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质学基础论文

地质学基础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7:01

地质学基础论文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1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地下水的观测、进行地下涌水的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云南省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5级开始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中招收高职全日制脱产和函授大专学生,到2010年已有三届毕业生、三届在校生。先后有10个教学班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高职教育中,资源与测绘大类的专业少,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更少,学习本门课程的人数少,课程在专业以外的认知度低。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水文地质学基础》应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根据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尘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素质高,上手快,技能强”。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选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近年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关于《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课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水文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以罗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单一,课程缺少吸引力,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学习方式单一,学得快,忘得快,导致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10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水文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将水文地质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水文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水文地质教育,应该面向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金属矿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水文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企业办学,隶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讲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结合集团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编写了高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2006、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讲授“岩石中孔隙”时,先讲清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中孔隙的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笔者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了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一尝试在学生一年后的毕业论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与评阅的12份毕业论文中,有多达11份介绍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的还提出了矿山巷道涌水的处理方案。在给2008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降水入渗机制”时,恰逢降雨,笔者便直接将学生带到一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地表的一个新鲜垂直剖面给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水文地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计算、地下涌水的处理、矿山巷道水的处理等,增加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从2008年开始,笔者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有责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其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水文地质的具体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环境)学习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流网时,可引入如何判断矿区的潜水含水层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的内容,利用动画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这些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流网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若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件,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2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地下水的观测、进行地下涌水的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云南省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5级开始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中招收高职全日制脱产和函授大专学生,到2010年已有三届毕业生、三届在校生。先后有10个教学班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高职教育中,资源与测绘大类的专业少,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更少,学习本门课程的人数少,课程在专业以外的认知度低。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水文地质学基础》应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根据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尘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素质高,上手快,技能强”。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选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近年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关于《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课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水文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以罗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单一,课程缺少吸引力,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学习方式单一,学得快,忘得快,导致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10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水文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将水文地质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水文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水文地质教育,应该面向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金属矿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水文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企业办学,隶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讲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结合集团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编写了高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2006、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讲授“岩石中孔隙”时,先讲清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中孔隙的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笔者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了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一尝试在学生一年后的毕业论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与评阅的12份毕业论文中,有多达11份介绍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的还提出了矿山巷道涌水的处理方案。在给2008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降水入渗机制”时,恰逢降雨,笔者便直接将学生带到一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地表的一个新鲜垂直剖面给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水文地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计算、地下涌水的处理、矿山巷道水的处理等,增加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从2008年开始,笔者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有责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其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水文地质的具体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环境)学习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流网时,可引入如何判断矿区的潜水含水层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的内容,利用动画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这些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流网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若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件,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022-03

一、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职业中学以学习技术为主要目的,更加重视专业实操课程。对于珠宝专业,不同方向所学习的技能有所不同,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哪个方向,单纯的实操带给学生的只是技术上的提升,无法将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内涵、有技术、有能力的珠宝综合人才。单纯地学习珠宝加工,也许能做出精美的首饰,却无法领会宝石与造型的魅力,就无法使首饰注入灵魂;单纯地设计珠宝,却不知设计的原理与意义,就无法进行真正的创作;单纯地销售珠宝,却不知宝石的性质与文化内涵,就无法将宝石的美好传递给顾客。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也为了培养全面的珠宝人才,使珠宝专业的学生站得高,看得远,中职学生一定要重视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二、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珠宝专业不同方向涉及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各不相同,所开展的基础理论课程也要随着大的方向而变化。新课程体系要求职业中学课程清晰化与效率化。传统的“一锅端”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不适应人才的重点培养,课程设计无理论依据,课程开展混乱,无法实现综合素质人才与精英人才的共同培养。所以,在新课程体系下,针对珠宝专业不同方向进行基础理论课程合理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珠宝专业不同方向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进行归纳(见表1)。

(一)珠宝加工方向

1.基础培养

基础培养要针对贵金属知识及操作理论展开基础知识教学。开设《贵金属材料与性质》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首饰加工行业贵金属(金银铂等)的性质,更好地理解首饰加工原理;开设《贵金属首饰制作》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工具类型、操作方法及原理,为珠宝加工实操学习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主要围绕宝石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宝玉石概论》《首饰欣赏》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珠宝加工行业镶嵌宝石种类,从而更好地进行加工步骤设计,并结合宝石性质,针对不同款式首饰进行合理加工。

3.综合素质培养(选修)

综合素质能力还要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提升,所以需增加设计方面的课程。《首饰设计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锻炼学生基本首饰设计能力,有助于首饰加工时对图纸的分析,甚至进行独立的设计及加工。

(二)珠宝设计方向

1.基础培养

绘画基础能力的培养可开设《首饰构造》《绘画基础》类课程,培养学生基础绘画能力,以此为基础才可进一步进行专业宝石的绘制与学习。

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培养可开展《Photoshop》理论学习及《计算机理论基础》学习,这将为珠宝CAD、Rhino等珠宝电脑设计的学习奠定基础,补充学生电脑操作理论方面的知识。

2.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可开展宝玉石方知识面的学习,《宝玉石概论》《首饰欣赏》这类课程使珠宝设计方向学生了解更多宝玉石特征,从珠宝自身特征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

3.综合素质培养(选修)

综合素质的培养可开设《设计学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设计规范等,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对设计行业进行了解与扩展。

(三)珠宝营销方向

1.基础培养

珠宝销售基础培养可开设《珠宝首饰营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对销售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分析未来职业生涯所遇见的销售情景。

2.能力培养

珠宝首饰营销要针对市场需求开设《宝石学概论》《首饰欣赏》《贵金属材料与性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不同宝石知识及首饰行业知识。

3.综合素质培养(选修)

开设《品牌珠宝》《营销学》等课程,可以提升学生销售理论知识及对不同首饰行业的综合了解。

(四)珠宝鉴定方向

1.基础培养

珠宝鉴定方向的基础理论课程可开设《宝石学概论》《首饰欣赏》《贵金属材料与性质》等课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宝石学知识,了解宝石的各种性质及特征,为鉴定宝石做好理论基础。

2.能力培养

珠宝鉴定能力培养可开设《宝石鉴定仪器》类课程,使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前,学会宝石仪器的使用原理与步骤,做到规范操作的前期准备。

3.综合素质培养(选修)

开设《钻石及钻石分级》《翡翠学》《中国玉石文化》《人工宝石》类的课程,有利于学生拓展珠宝鉴定视野,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三、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同”中存“异”

新课程体系要求课程设计要不断创新与变化。所以,即使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方向,也要做到“静”中求“动”。由于珠宝学科的特殊性与综合性,不同方向会学习同一基础理论课程。以《首饰欣赏》这门基础理论课为例,进行新的课程内容设计。

首饰欣赏主要讲述的是中外古代首饰、现代首饰及民族首饰特征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课程。针对珠宝专业不同方向,应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不同的侧重。

对于首饰加工方向,要以不同时期尤其是中国古代首饰造型为重点进行讲解,同时要将古代传统工艺如花丝、烧蓝、点翠、金银错、鎏金等工艺进行文化灌输,旨在培养一批优秀的珠宝技工人才,更好地传承中华古代首饰工艺。

对于首饰设计方向,要以不同时期与不同民族首饰所用图形、花纹、颜色、造型等为重点进行讲解,激发学生设计灵感,感受不同时期与民族的首饰风格与对美的体现方式。

对于首饰营销与鉴定方向,要以首饰所用宝石材质及造型的文化内涵与寓意为重点进行讲解,扩充学生文化体系,使学生在未来销售过程中,更好地表达珠宝首饰的意义。

四、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相互融合

珠宝专业虽然有不同方向,但各个方向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要求,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所以,珠宝专业各学科间也会有不同的交集。例如,作为珠宝加工方向的学生,如果真正要学会创作作品,首先要学会设计作品、表达作品。所以,学会设计也是一名优秀的珠宝加工人才必备的技能;珠宝营销人员,也要学会珠宝鉴定,鉴别宝石真假质量好坏,评估价钱是否合理,才能使顾客更加信服自己,所以,珠宝鉴定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就珠宝专业不同方向的关系,用以下图形(图1)进行说明。

五、增加基础理论课程的“生机”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其文化学习能力薄弱,课堂理论知识往往引不起其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所以,针对珠宝专业的特征与特色,可以在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

1.课前准备

珠宝专业属于一种边缘学科,包含的内容多。历史学、地理学、矿床学、材料学、营销学,甚至是金融、社会学等方面,都会与珠宝专业有关。所以,教师的课程“生机”来源于丰富的学识,这就要求课程老师要不断学习,涉猎更多领域,用丰富的知识与见闻吸引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同时,针对珠宝专业的特殊性,增加图片与视频的搜集与展示,通过现代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设计,使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2.课堂教学

为了消除理论教学的枯燥性,一定要在理论课程教学中采用更多的方法,如“行为导向法”“情境教学法”等,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使课堂变的“生动活泼”。

3.课程与职业相结合

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灌输学生正确的理论,多从未来职业角度展开理论学习,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学生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内心就会主动充满“生机”。

4.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

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新鲜的体教学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将一些涉及珠宝专业知识链接给学生,从而达到课上与课下学习的“有机”结合。

六、结语

新课程体系下,中职学校珠宝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改革与设计要结合不同学校实际情况,不同方向进行合理设计。做到“求同存异,重在特色”的基础理论课程研究开发。实践证明,采用新课程体系,对于珠宝专业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起到提升作用,为精湛技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对培养全面的珠宝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泽民.现代职业教育[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1-0091-02

一、前言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湖南科技大学地质专业本科高年级教学具有“找矿特色”的专业课程,同时是与非常规油气——页岩气勘探密切相关的重要专业课。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新理论新技术较多[1-5]。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直接定位到油气勘探的工作岗位,其内在要求的知识体系更加专业化,实践技能和方法技术紧跟行业发展的需求。我校自2011年以来,重点针对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工程的学生开设。作为本校地质系特色专业,如何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使该专业方向适应新能源勘探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成为当下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采取多项教学改革措施,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找矿”相关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体系,为就业打下厚实的基础。

二、建设方案

1.设定建设目标:(1)建设“找矿特色”课程,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油气地质理论基础,掌握油气藏形成原理、分布规律、控制因素,为今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奠定基础。(2)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满足本科教学体制改革要求。根据我校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增强课程内涵建设,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等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地层、构造、沉积演化为主线,以油气形成演化、油气藏勘探为目标,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特别关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2.完善授课思路,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准备石油地质学相关的科研实例,精心设计多媒体教案,形成基于科研实践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衔接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其次,根据课程内容专门设计了讨论课、专题汇报课等。

3.突出实践教学作用,强化野外地质技能。石油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教学思路。在实施过程中注重野外实习,除了掌握常规读图、识图、填图野外方法和技能以外,还需着重抓好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按照行业标准,补充与石油地质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更直观地复习和巩固课堂和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措施

1.强化理论教学与考核,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是教师讲解与传授知识、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6]。鉴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在油气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油气勘探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要注重的是对石油与天然地质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考核,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

油气地质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储、盖、运、圈、保六大成藏要素。在完成理论教学后,为了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学期还安排了大量的课后石油地质学专业文献阅读训练、习题计算作业以及部分课时的课堂宣讲讨论和解题课,要求学生能将油气在地下的实际赋存条件通过图件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学生编图、作图、阅读文献的实际能力。

在课程考核阶段,考核方式则采用百分制,考核内容分为专业理论知识闭卷考试、平时作业与阅读讨论两大部分,两者分别占总成绩的70%、30%。对于未能通过考试的学生,按要求一律进行补考,补考未通过的则安排重修。

2.紧扣学科前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不断有新的思想充实或拓展现代石油地质理论,而这些新理论在油气勘探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

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够促进教学。肖兴安认为教师进行的研究与自身教学密切相关,教師的科研工作实际上是在为教学做准备。对于一些具有突破常规的油气专业理论,则要求学生能联系之前所学到的传统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对比与思考,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观点。

3.多学科结合,拓展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是在大量勘探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门地质学科,其形成和发展与油气勘探息息相关。随着全球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从单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勘探指导理论,如石油渗流力学、成藏动力学、高分辨油藏4D勘探等,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中,在油气地质理论的基础上吸收最新勘探与科研成果,将其中关于多学科综合应用油气勘探的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除了在课堂介绍相关内容外,笔者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多阅读有关刊物,关注油气地质微信公众号等,了解勘探行业的最新进展。

4.加强野外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中美大学近年地学教材编著地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对比来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实践教学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实践教学改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每年都安排了为期近5周的野外地质填图实习。野外实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等加强对学生野外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今后从事地质勘探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野外实践和技能训练结束后,适时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会,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对学生野外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二者互相促进,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作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基础课程,在本专业课程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按照以上课程建设目标与教学改革思路开展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今后从事油气勘探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华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探讨[J].石油教育,1999,86(7):45-46. 

[2]庞雄奇.新世纪油气工业的发展与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使命[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14-18. 

[3]王凤琴.“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109-111. 

[4]林小云.《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改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7,4(2):318-320. 

[5]柳广第,高先志,李潍莲,陈冬霞.“石油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8,17(4):109-112.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5

(一)优化课程体系

增加人文科学板块,特别是有利于跨学科和人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在通识教育中适当增加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文学科特别是大学语文、体育美学和艺术欣赏类的人文科学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以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体育师资为目标,构建了融学科性、专业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术科之外的人文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并进,师范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并举”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要强化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关联的选修课,聘请一线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加大实习改革力度,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使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实行无缝对接。

(三)全面推进体育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外,也体现出特殊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如不太重视文化课学习,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较差,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狭窄等。由于课时的限制,指令性的教学课程过多,通过增设课程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余地不大。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关注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好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在专业课(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中渗透人文学科教育,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1.推进体育专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上应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一定程度地淡化“专业”意识,避免对“专”的误解,我们培养目的不是专项运动员,而是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实际上,对基础教育而言,学校并不需要单一的“专项”体育师资,而需要相对“博”,学科知识和专项上的“博”和“通”。其实,对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而言,需要篮球专项的老师上其他球类或田径课程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专”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应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要加大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在专业课(基础理论和术科)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和素质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体育、体育教育和体育科学与社会特别是科技、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体育教育专业应注意通过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学科教育和当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体育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中体育人文社会学本身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课,体育学科基础理论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属自然科学,有大量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既有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又有人体结构、运动生理所包含的美学原理;体育实践教学如术科技能和体育竞赛,更是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多方面展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以及审美教育的价值理念,成为体育教育中科学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教育中推进科学和人文精神并举的教学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宗旨通识教育的目的。

2.强化体育专业教育中精神意志、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占用的时间最多,不能简单地把专业技能理解为术科教育,应把术科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强身健体、健美心灵、提高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结合起来。专项教育中动作的要领固然重要,但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体育术科除了动作的要领,还有潜能的挖掘、个体极限的发挥、战术战略的运用,这既体现了综合智力的运用,也是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比拼,也包含了如何管理和协作关系、使团队力量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管理科学的学问。术科教学和体育竞技的规则和规范,又是思想道德和精神意志最好的教材。术科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应注意挖掘和渗透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让公平公正、尊重规则、尊重对手、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培养和丰富未来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提高师德水平。现代教育认为,心理健康和意志力的培养不亚于智力的开发,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因为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会有健全人格。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健康,健康的生活观念和心态,体现为意志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是培养意志力和增强心理修复能力最好和最有效的方式,体育专业教育应渗透这样的健康教育理念,使之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

3.增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和美有着不解之缘,多方面展示了人体的形式美和人的精神美,成为人们审美体验的对象。体育的强身健体、健美身心、提高人的精神气魄和审美教育对人的精神陶冶、美化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处。体育,既是具像化的人体美,又有抽象化的精神美,是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形象化的教材。体育专业教育中,人体解剖和运动生理学,术科教育中的艺术体操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就是在这些专业理论和术科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体育和体育科学所包含的美,以及体育美的丰富表现形态如形式美、运动美、精神美、社会美,“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化抽象的理论为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人体美、运动美和体育美的鉴赏力,达到基础理论学习和审美情趣培养相统一的目的”。影响和提高大学生心灵境界,达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6

我国当前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整个社会进步、经济水平提高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成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人才的共同基础教育,本文借助复杂理论的视角探讨作为复杂系统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以促进这个系统的和谐发展。

一、复杂理论视野中基础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系统

近三十年来兴起的复杂理论是随着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而深入的。基于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1937年提出“一般系统论”等简单系统研究之上,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自组织理论、普利高津(i.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h.haken)的协同学,以及艾根(m.eigen)的超循环论则是对简单巨系统的复杂性的研究。复杂理论从化学、物理和生物领域中的研究表明每一个自我组织的、自我调整的复杂系统都具有某种动力,并且具有自发性、无秩序性以及活跃性,复杂系统具有将秩序和混沌融入某种特殊的平衡的能力。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培养性质以及培养方向。基础教育作为人的终身教育的序曲,具有尽可能为学生成长输送全面而不是单一营养的重任。

(二) 教育的多主体性

教育的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从教育传授的主体来看,教师在教育中有主体性地位;从受教育者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角度看,学生同样具有主体性地位。社会对基础教育资源的整合也具有支配地位的主体性,以协调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功能分配的矛盾。

(三)基础教育成果的涌现性

基础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国家主人,因此其成功实施会为社会各行业输入高质量的血液,带动社会整体发展。

(四)基础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教育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制约下发展的。社会的推进需要高素质人才决定了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优质生源的必然性,社会的全面进步需要胜任各种岗位的劳动力以及合格公民又要求了基础教育的普及性。任何一个历史条件下的基础教育都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复杂科学视野中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书写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高考指挥棒下的基础教育形象越来越无法担当起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使命,这次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必要的,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离课程改革方向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堂课下来完全由学生自己主持,而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对知识的感知方面无疑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完全放弃教师在引导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引导角色是错误的做法;有的老师认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大部分是死记硬背的无用的知识,借课改之际,将“死记硬背”需要积累的知识抛至一旁,以“生动”的技能学习替代,这样做的后果是肆意割断了学科知识积累的传统,用经验的总结替代知识文明早期的积累,使学生丧失了自主从先人经验积累的历史中借鉴学习的机会;还有的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为了获得“民主型”“友人型”老师的美誉,在实施“尊重个性发展”教育时过于“ 宽容”,没有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监督帮助,从客观上放任其德行的败坏等等。

为什么在课程改革中会出现这一系列偏离课程改革方向的现象?在复杂理论视角的指引下,我们就很好理解当前课改中出现的这种不清楚课改实质胡乱盲从改革的现象。由于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文明的不断积累、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复杂系统里冲突和无序往往比和谐和有序更容易产生,人类为了更好的发展必须对已有的文明成果进行合理的取舍,教育在此承担的就是承接有序促成和谐的重任;而盲人摸象搞不清楚全局,手痛医手,脚痛医脚,今天素质挂旗明天技能吹号,这些在基础教育课改中出现的盲从偏执的现象恰恰是不清楚基础教育基础性实质的表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基础教育下的培养对象自身充满着发展的不确定性、可塑性、未知性,受教育者在基础教育和家庭、社会、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刺激下才有了形形的发展道路;因此明确了基础教育基础性定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有的放矢。

一部西方科技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的历史。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在越来越复杂的历史任务中打好接受更重大任务的准备的基础,则更要弄清楚基础教育自身的定位。

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的需要就是办教育的方向。当今的中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顺利驶向小康社会的航标,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正与强势的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如果不冷静思考教育的实质问题,仅凭借改革的热情是发展不好我们的教育的,以至于延误发展的大好时机。

中国社会需要人才,我们需要专门技能的人才,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还需要有着不拘一格的偏才。我们追求一个人的和谐发展,必须给予基础教育这个复杂体系自身充足施展的空间,而盲目让基础教育在各种教育目标导向下疲于奔命,是不是已经到了令我们不得不反思的地步:摆脱应试教育,便可以质疑一切竞技体制?提倡研究性学习,以往的知识积累可以抛至一边?为了追赶西方科技的强盛,难道恨不得让所有的中国小孩从小不学人文只搞发明创造?

人的和谐发展依靠身心的健康发展做后盾,只有获得全面的基础教育,其在未来生活中才更具备迎接挑战的实力。人的发展问题也是复杂系统的发展问题,人可以胜任很多本人最初无法想象的职业,一个人能在复杂的境遇中获得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偶然的机遇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发展轨迹,开始新的从无序到有序的征程。比如,同一片树叶从同一高度两次落入平静湖面的同一位置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位差,系统里所有因素导致了两次落入同一位置的不同效果。全面的基础教育让孩子们在社会化进程的开端,有更充分的准备去应对未来人生中无数意想不到却可能改变其一生的选择。

三、基础教育的定位

孙喜亭教授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一文中认为基础教育基础性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教育──奠定好健康身体的基础”

基础教育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发展青少年的体质,奠定一个人的健康的身体是基础教育基础性的标志之一,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任务之一。

体质好的指标体现在:“在体格方面,生长、发育指数都很正常,体型健美,整体和各部分指数和谐,走、站、坐的姿态端正”;“在体能方面,表现为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均达到应有指标,并与体能相关的表现在运动器官的活动能力:走、跑、跳、攀登、爬、投、掷等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不仅是外在的指数,而且是反映内在的身体各部分各器官的质量”;“健康的身体不仅体格发育健全,体能良好,而且应具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应具有“并非体质的标志,但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这就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性(如不吸烟、不饮酒等)和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基础教育──奠定好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

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合格公民,基础教育承担着在新历史时期教化国民的使命。中国几千年的自然封建经济体制使得国民没有形成作为国家主人的意识传统,现今处于中华民族崛起的大好时机,又面临着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之时,国民素质如何应对。孙先生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塑造民族精神为本。基础教育的基础,就在于培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活力,就在于培养厚德载物大地一样的宽厚底蕴。有了这样的‘根底’铺垫,日后不管遇见什么困难,他们都是不可战胜的”。

(三)“基础教育──奠定好专门建设人才的基础”

从教育史的发展来看,现代教育的产生是将自然科学纳入学校教育课程的意义来讲的。高等教育中工科学系为社会进步输送不可缺少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促进和激发作用有历史的传统。现代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优质生源既无法割裂历史传承,也体现着当前的需要。因此,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避免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时,也要正确对待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合理化联系。

(四)“基础教育──奠定好未来从事劳动的基础”

一个人的职业的选择是多样的,既受个人的兴趣爱好支配,也是社会因素共同制约的后果。基础教育结束后的孩子将走向各种各样的劳动岗位,“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在最大的限度内,以最基础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在基础教育课程建构上,切不可轻易地断言某门学科无用,而简单地否定一门学科。”

(五)“基础教育──文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

孙先生认为基础教育必须以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中心组成它的课程体系,一味地照搬美国的“素质教育”强调能力是片面的,殊不知美国已经在进行自身基础教育缺乏知识的反思了。他认为“所谓基础知识,首先是让学生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等,掌握文字工具,掌握读、写、算的基本能力,进而再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数、理、化、生、史、地、文等)”。

总之,从复杂理论视角审视基础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只有围绕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施展才不会偏离改革目标,并在不断完善中摸索出适合国情的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

[2]欧阳营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美]沃尔德罗普.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三联书店,1997.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7

一、旅游学术研究轨迹

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出现,通常会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之加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探讨规律,提出假说,形成理论以至创建学科。旅游现象也不例外。旅游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9世纪中期在欧洲出现以来,也引起了各科学者的广泛兴趣,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范围、不同深度和广度研究旅游问题。既然科学研究是创建学科的开始,因此,我们似应首先追踪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轨迹,了解学者们的工作和成果。

1.国外旅游学术研究毫无疑问,国外旅游学术研究早于中国,因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本身就是舶来品。国外整个旅游研究进程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即认知时期、确立时期和发展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国内学者始终十分关注国外旅游研究动向,试图从国外研究中吸取有用的成分。例如,南开大学申葆嘉教授1996年在《旅游学刊》发表系列综述《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申葆嘉教授认为,国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问题包括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社会学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旅游的环境和生态学研究、发展中国家旅游研究以及旅游研究方法和方法论[1]。华东师范大学学者张立升以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004年10年内的382篇文献作为样本,从研究热点、研究新视角和研究的薄弱环节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外旅游研究动向[2]。文献资料表明,国外旅游学术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者们从自身研究兴趣,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角度进行旅游研究,并非出于一个统一的组织,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进行,因此,其研究成果是一个自发形成过程。尽管从表面上看显得较为松散,但是如果用心去观察,依然能够对研究范围、研究热点、学术研究活动的规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2.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如果用如火如荼来形容,丝毫没有夸张之嫌。应当说,国内的旅游学术研究几乎和旅游事业同时起步。经过30年的努力耕耘,用成果卓著来形容也不过分。201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旅游研究论文集》,包括“30年研究评论”和“旅游科学年会论文”两个部分,共收录了154篇论文,计106万字,第一部分分为旅游综合研究、旅游产业经济、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其他旅游研究等四个栏目,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旅游教育、旅游产业、旅游经济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地方旅游实践等五个领域。论文作者所代表的学科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公共管理学和城市旅游等[3]。从国内旅游研究总的情况看,旅游产业研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教育、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较大,反映出国内学者研究领域的集聚程度。相对而言,应用性研究较多而基础理论性研究较少。但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这就是基础理论性研究的数量和研究质量都在提高。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不能长期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研究层次上,应用研究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需要从理论研究中找到根据。此外,中国的旅游研究还有一个与国情相关的特点,这就是由于中国当下实施的是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因此,包括旅游研究内的各项旅游工作都是在政府的规划和管理机制下进行,遂使旅游研究中有相当部分是为政府的旅游发展政策服务的,而且政策导向和相关的激励措施十分明显,例如研究课题经费方面的支持、研究成果评奖以至研究人员的职称晋升等各个方面。毋庸讳言,会有一些功利主义现象存在和发展,会有一些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事实上未必建立在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而成为政府旅游发展政策的注解。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一些区域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不顾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地论证旅游可以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3.旅游学术研究与旅游学科的建立在旅游学术研究中,特别是在国内的旅游学术研究中,都在探讨旅游学科的建立问题。其关键性内容有:旅游究竟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框架结构如何?旅游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关于这些问题,笔者首先注意到,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点似乎有较大区别:国外学者更多地是出于自身研究兴趣,更多地关注其所研究问题本身,而国内学者则更多地关注旅游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这种现象可能与中国文化中更重视整体而非局部、更重视综合而非分析的倾向有关。已有多名学者在其论文或著作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例如,石培华等在《旅游学科的自省与超越》一文中认为,“旅游学科在不断的反思中自我超越,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学科支撑的综合性旅游学科群,并逐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一个不断成长、潜力无限的新兴学科”。“针对独特的研究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模式和方法体系”[4]。胡善风等在《关于加强旅游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设立旅游学一级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并且将建立旅游学一级学科的客观根据总结为政府对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视、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旅游学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术交流的增强等[5]。曹诗图在《试论旅游学科的构建》一文中认为,“旅游学科这一综合性的社会人文科学应是独立的一级学科,不应该从属于管理学科或经济学科”。“在旅游学科体系构建上可以分为基础层次、应用层次和哲理层次等三个层次”,并且认为,“旅游学科要想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和独立的学科,必须在组织机构、概念体系、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等几个方面都达到学科所要求的标准”[6]。杜江、张凌云等在《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一文中认为,“改变现有的将旅游学科设置在工商管理项目下的不合理格局,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跨学科、多维度、多层面的旅游学研究体系框架已日趋成熟”[7]。上述学者的研究及其结论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对旅游学科的前景充满信心,这种信心行将成为鼓励学者继续从事旅游研究的较强动力;第二,看到了旅游现象运行固有的自身特点,并将其认同为旅游学科从逻辑上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础;第三,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完善尚有许多工作待学者们继续努力。笔者以为,从旅游学术研究的开始到旅游学科的建立是一个受其内在规律性制约的、水到渠成的,并且很可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往日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和法学等学科上百年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对一门学科发展的信心能够促进但不能代替其发展过程。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以理性思维构建旅游学科。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确认其建立基础和客观地评价其发展现状,学科的理论框架更多的是遵循科研规律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刻意设计策划的过程。在百家争鸣和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有一些具有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的学说和学派逐渐得到公认从而被确立,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殊途同归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研究条件下,会得出相同或十分类似的研究结论或研究成果,这是由于他们遵循了共同的旅游运行和旅游研究的客观规律。在学术研究上不能人为地、刻意地追求共识和统一,更不能借助行政手段将旅游理论统一到某一名或某几名学者的学说上,否则必然是树立学霸。方法论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总结和提炼出来的,能够从本质上反映出该学科的自身规律。最后,学科建设者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而这一科学素养的成就过程也只有在学术研究中才能实现。

二、旅游学科建立的三大基础

学术发展规律表明,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具备三大基础,这就是文献基础、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在这一点上,旅游学科和其他许多学科在本质上没有明显区别,这是各学科的共性。但是,某一学科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学科而独立存在,一定有其个性,而且这一个性经常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看来,我们需要紧紧围绕旅游学科的个性,讨论其文献基础、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及其运行的形态、结构和规律,因此,旅游现象运行的个性从根本上决定着旅游学科及其存在基础的个性。

1.文献基础作为旅游学科建立基础的文献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学术研究文献。这是最重要的一类,因为建立学科主要依靠学术和理论方面研究。学术研究文献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是文献的积累和积淀从数量和质量上看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是受旅游现象运行和发展进程及规律制约的,因此很难人为地扩张和拔高。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国的旅游业是从1978年正式开始的。假设政府当年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科研机构研究理论问题,一年必须产生3000项研究成果。这种要求即使从形式上有可能做到,所谓研究成果的质量却是可想而知的。除了口号、空谈和脱离实际的“研究结论”之外,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其次是文献之间有一个传承、继承和不断深化发展的关系。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总是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根据事实的发展变化提出,这里所称基础可以涉及数据、思路、假说、研究方法以至研究灵感各方面。新理论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过程,从哲学上看,经常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第二大类是旅游实业界的经营管理运作文献。这类文献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由于旅游学科并非是一个纯理论学科,它与旅游业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从事研究和建立学科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旅游业务发展。实业界的文献涉及范围会很广,可包括统计数据、经营管理流程设计方案、业务运作情况记录、典型案例描述和分析等。这些业界的文献为旅游学术研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素材,启发思路。第三大类是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文献。各国政府通常都会对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对旅游事业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因此,这类文献对旅游事业本身和与此密切相关的旅游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中国这样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国家,政策法律文献对旅游研究的重要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2.理论基础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学说为指导进行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因此作为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多种学科的理论。至于旅游学科的理论基础具体会涉及多少学科,目前尚难以最后确定,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总会有新的发现。但是笔者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其一是哲学基础。这不仅因为哲学是众多学科之母,不仅因为旅游研究需要哲学思维的总体指导,也由于在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过程中的确有一系列属于哲学层面的问题,例如,旅游发展中各要素、各变量之间的逻辑和辩证关系、旅游发展规律。其二是社会学基础。鉴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和规律的发现,需要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根据笔者的理解,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对旅游现象的分析和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三是经济学基础。在旅游运行中会出现大量经济现象,而旅游产业问题本身就是经济学问题。因此,相关经济学理论应作为旅游经济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例如,市场供需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其四是人类学理论,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理论。这主要是由于旅游运行中会出现不同文化类型和作为其核心的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接触、碰撞、冲突和交融。人类学理论正是研究和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理论。其五是环境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作用就是用以指导旅游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最后是美学和艺术方面的理论。人们的旅游需求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随着人们旅游经验的不断积累,旅游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会有一系列审美问题和艺术问题被提到日程,除了引起旅游学者新的兴趣之外,也会引起旅游学者的研究和探讨。笔者之所以将上述几个学科的理论作为旅游学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根据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推测,上述问题是旅游运行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实质性问题;二是从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现状看,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对旅游现象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笔者以为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其一,关于哪些学科是作为或应当作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这里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例如,申葆嘉教授最初在旅游研究中主要以逻辑实证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逐渐进入所谓后现代主义时期,一些社会现象,尤其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单纯用逻辑实证主义很难得到有效的解释。因此,他注意研究和吸收西方社会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成果,例如结构功能主义、新实用主义、现象学、符号互动等方面的理论学说,用于其旅游学术研究,后来发现许多问题从这些成果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和较为满意的答案[8]。其二,在旅游学科自身的理论建立之前,学者们主要是从其他有关或可能有关的学科出发,利用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旅游问题并作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作为旅游学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各学科理论之间会围绕着旅游现象的规律发生整合,形成能够更为有效地分析、解释和说明问题的新理论。走完从借用到直接应用的过程,类似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理论在生物研究中的形成过程。

3.人才基础

以理性思维从事旅游研究和建立旅游学科还必须有坚实的人才基础,对人才基础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需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这不仅指从形式上有足够的人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能够坚持不懈地从事旅游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这些人应当有合理的分工,例如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分工、专职研究人员和兼职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人才质量问题当然更是实质性问题。旅游研究的多学科性、综合性、复杂性,对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为学术研究工作热诚奉献的职业精神。其中,学术道德是一个合格的学术研究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的第一要务。第二是科学素养。旅游学术研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必须受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系统训练,具有坚实的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和与此密切相关的研究方法论基础。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到从事实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和思考问题,尽量坚持价值中立,较少受个人主观臆断或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坚持逻辑思维。第三是文化素养。此包括旅游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个人文明素养和对旅游研究所涉及的文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兴趣、知识和能力。最后是悟性潜质。悟性潜质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知识面和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并经常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此外,还包括对旅游中异文化事物和因素的好奇心、兴趣和分析理解能力,而这一能力对旅游研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三、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论

旅游学科要成为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一门学科,不仅要有体现自身特点的理论,而且这些理论之间不应是各自独立,相互无关的学说单体,必须构成从某些共同规律和原则出发,相互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框架。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在尝试研究和提出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笔者以为,旅游学科毕竟尚未正式形成,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学科,因此,不宜过早地做出结论。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学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一些观点和假说,经过一个百家争鸣,大浪淘沙的过程,最终使符合科学规律的结论自然形成并被公认和接受。根据笔者的理解,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次。

1.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旅游学科的核心性、根本性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整个旅游现象运行的结构、形态和基本规律,其适用范围为整个旅游学科。旅游学基础理论为本学科中各个分支性专业理论提供依据、原则和指导思想。首先是旅游学基本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旅游学基本原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目前在各旅游院校使用的教科书《旅游概论》,后者从总体上看只是对旅游或旅游业的一般性介绍,并未在学科意义上成为系统理论。迄今为止,国内严格的学科意义上的旅游学基础理论有三部著作:其一是谢彦君教授1999年所著《基础旅游学》,其二是申葆嘉教授1999年所著《旅游学原理》,其三是申葆嘉教授2010年的新作《旅游学原理》。两位学者在理论体系、方法论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不同,而申葆嘉教授1999年和2010年的两部《旅游学原理》尽管同属于旅游学基础理论范围内的著作,但2010年的新作与1999年的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进展。它是作者十余年来对旅游现象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正如该书的副标题所称,是旅游现象运行及其规律的系统理论陈述。第二是旅游发展史。旅游发展史之所以列入旅游学基础理论范围,在于它并不是旅游发展过程的简单描述,而是运用经济史、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论对旅游现象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纵向研究,并且从这一研究过程中探索旅游发展规律,预测旅游发展趋势,从而对各国和全球的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指导性理论。第三是旅游学说史。旅游学说史的作用在于对学者和学术界关于旅游问题的各种理论学说进行梳理。从这一梳理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术界是如何对旅游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各种学说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如何有效地指导了当时的旅游发展实践;各种学说又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了修正、完善,或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失去作用而被摈弃。在旅游学说史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旅游学术活动自身的规律,指导学者科学地从事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

2.专业理论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8

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基础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和劳动者的特殊领域,必须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做出变革。面对现代科技、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要求,2001年我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等文件的颁布为标志,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地方师范院校应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理论引领作用,服务区域基础教育,使基础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地方师范院校与区域基础教育的依存关系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四大社会职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这既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外部动力,又是高等学校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基本路径。高等学校增强服务地方发展意识,发挥自己的社会服务功能,既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开拓发展空间,也能够开阔教师的思维与视野,在教育实践中使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找到理论滋生的“土壤”;使自身得到基础教育的更大支持,取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信息化社会中,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必须依靠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进步而发展。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智力支持和帮助。地方师范院校结合自身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与地方区域基础教育相联系,将地方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自己知识创新的内容,开展研究、探索和实践。主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存在的条件和前提。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的主要社会职能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随着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全面转向市场经济,科技引发的社会变革必然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是区域基础教育领域师资力量培养的摇篮,所培养的师范生毕业后将成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专业理论和教学技能影响着区域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地方高师院校应以地方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为立足点,研究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同时也将必然促进自身的改革,从而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加强地方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与交流,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办学新机制,是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基本途径。基础教育学校应成为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开展教育实习的基地,为实习生配备指导教师,既可帮助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也可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地方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的同时,也应做好职后教师的培训工作,将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真正履行好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职能。地方高师院校还应加强与基础教育学校中教育科学研究的合作,基础教育学校作为高师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验基地,双方联合组建研究团队,就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进行研究,既解决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又培养锻炼了双方的师资队伍,对双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均有积极的作用。

二、地方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子系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专门从事教师教育的学术组织机构。由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地方师范院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关系更加密切。提高服务基础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影响着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层次、实质性的变革。随着基础教育理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同时也引发了公民教育从“终结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的转变、学校教育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的转变、教师培养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一体化、专业化”方向的转变等等,这些教育形势的变化都“对传统的师范院校造成了很大冲击,大到师范院校的办学理念、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小到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毕业实习、招生、就业等具体问题,甚至领导、教师、学生的心理意识,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种不适应,危机意识也与日俱增”[1]。因地方师范院校与区域基础教育是一种共生共长的依存关系,地方师范院校应紧密依靠区域基础教育,紧紧抓住“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根基,应对这些挑战和冲击,谋求自身的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地方师范院校的服务对象。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如果脱离了基础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2]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地方师范院校依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培养师范生,其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严重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培养的毕业生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冷静、审慎、理性地思考基础教育改革,检讨自身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之间存在的差距,创新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关系,探索两者之间的合作方式与途径,进而拓展与基础教育的合作空间,对地方师范院校和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地方师范院校在区域基础教育中“研究基础教育、指导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均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

(一)改革教师培养模式

改革教师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师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都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为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合格师资,地方师范院校改革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地方师范院校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打破以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好教师培养中学科分离和融合、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特色,科学合理地构建学科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理论、科学人文素养和教师专业技能四大课程体系。加大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课程的教育,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构建起文理兼容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为将来从教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者”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基层教学一线,深刻体验和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2],使师范生在本科教育阶段接受和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掌握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要充分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内涵,构建由学科专业训练、教师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三大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特别注重教学实习和见习、综合设计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与基础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训练。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专业理论、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二)加强学科和团队建设

加强学科和团队建设,提高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层次和质量。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与一定的知识相联系,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依据,是师生活动的主要领域,二者都具有人才培养的功能。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源泉,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3]。学科在高等学校发挥着积聚人才,培养锻炼师资和提升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作用,是专业培养人才的基础。地方师范院校要紧随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突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优势为主导,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学科和学科教学论团队的组织结构,形成以教育学科和专业学科相融合的学科群,组建以学科课程教学论为主干,学科课程为辅的科研教学团队。树立和强化教学学术意识,引导教师对地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使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科和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适应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科和团队建设应与基础教育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建立产学研联盟,以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主题,利用高等学校信息、资源优势,与中小学联合开展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活动,使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具备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能力,能够熟练开展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具备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指导的能力。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增强专业学科课程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既可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又可推动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

(三)加强教师新课改培训

传播先进文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培训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教师是改革的核心和骨干力量。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教学方法和行为、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影响基础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不同的文化类型加以一定程度的整合,并会经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传播活动及创造性活动或多或少地带来文化上的变革。”[4]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区域基础教育,也体现在传播新文化和新思想中。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是文化随时展产生的新成果,地方师范院校应当发挥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的社会职能,结合区域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到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去,及时将人类创新发展的教育理论新成果传播应用,使中小学教师掌握先进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帮助地方基础教育学校明确改革方向,协助解决改革中的难题,是地方师范院校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之一。地方师范院校积极承担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探索构建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模式。“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表征,其本身隶属于文化范畴,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场域,是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活动。”[4]地方师范院校应发挥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创新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改变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应用、教师被动接受的传统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改变培训授课的方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立足于解决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教学困惑为重点培训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采用交流互动、对话讨论、自主研修等培训形式,保证培训的质量和实际价值。通过切合新课改教学实际的培训方式,让教师亲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通过亲身实践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真正抓住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做到在教学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地指导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开展校本研修和研发校本教材

发挥教育科研优势,联合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和研发校本教材。地方师范院校拥有雄厚的教育科研资源,但高校教育科研如果脱离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就不能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所需的特色服务,将会失去其指导、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地位。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联合开展校本研修,即可克服高校科研脱离实际的倾向。在共同开展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专业发展途径得到有力保障,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得到良好的师资资源的保证。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科研人员通过深入基础教育实践,可发现教育实践中的新问题,为高校的教育科研不断提出新课题,从而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科研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要真正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在理论指导下认真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以正确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重新审视现在执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基础教育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特色形成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外部环境合作,得到大学研究者的帮助。校本课程的开发将学校与高校、其他社会单元联系起来,促进共同的交流与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校本研究,使“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得以实现,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五)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与基础教育学校联合举办家长学校,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认识不清或存在认识误区,将会引发社会舆论的偏差;家长代表着社会组织各个层面的声音,家长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和反应就是社会舆论的反应。”[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缺乏社会支持,仅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长若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和实施路径缺乏认识,就会出现学生同时接受两种理念的教育,思想和思维出现矛盾,也会加剧学校素质教育的压力。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要联合家长的力量,使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步调一致,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积极参与中小学校的家校合作工作,为学生家长开设辅导讲座,使家长清楚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具体目标和路径、改革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课程目标的实现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和教育学生等等。家长改变了教育教学观,将会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情感体验,注重孩子能力的训练,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实践,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籍。这样基础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地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才能真正实施以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使基础教育改革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6).

[2]江家发.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3]季芳芳.新时期地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3,(7).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2-0010-03

1引言

信息循环理论是王宏鑫先生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计量学研究活动中提出来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王宏鑫先生学术研究的思想基础,并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对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具有开拓性、基础性的意义。但还缺乏系统的梳理与研究,笔者试图循着王宏鑫先生的研究思路,通过其研究论文的文本解读,对信息循环理论进行综述性梳理研究。

2信息循环理论的提出

2.1信息循环理论概述

2.1.1信息循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础

信息循环理论来源于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计量学的研究,起始于对“信息”、“情报”、“知识”这三个图书情报学中最基本概念的研究\[1-3\]。它认为:信息是事物之间的联系,情报是以信息为对象的劳动,知识是以信息为对象的劳动的价值。并在文献“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4\]中给出了一个公理化概念体系:

定义1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以及关于这些的陈述,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信息是事物之间的联系。

性质1信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自然层次的信息(NI),二是认识层次的信息(KI),三是社会层次的信息(SI)。

定理1世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层次,即物质世界;一是信息层次,即信息世界。相应地劳动也应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物质世界为对象的劳动,即物质劳动;一是以信息世界为对象的劳动,即信息劳动。

定义2情报社会化的信息劳动。

定义3情报过程社会化的信息劳动过程。

性质2情报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可以用信息基本循环图式来描述。

性质3情报过程可以分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

性质4情报过程中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定义4知识是信息劳动价值, 即情报价值。

定义5知识结构是人类对世界及其发展的结构的反映。

性质5知识的积累过程是使知识结构逐渐与世界及其发展同构的过程情报过程。

定理2如果将同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不同层次划分为波普尔“三个世界”,那么客观知识世界的结构是人类认识活动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结构的反映。

推论1客观知识世界进化与发展使其结构逐渐与世界及其发展同构。

推论2客观知识世界是知识结构的客观化形式。

推论3诸如文献等认识活动的产品是知识(情报价值)积累的客观化形式,是信息劳动的产品,或称信息产品。

这一概念体系成为信息循环理论的基点。

2.1.2信息基本循环图式的概括

信息循环理论是基于对人类信息交流活动的考察。认为人类信息交流活动与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劳动实践活动一样久远、密切相关。早期,王宏鑫先生用两个循环图示描述信息交流活动(见图1)。

其中W是人们认识改造的对象;K′\[S\]是社会的或(和)他人的主观的或(和)客观的知识结构;K\[S\]是人(个人或团体)的知识结构;ΔI是人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的信息;K\[S+ΔS\]是K\[S\]吸收ΔI后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表示作用与联系。(a)很好地表示了人的认识活动,但没有表示出这种认识活动的社会性;(b)很好地表示了人的社会化认识活动与信息交流活动\[2\]。可以将(a)看成是(b)的一种特例,所以在之后的研究与叙述中都只是用(b),被称为信息基本循环图式,并且成为信息循环理论的高度概括,标志着信息循环理论的提出。按照信息循环理论,图书情报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都能在信息基本循环图式理解的基础上得以解决。它有着广泛的思想理论基础。

2.2信息循环理论的思想基础

2.2.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灰色系统理论关于“世界是物质的也是信息的”论断进行分析,这就是说世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层次;一是信息层次。所谓物质是标志事物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所谓信息是标志事物客观联系的哲学范畴。于是得出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结论。

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念结合上述结论,将人类劳动分为两个层次:以物质世界为对象的劳动;以信息世界为对象的劳动。信息基本循环图是很好地描述了第二层次的劳动,即以信息为对象的劳动。将情报定义为:以信息为对象的劳动。进而将知识定义为:以信息为对象的劳动的价值积累\[3\]。

2.2.2卡尔・波普尔的客观知识理论与布鲁克斯情报学思想

首先,对于卡尔・波普尔(Popper K R)的“世界3”理论不做多元论的理解,而是对同一个世界的不同层次的划分。因此信息循环理论能吸收借鉴“世界3”理论的合理内核,对信息进行分层研究\[3\]。

其次,信息基本循环图式直接来源于对布鲁克斯基(Brooks B C)本方程:K\[S\]+ΔI=K\[S+ΔS\],是对布鲁克斯基本方程的扩展\[5\]。后来的研究中K\[S\]+ΔI K\[S+ΔS\]统统改用K\[S\]+ΔI=K\[S+ΔS\]。更明确表达了其思想来源。

3信息循环理论的应用

信息循环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其应用过程中。由于信息循环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回答情报学、信息计量学、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其主要被应用于情报学、信息计量学、图书馆学领域相关研究之中。

3.1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循环理论关于“信息”、“情报”、“知识”概念的认识,直接为情报学提供了概念基础。在信息基本循环图式的启示下形成了情报的劳动观。

“情报学的哲学概括”一文\[7\]基于信息循环理论考察了情报学的知识交流学派、知识吸收学派、情报技术应用派、语言符号派、系统学派,认为这些学派和学说没有一个能够提供对情报学本质的完全令人满意的分析, 但都揭示了同一情报学现实的各个侧面, 而信息循环理论可以把各侧面联系起来。指出情报学起源于人类各种各样信息交流活动,并且为情报学提供了实践基础。提出劳动的两个层次的划分,确立了情报的劳动观,为情报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4\]一文基于信息循环理论,对情报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方法动力及“双律性”发生结构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尝试性地建立了情报学的公理化概念体系。得出信息基本循环图式是情报学实践基础与理论基础的高度抽象化描述, 是情报学建设的基石, 是情报学内容与形式的高度概括的结论。在研究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同时较为完整地形成了信息循环理论基本内容的简单概括。

3.2在信息计量学中的应用

“最大引文年限与科学交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文\[8\]基于信息基本循环图式,对最大引文年限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最大引文年限”是“科学交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通过广泛的统计数据证明了用“最大引文年限”测度“科学交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合理性及重要意义, 从而建立了科学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可比性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评价意义。

“知识论情报测度基础”一文\[9\]运用信息循环理论对基于情报(信息)的知识属性的情报(信息)测度基础进行了讨论,使布鲁克斯情报(信息)测度与知识结晶学理论、“思想基因”理论形成了有机的联系。相关结论也充分体现于论文“关于布鲁克斯基本方程的研究与扩展”\[5\]与“关于文献计量学计量方法发展阶段研究”\[10\]中。尤其是从知识结晶学得出的f=lnW(t+t)-lnW(t)与布鲁克斯基本方程等价的结论,为信息计量学的测渡论奠定了基础。

论文“信息计量学的基础与发展研究”\[11\]和“信息计量学理论基础研究”\[12\]基于信息循环理论认为:信息计量学就起源于信息基本循环图式所描述的劳动过程的实践。是对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层次、层面的信息现象进行的计量研究,揭示其规律所形成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形态。其逻辑起点包括:第一层次是信息基本循环本身;第二层次是W+K′\[S\]、K\[S\]+ΔI=K\[S+ΔS\];第三层次是W、K′\[S\]、K\[S\]、ΔI、K\[S+ΔS\]。不仅探讨以广义信息论为基础的广义信息的计量问题, 也探讨整个信息循环过程要素的计量问题, 不仅包括技术方面的问题, 而且包括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信息计量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信息的基本循环过程及其测度研究”\[13\]进一步研究了信息计量学的测度理论。

3.3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从发生学意义上回答了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起源问题,图书馆的社会定位问题。信息循环理论认为:图书馆的发生与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图书馆起源于信息基本循环图式所描述的劳动过程的社会实践。图书馆的发生发展受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也有其自身发生发展规律\[6\]。论文“图书馆观念在图书馆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14\]进一步指出: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包括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活动开展、观念更新4个基本环节,其中图书馆观念是发展的革命性因素。“观念的变革”推动着图书馆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活动的开展。纵观图书馆发展历史,图书馆观念的发展有文化建设观和社会建设观两条主线。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推进器、社会化组织环节以及社会制度安排。图书馆的功能价值定位于信息交流的中心、自主学习的乐园、文化进步的阶梯。服务艺术是实现图书馆观念的方式、方法、策略和技巧,是用户正确利用图书馆的保障。

其次,由于“信息基本循环图式”与“解释学循环”的天然联系,信息循环理论也为图书馆学的解释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它是把人类的信息交流活动,社会化的信息循环过程,看做是人类社会化的解释活动,并且把图书馆看作这一社会化解释过程的重要环节来研究的。并认为:图书馆学是以社会系统中图书馆事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是对图书馆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认识成果的系统化和理论化;这种系统化和理论化过程就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解与解释过程;理解与解释的关系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关系;解释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引入为图书馆学研究带来新的活力;“理解与解释”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致和辨证统一, 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思想, 也是图书馆学方法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这三个层次构成图书馆学解释的宏观结构\[15\]。

4结 语

信息循环理论的思想贯穿于是王宏鑫先生学术研究研究活动的始终。经过20余年的研究与发展,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并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比如赵丹群的论文“新世纪信息计量学研究进展评述”\[16\]着重评述了信息循环理论对信息计量学的贡献,再如邱均平先生的《信息计量学》\[17\]高等学校核心教材也将信息循环理论的相关内容收入其中。信息循环理论对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具有开拓性、基础性的意义。本文仅对王宏鑫先生大量研究论文中直接相关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性梳理研究,以期对信息循环理论有一个全面概括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宏鑫.情报概念新探\[J\].情报学刊,1990(2):100-102.

\[2\]王宏鑫,夏传炳.情报概念的灰色模糊性及情报定义新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0(3):97-102.

\[3\]王宏鑫.信息、情报、知识的本质与联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2):24-28.

\[4\]王宏鑫,冯新霞,张宽福,王静.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4):121-124.

\[5\]王宏鑫,吴宏生.关于布鲁克斯基本方程的研究与扩展\[J\].情报杂志,1996(4):14-16.

\[7\]王宏鑫.情报学的哲学概括\[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4):105-110.

\[8\]王宏鑫,张在昭,吴朝暾.最大引文年限与科学交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科),1992(3):327-332.

\[9\]王宏鑫.知识论情报测度基础\[J\].情报科学,1994(4):38-41,74.

\[10\]汪苏明,王宏鑫.关于文献计量学计量方法发展阶段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科),1997(4):93-65.

\[11\]王宏鑫.信息计量学的基础与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3(2):7-12.

\[12\]王宏鑫.信息计量学理论基础研究\[J\].情报科学,2003(7):678-684.

\[13\]王宏鑫.信息的基本循环过程及其测度研究\[J\].情报科学,2005(10):1446-1451.

\[14\]王宏鑫,陶书志.图书馆观念在图书馆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J\].图书馆建设,2011(2):6-9.

\[15\]王宏鑫.关于图书馆学的解释学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91-95.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20-03

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任,具有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教育的课程功能。高职院校应本着“为专业建设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为终身发展服务”的原则来建设公共基础课程。但在实际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办学理念以及所处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阶段

(一)第一阶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

高职教育兴办之初(20世纪80年代),其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都比较薄弱、目标定位和办学模式尚处在探索过程中,主要是借鉴了普通高等教育的经验,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也不例外。这一阶段开设课程基本上与本科相同,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概论、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教育等;教学内容与本科差不多,以学科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工作,但其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衔接不够。如在我社教材建设之初,一线老师们普遍反馈的是教材内容太多、太深、太难,理论性内容偏多而实用性的例子偏少;在呈现方式上,大多是枯燥乏味地说教或逻辑推导,缺乏可读性。

(二)第二阶段:重专业技能和实用类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等综合素质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一些高职院校增设了职业基本素养和人文素养类的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方面的课程。如现代礼仪、职业基本素养、艺术欣赏、文学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招生就业压力的加大,不少高职院校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等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仅仅强调“专业课需要什么,基础课就讲什么”,人为地割裂知识间的联系,在很多专业中,公共基础课逐步淡出了课堂。如数学、物理等远离了文管类学生,而语文、写作等在理工科课堂中逐渐罕见。

(三)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积极探索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围绕“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适应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等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等重要举措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曾经被冷落或被边缘化的公共基础课程重新引起广泛关注,为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积极探索。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停留在第一、二阶段。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无统一标准,没有稳定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外,是否开设其他公共基础课程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性。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热火朝天的专业建设和教改中,有些高职院校为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如果国家没有明确规定要开设又不属于评估中要检查的课程,常在没有应有论证的情况下,随意削减课程或压缩课时。由此,造成公共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很大,要么象征性的设置一两科,要么根据现有的师资而定,甚至有的根据领导的喜好而设。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不少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明显不足,致使其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忙于应付,没有精力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师资力量的不足,再加上一些院校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规模效益”,导致公共基础课课堂规模不断扩大,开展一次课程调查或布置一次课外作业,都会大大增加工作量,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许多好的教学方式(如模拟式、体验式、讨论互动式等)也无法开展,教师偏重以课本内容为主进行灌输式的单纯讲授。

以我社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材的市场反馈为例。本教材为广西“十一五”规划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的实施与研究”成果,无论是内容选择、呈现方式以及其所创新并推举的教学方式,都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但是在适用性方面受阻。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均为大班授课,很多活动如“做做心理游戏、体会心理历程”、“谈谈成长经历、交流心理感受”以及心理拓展等,都无法开展。

(三)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样化教学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脱离学生实际。公共基础课多是文化理论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客观地讲,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低,甚至很多学生均处于未达标状态,学习时极易产生畏难与抵触情绪。在这一点上,以数学、物理、外语最为突出。

二是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突出其“为专业建设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为终身发展服务”的特色。但当前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基本上还是按照过去本专科课程内容,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压缩或删减,并且很多课程的同一教学内容覆盖所有专业,缺乏对不同专业、不同层级学生的针对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同一种类教材版本甚多,质量堪忧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师资不足,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或机会参与教学研究与培训,但另一方面又因为职称评定、晋级、工作量考核等,几乎所有院校都在编写和使用自编的教材。一部分教材作者会根据本校办学理念、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情况确定编写内容,但大部分教材会因作者时间精力以及本身水平所限,质量堪忧。市面上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版本重复太多,一是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二是出版社引导教材建设的作用难以发挥,优秀教材得不到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积极探索

(一)对课程体系的探索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标准,但有一点基本上达成共识,即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为此各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作出各种探索。

有的高职院校把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分解为两个模块:一是基础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人文素质、科技素质和职业素质等,用于完成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成人教育。二是职业通用能力模块,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协调合作、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应用文写作、解决问题和创新改革等,为学生成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有的高职院校将公共基础课程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人格培养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哲学”等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人格、人品、人性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二是素养提高教育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大学英语、艺术欣赏、现代礼仪、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思维创新教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创业教育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创新品质。

(二)对课程内容的探索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具体到某一课程内容,大家一致认为应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只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要大胆地删去“偏、杂、难”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内容。如同一门课程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模块:一是为所有专业公用的知识模块,二是为适应不同专业要求的知识模块。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就如此设置,数学分为通用的基础模块,然后再按专业细分有机电数学、农科数学、经济数学等。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

地质学基础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42-01

1 引言

随着高等教学的宽口径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了解一些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热情已经为许多专业所采用。为此,许多专业开设了“导论”、“概论”等课程。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希望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根据交际对象的需要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的切换,并通过两种语言的教学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本科生双语教学工作。

针对上述要求,同济大学在地质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地质工程导论(双)》课程。

结合近年教学实践,本文就《地质工程导论(双)》课程开设背景、教学内容、考核内容与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介绍了所采取的解决方式与对策。

2 课程开设背景

《地质工程导论(双)》是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新开设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开设的主要动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宽口径改革,教学计划的调整,使得原有的本科生前两年公共外语、后两年专业外语、四年不间断的外语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后两年的专业外语教学被取消,学生在大学期间无法接受到正规的专业外语培训;但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学生在借助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来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借助外语以口语和书面的形式、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处理和交流有关专业信息,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本科生的双语教学工作。目前,我校已经开设的与地质工程专业有关的双语课程有《地下水动力学(英)》和《工程地质学(英)》,学生在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会有机会选修相关双语课程,其结果是学生在双语课程学习前,没有接受到正规的专业外语课程训练,专业词汇贫乏,严重影响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正常进行。第二方面,同样由于宽口径改革后,许多专业都开设了“导论”、“概论”等类似课程,目的是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前,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了解一些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热情,取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我校自2005年新设了《地质工程导论(英)》双语课程,希望在给学生教授一些专业知识与专业发展动态的同时,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专业外语词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3 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

在上述课程开设背景下,笔者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遵循了以下两点:首先,知识面上要求涵盖地质工程专业将要接触到的专业课各个方面,如基础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同时强调基础性与知识性结合,特别是专业词汇的学习;其次,教学内容上要求保持较高的学术性与时效性,基本反映各相关方面的学术水平和研究热点。

课程文章的选材来自两个方面:原版著作或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专业外语知识;与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与时效性的教学内容主要选自最新专业外文杂志,力求从形式上与学习内容上都能够与专业发展保持同步,以保证让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专业词汇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等,增强学生毕业后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处理和交流有关专业信息的能力。

根据上述原则,拟定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前四章主要为基础知识教学,主要介绍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相关专业知识,地质工程与岩、土力学学习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及各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等,本部分主要强调基础性与知识性结合,尤其是专业词汇的学习。后七章主要为水文地质、地质灾害与防治、地下水污染与修复、地下结构与水电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文章均为新近专业杂志文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时效性,有利于学生了解与掌握专业的发展动态。

在课堂教学形式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教师注意与学生的课堂交流,营造宽松积极的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课程绪论阶段即与学生讲明主讲教师的教学习惯与课堂教学方式,鼓励与要求学生以“Volunteer (志愿者)”形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将学生的课堂参与交流的次数和质量记录在案,作为期末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实践表明,这一互动式教学方式,避免了“填鸭式”教学的单向性和“点名式”(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课堂高度紧张,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4 课后作业和考核

寻找与布置和讲解内容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作业题,以帮助学生通过作业形式来熟悉题型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所有课文均给出了一定量的相关习题,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完成,以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并客观地检验出双语教学的效果,有助于达到预期双语教学目的。

考试是对检验双语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考试采用双语形式,英语出题部分要求英语答题。2年来,根据教学安排,英语题份额在不断增加,考虑内容也从简单的专业词(组)翻译、名词解释等,逐渐向难度较大的知识性较强的简述题、论述题过度,以检查英文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这有利于督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用外语进行理解,提升实际教学效果。

5 结语

双语教学反映了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已是大势所趋。

为了适应高等教学的宽口径改革、与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本科生双语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及让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了解一些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热情的要求,《地质工程导论(双)》的开设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

强调基础性与知识性的结合、专业词汇的学习,以及学术性与时效性的统一,应该是《地质工程导论(双)》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原则。灵活、宽松的课堂教学形式,适当的课后作业与考核方式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