使学生掌握。再次,课程内容的实践资源的来源,还可以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社区教育为资源;以历届毕业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成长记录、教师科研成果为资源;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指导实习,合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为资源。最后,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资源还来自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这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实践资源。可将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整理分析,以供教学使用。

2.主体多元化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将可能性资源转化为现实性资源。教师可将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及需要、兴趣、爱好等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的老师间经常相互切磋、交流,各自使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可以借鉴、共享。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也可参与其中。比如,事先布置的课堂讨论题目,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相关资料,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共享。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遇到的问题、困惑,对人生持有的态度、价值观等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可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合作主体,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大学老师拥有的教育理论知识相得益彰,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由两极走向整合,成为课程的共生资源。

3.空间拓展化

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在时空上局限性较大,一周两次课,共四节,由教师在教室为学生授课。时空的局限性使课程价值的体现受到一定限制。在以课堂作为主阵地的同时,课外学习和校外参观、交流不容忽视。根据章节内容,可以划分课外学习小组,定期布置学习题目,学生间互助互学,师生间相互切磋、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经常到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去,观察和记录小学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专题报告。比如聘请优秀班主任给学生讲班级管理工作,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给学生上示范课,与小学及社会上儿童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4.明暗综合化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是指那些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它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内在推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范生教育素质的形成。这就告知我们,隐形知识不容忽视。小学教育学隐形课程资源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各种示范、言语、着装、精神面貌、板书等均是可资利用的隐形课程资源。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师决定。因此,教师不可忽视自身因素所起的作用,更要将这些因素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因此,一是要创设师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待,如主动关心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进行教学,等等。二是要敏锐捕捉学生内心情感波动,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理念、教师责任感、人生价值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三是要陶冶自身情操,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不少事实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隐形资源的开发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图文并茂化

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源于感知,即使是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学生也喜欢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学课程在内容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单一的教法多样化。在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时,可将课程资源设计成情境性课题、案例性课题、实践性课题和研究性课题等多种类型,尽量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学情境、教学氛围、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学生的问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在教法方面,一是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图文并茂优良的教学课件;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献阅读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总之,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因素,谋求课程资源最佳开发与利用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8

随着全国地方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开发本地特色教育资源以支持新课改的发展要求。然而,由于对所属概念的界定不清、理解不透,地方课程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针对性及实效性不强、特色课程改革实施混乱等问题,影响着地方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与利用。因此,厘清地方课程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区别,并从本质属性、特点及分类等角度对其进行正确的概念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地方课程资源,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在国内,经过近些年的研究探索,对于地方课程资源的界定逐渐清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谭娟晖的定义: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国家内部的各地方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各方面的独特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强调地方特色和差异,主要是指用于地方课程开发的那部分资源。[1]这一概念比较正确地阐明了地方课程资源的本质属性及特点,但在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认定上还存有不足。在此基础上,更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路对地方课程资源进行了再界定。其中王建虎、潘伟民在一文中充分利用属差法,以“资源――地方课程――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的清晰思路,在归纳分析其他学者对这些概念的界定基础上对地方课程资源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再定义:“地方课程资源就是由地方开发,具有地方教育价值的,能进入和形成地方课程的构成要素以及支持和服务于地方课程实施的动力因素的总称。”[2]

同时,也有学者从类别的角度进一步明晰地方课程资源的定义。譬如有学者从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角度分为德育资源、科学教育资源、审美教育资源等;有学者从地方课程资源的来源分为地方人文资源、专业职能部门和机构的资源、文献资源、社区文化机构资源、科普教育职能机构的资源、大众视听传媒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等;也有学者从课程资源本身性质角度将其分为自然环境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三类。[3]而对应于广义与狭义的课程资源,曹石珠教授也将地方课程资源划为广义与狭义两方面:广义的地方课程资源泛指在地方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助于实现地方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国家课程地方化实施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狭义的地方课程资源是指直接成为地方课程的“地域性素材”。[4]“这里的地域性素材主要是指课程内容层面上的地域文化课程资源。”[5]众学者对这一定义的不断完善解析使得各地高校在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以推动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改革中更准确地把握方向与规律,为更好地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应用地方资源存在问题的多维研究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成长颇为有益,是不可不修的一门课程。但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却总与理想中相差甚远,课程形式乏味单一,课堂氛围不高,学生自我理解、接受能力较差。这类课程被很多学生称为“假大空”,甚至引起一些学生的反感、排斥,以应付考试的态度对待这门课程,最终成为学生逃课最严重的课程之一。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存在使得本应受到学生重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对于这一现象及其缘由,学术界也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过程中,开发应用地方资源意识薄弱导致其闲置浪费

要将地方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资源意识”要到位。只有树立起地方资源开发应用意识,认识到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才能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提供动力。对此,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反思探索。其中,陈清认为,由于当前思想文化呈现多样性,有些人的观念处于迷乱状态,不善于或不重视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再加上有些高校对地方资源的认识不清,相当一部分人对“地方”的认识存有偏见而赋予其“封闭、自足、肤浅”等负面的标签,[6]这些问题使得地方资源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最终导致其闲置、浪费现象普遍。

(二)多数高校思政课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方法单一、实践不足等问题,地方资源应用困难

谢春梅曾明确指出,一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教学理论性较强,教材内容枯燥,形式编排死板,更无法将各地地方课程资源特色融入其中,从而失去了针对性和有趣性。这种单纯依托理论灌输的课程设计,过于严肃、沉重,不符合高校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7]而另一方面,侯慧艳在研究中也总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涉及人数较多,因此以大班授课为主,集体行动十分不便,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很难展开,尤其是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更难以想象。即使是在课堂上,现有条件下,要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讨论课、交流课、辩论课、讲演课等也是非常难的。[8]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普遍存在,使得地方资源无法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得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单纯授课形式的理论讲解必然会导致学生感到乏味,进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脱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三)经费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地方教育资源开发应用进程缓慢

尽管近些年我国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专项经费分配比例不协调,很多课程得不到足够的财力支持,其中便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侯慧艳也就这一问题做过阐述,指出虽然教育部每年也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划拨一定经费,但由于数量有限,无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项分支需求,而且大多数经费用于教学科研的研究创新,最终真正落实到开发应用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上的也就少之又少了。[9]这也反映出某些高校在对开发应用地方资源方面重视不够,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进程。

当然,地方资源开发应用存在的问题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相对与一系列的实然性问题,学术界也对高校开发应用地方资源采取的应然性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科研成果。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理应用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策略的多维成果

任何一所学校的教学模式、专业特色均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充分依托地方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特色优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为当下各高校所应努力的方向。而鉴于这一关系,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就各地高校在开发应用本地特色资源,推进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创新策略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讨出一些适用于解决与各高校自身存在问题相适用的应然性举措。通过整理总结各学者研究成果的相通之处,为各高校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策略提供有益借鉴。

(一)端正观念,提高认识,强化地方资源开发应用意识

作为地方资源得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基础前提,首先树立开发观念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文可义早在研究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就明确分析了,强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是建设地方课程的前提,是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10]在此基础上,其他学者进一步将这一观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方资源开发思路中,其中,曹丽萍在《思想政治课地方课程资源的建设》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不够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上存在不足,很多学校都没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如果人们不去能动地开发这些课程资源,一些有用的资源就会被埋没,不能被人们开发利用。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明确开发与利用的目的。[11]当然,单单树立开发应用观念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有效整合各类地方特色资源。在这方面,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曹丽萍也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教师要掌握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方法,强化一切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正确的分辨和有效筛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思想政治地方课程资源利用好。[12]

(二)推进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用

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地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受到高校课程改革的青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地方文化资源应用策略的研究比较多,而且大多是结合某一高校所处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如杜长冲在分析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时便是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为例进行的,也提出了一系列发挥地方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策略。他指出,开放的办学需要吸收和利用社会的有效资源,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求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中的教育资源;要弘扬张家港精神,树立竞先意识,保护好其历史文化遗址,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应当在历史文化遗址处修建德育教育基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参观与学习,开展自律意识教育、逆境挫折教育和恒心毅力教育,引导学生做重信用、守承诺有责任感的人。同时,要充分弘扬地方红色文化精神,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落实到实践,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13]还有张智,王芝华、郭华生等人也都结合某一高校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从而为其他高校因地制宜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提供了理论借鉴。

(三)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而这门课程之所以变得枯燥、上课效率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大多数高校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省去实践活动,将学生困在了教室中,这也导致地方资源很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鉴于这一问题的普遍存在,很多学者在探讨过程中都涉及到解决这一现状的相关策略。吴萍提出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教学观,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课程资源。[14]刘光华,袁学涌在《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指出,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以及科技展览馆等作为地方特色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各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依托这些特色场所建立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特色实践教育让大学生接受直观的近距离的体验和熏陶,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15]娄刚则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专门分析了依托地方资源,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基地的建设。根据遵义师范学院所处的特殊环境优势,娄刚提出了推进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党建工作教育基地、科技创新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教育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的构想,[16]为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形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了指导,也为其他高校依托本地资源建立教育基地提供了启示性作用。

(四)积极合理开发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

每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特色的校本资源,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校本资源对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阳华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就在于弥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不足,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且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直观性、参与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17]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性与实用性,但纵观学术界,对于校本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却不是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策略。譬如李茂平、阮东彪在研究校本资源的开发时结合湖南一师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条有效途径。首先,挖掘湖南一师的文化积淀和史料,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资源和内容;其次,加强湖南一师社团管理与评估,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载体和平台;最后,弘扬湖南一师独特的校园文化,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渠道和手段。[18]虽然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但可以借鉴这一思路积极自主开发本校特色资源构建适合自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课程。同时,高校教职人员也应积极探索校本资源开发理论,为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开展特色教学课程提供指导。

综上,虽然近些年学术界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作出了不懈努力,但依旧存有一些不足:对地方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总体相对较少,而且研究偏重于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用,而对于其他方面资源的利用情况如自然资源、信息资源等的阐述较少,研究缺乏全面性;对于概括性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较多,而以某个学校为例进行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对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更为稀缺,缺乏独创性专题研究;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具体方法研究比较多,但也比较混乱,不利于高校对此进行借鉴,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归纳整合,制定出比较有普遍适用性的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谭娟晖.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

育参考,2004(12):12.

[2]王建虎,潘伟民.地方课程资源概念的厘清[J].毕节学院

学报,2010,28(1):120.

[3]张海生.试谈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J].新课程研究,

2010(191):15.

[4]曹石珠.论地方课程资源的涵义及特性[J].湖南学院学

报,2008,29(3):101.

[5]李定仁.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民

族出版社,2006:105.

[6]陈清.本土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之基[J].中国高

等教育,2008(9):39.

[7]谢春梅.加强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5(3):152.

[8][9]侯慧艳.盐城地方资源在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中

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0(23):144.

[10]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

学报,2003(4):4.

[11][12]曹丽萍.思想政治课地方课程资源的建设[J].教学

与管理,2013(9):83.

[13]杜长冲.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1,8(3):72.

[14]吴萍.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校外

教育(理论),2008(4):6.

[15]刘光华,袁学涌.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推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J].江西教育(管理版),2010(28):25.

[16]娄刚.依托地方资源,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校外基地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3):66.

[17]阳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利用[J].职教

论坛,2010(8):14.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9

1 语文课程资源和对教师的建议

1.1 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

(1)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1.2 对教师的建议

语文课程资源的这一改变,必然对教师的教学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最终取决于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把握、开发和利用程度。

还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一文中对教师有这样的建议:

“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果说以上的要求是明确的、显性的,那么它隐性的要求,根据笔者的理解,还包括“二性”、“三能力”。

2 教师需要具有两大性

2.1 语文教师要有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的紧迫性

作为语文教师,大家都清楚,语文教学越来越辛苦,学生的学习也越来越辛苦,但学生的语文素质、综合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有的学生上课时,昏昏欲睡,回答问题不知所云,但一说起他感兴趣的话题,却能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很多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学校的升学率,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地重复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地训练,其结果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除了不断改进、不断探索编写语文教材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应该为学生精心设计学习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等,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分享这些资源,拓展他们的视野,强化情感体验,实现与生命的对话,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这样,语文就不再是一门面目可憎的“死教材”,而是一幅流动的、新鲜的、具有活力的、适合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风景,自然的,学生就会喜欢语文课、爱上语文课,并能主动地去感受、学习语文。

可见,只要我们教师有一种强烈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的紧迫性,积极发挥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语文课才会成为一道每个学生喜欢的文化大餐。

2.2 语文教师要有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的敏锐性

语文课程资源有死活之分,即使是课外的,也同样如此。图书馆、博物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对本地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新鲜感,它就是“死”的,学生兴趣不浓。只有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新鲜的事例和重大事件,对学生的吸引力无疑会更大,它就是“活”的,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或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和接受能力是最强的。

教师要充分这一心理,即时抓住生活中发生的情景和事件,善于发现并且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为语文教学所用的材料,用作语文教学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教学机智和敏锐性,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及时利用,让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日新月异的世界走进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田。

3 教师要提高三个能力

3.1 整合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资源与生活相等,教师面要把原生态的、没有头绪的语文课程资源,转化为语文教学资源,就必须需要有整合的能力和水平。整合的内容包括: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显性的资源与隐性的资源的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与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零散资源与大块资源的有机整合,传统资源与现代教学资源的整合。整合还需讲究整合的方法,如主题整合、专题整合、人物整合、时代整合等。以绍兴为例,如讲鲁迅作品,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参观鲁迅故居,了解鲁迅的方方面面,然后,通过或主题,或专题、或某一人物类型等整合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教学或专题研讨课。

3.2 优化的能力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中的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以及各要素的合理配置,相互协调运作,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高效。我国学者吴刚平曾经指出,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至少要经过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三个“筛子”的过滤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优化和开发价值。

所谓优化,就是指优先性、优效性。优先性要求在众多资源开发利用中分清轻重缓急,先后有序,形成递进序列;优效性要求开发利用的高效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3.3 实践的能力

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必须亲自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是最具生命性和创造性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设计师,课程整合的工程师,课程优化的验收师。

教师的实践能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亲自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开发。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资源,无论是实在的纸质资源,还是广阔的网络资源,教师都要做好指导、收集、体验工作;二是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的研究工作。通过学习研究,从理论上认识课程资源的概念、性质、种类和存在状态,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序、步骤与利用方式。通过实践研究,学习和吸收国内外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开拓性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在更高程度上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10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一般原理和小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该学科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具备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情感,对学生形成小学教育理念和掌握初步教育技能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教育学是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作用不言自明。我结合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课程资源开发不力,为使课程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开发和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是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强力保障。

一、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反思

1.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诚然,教科书、参考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资源,直到现在我们仍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教材、编教材,而没有想到其它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课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基本以教材为中心,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述,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操作性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师范能力、人文素质、教师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小学教育学与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课程关联很大,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但这些学科间知识的贯通与融合很欠缺。学生即使理解了课堂讲述的内容,也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课程内容自然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不利于学生师范素养的形成,致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深奥,学习兴趣不浓。

2.重教师轻学生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任课老师。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间交流甚少,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与校外小学老师的接触和联系就更少了,使得担任该课程教学的老师或许在理论层面已系统掌握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对当前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把握不一定很清楚。而教育对象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也未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导致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是落实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

3.重课内轻课外

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教学局限于班级课堂,学校教室成为实施课程唯一的空间场所。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完全凭借课堂教学达成。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该学科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结合学科知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性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不存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结合学科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到小学实践的机会基本没有。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4.重显形轻隐形

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主要是看得见、摸得着师生都有的教材、教师的讲义、ppt演示文稿、音像资料等实实在在的显形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便捷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的隐形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其作用、方式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教师个人魅力等,它们虽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注意到显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对隐形资源的开发。

5.重抽象轻形象

小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从教育理论观点的论证过程看,较为笼统抽象,缺乏生动直观的佐证材料,教材内容各章谋篇布局,一般按照先罗列观点,然后逐一阐述,最后作总结性说明的格式,内容全是文字性的抽象说明,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笼统、抽象的解释和思辨式的论证使学生无法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现实联系起来,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教材的这种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备课。老师的讲义也基本沿用教材结构,上课难免会先罗列观点,然后阐述,生动性和形象性欠缺,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构想

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因素均可作为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又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

源的开发,必须走出对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转变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狭变广、由静转动,不再只是学科内容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教师、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

1.内容实践化

小学教育学课任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尽可能将理论性、师范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将枯燥的书本文字内容变为具有操作性的、富有情感的、学生乐学的学习内容。首先,小学教育学中涉及小学教学部分的章节,如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基本步骤等内容,实践性很强,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实践练习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片段模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都可得到训练。其次,为了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案例,可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收集,也可从一线小学老师处收集。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易使学生掌握。再次,课程内容的实践资源的来源,还可以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社区教育为资源;以历届毕业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成长记录、教师科研成果为资源;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指导实习,合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为资源。最后,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资源还来自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这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实践资源。可将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整理分析,以供教学使用。

2.主体多元化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将可能性资源转化为现实性资源。教师可将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及需要、兴趣、爱好等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的老师间经常相互切磋、交流,各自使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可以借鉴、共享。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也可参与其中。比如,事先布置的课堂讨论题目,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相关资料,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共享。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遇到的问题、困惑,对人生持有的态度、价值观等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可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合作主体,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大学老师拥有的教育理论知识相得益彰,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由两极走向整合,成为课程的共生资源。

3.空间拓展化

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在时空上局限性较大,一周两次课,共四节,由教师在教室为学生授课。时空的局限性使课程价值的体现受到一定限制。在以课堂作为主阵地的同时,课外学习和校外参观、交流不容忽视。根据章节内容,可以划分课外学习小组,定期布置学习题目,学生间互助互学,师生间相互切磋、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经常到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去,观察和记录小学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专题报告。比如聘请优秀班主任给学生讲班级管理工作,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给学生上示范课,与小学及社会上儿童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4.明暗综合化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是指那些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它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内在推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范生教育素质的形成。这就告知我们,隐形知识不容忽视。小学教育学隐形课程资源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各种示范、言语、着装、精神面貌、板书等均是可资利用的隐形课程资源。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师决定。因此,教师不可忽视自身因素所起的作用,更要将这些因素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因此,一是要创设师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待,如主动关心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进行教学,等等。二是要敏锐捕捉学生内心情感波动,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理念、教师责任感、人生价值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三是要陶冶自身情操,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不少事实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隐形资源的开发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图文并茂化

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源于感知,即使是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学生也喜欢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学课程在内容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单一的教法多样化。在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时,可将课程资源设计成情境性课题、案例性课题、实践性课题和研究性课题等多种类型,尽量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学情境、教学

氛围、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学生的问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在教法方面,一是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图文并茂优良的教学课件;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献阅读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总之,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因素,谋求课程资源最佳开发与利用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8.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例11

事实上,只要是研究就会有立场。研究者总是从既定的起点出发,从特定的视角切入,以独特的思考开始。心理学的研究立场有时候也被称为研究取向,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研究取向,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就出现过实证取向的和人本取向的研究。当然,实证论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主导。与心理学研究中的物理主义世界观相吻合的就是实证论的研究方式。所谓实证论的研究方式有两个隐含的理论前提或理论假设。首先是设定了研究客体与研究主体的分离,研究主体也即研究者只能是旁观者。旁观者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向或者主张观点带入到对客观对象的研究中去。其次是设定了研究主体或者研究者必须通过其感官来把握研究客体或者研究对象,只有感官的印证才是可靠和可信的。这种理论假设为心理学的研究带来的是方法中心、实验主义和操作主义。所谓的方法中心是指把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放在了决定性的位置。也就是说,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决定了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决定了心理学的实际发展,决定了心理学的未来道路。所谓的实验主义是指把实验方法的运用,实验程序的确定看作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或者唯一的方式。所谓的操作主义是指把理论的合理性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操作程序的合理性上。现象学的研究方式是非主流心理学的研究主导。与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本主义世界观相吻合的就是现象学的研究方式。所谓现象学的研究方式也有两个隐含的基本理论前提或基础理论假设。首先是设定了研究客体与研究主体的统一,研究主体同时也可以就是研究对象。其次是设定了研究主体或者研究者必须通过体验来把握研究对象,只有内省的体验才是真实的。这种理论假设为心理学的研究带来的是问题中心、心灵主义和整体主义。首先是问题中心。所谓的问题中心是指心理学的研究不应该从方法出发,而应该从问题出发。不是方法决定问题,而是相反,是问题决定方法。其次是心灵主义。所谓的心灵主义是指心灵不同于其他事物,心灵具有独特的性质。正是心灵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的独特性质。再次是整体主义。所谓的整体主义是指对人的心灵的研究不能采取肢解的方式,不能去割裂人的心理,而必须完整地把握人的心理。思想是需要理论前提的,同样科学也是需要思想前提的。科学本身的发展,非常重要的是属于科学的思想前提或理论前提的合理化和明确化。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演进的出发点和到达点。心理学是属于科学的门类,这同时也是依赖于一系列基础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那么,只有建基于合理和明确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心理学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快地进步。哲学家的心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尽管哲学家的研究立场、理论预设、思想基础、学术主张等等,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和区别,但这并不影响哲学家的心灵探索所具有的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哲学家的心灵探索对于心理学研究者来说,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哲学家的心灵探索不仅对于人类理解自身的心理行为具有思想引导的意义,而且对于各个不同学科的学者研究人类的心理行为也具有理论预设的价值。

二、心理学的科学思想根系

在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前后,它总是与其他学科发生某种特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同时也决定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然而遗憾的是,学界目前对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关联的探索与研究尚不够深入与系统。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心理学自身的演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经过了历史中长时期的演变,心理学才有了当代的重新定位,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明确关系。这种学科自身的成熟发展,会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也会使心理学开始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学术资源。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本就应该是一种彼此合作的关系。特别是横断科学的研究,常常是跨越多个学科的探索。因此,这种相互之间的合作所带来的是相互的促进和彼此的支撑。那么,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能够推动这种合作关系的就是一个理论的平台。

三、心理学的文化思想根

由关于界定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涉及到的是心理学的单一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多元文化发展的问题。具体言之,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涉及到心理学自身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发展等。这包括了跨文化研究的方法,也包括了文化、科学和本土心理学的关系,还包括了关于心理学与文化关系的历史探讨与理论分析。显然,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拥有丰富的社会与文化资源。就其根本而言,之所以有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内在地建立心理学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换句话说,心理学本土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的社会发展脉络及本土文化的土壤里。心理学的研究中,经常会遭遇资源短缺的状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学没有或者缺少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而更多的是因为,心理学并没有意识到或自觉地去把握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或者是由于没有去探寻、挖掘和萃取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反观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不难发现,西方心理学就是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之中,它汲取本土的文化资源,获取了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力和不断更新的研究方式。由此可见,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与创新也同样应该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心理学的研究都有自身的文化历史资源。西方科学心理学有其自身的西方文化的历史资源,而中国的心理学也同样具有自身的东方文化的历史资源。这种文化历史资源从根本上决定了心理学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决定了心理学演变的根基,也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应用的途径和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路径。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研究都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反思、探讨、揭示、阐释,从而对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能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和拓展,以及它的应用的推动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或者发展如果脱离或排除关于文化的理解和思考,那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束缚。因此,探讨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既可以给心理学本身的实际发展,也可以给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一系列重要的改观。

四、心理学的学术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