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个性化营销论文

个性化营销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6:19

个性化营销论文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1

2、影响商品定价的因素

在营销策略中,定价策略是相对重要又充满变数的组成部分。影响企业定价的通常有如下因素:

2.1国家政策法规

国家对商品价格的干预一直存在,如规定企业的定价权限、价格浮动权限等。从我国历次调整商品定价管理制度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的成熟与规范,国家对商品价格的权限会逐步放宽。

2.2市场状况

(1)市场可以分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产品唯一,无替代品,企业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价格;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较少,企业相当程度上影响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很多,典型企业对市场价格有一定影响;而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很多,而且产品同质,单一企业几乎不能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2)商品的价格通常与市场需求量成反比,市场上供大于求则价格下降,供不应求则价格上扬。此外,价格还与商品是否具有弹性需求有关,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替代品数量,也可以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进行甄别。

2.3企业规模

企业按照规模可以分为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大的企业拥有较强的资源、研发能力、销售渠道、品牌号召力,容易成为行电子商务环境下个性化价格营销策略的研究中的领导者,定价相对有主导性,其他企业则一般采取“成本+利润”、需求导向、竞争导向、比附定价等方式进行定价。

2.4商品本身

(1)成本。企业在定价时要考虑到商品的各项成本,如原材料、机器设备、能源耗材、信息处理、研发、管理等。从政策、盈利、市场正常竞争的角度考虑,商品一般不会低于成本价销售,临期过季商品偶有例外。

(2)性质。以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为例,奢侈品购买者往往希望通过奢侈品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社会地位,获得他人认同,因此为彰显出购买者的实力,商家可采用高定价、整数定价的方法。而人们购买生活必需品时会进行比较,稍稍降价、尾数定价更可能引起关注。

3、常用的定价策略

3.1生命周期定价

商品生命周期一般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新产品投入市场时,企业常用撇脂定价法或渗透法。如大品牌电子类产品上市之初,定价高,短期厚利,尽快回笼资金;在成长期则可考虑适时降价;尽量延长成熟期;至衰退期,为维持品牌形象,可收缩、转移产品;继而推出升级产品开始又一轮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而当市场上同类商品已经比较成熟,作为新品牌进入市场时,可使用渗透法,即价格定低一些以争取高销量和市场份额,当市场达到一定份额时进行提价,以接近同类商品为宜。

3.2心理定价

指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定价,有尾数或整数定价、声望性定价、习惯性定价等。

3.3折扣定价

通常,企业为鼓励客户尽早付清货款、大量购买或促进淡季购买,会酌情调整商品价格。如现金折扣是对提前一次性付清帐款的客户给予的优惠;数量折扣是对那些大量购买某一产品的客户给予的优惠;季节折扣是鼓励顾客淡季购买的一种手段等。

3.4差别定价

指企业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消费者需求强度,以销售地点、时间、对象等变化所产生的需求差异为定价的基本依据,对同一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如同期电子类新产品会出现一线城市比三线成熟货源充足、价格便宜的情况。

3.5拍卖竞价

理论上是获得市场上最合理价格的有效方式。有轮流竞价、竞买竞卖、消费者集体议价等模式。

4、个性化定价策略的探讨

随着信息、物质的丰富,消费者需要个性化服务,企业转向个性化营销。个性化营销不仅体现在商品、服务的个性化,还包括个性化的价格和促销手段。于企业,对商品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是个复杂的过程,而各家企业所处行业、规模又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对个性化定价仅是从共性的角度进行探讨。

4.1细分市场

企业进入市场前通常会依据地域、人口、经济状况等进行市场细分,决定进入哪些市场,针对哪类人群。如海尔冰箱,根据不同家庭、需求、消费层次,设计出价格几百到几万不等的冰箱,对不同规格性能的冰箱使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又如航空公司、旅行社会根据旺淡季来调整价格,刺激消费。

4.2使用定价

通常,消费者在付费后享有对商品的所有权,不论是使用1次还是10000次。当前,在数字化商品营销中,使用定价策略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消费者不需要一次性购买商品,只需要在相关公司网站注册后就可以按照使用次数进行付费,这样可以减轻一些消费者的顾虑,吸引他们“体验”,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营销成本,甚至还能扩大市场份额。

4.3时差定价

对于同一件商品,企业在定价时除了可以使用会员级别制来进行区别定价外,也可以从时间、空间等角度进行定价,比如根据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同,一部电影的观影价格新上线时价格为60元,二周后价格降为45元,使客户在支付不同价格享受相同商品时感觉到公平。

4.4消费者心理

(1)消费者通常希望条件许可下购买名牌商品,同等质量下少花钱买到商品。近几年,诸多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对此,海尔宣称“不主张打价格战,也不参加任何的价格战”。结果,海尔销售额不降反升。为什么呢?因为在消费者心中不仅有价格,还有对品牌价值的认可。海尔正是利用其一线品牌、占市场40%份额的影响力,持续技术、服务和理念创新,提升实物、服务、品牌价值,获得消费者的价值认同,获得全胜。

(2)对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品牌价值通常不占重要地位,企业可以通过会员活动、周年庆、与其它行业企业(如银行)联合优惠、特价商品等吸引消费者。一旦消费者感兴趣,通常不只购买会员商品、特价商品,还会购买其它商品。当然,在做这类活动时要把握好度,不能让消费者认为只是“噱头”,要做到既让消费者得实惠,又不损害企业利益。

(3)现今,电商企业,如淘宝网,会分析客户搜索内容、筛选习惯,进行商品推荐,如使用限时打折、秒杀的用户比较喜欢性价比高或价格便宜的商品,习惯使用天猫筛选的用户更看重商品的品质保障;卖家也可以根据淘宝量子统计来了解访客浏览路径,分析访客的关注点、喜好,更好地进行店铺、商品营销。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2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个性化”培养面临的问题

2.1教学太过注重共性教育,忽视个性培养

目前的高职市场营销的教育之所以会面临“个性化”培养等方面的难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学过程太过于注重共性的教育,忽视了个性化的培养。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一切的教学工作都是在宏观层面进行展开,忽视了细微层面的教学,也就是说,很多老师只是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却没有根据个体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教学的泛化,不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

2.2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师难以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个性化”培养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少、大学过于宽松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的紧张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的个性变得不再清晰,教师难以充分地把握学生的个性,这就造成在授课时很难有的放矢,也无法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来因材施教。在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要想做到因材施教,师生的彼此了解是基本前提,如果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困难,这一问题需要认真审视。

2.3学生的个性丧失,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因材施教之所以难以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广泛深入展开,还有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个性丧失。目前的高职教育越来越表现为一种粗犷式的教育,学生缺少一种自我审视的习惯,教师也仅仅注重对于知识本身的传授,忽视了对于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关注,这样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是很不利的。

3如何有效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个性化”培养

3.1学生:理性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优点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反思和着手,首先对于学生来说,要能够理性地认识自我,及时地进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优点,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只有自己明白自己的所想和所求,才能够被他人和老师所理解,以便于更好地进行专业的学习。尤其是对于高职市场营销的学习来说,不同内容的营销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只有明白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才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促进自己的成长。

3.2教师:要善于客观认识学生

教师是教育的生命,老师要善于客观地认识学生、评价学生,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彼此之间的不同。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达者,更重要的是要做心灵的使者,为学生的发展指引前进的方向。市场营销的教学需要的是灵活、思辨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拘一格,为他们天才的发挥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对于高职的市场营销教学而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推荐他们进入到市场营销的不同领域,让他们在彼此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我价值。

3.3学校和社会要为学生个性化教学提供广阔空间

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实现高职市场营销的“个性化”教学,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学校和社会要为学生的专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比如学校可以建立不同类别、不同内容的市场营销实训基地,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在锻炼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社会应该多包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求全责备,更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慢慢地走向自己职业的顶峰,创造辉煌灿烂的人生。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3

文化是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虽然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和认识没有统一,但管理和市场营销理论受文化的影响已成为共识(Hofstede,1993;Tseetal,1988)。近年来,文化对消费和市场营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Soares,Farhangmehr & Shoham,2007)。本文系统梳理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的研究,得出了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结论,提出了“文化渗透式”营销的概念,并提出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研究的一些建议。

20世纪50-70年代对文化的早期研究阶段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Kotler,1989,1994)。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很少注意到文化环境因素与营销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是市场营销理论的起步时期,对文化的研究也处于启蒙阶段。1955年Levy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了产品的价值,他认为顾客在选择产品时,不仅考虑产品本身带来的实际利益,产品的心理利益也很重要,顾客最终的选择结果是实际利益与心理利益之和,而心理利益由品牌形象(Brand Image)提供(Levy,1955)。Levy的品牌形象理论是市场营销学对文化进行研究的“启蒙”,20世纪50年代的另外一位对文化研究的启蒙学者是Smith在1956年提出了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和消费群体这些具有文化意味的概念,并指出市场细分的标准就是消费者价值观念、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进入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市场营销中的文化因素(cultural elements),并明确的将文化因素引入到市场营销研究当中。1967年,Howard和Sheth提出了消费行为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文化因素被列为影响消费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排在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之前),之后众多与文化有关的因素和概念引入到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当中。1969年Levy和Kotler提出了“扩大的市场营销”的概念,认为市场营销不仅仅适用于产品和服务,也适用于组织、政府等,而且与意识形态有关,这里的意识形态属于文化的范畴。

20世纪70年代,Kotler和Zalman开创了社会营销的理论。他们较多地将文化与营销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认为市场营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他们认为文化(包括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最基本因素之一。Ries和Trout在1972年提出的定位理论中开启了人们对广告文化和品牌形象的深入研究。Hall(1970)开始将文化的分析引入到跨文化营销中。

此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场营销中对价值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1963年,William. Lacer从心理学中把价值观的概念引入市场营销中,提出了生活方式(VALS―value and Life style)的概念,到1973年Rokeach将价值观念分成两大类:关于行为方式的价值观,为“手段价值观”(means values)或“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开始成为市场营销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和研究基础。

在这一阶段,文化作为“文化因素(cultural elements)”已经进入市场营销研究者的视野,但由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丰富,学者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将文化进行操作化的定义,因此这一阶段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的学者们要么将文化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方面来考虑,要么就使用“价值观”代替文化的概念来研究不同文化群体的消费行为和营销问题。他们的研究更没有触及到文化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机理,这一缺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以弥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的研究

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丰富起来。原因是Hofstede(1980)发表了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他历时两年通过对IBM公司全球员工的调查,得出了“文化”构念的五个维度,并将其应用到跨文化营销当中。对文化的这一操作性的构念使营销学术界摆脱了对“文化”这个宽泛概念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后人在他的文化构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消费者行为、跨文化营销问题的研究,使得跨文化营销问题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热门的市场营销研究领域之一。

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全球营销或者跨文化营销的时代,全球化的浪潮更加促使了人们对文化营销和跨文化营销问题的重视,Levitt提出了“消费多元化”(the pluralization of consumption)的概念(Levitt,1988)。按照他的观点,全世界是包括有多种偏好异质消费者的一个大市场。20世纪90年代后,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共同作用下,文化问题在市场营销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地体现出来,对跨文化营销的研究在顶级的营销期刊上随处可见。Nakata (2003)统计发现,1990-1995年间,在国际营销顶级杂志上25%的国际营销是关于文化研究的,然而1995-2000年间这一比例上升到44%。对文化的研究,也从认为“文化是静态的”演变到“文化是动态和不断演变的”,营销策略必须跟随文化的演变而改变(Yaprak,2008)。

从研究内容上看,这一时期对文化的研究不仅包括文化对新产品的采用、广告诉求的确定、价格感知、消费者卷入和消费购买决策风格的影响(e.g.,Nakata,Sivakumar,1996;Aaker & Maheswaran,1997;Aaker & Williams,1998)。还对价值观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将其区分为文化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和消费价值观的层面,以及这些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作用机制上。

此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品牌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Aaker,1991;Keller,1991;Smith和Park,1992;卢泰宏,吴水龙等,2009)。品牌科学中对文化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卢泰宏等认为品牌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品牌、品牌战略、品牌资产、品牌管理和品牌关系(卢泰宏,吴水龙,朱辉煌,何云,2009),每个阶段文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营销理论的热点是全球营销以及品牌理论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学者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营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更加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研究了文化影响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策略、品牌选择的作用机理,因此比前一阶段的研究有较大的提升。但这一阶段对文化研究的前提假设仍然是:文化是消费者稳定的一个行为上的倾向,并没有考虑到文化本身是一个演变和动态的特性,更没有对此提出操作性的营销建议。直到21世纪,诸多国际品牌跨文化营销的成功实践加速了这一理论的演进过程。

21世纪的“文化渗透式营销”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营销理论界对文化进行了持续和深入的研究,文化这一概念从纯粹作为营销的外生变量和研究的客体,变成了企业可以运用的营销手段,文化渗透式营销(或者叫文化式营销)的理念呼之欲出。文化渗透式营销是将文化作为一种营销战略,通过对某种商品或服务附加某种特定的文化意涵,再通过宣传与这种文化意涵相一致的诸如“时尚”、“流行”、“现代”、“品位”的概念来达到营销商品的目的,而这些概念和文化意涵均来源于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价值观。这里的文化渗透,不仅仅包括宏观层面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渗透,还包括微观层面对消费者个体和消费者细分群体之间以及群体内部的相互渗透。此时的营销学者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测量消费者的固有价值观念,他们尝试通过营销上的努力改变消费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消费观,甚至通过改变消费者所在地的文化来进行文化渗透,从而达到营销商品的目的。Hong(2001,2003,2009)提出了“文化的动态构成模型”(The Dynamic Constructive Model of culture),将文化视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享的知识体系,其关注焦点在于文化是动态的,一些特定的文化知识会在特定的刺激下被激活,从而指导人们在脑海中构成特殊意义(Hong,2009)。这一理论为“文化渗透式营销”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后续研究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依照Hong“动态文化”的逻辑,部落营销、文化营销、标志性品牌(iconic brand)等概念相继出现,文化渗透式营销得到快速发展。

Marshall.Sahlins首先把人类学上的图腾崇拜概念来分析消费,他认为被生产的物体是现代社会中的图腾,而消费者群体就相当于传统社会中的部落。在市场营销中,后现代的部落不同于原始部落,它的特点是不稳定、短暂、小规模和情感的,并且不为任何现代社会已确立的参照标准所固定。他们是通过共享的情感和热情而聚集在一起的,而且也只以通过符号和仪式来表明其成员承诺的形式而存在(王长征,2006)。部落消费是为了建立与社会或社区的联系,建构社会的认同,从而在参与消费或者集体事件的过程中进行互动。它以集体参与、互动、情感分享为特征,目的是为了在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里找到一个社会性存在的感觉。在营销实务界动感地带和哈雷摩托成为部落营销的典范。

北京大学王建国教授认为文化营销就是激发产品的文化属性,构筑亲和力,把企业营销缔造为文化沟通,通过消费者及社会的文化共振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王建国,1999)。他认为文化营销是把商品作为文化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对物质和精神个性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

Holt(2002,2003,2004)首次将标志(icons)的概念引入到品牌的研究当中,提出了标志性品牌(iconic brand)(有译偶像品牌)的概念,他认为标志性品牌就是具有一定文化标志性的商业品牌(Holt,2003,2004),提出了文化式品牌的塑造方法。McCracken和Grant(1986)系统研究了文化是如何传递到商品上,再从商品传递到消费的过程。McCracken和Grant的文化传递过程理论和Hong提出“文化的动态构成模型”给“文化渗透式”营销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研究启示和展望

本文分三个阶段对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在市场营销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营销的中心是消费者,从消费者的层面来看,第一阶段市场营销研究对消费者的前提假设是“理性人”。在第二个阶段对文化的研究中,无论是跨文化营销还是品牌营销,都是基于与顾客保持良好关系来提高企业绩效,因此,这一阶段对消费者的前提假设可以概括为“情感人”。而在21世纪的第三阶段,市场营销中对消费者的假设是“文化人”。即消费者是具有特定文化偏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人,而且消费者的文化偏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可以通过营销的努力来改变,企业不仅要顺应消费者文化的转变,更要抓住和引导消费者文化的转变,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从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Hong、Holt、Sahlins等文化的动态演变、文化式品牌塑造、部落营销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仅仅以Hong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还显得单薄,需要进一步夯实研究基础。总体来说,对“文化渗透式”营销的研究还极为缺乏,从个体对文化的接受方面来说,文化渗透与消费者认知系统的对接问题还未深入研究。文化渗透式营销的成功必须与消费者的认知系统进行对接,目前的互动导向理论强调与顾客互动来进行文化渗透,但互动的途径、互动的理论依据等仍然有待探索。此外,文化渗透式营销在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层面应该如何操作的问题还亟待研究。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4

纵观拥有强大企业文化的企业,如可口可乐、IBM、松下等,无不有其完整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无不激励着无数员工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精益求精,永不满足,为企业品牌的畅销世界做出重要的贡献。但是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做到了文化营销战略,幷且完全适合员工呢?许多业绩上的快乐会部分地被一些不快乐所抵消,这种内耗是否可以避免呢?本课题研究的企业文化营销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企业文化营销的重心,要使企业有活力有生气,帮助员工做出业绩是对员工很大的激励,员工工作中快乐、舒适的感觉通过转化为快乐的情绪而对员工产生影响的,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成员就越容易追随共同目标,群体生产率也会有很大提高。因此,企业完全可以给予企业员工最大的权力,将企业文化的未来交到员工手中,由他们来创建和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文化营销。由员工自己来制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然后交由企业营销层完善和普及。这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营销人员应该做出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提升而不要去扼杀员工的创造性。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企业文化营销。本研究将从关注企业员工的真实感受出发,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营销的相关理论,创建员工最认同的企业文化营销,分析企业文化营销的形成背景和建立的必然性,同时提出企业文化营销体系构建的策略。

二、选题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和企业文化营销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为建立企业文化营销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秩序的规范和成熟和持续发展,同时提供了具有创建性的企业文化营销的构建策略。

三、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的丰富、企业文化营销制度体系的构建和推动企业文化营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解决企业文化中的现实问题,促进企业文化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建立企业文化营销体系的构建策略,对于各个企业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容。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是把企业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孤立起来去探讨,没有把企业文化营销与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本研究将把企业文化营销理论丰富到企业文化理论中去,建立基于企业文化营销的企业文化,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五、研究的新意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知名企业企业文化营销的成功经验,建构企业文化营销体系,对于各个企业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创新点:

(1)把企业文化营销理论丰富到企业文化理论中去,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建立了企业文化营销体系的构建策略,解决了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难题。

2.最终成果包括:

(1)获得企业文化现状分析报告一份;

(2)建构了企业文化营销模式;

3.成果形式:

(1)毕业论文;

(2)发表的系列期刊论文。

六、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我国企业文化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企业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营销对于企业文化的深远影响,探讨了企业文化营销建立的背景和形成的必然性,提出了我国企业文化营销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研究中结合典型的案例,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七、研究计划

本研究将从关注企业员工的真实感受出发,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营销的相关理论,创建员工最认同的企业文化营销,分析企业文化营销的形成背景和建立的必然性,同时提出企业文化营销构建的策略。

八、研究条件

1、本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团队较强的科研能力、较优良的科研设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5

    在探索的道路上,构建本土营销理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当代中国营销有着和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制度起点,它不是一个自由经济体的内生产物,而始终烙刻着作为转型国家不断模仿、学习和吸纳外来文明的印记。改革开放30余年后的今天,简单移植的局限日益明显:为什么有些消费行为和企业行为与基于西方文化构建的理论不同?中国企业如何走向国际?怎样打造拥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这些都是后发国家不可逃避的全新课题,需要从根本上加以审视。在基本判断上,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着中国的国情、乡情、人情,因此,“脱中入洋”、“六亲不认”确有盲目之虞,实不足取[5]。

    任何营销和管理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其所在的文化环境,“生于斯,长于斯”的营销理论更不可能切断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因而这种探索与构建理当从文化中寻根。本文将中国与美国分别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一因其典型性,二为分析便利,而非完全在地理意义上——比如像TSANG[6]所批评的因“爱沙尼亚与中国”、“上海与苏格兰”的区别——来使用“文化”一词。本文旨在从剖析中美文化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上的差异出发,探讨“情理营销”与“法理营销”的理论概念,为构建以文化为基础的营销理论做初步尝试。

    1 坐“井”观“天”:中美文化比较

    所谓坐井观天,是立足于人的民族性(井),来观察寰宇之内(天)中美文化(地)有何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文化差异,指的是民族或国家宏观层面上的差异,而非个体水平以及具体个体微观上的差异。

    1.1 文化

    作为社会化的产物,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现象。费孝通[7]把文化称作“人文世界”;梁漱溟[8]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文化本身是与“遗传系统”相对,属于深层结构的“良知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其实就是“人对自身的生物性的加工,并对这个生物性做出某一个程度的调整”[9]。基于此,秉承“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传统,采用一个更简单的表述:“文化是人”,包括内在的价值观念和外在的行为规范。鉴于文化议题内秉的复杂性,本文并不对其本身做具体研究,而是从符合中国文化思维的“天、地、人”的角度出发[10,11],采用类比和隐喻的方式,以求较为直观地对文化及其代表(“人”)进行框架式探讨,以期产生学术表达系统边缘的思想启发。

    在图1中,用大圆表示“天”,意指开放的世界(为多元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舞台);方块表示“地”,意指具有文化差异代表性的地区或国度。同时,采用“表”(长相/行为)与“里”(思维/价值观)2个维度将世界上的“人”分成4类:①华人;②“香蕉”;③“老外”;④“红心番薯”。外表和内心都是标准的炎黄子孙的是华人;黄皮肤但“骨子里”是“伪”华人的是“香蕉”;标准的“老外”是相对于标准华人而言的,没有贬义;“红心番薯”外表虽不是华人,却习得了较多华人的认知习惯和行为方式,可称之为“类华人”。在更微观的层面上,华人包括中国人,老外包括美国人。此种划分仅是出于可分析的要求和便利考虑,并不意味着采取了中华文化中心论的立场。为不失典型性的简化,这里只选取华人群体中的中国人和老外群体中的美国人作为这2种文化的代表。

    

    图1 “天下”4类人

    1.2 中美文化差异

    缕析文化的差异,必须追溯到它们各自的源头(见表1)。若要区分中西方文化的实质,可以说中国的社会普遍准则在“仁”,美国的社会普遍准则在“公平”[3]。“仁”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要求,在精神层面上源于多元文化格局中逐步发展成为主流的儒家文化,从其经济基础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黄河农业文明[12]。从世俗社会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本是以人情为前提的文化,并没有难懂之处”[13],亲情、恩情、友情、人情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情分”及其道德约束有着不易忽视的调节作用。而在美国这样一个以“公平”为法度的社会里,法律的权威不容撼动,人与事是否“合法”是一切问题的最终裁决,价值取向与行为要求首重“守法”与“公平”,在道德教化方面,美国人注重“罪感”及其救赎[14]。相对地,可将美国文化的根基比喻成五月花号帆船文明,它最初是由来自英国的新教移民所创,推崇契约精神与规则意识,其主流仍旧是基督教文化。简言之,一般中国人的价值排序在于“情—理—法”,而美国人的价值排序则体现为“法—理—情”。循于此,可把中国简称为“情理社会”,而把美国简称为“法理社会”[15]。

    

    “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单位。家庭既能提供经济性的合作与分工,又给中国人以情感性的慰藉,因此,中国社会与文化比较重视“天赋关系”,人伦中尤其以父子、兄弟等自然形成的关系最为根本。在此基础上,中国人依据血缘或地缘关系的远近而将其社会关系往外延伸 ,譬如宗族、乡谊、同窗等等。这种延伸让每个人的社会存在都呈现出一个基于“情感连带”的差序格局[16],即所谓自己人的“圈子”。中国人从“亲”(先天)出发,自然衍生出“情”(后天),再从“情”到“缘”,顺次建立起人脉、圈子和关系网。相应地,中国文化的处事重心首推人际间的感情与和谐,中国人追求自我修养和内在超越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自我在人伦秩序和宇宙秩序中的和谐[3];美国文化则注重利益与个人成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国文化倾向于“把社会当家庭”,从而划分出亲疏有别的“圈子”;美国文化则倾向于“把家庭当社会”,从而生成了基于契约精神的“网络”。在个人目标方面,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国价值系统的主要精神源头;而美国文化则看重自我的实现以成其“个人英雄”。

    与社会结构相适应,儒家肯定人性中“情”的合理,认为“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天地间的一切道德观念都源自人的内在“感情”。但是为了保证“圈子”的稳定和密切,个人并不能任由自己的情感恣意而为,而是要处处谨小慎微于“做人”,一则要求“长幼有别”:人与人之间会因辈分、年岁、资历的不同而身居不同的社会地位,需要一套交往准则来加以区别并确认,这是“礼”的范畴。“礼”是“以理化情”的产物,“对上负责”是其重要特点,它是将人的自然情感仪式化、理性化的结果,譬如“孝悌”之礼就源自父母的养育之恩。总体上,“礼”为儒家所重[17],“不知礼,无以立”的理念几乎被历代社会所推崇。二则要求“彼此有义”:“义”意味着“圈子”内人与人之间负有担当和义务,譬如亲情、恩情、人情、交情等。它们的存在类似于某种心理债务,将人们紧紧联结在一起。这种债务是不能被清算的,否则就是“断绝关系”。作为立体结构的差序格局,既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18],人们也因各自不同的差序人格和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义务与责任。

    总之,“礼”要求个人“克己”,“义”要求个人“舍身”,凡此种种都指向个人修养和包容(忠恕)的功夫,其最终目的在于确保人际间关系的和谐。所以,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仁”被看做是谦谦君子的理想人格。而“仁”讲的实际上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准则:要替对方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圈子”并不总是有其清晰的边界,它可因某种工具性目的而扩张或缩小。如此,作为私人交往“圈子”里的“礼”、“义”等“人情”规范,可扩展成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为准绳[19]。

    相对地,美国五月花号帆船文明的背后是一种契约精神,航行于海上可以“同舟共济”,一旦靠岸就此“分道扬镳”。现实当中,美国人的人生舞台大不同于中国人熟识的天然的“圈子”,而是可以贴上各种社会标签的公共或私人的“网络”。个人情感并非不见容于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Relationship,而非中国人所谓的Guanxi)。只是网络首先是为“做事”而存在的,网络中的成员必须要遵守程序,注重公平。这种契约精神与基督教文化的传统有着莫大关系。韦伯[20]的研究表明,新教伦理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推动了尽责、守法、尊重契约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正是源于这样的社会基础和宗教情怀,美国人在处世、处事上重“法”而轻“情”,与中国人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显然,个体层面的逐“利”行为必然会引致人际冲突,但是和中国社会以“礼”化“情”不同,美国人是以“法”来保全和协调个人之间的利害关系。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加上“五月花号”精神源流,美国人更相信人需要由制度来约束,而制度约束的根本就是要公平,只有公平才有个人“利”益的保障。换言之,人与人之间各自为“利”,“利”的“公平”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

    2 “水”中捞“月”:“情理营销”与“法理营销”的比较

    所谓水中捞月,就是通过中美文化差异的映照(“水”)来反观中美营销的不同景观(“月”),即审视中美两国的营销活动如何因文化上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乃至可能的类型。

    正如中美文化有“情理”与“法理”之分,营销受文化深塑,差异大体也是如此。中国营销多体现“情—理—法”的价值秩序和行为逻辑,而美国人的营销则是“法—理—情”。前者称之为“情理营销”,后者则是“法理营销”(见图2)。

    

    图2 情理营销与法理营销

    

    营销和文化一样,有它自己的“天”、“地”、“人”的概念(见表2)。所谓营销的“天”就是“理”,实际上指的就是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简言之,营销就是为了“做成生意”。对营销而言最大的“理”是“利”,一切营销活动,中国也好美国也好,都是以“利”的取得为最终目标,不可能离开这个范畴谈交换问题,这里的“利”在顾客看来就是“利益”,就企业来说就是“利润”。正是因为所有营销活动说到底都是为“利”驱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才使得营销领域的文化比较有别于社会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一般观察。所谓营销的“人”即是“顾客”,营销的中心任务在于创造顾客,所以顾客居于中心位置,体 现的是顾客及其需求特点应该是所有营销行为的依归,即营销要做到“市场导向”、“顾客导向”。所谓营销的“地”是营销活动发生的外在环境以及通过提升企业的“市场导向”、“顾客导向”来“做成生意”的策略选择。在这个环境下,经济发展的阶段、技术水平、资源禀赋等,都影响着一国的营销活动,使之区别于其他国家。但是,在所有这些环境因素中,文化对营销模式的影响最为显著。如果要简单界定中美营销的策略基础,可以说中国文化中人的交往重“情境”——因人而异,在美国文化中,人的交往重“场境”——因事制宜。“情境”需要讲“情”,在“情境”中做营销要合“情”合“理”,既是合“情理”,情理营销就存在于“情境”之中(见图2中“1”的位置)。“场境”讲场所,这个场所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个大家“公平”合“法”进行交换的地方,美国社会中的法理营销则存在于此(见图2中“3”的位置)。

    当一个交易活动结束时,中国人希望皆大欢喜,倘若一方是赢家,中国人传统思维里的中庸或仁义逻辑就会告诫他们“不可太过分(得利太多)”,同时,另一方则需要在情感上得到弥补;如果该交易没有成功,我们也常说“买卖不在情义在”,以求将来再次碰面再做买卖。总之,追求既有“情”又有“利”的“和谐圆满”是目的,希望生意也成“仁义”也在,长长久久。美国人则相对简单许多,一桩交易是一桩交易,相互要公平且合“法”;交易最好是要在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发生,双方讲交情但更讲信誉,所以是寻求“答案”,美国人更直接,生意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属比较典型的二分法,但决不讳言为保障利益而首先动用法律范围内的策略手段。由于美国人对外交往以基于“资源连带”的“网络”为主,此种社会关系更多是“后天”结交的,保证了他们较高的自由度,以及普遍的平等意识。于是就不难理解他们何以要崇尚自由、竞争与个人奋斗,并在开拓和维持社会关系时坚守以个人为中心的原则。这种原则的最大体现就是,美国文化的价值中将个人“私利”提升到“天赋人权”的高度。直言“利”害、双赢互“利”、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样的信条充满了他们交往规范的全过程。

    

    具体来讲,中美营销存在一些主要的差异(见表3)。从类型上看,由于中国人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往和相信朋友的利益回馈(从“利”的角度可将其视为“高附加值”),所以中国式营销更侧重于“情理营销”,即使由大多数陌生人构成的消费群体(如B2C),也难以剥离情理的作用(如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互动的B2C营销活动);美国人则较看重利益往来,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市场机制,美国式营销更侧重于法理营销。由此,在认知上,中国人更信奉“有情才更有(生)意”,可谓之“心之缘,财之源”,从而做生意存在一种“先看人”的潜意识,即先弄清楚到底和谁“打交道”的取向;美国人则认为“无情也可有(生)意”,从而在取向上首先看重的是合不合法、有没有钱赚。由于“情理营销”端赖“圈子”与“关系”基础,所以在实践中,许多营销人员根据“内外有别”的原则,采取到处找熟人、动之以“情”、“攻心为上”、发展“缘分”的策略,舍得花大量精力维持圈子里的人际来往;“法理营销”的基础则在于网络关系,营销人员常用“一视同仁”的眼光寻求市场机会,采用铺设“网络”、晓之以“利”、“攻城为上”的策略,以此建立、维护和发展生意关系。

    就中心职能而言,营销无非是创造价值并传递价值。因此,“情理营销”和“法理营销”可以从2个维度上看到差异:①“礼”←→“利”。在价值观念上,中国人消费时重视“礼”,自己不可丢“面子”,同时也要给足对方“面子”;美国人在消费时更重视“利”,务求实在(“脸”)。中美都要“面子”,但要的方式不一:中国人可以为一顿饭、一条烟而一掷千金,可能仅为满足当时“面子”(场面、情面、体面)的一种非理性行为;美国人这类“奢侈”行为的“功利性”则往往更明显,更要有立竿见影的感觉。②“情”←→“法”。在商务行为中,中国人做生意常常以“情”开路,到处寻找熟人关系,拉帮结派;美国人做生意则常常“法”规严谨,喜欢根据信誉来发展生意网络。譬如,现实当中,美国人容易信守合同的规定,而让中国人根据合同办事则经常困难重重,因为跟硬性的合同约束相比,中国人更加信赖关系基础上的“人情”约束。整体而言,“法外有情”能在中国人中大行其道;而“法不容情”则被美国人奉为圭臬,他们更“公事公办”,显得“寡情”。

    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情理营销”并非全用“情”,“法理营销”也并非只讲“法”。两者都会共同运用“情”与“法”以及“礼”与“利”,唯独有先有后。中国人通常自觉不自觉地首选用“情”,如能得“利”,则皆大欢喜;“法”只有“情”路不通、被逼无奈时才会使用——其实是“情为主、法为次”,情处于核心而法处于边缘。美国人则多讲规则和公平,不介意“法庭上见”,常常给中国人为“利”而“理”的感觉,感情因素较少掺杂进交易中,“情”的运用也有但 是范围窄、次数少、程度轻,所以可以说是“法为主、情为次”,法处于核心而情处于边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到更为简单的表述:“情理营销”也可以看成是“情礼”营销,“法理营销”也可以看成“法利”营销。图2中“1”的位置(“情”与“礼”的组合)与“3”的位置(“法”与“利”的组合)直观地表达了这一点。尽管中国人最终也以“利”为目的,但更中国化的组合只是“情+礼”而非“情+利”(图2中“2”的组合)——浸淫于中国文化的人们接受了“君子何必言利”的“教化”,在讲“利”时首先多了“礼”的要求,甚至在表面上以“礼”替代了“利”,并试图使自己相信:“利”之所至,实在是“情”之所至、“礼”之所至的结果。但从演化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虽千差万别却可以求同存异甚至互有转化,其基础则在于“理(利)”是“情理营销”和“法理营销”的共同目标。

    3 探“囊”取“物”:2种营销类型的启示

    通过“坐井观天,水中捞月”,由下至上,由表及里,粗略分析了中美营销的异同。现在,试图“探囊取物”,即探入中美营销实际区别之“囊”,取可能的营销研究启示之“物”,看看这些新的视角能够给营销研究带来哪些启示。

    3.1 启示一:“礼”尚往来,“利”字当头

    法理营销类型更适合用经济交换理论解释,因其一切行为以收益与成本的高低为考量;而要对中国的营销类型做出较好的解释,则dylw.net 将经济交换理论与注重行为正当性、适宜性的社会合理概念结合起来可能更为适用,因为中国人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还要使其具有“情”“礼”方面的合法性——既要钱财又要“面子”。比如,中国人强调“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要“义中取利”,如果不义,则“富贵如浮云”,除了要遭受道德上的谴责外,还要蒙受长期利益上的损伤;更重要的是有无这种价值取向和认知判断,可以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甚至“儒商”与“奸商”的标准之一。

    在开展跨文化研究中,需要注意到中国人所追求的消费价值有其特殊的地方。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中,产品的象征意义往往比实际功效来得重要。这是为什么面子消费、圈子消费以及礼品消费等在中国流行的重要原因,但是,“礼”尚往来经常只是一场场“戏”,长期之“利”才是根本性的,是“演戏”的原因。

    3.2 启示二:“情”亦可堪,“法”外有情

    “情”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字。在跨文化研究中,首先需要重视中国人在商务领域中与之相关的特殊的生意哲学。在过去30年的营销研究中,我们很多时候简单地把“情”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把价值、程序、技术或市场环境等这些理性的因素作为影响交易达成的因素,忽略了“情”的存在或避而不谈;也就是说,忘记了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他的(生意)行为受到社会规范、信念的很大影响。尤其对中国人而言,由“情”结成的人际关系极大地左右着我们的行动和目标。忽略了“情”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会让很多研究结论变得牵强附会,缺乏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深度。

    其次,也需要注意中美类似概念背后的实质差异,以加深对中国人“情”的理解,避免削足适履的偏差。比如,中国人所讲的“关系(Guanxi)”即“G关系”和美国所谈的“关系(Relationship)”即“R关系”并不相同[21],在一定程度上,从“G关系”而不是其他途径参与社会,构成了中国人的生活[22]。同样的不一致还存在于“网络”(network)和“圈子”(quanzi)这2个概念上。譬如,中国人更讲“圈子”,美国人更讲“网络”,而中国人面对不同的“圈子”可能行为迥异:在解决“圈内人”问题时可以做到“有难同当”(“情”感依附,“自家人”可以共患难),在处理“圈外人”矛盾时则偏向“有福同享”(“利”为缘起,互惠互利),这种“特殊主义”取向带有深刻的“差序格局”烙印,与美国人面对“网络”问题时的“一视同仁”规则有着显著差异。

    最后,还要注意到相应的批评,即认为中国人的“人情”观念阻碍了我们的营销走向规范,在这种观点看来,“情”至少是不够现代化的东西。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所谓的“不够现代化”之标准是否已悄然发生了改变?是否有必要用动态的、过程的观点来审视中国百多年来所一直沿用的现代化标准?直面未来,直面中西的交流与融合,能够否认“现代化”的意义发生改变乃至超越的可能性吗?客观地看,“情”的产生有其内生性,就像我们承认文化有其历史和整体的必然性一样[3],“情”之于营销实践而言无所谓好坏,只是一个事实存在、值得解释的独特现象罢了。在社会资本的意义上,中国人的“人情”既包含了情感性关系,又包含了工具性关系,正因如此,在中国人的营销中,“情”的成分需要格外重视。

    3.3 启示三:情理、法理,“自在轮回”

    在进行跨文化营销研究时,还需要注意营销模式如何因文化类型的不同而发生转变,这里会有许多有趣的研究课题。因文化不同而改变营销模式有纵向和横向之分。纵向的转变,意味着随着时间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被日益解构,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意行为在某些方面有走向“法理营销”的可能。这种差别可以从内地与沿海、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 的营销对比中看出来。横向的转变意味着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文化的某些特质对营销手法和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以前,我们谈论了很多跨国公司如何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今天,我们更要关注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所面临的文化尴尬或文化困境。由于区域文化的差异,在国内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不一定适合在海外市场继续沿用,例如,海尔已经“走出去”面对海外竞争,但就其“走进去”(融入当地文化)并“走上去”(成为当地名牌)的追求而言,则还需更大的努力。

    总之,“情理营销”和“法理营销”并不是天然地绝对与对立,“情理营销”要加强法治观念和法规建设,“法理营销”也要重视对人情的利用。它们的关系就像“阴”“阳”一样,只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彼此平衡,才能长久,才能进一步推进全球化背景下营销经验的系统总结和营销理论的全新探索。在经验层面上,毋庸讳言,当下中国的营销中“无情”、“无理”和“非法勾当”的身影并未缺席,而且如同蔡桓公的病变一样,“不治将恐深”。如果非要追溯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我们在逻辑上无法回避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极为复杂的面向”,尤其是那里面包含的“中国人实实在在的‘生命片段’”,以及“‘活下来’的生存法则”[23]。身处转型道路上的中国必须花大力气建立对基本的法治观念、契约精神和商业规则的共识和遵循,在面向未来的意义上,这正是中国情理营销发展的内在要求。当然,那种“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意义”的态度实不足取[24],否则,谈不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此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4 “管”中窥“豹”:中国营销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参照众多学者围绕中国管理研究未来的目标与出路的讨论[1,4,6,25,26],营销学界其实同样存在着“我注六经”(在中国营销情境中检验西方理论)与“六经注我”(针对中国营销现象和营销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2种不同路径的探索与争论,因此,在各自可能的理论贡献上也将相应产生“照着讲”与“接着讲”的区别[27]。前者将中国的营销实践作为检验、拓展和完善西方理论的新土壤,所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总体上是既有(西方)理论框架下“照着讲”的产物;后者则认为既有(西方)理论不能或不足以解释中国的营销现象和营销问题,必须在继承自己文化传统和直面中国营销实践的基础上“接着讲”,体现出中国风格与中国气象,“成一家之言”。简言之,“我注六经”致力于构建“营销的中国理论(Theory of Chinese Marketing)”,而“六经注我”则着眼于构建“中国的营销理论(Chinese Theory of Marketing)”。

    从中美文化差异到相应营销类型所展现的内在理路,为我们指明了作为未来研究路向之一的构建“中国的营销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表4从中国营销研究的发展基础(和而不同)、发展过程(百家争鸣)和发展趋势(旧邦新命)入手,对文化比较视角下的根本问题,即文化是否需要融合、能否融合以及如何融合做一“管中窥豹”式的观察和探讨,希望能够在本体论的层面和“提出问题”的意义上对本土化营销研究中暗含的3个根本问题,即营销理论是否需要综合、能否综合以及如何综合有相应的启发和助益。

    

    4.1 “和而不同”:在扎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突出中国营销特色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变革进程中;与此同时,整个中国和全体国人在精神价值方面“事实上也无法尽弃故我”[3]。认清中国营销“情境”,既需要考察当今经济社会转型与变革框架下的营销实践,也需要“放宽历史的视界”,考察传统文化对营销实践的影响乃至形塑作用,因此,发展有关中国的,包含“组织与其情境的‘共同演化”的动态理论”,成为一种必然[28]。

    发展策略上的“推陈出新”,并非是在荡涤旧传统意义上的“除旧”与“革故”,而是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以及挖掘、提炼传统文化新价值的过程中实现“推故而别致其新”。其中,至少有2个深层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当我们讨论传统文化时到底在讨论什么?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营销学术道统结合?

    从文化向度来看,世界范围内“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格局与趋势为发展中国本土营销理论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土壤。我们主张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学术道统”接轨和结合,是要在遵循现代学术规范基础上充分考察情境约束与文化差异,并寻求适宜的研究方法,对重要本土营销现象进行逻辑自洽的理论解释,从而增进营销学界、实务界乃至社会大众对该问题的理解。“和而不同”不能只强调“不同”或者干脆另起炉灶以彰显其不同,也就是说,当我们讨论传统文化、致力于发展营销理论时,同样需要明确反对置学术共同体的知识积累与理论洞见于不顾,而一味强调传统文化独特性的倾向。

    在对话的意义上,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而且能够与现代学术研究道统进行结合。从人性基础看,文化本身实为满足不同人生态度与内在需求而生,古今中外的人性并无不同,这是不同取向的营销理论研究可以对话的根本所在;从科学研究的目的看,寻找真相(reality)和追求真理(truth)并不因东西方而有区别。从学术研究本身来看,中国的营销研究需要在保持“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内在一致性的基础上寻求结合之道以贡献理论新知。本体论dylw.net 和认识论之于研究好比地基之于高楼,不能在学习西方营销理论时有意无意地悬置和忽略其相关研究基础与核心假设。譬如,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看,营销活动嵌入在市场制度之中,市场制度以人类中心论为基础,而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止是儒 家主张,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众生平等均有同样指向)则对其进行了修正;此外,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都有极大差异,对此不应视而不见。但也有部分研究者不愿意“打地基”——在当下的管理学院,如果留心问一名研究者为何要这样做而非那样做的时候,一个常见的回答是:“一流期刊(以及某某学者)是这样做的”,将其视为合法性的依据,在这种状况下,“古为今用”的理念只能沦为“拉(传统文化)虎皮做(研究创新)大旗”式的工具。学术共同体对此应深加反思并予以改进,否则构建“中国的营销理论”将反倒可能失去“合法性”的依据。

    4.2 百家争鸣:在尊重学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

    历史地看,中国营销研究的进展本身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2个阶段。首先是“西学东渐”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在营销学界主要体现为“西学东渐”的30多年,我们对西方的营销理论和实践已有一定了解。理论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主要依赖于“我注六经”式的发展策略,“百家”主要体现为西方的“六经”(即诸多理论流派)。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在“西方理论回答了中国营销问题吗”这方面的困惑逐渐加深——自然,这背后隐含了“存在中国营销问题吗”的疑问。事实上,当我们直面中国营销情境,可以发现中国确实有不同于西方情境下的营销问题。譬如,中国的“G关系”对“关系营销”的区别和拓展,再譬如,中国在品牌建设和品牌传播过程中,中国人对企业“违情”与“违法”问题在认知上截然异趣[29]。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简单地移植、改用和套用既有营销理论(以西方为主),舍弃情境之本而追逐构念之末,我们不但永远赶不上西方,而且还面临着丢失本民族文化特点与精华的危险[5]。

    其次,百家争鸣目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正在发生着的改变突出表现为在西方理论体系主导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产生了突破原有框架、寻求中国理论的“双峰并峙,二水分流”的趋势。“中为外用”目前还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论企图与理论探索,如果要发展出类似今日“外为中用”所呈现出的“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势,就必须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譬如,如何将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和谐文化”[30]以及作为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而产生了最大影响的“天人合一”思想[31]有效融入营销理论和实践,帮助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今后营销学者的一个研究重点,也是中国营销理论对未来国际营销理论和实践发展最有贡献价值的可能创新点。在研究策略上,从特殊的解释(那些真正的当地或本土的解释)中分离情境的解释(那些可能通用的解释)[32]可能更有助于寻找到新的通用理论的起点,并渐开“六经注我”之“生面”。

    4.3 “旧邦新命”:创建“中国的营销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总体上,“现代中国的特点”可概括为“旧邦新命”:“旧邦”是说中国有源远流长丰富宏大的文化;“新命”是说中国未来要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作并世之先进[33]。具体到营销研究领域,“旧邦新命”也可以作为我国营销学界在理论应用和理论创新过程中进行艰辛探索和转型发展的指导。所谓“旧邦”,是指营销研究既有的“照着(西方理论)讲”的历史和进程,“营销的中国理论”的发展可以为我国营销学界与国际学界的对话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所谓“新命”,是指营销研究未来的“接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营销实践)讲”的前景和蓝图,创建“中国的营销理论”可能是其最为重要的理论使命和发展方向。

    如前所述,要讨论创建“中国的营销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有3个根本问题不容回避,即中西文化是否需要融合、是否能够融合及其如何融合的问题。下文的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澄清营销研究中关于这3个问题理解上的可能偏误,以使“综合创新”建立在更为牢靠的基础之上。

    4.3.1 讨论一:中西文化是否需要融合的问题

    这一问题背后隐含着“文化融合必然有益吗”的疑问,如果予以肯定回答,逻辑上将会得出“文化融合有助于绩效提升”的结论。就营销研究而言,需要反思“营销理论综合创新的必要性何在”——如果在一个中外“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体系内,“不综合”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包括西方学者在内,“躲进小楼成一统”,搞清楚自己文化模式下的消费者行为即可。

    简言之,至少有如下2个方面的理由支持营销理论有必要走向综合创新:①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不综合不足以“解释”。高度本土化、情境化下的营销现象和营销实践用外国(包括西方)的理论解释不通,理论发展的规律也需要综合创新的理论贡献。②从有助于绩效提升的角度看,不综合不足以“应变”。中国传统的“阴阳思维”所主张的“以简驭繁”的应变之道(以不变应万变)首先是以“多样化”为支撑的,对多样化的强调客观上需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全球化的开放舞台上,面对日益增多的跨文化营销和营销本地化的需要,文化融合及其基础上的理论综合实有必要,因为它至少为提升绩效准备了多样化的备选。外部环境日益增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内部整合营销的需要都呼唤系统综合视角下营销理论的观照和洞察。

    4.3.2 讨论二:中西文化是否能够融合的问题

    这一问题背后隐含着“不同文化可以融合吗”的疑问,即便在肯定了“需要融合”之后,也存在着一个必须回答的“是否能够”的问题。就营销研究而言,其理论综合创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原因至少有三:①这一“可能性”源于古今中外并无多少差异的“人性”。人性和情感是相通的,这是文化比较的前提,也是探讨文化 差异对营销实践影响的前提。②历史经验的支持使我们难以否认这一可能性的存在。在文化层面,中国并不缺乏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文化融合经验;在营销领域,外来的理论与方法(比如广告、促销等)多被中国营销实践所学习、消解和融合。③这一可能性因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的营销实践互动而大大增强。譬如,尽管北京和纽约街头不同的年轻人对某一品牌有着同样的认同,但其消费行为相同吗?研究清楚他们在各自情境下的品牌认知机dylw.net 理、情感反应和消费行为特征不仅对商家和品牌来说有着明显的实践意义,也能够促进营销理论研究在寻求通用性解释和综合创新方面的进展。

    其中,最常见但同时可能也是最富挑战的批评是:传统文化(比如被大多数人视为主流的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是否相容?如不相容,遑论与市场经济背景下营销问题的联系,至于扎根中华传统文化的营销理论创新就更无从谈起。对于这一富于争议的问题,可以从2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首先,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来看。梁漱溟[8]认为,所谓的东西方文化乃出自于人类生活所具有的3种根本态度和生活路径(中国的、西方的、印度的),东方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之失,并“非其本身有什么好坏可言”,西方文化之所以成为全球学习的对象,乃“在其适应人类目前的问题”。在处理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上,尤其是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应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任务是由前现代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34]。具体到营销研究领域,在这一任务导向下,东西方文化中和现代化有关的、具有普适意义的方面,都需要相互学习,简言之,这是营销理论“能够”走向综合的内在依据。其次,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本身对情境的强调反过来也支持了探索中国情境下营销理论的必要性,更进一步,“那些发展于中国、最初只在中国独特情境内的中国理论没有理由不能成为普遍性理论,继而被应用于非中国的情境并被完善”[25,35]。

    4.3.3 讨论三:中西文化如何走向融合的问题

    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国营销理论发展和演化路径的基础上,即通过对“吉为今用”、“外为中用”、“中外结合”和“中为外用”四阶段的再探讨,部分地获得中国营销研究未来路向的启发。

    (1)古为今用 任一文化,其来有自,所能绵绵不绝对今人有启示者,均属“古为今用”之列。今能否胜于古,当可探讨;古能为今用,则近于常识,至少在时间不可逆和演化的意义上,任谁都不会轻易否认学古以用于今的可能性。具体到营销研究而言,一方面要善于发掘、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用好“情理营销”。比如,学会如何把“天人合一、和谐发展”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等重要的中国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营销和品牌实践中,不仅是“古为今用”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新时期中为洋用”在更高层面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辨识、弃其糟粕,例如,王权思想、特权观念和官本位意识本身对营销实践中的官商互动(勾结)同样具有深刻影响,一些人据此把“关系营销”学成了“厚黑学”,另一些人则据此对“关系营销”大加挞伐,实在是打错了板子,需要正本清源。

    (2)外为中用 最惯常的说法是“洋为中用”,但到底何谓“中”何谓“洋”?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里,最多只有“夷狄之争”,素来不存在“中洋之辩”。只有进入近现代之后,中国才产生了所谓的“中”、“洋”问题。“洋”在狭义方面是指海洋型的西洋文化,在广义方面可包括所有外来的影响(比如苏联之于大陆,本文将在广义上使用之);与“洋”相对的概念本来是“土”主要指大陆型的本土文化[9]。“中”的概念则在“土”的基础上更加丰富了一些,“中”字有中央、中心的地理意义,但同时也体现为“中和、中庸、中正、中行”的文化含义,更强调人的行为、言论或规则的恰到好处和中正无偏。“中洋之别”对本土化营销研究的理论含义在于:它首先提醒我们注意区分不同的本土化发展道路,同时也暗示了文化整合视角的重要性。

    到目前为止,对中国营销研究贡献较大的主要还是“外为中用”,毋庸讳言,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学习、借鉴(甚至某种程度上的移植和嫁接)外国的理论,并努力实践“外为中用”。但在这一过程中要越来越留心和重视4个问题:①我们的研究提炼出了什么中国营销问题;②外国(包括西方以及其他国家)既有理论是否适用;③理论背后的哲学前提和预设到底何指;④回头再次检视理论赖以产生的情境尤其是文化上的差异与影响——这并非是说文化影响高于哲学预设,而是要力图解决一类问题:大家即便都讲的是“科特勒”,都在谈论“建构”与“演化”,但由于文化差异——更倾向于分析还是综合的思维方式、“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的研究取向,“原汁原味”还是已经“本土化、特色化(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美国)”的变化过程等所产生的影响,将会对理论及其哲学预设的理解与运用造成根本的不同。

    (3)中外结合 面对外部环境日益增长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对多元文化智慧和共同文明成果加以整合、吸收和利用。就本土化的营销研究而言,需要将文化客位/普遍性(etic)与文化主位/特殊性(emic)、探索性(exploration)和开发性(exploitation)以及严谨性(rigor)与切题性(relevance)有机结合起来[4,6,25,36],因为此种结合最有可能发现那些对于美国学者和中国学者来说均属“未知的知识”[37]。就理论研究中的“如何结合”而言,首先需要“视文化为整体”,因为文化的形成有其历史和社会的“路径依赖”,会产生某些无法在其他文化中获得解释或对照的独特属性;同时,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机制互相关联,将文化拆分成互不隶属的元素会降低对文化理解的深度。鉴 于此,面对—系列关于本土研究的深层次问题时,采用系统性的文化整合视角[38]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其次,在具体研究中,也需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本土化发展道路并选择适宜的方法。例如,对于任何具体的问题,“跨本土方法”不失为一种通行的研究方法,它有助于解决科学界的民族优越感和跨文化对等性之间的矛盾[39,40]。

    (4)中为外用 这是“中外结合(中外合璧)”中更为重要的部分[41]。时下以及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漫游”于全球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也要“打进”中国市场。此时,“古为今用”阶段所强调的“天人合一、和谐发展”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等“中国”价值观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就文化本身而言,东西方文化也将走向一条“仇必和而解”而非“仇必仇到底”的道路[34],双方的相互交流、学习与融合成为人类应对时代挑战的内在要求。即使是将文化差异视为“下一种冲突模式”之“主要根源”的HUNTINGTON[42]也在《文明的冲突》结尾时说道:“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普世的文明,有的只是一个包含不同文明的世界,而其中的每一种文明都得学习与其他文明共存。”这种交融和整合并不是对学习对象的简单模仿或者照搬,而是和而不同、多元共存的新的综合[43],从而能够为新时期具有超越性的“中为外用”奠定基础。把各个阶段打通来看,如果没有“中为外用”的追求和自信,那么,“中国的营销理论”恐怕始终只能是一种奢望。

    5 结语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6

文化营销的含义

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依靠不同的技术和质量区别不同的产品,但在今天,先进技术的扩散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之间产品质量和特色的趋同化程度越来越高,依靠产品本身的物理特性已经很难把不同的产品明确地区分开来。没有产品的个性就无法获得真诚稳定的顾客。企业依靠什么创造个性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内涵,赋予产品个性和灵魂。被赋予了文化个性的产品在顾客眼中是活的、是含义丰富的、是吸引眼球的、是聚焦偏好的、是无法替代的、是难以讨价还价的。企业要创造出产品在顾客心中的个性定位,就必须进行文化营销,将文化注入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之中。

沃尔沃、奔驰和丰田三家汽车制造商的制造技术不相上下但营销文化各不相同。沃尔沃的营销文化是安全第一、豪华第二、省油第三,奔驰的营销文化是豪华第一、安全第二、省油第三,丰田的营销文化是省油第一、安全第二、豪华第三。它们的不同营销文化确立了它们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资源优化配置排序,形成它们企业的不同个性和产品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它们产品的垄断力和卖点来自营销文化个性而不是技术优势,因为它们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个性是追求营销文化个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三家车厂的卖点不是汽车而是文化个性:安全、豪华和省油。追求安全个性的是沃尔沃的顾客,追求豪华个性的是奔驰的顾客,追求省油个性的是丰田的顾客。没有营销文化,就没有产品定位,就没有品牌,就没有目标顾客!

没有哪个企业会什么钱都赚,什么产品都生产,什么东西都营销。没有哪个顾客会什么产品都接受,什么产品都购买,什么产品都消费。企业和消费者在他们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选择必然受到他们的价值判断即文化个性的约束。企业是通过选择营销个性表达企业使命的生产者,顾客是通过选择购买和消费表达顾客个性的消费者。如果企业的文化个性与消费者的文化个性正好匹配,消费者就会成为企业的真诚顾客。

什么是文化营销呢?

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构建企业的个性价值观并寻求与消费者的个性价值观匹配的营销活动。文化营销通过寻找、策划和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个性匹配获得真诚的顾客群以达到持久赢利的目的。文化营销寻求为顾客所接受的某种价值观或者价值观念的集合作为立业之本,从而促进顾客对整个企业包括其产品的认同。文化营销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并通过营销的全过程来追求和表现这种核心价值观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

文化营销是要为企业确立一套营销的行为价值标准,以此来判别营销的好坏对错、成功失败;判别什么营销是正确的,什么营销是错误的;判别哪些营销是应该做的,哪些营销是不应该做的,判别哪些营销是第一重要的,哪些营销是第二、第三重要的。营销文化是一个企业用来判断营销好坏对错的价值标准体系,这一价值标准体系的制度化和表达的具体形式,以及由这一价值标准体系产生的营销的使命、凝聚力、动力和激情。企业营销文化即企业营销的个性。

文化营销是整个营销系统中最重要的营销,它能保证一个企业去做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营销,能为营销提供动力系统、追求方向和激情源泉。企业的文化营销是一切其他营销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其他营销便会失去意义!

文化营销通过激发产品的文化属性,构筑亲合力,把企业营销缔造成为文化沟通,通过与消费者及社会文化的价值共振,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文化营销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个性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文化营销包括浅层次的构思、设计、造型、装潢、包装、商标、广告、款式,也包含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文化营销是在营销过程中充分表达了某些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引起价值共鸣,最终完成营销全过程。即文化营销的历程。文化营销特别注重追求满意度,强调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或者价值观念的集合来达到某种程度的满意。

人们生理需求本质上更多地表现为无差别的共性需求;文化需求则由于精神活动的自主性更多地表现为个性需求。文化需求的个性化,构成现代需求的基本特征,它使生产经营者因此而把握更多的超额利润的新机会,间接地改变了生产经营者同行之间的竞争模式,实现了互补性差异竞争,从而获得“双赢”效应。文化需求的这些特征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同时也使企业面临文化营销挑战。

文化营销主要包括以消费者的个性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品格的营销策略组合与以文化观念为前提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服务。关于文化营销的内涵,刘喜梅就认为:文化营销实质上是指充分运用文化力量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市场营销活动。即在市场调研、环境预测、品牌的确定、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研发、产品包装、定价、渠道选择、店堂布置、促销、提供服务等营销活动流程中均应主动进行文化渗透,注入符合目标公众所期望的文化附加值,以提高品牌、产品或服务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以文化作媒介与目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构建全新的利益共同体、意味共同体关系。基于此,企业应充分挖掘自己所处地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企业的商业文化的品位和特色。文化营销本质目的在于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体,发挥协同效应,

以引起消费者的联想,产生美好的想象,激发消费者心底的情感,震撼其心灵,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文化是营销的核心竞争力。营销的关键是个性,产品与服务只是这种个性魅力的载体。星巴克出售的是一种第三场所的独特体验而不仅仅是一杯咖啡,资生堂出售的是一种美的姿态与追求,不仅仅是一种化学配方。这些都代表着文化这种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文化营销在传统营销中的应用

文化营销与传统营销策略的有机结合,会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

文化定价

有诸多因素影响产品定价,文化因素是影响产品定价的最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企业的文化个性是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的决定因素,而产品定位和品牌优势又是产品定价的决定因素。下面水井坊的案例就是文化定价。

有600余年历史的水井街酒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白酒的最早源头,水井坊品牌被称为中国白酒业的“活文物”,它包括川酒文化、窖址文化和原产地域文化三个内容。水井坊分析了大量的调研材料,最后发现应定位于高档白酒的消费群体,他们具备大部分相同的消费特征:中年男子、收入丰厚、社会地位较高、有炫耀心理。水井坊上市之初定价就比茅台、五粮液等高档白酒高出30%~50%。在很多人对中国市场能否消费得起如此昂贵的白酒产品深表怀疑时,水井坊系列的市场表现迅速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可以说,水井坊开辟了中国超高档白酒市场。

产品文化化

产品文化化是指通过对产品进行文化植入,赋予产品企业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增加顾客对产品的独有感知价值。文化营销的视野中,产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使用要求,还需满足文化精神的需求。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命名、品牌、造型等均需增加文化品位、文化气息与氛围,从而建立起产品与文化需求的联系。促使消费者购买的因素主要有购买功能、形象、服务、品牌等,文化营销不仅是通过建立个性优势的主要源泉,而且也是企业吸引顾客、获得价格溢价的主要途径。例如,耐克运动鞋不再是耐克公司生产的,而是别的生产商贴牌生产的,如果没有耐克的钩形标,就不会卖到耐克专卖店的价格。这正是文化个性在产品中的价值体现。

品牌延伸是文化横向复制的典型代表:在同一个品牌名称下生产系列产品,共享品牌文化内涵。SONY的品牌从最初的收音机、随身听延伸到其他领域的产品,比如游戏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笔记本电脑、MP3、DVD机、手机等。SONY主张以“技术”为产品的象征,建立“全球化”优势,形成“媒体”平台。“全球化”、“媒体”和“技术”是SONY的核心竞争力。SONY的国际形象:这牵涉到了SONY一向的品牌形象,除了本身是一个具日本色彩的科技公司外,也结合了西方的各种要素,在产品的包装及行销上希望营造出一种“国际性”的产品形象。如在Making Sense of Walkraan(du Gay,P.,Hall,S.,Janes,L.,Mackay,H.&Negus,K.,1997)一文中所谈到的:对美国跟欧洲来说,SONY可能是被视为一家日本公司,然而在日本国内,SONY又营造出国际形象。因此,要将SONY这样的公司归类是相当困难的,在本质上SONY可以被视为一个全球化的混血儿。所以在Play Station 2的广告中,几乎都是以非日本且具西方要素的故事背景为诉求。然而,SONY的产品之所以具有如此结合东、西方的混杂特性,是有其历史背景的。SONY籽个性特征附加于产品之上,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令产品拥有最流行的外观和色彩,并赋予产品与SONY文化匹配的内涵,使得消费者一如既往地相信SONY的产品都是“优质”的。

文化的纵向复制是指企业把某种品牌个性只局限于某种特定的产品,并努力扩大产品的销量。例如,NIKE的商标只应用于运动服装产品,但是NIKE运动鞋已经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相对于横向复制,文化的纵向复制的好处是可以较好地保持品牌文化的原始含义。

渠道文化化

渠道文化化是指通过对产品进行文化植入,赋予渠道的企业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增加顾客对产品的独有感知价值。随着技术的变化、直接营销和网络营销的巨大发展,对于营销渠道的性质和渠道设计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不管技术如何变,万变不离其宗,营销渠道的选择离不开文化。

戴尔计算机公司1984年成立,截至2000年1月28日的过去四个财季中,戴尔公司的收益达到270亿美元,成为全球名列第二、增长最快的计算机公司。戴尔公司的成功建立在直销模式的基础上,这种模式革命性地改变了整个计算机产业。

根据戴尔的分析,中国市场跟美国市场非常相似。其技术成熟度整体上可能稍稍落后于美国。但中国市场如此之大,能与美国技术同步的那部分市场依然占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戴尔所选择服务的也正是这一部分市场,其技术和用户成熟度与世界其他地区非常接近,而这些用户与美国市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例如,戴尔70%的产品卖给了在中国的跨国企业,如花旗银行、摩托罗拉、通用电气、强生等。使用戴尔计算机的人跟欧美等国的同事一样,使用的是同样的软件,因为这些公司是国际性的公司,他们用的是国际性解决方案。这些用户的成熟度与西方国家基本相同。

多数产品都适用直线销售模式,而且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会愿意接受直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直销不仅仅指面对面的销售。它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国际互联网、电话与顾客建立一种互动关系。所有的大众化标准产品都有机会实现直线销售模式。实现了直线销售模式,可以节省很多原本用于销售渠道、商、展厅等方面的开支,把这些钱转送给顾客。这样,产品就可能更便宜,或者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产品。直销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戴尔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促销文化化

促销文化化是指通过对促销进行文化包装,赋予促销的企业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增加顾客对产品的独有感知价值。促销,作为整合营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品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销售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效压制竞争对手的利器。

在促销过程中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促销方式中,塑造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向消费者传递文化特质的同时,突出企业产品的文化性能,以文化推动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就能够使企业形象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在促销活动中,搞好“主题行动”,可使营销过程始终贯穿一条成功的主线。

目前市场上各种商品所进行的包装赠送、游戏抽奖,给消费者

附赠的商品都比较缺少文化内涵,一般还都处在只是在附赠的商品上打上商品名称或企业名称,这其实都是有点一厢情愿的做法,因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好像没有更多的理由对其产生更多的热情!促销本身的同质化,加剧了商家之间的竞争,同时也令消费者对促销活动本身热情不再。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诸多促销行为还在进行着这种“老鼠赛跑”的游戏,一方面令促销本身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形式陈旧,使得促销效果大大下降。

而麦当劳在促销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其营销策略的成功,不得不归功于其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而其促销方式的核心是“文化”。这门艺术,2001年5月份的广州,麦当劳与史努比把促销与品牌演绎得淋漓尽致。2001年5月21日,广州麦当劳为促销推出新款太空型的“史努比”公仔,引来一番抢购热潮。其促销内容其实很简单,顾客只要买一份麦当劳套餐,再加10元就可以得到一个新款史努比公仔。如此简单的促销形式并没有超越《麦当劳促销手册》的范围,只不过是其为争取新顾客的促销形式的一种。这种简单的促销形式,却引起一些学生哥逃学排队抢购,甚至一些“非相关”的大人排队抢购。在这次引起不小震动的促销行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巨大魔力,引得各界媒体纷纷报道,市民倾城参与,公安维持秩序,麦当劳公司出面向公众解释?

有人说麦当劳即是世界上最大的汉堡制造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商,其在不断销售汉堡的同时,也在想尽办法为汉堡附加一种文化,以便让汉堡更具有灵性,而这种附加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促销,内容是玩具本身的文化性,如史努比系列的推出,在探寻与人们精神深层次的沟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之所以能够把麦当劳、史努比、促销与品牌四个要素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有一个核心背景:文化促销。综观当前市场上的一些促销行为,与麦当劳作一下对比,则显得缺少了很多的文化味道,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不能引起消费者共鸣,在促销时不能有效积累品牌资产的原因之一。

文化定价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以消费者获得的总价值与让渡价值为基准并能够使企业找到属于企业自身的个性;产品文化化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使用要求,还需满足文化精神的需求,渠道文化化是供应商企业文化的一种延展;文化促销能够推动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使企业形象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可见,把文化营销有效地运用于传统营销策略,企业能够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

最后,我们以美国星巴克为例来完整说明文化营销。

星巴克“第三空间”文化营销对4P的影响

关于人们的生存空间,星巴克似乎很有研究。霍华德・舒尔茨曾这样表达星巴克对应的空间:人们的滞留空间分为家庭、办公室和除此以外的其他场所。第一空间是家,第二空间是办公地点。星巴克位于这两者之间,是让大家感到放松、安全的地方,是让你有归属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网络浪潮也推动了星巴克“第三空间”的成长。于是星巴克在店内设置了无线上网的区域,为旅游者、商务移动办公人士提供服务。

星巴克选择了一种“非家、非办公”的中间状态。舒尔茨指出,星巴克不是提供服务的咖啡公司,而是提供咖啡的服务公司。它提供一份浪漫享受,调动一切感觉,在店内营造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咖啡的芳香、味道,家具摆设给人的感觉,壁画的装饰,音乐的旋律等无不在传达着其品牌。

产品

“第三空间”这个星巴克始终遵循的第一价值观,要求在产品、服务上创造自己的独特价值。在星巴克,为顾客冲好一杯咖啡前的每一步骤都严格把关,具体地讲,就是挑选最好的阿拉伯咖啡豆,很好地运输和储藏,将豆烘焙至特定的程度,然后以高标准磨碾、冲泡并高标准提供最后一道程序――服务。

价格

星巴克在中国的价格同星巴克在本土市场的销售价格是一样的。仅仅是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去零凑整。消费星巴克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来自海外的旅行者,他来到中国,在酒店附近散步,突然发现有一问以前就熟悉的星巴克,于是进来看一下,换算一下汇率,哎,这儿的价格同国内一样,那么就来上一杯。反过来,如果价格不同,倒是会引起困惑。另一种是国内人士,毫无疑问,消费的推动力是基于文化上的某种认同。星巴克是咖啡,同时也是文化符号。

渠道

正是有了“第三空间”这样的品牌个性,星巴克似乎并不担心合作伙伴不能调配出可口、美味的咖啡,而是担心“不卖咖啡卖服务”的核心品牌利益不能很好地被逐利者所领会。因此,星巴克为自己坚持直营的战略给出的理由是:品牌背后是人在经营,星巴克严格要求自己的经营者认同公司的理念,认同品牌,强调动作、纪律、品质的一致性;而加盟者都是投资客,他们只把加盟品牌看做赚钱的途径,可以说,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非经营品牌。

30多年来,星巴克对外宣称其整个政策都是:坚持走公司直营店,在全世界都不要加盟店。所有星巴克咖啡店一定是星巴克合资或授权的当地公司的直营店。业内人士分析说,如果星巴克像国内多数盟主那样采用“贩卖加盟权”的加盟方式来扩张,它的发展速度肯定会比现在要快得多。当然,也不一定比现在好得多。

促销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7

 

目前营销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文化的概念研究,建设研究。但是对营销文化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定义,特别是对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的界定不清,使应用和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1.企业营销文化的多元化界定

对于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界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

Webster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共同享有企业统一的价值观、理念的一种模式,而这些统一的价值观、理念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感受”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而为他们在企业内的行为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它还指把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组织营销活动的重要性,也指企业组织、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方式和方法。Webste在1995年又对他之前的研究做了进一步探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在企业中为员工提供了统一的行为规范的那些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和行动指南: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行使营销功能的重要性;也指企业营销活动的组织、执行的方法和模式。

刘光明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营销文化是企业在执行一系列营销策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高起点、智力型的竞争手段,服务并服从于企业的价值目标,渗透于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他在书中写道,从形式上看,营销文化运用牌匾、橱窗设计等广告艺术手段来促进商品销售,其实只体现了商业文化对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趣味、精神气质的探寻,因此营销哲学,营销与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罗争玉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

刘毅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对营销人员及其相关人员或组织的行为有影响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

雷畅云、王克修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营销文化内涵的界定,学术界存在一些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侧重于对营销文化精神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理念、营销价值观对企业营销管理模式、具体营销行为的指导作用;而另一派则侧重于对营销活动中物质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活动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把营销文化等同于文化营销期刊网。

2.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从以上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来看,不同的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承认企业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营销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营销哲学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营销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企业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价值观,审美和道德观,它决定着企业的营销行为规范和企业的营销制度。企业营销文化是由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构成的整体系统。(图1)

图1

2.1. 营销哲学——深层营销文化

营销哲学研究的是一般的世界观、认识和方法论问题,它属于哲学范畴,是哲学中管理哲学的分支。作为人们研究营销问题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营销哲学,其基本任务是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概括现代营销的本质和内在机制。任何企业的营销管理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和观念下进行的。确立正确的营销哲学,对企业经营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营销哲学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必须在全面分析市场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确定自己的原则和基本取向,并用于知道营销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保证企业的成功,因此营销哲学史营销文化最深层的文化。

2.2. 营销理念——中层营销文化

营销理念是人们在营销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它是营销人员从事市场活动的指南,是人们对营销活动的根本看法营销哲学,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出发点。营销理念的形成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并随着营销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理念,那么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科技高精尖化、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营销理念包含了哪些内容呢?

1).企业应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以顾客为中心,不是企业围着顾客转,而是应该研究顾客的需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营销实践中,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做到使顾客满意,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只有了解了顾客的真正需求,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应从点滴做起,使顾客从最初的潜在顾客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终身顾客。研究表明,企业只有从满足顾客的需求、使顾客满意中才能获得长期的利润。总而言之,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才能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创新的营销理念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

营销实际上就是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的过程。然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们或多或少的有点喜新厌旧情结。因此,企业要想留住老顾客,就必须坚持营销创新,必须用新的理念指导营销工作,用新的手段或方法争取市场主动权,在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企业不仅仅在生产上下功夫,也应该在营销上创新,生产对企业来说不是问题,产品基本趋向于同质化,但是营销理念的创新却是不断前进。企业只能以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来赢得市场,取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所以,企业必须坚持创新,才能留住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从而在竞争中取胜。

3). 坚持整合营销战略的营销理念

整合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协调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营销功能,共同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和服务的战略。整合营销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同的部门之间,即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整合营销哲学,例如生产部门,品管部门等,另一方面是不同的营销功能的整合。整合营销战略,强调企业不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功能上应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与消费者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以实现营销目标,增强竞争实力。随着现在的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整合营销战略也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总的来说,现代企业的营销理念,主要包括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创新的意识、整合营销这三个个方面,当然还应该具有服务营销、绿色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生态营销等理念。只有牢固树立这些营销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企业才可以常青。

2.3. 营销形象——表层营销文化

营销形象,实际上是企业整体形象向企业外部的延伸,它是指顾客作为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对企业的总体的、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特别是对企业的市场行为或活动的综合看法和评价。很显然,营销形象有其自身的特征、作用和内涵。

营销形象的特征。首先,营销形象具有整体性期刊网。尽管营销形象反映了企业营销理念、营销人员素质、企业内在凝聚力、技术开发能力、营销管理水平、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等不同方面,但它在顾客看来总是由若干不同要素构成的一个总和的、整体的形象;其次,营销形象是动态的。营销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行为和顾客认知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再次,营销形象是相对稳定的。营销形象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当这种评价为舆论普遍所接受时,顾客在心理定势的作用下,其看法或评价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最后,营销形象具有表面性。营销形象是指人们可以直接感知企业营销的外在形象,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品牌、包装、产品、营销人员服饰、促销活动、广告等。当然,营销形象还有其他的特点,如外延性、主观性、多维性等等。

营销形象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营销形象已成为企业一种无形的财富和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营销哲学,良好的营销形象有助于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市场开拓;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有助于企业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营销形象的摘要包括行销领导形象,营销人员形象,营销代言人形象等。

3. 总结

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企业文化这个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要建设好企业营销文化,因此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以前的学者对企业营销文化概念的梳理,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企业只有长期的建立企业的营销文化,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企业在营销中应该较多的去运用营销文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全球科技文化一体化时代即将来临。我们相信,蕴涵着丰富内涵的文化营销方式必将得到广泛而迅速地传播与发展,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将聚焦于营销文化。目前企业还尚未给予营销文化足够重视,理论基础还远未形成,仍需在市场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党利,郗芙蓉.企业文化营销的概念及实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

[2].周存本.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梅清豪,周安柱译.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8

首先,我个人认为科特勒在中国并没有被神化。为什么这样呢?因神化这个词跟迷信某人或某个观点的权威有关。然而在中国营销界,人们对待科特勒并没有崇拜至迷信的程度。我个人一直比较反对对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实”进行夸大,尤其是当我们是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学术是很需要认真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要是经常为了自己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私人利益而夸大或缩小“事实”,一是人们很难去相信他说的话,二是这样的研究态度和研究动机也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学术上取得什么成就。

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营销界仍然会有一小部分人认为科特勒在中国已经被神化了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有人人为地创造了科特勒被神化这一假象。这一假象的产生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来源。

其一,跟中国营销人营销自己的策略有关。许多中国营销人,尤其是某些营销咨询人为宣传自己个人或公司的需要,采用的是打倒权威、抬高自己,以吸引眼球和树立地位的策略。在营销方面,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大师和学术权威?那就只有科特勒先生他老人家一人了。因此打倒科兄也就成了某些想崛起的营销人的首要任务。此其一也。所谓的科特勒神化,其实是部分本土营销人为了把自己造成一尊营销新神而人为地硬树立起来的营销旧神。在一般中国营销人当中,并不真的存在着这种一种神化。

其二,跟中国营销人不想再做学生了有关。中国经过二十年的市场营销实践,取得了不少营销实战经验和体悟,其中一部分对理论有兴趣而且具备理论整合能力的实战营销人士,纷纷总结中国市场上独特的市场营销经验,形成了一些局部甚至少量整体上的亮点,这已经成为事实。那么,这一小部分已经成长起来的中国本土营销人要独立,要自创门派,要成人,要脱去学生这顶帽子,他们会怎么办?他们要造反,徒弟要造反,能造谁的反?只能造师傅的反,那么,中国营销人共同的最主要的师傅又是谁?就是他科特勒老兄了。

事实上,中国营销界近二十年来至今仍然处于十分饥渴的学习阶段,而科氏则是西方现代营销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成就借助于其经典教科书在全球包括中国广泛流传,中国人在大学和MBA学的也都是他老人家的营销理论。中国营销人包括我自己熟悉的营销学权威也主要就是他老人家和定位理论的倡导者特劳特与里斯先生加上提出整合营销理论的舒尔兹先生。特劳特只是在定位理论上有创见,但定位只是营销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构成不了真正的全方位的大师风范。整合营销实际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在如何做好整合营销传播上,此理论虽然十分重要,但也构成不了完整的市场营销管理理论。这样说吧,在全球市场营销领域,真正能够称得上大师的人物,在我看来,就只有科氏一人,其他人只能算是优秀营销专家。日益成熟的中国营销人士要造反,科特勒当然又是首选目标。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中国大批营销人在检讨科特勒的营销理论的同时,也开始在检讨特劳特的理论和以奥美为代表的国际4A公司的市场营销理论。这是中国营销人成长的表现,也是中国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在西方,市场营销理论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科特勒自己,也在不停修正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显然,营销理论作为一门应用性的活的科学,它不会是个死东西,而是活的,它的发展必然会跟上并促进实践的改变。

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将中国本土营销理论的提出和进步,视作整个世界营销理论发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总之,中国人提出并修正以往的一些营销理论,一是没有什么样大惊小怪的,二更不是代表中国人否定了以往的理论成果,科特勒等人的理论就完全没用了,这种一味打倒别人树立自己的风气、倾向我们必须警惕、防止。

目前,世界上及中国的所有企业都仍然在用着科特勒理论,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原因是因为科特勒理论的特点所决定的。科特勒营销理论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特勒理论是营销理论中的一般营销理论,是营销理论中的通用理论,它讲的是所有营销活动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遵循的一般市场营销原则。既然是基本的普遍的市场营销理论和原则,那只要你在做市场营销活动你就多多少少自觉、不自觉地在用。另外,人们还经常忘记了,市场营销活动其实含有大量的管理成分。因此我本人谈市场营销时,总是强调完整的市场营销,不仅仅是4P、4R,而是对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过程,完整的市场营销理论,必须是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才对。而营销管理这个部分,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如方法和流程是共性的,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上集大成,企业不用的话能够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活动吗?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我个人一直认为,对于中国及其他各国的营销实践来说,不是科特勒理论不行了,而是科特勒理论不够了。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不是给我们尊敬的世界唯一的营销大师泼污水,而继承他老人家的光辉成就,发展其理论空间,深挖其理论不足之处,然后设法补足其缺陷部分。我在2003年提出超限营销理论时就坚持这个观点,理论研究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偏私,否则不可能取得什么真正的理论成就。

二、您认为科特勒市场营销理论在指导中国市场营销实践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是什么?

郑文斌博士:

我个人认为(我总是强调这一点),科特勒先生的营销理论在一般、整体的运用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科特勒理论在中国市场及其他国家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共性营销理论在中国及其他各国具体市场中如何个性化的问题,和在具体某个企业的具体市场营销实践中如何实际操作的问题。

完全可以肯定地说,科特勒理论在这两个重要而关键的、直接影响到企业具体营销效果的问题上存在一些较大而且明显不足之处。我想,这可能也是一个通用营销理论所难以一一穷尽和难免有些不完善的策略层面的不足。十分不幸的是,真正影响甚至决定企业营销成败的却是这些大原则、大原理、大系统之下的实操营销策略层面的东西。

应该说,定位理论和整合营销策略的出现,已经是对科特勒理论所未能充分关注和给企业提供明确指引的重要营销关键点提出了新的补充。但定位理论和整合营销策略的加入,也仍然未能解决科特勒理论的所有不足。具体说,我个人认为科特勒先生的营经典销理论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或不足:

A、 科特勒营销理论与当代市场营销所紧迫需要的市场策略创新相比,更多地是一种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系统是无所不包的和大而全的,但对具体市场营销策略却缺乏更深入的研究,不能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实操性很强的实战指引。如市场调研,定位,广告,价格,渠道,终端,生产,物流,促销,品牌,等等环节,甚至连广告中的创意,都已经形成一门实操性很强的策略、方法、技巧性学科,作为大一统的全科市场营销理论,科特勒理论未免显得过于粗放了些。这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要由市场营销的具体分支学科来一一对应地解决,二是作为通用市场营销理论,必须敏感并适应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发展变化,更多地切入新的核心分支领域,快速总结并整合各分支学科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通用理论。

B、 科特勒市场营销思想的实质是:寄希望于一个企业能够把其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做成100分,做得很完美。科特勒在其理论体系下隐含的潜台词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及各要素要全面开花、均衡用力、全面推进,才能取得最佳市场营销效果。但残酷的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操作方法对于许多具体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是可能的,但又是可怕的高投入、高成本的一种笨策略。这一指导思想尤其不能指引发展中国家许多基本条件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以及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环境下很大一部分竞争资源十分有限的所有企业。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特勒提出的市场营销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其本质错误是忽略了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并非完美,更忽略了企业本身所能用于市场营销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市场营销真正挑战在于怎么运用适当的市场营销策略,以企业极其有限的资源,通过精心组织的市场营销活动,去赢得一次又一次营销战斗所累积起来的营销战役直至战争的胜利。

C、 科特勒营销理论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帮助企业如何创建起完整的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和如何正确地按部就班地组织市场营销管理活动,其理论追求的目标是理论的全面性、完备性和正确性。但现代市场营销实践的发展十分迅猛,企业光是按照教条组建起完备的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已经不能解决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紧迫而现实的竞争问题。在产品甚至品牌甚至营销方法日益趋同化的高竞争度的市场环境下,只有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企业在市场营销上存在的困境。对创新的关注只能来源于实战型营销人物,在中国也好,在欧美也好,真正的理论创新者不可能是坐在学院里,而是活跃在市场和企业里。当今许多管理、营销理论的创新者都是在企业或咨询公司中,创新的敏感区域在市场一线,这是人们经常会忘记的营销创新秘诀。我本人一再坚持不上学院而坚持在企业中学习,从内心深处来讲也是出于这样一种基本原因。理论一旦不能结合实践,理论本身就会很快失去发展和创新的活力。

三、您认为中国会出现像科特勒营销理论那样成体系化、具影响巨大的本土化营销理论吗?

郑文斌博士:

我个人认为(我会一直强调这一点),在中国有可能会出现象科特勒理论那样完善的、体系化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通用市场营销理论,但这一理论不应该仅仅是一种中国独有的本土化的营销理论,而是一种总结前人智慧精华而且有发展创新的新的整体性营销理论。我们都应该意识到,不仅中国,而且每个市场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只是各自特殊性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因此,单一地过分强调本土化营销理论创新,可能存在较高的伪理论创新的风险。一个真正的理论必须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然后又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必须是貌似特殊真理的普遍真理(毛泽东思想就是这样)。当然,取得这样的成就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中国目前形成的主要还是局部性质的本土化色彩浓厚的营销小创新,随着理论创新条件的成熟,中国有出现营销大师的可能性。之所以可能,主要理由有三。

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正在高速成长和拓宽的、地域十分辽阔、民族十分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新兴工业品及消费品市场。在这样一个很特别的市场上,人们正在从事着前所未有的、五花八门的营销实践,现在的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活跃的市场营销试验场,许多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都在这里出现。如此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市场营销实践,为中国本土营销人理解和发展甚至创新市场市场营销理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了土地,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中国营销人已经有幸脚踩着这样一片土壤。

二、中国本土营销人士在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上的准备工作已经接近完成。到目前为止,中国本土营销人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西方经典市场营销理论的学习,并且能够活学活用,成功地运用于营销实践。部分优秀者已经在实践中以创新者的姿态活跃在商业世界。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本土营销人在理论上的修养已经日益成熟。西方经典营销理论学透之时,也就是中国本土营销人创立或发展出新的通用市场营销理论之日。

三、中国累积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化、本土化兼具的营销理论创新人才。中国90年代至今,大量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大量海归派市场营销人才归国,大量西方重要企业如世界500强活跃于中国市场,还有可以预期的中国本土优秀企业向海外扩张发展,在这样一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本土市场营销人才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土经验和国际经验,而是取得了一种既国际化又本土化的一种双重视野。而大量具有高学历或高学术研究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从事于企业市场营销实践,长期实践和理论结合互动的结果,必然促使其中的一批兼具理论和实战高水平的营销精英日益成熟,集营销理论之大成的大师级人物极有可能在10-20之间诞生其间。

四、您认为目前较成熟的中国本土化营销理论是什么?主要由谁创建?与科特勒营销理论有何渊源?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郑文斌博士:

我个人认为,中国至今尚无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本土化市场营销理论,有的只是一些零星的市场营销理论创见。创见是什么?就是多少能够从理论上总结出那么一两点精华、规律,而且已经总结出来的东西大多集中在策略甚至具体战术层面,层次比较低,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构建和深刻的理论基础分析。

如果硬要说中国存在那么一个真正的将来在理论上能成立的本土人创立的营销理论,那么,我只能说那就只有一个由我本人和一些朋友一起创立的市场营销理论,叫做超限市场营销理论。这个理论是2003年由一个朋友倡议,经过我详细思考,并且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我写出来的,由我从哲学、战略、战术、技术、实操五个层面分别予以论证的,总结中国及外国部分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所创立的一个理论。其理论架构借用了著名的军事著作《超限战》的框架,但其具体理论框架已经被较好、较深入地市场营销化了。

记得当初创立理论时,朋友们出于商业利益上的考虑,力主把它搞成一个与科特勒理论严重对立的理论,但我作为这个理论的真正创立者没有这样做。我一直主张把这个新的超限营销理论当作对科特勒传统经典市场营销理论的一个必要而有力的补充:

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系统的完整,超限营销补充强调市场营销在现实条件下不能够过于追求完整;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必须注重整体性,超限营销补充强调市场营销更要注重关键点和某些局部;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的各个要素必须努力均衡地发挥作用,超限营销补充强调市场营销更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创造整体或局部优势”;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系统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超限营销补充强调市场营销更应该抓住要害、重点,在不平衡的发展中实现跳跃式进步;科特勒强调企业自身资源的健康性和有限性及充分利用,超限营销补充强调企业应该真正调动起所有可用的社会资源而不能局限于企业资源;科特勒强调企业营销活动的资源导向性,超限营销补充强调企业营销活动的目标导向性,等等。

说到超限营销理论与科特勒理论的关系,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的“正”,超限营销强调市场营销的“奇”。按照军事家孙子的廉洁,一正一奇,“以奇胜,以正合,”才能取得战争完整的胜利。没有奇,既浪费宝贵资源,又不能取胜。没有正,奇的效果无法深化和巩固,奇的策略也就失去了产生作用的基础。奇正相生,变化无穷,方能百战百胜或百战多胜,而不是少胜也。因此,奇不能没有正,正不能没有奇,在我看来,奇恰恰又是对正的一种巧妙运用。

五、您是“超限营销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请问,为什么超限营销理论更适合中国国情呢?作一个营销理论体系,“超限营销理论”由哪几部分组成?“超限营销理论”的思想源头在哪里?能举一个营销案例,它是怎么样应用“超限营销理论”的核心思想取得成功的?

郑文斌博士:

我之所以力主这个超限营销理论,并不是因为我是它的一个主要倡导者(事实上中国有许多人都已经在用和在说这个理论,只是叫法不同、理论能力不足形成完整理论而已),而是因为我经过反复思考,认为这的确是一个现实当中存在的完全可成立的真正是一个理论的理论。虽然目前这个理论还只是处于初生阶段,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更多的营销专家来一起深化、完善,但这个理论具备了一个真正的理论所应该具备的所有条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营销实践的大浪淘洗。

我要声明的是,超限营销并非只在中国才能发挥作用,而是在各国各类型企业组织都可发生威力的一种普遍性创新理论,它的创立者们是黄头发黑眼睛的,但它本身却并无种族、肤色与国籍。我们认为,它并不特别适用于中国市场,但却为中国市场上天生具有很高竞争智慧的许多营销高手不自觉地采用,从而帮助中国产生了不少让世人瞠目结舌的营销奇迹。

如果硬要说它更适合中国国情,那么,其根本原因是超限营销的思想精华正是东方智慧中如何以少胜多的战略智慧:中国市场是一个不均衡的广阔的市场,中国的企业大多不是具备全面市场营销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他们无法做到国际大企业那样的全面营销,因此,重点突破和超限发展必然成为他们赢得残酷商业竞争的最佳甚至唯一可行的正确战略。

但是,我仍然要强调的是,超限营销理论其实也适用于资源丰富的特大企业。因为就是特大企业,其资源也仍然是有限的,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佳营销效果,正是超限营销的创新动机。我们必须强调,从营销的投入产出比来分析,就是象海尔这样的大企业,超限营销的思想仍然能够使其大幅度降低市场营销成本而取得预期市场营销效果。

作为一个市场营销理论体系,超限营销包括超限哲学思想依据、全新超限战略原则、全新超限战术原则、全新超限技术空间、世界各国超限营销案例分析等完整的六大部分。我近期正在重新整理对这一理论的论述文章,决意对其中一些由于他人影响而存在的偏激和武断之处进行彻底修正。有兴趣的同人届时可以在中国管理传播网上查询阅读,修订后的新文章将在八月中旬面世。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9

一、前言

目前白酒行业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白酒市场供大于求,白酒市场竞争激烈、残酷,白酒的媒体宣传过度,白酒质量危机、失去信任,众多子品牌纷纷出笼等。2014年中国白酒行业排名前100强中,前十名有茅台国酒,五粮华冠,李渡古灶,杏花汾香,泸州老窖,西凤朝阳,剑南春浓,董酒典藏,古旧岁贡,古越龙山。而D公司只排名30。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而作为中国酿酒业发源地的洛阳,因拥有D公司酒酒祖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独一无二。在汝阳D、伊川D决定“一统D公司酒”后,D公司的酒文化魅力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营销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对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文化理念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营销理念与其价值观的精髓,因此,D公司的营销文化对其长远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在将来,真正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企业制胜的关键也在于企业营销文化的制定与实践上。

二、D公司营销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营销观念

D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真正把用户当上帝,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营销理念,以及没有形成利用网络效应与传播效应的现代化的营销观念,而且企业在营销过程没有发挥先进理念的导向作用,没有及时注入高科技网络技术的新鲜血液,没有形成真正的营销文化。时代是不断前进的,与之相应的,营销观念也是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的,我们应该取传统的营销观念精华,去其糟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塑造新的、现代化的营销观念,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新的市场环境。

(二)营销文化缺乏独创性

现在企业的营销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更多地是企业的营销文化和企业的经营理念,对于D公司,员工对企业的营销文化认识不足,在销售过程中,只专注于销售产品而没有从用户的感受和需要出发,忽略企业的长远利益,进而无法保障企业的利益。

同时,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人们已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买酒,买的是好的意头,买的是品味。D公司的营销文化以及包装机制等缺乏独特性,缺乏创新和寓意,失去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满足不了用户对产品档次的多样化需求,进而也就不能诱发大众的购买动机欲望和需求了。

(三)缺乏积极有效的营销机制

现在企业的营销需要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决策机制和积极有效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而D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管理体制的随意性和激励机制的不到位现象,使得企业决策不科学,加之对于营销文化的效果缺乏考核和奖励制度,使得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下降,员工的工作热情得不到认可,不利于企业营销文化进一步发展,严重的影响企业营销文化的展现。

三、D公司营销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成功经验不能复制,只能通过学习来避免失败。分析酒文化的魅力和实际市场操作可以更加准确的对于D公司营销文化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

D公司缺乏了具有与时俱进特点的营销理念,那么就不可能结合企业自身区域行业特点,立足本土化营销,以创新的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来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把营销理念提高到企业的核心战略高度,才能遵循市场营销的规律,创新营销理念。

D公司忽视了用户至上营销理念的重要性,没有做到积极为用户提供可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服务,从而维持好现有用户,并培养高度忠诚的长期用户,以顾客满意何种程度为标志,树立关系营销理念,注重于产品用户的交流与沟通,这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最近几年的食品危机肆虐,自然白酒行业现在也面临着信任危机,因此,塑造互动营销理念十分必要。D公司现在的营销网络不能实现互动式营销,只是企业在大批量生产,使企业的产品不能适应用户的独特的个性化需求,过于大众化,也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在广告文化上,D公司一直忽视电视媒体的作用,广告内容的设计也缺乏新意,难以引起消费者共鸣。在包装设计上,D公司缺乏时代气息,也存在包装相对单一的问题,忽视了消费者的好恶,因此设计不能引起共鸣,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四、结论

企业营销文化作为一种营销理念,一种营销观,必须落实到企业的实际行动中去,其营销文化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最大化。企业的营销文化需要建立在对企业自身的营销文化比较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营销文化优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D公司还没有真正了解到营销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力的重要性,需要对其从营销文化方面进行整顿,以促进企业的再次腾飞。

第二,现在D公司无论是在洛阳本地,还是在河南省境内已有很大的影响力,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虽然成绩还可以,但是由于从上世纪到现在发展的路程曲折,并没有很大的起色,错过了很多发展的良机,虽然是历史十大名酒,却不能引领在时代的前沿,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D公司的营销文化,增强其影响力。

第三,在企业推行营销策略的过程中,需要有精神、物质、行为、制度等方面营销文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来保障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

当今的社会,未来营销的主流是营销文化。白酒行业的营销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市场行情的发展变化,其关注重点和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化。而白酒行业的营销文化策略研究是一个比较前沿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我国白酒行业对这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本文以洛阳为例,就这个研究课题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为该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思路。但还需要继续探索不断完善的营销文化理论在不断变化市场条件下的具体作用形式,尝试建立新的商业模式,这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 霍雷.D公司酒控股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变迁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2-0030-06

1995年,美国营销协会做的一项调查表明,经典的营销组合理论――4Ps几乎成为营销学科的代名字。4Ps成为了营销领域内无可争议的范式,在营销学中,它拥有真理式的地位,为诸多营销者所信服,任何对营销组合理论质疑的言论都会引起研究者们极大兴趣,而且也为诸多学者所热衷的。我国营销学界前几年热衷讨论的4C、4R理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以经济学为母体的营销学从当初关注农产品分销问题发展至今,已有过一百多的历史,20世纪后半纪,经济持续繁荣与市场经济全球的胜利也让营销学成为一门显学。20世纪未期,营销学出现了中年危机,在此背景下,各式各样的营销组合理论纷纷出台:6Ps、8Ps、11Ps、10Ps、4V、4I、4Rs、4S等学说在理论界引起了大讨论。本文将营销组合理论最新的发展进行一番探讨,其中主要对消费品市场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零售营销、工业品营销、网络营销五大领域内相关学说进行分类说明。

一、消费品市场营销中的新营销组合理论

在过去的20多年内,全球化经济也让各种文化渗透与转移变得频繁,社会转型与人口统计变量急剧的变化及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对社会产生极大冲击。与此同时,曾追求经济效率大规模生产日渐式微及新柔性生产技术的兴起对消费品市场中的消费者需求与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消费者更趋向于理性与实惠导向;传统的营销方式对他们影响越来越弱;消费者对品牌与营销接触点的反应也越来越迟钝;家庭、朋友与崇拜对象等其他参考群体对消费的影响力也变弱,甚至消失。总之,消费者对市场交易控制能力的增强,这些发展使营销者不得不改变原有大规模营销技术,实施个性化、交互性更强,更接近消费者的营销方式。

传统的营销组合理论4Ps的缺陷也使得诸多批评者认为4Ps不能再作为消费品市场营销的基础,他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

1.企业导向。对4Ps最大攻击点是缺乏顾客导向思想。Schultz(2001)认为这也是营销组合理论最大的限制。

2.缺乏与消费者的互动。Doly(1984),Yudelson(1999)认为营销组合理论忽略了消费者需求是变化的,他们喜欢控制交易过程,渴望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特点。良好的企业与顾客之间互动可以降低顾客的流失率,提高企业信任度。

3.营销组合要素中未包括战略因素。Ohmae(1982),Vigali与Davies(1994)认为缺乏战略内容是营销组合理论主要缺陷之一。在动荡的商业环境中,把营销组合仅视为一种营销计划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消费品营销领域内营销组合理论的修正,学者们趋向于在传统4Ps的营销组合基础上加一些新的参数(见表1)。

二、关系营销领域中新营销组合理论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通过大规模流水线生产,采用大市场营销技术,借助于众多层级的营销渠道向顾客推销产品是传统营销管理基本内容。然而,20世纪90年代营销哲学从交易导向向关系导向转变,也使营销基本哲学发生一个显著变化:从关注交易导向向关注关系导向转变,营销者开始认识到顾客忠诚与终身价值的重要性。全世界市场饱和、经济危机与日益增长的全球化竞争力量与难以预期的顾客行为是关系营销推动力,许多学者认为关系营销交易中企业与顾客关系的转向也导致企业处理顾客方法上需要革新,从而可能使营销范式发生转变(Gummesson,1994; Sheth,Paratiyar,1995; Healy ,2001)。4Ps仍然是争论与研究主题,Ailawadi(2001)质疑促销与广告作为保留顾客工具的有效性,Alsem(1996)的研究证实,60%公司以建立与顾客长久关系为营销的主要目标。

信仰关系营销哲学的学者们认为,4Ps无法作为以保持顾客为主要思想关系营销的基本分析框架。对此,他们有许多批评意见,其中最突出有以下三点:

1.传统的4Ps与其说顾客导向,还不如说是产品导向。营销组合理论内部导向的思想不利于对企业对顾客反馈与互动,而这些恰好是建立顾客关系的基础。传统营销组合理论也不利于企业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

2.企业实施营销组合活动是企业单方面的行为,没有体现互动与个性化的交流,这也是传统营销组合理论特征。

3.4Ps操作起来具有较强进攻性,而不具合作性。

关系营销支持者对4Ps范式进行诸多批评,所有提出替代方案都强调营销组合应注重互动流、个性化与交互性的特点(见表2)。

三、服务营销中的新营销组合理论

20世纪末期,服务业已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比重越来越大,服务的特性使得其有别于传统的消费品营销。早在Branton(1969)和Wilson(1972)就对服务的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随后,二战后经济繁荣,服务越来越成为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经济提供物,服务营销也在营销领域中取得一块独特的领地,许多服务营销研究学者也纷纷提出替代4Ps的新营销组合。

所有作者认可服务的特殊性,无形性与强调处理服务营销的特殊性。

1.区别于服务营销与商品营销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说明服务营销个人化的本质。服务的提供者在服务生产中扮演了一种双重的角色:员工是一种重要说服顾客手段和一种影响顾客传递质量的重要因素。

2.在服务营销中,互动性与质量是4Ps框架引起争论的两大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而且,服务营销个性化特征使得质量标准化是一个艰巨充满挑战的任务(Bechwith,2001)。

3.在4Ps框架中,一对一的交流与关系构建也是服务营销基本组合因素,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

大部分服务营销评论认为,4Ps框架只是设计服务营销的一个工具,在实际运用,应在4Ps框架添加因素,或者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构建新营销组合理论(见表3)。

四、工业品营销中的新营销组合理论

工业品营销或B2B的市场营销理论在营销学发展早期就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枝理论出现在营销学领域之内。大部分的营销教科书把工业品营销相关理论单独列为一章来进行编排,对于工业品市场的消费行为进行详细地分析。尽管一些学者认为工业品营销与消费品营销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异(Smallbone,1969;Coviello,Brodie,2001),但大部分的研究者同意工业品营销应不同于消费品营销的观点,工业品营销存在正式的购买决策程序、理性选择的购买过程、买卖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合作与利益的关系、营销者对顾客需求的充分理解、服务是产品另一成功因素等特征。

工业品营销中,对传统营销组合理论的批评主要以下2点:

1.认为工业品营销中强调合作与个性化的研究范式与传统4Ps营销组合理论的强调人际影响、大规模与结果导向特征格格不入(Ford &Cunningham,1996)。相互依赖与业务上密切的关系是工业品营销的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境下,人员推销比大规模广告与促销更有效,信任与协调是工业品营销的核心因素,而且传统营销组合理论的强调操作导向与缺乏战略的思考也不利于工业品营销中长期关系的建立。

2.建立长期的产业关系不仅需要为顾客创造价值,而且还要理解与传递顾客价值(Anderson &Narus,1999)(见表4)。

五、网络营销中新营销组合理论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网络公司与在线用户快速的增长使得网络成为一种新技术工具出现经济生活中。网络商业化促使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也给营销理论与实践带来新的巨大的挑战:顾客控制交易权力的增强;新互动交流方式、全球供应链管理与超越时差限制的及时生产、市场透明度大大的增强、竞争优势易耗性。这些都给营销战略与计划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许多学者们对网络营销中的营销组合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营销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大部分学者认可传统的4Ps对网络营销的适合性(Peattie,1997,O’Connor Galvin,2000, Bhatt,Emdad,2001 Allen, Fjermestad,2001),只有小部分学者认为应对营销组合进行小幅度的修改来适应网络环境;

2.还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应采用新的方法来对网络营销组合因素进行新的组合。(Mosley,1997,Evans &King,1999; Chaffey ,2000 Kambil,Galvin,2000 Schultz,2001 Constantinide,2002),因为传统的营销组合缺乏互动性与个性化,缺乏战略因素考虑与缺乏与社会交流。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营销形式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所以研究者们都对网络营销形式下的传统营销组合批评较为温和与谨慎(见表5)。

六、小 结

综观以上所例的各营销领域内对营销组合理论批判与修正,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点:

1.营销组合理论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理论层面,很少是基于实践经验数据。这是因为缺乏实践者们如何运用营销组合可信的研究,同时,也缺乏实践者们如何使用营销组合工具成功或失败影响数据,这也意味着在21世纪,“营销组合理论是否依然是合适的营销管理工具”的问题会缺乏清晰的答案。

2.传统的营销组合过于内部导向。传统的营销组合理论缺乏市场导向的思想源头。营销组合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消费品制造企业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验,这个时期,企业更多是关注消费者能否购买到产品,而今天的营销者则关注变化莫测消费者的需求。在今天高竞争强度、动态,技术快速扩散的市场中,以传统营销组合作为营销计划基础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地位,因为今天营销的成功源于对外在环境深刻的洞察力,对变化顾客需求即时的反馈,需要企业更多地把眼光投放企业之外,而传统营销组合因素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变量。

3.传统的营销组合缺乏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关注。营销组合理论源于大规模市场分销的经验,而今天的消费者行为已发生很大改变:个性化、消除品牌偏好、价值导向、日益成熟理性消费心理,这些消费特征会降低具单向特性的,建立在大规模分销经验的传统营销组合的影响力。新技术的运用不仅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会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机会。商品选择的全球化与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兴起,在这种环境下,服务与个性化的营销方法是必要的,21世纪的营销要求不仅是更成熟老练营销方式,还要求营销活动具更强互动性与个性化。

[参考文献]

[1]迈克尔•J•贝克编.市场营销百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3.

[2]魏光兴.营销组合理论最新进展述及简评 [J].现代管理科学,2004,( 9):35-37.

[3]侯春江,周游.市场营销组合理论述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

[4]吴金明.新经济时代的“4V”营销组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6):70-75.

[5]吴长顺.营销组合理论困境与前瞻 [J].中国流通经济,2000,(6):21-24.

[6]晏国祥.营销组合理论演变动因分析 [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6):8-13.

[7]王秀村, 冯 姗.走出4P摸式 市场营销的新概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8]Borden, N.H. The concept of the Marketing Mix[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64 ,June: 2-7. .

[9]Brassington, F. and Pettitt, S. Principles of Marketing(Third Edition)[M]. Prentice Hall / FinancialTimes,2003.

[10]Innosight / Christensen, C.M. After the Gold Rush:Pattern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on the Internet [M/OL]. 省略,2001.

[11]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11th Edition) [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 2003.

[12]McKenna, R. Total Access: Giving Customers WhatThey Want in an Anytime, Anywhere World[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13]Porter, M.E.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J]. HarvardBusiness Review, March, 2001.

[14]Coviello, N.E. and Brodie, R.J. Contemporary marketingpractices ofconsumer and business-to-business firms:how different are they[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and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1,16(5):382-400.

[15]Melewar, T.C. and Saunders, J. Global Corporate Visual Identity Systems: Using an Extended Marketing Mix[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 34( 5/6):538-550.

[16]Peattie, K. The marketing mix in the third age of computing[J]. 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1997, 15( 3):142-150.

[17] E. Constantinides,The Marketing Mix Revisited: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Marketing[J].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06, 22: 407-438.

[18]Schultz, D.E. Marketers: Bid Farewell to Strategy Based on old 4Ps[J]. Marketing News Feb ,2001, 35(2):7.

[19]Vignalli, C. and Davies, B.J. The Marketing Mix Redefined and Mapped, Introducing the MIXMAP model[J].Management Decision, 1994 , 32( 8): 11-16.

[20]Yudelson, J. Adapting McCarthy’s Four P’s for the wenty-first Century[J]. 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 999, 21( 1): 60.

On the Latest Marketing Mix

Yan Guoxiang

个性化营销论文例1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网络营销模式――微博营销诞生了。微博的出现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而且完善了网络营销体系。企业微博作为网络营销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不仅在网络生活中与客户群体建立了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也渗透到了现实生活。

一、微博的概念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E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1年4月,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2亿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二、微博营销的发展现状

2006年,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创建全球最著名的微博网站Twitter,根据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的统计数据,到2010年8月,Twitter的全球独立用户访问量达到9600万,成为全球第三大SNS网站。微博这种互联网社交服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网聚大量用户的特性,可以成为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新市场。在国外,很多企业已经利用Twitter广泛开展网络营销,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Twitter在国外取得成功,从2009年起国内一些网站先后开通微博的网站,主要有新浪微博、网易微博、腾讯微博、百度贴吧等。截至2011年3月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新浪微博用户已经超过1亿,活跃用户比例和微博的“鼻祖”Twitter相当,用户平均在线市场远超Twitter。随着微博用户的迅猛增长,国内一些企业看到了微博营销具有潜在商机,并通过微博营销进行产品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微博营销主要是企业通过微博消息,更新内容,与用户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方式。

三、微博营销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门槛低。微博规定用户信息每条不能超过140个字符,相当于两条中文短信的长度,这种特性决定了用户可以随性的记录生活点滴,三言两语,抒感,任何人都可以任何信息。

2、传播快。微博与生俱来的一个优势就是传播速度快,即时性,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将自己的新鲜事第一时间与粉丝分享,也可以通过微博了解社会热点事件,使得社会各个方面变得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每当用户一条信息,该用户的所有粉丝都可以同步看到,只需要轻轻一点,便可转发给粉丝的粉丝,从而达到多对多营销,爆发式传播。

3、灵活性。用户信息时,不需要像传统博客那样担心自己的文字功底薄弱,也不需要长篇大论,更不需要担心审核不通过等问题。较论坛、贴吧而言,微博信息无需审核,也不会被删除,用户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等多平台随机、随机显示,微博营销更加灵活性、便捷性、自由化、生活化,人性化。

4、互动性。较传统博客、社区论坛而言,微博并不是单向的一种宣传或传播,而是一种沟通、交流、辩论,甚至是一种思想火花的碰撞,使得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更加立体化、多维化。微博营销的这种极强的互动性,为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情感营销、危机公关奠定了基础。

5、拟人化。较博客、BBS等传统的网络营销方式而言,微博更像是一个“人”,具有拟人化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就要求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更注重微关怀,用户心理特征。

6、成本低。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较传统的媒体广告以及一般的网络广告、搜索引擎、e-mail而言,价格、成本低廉的多,因此,企业应该逐步重视这个新生儿,并逐步将其纳入企业营销体系。

(二)劣势(Weaknesses)

1、企业对微博营销不够重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微博用户进行市场细分,分析出潜在客户,挖掘出消费群体,由于微博的发展尚处于婴儿时期,微博用户需要引导来参与活动,然后产生互动需求,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观望状态,对微博营销不够重视,更没有将微博营销纳入到企业的营销战略体系。

2、传播力有限。由于一条微博文章只有140个字符,所以其信息仅限于在信息所在的平台传播,很难像博客文章那样,被大量转载。同时由于微博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所以一条信息也很难像开心网中的转贴那样,被大量转贴。

3、社会大众化媒体人才不足。相较国外而言,我国企业社会大众化媒体人才储备薄弱,不利于大规模开展微博营销,因此,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试水阶段,微博营销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营销模式还需探索、完善。

4、微博内容容易被埋没。较网络广告、搜索引擎、e-mail等营销方式而言,微博产生新内容的速度太快,一旦新的信息没有被粉丝们及时关注到,那就很可能被埋没在海量的消息中,从而失去了微博营销的目的。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多,微博营销前景巨大。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4.2亿,还有新浪,腾讯微博是与博客捆绑的,开通很方便,这很利于微博的发展,因此,巨大的潜在用户为微博营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营销平台功能的逐步完善。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密技术的成熟,一种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微博营销便应运而生了,网络安全性的提高,促进了微博营销的发展。

3、我国网络言论自由化、开放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网民言论更加自由化、开放化,网民用户可以“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国家大事”无所不谈,这就为微博言论提供了广泛的题材,从而,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更加自由化、立体化,多维化。

(四)威胁(Threats)

1、网络平台不够完善,阻滞微博营销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是开放性的网络营销方式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微博营销的网络平台安全性存在一些问题,网络平台还不够完善,不利于企业开展微博营销,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观望阶段,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微博营销的发展。

2、缺乏互联网监管,阻碍微博营销的发展。由于微博用户信息自由化,言论中容易出现虚假信息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不利于整个微博市场的良性发展,会对微博营销的公信度产生冲击,一定程度上对微博营销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较国外而言,大多数微博运营商缺乏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进行必要的监管和维护,因此,解决网络监管问题也是企业开展微博营销的重要任务。

四、结论及营销策略

(一)结论

从2009年我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以来,我国微博的迅猛发展,微博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本文从SWOT模型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仅一年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浪微博用户数已突破1亿,微博营销已经受到企业的关注,但是企业还处于观望状态,微博营销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纳入网络营销体系,重视微博营销的发展。

2、从长远来看,我国企业微博营销比其他网络营销方式效用更大,可以说明我国企业未来网络营销方式主要依赖微博营销。但微博营销与我国互联网安全等监管方面存在冲突问题。

(二)策略

为促进我国微博的发展、企业开展微博营销的进程,基于市场营销理论,并结合SWOT模型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营销策略:

1、情感营销。构建企业内部沟通交流平台,通过企业微博对员工进行细小的关怀,“家常话”等,建立了某种情感联系,无形之中拉近了员工的距离,体现出了企业的人情味,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文化,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内部员工的和谐也大大促进了外部微博营销,提高了企业业绩。

2、名人效应。作为博客的衍生品,微博通过名人(社会名流和影视明星)可以很好的吸引用户和建立人气,正因为名人较多的微博用户粉丝,这样通过名人可以达到传播的效果,人气是微博营销的基础。因此,有效的利用名人效应增加粉丝数量是微博营销的关键。

3、社会热点事件营销。如今微博已经成为网民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评论的重要渠道之一,网民对热点事件的评论一般分为正面,负面,中性三种,所以企业不妨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来进行微博营销,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跟踪分析潜在的用户群,以及树立企业的品牌。

4、公益营销。企业适当的、定期的参与公益活动,借助他人口吻通过微博来宣传企业本身,引起大量的微博用户来讨论,一是起到树立了品牌,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提高了企业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培养了用户的忠诚度;三是一定程度上激发潜在用户的购买欲望。

5、软硬相结合。企业进行微博营销企业的营销信息时,不能直接的硬广告,要尽可能把广告信息巧妙地嵌入到用户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中。这样的软硬相结合的广告,因为能够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也达到生活方式的全面微博营销,所以转发率更高,营销效果也更好。像生活小常识、健康卫士、生活趣事等都可作为广告信息的载体,都能为用户提供一定的价值。

6、结合用户需求心理状态,开展微博营销。企业对用户进行细分,根据用户的需求心理来开展微博营销,与外国人不同,我国人们做事具有“先苦后甜”的心理状态,根据这种需求心理,企业可以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体验活动,赠送礼品、奖品等,从而塑造品牌形象。

7、个性化营销。由于微博营销具有“人”的性格特征,企业通过微博和用户建立起一种关系,不同于传统的卖方与买方关系,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和默契。将合适的性格包装到产品中,这样企业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更多的个性,具有鲜明的“人”性格特征,从而达到和消费者之间有效的互动。

8、危机公关。较其他网络媒体而言,微博具有传播消息快,所以,当企业遇到危机事件时,企业可以借助微博第一时间来帮助企业进行一些特殊的营销――危机公关,影响人们的第一印象。

参考文献:

1、新浪微博用户过亿,用户增速超[DB/OL].中国新闻网.

2、孙擎.浅谈国内微博营销面临的挑战[J].中国商贸,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