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体操教学论文

体操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3:32

体操教学论文

体操教学论文例1

体操项目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原则来确定从中选择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是最终学生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的,那么这个原则就是探讨的首个问题。确定好教学内容后,需要把这些内容进行层次的划分,使内容清晰明确,每部分内容适合的群体及作用。最后进行内容的编排,对教学内容设计的构想实践于课堂中,使教学目标最大优化。对体操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的安排体操课程的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呼唤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这样一个大的目标,具体到体操教学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位居首位的就是健身性,这表明,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依据,考虑并确定其教学内容与方法。从体操的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而选择依据。学生需求的多样性:由于学生的性格、年龄、生活习惯、学习环境等不相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对体操教学内容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比如有的学生为追求“难”与“美”而乐意学习竞技性体操动作;有的学生为了娱乐身心而愿意学习趣味性体操内容;有的学生为塑造形体美而坚持不懈地进行轻器械体操练习;有的学生受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而不失时机地在全民健身路径上进行锻炼;有的学生为了增强与同学间的交流而广泛地参加多类型的体操活动。以上是综合了几位研究者的观点,这些表明,选择体操教学内容要有基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系统性。

1.2对体操课程组织实施的研究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就是体操课程的组织,学生的主题地位首当其冲,教师要很好的指导。例如,在教授广播体操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组,对每组学生教授不同的节操,然后每组学生负责把其他组的学生教会,依次类推,这种教法,就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高度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总之,教学内容的编排一定要灵活多变,丰富多彩。首先,小学主要教授各类内容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点感性认识,着重培养学生对体操的兴趣;初中主要教授各类内容的简单组合动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高中可以教授一些稍微复杂的动作和组合练习,同时让学生体会体操教学内容的内涵所在。因此,教师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注意各学段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排列,防止各学段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结合上述内容,不同阶段的体操教师可对体操课的结构的内容进行编排。另外,有研究表明,适当安排些校际间的体操比赛,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并自觉的学习体操内容,这也是体操内容编排的亮点。

1.3对不同群体体操教学设计内容层次划分的研究

从体操理论知识可知道,体操的分类方法有几种,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而学校体育里的体操内容包括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技巧、器械体操和理论知识。明显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点就是有保护和帮助。根据毛振明先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划分方法将体操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四类:精学类内容、粗学类内容、介绍类内容和锻炼类内容。精学类内容—以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兼顾其它领域目标。其特点是运动技能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内容较简单,利于学生掌握,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就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课程目标的达成。例如广播体操、跳马等。粗学类内容—掌握运动技能身心全面发展。学习这类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学有所得,在以后的体育锻炼中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了解体操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体操运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精神。在达成“运动技能”目标的同时,重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的实现。例如技巧中的滚翻类动作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保护与帮助、队列队形等。介绍类内容—主要介绍体操运动文化和项目知识,可采用理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内容。既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深刻地认识体操运动的实质。同时,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些项目,如果以后有机会学习,他们能会更快更好地掌握,有利于完成“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的课程目标。例如体操理论知识。锻炼类内容—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主要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柔韧等专项素质以及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现“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课程目标服务。例如技巧、器械体操。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更多的是从队列队形和徒手体操出发,也就是精学类的内容,其他类动作教授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和发展。

2总结

在体操内容的选择依据方面,必须得了解学生的需求,依据这样一个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但是,实践则不是,每个阶段的内容都以规定,体育教师不会去考虑每位学生的需求来安排内容,按部就班,低级重复。因此,就要求教师有自己的创新,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操内容的划分,本文是依据毛振明先生提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整体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种有利于明确对象,明白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精学类、粗学类、介绍类和锻炼类这四种类型是把体操教学内容作为手段和载体的形式结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体操教学内容的实质结构即技能与价值目标。要把每一类能实现多个目标作为划分的重中之重。在体操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就是最能够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部分。通过以体操课的结构为主题进行检索,对着方面的研究是数量很少,笔者对这个主题有很大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基本步骤: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进行,总是这样,缺乏创新,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觉得枯燥。笔者举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方法,在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要勇于突破常规,内容形式要丰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样教学目标就能最大化的实现。

体操教学论文例2

2、通过幼儿体操的动作使幼儿会欣赏美

幼儿体操属于集体运动项目,这就要求在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上要遵循动作的整齐、对称、对比、节奏和多样的统一的形式美法则。整齐是最简单的形式美,即形体、服装、动作技术、节奏变化、动作与音乐配合、表现风格等方面的统一,没有明显的差异,给人留下庄重、刚劲、有力的印象;对称是指上下、左右或辐射的相同形状,主要表现在动作路线的对称,动作造型的对称、队形图案的对称上;对比是由具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互相结合而成的,主要包括音乐节奏的对比,动作幅度的对比,动作刚柔力度的对比,成套组合高度起伏的对比,对比充分,使健美操组合显示出跌宕起伏,自然优美。节奏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有秩序地连续,有规律地反复。构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关系: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二是力的关系,指强弱的变化。把运动过程中这种强弱的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形成了节奏。在竞技健美操中节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音乐节奏变化和成套动作节奏的变化上:音乐节奏变化体现在速度快慢、力度大小、曲调强弱等方面;动作节奏变化体现在紧张松弛动作的交替、刚柔动作的交替、同一动作不同节奏的完成等方面。音乐节奏变化与动作节奏变化和谐一致,才展现出该项目有规律的形式美。和谐也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在和谐中,消除了各种差异的对立,而融合为浑然的整体,和谐的本质是多样的统一。“多样”是整体中所包含的各部分在形式上相互区别的差异性,体现了各种事物个性的千姿百态和丰富变化。在幼儿体操中体现在动作组合、难度动作和过渡连接动作、移动路线和动作节奏的多样性上。多样性增强活动的可视性和观赏性,同时全面反映运动员各个方面的能力。所谓“统一”是整体中包含的大部分在形式上的某种共同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呼应和衬托的关系,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和整体联系。无论幼儿体操的动作编排、姿态造型如何多样,都符合成套动作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幼儿体操的最根本的特色。

体操教学论文例3

1.2人才培养的现状在体育院校中对于艺术体操专业的人才培养分成两个部分,一种是运动训练专业的大众艺术体操项目,一种是表演专业的大众艺术体操项目。在两种不同模式的专业设置下,针对大众艺术体操专业的课程内容是完全相同的。运动训练专业中的大众艺术体操专项对于学生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学生来源主要是运动员,在专业技能上有很大的优势。在面向社会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体育、专业的各类运动队艺术体操教练等,回归到体育的竞技运动队的可能性较大。然而,表演类大众艺术体操项目的学生,专项水平相比专业运动队而言较低,面向社会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社会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主要面向普通的社会人群。因此,同等教学模式的开展,解决不了这一类大众艺术体操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连接问题,也就是说,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根本无法很好地走向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那么,学校在考虑现实的前提下,更要立足于长远的未来,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实效性、主导性和时代性。

2社会需求对大众艺术体操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2.1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效性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局面上,还应改革教学模式,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以达到更有实效性的教学效果。在传统固有的教学内容中,从单一的运动水平角度来看,大众艺术体操专业技能的掌握是有效的。但是从长远意义来讲,所学的知识只存在某一个时间段,并且不为社会所用,不能与社会相联系,是无效的。在教学目标中,实效性主要体现在除提高运动技能外,更能走向社会,在社会体育中传播和推广大众艺术体操这一项目上。在教学形式上,除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外,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接触教学的实践机会,为以后在社会上更好地工作作准备。在大众艺术体操专业中,教学模式各个方面的改革要与社会实效性相结合,积极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信息,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利益出发,真正做到学校体育教育为社会体育文化服务。

2.2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代性相结合在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注于使学生掌握大众艺术体操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专项技术水平达到等级的要求。然而这种传统人才培养的理念仅仅局限于运动技能和运动等级的提高,注重技术的学习和短期的效益,忽视了大众艺术体操动作的广泛性和延伸性,忽略了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从短期利益来看,学生学到了很多的专业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但从长期效益来看,四年的专业学习并不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时代的不断前进,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也在改变,更多的人将对物质的追求转向了对健康的消费。不难发现,在工作后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越来越多的健身房和健身会所相继开展。这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一种蓬勃发展的现象给体育院校的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工作机会。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除了专业的运动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外,更应该结合社会实际培养“一专多能”型、创新型、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人才。

3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

3.1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徒手套路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调查的2009级表演专业大众艺术体操专项的14名学生中,从事与艺术体操专业有关工作的学生少之又少,其中仅4人在毕业后继续从事少儿形体舞蹈相关的工作,大多都在进行与大学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由此看出,体育院校的普通大众艺术体操专业学生在社会中很难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或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大众艺术体操自身的普及性和项目的局限性制约了它在社会大舞台上的发展。大众艺术体操项目对于柔韧性的要求极高,对于专业的学生来讲,通过大学四年刻苦的学习可以很好的完成。但是面向社会而言,对于普通的大众,柔韧性和力量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作为健身或锻炼的手段有较大的难度。所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可以多增加结合艺术体操的特点进行的徒手成套动作的学习。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的套路动作学习不仅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且不失艺术体操项目的自身特点,使竞技体育真正意义上向社会体育过渡,充分展示出艺术体操项目作为运动项目的社会功能和服务社会的职责。

3.2在课程中增加利用器械创编简易套路的内容大众艺术体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肢体动作与轻器械之间的完美配合。通过器械展示出来的成套动作更加地新颖、独特,充满活力,能更好地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在大众艺术体操课程设置中除了基本的成套动作学习外,应补充一些简单、易掌握的非成套器械固定套路动作的学习。合理地学会运用器械,编排出适合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器械操,如瑜伽球、双人或多人绳操等,不仅能锻炼人与器械之间的配合,保持艺术体操项目的特色,更增加了健身运动的趣味性。在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内容中,增加多种课程形式,在保留原有艺术体操项目特色的前提下,突出体现了大众艺术体操面向社会多元性的功能。符合当前体育理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体育、社区体育服务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大众艺术体操这一运动项目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起到了推广、普及和宣传的作用。

3.3在课程设置中增设创编方法相关的课程内容创新的思维在艺术设计中极为重要,好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创作者新颖的构思。一个拥有完美思想的艺术作品,如同一个满腹诗书的学者,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升华了艺术的精髓。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开创的思维都是好的艺术作品诞生的前提。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创编方法,能更好地创造出顺应时展的艺术作品。在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有合适的课时安排让艺术体操专选班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艺术的创编方法。正确创编方法的运用和学习能在以后的艺术体操工作中创造出更多好的作品,能创作出适合社会需求的艺术体操形式。

3.4在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程中多开设舞蹈相关的专业课在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中,如表演专业大众艺术体操专项的课程设置中,除大众艺术体操专选课以外,必修课中的体育类术科课程的数量远远多于艺术类术科课程的数量。就表演专业本身的学科设置而言,多开设艺术类的课程,除了对于本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帮助之外,还能学习和接触到不同门类的艺术类课程(如芭蕾形体、民族舞、现代舞、瑜伽、爵士等)。艺术门类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元素虽然风格各异,但是艺术有包容性,舞蹈与舞蹈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在大众艺术体操专业中多开设与舞蹈相关的课程,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为以后走向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体操教学论文例4

现代健美操内容繁多,涵盖较广,竞技健美操、拉丁健美操、形体健美操、街舞等等,都是健美操老师的授课内容,新的内容、规则与教材不断对健美操老师发起挑战。对于健美操的教学要求是在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学生灵活应用与编创新的动作,而学生要学会一个健美操动作,必须通过“听”与“看”来感知。使用传统的教材,就需要老师亲自示范,让学生感知动作要领,但是有的教师因为年龄等因素,一些动作的完成能力也在逐步下降,而作为示范东西又必须要求完美、规范,否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学效果。甚至到了一定年龄。一些教师已经无法完成一些示范动作,而单纯的“讲”与“听”是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视频素材,经过编辑,制作成教案,根据教学需求在课堂上反复播放,教师只需要在侧加以讲解与指导,大大节省了教师的体力,并且多媒体教案可以暂停、反复播放,并且只需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更加的灵活与便捷,学生通过教案里的图像、声音、视频,看到规范的动作演示,可以清楚、形象地看到动作要领。甚至可以才从网上搜集一些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的动作视频给学生播放,学生不出门就能看到最为规范与完美的演示,使学生树立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1.2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模式一种遵循“带领法、示范法、完整分解法和衔接法”的教学方法,“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师生基本没有互动。而健美操的学习不光要学会基础的理论知识,更有付出大量的体力学习动作要领,学生很容易被枯燥、劳累的课堂扼杀学习兴趣,而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健美操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将图片、文档、视频等素材添加到教案当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的演示了解各风格流派,动作特点,甚至可以将动作进行分解演示,或者慢动作演示,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观看动作演示,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与生动,教学空间也更为广阔。可以说多媒体教案按需制作、机动灵活,形象生动,实现了师生的交互与互动,运用多媒体教案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也得到了进一步激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兴趣的带领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必将得到强化与提升。

1.3纠正错误动作,解决教学难点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有教学难点与重点,健美操教学也不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反复的讲,强迫学生记忆,然而因为手段过于单一,并且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学生课堂上的动作练习,通过数码设备拍摄下来,然后加入教案当中,在课堂上边演示边讲解,加深学生理解,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地纠正错误动作,树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还可以将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进行对比演示,让学生资自主对比与观察,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进而牢记技术规范;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教材的反复播放、慢放,因此对于一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反复播放和慢放、动作分解,使学生能清晰的看到每一个动作细节,了解每一个动作完成要素,难点教学效果必然得到大幅提升;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轻易实现复制与拷贝,对于一些有助于解决难点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复制下来发给易出错的学生,让其课下观看与复习,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难点,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实现的。

2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2.1以学为主,以教为铺

现代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的主体地位,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主,以教师教授为辅,在当前的健美操教学中也应遵循此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义地位,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利用对媒体技术,编制多媒体教案,以引导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通过视频演示,图片展示,声音解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技术规范,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手段,而完全摈弃了传统教材以及实际的演示与示范,而使得学生的关注点也放在多媒体技术理论上,忽视了身体力行,从而使理论脱离实践。

2.2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的广泛应用,其灵活、便捷、形象、生动等特点特得到了健美操教师的青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摒弃传统教材,传统教材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与智慧的结晶,尤其一些基础理论教学,传统教材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应用十分必要,是学生夯实理论基础的必要手段与环节,在此基础上与多媒体手段有机结合,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使得整个健美操教学更加系统、合理,比如在基础理论的学习中,以传统教材为基础,纳入多媒体的教学案例与动作演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内容,并感同身受,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加强健美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其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健美操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新型教学方法的推广效果,多媒体技术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工具,能否熟练运用,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都关系着多媒体教案的编写质量与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如:Flash、PowerPoint、CAI等,对基础的计算机与网络知识也要有所了解,比如简单的Windows系统功能,只有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软件,才能根据课堂需求编制出精细、完善的多媒体教案,才能让学生在形象生动课件观看中,获取知识。如果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软件,会出现“想讲得很多,但张不开口”的情况,即便能准确掌握教学需求,熟谙学生学习难点,但是因为缺乏技术操作能力,而无法将所知进行有效的呈现与讲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想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辅助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健美操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并且能熟谙编制技巧。

2.4演示与讲授结合,加强师生交流

即便多媒体手段有众多优点,但是也不能完全取代人工讲授,作为健美操教师,更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时,要适时插入人工讲授,以教师人工引导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主线上,教师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课堂氛围,适时提问,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切忌一节课全是课件演示,让学生从头看到尾,成了“阅读”课件,这样的教授方式,不管多媒体课件做得多么精美,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健美操教师要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借用其出色的交互能力,与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体操教学论文例5

【关键词】

人文理念;高校体操教学;应用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呼吁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人文理念,从而可以更好的培养人才。目前,虽然我国的体育教学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缺少人文关怀。目前以分数为目的的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眼界不开阔,缺少人文理念,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加强人文理念。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人文理念在其他体育项目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 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理念最早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那时人们应用人文理念的主要目的是提倡人人平等,反对神权主义论,解放全部人。自那时起,对于人文理念的西方就非常重视,并在教育中强调人文理念。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教育中不再强调人文理念,而是将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这样的变革改变了西方教育的初衷。目前,我国的高校体操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体操技能为主要目的,对人文理念的应用相对贫乏。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人文理念的主要内容是:以学生健康为第一位,改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强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体现人文关怀;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教学内容中加入人文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 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理念教学的途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在体操教学中实施人文理念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2.1 在体操教学中,将健康摆在第一

在以往的高校体操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体操技能培养,对于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方面通常情况下不被重视。比如,在体操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一些高难度的体操动作,并且一些体操动作甚至超出了学生的教学培养范围,反应出了对学生的健康不够重视的教学思想。将健康摆在第一的理念,要在体操教学的方方面面得到体现和落实。在体操教学中落实人文理念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体操技能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并提高安全的练习环境。为了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体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满足他们的各种健康需求。

2.2 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体操课程的人文关怀

和其他的体育项目教学相比,体操教学非常特别,它本身的人文底蕴就非常深厚,因为在体操教学中,学生不是只被动的练习各种动作,有时候教师也会相应的设置一些学习任务,自己安排体操动作。所以,学生可以以此为基础充分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体操训练中充分展现自我,发挥主观能动效应,这样学生就会充分获得自我认可。

2.3 开展多样的体操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

在进行体操教学的过程中,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二是,师生之间的高效交流和沟通。丰富体操教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学习不同的体操动作,通过多样性的练习,学生可以体会出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不同风格。学生在学习某个体操动作时,一直不能掌握该动作的要点,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断练习,对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向教师进行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利于学生的人格完善。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尊敬之情,并让他们以教师为榜样,不断学习和提高。

2.4 对传统的体操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对传统的体操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主要是指学生要转变教学的重点,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核心转变成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体操兴趣,并在体操练习过程中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并且因材施教,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他们自身的潜力。

2.5 在体操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诱导,促进人文理念的渗透

根据以往的体育教学经验可知,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体操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体操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有效降低消极心态对学生体操学习的影响。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心理诱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取得良好的体操教学效果。在体操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一些体操动作反复强调要求,但是学生在练习时一直不能避免自身的动作缺陷,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体操动作录制下来,让后和正确的动作进行对比,让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反复观看,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记忆深刻,这样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因为自己的心理暗示,高效、反复进行练习,经过反复练习,就可以掌握体操动作的要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这样的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体操教学的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人文理念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重要性。

2.6 教学过程中应用幽默的教学语言

在传统的体操教学中,教学的态度比较严肃,语言比较生硬,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紧张,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在体操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幽默的教学语言,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体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以幽默的语言指出,和直接批评相比,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且这样的意见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不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自觉调整。

3 结束语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体操教学中以人文理念为指导,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体操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积极渗透人文理念,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和爱护,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不断促进我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晗,祝天桥.“快乐体操”在高校体操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普洱学院学报,2013,06:66-68.

[2]李岱峰.立体教学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新课程(下),2013,11:37.

体操教学论文例6

艺术体操是一项具有美感的体育项目,其将不同形式的美感融入了运动当中,从而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性,主要包括舞蹈美感、音律美感以及形态美感等几个方面。艺术体操将人体与艺术有机结合到一起,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体操教学的过程也是一种美育过程。将审美能力培养作为目标融入艺术体操教学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柔韧性、肢体力量以及身体素质展现出来,从而培养其审美观念。

一、形体训练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

形体训练是艺术体操教学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形体美。形体美是一种动静相结合的美感,包含很多细节。教师在开展艺术体操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合适的训练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站姿训练。站姿能将学生的外部形象完全展现出来,提高站姿的优美性主要在于将脊背挺直、立腰等。正确的站姿能展现学生的精气神。其次,坐姿训练。端庄的坐姿能将女性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将其内在文化修养展现出来。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更加应该注意自己的坐姿,让整个人看起来端庄得体[1]。最后,行走姿态训练。走路的姿态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展现一个人的魅力,优美的走路姿态也是一名艺术体操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人在行走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美感主要在于腿部在移动的过程中能与身体保持一种协调,展现出律动美感。所以,走路时应该保证身高、腿长与迈步的跨度相协调。

二、动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

站在美学的角度上,稍具复杂度的动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们内心的审美活动。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利用艺术体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动作教学环节。动作教学的要点是动作的表现力以及身体姿态这两个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一些舞蹈元素,使学生的表现力以及形体的优美姿态能展现出来。例如,巴塞转体等舞蹈动作都能将肢体动作与器械相互融合,带给人们不一样的美感。学生在练习艺术体操动作的过程中将这些舞蹈动作融入跳跃、平衡以及转体等动作当中则能适当提高体操动作的难度。

三、音乐感悟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是艺术体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艺术体操的训练过程中,还是在真正的比赛过程中,音乐无时无刻都被渗透于整个项目当中。融入音乐伴奏之后,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韵律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动作表现中将力量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艺术体操的学习兴趣[2]。在教学之初,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感受音乐中蕴含的力量,并能在音乐的带动下使全身的肌肉得到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肌肉力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以及节奏感,从而带给学生美学感受。另外,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音乐,并能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肢体动作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美感。四、教师仪态展示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艺术体操的训练过程主要是以教师的教导为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能引导其参与学习、训练以及审美的过程。所以,教师是学生学习艺术体操技能的主要“模板”,教师的仪态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形象非常重要,优美的姿态、端庄的气质以及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都能影响他人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印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形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使学生能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强化自身对美感的理解程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综上所述,艺术体操是一项展现美感的体育运动,也是我国体育运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审美能力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形体训练、动作教学、音乐感悟以及仪态展示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操教学论文例7

(2)单一的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在进行基本体操的教课时,更注重的是增强幼儿的体质,忽略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的基本体操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基本体操的训练时,应更多地选择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只有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学习基本体操,减轻幼儿教师的压力。在幼儿基本体操的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目标限制了幼儿的基本体操的发展,单一的教学目标也束缚了孩子的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对幼儿德、智方面的教育,失去了基本体操的价值。因此,在幼儿教师的基本体操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幼儿的体操教学的发展,不应只是局限在体质的教学,更应该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

(3)幼儿教师的体操教学能力水平不高。由于幼儿教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基本体操的认识度不高,因而在对幼儿进行基本体操的教学过程中,影响了幼儿的基本体操的发展。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基本体操的水平,带动幼儿的基本体操的发展。经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并不是体育专业毕业的,普遍都是师范类专业,缺乏对基本体操的教学认识,甚至有的幼儿园没有体操教师,只是用其他学科的教师代替幼儿基本体操的教学,局限了幼儿基本体操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对体质的增强也没有起到一个有利的作用。[2]同时,幼儿教师的体操教学水平不高,普遍表现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熟悉教学器材,甚至不知道教学器材是用来做什么的,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对基本体操的专业知识,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体操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要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幼儿的体操教学的发展。

(4)幼儿的基本体操课程安排不当。“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由此看出,教师对于课程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学中,都忽视了对幼儿体操课的教学,根据对幼儿园一周课程的调查显示,在一周的课程安排中,只有一节或两节的体操课程,由于幼儿的体操课程的减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幼儿教师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对策

(1)转变传统的较学思想。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幼儿体操教师要具有专业的教育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增加先进的基本体操的教学理念,增强基本体操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的体操的教学发展,在基本体操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幼儿基本体操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幼儿的体操发展。

(2)构建科学的教学目标。在幼儿体操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目标,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全面体操教学的发展,不仅仅是对体质增强的教学,在体操教学的目标中要增加兴趣教学思想、技能教学思想、终身教学思想、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对幼儿的基本体操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体质、性格制定完善的体操学习计划,在体操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体操的教学,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3)丰富幼儿的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幼儿的教育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所以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丰富体操教学的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例如,在体操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其他的体操教学器材,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儿教师要采取一器多用的教学方式,减轻幼儿园的教学负担,提高幼儿教师的体操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器材的转变,增强幼儿的体质健康,促进幼儿的全面性、科学性、健康性的发展。

(4)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学习载体,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幼儿教师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减少与幼儿的距离感,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友谊。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地与幼儿做好朋友,以此来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还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幼儿教师的教学。

(5)加强师资队伍力量的建设。在对幼儿体操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俗话说:好的教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因此,要加强幼儿园中对体操教师的队伍建设,创造一个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幼儿体操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体操教学论文例8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学生在体操课中,由于无法完成有难度的动作,无法克服对体操器械的恐惧心理,严重影响他们在体操课中的表现,动摇了他们的自信心,阻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这与体操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体操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以生为本,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恐惧心理,指导学生准确完成体操动作,落实体操教学的育人目标。

一、保护措施到位,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体操课中也是一样,学生有了安全感,心情放松了,才能投入学习,追求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器材布置和人为保护的措施上做到周密细致,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例如在一堂六年级“分腿腾越山羊”的课上,教师在“山羊”的周围地上铺上了厚厚的海绵垫,根据学生身高多次调整踏跳板与“山羊”的距离。为了消除学生对“山羊”的恐惧心理,这位老师还在“山羊”的正面贴上卡通图案,并对学生说:“勇敢点,老师就站在这里,肯定不会让你受伤。”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老师一直站在“山羊”边上,用有力的臂膀保护着学生,并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大声喝彩。

二、营造激励氛围,培养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不自信时,往往会抑制自己的发展和可能性。当一个人充满自信时,往往能发挥出超越自我的能量。因此,营造激励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之一。例如小学四年级有一个体操教学内容是“跳上成跪撑,跪跳下”,要求学生跳上一定高度的器械成跪撑姿势,然后跪跳下。很多学生在完成跳上成跪撑后,不敢跪跳下。其实,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掌握了“跪跳起”动作,但现在不敢尝试了。此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跪跳起”的动作,然后逐渐提高跪跳点高度,让学生适应动作,感受成功经验,建立对做好动作的自信心。在体操课教学中,笔者经常把“你真棒!”“你真勇敢!”“你的动作真漂亮!”挂在嘴边。操场上少不了同学之间互相鼓励的加油声和掌声。奋发向上的运动氛围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动作。

三、加强辅助练习,形成感

体操运动是体育教学内容中,身置发生变化最大的运动,如倒立、侧手翻、翻滚等。因此,提高学生的感是帮助学生学好体操技巧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让学生形成感呢?教师可以把整套的体操技术动作分解为若干个辅助动作,然后进行单个辅助动作练习,促进学生形成感。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整套动作分解为“双臂支撑低头蹬腿”“抱腿团身前后滚动”“团身低头蹬腿触垫”等动作,然后反复进行各个动作的练习,在反复练习中,学生能获得感,掌握前滚翻整套动作的要领。最后让学生完整地做前滚翻练习,就能事半功倍。再如,教学“蹬墙手倒立”时,很多同学由于头部与躯干位置发生了改变,神经中枢还未完成姿势反射,无法较好地控制肌肉,达到身体的平衡,出现了“塌腰松腿”“手臂无力”等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练习“原地俯卧直臂支撑”锻炼学生的肩臂力量,使大脑能记住这种肌紧张的状态;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抬高学生的腿部,让学生感受腰腿肌肉的紧绷状态,形成头低脚高的感。有了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做“蹬墙手倒立”动作就容易多了。

四、建立运动表象,获取整体感

体操动作主要是用人的肢体来完成的一项运动,由于项目的不同,动作的难度不尽相同。往往在短时间内,随着身体的不断位移,身体各部分的受力不断变化,因此能表现出不同的身体姿态和运动轨迹。一套体操动作就好比一部微电影,有开始,有过程,有结尾。所以在学生练习体操动作时,运用表象训练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该项目的运动表象,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动作进行回顾、重复、休整、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就好像在头脑中放电影,通过不停地念动、想象和心理演练,强化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提高运动能力。例如,四年级教学中有侧手翻练习,完成一个动作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是在短时间里要做到手脚依次撑地、顶肩立腰、分腿倒立、两手依次推离地面、再两脚依次着地,动作要伸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光凭老师的讲解和动作示范,学生很难掌握。教师除了采取上文提到的三种办法,还需要运用表象训练的手段,帮助学生完成侧手翻的动作。

五、总结

体操可以促使学生身体匀称、协调发展,矫正不良姿态,对于增强骨骼、肌肉、韧带力量等,具有独特作用,但同时也因其动作难度高,有一定的危险性,让学生畏惧、胆怯。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身心特点,以生为本,采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郑仁龙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泗洲路小学

体操教学论文例9

2高校体操教学与《新课标》存在的衔接问题

(1)体操课程忽视了新课标课程理念的培养

高校体操课程要以新课标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面做适当的调整,使体育专业的学生对新课标思想、理念等有所了解,不能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难度动作为目的,在高难度动作上下工夫、花力气,而忽略了新课标理念的培养和灌输,而有关“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体操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基础动作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新课标的理解,让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很好地适应中小学的教学和对新课标的把握,而我们现在的体操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相对中学课程,体操教学过于注重难度技术。

(2)体操课程拓展内容不足,应优化课程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的加强,体操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高校体操课程教学提出了深刻反思。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陈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体育教学事故风险责任等一系列问题和高校体操教学内容、开设项目发生了很大冲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反映这一现象,很多学校体操教学内容仅有广播操、健美操,跳马、单杠、双杠、技巧体操基本没有涉及,这就出现了高校培养的技能在中小学无法得到运用。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方面要侧重于中小学普及的内容和其他新兴项目的内容,教授内容不但适用于中小学的学生,还要考虑场地设施等的因素。

(3)对保护与帮助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在体操项目的特殊之处就是需要保护与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保护与帮助的能力是体操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体操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脱手滑落、摔倒等情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在体操动作的教学和练习中是离不开保护与帮助的。所以,在高校体操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掌握体操各种动作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熟练掌握体操动作保护与帮助的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合理的运用。

(4)体操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体操教学中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却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不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没有突出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导致部分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反而更加依赖老师,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中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

(5)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体操课程教学时数变得越来越少,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实践教学实践就减少了,除了老师在课前的准备活动和教育实习中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其他实践教学平台是空白的。学生在设计教法、开发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景等诸方面能力的实践环节缺乏锻炼,这样就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无法接触中学体育的真正需求。

3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对策

(1)提高学生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认识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广,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标准也不断的提高,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有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体操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新课标理念的灌输和培养,让学生了解中小学体操教学的概况,掌握中小学体操教学的方法。高校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能一味的专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较强体操基本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运用体操科学知识与理论指导体操教学实践的本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相互指导,角色互换,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是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为学生将来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规范技能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在体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课程资源等方面教会学生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让学生应针对中小学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身体素质、体操水平,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以调动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技能教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合理的调动队伍、指导练习者练习、运动强度的控制以及保护与帮助和错误动作的发现与纠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安排,让学生有适度的试教机会;在教学顺序上,严格按教学设计要求的同时,又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应变能力。教师在课后评定时把握好尺度,多表扬少批评,合情合理地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长期训练,学生的教学能力必会出现质的飞跃。

(3)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实习机会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技能还要运用到实践当中,承担教师这一角色,所以在体操教学当中,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多设计一些锻炼学生教学能力的教学内容。每节体操课都应有实践的时间,可以让一到两位同学带准备活动,实习基本体操能力,再让一到两位同学讲解示范上一节所学的体操内容,并且给别的同学做保护与帮助。这样就能使学生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掌握与巩固。教会学生去组织课堂教学,合理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分析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掌握的情况,有效的控制课堂的气氛。在初步掌握组织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学会教授技术技能的方法,学会组织与指挥五十人以上的队伍,通过不断的锻炼提高使得教学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在集中教育实习阶段,组织学生进入不同的中小学,通过指导教师的随堂指导,体验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实习转换成自己的一种教学能力。所以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习机会可以是学生等到更好的发展。

体操教学论文例10

2.安排健美操学习目标

教师为了落实小群体健美操教学,使学生科学运用课堂时间,就要安排学习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不仅要安排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还要明确小群体的学习目标。有的学生由于健美操基础差,体能有限,对于健美操的学习进度慢,动作不标准。这就要求小群体的学生应当积极合作,分析健美操的学习方法,通过相互鼓励和纠错共同进步,快速学习和掌握健美操教学内容,完成规定的目标。所以教师要安排健美操教学目标,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达成目标。

3.促使小群体内部严格有效的学习

无规矩不成方圆,小群体内部也是如此,为了防止学生产生懈怠和偷懒心理,也为了提高学生健美操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当促使小群体内部严格有效的学习。教师应当为每个小群体挑选出一个健美操学习能力强的负责人。然后让这个学生查看小群体其他人员的学习现状。当查看结束后,负责人组织小群体成员对于健美操动作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和研究,积极纠错。然后,负责人再带领小群体学生根据正确的动作进行练习,提高整体练习效果。这能够促使小群体内部严格有效的练习,高效利用健美操课堂时间。

4.教师适时给予辅导

小群体教学虽然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但是也少不了教师的科学辅导。小群体内部的学生之间或小群体之间也难免存在摩擦或异议,教师的合理调解能够防止矛盾的恶化,从而及时解决问题,有效优化小群体教学。虽然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互助能够学习和掌握健美操动作,但是也会存在动作不规范的现象。教师不时的察看学生的练习状况,能够及时发现个别学生或者小群体的问题,从而加以纠正,使学生的动作更加优美准确。同时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对于小群体的进步给予积极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健美操学习的自主性。

5.给予中肯的点评

当小群体进行交流和练习以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群体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仔细观看并给予中肯的评价,对于进步的给予肯定,对于有错误的给予纠正。同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团体根据他人的表现说说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有效的调节。教师也可以让每个小团体说说其他团体的优秀之处和需要改善之处,从而相互点评,共同纠错和进步。健美操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久的练习。精准的动作和优美的姿态是长久的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教师的严格点评能够促使学生拿出更认真的态度学习健美操。小团体的自我点评和相互纠错能够推动学生个人的进步和小团体整体能力的提升。所以,中肯的点评有利于小群体教学模式的贯彻实施。

体操教学论文例11

通用性体态语言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共识性,不受语言、空间限制,不必通过双方预先约定和沟通、在特定的环境中表达即可以相互意绘的体态语言,如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都属于通用性的体态语言。通用性的体态语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健美操教学中,因其所传递的信息简约明确、表达的情感充分到位,所以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通用性体态语言的运用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健美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一类语言向学生发出使学生能准确捕捉的体态信息,当学生较好的完成老师教的动作时,教师用流露出的满脸笑意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当学生听课不认真,动作不规范时,教师用严厉的目光注视表达对学生的提醒和警告。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通用性的体态语言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目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专用性体态语言

专用性体态语言不具有日常的通用性,是指专门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应用的一整套体态语言,一般具有固定的模式。健美操教学专用性体态语言包括示范性体态语言和示意性体态语言,如对教师健美操特定动作的示范即为示范性体态语言,而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与学生共同约定并遵守执行的某个代表特定含义的动作即为示意性体态语言,例如在健美操课上当教师想结束学生自行练习,集合整理队伍时,会将双臂上举过头顶,双手击掌其中一只手握拳举过头顶,以此来示意学生结束练习,列队集合听从教师的下一步安排。

2、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

2.1、直观传递教学信息

体态语言作为在健美操课堂教学的一种辅手段,其在健美操教学中直观着传达着教师发出的教学信息,体态语言在特定的情景条件下,可以不依赖于语言表述而独立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这种传递往往比语言教学传递信息的速度更快更直观。在健美操课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程,其实践部分的课程就需要教师充分展示体态语言,以动作示范为主、以讲解为辅,形成边讲解边示范的直观教育展示。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做出的准确的示范性体态语言,可以成为学生的活标杆,以直观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健美操分节动作展示一目了然,快速的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及不同的特定情境要选择恰当的体态语言,准确选择体态语言是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前提,特别是通用性体态语言,更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合理运用,以避免引起歧义和误读,造成信息传递障碍。

2.2、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体态语言是人内在情感的一种外在表达形式,因此人们在运用体态语言的同时,能够从体态语言中解读出彼此所抒发的真实情感,当人的内在情感、愿望转化为外在行为表达时,这种情感信息才更容易被对方所接收到。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通过体态语言的表达形式向学生所传达的情感信息,能够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师生间融洽交流的前提是教师必需管理好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情绪,只有当教师将内心的美好情感和积极情绪与外在动作结合表达时,学生才会真正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接收到积极正面的交流信息,反之如果教师内心情感虚伪消极,通过其体态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就会引起学生对教师体态语言的负面解读,甚至会引起负面效应,对学生的情感造成严重的伤害,不利于师生间情感交流,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教师恰到好处的运用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不仅能起到促进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作用,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人通过体态语言输出的情感信号强弱不同,教师要想在健美操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应用体态语言,一方面要管理好自己内心的情绪,另一方面要注重体态语言的准确表达,平时加强练习,扎实功底,才能在健美操教学中游刃有余的运用体态语言。

3、健美操教学中教师体态语言的应用

3.1、通用性体态语言的运用

(1)表情语。

表情语言是通用性体态语言中较为直接和简单的,最简单的表情通常最能准确表达教师的思想,表情语最能充分反映教师的心理状态,学生们往往可以通过教师的表情语言观察教师的思想活动及心理活动。如学生能在教师的微笑和点头这类表情语言中读出赞许和满意,在皱眉和摇头中读出失望和不满等。

(2)手势语。

手势语是能过手势动作表达教师的思想,手势语在健美操教学中既可以传递教师的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手势语有助于教师表情达意。例如:当学生在完成教师规定的动作练习时,教师会以手势表示OK;当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有难度的动作时,教师会竖起大拇指以示赞扬和鼓励。

(3)眼神语。

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眼神来传递信息,健美操教学也不例外,眼神语言是教师常用的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例如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当讲解或示范到难度较大的动作时,教师会边讲解边用眼神征询学生是否听懂,等待学生的表情语言或眼神语言反馈。有时教师也用眼神来提醒溜号或搞小动作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制止学生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

3.2、专用性体态语言的运用

(1)示范性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

健美操是将大量独立的形体动作串连成为成套的动形体动作,示范性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满足了健美操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教师亲自进行动作示范就是最直接的示范性体态语言的运用。首先由教师对单个独立形体动作进行逐一的直观展示,辅助用语言讲解动作要领,教师的动作示范就是运用示范性的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通过体态语言的直观展示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使学生加深了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示范性体态语言对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形体动作展示更加直观,对于复杂动作的讲解,这种体态语言形式表达的直观效果是任何语言讲解都无法达到的,清晰、连贯、恰到好处的示范动作可以将复杂动作分解展示,同时又不失动作的连贯性和统一协调性,同时还会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趣。例如,当教师在示范原地连续跳转动作时,除了示范跳转动作外,还示范了如何将第一个跳转与第二个跳转动作相连结,并且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分别进行了示范,以便使学生能够看清楚身体在空中转动过程中不同角度的姿态,同时引发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示意性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

示意性体态语言是表达特定含义的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使用示意性的体态语言能够保证健美操动作练习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保证练习意境不被语言所破坏。示意性的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的应用极为普遍和广泛,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组合或成套动作的领做练习过程中,通常会跟着音乐不止一次的反复对某套动作进行循环练习,教师为了不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练习气氛不至于被破坏,教师多采用示意性的体态语言来发出指令,例如教师会在第一组练习结束前,陪随音乐做出“两臂上举,两手指尖靠拢,同时两掌心向下,双手指尖碰触头顶”的动作,这个体态语言所表达的就是重复前一套动作的意思,学生收到信息后会在整套动作结束后继续重复做一遍整套动作。教师在健美操课堂上恰当的运用示意性体态语言,使学生对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心神领会,对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