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19:45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1

据我的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方式基本上是老师一讲到底,主观色彩太浓,总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行,常常担心数学内容没把学生讲透彻,长期下来,形成了学生“坐地等花开”的依赖心里,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素质教育成了数学课上的一句空话。数学老师们讲授新课,基本都是新课引入,讲解新课,课后小结,课后作业,中途穿插一些课堂提问。只要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能对答如流,成绩差的学生便把头埋下,避开老师的视线,害怕回答问题,如果有幸被点名回答问题,心里就是一阵慌乱,有的学生站起来干脆说“不知道”。长此以往,为了保证课堂上的容量,回答问题的人就基本趋于稳定,学生健康学习数学的心里受到了伤害,学生的两极分化就从数学新授课上开始了。关于课后作业,老师的主观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将课上内容落到实处,采取题海战术,学生既要做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习题,还要做课后补充题2—3个,学生整个中午都在做数学题,有的甚至一个中午还不能完成数学作业,造成学生身心疲惫。这既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休息,又制约了学科的均衡发展,还给学生人为造成了数学难学的错觉,甚至让一部分学生主动放弃对数学的学习,真是得不偿失,这让老师自己变得非常被动。更让人忧虑的是,老师们总埋怨自己所教的学生底子太差,学生的可塑性不强,而很少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动脑筋。

我清楚地认识到,讲新课之前,不仅要让学生感知这节课究竟要学习什么主题内容,让他们弄清楚将要克服什么困难,并且要有时间让学生把注意力、意志力都集中在克服这种困难上去,做到心里有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因此,凡上新课,我首先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我正式讲课前还要安排10—15分钟时间让学生继续阅读该讲数学教材,然后用目光示意4—5名学生主动谈谈他们分别在本节教材中收到的主要信息,包括主题内容、分析过程、重点、难点,例题点评。在听完他们的汇报后,再听取2—3位同学的点评意见,以便掌握同学们对本讲内容的真正需求,然后我融学生的见解于一体,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的放矢地讲解,句句说到学生的心坎上,让同学们对学生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这样他们对本讲内容的理解就非常深刻。课后小结我一般不在课上进行,而是要求学生课后写在一个专用本上,等我批阅后再返回给他们。长期坚持下来,不仅学生的写作能力完全得到提高,课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各自的数学思维风格也逐渐体现出来,而且通过批阅学生的课后总结避免了我思维定势的过早来临,我与学生的沟通也达到了一定境界。关于课后作业,我的原则是决不随便拿几个题去敷衍学生,也不会选择题海战术去困乏学生,而是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心理精心配置3—4个有价值的题供他们习作、研究,然后我选出有特色的习作供点评课使用,让师生在欣赏教学中收获多多。

这里再强调一下,老师用目光示意某人回答问题,是一种带着商量、期盼、鼓励、理解的师生心里交流,比直呼其名有明显优势,这样可消除学生对数学课的恐惧心理,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新课的研究学习,真正达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目的。总之,在新课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研究讨论,这不仅可消除传统新授课的弊端,而且可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发现他们更多的智慧,诱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赶超老师的信心。另外,我也会选择坐在学生中,倾听学生在黑板上对某一新课的讲解。通过一定的实践,发现这一方式既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成熟,而且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口才,增强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在数学课上的实践体现。

我对研究性学习在数学复习课、试卷点评课、奥赛班专题讲座课、高三数学教学课上的应用均有一定研究,这里不再谈及。总之我认为,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理论支撑点是:高中学生具有对新鲜事物敏感、喜欢研究问题的心理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过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品质。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上,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参与是一种理性的参与,是真正参与教学的参与。因此,我认为,数学新授课上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形式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能够提高学生新课学习质量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之一。数学新授课上必须让研究着问题的学生走进课堂,这就是说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不是从这节课才开始的,教师必先为学生营造一个研究问题的空间,在数学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只不过是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环节,只要数学老师们,尤其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数学老师们,把研究性学习先深入到数学新课教学上,再逐渐深入到其他数学课型中,这样你们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妨现在就开始实践吧,把自己培养成科研型教师、把学生培养成研究型人才而后快。

参考文献:

《给教师的建议》(修订本) 【苏】B.A.苏霍姆林斯基 著

《教育心理学》(修订本) 邵瑞珍 主编

《数学教学论》马忠林(主编)胡炯涛(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数学方法论》马忠林(主编)郑毓信(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数学课程论》马忠林(主编)张永春(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数学思维论》马忠林(主编)任樟辉(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2

特别遗憾的是没能一睹十二木雕屏风的风采,据了解这屏风共十二扇,一色镏金,上部雕刻有花草虫鱼,中部雕刻有各种人物造型、历史典故,下部镂空,雕刻十二个字,分别是“福禄寿禧,桃熟李丰,筹添捌佰”,至今仍清晰可辨,据说这是陈用坦六十大寿之时,祝寿人贴在上面的的贺词,屏风融书法与雕刻于一体,雕工美轮美奂,展开时金光闪闪,富丽华贵,令人叹为观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幅屏风差点失窃,之后被主人封存在一口长约四米的大木箱里,XX年3月开箱时,从箱内填充的报纸日期推断,封存已有三十九年。在厝内,我们看到了这口被铁条焊在墙上的木箱,屏风就被锁在这口箱子里。据说后来有人出600万元人民币愿为收购,将其视为镇宅之宝的陈家子孙断然予以拒绝。

在探究下坂厝历史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我们想采访下当地居民对下坂厝这一古名居的看法,一问才知道除了下坂厝的负责人对下坂厝的历史有所了解,其余的人都不是很了解而且也没有刻意的去了解有关的历史,这导致我们的采访任务很难进行。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3

收稿日期:2006―10―16

作者简介:周国能(1976-),男,汉族,浙江鄞州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鄞州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教材教法研究。

我国的成人教育已经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的实施途径上有了巨大的变革,作为变革的结果产生了内涵指向不同的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突破了学习者时间、空间、年龄、工作的种种限制和冲突,使每一个有志于自我提高的社会人都有公平地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而远程教育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这种教育机会的实现。细一思考,成人教育这些变革无论是人人都有再教育机会的实现还是电视卫星、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似乎都并未触及成人教育的内核――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鉴于此,成人教育在教学技术手段变革的同时,更应该向追求质量、效果的纵深变革迈进,而倡导研究性学习不失为成人教学变革的一条重要思路。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对象,以探究为主要特征,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为目的取向的教与学的方式。学生通过面向问题积极主动的思考,搜集相关资料,采用独立思考、小组探讨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等形式促成问题解决,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在我国开展的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大力地推广和倡导,是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当前成人教育,研究性学习方式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地位,它所具有的价值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人教育的课堂中充斥着中小学课堂传统的教学形式,仍固守于对书本知识的讲授,自满于教师完成任务式的教学,对教学效果缺乏应有的拷问。为此,研究性学习对于成人教育所具有的价值有必要作一理论上的阐述,使人们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把有效的教学方式带入成人教育的课堂中。

一、研究性学习与成人学习的内在适应性

我们说研究性学习适合成人是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成人学习的特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研究性学习本身所具有的,而与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教育诉求和学习者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是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客观属性与成人学习者的主体需求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效用关系。

1.成人的学习心理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和学习者特点的匹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学习者的特点是我们选择教与学方式的出发点。成人学习者不同于中小学生,该群体具有自身的学习心理规律和学习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发展了斯皮尔曼的双因素智力理论,认为人的一般智力因素由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构成。①所谓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推理的速度和能力,这些能力大部分依赖于大脑的神经解剖结构,它到25~30岁时到达顶峰,以后就逐渐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衰退。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是过去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到的能力和工作实践生活经历中而积累起来的经验,如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交流交往的技巧,处理问题的技能以及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强化。这些经验拥有得越多,使个体越具有智慧。由于成人学习者大部分是在25岁以上,成人教育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背诵的传统教学方式,不符合成人的学习心理,学习后知识的留存量不高,学习效果要比中小学生低。相反,重在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自己的深思考虑,经过了相互地交流讨论,保留下来经验会更多,也更牢固。这种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的方式,符合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点,符合成人的学习规律。

2.成人学习的条件限制性与研究性学习方式。成人学习不像全日制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学习者有自己的工作,白天要上班,不能保证每次都到课堂中来学习。尽管我们开发了针对成人学习特点的计算机远程课程,但网络课程开发并不完善,成人学习者所得到的知识是断续的、非系统的,缺乏一种有效的方式将上课、看书等途径获得的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这种散乱的知识结构不利于知识的保存和提取。而研究性学习克服了这种缺点,采用面向实际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以问题为中心将知识统一起来,连贯起来,使之形成以问题解决为体系的知识,在成人遇到相类似的问题和情境中提供经验和智慧。此外时空的限制性也暗示了成人要进行学习必须出于一种自觉自愿,利用空余的时间进行学习,没有对学习的自觉追求是很难完成的。而以实际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为主动求知、自觉学习提供了可能。

3.成人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研究性学习。成人不同于中小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成人基于工作的特点为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1)问题资源。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有关生产操作、与人交往、提高效率等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正好以此课题,搜集材料予以解决,从而促进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2)内容资源。成人学习的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总存在相当的一致性,他所学习的课程也往往是他所从事的工作,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用实际促进理论学习,使理论与实际真正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成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独特价值。(3)场地资源。他们能便利地获得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场地――工作单位、企业岗位、工厂车间,能便利地获得开展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器械和材料。研究性学习对于成人学习是一种立足于实践的学习,强调工作、生活、自然、社会对他学习的意义,对他自我成长的意义。学习资源的既得性为成人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地便利,立足实践,研究实践,用于实践是成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

4.成人的教育诉求与研究性学习。成人的教育诉求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获得文凭;二是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能够胜任工作,适应社会的进步发展。第一种是一部分学习者外在的直接的教育诉求,第二种才是绝大多数学习者的入学再教育的深层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精深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技能,日益成为社会成功的关键因素。成人参与学习就是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他们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力图通过理论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具有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研究性学习关注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成人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提供了思考工作、生活、自然、社会、人生的机会,它适应了成人学生的学习目的,比系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吸引力。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学习特点、学习需求有着与研究性学习特征的内在适合点,这些适合点是推动在成人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内在力量。

二、研究性学习在成人学习中的价值追求

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和需求是推动主体去追求研究性学习的现实力量,是评价研究性学习价值的内在尺度。但研究性学习这种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属性只有通过外化的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性学习对成人学习具有许多独特的外在价值。

1. 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成人学习需要更多的自觉与自愿,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习的起点,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是维持学习行为的持久动力,对内容本身的喜欢会促使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主要在于研究性学习打通了书本和实践的界线。研究的选题来源于实践,与生活、工作本身有紧密的关系,可以是工作中的难题,生活中的困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些问题自然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具有强烈的操作性、实践性、多样性,与单纯的记忆背诵有很大的不同,活动式的学习容易引起成人对这种学习的兴趣。为此研究性学习的这一价值对学习活动的开展乃至学习活动成功完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增强创新和探究意识。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成人学习者来自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第一线,肩负着国家兴旺发达的重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具有直接意义。工作环境是创新发明的摇篮,是水的源泉树的根本。通过研究性学习让来学习的各行各业的人员保持与时俱进的头脑,关注新事物,探究新事物,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索、进行创造。使学习者的头脑充满创新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意识是我们整个民族走向创新的力量之源。

3.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是为了实践,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通常围绕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以问题解决和成果交流、共享为结束。它强调学生亲历研究,要求积极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因此,就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而言,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有利于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研究。

4.激活各种知识储存,构建起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成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知识准备,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如果让这些知识处在相互割裂,长期备用的状态中而不予激活就会逐渐淡忘,发挥不了学习知识的应有价值,知识是在不断地运用中而变得熟练灵活可迁移,并且累积成更大的知识块,可以随时进入短时记忆中被有效运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知识的,教师是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生成的,通过自我构建的知识更具有“活性"。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资料搜集,直至最终探究成功的整个过程中,能把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聚合起来,构建起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获得问题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路径、技巧方法,这些经验是以后学习和工作的宝贵智慧。

5.改变成人学习的应试思想,重视学习的过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成人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观念,有部分成人学习者认为到学校读书主要是为了应付一下考试混个文评,这种应付观念不利于成人素质能力的提高,更潜滋暗长了考试作弊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参与研究活动获得的体验,强调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就是目的。这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建立起注重过程的评价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应试的思想,而使学习者在探讨、操作、研究的实践过程中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

6.学会合作和学会分享。据统计,现代人的成功有20%归结于专业成功, 80%来自于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其他因素,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在研究性学习中来自不同工作单位的学习者围绕课题展开讨论进行分工,最终促成任务的完成,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如何合作交流,如何在团队内分工协作,如何协调群体关系的能力,以及承担责任的品质,这也是现代人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三、结语

研究性学习方式适合在成人教育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对立面是指向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对象,以探究为主要特征,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为目的取向的教与学的方式。以问题为对象,使大量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进入课堂中来,打通了学习和生活的界限,使内容贴近实际,使学习不再枯燥;学习过程突出探究特征,学习是学习者在不断探索求解的亲历过程中完成的,研究的过程就是学习,保证了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构建过程;学习者所获得的是指向实际问题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与生活有很强的亲缘性,培养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思维品质。

研究性学习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案例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多种形式,这种学习使学习有更强的针对性,来源于生活中的疑惑、解决的是工作中的问题,切合学习者的实际,能够激发起兴趣,使学习不仅是有兴趣的而且是有用且有效果的。不可否认,研究性学习是人类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与我们传统的接受学习同样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作用。有人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农业经济的时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适合工业经济的时代,而研究性学习适合知识经济的时代。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追求创新的关键时刻,成人学习者都是身处各行各业第一线的社会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成人教育中理应得到重视与开发。学习方式的革新也能够引起学习效果的突变,是学习上“生产力的革命”。研究性学习应该是成人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取向之一。

注释:

①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3-434.

参考文献:

〔1〕张人红.研究性学习在美国〔J〕.教育发展研究,2001,(8)47-48.

〔2〕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杨永博.关于远程教育中有关核心问题的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京),2003,(3)16-21.

〔4〕娄立志.WTO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3)63-67.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4

2001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由此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相关理论探讨不计其数,实践中教师们对研究性学习也已有所了解并在教育教学中尝试推行。然而,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遭遇研究性学习时不知所措,并对其心存疑虑。那么,究竟为什么需要研究性学习?如何对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诸多论述?这需要我们去追问、去求证。

追问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是什么?

在追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时,我们首先要注意,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出现和流行,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而要深刻理解这种现象,必须将其还原到既有社会情境中。研究性学习在我国的兴起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世纪之交的观念转型和社会变革。这是研究性学习得以在我国扎根生长的社会土壤,要理解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剖析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转型。

当今时代,综观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成为时展的主旋律。人类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日益深入;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新材料、新能源不断被发现;新兴学科得以壮大、新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真可谓“一日千里”,由此带动社会的各个领域加速变革。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意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人们由衷赞颂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显露,人们也更加理性地反思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理性主导下的社会发展观进行调整。这样,进入新世纪后新的社会发展观得以逐步确立,亦即迈向学习化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了回应社会变革的这种需求,我国也在调整社会发展的思路,由此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体现在四方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这四方面对新世纪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新界定,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发展指针和规范。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必须接受科学发展观的规约,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由此导致教育发展观和人的发展观的转型。我国变革时期的教育发展正在发生一场根本性的转型,即从基于工业文明的近代教育走向基于信息化社会的现代教育。这就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做出改革和重构。而学校发展的根本转型最终必须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层面上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担当了实现新的教育发展观和人的发展观的重任。新课程改革高举“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旗帜,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与教学进行了观念转型和概念重建,力图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理想的重要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根本说,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体现在它回应了变革的社会提出的挑战,是新的教育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课程与教学,可以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教育形式上的支撑。“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是这种价值说明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是人为的一种设想或“炒作”。

追问二:研究性学习的合理性基础是什么?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要经得起拷问,必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同样,合理性是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前提。我们至少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认识论的新发展三方面寻求研究性学习的合理性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和有意义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头脑中的内部认知过程。它抛弃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看作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机械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新知识进入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意义的过程。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学生能否将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性联系。“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个体的内在认知在学习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重视个体先前知识和技能在整个学习历程中的重要性。”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明确提出,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学习的基础,积极的学习心向是学习效果的保证,它强调学习者主动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使外部知识转变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对我们的启发是,学习不能脱离认知主体的积极性,不能不考虑认知主体的经验和学习意向而进行知识的灌输。学习是人的本能,好奇心是认知的起点。无论是生活在远古石器时代的儿童,还是生活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儿童,当一颗流星带着耀眼的亮光划过天空继而消失在茫茫黑夜中时,这种现象对他们的心灵引起的震撼以及挑起的强烈求知欲都是一样的。从学习的这种最原初的意义上来说,学校教育应保护儿童学习的这种天性和好奇心,因为这是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显然合乎人的学习的这种认知特征,能够使儿童学习的天性和好奇心得以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很好地保持下来。由于研究性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并有机会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在解决问题中综合运用知识,因此研究性学习更有可能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与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静态传授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知识是如何从一种动态的互动中形成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有助于主体对经验性世界的组织”。在建构主义视野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个体自己决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行为;要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强调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的引导,但是反对简单的直接的知识传递。

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探究定向的、内在驱动的学习,这种学习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主张。研究性学习是基于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正如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所指出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学习,只有建构性学习才最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力,最能促进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研究性学习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求。

(三)认识论的新发展

哲学认识论以揭示人的认识问题为己任,以人与知识的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因此,认识论的观点对认识人的学习具有重要启发价值。在传统认识论视野里,人与知识的关系是一种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系。知识被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客观”知识,是需要人去认识的对象,是需要儿童去占有的“对象物”,由此导致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灌输和机械记忆,儿童为占有知识而身心疲惫。

近年来哲学认识论也在发生新的转向,即在坚持知识的客观性和公共性的同时,承认知识具有主观性和私人性。这种转向可以从“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研究中窥见其端倪。在传统认识论看来,知识是真理的“化身”,是人正确认识世界的结果。知识是显性的、理论化的,它可以被分享、被传递,因此,这种知识又被称为“公共知识”。对学校教育来说,其重要功能就是完成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也就是将这些公共知识传递给下一代。无论是教材中体现的制度性知识,还是教师讲授的知识,都属于“公共知识”范畴。随着认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开始探讨与“公共知识”相对的另一种知识,即“缄默知识”。默会知识是个人化的、实践性的知识,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以语言的方式加以传递和陈述,是与那些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等明确加以陈述的“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代表着人类知识总库中那些无法言传、不能明确地以概念、命题等陈述的知识。缄默知识的研究揭示了人的知识结构中还有大量实践性的、缄默的知识类型,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显性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这种缄默知识的积累和养成,因为缄默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和向导。而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从做中学”,是积累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无疑给学生积累缄默知识提供了机会。

追问三: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作为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并不完全是新鲜事物,教育史上很多教育家和教育理论流派都阐述过类似于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譬如,孔子的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精神内核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注重引导和探问的“产婆术”;卢梭(J.J.Rousseau)的“发现教学论”;杜威(L Dewey)的“活动教学”和“主动作业”;布鲁纳(J.Bruner)的“发现法”以及施瓦布(J.Schwab)的“科学探究”,等等。可以说,今天的研究性学习与这些先辈们终生捍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一脉相承,只不过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根据社会的不同要求对这些思想和方法做出了不同阐发而已。

那么,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它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具有不同于接受式学习的如下特征:(1)经验性和体验性。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积累实践的经验,并在亲身经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这种经验性和体验性显示出研究性学习与记忆书本知识的不同之处。(2)过程性和生成性。接受式学习是学生掌握既定的知识,但研究性学习则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3)自主性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研究活动是自主进行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同时,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种学习,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探求结论。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文献中发现诸如“研究性(型)课程”、“探究性(型)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等术语呢?它们与研究性学习又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些术语的出现是人们将研究性学习看作一种课程形态的结果。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主导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被边缘化,甚至被人为取消。因而,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教育的传统中受到接受式学习方式的严重挤压,几乎失去存在空间。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必要在课程计划中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让学生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这样,进入课程计划的研究性学习显然已经成为一种具体的课程形态。因此,上面所提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际上就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在这样的学习机会中,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体悟生活,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意。可见,上面提到的众多术语实际上都是一个含义,表达的无非就是作为课程形态的一种研究性学习而已。

追问四:研究性学习如何取得其合法地位?

进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所有课程形态,都应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合法地位。对于传统学科科目 (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来说,它们的价值和合法地位很明确,没有人会质疑它们在课程体系中的合法性。但对于研究性学习,在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进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之后,总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这说明研究性学习要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尚存在一定的合法性危机。那么,研究性学习如何取得其合法地位呢?

第一,原有学科课程中有研究性学习的成分。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全新的,原有学科课程中早就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成分,只不过没有将其独立出来而已。如,科学中的实验与探究、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调查研究、文科课程中的拓展阅读以及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等。可以说,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成分是研究性学习独立开展的基础,也是研究性学习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中获得合法性的基础。

那么,为什么还要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呢?在学科林立、强调科目主义的传统课程设置中开辟一个领域,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学生发展兴趣和探究能力、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提供机会,是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发点。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独立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譬如,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狭隘视阈;而相对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再有,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接受式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而相对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目的。在目前,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还是必要的。

第二,要消除研究性学习的合法性危机,还要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和学科课程的关系。两者关系基本上可以表现为三方面:(1)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延伸、综合与重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供了机会; (2)研究性学习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通过学科领域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结果进行总结与提升;(3)在某些情况下,研究性学习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结论:对研究性学习的三点认识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5

教育的根本在于人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是一条很好的实现人的发展的途径。体育与健康课堂如何关注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一、新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仅是研究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还应是研究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亲密伙伴。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通过启发诱导,鼓励肯定,指出偏差与不足,保证研究有序,有效展开。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资源”的发挥,要注意激活“冷场”,控制“热场”。使全体学生“动”起来,引导研究向纵深发展。教师要掌握研究进程,控制研究时间,以提高研究效率。

二、让学生在探究和体验中获得知识、获得健康

在中学体育与健康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主背景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能力。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一种充好奇和向往的情景中主动设问和探究,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和各种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学会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起能应对急剧变化环境的能力和创造力。

三、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更加准确的说,不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而是研究性学习方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它要求学生通过高级思维活动米学习,学习者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的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利推论,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此作山检验。这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实践.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条核心思路足以“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来没计教学.在理论课上,通过师生配合、师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获取相关知识;实践课上同样是师生配合、师生互动,不同的是组织学生先进行辅的特定悄境下的运动体验.

四、开展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实践课研究性学习

1、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应该有多种方式.例如,探究式、辩论式、课题研究式等,其中课题研究式可以涉及所有的方式.课题研究的方式从组织形式上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研究的课题自由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从研究内容上看是从生活和社会中选择或确定有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从性质上看,是用已有的各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或用单科知识进行分科研究;从形式上看,可以是社会调查、小组讨论、亲身试验,也可以理性辩思等。

2、实践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也有多种方式,例如,探究式、讨沦式、体悟式等,不过,我们觉得“体悟式”可能是目前能够选择的最佳方式。

“体悟式“教学法其的核心是引导学生通过“体验一思考一启发一顿悟一掌握一体验”最终学到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以“篮球”为例来诠释“体悟式”教学,其方法是先让学生感受球类运动的文化内涵、方法及战术,而不是技巧动作本身。

五、创设问题情境,体验体育的快乐

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开展思维,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如教材实心球的抛、掷、推教学,可以利用游戏“炸碉堡”,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①抛、掷、推三种投掷重(轻)物方法的主要特点?②“出手角度”、“工作距离”与推准度和远度有什么关系?③最适合你的投掷方法是哪一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构建者。并且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意识、研究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六、实施有效“合作研究”的策略

实施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组建合作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是通过学生间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认识基础、认识方式和身体素质水平上的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小组长人选不要固定,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每个担任不同角色。在一定时间内互换角色,使每个人在不同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奠定基础。

2、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教师的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适合合作研究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3、应给学生“合作研究”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合作中有充分的展示或演示机会,使他们都能在合作中当起应尽的职责,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去相互评价,并逐渐体会到合作研究的成功乐趣。

总而言之,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能力,这是所谓的“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纵观我校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教育实验校本化实验的心路历程,我们感到,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还急需要解决三问题:

1、认识问题

体育与健康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构建主义理念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这次是学习方式新的革命。但,不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目前一些同志对此混淆不清,给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2、方法问题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核心思路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即,理论课中开展探究式、辩论式、课题研究式学习;实践课中开展探究式、讨论式体悟式学习。具体的操作中,为了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有时会出现把握不住教学规律让学生跟着感觉的现象对此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师素质问题

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框架.使教师的工作从学术的权威走向了学习的合作伙伴,从而对教师的组织能力、科研水平、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6

    2001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由此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相关理论探讨不计其数,实践中教师们对研究性学习也已有所了解并在教育教学中尝试推行。然而,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遭遇研究性学习时不知所措,并对其心存疑虑。那么,究竟为什么需要研究性学习?如何对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诸多论述?这需要我们去追问、去求证。

    追问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是什么?

    在追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时,我们首先要注意,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出现和流行,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而要深刻理解这种现象,必须将其还原到既有社会情境中。研究性学习在我国的兴起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世纪之交的观念转型和社会变革。这是研究性学习得以在我国扎根生长的社会土壤,要理解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剖析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转型。

    当今时代,综观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成为时展的主旋律。人类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日益深入;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新材料、新能源不断被发现;新兴学科得以壮大、新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真可谓“一日千里”,由此带动社会的各个领域加速变革。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意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人们由衷赞颂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显露,人们也更加理性地反思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理性主导下的社会发展观进行调整。这样,进入新世纪后新的社会发展观得以逐步确立,亦即迈向学习化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了回应社会变革的这种需求,我国也在调整社会发展的思路,由此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体现在四方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这四方面对新世纪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新界定,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发展指针和规范。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必须接受科学发展观的规约,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由此导致教育发展观和人的发展观的转型。我国变革时期的教育发展正在发生一场根本性的转型,即从基于工业文明的近代教育走向基于信息化社会的现代教育。这就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做出改革和重构。而学校发展的根本转型最终必须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层面上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担当了实现新的教育发展观和人的发展观的重任。新课程改革高举“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旗帜,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与教学进行了观念转型和概念重建,力图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理想的重要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根本说,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体现在它回应了变革的社会提出的挑战,是新的教育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课程与教学,可以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教育形式上的支撑。“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是这种价值说明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是人为的一种设想或“炒作”。

    追问二:研究性学习的合理性基础是什么?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要经得起拷问,必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同样,合理性是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前提。我们至少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认识论的新发展三方面寻求研究性学习的合理性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和有意义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头脑中的内部认知过程。它抛弃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看作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机械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新知识进入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意义的过程。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学生能否将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性联系。“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个体的内在认知在学习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重视个体先前知识和技能在整个学习历程中的重要性。”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明确提出,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学习的基础,积极的学习心向是学习效果的保证,它强调学习者主动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使外部知识转变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对我们的启发是,学习不能脱离认知主体的积极性,不能不考虑认知主体的经验和学习意向而进行知识的灌输。学习是人的本能,好奇心是认知的起点。无论是生活在远古石器时代的儿童,还是生活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儿童,当一颗流星带着耀眼的亮光划过天空继而消失在茫茫黑夜中时,这种现象对他们的心灵引起的震撼以及挑起的强烈求知欲都是一样的。从学习的这种最原初的意义上来说,学校教育应保护儿童学习的这种天性和好奇心,因为这是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显然合乎人的学习的这种认知特征,能够使儿童学习的天性和好奇心得以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很好地保持下来。由于研究性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并有机会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在解决问题中综合运用知识,因此研究性学习更有可能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与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静态传授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知识是如何从一种动态的互动中形成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有助于主体对经验性世界的组织”。在建构主义视野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个体自己决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行为;要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强调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的引导,但是反对简单的直接的知识传递。

    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探究定向的、内在驱动的学习,这种学习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主张。研究性学习是基于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正如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所指出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学习,只有建构性学习才最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力,最能促进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研究性学习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求。

    (三)认识论的新发展    

    哲学认识论以揭示人的认识问题为己任,以人与知识的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因此,认识论的观点对认识人的学习具有重要启发价值。在传统认识论视野里,人与知识的关系是一种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系。知识被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客观”知识,是需要人去认识的对象,是需要儿童去占有的“对象物”,由此导致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灌输和机械记忆,儿童为占有知识而身心疲惫。

    近年来哲学认识论也在发生新的转向,即在坚持知识的客观性和公共性的同时,承认知识具有主观性和私人性。这种转向可以从“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研究中窥见其端倪。在传统认识论看来,知识是真理的“化身”,是人正确认识世界的结果。知识是显性的、理论化的,它可以被分享、被传递,因此,这种知识又被称为“公共知识”。对学校教育来说,其重要功能就是完成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也就是将这些公共知识传递给下一代。无论是教材中体现的制度性知识,还是教师讲授的知识,都属于“公共知识”范畴。随着认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开始探讨与“公共知识”相对的另一种知识,即“缄默知识”。默会知识是个人化的、实践性的知识,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以语言的方式加以传递和陈述,是与那些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等明确加以陈述的“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代表着人类知识总库中那些无法言传、不能明确地以概念、命题等陈述的知识。缄默知识的研究揭示了人的知识结构中还有大量实践性的、缄默的知识类型,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显性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这种缄默知识的积累和养成,因为缄默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和向导。而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从做中学”,是积累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无疑给学生积累缄默知识提供了机会。

    追问三: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作为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并不完全是新鲜事物,教育史上很多教育家和教育理论流派都阐述过类似于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譬如,孔子的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精神内核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注重引导和探问的“产婆术”;卢梭(J.J.Rousseau)的“发现教学论”;杜威(L Dewey)的“活动教学”和“主动作业”;布鲁纳(J.Bruner)的“发现法”以及施瓦布(J.Schwab)的“科学探究”,等等。可以说,今天的研究性学习与这些先辈们终生捍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一脉相承,只不过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根据社会的不同要求对这些思想和方法做出了不同阐发而已。 

    那么,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它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具有不同于接受式学习的如下特征:(1)经验性和体验性。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积累实践的经验,并在亲身经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这种经验性和体验性显示出研究性学习与记忆书本知识的不同之处。(2)过程性和生成性。接受式学习是学生掌握既定的知识,但研究性学习则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3)自主性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研究活动是自主进行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同时,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种学习,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探求结论。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文献中发现诸如“研究性(型)课程”、“探究性(型)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等术语呢?它们与研究性学习又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些术语的出现是人们将研究性学习看作一种课程形态的结果。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主导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被边缘化,甚至被人为取消。因而,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教育的传统中受到接受式学习方式的严重挤压,几乎失去存在空间。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必要在课程计划中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让学生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这样,进入课程计划的研究性学习显然已经成为一种具体的课程形态。因此,上面所提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际上就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在这样的学习机会中,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体悟生活,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意。可见,上面提到的众多术语实际上都是一个含义,表达的无非就是作为课程形态的一种研究性学习而已。

    追问四:研究性学习如何取得其合法地位?

    进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所有课程形态,都应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合法地位。对于传统学科科目 (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来说,它们的价值和合法地位很明确,没有人会质疑它们在课程体系中的合法性。但对于研究性学习,在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进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之后,总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这说明研究性学习要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尚存在一定的合法性危机。那么,研究性学习如何取得其合法地位呢?

    第一,原有学科课程中有研究性学习的成分。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全新的,原有学科课程中早就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成分,只不过没有将其独立出来而已。如,科学中的实验与探究、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调查研究、文科课程中的拓展阅读以及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等。可以说,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成分是研究性学习独立开展的基础,也是研究性学习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中获得合法性的基础。

    那么,为什么还要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呢?在学科林立、强调科目主义的传统课程设置中开辟一个领域,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学生发展兴趣和探究能力、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提供机会,是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发点。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独立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譬如,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狭隘视阈;而相对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再有,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接受式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而相对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目的。在目前,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还是必要的。

    第二,要消除研究性学习的合法性危机,还要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和学科课程的关系。两者关系基本上可以表现为三方面:(1)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延伸、综合与重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供了机会; (2)研究性学习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通过学科领域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结果进行总结与提升;(3)在某些情况下,研究性学习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结论:对研究性学习的三点认识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7

关键词:认知习性学;研究方法;态度;社会性游戏

心理学研究正在走向新的综合之路,认知习性学就是这样一种新生之物,有的说它是认知心理学和习性学的综合研究。在认知习性学中,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还能加深人类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的认识。

一、认知习性学的涵义

认知习性学(Cognitive Ethology)被广泛地定义为对非人类动物的思维过程、意识、信念或者理性的进化和比较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依靠各种不同类型的调查和解释方式进行。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大量的来自各学科的研究者的注意。笔者认为它主要是围绕“动物行为过程中是否有意识”以及“怎样研究动物意识”来展开的。

二、认知习性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习性学中也像习性学一样强调自然主义的观察,因为行为能力是在对自然选择的压力做出反应的过程中进化的,所以认知习性学家偏好在尽可能接近自然选择发生时的自然环境的情境下对动物进行观察和实验;因为认知习性学是一门比较科学,所以认知习性学的研究强调广阔的分类学的比较,且不把关注点放在有限分类中一些选择的代表上。此外将动物行为的研究定位于进化和比较的框架之中,认知习性学家坚持认为动物的现场研究(包括细致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可以为动物认知研究提供信息。认知习性学并不一定需要将动物的行为研究带入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以让人信服(此处是说明不是只有实验研究才是科学的,现场研究也是有效地)。

因此,与认知习性学家相对比而言,认知心理学家主要致力于实验设置的相关主题的研究,并不强调动物认知的进化或比较方面。当认知心理学家的确采用了跨种系比较,他们主要感兴趣的是以普遍潜在机制的形式来解释不同的行为模式;习性学家,和其他生物学家一样,通常更关注生物体已寻找到的对共同问题的解决方式的多样性。

三、认知习性学作为一门科学面临的三种态度

对于认知习性学而言,主要问题是以数据收集的方法、分析、描述、解释和对动物行为的解释为中心。因为认知习性学论述动物思维和心理状态,所以对其研究的可能性有不同的看法,争论认知习性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甚至是否可能是一门科学。这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为否认论、怀疑论、支持论。笔者认为,三种对认知习性学的态度差异部分是由于所认同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同造成的。

否认论者否认认知行为学的任何成功的可能性。他们挑选最困难最少接触的现象进行研究,然后得出结论我们关于这个主题只能得到非常少量的具体信息,并且也不可能在其他方面做的更好。他们否认认知解释、认知假设。提倡实验室研究。

怀疑论者很难分类,他们比否定论者稍微开放点,而且他们之间的观点差异非常大。他们承认认知习性学的部分成功,对未来持一定乐观态度。很多怀疑论者热衷于神经学,认为懂得神经系统后会使认知习性学显得多余(Griffin,1992年,也对神经学很感兴趣,但他不担心神经生物学会导致认知习性学的消失)。他们有时也把困难和可能性混为一谈,但是当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时就会停止怀疑,他们对民俗心理学、神论学、轶事和认知解释的态度也不是绝对的拒绝。

支持者对于动物认知和认知习性学调查持开放的观点。他们认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认知行为学的研究取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有趣的数据。他们肯定田野研究以及对比较习性学和进化论的依赖对认知习性学做出的贡献。支持者们也接受民俗心理学,用它做一些保守的研究。他们还接受运用认知学解释建立一个系统的解释性框架,并且认为轶事和拟人化理论有可取之处。虽然支持者们承认Griffin对于实验研究没有做出具体详细建议,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寻求像 Griffin的严格经验法一样的可行的方法。支持者是批判性的,但他们也是耐心的,他们不想过早的毁灭这一研究领域。Griffin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学习沟通和其他行为模式来探悉动物的想法。

四、认知习性学的研究内容――社会性游戏方面

社会性游戏是认知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对否定论、怀疑论者和支持者都构成挑战,游戏比其他研究领域更能提供动物思维的证据。当动物们在游戏时,他们主要运用动作模式,这些模式也用于捕食行为、反捕食行为和求偶行为中。这样,人们也质疑社会性游戏行为如果不用认知词汇是不能被研究的。例如,如果你很少被告知Jethro和Henrietta在做一些动作且这些动作描述得很客观,你不会知道他们正在玩游戏,也不知道他们玩的很高兴;因为你不知道那些事情主要由一些也用于其他活动中的动作模式组成。个体需要能够和潜在的游戏伙伴交流,那些伙伴是它不准备统治的、吃的、与他们的。甚至,他打算与他们玩游戏。对参与社会性游戏的动物的行为观察显示,他们希望并且相信只要他们清晰地用某种信号来交流表达他们的游戏意愿,他们对谁会对他们的意图有反应的想法会被别的个体认识到。在此观点看来,游戏被看做一项合作事业。

五、结语

总而言之,认知习性学作为一个新研究领域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应该有耐心待其成长。对于那些否定者的哲学家们,习性学家需要更明确的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将做什么,以及怎样进行研究,尽管哲学家们不能提出方案,但是也可以适当采纳他们对实验设计的现实建议,这同时也能够让哲学家们了解认知习性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此外,现场研究的方法是可取的,要正确看待民俗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以及其他资料对认知习性学的作用。认知习性学家还需要不断给这一领域带来有挑战性的问题并攻克他们。

参考文献:

[1]Bekoff, Marc (1995) Cognitive Ethology and the Explanation of Nonhuman Animal Behavior.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Cognitive Science. J.A. Meyer and H. L. Roitblat, eds 119-150.

[2]苟增强,崔健. 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综述[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 王彦,苏彦捷. 迷宫与动物行为研究[J]. 心理学动态,2001,(3).

[4]马国芳,随晓杰. 现代行为生物学的奠基人──劳伦兹[J]. 生物学教学,1999,(1).

[5] 龚芸. 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

[6] 认知心理学(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J]. 中国临床康复,2005,(36).

[7] 高申春. 评侵犯行为的习性学理论[J]. 心理学探新,1999,(3).

[8]张新立. 西方儿童追逐打闹游戏研究的发展和趋势[J]. 心理科学,2006,(2).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8

摘要:近年来,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凸显,该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学习成长,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2007—2014年间公开发表的以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为主题的45篇文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旨在归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总结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并对已有研究进行反思,进而为以后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25-05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高职高专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教育部官网数据,2012年我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占普通高等学校的53%,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专科在校生数9 642 267人,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23 913 155人)的40.32%,高职学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大主体。随着高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日益显现。虽然我国对学习倦怠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研究对象一般为中小学生、高中生和普通本科生,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关注却比较少,这与高职学生的重要主体地位不相符。因此,分析总结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归纳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对促进高职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统计数据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高职生”和“学习倦怠”为主题,对2007—2014年(2014年只统计到1月)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在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后最终选定45篇,其中包含期刊论文36篇,硕士论文7篇,会议论文2篇。本文以此45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度分布、研究主体分布、研究专题分布进行分析统计,以期在对目前已有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根据图1可知,以此为主题在2007—2014年共公开发表了45篇文献,年均文献量约为6篇(因2014年只统计1月份数据,故此处数据依据2007—2013年数据得出,即文献总数为42篇)。其中,2007—2010年的年产量等于或低于年均数量,说明这段时期人们并未对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但自2011年起,文献年产量出现大幅度上涨趋势,并且在2011年达到14篇最高值,但之后却出现大幅度回落现象。

总体而言,研究文献年产量上下波动较大,呈现倒U型曲线,研究稳定性不够。研究此问题在2011年迎来最高峰,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文件的出台有着重大联系。2011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部特制定了《基本要求》。虽然《基本要求》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文件,但反映出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而学习倦怠作为一种心理问题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关注,故而许多职业教育界的学者积极开展了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但随后年产量的急剧下降反映出研究稳定性不够,对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政策的出台,研究自觉性缺乏。

(二)研究主体分布情况

对45篇文献进行整理后发现,研究主体大致可分为高职教师、普高教师、在读研究生和其他人员四大类,研究主体具体分布情况见图2。

从图2可知,研究主体在整体上呈现以高职教师为主的研究主体多元化特点。在所有主体中,高职教师以29篇论文成为第一大研究主体。这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已经引起了高职教师,特别是高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许多教师从自己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大研究主体为在读研究生,文献占总数量的20%。这说明,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许多研究生把关注点放在该问题的研究上,为该问题研究注入了新思路、新方法。不难看出,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主力军是高职教师、在读研究生和普高教师这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素质研究者,他们能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信服力。

在对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45篇文献中,有16篇获得专项资金资助或者是立项课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这表明,不仅研究主体具有高素质,在研究层次上也是极具水平的,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的同时有经费保障,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权威性。

(三)研究专题分布情况

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专题分布情况,见表1。

通过对文章专题进行整理后发现,大部分学者把关注点放在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宏观研究①和学习倦怠与其他因素关系上,对学习倦怠影响因素②和单科倦怠研究较少。

根据表1可知,从宏观上进行论述的共有16篇文献,反映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整体把握阶段。与此同时,研究者已经逐渐意识到学习倦怠问题的复杂性,开始从学习倦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讨论,反映出目前该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严谨性。除此之外,有20%的文献论述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说明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外部表现越来越明显,许多研究者开始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求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也有少数学者,一般为任课教师,从自身所教的学科入手专门研究某一学科的学习倦怠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6篇论述了单科倦怠,且集中于数学、英语,可知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倦怠现象最严重。这与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以及学科间的联系性有关。许多高职学生因为在高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无法做到高中与大学知识的衔接,久而久之导致了学习倦怠的发生。总而言之,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丰富了研究体系,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

学习倦怠概念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国外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是基于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倦怠”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洛伯格(Freuberger)和马斯勒(Maslach)提出,最初他们对“倦怠”的定义局限于职业研究范围内,强调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因长期的工作压力而导致的不良体验。随后学者们把研究视角由职业领域转移到教育领域,派因斯(Pines)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产生的精力耗损过度、丧失学习热情、感情冷漠疏远和成绩不如预期的一种现象。此外,凯尔尼斯(Cherniss)还试图从动态的角度来定义学习倦怠。

(二)国内研究

台湾学者张志遥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缺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鲁正火等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王晓丽在其硕士论文中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态度冷漠和疏离的行为,及成绩未如预期好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杨丽娴则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

从上述学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术界并未对学生学习倦怠有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但综合上述学者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大多强调:(1)学习倦怠的来源是学生长期的学习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2)学习倦怠会伴随身心的一些不良体验,例如会感到厌倦、沮丧、挫折,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如厌食、头疼、胃痛等生理不适。(3)就学习倦怠产生条件而言,学者们比较偏向于认为学生在无兴趣学习但又“不得不”学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4)学习倦怠基本可以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不论何种定义,学习倦怠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意义重大。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许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起作用的。纵观45篇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比较认可把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

(一)外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主要是指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包括不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准确的专业定位、落后的教学理念、不健全的激励评价机制;来自社会的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社会对高职的偏见、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宽严不当的管理方式、错误的学习期望则是导致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家庭因素。此外,郑荣奕还认为,就业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对高职学生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有直接影响。

(二)内源性因素

相比于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的分类比较复杂,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也反映出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概括而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杨丽娴、连榕在综合已有的关于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后认为,影响学习倦怠的个体因素包括人口学变量和人格因素。人口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而人格因素则包括自我效能感、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等。

张清雅把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个人因素归纳为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她认为,高职学生因高考的失利对自己进行了不恰当的评价,造成自我效能感低,低自我效能感使得高职学生常常放大困难,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降低自己的学习信心,逐步造成学习倦怠。此外,她还基于尹淑霞的硕士论文认为专业承诺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以上观点是基于宏观整体进行论述的,那么贾丹的着眼点更加细致。她认为:学习没目标,人生没方向;缺少拼搏精神,缺乏成功体验;专业知识淡薄,学习兴趣缺失;情绪低落,人生态度消极,是造成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内源性因素。

尽管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未能达成一致,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得到共识,如果单独研究某一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显然是不全面的。故而在以后研究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切勿单纯认为学习倦怠的产生是某个或某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

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的选择上,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所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或杨丽娴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而两位老师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方面有过合作,产出不少成果,因此两份量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致性的。调查量表的一致性保障了各研究之间的可比较性,因此以下各数据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一)总体倦怠水平高,倦怠各维度存在差异

肖艳双、徐大真对810名高职学生(有效问卷705份)进行调查后发现:高职学生轻度学习倦怠检出率为28.94%,中度检出率为17.02%,高度检出率为7.94%,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53.9%。刘婷通过对无锡职教园355名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40.56%的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55.77%处于不确定的中间状态,只有3.66%的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此外,周丽玉等还对浙江四所高职院校中534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510份),结果显示:有明确学习倦怠者265名,占52.96%;不存在学习倦怠者5人,占0.98%;不确定者239人,占46.95%。这与刘婷的研究结果大体上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有将近半数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甚至有些已达到厌学、逃学程度;处于中间状态的不确定学生数量也将近一半,这种不确定状态隐藏危机,随时可能转换为学习倦怠;而明确不倦怠者只占少数,与倦怠和不明确者数量相差甚远。由此可见,从总体来看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严重,学习倦怠问题不容忽视。

此外,除了总体倦怠严重外,学习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差异,三个维度的倦怠程度不同。

(二)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目前,学者们比较关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纵观45篇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在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时,习惯综合多变量来解释倦怠现象。下面主要阐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朱小麟对上海8所高职院校的1 794名学生(有效被试1 743人)以三维度为因变量,年级、性别、家庭经济背景为自变量进行3(一、二、三年级)×2(男、女)×2(家庭收入高、低)多因素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家庭收入差异,具体表现为三年级情绪低落水平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高收入家庭学生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学生;在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家庭收入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低收入家庭学生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三年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但一二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肖艳双等的研究认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学校、独生与否、居住地等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具体差异如下: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在行为不当维度上,独立院校学生高于附属院校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同时,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肖艳双等罗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使得该研究极具科学性。

此外,尹延芳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落维度上男女生之间有较明显差异;在情感低落、成就感低落维度上也因家庭收入高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方敏的研究也认为,不同性别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就感和情绪低落上有极显著差异。

不难看出,围绕人口学变量的相关因素,学者们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虽然每个研究者考虑角度不同,但也能发现一些共同的因素。如以上研究都发现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些相同点说明,有些现象不仅仅是某一地区特有的现象,可能是一个省甚至是全国性的现象。这种现象尤为值得我们注意,也是我们开展深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三)其他因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除了与人口学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外,有些学者还从其他因素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例如,徐大真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王嫦娟等的研究认为:高职学生成就归因与学习倦怠存在相关,对成功的外归因和对失败的内归因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对成功的内归因和对失败的外归因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除此以外,胡晓琳在其撰写的硕士论文中专门论述了社会支持、自尊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她认为:社会支持水平与学习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其学习倦怠水平越高;自尊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低者,学习倦怠水平高。

可见,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研究该问题时要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虑,从整体上找出原因。

对目前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学习情况,也为研究高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该领域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目前已有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考虑。

研究缺乏心理学家参与 在研究主体上主要以高职教师为主。诚然,高职教师可以依据工作之便了解学生最直接的行为反应,此乃其优势所在。但学习倦怠作为一种心理问题,如果要从根源上进行解决,还是需要专门的心理专家参与研究。缺少心理专家的参与,使得研究偏向于单纯问题和现象的描述,无法挖掘深层次的信息,故而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只是“治标”而不“治本”。所以,在以后的研究团队中,如果能吸纳专门的心理学专家,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施测问卷的适用性有待研究 上文提到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施测问卷大多采用两位老师所编写的问卷,但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本科生。高职学生虽然也是大学生,但是具有不同于本科生的特点。鉴于此,如果采用以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所编写的问卷,其适用性如何、其结果是否同样具有等效性值得考虑。同时,如何编写一套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调查问卷,也可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针对性措施缺乏,理论性过强 纵观45篇文献,大多是对现状的描述,很少论述解决对策。而研究某一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如果没能解决问题,该研究是不完整的。所以,解决对策的缺乏是现有研究的一大漏洞。此外,即使在文献中有专门部分阐述解决对策,但所提观点理论性过强,可操作性不大。学习倦怠因人而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高职学生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如果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故而,在以后关于对策的研究中,学者们如果能针对某一具体地区的具体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个人看来,远比提出一些全国皆适用的观点更具有科学价值。

注释:

①主要指从整体上对问题进行论述的文章,偏重于对于学习倦怠现状的研究。

②主要指进行影响因素论述的文章,如在文章中把影响因素作为一小部分进行阐述的不计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8.

[2]陈传锋,陈文辉,董国军,等.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课业负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8.

[3]郑荣奕,邢强.影响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外源性因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47-50.

[4]张清雅.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3-125.

[5]贾丹.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1-132.

[6]肖艳双,徐大真.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干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33):88-92.

[7]刘婷.高职生学习倦怠调查研究[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90):60-62.

[8]周丽玉,陈琦.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5):41-43.

[9]朱小麟.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归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70-71.

[10]尹延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方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130-131.

[12]徐大真,肖艳双.高职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及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11:1.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9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意味着知识、信息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创新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根本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具有探究精神、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研究性学习正是这种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教育改革的一场革命。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基于学生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教育部的两个文件里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二是作为课程类型。

1.作为研究性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迫使人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探讨一种既适合教会学生知识,而又更适合培养学生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即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从中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就是 “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围绕各门课程确定的教育目标,以问题探索形式为主,让学生追溯与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对问题的兴趣与生成意识,掌握对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增强对开放性作业的理解与参与,从而学会质疑、学会深究、学会学习。因此,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习过程,即探究的过程,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而不重在结果,学习者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知识并不很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题目的设计,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当然,“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也并非完全对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合理掌握两种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由此看来,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研究性学习”课程因此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2.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类型

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不限定学生研究课题或项目的选择范围,其主要目的是凸显这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学生从现实生活和学习中选择的实践性课题或项目,还包括基于校内或校外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而对这些知识经验的可靠性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和学习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即问题性、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和开放性。

1、问题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性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没有研究还谈什么研究性学习呢?亚里斯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行成于思,思成于惑,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财富,对孩子来讲没有问题正是最大的问题。

2、主体性

如果说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的前提,那么自主性是研究性学习最显著的特征。自主性的实质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研究性学习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在:学生是课题研究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

3、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研究性学习中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观点的表达等都没有现成的结论,是一系列以“探究”为核心的活动,他们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查资料、做试验,通过假设、求证,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这种探究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应具备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只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过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4、实践性

实践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组织调查,也可以到大学、科研机构访问请教,还可以在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和教师讨论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间接经验,同时也积累了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又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者通过实践亲自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并内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强调学生参与,强调过程,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接触社会,为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合作性

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研究的过程而非重结果。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取得单独学习所难以达到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中培养的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都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从而限制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的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

6、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课题内容的开放。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没有特别的知识体系,通过调查、访问、自己查文献、上网等多种渠道获得资料,即大部分学习内容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可在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寻找到适当的课题,范围很广泛,这使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极具开放性。其次,学习时空的开放。研究性学习在主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手段的运用、研究结果的表达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给学生和指导教师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在课内外,可以在校内外和家庭内外,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促使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实践知识。再次,组织形式的开放。研究性学习可以是个人独立研究,也可以分组研究,或个人独立研究与班级集体讨论相结合,不论采取哪种组织形式,只要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为终极。最后,研究结果的开放。研究性学习反对结论的唯一化和标准化,允许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把学习看作是简单的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认为学习就是要把这些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教学就是要把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理解了,记忆下来,从而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加以应用。即便让学生去观察、去实验,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传递知识。它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在以往的学习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轻视了学习者心理世界的差异性,忽视了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理解。

2、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需要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以后,大都要回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型的生产劳动。有关资料显示,当今中国许多工矿、企业缺少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如技工、技师等。现代企业要求技术人才能适应现代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自我发现、自主探索来代替传统的被动接受,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它有利于造就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符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3、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四个内容中,研究性学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课程的改革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教材为中心,它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探索未知能力的发展,因为能力是产生知识的知识,是产生技能的技能。传统语文教学偏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法,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开放性、综合性、自主性教学方式,它强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实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4、教师成长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它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与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与教法是有矛盾的,尽管两者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把研究性学习当做一种学习活动来推广,而又不想改变现有的课程、教材体制,必将给我们本来已经足够沉重的基础教育、给我们的学生添加新的负担。而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观念指导现行的教育,它必将会给教育带来根本性的革命。同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更是一种学习方式,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感悟和总结。在这一点上,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多数教师而言,研究性学习不是轻车熟路,可以说是很陌生,因为他们所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脑子里根深蒂固,一时间很难改变,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研究性学习这一场教育的革命在蓬勃发展,这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教师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如知识和观念更新的能力、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适应时代的步伐,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历史赋予的重任。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10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时代要求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人合作的意识、复合型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为应对教育工作因此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应用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一、研究性学习的界定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描述:

(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及与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他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研究性学习方式这一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学校创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一种突破性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特征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由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

4.学会分享与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刻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即使在同一个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及研究视角、目标的确定等等的不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2.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是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具体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4.自主性。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选课题,自定工作方案,即使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也不要干预。最后的评鉴虽是经老师提议进行的,但怎样做也是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向学生提供的是帮助和支持。

5.合作性。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主张学生共同参与、投入问题的研究,相互取长补短,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从中使学生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发扬和发展个性,切实增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6.过程性。研究性学习的最主要价值在于其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注重的自然是它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得到发展,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策略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师生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做好有关背景知识的铺垫,从而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再经过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确认问题,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等一系列铺垫后,学生就要拟定好初步的研究计划和方案,做好开题工作。

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去伪存真、整理与归类,然后对所获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同时考虑这一结论是否充分证实了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决定是否要进一步采取措施。(2)调查研究。学生根据已设计好的调查方案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调查,如实地记录调查中的各种有用信息,从而获得客观的调查结果。并反思调查结果是否足以支持研究结论,或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3)初步交流。学生将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激发灵感、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分享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维,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抓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

我们要跳出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圈子,摈弃传统的、阻碍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观、学生主体观、创造教育观、现代人才观和终身教育观的全新教育观念武装头脑,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化环境。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至少要抓住三个方面:第一,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门课程无兴趣,不愿投入或被动投入,肯定学不好。第二,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的智慧、能力、愿望、追求的延伸和拓展,是知识的活化。第三,要让学生从小自信。自信对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信,就会变得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要做到“三个给”、“三个转变”和“三个优化”。“三个给”是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活动机会,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和思路;“三个转变”是由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转变到重视学生会学,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变到重视教师指导学生学,由重视单向封闭的教学系统转变为多向开放式的教学系统;“三个优化”是优化师生感情,优化教育现代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要让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上得以真正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从而更好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努力建设研究性学习资源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它突破了传统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把学习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社会和自然,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学和探究,形成了一种基于广泛资源的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对教育资源的依赖程度,远比传统学科教学要高得多。而传统教学的教育资源内容结构单一,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教学材料,是以教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参、教辅,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和记忆,这样的教育资源不可能给学生留下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从而也就不可能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因此,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支持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必须经过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使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围绕某一专题或某一项目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它的核心要求必须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各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必要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共同开发资源和积累资源。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围绕新课程教材内容和学生可能探究的专题,开发和积累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和实验室等有关设施,挖掘资源潜力,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对现有的资源重新进行索引。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专题过程中,努力研制出更多更好的“预设资源”,广泛收集“相关资源”,注意整理和保存已经采集到的资源,使这些资源能长期积累、更新和共享。要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科技场馆、科研院所、风景名胜、文化遗址等,做出系统的调查和登记,以利于形成学校层面的相关资料库。目前,信息资源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互联网络,特别是万维网这个巨大的全球资源。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和学生需要努力从这种“泛在资源”中,构建能够更有效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相关资源”,围绕不同的探究专题记录和积累不同的网络、网页链接表,并注意经常更新。研究性学习不仅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需要丰富的人力资源,主要是能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的“导师”,包括教师和其他人员。学校应该对教师资源做进一步的梳理,了解教师的特殊才能、兴趣和爱好。

3.要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突破口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教材教学内容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1994年前后编写的,它滞后于现代教学思想,并制约教育改革的思路。传统教材教育长期以来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忽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直觉思维的培养,这是现行教材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弊端,其结果是影响了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塑造,影响了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作为资源,正确处理教材,来改编、创编、设计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寻求探索思路和方法。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去操作、去探究、去经历、去感受,进而培养他们探索创新的能力,最终达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4.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要以跳出学科看教学的高度对待

有份资料以中小学数学为例,统计出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将来参加工作有70%的人用不着,有20%的人用一部分,只有10%的人用得着,甚至更少。如在数学中所学的“函数”知识,在今后工作中很少用到,但学习“函数”知识时,所要建立的“变量”思想,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人以后的工作,甚至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并且21世纪的人才既是某一专业、行业领域中的专门人才,又是能通晓几个相关专业、行业领域的通才。

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把教育变成学习,把学习真正变成学智慧。教师要跳出自己的学科范围,注意传授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思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把培养能力、思维方法作为最高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评价、去体会科学思想的真谛。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敢于大胆实践,敢于否定既有,敢想敢做才能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叶平.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建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9).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例11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时代要求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人合作的意识、复合型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为应对教育工作因此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应用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一、研究性学习的界定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描述:

(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及与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他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研究性学习方式这一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学校创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一种突破性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特征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由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

4.学会分享与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刻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即使在同一个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及研究视角、目标的确定等等的不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2.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是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具体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4.自主性。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选课题,自定工作方案,即使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也不要干预。最后的评鉴虽是经老师提议进行的,但怎样做也是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向学生提供的是帮助和支持。

5.合作性。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主张学生共同参与、投入问题的研究,相互取长补短,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从中使学生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发扬和发展个性,切实增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6.过程性。研究性学习的最主要价值在于其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注重的自然是它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得到发展,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策略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师生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做好有关背景知识的铺垫,从而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再经过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确认问题,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等一系列铺垫后,学生就要拟定好初步的研究计划和方案,做好开题工作。

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去伪存真、整理与归类,然后对所获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同时考虑这一结论是否充分证实了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决定是否要进一步采取措施。(2)调查研究。学生根据已设计好的调查方案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调查,如实地记录调查中的各种有用信息,从而获得客观的调查结果。并反思调查结果是否足以支持研究结论,或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3)初步交流。学生将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激发灵感、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分享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维,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抓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

我们要跳出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圈子,摈弃传统的、阻碍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观、学生主体观、创造教育观、现代人才观和终身教育观的全新教育观念武装头脑,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化环境。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至少要抓住三个方面:第一,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门课程无兴趣,不愿投入或被动投入,肯定学不好。第二,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的智慧、能力、愿望、追求的延伸和拓展,是知识的活化。第三,要让学生从小自信。自信对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信,就会变得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要做到“三个给”、“三个转变”和“三个优化”。“三个给”是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活动机会,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和思路;“三个转变”是由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转变到重视学生会学,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变到重视教师指导学生学,由重视单向封闭的教学系统转变为多向开放式的教学系统;“三个优化”是优化师生感情,优化教育现代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要让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上得以真正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从而更好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努力建设研究性学习资源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它突破了传统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把学习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社会和自然,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学和探究,形成了一种基于广泛资源的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对教育资源的依赖程度,远比传统学科教学要高得多。而传统教学的教育资源内容结构单一,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教学材料,是以教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参、教辅,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和记忆,这样的教育资源不可能给学生留下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从而也就不可能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因此,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支持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必须经过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使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围绕某一专题或某一项目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它的核心要求必须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各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必要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共同开发资源和积累资源。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围绕新课程教材内容和学生可能探究的专题,开发和积累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和实验室等有关设施,挖掘资源潜力,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对现有的资源重新进行索引。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专题过程中,努力研制出更多更好的“预设资源”,广泛收集“相关资源”,注意整理和保存已经采集到的资源,使这些资源能长期积累、更新和共享。要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科技场馆、科研院所、风景名胜、文化遗址等,做出系统的调查和登记,以利于形成学校层面的相关资料库。目前,信息资源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互联网络,特别是万维网这个巨大的全球资源。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和学生需要努力从这种“泛在资源”中,构建能够更有效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相关资源”,围绕不同的探究专题记录和积累不同的网络、网页链接表,并注意经常更新。研究性学习不仅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需要丰富的人力资源,主要是能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的“导师”,包括教师和其他人员。学校应该对教师资源做进一步的梳理,了解教师的特殊才能、兴趣和爱好。

3.要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突破口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教材教学内容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1994年前后编写的,它滞后于现代教学思想,并制约教育改革的思路。传统教材教育长期以来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忽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直觉思维的培养,这是现行教材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弊端,其结果是影响了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塑造,影响了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作为资源,正确处理教材,来改编、创编、设计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寻求探索思路和方法。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去操作、去探究、去经历、去感受,进而培养他们探索创新的能力,最终达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4.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要以跳出学科看教学的高度对待

有份资料以中小学数学为例,统计出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将来参加工作有70%的人用不着,有20%的人用一部分,只有10%的人用得着,甚至更少。如在数学中所学的“函数”知识,在今后工作中很少用到,但学习“函数”知识时,所要建立的“变量”思想,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人以后的工作,甚至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并且21世纪的人才既是某一专业、行业领域中的专门人才,又是能通晓几个相关专业、行业领域的通才。

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把教育变成学习,把学习真正变成学智慧。教师要跳出自己的学科范围,注意传授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思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把培养能力、思维方法作为最高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评价、去体会科学思想的真谛。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敢于大胆实践,敢于否定既有,敢想敢做才能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