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18:03

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例1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联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体育建筑专委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规委专家咨询组专家

《住区》杂志主编

《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编委

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联

APEC建筑师中国监督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获奖/荣誉:

2002 清华大学游泳跳水馆 (2001年第八届首都十佳建筑设计奖)

中国戏曲学院综合排演场(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铜质奖)

2003 天桥剧场翻建工程(2003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2003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2004 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射击中心(获2003年首都十佳公建设计优秀奖第一名、2003年首都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奖)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多样的城市”(RIBA Diverse City Compition in Beijing China 2004)设计竞赛大奖。

2005 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2004年首都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二等奖)

清华大学胜因院专家公寓(2005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住宅类)

2006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5年度建设部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全国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金质奖)

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

2007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2007年第十三届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及配套会议中心(2007年第十三届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其实自己的脚印能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就是这么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一条线,就必须把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如果完全舍弃以往的痕迹,那么,谁会在意大地上那些零碎的步履?

只有连贯,而且是某种曲线连贯,才会留下一点美,反之,零碎的脚印,只能是对自己和沙漠的双重糟践。

――余秋雨

很多次听闻他的大名,很多次听闻他的作品,虽然时光不是非常的久远,仿然是在某个冬季,仿然是在某个雪花飞舞的日子,但他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记忆最深处。从清华学子到日本国立千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再回到清华出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校聘责任教授,一路走来,虽有几许艰难,虽有几许甘苦,但一步一步坚实而又真诚的步伐,为他敲开了一扇扇荣誉光环的大门。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单个脚印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只会是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条线,必须把每个脚印连在一起,连贯,连贯,再连贯,顺延而下才会留住美,庄教授所走过的路很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

适逢湖南省土木建筑学术年会召开,在火热的长沙,火热的我们,怀揣着火一样的激情,与庄教授开始了对话之旅。

“无为”之思想,“大为”之创作

本刊记者:您的主要建筑思想是“无为”,但你的从业历程却是“大为”。请问您的“无为”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体现?

庄惟敏:“无为”是老子说的话,虽是“无为”却蕴含“有为”,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体现,而我所说的“无为”是指我们在建筑创作中须保持的一种心态。

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情况,建筑师特别是中国建筑师,市场很大,机会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建筑语言来表达更多的东西,特别是恰逢奥运会、世博会这种百年期盼的大事,当然更希望“有所为”喽。机遇来了,怎么把这个建筑做好,大家都在拼命用力,从这个角度讲,用力其实就是“有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思维的模式和状态让大家恰恰只停留于关注思维的表象,停留于关注建筑的表达。

我所说的“无为”,事实上是希望有这样一种心态,这样一种创作的概念,它是一种关注于环境、关注于细节,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建筑环境中去研究,也就是希望大家持有一种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才能很好地体察周边的环境、体察功能、体察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体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刻意地去强调“我”在这个里面要做什么,“我”在这个里面要去表现什么。否则,你很难表达出建筑原本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无为”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我们这个团队不可能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建筑团队,有建筑师、结构师、机电师、设备师等,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种不要太自我的协同的方式来整体地进行建筑创作,这也是基于哲学层面的思考,概括地讲,就是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鹜远,切切实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是老子的话很深刻,我本人对他的理解也不是特别透彻,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去思考。

本刊记者:听说新建的12个奥运场馆,您领衔的创作团队就中了3个标,从国家大剧院的竞标到奥运射击馆和柔道跆拳道馆的中标,您有过什么样的历程?可以具体地谈谈吗?

庄惟敏:北京奥运的37个场馆中有12个是新建的,我们投了7个标,中了3个,结果不错,但实际上是艰苦的努力和一部分运气吧,3个标里,飞碟和射击馆是国家投资的,柔道跆拳道馆是北京科技大学建设的,建完以后它就留在大学里了。射击馆一开始投标的时候,中标的有两家,一个是清华,一个是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的那家公司之前曾做了悉尼奥运会的射击馆,实力非常强,不过最后中标的,还是我们清华,最主要的还是首先考虑到它的体育功能、它的流线,射击馆设计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需考虑的,那就是枪与弹。它专门设有枪弹库,因为枪弹是要分离的,所以这条流线非常重要。而且比赛场地又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50m靶的,25m靶的,10m靶的,各种各样的都有,这么多东西在一个场地十分狭小的地段里如何设置,这一点需要非常深入地去了解场地情况。我们之所以获胜,主要取胜于功能上。

取得入围后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入围?他们的优点是什么?因为我们面临着下一步的修改。射击运动其实是贵族运动,自古以来,它是融于自然、回归自然的运动,所以它的建筑造型更多的是体现与自然的融合,而不仅是庄重、威严、雄伟等,这一点澳大利亚建筑师比我们把握得准。这让我回想起我们参与的第一个投标,也就是国家体育场的投标,我们是三个入围方案之一,有媒体称我们那个方案叫天空体育场。我们当初是用最朴素的理念、适宜的技术搭建一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这个理念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从国情出发,不该花很多钱去搞虚的东西。可是最后我们落败,问题在哪?我们反思,鸟巢的取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愿景,或者说代表了一个百年奥运的愿景。它是国家的,象征着国家的概念。这一结果的效应,多少影响了当时其余奥运项目的评判和设计,所以在进行射击馆投标时,由于它是国家队的基地,是国家的射击馆,所以希望它也能表达国家这样一个象征。现在想来,当初的刻意,就变成了一种 “有为”的追求。在评委会和甲方最终确定方案时,因为我们的体育功能和工艺流线做得好,空间处理紧凑高效,所以最后选定了我们清华的方案。尽管我们入围,但立面造型仍要做较大的调整。修改后的立面和以前完全不同,吸收了国外建筑师的经验,以回归射击运动本原的理念来进行创作,用一张弓来作为母题,不断地重复,最后实现整体的构想。这个修改的过程虽然很艰辛然而却充满了乐趣。

柔道跆拳道馆是为北京科技大学建设的,它是奥运会四个新建高校场馆之一。1986年洛杉矶奥运会,给洛杉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许多国家的奥运建设并不赚钱,如蒙特利尔市申办奥运会,为此全市背了十年的债。奥运工程动辄几百个亿的投入,特别是在学校里,体育建筑空间巨大,如果一次性投入下去,建成后会不会变成业主的包袱,会不会变成国家的负担?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肯定要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进行柔道跆拳道馆投标时,我们的理念首先是立足学校,将学校的使用放在首位,满足奥运场馆放在第二。这是不同于其他奥运场馆设计的一个独特的理念。非常凑巧,四个建在大学里的奥运场馆,建筑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天窗,都希望赛后在不开灯的情况下,用自然采光来解决学校的上课、集训。在柔道跆拳道馆中我们特别采用一项新产品――光导管,总共用了144根光导管采光筒,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用光导管最多的单体建筑。

意识不可泛化,建筑需要贴切

本刊记者:您提过,建筑创作中的泛意识形态论思潮是我国目前建筑创作中的一个误区,它极大地阻碍了建筑创作的发展,提出建筑创作应研究建筑的本原。请问何为泛意识形态论?它对建筑创作有些什么样的阻碍?

庄惟敏:“泛意识形态”是我提出来的词。为什么我会有这种言论呢?主要是源于中国近几年或者说近十几年房地产迅速地发展,城市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建筑师感觉到自己的机会非常多,随着国外建筑师的涌入,大家脑子容易热。我们有些甲方总希望给建筑赋予更多的要求,冠以太多的象征,比如说一定要建成标志性建筑,五十年不落后,而且还要代表什么理念,代表企业,代表城市,代表民族等等。其实建筑是代表不了的,建筑没办法承载这么多的东西,这么多的涵义。有些人还强调建筑要代表一定的意义,很多是带有政治方面的色彩,这实际上就是把建筑万能化了,把建筑创作泛意识形态化了。建筑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实体,它第一位的就是要满足功能,要和谐于环境,还带给人们一种想象。成功的建筑,人们的想象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想象它是代表自然的东西,有的想象是代表心中的理想和表达,当然也有的想象是代表国家的象征,但这种东西一定不可以泛滥,如果泛滥,就像我们中国的足球一样,所有的人都希望你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球踢砸了,就说你破灭了中国民族的希望,无形之间增加了运动员的心理负担,这就不是快乐足球,也失去了体育最根本的精神,足球的真正内涵在这里被异化了,所以说建筑万能是万万不能的,这会阻碍我们的创作。

我们横向地观察国外的建筑师,比如比较有争议的作品,如雷姆・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德梅隆和赫尔佐格设计的鸟巢,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你如果听他们讲设计理念,他们会有自己的解释方法,但是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没有把自己的设计拔得很高,说它们代表国家,或代表民族,恰恰是我们自己把它给泛意识形态化了。比如说,这个建筑像条龙,那么就代表中国腾飞了,这样就完全把建筑万能化了,说他代表政治,代表观念,代表诉求,代表我们的一种愿景,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建筑创作状态,所以说泛意识形态阻碍了我们的建筑创作。很多建筑师在创作过程就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建筑要代表一种精神,说龙就是一种精神,而建筑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其实是把建筑和意识形态搅和到一起去了,我们强调建筑本原其实就是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里谈到的“坚固、实用、美观”,这也是我们建筑创作中一个最主要的宗旨,我们国家现在的建筑创作方针也是“实用、经济、美观”,前段时间也一直在探讨。建筑最本质的特征,首先它是一个产品,它具备基本的使用功能,能被人们使用,不是说建成一个东西,只是摆在那让人看的,它会成为社会的一个表象,会代表一些理念,会代表一些精神,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些理念或者说精神的东西过多地泛化,那么就会抹杀建筑最本原的东西。

本刊记者:亚历山大关于建筑学有两个课题:一是研究已经存在了的正确的标准;另一个是研究对立、冲突、悬而未决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继承来完成,而后者只能通过创造性的建筑理论和概念来解决。您怎样理解的,在实践中怎么做的?

庄惟敏:亚历山大是建筑理论家,他说的这段话非常概括,概括了建筑师责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营造空间,要搭建建筑、制造空间,他在制造空间过程中肯定要用到一些规范、原则,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我们前人积累下来的,我们说它是经验,这些经验要继承,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建筑规范,有些不再要你去研究了,比如疏散距离多长、窗户要多大,门要多高,我说这些是可以继承的;亚历山大也说,很多东西是积累,建筑从人类到现在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但最近十几年、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非常大的飞越,技能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建筑,研究西方建筑史、东方建筑史、中国建筑史,这就是一个继承的问题。但建筑师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社会的表达,我们也要创造一种文化,创造一种建筑文化,它代表一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概念,所以说创造一种新的空间的营造,新的理念,新的流派,新的理论是建筑师另外的一部分责任。当现代建筑摆脱了中世纪建筑的禁锢之后,提出了新的现代主义的观点,而后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相继涌现出来。每一个新的流派出现都有新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带来了意识形态或者使用功能的突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永远是有生命力的。尽管它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但创新是建筑师的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两者绝对不能分开,如果我们只注重建筑物本身而忽视建筑文化,没有真正把建筑作为一个文化来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建筑师最多只是个匠人――工匠,我认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满足功能之后一定要有升华,升华到一种文化,升华到一种理念的表达。

本刊记者:可否谈谈您的建筑创作理念?

庄惟敏:建筑其实是一个社会中的建筑,它不是单纯的一个艺术品,所以说它不能离开环境,不能离开这样一个场所。我一直在想我的创作到底源于什么?实际上我的创作追本溯源还是源于建筑本身的场所,我希望它能和场所贴切。如果说要概括一下的话,我创作的本原就是做一个贴切的建筑。它的内涵很丰富,它首先要满足功能,这是功能上的贴切;其次是表达环境的存在,不要破坏环境,同时又能够为这个环境增添一点什么,这是场所的贴切;当然还要有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追求。可以说这些东西至少是我现阶段做建筑的一些想法。当然,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有些东西会发生变化。历来很多的建筑师都没有把自己固定在一个模式上,比如说菲利普・约翰逊,一直到老还在追求风格的改变。我只能说在现在,我只能够认识到这个层面,我是这样去追求的。

建筑亟待策划,创作凸显责任

本刊记者:作为中国建筑界中青年一代的杰出代表,您不仅拥有雄厚的理论功底,而且在学术上也有独到

的见解,您在国内提出的“建筑策划(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概念”,填补了我国因对建筑设计依据研究缺乏而导致的从规划到设计之间的“断层”,您觉得建筑策划在我们今天建筑创作中起着什么作用?

庄惟敏:策划这个词,事实上源于国外,我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筑策划这个概念。在此之前,我们很多建筑师前辈也有过这种理念,只是没有把这个词汇明确地定下来。所谓建筑策划,就是研究建筑设计的依据,如何进行设计前期研究。比如说盖一个图书馆,到底怎么盖,图书馆有什么功能需求,它和场所如何契合,有哪些特殊的地方,也就是说怎么来建这个房子,不是用一个简单的标准图,一个简单的标准设计书可以涵盖的。这一点在国外,是非常非常流行的,或者说建筑策划在国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二战以后,美国、欧洲、日本城市新建的速度非常快,怎么用政府最少的钱来取得最高的收益呢,避免盖一个新的旧建筑呢。但事实上我们国内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发展商或政府要员说,建一个文化中心,要求里面有这个有那个,还得配备多少个剧场,都是他们在那里定夺,建筑师按他们的要求设计之后,发现错了,存在很大的问题,问题出在哪,环境没有协调好,没有符合城市的使用特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里面的空间功能组成不完善,缺少一些特殊的功能,建成以后,运营时要花很多钱,变成财政的一个窟窿,等等……。这些都是仓促上马、随意确定设计任务书而导致的,所以在国外很早就有一个提法,叫做问题搜寻法,即problem seeking,这个问题搜寻法是美国建筑理论家及建筑师威廉・佩纳提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建筑策划的蓝本,之后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建筑师做建筑策划,来解决业主、发展商和甲方怎么样做设计的问题,而不是由业主随意编制一个设计要求和设计任务书从而导致了以后的浪费,导致以后的设计失败,实际上最直接地就是给业主编制一个科学、合理、逻辑的设计任务书。这就需要有一系列、一整套的方法,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国家起步较晚,而且在我们国家现行职业教育里还没有完全涵盖这一块。好在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我们清华已经开了好几年建筑策划课了,近几年我们的注册建筑师考试里面也加入了这方面的考题。

本刊记者:“建筑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请问如何理解?

庄惟敏:建筑师的建筑作品是建筑创作态度的表达,是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表达。我对建筑是职业的看法,我一直认为建筑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比如说抗震的问题、消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作为一个作品呈现在社会上、呈现在环境里,它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建筑师最大的困惑与艺术家不同,艺术家画画或是做雕塑,喜欢它就展示出来,不喜欢的话就把它毁掉,但建筑不是这个概念,建筑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别人的钱来做自己的作品,因而要受到制约,从这个角度说,建筑作品出了事是要受到社会追究的,所以说它的高风险就在于用投资者的钱到底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对社会怎么样,对业主怎么样,两方面的目标都要权衡地予以实现。我一直强调建筑师是一个“社会人”,他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家,除了说他建造的房子永远都会放在那,影响到城市景观、环境之外,它更多地会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使用功能。如果说我们现在的房子不好用,大家每天都在抱怨,那就说明这个建筑很失败;如果说好用,但它花了很多钱,那么也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怎么做一个贴切的建筑,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说的“无为”可能在这里面也会有所体现,而不是用英文所说的over design,那叫“用力过猛”。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东方的哲学更多地是把握一个分寸的问题,建筑师拿到一个项目以后,要确确实实地体会到你自己既代表业主,同时也代表社会,你要知道老百姓要什么,并不是你做完这个建筑,就是一个作品呈现在那,别的什么也不管。我想这个情况不是一个建筑师的态度。对建筑的态度也应该这样,思想方法和表达上你应该是放松的,而不应该把自己某些特别的东西强加在这个作品上。

本刊记者:这次汶川地震您是不是深有感受?您觉得身为建筑师如何从建筑的角度参与灾后重建?

庄惟敏:灾后重建的事情,我们也在做,我们在帮着教育部编制中小学灾后重建的一个设计任务书,我们过段时间还要去。关于灾后重建,回过头来反思的话,事情并不简单。这里面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思考。

宏观层面,我们现在对地震的预测能力是有限的。国外尽管有很明确的规定,如地震的断裂带如何区划,保护距离是多少,如何退线等等,但都是基于地震来了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地震带来的破坏,而地震的准确预测仍是人类的重大难题。

中观层面,我们建筑行业里确定的规范。如我们现在确定的裂度设防,还有我们确定的甲、乙、丙等建筑的等级。用这些规范来制约,实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可用”。原本规范中,对于变电站、水处理厂等生命线建筑,很明显要比通常的民用建筑等级提高,但对中小学的抗震标准却没有刻意地提高和强调。那么在中小学的设计中,我们要不要提高,如何强调,这是有关行业的,即中观层面的思考。

微观层面,就是建筑师、设计师在中小学设计中有没有站在使用者和建设者的角度去设计的问题。如果他只是把这个设计作为自己的一个作品,作为自己情感的渲泄,这实际上是关乎社会责任的问题。

严格意义上讲,建筑师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但至少应从自身做起,也就是说用最少的钱、最经济的手段在限定投资标准下按照国家的规范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这是有前提的。但我们现在的很多教育体制是进行精英式的培养,过分注重“形”的营造,忽略建筑最本原的东西,甚至有些为了达到自我的造型追求,而不顾造价,突破规范,过分强调设计作品的个性,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在玩弄这个建筑,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当代建筑师需要反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时代建筑例2

二、优秀的案例

现在列举一些优秀实例,来表明我对有地域特色的时代建筑的认知。(1)2002年普利策奖得主格伦·莫卡特(GlennMurcutt),评审委员对这位澳大利亚的建筑师的评语是“一位集现代主义者、自然主义者、环保主义者、人道主义者、经济学家、生态学家特质于一身的专注的建筑师”,“他的建筑是场所的建筑,是对景观和气候做出反应的建筑”。他设计的房子与澳大利亚那一方土地和气候是如此协调。他的设计不仅基于艺术的考虑,选用的材料多种多样:金属、木头、玻璃、石头、砖还有水泥。而选材的首要原则是制造材料所消耗能源最少,建房用材量最少。他的建筑适应任何天气状况,房子本身提供遮蔽、空气流通,大多数设计不需要冷气机、暖气或壁炉。在少数较冷的地方才在地板下备了取暖系统。默科特的建筑远不是澳大利亚建筑的主流,但默科特却为世界、也以重要的方式为澳大利亚本身定义了当代澳大利亚建筑(见图3、图4、图5)

时代建筑例3

一、数字化对建筑的影响

从应用层面看,物质被信息替代这一基础正是数字化的显著特征。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信息往往是由物质作为媒介来完成信息的交换。网络的出现符合这种物质流被信息流所替代的趋势潮流,如此一来,不仅使信息交换效率有所提高,还使物质资源消耗相应减少。从文化层面看,数字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带来了极大改变,从而使建筑发展受到深远影响。

数字化技术的产生对能够体现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及建筑造型提出的要求更高,尤其是能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随着现在很多传统的建筑类型被新型的建筑类型逐渐替代,这种变化给能够体现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及建筑造型注入了新鲜血液,小到住宅范围,大到城市区域,形成一种多元化、多层级的网络通信智能空间。以智能化办公建筑为例,从某种程度上讲,该种建筑类型终将有一天没有存在意义,随着soho族越来越多,住宅范围只有跟得上这种变化才能与之相匹配。

当工作与生活这二者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时,建筑发展便达到了一定高度,以往明确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规划的方法不复存在。这种改变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促使生成许多智能空间,从而构成一个全新的建筑类型。数字化技术在其应用优势明显的区域会自动消解部分使用功能,比方说,超市这一功能性消费场所会在新兴起的电子营销冲击下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对休闲型一站式shopping mall则是个利好且发展层次更高。究其本质,这是一次功能再分配的过程,呈现高效、合理的特点,从而衍伸出“比特城市”(信息城市)这一特殊概念。工业革命发展到后期,城市化矛盾日益凸显,这与缺乏物质与信息脱不了干系。数字化时代,比特城市没了形式的外在限制,也可能呈现分散、低层的特点。

二、数字化技术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设计的方法和建筑观念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目前的数字化时代,建筑设计的立场和态度主要存在两种形态:

1、将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取代了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某些部分,建筑占主导地位,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属于数字化技术的工具论:数字化技术的工具论涉及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表达方式,取代了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某些过程,将某些现实的环境转化为虚拟环境,其取代设计过程的发展前沿就是虚拟现实。建筑设计师在对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将建筑设计形成为三维艺术模型进行研究,甚至可以加入时间因素使其成为四维对象。数字化技术能够利用其自身的形式分析能力使得建筑造型精确地生成和确定,并且精确广泛地引入光照分析和气流分析等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形式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完美建筑设计,并满足人们在虚拟的现实当中达到对建筑真实体验的特色,使其身临其境、漫步其中,使得建筑在完成之前能够及时弥补不足,减小建筑设计的前期与建筑施工后期之间的差距,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

2、将建筑行业作为数字化时代当中的一个行业,而数字化技术占据主导地位,建筑设计则服从数字化的要求,重组传统建筑设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属于数字化技术的主导论。数字化技术的主导论就是指计算机网络将会逐渐取代传统建筑,网上购物,家里办公等新兴数字化技术的产物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传统机构,进而也会对住宅建筑的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发展建筑空问中的混用空间和同一空间的多功能使用,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需要集中办公的商业办公室也可以避开城市中心的高密度区进行高效办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一定的交通压力。另外,数字化技术还会对建筑公共间产生一定的影响。数字化技术其提供的虚拟会所则可以暂时代替建筑公共空间,对建筑公共空间的改造发生直接的作用,与现实的建筑公共空间做好对应关系,其专业性强、技术性高,能够满足日益分散和专门的不同社区的需要。

三、数字化技术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1、项目投标的可行性分析。

也可以实现对建筑项目投标可行性和合理性等方面的分析和预测,从而避免重大决策上失误的出现。但是,当前在进行大面积的建筑设计规划程中,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的模型以及软件缺乏,无法充分对人口结构,经济水平,交通状况和商业发展等方面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而只能通过传统设计方法和建筑设计人员积累的经验进行相关调研和分析,也就使得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及项目投标的可行性分析中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瓶颈。

2、制图设计的技术分析。

时代建筑例4

1. 社会背景

当今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跨入后工业社会。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给社会经济结构、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逐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创造环境友好型社会。被工业时代所冲击的“有人情味、有地方性、有历史感、有文化感”的城市形态,又渐渐成为全球寻求的“新”宠儿。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思潮应运而生。世界各国大力研发、推广绿色建筑,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推广力度,加强建设领域新技术研究与推广,促进节能减排,以创造更适宜人居生活的环境。

2.新时代背景下的地域建筑与绿色建筑

2.1地域建筑的设计理念

所谓地域性,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地方形式和地方材料创造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建筑。[1] 地域建筑这个称谓本身蕴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一定地域内的建筑在特征上有明显的相似性;而不同地域的建筑在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当前普遍认为,地域建筑受到当地的、同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所制约,并由此构成了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特点。地域建筑就是该地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诸多方面特征反映在建筑上的结果。

地域建筑的设计注重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地域自然气候。但新时代背景下的地域性建筑绝对不是在形式上矫情的模仿和狭隘、偏执的民族主义,它应该是为寻求建筑发展与地域文化传统的特殊性相结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诺伯格•舒尔兹在《现代建筑之根源》一书中提出“新地域主义”,即:“任何一种建筑语言都应该与当地的情况相适应。只有表现出真实的、具有根源感的内质,建筑才得以存在。”

2.2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一般而言,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包括:节约建筑材料;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尽可能使用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目前,对绿色建筑的主要关注是放在建筑物理和材料技术上,这些是构成绿色建筑的物质基础。而从“节约建筑材料、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方面来实现建筑绿色化,其实也是新地域主义建筑思想理念的体现。一方面,吸收传统建筑节能的理念,充分体现本地化;另一方面,全面进行材料、技术的创新,充分体现自主创新、依照本地气候创新。

2.3地域性绿色建筑

我们即不能只一味的重复历史,又需要考虑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相融合;因此只有将注重历史文明和文化特征的新地域建筑与注重科技、技术的绿色建筑相融合,才能实现符合新时代背景的建筑形态。地域性绿色建筑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以绿色技术为手段,充分考虑地域环境与文化因素,营造既符合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又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形态。

3.地域建筑师的探索

3.1 查尔斯•柯里亚――形式追随气候

作为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教育而后又关注于印度传统和地域特征的建筑师,柯里亚的建筑作品里一个重要的构图范式是印度传统曼陀罗的意象。曼陀罗起源于古印度的神话传说,折射了印度文化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柯里亚在他的建筑里反复使用曼陀罗作为构图和组织元素,强烈的表达了对传统的关注和折射。除此之外,柯里亚还使用了诸如贡德、露天空间和漫游路径等组织手法。这些手法的使用,成功地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回忆和共鸣。在他的建筑里,地域文化传统的折射和现代建筑功能性的呼应不是矛盾,而是有机的整合。

地域的特征还反映在对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上。柯里亚认为“在深层的结构层次上,气候决定了文化及其表达形式”。客观存在的地域条件、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气候,对长期栖息于此的人们影响极大,也就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印度干热和湿热气候并存,柯里亚努力从传统建筑中发掘和重新演绎应对气候条件的建筑语素,并创造出了他自己的建筑语汇:开放空间、管式住宅、“大炮通风口”、遮阳棚架、气候缓冲区以及花园平台等。

在柯里亚的建筑技术选择中,出于对经济性的考虑,他重视的是地方的建筑技术、材料;发展了一种新的地域主义――将传统因素和现代材料、技术结合在一起以适合文化要求和社会状况。

3.2 里卡多•莱戈雷塔――色彩与光线

里卡多•莱戈雷塔是来自墨西哥的墨西哥籍建筑师。他的作品源自于对祖国丰富的本土建筑传统所做的耐心研究与理解。现代的墨西哥充满了热情、色彩、神秘性格以及对死亡的关注;墙面是墨西哥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质,因而成为莱戈雷塔建筑造型中标志性的元素。在他的设计中,墙面不仅具有界定及围塑空间的作用,而且加入了复杂如迷一般的特质并赋予基地重要的意义。

莱戈雷塔的墙面通常具有华丽浓艳的色彩,如此将空间丰富并夸张了起来。色彩是墨西哥生命的鲜活血液,在墙体中清楚地表达出开口元素,打破墙面似巨岩般严峻的体量,而创造出某种观感上的深度。

在莱戈雷塔的设计中,光线的变化是他赋予空间生命的重要手法:墨西哥山岳景观、洁净的天空以及炎热的气候,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自然光线品质。而他把这些光线与它们照映在材料、平面以及各种文理的效果,谱成设计上的元素。墙体经常会安排一些穿洞似的、面状的或是漫射的光线进入室内,配以水景的设计而制造出魔幻般的、闪烁的光线反射。莱戈雷塔的作品根植于墨西哥,却获得国际的掌声。

4. 寻求适应中国的地域性绿色建筑

4.1“百花齐放”的城市景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文化的交流,南北文化的促进,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有偏爱异域风情的,因而有了“托斯卡纳花园”、“维多利亚花园”、“东方普罗旺斯”、“爱丁堡公馆”……在这里你不仅能体验“英国管家式服务”,还能享受到“波尔多纯法式尊贵”……有偏爱纯标新立异的,因而有了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

且不说离开了历史背景、环境依托的建筑还算不算地域建筑,单就气候适应性而言,生搬别国的建筑形式,并不能最好的解决我国的问题,因而绿色的概念又何在呢?

时代建筑例5

关键词

综合楼 高层综合楼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72文献标识码:A

概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们文化观念的更新,相应地使城市功能及空间环境发生了历史空前的变化。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人们在既往单一功能的建筑物中已感到很不方便。随着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多功能应用需求愈来愈强烈,一种多功能组合一起的公共建筑物――综合楼,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也在国内出现了。它先从少数开放大城市开始,很快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普遍建造起来。高层综合写字楼就是其中最为多见的一种,即以办公为主兼有住宿、商店、展览、文娱社交等功能的综合性公共建筑。早期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深圳国贸大厦、深圳地王大厦、北京国贸中心、北京京广中心等。

(图1北京国贸中心 摄影:傅兴)

(图2 北京京广中心 摄影:傅兴)

由多种功能中心组成的建筑群体,形成更大型的城市建筑综合体,本文不多涉及综合体,仅重点论述高层综合楼。

高层综合楼建筑近些年来一直在国内普遍流行,在城市建设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它多半处于城市最繁华、地价最高的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市容风貌。因此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 高层综合楼建筑的涵义

综合楼在我国出现的历史还不长,对其专门x究和论述也不多。因此还没有更多针对综合楼的内涵做出比较更完善的定义。目前国内是依据国家公安部主编、国家建设部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的第二章第7条(2.0.7)规定的综合楼定义。即: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综合楼是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其基本形式有单体式(即只有一幢建筑)和组群式(有多幢建筑)。单体式综合楼可以是各层之间的使用功能不同,也可以是一层内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不同,通常所说的“综合楼”一般是指单体式的,多幢组合的宜称为综合体(群)。

综合楼的定义在实际上是有很广泛的扩展。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多功能”的概念很狭义,也仅局限于建筑物内(多在顶层)有一个多功能大厅的公共建筑或是带有底商铺的商住楼,还未见有“综合楼”的概念。当今“多功能”的概念很普通,有“二种以上”更多功能的建筑大量出现,因此产生了“综合楼”的概念。这些建筑不仅是有“二种以上”的功能,而且在结构上也是综合的,在技术上也都是复杂、综合的,可以说是多方面的综合。因此正确、全面地规定综合楼的定义,还将随着生活的发展继续认识和完善。

当前国内大中城市比较普遍流行的多是高层综合楼,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占较大比例。各国关于高层建筑的界定并不一致。美国国家规定高度25m以上或7层以上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联邦德国规定,有人经常停留的最高一层地坪高出地面22m以上称为高层建筑。比利时以入口路面以上25m高度作为高层建筑的起始点。法国提出居住建筑高50m以上,其他建筑高28m以上为高层建筑。英国则将高24.3m以上定为高层建筑。日本把8层以上或建筑高度超过45m者称为高层建筑,并把30层以上的旅馆、办公楼和20层以上的住宅称之为高层建筑。

在我国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的规范总则中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OOm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则为超高层建筑。

二 高层综合楼是时代垂青的建筑新类型

我国建国初期的建筑重心主要是在工业方面。民用建筑,还只能是偏重在解决人民的基本居住问题。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没有条件大量建造。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时代,人民的工作和社会生活相对还此较单一,比如上班就是办公搂,回家就多是单元式住宅,买东西就是上商店,出差外地就是住招待所或旅馆……总之社会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因此适应人民生活的建筑功能也比较单一。八十年代以前的公共建筑类型多是托幼、中小学校、食堂、办公楼、百货商店、旅馆、图书馆等,大的如剧院、电影院、展览馆、体育馆、火车站等也很少有如今天大型公共建筑那么多的综合功能。即使建国十周年时的“十大建筑”,其中除人民大会堂外,在建筑功能上也还是相对单一的。由于那个时代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限,在有限的投资内需要集中在某一特定功能来搞建筑。相当一个时期我国在建筑上的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一般是很少建较大型的“楼、堂、馆、所”。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上多种行业交流融合的频繁、多种经济形态效益的需求、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扩展、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国内外建筑视野的开阔和建筑师创作水平的提高,特e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多元文化观念的出现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因素促成了建筑的发展。在建筑类型上,出现了对多功能综合一体化的要求。于是由一座建筑容纳着“二种以上”乃至多种功能需求的所谓综合楼也就应运而生了。从几个最早开放的大城市兴起,很快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建筑产生于生活,建筑是时代的反映,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开始在我国普遍出现的综合楼正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时代产物,是新时代垂青的建筑新类型。

近几年来在国内各大、中、小城市接连不断出现的新建筑中,为数众多的综合楼担任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综合楼几乎涉及到各个部门、各种行业,在建筑领域是为数颇多的、有各种综合的类别。在公共建筑方面,比如,有教学综合楼(集教学、科x、办公等)、医疗综合楼(集门诊、住院、检验等)、科技综合楼(集办公、科研、讲座、展览等)、行政办公综合楼(集多个相关部门办公、宿舍等)、福利服务综合楼(集养老、残疾人服务等)、政法综合楼(集办公、技侦等)、商住综合楼(集公寓、办公、商业等)、交通综合楼(集客运、服务等)、社区综合楼(集办公、服务、活动等)等等。这些综合楼内基本上都有办公的部分,也就是说采用综合办公楼为数更多。

在大中城市,这些综合楼多是高层建筑。其内部布局在地上主体及裙房安排主要的相关功能,地下部分安排有多种技术用房与车库等,整栋建筑内部形成复杂而统一的综合功能体。其外部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乃至城市的形象。

三 高层综合楼的特点与优势

1.高层综合楼的特点

由于综合楼大多是承载内容多、负荷大,需要大量的面积,而其主要功能占有较大的比重且有重叠性,因此为节约城市用地和强化建筑艺术效果考虑,近年来在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的街区地段多会选择高层综合建筑。

从这些年综合楼的建设实践发展看,反映出它具有符合社会时代需求的以下几个特点。

需求面大如前所述,由于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相互的交叉,单一功能的建筑往往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业主们也愈来愈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得来更大的效益。跨行业、多领域的办公、营业和服务需求,成为市场的普遍追求。同时,对于那些无力建造自己办公楼的小资本业主来说,办公综合楼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出路,他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租用适量办公间、展厅甚至店面,而免去从买地到监工的营造负担。

有的业主投资建造一幢建筑也属不易,当然也尽可能希望使它满足多功能的用处。事实上这些年来各地设计院所承接的设计任务中,除大量住宅外,综合楼已占相当的比例。

综合功能多样化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社会生活功能愈益多样化,反映在建筑上综合的性质愈来愈强,内容也愈来愈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们常见的还多是一般商住楼,满足那些日渐兴起的公司办公与住宿。之后,不同性质行业的交叉功能,也提到建筑日程上。比如,文化和商业也交合到一起,一个电影院内或许还有餐饮厅;一个旅馆内不仅有餐厅,或许还有舞厅;一个教学楼内不仅有报告厅,或许还有可观的展厅;一个大剧院内不仅有话剧厅,还会有歌剧厅、舞剧厅。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或部门也可能被业主要求组合到一幢或几幢建筑里。如此等等,这种功能愈来愈“综合”的综合楼(群),在实践中还在不断发展着。

技术问题多由于综合楼是将不同功能组台在一起,这首先势必在建筑空间布局上和在结构上都会出现很复杂的问题。姑且不说建筑上的种种匠心排布,在结构上也常有新的选择,如采用先进的筒中筒结构、大跨结构,蓬索屋顶,球节点网架等。

综合楼需要适应多种不同功能的需要,每种功能部分都有其特殊的技术与设备要求,这就把各专业工种的更多问题集中到一起,加大了综合楼的技术含量。大型综合楼的繁杂功能,还带来新的技术问题,比如智能化管理等。许多都是各专业的设计者所面迎的新课题,建筑师也必须从头学起,努力起到协调统一的组织作用。

显要的标志性作用由于高层综合楼都有较大的体量,而且常常在造型上也有其表现特点,因此建筑物在城市空间中很显眼,引人注目,因此具有显著的城市标志性,可以为入驻其内的业主起到广告性的招示作用。这种广告作用的效果客观上显示出企业雄厚的实力,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给业主带来生意上信誉价值。

出于业主的利益追求,往往要求建筑师标新立异、独创花样,不少名建筑师也使尽手法,搞得超凡叫绝,因而也不乏精彩的建筑形象。姿色出众的高层乃至超高层综合楼建筑此起彼伏地成为一个个城市的代表建筑,乃至城市的标志。比如,号称“中华第一高楼”的深圳国贸大厦是八十年代“三天一层”的 “深圳速度”的象征和标志,九十年代的深圳地王大厦更是曾以“亚洲最高建筑”和“两天半一层”的建设速度标志了深圳日新月异的经济繁荣。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这类的标志性建筑就不胜枚举了。除了这些显赫的城市标志,也有一些体量高度次之的综合楼在特定区域起到了地脚标志的作用,比如北京外贸阜外综合楼,是一幢集办公、商场、酒店式公寓、外贸展览、俱乐部及其它附属功能的高层综合楼,它屹立在阜外大街与月坛北小街的交汇口处,建筑体量大,成为这里很显眼的建筑。

大连市自九十年代以来已兴建了不少这类标志性建筑,例如早期的希望大厦就是希望广场的主题景观。

2 高层综合楼的优势

提高工作效能和经济效益八十年代以前,许多中小公共建筑功能单一、建筑分散,使用效能有限,甚至从部级的人民大会堂到地方的办公会堂、展馆,都缺乏综合性,以至经常处于闲置状态。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上各种行业、部门的频繁交流,特别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多元化(国有、外资、合资、民营企业),社会效能与经济效能愈益受到重视,分散的单一功能的建筑远不如多功能的综合体建筑有利了。

由于建筑内功能的综合布置,因此提高了办事效能和经营的互利性。比如综合写字楼,有方便的商场服务会给住宿增加竞争力;有住宿兼办公可为商业提供固定的消费主顾;有住宿和商业又增加了办公部分的吸引力。这种缩短距离的布局、相互连接、互惠互利的结果,必然会提高整体社会工作效能和经济效益。

综合楼还扩大和提高了内部公共部分和公用设施的使用效益。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时代,交通耗时是一种浪费,多样化的业务活动使得各项功能联系密切,在综合体内以办公为中心,综合了配套功能,用户可以像在家里一样行动方便,走几步路即可做很多事。即使楼层很高,只需乘电梯上下,人们的不同活动就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高层行政综合楼也是社会性的时间节约。

同时,在综合楼内工作和生活的单位人员,不必再像分散在每幢楼里那样,费心去寻找和看管各自的“家”门,而在这里通过管理系统、电梯系统、停车系统的统一部署管理、使用,可以省心专志于工作。

土地利用率高城市的综合楼建筑通常总是把商业、服务、展览等公共部分放在底层而适应大量顾客的需要,而把办公、住宿放在高层上面。这种布局土地的利用是多层次的,重叠的。因此既节省了用地,又减少了交通负担。另一方面,综合楼的高容量也相对节约了土地投资,降低土地开发投资所占的比重。而且,综合楼的市政投资和建设是一次性的, 避免了单体的分期多重建设和市政的多次施工、道路多次开挖的浪费。这也体现了城市、建筑市政综合发展的战略。就地价而言,城市中心的地价是寸土千金,是各种公建拥挤处所,高层综合楼建筑以其多功能内部功能组合显然有它强势的经济竞争力。由于业主标新立异的需求和办公综合体地位的日趋重要,许多建筑师承接项目,发挥才智,设计手法丰富多彩,创造出不少精彩的建筑形象。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高层综合楼使人们进行各项活动更方便。多功能本身相对减少了人车的出行次数,在一定程度减少了城市交通压力和碳的排放,有益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由于大型综合体多采用共享大厅、步行天桥、连廊、下沉广场、地下街、室内商业街等手法,这就既为城市提供了交往场所,也创造出丰富而有特点的渗透于城市内外的新空间。

四 高层综合楼的建筑设计

1.内部空间功能的处理

保证主体空间的灵活性综合楼功能多是相对变动的,今天以写字楼为主,明天或许改为宾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利润效益的驱动下,以往建筑物的僵化空间必须突破,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隔断的小空间一去不返。办公部分必须重视大空间,尽可能寻求开放的形式。建筑的内部空间构成尽可能适合可变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建筑师必须与结构师密切合作,设计出最方便的空间布局和最恰当的结构体系。北京外贸阜外综合楼每层均设有开放式的休息交往场所,改变商务与居住空间分离的冷漠感。所有商业、办公、居住空间均可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写字楼采用可自由区隔的大开间设计,在开敞的空间里营造舒展的商务交流氛围。

办公部分大空间的灵活性不仅可为业主提供出一个大的景观办公空间,也还可以分成不同的小间出租,也可改为更多功能使用。

处理好公共部分综合楼内的公共部分如购物、餐饮、服务等应考虑顾客使用方便,尽量设置在底部或地下首层。竖向上当然扶梯最方便,但费用高。在可能条件下,可以采用错层,螺旋坡地面,可在内部空间感觉和外部立面形象上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由于各部分既分又合,管理麻烦,因此设计上要通盘考虑。如通办公层的电梯不应在客房层开口,首层各电梯厅也要分开。停车的管理,也可根据商业用车和办公居住用车的不同停车特点,考虑分设停车库。关于电梯问题,普遍认为加大单部电梯的设计容量,比增加电梯的部数要经济得多。多设一部电梯不仅浪费面积,价钱也需增加几十万,而容量有大小区别的电梯其差价却没有这么多。

2 外部空间环境的融合

高层综合楼多半占踞城市较重要地段,为多种功能需要的人群经常往来和集聚,地下停车库车进车出,是人流车流比较集中的地方。因此建筑的主、次入口、汽车进出处必须与街区周围环境很好结合。

高层综台楼功能复杂,各部分既要分又要合,处理好与内部四通八连的公共入口非常重要。各功能部分也可采取分层设出入口(基台分流),也即利用平台广场将上、下层入口分流。如广州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就是利用平台广场将首层的展览入口与上层的酒店、办公分流,形式很自然而有效。

3建筑艺术形象的设计

.时代个性的体现高层综台楼其内容多关联着行政、商业、科技、文化等方面,具有社会时代性,因此它的建筑形象必表现出个性鲜明而具有时代的特点。当代科技和思想观念进程很快,导致对建筑形象的审美也日新月异。甚至今天能被接受的方案,明日就归老化。因此要求建筑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还必

须有锐敏的新鲜审美灵感。

同济大学为百年校庆而设计建造的教学科研综合楼是一幢比较清雅的新建筑。这幢“全国高校钢结构第一高楼”造型与结构体系表里相一。其表皮

形象既不累赘繁杂,也不光板简单。设计从内部大空间多功能适用性出发,自然形成“楼中楼”的“巨型魔方”,形体大方现代,具有时代个性。

地域特征的体现近年来国内大中城市的建筑千孔一面的现象很不令人满

意。中国之大,南北东西各有地域特点。强调现代的共性不可排斥地域的个性。广州的拿到北京不行,上海的拿到东北不行。即使在东北,大连的和哈尔滨也不能雷同。比如哈尔滨,它有着浓郁的俄罗斯建筑文化底蕴,新建的体积庞大的高层综合大楼必须考虑到如何与这个城市的建筑氛围相融合。

大连在90年代初曾探讨过自己的城市特色。当时有专家曾明确指出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城市建筑底色来自于欧州铺垫;一个是城市自然有大海的衬托。当时市里在审批方案上曾特别强调对所谓“欧式”的认定。所以90年代大连的公共建筑曾有一阵新古典主义的“欧式”热。其中比较优秀的如上鼎大厦,它与历史市中心―中山广场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建筑在造型语言上是比较自然统一的。

(图3 大连上鼎大厦 摄影:李伟伟)

大连中国银行新楼则采取一种“衬托”的手法,运用材料的对比,造型符号的继承,使扩建的新楼延续了历史建筑的“欧式”姿影,而老建筑在新建筑面前亦不失风采。体量高大的新楼采用了浅淡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它前面的老银行建筑虽然低矮,但是其深绿色穹顶和沉重的古典分段式墙体都依然被完整衬托出来。

(图4 大连中山广场的新老中国银行 摄影:李伟伟 )

不过,当今许多高层综合楼的建筑形象几乎南北各地、大中城市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很少见到有突出的地域特征,多数都是玻璃或金属幕墙的塔式高楼,如大连天安国际大厦、大连远洋洲际酒店。新时代下如何继承建筑的传统文脉,在形式中体现文化地域特征,仍需要开发商和建筑师不断努力。

多功能与多元化的探求由于高层综合楼的功能多样,性质各异,集中到一起的实体就很难在外观上去体现某一部分(比如办公、会议、旅馆、商场等)的特征,立面形象很难统一。因此也不必刻板追求三一三十一的平分秋色。辩证地利用这种矛盾也可以在丰富中探求变化,创作出多姿多彩的建筑形象,形成所谓“共生”的风格。

现在,随着结构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建筑立面这个“表皮”已经呈现与结构分离的趋势。甚至随着各专业技术的进展,不仅表皮所承担的承重,甚至就连围护、采光、通风等功能也在弱化,表皮的作用似乎更重在满足视觉审美的要求。这种要求已经有条件使建筑师大胆创新,把多功能的高层综合建筑创作得更多元化,更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

4 高层综合楼的“绿色”途径

当今“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一个专门的大课题,本

文不多涉及。这里提到的“绿色”,即环保生态化,及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保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和节能设计不仅是建筑师的职责,也是今后高层综合建筑所要探求和沿循的道路。近年来,许多新建的高层综合楼都关注节能环保设计。例如北京国贸三期空调系统通过先进技术组合,实现环保、节能与舒适的效果的。

国贸三期采用VAV变频空调系统营造全天候适宜的办公环境,紫外线杀菌和高效过滤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新风供应,九立冷冻机和冰蓄冷系统保障24小时冷冻水运行、提供机房全天候的制冷需求。空调系统采用了冰蓄冷技术,即在用电低谷时启动制冰,用电高峰时停机,仅依靠储备的冰块供冷,实现了电力的移峰填谷和能源费用支出。除了电制冷外,国贸三期还有能量互备方案,选择了远大空调的吸收式蒸汽机。如果供电让空调系统受到影响,可通过蒸汽能源的输入形成互补。空调设备及系统末端设有消音装置,为客人提供安静的办公环境。在冬季,为了保护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国贸三期在空调系统加了一个暖气片的采暖系统,可大大提高人的舒适度。

(图5 北京国贸三期 摄影:傅兴)

智能化的问题在综合楼的建筑中也已提到日程。所谓“智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建筑管理系统、办公室系统、通讯系统。智能化的综合大楼已不少见。如近年落成的大连星海湾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铁诺德大厦双子座写字楼(图13 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铁诺德大厦双子座 摄影:李旗),实行了双核“5A写字楼标准”的智能化,即OA办公自动化、CA通讯自动化、FA消防自动化、SA安保自动化、BA楼宇自动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使更多的综合建筑成为“智能大厦”。

高层综合楼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今天它依然为社会所垂青,不断活跃在城市建设中。

参考文献:

[1]吴景祥.高层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翁如壁.现代办公楼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许安之.高层办公综合楼建筑设计.艾志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董卫.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王建国.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5]郑国英.美国高层建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6]陈伯超.欧洲新建筑.王英迪.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8]刘力.办公综合体建筑设计探讨.建筑学报,1990(6):43-47

[9]陶涛.华南师范大学康大学院教学综合楼设计.新建筑,2001(4):31-33

时代建筑例6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digital era,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digital age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digital age.

Keywords figures; desig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ression; form;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当我们迈入二十一世纪数字时代,一场“数字革命”正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流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社会和家庭的面貌。建筑学因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没有人能够确切说出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会给建筑学带来怎样的后果。正是站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时期,建筑形式作为建筑学中的敏感与关键问题在时代交替之时显得尤为尖锐。

1、数字时代的技术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以及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人类科技革命的“第三次浪潮"。这次新科技革命主要集中在:微体工程的巨大变革,即电子学与信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运算技术;生命技术;新能源技术;材料科学;卫星航天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的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高科技成了主导世界经济走向,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的了解我们的世界,从遗传基因到宏观宇宙,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无所不包。世界也因网络而正在变小,国家的界线也正在消解。

在数字时代,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资本而是信息和知识。科学技术和知识在数字社会中享有特权地位,新技术已改变了日常生活的方式,并以强大的力量重建劳动、休闲、教育、通信、政治和人的身份。 “新的数字技术已经取代了许多种工作,并创造了新的工作,提供了信息享用、与他人联系的新方式,并给以电脑为媒介的公众领域带来了欢乐。新的媒体技术把前所未有的音像之流带进人们的家庭和全新的娱乐界,知识、性、政治重新确立了时空观念,消除了实在与人造物之间的僵硬区别,同时产生了新的经验模式和主体性。

2、数字设计表达手段

1)虚拟现实的系统组成

虚拟现实系统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二维视觉图像生成和立体显示系统、立体音响生成和扬声系统、力反馈触觉系统、人体姿态、头、手位置测量跟踪系统。高性能计算机产生二维图形,经信号转换到头盔双目显示器,以产生视觉图像。同时声音发生器配合视觉图像产生相应的音响,扬声器与头盔合在一起,因此戴上头盔既看到二维实时交互图像,又听到声音。数据手套是典型的输入设备,每个手指和手心都有光纤传感器,手与视景中物体发生交互作用人与电脑的互动界面置和方向跟踪器可以辨别手的动作以及头蕴移动方向。计算机可配合这些移动实时变换图形和声音,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虚拟现实在建筑方面的应用

虚拟建筑是基于建筑物或规划图的蓝图,用计算机进行二维结构建模,称之为虚拟模型,用户可以指定要看虚拟模型中任何地方,计算机就很快地显示出在这个视点所看到的立体景象。用户可以通过键盘 .鼠标选择从某个观察点出发,视点可以是地面上任何路径,也可以从空中定义飞行路线,规定了巡视路线和速度后,虚拟模型就可以按此速度和方向连续产生一系列图像,可以放大、缩小、平移二维图像,也可加入模拟声介绍此建筑特点,可以改变建筑物的光照;用户可身临其境的对此进行“实地考察”,对不合适的部分进行修改。

如果用户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有触觉的数据手套,从建筑物项层或底层开始参观.当你走到每一间房间门口时。室内布置就展现在你的面前,你可以看到家具和设备,可以摸摸家具和墙壁,可以改变墙壁的颜色,可以搬动家具位置,也可调节门窗的位置,当你走到窗口时,还可以看到窗外景色。虚拟现实系统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城市规划仿真系统、大型工程漫游系统、名胜古迹虚拟旅游系统、虚拟现实房产推销系统、虚拟现实模拟培训系统、交互式娱乐仿真系统。并可将以上应用项目移植到互联网上,实现在网上浏览漫游。虚拟空间还具有以下四点优势:

1.使用对象的拓展

实体建筑由于在地面上,受到可及性、使用时间、空间容量的限制,只能服务特定时空的少数人,虚拟空间的可及、分时和共享等特性,提供了随时随地、身临其境的体验。既扩大了服务范围,对象可能超越社团、国籍、疆界甚至时代和游戏结合起来的虚拟空间产业面对数目众多的使用者,优秀的空间设计作品将发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2.空间行为的记录

有关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目前仍无突破性的进展,其困难在于采用原始的直接观察、访谈记录的方法,不易迅速收集完整、有效的空间行为资料,尤其样本数量有限,难以归纳出具代表性目_令人信服的结论。虚拟空间的数位特性,使研究者可以在工作环境里预设统计程序(如网站中登陆使用人数的码表)。自动记载使用频率,行动轨迹等资料,轻易地累积大量的空间行为记录。

3.活动模式的分析

3、数字时代的建筑发展趋势

通过虚拟空间资料库中完整的行为记录,研究者能分析使用者的活动模式作为设计修正的参考。尤其虚拟空间环境的再生特性,随时可以重现特定时段的使用情境,提供追踪观察的大好机会,使开发者充分掌握消费市场的活动。当我们迈入二十一世纪数字时代,一场由数字技术带来的革命正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流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社会和家庭的面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甚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将随着数字技术与电脑的结合,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仍在不断地继续之中。建筑就其根源来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而存在的,人们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状态决定了建筑的存在形态,人们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变化必然也会导致建筑发生变化。当今正处于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家庭形式、工作方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改变,建筑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在数字时代,随着数字化生存的一步步深入,建筑呈现出一种类型消解、功能动态发展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形式也势必会发生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时代下的建筑形式的多种表现既反映了其思想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变化,也反映了其不断探新的新趋势,这种趋势值得国内建筑界参考借鉴。但是,由于这一探索过程仍处于摸索阶段,将来何去何从、成败如何?尚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露西•史密斯.艺术词典[M].范景中编,殷企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60

2.安德烈安•玛费伊编.伊东丰雄[M].孙元等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44

3.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

4.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6

时代建筑例7

编者按

3月3日的《京华时报》刊登了由中国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中国院)设计的两个学校建筑作品,中关村三小新校区项目和北京市三十五中迁建项目。近年来,为配合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布局调整,中国院在中小学教育建筑领域也有不少优秀作品问世,比如北大附中、北川永昌小学、吴江中学、西宁五中等。中国院禀赋对社会的责任感,关照使用者内心感受,以建筑本土化为切入点,思考对教育建筑的属性、品格和功能完善,为青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关村三小万柳新校区的建筑方案是由美国Bridge3公司和中国建筑设计院共同完成设计的。设计方案理念主要来自通过建筑空间来实现和表达教育3.0的教学模式,思考如何让孩子在小学教育阶段全方位地去发展。

中关村三小的刘可钦校长提出,新三小的建筑应包括开放性、互动性、亲和力、环保性及安全性等五个要素,这也成为我们的设计目标。校区所在的场地是一个150m×150m的正方形,为了以最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设计了一个向南侧环抱的C形平面布局的四层高教学楼主体,以及由C形教学楼围合出的椭圆形半地下风雨操场。设计的定位依照教学3.0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关注其创造力,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因此我们基于学校3.0的理念,设计出了全新的教学空间,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中心,提供最大化的教育空间和环境,并预留多种条件的可能。

那么如何通过教育空间来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尝试着用一些模式语言的设计手法来梳理整个学校的设计原则,让其有理可循。

模式1 与更大的世界的连接

通常学校是封闭的,和社区隔绝,我们尝试着用一些开放的手段与社区产生互动,让学校和社区实现双向视觉可见。

模式2 社区场地

新的学校不仅为儿童提供安全,同时保持对社区的开放性,在设计中把学校的入口变成更为开敞的公共区域,而当遇到公众活动时,社区还能为学校提供一个更安全的第二道防线。

模式3 感受整体的学校

常规的学校呈树枝状分布,人在其中只能感受到前后两排楼,很难感受到整个学校。我们将学校设计为一个环抱形的整合,在室内外提供一系列开放的楼梯和楼层之间的通透挑空,即使是路过的人们,也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到整个学校的状况。

模式4 响应生物气侯

建筑设计如果忽略生物的气候性,将会给学校带来很多问题。设计考虑到北京冬季的主导风向,将建筑的主要开口朝向南侧,以更好地接收阳光,阻挡寒冷的北风。此外,还利用遮阳、通风等策略,如窗户和房屋地面的比例、雨水收集和断桥隔热门窗等形成应对自然气候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模式5 充分利用日照

一个严格的只关注日照的规范可能与教室的理想日照和学校的整体考量有冲突。当每一面墙都有不同的朝向,就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获得优质的日照,漫射玻璃也提供了更有效的科技手段。通过三维模型的科学模拟,计算出所有教室在所有时段的太阳能得热和光照时间。经过分析得出,在最不利时间和最不利位置,各个教室均满足采光要求。同时为了实现更好的控光效果,利用电动窗帘等手段使光照能达到最优,并利用一些楼板挑空的空间,把更多的阳光引入到进深较大的教室中部。

模式6 全校的集合

通常情况下,学校每日活动的集合地点大多在建筑的背后或旁侧的开敞空间,与其他活动失去关联。而我们则希望全校的集合行为能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主要循环路径促进校园活动。解决方案是通过每层的十几部楼梯和内圈的大平台,让学生们很快聚集到二层的室外活动场地上来。在汇聚的过程中,大家能看到其他人也在做相同的事情,会形成一种凝聚力,同时也为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提供便利。

模式7 模糊室内和室外的边界

大多数学校对于室外和室内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分,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更愿意提供丰富的室外视线,门外直达露台和花园,且在每一个楼层都有花园露台。通过层层跌落退进的阳台,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到达每一处的室外活动场地。在露台花园里,则可以做一些种植,形成每个班级独特的种植园。

模式8 学校中的学校

在一个有着3000名学生的学校里,人会很容易迷失其中。而只与同年级学生的交往是一种单维度的社交方式。我们建立小型可识别的分组,即不同年龄混合的班级群,每个班级群中都有自己的聚会空间、学习设施和卫生间。

模式9 学习的梯度

在任何一群孩子中,都存在着广泛多样的学习模式,当前教室的设计将所有的孩子都视作是相同的个体,不利于互相学习。我们在学习环境中创造一种功能性的空间梯度,能有效实现多样的学习模式。在不同的区域都可以有相同模式的班组群,每个班组群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楼梯间和室外庭院,而每个教室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譬如围绕式、教师中心式、桌角式、自由分组式,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形成不同的教学空间。

模式10 随处都是教室

通常教室被认为是学校中唯一的学习空间,其他地方都被认为是支持空间。我们希望学校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的环境,包括教室、开放教室、室外庭院,甚至室外活动场地。

模式11 大孩子教小孩子

当前的学校根据年龄严谨组织,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开。我们则希望在同一个开放教室中有年龄不同的学生,大孩子的活动能让小孩子旁观和学习。比如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共同组成一个班组群,像一个小家一样,共同发展。

时代建筑例8

建筑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6月10日,按照这一模式建造的山东省首个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试点项目——山东济南西客站片区安置三区小学主体正式封顶。这个总体量1万多平米的建筑,其整体装配方式已被国家重点推广,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最重要的一种方向,既是全省首个试点项目,也是该省在建筑产业现代化道路上的成功探索。

据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时期,2013年完成总产值15.9万亿元,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建筑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目前建筑业农民工技术好的月工资近万元,工资收入不低,而平均年龄42岁,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干?”从事建筑业近30年的张波自问自答,建筑业农民工像蜘蛛侠一样在脚手架上劳作,风吹日晒雨淋,危险性高。因此,建筑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何谓建筑产业现代化?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邢建平说:“一般的理解是在‘工厂里造房子’,在建筑工地上对已经生产好的墙板、楼梯等建筑构件进行组合拼装。”他介绍说,“建筑产业现代化不仅是主体结构的工业化,或是施工过程的产业化,而应当是在形成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建筑全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即包括材料、设备、设计、施工、安装等从上游至下游全产业链的产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所以,建筑产业现代化首先是一种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就是由现在半手工半机械比较落后的建造方式,转变成一种工业化生产方式。

从住宅产业化角度看,在建设过程中,80%的建筑构件是在工厂制作,只有20%现场拼装,进度可以极大提高。盖一栋别墅,传统方式半年以后才能完工,用住宅产业化施工,现场15天就可建成。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施工程序,由大量人工现场作业变为工厂化构件生产,而工厂化构件设计可以使建筑更为科学精细,现场装配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损害,减少建筑垃圾,实现节能减排。

从标准化发展角度看,建筑产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以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取代传统的设计和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电子数字和智能技术的机械操作,做到精确施工。尤其是从专业设计角度来说,标准化的第一步就是设计。由于产业化要求现代设计的许多数据必须精准定位,进而可以迫使传统建设中的粗放体系得到本质改变,并可避免生产中的人工失误。因此,标准化设计是全产业链整合的基础,也是实现产业化在不同标准下改进建房模式的重要依据,它的推广和应用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变化。

推动建筑产业化革命,将影响社会变革

据统计,产业化住宅比传统施工住宅在建设方面可节约钢材约10%,节约木材约80%,节约水资源约50%,降低施工能耗近40%。产业化给建筑业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解放了建筑工人,建筑工地上原有80%的人都不需要了,而剩下的20%劳动强度也会降低。原有的80%的人并不是失业,而是进入了工厂,成为产业工人。目前我国有1亿多建筑业农民工,通过对农民工生产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产业化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革命,而是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变革。

尽管建筑产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但现实并不乐观。据统计,在新建建筑中,我国工业化建筑比例不到1%,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比例相比,差距巨大。资料显示,万斯达从2003年就开始探索建筑产业化,投入资金1亿多元,拥有专利200多项,其中“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2013年被授予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成为山东建筑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尽管如此,目前公司仅仅拿到4个产业化试点项目。从中可见,通向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产业化发展。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技术标准滞后、建造成本偏高、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利于工业化住宅发展是三大瓶颈。同时,专业工人太少,构件厂发展太慢,无论技术还是生产规模都跟不上也是一大原因。

据悉,早在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要建立新的建筑体系,通过科技手段,改变过去落后的生产方式、低质量的建筑体系。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就是为了推动建筑体系和部品体系的建立而开展的,在产业化过程中培育了一些大的骨干企业,逐渐形成了产业集团或集群,带动了行业及相关部品、部件以及建筑体系的研发和发展。2012年,济南成为第三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并提出打造千亿级住宅产业规模,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专家建议,建立建筑(住宅)产业化“专项资金池”,将是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先决条件。此方法是由政府每年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对设计、研发、生产、培训等重点企业的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建议由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部分土地指标,以满足建筑产业化配套企业建设需求,解决企业引进落地问题。在今年济南市的“两会”上,济南市农工党建议政府建立专项资金,用以撬动千亿元建筑(住宅)产业链集群的培育。

为此,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过程中,政府要从整体上把握,从整体上推进,优化配置政策资源,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同时,遵循市场规律,不能一哄而上,急功近利,要让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熟,这才是健康发展之道。此外,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体系和工程总承包模式,这样才能使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从而带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力推动产业化发展

日前,全国住宅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作为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经过九年的试点,深圳住宅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并创下了多个“业内第一”。深圳住宅产业化规模已超200万平米,创造出建筑产业化共的“深圳特色”。深圳的建筑产业化始于2002年,2006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住宅产业化走在全国前列,产业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时代建筑例9

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是法国第二大区,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作为城市最佳实践区独立参展。“罗纳一阿尔卑斯大区与《时代建筑》・生态建筑奖”即由罗阿大区政府与《时代建筑》杂志共同主办,旨在加强罗阿大区对中国生态建筑领域的了解,增强中法在建筑领域的合作,推动生态理念在中国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深入与发展,为中国生态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丰富的设计思路。

时代建筑例10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的历程

1.11979-1986年初期震荡

开放后中国建筑论坛是从“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讨论开始的。开放以后,中国最早引进的仍然是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两次进入中国却中途夭折的现代建筑,现代建筑的引进所产生的震荡仍然是强烈的。一方面市觉察到中国建筑落后而产生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是对西方建筑文化所产生的民族意识。学术界,一方面是强调建筑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有试图赋予“民族形式”以新生、

1.21986年-1990年文化反思

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一,就是对外来建筑文化引进的思考,包含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对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代表的国外理论和经验的介绍,也有对引进国外建筑理论的教训和反思。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二,是对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反思,其中既有对“民族形式”话题的延续,也有超越简单的要不要“民族形式”的争论,向文化机制的深层次的反思,还包括了对民居建筑的考察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地方智慧的关注。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三,是中外建筑文化的比较。文化反思主题之四,是关于中国建筑出路的思考。

1.31990年-1994年多元探索

多元探索阶段,中国建筑界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建筑学术界关心的话题范围明显扩展,尤其是对设计方法层面的文章明显增多,表明建筑界开始超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争论和思考,而是关心如何做的问题。对外来文化的引进,也不再局限在风格、流派,而是更关系设计方法论的介绍。

1.41994-1999年走向整合

走向整合,表现在建筑论坛,对风格流派明显减少,对技术重视明显增强。表现在设计实践领域,人们在介绍或评价建筑作品时,也介绍再以“创新”为题,而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出对“创优”的追求---杨秉德的“不追流派新潮,但求尽善尽美---宜昌三峡机场航站楼的设计”;齐康的“环境脉络中的建筑形态构成---东南大学榴园设计研究”等。

1.51999年-至今理性创新

这个时代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环境受到关注。2)传统情结依然不了。3)从业素质备受重视。4)创作论坛超越风格。5)理论探讨多维多层。6)建筑技术普遍忽视。

世纪之交中中国建筑界主流社会热点话题的转变表明中国的建筑开始对建筑本体的追问。一种共识正在形成,那就是功能、环境和技术作为建筑本体存在的要件,超越文化、民族等所有的差异。不管在什么文化背景下,充分考虑和满足使用者的功能要求,合理利用基地所提供的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并且仔细推敲细部处理,是基于建筑本体的建筑设计的共同特征。而关于文化和传统的思考,只有取向的理性创新,是超越民族特色、地域风格、时代精神之后在建筑本体意义上的理性重建。

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创作实践倾向。

2.1简洁造型倾向 广州白天鹅宾馆于1983年建成使用,宾馆采用客房楼与低层公共裙房的组合方式,高100M的主题建筑结合平面功能和结构布置,采用腰鼓形的平面,主立面上以阳台斜板构成丰富的明暗光影变化,有较强的韵律感。建筑以白色作为主体颜色,既合乎现代建筑形式的惯例,又暗合白天鹅之名称。同时我们在肯定这栋建筑清新的时代建筑形象以及采用时代手法表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其实应该看到,作为高层宾馆建筑,其立面造型中的主要因素---阳台本身并不合乎建筑的功能。

2.2玻璃幕墙倾向

1983年建成的长江饭店,以其全玻璃幕墙的崭新形式(国内第一个玻璃幕墙建筑)和在立面造型中处于显着位置的旋转餐厅而成为效仿的对象,新材料、新设备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形式作为表达时代精神的有效手段而迅速在国内得到传播。但在对新材料的构造、新设备的运行还不了解的情况下,首先中意并采用的仍然是新形式。

2.3后现代建筑倾向

清华大学建筑馆,西向入口采取体块穿插和符号运用相结合,入口门厅南北墙处理采取了后现代建筑常用的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南北墙面两侧各开了一个通高的凹槽,凹槽中放置了代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标志----白色汉白玉古典柱式片段,一为古希腊雅典帕提侬神庙爱奥尼柱式,一为中国宋代木结构柱式片断。

深圳南油文化广场设计,设计者汤桦明显受到后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其拼盘式的建筑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当时一般建筑的“先锋”形象,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品评。

2.4高技派倾向

高技派在国门打开后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同时被引入,然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它远不及后两者引人关注。高技派在国内的传播是有历史和现实基础的,即使与西方建筑发展隔绝,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也产生了采用先进悬索结构的北京工人体育馆(1959年-1961年)和浙江省人民体育馆(1965年-1969年)等建筑坐落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证券大厦,由东西两塔楼和中央横跨63M的天桥组成巨门式对称形体,表达了上海新时代的建筑形象。

2.5生态建筑倾向

当“生态觉醒”的浪潮逐渐地席卷全球时,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创造健康生活和消费方式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面对全球范围内绿色思潮的巨大冲击,当今中国建筑时代精神刻意表现的另一种倾向,就是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介入,建筑开始绿色化起来,Eco-Tech成为时代精神的主体。许多建筑师都在尝试把绿色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日光反射材料、光控遮阳构件以及各种控制阳光辐射和热量进入外墙的方法,不仅有效地起到了节能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建筑外观的科技魅力,塑造出新的“时代感”。

时代建筑例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思想逐步深化,历史学界率先突破民国历史的。1985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宪文先生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的出版,被视为大陆中国现代史学界解放思想、打破传统史观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从此,民国作为一个时代开始得到认同。1980年代末,以清华大学汪坦教授和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为代表的建筑学者开始关注民国建筑,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建筑调研,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体系特色,以引起国人对这一时期建筑的认同。与今天有所不同的是,学界当时并没有用“民国建筑”这一时代名称,而是笼统地归为“近代历史建筑”这一大的时间范畴之下。这造成对“民国”这一时期建筑的时代特色研究并不明显。

从建筑学上讲,古代建筑与古建筑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以时间为衡量标准,后者应是以是否用中国传统形式、工艺、材料为评判标准。如果说,古代建筑包括唐、宋、元、明、清建筑的话,那么,近代建筑应当就是1840~1949年,包括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古代和近代应当不是建筑学断代的标尺,也不可能作为判断某一时代建筑特征的依据。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看,随着时代的推移,近代建筑中的民国建筑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古代建筑的一部分。而诸如唐代建筑、宋代建筑与元代建筑之间肯定有明显区别,这种区别决定于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主流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因此,用特定时代来定名和总结它们的建筑特色是尤为必要的。这也是记忆历史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之一。对民国建筑进行研究和总结当然也是如此。

1990年代,《民国官府》《南京的建筑》《南京建筑志》《南京建筑MAP》《近代南京城市建设研究》等著作的出版,都或多或少提及民国建筑的概念和特色元素。

进入21世纪,直接以“民国建筑”命名的图书相继问世。张燕先生主编的《南京民国建筑艺术》,从建筑艺术角度介绍了南京民国建筑的艺术风格的变化。卢海鸣、杨新华先生的《南京民国建筑》,以大量的文字和珍贵资料照片,对民国建筑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成就进行了综合介绍。这两部作品的出版,标志着“民国建筑”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正式进入学术领域。

2005年5月,以台湾主席连战的大陆行为界限,民国建筑开始引起包括台湾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国人的共同关注。加强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呼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响应。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自然成为主导民国建筑保护的核心区。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更是将民国建筑的保护工作逐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提出“找出来、保下来、亮出来、用起来”的口号。并于2006年1 2月1日施行了《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这一被誉为民国建筑保护“里程碑”式的地方法规,首次将民国建筑保护提上了法治化的高度。

2008年5月,南京市政府公布了《2008年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整治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当年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对19幢和9个片区的民国建筑进行了修缮。通过对这些民国建筑的功能置换、外墙清洗出新、协调周边建筑色彩和风格等方式,让其焕发昔日光彩。

2008年12月28日,南京民国建筑研究院的正式挂牌,标志着对民国建筑的研究工作进入了系统化、理论化的新阶段。

截止2010年年底,南京先后有165处民国建筑被国家、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34处民国建筑被列入《南京市民国建筑保护规划名录》。民国建筑已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得以保护。

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建筑史上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南北交融、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经历了由模仿到融会创新的发展轨迹。对于“民国建筑”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建造的所有建筑。狭义的民国建筑应当是指:民国时期建造的代表中西交汇、西学中用、创新发展特色的建筑作品。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民国建筑应当主要是指后者。由此,我们把民国建筑分为两大体系。

一是旧建筑模式,这类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它是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大多数是单层,少数是双层或重檐,宫殿、庙宇多为庑殿、歇山顶,民居多为硬山、悬山人字坡顶。民国时期的这类建筑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风貌,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

二是新建筑模式,它们大多出现于洋务运动以后,一种是,由外国建筑师直接设计;另一种是,受外来建筑师的影响或本国留学于国外,系统学习过西方建筑理论和建筑造型艺术的建筑师,归国后,旨在西学中用、融会贯通于中国建筑设计。有全盘西化的舶来品,也有中西合璧的建筑作品。运用新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是这一建筑模式较为明显的特征。在这种新建筑模式下诞生的民国建筑大体包含五种造型:

(一)文艺复兴式建筑。南京下关的扬子饭店建于1912~1914年,就地取材,用南京明城墙砖砌建成法国古堡式建筑,是民国年间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实例之一。汉口的上海路天主堂也是这种建筑形式的代表,只是该建筑建于1876年。这类建筑是17世纪至18世纪时期,法国新兴贵族在郊外兴建的具有防御特点的豪华住宅,一般外表雄伟朴实,内部奢华高贵,建筑内外反差较大。不讲究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匀称,注重纯形式的美。这类建筑在清末比较流行,民国建立

后,这类建筑逐渐淡出。

(二)西方古典式建筑(又称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大约在20世纪初,这种风格的建筑出现在南京的校园里。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立东南(中央)大学的许多建筑,如:孟芳图书馆、科学馆、大礼堂、体育馆、生物馆,均采用了西方古典柱式构图,是西方古典式建筑的典型实例。显得坚实雄伟、华贵典雅。这类建筑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模仿17世纪法国兴起的古典主义建筑。其特点是以古典柱式为构图的基础,突出轴线,注重比例,强调对称,讲究主从关系。这种造型的建筑多被应用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受西方折衷主义复古思潮影响,这类建筑在武汉、广州、青岛等城市相继出现。武汉的美最时洋行大楼、日清洋行大楼、江汉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也是这一建筑形式的代表。

(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代表性建筑有:南京的中山陵、民国政府的五院八部、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庐山的图书馆、传习学合、大礼堂。这类建筑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建筑形式之选择”一章中,明确强调首都南京的建筑“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它们代表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建筑的一种潮流,即在传统大屋顶宫殿式建筑外壳中,包容了现代的使用空间。它反映了设计者娴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崇。这种将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的功能、技术和建筑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建筑方法,曾在南京风靡一时。是中西方建筑师力图将中国传统的建筑造型和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结合起来,而作出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