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7:12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1

华侨大学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地接受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之能从事广播电视事业的各项工作,具有广播电视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注重为侨服务,培养适应海内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闻方面的专业人才。该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新闻传播理论素养和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外或涉侨宣传部门从事新闻策划、采写、编导和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而华侨大学在福建属于重点培养高校,就业情景良好。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62-02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广大的新闻单位也表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用人单位期望的差距较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 广播电视新闻教学专业改革的必然性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的目标首先就是要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从短期来看,学生的个体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与社会工作要求相符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本科教育应有的素质,具有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从长远来看,应该让学生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专业领域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在本领域能够做出突出贡献,不断推动我国的新闻事业迈上新台阶。

除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进行改革以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业外,建设文化软实力强国的国家发展目标也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国际化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更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的传媒正在向“三网融合”的产业模式发展,广播电视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2013年以后,广播电视和电信互相进入了对方领域,未来的传媒之争将更加激烈,且竞争将主要来自广电系统外部,广电系统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步伐愈来愈快,急剧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必然要根据这些变化改变人才培养方式,更新教育理念。

二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方向

1.调整课程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不但要学习传统新闻学的专业知识,更要体现现代传播学的潮流。根据广播电视传媒发展的需要,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专业的传播学素养。目前,各大高校课程结构主要集中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专业课程上,而且理论性较强,实践环节较少,虽然人才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传媒机构进行新闻采访、写作、编排、拍摄、制作等工作,但实际上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真正上手工作的非常少,课程所学不能应用于实践一直是阻碍学生发展的难题。因此,调整后的课程结构除了要夯实专业素养外,对于辅助实际工作的课程也不能忽视。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课程需要得到重视,(1)写作课程,写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基础写作、新闻写作、评论写作等,笔者认为还要加大这方面的课程比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2)外语能力,新闻传播的全球化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要具备较强的外语素养,在设置普通大学外语课程之外,还应适当增加传媒专业的外语课程,全面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这对研究国外传播的趋势以及研究国外各类新闻节目大有裨益,首先要听懂,其次才能谈研究。(3)影视精品赏析课程,要积极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影视节目,掌握传播学的普遍规律,如国外的新闻与专题制作,纪录片甚至电影、电视剧、传播范围广的精品都可以作为教材,可以逐格逐帧地对影视作品进行研读和分析。

2.根据传媒发展的趋势,开展媒介融合的教学尝试,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

一专是指“新闻”专业素质,“多能”是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广播电视新闻已经进入了一个受众逐渐细化的时代,日后的传播分众化趋势将逐步加大,频道也趋于专业化。因此,新闻人才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新闻传播业务能力外,还要根据分众化的趋势培养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能力,为竞争就业增加筹码,只有能够迅速融入专业化媒体传播领域的人才才能在分众化的媒体趋势中占据主动。其实,媒介教学的融合尝试在国外新闻传播学中早已经有实践。例如,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已经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媒介融合的教学,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该专业教授的课程除了有传统的传播学包括的新闻写作和传播理论等基础课程,还开设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技能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媒介融合专业的毕业生要比单纯接受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媒体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传媒大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课程设置将实用、立体培养作为目标,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习惯高强度的新闻采访工作,并对新闻以及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安排学生到一些主流媒体进行长期实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磨炼自身。学校委托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让学生在一线工作中弥补书本学习的不足。虽说地方高校可能没有中国传媒大学技能训练平台的优势,但笔者了解到很多地方高校也在依托地方资源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搭建平台,如与省、市、县级电视台、各层次报社、影视制作公司等进行合作。平台虽有,但对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如何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如何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都需要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结合具体情况思考、改进。再则,这种融合教学要求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工作者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本专业,新闻传播事业实际上是一项人与人沟通的事业,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智慧,只有具备“融合性”的人才才能不断促进传媒事业的变化。

3.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改革方向必须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思想方向

诚然,西方传播学的发展和研究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中国对于新闻和传播的研究要想超越西方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西方多年来累积的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经验以及发达的传媒事业都为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借鉴。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和政治制度下的广电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国家是有本质区别的,新闻教育事业应该牢牢地把握社会主义新闻教育事业的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服务为广电新闻事业的目标,为中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培养更多的理想坚定、素质过硬、敢闯敢干的年轻队伍,这才是高校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印兴娣.论校园电视台在高校新闻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3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学组织和设计都过于被动,具体的教学没有达到实效性教学这一目的,因此教学的效率也不是很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一般都是老师来进行事先安排,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埋头苦记笔记。新闻学的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的结果就是学生除了记住了笔记,没能激发他们对新闻的兴趣,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要转变以往这种被动式的教学,进而变为积极主动的教学,确定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不断的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学来说,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抄笔记的怪圈中走出来,转动他们的大脑,活跃他们的思维,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广泛的参与进来,让他们在课堂上就体验新闻实践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以笔者在新闻采访课中的知识点新闻线索的教学为例。在我们进行教学之前,或者是课堂的前十分钟,我们也就可以讲解基本理论新闻线索的基本含义及如何寻找新闻线索。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的要求之后,我们也就要让学生知晓新闻线索是记者经过大量的反复的调查和思考所获得的,从中发现有传播价值的事实。对于课程时间的把握,一定要巧妙的进行设计,其中课堂剩余的三十分钟让学生走出教室,规定他们在第二节课上课之前回到教室,每个同学都需要写出1-3条在三十分钟内发现的新闻线索。不断的变革以往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样一来也可以让学生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都很愿意尝试。在三十分钟过后,我们也就可以让他们陆续回到教室,各自分享自己找到线索。其中有的根据观察找到线索,比如关注学校的展板,了解到最近学校会开展哪些活动,可以跟进报道。当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出去寻找线索,进行采访,这样也给予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去团委了解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情况,可以做人物专访。还有的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找到线索,有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蔬菜涨价的信息,从而找到探寻食堂饭菜价为何稳定的新闻线索。之后老师需要对同学们的找到的线索进行点评,分析利弊。还提示大家,其实同学们今天的这堂新闻课本身也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学生实践讨论加老师点评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体验中的经验获得必定大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内容重要。

    改革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的过程中,相关的专家也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新闻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类别上分为三大类别,其中主要包括应试性教育、新闻学科以外的基础知识教育、新闻的专业教育。一般来说,应试性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储备等,其中新闻学专业的教学重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新闻从业能力的核心教育体系。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广电新闻专业而言,新闻专业教育是最重要的。新闻学者Glennmott认为,新闻作为一种技艺永远不会被替代。对于不被替代,其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掌握新闻传播的主要技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大新闻专业课程的数量,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很好的应用,这样也就可以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学习掌握新闻传播技能。应试性教育是必须的,但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把握好度。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中国的新闻传播制度,适应中国的新闻实践。从思想上对我国的新闻传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但是这类课程普遍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要更加科学化,其中对于相同类的课程设置以及门数是不宜过多的,要有选择的进行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变革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尽量的使其多样化,比如电影观摩,课堂讨论等。新闻学科以外的基础知识教育对于今天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而言,是尤其应该受到关注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广电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有一些基础知识教育体系的体现,但是还仅仅的限于文学、广告学、秘书学等新闻传播学相关性较强的学科。从当下新闻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财经类、法律类、科技类等类型的记者需求缺口更大。因为很多新闻院系毕业的学生缺乏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无法进行准确深入的专业新闻报道。由此可见,课程设置中可以适当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减少自己实践中的知识缺角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加强教学考核机制的创新和改革,进而激发学生创造力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4

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上人才的需求中对于新媒体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推广要求我们在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有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课程,还要根据目前的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融入一些其他关于新媒体方面的课程,将新媒体技术真正的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必备的一种素质。此外,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才要做到全面发展,既要有专业的新媒体技术,又要有敏锐的眼光,捕捉市场有用的信息。毕竟新闻学专业要有发现新闻的一双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活的题材。现阶段的人才综合能力要强,在保持新闻采写编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节目组织、新闻播报、视频制作剪切等能力,这是新阶段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任何行业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的选拔中,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能受到青睐,因为创新是竞争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改变传统的模式,在新的道路上走地更远,增强媒介市场竞争力。创新在我国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国缺乏创新,中国传媒行业更是如此,许多节目和传播的模式都是模仿其他国家的,没有中国的特色。因此,增强创新能力是新媒体环境下给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提出的巨大的挑战,将创新意识带到工作中去,改变现有的电视新闻的传播理念和形式,甚至在机制上做出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变主动为被动,才能走向新生。

二、新媒体环境下人才培养新策略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新媒体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结合使得新的传媒形态不断出现,使得传媒市场变得十分活跃。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不断地更新现有的知识,将新媒体技术不断地吸收融合进来,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由于目前电视广播新媒体前沿技术与实际新媒体技术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于社会和高校要有注意结合实际,调整计划。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调整目标时要注意几点。一是正确定位自身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将优势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出专业的市场需求型人才,避免出现毕业生失业的状况,将市场供求关系充分考虑进去。二是对于课程体系设置要合适,在制定时要结合自身的目标与实际,切勿将两者分开,否则就会令目标难以实现,影响人才培养的计划。同时,在课程体系中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设置多种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定位,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各方面知识,这样才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结合自身情况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新的理解。社会是人才历练的场所,步入社会后学习到的知识更加重要。因此,社会要为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新的学习机制,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在工作中能够将自身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为社会做贡献。

(二)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很重要的,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师生起到重要的影响,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将课堂文化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做出合理的补充,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分析,同时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一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创建培养新的适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发挥更突出的作用。(2)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高校在教学模式上要做出新的调整,要创建出适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体系。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社会的人文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在步入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师要充分的引导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教学方式要新颖,改变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注重新模式的引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不仅仅局限在当前,要有长远的目标,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开发自身潜能。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5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于2002年在传播学系新开设本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胜任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采写、编播、摄录、主持、评论、策划等业务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传播学系办学涉及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南开大学,简称南开,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正式成立于1919年。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被誉为“学府北辰”。

(来源:文章屋网 )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6

实际上,《安徽广播电视报》清楚地意识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闻宣传求新变革的重要性,并开始了创新新闻宣传的实践。

一、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以人为本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读者,是报纸永恒的主题。报纸新闻宣传创新工作要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拓展内容、拓展对象、拓展渠道,坚持“三贴近”,不断深化、拓展、创新宣传思想工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安徽广播电视报》创新新闻宣传的第一步直接体现在报纸内容的改变上,找准读者市场的需求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安徽报业环境的详尽分析发现:安徽省现有十几家省级报纸媒体,纵观其整体,以社会新闻为主的综合类报纸相对较强,而娱乐生活类报纸相对种类较少。前者当中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后者则缺乏有影响力的本地品牌。因此,我省报业市场上升空间前景看好,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已经明显呈现。

近年来,由于安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消费形态和结构发生了改观。体现在报业之中,是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读报动机在传统的了解大政方针和社会新闻上,增加了娱乐休闲的需求。这个新型阅读动机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娱乐生活类报纸内容对生活的影响力迅速上升。这一点在市场营销较为先进的电视媒体中表现明显。数据表明,目前生活娱乐类的节目已经和新闻类节目并驾齐驱。另一方面,从区域横向对比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的省市,休闲阅读的地位近年来逐渐提升。由此可见,娱乐生活类报纸的崛起将是报业发展的显著趋势之一。

综合上述,作为娱乐生活类报纸的《安徽广播电视报》,面临一个巨大的读者市场空白与营销机会。娱乐生活类报媒的新闻宣传,有着区别于社会新闻类报纸的自身特色,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是办报第一位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报的自身特点,创新新闻宣传,唱响主旋律,创造出符合人民身心健康要求的精神产品,从而把握住这块思想文化阵地至关重要。

二、 实施品牌战略整合创新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即从发展目标维度上注重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和地区,根据这一要义,我们提出了品牌战略的设想。

面对不断萎缩的广播电视报业市场,怎样才能留住老读者、争取新读者,树立新的品牌形象?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我们开始研究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提供读者想要或需要的报纸和服务;第二,如何提供比竞争者更能满足读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首先,我们对《安徽广播电视报》进行了初步的重新定位。广播电视报老品牌已经逐渐滑落到弱势、低端的媒体行列,必须注入新元素才能确立品牌优势。通过竞争分析,针对娱乐生活报现状,报社坚持原有的“背靠声屏、面向社会、服务百姓”的办报宗旨,提出了“新娱乐、新生活、新话语”的内容风格,把“建一流媒体,树优质品牌”的主题贯穿到办报当中,以提升报纸品质为目的,进行了相应的办报规划。

其次,围绕品牌战略的核心,根据报纸的定位,重新架构办报的整体运行机制,使报社过去单纯的采编工作转变成以品牌为核心的圆心型、共创性整合组织。加大对编辑出版流程各个环节的掌控力度,确保优质高效地出版每一期报纸。

第三,整合资源,内外结合。将报社现有的各种资源要素及要达到的目标,与读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办报一切的活动都向品牌价值聚焦。同时,最大限度的开发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媒介优势,打造广播电视报强势品牌印象。

品牌战略的实施,使《安徽广播电视报》由独白走向对话,由单向走向互动,由单一走向整合。

三、坚持三贴近 精准定位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提出了高要求,即从发展动力维度上注重发展的势能具有长效性,对广播电视报来说,报纸的生命力体现在报纸内容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上。而坚持“三贴近”方针,进一步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要达到这一目标,对广播电视报读者群的明确和需求的了解是成功的关键,通过分析安徽报业市场态势,我们发现传统广播电视报与休闲娱乐性报纸两者占据了39%左右的市场份额。我们的机会在于,将两者统一起来,做新的广播电视报。在对全国其他媒介生存态势研究后我们还发现,以内容为导向进行区域细分是一种通行的方式。为把握大众读者对娱乐生活报的内容需求,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读者调查,确定了将读者最关心的广播电视新闻、影视娱乐、家庭生活作为内容重心,将栏目固定化,在形式上完全满足读者对报纸广播电视行业的“话题性、在地性、实用性”的要求。

为最大限度满足大众对报纸内容的要求,报社根据娱乐生活类报纸市场需求,对报纸进行进一步的精准定位,在内容上设置保持广播电视新闻、影视娱乐节目、生活三大板块,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充分做好广播电视的导听导视工作,服务百姓影视娱乐生活。创新办报形式和内容,在强调报纸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板块和栏目,增强与读者的互动。

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闻资讯报道、节目内容介绍,是广播电视报的独有属性,也是其读者构成的重要基石。在广电传媒日新月异的今天,更需深化报纸在这方面对读者的服务。因此,我们加大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板块的份量,重新布局影视歌的宣传框架,强化本省广播电视的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引导广大读者的收听收看节目重点。

调整生活服务类板块的内容和布局,以广播电视节目涵盖的健康和消费两大领域为中心,进行集约式报道。在保持广播电视报特色下,做好服务读者经济生活的同时,倡导本报提倡的新生活理念,对读者关心的生活资讯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丰富报纸内容,更加适合读者需求。

四、创新形式和载体 增加报纸和读者的互动

科学发展观有一个重要内容是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即从发展机制维度上注重使发展的进程表现出有序性。体现在办报上,其实就是内容和形式发展的协调性。

在加强版面内容改造的同时,报社对报纸的版式风格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规划和设计。本报是一份以娱乐、生活、服务为主导内容的娱乐生活报纸,版面设计应以时尚、便捷、轻松为主,在排版风格上要细致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做到最人性化的设计,让版式设计更加科学。我们对报头,板块风格、色彩搭配、标题处理、字号字体运用等各方面精心调整,创造出时尚靓丽、极富冲击力的版面设计和包装,取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同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除了版式包装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我们还着力增加报纸与读者的互动。

报社强调对省电视台、电台有影响的栏目和重大事件进行报道或整体新闻联动,先后与省电视台《剧风行动》《相约花戏楼》《超级大赢家》《第一时间》《帮女郎、帮你忙》等名牌栏目以及省电台(含系列台)音乐、少儿、社教多个栏目进行了合作,做好重点节目的宣传工作,成为栏目内容有效的补充和延伸。去年以来,报社还和省电视手推出了《创业之星》特刊、中国广告节《直通奥斯卡》、“心动2008”安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等特别报道活动。

此外,报社针对不同的季节、节日、社会重大事件,精心策划组织,推出特刊。例如新年特刊、春节合刊、五一黄金周特刊等。这些特刊不但增加了报纸版面和内容,而且通过准确的定位,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容,强调话题性、在地性、实用性,为读者提供了详尽的服务参考和休闲内容,受到广泛的好评。

五、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

事实证明,《安徽广播电视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在读者和市场需求基础上、以品牌战略为核心的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是成功的。科学发展观内在地包含了这样几个重要要求:一是强调发展的全面性,二是强调发展的协调性,三是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安徽广播电视报社的新闻宣传创新也正是紧紧围绕着这些要求而展开的。报社推出办报新机制以来,衡量报纸影响力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提高。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报社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大创新新闻宣传的力度,为突出“安徽第一娱乐生活报”的优势,我们拟加大报纸的份量,依托系统资源,打造安徽最落地的电视新闻周刊,紧抓读者新闻阅读需求,通过对广电系统尤其是省电视台各个频道的电视新闻资源嫁接,深度报道本地社会民生新闻,以信息梳理盘整吸引阅读,以观点评论互动打造影响力,丰富广播电视媒体的宣传手段和途径。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7

其次,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本学期开展的活动安排如下:

1、社会实践沙龙活动。主要是将大学生在假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学到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感人的故事、有意义的经历,以一种节目访谈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从中体会大学生就业的艰辛,也为以后我们自己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五四戏剧人生”。用舞台剧等形式来展现关于“五四青年节”这个主题。内容力求多元化,形式不局限于“五四”,将和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四个专业相结合,动员全系同学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五四”这个主题的理解。

3、团会。本学期团会共四期,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团会形式可多种多样,目的在于加强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团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一期的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文明校风”。

4、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整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档案,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项书面材料,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比较正规地记录下来。在毕业应聘时让招聘单位一目了然学生在校的状况。

5、关于《大学生行为规范宣传片》。以宣传片的形式存档。宣传大学生行为规范,树立广播电视新闻学系文明的风气,分团委会配合系里做好这个宣传片。

6、分团委将每次活动的文字与图片资料上传到院系博客上以及系学生会的剪报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媒介,将广播电视新闻学系新的整体形象宣传出去,将我系的品牌打出去。

最后,完成好院团委布置的各项工作。根据我们系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与系学生会联合举办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活动。分团委内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分团委成员参加野外训练,提高团队的协作意识。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锻炼自己。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8

其次,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本学期开展的活动安排如下:

1、社会实践沙龙活动。主要是将大学生在假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学到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感人的故事、有意义的经历,以一种节目访谈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从中体会大学生就业的艰辛,也为以后我们自己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五四戏剧人生”。用舞台剧等形式来展现关于“五四青年节”这个主题。内容力求多元化,形式不局限于“五四”,将和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四个专业相结合,动员全系同学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五四”这个主题的理解。

3、团会。本学期团会共四期,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团会形式可多种多样,目的在于加强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团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一期的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文明校风”。

4、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整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档案,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项书面材料,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比较正规地记录下来。在毕业应聘时让招聘单位一目了然学生在校的状况。

5、关于《大学生行为规范宣传片》。以宣传片的形式存档。宣传大学生行为规范,树立广播电视新闻学系文明的风气,分团委会配合系里做好这个宣传片。

6、分团委将每次活动的文字与图片资料上传到院系博客上以及系学生会的剪报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媒介,将广播电视新闻学系新的整体形象宣传出去,将我系的品牌打出去。

最后,完成好院团委布置的各项工作。根据我们系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与系学生会联合举办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活动。分团委内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分团委成员参加野外训练,提高团队的协作意识。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锻炼自己。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9

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8月1日《中国青年报》上《成本低敛钱快范长江认作潘长江中国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文中引用了这样的数据:“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进入21世纪以后,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政法类、农业类、体育类院校普遍设立,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也纷纷涌现。到了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人。”[1]李良荣教授在2010中国教育传播高峰论坛上也提到,30年前,全国开展新闻教育的高校只有3家,现在已发展为850余家,与每年新闻单位的人才需求相比,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且这一局面将长期存在。

据笔者的了解和研究,专业数量的激增并没有带来专业人才的适销对路,其中原因之一是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很多高校出现了照搬名校经验、缺乏明确专业定位的尴尬局面。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很多高校都是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一本权威的教材,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如同空中楼阁般的知识框架,最终以闭卷考试作为课程学习的结束,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实践特殊性以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特殊性。

以下,本文将以专业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为例,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理念(一)专业核心课程的清华模式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是我国部级精品课程,他认为该课程是解决“故事在哪里?”这个核心问题的。他认为,记者不仅会报道突发事件,更会报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不仅见木,更能见林;不是简单地报道表面的事实,而是报道更能接近真相的事实;不仅能写作5个w,更能回答报道的意义;不仅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更能让读者看清事件的本质。

李希光教授在他的课堂上告诉学生,培养一个好记者的标准要具备以下要素:1.对新闻报道充满了激情;2.对新闻理解充满了理性;3.有社会责任感;4.有新闻道德;5.有强烈的好奇心;6.有怀疑精神;7.有一个批评态度;8.有敏锐的观察力;9.高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理念李希光教授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结合当前在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学习的开端,作为教师务必要给学生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学新闻?我要学什么样的新闻?我要怎样学新闻?我学了新闻之后可以做什么?据笔者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一般是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作为核心课程,历时一学年,主要向学生讲授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往往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目标还没有形成成熟系统的认识,对于新闻报道、新闻职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对某些著名记者和主持人的喜爱等方面。在课程学习中也会以课本知识为主,所以,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只是机械的灌输给他们课本上的概念定义的话,那么他们也只是模模糊糊的接受所谓的方法技巧,而缺乏纲举目张的学习理念,不能帮助他们尽早的树立职业目标。所以,在学习技巧和方法之前,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关于培养学生自主树立专业学习的整体观念,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在课程的开始,首先介绍本门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和特点。其次,在课堂上请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再次,请他们观看电影《楚门的世界》,并借此引发思考与讨论———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影响,我们要做怎样的电视人?最后,教师在课堂上把他们的意见和讨论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大众传媒特别是电子媒体以及新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传媒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为传媒人要遵守专业理念与职业规则,在课程中我们会具体学到很多新闻报道的方法和技巧;另外一方面,媒体还要积极发挥社会公器的职责,促动社会信息传播交流的平等与和谐,而不是成为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反作用力。这是我们在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之后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一名合格的记者要对社会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和别人平等真诚的交流。在课程学习过程别要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教学方法限于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等限制,很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都是以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课堂讲授为主,该课程的实践特殊性得不到体现。为此,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一)课堂实践教学

1.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平时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较低,对社会信息变动缺乏专业敏感,在采访交流中存在语言表述拖沓,意思表达含混等问题。为此,笔者特意在课堂上设置了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强化学生关注新闻、把自己当成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意识和动力。

对于刚接触专业实践课的新生来说,一下子让他们进入专业记者的状态未免有些困难。为此,笔者在开课初始的一段时间,先让学生尝试从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中找到他认为是有新闻价值的一条新闻,然后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条新闻说出来,特别注意的是不能让学生“念”新闻,而是要自己用一到两句话“说”新闻,并告诉别人这条新闻的价值点体现在哪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关注新闻、寻找新闻价值要素、自己组织语言并现场表达的能力。

在课程进入到中后阶段,笔者尝试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现场出镜记者,在课堂上根据媒体已有报道进行再次报道,提醒他们注意自己是在运用电视语言,电视画面和现场主持的相互作用、现场出镜主持的语速、仪态等。此外,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由于紧张不敢尝试,笔者还建议这样的学生在课下用dv等数码设备把自己的现场报道拍摄下来,带到课堂上进行播放。

此外,学生在逐渐熟悉了电视现场报道方式之后,还可以自主选择、设计报道新闻的形式或评论新闻的内容,形成自己的风格。不管事哪种方式,每次课至少有5位同学要进行5分钟现场报道,报道结束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总结。

2.案例教学加情景模拟教学

(1)案例教学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授课过程中,笔者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大量的新闻报道实例,特别是在讲授新闻采访部分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了《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1+1》、《鲁豫有约》、《康熙来了》、《60分钟》等节目以及奥运报道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报道方法特别是记者和主持人如何与同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能力。同时,笔者也会提供一些存在问题的采访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采访方法。

此外,笔者在教授新闻写作部分的时候,除了上述电子媒体案例之外,还结合了大量的平面媒体案例,让学生根据报纸、杂志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对《南方周末》上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对本地都市报上新闻标题和内容的评价等。这个环节也是跟前面提到的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联系在一起的。

(2)情景模拟教学

在采访部分的教学中,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情景模拟训练,让学生尝试进入角色。比如在讲到采访形式中的新闻会时,在课堂上笔者会给学生观看一些重要新闻事件的新闻会录像,例如“70码飙车案”发生后的杭州市公安局的新闻会等,然后让学生总结新闻会的流程,记者提问的要素等。其次,笔者还发动学生模拟新闻会现场,根据某一新闻事件由他们自己担任新闻发言人和记者,进行实际问答。在此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会结束后,由学生点评以及教师点评。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邀请新闻媒体的记者或其他相关教师作为嘉宾、发言人,走进我们的课堂,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在课堂上接受学生的现场访问,这样的练习比起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在课下更加积极认真的准备。

我们还尝试让学生模拟电视访谈节目,不一定照搬现有节目,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确定节目样式,搜集背景资料,设定选题,拟定采访提纲,扮演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模仿《面对面》、《鲁豫有约》等,虽然涉及的话题以校园生活占多数,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节目的基本流程,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现场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笔者还尝试在课程接近尾声的部分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让他们来上一节采访与写作课。他们可以自己选定授课的内容和方式,老师来担当学生听他们讲课。尽管有的学生会紧张甚至是在提问同学时笑场,但是这种情景也是让学生体验实践的方法之一,学生还是比较认同这种体验的。

(二)课外实践教学

1.校园采访报道实践以新闻采访部分的教学为例,按照课程进度的安排,教师向学生介绍了采访准备、采访方式和采访技巧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渐引导学生在校园之内寻找选题,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各项工作的准备。在课时安排上也是尽量把学生实践操作和课堂展示作品排在首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尽管在课堂上增加了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但是这些毕竟都是在人为设计的前提下进行的初级实践,学生只在课堂上学到了这些的话,还缺乏进行采访写作的亲身经历,无法准确的知道自己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哪里。

以学生的第一次分组采访作品汇报为例。首先学生以6人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校园话题采访报道的策划,进行背景资料搜索,确定采访主题,拟定采访计划,实施采访活动。其中有一组同学的汇报对他们来说是收获很大的。这组同学选择的主题是“校园食堂的安全与监督”。因为在当时关于校园后勤方面的负面报道比较多,他们这组同学就选择了从学校食堂的角度,带我们一起去了解学校的后勤保障。他们呈现回来的是自己用dv拍摄的10分钟采访。在采访中,他们找到了用餐的学生、食堂的服务员还有食堂的负责人,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进入到了操作间里进行了拍摄和采访,让我们看到了学校食堂的整个操作过程,特别是食品保鲜和卫生消毒措施的运作。他们自己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敢于迈出第一步,去跟别人打交道。刚开始他们很担心怎么找食堂的负责人,人家不理他们怎么办,不让他们拍摄怎么办,为此也想好了一些对策。可是后来他们小组中有两个女生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她们说,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她们注意观察过,除了有服务员收拾餐具之外,在食堂里还有一个阿姨经常走来走去,偶尔还会询问学生饭菜怎么样。她们就猜测这位阿姨可能是食堂管理人员。后来,她们两个人就直接找到这个阿姨,跟她说明了采访意图,这个阿姨果然是管理人员,而且答应了他们的采访要求,还专门找人带他们去了食堂的操作间进行实地拍摄。

这样的采访虽然只是初次尝试,但是对他们来说确是非常有意义的“创举”。在实际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尝试了作为一名职业新闻人,如何去找到采访对象,如何与别人有效地交流。而这只有在实际采访练习中才能得到。

当然,也有部分同学的采访练习存在很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不管是他们自己发觉的还是没有发觉的,在课堂展示和讨论过程中,都可以得到集思广益的交流与学习。

2.校外采访报道实践

限于时间与客观条件的限制,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实践主要是集中在校园内报道一些活动或采访不同对象。但是,笔者也尝试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走出校门,可以先从他们比较熟悉的方面开始,用他们的dv和相机去拍摄真实的社会生活。比如,笔者在课堂上询问学生的课余生活如何安排,是否有人去做兼职?笔者也建议学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尝试一下兼职。同时,笔者也提醒学生,兼职的目的第一是为了锻炼我们与别人交往交流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勇气,获得一定的报酬;其次,大家去做兼职的同时别忘了要和你的兼职伙伴进行交流,去了解他们兼职的目的,大学生普遍从事的兼职有哪些,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等等。还有,笔者了解到在大学城附近有网吧专门做学生上网的生意,有专车负责接送学生,笔者所教的班级中也有部分学生在网吧中上网。因此,笔者就建议学生可以就此来做一个深度报道,让我们详细了解大学城网吧产业链的形成与现状。总之,笔者一直以来都是启发学生不管是走在路上,在地铁中,在商场里,在旅游时等等,都要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做探究真相的有心人,做记录事件的有心人。

3.野外实践与暑期实践

本专业的学生到了大三阶段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拍摄专题片。我们带领学生在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记录了风景特色,回来制作的dv作品等也屡次获得部级和省级的重要奖项。

近几年来,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能否把新闻采访与写写作的专项野外实践单列出来,就像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车课堂那样,老师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到孔庙讲新闻学,探访楼兰古城等。但是,考虑到条件限制,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因此,笔者提出可以把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野外实践与学生大三阶段的摄影摄像野外实践结合起来,学生除了担负拍摄任务之外,还要考虑到如何做出一个新闻片或纪录片,突出与人交流的采访报道能力,并最终形成作品。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随时讨论。这样的话,学生的野外拍摄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还可以把野外实践的阵线扩展到暑期实践。暑期,学校团委会安排一定的暑期实践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参与。

我们可以积极利用这样的机会,也可以发动学生成立专业暑期实践小组,去走进媒体,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记录生活。暑期实践形成的作品可以争取发表在媒体上,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制作并发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生自办媒体实践

笔者所教的学生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平时,笔者一直不忘提醒他们要结合自身的特长特点去积极尝试媒体实践,特别是电子媒体的实践。学生能够使用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基地就是学生自办的校园媒体,如我院的《十分快报》、《奔逸》杂志,电子杂志和校园网络电视台。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校内媒体的报道策划、采访和拍摄制作等,课堂知识的积累,还有课内模拟训练和校园报道的实战经验,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最终为学生能够在校内媒体中完整的制作出新闻作品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我们也积极鼓励学生向校外媒体投稿,积极参与各级竞赛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实践性操作性课程。虽然目前我们不能完全学习清华模式,但是至少在我们讲授此类型课程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是可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我们应该变“老师讲学生学”的死板教学模式为老师学生共同学习研讨,在实践尝试中不断调整修正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权威的灌输者。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10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专科院校占了半壁江山。各类学校展开双语教学之际,高职院校开设了与职业挂钩的双语课程,但教学实践面临诸多困难:生源不够优秀,效果不够理想。以高职层次学生为对象的双语教学研究,是目前着力推进的重要课题。

扬州职业大学人文学院在新闻专业设置了双语新闻初阶,它是一门创新课程,计3个学分,共36学时,其中50%为实践课。该课程受到学生喜爱,收到了预期教学效果。本文以此为个案对高职新闻专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内容选择及有效教学方法作粗浅探讨。

一、高职新闻专业双语学习主客体特点

1.学习客体的特点

双语新闻课的“双语”指汉英双语,“新闻”指用英语语言报道的消息、通讯、人物专访、名人演讲等作品。

学习客体语言障碍大,但新闻语言通俗。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载体,唯有以通俗的语言吸引并服务于受众才能产生传播效果。为了能让大多数人都能读懂、听懂内容,新闻语言带有明显的通俗化口语特点。新闻记者力图把稿件写得通俗易懂,通讯社强调新闻要写得简洁,主张用俗词熟语,短句子、短小的段落。如美联社自创办开始就主张:报纸上的文字要能让只念过八、九年书的普通美国人都能看懂。[1]英语新闻教材亦多指出:新闻语言结构方面有一定规律可循,所用词汇都是深入浅出,多用常用词,句型也简明扼要,以简单的陈述句为主。[2]因此在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并非“难”不可及。

但是所谓通俗易懂是对英美受众而言的,由于缺乏对英美社会的感性认识,双语新闻对中国学生来说仍有难度,学生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克服语言与文化的障碍,掌握新闻语言与文体特点。

2.学习主体的特点

学习主体是高职学生,外语水平较低、求知欲不强,教学障碍大。但他们和本科生年龄层次相同,好奇心强,爱赶潮流;数字化学习技术好,具备搜寻海量、即时信息的素养。双语课程若能充分利用其特点,激发其兴趣,丰富操练方式,足可跨越学习主客体的障碍。

新闻姓“新”,具有时效性,媒体每日的都是世界各地发生的新事件,绝大多数都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关注的新闻引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配以生动的教学手段,双语新闻这“树上的苹果”,学生们踮起脚跳一跳也够得着了。

子曰“因材施教”,对适用性予以研究才能建设高职特色的双语教学。当学习客体散发出浓郁的刺激,吸引学习主体的关注,激发其探究的主观愿望时,(配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双语新闻教学就不再困难重重。

二、教学内容与授课语言选择

1.内容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二是适合高职学生的层次。

首先,高职院校强调职业教育,具有行业领域色彩的双语课程,不是单纯强化大学英语,也不能是专业教材的外文翻译,它和学生将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选择与专业核心课程一致的教学内容,既是双语教学要求更是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加强与补充。

其次,选择适合高职学生难易程度的内容。不可一开双语课就用原版教材,“双语新闻初阶”之命名即考虑到了学习者起点不高。学习内容以新闻作品为主,辅以外媒机构和新闻专业术语介绍。该课程设在大一下学期,与中学英语尽早衔接,与大学英语同轨,前修与并修课程有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摄像等专业必修课。高年级再开程度较高的双语课,增加传播学的中英文术语和理论教学内容。

再次,选择能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的内容。富有新闻学科知识的教师,从选择并讲解新闻作品,到将现成的音视频材料进行编辑以适合课堂,再到设计听新闻音频测试听力,设计模拟播音,以及升入新闻语言、文体结构特点的概括等高度,无不从提高学生专业与外语水平的角度备课。

语言学习是全面的,最理想的是听说读写样样精通;但撰写英语新闻文稿对学生而言难度太大,一味强求,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低年级的双语新闻课,我们侧重用英语听新闻、(阅)读新闻、播报新闻,以及采访新闻使用的话语。

2.师资及授课语言

双语新闻初阶由具有一定英语水平(最好是具有海外教、学经历)的新闻专业教师讲授。教师熟知本专业的学科知识,能在备课时准确选择讲授内容,能在课堂上驾驭外语。另外,英语专业教师扮演双语课教师的语言顾问与语言指导角色,在课前审核其教案中所用的英语。

选用汉英语并行授课,而不选择使用100%的英语授课。完全使用英语讲授,包括完全使用原版教材,于高职学生而言难度过高。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加上学习坚韧力不足,易失去学习兴趣,反而不能获得教学效果。

新闻专业知识与术语,如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倒金字塔、The Chronological时间顺序,Subhead小标题等,教师先用汉语传授,再用英语翻译。新闻作品,教师应先出示英语文本和音频,学生自主探究,必要时给以指导,困难处教师译作汉语;然后再出示词语解释、文意翻译。课堂用语则全部使用英语。

学生的语言:朗读新闻作品、回答教师提问、复述报道内容、模拟播音等课堂练习应全部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解释性解答,允许说汉语;但鼓励多用英语少说汉语,尽管出错多。不做要求撰写英语新闻,但操练新闻采访时要求学生用英语拟写开场白、向被采访人提的问题、串词等。

三、有效教学及效果评价

1.选择刺激,激发兴趣

开拓双语教学的思想须正确,若仅为开设双语课而开设双语课,那么学生则“被双语”而已,丝毫达不到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双语教学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我们以2008网络流行语“做人别太CNN”作为课程导入。播放网络歌手慕容萱的《做人别太CNN》歌曲视频,启发学生评点该媒体事件并思考: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了解CNN等外媒的报道内容,怎会知道他们颠倒黑白?又怎能愤而反击?!学生从中明了跨入双语新闻领域的重要性。

网络与手机载体实现即时新闻的滚动播出,授课内容保鲜、更新已非难事,教师善加利用,便会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结合专业,优化教学手段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创造了条件。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字化环境下实践“情景化”教学,使课程适合于高职层次的学生。

学校为双语新闻课提供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将静态图片与动态视频结合,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于一体,经老师整理的新闻作品,难度适中而形式活泼,教学效果好。例如,新华网配有英语短消息的图片新闻《Expo hostesses trained for Shandong pavilion》,在教授时首先让学生欣赏图片,结合其并修的新闻摄影摄像课,学习为图片配写文本,突出摄影新闻图文并茂的特色,掌握英语阐释的内容。

3.实践课配套,分层操练

高职课程按规定配有实训环节,双语新闻初阶也不例外,占总课时50%的实践课是效果保障之一。我校教学规程规定,与理论课配套的练习课须分组进行,文科每组不超过25人,实践课上小班教学得以实现。双语新闻初阶有18节实践课,若一个新闻班有40人,实践课分组,教师实际可使用36学时。于语言课程教学而言,这无疑最大限度地给了学生操练机会。实践课还为分层教学创造了条件,程度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于教于学皆有利。实践课内容为:温习理论课上的例文及知识点,听力测试、听写训练,模拟播音,虚拟采访等。

除了规定的课堂教时,教师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课外采访。如本学期采访了来中国多年、现任教于扬州中学的美国教师Randell Jackson先生,出发前学生们拟写好问题,采访时携带摄影、摄像机,采访中虽显稚嫩,但“煞有介事”地做到了整个过程用英语作为新闻工作语言。而今的城市不乏外国友人的身影,鼓励学生实践英语采访,在旅游季节走入景区更为容易实现。

4.全盘控制、效果评价

除了引导学生探究中外新闻作品,针对高职学生的弱点,双语课教师还必须承担鞭策学生的工作,实施全程监督: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下复习、及时考核、考后评点,各个步骤缀成整体,以保证教学效果。规律性的检查考核既是敦促和鞭策,也是回顾与收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形成良性循环。放任其自学,必然导致双语课形同虚设。

课程结束时教师做了调查,结果显示:83.3%的学生对双语课感兴趣,理由分别为“对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都有帮助”,“培养了国际新闻意识,提高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培养了新闻专业能力”,“了解了外国新闻的用词遣句特色”,“拓宽视野开阔眼界,了解相关专业词汇”。100%认为对英语水平提高有益,实践课听、说机会多,比大学英语课堂效果好。90%认为预习和复习充分与否对课堂效率影响最大,半数学生感到学习自觉性不够。

四、课程完善

扬州职业大学新闻、秘书、涉外旅游、旅游日语等专业皆开设双语课,学生学习专业领域的外语,初步具有双语服务的职业技能,不同学科间可交流教学经验。广电新闻双语课具有学科特点,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但课时毕竟有限,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养成终身学习能力,才是双语课的最终目的。新闻专业双语课有待于从以下方面优化:

1.课程网络建设

课程网站应形成“课上线上”与“线上课上”一体[3]。应利用网上交互平台在线提交作业、答疑。网络环境能强化教师对学生课后学习的控制力度,增添反馈频度,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

2.实验室演练

学校应开放实验室创造虚拟环境,学生应用电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等专业课习得的技能演练双语,例如,自编自播自录制作双语新闻节目,将作品上传至课程网络展示。

3.赏析与评论

在浅显的基础上,尝试较高层次的新闻作品赏析与评析,如欣赏分析知名外媒新闻、新闻评论及获得国际大奖的纪录片等,这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更有价值。还可推行同学相互赏析自制作品,穿插在教学环节中,实现学习主体身份的转化,理解学习客体承载的内涵,达到双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新闻学例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43-02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其中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模式及类型都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有重理论的研究型大学,有重实践的应用型大学,也有两者兼备的大学。其中,应用型大学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管理服务的应用性专业人才。

然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而言,教育的理念和现实的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写作》为例,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采访技能及写作方法实际的工作中不能运用自如,新闻采写的能力不能很好地体现。“今天的新闻教育培养了一堆只会死记硬背教科书上教条和概念的头脑僵化、用不上的人。”这是我国新闻业界的记者给当下新闻教育现状提出的批评。的确,新闻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就业市场接轨,而事实上现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人才并不多。学不能致用,教育则无意义。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与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总结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思路: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体验式教学”

真正有效的人才培养是能力的培养,真正有效的学习是能力的学习。而学习的动力源自兴趣。传统的课堂包括现在很多大学课堂都是老师在上,学生在下,老师所讲的内容是事先安排好的,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埋头苦记笔记。新闻学的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的结果就是学生除了记住了笔记,没能激发他们对新闻的兴趣,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让学生从抄笔记的怪圈中走出来,转动他们的大脑,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课堂上就体验新闻实践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

以笔者在新闻采访课中的知识点新闻线索的教学为例。课堂的前十分钟,讲解基本理论新闻线索的基本含义及如何寻找新闻线索。让学生知晓新闻线索是记者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的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课堂剩余的三十分钟让学生走出教室,规定他们在第二节课上课之前回到教室,每个同学都需要写出1-3条在三十分钟内发现的新闻线索。学生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都很愿意尝试。三十分钟后,他们陆续回到教室,各自分享自己找到线索:有的根据观察找到线索,比如关注学校的展板,了解到最近学校会开展哪些活动,可以跟进报道;有的通过访谈找到线索,有学生去团委了解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情况,可以做人物专访;还有的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找到线索,有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蔬菜涨价的信息,从而找到探寻食堂饭菜价为何稳定的新闻线索。之后老师需要对同学们的找到的线索进行点评,分析利弊。还提示大家,其实同学们今天的这堂新闻课本身也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学生实践讨论加老师点评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体验中的经验获得必定大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内容重要。

二、改革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钢认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新闻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类别上分为三大类别:应试性教育、新闻学科以外的基础知识教育、新闻的专业教育。其中应试性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基础知识教育重点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新闻的专业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新闻从业能力的核心教育体系。

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广电新闻专业而言,新闻专业教育是最重要的。新闻学者Glenn mott认为,新闻作为一种技艺永远不会被替代。不被替代的前提是掌握新闻传播的技艺。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加大新闻专业课程数量,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方式运用其中,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学习掌握新闻传播技能。

应试性教育是必须的,但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把握好度。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中国的新闻传播制度,适应中国的新闻实践。从思想上对我国的新闻传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但是这类课程普遍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有限。因此,在课程设置中,此类课程门数不宜过多,有选择的开设即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也需要尽可能丰富多样,比如电影观摩,课堂讨论等。

新闻学科以外的基础知识教育对于今天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而言,是尤其应该受到关注的。目前很多广电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有一些基础知识教育体系的体现,但是基本都局限于文学、广告学、秘书学等新闻传播学相关性较强的学科。从当下新闻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财经类、法律类、科技类等类型的记者需求缺口更大。因为很多新闻院系毕业的学生缺乏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无法进行准确深入的专业新闻报道。由此可见,课程设置中可以适当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减少自己实践中的知识缺角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三、改革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创造力

闭卷考试是最为传统的考试类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考核机制的改革,应用型大学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改革的必要性更为明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性要求该专业的考核机制更加的开放,以往的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导致的高分低能需要彻底消除。

从考核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需要记忆的考核内容必不可少,但是更多的比重应该倾向于实践能力的考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笔者提出如下的课程考核标准:出勤和课堂参与占10%,两次平时课外实践作业占20%,期末理论考试占30%,期末实践作业占40%。其中,期末理论考试的题型需要设置为开放式或者讨论式的,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专业领域中的问题。期末的实践作业由学生自主组成团队完成,从策划到作业成品,需要团队的分工协作,并将作品在最后一堂课上进行展示。学生将整学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实践经验运用到最后的新闻作品中,锻炼他们创作的能力。同时,团队的形式让他们提前适应媒体团队协作的方式,并在协作中学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快乐,增强他们对从事新闻事业的信心。

四、结语

总之,应用型大学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顺应新闻传播领域发展的规律,抓住该职业领域的实践性特征进行教学和课程设置。总结起来即是:首先必须根据业界的需求,明确新闻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有理论基础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技能进行操作的人才,因此实践性和应用性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其次,需要探索改革教学模式,将死板的讲授变为充满乐趣的体验尝试,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和从业的渴望。最后,考核方式的改革,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新闻作品作为他们考核的主要方式,改变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现状。只有实践能力的充分展现,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笔者认为,只有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才能解决应用型大学中广电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学不能致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